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48780B - 人工饲养冬虫夏草的寄主幼虫拟青霉病害防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人工饲养冬虫夏草的寄主幼虫拟青霉病害防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48780B
CN103548780B CN201310574879.6A CN201310574879A CN103548780B CN 103548780 B CN103548780 B CN 103548780B CN 201310574879 A CN201310574879 A CN 201310574879A CN 103548780 B CN103548780 B CN 1035487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dyceps sinensis
host
larva
artificial
paecilomyces variot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748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48780A (zh
Inventor
涂永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Academ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Academ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Academ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Academ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Priority to CN20131057487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487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48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87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487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87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人工饲养冬虫夏草的寄主幼虫拟青霉病害防控方法,人工饲养冬虫夏草寄主幼虫主要包括:在人工条件下对冬虫夏草寄主的虫卵进行孵化,在室内人工环境内将孵化的幼虫进行饲养,在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生长到一定的阶段后使其感染中华被毛孢菌,生长为冬虫夏草,整个饲养过程中环境温度控制在4-12℃;其中最佳的条件是控制温度到7-8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冬虫夏草寄主人工饲养中,对于拟青霉菌的一种防控方式;改用该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蝙蝠蛾幼虫感染拟青霉菌的概率。

Description

人工饲养冬虫夏草的寄主幼虫拟青霉病害防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冬虫夏草培殖技术,更加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人工饲养冬虫夏草寄主幼虫拟青霉病害防控方法。
技术背景
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sinensis(Berk.)G.H.Sungetal.]别名虫草、冬虫草、夏草冬虫。是由冬虫夏草菌Ophiocordycepssinensis(Berk.)G.H.Sungetal.寄生在蝙蝠蛾科Hepialidae蝠蛾属Hepialus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根据新的分类方法,冬虫夏草的真菌属于真菌界(Fungi)、子囊菌门(Ascomycota)、子囊菌纲(Ascomycetes)、肉座菌目(Hypocreales)、线虫草菌科(Ophiocordycipitaceae)、线虫草菌属(Ophiocordyceps)。寄主昆虫为蝙蝠蛾科蝠蛾属的多个种群。目前已报道作为冬虫夏草寄主的蝠蛾属昆虫有63个种,我们对其中3个物种即贡嘎蝠蛾(HepialusgonggaensisFu.etHuang)、比如蝠蛾(HepialusbiruensisFu.etHuang)和小金蝠蛾(HepialusxiaojinensisTu.etMa)的分类学、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有过深入系统的研究,这对蝠蛾幼虫的饲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蝠蛾幼虫为多食性昆虫,以植物嫩根为食,在土壤中营隧道式穴居生活。不同种类的蝙蝠蛾昆虫在生物学和生态学上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其共同点是完成一个生命周期需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其中蛹、成虫和卵三虫态在当年完成,历时4-5个月。幼虫则需要漫长的幼虫期,一般需要3-5年不等。因此,冬虫夏草人工培育的最重要环节是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的人工饲养和繁殖。在冬虫夏草寄主幼虫饲养阶段,常见的病害主要有绿僵病、拟青霉病两种。偶见个别白僵病、红僵病死虫。其中以拟青霉病害对冬虫夏草技术幼虫饲养的危害最为严重,防控难度最大。
