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24280B - 雷管卡口卡腰与导通测试和编码排模装置及自动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雷管卡口卡腰与导通测试和编码排模装置及自动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24280B
CN103524280B CN201210242080.2A CN201210242080A CN103524280B CN 103524280 B CN103524280 B CN 103524280B CN 201210242080 A CN201210242080 A CN 201210242080A CN 103524280 B CN103524280 B CN 1035242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cylinder
empty
coding box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4208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24280A (zh
Inventor
邱浩
王玉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24208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242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24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242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242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242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scharge Of Articles From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一种雷管卡口卡腰与导通测试和编码排模装置及自动控制方法,涉及民用爆破器材生产领域,由防护板(11)分割为工件输送机构和操作工位,工件输送机构包括水平输送装置和垂直输送装置,操作工位是指卡口卡腰工位(14)和导通排模工位(20)。水平输送装置设有卡口卡腰分模器、导通分模器,分别由第一通口门(5)、截模板(8)、实模侧推气缸(4)以及第二通口门(23)、空编码盒截模气缸(22)、空编码盒侧推气缸(12)组成。水平输送装置将皮带机上装有雷管的实模、空编码盒自动分配、输送到操作工位上;垂直输送装置将空模、实编码盒自动回传到皮带机上,均通过中央处理器实现集中控制,具有高效率、低成本和高安全保障系数的积极效果。

