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90356B - 用于线束的屏蔽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线束的屏蔽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90356B
CN103490356B CN201310379403.7A CN201310379403A CN103490356B CN 103490356 B CN103490356 B CN 103490356B CN 201310379403 A CN201310379403 A CN 201310379403A CN 103490356 B CN103490356 B CN 1034903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ing
electric wire
restriction portion
wire
seal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794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90356A (zh
Inventor
加藤元
田中雅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9040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0201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25413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6067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490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03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903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03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5/00Cable fittings
    • H02G15/02Cable termin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60R16/0215Protecting, fastening and routing mean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5Sealing means between cable and housing, e.g. grommet
    • H01R13/5208Sealing means between cable and housing, e.g. grommet having at least two cable receiving open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8Shield material
    • H01R13/6599Dielectric material made conductive, e.g. plastic material coated with meta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07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07Casings
    • H05K9/0018Casings with provisions to reduce aperture leakages in walls, e.g. terminals, connectors, c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构件的数目的用于线束的屏蔽结构。在该屏蔽结构中,电线(1)将在受到屏蔽的同时被引入到屏蔽壁(50)中,该屏蔽结构包括:密封部件(5),该密封部件由导电橡胶制成,具有容许电线(1)穿过同时密封该电线的电线通孔(5a),并且该密封部件以紧密接触状态装接到屏蔽壁(50)。电线(1)具有这样的结构:在导体(2)的外周上形成绝缘树脂层(3),并且由树脂镀层涂覆屏蔽层(4),从而包围绝缘树脂层(3)的外周面。电线(1)的末端部穿过密封部件(5)的电线通孔(5a,)以被引入到屏蔽壁(50)中直至屏蔽层(4)的位置处,密封部件(5)的电线通孔(5a)的内周与屏蔽层(4)紧密接触,屏蔽层(4)与由导电橡胶制成的密封部件(5)相互电导通。

Description

用于线束的屏蔽结构
