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46064A - 一种绿原酸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绿原酸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46064A
CN103446064A CN2013103669450A CN201310366945A CN103446064A CN 103446064 A CN103446064 A CN 103446064A CN 2013103669450 A CN2013103669450 A CN 2013103669450A CN 201310366945 A CN201310366945 A CN 201310366945A CN 103446064 A CN103446064 A CN 1034460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lorogenic acid
injection
injectable powder
mannitol
powder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6694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46064B (zh
Inventor
张洁
黄英
杨华蓉
田晨煦
严永江
朱丽娜
黄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uzhang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Tech & Science Development Co Ltd Sichuan
Original Assignee
Jiuzhang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Tech & Science Development Co Ltd Sichu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uzhang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Tech & Science Development Co Ltd Sichuan filed Critical Jiuzhang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Tech & Science Development Co Ltd Sichuan
Priority to CN20131036694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460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46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460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460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460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原酸粉针剂,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绿原酸1-120份,支架剂1-320份、抗氧化剂1-8份。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粉针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绿原酸粉针剂稳定性好,复溶性强,临床使用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绿原酸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原酸粉针剂。
背景技术
绿原酸为多酚类化合物,实验研究证明,在酸、碱、光照和高温条件下不稳定,周宏灏、01thof MR和Gonthir MP等文献报道表明,绿原酸属不稳定的多酚类化合物,且易受到消化道菌群等因素的影响,口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较低,最好是采用血管给药方式,故注射剂型为该药物的较好剂型。绿原酸在水溶液中不稳定性,故不宜采用液体剂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绿原酸粉针剂,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了该绿原酸粉针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原酸粉针剂,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绿原酸1-120份,支架剂1-320份、抗氧化剂1-8份。
