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92271A - 连续灭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续灭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92271A
CN103492271A CN201280020091.4A CN201280020091A CN103492271A CN 103492271 A CN103492271 A CN 103492271A CN 201280020091 A CN201280020091 A CN 201280020091A CN 103492271 A CN103492271 A CN 1034922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rical container
electric wire
described cylindrical
unit
car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00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92271B (zh
Inventor
川崎康司
角田大辅
神农满雄
辻宪彦
益留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o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re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ex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re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92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22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922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22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2/08Radiation
    • A61L2/087Particle radiation, e.g. electron-beam, alpha or beta radi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2/08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5/00Preserving, protecting or purifying packages or package contents in association with packaging
    • B65B55/02Sterilising, e.g. of complete packages
    • B65B55/04Sterilising wrappers or receptacles prior to, or during, packag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5/00Preserving, protecting or purifying packages or package contents in association with packaging
    • B65B55/02Sterilising, e.g. of complete packages
    • B65B55/04Sterilising wrappers or receptacles prior to, or during, packaging
    • B65B55/08Sterilising wrappers or receptacles prior to, or during, packaging by ir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6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arranging the articles, e.g. varying spacing between individual articles
    • B65G47/30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arranging the articles, e.g. varying spacing between individual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a series of convey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4Star-shaped wheels or devices having endless travelling belts or chains, the wheels or devices being equipped with article-engaging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2/00Aspects relating to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 A61L2202/20Targets to be treated
    • A61L2202/23Containers, e.g. vials, bottles, syringes, mai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4Star-shaped wheels or devices having endless travelling belts or chains, the wheels or devices being equipped with article-engaging elements
    • B65G47/846Star-shaped wheels or wheels equipped with article-engag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 Chutes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连续灭菌装置,其可靠地支承被灭菌物,在灭菌行程中,被灭菌物不会躺倒,在内外表面任意的部位都能够稳定确保均匀的照射期间,且不会发生由电子线照射而被灭菌的部位再次被污染的情况。具备:第一搬运单元,其从侧面支承筒状容器而连续地进行搬运;第一电子线加速器,其在基于该第一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筒状容器的底面部侧照射电子线;第二搬运单元,其从通过基于第一电子线加速器的电子线照射而灭菌后的底面部侧支承筒状容器,一边使筒状容器沿着该筒状容器的筒轴芯旋转,一边连续地搬运;第二电子线加速器,其在基于该第二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筒状容器的侧面部侧对整周照射电子线;及第三电子线加速器,其在基于第一搬运单元或所述第二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筒状容器的口部侧朝向内面部照射电子线。

Description

连续灭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电子线照射对在无菌制剂制造设备等中使用的产品容器的外表面及内表面进行连续灭菌,并将该灭菌后的产品容器向无菌环境的作业室搬运的连续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从医疗现场的便利性出发,制造了预先填充有医药品的预填满注射器或药瓶等。向上述的注射器或药瓶等填充医药品的作业在无菌环境下的填充作业室(以下,称为无菌作业室)中进行。
在该作业中使用的注射器或药瓶等产品容器每个都比较小,但处理的数量多,有从作业室的外部连续地向无菌作业室搬入的情况。此时,为了确保注射器或药瓶等的无菌状态,经由连续灭菌装置成行地搬入至无菌作业室。
在上述的连续灭菌装置中使用的灭菌手段中,存在例如干燥高温热风、过氧化氢气、EOG(环氧乙烷气体)、电子线照射、γ线照射等。这些之中,作为在低温下能够处理,在被灭菌物中不残留残留物,而且,安全且容易处理的方法,广泛地采用利用低能量电子线的方法。
另外,注射器或药瓶等产品容器不仅进行外表面的灭菌,而且对于从口部填充内表面的药剂的部位也必须进行灭菌。然而,在这些小的产品容器向连续灭菌装置内连续搬运时,存在未向与输送设备或升降机等搬运构件接触的部位照射电子线而该部位未被灭菌的问题。
因此,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采用滑动引导件作为一边利用网式输送设备搬运产品容器一边从上下方向进行电子线照射的电子线照射连续灭菌系统的方案。
根据此方法,由网式输送设备在其行进方向上搬运的产品容器沿着滑动引导件在网式输送设备上向斜横方向滑动移动。由此,产品容器的底面与网状输送设备的网状物相接的位置发生变化,从下方经由网式输送设备照射的电子线向产品容器的底面整体照射。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840473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电子线照射连续灭菌系统中,存在如下那样的问题点。首先,使产品容器逆着网式输送设备的行进方向而在滑动引导件的作用下滑动移动,因此由于产品容器的形状的不同而在网式输送设备上可能会躺倒。
另外,产品容器的底面与网式输送设备的网状物相接的位置的变化不稳定,向底面整体的电子线的照射时间不均匀。而且,被照射了电子线的产品容器的底面向与产品容器的底面接触而电子线未照射的网状物上表面移动,该部位会再次被污染。
因此,本发明应对上述的各种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地支承被灭菌物,在灭菌行程中,被灭菌物不会躺倒,在内外表面任意的部位都能够稳定确保均匀的照射期间,且不会发生由电子线照射而被灭菌的部位再次被污染的情况的连续灭菌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在上述课题的解决时,本发明者们仔细研究的结果是,发现了采用对被灭菌物进行支承的多个单元,首先,对规定部位进行支承而对其他的部位进行灭菌,接着对该灭菌后的部位进行支承,对先前被支承的部位进行灭菌,由此能够实现上述目的,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连续灭菌装置(100、200)根据第一方面的记载,具备:
第一搬运单元(20),其从侧面支承筒状容器(B)而连续地进行搬运;
第一电子线加速器(E1),其在基于该第一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底面部侧照射电子线;
第二搬运单元(30),其从通过基于所述第一电子线加速器的电子线照射而灭菌后的底面部侧支承所述筒状容器,一边使所述筒状容器沿着该筒状容器的筒轴芯旋转,一边连续地搬运;
第二电子线加速器(E2),其在基于该第二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侧面部侧对整周照射电子线;及
第三电子线加速器(E3),其在基于所述第一搬运单元或所述第二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口部侧朝向内面部照射电子线。
根据上述结构,本发明的连续灭菌装置采用电子线加速器作为对筒状容器的内外表面整体进行灭菌的灭菌单元。在此采用的电子线加速器优选采用低能量型(例如,加速电压40~200kV左右)。低能量型的电子线加速器与高能量型(例如,加速电压5000kV左右)相比,二次性地产生的X线的量格外减少。由此,不需要用于对大量的X线进行屏蔽的厚重的防护壁(混凝土或铅),装置尺寸小,容易成行地装入无菌室,且维护变得容易。
在该低能量型的电子线加速器中,能够在低温下进行灭菌处理,因此即使在筒状容器能够由塑料形成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容器的损伤。而且,是在灭菌后的筒状容器不会残留残留物,安全且容易处理的灭菌单元。
另外,本发明的连续灭菌装置采用多个电子线照射器,分别对筒状容器的各部位进行灭菌。首先,在从筒状容器的底面部侧照射电子线时,从侧面支承筒状容器。接着,在从筒状容器的侧面部侧照射电子线时,从通过先前的电子线照射而灭菌后的底面部侧对筒状容器进行支承。而且,通过使该筒状容器沿着其筒轴芯旋转,而能够对侧面部的整周均匀地照射电子线。而且,在从筒状容器的口部朝向内面部照射电子线时,在侧面或底面部侧的任意的部位支承筒状容器。
如此,一边变更支承筒状容器的部位一边对未支承的部位照射电子线,因此在内外表面任意的部位都能够稳定确保均匀的照射期间,并且,由电子线照射而灭菌后的部位不会再次被污染。而且,筒状容器始终支承任意的部位而在连续灭菌装置内搬运。如此,搬运中的筒状容器被可靠地支承,因此在灭菌行程中,筒状容器不会躺倒。
由此,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靠地支承被灭菌物,在灭菌行程中被灭菌物不会躺倒,在内外表面任意的部位都能够稳定确保均匀的照射期间,并且,由电子线照射灭菌后的部位不会再次被污染的连续灭菌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连续灭菌装置(300)根据第二方面的记载,具备:
第二搬运单元(30),其从底面部侧支承筒状容器(B),一边使所述筒状容器沿着该筒状容器的筒轴芯旋转,一边连续地搬运;
第二电子线加速器(E2),其在基于该第二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侧面部侧对整周照射电子线;
第一搬运单元(20),其从通过基于所述第二电子线加速器的电子线照射而灭菌后的侧面支承所述筒状容器而连续地进行搬运;
第一电子线加速器(E1),其在基于该第一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底面部侧照射电子线;及
第三电子线加速器(E3),其在基于所述第二搬运单元或所述第一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口部侧朝向内面部照射电子线。
根据上述结构,本发明的连续灭菌装置与上述第一方面同样地,作为对筒状容器的内外表面整体进行灭菌的灭菌单元,采用电子线加速器,优选采用低能量型的电子线加速器。由此,不需要用于对大量的X线进行屏蔽的厚重的防护壁(混凝土或铅),装置尺寸小,容易成行地装入无菌室,且维护容易。
在该低能量型的电子线加速器中,能够在低温下进行灭菌处理,因此即使在筒状容器可由塑料形成时,也不会发生容器的损伤。而且,是在灭菌后的筒状容器上不会残留残留物,安全且容易处理的灭菌单元。
另外,本发明的连续灭菌装置采用多个电子线照射器,对筒状容器的各部位分别进行灭菌。首先,在从筒状容器的侧面部侧照射电子线时,从底面部侧支承筒状容器。而且,通过使该筒状容器沿着其筒轴芯旋转,而能够对侧面部的整周均匀地照射电子线。接着,在从筒状容器的底面部侧照射电子线时,从通过先前的电子线照射而灭菌后的侧面支承筒状容器。此外,在从筒状容器的口部朝向内面部照射电子线时,在侧面或底面部侧的任意的部位对筒状容器进行支承。
如此,一边变更对筒状容器进行支承的部位,一边对未被支承的部位照射电子线,因此在内外表面任意的部位都能够稳定确保均匀的照射期间,且通过电子线照射而灭菌后的部位不会被再次污染。而且,筒状容器始终支承任意的部位而在连续灭菌装置内搬运。如此,搬运中的筒状容器可靠地被支承,因此在灭菌行程中,筒状容器不会躺倒。
由此,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靠地支承被灭菌物,在灭菌行程中被灭菌物不会躺倒,在内外表面任意的部位都能够稳定确保均匀的照射期间,且通过电子线照射而被灭菌后的部位不会再次被污染的连续灭菌装置。