申请人自1970年代末即开展了冬虫夏草人工培殖的研究,先后承担“七五”、“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冬虫夏草人工培殖研究”课题中,确立了室内人工培殖冬虫夏草的模式后,继而又承担了“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西藏那曲冬虫夏草半野生抚育及开发研究”,且获得了重大突破。上世纪90年代末,申请人组织曾纬等科研人员成功从冬虫夏草寄主体内分离出了粉状拟青霉菌Paecilomycessp.;申请人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的证明,在人工饲养蝠蛾幼虫的过程中,粉状拟青霉菌引起发生蝠蛾幼虫的拟青霉病害,往往是导致蝠蛾幼虫大量死亡。现已成为制约冬虫夏草人工培殖的关键因素。拟青霉菌是土壤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微生物,以分生孢子长期存在于在土壤中。在4-30℃下都能生长,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24℃,低于8℃时生长缓慢,高于28℃时生长明显受到抑制,32℃时不能生存。在含水量为15-40%的土壤中都能生存。该菌的繁殖力强,病害发生速度快,在幼虫感染1个月内,即可引起幼虫死亡。该菌对蝠蛾具有极高侵染力和极强的致病性,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申请人在承担卫生系统项目“小金蝠蛾的生物学特性研究”(2009-2-167)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小金蝠蛾对温度适应性的机理及耐高温实验种群的诱导研究”(No81173478)的过程中,研究了拟青霉病害的防治方法。并在生产中采用综合防治方法,使病害发生大大减轻。为室内人工培殖冬虫夏草实现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
发明内容
研究发现,中华被毛孢菌是一种低温菌,而拟青霉菌是一种中温菌;在冬虫夏草寄主生产的幼虫阶段,中华被毛孢与粉状拟青霉存在着一种竞争生长关系;在青藏高原冬虫夏草适生环境地域中,由于环境温度较低,蝙蝠蛾寄主适生土层温度高于10℃的时间较短,同时冬虫夏草寄主生长密度较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粉状拟青霉对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的侵染。但是,低温条件下,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的生长周期极长,不适合人工室内培殖冬虫夏草的需要。本发明申请利用提供了一种在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生长各个环境对拟青霉菌进行控制的方法,有效的降低了拟青霉菌在冬虫夏草生长的各个环节的存在量,抑制了拟青霉菌对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的侵染;具体发明内容为:人工饲养冬虫夏草的寄主幼虫拟青霉病害防控方法,人工饲养冬虫夏草寄主幼虫主要包括:在人工条件下对冬虫夏草寄主的虫卵进行孵化,在室内人工环境内将孵化的幼虫进行饲养,在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生长到一定的阶段后使其感染中华被毛孢菌,生长为冬虫夏草,整个饲养过程中环境温度控制在4-12℃。
整个饲养过程中环境温度控制在7-8℃。
在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生长的各环节防控粉状拟青霉菌的侵染;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冬虫夏草寄主虫卵孵化前,对虫卵进行灭菌处理;
2)在冬虫夏草寄主幼虫孵化后,投放到土壤基质饲养以前,对土壤基质进行灭菌处理;
3)在冬虫夏草寄主幼虫饲养的过程中,对饲料进行灭菌,保持环境通风洁净;
4)在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的饲养中期,更换采用步骤2)相同方法处理土壤基质,更换原有的土壤基质。
步骤1)所述的对虫卵进行灭菌处理为:在卵即将孵化前1-2天,用70-75%的酒精对卵消毒处理1-2分钟,立即用清水洗去酒精,以确保卵壳不带菌。孵化的幼虫为无菌幼虫。
步骤2)所述的土壤基质进行灭菌处理为将土壤基质(富含腐殖质)在阳光下晒干或风干机风干至含水量为5-8%。用清水浸润基质后,再拌合均匀至含水量为50-65%。装入塑料袋(170×330)内,每袋装量达容量的1/2-2/3即可,在65-75℃下灭菌8-12小时。