其中,所述的支架剂为蔗糖、甘露醇、葡萄糖、乳糖、海藻糖、羟乙基淀粉、右旋糖苷20、山梨醇、PEG1000、甘油、甘氨酸、1,2-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所述的抗氧化剂为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L-半胱氨酸盐酸盐或维生素C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其中,所述的支架剂为甘露醇;所述的抗氧化剂为亚硫酸氢钠。
其中,所述的绿原酸的纯度为98%以上。
其中,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绿原酸1-120份,亚硫酸氢钠1-8份、甘露醇1-320份。
进一步优选地,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绿原酸30份,亚硫酸氢钠2份、甘露醇8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的粉针剂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a、称取绿原酸,亚硫酸氢钠、甘露醇;
b、取注射用水,依次加入亚硫酸氢钠、绿原酸、甘露醇,搅拌使充分溶解,pH控制在2-4;注射用水的温度为45~50℃,加入0.03%的活性炭,搅拌30分钟后过滤除去活性炭,再用0.22um亲水性微孔滤膜精滤至滤液澄清,无菌灌装,冻干,即得。
其中,所述的冻干步骤采用二次升温冻干,放置于-38℃预冻,时间为3小时,冷凝器温度为-60℃,-45℃~-23℃升温时间为12h,-23℃~-28℃升温时间为6.5h,初始真空度为400~450mbar,结束真空度为180~200mbar,最低真空度为180mbar,升华干燥时间为24小时,再干燥30℃,3h。
其中,b步骤所述的采用磷酸缓冲溶液调节pH值为3~3.5。
其中,所述的包装材料为棕色低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和药用丁基橡胶瓶塞。
本发明粉针剂具有的优点:1.绿原酸属不稳定的多酚类化合物,且易受到消化道菌群等因素的影响,采用注射剂型,药物治疗生物利用度高,显效快;绿原酸在水溶液中有不稳定性,冻干粉针剂型可避免绿原酸在水中的分解。2.药效迅速:注射剂直接注入人体组织,所以吸收快,作用迅速。特别是静脉注射,直接进入血管而没有吸收阶段,所以在所有剂型中起效最快。3.剂量准确,作用可靠:注射剂属非胃肠道给药途径,不受胃肠道诸因素影响,因此剂量准确,作用可靠。4.适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本发明绿原酸粉针剂稳定性好,复溶性强,临床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绿原酸pH-降解反应速率曲线
图2绿原酸粉针剂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3注射用绿原酸吸湿平衡曲线图
图4冻干曲线(温度-时间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绿原酸粉针剂辅料选择试验
绿原酸原料药溶解度实验研究显示,样品在甲醇、乙醇中易溶,丙酮中溶解,乙酸乙酯中极微溶解;水中溶解度约为2%。
引湿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绿原酸略具有引湿性。
对原料的稳定性研究结果显示,绿原酸对光和热敏感。
绿原酸为多酚类化合物,易被氧化,在制剂处方研究中应考虑是否添加抗氧化剂;绿原酸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2%,在溶液配制时浓度应在2%之内;绿原酸具有引湿性,应对制剂研究和生产环境湿度进行控制;绿原酸对光敏感,应选择能避光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绿原酸对热敏感,应对工艺过程温度进行控制。
1、抗氧剂选择
绿原酸有多元酚结构,容易被氧化分解。为了防止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绿原酸被氧化,制剂处方中有必要考虑加入抗氧剂。注射剂一般常用的抗氧剂有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L-半胱氨酸盐酸盐和维生素C等,常用量是0.1~0.2%,拟用以上几种抗氧剂进行筛选。
2、pH值调节剂选择
绿原酸分子结构中含有酯键,pH对其水解降解速率有重要影响。于是用磷酸缓冲溶液调节绿原酸pH值在1.5~6.2,测定绿原酸的降解速率常数k,用各个pH下的lgk对pH作图,得到pH-降解反应速率曲线,确定稳定的pHm值。结果见图1。绿原酸降解按照一级动力学计算,结果见表1~2、图1。
表1不同pH值的缓冲液中绿原酸在不同时间点的浓度(μg/ml)
Figure BDA0000370116500000031
表2线性回归结果及不同pH值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和lgk
Figure BDA0000370116500000032
由以上实验结果可见,随着pH的增加,k值先降后升,绿原酸含量则反之。从pH-降解反应速率曲线可以看出pH值在2~4之间绿原酸水溶液比较稳定,pH值在3时绿原酸水溶液最稳定,故确定注射用绿原酸配液的pH值应在2~4之间。