Description

雷管卡口卡腰与导通测试和编码排模装置及自动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民用爆破器材生产领域,特别是属于对雷管进行卡口卡腰加工、导通测试、编码排模的自动输送与生产装置,以及对其进行自动化控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雷管生产线上,主要靠人工传递或传送带将生产线上各个工序的工位连接起来。装填完毕的雷管集中放置入模块中,通过传送带传输,到达卡口卡腰加工工位,人工将模块取下,放入到工位上,然后取出雷管加工,并将空模块放入传送带的返程皮带上传回。一道工序操作完成后,人工收集该工序形成的半成品,然后传递到下一道工序加工。由此可见,上述工艺自动化程度低,效率慢,人为参与的成分多,不仅难以保障工序连接的准确性,也增添了安全事故中人员受伤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雷管卡口卡腰与导通测试和编码排模装置及自动控制方法,提高雷管加工过程中工件输送的自动化程度,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安全隐患的目的。
本发明所提供的雷管卡口卡腰与导通测试和编码排模装置,由防护板分割为工件输送机构和操作工位;所述的工件输送机构包括水平输送装置和垂直输送装置,所述的操作工位是指卡口卡腰工位和导通排模工位;其特征在于,水平输送装置包括上皮带机和下皮带机,对应于卡口卡腰工位和导通排模工位,分别设有卡口卡腰分模器、导通分模器;卡口卡腰分模器由第一通口门、截模板、实模侧推气缸组成,第一通口门嵌装于防护板上,与第一通口门气缸的推杆连接,截模板位于a层皮带的上方,并与之垂直,与截模气缸的推杆连接;实模侧推气缸与第一通口门相对;导通分模器由第二通口门、空编码盒截模气缸、空编码盒侧推气缸组成,导通分模器的位置对应于上皮带机b层皮带的高度和导通排模工位的水平位置;第二通口门是嵌装于防护板上的,与第二通口门气缸的推杆连接;空编码盒截模气缸位于b层皮带的上方,空编码盒侧推气缸与第二通口门相对;
所述的垂直输送装置,包括卡口卡腰工位内的空模升降气缸和空模侧推气缸,以及导通排模工位内的空编码盒升降气缸、实编码盒升降气缸、实编码盒侧推气缸;空模升降气缸的推杆连接空模沉降台,空模沉降台底限位置及空模侧推气缸位置与下皮带机的d层皮带的高度相对应;实编码盒沉降气缸的推杆连接编码盒沉降台,其底限位置及实编码盒侧推气缸位置与下皮带机c层皮带的高度相对应;在卡口卡腰工位和导通排模工位的平台上,对应于空模侧推气缸和实编码盒侧推气缸、空编码盒升降气缸的位置,分别设有空模放置口和实编码盒放置口、空编码盒取出口;
上述的截模气缸、实模侧推气缸、第一通口门气缸、空模升降气缸、空模侧推气缸、空编码盒升降气缸、空编码盒侧推气缸、实编码盒升降气缸、实编码盒侧推气缸、空编码盒截模气缸、第二通口门气缸,分别与1号电磁阀、2号电磁阀、3号电磁阀、4号电磁阀、5号电磁阀、6号电磁阀、7号电磁阀、8号电磁阀、9号电磁阀、10号电磁阀、11号电磁阀串联,分别连接于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来模光电感应器、来盒光电感应器、空模升降光电感应器、空编码盒升降光电感应器、实编码盒升降光电感应器。
本发明所公开的雷管卡口卡腰与导通测试和编码排模装置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当装有雷管的实模到达卡口卡腰工位时,通过来模光电感应器确认,如接收到要模开关发出的要模信号,中央处理器则控制1号电磁阀动作,截模气缸的推杆伸出,带动截模板下降,以实现截留,同时,3号电磁阀动作,第一通口门气缸的推杆动作,带动第一通口门上升以实现开门,2号电磁阀动作,实模侧推气缸的推杆伸出,将截留的实模推过第一通口门,送至防护板另一侧的卡口卡腰工位上,从而完成卡口卡腰的分模工作;
2)、卡口卡腰工位内的人员取出雷管进行卡口卡腰加工之后,放入防爆箱传递至导通排模工位,进行导通测试,所形成的空模放置对应于空模升降台的空模放置口位置,空模升降光电感应器确认后,中央处理器控制4号电磁阀动作,空模升降气缸带动空模升降台下降到底限位置;5号电磁阀动作,空模侧推气缸将空模推送至下皮带机的d层皮带上;
3)当空编码盒到达导通排模工位时,通过b层皮带处的来盒光电感应器确认,经由中央处理器控制,6号电磁阀动作,空编码盒升降气缸带动升降台降至低位,即对应于b层皮带位置,然后,10号电磁阀动作,空编码盒截模气缸的推杆伸出实现截留,同时,11号电磁阀动作,第二通口门气缸的推杆动作,带动第二通口门上升以实现开门,7号电磁阀动作,编码盒侧推气缸的推杆伸出,将截留的空编码盒推过第二通口门,送至防护板另一侧的升降台上,6号电磁阀再动作,空编码盒升降气缸带动升降台升至高位,将空编码盒送至导通排模工位;
4)导通排模工位内的工作人员将通过导通测试的合格产品装入空编码盒,即形成实编码盒,放置对应于实编码盒升降台的实编码盒放置口位置,实编码盒升降光电感应器确认后,中央处理器控制8号电磁阀动作,实编码盒升降气缸带动实编码盒升降台下降到底限位置;9号电磁阀动作,实编码盒侧推气缸将实编码盒推送至下皮带机的c层皮带上。
