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27184B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27184B
CN103427184B CN201310149293.5A CN201310149293A CN103427184B CN 103427184 B CN103427184 B CN 103427184B CN 201310149293 A CN201310149293 A CN 201310149293A CN 103427184 B CN103427184 B CN 1034271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transfer
transfer medium
medium
sticking department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492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27184A (zh
Inventor
立石仁
室昌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 Pex Inc
Original Assignee
Dai Ichi Se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Ichi Se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Ichi Sei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27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71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271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718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directly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01R12/774Retainer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充分且恒定地确保卡定锁定部(13a)相对于信号传送介质(F)的卡合量。采用如下结构,即,在与信号传送介质的上表面面对的介质插入通路的内壁面的一部分,形成有相对于介质插入通路的内壁面的其他部位呈朝向信号传送介质的上表面突出的台阶形状的基准抵接面(11e1),使信号传送介质的上表面至少与介质插入通路的基准抵接面抵接,以该基准抵接面为基准在厚度方向上定位信号传送介质的上表面,于是,无论信号传送介质的厚度偏差如何,都能恒定地维持卡定锁定部的卡合量及解除量,能够使信号传送介质的保持力稳定,并且实现电连接器的小型化。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卡定锁定部卡合并保持在被插入到介质插入通路中的信号传送介质的方式构成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各种电气设备等中,作为用于电连接柔性印刷电路板(FPC)或柔性扁平电缆(FFC)等各种信号传输介质的构件,广泛使用各种电连接器。例如,如下述的专利文献1那样,在被安装在印刷线路板上而使用的电连接器中,由FPC或FFC等构成的信号传输介质从由绝缘外壳(绝缘体)的内壁面形成的介质插入通路的前端侧开口部被插入内部,此后,通过作业者的操作力将促动器(转动操作构件)朝向连接器前方侧或后方侧的连接作用位置被压倒地进行转动。由此,与设置在信号传送介质的终端部分上的卡合定位部相对地配置的卡定锁定部以落入的方式移动并成为卡扣状态,通过此时的卡定锁定部相对于信号传送介质的卡合定位部的卡合力,将信号传送介质的终端部分保持在大致不动状态。
与此相对,在具有所谓单动自锁机构的电连接器中,相对于被插入到绝缘外壳内部的信号传输介质,卡定锁定部翘起地进行弹性位移,然后,卡定锁定部落入信号传输介质的卡合定位部来进行卡合。若使用具有这样的单动自锁机构的电连接器,则仅将信号传送介质插入到电连接器内部的规定位置,就能够将信号传送介质保持在大致不动状态,从而能够谋求提高作业效率。
像这样,在一般的电连接器中,广泛采用以下结构,即,从卡定锁定部与被插入到介质插入通路的信号传送介质的单侧表面面对的状态,使卡定锁定部相对于信号传送介质的卡合定位部卡合地移动而成为卡扣状态,从而进行信号传送介质的保持。然而,被插入到电连接器的信号传送介质的厚度存在偏差,于是存在卡定锁定部的卡扣量即卡合量与该信号传送介质的偏差量对应地变化这样的问题。
更具体来说,即使在信号传送介质的厚度偏差量收敛于所设定的尺寸公差内的情况下,对于薄尺寸的信号传送介质来说,卡定锁定部相对于卡合定位部的卡扣量变小,因此,信号传送介质的保持力降低,信号传送介质可能会从电连接器脱离。另一方面,在厚尺寸的信号传送介质被插入到电连接器的情况下,卡定锁定部相对于该信号传送介质的卡合定位部的卡扣量变大,能够充分地获得信号传送介质的保持力,但在进行锁定的解除操作以使卡定锁定部从信号传送介质脱离的情况下,必须与信号传送介质的厚度量相应地较大地确保卡定锁定部的脱离所需的移动量(行程量),存在电连接器的整体与该厚度的扩大量相应地大型化的倾向。
另外,为能够顺畅地将信号传送介质插入到电连接器,例如,需要事先清除设置在信号传送介质上的卡合定位部向介质插入通路的中途部分卡扣等障碍,因此,以往通过在绝缘外壳上设置对信号传送介质的两侧缘进行引导的导向壁部来解决。由于信号传送介质的端缘部接触或碰撞该绝缘外壳的导向壁部,所以为防止导向壁部因这些冲击力而产生变形、破损,增厚导向壁部的壁厚,使其具有规定的强度。因此,在以往的电连接器中,存在电连接器与需要增厚导向壁部的壁厚的量相应地大型化的倾向。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0789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无论信号传送介质的厚度偏差如何,都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充分地确保卡定锁定部相对于信号传送介质的卡合量,并且能够谋求整体的小型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电连接器成为将信号传送介质向由绝缘外壳的内壁面包围而形成的介质插入通路的内部插入或从内部拔出的结构,在该电连接器中,卡定锁定部相对于被插入到所述介质插入通路的信号传送介质的卡合定位部移动到卡合位置,使得所述卡定锁定部保持所述信号传送介质,所述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与所述信号传送介质的单侧表面面对的所述介质插入通路的内壁面的一部分,设置有与所述信号传送介质的单侧表面抵接的基准抵接面,所述基准抵接面相对于与所述信号传送介质的单侧表面面对的所述介质插入通路的内壁面的其他部位,呈朝向所述信号传送介质的单侧表面突出的台阶形状地形成。