另外,本发明根据第三方面的记载,以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记载的连续灭菌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搬运单元(20)具有:
星形轮(21),其在外周设置有从所述筒状容器的侧面支承所述筒状容器的多个支承部(21a);及
第一旋转构件(22),其使该星形轮绕着其中心轴旋转。
根据上述结构,第一搬运单元具有星形轮和使所述星形轮旋转的第一旋转构件。在星形轮的外周设置有从筒状容器的侧面支承筒状容器的多个支承部。通过该支承部能够可靠地支承筒状容器,因此在灭菌行程中被灭菌物不会躺倒。
另外,第一旋转构件使星形轮绕着其中心轴旋转。星形轮的支承部等间隔地设置,利用第一旋转构件使星形轮以一定速度旋转,从侧面支承的筒状容器的搬运速度成为一定,基于第一电子线加速器的从底面部侧的电子线照射和根据情况进行的基于第三电子线加速器的从口部侧向内面部的电子线照射能够稳定确保均匀的照射期间。
由此,在第三方面记载的发明中,能够更具体地实现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记载的发明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本发明根据第四方面的记载,以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记载的连续灭菌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搬运单元(30)具有:
吸引构件(31),其从底面真空吸引并支承所述筒状容器;
第二旋转构件(32),其使该吸引构件与该吸引构件支承的所述筒状容器一起沿着该筒状容器的筒轴芯旋转;及
第一移送构件(33),其将所述吸引构件与该吸引构件支承的所述筒状容器一起沿着与该筒状容器的筒轴芯交叉的方向移送。
根据上述结构,第二搬运单元具有吸引构件、使吸引构件旋转的第二旋转构件、移送吸引构件的第一移送构件。吸引构件从筒状容器的底面真空吸引而支承筒状容器。通过该吸引构件而能够可靠地支承筒状容器,因此在灭菌行程中被灭菌物不会躺倒。
另外,第二旋转构件使吸引构件与筒状容器一起沿着其筒轴芯旋转。如此,由吸引构件支承的筒状容器沿着其筒轴芯旋转,因此基于第二电子线加速器的从侧面部侧的电子线照射均匀地照射到筒状容器的整周。
此外,第一移送构件将吸引构件与筒状容器一起以一定速度移送。通过第一移送构件将吸引构件以一定速度移送,由此,由吸引构件支承的筒状容器的搬运速度成为一定,基于第二电子线加速器的从侧面部侧的电子线照射和根据情况进行的基于第三电子线加速器的从口部侧向内面部的电子线照射能够稳定确保均匀的照射期间。
由此,在第四方面记载的发明中,能够更具体地实现与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记载的发明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本发明根据第五方面的记载,以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记载的连续灭菌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搬运单元(130)具有:
夹紧构件(131),其从底面部侧夹紧支承所述筒状容器;
第三旋转构件(132),其使该夹紧构件与该夹紧构件支承的所述筒状容器一起沿着该筒状容器的筒轴芯旋转;及
第二移送构件(133),其将所述夹紧构件与该夹紧构件支承的所述筒状容器一起沿着与该筒状容器的筒轴芯交叉的方向移送。
根据上述结构,第二搬运单元具有夹紧构件、使夹紧构件旋转的第三旋转构件、移送夹紧构件的第二移送构件。夹紧构件从筒状容器的底面部侧夹紧支承筒状容器。通过该夹紧构件能够可靠地支承筒状容器,因此在灭菌行程中被灭菌物不会躺倒。
另外,第三旋转构件使夹紧构件与筒状容器一起绕着所述筒状容器的筒轴芯旋转。如此,由夹紧构件支承的筒状容器沿着其筒轴芯旋转,因此基于第二电子线加速器的从侧面部侧的电子线照射均匀地照射到筒状容器的整周。
此外,第二移送构件将夹紧构件与筒状容器一起以一定速度移送。通过第二移送构件将夹紧构件以一定速度移送,由此,由夹紧构件支承的筒状容器的搬运速度成为一定,基于第二电子线加速器的从侧面部侧的电子线照射和根据情况而进行的基于第三电子线加速器的从口部侧向内面部的电子线照射能够稳定确保均匀的照射期间。
由此,在第五方面记载的发明中,能够更具体地实现与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记载的发明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连续灭菌装置(100)根据第六方面的记载,具备:
腔室(10),其具有将筒状容器(B)搬入的搬入口(11)和将所述筒状容器(B)搬出的搬出口(12);
供给单元(40),其供给从所述搬入口搬入到所述腔室内的多个筒状容器;
第一搬运单元(20),其具有星形轮(21)及第一旋转构件(22),并连续地搬运所述筒状容器,该星形轮(21)在外周设置有对于从该供给单元供给的所述筒状容器从所述筒状容器的侧面进行支承的多个支承部(21a),该第一旋转构件(22)使该星形轮绕着其中心轴旋转;
第一电子线加速器(E1),其在基于该第一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底面部侧照射电子线;
第一反转单元(50),其从所述第一搬运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并使所述筒状容器的筒轴芯反转大致90度;
第二搬运单元(30),其具有吸引构件(31)、第二旋转构件(32)及第一移送构件(33),并连续地搬运所述筒状容器,该吸引构件(31)从该第一反转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并从底面真空吸引而支承该筒状容器,该第二旋转构件(32)使该吸引构件与该吸引构件支承的所述筒状容器一起沿着该筒状容器的筒轴芯旋转,该第一移送构件将所述吸引构件与该吸引构件支承的所述筒状容器一起沿着与该筒状容器的筒轴芯交叉的方向移送;
第二电子线加速器(E2),其在基于该第二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侧面部侧对整周照射电子线;
第三电子线加速器(E3),其在基于所述第二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口部侧朝向内面部照射电子线;
第二反转单元(60),其从所述第二搬运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使所述筒状容器的筒轴芯再次反转大致90度;及
搬出单元(70),其从该第二反转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并将该筒状容器从所述搬出口向所述腔室外搬出。
根据上述结构,本发明的连续灭菌装置在具有筒状容器的搬入口和搬出口的腔室内具备供给单元、第一搬运单元、第一电子线加速器、第一反转单元、第二搬运单元、第二电子线加速器、第三电子线加速器、第二反转单元及搬出单元。
从腔室的搬入口导入到腔室内的筒状容器从供给单元向第一搬运单元交接,在基于该第一搬运单元的搬运中,通过基于第一电子线加速器的电子线照射而从所述筒状容器的底面部侧灭菌。
接下来,通过基于第一电子线加速器的电子线照射而底面部侧被灭菌后的筒状容器从第一搬运单元向第一反转单元交接,通过该第一反转单元使所述筒状容器的筒轴芯反转大致90度而向第二搬运单元交接。此时,为了避免因第一反转单元及第二搬运单元的各构件而已经灭菌后的底面部侧被污染的情况,而使与该部分接触的构件全部处于灭菌后的状态。
接下来,筒状容器在基于第二搬运单元的搬运中通过基于第二电子线加速器的电子线照射而从筒状容器的侧面部侧对整周灭菌。而且,筒状容器在基于第二搬运单元的搬运中通过基于第三电子线加速器的电子线照射而从筒状容器的口部侧对内面部灭菌。
接下来,内外表面整体被灭菌后的筒状容器从第二搬运单元向第二反转单元交接,通过该第二反转单元使所述筒状容器的筒轴芯再次反转大致90度而向搬出单元交接。此时,为了避免因第二反转单元及搬出单元的各构件而已经被灭菌后的内外表面整体发生污染的情况,使与该部分接触的构件全部处于灭菌后的状态。
接下来,筒状容器由搬出单元从腔室的搬出口向腔室外搬出。在这样的一连串的动作之中,筒状容器成为其内外表面整体被可靠地灭菌后的状态。
另外,第一搬运单元及第二搬运单元的结构和作用与上述第三方面及第四方面说明的内容同样,第一搬运单元具有的星形轮的支承部和第二搬运单元具有的吸引构件能够可靠地支承筒状容器,因此在灭菌行程中被灭菌物不会躺倒。
另一方面,第一搬运单元具有的星形轮的支承部等间隔地设置,通过第一旋转构件使星形轮以一定速度旋转,由此从侧面支承的筒状容器的搬运速度成为一定,基于第一电子线加速器的向底面部的电子线照射能够稳定确保均匀的照射期间。
另外,第二搬运单元具有的第二旋转构件使吸引构件与筒状容器一起沿着筒状容器的筒轴芯旋转,因此基于第二电子线加速器的从侧面部侧的电子线照射均匀地照射到筒状容器的整周。
而且,第二搬运单元具有的移送构件将吸引构件与筒状容器一起以一定速度移送,由此,由吸引构件支承的筒状容器的搬运速度成为一定,基于第二电子线加速器的向侧面部的电子线照射和基于第三电子线加速器的从口部侧向内面部的电子线照射能够稳定确保均匀的照射期间。
由此,在第六方面记载的发明中,能够更具体地实现与第一方面记载的发明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连续灭菌装置(200)根据第七方面的记载,具备:
腔室(10),其具有将筒状容器(B)搬入的搬入口(11)和将所述筒状容器(B)搬出的搬出口(12);
供给单元(40),其供给从所述搬入口搬入到所述腔室内的多个筒状容器;
第一搬运单元(20),其具有星形轮(21)及第一旋转构件(22),并连续地搬运所述筒状容器,该星形轮(21)在外周设置有对于从该供给单元供给的所述筒状容器从该筒状容器的侧面进行支承的多个支承部(21a),该第一旋转构件(22)使该星形轮绕着其中心轴旋转;
第一电子线加速器(E1),其在基于该第一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底面部侧照射电子线;
第一反转单元(50),其从所述第一搬运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并使所述筒状容器的筒轴芯反转大致90度;
第二搬运单元(130),其具有夹紧构件(131)、第三旋转构件(132)及第二移送构件(133),并连续地搬运所述筒状容器,该夹紧构件(131)从该第一反转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并从底面部侧夹紧支承该筒状容器,该第三旋转构件(132)使该夹紧构件与该夹紧构件支承的所述筒状容器一起沿着该筒状容器的筒轴芯旋转,该第二移送构件(133)将所述夹紧构件与该夹紧构件支承的所述筒状容器一起沿着与该筒状容器的筒轴芯交叉的方向移送;
第二电子线加速器(E2),其在基于该第二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侧面部侧对整周照射电子线;
第三电子线加速器(E3),其在基于所述第二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口部侧朝向内面部照射电子线;
第二反转单元(60),其从所述第二搬运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使所述筒状容器的筒轴芯再次反转大致90度;及
搬出单元(70),其从该第二反转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并将该筒状容器从所述搬出口向所述腔室外搬出。
根据上述结构,本发明的连续灭菌装置在具有筒状容器的搬入口和搬出口的腔室内具备供给单元、第一搬运单元、第一电子线加速器、第一反转单元、第二搬运单元、第二电子线加速器、第三电子线加速器、第二反转单元及搬出单元。
从腔室的搬入口导入到腔室内的筒状容器从供给单元向第一搬运单元交接,在基于该第一搬运单元的搬运中通过基于第一电子线加速器的电子线照射而从筒状容器的底面部侧灭菌。
接下来,通过基于第一电子线加速器的电子线照射而底面部侧被灭菌后的筒状容器从第一搬运单元向第一反转单元交接,通过该第一反转单元使筒状容器的筒轴芯反转大致90度而向第二搬运单元交接。此时,为了避免因第一反转单元及第二搬运单元的各构件而已经灭菌后的底面部侧被污染,而使与该部分接触的构件全部处于灭菌后的状态。
接下来,筒状容器在基于第二搬运单元的搬运中通过基于第二电子线加速器的电子线照射而从筒状容器的侧面部侧对整周灭菌。而且,筒状容器在基于第二搬运单元的搬运中通过基于第三电子线加速器的电子线照射而从筒状容器的口部侧对内面部灭菌。
接下来,内外表面整体被灭菌后的筒状容器从第二搬运单元向第二反转单元交接,通过该第二反转单元使筒状容器的筒轴芯再次反转大致90度而向搬出单元交接。此时,为了避免因第二反转单元及搬出单元的各构件而已经灭菌后的内外表面整体被污染,而使与该部分接触的构件全部处于灭菌后的状态。
接下来,筒状容器由搬出单元从腔室的搬出口向腔室外搬出。在这种一连串的动作之中,筒状容器成为其内外表面整体被可靠地灭菌后的状态。
另外,第一搬运单元及第二搬运单元的结构和作用与上述第三方面及第五方面说明的内容相同,第一搬运单元具有的星形轮的支承部和第二搬运单元具有的吸引构件能够可靠地支承筒状容器,因此在灭菌行程中被灭菌物不会躺倒。
另一方面,第一搬运单元具有的星形轮的支承部等间隔地设置,通过第一旋转构件使星形轮以一定速度旋转,由此从侧面支承的筒状容器的搬运速度成为一定,基于第一电子线加速器的向底面部的电子线照射能够稳定确保均匀的照射期间。
另外,第二搬运单元具有的第三旋转构件使夹紧构件与筒状容器一起沿着筒状容器的筒轴芯旋转,因此基于第二电子线加速器的从侧面部侧的电子线照射均匀地照射到筒状容器的整周。
而且,第二搬运单元具有的移送构件将夹紧构件与筒状容器一起以一定速度移送,由此,由夹紧构件支承的筒状容器的搬运速度成为一定,基于第二电子线加速器的向侧面部的电子线照射和基于第三电子线加速器的从口部侧向内面部的电子线照射能够稳定确保均匀的照射期间。
由此,在第七方面记载的发明中,能够更具体地实现与第一方面记载的发明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连续灭菌装置(300)根据第八方面的记载,具备:
腔室(10),其具有将筒状容器(B)搬入的搬入口(11)和将所述筒状容器(B)搬出的搬出口(12);
供给单元(40),其供给从所述搬入口搬入到所述腔室内的多个筒状容器;
第一反转单元(80),其从所述供给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并使所述筒状容器的筒轴芯反转大致90度;
第二搬运单元(30),其具有吸引构件(31)、第二旋转构件(32)及第一移送构件(33),并连续地搬运所述筒状容器,该吸引构件(31)从该第一反转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并从所述筒状容器的底面真空吸引而进行支承,该第二旋转构件(32)使该吸引构件与该吸引构件支承的所述筒状容器一起沿着该筒状容器的筒轴芯旋转,该第一移送构件(33)将所述吸引构件与该吸引构件支承的所述筒状容器一起沿着与该筒状容器的筒轴芯交叉的方向移送;
第二电子线加速器(E2),其在基于该第二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侧面部侧对整周照射电子线;
第三电子线加速器(E3),其在基于所述第二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口部侧朝向内面部照射电子线;
第二反转单元(60),其从所述第二搬运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使所述筒状容器的筒轴芯再次反转大致90度;
第一搬运单元(20),其具有星形轮(21)及第一旋转构件(22),并连续地搬运所述筒状容器,该星形轮从该第二反转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并在外周设置有对于该筒状容器从所述筒状容器的侧面进行支承的多个支承部,该第一旋转构件使该星形轮绕着其中心轴旋转;
第一电子线加速器(E1),其在基于该第一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底面部侧照射电子线;及
