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13533B - 新型的双组分显影剂 - Google Patents

新型的双组分显影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13533B
CN103513533B CN201310446176.5A CN201310446176A CN103513533B CN 103513533 B CN103513533 B CN 103513533B CN 201310446176 A CN201310446176 A CN 201310446176A CN 103513533 B CN103513533 B CN 1035135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material
carrier core
less
toner
particle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461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13533A (zh
Inventor
谢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Rui C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Rui C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Rui C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Rui C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4617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135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135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35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135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35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组分显影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色剂和树脂包覆载体。所述载体芯材以通式MgXFe3‑XO4所示的核构成,其中,0≤x≤1。本发明提供的双组分显影剂,其载体芯材电特性及磁特性良好、环境依存性小,能够解决载体分散问题。

Description

新型的双组分显影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图像显影用载体芯材、静电图像双组分显影剂。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是包括在光接收器上形成静电潜像、在图像上沉积调色剂以形成成像图案、并将该调色剂转印到物体上的方法。电子照相包括两个主要范畴:双组分显影和单组分显影。在双组分显影中,显影剂包含载体和调色剂两个组分,而且磁性载体常用作载体。
在复印机或MFP等中,作为电子照相中的干式显像法,有仅以色粉作为显影剂成分的单组分类显影剂,和以色粉及载体作为显影剂成分的双组分类显影剂。在任意一种显影法中均向感光体提供带有固定电荷量的色粉。然后,通过色粉使在感光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可视化,将其转印在纸上。之后,将以色粉形成的可视图像定影在纸上,得到期望的图像。
在此,对双组分类显影剂的显影进行简单说明。在显影器内,收纳规定量的色粉及规定量的载体。在显影器中具备在圆周方向上交替设置多个S极和N极的可旋转磁辊,及将色粉和载体在显影器内搅拌混合的搅拌辊。通过磁辊携持由磁粉构成的载体。通过该磁辊的磁力形成由载体粒子组成的直链状磁刷。在载体粒子的表面,通过因搅拌引起的摩擦带电附着多个色粉粒子。通过磁辊的旋转,使该磁刷接触感光体,向感光体的表面提供色粉。在双组分类显影剂中,如上述这样进行显影。
关于色粉,通过对纸进行定影,逐渐消耗显影器内的色粉,因此,从安装在显影器内的色粉料斗随时向显影器内供给相当于消耗量的新的色粉。另一方面,关于载体,没有因显影带来的消耗,可以直接使用至达到其寿命。在作为双组分类显影剂的构成材料的载体中,寻求通过由搅拌引起的摩擦带电使色粉有效地带电的色粉带电功能、绝缘性或向感光体适当运送并供给色粉的色粉运送能力等各种功能。例如,从提高色粉带电能力的观点来看,要求载体的电阻值(下面也简称为阻值)合适,并且,绝缘性合适。
近来,上述载体,由其核心即构成核部分的载体芯材和涂覆在该载体芯材表面而设置的树脂涂层构成。
在此,关于载体芯材,作为其基本特性,希望其磁特性良好。简单说明的话,在显影器内,如上所述,载体通过磁力携持于磁辊上。在这种使用状况下,如果载体芯材自身的磁性具体如载体芯材自身的磁化低时,对于磁辊的保持力弱,可能会产生所谓的载体飞散等问题。尤其,在近来,为了应对形成的图像的高画质化的要求,趋向于减小色粉粒子的粒子直径,与此相应,也趋向于减小载体粒子的粒子直径。如果谋求载体的小粒径化,可能导致各载体粒子的携持力减小。因此,对于上述的载体飞散问题,期望出现更有效的解决对策。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特性及磁特性良好、环境依存性小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包括Mg基铁氧体材料的载体芯材,用于制备Mg基铁氧体芯材材料的方法,包括该载体的电子照相显影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组分显影剂,其包括调色剂和载体芯材。
所述载体芯材的表观密度为1.86g/cm3以上且在2.45g/cm3以下。
所述载体芯材以通式MgXFe3-XO4所示的核构成,其中,0≤x≤1。
所述载体芯材的体积粒径分布中的中心粒径的值在25μm以上35μm以下的范围内,体积粒径分布中粒径值为22μm以下的粒子比例为1.0%以上1.5%以下,个数粒径分布中粒径值为22μm以下的粒子的比例为5%以下,外部磁场为10000e情况下的磁化值为60emu/g以上80emu/g以下。