步骤3)所述的对饲料进行灭菌为:将洗涤干净的饲料风干表面水分,置于65-75%的酒精中浸泡10-20分钟,用清水洗去酒精至无醇味即可;或用2-5‰的“84”消毒液浸泡30-40分钟,用清水冲洗至无异味为止;保持环境通风洁净为:饲养房间要求门窗相对设置,形成空气对流。先将门窗全部关闭,在室内用2-5%的“84”消毒液喷雾四周墙壁、地板及天花板等,不留死角,密闭3天。然后开启门窗通风,排除废气及异味。待无异味后,将饲养幼虫置于其中饲养。
步骤4)所述的饲养中期为在幼虫饲养时间1年2个月至1年8个月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冬虫夏草寄主人工饲养中,对于拟青霉菌的一种防控方式;改用该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蝙蝠蛾幼虫感染拟青霉菌的概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不同处理方法对拟青霉菌的防控的影响
收集经过35天发育的小金蝠蛾卵20000粒,分为两组,每组10000粒,一组为自然条件组,一组为人工防控组。2008年7月8日,将自然条件组在冬虫夏草寄主适生地域(3800米),采用申请人申请专利“一种半野生人工培殖冬虫夏草的方法(申请号:20121019338.4)”相同的卵孵化方法孵化小金蝙蝠蛾幼虫,同时至于环境温度8℃以下条件饲养,他饲养条件和现有技术室内人工饲养条件相同。
同时将人工防控组在与自然条件组相同海拔气候环境的低于8℃温度下,将经过35天发育的小金蝠蛾卵10000粒,用75%的酒精消毒处理1分钟,立即用清水洗涤去除酒精,并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备用。土壤基质经阳光暴晒干燥,用清洁水重新拌合均匀至含水量60%左右,在70℃下灭菌12小时,冷至常温备用。饲料植物珠芽蓼块茎用75%的乙醇消毒10分钟,用清水洗涤至无醇味为止。饲养房间用2-5%的“84”消毒液喷雾处理,密闭3天后开启门窗通风散味。采用申请人申请专利“一种半野生人工培殖冬虫夏草的方法(申请号:20121019338.4)”相同的卵孵化方法孵化小金蝙蝠蛾幼虫,孵化幼虫4310条。
将孵化的小金蝙蝠蛾幼虫置于养虫室内饲养,养虫室内的温度控制在8℃以下,其他饲养条件和自然条件组采用的室内人工饲养条件相同;于2009年8月20日在添加饲料时,将原有基质全部换掉。至2010年4月土壤解冻,5月多数幼虫开始化蛹。同时统计自然条件组和人工防控组的蝙蝠蛾寄主幼虫的生长状况。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不同处理对小金蝙蝠蛾感染拟青霉菌的影响
结果表明:采用拟青霉菌防控措施的组,拟青霉菌至死亡率低于3%;而不采用防控措施的组因拟青霉致死的比例接近50%。
实施例2不同处理方法对拟青霉菌的防控的影响2
2011年收集贡嘎蝠蛾交尾蛾688对,产卵约30.0万粒,饲养3000盒,每盒100粒。在高原(3800米)室内自然温度下,卵经过35天发育,待有个别卵孵化时,将卵用75%的酒精消毒处理60秒钟,立即用清水洗涤去除酒精,并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土壤基质先经阳光暴晒干燥,然后用清洁水重新拌合均匀至含水量60%左右,在65℃下灭菌12小时,冷至常温。孵化方式和饲养方式和实施例1相同。饲料植物珠芽蓼块茎用70%的乙醇消毒10分钟,用清水洗涤至无醇味为止。饲养房间用2-5%的“84”消毒液喷雾处理,密闭3天后开启门窗通风散味。养虫室内温度控制在10℃以下。于2012年6月15日在添加饲料时,将原有基质全部换掉。至2012年11月越冬前抽样300盒调查。结果表明:平均每盒的孵化率高于70%;平均每盒有幼虫30条以上。幼虫成活率为32.46%。所有养虫盒内,总计只有45条幼虫发生拟青霉病害,发病率远低于1%。通过与实施例1中的各组进行比较发现,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的存活率,染菌率也被控制在10%内。
实施例3不同的温度条件对冬虫夏草寄主感染粉状拟青霉的影响
2011年5月,采集2-3龄幼虫,按实施例2条件饲养的冬虫夏草寄主幼虫(贡嘎蝙蝠蛾幼虫);。筛选出未被拟青霉菌和中华被毛孢菌感染的幼虫,结果显示,筛选出的共计1050头未被蝙蝠蛾拟青霉、中国被毛孢及其他杂菌感染的贡嘎蝙蝠蛾幼虫。将上述贡嘎蝙蝠蛾幼虫分为11组;分别命名为0℃组、2℃组、4℃组、6℃组、8℃组、10℃组、12℃组、14℃组、16℃组、18℃组、20℃组和自然温度组,每组50头幼虫。
将自然温度组、0℃组、2℃组、4℃组、6℃组、8℃组、10℃组、12℃组、14℃组、16℃组、18℃组和20℃组分别在室内自然温度(变温)、0℃、2℃、4℃、6℃、8℃、10℃、11℃、12℃、14℃、16℃、18℃和20℃条件下饲养,其他饲养条件相同。自然温度组至于冬虫夏草寄主适生条件下变温饲养(海拔2300米,环境温度-3~20℃,土层温度-1~10℃)。饲养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后,分别检测各组贡嘎蝙蝠蛾幼虫的染菌情况;检测的方法为采用棉签采集贡嘎蝙蝠蛾幼虫体表分泌物进行真菌分离和培养。结果见表2所示。
表2不同温度条件下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的感染情况