此时的所述卡定锁定部相对于所述信号传送介质配置在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侧的区域,并且所述基准抵接面被配置在与所述卡定锁定部在所述连接器长度方向上邻接的位置。
另外,所述卡定锁定部成为跨到所述信号传送介质的上侧表面地进行弹性位移的配置关系,并且所述基准抵接面形成在与所述信号传送介质的上侧表面面对的所述介质插入通路的上侧内壁面的一部分,所述基准抵接面相对于所述上侧内壁面的其他部位位于下方,从而形成所述台阶。
根据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本发明,在将信号传送介质插入到介质插入通路时,构成该介质插入通路的内壁面的一部分的基准抵接面成为比其他的部位更接近信号传送介质的单侧表面的位置关系,因此该信号传送介质的单侧表面成为至少与介质插入通路的基准抵接面抵接的状态,并且该信号传送介质的单侧表面成为以基准抵接面为基准在厚度方向上被定位的状态。另一方面,卡定锁定部从信号传送介质的单侧表面侧向卡合位置移动,因此信号传送介质的单侧表面通过基准抵接面被定位,于是,无论信号传送介质的厚度偏差如何,都能恒定地维持卡定锁定部相对于信号传送介质的卡合量,能够使信号传送介质的保持力稳定,并且使解除卡定锁定部的卡合状态所需的卡定锁定部的移动量恒定,能够不考虑信号传送介质的厚度偏差地使电连接器小型化。
另外,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所述卡定锁定部上,设置有在所述卡定锁定部与所述信号传送介质的卡合定位部卡合时与所述绝缘外壳的一部分抵接的止动片。
根据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本发明,由于卡定锁定部的移动位置通过止动片被限制在恒定的位置,所以卡定锁定部相对于信号传送介质的卡合量更稳定,并且待机状态下的卡定锁定部前端的突出量也稳定。
而且,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所述卡定锁定部上,一体地连接设置有在所述信号传送介质的厚度方向与该卡定锁定部相对的推压部件,通过所述推压部件对所述信号传送介质朝向所述卡定锁定部侧施力。而且,所述推压部件优选具有与所述信号传送介质的接地导电路径连接的悬臂状的板簧片。
根据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本发明,被插入到介质插入通路的信号传送介质通过推压部件的板簧片被向卡定锁定部侧推压,因此信号传送介质更可靠地与基准抵接面抵接。
另外,在本发明中,电连接器成为将信号传送介质向由绝缘外壳的内壁面包围而形成的介质插入通路的内部插入或从内部拔出的结构,所述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外壳上,设置有与被插入到所述介质插入通路的信号传送介质中的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侧面接触的导向侧壁板,在所述卡定锁定部上,一体地连接设置有从所述连接器长度方向的外侧与所述绝缘外壳的导向侧壁板抵接的支承片部。
根据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本发明,被插入到介质插入通路的信号传送介质沿绝缘外壳的导向侧壁板顺畅地移动,并且绝缘外壳的导向侧壁板被与卡定锁定部连接设置的支承片部加强,因此能够实现导向侧壁板的薄型化,并相应地使电连接器小型化。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连接器采用了如下结构,即,在与信号传送介质的单侧表面面对的介质插入通路的内壁面的一部分,与信号传送介质的单侧表面抵接的基准抵接面相对于介质插入通路的内壁面的其他部位呈朝向信号传送介质的单侧表面突出的台阶形状地形成,并且作为构成介质插入通路的内壁面的一部分的基准抵接面比其他部位更接近信号传送介质的单侧表面这样的位置关系,成为使信号传送介质的单侧表面至少与介质插入通路的基准抵接面抵接的状态,以基准抵接面为基准在厚度方向上定位信号传送介质的单侧表面,于是,无论信号传送介质的厚度偏差如何,都能恒定地维持卡定锁定部相对于信号传送介质的卡合量,使信号传送介质的保持力稳定,并且使解除卡定锁定部的卡合状态所需的卡定锁定部的移动量恒定,能够实现电连接器的小型化。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因此,无论信号传送介质的厚度偏差如何,都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充分地确保卡定锁定部相对于信号传送介质的卡合量,并且能够谋求整体的小型化,并能够廉价且大幅提高电连接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信号传送介质(FPC)即将被插入到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之前的状态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2是表示从图1所示的状态插入信号传送介质(FPC)并完成信号传送介质相对于电连接器的插入、并且信号传送介质通过卡定锁定部被卡定的状态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3是图1及图2所示的电连接器的正面说明图。
图4是图1及图2所示的电连接器的俯视说明图。
图5是图1及图2所示的电连接器的侧视说明图。
图6是沿图3中的A-A线的横截面说明图。
图7是沿图3中的B-B线的横截面说明图。
图8是沿图3中的C-C线的横截面说明图。
图9是表示信号传送介质(FPC)被插入并完成了信号传送介质相对于电连接器的插入的状态的与图6相当的横截面说明图。
图10是表示信号传送介质(FPC)被插入且信号传送介质相对于电连接器的插入进行到中途的状态的与图7相当的横截面说明图。
图11是表示信号传送介质(FPC)被插入并完成了信号传送介质相对于电连接器的插入的锁定状态的与图7相当的横截面说明图。