搬出单元(70),其从所述第一搬运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并将该筒状容器从所述搬出口向所述腔室外搬出。
根据上述结构,本发明的连续灭菌装置在具有筒状容器的搬入口和搬出口的腔室内具备供给单元、第一反转单元、第二搬运单元、第二电子线加速器、第三电子线加速器、第二反转单元、第一搬运单元、第一电子线加速器及搬出单元。
从腔室的搬入口导入到腔室内的筒状容器从供给单元向第一反转单元交接,通过该第一反转单元使所述筒状容器的筒轴芯反转大致90度而向第二搬运单元交接。向该第二搬运单元交接的筒状容器在基于第二搬运单元的搬运中,通过基于第二电子线加速器的电子线照射而从筒状容器的侧面部侧对整周灭菌。而且,筒状容器在基于第二搬运单元的搬运中,通过基于第三电子线加速器的电子线照射而从筒状容器的口部侧对内面部灭菌。
接下来,侧面部整周及内面部被灭菌后的筒状容器从第二搬运单元向第二反转单元交接,通过该第二反转单元使所述筒状容器的筒轴芯再次反转大致90度而向第一搬运单元交接。此时,为了避免由于第二反转单元及第一搬运单元的各构件而已经灭菌后的侧面部整周及内面部被污染的情况,而使与该部分接触的构件全部处于灭菌后的状态。
该侧面部整周及内面部被灭菌后的筒状容器在基于第一搬运单元的搬运中,通过基于第一电子线加速器的电子线照射而从筒状容器的底面部侧灭菌。接下来,筒状容器从第一搬运单元向搬出单元交接,通过该搬出单元从腔室的搬出口向腔室外搬出。在这样的一连串的动作之中,筒状容器成为其内外表面整体被可靠地灭菌后的状态。
另外,第一搬运单元及第二搬运单元的结构和作用与在上述第三方面及第四方面中说明的内容同样,第一搬运单元具有的星形轮的支承部和第二搬运单元具有的吸引构件能够可靠地支承筒状容器,因此在灭菌行程中被灭菌物不会躺倒。
另一方面,第二搬运单元具有的第二旋转构件使吸引构件与筒状容器一起沿着筒状容器的筒轴芯旋转,因此基于第二电子线加速器的从侧面部侧的电子线照射均匀地照射到筒状容器的整周。
另外,第二搬运单元具有的移送构件将吸引构件与筒状容器一起以一定速度移送,由此,由吸引构件支承的筒状容器的搬运速度成为一定,基于第二电子线加速器的向侧面部的电子线照射和基于第三电子线加速器的从口部侧向内面部的电子线照射能够稳定确保均匀的照射期间。
而且,第一搬运单元具有的星形轮的支承部等间隔地设置,通过第一旋转构件使星形轮以一定速度旋转,由此,从侧面支承的筒状容器的搬运速度成为一定,基于第一电子线加速器的向底面部的电子线照射能够稳定确保均匀的照射期间。
由此,在第八方面记载的发明中,能够更具体地实现与第一方面记载的发明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连续灭菌装置(300)根据第九方面的记载,具备:
腔室(10),其具有将筒状容器(B)搬入的搬入口(11)和将所述筒状容器(B)搬出的搬出口(12);
供给单元(40),其供给从所述搬入口搬入到所述腔室内的多个筒状容器;
第一反转单元(80),其从所述供给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并使所述筒状容器的筒轴芯反转大致90度;
第二搬运单元(130),其具有夹紧构件(131)、第三旋转构件(132)及第二移送构件(133),并连续地搬运所述筒状容器,该夹紧构件(131)从该第一反转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并从底面部侧夹紧而支承该筒状容器,该第三旋转构件(132)使该夹紧构件与该夹紧构件支承的所述筒状容器一起沿着该筒状容器的筒轴芯旋转,该第二移送构件(133)将所述夹紧构件与该夹紧构件支承的所述筒状容器一起沿着与该筒状容器的筒轴芯交叉的方向移送;
第二电子线加速器(E2),其在基于该第二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侧面部侧对整周照射电子线;
第三电子线加速器(E3),其在基于所述第二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口部侧朝向内面部照射电子线;
第二反转单元(60),其从所述第二搬运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使所述筒状容器的筒轴芯再次反转大致90度;
第一搬运单元(20),其具有星形轮(21)及第一旋转构件(22),并连续地搬运所述筒状容器,该星形轮从该第二反转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并在外周设置有对于该筒状容器从所述筒状容器的侧面进行支承的多个支承部,该第一旋转构件使该星形轮绕着其中心轴旋转;
第一电子线加速器(E1),其在基于该第一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底面部侧照射电子线;及
搬出单元(70),其从所述第一搬运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并将该筒状容器从所述搬出口向所述腔室外搬出。
根据上述结构,本发明的连续灭菌装置在具有筒状容器的搬入口和搬出口的腔室内具备供给单元、第一反转单元、第二搬运单元、第二电子线加速器、第三电子线加速器、第二反转单元、第一搬运单元、第一电子线加速器及搬出单元。
从腔室的搬入口导入到腔室内的筒状容器从供给单元向第一反转单元交接,通过该第一反转单元使筒状容器的筒轴芯反转大致90度而向第二搬运单元交接。向该第二搬运单元交接后的筒状容器在基于第二搬运单元的搬运中,通过基于第二电子线加速器的电子线照射从筒状容器的侧面部侧对整周灭菌。而且,筒状容器在基于第二搬运单元的搬运中,通过基于第三电子线加速器的电子线照射,从筒状容器的口部侧对内面部灭菌。
接下来,侧面部整周及内面部被灭菌后的筒状容器从第二搬运单元向第二反转单元交接,通过该第二反转单元使筒状容器的筒轴芯再次反转大致90度而向第一搬运单元交接。此时,为了避免由于第二反转单元及第一搬运单元的各构件而已经灭菌后的侧面部整周及内面部被污染的情况,使与该部分接触的构件全部处于灭菌后的状态。
该侧面部整周及内面部被灭菌后的筒状容器在基于第一搬运单元的搬运中,通过基于第一电子线加速器的电子线照射而从筒状容器的底面部侧灭菌。接下来,筒状容器从第一搬运单元向搬出单元交接,通过该搬出单元从腔室的搬出口向腔室外搬出。在这样的一连串的动作之中,筒状容器成为其内外表面整体被可靠地灭菌的状态。
另外,第一搬运单元及第二搬运单元的结构和作用与上述第三方面及第五方面说明的内容同样,第一搬运单元具有的星形轮的支承部和第二搬运单元具有的吸引构件能够可靠地支承筒状容器,因此在灭菌行程中被灭菌物不会躺倒。
另一方面,第二搬运单元具有的第三旋转构件使夹紧构件与筒状容器一起沿着筒状容器的筒轴芯旋转,因此基于第二电子线加速器的从侧面部侧的电子线照射均匀地照射到筒状容器的整周。
另外,第二搬运单元具有的移送构件将夹紧构件与筒状容器一起以一定速度移送,由此,由夹紧构件支承的筒状容器的搬运速度成为一定,基于第二电子线加速器的向侧面部的电子线照射和基于第三电子线加速器的从口部侧向内面部的电子线照射能够稳定确保均匀的照射期间。
此外,第一搬运单元具有的星形轮的支承部等间隔地设置,通过第一旋转构件使星形轮以一定速度旋转,由此,从侧面支承的筒状容器的搬运速度成为一定,基于第一电子线加速器的向底面部的电子线照射能够稳定确保均匀的照射期间。
由此,在第九方面记载的发明中,能够更具体地实现与第一方面记载的发明同样的作用效果。
在此,在本发明中,“灭菌”是不仅表示本来的定义的“灭菌”,而且也广泛地包括“除染”的概念。
本来的定义的“灭菌”根据“基于无菌操作法的无菌医药品的制造的相关指南”(所谓日本版无菌操作法准则),定义为“无论是病原体还是非病原体,杀灭或除去全部的种类的微生物,用于得到在目标的物质之中完全不存在微生物的状态的方法”。
然而,从概率的概念出发,无法使菌数为零,因此实务上,采用无菌性保证水准(SAL: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因此,基于本来的定义的“灭菌”定义为从被灭菌物将全部的种类的微生物杀灭或除去、且保证SAL≤10-12的水平。作为能够保证该水平的灭菌方法,可以利用例如在电子线照射中将必要线量设为例如25kGy的方法(参照ISO‐13409)等。
另一方面,本来的定义的“除染”根据上述日本版无菌操作法准则,定义为“通过具有再现性的方法将生存微生物或微粒子除去或减少至预先指定的水平”。
因此,本来的定义的“除染”定义为从被除染物中使生存微生物减少、且保证SAL≤10-6的水平。作为能够保证该水平的灭菌方法,例如,可以利用使必要线量比25kGy减少的电子线照射。
由此,在本发明中,通过控制电子线加速器的输出,除了本来的定义的“灭菌”的水平之外,也能够进行本来的定义的“除染”的水平的操作,因此如上述那样,在本发明中,“灭菌”是广泛地也包含“除染”的概念。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单元的括弧内的标号表示与后述的实施方式记载的具体的单元的对应关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连续灭菌装置的概要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连续灭菌装置的概要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利用第一实施方式的连续灭菌装置进行灭菌的圆筒容器的主视图。
图4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连续灭菌装置中,表示从由星形轮输送机构搬运的圆筒容器的底面部侧进行基于第一电子线加速器的电子线照射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连续灭菌装置中,表示圆筒容器借助第一螺旋滑槽机构而反转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连续灭菌装置中,表示从由吸附输送机构搬运的圆筒容器的侧面部侧进行基于第二电子线加速器的电子线照射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连续灭菌装置中,表示朝向由吸附输送机构搬运的圆筒容器的内面部进行基于第三电子线加速器的电子线照射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连续灭菌装置中,表示吸附输送机构的循环移动输送设备的概要的主视图。
图9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连续灭菌装置中,表示吸附输送机构的真空吸引器31借助循环移动输送设备而移动的情况的俯视图。
图10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连续灭菌装置中,表示圆筒容器借助第二螺旋滑槽机构而反转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连续灭菌装置中,表示夹紧构件将圆筒容器夹紧的情况的概要图。
图12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连续灭菌装置中,表示圆筒容器借助第一螺旋滑槽机构而反转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连续灭菌装置中,表示从由吸附输送机构搬运的圆筒容器的侧面部侧进行基于第二电子线加速器的电子线照射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连续灭菌装置中,表示朝向由吸附输送机构搬运的圆筒容器的内面部进行基于第三电子线加速器的电子线照射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5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连续灭菌装置中,表示圆筒容器借助第二螺旋滑槽机构而反转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连续灭菌装置的概要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连续灭菌装置的概要的主视图。
图18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连续灭菌装置中,表示圆筒容器借助螺旋输送机构而反转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连续灭菌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本第一实施方式的连续灭菌装置100的俯视图,该连续灭菌装置100由腔室10构成,在图示右侧侧面与进行医药品的填充的无菌作业室(未图示)连接设置,该腔室10由壁部构成,该壁部由在内侧粘合有X线屏蔽材料(未图示)的不锈钢制金属板构成。
在腔室10的左侧背面(图1中的左上侧)设有将灭菌的圆筒容器B向腔室10内搬入的搬入口11,在该搬入口11设有能够开闭的开闭器11a。而且,在腔室10的右侧侧面上设有将灭菌完成的圆筒容器B从腔室10向连接的无菌作业室(未图示)内搬出的搬出口12,在该搬出口12设有能够开闭的开闭器12a。
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为了阻止菌向进行填充作业的无菌作业室的侵入,而将无菌作业室内的空气压控制得比外部环境高。由此,无菌作业室内的清洁空气经由搬出口12向腔室10的内部流入,并经由搬入口11而向外部环境流出。由此,在腔室10的内部形成从图示右侧向左侧的空气的流动,无菌作业室的内部不会被污染。
如图1及图2所示,在腔室10的内部设有3台电子线加速器E1、E2、E3,这3台电子线加速器E1、E2、E3对于支承圆筒容器B(参照图3)且为了照射电子线而进行搬运的星形轮输送机构20及吸附输送机构30、以及由它们搬运中的圆筒容器B的各部位照射电子线,从而用于灭菌。
而且,如图1及图2所示,在腔室10的内部设有将圆筒容器B从搬入口11向星形轮输送机构20搬运的带式输送机构40、从星形轮输送机构20向吸附输送机构30交接的螺旋滑槽机构50、从吸附输送机构30接受圆筒容器B的螺旋滑槽机构60、及从该螺旋滑槽机构60接受圆筒容器B而向搬出口12搬运的带式输送机构70。
在此,如图3所示,圆筒容器B是在其内部设有用于收纳医药品的收纳部Ba的圆筒杯状的容器,其外形由圆筒状的主体部Bb和设置在其上方的外径更大的圆盘状的颈部Bc构成。
如图4所示,带式输送机构40具有带式输送设备41和两个平行引导件42。带式输送设备41从搬入口11沿着水平方向移动,将经由开闭器11a搬入到腔室10内的圆筒容器B以直立状态形成为一列而搬运至星形轮输送机构20。
另外,两个平行引导件42朝向带式输送设备41的行进方向相互配置成水平的位置关系,从两侧支承以直立状态排成一列的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Bb和颈部Bc,以避免圆筒容器B躺倒而逐个地向星形轮输送机构20移动的方式进行辅助。
如图1及图2所示,星形轮输送机构20位于腔室10的左侧部分(搬入口11侧),具有星形轮21和使该星形轮21绕着其盘面21a的中心轴旋转的旋转电动机22(未图示)。
如图4所示,星形轮21由从腔室10的底壁部向上方延伸的旋转轴21d轴支承,而将其盘面21a水平配置。在该星形轮21的外缘部21b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凹部21c。该凹部21c对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Bb进行支承并载持颈部Bc,沿着旋转的星形轮21的外缘部21b进行搬运。旋转电动机22(未图示)处于腔室10的底壁部的下方,经由对星形轮21进行轴支承的旋转轴21d而使星形轮21旋转。
如图5所示,螺旋滑槽机构50具有带式输送设备51和2个平行引导件52。带式输送设备51沿着水平方向移动,将由星形轮21的凹部21c支承的圆筒容器B以直立状态接受(该部分未图示),形成为一列而搬运至吸附输送机构30附近。在此,带式输送设备51处于比吸附输送机构30的位置高的位置(参照图2),在带式输送设备51与吸附输送机构30之间配置有2个平行引导件52。
如图5所示,2个平行引导件52的一方的端部朝向带式输送设备51的行进方向相互配置成水平的位置关系。由此,2个平行引导件52的一方的端部从两侧支承以直立状态排列成一列的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Bb和颈部Bc,直至带式输送设备51的行进方向端部为止对圆筒容器B的搬运进行辅助。