统计表明,在1-12℃条件下,贡嘎蝙蝠蛾幼虫感染拟青霉菌的数量在20%以下,但是当温度高于14℃,感染率就提升到接近50%。说明贡嘎蝙蝠蛾幼虫的饲养温度应该控制在12℃以下。但是,通过对各组贡嘎蝙蝠蛾幼虫的生长情况统计可知,在环境温度0-4℃时贡嘎蝙蝠蛾处于制动蛰伏状态,生长十分缓慢;贡嘎蝙蝠蛾幼虫生长旺盛的温度阶段是7-17℃;但温度高于10℃蝙蝠蛾的染菌概率极大增加;所以通过对生长速度和问题两个条件的权衡,贡嘎蝙蝠蛾幼虫的适宜生长温度是4-12℃,但最佳生长温度应该是7-8℃。
实施例4不同条件对蝙蝠蛾生长的影响考察
收集2龄的贡嘎蝙蝠蛾幼虫,4000头,分为四个组,即自然条件组、人工防控组A、人工防控组B和人工防控组C。将自然条件组在冬虫夏草寄主适生地域(3800米)饲养,自然条件组的其他饲养条件采用申请人申请专利“一种半野生人工培殖冬虫夏草的方法(申请号:20121019338.4)”相同的方法置于自然环境下饲养。
将人工防控组A、B和C;分别至于恒温4-5℃条件下饲养、恒温7-8℃条件下饲养,恒温12-13℃条件下饲养,人工防控组A、B、C组的幼虫饲喂的土壤基质经阳光暴晒干燥,用清洁水重新拌合均匀至含水量60%左右,在70℃下灭菌12小时,冷至常温备用。饲料植物珠芽蓼块茎用75%的乙醇消毒10分钟,用清水洗涤至无醇味为止。饲养房间用2-5%的“84”消毒液喷雾处理,密闭3天后开启门窗通风散味;培养基质的处理参考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统计各组有超过50%的幼虫发育到4龄时的存活数及生长发育状况;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不同温度条件下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的生长情况
由表4中可知,贡嘎蝠蛾幼虫所处环境的温度越高生长发育越快,在4-5℃时,贡嘎蝙蝠蛾幼虫生长最慢,在12-13℃时,生长最快。从各组贡嘎蝙蝠蛾幼虫的存活率情况来看,以人工防控组B(即7-8℃下)的存活率最高,人工防控组A次之,人工防控组C最差。这是由于在温度低于8℃时,拟青霉菌生长缓慢,人工防控组A的温度条件最不利于拟青霉菌生长,在同等时长幼虫感染拟青霉菌的几率最低。但是,在4-5℃下,贡嘎蝙蝠蛾幼虫生长速度太慢,费时太长,并且低温导致幼虫不活跃,不能取食较远距离的食物,导致部分幼虫因不能取到足够的食物而饿死。而在12-13℃时,幼虫生长速度虽快,幼虫的个体也较大。但是,在此温度条件亦适宜于拟青霉菌的生长,导致幼虫大面积出现感染拟青霉菌的情况,引起幼虫大量死亡。所以,在人工饲养幼虫时,将环境温度控制在7-8℃最有利于贡嘎蝙蝠幼虫的生长发育和成活。

Claims (6)

1.冬虫夏草的寄主幼虫拟青霉病害防控的人工饲养方法,人工饲养冬虫夏草寄主幼虫主要包括:在人工条件下对冬虫夏草寄主的虫卵进行孵化,在室内人工环境内将孵化的幼虫进行饲养,在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生长到一定的阶段后使其感染中华被毛孢菌,生长为冬虫夏草,其特征在于:整个饲养过程中环境温度控制在7-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冬虫夏草的寄主幼虫拟青霉病害防控的人工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生长的各环节防控粉状拟青霉菌的侵染,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冬虫夏草寄主虫卵孵化前,对虫卵进行灭菌处理;
2)在冬虫夏草寄主幼虫孵化后,投放到土壤基质饲养以前,对土壤基质进行灭菌处理;
3)在冬虫夏草寄主幼虫饲养的过程中,对饲料进行灭菌,保持环境通风洁净;
4)在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的饲养中期,采用步骤2)相同方法处理的土壤基质更换原有的土壤基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冬虫夏草的寄主幼虫拟青霉病害防控的人工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对虫卵进行灭菌处理为:在卵即将孵化前1-2天,用70-75%的酒精对卵消毒处理1-2分钟,立即用清水洗去酒精,以确保卵壳不带菌;孵化的幼虫为无菌幼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冬虫夏草的寄主幼虫拟青霉病害防控的人工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土壤基质进行灭菌处理为将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基质在阳光下晒干或风干机风干至含水量为5-8%,用清水浸润基质后,再拌合均匀至含水量为50-65%,装入塑料袋内,每袋装量达容量的1/2-2/3即可,在65-75℃下灭菌8-12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冬虫夏草的寄主幼虫拟青霉病害防控的人工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对饲料进行灭菌为:将洗涤干净的饲料风干表面水分,置于65-75%的酒精中浸泡10-20分钟,用清水洗去酒精至无醇味即可;或用2-5‰的“84”消毒液浸泡30-40分钟,用清水冲洗至无异味为止;保持环境通风洁净为:饲养房间要求门窗相对设置,形成空气对流,先将门窗全部关闭,在室内用2-5%的“84”消毒液喷雾四周墙壁、地板及天花板,不留死角,密闭3天,然后开启门窗通风,排除废气及异味,待无异味后,将饲养幼虫置于其中饲养。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冬虫夏草的寄主幼虫拟青霉病害防控的人工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饲养中期为在幼虫饲养时间1年2个月至1年8个月之间。
