CN103563650A - 培育飞禽冬虫草的工艺 - Google Patents

培育飞禽冬虫草的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63650A
CN103563650A CN201310489023.9A CN201310489023A CN103563650A CN 103563650 A CN103563650 A CN 103563650A CN 201310489023 A CN201310489023 A CN 201310489023A CN 103563650 A CN103563650 A CN 1035636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dyceps
cultivate
birds
cultivates
cult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890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63650B (zh
Inventor
李金刚
张群喜
李春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JINGANG SHENG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JINGANG SHENG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JINGANG SHENG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JINGANG SHENG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8902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636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63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36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636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36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培育飞禽冬虫草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培育菌种,(1)采集野生虫草菌株,经有性繁殖、复壮、驯化、出草,获得冬虫草纯菌种,储存备用;(2)培育琼脂母种;(3)培育液体菌种;二、选择飞禽卵作为寄主,并对飞禽卵进行消毒处理;三、接种;四、培养,包括(1)染菌期培养;(2)转色期培养;(3)出草期培养,该过程分为前期培养、中期培养、后期培养三个阶段进行。培养结束,完成飞禽冬虫草一个生长周期的培养时间为100天左右。该培育工艺操作简单,适于规模化生产,且培育出的冬虫草有效成分不低于自然生长的冬虫夏草,口感好,可作为菜肴直接食用。

Description

培育飞禽冬虫草的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具有繁殖功能与食用标准的高蛋白飞禽卵培植冬虫草的工艺,属于人工用虫草菌感染飞禽卵培育冬虫草的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冬虫夏草是一种传统的名贵滋补中药材,属于真菌门,子囊菌纲,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药理学现代研究结果中,冬虫夏草含有虫草酸约7%,碳水化合物28.9%,脂肪约8.4%,蛋白质约25%,脂肪中82.2%为不饱和脂肪酸,此外,尚含有维生素B12、麦角脂醇、六碳糖醇、生物碱等,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肿瘤、抗疲劳等多种功效。
冬虫夏草在过去多为野生,随着现代社会对冬虫夏草需求的增多,野生冬虫夏草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人工培育冬虫夏草技术孕育而生。
截止目前,国内外人工培育冬虫草的技术主要为以下几种:
一、采用生物发酵工程培育虫草菌丝体:
1.采用深层发酵工程培育虫草菌丝体;
2.采用固体发酵工程培育虫草菌丝体;
二、采用人工合成的混合培养基培育虫草子实体;
三、采用干燥蚕蛹培育虫草子实体;
四、采用活体虫蛹培育虫草复合体。该技术尚不成熟,无法实施规模化生
产,可操作性不强。
五、采用煮熟的家禽蛋培育虫草复合体。经实验得知,用这种技术培育虫草,需要将煮熟的家禽蛋外壳剥去,再进行接种,工艺流程复杂,技术含量高,无法实施规模化生产,且生产出的冬虫草口感差,不易作为菜肴直接食用。
以上几种技术培育的虫草菌丝体、虫草子实体、“蛹”“草”复合体、“蛋”“草”复合体等均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由于口感差,因此只能作为生产加工药品与保健品的原材料,不能直接作为菜肴食用。
2.虫草本身卖相差,商品价值低。
3.生产成本高,技术含量高(生产虫草菌丝体、虫草子实体除外),有效成分与自然生长的冬虫夏草相比其含量低。