绿原酸拟用的制剂规格为30mg/支,临床使用的较高浓度(0.03%)溶液pH值为3.5左右,冻干前绿原酸配液浓度为1.5%,经预试pH值为3.0左右,均在绿原酸稳定的pH值范围内,因此制剂辅料筛选时不添加pH值调节剂。
3、冻干支架剂选择
支架剂主要应用于冻干注射剂,它的作用是保证冻干后固形物结晶均匀,色泽一致,基本保持原液体积,不塌陷,不皱缩,再分散性好。常用的支架剂有甘露醇、乳糖和甘氨酸等,拟选用不同量的甘露醇、乳糖和甘氨酸进行处方筛选。
4、处方筛选和优化
4.1抗氧剂的筛选和优化
在绿原酸溶液中加入0.1%的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L-半胱氨酸盐酸盐和维生素C抗氧剂,用加热煮沸的方式,HPLC法考察绿原酸的含量变化来确定最佳的抗氧剂和用量。结果见表3。
表3抗氧剂对绿原酸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Figure BDA0000370116500000041
本实验所用的抗氧剂亚硫酸氢钠、L-半胱氨酸盐酸盐和维生素C都能增加绿原酸的稳定性,焦亚硫酸钠不能增加绿原酸的稳定性;但加入L-半胱氨酸盐酸盐和维生素C的绿原酸溶液颜色加深,而加入亚硫酸氢钠对绿原酸溶液颜色无影响。据报道,亚硫酸氢钠作为抗氧剂的原理是其具有较高的标准电位势(E0),能代替药物先受到氧化破坏,目前将亚硫酸氢钠作为抗氧剂的注射液有止血敏注射液、安乃近注射液和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其用量都在0.1~0.2%。亚硫酸氢钠是注射剂常用的抗氧剂,对人体有较高的安全性,且与绿原酸同为还原性物质,不会产生相互反应,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中试产品的影响因素实验也证明两者有较好的相容性),所以选用0.1%亚硫酸氢钠作为本品的抗氧剂。
4.2支架剂的筛选和优化
分别选用不同量的甘露醇、乳糖和甘氨酸作为支架剂,以外观、复溶性(加入0.9%NaCl注射液2ml观察)以及澄明度为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筛选出最佳支架剂和用量。结果见表4。
表4不同支架剂和用量对冻干制剂的影响
Figure BDA0000370116500000051
注:“++++”表示溶解迅速;“+++”表示溶解比较迅速,但是在最开始有块状物出现;“++”表示溶解速度较慢,同时最开始有块状物出现。
结果表明4%甘露醇做为支架剂所得到的产品成型性、复溶性和澄清度较好。甘露醇是冻干粉针剂常用的支架剂,对人体有较高的安全性,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绿原酸发生相互反应,二者应有较好的相容性(中试产品的影响因素实验也证明两者有较好的相容性),故确定以4%甘露醇作为本品的支架剂。
5、处方确定
依据上述处方筛选和优化实验结果,以1000个制剂单位(30mg/支)确定处方为:
Figure BDA0000370116500000052
Figure BDA0000370116500000061
6、辅料相容性实验
取绿原酸及绿原酸加辅料的样品,分别进行高温(60℃)、高湿(相对湿度92.5%)和强光照射(照度4500lx±500lx)的实验,检测项目为:性状、干燥失重、有关物质和含量。
6.1高温实验
取绿原酸及绿原酸加辅料的样品,于60℃孵箱中放置,分别于第0、5、10天取样检测,结果见表5。
表5高温(60℃)实验结果
Figure BDA0000370116500000062
结果高温5天和10天与0天比较,绿原酸及绿原酸加辅料在性状、干燥失重、有关物质和绿原酸含量方面变化基本一致,说明在高温(60℃)条件下,辅料与绿原酸有较好的相容性。
6.2高湿实验
取绿原酸及绿原酸加辅料的样品,分别于相对湿度92.5%(KNO3饱和溶液)的干燥器中放置,于25℃孵箱中恒温观察,分别于第0、5、10天取样检测,结果见表6。
表6高湿(相对湿度92.5%)实验结果
Figure BDA0000370116500000063
Figure BDA0000370116500000071
结果高湿5天和10天与0天比较,绿原酸及绿原酸加辅料在性状、干燥失重、有关物质和绿原酸含量方面变化基本一致,说明在高湿条件下,辅料与绿原酸有较好的相容性。
6.3强光照射实验
取绿原酸及绿原酸加辅料的样品,室温条件下,于光照强度为4500±500lx的光照箱中进行光照实验。分别于0、5、10天取样检测,结果见表7。
表7强光照射(照度4500lx±500lx)实验结果
Figure BDA0000370116500000072
结果强光照射5天和10天与0天比较,绿原酸及绿原酸加辅料在性状、干燥失重、有关物质和绿原酸含量方面变化基本一致,说明在强光照射条件下,辅料与绿原酸有较好的相容性。
绿原酸及绿原酸加辅料的高温、高湿和强光照射的实验结果说明辅料与绿原酸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试验例2本发明绿原酸粉针剂制剂工艺研究试验
根据冻干粉针剂的剂型特点和绿原酸原料药的理化性质,进行注射用绿原酸的工艺设计和工艺研究。
1、工艺设计
注射用绿原酸的工艺过程设计为:配液→除菌过滤→无菌灌装→冷冻干燥→包装,生产工艺流程图如图2。
2、工艺研究