图12是表示从信号传送介质(FPC)的锁定状态开始进行了锁定解除操作的状态的与图7相当的横截面说明图。
图13是表示信号传送介质(FPC)被插入并完成了信号传送介质相对于电连接器的插入的状态的与图8相当的横截面说明图。
图14是表示图1~图13所示的电连接器所使用的锁定部件的构造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15是表示图14所示的锁定部件的构造的俯视说明图。
图16是将图1~图13所示的电连接器的连接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分即图3中的D部分放大表示的局部正面放大图。
图17是将图1~图13所示的电连接器的连接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分放大地表示的局部放大外观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在信号传送介质(FPC)的插入完成状态下,沿图1中的F-F线的横截面的立体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连接器
11绝缘外壳
11a介质插入口
11b顶部壁板
11c底面壁板
11d导向侧壁板
11e端缘推压板
11e1基准抵接面
11f零件安装口
11g支承座部
11h锁定操作盖部
12导电接头
12a基板连接部
12b挠性臂部
12c端子接触凸部
13锁定部件
13a卡定锁定部
13a1止动片
13b可动梁部
13c连结支柱部
13d固定基板
13d1推压部件
13d2接点凸部
13d3支承片部
13e锁定解除推压部
F信号传送介质(FPC或FFC等)
Fa卡合定位部
P印刷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将本发明适用于如下的电连接器的实施方式,该电连接器为进行由柔性印刷电路板(FPC)或柔性扁平电缆(FFC)等构成的信号传送介质的连接而被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使用。
[关于电连接器的整体结构]
图1~图18所示的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0由具有所谓直插(NON-ZIF)式的单动自锁机构的电连接器构成,在通过设置在绝缘外壳11的前端缘部(图6的左端缘部)上的介质插入口11a,将上述信号传送介质(FPC或FFC等)F的终端部分插入到绝缘外壳11内的规定位置时,自动地进行该信号传送介质F的锁定。
[关于绝缘外壳]
此时的绝缘外壳11由呈细长状延伸的中空框体状的绝缘部件形成,以下将该绝缘外壳11中的长的横向宽度方向称为“连接器长度方向”,另外,将以插入信号传送介质(FPC或FFC等)F的终端部分的方式进行插入或以使其脱离的方式进行拔出的方向称为“连接器前后方向”。而且,将与这些“连接器长度方向”及“连接器前后方向”双方正交的方向称为“连接器上下方向”。
在该绝缘外壳11的前端缘部分(图6左端缘部分),如上所述,供由柔性印刷电路板(FPC)或柔性扁平电缆(FFC)等构成的信号传送介质F的终端部分插入的介质插入口11a,沿连接器长度方向呈细长状设置。介质插入口11a以构成介质插入通路的方式朝向连接器后方侧(图6的右侧)伸出。该介质插入通路由被绝缘外壳11的内壁面包围而形成的空间部分构成,该介质插入通路中的上下的内壁面由绝缘外壳11的顶部壁板11b及底面壁板11c形成。
另外,介质插入通路的连接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的内壁面由绝缘外壳11的导向侧壁板11d、11d形成。上述各导向侧壁板11d成为与从介质插入口11a被插入的信号传送介质(FPC或FFC等)F的板宽度方向的两侧端面接触的配置关系,信号传送介质F的两侧端面沿该导向侧壁板11d滑动的同时进行顺畅的移动。上述各导向侧壁板11d由在连接器长度方向上构成较薄的壁厚的板状部件形成,后述的锁定部件13的支承片部13d3在连接器长度方向的外侧的部位与该导向侧壁板11d邻接地配置成构成导向侧壁板11d的加强部件。
像这样,当信号传送介质(FPC或FFC等)F被插入到绝缘外壳11的介质插入通路内时,信号传送介质F的单侧表面(上表面)相对于绝缘外壳11的顶部壁板11b从下方侧面对地配置,并且信号传送介质F的另单侧表面(下表面)相对于绝缘外壳11的底面壁板11c从上方侧面对,另外,信号传送介质F的板宽度方向的两侧端面沿两导向侧壁板11d、11d移动。而且,如图16所示,在形成了介质插入通路的内壁面的绝缘外壳11上,从上方侧与信号传送介质F的单侧表面(上表面)抵接的端缘推压板11e形成在形成了介质插入通路上侧的内壁部的顶部壁板11b上。
该端缘推压板11e分别被配置在绝缘外壳11的顶部壁板11b中的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侧部分,并相对于两导向侧壁板11d、11d的内壁面一体地被连结。而且,在上述各端缘推压板11e的下表面形成有基准抵接面11e1,该基准抵接面11e1成为从上方侧与被插入到介质插入通路内的信号传送介质F的单侧表面(上表面)中的板宽度方向(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侧端缘部分面对地抵接的配置关系。另外,与这些端缘推压板11e、11e对应地,绝缘外壳11的底面壁板11c在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侧部分以呈向下方的台阶形状地凹陷的方式形成,底面壁板11c中的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侧区域与信号传送介质F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空间上的余量。
像这样,绝缘外壳11的顶部壁板11b在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侧部分具有端缘推压板11e、11e,但构成了上述各端缘推压板11e的下表面的基准抵接面11e1相对于顶部壁板11b的其他部位即向连接器内侧(连接器中心侧)延伸的顶部壁板11b所具有的一般的内壁面(下表面),稍向下方突出地形成。像这样,各端缘推压板11e的基准抵接面11e1成为向下方错位的配置关系,在与顶部壁板11b的一般的内壁面(下表面)之间形成的台阶的量(高度)t1基于所使用的信号传送介质F所具有的最小厚度t2来确定。