因此,培育既能作为生产加工药品与保健品的上承原料,又能作为上乘菜品直接推上餐桌的特殊虫草,使人们在追求健康的同时又能享受到美味佳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培育飞禽冬虫草的工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通过该工艺培育的冬虫草,不但口感好,可以直接作为菜肴食用,且培育工艺简单,易操作,方便实施规模化生产,且培育出的冬虫草有效成分与自然生长的冬虫夏草有效成分含量相当。
本发明解决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培育飞禽冬虫草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一、培育液体菌种
(1)采集野生虫草菌株,用有性繁殖技术取孢获得虫草母本菌种,再用健壮细胞繁殖技术复壮虫草母本菌种,然后经过多次驯化繁殖培养,出草实验,最终获得冬虫草母本种,储存备用。
(2)培育再生母种
用常规方法将冬虫草母本种接于琼脂培养基上,18℃-20℃恒温培养8-10天,菌丝布满培养基表面并呈金黄色即成琼脂母种。
(3)培育液体菌种
将琼脂母种接入液体培养基中,18℃-20℃恒温静止培养72小时,通氧培养48小时,微小颗粒状菌球充满液体培养基停止通氧,经检验提纯后即成生产飞禽冬虫草液体菌种,储存备用。
二、选择具有繁殖功能、符合使用标准的飞禽卵作为飞禽冬虫草孢子的寄主;并对飞禽卵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杀菌30分钟或75%酒精杀菌3分钟。
三、接种
在无菌环境、无菌条件下,将飞禽卵顶端用钝器击破,将液体菌种用点接方式接于击破面上,其中每10克飞禽卵接种液体菌种0.8ml。
四、培养
(1)染菌期培养
在暗光条件下,温度保持在18℃,湿度保持在50%-55%,早晚各通风10分钟,培养60-62天,接种处布满由白色转为金黄色的虫草菌丝,飞禽卵发生质的变化,形成飞禽冬虫草菌核;
(2)转色期培养
在200勒克斯光线照射下,温度保持在18℃-19℃,湿度保持在65%-70%,早晚各通风20-25分钟,培养10-15天,金黄色菌丝转呈橘红色,上面出现圆球状凸起物,转色期培养管理阶段结束。采用200勒克斯光照目的是加快转色期的培养,若采用自然光照射,转色期的培养时间为16-20天。
(3)出草期培养
出草期培养分为前期培养、中期培养、后期培养三个阶段进行:
前期培养
在自然光照下,温度保持在18℃-19℃,湿度保持在70%-75%,早晚各通风30分钟,培养8-12天,子座长到1.5-2cm,前期培养结束;
中期培养
在自然光照下,温度保持在18℃-20℃,湿度保持在75%-80%,早晚各通风35-40分钟,培养8-12天,子座长到3-4cm,中期培养结束;
后期培养
在自然光照下,温度保持在18℃-20℃,湿度保持在85%,早晚各通风50-60分钟,培养8-12天,子座长到5cm以上,子座顶端呈椭圆形,表面出现金黄色粉末状物,表明飞禽冬虫草成熟,后期培养结束。
琼脂培养基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蔗糖:琼脂: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氯化钾:硫酸铁:硝酸钠:天门冬酰胺:蒸馏水=28-30:15-18:1:0.3:0.5:0.01:0.5:1:1000。
液体培养基中各组分重量份数比为:葡萄糖:黄豆粉:磷酸二氢钾:硫酸镁:谷氨酸钠:氯化钠:VB1:水=20:10:3:0.4:0.1:0.3:0.05:1000。
所述飞禽卵优选鸽子卵、鹌鹑卵。
飞禽卵顶端被击破的表面积约1平方毫米。由于击破面过大会影响飞禽冬虫草的外观,过小则不易感染虫草菌,因此,需要适当控制击破面,以保证感染率及产品的外观,经试验,选择1平方毫米的击破面可实现该目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采用生飞禽卵,且直接将液体菌种用点接方式接于飞禽卵的击破面上,操作方便,适于规模化生产。同时,培育出的冬虫草口感好,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可以直接作为菜肴食用,而且有效成分的含量不低于自然生长的冬虫夏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培育飞禽冬虫草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一、培育液体菌种
(1)采集野生虫草菌株,用有性繁殖技术取孢获得虫草母本菌种,再用健壮细胞繁殖技术复壮虫草母本菌种,然后经过多次驯化繁殖培养,出草实验,最终获得冬虫草母本种,储存备用。本发明人与2001年9月前往东北长白山采集野生虫草菌株,经检验,确定此菌株为拟青霉虫草菌株,制成母本种遗传至今。
(2)培育再生母种
琼脂培养基配方:
蔗糖30g、琼脂15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3g、氯化钾0.5g、硫酸铁0.01g、硝酸钠0.5g、天冬门酰胺1g、蒸馏水1000ml、PH值自然。
该琼脂培养基为常规琼脂培养基,其琼脂培养基的配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琼脂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现有技术的常规方法。一般的,琼脂培养基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蔗糖:琼脂: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氯化钾:硫酸铁:硝酸钠:天门冬酰胺:蒸馏水=28-30:15-18:1:0.3:0.5:0.01:0.5:1:1000。