本申请是2013年6月26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国家申请号为201180062944.6、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1/080302、国际申请日为2011年12月27日、申请人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发明名称为“用于线束的屏蔽结构”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要将线束引入到屏蔽罩中的情形中的屏蔽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上,在使电线的末端部在受到屏蔽的同时被引入到屏蔽罩中的情形中,例如,如图13到15所示,屏蔽壳120被设置成包围设置在电线的末端部上的连接器110,屏蔽壳120的后端部由设置成覆盖电线的编织物121的端部双重地覆盖,并且被覆盖部由环123压接并固定。在这种状态中,屏蔽壳120的前表面部以导通状态固定到屏蔽罩101,并且被引入屏蔽罩101中的连接器110的端子112连接到屏蔽罩101的接线板102。在此情形中,通常在屏蔽罩101与屏蔽壳120的匹配表面之间置入密封填料122,由此确保在屏蔽罩101与屏蔽壳120之间的密封性能。
例如在专利文献1等中,其中如上所述地执行屏蔽的结构是众所周知的。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JP-A-2002-281654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诸如图13到15示出的现有屏蔽结构中,为了实现屏蔽,构件诸如屏蔽壳120、编织物121和压接环123是有必要的,并且存在构件数目大的问题。
而且,通过单一编织物121覆盖电线的从一端到另一端的全部长度。因此,在要将电线沿途分支并且要将连接器分别装接到分支的两根电线的顶端的情形中,还存在编织物121的配置太复杂以至几乎不能应对的问题。
在将填料122置入屏蔽罩101与屏蔽壳120的匹配表面之间的情形中,难以在填料122的厚度的范围中使得屏蔽效果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并且存在可能形成屏蔽泄漏部分的可能性。
在编织物121的端部覆盖屏蔽壳120的后端部的外周的这部分中,编织物121的密度低,并且因此采取诸如将编织物121的端部反折以形成双重结构的对策,从而防止屏蔽性能降低。形成该结构的过程是麻烦的。而且,反折编织物121以形成双重编织物结构的这部分过度地扩张,并且在周边有时需要额外的空间。
鉴于以上讨论的情况作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线束的屏蔽结构,在该屏蔽结构中,能够减少构件的数目、即使在其中电线被沿途分支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应对该种情况、能够确保充分的密封和屏蔽性能并且能够解决当使用编织物时引起的麻烦。
解决问题的方案
能够通过以下构造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1)一种用于线束的屏蔽结构,在该屏蔽结构中,构成线束的电线将在受到屏蔽的同时被引入到电气设备的屏蔽壁中,所述屏蔽结构包括:
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由导电橡胶制成、具有容许所述电线穿过同时密封所述电线的外周的电线通孔,并且该密封部件将以紧密接触状态装接到所述屏蔽壁,其中
所述电线具有这样的结构:在导体的外周上形成绝缘树脂层,并且在所述导体的长度方向上的预定范围涂覆有由树脂镀层形成的屏蔽层,以覆盖所述绝缘树脂层的外周面,并且
所述电线的末端部穿过所述密封部件的所述电线通孔,以被引入到所述屏蔽壁中直至存在由所述树脂镀层形成的所述屏蔽层的位置处,由此使得所述密封部件的所述电线通孔的内周与所述电线的所述屏蔽层紧密接触,以致使所述屏蔽层与由所述导电橡胶制成的所述密封部件相互电导通。
(2)根据以上(1)所述的用于线束的屏蔽结构,其中,在引入到所述屏蔽壁中的所述电线的末端部中,确保无树脂镀层部,在该无树脂镀层部处,在从所述导体的端部起的预定范围中除去所述树脂镀层,除去了所述绝缘树脂层的导体露出部设置于所述无树脂镀层部的端部中,并且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导体露出部中。
(3)根据以上(1)或者(2)所述的用于线束的屏蔽结构,其中,在所述导体相互绝缘的状态下,多个所述导体由一体成型的树脂模制部覆盖,并且所述树脂模制部用作所述绝缘树脂层,在所述导体的长度方向上的预定范围涂覆有由所述树脂镀层形成的屏蔽层,以覆盖所述树脂模制部的外周面,
容许所述树脂模制部穿过同时密封所述树脂模制部的外周的所述电线通孔设置于所述密封部件中,所述树脂模制部一体地保持所述多个导体,并且
由所述树脂模制部保持的所述导体的末端部穿过所述密封部件的所述电线通孔,以被引入到所述屏蔽壁中至存在由所述树脂镀层形成的所述屏蔽层的位置处,由此使得所述密封部件的所述电线通孔的内周与覆盖所述树脂模制部的外周面的所述屏蔽层紧密接触,并且所述屏蔽层与由所述导电橡胶制成的所述密封部件相互电导通。
(4)一种外壳固定结构,包括:
线束,其中,电线的外周被屏蔽层覆盖;
树脂模制部,该树脂模制部在导体相互绝缘的状态下覆盖所述电线的末端部中的多个所述导体;
环状屏蔽壳,树脂模制部穿过该环状屏蔽壳;
电线末端侧移动制约部,该电线末端侧移动制约部形成在树脂模制部的外周侧上;以及
外壳侧移动制约部,该外壳侧移动制约部形成在屏蔽壳的内周侧上,其中