所述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第一步,选择含铁的原料和含镁的原料,根据最终生成产物的配比以适当的比例混合,所述含镁的原料优选为MgO,所述含铁的原料有选为Fe2O3
第二步,在第一步混合好的原料中加入还原剂和水,进行混合搅拌浆化,做成成浆原料,所述还原剂可以为碳粉或者聚羧酸类有机物、聚丙烯酸类有机物、顺丁烯二酸、醋酸、聚乙烯醇及其混合物,所述固体成分浓度占整个混合浆料浓度的50%以上;
第三步,对第二步浆化后的原料使用喷雾干燥的方式进行造粒,喷雾干燥的温度为100℃~200℃,造粒产物的粒径为30~100μm;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造粒粉送入炉中培烧10~20小时,培烧过程中炉内的温度保持1000℃~1500℃;
第五步,将培烧后的产物在氧浓度10~100%的气氛下,在200~700℃下保持1~24小时,进行氧化处理得到载体芯材;
第六步,对氧化处理后的载体芯材,用振动筛等调整中心粒径等,使得体积粒径分布中中心粒径的值在30μm以上40μm以下的范围内,体积粒径分布中粒径为22μm以下的粒子比例为1.0%以上2.0%以下,个数粒径分布中粒径的值在22μm以下的粒子的比例为10%以下,外部磁场为1000Oe磁化值为50emu/g以上75emu/g以下。
其中,所述调色剂包括粘结剂树脂、着色剂、脱模剂和带电控制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双组份显影剂的制备方法,将上述调色剂和载体芯材通过混合机混合而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将上述的双组分显影剂用于非接触定影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载体芯材电特性及磁特性良好、环境依存性小,能够解决载体分散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组分显影剂,其包括调色剂和载体芯材。
所述载体芯材的表观密度为1.86g/cm3以上且在2.45g/cm3以下。
所述载体芯材以通式MgXFe3-XO4所示的核构成,其中,0≤x≤1。
所述载体芯材的体积粒径分布中的中心粒径的值在25μm以上35μm以下的范围内,体积粒径分布中粒径值为22μm以下的粒子比例为1.0%以上1.5%以下,个数粒径分布中粒径值为22μm以下的粒子的比例为5%以下,外部磁场为10000e情况下的磁化值为60emu/g以上80emu/g以下。
所述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第一步,选择含铁的原料和含镁的原料,根据最终生成产物的配比以适当的比例混合,所述含镁的原料优选为MgO,所述含铁的原料有选为Fe2O3
第二步,在第一步混合好的原料中加入还原剂和水,进行混合搅拌浆化,做成成浆原料,所述还原剂可以为碳粉或者聚羧酸类有机物、聚丙烯酸类有机物、顺丁烯二酸、醋酸、聚乙烯醇及其混合物,所述固体成分浓度占整个混合浆料浓度的50%以上;
第三步,对第二步浆化后的原料使用喷雾干燥的方式进行造粒,喷雾干燥的温度为100℃~200℃,造粒产物的粒径为30~100μm;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造粒粉送入炉中培烧10~20小时,培烧过程中炉内的温度保持1000℃~1500℃;
第五步,将培烧后的产物在氧浓度10~100%的气氛下,在200~700℃下保持1~24小时,进行氧化处理得到载体芯材;
第六步,对氧化处理后的载体芯材,用振动筛等调整中心粒径等,使得体积粒径分布中中心粒径的值在30μm以上40μm以下的范围内,体积粒径分布中粒径为22μm以下的粒子比例为1.0%以上2.0%以下,个数粒径分布中粒径的值在22μm以下的粒子的比例为10%以下,外部磁场为1000Oe磁化值为50emu/g以上75emu/g以下。
载体芯材的体积平均粒径为25μm以上且90μm以下。通过使载体芯材的体积平均粒径为25μm以上且90μm以下,能够稳定地向形成于感光体的静电潜像输送调色剂,并且能够长期形成高清晰度的图像。载体芯材的体积平均粒径小于25μm时,难以抑制树脂包覆载体对感光体的载体附着。载体芯材的体积平均粒径大于90μm时,不能形成高清晰度的图像。
构成本发明的双组分显影剂的调色剂,通过在含有粘结剂树脂、着色剂、脱模剂和带电控制剂等的调色剂基体粒子中添加外部添加剂而构成。
粘结剂树脂
调色剂基体粒子通过含有粘合树脂而构成。作为粘结剂树脂,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使用公知的树脂。例如,可以列举:聚苯乙烯、苯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类-马来酸酐共聚物、聚氯乙烯、聚烯烃树脂、环氧树脂、硅氧烷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氨基甲酸酯改性的聚酯树脂以及丙烯酸树脂等。作为上述共聚物,可以是嵌段共聚物也可以是接枝共聚物。另外,粘结剂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上述树脂的一种,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的混合物。
作为热性质,优选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40至70℃。低于40℃时,在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温度上升的情况下,调色剂熔融,调色剂之间产生凝聚。另外,超过70℃时,定影性劣化,缺乏实用性。
着色剂
调色剂基体粒子通过含有着色剂而构成。作为着色剂,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使用公知的着色剂。例如,可以列举:炭黑、铁黑、合金偶氮染料、油溶性染料及颜料等。着色剂的添加量相对于粘结剂树脂100重量份,优选为1重量份至10重量份。少于1重量份时,不能确保充分的图像浓度,大于10重量份时,着色剂不能均匀地分散在树脂中,因此得不到高质量的图像。
脱模剂
调色剂基体粒子通过含有蜡作为脱模剂和防偏移剂而构成。蜡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使用公知的蜡,例如,可以列举:由选自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和聚烯烃等中的至少一种构成的蜡。蜡的添加量相对于粘结剂树脂100重量份,优选为1重量份至10重量份。少于1重量份时,容易产生偏移,大于10重量份时,容易产生成膜。