2.1配液工艺研究
(1)溶解工艺研究
投料顺序为先加抗氧剂亚硫酸氢钠,用注射用水溶解,然后加入绿原酸使溶解,最后加入支架剂甘露醇搅拌溶解。
绿原酸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2%,配液浓度(约为1.5%)小于溶解度,在常温条件下应能充分溶解,经验证在配液浓度下能完全溶解。
(2)活性炭吸附工艺研究
活性炭是配制注射液常用的吸附剂,颗粒内部有许多微孔,具有很大的活性表面,对药液的色素、杂质和热原有吸附作用。用量一般是0.01~0.5%,如甲硝唑注射液的活性炭用量一般在0.05~0.08%;诺氟沙星注射液活性炭用量在0.02~0.04%;甘露醇注射液活性炭用量在0.2~0.5%。为了充分保证制剂的安全性,采用活性炭吸附药液中的色素、杂质和热源,但活性炭加入量越多,吸附作用越大,绿原酸的损失也大,故对活性炭用量进行筛选,结果见表8。
表8活性炭用量的筛选
以上结果说明活性炭用量越高,绿原酸含量下降得越多,在不影响吸附效果的前提下,活性炭用量越少越好,综合考虑我们选择活性炭用量为0.03%。活性炭吸附时间为30分钟,注射用水的温度为45~50℃。经小试产品和中试产品细菌内毒素检查证明,该步骤能有效的除去热原类物质。
(3)初滤工艺
在药液中加入活性炭吸附时间30分钟后,为了保证精滤的效果,采用滤纸初滤,除去活性炭。经验证初滤后溶液澄清。
2.2精滤工艺研究
绿原酸对热敏感,为充分保证绿原酸的药效活性,采用精滤工艺进行终产品的除菌和除杂。精滤常采用0.22μm微孔滤膜,本品为水溶液,故采用亲水性0.22μm微孔滤膜进行精滤工艺研究,精滤过程中以滤膜完整性为指标,考察滤膜的可靠性;以精滤后滤膜对绿原酸吸附率为指标,考察滤膜对绿原酸的吸附性;以精滤后药液的无菌检查、澄清度与颜色和可见异物为指标,考察精滤工艺的可行性。
(1)滤膜完整性考察
以亲水性0.22μm微孔滤膜(上海亚东核级树脂有限公司)进行精滤前后的起泡点实验,结果精滤前滤膜承受的起泡点压力为0.40Mpa,精滤后滤膜承受的起泡点压力为0.41Mpa,精滤前后均具有良好的完整性,说明该微孔滤膜适用于注射用绿原酸的除菌和除杂。
(2)滤膜对绿原酸的吸附性考察
以亲水性0.22μm微孔滤膜(上海亚东核级树脂有限公司)进行滤膜对绿原酸的吸附性考察,结果见表9。
表9吸附性考察结果
结果表明,亲水性0.22μm微孔滤膜(上海亚东核级树脂有限公司)对绿原酸的吸附率较小,说明此种微孔滤膜不会造成绿原酸的较大损失。
(3)精滤液相关质量指标考察
表10精滤液相关质量指标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0370116500000092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亲水性0.22μm微孔滤膜(上海亚东核级树脂有限公司)进行精滤,能有效的去除药液中的细菌和异物,同时绿原酸的损失较小。
2.3冻干工艺研究
绿原酸对热敏感,故采用冷冻干燥工艺进行生产。绿原酸在低温条件下比较稳定,药液固含量不高,粘度低,容易冷冻干燥成型,故采用常规的冷冻干燥条件进行冻干工艺研究。设计冻干预试条件为预冻温度-38℃,预冻时间3小时,冷凝器温度-60℃,升华干燥时间24小时。
表11冻干工艺预试研究结果
Figure BDA0000370116500000101
冻干工艺预试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条件下,冻干样品的外观、复溶性和干燥失重等均较好,故确定本品预冻温度为-38℃,预冻时间为3小时,冷凝器温度为-60℃,初始真空度为400~450mbar,结束真空度为180~200mbar,最低真空度为180mbar,升华干燥时间为24小时。
表127批产品工艺研究冷冻干燥工艺参数
Figure BDA0000370116500000102
2.4冻干产品吸湿曲线研究
分别取三份注射用绿原酸冻干粉末约0.5g于称量瓶中,精密称定,放在相对湿度为57.7%(25℃)的干燥器中,在一定时间称重,计算平均增重百分比,绘制吸湿曲线。结果见表13,图3。
表13注射用绿原酸增重百分比
Figure BDA0000370116500000111
从图可以看出,注射用绿原酸在相对湿度57.7%放置时,在4小时内增重明显,随后趋于平缓,所以在冻干结束后应迅速轧盖。
2.5冻干产品温度-时间冻干曲线
冻干曲线反应的是在冷冻干燥过程中,物料温度、隔板温度、冷凝器温度、箱体真空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冻干曲线的绘制不仅能够反映冻干机的性能,并且对实际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见图4。
3、工艺验证
据上述工艺研究结果,确定注射用绿原酸生产工艺为:按照制剂处方,以125支每批进行工艺验证,取注射用水,依次加入亚硫酸氢钠、绿原酸和甘露醇,搅拌使充分溶解,pH控制在2~4;加入0.03%针用活性炭,搅拌30分钟后过滤除去活性炭,再用0.22μm微孔滤膜精滤至滤液澄清,无菌灌装,按确定的冻干工艺参数进行冻干,轧盖即得。
4、直接接触药品包装材料的初步选择
绿原酸对光敏感,应选择能避光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故初步确定采用棕色低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和药用丁基橡胶瓶塞作为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