按照以上配方将各种组分溶于蒸馏水中,水沸后文火保留10-15分钟,趁热装入试管,然后用棉花封口,灭菌,并趁热摆斜面,冷却凝固后接种,置18℃-20℃暗光培养8-10天,当菌丝发满斜面培养基表面并呈金黄色即成再生母种。
(3)培育液体菌种
液体培养基配方:
葡萄糖20g、黄豆粉10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0.4g、味精0.1g、食盐0.3g、VB10.05g、水1000ml,PH值自然。
用常规法制作液体菌种培养液,在无菌环境、无菌条件下接入再生母种,置18℃-20℃恒温静止培养72小时,通氧培养48小时,当微小颗粒状菌球充满液基后停止通氧,经检验、分析、提纯后即成生产飞禽冬虫草液体菌种,储存备用。
二、选择鸽子卵作为飞禽冬虫草孢子的寄主,并对鸽子卵进行消毒处理。本实施例中的消毒方法采用紫外线杀菌30分钟,实际上还可以采用75%酒精杀菌3分钟。同时,本实施例中的鸽子卵实际上还可以用鹌鹑卵来代替。鸽子卵和鹌鹑卵是实际操作中优选的飞禽卵。
三、接种
在无菌环境、无菌条件下,将飞禽卵顶端用钝器击破,飞禽卵顶端被击破的表面积约1平方毫米。将液体菌种用点接方式接于击破面上,即将液体菌种接于飞禽卵的蛋液上,其中每10克飞禽卵接种液体菌种0.8ml。接种时,用无菌药棉蘸液体菌种点接于击破面上即可。
飞禽卵首选鹌鹑卵或鸽子卵。实际生产中,一枚鹌鹑卵或鸽子卵大约重0.9—11g,用无菌药棉蘸液体菌种点接于击破面上即可,所接液体菌种大约为0.7—0.9ml。
四、培养
(1)染菌期培养
在暗光条件下,温度保持在18℃,湿度保持在50%,早晚各通风10分钟,培养60天,接种处布满由白色转为金黄色的虫草菌丝,飞禽卵发生质的变化,形成飞禽冬虫草菌核。
(2)转色期培养
在200勒克斯光线照射下,温度保持在18℃,湿度保持在65%,早晚各通风20分钟,培养10天,金黄色菌丝转呈橘红色,上面出现圆球状凸起物,转色期培养管理阶段结束。采用200勒克斯光线照射的目的是加快转色期的培养,如采用自然光进行照射,则转色期培养需要16-20天。
(3)出草期培养
出草期培养分为前期培养、中期培养、后期培养三个阶段进行:
前期培养
在自然光照下,温度保持在18℃,湿度保持在75%,早晚各通风30分钟,培养12天,子座长到2cm,前期培养结束。
中期培养
在自然光照下,温度保持在20℃,湿度保持在75%-80%,早晚各通风35-40分钟,培养12天,子座长到3.5cm,中期培养结束。
后期培养
在自然光照下,温度保持在19℃,湿度保持在85%,早晚各通风50分钟,培养10天,子座长到5cm以上,子座顶端呈椭圆形,表面出现金黄色粉末状物,表明飞禽冬虫草成熟,后期培养结束。
完成飞禽冬虫草一个生长周期的培养时间为100天左右。
在实施飞禽冬虫草栽培实验中,申请人每次都选择10组具有繁殖功能、符合食用标准的飞禽卵作为飞禽冬虫草虫草菌的寄主,每组10个,共100个,其中5组为鹌鹑卵50个,5组为鸽子卵50个。接种后60天左右形成菌核,10天左右完成转色期培养,转色期后再培养30天左右成熟,成功率为95%以上。
下述各实施例除步骤四培养过程中具体环境条件有所不同,其他培养过程与实施例1中相同。
实施例2
(1)染菌期培养
暗光条件,温度18℃,湿度55%,早晚各通风10分钟,培养62天。
(2)转色期培养
200勒克斯光线照射,温度19℃,湿度70%,早晚各通风25分钟,培养15天。
(3)出草期培养
前期培养
自然光照,温度19℃,湿度75%,早晚各通风30分钟,培养8天,子座长到2cm,前期培养结束。
中期培养
自然光照,温度20℃,湿度80%,早晚各通风40分钟,培养10天,子座长到4cm,中期培养结束。
后期培养
自然光照,温度20℃,湿度85%,早晚各通风60分钟,培养9天,子座长到5cm以上。
实施例3
(1)染菌期培养
暗光条件,温度19℃,湿度53%,早晚各通风10分钟,培养62天。
(2)转色期培养
200勒克斯光线照射,温度19℃,湿度67%,早晚各通风20分钟,培养13天。
(3)出草期培养
前期培养
自然光照,温度18℃,湿度73%,早晚各通风30分钟,培养9天,子座长到1.5cm,前期培养结束。
中期培养
自然光照,温度18℃,湿度78%,早晚各通风28分钟,培养10天,子座长到3cm,中期培养结束。
后期培养
自然光照,温度20℃,湿度85%,早晚各通风55分钟,培养12天,子座长到5cm以上。
与采用煮熟的家禽蛋培育虫草复合体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创造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用煮熟的家禽蛋培育冬虫草的技术其用于感染虫草菌的寄主为已失去繁殖功能的,经过破壳煮熟、高温灭菌的禽蛋,其操作过程复杂,不能进行规模化生产。而本发明人的技术用于感染虫草菌的寄主为具有繁殖功能的、没有经过高温灭菌的飞禽卵,操作上更加方便,可以进行规模化生产。
2.用煮熟的家禽蛋培育出的虫草,口感差,无法用于餐饮界作为菜品推上餐桌,即便是推上餐桌实属牵强。本发明技术培育的“卵”“草”复合体在酒店做实验,很快便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普遍认可,确实是人类餐桌上一道绝无仅有的美味佳肴。
3.用煮熟的家禽蛋所培育的虫草,其各种有效成分的含量与天然虫草相差甚远,采用本发明技术培育的“卵”“草”复合体,医用价值、保健价值与天然虫草相同,各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可与天然虫草匹敌。