具体说明这点,首先,如上所述,供信号传送介质(FPC或FFC等)F插入的绝缘外壳11的介质插入通路作为包含绝缘外壳11的端缘推压板11e在内的顶部壁板11b和底面壁板11c之间的空间部分而形成,但此时的介质插入通路中的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成为比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分的开口高度t3在高度方向缩小了端缘推压板11e的基准抵接面11e1所具有的向下方的台阶t1后的开口高度(t3-t1)。而且,被插入到介质插入通路内的信号传送介质F通过具有由绝缘外壳11的基准抵接面11e1和底面壁板11c确定的高度(t3-t1)的开口空间被插入内侧。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该基准抵接面11e1和底面壁板11c确定的开口高度(t3-t1)被设定成与信号传送介质F所具有的最小厚度t2相等,或者以稍有间隙的程度使信号传送介质F顺畅地进入((t3-t1)=t2),并且,上述台阶t1、即端缘推压板11e的基准抵接面11e1和顶部壁板11b的一般的内壁面(下表面)之间的错位量(高度)被确定以实现上述那样的高度关系。
当将具有最小厚度t2的信号传送介质(FPC或FFC等)F插入到具有这样的基准抵接面11e1的介质插入通路时,由于信号传送介质F的厚度t2成为与由基准抵接面11e1和底面壁板11c形成的介质插入通路的开口高度(t3-t1)相等的状态((t3-t1)=t2),所以该信号传送介质F以大致水平地延伸的通常状态逐渐被插入。另一方面,在具有比其更厚的通常厚度t4的信号传送介质F被插入的情况下,由于信号传送介质F的厚度t4比由基准抵接面11e1和底面壁板11c形成的介质插入通路的开口高度(t3-t1)大(t4>(t3-t1)),所以该信号传送介质F的两侧缘部分因与基准抵接面11e1之间的抵接力而被向下方压下,如图16中的单点划线所示,两侧缘部分呈弯曲状地变形。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将信号传送介质F插入到绝缘外壳11的介质插入通路内时,即使信号传送介质F的厚度存在偏差,也成为信号传送介质F的单侧表面(上表面)相对于端缘推压板11e的基准抵接面11e1始终抵接的配置关系。
另外,在介质插入通路的连接器后端缘部(图6的右端缘部),用于安装后述的导电接头12的零件安装口11f同样地沿连接器长度方向呈细长状设置。排列有通过该零件安装口11f被插入到介质插入通路内的导电接头12,并且在上述多个导电接头12的外侧、即介质插入通路中的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分别配置有锁定部件13。
[关于导电接头]
其中的导电接头12由呈适当形状的薄板状金属制部件形成,多个导电接头12从绝缘外壳11后端侧的零件安装口11f朝向连接器前方侧(图6的左侧)被插入,在绝缘外壳11的内部,沿连接器长度方向隔开适当间隔地以多极状配置。这些导电接头12分别作为信号传送用或接地用的任一方,以通过软钎焊被安装在形成于印刷电路板P(参照图9~图13)上的导电路径的状态被使用。
即,如上所述被安装在绝缘外壳11内部的各导电接头12的配置位置成为与在通过介质插入口11a被插入到绝缘外壳11内的信号传送介质(FPC或FFC等)F上设置的配线图案对应的设定。该信号传送介质F的配线图案是以适当的间距配置信号传送用导电路径(信号线焊垫)或屏蔽用导电路径(屏蔽线焊垫)而形成的。
具体说明各导电接头12的结构,该导电接头12沿信号传送介质F的插拔方向(图6的左右方向)即连接器前后方向延伸地形成。该导电接头12中的连接器后端侧部分从绝缘外壳11的连接器后端部向后方突出,该后方突出部分作为通过软钎焊与形成在印刷电路板P(参照图9~图13)上的导电路径连接的基板连接部12a而形成。
而且,由细长状的梁部件构成的挠性臂部12b从上述导电接头12的基板连接部12a向连接器前方侧一体地伸出。该挠性臂部12b以在与基板连接部12a的连接部分呈大致直角立起的方式弯折形成,并且在该立起部分的上端部分再次朝向连接器前方侧呈大致直角弯折,并沿绝缘外壳11的顶部壁板11b的内壁面呈悬臂状地伸出。该导电接头12的挠性臂部12b构成为,以与基板连接部12a的连接部分或其附近为中心,在图6的纸面内沿上下方向摆动。
另外,挠性臂部12b的伸出侧即连接器前方侧的部分(图6的左端侧部分)向斜下方倾斜地伸出,在该伸出端部分,端子接触凸部12c与形成在信号传送介质(FPC或FFC等)F上的信号传送用导电路径或屏蔽用导电路径(配线图案)的任一方对应地呈图示朝下的突出形状地设置。如上所述将信号传送介质F插入到了绝缘外壳11的介质插入通路内时,设置在该导电接头12上的端子接触凸部12c成为跨到该信号传送介质F的配线图案上的配置关系,在信号传送介质F被插入到了最终位置时,通过挠性臂部12b的弹性力,两者被压接并维持在电连接的状态。
[关于单动自锁机构]
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0如上所述具有单动自锁机构,作为其前提,在信号传送介质(FPC或FFC等)F的终端部分,尤其如图1所示,在宽度方向两侧的端缘部分,形成有由缺口状的凹部构成的卡合定位部Fa、Fa。而且,构成为,与设置在该信号传送介质F上的卡合定位部Fa、Fa对应地在电连接器10侧设置有锁定部件13、13,通过这些锁定部件13、13的卡定作用(锁定作用)来保持信号传送介质F的插入状态。
[关于锁定部件]
如上所述配置在绝缘外壳11的连接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部分的一对锁定部件13、13彼此成为在连接器长度方向上相互对称的构造,因此以下的说明仅对一个锁定部件13进行,省略关于另一个的说明。
锁定部件13构成对信号传送介质(FPC或FFC等)F进行锁定或解除锁定的锁定机构及锁定解除机构,该锁定部件13被配置在上述绝缘外壳11的介质插入通路中的形成了连接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壁面的导向侧壁板11d的附近,更具体来说,如下所述,设置在该锁定部件13的前端部分上的卡定锁定部13a被配置在相对于与导向侧壁板11d连结的端缘推压板11e在连接器内侧(连接器中心侧)邻接的位置。
而且,在将信号传送介质F插入到电连接器10的内部时,信号传送介质F的插入侧前端缘抵接在该锁定部件13的一部分,更具体来说抵接在后述的卡定锁定部13a上,由此,卡定锁定部13a成为跨到信号传送介质F的表面地进行弹性位移的状态(参照图10),进而,伴随信号传送介质F的插入,该卡定锁定部13a落入信号传送介质F的卡合定位部Fa并成为卡合状态(锁定状态)。(参照图11)
此时的锁定部件13的整体尤其如图14及图15所示,通过由薄壁板状的金属部件构成的一体弯折构造体形成,具有上述卡定锁定部13a的由细长状梁部件构成的可动梁部13b借助连结支柱部13c与固定基板13d一体地连接设置。其中的固定基板13d由呈平面大致矩形的板状部件形成,并配置成被载置在上述绝缘外壳11的介质插入通路的底面壁板11c的上表面上。