带电控制剂
调色剂基体粒子通过含有带电控制剂而构成。带电控制剂有正带电控制用带电控制剂和负带电控制用带电控制剂两种,可以列举:偶氮类染料、羧酸金属络合物、季铵化合物和苯胺黑类染料等。带电控制剂的添加量相对于粘结剂树脂100重量份,优选为0.1重量份至5重量份。少于0.1重量份时,不能赋予充分的带电性,超过5重量份时,带电控制剂在粘合树脂中不能均匀混合。
外部添加剂
调色剂通过在调色剂基体粒子中添加外部添加剂而构成。作为外部添加剂,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使用公知的外部添加剂,例如,可以列举: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铝、磁铁矿和铁氧体等金属氧化物粒子以及氮化硅和氮化硼等金属氮化物微粒等的微细粉末。另外,这些微细粉末的表面优选进行疏水化处理。作为疏水化处理,可以列举例如:二甲基二氯硅烷和氨基硅烷等硅烷偶联剂处理、硅油处理以及含氟成分处理等。外部添加剂可以单独使用上述外部添加剂的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另外,作为外部添加剂,更优选氧化硅。即使仅仅外部添加氧化硅以外的微粒,调色剂与载体的接触中存在带电赋予不充分的情况,并且氧化硅也起到作为调色剂流动剂的作用,因此可以稳定调色剂的供给量。
外部添加剂的添加量,相对于调色剂基体粒子100重量份,优选为0.1重量份至5.0重量份。
本发明的双组分显影剂,可以通过用混合机混合上述的调色剂和载体来制造。作为混合机,可以使用公知的,可以列举诺塔混合机、V型混合机等。
本发明的双组分显影剂,由于含有耐久性和环境稳定性优良的本发明的载体,从而在高速化和小型化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即使长期在高温高湿下使用,也可以得到稳定的带电性,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图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将上述的双组分显影剂用于非接触定影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申请发明的载体芯材溶解在酸溶液中,用ICP进行定量分析。本申请发明中记载的载体芯材的Mg的含有量是用通过该ICP的定量分析得到的Mg量。
关于体积粒径分布及个数粒径分布的测定,使用日机装株式会社制造的微踪迹器Model 9320-X100。
电阻的测定。首先,在水平放置的绝缘板,例如用特氟隆(注册商标)涂敷的亚克力板上,作为电极配置两张表面经过电解研磨且板厚为2mm的SUS(JIS)304板,使电极间距离为2mm。此时,使两张电极板的法线方向成为水平方向。在两张电极板之间的空隙内装入待测粉体200±1mg后,在各电极板的背后配置截面积为240mm2的磁铁,在电极间形成待测粉体的电桥。在该状态下,在电极间施加直流电压,通过两端子法测定流过待测粉体的电流值,计算电阻率。此外,这里使用日置电机株式会社制造的超绝缘计SM-8215。另外,电阻率的计算式为电阻率(Ω·cm)=实测电阻(Ω)×截面积(2.4cm2)÷电极间距(0.2cm)。然后,测定施加了表中电压的情况下施加时的电阻率(Ω·cm)。此外,使用的磁铁,只要粉体能够形成电桥即可,可以使用各种磁铁,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表面磁通密度为1000高斯以上的永磁铁,例如铁氧体磁铁。
作为表中电特性的ER1000V,表示在两张电极板之间,施加1000V电压时的数值。此外,在表中,BD为击穿(不能测定)的情况。
载体芯材的表观密度以JIS Z2504 2000为基准测定。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 调色剂的制备
在粘合树脂聚苯乙烯100重量份中加入着色剂炭黑7.5重量份、聚乙烯2.0重量份和带电控制剂1.0重量份,用高速混合机充分混合,将得到的混合物用双螺杆捏合机熔融捏合。将所得捏合物通过喷气式粉碎机进行粉碎,然后进行分级,得到体积平均粒径7.0μm的调色剂基体粒子。相对于该调色剂基体粒子100重量份,添加1.2重量份氧化硅微粒作为外部添加剂,由此得到调色剂。
实施例2 载体芯材1的制备
在7.5kg水中分散13.7kg Fe2O3(平均粒径:1μm),6.5kgMgO(平均粒径:1μm),作为分散剂添加135g聚羧酸铵类分散剂,作为还原剂添加68g碳黑,制得混合物。测定此时的固体成分浓度,结果为75重量%。通过湿式球磨机(介质直径2mm)粉碎处理该混合物,得到混合浆。通过喷雾干燥机在约130℃的热风中对该浆喷雾,得到干燥造粒粉。并且,此时用筛除去目标粒度分布以外的造粒粉。将该造粒粉投入电炉中,在1130℃下焙烧3小时。此时,流入调整气氛使电炉内的氧浓度为0.8%的电炉内。在将得到的焙烧物进行粉碎后用筛分级,使平均粒径为35μm。进而对于得到的载体芯材,通过在470℃,空气下保持1小时,对得到的载体芯材实施氧化处理。接着用振动筛等调整中心粒径等,得到实施例2的载体芯材1,载体芯材的表观密度为1.93g/cm3。此外,关于实施例4~5及比较例1~4,也采用相同的方法制备载体芯材,得到的载体芯材的磁特性及电特性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双组分显影剂1的制备
用球磨机在规定时间混合实施例1制备的调色剂和实施例2制备的载体芯材1,得到双组份类电子照相显影剂。
使用采用数字反转显影方式的60张机作为评价机,对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载体分散及画质进行评价。
载体飞散的评价:
以上述60张机作为评价机,对关于双组份类电子照相显影剂的载体分散进行了评价。具体地,将图像上的载体飞散(白斑)的等级用下述三个级别进行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在10张A3纸中完全没有白斑的等级。
○:在10张A3纸中每一张上有1~10个白斑的等级。
×:在10张A3纸中每一张上有11个以上白斑的等级。
画质:
以上述60张机作为评价机,将关于双组分量电子照相显影剂的画质等级用下述三个级别进行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非常好地再现了试验图像。
○:基本上再现了试验图像。
×:完全没有再现试验图像。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当载体芯材的中心粒径的值在25μm以上35μm以下的范围内,体积粒径分布中粒径值为22μm以下的粒子比例为1.0%以上。