当在屏蔽壳从外部插到树脂模制部上的状态下,将所述屏蔽壳和所述树脂模制部这两者围绕轴线相对地旋转的情形中,电线末端侧移动制约部和外壳侧移动制约部在预定的相对旋转位置处相互接合,由此制约树脂模制部与屏蔽壳在轴向方向上的相对移动。
(5)根据以上(4)所述的外壳固定结构,其中,在所述预定的相对旋转位置处制约树脂模制部与屏蔽壳的相对旋转的旋转制约机构设置在电线末端侧移动制约部与外壳侧移动制约部之间。
根据具有以上(1)的构造的用于线束的屏蔽结构,暴露于屏蔽壁的外侧的电线部分由用于替代编织物的树脂镀层屏蔽,并且电线的被引入到屏蔽壁中的部分被由导电橡胶制成的密封部件屏蔽。因此,编织物、屏蔽壳和压接环不是必需的,并且因此能够减少构件的数目。
而且,密封部件自身是导电的。因此,与使用传统填料的情形不同,不存在可能形成屏蔽泄漏部分的可能性,并且能够提供足够高的屏蔽和密封性能。
而且,树脂镀层用于替代编织物地。因此,即使在电线沿途分支的情况中,该结构也能够容易地应对这种情况。
此外,没有使用编织物,并且因此获得了紧凑的线束,这避免了可能在使用编织物的情形中引起的麻烦,即,诸如折叠成双重编织物的额外处理和需要额外空间。
根据具有以上(2)的构造的用于线束的屏蔽结构,在电线的末端部中确保了无树脂镀层部,除去了绝缘树脂层的导体露出部设置在该无树脂镀层部的端部中,并且连接部设置在该导体露出部中。因此,作为屏蔽层的镀覆层和连接到导体的连接部能够被可靠地维持在非导通状态中。
根据具有以上(3)的构造的用于线束的屏蔽结构,在多个导体相互绝缘的状态中,该多个导体由树脂模制部覆盖,并且由树脂镀层形成的屏蔽层形成为覆盖该树脂模制部的外周面。因此,能够在将多个导体绝缘的同时一体地屏蔽该多个导体。
而且,通过使得树脂模制部穿过由导电橡胶制成的密封部件的电线通孔,能够使得屏蔽层与密封部件导通。因此,当密封部件装接于屏蔽罩从而与其紧密接触时,能够同时地发挥密封功能和屏蔽功能这两者。
根据具有以上(4)的构造的外壳固定结构,树脂模制部能够穿过形成为环状形状的屏蔽壳的通孔,并且因此能够从树脂模制部分的前侧和后侧中的任何一侧从外部插入屏蔽壳。当在屏蔽壳从外部插到树脂模制部上的状态下,该屏蔽壳和树脂模制部这两者相对地旋转到预定的相对旋转位置,并且电线末端侧移动制约部与外壳侧移动制约部相互接合时,制约了树脂模制部分与屏蔽壳在轴向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并且将树脂模制部安装到屏蔽壳。
因此,树脂模制部相对于屏蔽壳的通孔的安装方向不受限制。根据该构造,与电线的末端部一体成型的树脂模制部可以从电线的末端部这侧穿过屏蔽壳的通孔。因此,与传统的外壳固定结构不同,不要求预先将屏蔽壳穿过线束的工作。
根据具有以上(5)的构造的外壳固定结构,当在屏蔽壳从外部插到树脂模制部上的状态下,该屏蔽壳和树脂模制部这两者相对地旋转到预定的相对旋转位置,并且电线末端侧移动制约部与外壳侧移动制约部相互接合,以制约在轴向方向上的相对移动时,通过旋转制约机构制约了树脂模制部与屏蔽壳的相对旋转。因此,关于树脂模制部分和屏蔽壳,其中制约了轴向移动和围绕轴线的相对旋转的一体固定状态得以保持,并且防止了该固定状态被意外地解除。
当将要解除树脂模制部和屏蔽壳的一体固定状态时,可以针对旋转制约机构的接合作用力施加特定或者更高水平的旋转力矩,并且树脂模制部与屏蔽壳可以相对地旋转直至电线末端侧移动制约部与外壳侧移动制约部的接合被解除为止。
附图简要说明
图1A和1B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线束的屏蔽结构的视图,图1A是分解透视图,并且图1B是示出组装状态的透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中线束的端部被引入到屏蔽罩中的部分的截面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线束的屏蔽结构的透视图;
图4是第二实施例中线束的端部被引入到屏蔽罩中的部分的截面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用于线束的屏蔽结构的透视图;
图6是第三实施例中线束的端部被引入到屏蔽罩中的部分的截面视图;
图7是屏蔽部分的分解透视图,示出了在第三实施例中的组装步骤;
图8A和8B是示出图7随后的步骤的视图,图8A是当从上侧观察屏蔽部时的透视图,并且图8B是当从下侧观察屏蔽部时的透视图;
图9A和9B是示出图8A和8B随后的步骤的视图,图9A是当从上侧观察屏蔽部时的透视图,并且图9B是当从下侧观察屏蔽部时的平面视图;
图10是示出当从上侧观察屏蔽部时,图9A和9B随后的步骤的透视图;
图11是示出当从上侧观察屏蔽部时,图10随后的步骤的透视图;
图12是示出当从上侧观察屏蔽部时,图11随后的步骤的透视图;
图13是在组装之前,传统的用于线束的屏蔽结构的透视图;
图14是在组装状态下的屏蔽结构的透视图;
图15是从另一个方向观察的、在组装状态下的屏蔽结构的透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W1到W3线束
1、11电线
2导体
3绝缘树脂层
4屏蔽层
5密封部件
5a电线通孔
8连接部
13树脂模制部
15密封部件
25密封部件
50屏蔽壁
H1导体露出范围(导体露出部)
H3树脂镀层范围(屏蔽层)
H4无树脂镀层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A和1B是示意第一实施例的用于线束的屏蔽结构的视图,图1A是分解透视图,图1B是示出组装状态的透视图,并且图2是线束的端部被引入到屏蔽罩中的部分的截面视图。