如此,如图5所示,2个平行引导件52的一方的端部在带式输送设备51的位置上相互配置成水平的位置关系,但这2个平行引导件52的中央部分以逐渐向下方倾斜且相互的位置关系反转大致90度的方式呈螺旋状旋转,移动至吸附输送机构30的高度。在这种状态下,2个平行引导件52的中央部分从两侧支承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Bb和颈部Bc,以从直立状态反转大致90度而成为横向状态的方式对圆筒容器B的搬运进行辅助。
另外,如图5所示,2个平行引导件52的另一方的端部朝向吸附输送机构30的行进方向相互配置成铅垂的位置关系(52a为上侧,52b为下侧)。由此,2个平行引导件52的另一方的端部从两侧支承从直立状态反转大致90度而成为横向状态的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Bb和颈部Bc,直至吸附输送机构30的位置为止对圆筒容器B的搬运进行辅助。
而且,在成为横向状态的圆筒容器B的下方,将1个辅助引导件52c配置成与平行引导件52的一方的引导件52b(下侧的引导件)水平的位置关系。由此,圆筒容器B在处于水平的位置关系的2个引导件52b、52c的作用下而横向状态更加稳定,接着向吸附输送机构30的交接变得容易。
此外,虽然未图示,但也可以在该交接部分配置螺旋输送设备等,使从螺旋滑槽机构50向吸附输送机构30的交接更为准确。
如图1及图2所示,吸附输送机构30位于腔室10的中央部分,具有多个真空吸引器31、使该真空吸引器31循环移动的循环移动输送设备33(后述)、驱动循环移动输送设备33并使真空吸引器31旋转的旋转电动机32(未图示)。
如图6及图7所示,多个真空吸引器31分别具有对圆筒容器B的底部Bd进行吸引固定的圆筒状的真空吸引口31a和沿着该真空吸引口31a的圆筒轴对该真空吸引口31进行轴支承的吸引管31b。该真空吸引器31经由吸引管31b而与真空泵(未图示)连接,将真空泵产生的真空吸引经由吸引管31b向真空吸引口31a传递。
上述的真空吸引器31将真空吸引口31a及吸引管31b的圆筒轴形成为水平横向,且沿着与圆筒容器B的搬运方向正交的方向相互平行地设置(参照图6及图7)。
循环移动输送设备33如图8中从其正面观察到的概要图所示,具备设置在前后左右四个部位上的4个链轮34(仅图示前后右侧)和卷挂在上述的链轮上的左右两侧链带35(仅图示右侧)。在该链带35的外周侧支承有多个真空吸引器31。在此状态下,当左右两侧链带35在旋转电动机32(未图示)的驱动下经由链轮34而绕着图示顺时针方向旋转时,与之连动而各真空吸引器31上下二段地循环移动。
具体而言,在图8中,多个真空吸引器31经由循环移动输送设备33的链带35而上下二段地配置,上段的真空吸引器31向圆筒容器B的搬运方向(图示右侧)移动而向下段下降,接着使下段向圆筒容器B的搬运方向的相反方向(图示左侧)移动而向上段上升。如此,真空吸引器31通过循环移动输送设备33的驱动,一边反复进行上下二段的循环移动,一边在其上段从图示左侧朝向图示右侧搬运圆筒容器B。
旋转电动机32虽然未图示,但如上述那样,以使循环移动输送设备33旋转并使真空吸引口31a和沿着其圆筒轴对该真空吸引口31进行轴支承的吸引管31b绕着它们的圆筒轴旋转的方式,进行驱动。将该旋转电动机32的驱动向各吸引管31b及真空吸引口31a传递的机构可以任意,例如,也可以是齿轮驱动或带驱动等。需要说明的是,真空吸引口31a与吸引管31b固定地连接,另一方面,吸引管31b与真空泵的连接优选例如由机械密封等进行连接,以使吸引管31b能够旋转。
在此,通过附图,说明吸附输送机构30从螺旋滑槽机构50接受圆筒容器B,进行吸引固定并搬运,接着向螺旋滑槽机构60交接的机构。图9是从上段侧观察吸附输送机构30的概要图。吸附输送机构30将多个真空吸引器31以其圆筒轴为水平横向而沿着与圆筒容器B的搬运方向(图示右侧)正交的方向相互平行地设置。
如上述那样,上述的真空吸引器31分别沿着其圆筒轴方向能够滑动地支承在循环移动输送设备33的链带35上,上述的真空吸引器31分别在其吸引管31b的中央部同轴地具备小齿轮31c。
另外,在图9中,吸附输送机构30具备:对真空吸引器31进行支承而使真空吸引器31沿着与其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图示上下方)滑动移动的滑动引导件36;及与真空吸引器31具备的小齿轮31c啮合而使真空吸引器31旋转的齿条式传动装置37。
在图9中,圆筒容器B从螺旋滑槽机构50(未图示)向图示右方移动而到达吸附输送机构30的导入部(图示左端)。在该时刻,真空吸引器31的真空吸引口31a处于从圆筒容器B分离的位置,未对圆筒容器B进行吸引固定。
接下来,真空吸引器31伴随着循环移动输送设备33的驱动,一边向图示右方移动,一边沿着滑动引导件36滑动,而接近圆筒容器B,利用真空吸引口31a对圆筒容器B进行吸引固定。
在该位置,真空吸引器31的小齿轮31c与齿条式传动装置37啮合。然后,伴随着循环移动输送设备33的驱动而真空吸引器31向图示右侧移动,由此小齿轮31c在齿条式传动装置37上一边旋转一边移动。由此,真空吸引器31旋转,吸引固定于真空吸引器31的圆筒容器B沿着其筒轴旋转。
接着,真空吸引器31伴随着循环移动输送设备33的驱动而进一步向图示右方移动。然后,真空吸引器31将圆筒容器B从吸引固定解除,并且真空吸引器31伴随着循环移动输送设备33的驱动,一边向图示右方移动,一边沿着滑动引导件36滑动,而从圆筒容器B分离。
如图10所示,螺旋滑槽机构60具有带式输送设备61和2个平行引导件62。在此,带式输送设备61处于比吸附输送机构30的位置低的位置(参照图2),在带式输送设备61与吸附输送机构30之间配置有2个平行引导件62。
如图10所示,2个平行引导件62的一方的端部朝着吸附输送机构30的行进方向而2个配置成铅垂的位置关系。由此,2个平行引导件62的一方的端部从两侧支承以横向状态排列成一列的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Bb和颈部Bc,直至吸附输送机构30的行进方向端部为止,对圆筒容器B的搬运进行辅助。
如此,如图10所示,2个平行引导件62的一方的端部在吸附输送机构30的位置相互配置成铅垂的位置关系,但这2个平行引导件62的中央部分以逐渐向下方倾斜且相互的位置关系反转大致90度的方式呈螺旋状地旋转,并移动至带式输送设备61的高度。在这种状态下,2个平行引导件62的中央部分从两侧支承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Bb和颈部Bc,以从横向状态反转大致90度而成为直立状态的方式对圆筒容器B的搬运进行辅助。
另外,如图10所示,2个平行引导件62的另一方的端部朝向带式输送设备61的行进方向相互配置成水平的位置关系。由此,2个平行引导件62的另一方的端部从两侧支承从横向状态反转大致90度而成为直立状态的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Bb和颈部Bc,直至带式输送设备61的位置为止对圆筒容器B的搬运进行辅助。
而且,带式输送设备61将从吸附输送机构30经由2个平行引导件62接受到的圆筒容器B搬运至带式输送机构70。此时,朝向带式输送设备61的行进方向相互配置成水平的位置关系的2个平行引导件62从两侧支承以直立状态排列成一列的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Bb和颈部Bc,以避免圆筒容器B躺倒而逐个地向带式输送机构70移动的方式进行辅助。
带式输送机构70具有未图示的多个带式输送设备和多个引导件,从螺旋滑槽机构60的带式输送设备61接受圆筒容器B而向搬出口12搬运,经由开闭器12a搬出且向无菌作业室内搬入。
如图1及图2所示,3台电子线加速器E1、E2、E3中的电子线加速器E1位于腔室10的左侧部分(搬入口11侧)的底壁部外侧。如图4所示,该电子线加速器E1使照射口E1a从腔室10的底壁部朝向上方设置,朝向由设置在星形轮21的外缘部21b上的凹部21c支承的圆筒容器B的底部Bd照射电子线。该照射的电子线不仅能够对圆筒容器B的底部Bd而且对底部Bd附近的主体部下方部Be也能够充分地灭菌。
如图1及图2所示,电子线加速器E2位于腔室10的中央部分的底壁部外侧。如图6所示,该电子线加速器E2使照射口E2a从腔室10的底壁部朝向上方设置,朝向由真空吸引器31的真空吸引口31a支承的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Bb及颈部Bc照射电子线而对该部位进行灭菌。此时,由真空吸引口31a支承的圆筒容器B与真空吸引器31一起绕着其圆筒轴旋转,因此该圆筒容器B的侧面的整周被灭菌。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来自照射口E2a的电子线的照射,不仅能够对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Bb和颈部Bc的侧面,而且对颈部Bc的上表面Bf及下表面Bg也能充分地灭菌。
如图1及图2所示,电子线加速器E3位于腔室10的中央部分的靠右的背壁部外侧。如图7所示,该电子线加速器E3使照射口E3a从腔室10的背壁部朝向跟前侧设置,朝向由真空吸引器31的真空吸引口31a支承的圆筒容器B的颈部Bc的上表面Bf及收纳部Ba照射电子线而对该部位进行灭菌。在此,尤其是对用于收纳医药品的收纳部Ba能够充分地灭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电子线加速器E1、E2、E3通常只要使用小型或低能量型的结构即可,例如,也可以是放射线源:40~200kV、3.5~5mA等。
在此,说明使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本第一实施方式的连续灭菌装置100对圆筒容器B进行灭菌,并将该灭菌后的圆筒容器B向无菌作业室内搬入的操作。
在图1中,连续灭菌装置100及与该连续灭菌装置100的图示右侧侧面连接设置的无菌作业室(未图示)均处于无菌环境下,在无菌作业室的内部进行医药品的填充作业。此时,连续灭菌装置100的搬入口11及搬出口12的开闭器11a、12a被打开,灭菌前的圆筒容器B连续地向连续灭菌装置100内搬入,在连续灭菌装置100内被灭菌后的圆筒容器B连续地向无菌作业室内搬入。
在这种状态下,从外部环境向连续灭菌装置100内搬入的圆筒容器B首先由带式输送机构40的带式输送设备41以直立状态排列成一列的状态搬运至星形轮输送机构20的星形轮21的接受位置X(参照图1)。
接下来,如图4所示,圆筒容器B通过经由旋转轴21d绕着图示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星形轮21以直立状态支承(图4的X的位置)。具体而言,圆筒容器B在其主体部Bb及颈部Bc由等间隔地设置在星形轮21的外缘部21b上的凹部21c逐个地支承。此时,圆筒容器B的底部Bd及其附近的主体部下方部Be的外表面与星形轮21的凹部21c不接触。
如此,由星形轮21的外缘部21b等间隔地支承的圆筒容器B沿着星形轮21的外缘部21b绕着图示逆时针方向被搬运至电子线加速器E1的照射口E1a的上方位置(参照图4)。在此,搬运中的圆筒容器B的底部Bd及其附近的主体部下方部Be的外表面由从电子线加速器E1的照射口E1a放射的电子线灭菌。此时,通过控制星形轮21的转速、照射口E1a的开口径及电子线强度,而将圆筒容器B的底部Bd及其附近的主体部下方部Be的外表面完全灭菌。
接着,底部Bd及其附近的主体部下方部Be的外表面被灭菌后的圆筒容器B沿着星形轮21的外缘部21b绕着图示逆时针方向进一步被搬运,从而被搬运至交接位置Y。在该交接位置Y配置有螺旋滑槽机构50的带式输送设备51(图4中未图示),搬运至交接位置Y的圆筒容器B由引导件(未图示)引导,在带式输送设备51上以直立状态被接受,沿着带式输送设备51的行进方向整齐排列成一列。
需要说明的是,带式输送设备51的带预先被完全灭菌,即使在通过来自电子线加速器E1的电子线照射而进行了灭菌后的圆筒容器B的底部Bd与该带式输送设备51的带相接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该底部Bd被再次污染的情况。
接着,圆筒容器B载置于带式输送设备51而被搬运,到达带式输送设备51的行进方向端部(参照图5)。在带式输送设备51的行进方向端部的下方配置有吸附输送机构30,螺旋滑槽机构50的2个平行引导件52将带式输送设备51与吸附输送机构30之间连结。
由带式输送设备51以直立状态呈一列地搬运来的圆筒容器B如图5所示,由在带式输送设备51的行进方向端部配置成水平的位置关系的2个平行引导件52从两侧支承主体部Bb和颈部Bc而处于直立状态。此时,圆筒容器B的底部Bd及其附近的主体部下方部Be的外表面维持由基于先前的电子线加速器E1的电子线照射而被灭菌后的状态。
接着,圆筒容器B从带式输送设备51的行进方向端部分离,由2个平行引导件52辅助,一边逐渐向下方倾斜,一边呈螺旋状地落下。此时,圆筒容器B从直立状态反转大致90度而成为横向状态,并移动至吸附输送机构30的高度。
在此状态下,如图5所示,圆筒容器B在从直立状态反转大致90度而成为横向状态的状态下,由2个配置成铅垂的位置关系的2个平行引导件52(52a、52b)从两侧支承主体部Bb和颈部Bc。此外,圆筒容器B通过与一方的平行引导件52b配置成水平的位置关系的辅助引导件52c而更稳定地支承横向状态。
接着,到达了吸附输送机构30的圆筒容器B(图5中的B1的状态)通过真空吸引器31支承其底部Bd(图5中的B2的状态)。即,如上所述,真空吸引器31从圆筒容器B的底部Bd侧接近圆筒容器B,使真空吸引口31a与底部Bd接触而对底部Bd进行真空吸引并支承。如上所述,该真空吸引口31a的吸引力是由经由吸引管31b连接的真空泵(未图示)所产生的吸引力。
需要说明的是,真空吸引器31的真空吸引口31a预先被完全地灭菌,即使在通过来自电子线加速器E1的电子线照射而被灭菌的圆筒容器B的底部Bd由真空吸引口31a真空吸引的情况下,该底部Bd也不会被再次污染。
如此,由真空吸引器31对圆筒容器B的底部Bd进行真空吸引并进行支承的圆筒容器B如上述那样,通过旋转电动机32的驱动而与真空吸引口31a及吸引管31b一起绕着它们的圆筒轴旋转。而且,如上述那样,该圆筒容器B通过循环移动输送设备33的驱动而沿着搬运方向循环移动。
接着,由真空吸引器31支承的圆筒容器B与真空吸引口31a及吸引管31b一起一边绕着它们的圆筒轴旋转,一边被搬运至电子线加速器E2的照射口E2a的上方位置(参照图6)。在此,搬运中的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Bb及颈部Bc的外表面通过从电子线加速器E2的照射口E2a放射的电子线而被灭菌。
在此,圆筒容器B与真空吸引器31一起绕其圆筒轴旋转,由此该圆筒容器B的侧面的整周被灭菌。此时,通过控制真空吸引器31的转速、循环移动速度、照射口E2a的开口径及电子线强度,而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Bb及颈部Bc的外表面被完全地灭菌。
接着,由真空吸引器31支承的圆筒容器B被搬运至电子线加速器E3的照射口E3a的正面位置(参照图7)。在此,搬运中的圆筒容器B的颈部Bc的上表面Bf及收纳部Ba的内表面通过从电子线加速器E3的照射口E3a放射的电子线而被灭菌。此时,通过控制真空吸引器31的循环移动速度、照射口E3a的开口径及电子线强度,而将圆筒容器B的颈部Bc的上表面Bf及收纳部Ba的内表面完全灭菌。
根据以上的情况,圆筒容器B中,其底部Bd、主体部Bb及颈部Bc、以及颈部Bc的上表面Bf及收纳部Ba的内外表面整体被完全灭菌。
接着,内外表面整体被完全灭菌且到达了吸附输送机构30的行进方向端部的圆筒容器B通过真空吸引器31支承其底部Bd(图10中的B3的状态)。在此,如上所述,真空吸引器31将圆筒容器B的底部Bd从真空吸引解除,并从底部Bd侧分离(图10中的B4的状态)。此时,圆筒容器B保持横向状态而由2个配置成铅垂的位置关系的2个平行引导件62从两侧支承主体部Bb和颈部Bc。
需要说明的是,2个平行引导件62预先被完全灭菌,即使在通过电子线加速器E1~E3的电子线照射而内外表面整体被灭菌后的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Bb及颈部Bc与这2个平行引导件62相接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该部位被再次污染的情况。
接着,圆筒容器B由2个平行引导件62辅助,一边逐渐向下方呈螺旋状地落下,一边从横向状态反转大致90度而成为直立状态,并移动至带式输送设备61的高度。在此状态下,圆筒容器B如图10所示,从横向状态反转大致90度而成为直立状态,由配置成水平的位置关系的2个平行引导件62从两侧支承主体部Bb和颈部Bc,沿着带式输送设备61的行进方向整齐排列成一列。