在固定基板13d的大致中央区域,由弹簧状部件构成的推压部件13d1与该固定基板13d一体地形成。该推压部件13d1由朝向连接器后方侧呈悬臂状地伸出的板簧片形成,在该伸出侧前端部分,与信号传送介质(FPC或FFC等)F的接地导电路径连接的接点凸部13d2向上方侧突出地形成。
而且,设置在该推压部件13d1上的接点凸部13d2从下方侧朝向上方与信号传送介质F的下表面接触,从而通过该推压部件13d1的弹性作用力,将信号传送介质F朝向其厚度方向的上方推起。此时,该推压部件13d1沿上下方向与后述的卡定锁定部13a相对地配置,通过该推压部件13d1的弹性作用力,将信号传送介质F朝向卡定锁定部13a侧压靠。
另外,在上述固定基板13d的连接器前端缘部分,一体地连接设置有朝向连接器外侧伸出的支承片部13d3。该支承片部13d3从固定基板13d的外侧缘部经由下方台阶朝向连接器长度方向的外侧大致水平地伸出之后,朝向连接器上方侧呈大致直角弯折地立起,进而从其上端部分朝向连接器后方侧呈大致直角弯折并大致水平地伸出。此时的支承片部13d3从上述介质插入口11a在连接器长度方向的外侧被压入绝缘外壳11的壁部,通过由该支承片部13d3的压入产生的固定力,锁定部件13整体相对于绝缘外壳11被固定。
另外,设置在该锁定部件13上的支承片部13d3,相对于如上所述形成了介质插入通路的连接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壁面的绝缘外壳11的导向侧壁板11d,在连接器外侧邻接地配置,并且,相对于由较薄壁的板状部件形成的导向侧壁板11d,支承片部13d3从连接器外侧构成加强部件地配置。
而且,在该固定基板13d的连接器后端缘部分,一体地连接有上述的连结支柱部13c。连结支柱部13c由宽度细的板状部件形成,朝向连接器后方大致水平地伸出之后,朝向连接器长度方向的外侧呈大致直角弯折并延伸,进而从其外端部分向上方呈大致直角弯折地立起。而且,上述可动梁部13b以大致水平地延伸的方式被连结在该连结支柱部13c的上端部分。
可动梁部13b在绝缘外壳11的介质插入通路内从该介质插入通路的底面壁板11c向上方侧隔开适当间隔地沿连接器前后方向延伸,并从与上述连结支柱部13c的连结部分向连接器前方侧和连接器后方侧这两个相反侧方向分支地延伸。而且,基于连结支柱部13c所具有的弹性挠性,该可动梁部13b能够弹性位移,可动梁部13b能够以连结支柱部13c或其附近为转动中心进行摆动。此时的可动梁部13b的摆动在图6的纸面内沿上下方向进行。
另外,在如上所述作为摆动部件构成的可动梁部13b的前端侧部分(图10的左端侧部分),设置有由钩状部件构成的卡定锁定部13a。该卡定锁定部13a由朝向下方呈大致三角形突出的板状部件形成,并在该卡定锁定部13a的下端侧具有顶点部,并且设置有从该下端侧顶点部朝向前方侧上方倾斜地延伸的倾斜引导边。具有这样的结构的卡定锁定部13a被配置在设置于信号传送介质F的终端部分的卡合定位部Fa的正上方位置时,朝向该卡合定位部Fa的内部落入并成为卡扣状态,通过此时的卡定锁定部13a的卡合力来保持信号传送介质F的插入状态。
在此,具体说明从信号传送介质(FPC或FFC等)F的插入到卡合的状态,首先,如图10所示,在以将信号传送介质F通过绝缘外壳11的介质插入口11a插入到绝缘外壳11的介质插入通路内的方式进行插入时,该信号传送介质F的插入侧的前端缘部与设置在锁定部件13上的卡定锁定部13a的倾斜引导边抵接,通过由该倾斜引导边产生的上方分力,使卡定锁定部13a跨到信号传送介质F的表面上。由此,上述锁定部件13的可动梁部13b如图10所示以连结支柱部13c附近的摆动支点为中心被向上方推起地进行弹性位移。而且,若信号传送介质F的终端部分朝向连接器后方侧被压入,则在该信号传送介质F的卡合定位部Fa移动到了卡定锁定部13a的正下方位置时,如图11所示,通过可动梁部13b的弹性恢复力,卡定锁定部13a以落入信号传送介质F的卡合定位部Fa内部的方式摆动。其结果是,卡定锁定部13a卡扣在信号传送介质F的卡合定位部Fa而成为卡合状态,信号传送介质F被保持为不能向连接器前方侧拔出。
像这样,当信号传送介质(FPC或FFC等)F通过锁定部件13成为卡合状态(锁定状态)时,包含上述卡定锁定部13a在内的可动梁部13b的连接器前方侧部分被向上方推起地进行弹性位移,但通过在形成了介质插入通路的上壁面的绝缘外壳11的顶部壁板11b上形成的狭缝部,允许此时的可动梁部13b的向上方侧的弹性位移。该狭缝部由贯穿绝缘外壳11的顶部壁板11b的细长状的孔部形成,在上述可动梁部13b的上方侧部分,由具有包含从连结支柱部13c到卡定锁定部13a之间的部位在内的长度且具有比该可动梁部13b的板厚度稍大的间隙的细长状的空间部分形成。
而且,如上所述将信号传送介质(FPC或FFC等)F插入到绝缘外壳11的内部时,锁定部件13的卡定锁定部13a跨到该信号传送介质F的表面上,从而使锁定部件13的可动梁部13b被向上方侧推起地进行弹性位移时,该进行了上方弹性位移的可动梁部13b中的前方侧部分进入作为上述锁定确认构件的狭缝部的内部,由此,允许可动梁部13b的上方弹性位移,并且目视该可动梁部13b的上方弹性位移。
另外,止动片13a1从上述卡定锁定部13a的上缘部朝向连接器长度方向的内侧(连接器中心侧)呈凸缘状伸出。呈凸缘状的该止动片13a1与使绝缘外壳11的上表面部凹陷而形成的支承座部11g的上方侧面对地配置,如上所述,卡定锁定部13a与信号传送介质(FPC或FFC等)F的卡合定位部Fa卡合时,该止动片13a1与绝缘外壳11的支承座部11g抵接,由此,止动片13a1的下方移动位置被限制在恒定位置。
[关于锁定解除机构]
另一方面,从如上所述卡定锁定部13a与信号传送介质F的卡合定位部Fa卡合并保持信号传送介质F的状态,如图12所示,进行锁定解除操作时,卡定锁定部13a抵抗锁定部件13的可动梁部13b的弹性力被向上方抬起地摆动,该卡定锁定部13a从信号传送介质F的卡合定位部Fa脱离。
即,在上述锁定部件13的可动梁部13b,在卡定锁定部13a的相反侧的部位即从连结支柱部13c向后方侧伸出的梁状部分,设置有锁定解除推压部13e。该锁定解除推压部13e构成为向与上述的卡定锁定部13a相反的方向摆动,但从绝缘外壳11的后端部向后方侧外方突出地形成,通过向下方推压该锁定解除推压部13e,从而向上方侧推起前端侧的卡定锁定部13a。
另外,在绝缘外壳11后端部分中的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与这样的锁定解除推压部13e对应地设置有一对锁定操作盖部11h、11h。上述各锁定操作盖部11h在上述锁定部件13的锁定解除推压部13e的正上方位置从绝缘外壳11的后端部向后方呈悬臂状地伸出,相对于锁定解除推压部13e成为从上方重合的配置关系。另外,上述各锁定操作盖部11h由较宽广的板状部件形成,该较宽广的锁定操作盖部11h成为从上方侧覆盖具有狭窄的板厚的锁定解除推压部13e的上缘部这样的配置关系。