屏蔽结构是通过在屏蔽壁50中形成的插入孔52,将构成线束W1的电线1在受到屏蔽和密封的同时引入到电气设备的屏蔽壁50的内部51中的情形中的结构。首先,电线1具有这样的结构:在带板状导体2的外周上形成绝缘树脂层3,并且导体2的长度方向上的预定范围(由图中的H3示意的范围)涂覆有由树脂镀层形成的屏蔽层4,从而覆盖绝缘树脂层3的外周面。
在该实施例中,三根带板状电线1在宽度方向上排列地放置,并且以相同的路线平行地铺设。在该三根电线1的两端中的每一端中,设置有由导电橡胶制成的密封部件5,以及在密封部件成型时与该密封部件5一体化的金属制屏蔽壳7。
屏蔽壳7具有椭圆形环状形状,并且通过将内周凸缘7a嵌入到形成密封部件5的橡胶中而与该密封部件5一体化。具有安装孔的外周凸缘7b暴露于形成密封部件5的橡胶的外部。利用安装孔,将屏蔽壳7拧紧到电气设备的屏蔽壁50,由此将设置在屏蔽壳7的内周部中的密封部件5保持到它与屏蔽壁50紧密接触的状态。
密封部件5是具有椭圆形形状的厚板部件,并且具有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三个电线通孔5a,并且电线1能够分别穿过该三个电线通孔5a,同时密封部件5密封电线1的外周。在此情形中,带板状电线1具有矩形截面形状,并且因此该三个电线通孔5a分别形成为矩形通孔。为了增强对于屏蔽壁50的紧密接触,环形密封唇5b设置在对于屏蔽壁50的紧密接触表面上。
每一根电线1的末端部穿过密封部件5的电线通孔5a至存在由树脂镀层形成的屏蔽层4的位置处,并且密封部件5的电线通孔5a的内周唇5c与电线1的屏蔽层4的外表面紧密接触。因此,屏蔽层4与由导电橡胶制成的密封部件5相互电导通。
因此,当屏蔽壳7装接到电气设备的屏蔽壁50,并且使得密封部件5与屏蔽壁50紧密接触时,能够在电线1和屏蔽壁50之间实现防水密封,并且同时能够通过密封部件5或者通过密封部件5和屏蔽壳7而使得在电线1的外周中的屏蔽层4与电气设备的屏蔽壁50导通以被接地。
在以此方式被引入到屏蔽壁50中的每一根电线1的末端部中,确保无树脂镀层部H4,在该无树脂镀层部H4中,从电线1的导体2的端部起的预定范围中除去树脂镀层;在无树脂镀层部H4的端部中,设置有除去了绝缘树脂层3的导体露出部H1,并且导体露出部H1形成为具有紧固孔的连接部8。由图中的H2示意的范围是露出绝缘树脂层3的部分。
如上所述,在由树脂镀层形成的屏蔽层4形成于电缆暴露区段(暴露于屏蔽壁50的外侧的区段)中的电线1的外周面上的情形中,与为了屏蔽而设置编织物的情形不同,能够容易地向电线提供屏蔽效果而不要求额外的空间和厚度。而且,因为由导电橡胶制成的密封部件5插置在电线1的屏蔽层4与电气设备的屏蔽壁50之间,所以只是通过使得电线1穿过密封部件5的电线通孔5a并且使得密封部件5与屏蔽壁50紧密接触便能够容易地使得屏蔽层4与屏蔽壁50相互导通。因此,编织物和压接环是不必要的,并且因此能够减少构件的数目。
虽然在该实施例中使用屏蔽壳7,但是由导电橡胶制成的密封部件5足以确保屏蔽性能。仅仅要求屏蔽壳7发挥使得密封部件5与屏蔽壁50紧密接触的功能。因此,屏蔽壳并不总是需要具有屏蔽性能,并且可以由非金属材料构成。在这个意义上,可以省略发挥屏蔽功能的屏蔽壳7。
而且,密封部件5自身是导电的。因此,与使用传统填料的情形不同,不存在可能形成屏蔽泄漏部分的可能性,并且能够提供足够高的屏蔽和密封性能。而且,替代编织物,使用由树脂镀层形成的屏蔽层4。因此,即使在电线1沿途分支的情况中,该结构也能够容易地应对这种情况。即,可以事先沿着铺设路线形成导体2,可以然后形成绝缘树脂层3,并且可以在其上施加树脂镀层。因此,该结构不受电线1的铺设模式影响,并且设计的自由度得以增强。例如,还能够容易地生产一端侧由单一连接器构成而另一端侧具有用于多个连接器的屏蔽功能的线束。
进而,在该实施例的屏蔽结构中,没有使用编织物,并且因此能够获得紧凑的线束,该线束不存在可能在使用编织物的情形中引起的麻烦,即,诸如折叠成双重编织物的额外处理和需要额外空间。
由树脂镀层形成的屏蔽层4仅仅与由导电橡胶制成的密封部件5的电线通孔5a的内周接触,并且与压接的情形不同,不存在破坏镀层的可能性。因此,末端的屏蔽性能不被削弱。
在电线1的末端部中确保了无树脂镀层部H4,除去了绝缘树脂层3的导体露出部H1设置于该无树脂镀层部H4的端部中,并且该导体露出部H1形成为具有紧固孔的连接部8。因此,能够将作为屏蔽层4的镀层与关于导体2的连接部8可靠地维持在非导通状态中。
在该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屏蔽壳7和密封部件5通过嵌件成型一体地形成的情形。可替代地,使它们分别成型,并且此后相互组合。
[第二实施例]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线束的屏蔽结构的透视图,并且图4是线束的端部被引入到屏蔽罩中的部分的截面视图。
在第二实施例中构成线束W2的每一根电线11具有这样结构:三个带板状导体2在厚度方向上间隔地堆叠并被捆束,并且在导体2相互绝缘的状态下由树脂模制部13覆盖,该树脂模制部13用作一体成型的绝缘树脂层。在导体2的长度方向上的预定范围涂覆有由树脂镀层形成的屏蔽层14,从而覆盖树脂模制部13的外周面。
在电线11的两端的每一端中,设置有由导电橡胶制成的密封部件15,以及保持该密封部件15的金属制屏蔽壳17。屏蔽壳17具有环状形状,并且通过将该屏蔽壳的内周凸缘17a装配到密封部件15的外周凹槽15e中,该屏蔽壳17与密封部件15一体化。具有安装孔的外周凸缘17b暴露于密封部件15的外侧。利用安装孔,将屏蔽壳7拧紧到电气设备的屏蔽壁50,由此将设置于屏蔽壳7的内周部中的密封部件5保持为它与屏蔽壁50紧密接触的状态。