Claims (5)

1.一种双组分显影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色剂和树脂包覆载体;所述载体芯材的体积粒径分布中的中心粒径的值在25μm以上35μm以下的范围内,体积粒径分布中粒径值为22μm以下的粒子比例为1.0%以上1.5%以下,个数粒径分布中粒径值为22μm以下的粒子的比例为2.53%以下;
所述载体芯材的表观密度为1.86g/cm3以上且在2.45g/cm3以下;
所述载体芯材的外部磁场为10000e情况下的磁化值为60emu/g以上80emu/g以下;
所述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第一步,选择含铁的原料和含镁的原料,根据最终生成产物的配比以适当的比例混合,所述含镁的原料为MgO,所述含铁的原料为Fe2O3
第二步,在第一步混合好的原料中加入还原剂和水,进行混合搅拌浆化,做成成浆原料,所述还原剂可以为碳粉或者聚羧酸类有机物、聚丙烯酸类有机物、顺丁烯二酸、醋酸、聚乙烯醇及其混合物,所述固体成分浓度占整个混合浆料浓度的50%以上;
第三步,对第二步浆化后的原料使用喷雾干燥的方式进行造粒,喷雾干燥的温度为100℃~200℃,造粒产物的粒径为30~100μm;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造粒粉送入炉中培烧10~20小时,培烧过程中炉内的温度保持1000℃~1500℃;
第五步,将培烧后的产物在氧浓度10~100%的气氛下,在200~700℃下保持1~24小时,进行氧化处理得到载体芯材;
第六步,对氧化处理后的载体芯材,用振动筛调整中心粒径,使得所述载体芯材的体积粒径分布中的中心粒径的值在25μm以上35μm以下的范围内,体积粒径分布中粒径值为22μm以下的粒子比例为1.0%以上1.5%以下,个数粒径分布中粒径值为22μm以下的粒子的比例为2.53%以下,外部磁场为1000Oe磁化值为60emu/g以上80emu/g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显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芯材以通式MgXFe3-XO4所示的核构成,其中,0≤x≤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组分显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色剂包括粘结剂树脂、着色剂、脱模剂和带电控制剂。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双组份显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调色剂和载体芯材通过混合机混合而成。
5.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组分显影剂用于非接触定影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CN201310446176.5A 2013-09-26 2013-09-26 新型的双组分显影剂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135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46176.5A CN103513533B (zh) 2013-09-26 2013-09-26 新型的双组分显影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46176.5A CN103513533B (zh) 2013-09-26 2013-09-26 新型的双组分显影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3533A CN103513533A (zh) 2014-01-15
CN103513533B true CN103513533B (zh) 2018-01-23