需要说明的是,带式输送设备61的带预先完全地被灭菌,即使在通过电子线加速器E1~E3的电子线照射而内外表面整体被灭菌后的圆筒容器B的底部Bd与该带式输送设备61的带相接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该底部Bd再次被污染的情况。
接着,圆筒容器B虽然未特别图示,但由带式输送设备61搬运至带式输送机构70的位置,然后,由带式输送机构70的多个带式输送设备和引导件(均未图示),一边使行进方向变化,一边保持直立状态整齐排列成一列而搬运至搬出口12,经由开闭器12a而搬入到无菌作业室内(参照图1及图2)。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连续灭菌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本第二实施方式的连续灭菌装置200除了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吸附输送机构30变更为夹紧输送机构130以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成为同样的结构(参照图1、图2及图4)。而且,利用本第二实施方式的连续灭菌装置进行灭菌的被灭菌物也是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的圆筒容器B(参照图3)。
即,在腔室10的内部设有3台电子线加速器E1、E2、E3,这3台电子线加速器E1、E2、E3用于对于支承圆筒容器B且为了照射电子线而进行搬运的星形轮输送机构20及夹紧输送机构130、以及由它们搬运中的圆筒容器B的各部位照射电子线,从而进行灭菌。
此外,在腔室10的内部,设有将圆筒容器B从搬入口11向星形轮输送机构20搬运的带式输送机构40、从星形轮输送机构20向夹紧输送机构130交接的螺旋滑槽机构50、从夹紧输送机构130接受圆筒容器B的螺旋滑槽机构60、及从该螺旋滑槽机构60接受圆筒容器B而向搬出口12搬运的带式输送机构70。
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吸附输送机构30同样地,夹紧输送机构130位于腔室10的中央部分(参照图1及图2),具有多个夹紧器131、使该夹紧器131循环移动的循环移动输送设备133(后述)、对循环移动输送设备133进行驱动并使夹紧器131旋转的旋转电动机32(未图示)。
如图11所示,多个夹紧器131分别具有:将圆筒容器B的底部Bd附近的主体部下方部Be夹紧并固定的3个爪131a;对这3个爪131a进行支承的内筒管131b;及从外周部对该内筒管131b进行轴支承的外筒管131c。
3个爪131a从内筒管131b的一方的端部(解放部)分别设置在其管周方向的三等分位置,以从内筒管131b的一方的端部的延伸方向朝着外侧扩宽的方式延伸。在图11中,表示3个爪131a中的2个重叠而仅能看见2个的状态。这3个爪131a的打开状态由在内筒管131b的一方的端部所具备的按压件131d从内部固定。而且,内筒管131b的另一方的端部沿着管轴方向能够滑动地内插到外筒管131c的管内。
在此,参照图11,说明夹紧器131将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下方部Be夹紧的状态。图11(a)表示将圆筒容器B夹紧之前的夹紧器131。在此,3个爪131a从内筒管131b的一方的端部朝向其延伸方向外侧较大地打开,3个爪131a的各前端部131e比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下方部Be的外径较大地打开。而且,内筒管131b的另一方的端部处于向外筒管131c的内部较大地插入的状态,3个爪131a的各前端部131e的位置处于从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下方部Be分离的位置。
接着,夹紧器131从图11(a)的状态变化成图11(b)的状态。在此,从内筒管131b的一方的端部延伸的3个爪131a的打开状态没有变化,3个爪131a的各前端部131e比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下方部Be的外径较大地打开。另一方面,内筒管131b处于从外筒管131c的内部较大地向图示右方拉出的状态,由此,3个爪131a的各前端部131e的位置接近至将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下方部Be抱入的位置。
接着,夹紧器131从图11(b)的状态变化为图11(c)的状态。在此,内筒管131b处于从外筒管131c的内部比图11(b)的状态更大地向图示右方拉出的状态。此时,按压件131d向内筒管131b的一方的端部的按压松缓,由此3个爪131a的打开状态关闭而各爪131a的基端部成为插入到内筒管131b的内部的状态。由此,3个爪131a的各前端部131e关闭,3个爪131a的各前端部131e将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下方部Be夹紧,圆筒容器B由夹紧器131可靠地支承。
需要说明的是,在夹紧器131解除对圆筒容器B的夹紧时,通过与上述相反的工序,即,通过从图11(c)的状态变化成图11(b)的状态,而且,从图11(b)的状态变化成图11(a)的状态来进行。
上述的夹紧器131使内筒管131b及外筒管131c的管轴为水平横向而沿着与圆筒容器B的搬运方向正交的方向相互平行地设置(参照图13及图14)。
循环移动输送设备133除了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真空吸引器31置换成夹紧器131以外,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及驱动机构(参照图8),该夹紧器131通过循环移动输送设备133的驱动,一边反复进行上下二段的循环移动,一边在该上段从图示左侧朝向图示右侧来搬运圆筒容器B。
旋转电动机32虽然未图示,但如上述那样,使循环移动输送设备33旋转,并以使真空吸引口31a和沿着其圆筒轴对该真空吸引口31进行轴支承的吸引管31b绕着它们的圆筒轴旋转的方式来进行驱动。将该旋转电动机32的驱动向各吸引管31b及真空吸引口31a传递的机构可以为任意的机构,例如,可以是齿轮驱动或带驱动等。需要说明的是,真空吸引口31a与吸引管31b固定连接,另一方面,吸引管31b与真空泵的连接例如优选由机械密封等进行连接,以使吸引管31b能够旋转。
旋转电动机132虽然未图示,但如上述那样,以使循环移动输送设备133旋转并使内筒管131b及外筒管131c绕着它们的管轴旋转的方式进行驱动。将该旋转电动机132的驱动向各内筒管131b及外筒管131c传递的机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可以任意。需要说明的是,内筒管131b与外筒管131c如上述那样能够滑动地内插,但在旋转方向上作为一体的结构而旋转。
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夹紧输送机构130从螺旋滑槽机构50接受圆筒容器B,夹紧并搬运,接着向螺旋滑槽机构60交接的机构除了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真空吸引器31置换成夹紧器131以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机构同样(参照图9)。
在此,说明使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本第二实施方式的连续灭菌装置200对圆筒容器B进行灭菌,并将该灭菌后的圆筒容器B向无菌作业室内搬入的操作。
在图1中,连续灭菌装置200及在该连续灭菌装置200的图示右侧侧面连接设置的无菌作业室(未图示)均处于无菌环境下,在无菌作业室的内部进行医药品的填充作业。此时,连续灭菌装置200的搬入口11及搬出口12的开闭器11a、12a被打开,灭菌前的圆筒容器B连续搬入到连续灭菌装置200内,在连续灭菌装置200内被灭菌后的圆筒容器B连续地被搬入到无菌作业室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除了将吸附输送机构30变更为夹紧输送机构130以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为同样的结构,而且,由连续灭菌装置灭菌的被灭菌物也是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为同样的结构的圆筒容器B。因此,夹紧输送机构130的结构及其工作以外的说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说明重复,因此这里省略。
因此,这里,说明圆筒容器B载置于螺旋滑槽机构50的带式输送设备51而被搬运,到达带式输送设备51的行进方向端部以后的状态(参照图12)。在带式输送设备51的行进方向端部的下方配置有夹紧输送机构130,螺旋滑槽机构50的2个平行引导件52将带式输送设备51与夹紧输送机构130之间连结。
由带式输送设备51以直立状态呈一列搬运的圆筒容器B如图12所示,在带式输送设备51的行进方向端部由配置成水平的位置关系的2个平行引导件52从两侧支承主体部Bb和颈部Bc而处于直立状态。此时,圆筒容器B的底部Bd及其附近的主体部下方部Be的外表面维持由基于先前的电子线加速器E1的电子线照射而被灭菌的状态。
接着,圆筒容器B从带式输送设备51的行进方向端部分离而由2个平行引导件52辅助,一边逐渐向下方倾斜,一边呈螺旋状地落下。此时,圆筒容器B从直立状态反转大致90度而成为横向状态,移动至吸附输送机构30的高度。
在此状态下,如图12所示,圆筒容器B在从直立状态反转大致90度而成为横向状态的状态下,由2个配置成铅垂的位置关系的2个平行引导件52(52a、52b)从两侧支承主体部Bb和颈部Bc。而且,圆筒容器B通过与一方的平行引导件52b配置成水平的位置关系的辅助引导件52c更稳定地支承横向状态。
接着,到达了夹紧输送机构130的圆筒容器B(图12中的B5的状态)通过夹紧器131支承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下方部Be(图12中的B6的状态)。即,如上述那样,夹紧器131的内筒管131b向外筒管131c的外部拉出而延伸,从圆筒容器B的底部Bd侧接近圆筒容器B,接着,3个爪131a关闭而对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下方部Be进行支承。
需要说明的是,夹紧器131的3个爪131a预先被完全地灭菌,即使通过来自电子线加速器E1的电子线照射而被灭菌的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下方部Be由3个爪131a夹紧的情况下,该主体部下方部Be也不会被再次污染。
如此,由夹紧器131将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下方部Be夹紧并支承的圆筒容器B如上述那样,通过旋转电动机132的驱动而与内筒管131b及外筒管131c一起绕着它们的管轴旋转。而且,该圆筒容器B如上述那样通过循环移动输送设备133的驱动而沿着搬运方向循环移动。
接着,由夹紧器131支承的圆筒容器B与内筒管131b及外筒管131c一起绕着它们的管轴旋转,并被搬运至电子线加速器E2的照射口E2a的上方位置(参照图13)。在此,搬运中的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Bb(未由3个爪131a夹紧的部位)及颈部Bc的外表面由从电子线加速器E2的照射口E2a放射的电子线灭菌。
在此,圆筒容器B与夹紧器131一起绕着其管轴旋转,由此,该圆筒容器B的侧面的整周被灭菌。此时,通过控制夹紧器131的转速和循环移动速度、照射口E2a的开口径及电子线强度,而将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Bb及颈部Bc的外表面完全灭菌。
接着,由夹紧器131支承的圆筒容器B被搬运至电子线加速器E3的照射口E3a的正面位置(参照图14)。在此,搬运中的圆筒容器B的颈部Bc的上表面Bf及收纳部Ba的内表面由从电子线加速器E3的照射口E3a放射的电子线来灭菌。此时,通过控制夹紧器131的循环移动速度、照射口E3a的开口径及电子线强度,而将圆筒容器B的颈部Bc的上表面Bf及收纳部Ba的内表面完全灭菌。
根据以上的情况,圆筒容器B中,其底部Bd、主体部Bb及颈部Bc、以及颈部Bc的上表面Bf及收纳部Ba的内外表面整体被完全灭菌。
接着,内外表面整体被完全灭菌而到达了夹紧输送机构130的行进方向端部的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下方部Be由夹紧器131支承(图15中的B7的状态)。在此,夹紧器131将圆筒容器B的底部Bd从夹紧解除并使夹紧器131从底部Bd侧分离(图15中的B8的状态)。此时,圆筒容器B在保持横向状态下由2个配置成铅垂的位置关系的2个平行引导件62从两侧支承主体部Bb和颈部Bc。
需要说明的是,2个平行引导件62预先被完全灭菌,即使在通过电子线加速器E1~E3的电子线照射而内外表面整体被灭菌后的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Bb及颈部Bc与这2个平行引导件62相接的情况下,此部位也不会再次被污染。
接着,圆筒容器B由2个平行引导件62辅助,逐渐地一边向下方呈螺旋状地落下,一边从横向状态反转大致90度而成为直立状态,移动至带式输送设备61的高度。在此状态下,如图15所示,圆筒容器B从横向状态反转大致90度而成为直立状态,由配置成水平的位置关系的2个平行引导件62从两侧支承主体部Bb和颈部Bc,沿着带式输送设备61的行进方向整齐排列成一列。
需要说明的是,带式输送设备61的带预先被完全地灭菌,即使在通过电子线加速器E1~E3的电子线照射而内外表面整体被灭菌的圆筒容器B的底部Bd与该带式输送设备61的带相接的情况下,该底部Bd也不会再次被污染。
接着,圆筒容器B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由带式输送设备61搬运至带式输送机构70的位置,然后,通过带式输送机构70的多个带式输送设备和引导件(均未图示),使行进方向变化并保持直立状态而整齐排列成一列来搬运至搬出口12,经由开闭器12a而搬入到无菌作业室内(参照图1及图2)。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连续灭菌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本第三实施方式的连续灭菌装置300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星形轮输送机构20的位置与吸附输送机构30的位置更换。而且,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螺旋滑槽机构50变更为螺旋输送机构80,关于除此以外的部分,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为同样的结构(参照图16、图17及图18)。而且,通过本第三实施方式的连续灭菌装置进行灭菌的被灭菌物也是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的圆筒容器B(参照图3)。
即,在腔室10的内部设有3台电子线加速器E1、E2、E3,这3台电子线加速器E1、E2、E3用于对于支承圆筒容器B且为了照射电子线而进行搬运的星形轮输送机构20及吸附输送机构30、以及由它们搬运中的圆筒容器B的各部位照射电子线,从而进行灭菌。
而且,在腔室10的内部设有将圆筒容器B从搬入口11搬运的带式输送机构40、从带式输送机构40向吸附输送机构30交接的螺旋输送机构80、从吸附输送机构30向星形轮输送机构20交接的螺旋滑槽机构60及从星形轮输送机构20接受圆筒容器B而向搬出口12搬运的带式输送机构70。
在本第三实施方式中,吸附输送机构30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吸附输送机构30同样地位于腔室10的中央部分(参照图16及图17),具有多个真空吸引器31、使该真空吸引器31循环移动的循环移动输送设备33、驱动循环移动输送设备33并使真空吸引器31旋转的旋转电动机32。在此,吸附输送机构30中的各部位的结构和作用机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而且,在本第三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吸附输送机构30进行搬运的部位设有电子线加速器E2及E3。