本发明所提供的雷管卡口卡腰与导通测试和编码排模装置及自动控制方法,其水平输送装置可以将皮带机上装有雷管的实模、空编码盒自动分配、输送到操作工位上;其垂直输送装置可将空模、实编码盒自动回传到皮带机上,且以上动作均通过中央处理器实现集中控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生产线上的操作人员,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降低了人员受伤害的几率,因此,本发明具有高效率、低成本和高安全保障系数的积极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部分公开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发明正视图;
图2为卡口卡腰工位右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4为导通排模工位右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控制电路逻辑框图;
图6为中央处理器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提供的雷管卡口卡腰与导通测试装置,由防护板11分割为工件输送机构和操作工位。操作工位是指卡口卡腰工位和导通排模工位,两者呈间隔布置,以实现两道工序之间工件转送的便利化。
如图1、图3所示,所述的工件输送机构包括水平输送装置和垂直输送装置。其中,水平输送装置包括上皮带机2和下皮带机1,分别承担装有待加工雷管的实模3和空模21的输送,以及用于加工后雷管进行编码的实编码盒10、空编码盒9的输送。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卡口卡腰分模器由第一通口门5、截模板8、实模侧推气缸4组成。显而易见,卡口卡腰分模器的位置应该对应于上皮带机a层皮带的高度和卡口卡腰工位14的水平位置。所述的第一通口门5是嵌装于防护板11上的,与第一通口开闭气缸6的推杆连接。所述的截模板8位于a层皮带的上方,并与之垂直,与截模升降气缸7的推杆连接。实模侧推气缸4与通口门相对、置于上皮带机的另一侧。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的导通分模器由第二通口门23、空编码盒截模气缸22、空编码盒侧推气缸12组成。导通分模器的位置对应于上皮带机b层皮带的高度和导通排模工位20的水平位置。所述的第二通口门23是嵌装于防护板11上的,与第二通口门气缸13的推杆连接。所述的空编码盒截模气缸22位于b层皮带的上方,空编码盒侧推气缸12与第二通口门相对。
如图2所示,所述的垂直输送装置,包括卡口卡腰工位14内的空模升降气缸18和空模侧推气缸16。空模升降气缸的推杆连接空模沉降台,为使空模能够送到下皮带机的d层皮带上,空模沉降台底限位置及空模侧推气缸位置与下皮带机的d层皮带的高度相对应。
如图4所示,所述的垂直输送装置,还包括导通排模工位20内的空编码盒升降气缸15、实编码盒升降气缸24、实编码盒侧推气缸19。实编码盒沉降气缸24的推杆连接编码盒沉降台,其底限位置及实编码盒侧推气缸19位置与下皮带机c层皮带的高度相对应。如图3所示,在卡口卡腰工位14和导通排模工位的平台上,对应于空模侧推气缸16和实编码盒侧推气缸19、空编码盒升降气缸15的位置,分别设有空模放置口和实编码盒放置口、空编码盒取出口。
如图5所示,为实现本发明的自动化运转,上述气缸均采用电磁阀控制,并辅以光电感应器和行程限位开关,利用中央处理器最终实现集中控制。
如图5、图6所示,本发明的电源总开关接通后,中央处理器通电初始化,启动皮带机,a层皮带接受上游充填工序传送来的实模并向前方输送,同时b层皮带接受并输送由成品装盒工序返回的编码盒。当卡口卡腰工位处的来模光电感应器检测到实模,如果此工位的工作人员通过要模开关给出要模信号,则在中央处理器控制下,1号电磁阀接通,截模气缸动作7,带动截模板8放下;3号电磁阀接通,通口门气缸6动作,带动通口门5打开;2号电磁阀接通,来模侧推气缸4动作,将实模3推入卡口卡腰工位,利用现有的专用设备完成卡口卡腰工作,然后装入防爆箱传递到相临的导通排模工位,空模则放于卡口卡腰工位右侧升降台,当空模升降光电感应器检测到空模后,中央处理器控制4号电磁阀接通,空模升降气缸18动作,使升降台降至d层皮带位置,然后5号电磁阀接通,空模侧推气缸16动作,将空模送至d层皮带。
导通排模工位的工作人员利用现有的检测仪器,对经过卡口卡腰的产品进行导通测试,剔除个别的不合格产品,对合格成品则装入编码盒,放入导通排模工位右侧的升降台,当此处的实编码盒升降光电感应器检测到实编码盒后,8号电磁阀接通,实编码盒升降气缸24动作,使升降台降至c层皮带位置,然后9号电磁阀接通,实编码盒侧推气缸19动作,将实编码盒送至c层皮带。
上述的编码盒由b层皮带输送。当来盒光电感应器检测到编码盒到来,中央处理器控制6号电磁阀接通,编码盒升降气缸15动作,带动升降台至b层皮带位置,然后,10号电磁阀接通,编码盒截模气缸22的伸缩杆伸出,截留编码盒,11号电磁阀接通,第二通口门气缸13动作,带动第二通口门23打开;7号电磁阀接通,编码盒侧推气缸12动作,将编码盒9推入升降台,6号电磁阀再接通,编码盒升降气缸15动作,带动升降台上升,将编码盒送至导通排模工位。导通排模工位处的编码盒升降光电感应器检测到编码盒被取走,则在中央处理器控制下,重复上述动作,将更多的编码盒送至工位处。否则,如果编码盒没被取走,则上述动作停止。