CN201310574879.6A 2013-11-15 2013-11-15 人工饲养冬虫夏草的寄主幼虫拟青霉病害防控方法 Active CN1035487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74879.6A CN103548780B (zh) 2013-11-15 2013-11-15 人工饲养冬虫夏草的寄主幼虫拟青霉病害防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74879.6A CN103548780B (zh) 2013-11-15 2013-11-15 人工饲养冬虫夏草的寄主幼虫拟青霉病害防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48780A CN103548780A (zh) 2014-02-05
CN103548780B true CN103548780B (zh) 2016-01-13

Family

ID=50003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74879.6A Active CN103548780B (zh) 2013-11-15 2013-11-15 人工饲养冬虫夏草的寄主幼虫拟青霉病害防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4878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99309A1 (en) * 2018-04-12 2019-10-17 The Texas A&M University System Black soldier fly bullet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2451B (zh) 2014-08-20 2015-08-19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一种冬虫夏草寄主昆虫蝙蝠蛾的人工低海拔饲养方法
CN104472433B (zh) * 2014-11-07 2016-08-24 厦门日懋城建园林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林木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法
CN104521904B (zh) * 2015-01-07 2017-02-22 杨琴 冬虫夏草菌寄主蝙蝠蛾幼虫的饲养方法
CN104623707B (zh) * 2015-01-14 2017-11-28 广西大学 一种保持根结线虫卵孵化活性的表面消毒方法
CN105210992B (zh) * 2015-10-28 2018-10-26 四川农业大学 蝙蝠蛾养殖过程中的腐殖土替代物制作方法
CN107926861A (zh) * 2017-11-02 2018-04-20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鳞翅目蝙蝠蛾科昆虫幼虫的人工饲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55468B (zh) * 2021-06-23 2023-02-10 重庆欣时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菌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的产业化饲养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1321A (zh) * 2008-12-01 2009-04-22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人工饲养烟粉虱的方法
CN102283177A (zh) * 2011-07-22 2011-12-21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冬虫夏草寄主幼虫饲养基质循环利用处理方法
CN102283022A (zh) * 2011-07-22 2011-12-21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冬虫夏草菌无性阶段菌种分离的方法
CN102696555A (zh) * 2012-06-13 2012-10-03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一种半野生人工培殖冬虫夏草的方法
CN102845229A (zh) * 2012-10-10 2013-01-02 永州市冷水滩区岭口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食用菌蓄水保湿栽培方法
CN103081869A (zh) * 2012-08-16 2013-05-08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一种冬虫夏草低海拔人工培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1321A (zh) * 2008-12-01 2009-04-22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人工饲养烟粉虱的方法