在本第三实施方式中,如图16及图17所示,星形轮输送机构20位于腔室10的右侧部分(搬出口12侧),具有星形轮21、使该星形轮21绕着其盘面21a的中心轴旋转的旋转电动机22。在此,星形轮输送机构20中的各部位的结构和作用机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而且,在本第三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由星形轮输送机构20进行搬运的部位设有电子线加速器E1。
如图18所示,螺旋输送机构80具有螺旋输送设备81和2个引导件82。螺旋输送设备81沿着水平方向形成螺旋,在该螺旋的槽部对圆筒容器B的侧面进行支承并旋转。2个引导件82对圆筒容器B的底面进行支承,伴随着螺旋输送设备81的旋转,以使圆筒容器B从直立状态反转大致90度而成为横向状态的方式设置至吸附输送机构30的位置。
在此,说明使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本第三实施方式的连续灭菌装置300对圆筒容器B进行灭菌并将该灭菌后的圆筒容器B向无菌作业室内搬入的操作。
在图16中,连续灭菌装置300及与该连续灭菌装置300的图示右侧侧面连接设置的无菌作业室(未图示)均处于无菌环境下,在无菌作业室的内部进行医药品的填充作业。此时,连续灭菌装置300的搬入口11及搬出口12的开闭器11a、12a被打开,灭菌前的圆筒容器B连续地搬入到连续灭菌装置300内,在连续灭菌装置300内被灭菌后的圆筒容器B连续地搬入到无菌作业室内。
在这种状态下,从外部环境搬入到连续灭菌装置300内的圆筒容器B首先由带式输送机构40的带式输送设备41以在直立状态下排列成一列的状态搬运至螺旋输送机构80的接受位置Z1(参照图16)。
接下来,如图18所示,圆筒容器B由绕着图示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螺旋输送设备81以直立状态支承(图18的Z1的位置)。具体而言,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Bb由螺旋输送设备81的螺旋的牙与牙之间的槽部逐个地支承。此时,圆筒容器B的底部Bd由2个引导件82支承。
如此,在螺旋输送设备81的螺旋的槽部等间隔地支承的圆筒容器B伴随着螺旋输送设备81的图示顺时针方向的旋转,由2个引导件82引导并使其朝向从直立状态反转大致90度而成为横向状态,并被搬运至吸附输送机构30的端部Z2。
在此状态下,如图18所示,圆筒容器B从直立状态反转大致90度而成为横向状态,由螺旋输送设备81的槽部和2个引导件82稳定地支承主体部Bb和底部Bd。
接着,到达了吸附输送机构30的端部Z2的圆筒容器B(图18中的B9的状态)通过真空吸引器31支承圆筒容器B的底部Bd(图18中的B10的状态)。即,如上述那样,真空吸引器31从圆筒容器B的底部Bd侧接近圆筒容器B,使真空吸引口31a与底部Bd接触而对其进行真空吸引并支承。该真空吸引口31a的吸引力如上述那样通过经由吸引管31b而连接的真空泵(未图示)产生。
如此,由真空吸引器31对圆筒容器B的底部Bd进行真空吸引并支承的圆筒容器B如上述那样,通过旋转电动机32的驱动而与真空吸引口31a及吸引管31b一起绕着它们的圆筒轴旋转。而且,该圆筒容器B如上述那样通过循环移动输送设备33的驱动而沿着搬运方向循环移动。
接着,由真空吸引器31支承的圆筒容器B与真空吸引口31a及吸引管31b一起绕着它们的圆筒轴旋转,并被搬运至电子线加速器E3的照射口E3a的正面位置(与上述实施方式1中的图7同样)。在此,搬运中的圆筒容器B的颈部Bc的上表面Bf及收纳部Ba的内表面通过从电子线加速器E3的照射口E3a放射的电子线而被灭菌。此时,通过控制真空吸引器31的循环移动速度、照射口E3a的开口径及电子线强度,而圆筒容器B的颈部Bc的上表面Bf及收纳部Ba的内表面被完全地灭菌。
接着,由真空吸引器31支承的圆筒容器B与真空吸引口31a及吸引管31b一起绕着它们的圆筒轴旋转,并被搬运至电子线加速器E2的照射口E2a的上方位置(与上述实施方式1中的图6同样)。在此,搬运中的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Bb及颈部Bc的外表面通过从电子线加速器E2的照射口E2a放射的电子线而被灭菌。
在此,圆筒容器B与真空吸引器31一起绕着其圆筒轴旋转,由此该圆筒容器B的侧面的整周被灭菌。此时,通过控制真空吸引器31的转速和循环移动速度、照射口E2a的开口径及电子线强度,而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Bb及颈部Bc的外表面被完全地灭菌。
根据以上的情况,圆筒容器B除了其底部Bd之外,主体部Bb及颈部Bc、以及颈部Bc的上表面Bf及收纳部Ba的内外表面被灭菌。
接着,除了底部Bd之外的内外表面被灭菌且到达了吸附输送机构30的行进方向端部的圆筒容器B通过真空吸引器31对圆筒容器B的底部Bd进行支承(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图10中的B3的状态同样)。在此,如上述那样,真空吸引器31将圆筒容器B的底部Bd从真空吸引解除并从底部Bd侧分离(图10中的B4的状态)。此时,圆筒容器B保持横向状态并通过2个配置成铅垂的位置关系的2个平行引导件62从两侧支承主体部Bb和颈部Bc。
需要说明的是,2个平行引导件62预先被完全灭菌,即使在通过电子线加速器E2及E3的电子线照射将除底部Bd之外的内外表面灭菌后的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Bb及颈部Bc与2个平行引导件62相接的情况下,该部位也不会被再次污染。
接着,圆筒容器B由2个平行引导件62辅助,一边逐渐向下方呈螺旋状地落下,一边从横向状态反转大致90度而成为直立状态,并移动至带式输送设备61的高度。在此状态下,如图10所示,圆筒容器B从横向状态反转大致90度而成为直立状态,通过配置成水平的位置关系的2个平行引导件62从两侧支承主体部Bb和颈部Bc,沿着带式输送设备61的行进方向整齐排列成一列。
接着,圆筒容器B由带式输送设备61,以在直立状态下排列成一列的状态被搬运至星形轮输送机构20的星形轮21的接受位置X(参照图16)。
接着,如图4所示,圆筒容器B利用经由旋转轴21d绕着图示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星形轮21而支承为直立状态(图4的X的位置)。具体而言,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Bb及颈部Bc由等间隔地设置在星形轮21的外缘部21b上的凹部21c逐个地支承。此时,圆筒容器B的底部Bd及其附近的主体部下方部Be的外表面与星形轮21的凹部21c不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星形轮输送机构20的星形轮21预先被完全灭菌,即使在通过来自电子线加速器E2及E3的电子线照射而被灭菌的圆筒容器B的主体部Bb及颈部Bc由星形轮21支承的情况下,该主体部Bb及颈部Bc也不会被再次污染。
如此,由星形轮21的外缘部21b等间隔地支承的圆筒容器B沿着星形轮21的外缘部21b绕着图示逆时针方向被搬运至电子线加速器E1的照射口E1a的上方位置(参照图4)。在此,搬运中的圆筒容器B的底部Bd及其附近的主体部下方部Be的外表面由从电子线加速器E1的照射口E1a放射的电子线灭菌。此时,通过控制星形轮21的转速、照射口E1a的开口径及电子线强度,而将圆筒容器B的底部Bd及其附近的主体部下方部Be的外表面完全灭菌。
根据以上的情况,圆筒容器B中,其底部Bd、主体部Bb及颈部Bc、以及颈部Bc的上表面Bf及收纳部Ba的内外表面整体被完全地灭菌。
接着,内外表面整体被完全地灭菌的圆筒容器B沿着星形轮21的外缘部21b绕着图示逆时针方向进一步被搬运,而搬运至交接位置Y。在该交接位置Y配置有带式输送机构70的带式输送设备(在图4中未图示),被搬运至交接位置Y的圆筒容器B由引导件(未图示)引导,在带式输送设备上以直立状态接受,沿着带式输送设备的行进方向整齐排列成一列。
需要说明的是,带式输送设备的带预先被完全地灭菌,即使在通过来自电子线加速器E1的电子线照射而被灭菌的圆筒容器B的底部Bd与该带式输送设备的带相接的情况下,该底部Bd也不会被再次污染。
接着,虽然未特别图示,但圆筒容器B由带式输送设备和引导件(均未图示)在保持直立状态下整齐排列成一列而搬运至搬出口12,经由开闭器12a而搬入到无菌作业室内(参照图16及图17)。
如以上说明那样,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连续灭菌装置中,由于采用低能量型的电子线加速器,因此不需要厚重的X线防护壁,能够成行地向无菌作业室装入。由此,装置自身的制造成本廉价,维护变得容易。而且,由于采用低能量型的电子线加速器,因此能够在低温下进行灭菌处理,即使圆筒容器由塑料构成的情况下,容器也不会损伤。而且,能够提供一种在灭菌后的圆筒容器不会残留残留物,安全地容易处理的灭菌单元。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连续灭菌装置中,一边变更支承圆筒容器的部位,一边照射电子线,因此在内外表面任意的部位上都能够稳定确保均匀的照射期间。在这样的一连串的动作之中,圆筒容器的内外表面整体被可靠地灭菌,不会发生由电子线照射灭菌后的部位再次被污染的情况。
另外,圆筒容器始终在任一个部位被支承而在连续灭菌装置内被搬运。即,在星形轮输送机构中,星形轮的凹部对圆筒容器的主体部及颈部进行支承,在吸附输送机构中,真空吸引器对圆筒容器的底部进行支承。而且,在夹紧输送机构中,夹紧器对圆筒容器的主体部下方部进行支承。如此,圆筒容器在被可靠地支承的状态下照射电子线,因此在灭菌行程中,不会发生圆筒容器躺倒或错动而灭菌变得不均匀的情况。
此外,通过星形轮的均匀的旋转、真空吸引器或夹紧器的均匀的旋转和稳定的循环移动、各电子线加速器的照射条件的设定,圆筒容器的内外表面整体被可靠地灭菌,由电子线照射灭菌后的部位不会被再次污染。
由此,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能够提供一种对被灭菌物可靠地支承且在灭菌行程中被灭菌物不会躺倒,在内外表面任意的部位都能够稳定确保均匀的照射期间,且由电子线照射灭菌的部位不会再次被污染的连续灭菌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时,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列举如下那样的各种变形例。
(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星形轮输送机构进行的搬运中,对圆筒容器的底部及其附近的主体部进行灭菌,在基于吸附输送机构或夹紧输送机构的搬运中,对圆筒容器的主体部和颈部及收纳部进行了灭菌,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基于星形轮输送机构的搬运中,除了底部等之外还可以对收纳部等进行灭菌。
(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多使用带式输送设备与2个平行引导件的组合来搬运圆筒容器,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其它的输送机构或提升机构等其他的搬运方法。这种情况下,可以对支承圆筒容器的部位以外照射电子线,一边变更该支承位置,一边能够对全部的内外表面进行灭菌。
(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圆筒容器设为被灭菌物,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的形状例如三棱柱或四棱柱等筒状容器、或者是瓶等呈复杂的形状的筒状容器。上述的筒状容器只要通过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连续灭菌装置能够进行稳定的灭菌,就能够作为本发明的对象。
(4)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圆筒容器是颈部比主体部向侧面凸出的形状,各搬运单元的2个平行引导件对该主体部及颈部进行支承并搬运。尤其是在各螺旋滑槽机构中,通过2个平行引导件一边支承主体部及颈部,一边向下方落下而反转。然而,圆筒容器的形状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向侧面的凸部也可以是两个部位以上。而且,也可以不将凸部而将凹部设置在侧面。无论如何,只要以容易且稳定地进行圆筒容器的搬运和反转的方式考虑圆筒容器的形状和引导件的个数及配置即可。
(5)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圆筒容器利用2个螺旋滑槽机构而从直立状态反转成横向状态,再次,从横向状态反转成直立状态而被灭菌。然而,也可以不是如此反转2次,而在全部的工序中保持直立状态,通过星形轮输送机构及吸附输送机构或夹紧输送机构一边搬运一边灭菌。或者,可以在全部的工序中保持横向状态下,通过星形轮输送机构及吸附输送机构或夹紧输送机构一边搬运一边灭菌。
(6)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2个螺旋滑槽机构而使圆筒容器反转。另一方面,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1个螺旋输送机构和1个螺旋滑槽机构使圆筒容器反转。如此,圆筒容器的反转机构也可以将螺旋滑槽机构、螺旋输送机构及其他的反转机构单独或组合使用。
(7)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星形轮输送机构、吸附输送机构及夹紧输送机构等分别具备驱动机构,通过它们的驱动而有时在腔室内会产生灰尘。这种灰尘作为除灭菌对象即微生物以外的污染物质而成为医药品制造的妨碍。因此,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连续灭菌装置中,优选在上述各驱动部附近设置吸引台,吸引从驱动部产生的灰尘而实现腔室内的清洁化。
(8)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夹紧输送机构的夹紧器采用3个爪方式,但并不局限于3个爪方式,也可以是2个爪方式或4个以上的爪方式等,只要能够稳定地支承圆筒容器并使其旋转的结构就可以采用任意的方式。
(9)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夹紧输送机构的夹紧器的3个爪从外侧支承圆筒容器的外侧面,但并不局限于此,根据被支承的容器的形状而可以支承任意的位置。例如,也可以在圆筒容器的底部形成凹部,而从内侧支承该凹部的内侧面。
(10)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采用基于链轮和链带的链输送机构作为循环移动输送设备而使各真空吸引器循环移动,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通过螺旋输送机构或带式输送机构等使各真空吸引器循环移动。
标号说明
100、200、300…连续灭菌装置,
10…腔室,11…搬入口,12…搬出口,11a、12a…开闭器,
20…星形轮输送机构,21…星形轮,
21a…盘面,21b…外缘部,21c…凹部,21d…旋转轴,22…旋转电动机,
30…吸附输送机构,31…真空吸引器,31a…真空吸引口,31b…吸引管,
31c…小齿轮,32…旋转电动机,33…循环移动输送设备,
34…链轮,35…链带,36…滑动引导件,37…齿条式传动装置,
40、70…带式输送机构,50、60…螺旋滑槽机构,
41、51、61…带式输送设备,42、52、62…平行引导件,
80…螺旋输送机构,81…螺旋输送设备,82…引导件,
130…夹紧输送机构,131…夹紧器,131a…爪,
131b…内筒管,131c…外筒管,132…旋转电动机,133…循环移动输送设备,
B…圆筒容器,Ba…收纳部,Bb…主体部,Bc…颈部,Bd…底部Bd,
E1、E2、E3…电子线加速器,E1a、E2a、E3a…照射口。

Claims (9)

1.一种连续灭菌装置,其具备:
