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08275B - 电梯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08275B
CN103508275B CN201310232243.3A CN201310232243A CN103508275B CN 103508275 B CN103508275 B CN 103508275B CN 201310232243 A CN201310232243 A CN 201310232243A CN 103508275 B CN103508275 B CN 1035082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elevator
car
elevator control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322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08275A (zh
Inventor
高山直树
深田裕纪
山下幸一
永沼一斗
金田宽典
中川公人
鸟谷部润
西迫龙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508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82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082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82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控制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在待机模式下也能够维持门厅控制装置的楼层显示功能。在连接控制电源(10)和轿厢控制装置(11)的电源电路上设置有电源断路单元(16)。在电梯控制电路(9)判断为将电梯设备的动作模式切换到待机模式时,根据来自电梯控制电路(9)的指令信号,将电源断路单元(16)切换为OFF状态,以切断控制电源(10)对轿厢控制装置(11)的供电。由此,电梯轿厢(7)内的顶灯(17)熄灭,轿厢内操作盘(14)也处于不能操作的状态。因此,能够抑制待机模式时的电力消耗。在切换至待机模式之前,根据负载检测单元(13)的输出信号判断电梯轿厢(7)内有无滞留乘客,由此来确保乘客的安全。

Description

电梯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控制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降低待机电力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能够降低待机时的无谓的电力消耗,并且为了能够响应门厅按钮的操作方便地恢复到通常的动作模式,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电梯控制装置,该电梯控制装置具有包括微型计算机的门厅装置、包括CPU的电梯控制盘、在门厅装置和电梯控制盘之间进行信息通信的传输通道、在CPU的控制下使门厅电源ON/OFF的断路器、在门厅电源被断开时供应备用电压的备用电源、在门厅按钮ON时向电梯控制盘供应备用电压以防止在门厅按钮OFF时备用电源被消耗掉的按钮备用电路、以及在供应门厅电源时将接点信号输入微型计算机的按钮处理电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根据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梯控制装置,在一定时间以上的时间没有从门厅装置输入接点信号时,CPU将电梯的动作模式从通常模式变换为待机模式,并使断路器OFF,由此能够节约待机时的无谓的电力消耗。另一方面,在待机模式的状态下,在门厅按钮被操作时,响应门厅按钮的接点信号输入备用电压,由此能够方便地使电梯的动作模式从待机模式恢复到通常模式。
此外,作为降低待机时的无谓的电力消耗的电梯控制装置的其他示例,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电梯控制装置,其具有第一控制电源、第二控制电源和断路装置,该第一控制电源从商用电源接受供电,并向电梯控制电路、逆变器驱动电路以及电梯门驱动电路供应控制电源,该第二控制电源从商用电源接受供电,并向控制门厅呼叫和轿厢呼叫的门厅及轿厢呼叫控制装置供应控制电源,该断路装置用来切断从商用电源向第一控制电源和变换器供应的电源,在该电梯控制装置中,在电梯控制电路判断为将电梯切换为待机模式时,门厅及轿厢呼叫控制装置使断路装置动作,以切断向第一控制电源和变换器供应的电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根据该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电梯控制装置,在电梯控制电路判断为将电梯切换为待机模式时,门厅及轿厢呼叫控制装置使该断路装置动作,以切断向第一控制电源和变换器供应的电源,由此能够大幅度降低待机电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054846号公报(参照权利要求书)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62444号公报(参照权利要求书)
可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梯控制装置中,在将电梯的动作模式从通常模式变换为待机模式后,使断路器OFF,并且使包括微型计算机的门厅装置完全停止,所以门厅控制装置的楼层显示功能也一起消失。因此,容易导致电梯乘客产生电梯发生了故障的误解,可能会妨碍电梯顺利运行。