CN102283177A (zh) * 2011-07-22 2011-12-21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冬虫夏草寄主幼虫饲养基质循环利用处理方法
CN102283022A (zh) * 2011-07-22 2011-12-21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冬虫夏草菌无性阶段菌种分离的方法
CN102696555A (zh) * 2012-06-13 2012-10-03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一种半野生人工培殖冬虫夏草的方法
CN103081869A (zh) * 2012-08-16 2013-05-08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一种冬虫夏草低海拔人工培殖方法
CN102845229A (zh) * 2012-10-10 2013-01-02 永州市冷水滩区岭口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食用菌蓄水保湿栽培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人工培养冬虫夏草研究;俞永信;《菌物研究》;20040630;第2卷(第2期);第42-46页 *
冬虫夏草人工培殖的研究概况;刘飞等;《中草药》;20070212;第38卷(第2期);第303页第2.3节和第4节 *
日本设施环保土壤消毒技术;李建设等;《西北园艺》;20031115(第11期);第52-53页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99309A1 (en) * 2018-04-12 2019-10-17 The Texas A&M University System Black soldier fly bulle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48780A (zh) 2014-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48780B (zh) 人工饲养冬虫夏草的寄主幼虫拟青霉病害防控方法
US10412941B2 (en) Artificial feeding method at low altitude for host insect ghost moth of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CN103314786B (zh) 一种在室内培殖虫草的方法
CN103081869B (zh) 一种冬虫夏草低海拔人工培殖方法
CN103650914B (zh) 一种奥德蘑的无土栽培方法
Shishkoff Persistence of Phytophthora ramorum in soil mix and roots of nursery ornamentals
CN103688759A (zh) 一种以蚕蛹为载体培养人工虫草的方法
CN106212281B (zh) 一种提高香蕉成活率的组织培养方法
CN109355208A (zh) 一种高致病力生防菌爪哇虫草及其应用
CN104206173A (zh) 一种利用野生猴头菇袋料栽培的方法
CN108323476A (zh) 一种人工饲养双尾新小绥螨的方法
CN103478080B (zh) 一种人工繁殖虫草寄主昆虫的种性复壮培养方法
CN106358858B (zh) 一种嗜菌异小杆线虫在温室蔬菜地下害虫生防中的应用
CN103688760A (zh) 一种以黄粉虫为载体培养人工虫草的方法
CN108184773B (zh) 一种提高低海拔饲养蝙蝠蛾幼虫存活率的方法
CN103704022A (zh) 一种以五龄桑蚕为载体培养人工虫草的方法
CN103270890A (zh) 一种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
CN103320329B (zh) 一种罗布麻栅锈菌的扩繁方法
CN107637390A (zh) 一种活体蚕及蚕蛹培养野生蝉花的方法
CN103749149A (zh) 一种以黄粉虫蛹为载体培养人工虫草的方法
Kumar et al. Effect of crop residues and root exudates on mycelial growth, sclerotial formation, and Sclerotium rolfsii-induced stem rot disease of groundnut
CN105543140B (zh) 一株大叶黄杨内生细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289689C (zh) 生物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内生细菌菌株的选择方法
CN109055236B (zh) 一种细脚棒束孢wswm1171及其在马铃薯块茎蛾蛹防治中的应用
CN107047057A (zh) 一种牛樟芝培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