第一搬运单元,其从侧面支承筒状容器而连续地进行搬运;
第一电子线加速器,其在基于该第一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底面部侧照射电子线;
第二搬运单元,其从通过基于所述第一电子线加速器的电子线照射而灭菌后的底面部侧支承所述筒状容器,一边使所述筒状容器沿着该筒状容器的筒轴芯旋转,一边连续地搬运;
第二电子线加速器,其在基于该第二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侧面部侧对整周照射电子线;及
第三电子线加速器,其在基于所述第一搬运单元或所述第二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口部侧朝向内面部照射电子线。
2.一种连续灭菌装置,其具备:
第二搬运单元,其从底面部侧支承筒状容器,一边使所述筒状容器沿着该筒状容器的筒轴芯旋转,一边连续地搬运;
第二电子线加速器,其在基于该第二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侧面部侧对整周照射电子线;
第一搬运单元,其从通过基于所述第二电子线加速器的电子线照射而灭菌后的侧面支承所述筒状容器而连续地进行搬运;
第一电子线加速器,其在基于该第一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底面部侧照射电子线;及
第三电子线加速器,其在基于所述第二搬运单元或所述第一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口部侧朝向内面部照射电子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续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搬运单元具有:
星形轮,其在外周设置有从所述筒状容器的侧面支承所述筒状容器的多个支承部;及
第一旋转构件,其使该星形轮绕着其中心轴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续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搬运单元具有:
吸引构件,其从底面真空吸引并支承所述筒状容器;
第二旋转构件,其使该吸引构件与该吸引构件支承的所述筒状容器一起沿着该筒状容器的筒轴芯旋转;及
第一移送构件,其将所述吸引构件与该吸引构件支承的所述筒状容器一起沿着与该筒状容器的筒轴芯交叉的方向移送。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续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搬运单元具有:
夹紧构件,其从底面部侧夹紧支承所述筒状容器;
第三旋转构件,其使该夹紧构件与该夹紧构件支承的所述筒状容器一起沿着该筒状容器的筒轴芯旋转;及
第二移送构件,其将所述夹紧构件与该夹紧构件支承的所述筒状容器一起沿着与该筒状容器的筒轴芯交叉的方向移送。
6.一种连续灭菌装置,其具备:
腔室,其具有将筒状容器搬入的搬入口和将所述筒状容器搬出的搬出口;
供给单元,其供给从所述搬入口搬入到所述腔室内的多个筒状容器;
第一搬运单元,其具有星形轮及第一旋转构件,并连续地搬运所述筒状容器,该星形轮在外周设置有对于从该供给单元供给的所述筒状容器从该筒状容器的侧面进行支承的多个支承部,该第一旋转构件使该星形轮绕着其中心轴旋转;
第一电子线加速器,其在基于该第一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底面部侧照射电子线;
第一反转单元,其从所述第一搬运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并使所述筒状容器的筒轴芯反转大致90度;
第二搬运单元,其具有吸引构件、第二旋转构件及第一移送构件,并连续地搬运所述筒状容器,该吸引构件从该第一反转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并从底面真空吸引而支承该筒状容器,该第二旋转构件使该吸引构件与该吸引构件支承的所述筒状容器一起沿着该筒状容器的筒轴芯旋转,该第一移送构件将所述吸引构件与该吸引构件支承的所述筒状容器一起沿着与该筒状容器的筒轴芯交叉的方向移送;
第二电子线加速器,其在基于该第二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侧面部侧对整周照射电子线;
第三电子线加速器,其在基于所述第二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口部侧朝向内面部照射电子线;
第二反转单元,其从所述第二搬运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使所述筒状容器的筒轴芯再次反转大致90度;及
搬出单元,其从该第二反转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并将该筒状容器从所述搬出口向所述腔室外搬出。
7.一种连续灭菌装置,其具备:
腔室,其具有将筒状容器搬入的搬入口和将所述筒状容器搬出的搬出口;
供给单元,其供给从所述搬入口搬入到所述腔室内的多个筒状容器;
第一搬运单元,其具有星形轮及第一旋转构件,并连续地搬运所述筒状容器,该星形轮在外周设置有对于从该供给单元供给的所述筒状容器从该筒状容器的侧面进行支承的多个支承部,该第一旋转构件使该星形轮绕着其中心轴旋转;
第一电子线加速器,其在基于该第一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底面部侧照射电子线;
第一反转单元,其从所述第一搬运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并使所述筒状容器的筒轴芯反转大致90度;
第二搬运单元,其具有夹紧构件、第三旋转构件及第二移送构件,并连续地搬运所述筒状容器,该夹紧构件从该第一反转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并从底面部侧夹紧支承该筒状容器,该第三旋转构件使该夹紧构件与该夹紧构件支承的所述筒状容器一起沿着该筒状容器的筒轴芯旋转,该第二移送构件将所述夹紧构件与该夹紧构件支承的所述筒状容器一起沿着与该筒状容器的筒轴芯交叉的方向移送;
第二电子线加速器,其在基于该第二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侧面部侧对整周照射电子线;
第三电子线加速器,其在基于所述第二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口部侧朝向内面部照射电子线;
第二反转单元,其从所述第二搬运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使所述筒状容器的筒轴芯再次反转大致90度;及
搬出单元,其从该第二反转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并将该筒状容器从所述搬出口向所述腔室外搬出。
8.一种连续灭菌装置,其具备:
腔室,其具有将筒状容器搬入的搬入口和将所述筒状容器搬出的搬出口;
供给单元,其供给从所述搬入口搬入到所述腔室内的多个筒状容器;
第一反转单元,其从所述供给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并使所述筒状容器的筒轴芯反转大致90度;
第二搬运单元,其具有吸引构件、第二旋转构件及第一移送构件,并连续地搬运所述筒状容器,该吸引构件从该第一反转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并从所述筒状容器的底面真空吸引而进行支承,该第二旋转构件使该吸引构件与该吸引构件支承的所述筒状容器一起沿着该筒状容器的筒轴芯旋转,该第一移送构件将所述吸引构件与该吸引构件支承的所述筒状容器一起沿着与该筒状容器的筒轴芯交叉的方向移送;
第二电子线加速器,其在基于该第二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侧面部侧对整周照射电子线;
第三电子线加速器,其在基于所述第二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口部侧朝向内面部照射电子线;
第二反转单元,其从所述第二搬运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使所述筒状容器的筒轴芯再次反转大致90度;
第一搬运单元,其具有星形轮及第一旋转构件,并连续地搬运所述筒状容器,该星形轮从该第二反转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并在外周设置有对于该筒状容器从所述筒状容器的侧面进行支承的多个支承部,该第一旋转构件使该星形轮绕着其中心轴旋转;
第一电子线加速器,其在基于该第一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底面部侧照射电子线;及
搬出单元,其从所述第一搬运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并将该筒状容器从所述搬出口向所述腔室外搬出。
9.一种连续灭菌装置,其具备:
腔室,其具有将筒状容器搬入的搬入口和将所述筒状容器搬出的搬出口;
供给单元,其供给从所述搬入口搬入到所述腔室内的多个筒状容器;
第一反转单元,其从所述供给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并使所述筒状容器的筒轴芯反转大致90度;
第二搬运单元,其具有夹紧构件、第三旋转构件及第二移送构件,并连续地搬运所述筒状容器,该夹紧构件从该第一反转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并从底面部侧夹紧而支承该筒状容器,该第三旋转构件使该夹紧构件与该夹紧构件支承的所述筒状容器一起沿着该筒状容器的筒轴芯旋转,该第二移送构件将所述夹紧构件与该夹紧构件支承的所述筒状容器一起沿着与该筒状容器的筒轴芯交叉的方向移送;
第二电子线加速器,其在基于该第二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侧面部侧对整周照射电子线;
第三电子线加速器,其在基于所述第二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口部侧朝向内面部照射电子线;
第二反转单元,其从所述第二搬运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使所述筒状容器的筒轴芯再次反转大致90度;
第一搬运单元,其具有星形轮及第一旋转构件,并连续地搬运所述筒状容器,该星形轮从该第二反转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并在外周设置有对于该筒状容器从所述筒状容器的侧面进行支承的多个支承部,该第一旋转构件使该星形轮绕着其中心轴旋转;
第一电子线加速器,其在基于该第一搬运单元的搬运中从所述筒状容器的底面部侧照射电子线;及
搬出单元,其从所述第一搬运单元接受所述筒状容器,并将该筒状容器从所述搬出口向所述腔室外搬出。
CN201280020091.4A 2011-10-26 2012-10-24 连续灭菌装置 Active CN1034922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34630 2011-10-26
JP2011234630 2011-10-26
PCT/JP2012/077478 WO2013062006A1 (ja) 2011-10-26 2012-10-24 連続滅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92271A true CN103492271A (zh) 2014-01-01
CN103492271B CN103492271B (zh) 2016-06-22

Family

ID=48167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0091.4A Active CN103492271B (zh) 2011-10-26 2012-10-24 连续灭菌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835873B2 (zh)
EP (1) EP2772446B1 (zh)
JP (1) JP6100696B2 (zh)
CN (1) CN103492271B (zh)
DK (1) DK2772446T3 (zh)
ES (1) ES2710925T3 (zh)
WO (1) WO2013062006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86449A (zh) * 2017-02-15 2017-04-26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机械式针剂分取机
CN107743474A (zh) * 2015-06-15 2018-02-27 西拉克集团公司 提供物品的运动和定向变化通过辐射对物品进行杀菌的设备
CN108096617A (zh) * 2018-01-29 2018-06-01 刘宽 一种医疗用针头消毒装置
CN108146998A (zh) * 2016-12-06 2018-06-12 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加工设备
CN109179302A (zh) * 2018-08-23 2019-01-11 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束杀菌装置
CN109368577A (zh) * 2018-10-12 2019-02-22 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束瓶盖杀菌装置
CN110451243A (zh) * 2019-08-01 2019-11-15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旋转移送装置
CN112891575A (zh) * 2021-04-02 2021-06-04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束辐射灭菌装置及方法
CN113023653A (zh) * 2021-03-05 2021-06-25 蚌埠圣丹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农药瓶灌装前后的全自动进出理料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33162B2 (ja) * 2013-05-13 2016-11-30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遮蔽体および電子線容器滅菌設備
JP2015212156A (ja) * 2014-05-02 2015-11-26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ボトルキャップの電子線滅菌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8502020A (ja) * 2015-01-14 2018-01-25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自己生成の定置滅菌ユニットを備えた電子線滅菌設備
CN105101605B (zh) * 2015-09-11 2017-11-24 中广核达胜加速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屏蔽加速器及利用该加速器的pet塑料瓶生产线
US9812282B2 (en) * 2015-11-26 2017-11-07 Meve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rradiating a product
ITUA20161312A1 (it) * 2016-03-03 2017-09-03 Ima Spa Gruppo di trasporto per apparati di sterilizzazione di contenitori.