5、影响因素实验
将注射用绿原酸分别放于60℃恒温培养箱、相对湿度92.5%,25℃孵箱和照度为(4500±500)lx的光照仪器内,在5、10天取出,检测制剂外观性状、溶液颜色、pH值、不溶性微粒、可见异物、澄清度、有关物质和标示含量及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棕色低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和药用丁基橡胶瓶塞的内外表面性状进行考察,与0天样品对比,实验结果如下:
表14注射用绿原酸在高温、高湿及强光照射下的考察结果
Figure BDA0000370116500000121
结果高温10天与0天比较,注射用绿原酸的性状由类白色粉末变成微黄色粉末;pH值基本无变化;可见异物基本无变化;有关物质咖啡酸含量增加了21.74%,其它有关物质含量增加了47.47%;绿原酸含量降低了0.26%;棕色低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和药用丁基橡胶瓶塞外观均无变化。说明高温对采用棕色低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和药用丁基橡胶瓶塞包装的注射用绿原酸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与辅料相容性实验(未采用内包装)的绿原酸加辅料基本相当。
结果高湿10天与0天比较,注射用绿原酸的性状基本无变化;pH值基本无变化;可见异物基本无变化;有关物质含量基本无变化;绿原酸含量基本无变化;棕色低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和药用丁基橡胶瓶塞外观均无变化,说明高湿对采用棕色低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和药用丁基橡胶瓶塞包装的注射用绿原酸稳定性基本无影响。
结果光照10天与0天比较,注射用绿原酸性状基本无变化;pH值基本无变化;可见异物基本无变化;有关物质咖啡酸含量增加了16.96%,其它有关物质含量增加了42.19%;10天与0天比较,绿原酸含量降低了0.38%;棕色低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和药用丁基橡胶瓶塞外观均无变化。说明强光对采用棕色低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和药用丁基橡胶瓶塞包装的注射用绿原酸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但小于辅料相容性实验(未采用内包装)的绿原酸加辅料。
以上结果说明高温和强光对注射用绿原酸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高湿对注射用绿原酸的稳定性基本无影响,故采用棕色低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和药用丁基橡胶瓶塞包装的注射用绿原酸应在凉暗处保存。
6、注射用绿原酸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将注射用绿原酸,按临床拟用最大浓度(0.03%),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注射用水配制成供试溶液,于0,2,4和6小时分别取样,检查各供试溶液颜色、pH值、澄清度、不溶性微粒、可见异物、有关物质和标示含量等项目,检查结果见表15。
研究结果表明,注射用绿原酸以临床常用的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注射用水分别配制成临床拟用最大浓度的溶液,6小时内含量无明显变化;溶液澄清无色;不溶性微粒和可见异物合格;有关物质无明显变化,说明注射用绿原酸与临床常用注射用溶剂配伍稳定性良好。为保证绿原酸的质量和用药安全性,建议临床使用时,配制溶液应在6小时内使用。
Figure BDA0000370116500000141
综上所述,为了确定合理的注射用绿原酸制剂处方,发明人对抗氧剂、最佳pH值、活性炭用量及吸附方法、冻干所用的支架剂做了筛选,结果以亚硫酸氢钠作为抗氧剂,在配制中控制绿原酸溶液pH在2~4,有利于制剂稳定;用0.03%的活性炭,在45℃~50℃搅拌30分钟过滤,绿原酸损失率为5%左右,而且热原(内毒素)检查合格;用4%的甘露醇作为制剂支架剂得到的冻干品成型性好,复溶性好;工艺验证结果证明了处方和工艺的合理性;进行了7批产品生产,经全检,7批产品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规定,充分证明了处方和工艺的合理性。另外,产品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说明注射用绿原酸应在凉暗处保存;产品的质量研究和稳定性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处方及工艺的合理性;进行了产品的配伍稳定性研究,注射用绿原酸与临床常用注射用溶剂6小时内的配伍稳定性良好,建议临床使用时,配制溶液应在6小时内使用。