密封部件15是厚板部件,并且具有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电线通孔15a,并且电线11能够在该电线11的外周被密封的状态下穿过该电线通孔15a。在此情形中,电线通孔15a形成为对应于树脂模制部13的截面形状的形状。为了增强对于屏蔽壁50的紧密接触,将环形密封唇15b设置在对于屏蔽壁50的紧密接触表面上。
电线11的其中设置有树脂模制部13的末端部穿过密封部件15的电线通孔15a至存在由树脂镀层形成的屏蔽层14的位置处,并且密封部件15的电线通孔15a的内周唇15c与电线11的屏蔽层14的外表面紧密接触。因此,屏蔽层14与由导电橡胶制成的密封部件15相互电导通。
因此,当屏蔽壳17装接到电气设备的屏蔽壁50并且使得密封部件15与屏蔽壁50紧密接触时,能够在电线11与屏蔽壁50之间实现防水密封,并且同时能够通过密封部件15或者通过密封部件15和屏蔽壳17而使得在电线11的外周中的屏蔽层14与电气设备的屏蔽壁50导通以被接地。
在以此方式被引入到屏蔽壁50中的电线11的末端部中,确保无树脂镀层部H4,在该无树脂镀层部H4处,在从电线11的导体2的端部起的预定范围中除去树脂镀层;在该无树脂镀层部H4的端部中,设置有除去了树脂模制部(绝缘树脂层13)的导体露出部H1,并且该导体露出部H1形成为具有紧固孔的连接部8。在连接部8中,三个导体2以相互移位从而在厚度方向上不重叠的状态设置,由此能够通过螺栓将导体分别地连接到电气设备的端子。由图中的H2示意的范围是露出绝缘树脂层13的部分。
除了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屏蔽结构的效果,第二实施例的屏蔽结构能够获得以下效果。因为在导体相互绝缘的状态下通过树脂模制部分13覆盖该多个导体2,并且由树脂镀层形成的屏蔽层14形成为覆盖树脂模制部分13的外周面,所以能够在使多个导体2绝缘的同时一体地屏蔽该多个导体2。而且,通过使得树脂模制部13穿过由导电橡胶制成的密封部件15的电线通孔15a,能够使得屏蔽层14与密封部件15导通。因此,当密封部件15装接到屏蔽壁50从而与其紧密接触时,能够同时地发挥密封功能和屏蔽功能这两个功能。
[第三实施例]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用于线束的屏蔽结构的透视图,并且图6是线束的端部被引入到屏蔽罩中的部分的截面视图。
构成第三实施例的线束W3的每一根电线11具有与第二实施例的基本相同的结构。不同点在于,构成装配凹槽13d的两个突起13c、13e设置于覆盖电线11的末端部的树脂模制部分13的外周上,并且环状密封部件25的内周部装配到装配凹槽13d中。在两个突起13c、13e的表面上,密封部件25与屏蔽层14电导通。
与突起13e协作以构成接合凹槽13h的凸缘13g设置于树脂模制部13的外周上,并且形成了电线末端侧移动制约部31。
在第三实施例中的电线末端侧移动制约部31设置于一体成型从而在导体相互绝缘的状态下覆盖导体2的所述树脂模制部13的外周上。可替代地,电线末端侧移动制约部可以设置于与在导体相互绝缘的状态下覆盖导体2的绝缘树脂层分开成型并且从外部装配并固定到该绝缘树脂层上的树脂模制部的外周上。
在具有外周凸缘27b的环状屏蔽壳27中,外壳侧移动制约部33由朝向外周凸缘27b的一个表面凸出的延伸部27e和形成在通孔27d的孔边缘的整个外周上的内周凸缘27a构成。内周凸缘27a的高度基本与接合凹槽13h的宽度相一致,并且外壳侧移动制约部33能够进入电线末端侧移动制约部31。
当在屏蔽壳27从外部插入到树脂模制部分13上的状态下,电线末端侧移动制约部31和外壳侧移动制约部33围绕轴线相对旋转时,外壳侧移动制约部33进入树脂模制部13的接合凹槽13h,由此它们在预定的相对旋转位置处相互接合,并且制约树脂模制部13与屏蔽壳27在轴向方向上的相对移动。
这里,相对旋转位置表示:从一个方向上的相对旋转开始并且外壳侧移动制约部33开始进入接合凹槽13h的旋转位置起,到刚好在外壳侧移动制约部33与接合凹槽13h脱离之前的旋转位置的范围。
在该实施例中,制约树脂模制部13与屏蔽壳27的相对旋转的旋转制约机构35设置于电线末端侧移动制约部31与外壳侧移动制约部33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如在图7中所示,旋转制约机构35由凸部13f和凹部27c构成。凸部13f在树脂模制部分13的凸缘13g上朝向接合凹槽13h突出地设置,并且凹部27c通过切裁屏蔽壳27的内周凸缘27a而设置。当凸部13f和凹部27c弹性地锁止到一起时,以可解除方式制约树脂模制部13与屏蔽壳27的相对旋转。
如上所述,屏蔽壳27的内周凸缘27a与树脂模制部13在适当的位置中接合,并且金属制屏蔽壳27固定到电气设备的屏蔽壁50,由此能够使得密封部件25在执行密封操作的同时与屏蔽壁50紧密接触。
其它配置与第二实施例的相同,并且能够获得类似的效果。
图7到12是在第三实施例中的屏蔽部的组装步骤的视图。在图中,电线11未示出。
如在图7到9B中所示,首先,使装接了密封部件25的树脂模制部13从电线11的末端部侧(在图7中,下侧)穿过屏蔽壳27的通孔27d。此时,如在图8中所示,在屏蔽壳27倾斜的同时,树脂模制部13的突起13e的一侧穿过通孔27d,并且突起13e的另一侧然后穿过,如在图9中所示,使得密封部件25和突起13e完全地穿过通孔27d。