在这样的锁定操作盖部11h的上表面,形成有凹凸状的防滑部,该锁定操作盖部11h被作业者的指尖等向下方压下,从而使得上述锁定部件13的锁定解除推压部13e也同样地被向下方压下,由此,设置在可动梁部13b的相反侧的卡定锁定部13a被向上方推起。其结果是,此前一直与信号传送介质F的卡合定位部Fa卡合的卡定锁定部13a从卡合定位部Fa向上方脱离,信号传送介质F成为自由状态并成为能够朝向前方拔出的状态。
像这样,对锁定部件13实施锁定解除操作时,如上所述,包含卡定锁定部13a在内的可动梁部13b的前方侧部分被向上方推起地进行弹性位移,此时的可动梁部13b的上方弹性位移,与上述信号传送介质(FPC或FFC等)F的插入时同样地通过设置在绝缘外壳11上的狭缝部被允许,并且该可动梁部13b的上方侧突出部分通过狭缝部向上方突出地构成,通过从外侧目视该可动梁部13b的上方侧突出部分,能够容易地确认锁定部件13的位移状态。
根据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当将信号传送介质(FPC或FFC等)F以插入到绝缘外壳11的介质插入通路内的方式进行插入时,构成由绝缘外壳11的顶部壁板11b形成的介质插入通路的内壁面的一部分的基准抵接面11e1,成为比其他部位(连接器中心侧区域)更接近信号传送介质F的单侧表面(上表面)的位置关系。因此,信号传送介质F的单侧表面(上表面)以至少抵接到介质插入通路的基准抵接面11e1的状态被插入,该信号传送介质F的单侧表面(上表面)成为以基准抵接面11e1为基准在厚度方向(高度方向)上被定位的状态。
另一方面,由于卡定锁定部13a从与信号传送介质F的单侧表面(上表面)从上方侧接触的状态向下方移动并移动到卡合位置,所以如上所述信号传送介质F的单侧表面(上表面)被基准抵接面11e1定位,于是,无论信号传送介质F的厚度偏差如何,卡定锁定部13a相对于信号传送介质F的卡合定位部Fa的卡合量(卡扣量)都被恒定地维持。其结果是,使由卡定锁定部13a产生的信号传送介质F的保持力稳定,并且使解除卡定锁定部13a的卡合状态所需的该卡定锁定部13a的移动量恒定,能够不考虑信号传送介质F的厚度偏差地使电连接器10整体小型化。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定锁定部13a的下方移动位置通过止动片13a1被限制在恒定的位置,因此卡定锁定部13a相对于信号传送介质(FPC或FFC等)F的卡合量更稳定。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被插入到介质插入通路的信号传送介质F通过设置在锁定部件13上的推压部件13d1被向卡定锁定部13a侧即上方推压,因此可以更可靠地进行信号传送介质F相对于构成了端缘推压板11e下表面的基准抵接面11e1的压靠。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被插入到介质插入通路的信号传送介质(FPC或FFC等)F沿绝缘外壳11的导向侧壁板11d顺畅地移动,并且绝缘外壳11的导向侧壁板11d通过与卡定锁定部13a连接设置的支承片部13d3被加强,因此能够实现导向侧壁部11d的薄型化,并能够相应地实现电连接器10整体的小型化。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具体地说明了本发明人研发的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言而喻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中,采用了使基准抵接面抵接在信号传送介质的上表面侧的结构,但在卡定锁定部从与信号传送介质的下表面侧相对的位置向上方移动并卡合的构造中,采用使基准抵接面与信号传送介质的下表面侧抵接的结构。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是在信号传送介质被插入时供接头部件轻轻接触的所谓直插(NON-ZIF)式的电连接器,但本发明也可以同样地适用于以在信号传送介质被插入时接头部件从信号传送介质分离的状态配置的所谓零插入力(ZIF)式的电连接器。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被固定在电连接器上的信号传送介质,采用了柔性印刷电路板(FPC)及柔性扁平电缆(FFC),但本发明还能够同样地适用于使用了其他的信号传送用介质等的情况。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中,使用了相同形状的导电接头,但本发明还能够同样地适用于交替地配置了不同形状的导电接头的构造。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广泛地适用于各种电气设备所使用的各种各样的电连接器。

Claims (5)

1.一种电连接器,成为将信号传送介质向由绝缘外壳的内壁面包围而形成的介质插入通路的、形成内部空间的上侧内壁面和下侧内壁面之间插入或从内部拔出的结构,
在该电连接器中,配置在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侧的区域的卡定锁定部,相对于被插入到所述介质插入通路的信号传送介质的卡合定位部,跨到所述信号传送介质的上侧表面地进行弹性位移并移动到卡合位置,使得所述卡定锁定部保持所述信号传送介质,所述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信号传送介质的上侧表面面对的所述介质插入通路的上侧内壁面的一部分且在连接器长度方向上与所述卡定锁定部邻接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信号传送介质的上侧表面抵接的基准抵接面,
所述基准抵接面以相对于所述上侧内壁面的其他部位位于下方侧的方式,形成为朝向所述信号传送介质的上侧表面突出的台阶形状,
所述基准抵接面与所述介质插入通路的下侧内壁面之间的空间高度被设定为与所述信号传送介质具有的最小厚度相等,并且,
在所述介质插入通路的连接器长度方向两侧的区域中,成为具有通常厚度的信号传送介质的两侧缘部分因与所述基准抵接面之间的抵接力而被向下方压下的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定锁定部上,设置有在所述卡定锁定部与所述信号传送介质的卡合定位部卡合时与所述绝缘外壳的一部分抵接的止动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卡定锁定部上,一体地连接设置有在所述信号传送介质的厚度方向与该卡定锁定部相对的推压部件,