Claims (9)

1.一种绿原酸粉针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绿原酸1-120份,支架剂1-320份、抗氧化剂1-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剂为蔗糖、甘露醇、葡萄糖、乳糖、海藻糖、羟乙基淀粉、右旋糖苷20、山梨醇、PEG1000、甘油、甘氨酸、1,2-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所述的抗氧化剂为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L-半胱氨酸盐酸盐或维生素C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剂为甘露醇;所述的抗氧化剂为亚硫酸氢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绿原酸的纯度为98%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针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绿原酸30份,亚硫酸氢钠2份、甘露醇80份。
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针剂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a、称取绿原酸,亚硫酸氢钠、甘露醇;
b、取注射用水,依次加入亚硫酸氢钠、绿原酸、甘露醇,搅拌使充分溶解,pH控制在2-4;注射用水的温度为45~50℃,加入0.03%的活性炭,搅拌30分钟后过滤除去活性炭,再用0.22um亲水性微孔滤膜精滤至滤液澄清,无菌灌装,冻干,即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冻干步骤采用二次升温冻干,放置于-38℃预冻,时间为3小时,冷凝器温度为-60℃,-45℃~-23℃升温时间为12h,-23℃~-28℃升温时间为6.5h,初始真空度为400~450mbar,结束真空度为180~200mbar,最低真空度为180mbar,升华干燥时间为24小时,再在温度30℃条件下干燥3h。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步骤采用磷酸缓冲溶液调节pH值3~3.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装材料为棕色低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和药用丁基橡胶瓶塞。
CN201310366945.0A 2013-08-21 2013-08-21 一种绿原酸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4460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66945.0A CN103446064B (zh) 2013-08-21 2013-08-21 一种绿原酸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66945.0A CN103446064B (zh) 2013-08-21 2013-08-21 一种绿原酸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46064A true CN103446064A (zh) 2013-12-18
CN103446064B CN103446064B (zh) 2015-04-15