Claims (2)

1.一种雷管卡口卡腰与导通测试和编码排模装置,由防护板(11)分割为工件输送机构和操作工位;所述的工件输送机构包括水平输送装置和垂直输送装置,所述的操作工位是指卡口卡腰工位(14)和导通排模工位(20);其特征在于,水平输送装置包括上皮带机(2)和下皮带机(1),对应于卡口卡腰工位和导通排模工位,分别设有卡口卡腰分模器、导通分模器;卡口卡腰分模器由第一通口门(5)、截模板(8)、实模侧推气缸(4)组成,第一通口门嵌装于防护板上,与第一通口门气缸(6)的推杆连接,截模板位于a层皮带的上方,并与之垂直,与截模气缸(7)的推杆连接;实模侧推气缸与第一通口门相对;导通分模器由第二通口门(23)、空编码盒截模气缸(22)、空编码盒侧推气缸(12)组成,导通分模器的位置对应于上皮带机b层皮带的高度和导通排模工位的水平位置;第二通口门是嵌装于防护板上的,与第二通口门气缸(13)的推杆连接;空编码盒截模气缸位于b层皮带的上方,空编码盒侧推气缸与第二通口门相对;
所述的垂直输送装置,包括卡口卡腰工位内的空模升降气缸(18)和空模侧推气缸(16),以及导通排模工位内的空编码盒升降气缸(15)、实编码盒升降气缸(24)、实编码盒侧推气缸(19);空模升降气缸的推杆连接空模沉降台,空模沉降台底限位置及空模侧推气缸位置与下皮带机的d层皮带的高度相对应;实编码盒沉降气缸的推杆连接编码盒沉降台,其底限位置及实编码盒侧推气缸位置与下皮带机c层皮带的高度相对应;在卡口卡腰工位和导通排模工位的平台上,对应于空模侧推气缸和实编码盒侧推气缸、空编码盒升降气缸的位置,分别设有空模放置口和实编码盒放置口、空编码盒取出口;
上述的截模气缸、实模侧推气缸、第一通口门气缸、空模升降气缸、空模侧推气缸、空编码盒升降气缸、空编码盒侧推气缸、实编码盒升降气缸、实编码盒侧推气缸、空编码盒截模气缸、第二通口门气缸,分别与1号电磁阀、2号电磁阀、3号电磁阀、4号电磁阀、5号电磁阀、6号电磁阀、7号电磁阀、8号电磁阀、9号电磁阀、10号电磁阀、11号电磁阀串联,分别连接于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来模光电感应器、来盒光电感应器、空模升降光电感应器、空编码盒升降光电感应器、实编码盒升降光电感应器。
2.一种雷管卡口卡腰与导通测试和编码排模装置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当装有雷管的实模(3)到达卡口卡腰工位时,通过来模光电感应器确认,如接收到要模开关发出的要模信号,中央处理器则控制1号电磁阀动作,截模气缸(7)的推杆伸出,带动截模板(8)下降,以实现截留,同时,3号电磁阀动作,第一通口门气缸(6)的推杆动作,带动第一通口门上升以实现开门,2号电磁阀动作,实模侧推气缸(4)的推杆伸出,将截留的实模推过第一通口门,送至防护板另一侧的卡口卡腰工位上,从而完成卡口卡腰的分模工作;
2)、卡口卡腰工位内的人员取出雷管进行卡口卡腰加工之后,放入防爆箱传递至导通排模工位,进行导通测试,所形成的空模放置对应于空模升降台的空模放置口位置,空模升降光电感应器确认后,中央处理器控制4号电磁阀动作,空模升降气缸(18)带动空模升降台下降到底限位置;5号电磁阀动作,空模侧推气缸(16)将空模推送至下皮带机的d层皮带上;
3)当空编码盒(9)到达导通排模工位时,通过b层皮带处的来盒光电感应器确认,经由中央处理器控制,6号电磁阀动作,空编码盒升降气缸(15)带动升降台降至低位,即对应于b层皮带位置,然后,10号电磁阀动作,空编码盒截模气缸(22)的推杆伸出实现截留,同时,11号电磁阀动作,第二通口门气缸(13)的推杆动作,带动第二通口门(23)上升以实现开门,7号电磁阀动作,编码盒侧推气缸(12)的推杆伸出,将截留的空编码盒推过第二通口门,送至防护板另一侧的升降台上,6号电磁阀再动作,空编码盒升降气缸(15)带动升降台升至高位,将空编码盒送至导通排模工位;
4)导通排模工位内的工作人员将通过导通测试的合格产品装入空编码盒,即形成实编码盒,放置对应于实编码盒升降台的实编码盒放置口位置,实编码盒升降光电感应器确认后,中央处理器控制8号电磁阀动作,实编码盒升降气缸(24)带动实编码盒升降台下降到底限位置;9号电磁阀动作,实编码盒侧推气缸(19)将实编码盒推送至下皮带机的c层皮带上。
CN201210242080.2A 2012-07-04 2012-07-04 雷管卡口卡腰与导通测试和编码排模装置及自动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242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42080.2A CN103524280B (zh) 2012-07-04 2012-07-04 雷管卡口卡腰与导通测试和编码排模装置及自动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42080.2A CN103524280B (zh) 2012-07-04 2012-07-04 雷管卡口卡腰与导通测试和编码排模装置及自动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24280A CN103524280A (zh) 2014-01-22
CN103524280B true CN103524280B (zh) 2016-03-09