DE102016104859A1 (de) * 2016-03-16 2017-09-21 Claranor Sa Anordnung zum Desinfizieren von Dosendeckeln zum Verschließen von Dosen
US11738979B2 (en) 2016-03-16 2023-08-29 Khs Gmbh Arrangement for disinfecting can lids for closing cans
JP6697911B2 (ja) * 2016-03-18 2020-05-27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電子線滅菌設備
JP6738689B2 (ja) * 2016-08-26 2020-08-12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電子線滅菌設備
JP6694797B2 (ja) * 2016-10-27 2020-05-20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電子線滅菌設備
WO2018037847A1 (ja) * 2016-08-26 2018-03-01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電子線滅菌設備
JPWO2020075846A1 (ja) * 2018-10-11 2021-09-02 サントリ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滅菌装置および滅菌方法
CN109205309B (zh) * 2018-10-11 2020-07-28 赤峰九州通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针管自动输送及摆放装置
JP7217157B2 (ja) * 2019-01-22 2023-02-02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下面電子線滅菌装置
JP7198686B2 (ja) * 2019-03-01 2023-01-04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電子線滅菌設備
BR112021022820A2 (pt) * 2019-06-14 2021-12-28 Bbf Sterilisationsservice Gmbh Sistema para esterilizar unidades de esterilização e método para operar um sistema
USD990399S1 (en) * 2021-01-04 2023-06-27 Stolle Machinery Company, Llc Star wheel
CN113413473A (zh) * 2021-05-12 2021-09-21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灭菌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34028A (ja) * 1999-05-26 2000-12-05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医療用品の電子線による滅菌方法
EP1561722A1 (de) * 2004-02-04 2005-08-10 KHS Maschinen- und Anlagenbau Aktiengesellschaft Anlage zum aseptischen Abfüllen eines flüssigen Füllgutes
JP2006006726A (ja) * 2004-06-28 2006-01-12 Shibuya Kogyo Co Ltd 容器滅菌装置
CN1968888A (zh) * 2004-05-07 2007-05-23 西莫纳奇有限公司 用于对包装单元的部件特别是瓶和/或盖杀菌和灌装的设备和方法
US20070283667A1 (en) * 2006-06-13 2007-12-13 Tetra Laval Holdings & Finance Sa Method of sterilizing packages
JP2008056268A (ja) * 2006-08-30 2008-03-13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Food &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殺菌装置および容器の殺菌方法
US20100247373A1 (en) * 2006-02-14 2010-09-30 Advanced Electron Beams, Inc. Electron beam emitter for sterilizing containers
JP2011514292A (ja) * 2008-02-01 2011-05-06 カーハーエス・ゲゼルシャフト・ミト・ベシュレンクテル・ハフツング 包装材の殺菌の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包装材の充填および蓋付けのための設備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18133A (ja) * 1997-02-03 1998-08-18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容器の外面滅菌装置
AU2003211976A1 (en) * 2002-02-14 2003-09-04 Jgc Corporation Continuous sterilization system using 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
WO2007046213A1 (ja) * 2005-10-18 2007-04-26 Japan Ae Power Systems Corporation 電子線照射方法、電子線照射装置および開口容器用電子線照射装置
JP2009539718A (ja) * 2006-06-13 2009-11-19 テトラ ラバル ホールデイングス エ フイナンス ソシエテ アノニム パッケージの殺菌方法
DE102011055553A1 (de) * 2011-11-21 2013-05-23 Krones Ag Vorrichtung zur Innen- und Außensterilisierung von Kunststoffbehältnissen mittels Ladungsträgerstrahlen
DE102012104753A1 (de) * 2012-06-01 2013-12-05 Krones Ag Vorrichtung zum Sterilisieren von Behältnissen mit Sterilisationsüberprüfung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34028A (ja) * 1999-05-26 2000-12-05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医療用品の電子線による滅菌方法
EP1561722A1 (de) * 2004-02-04 2005-08-10 KHS Maschinen- und Anlagenbau Aktiengesellschaft Anlage zum aseptischen Abfüllen eines flüssigen Füllgutes
CN1968888A (zh) * 2004-05-07 2007-05-23 西莫纳奇有限公司 用于对包装单元的部件特别是瓶和/或盖杀菌和灌装的设备和方法
JP2006006726A (ja) * 2004-06-28 2006-01-12 Shibuya Kogyo Co Ltd 容器滅菌装置
US20100247373A1 (en) * 2006-02-14 2010-09-30 Advanced Electron Beams, Inc. Electron beam emitter for sterilizing containers
US20070283667A1 (en) * 2006-06-13 2007-12-13 Tetra Laval Holdings & Finance Sa Method of sterilizing packages
JP2008056268A (ja) * 2006-08-30 2008-03-13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Food &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殺菌装置および容器の殺菌方法
JP2011514292A (ja) * 2008-02-01 2011-05-06 カーハーエス・ゲゼルシャフト・ミト・ベシュレンクテル・ハフツング 包装材の殺菌の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包装材の充填および蓋付けのための設備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43474A (zh) * 2015-06-15 2018-02-27 西拉克集团公司 提供物品的运动和定向变化通过辐射对物品进行杀菌的设备
CN107743474B (zh) * 2015-06-15 2020-06-09 西拉克集团公司 提供物品的运动和定向变化通过辐射对物品进行杀菌的设备
CN108146998A (zh) * 2016-12-06 2018-06-12 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加工设备
CN106586449A (zh) * 2017-02-15 2017-04-26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机械式针剂分取机
CN108096617A (zh) * 2018-01-29 2018-06-01 刘宽 一种医疗用针头消毒装置
CN109179302B (zh) * 2018-08-23 2023-08-29 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束杀菌装置
CN109179302A (zh) * 2018-08-23 2019-01-11 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束杀菌装置
CN109368577A (zh) * 2018-10-12 2019-02-22 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束瓶盖杀菌装置
CN110451243A (zh) * 2019-08-01 2019-11-15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旋转移送装置
CN113023653A (zh) * 2021-03-05 2021-06-25 蚌埠圣丹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农药瓶灌装前后的全自动进出理料方法
CN113023653B (zh) * 2021-03-05 2022-05-06 蚌埠圣丹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农药瓶灌装前后的全自动进出理料方法
CN112891575A (zh) * 2021-04-02 2021-06-04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束辐射灭菌装置及方法
CN112891575B (zh) * 2021-04-02 2024-03-26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束辐射灭菌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00696B2 (ja) 2017-03-22
CN103492271B (zh) 2016-06-22
JPWO2013062006A1 (ja) 2015-04-02
US8835873B2 (en) 2014-09-16
EP2772446B1 (en) 2018-12-26
WO2013062006A1 (ja) 2013-05-02
DK2772446T3 (en) 2019-02-11
US20140027651A1 (en) 2014-01-30
EP2772446A1 (en) 2014-09-03
ES2710925T3 (es) 2019-04-29
EP2772446A4 (en) 2015-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92271A (zh) 连续灭菌装置
US11186390B2 (en) Method for filling pharmaceutical containers
AU2018256583B2 (en) Compound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afe medicament transport
RU2635382C2 (ru) Модуль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наполнения и способ
US10647955B2 (en) Cell culture system
EP2420450A1 (en) Apparatus for filling a product into a container under aseptic conditions
JP2019088811A (ja) 制御された非分離充填器具および方法
CN101945673B (zh) 用于药用容器的传输储器
ES2331626T3 (es) Sistema compacto para el envasado de productos liquidos inyectables en contenedores en un entorno esteril.
US20050223677A1 (en) Apparatus for molding and assembling containers with stoppers and filling same
TW201808560A (zh) 用於將藥物流體無菌填充於藥物容器的裝置及方法
US20050217211A1 (en) Method for molding and assembling containers with stoppers and filling same
WO2016190088A1 (ja) 電子線照射装置
US20140301895A1 (en) In line sterilizer
KR20180121978A (ko) 정맥주사용 약제들을 조제하기 위한 기계 및 프로세스
US20240025578A1 (en) Method for assembling and filling containers for a needleless injection device
AU6614800A (en) Sterile packaging of live material with improved storage characteristics
US11738979B2 (en) Arrangement for disinfecting can lids for closing cans
JP2022123184A (ja) 滅菌搬入方法
JP2005168792A (ja) プレフィルドシリンジの製造装置
NZ755632B2 (en) Component holder for medicament solution preparation system
NZ755641B2 (en) Compound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afe medicament transpor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