Family

ID=49896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4617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13533B (zh) 2013-09-26 2013-09-26 新型的双组分显影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1353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91322A (ja) * 2007-02-02 2008-08-21 Dowa Electronics Materials Co Ltd 二成分系電子写真現像用キャリアおよび二成分系電子写真現像剤
CN101957568A (zh) * 2009-07-13 2011-01-26 夏普株式会社 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WO2012124484A1 (ja) * 2011-03-16 2012-09-20 Dowa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芯材、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および電子写真現像剤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91322A (ja) * 2007-02-02 2008-08-21 Dowa Electronics Materials Co Ltd 二成分系電子写真現像用キャリアおよび二成分系電子写真現像剤
CN101957568A (zh) * 2009-07-13 2011-01-26 夏普株式会社 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WO2012124484A1 (ja) * 2011-03-16 2012-09-20 Dowa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芯材、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および電子写真現像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3533A (zh) 2014-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64330B2 (en) Electrophotographic resin-coated ferrite carrier,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JP5692766B1 (ja) 外殻構造を有するフェライト粒子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フェライトキャリア芯材及びフェライトキャリア、並びに該フェライトキャリア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現像剤
CN102971676B (zh) 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以及电子照相显影剂
JP4864147B2 (ja) 樹脂被覆キャリアの製造方法、樹脂被覆キャリア、2成分現像剤、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US20110244389A1 (en) Ferrite carrier core material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ferrite carrier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the ferrite carrier core material and the ferrite carrie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using the ferrite carrier
CN103676520A (zh) 静电潜像显影剂用载体,显影剂,及图像形成方法
JP4864116B2 (ja) 樹脂被覆キャリア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該樹脂被覆キャリアを含む2成分現像剤、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82304A (ja) 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フェライトキャリア芯材及びフェライトキャリア、並びに該フェライトキャリア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現像剤
JP4803730B2 (ja) 強磁性材料粉、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及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写真現像剤
JP2008175883A (ja) 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フェライトキャリア及び電子写真現像剤
TWI702481B (zh) 具有外殼構造之鐵氧體粒子
JP5075885B2 (ja) 2成分現像剤、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KR101297472B1 (ko) 정대전성 정전하상 현상용 토너
JP4355734B2 (ja) 現像剤、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6170224A (ja) 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フェライトキャリア芯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875584B2 (ja) 強磁性材料粉及び該磁性材料粉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
CN103513533B (zh) 新型的双组分显影剂
JP6040471B2 (ja) 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フェライトキャリア芯材及びフェライトキャリア、並びに該フェライトキャリア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現像剤
JP2001318488A (ja) 磁性トナー
CN101846901B (zh) 载体和显影剂
CN1770025B (zh) 载体组合物
JP2002357930A (ja) 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及び該キャリアを用いた現像剤
US6306552B1 (en) Carrier having specified bet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dynamic current value and two-component developer thereof
CN103513532A (zh) 新型的Mg基铁氧体载体芯材及双组分显影剂
JP5635784B2 (ja) フェライト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フェライト粒子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現像用キャリア、電子写真用現像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ie Hui

Inventor before: Liu Chao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28

Address after: No. 12, No. four, building No. 402, Jinding Jinzhou Road, Tangjia, Guangdong high tech Zone,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Zhuhai Rui C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6033 Taiwan Liu Road No. 133

Applicant before: Liu Chao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23

Termination date: 201909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