利用本发明技术培育出的飞禽冬虫草,子座色泽金黄鲜亮,菌核形态保持原飞禽卵的形状和色泽,感观极佳。经检测,所含各种有效成分可以与天然冬虫夏草匹敌,更高于其他人工培养的虫草菌丝体、虫草子实体及虫草复合体。这种虫草不但是生产加工药品、保健品的上乘原料和人类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更是礼品市场上大的一款绝无仅有的精品。

Claims (5)

1.培育飞禽冬虫草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培育液体菌种
(1)采集野生虫草菌株,用有性繁殖技术取孢获得虫草母本菌种,再用健壮细胞繁殖技术复壮虫草母本菌种,然后经过多次驯化繁殖培养,出草实验,最终获得冬虫草母本种,储存备用;
(2)培育再生母种
用常规方法将冬虫草母本种接于琼脂培养基上,18℃-20℃恒温培养8-10天,菌丝布满培养基表面并呈金黄色即成再生母种;
(3)培育液体菌种
将再生母种接入液体培养基中,18℃-20℃恒温静止培养72小时,通氧培养48小时,微小颗粒状菌球充满液体培养基停止通氧,经检验提纯后即成生产液体菌种,储存备用;
二、选择具有繁殖功能、符合使用标准的飞禽卵作为飞禽冬虫草孢子的寄主;并对飞禽卵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杀菌30分钟或75%酒精杀菌3分钟;
三、接种
在无菌环境、无菌条件下,将飞禽卵顶端用钝器击破,将液体菌种用点接方式接于击破面上,其中每10克飞禽卵接种液体菌种0.8ml;
四、培养
(1)染菌期培养
在暗光条件下,温度保持在18℃,湿度保持在50%-55%,早晚各通风10分钟,培养60-62天,接种处布满由白色转为金黄色的虫草菌丝,飞禽卵发生质的变化,形成飞禽冬虫草菌核;
(2)转色期培养
在200勒克斯光线照射下,温度保持在18℃-19℃,湿度保持在65%-70%,早晚各通风20-25分钟,培养10-15天,金黄色菌丝转呈橘红色,上面出现圆球状凸起物,转色期培养管理阶段结束;
(3)出草期培养
出草期培养分为前期培养、中期培养、后期培养三个阶段进行:
前期培养
在自然光照下,温度保持在18℃-19℃,湿度保持在70%-75%,早晚各通风30分钟,培养8-12天,子座长到1.5-2cm,前期培养结束;
中期培养
在自然光照下,温度保持在18℃-20℃,湿度保持在75%-80%,早晚各通风35-40分钟,培养8-12天,子座长到3-4cm,中期培养结束;
后期培养
在自然光照下,温度保持在18℃-20℃,湿度保持在85%,早晚各通风50-60分钟,培养8-12天,子座长到5cm以上,子座顶端呈椭圆形,表面出现金黄色粉末状物,表明飞禽冬虫草成熟,后期培养结束。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培育飞禽冬虫草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琼脂培养基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蔗糖:琼脂: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氯化钾:硫酸铁:硝酸钠:天门冬酰胺:蒸馏水=28-30:15-18:1:0.3:0.5:0.01:0.5:1:1000。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培育飞禽冬虫草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液体培养基中各组分重量份数比为:葡萄糖:黄豆粉:磷酸二氢钾:硫酸镁:谷氨酸钠:氯化钠:VB1:水=20:10:3:0.4:0.1:0.3:0.05:1000。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培育飞禽冬虫草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禽卵优选鸽子卵、鹌鹑卵。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培育飞禽冬虫草的工艺,其特征在于:飞禽卵顶端被击破的表面积约1平方毫米。
CN201310489023.9A 2013-10-17 2013-10-17 培育飞禽冬虫草的工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636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89023.9A CN103563650B (zh) 2013-10-17 2013-10-17 培育飞禽冬虫草的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89023.9A CN103563650B (zh) 2013-10-17 2013-10-17 培育飞禽冬虫草的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3650A true CN103563650A (zh) 2014-02-12
CN103563650B CN103563650B (zh) 2015-04-22

Family

ID=50037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8902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63650B (zh) 2013-10-17 2013-10-17 培育飞禽冬虫草的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6365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8892A (zh) * 2015-06-02 2015-08-19 云南农业大学 用银纹夜蛾幼虫繁殖蜡蚧轮枝菌恢复其活力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6647A (zh) * 2003-12-12 2005-06-15 张天宝 虫草蛋、蛋虫草及其生产方法