通过所述推压部件对所述信号传送介质朝向所述卡定锁定部侧施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部件具有与所述信号传送介质的接地导电路径连接的悬臂状的板簧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绝缘外壳上,设置有与被插入到所述介质插入通路的信号传送介质中的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侧面接触的导向侧壁板,
在所述卡定锁定部上,一体地连接设置有从所述连接器长度方向的外侧与所述绝缘外壳的导向侧壁板抵接的支承片部。
CN201310149293.5A 2012-05-16 2013-04-26 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271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12811 2012-05-16
JP2012112811A JP5601347B2 (ja) 2012-05-16 2012-05-16 電気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7184A CN103427184A (zh) 2013-12-04
CN103427184B true CN103427184B (zh) 2016-01-20

Family

ID=48143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4929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27184B (zh) 2012-05-16 2013-04-26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054451B2 (zh)
EP (1) EP2665134A3 (zh)
JP (1) JP5601347B2 (zh)
KR (1) KR101472663B1 (zh)
CN (1) CN103427184B (zh)
TW (1) TWI4963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01347B2 (ja) * 2012-05-16 2014-10-08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015971B2 (ja) * 2014-10-02 2016-10-26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プラグコネクタ
JP5809343B1 (ja) * 2014-10-30 2015-11-10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10530082B2 (en) 2015-08-31 2020-01-07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having a pair of locking arms
CN106532360B (zh) * 2015-09-10 2018-11-09 宏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接地构件的连接器组合
US10305209B2 (en) 2016-02-26 2019-05-28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JP1583930S (zh) * 2016-08-03 2017-08-21
JP6540674B2 (ja) * 2016-12-09 2019-07-1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CN108336528A (zh) * 2018-05-17 2018-07-27 瀚荃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结构
JP6729640B2 (ja) * 2018-06-28 2020-07-2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996521B2 (ja) * 2019-02-20 2022-01-17 I-Pex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947195B2 (ja) 2019-02-20 2021-10-13 I−Pex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841290B2 (ja) 2019-02-20 2021-03-10 I−Pex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32155A (ja) * 2004-07-16 2006-02-02 Smk Corp コネクタ
CN101859948A (zh) * 2009-03-31 2010-10-13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JP2010267498A (ja) * 2009-05-15 2010-11-25 I-Pex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
JP2012022848A (ja) * 2010-07-13 2012-02-02 I-Pex Co Ltd コネク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95633B2 (en) * 2000-02-11 2004-02-24 Tyco Electronics Belgium Ec N.V.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6561843B1 (en) * 2001-11-16 2003-05-13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FPC connector
TW534493U (en) * 2002-06-20 2003-05-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5004993A (ja) * 2003-06-09 2005-01-06 Jst Mfg Co Ltd プラグ型コネクタ及びこれを含む電気コネクタ