Family

ID=49729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66945.0A Active CN103446064B (zh) 2013-08-21 2013-08-21 一种绿原酸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4606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0484A (zh) * 2013-12-27 2014-04-02 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前列地尔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5434369A (zh) * 2014-09-22 2016-03-30 四川九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复溶性及高稳定性的绿原酸冻干粉针
CN111346061A (zh) * 2018-12-21 2020-06-30 北京科莱博医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绿原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28945A (zh) * 2020-08-18 2020-10-02 四川九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注射剂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8960A (zh) * 2004-05-08 2005-01-26 四川九章生物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高纯度绿原酸制剂
CN1616403A (zh) * 2004-09-21 2005-05-18 济南永曜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从金银花中提取制备绿原酸的工艺
CN1813705A (zh) * 2005-11-23 2006-08-09 广东大光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注射用绿原酸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2391119A (zh) * 2011-11-14 2012-03-28 肖文辉 高纯度绿原酸制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8960A (zh) * 2004-05-08 2005-01-26 四川九章生物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高纯度绿原酸制剂
CN1616403A (zh) * 2004-09-21 2005-05-18 济南永曜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从金银花中提取制备绿原酸的工艺
CN1813705A (zh) * 2005-11-23 2006-08-09 广东大光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注射用绿原酸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2391119A (zh) * 2011-11-14 2012-03-28 肖文辉 高纯度绿原酸制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0484A (zh) * 2013-12-27 2014-04-02 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前列地尔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3690484B (zh) * 2013-12-27 2015-06-24 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前列地尔的药物组合物
CN105434369A (zh) * 2014-09-22 2016-03-30 四川九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复溶性及高稳定性的绿原酸冻干粉针
WO2016045530A1 (zh) * 2014-09-22 2016-03-31 四川九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复溶性及高稳定性的绿原酸冻干粉针
CN111346061A (zh) * 2018-12-21 2020-06-30 北京科莱博医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绿原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46061B (zh) * 2018-12-21 2022-02-18 北京科莱博医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绿原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28945A (zh) * 2020-08-18 2020-10-02 四川九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注射剂
WO2022037362A1 (zh) * 2020-08-18 2022-02-24 四川九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注射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46064B (zh) 2015-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46064B (zh) 一种绿原酸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34373A (zh) 一种注射用奥拉西坦冻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U2017422167A1 (en) Preparation of Pulsatilla saponin B4 for injection
US9918956B2 (en) Chlorogenic acid powder-injec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KR101468153B1 (ko) 5α-안드로스테인-3β,5,6β-트리올 주사제 및 제조방법
CN105193819A (zh) 一种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盐酸头孢替安组合物
CN114617848A (zh) 一种注射用环磷腺苷冻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00022B (zh) 一种注射用托拉塞米及其制备工艺
CN105125480A (zh) 一种硫辛酸的液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94811B (zh) 一种甘氨双唑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94779A (zh) 一种注射用炎琥宁粉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06258A (zh) 阿卡波糖固体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5498B (zh) 一种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CN103271880A (zh) 一种头孢地嗪钠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65754B (zh) 注射用亚叶酸钙组合物的冻干粉剂的制备方法
CN105125558A (zh) 一种抗菌药物盐酸头孢替安组合物
CN104434821A (zh) 一种注射用甲磺酸加贝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15539A (zh) 一种奈达铂冻干粉针剂的制备方法
CN103462907A (zh) 一种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74744B (zh) 稳定的盐酸替罗非班液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0192A (zh) 一种注射用转化糖冻干粉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50086A (zh) 一种奥扎格雷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药物组合物
CN104825438A (zh)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盐酸雷尼替丁冻干粉针剂组合物
CN101658498B (zh) 三磷酸胞苷二钠与精氨酸的冻干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62908A (zh) 一种注射用雷贝拉唑钠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610000 No. two, No. 10 South Road, Chengdu hi tech Zone, Sichuan, China

Applicant after: SICHUAN JIUZH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610041 Sichuan high tech Zone, Chengdu Province Park, No. two South Road, No. 10

Applicant before: Jiuzhang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Tech. & Science Development Co., Ltd., Sichua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Jie

Inventor after: Yang Huarong

Inventor after: Tian Chenxiu

Inventor after: Yan Yongjiang

Inventor after: Zhu Lina

Inventor after: Huang Wa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Jie

Inventor before: Huang Ying

Inventor before: Yang Huarong

Inventor before: Tian Chenxiu

Inventor before: Yan Yongjiang

Inventor before: Zhu Lina

Inventor before: Huang Wa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ZHANG JIE HUANG YING YANG HUARONG TIAN CHENXU YAN YONGJIANG ZHU LINA HUANGWANG TO: ZHANG JIE YANG HUARONG TIAN CHENXU YAN YONGJIANG ZHU LINA HUANG WANG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JIUZHANG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TECH. + SCIENCE DEVELOPMENT CO., LTD., SICHUAN TO: SICHUAN JIUZHANG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