此外,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电梯控制装置中,除了用于向电梯控制电路、逆变器驱动电路以及电梯门驱动电路供应控制电源的第一控制电源外,还需要设置用于向门厅及轿厢呼叫控制装置供应控制电源的第二控制电源,所以存在结构复杂、装置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而作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控制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在待机模式下也能够维持门厅控制装置的楼层显示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控制装置,其具有从控制电源接受供电的电梯控制电路、门厅控制装置以及轿厢控制装置,所述电梯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断开所述控制电源对所述轿厢控制装置的供电的断开装置,所述电梯控制电路在判断为将电梯切换为待机模式时,向所述断开装置输出断开指令信号,以断开所述控制电源对所述轿厢控制装置的供电。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电梯控制电路判断为将电梯切换为待机模式时,向断开装置输出断开指令信号,以此来断开控制电源对轿厢控制装置的供电,所以能够继续向包括微型计算机的门厅装置供应控制电源。由此,能够避免电梯乘客产生电梯发生了故障的误解,从而能够维持电梯的顺利运行。此外,根据本发明,由于没有必要设置多个控制电源,所以能够精简电梯控制装置的结构,并且还能够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方块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和图2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梯控制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控制装置具有将商用电源1的交流电压变换为直流电压的变换器2、将变换器2的输出电压平滑化的电容器3、将通过电容器3进行了平滑化的直流电压变换为可变频变压的交流电压的PWM逆变器4、从PWM逆变器4接受供电而被驱动的电动机5、在电动机5的驱动下旋转的滑轮6以及与卷绕在滑轮6上的主吊索6a连接的电梯轿厢7和平衡重8。PWM逆变器4在来自电梯控制电路9的指令的控制下驱动电动机5,使电梯轿厢7升降。
在电梯轿厢7的上部设置有与电梯控制电路9之间进行信号交换的轿厢控制装置11。并且,在电梯轿厢7的下部设置有检测电梯轿厢7的载重的负载检测单元13。此外,在电梯轿厢7内设置有包括目的地楼层按钮14a、关门按钮14b、开门按钮14c和对讲机按钮15的轿厢内操作盘14以及对电梯轿厢7的内部进行照明的顶灯17。
另一方面,在各个楼层的电梯门厅内分别设置有包括呼叫电梯轿厢7的呼叫按钮的门厅控制装置12a、12b、12c。在图1的示例中示出了3个楼层的门厅控制装置,但本发明的宗旨并不受到其限制,可以按照需要设置楼层数,并在各个楼层设置门厅控制装置。
电梯控制装置中设置有用于将商用电源1的交流电压变换为适当的电压的控制电源10,该控制电源10对电梯控制电路9、轿厢控制装置11以及门厅控制装置12a、12b、12c进行供电。在连接控制电源10和轿厢控制装置11的电源电路上设置有电源断路单元16,该电源断路单元16根据来自电梯控制电路9的指令切断和接通控制电源10对轿厢控制装置11的供电。
以下参照图2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步骤S1中,在电梯处于通常运行时,从控制电源10对电梯控制电路9以及门厅控制装置12a、12b、12c进行供电。另外,电源断路单元16根据来自电梯控制电路9的指令信号被切换在ON(导通)状态,控制电源10还对轿厢控制装置11进行供电。因此,乘客通过对设置在门厅控制装置12a、12b、12c上的轿厢呼叫按钮进行按压操作,能够将电梯轿厢7呼叫到其希望的楼层。此外,通过对设置在电梯轿厢7内的轿厢内操作盘14的目的地楼层按钮14a、关门按钮14b和开门按钮14c进行适当的按压操作,能够使电梯轿厢7移动到其希望的楼层。此时,电梯轿厢7的顶灯17亮灯而对电梯轿厢7内进行照明。此外,通过对对讲机按钮15进行按压操作,可以与设置在外部的管理中心进行通话。
电梯控制电路9始终监视从设置在门厅控制装置12a、12b、12c上的轿厢呼叫按钮最后一次被进行了按压操作的时间点起算的经过时间是否经过了预先设定的一定时间(步骤S2)。并且,在步骤S2中判断为经过了一定时间(是)时,进入步骤S3,判断电梯轿厢7内有无滞留乘客。有无滞留乘客的判断根据负载检测单元13的检测信号进行。当在步骤S3中判断为没有滞留乘客(是)时,进入步骤S4,将电梯设备的动作模式切换为待机模式。在切换到待机模式时,从电梯控制电路9输出指令信号,将电源断路单元16切换至OFF状态,由此将动作模式切换为待机模式。
在电源断路单元16被切换到OFF状态后,轿厢控制装置11的通电被切断,电梯轿厢7内的顶灯17熄灭,设置在轿厢内操作盘14内的目的地楼层按钮14a、关门按钮14b和开门按钮14c处于不能操作的状态。由此,能够降低待机模式中的电力消耗。此外,在将电梯设备的动作模式切换至待机模式之前,判断电梯轿厢7内有无滞留乘客(步骤S3),在判断为电梯轿厢7内没有滞留乘客(是)时,将电梯设备的动作模式切换至待机模式,所以能够预防乘客被关闭在电梯轿厢7内的事故发生。此外,在电梯设备的动作模式被切换至待机模式后,仍然维持门厅控制装置12a、12b、12c的楼层显示功能,所以能够避免电梯乘客产生电梯发生了故障的误解,由此能够确保电梯的顺利运行。
在步骤S4中,在电梯设备的动作模式被切换至待机模式后,进入步骤S5,电梯控制电路9监视设置在门厅控制装置12a、12b、12c上的轿厢呼叫按钮是否被进行了按压操作,并且监视设置在轿厢内操作盘14内的对讲机按钮15是否被进行了按压操作。当在步骤S5中判断为轿厢呼叫按钮或者对讲机按钮15被进行了按压操作(是)时,立即返回步骤S1,将电梯设备的动作模式恢复到通常模式。由此,能够使电梯设备响应乘客的呼叫进行运行,能够防止给乘客带来不便。此外,即使有乘客被关闭在电梯轿厢7内,该乘客也能够通过对对讲机按钮15进行按压操作而将电梯设备的运行模式立即切换至通常运行模式,所以能够将给乘客造成的不便和不安全感控制在最小限度。
当在步骤S2中判断为还没有经过一定时间时(否)以及在步骤S3中判断为电梯轿厢内有滞留乘客时(否),返回步骤S1,将电梯设备的运行模式维持在通常模式。由此,能够确保电梯设备的运行效率。
符号说明
1商用电源
2变换器
3电容器
4PWM逆变器
5电动机
6滑轮
7电梯轿厢
8平衡重
9电梯控制电路
10控制电源
11轿厢控制装置
12a门厅控制装置
12b门厅控制装置
12c门厅控制装置
13负载检测单元
14轿厢内操作盘
14a目的地楼层按钮
14b关门按钮
14c开门按钮
15对讲机按钮
16断路单元
17顶灯