接着,如在图10中所示,树脂模制部13略微向所述穿过操作的起始方向(在图中,向上方向)返回,使得设置于树脂模制部13中的凸缘13g与屏蔽壳27的通孔27d的进口部以挤压方式接触,并且能够围绕轴线相对地摆动。
如在图11和12中所示,接着,将屏蔽壳27摆动90度,并且电线末端侧移动制约部31与外壳侧移动制约部33相互接合,从而制约了树脂模制部分13和屏蔽壳27的轴向移动。即,外壳侧移动制约部33的内周凸缘27a和延伸部分27e进入电线末端侧移动制约部31的接合凹槽13h,并且树脂模制部13和屏蔽壳27变得不能沿着轴向方向移动,从而得以固定。
此时,设置于电线末端侧移动制约部31与外壳侧移动制约部33之间的旋转制约机构35制约树脂模制部13与屏蔽壳27的相对旋转。如在图12中所示,通过使设置于屏蔽壳27中的凹部27c与设置于凸缘13g上的凸部13f接合,来执行由旋转制约机构35引起的旋转制约。因此,树脂模制部13和屏蔽壳27被保持为其中轴向移动和围绕轴线的相对旋转得到制约的一体固定的状态,并且防止了固定状态意外地解除。以此方式,将屏蔽壳27装接到树脂模制部13。
当将要解除树脂模制部分13与屏蔽壳27的一体固定状态时,可以针对旋转制约机构35的接合作用力施加特定或者更高水平的旋转力矩,并且使树脂模制部13和屏蔽壳27可以相对地旋转直至电线末端侧移动制约部31与外壳侧移动制约部33的接合解除为止。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充分地予以修改、改进等。另外,在本发明得以实现的范围内,上述实施例的构件的材料、形状、尺寸、数目、位置等是任意的而不受限制。
例如,所要连接的电线可以不是如在该实施例中那样的扁线(扁平电缆),而可以是具有圆形截面形状的普通电线。
连接部可以具有其中分离的连接端子通过压接、焊接等而连接并固定到导体的顶端的构造。
该申请基于在2010年12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0-290407和在2011年11月2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1-254136,并且它们的公开在此通过引用而被并入。
工业适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线束的屏蔽结构,采用在电线的外周上由树脂镀层形成的屏蔽层和由导电橡胶制成的密封部件使得能够在确保充分的密封和屏蔽性能的同时减少构件的数目。即使在电线沿途分支的情况中,该结构也能够容易地应对这种情况。进而,能够消除可能在使用编织物时引起的过程繁琐以及空间上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外壳固定结构,不要求预先关于线束穿过屏蔽壳,并且因此能够改进可加工性。

Claims (2)

1.一种外壳固定结构,包括:
线束,其中,电线的外周被屏蔽层覆盖;
壳体,该壳体在导体相互绝缘的状态下覆盖所述电线的末端部中的多个所述导体;
环状屏蔽壳,所述壳体穿过该环状屏蔽壳;
电线末端侧移动制约部,该电线末端侧移动制约部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外周侧上;以及
外壳侧移动制约部,该外壳侧移动制约部形成在屏蔽壳的内周侧上,其中
当在所述屏蔽壳从外部插到所述壳体上的状态下,将所述电线末端侧移动制约部和所述外壳侧移动制约部围绕轴线相对地旋转的情形中,所述电线末端侧移动制约部和所述外壳侧移动制约部在预定的相对旋转位置处相互接合,由此制约所述壳体与屏蔽壳在轴向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并且
其中,在所述预定的相对旋转位置处制约所述壳体与所述屏蔽壳的相对旋转的旋转制约机构设置在所述电线末端侧移动制约部与所述外壳侧移动制约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固定结构,其中
所述壳体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并且
所述屏蔽层由涂覆在所述壳体的外周上的树脂形成。
CN201310379403.7A 2010-12-27 2011-12-27 用于线束的屏蔽结构 Active CN1034903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90407A JP5802010B2 (ja) 2010-12-27 2010-12-27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シールド構造
JP2010-290407 2010-12-27
JP2011-254136 2011-11-21
JP2011254136A JP5860679B2 (ja) 2011-11-21 2011-11-21 シェル固定構造
CN201180062944.6A CN103270556B (zh) 2010-12-27 2011-12-27 用于线束的屏蔽结构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2944.6A Division CN103270556B (zh) 2010-12-27 2011-12-27 用于线束的屏蔽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90356A CN103490356A (zh) 2014-01-01