Family

ID=49926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4208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24280B (zh) 2012-07-04 2012-07-04 雷管卡口卡腰与导通测试和编码排模装置及自动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242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5000B (zh) * 2016-07-28 2021-08-20 深圳市创者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爆管雷管的生产系统
CN106905093B (zh) * 2016-08-19 2022-04-29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基础雷管全模分步提取转模与编码装置
CN106187652B (zh) * 2016-08-24 2022-04-05 深圳市创者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装填导爆管雷管胶塞的装置及装填方法
CN106187654B (zh) * 2016-08-30 2021-10-22 北京凯米迈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发工业雷管一体化装配生产装置及工艺
CN106905094B (zh) * 2017-03-21 2022-06-24 武汉纺织大学 基础雷管转模与激光编码一体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00462A1 (fr) * 1991-02-20 1992-08-26 N.C.S. Pyrotechnie Et Technologies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amorçage d'étuis de munitions ou de charges de scellement à percussion annulaire
CN2463389Y (zh) * 2001-01-03 2001-12-05 阎振友 工业电雷管卡口卡腰机
CN201297902Y (zh) * 2008-11-20 2009-08-26 王玉首 雷管加工自动输送装置
CN201593026U (zh) * 2009-06-24 2010-09-29 邹明刚 自动雷管腰卡机
CN102260126A (zh) * 2011-06-30 2011-11-30 杨祖一 高效自动群发雷管卡腰卡口机
CN202131240U (zh) * 2011-06-18 2012-02-01 新疆雪峰民用爆破器材有限责任公司 雷管自动卡腰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00462A1 (fr) * 1991-02-20 1992-08-26 N.C.S. Pyrotechnie Et Technologies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amorçage d'étuis de munitions ou de charges de scellement à percussion annulaire
CN2463389Y (zh) * 2001-01-03 2001-12-05 阎振友 工业电雷管卡口卡腰机
CN201297902Y (zh) * 2008-11-20 2009-08-26 王玉首 雷管加工自动输送装置
CN201593026U (zh) * 2009-06-24 2010-09-29 邹明刚 自动雷管腰卡机
CN202131240U (zh) * 2011-06-18 2012-02-01 新疆雪峰民用爆破器材有限责任公司 雷管自动卡腰机
CN102260126A (zh) * 2011-06-30 2011-11-30 杨祖一 高效自动群发雷管卡腰卡口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24280A (zh) 2014-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24280B (zh) 雷管卡口卡腰与导通测试和编码排模装置及自动控制方法
CN201382757Y (zh) 自动剔除废品装置
CN205028849U (zh) 一种继电器端子上锡、整形、测试设备
CN104241695B (zh) 电池注液封装生产线
CN103980076A (zh) 工业电雷管自动化连续化装配装置及方法
CN103570481B (zh) 电子雷管自动装配生产装置
CN206939844U (zh) 一种异向转运送料装置
CN105321775A (zh) 一种继电器端子上锡、整形、测试设备
CN208613096U (zh) 下料机构
CN206588595U (zh) 一种电芯自动上料、裁切、检测及焊接机
CN203793672U (zh) 一种半自动装箱设备
CN104149206A (zh) 一种泡沫陶瓷自动化切割设备及其切割方法
CN205873253U (zh) 一种卫生陶瓷半成品检测线
CN109382328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装盒自动称重分选装置
CN104015090A (zh) 一种数控加工取收料方法及其实施该方法的机器人
CN107650253B (zh) 铁氧体环磁烧结工序至磨削工序自动装运分配系统
CN204289619U (zh) 一种电芯输送线及使用该电芯输送线的输送系统
CN102936180B (zh) 雷管编码与贴标装置及方法
CN205043858U (zh) 一种豆腐串自动成形机
CN105798587B (zh) 光纤配线架熔配一体化盘的自动压接装置及其压配方法
CN204381788U (zh) 光纤配线架熔配一体化盘的自动压接装置
CN201297902Y (zh) 雷管加工自动输送装置
CN203545911U (zh) 电子雷管自动装配生产装置
CN109158321A (zh) 一种双向输出的滑轨小车分拣方法及设备
CN201910345U (zh) 智能型自动组装按键流水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Qiu Hao

Inventor after: Wang Yushou

Inventor before: Wang Yushou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

Termination date: 201607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