Claims (2)

1.一种电梯控制装置,其具有从控制电源接受供电的电梯控制电路、门厅控制装置以及轿厢控制装置,所述电梯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控制装置还具有:
断开所述控制电源对所述轿厢控制装置的供电的断开装置;
在所述轿厢控制装置所在的电梯轿厢内用于检测该电梯轿厢的载重的负载检测单元;和
在所述电梯轿厢内对目的地楼层进行选择的目的地楼层按钮,
所述电梯控制电路在根据所述负载检测单元的输出信号判断为所述电梯轿厢内没有滞留乘客时,将电梯切换为待机模式,
所述电梯控制电路在判断为将电梯切换为待机模式时,向所述断开装置输出断开指令信号,以断开所述控制电源对所述轿厢控制装置的供电,并继续进行所述控制电源对所述门厅控制装置的供电,而且使所述目的地楼层按钮为不能操作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梯轿厢内具有对讲机按钮,该对讲机按钮与所述电梯控制电路电连接,并且通过进行操作而能够与管理中心进行通话,
在所述待机模式下也能操作所述对讲机按钮,
所述电梯控制电路在将电梯切换为待机模式后,在从所述对讲机按钮输入了接点信号的情况下,判断为所述电梯轿厢内有滞留乘客,并将电梯从待机模式恢复到通常模式。
CN201310232243.3A 2012-06-18 2013-06-13 电梯控制装置 Active CN1035082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36955 2012-06-18
JP2012136955A JP5785908B2 (ja) 2012-06-18 2012-06-18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8275A CN103508275A (zh) 2014-01-15
CN103508275B true CN103508275B (zh) 2015-12-23

Family

ID=49891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32243.3A Active CN103508275B (zh) 2012-06-18 2013-06-13 电梯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785908B2 (zh)
CN (1) CN1035082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94196B2 (ja) * 2014-09-19 2018-03-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
CN105438898A (zh) * 2015-12-30 2016-03-30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节能电梯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17124903A (ja) * 2016-01-13 2017-07-20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システム
JP6729619B2 (ja) * 2018-03-23 2020-07-22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CN108494532B (zh) * 2018-03-30 2020-12-29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光纤通讯方法、系统和设备
JP7429237B2 (ja) * 2019-08-26 2024-02-07 ジャパンエレベーターサービス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7293A (zh) * 2007-10-10 2009-04-15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
CN102085985A (zh) * 2009-12-07 2011-06-0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的节电系统以及节电方法
CN202201606U (zh) * 2011-08-19 2012-04-25 宁波市鸿腾机电有限公司 节能电梯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02335A (ja) * 1999-06-25 2001-01-09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4441247B2 (ja) * 2003-12-04 2010-03-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7293A (zh) * 2007-10-10 2009-04-15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
CN102085985A (zh) * 2009-12-07 2011-06-0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的节电系统以及节电方法
CN202201606U (zh) * 2011-08-19 2012-04-25 宁波市鸿腾机电有限公司 节能电梯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01038A (ja) 2014-01-09
CN103508275A (zh) 2014-01-15
JP5785908B2 (ja) 2015-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08275B (zh) 电梯控制装置
CN102085985B (zh) 电梯的节电系统以及节电方法
CN108861902B (zh) 电梯的电流切断装置
EP1843962B1 (en) Operation device for an elevator system
US8689944B2 (en) Control of an electricity supply apparatus in an elevator system
WO2008072023A1 (en) Portable emergency and inspection interface for elevators
CN101323405B (zh) 基于电梯轿厢和门机一体化控制器的调试装置及调试方法
KR102298589B1 (ko) 엘리베이터 비상운전장치
JP4866637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2004244191A (ja) エレベータの電源制御装置
KR20120041318A (ko) 초고속 엘리베이터를 위한 9상 동기전동기 구동시스템의 고장운전 방법
JP6814126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4429686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12420449A (zh) 电梯锁梯系统及电梯
CN108002167B (zh) 一种电梯救援系统以及方法
JP2006290497A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KR100911916B1 (ko)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에 대한 작동 디바이스
JP5944637B2 (ja) エレベータ
CN217598495U (zh) 一种智能车联控电装置
CN213141067U (zh) 一种电梯电源停电应急平层装置
JP2007055761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JP7375503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電力供給装置
JP6522184B1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及び電圧異常時におけるエレベータ運転方法
JP4909029B2 (ja) 荷昇降移送装置の制御装置
JP6532965B2 (ja) エレベータ及びその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