CN103490356B true CN103490356B (zh) 2016-03-09

Family

ID=4638314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79403.7A Active CN103490356B (zh) 2010-12-27 2011-12-27 用于线束的屏蔽结构
CN201180062944.6A Active CN103270556B (zh) 2010-12-27 2011-12-27 用于线束的屏蔽结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2944.6A Active CN103270556B (zh) 2010-12-27 2011-12-27 用于线束的屏蔽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040845B2 (zh)
EP (2) EP2660827B1 (zh)
CN (2) CN103490356B (zh)
WO (1) WO20120910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73987A (ja) * 2011-09-27 2013-04-22 Yazaki Corp シールド構造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5741560B2 (ja) * 2012-11-28 2015-07-0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機器用コネクタ
US9466404B2 (en) * 2013-12-13 2016-10-11 Rohr, Inc. Rigid/pliable sectional resin infused shielded wire harness
US9437979B2 (en) 2014-04-03 2016-09-06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Grounding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DE102014109173B4 (de) * 2014-07-01 2023-06-07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Elektrische Kontakteinrichtung und elektrische Schweißverbindung sowi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Kontakteinrichtung und zum Einrichten einer Schweißverbindung
US10312638B2 (en) 2016-05-31 2019-06-04 Amphenol Corporation High performance cable termination
CN115275663A (zh) 2017-08-03 2022-11-01 安费诺有限公司 用于低损耗互连系统的连接器以及电子器件系统
JP6974146B2 (ja) * 2017-12-06 2021-12-0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配索材の接続構造
JP6793171B2 (ja) * 2018-11-30 2020-12-0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
US11437762B2 (en) 2019-02-22 2022-09-06 Amphenol Corporation High performance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JP7074804B2 (ja) * 2020-06-19 2022-05-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アッセンブリ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81607A (en) * 1985-10-04 1987-04-23 Alps Electric Co Ltd Shielding electronic devices
EP0452942A2 (en) * 1990-04-20 1991-10-23 Yazaki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ally shielded wire or cable
EP1469485A2 (en) * 2003-04-15 2004-10-20 Integral Technologies, Inc. Low cost shielded cable manufactured form conductive loaded resin-based materia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008522C2 (nl) * 1998-03-06 1999-09-07 Beele Eng Bv Doorvoerinrichting.