CN1935978A (zh) * 2006-10-16 2007-03-28 曾树生 鲜鸡蛋培育虫草食用菌方法
CN101165163A (zh) * 2007-10-17 2008-04-23 杨国栋 禽卵类培养基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440149A (zh) * 2011-10-10 2012-05-09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桑蚕幼虫培育蛹虫草的方法
KR20120077691A (ko) * 2010-12-31 2012-07-10 안성구 미부화 폐란을 이용한 코디세핀 생산방법
CN103210787A (zh) * 2013-01-28 2013-07-24 沁阳市西向食用菌研究所 蛹虫草菌株、蛋化虫草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6647A (zh) * 2003-12-12 2005-06-15 张天宝 虫草蛋、蛋虫草及其生产方法
CN1935978A (zh) * 2006-10-16 2007-03-28 曾树生 鲜鸡蛋培育虫草食用菌方法
CN101165163A (zh) * 2007-10-17 2008-04-23 杨国栋 禽卵类培养基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KR20120077691A (ko) * 2010-12-31 2012-07-10 안성구 미부화 폐란을 이용한 코디세핀 생산방법
CN102440149A (zh) * 2011-10-10 2012-05-09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桑蚕幼虫培育蛹虫草的方法
CN103210787A (zh) * 2013-01-28 2013-07-24 沁阳市西向食用菌研究所 蛹虫草菌株、蛋化虫草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汪敬生: "蛹虫草人工培育技术", 《四川农业科技》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8892A (zh) * 2015-06-02 2015-08-19 云南农业大学 用银纹夜蛾幼虫繁殖蜡蚧轮枝菌恢复其活力的方法
CN104838892B (zh) * 2015-06-02 2017-04-12 云南农业大学 用银纹夜蛾幼虫繁殖蜡蚧轮枝菌恢复其活力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3650B (zh) 2015-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45719B (zh) 一种冬虫夏草菌菌丝体发酵生产方法
CN103563655B (zh) 培育活体蛹化冬虫草的工艺
CN101861797B (zh) 一种离褶伞菌液体菌种的培养方法
CN101215527A (zh) 一种蚕蛹虫草的培育方法
CN102763560B (zh) 以蝉幼虫为寄主的虫草子实体及其培育方法
CN102612985A (zh) 一种蛹虫草菌丝体的生产工艺
CN107699499B (zh) 一株米曲霉za127及其应用
CN104872384B (zh) 金针菇菇脚饲料添加剂
CN104164367A (zh) 一种干蚕蛹虫草及其培养方法
CN104429604A (zh) 一种绣球菌液体菌种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CN109337895A (zh) 一种优质高产富硒猴头菇菌种的生产方法
CN1224695C (zh) 用昆虫培育冬虫夏草的新技术
CN103477871A (zh) 一种蛹虫草的培育方法及其应用
CN103210787B (zh) 蛹虫草菌株、蛋化虫草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
CN103444435B (zh) 一种冬虫夏草优质菌种的选育方法
CN105296360B (zh) 桑黄母种组织分离转管培育方法
CN103563650B (zh) 培育飞禽冬虫草的工艺
CN108277167B (zh) 一种生物防治辣椒疫霉病的方法
KR100723068B1 (ko) 인삼 사포닌 성분이 함유된 팽이 버섯의 재배방법
KR20070008381A (ko) 인삼 성분이 함유된 새송이 버섯의 재배방법
CN103461005A (zh) 用发芽小麦制备虫草菌丝块
CN101878720A (zh) 一种野生菌的驯化栽培方法
CN109566272A (zh) 一种羊肚菌菌丝体的培养方法及其培养基
CN104756759B (zh) 一种山药虫草及其培养方法
CN104222643A (zh) 小刺猴头发酵浸膏饲料添加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

Termination date: 2019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