JP3346340B2 (ja) 1999-05-24 2002-11-1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ケース本体とカバーの固定構造
TW516362B (en) * 1999-12-06 2003-01-0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ystem
JP2002217566A (ja) 2001-01-17 2002-08-02 Yazaki Corp 電気部品収容筐体における電線端末部防水構造
JP2002262438A (ja) 2001-03-05 2002-09-13 Yazaki Corp 補機モジュール用中継部品および補機モジュール
JP4015372B2 (ja) 2001-03-15 2007-11-2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線のシールド構造
US6887105B2 (en) * 2001-06-14 2005-05-03 Ncr Corporation Providing shields to reduce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from connectors
JP3786594B2 (ja) * 2001-10-01 2006-06-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磁波シールド編組
JP2003284223A (ja) 2002-03-25 2003-10-03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シールド接続部品
US6905360B2 (en) * 2002-06-26 2005-06-14 Emerson Electric Co. Power cord connector for an appliance
JP3909763B2 (ja) * 2002-11-20 2007-04-2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シールド機能を備えた車両用導電路
JP4309121B2 (ja) * 2002-12-19 2009-08-05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ケーブルのノイズ抑制構造
JP4562699B2 (ja) * 2006-07-07 2010-10-13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電動圧縮機
JP4942539B2 (ja) 2006-08-02 2012-05-30 日星電気株式会社 同軸ケーブル
CN201000775Y (zh) 2007-02-07 2008-01-02 株洲湘火炬汽车灯具有限责任公司 密封式线束
CN201017705Y (zh) * 2007-03-01 2008-02-06 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线电源排线
JP4918424B2 (ja) * 2007-07-24 2012-04-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ボックス
JP5350323B2 (ja) * 2010-06-02 2013-11-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編組シールド部材、編組シールド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81607A (en) * 1985-10-04 1987-04-23 Alps Electric Co Ltd Shielding electronic devices
EP0452942A2 (en) * 1990-04-20 1991-10-23 Yazaki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ally shielded wire or cable
EP1469485A2 (en) * 2003-04-15 2004-10-20 Integral Technologies, Inc. Low cost shielded cable manufactured form conductive loaded resin-based materia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66673A3 (en) 2014-05-28
EP2666673A2 (en) 2013-11-27
WO2012091053A1 (ja) 2012-07-05
US20130341086A1 (en) 2013-12-26
US20130299229A1 (en) 2013-11-14
US9040845B2 (en) 2015-05-26
CN103270556A (zh) 2013-08-28
EP2660827A1 (en) 2013-11-06
CN103270556B (zh) 2016-04-06
EP2660827A4 (en) 2014-05-28
EP2660827B1 (en) 2016-10-12
EP2666673B1 (en) 2015-03-04
US9035200B2 (en) 2015-05-19
CN103490356A (zh) 2014-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90356B (zh) 用于线束的屏蔽结构
JP6983941B2 (ja) 遮蔽されたワイヤケーブルをスプライス接続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それによって作製されたケーブル
CN108075249B (zh) 保护件以及电线束
JP6616815B2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付き電線
CN102859802B (zh) 连接器
US20160329651A1 (en) Live portion protection structure and connector
EP2595258B1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braided wire
US9620891B2 (en) Connector for preventing force transmission
US10297364B2 (en) Wire harness
JP4238787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5802010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シールド構造
US9231350B2 (en) Connector
JP2010165486A (ja) 電線接続ユニット
WO2019188662A1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経路規制部材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US11377047B2 (en) Cover member and wire harness
EP2907199B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JP6577977B2 (ja) パッキン
JP2020141471A (ja)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EP3550677B1 (en) Branch circuit bod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6141094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シールド構造
JP2018010720A (ja) 電気コネクタ
WO2012029410A1 (ja) ケーブルアセンブリの製造方法
US20240047917A1 (en) Shield Wire Assembly
WO2023119804A1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8019450A (ja)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