JP4479989B2 (ja) 2003-08-29 2010-06-09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6196424A (ja) * 2005-01-17 2006-07-27 Jst Mfg Co Ltd Fpc用コネクタ
TWM272265U (en) * 2005-01-28 2005-08-01 Cheng Uei Prec Ind Co Ltd Connector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7275955B2 (en) * 2005-04-19 2007-10-02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4279823B2 (ja) * 2005-10-26 2009-06-1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TWM298810U (en) * 2006-02-27 2006-10-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4215265B2 (ja) * 2006-04-28 2009-01-28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及び平型導体付き電気コネクタ
JP4953904B2 (ja) * 2007-04-27 2012-06-13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CN101730958A (zh) * 2007-05-03 2010-06-09 Fci连接器新加坡有限公司 用于柔性电路的连接器
JP4384210B2 (ja) * 2007-07-31 2009-12-1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7399193B1 (en) * 2007-11-06 2008-07-15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onnector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CN101874329B (zh) * 2007-11-29 2013-08-14 Fci连接器新加坡有限公司 具有旋转致动器的柔性印刷电路连接器
JP4192203B1 (ja) * 2007-12-26 2008-12-10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TWI387160B (zh) * 2008-04-18 2013-02-21 P Two Ind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combination
JP2010056066A (ja) * 2008-07-29 2010-03-11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CN201323266Y (zh) * 2008-10-16 2009-10-0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7887351B2 (en) * 2008-10-30 2011-02-15 Taiwan Suncagey Industrial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flat conductor
CN201430274Y (zh) * 2009-04-23 2010-03-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7997924B2 (en) * 2009-07-27 2011-08-16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onnector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4915879B2 (ja) * 2009-08-10 2012-04-11 株式会社アイペックス コネクタ装置
TWM380605U (en) * 2009-11-12 2010-05-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4982770B2 (ja) * 2009-12-04 2012-07-25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4931261B2 (ja) * 2010-02-03 2012-05-1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5110334B2 (ja) * 2010-10-05 2012-12-26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704319B2 (ja) * 2011-02-14 2015-04-2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207004B2 (ja) * 2011-02-22 2013-06-1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US8672698B2 (en) * 2011-07-22 2014-03-18 Hosiden Corporation Card connector
TWM429189U (en) * 2011-10-14 2012-05-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601347B2 (ja) * 2012-05-16 2014-10-08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905776B2 (ja) * 2012-05-18 2016-04-2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32155A (ja) * 2004-07-16 2006-02-02 Smk Corp コネクタ
CN101859948A (zh) * 2009-03-31 2010-10-13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JP2010267498A (ja) * 2009-05-15 2010-11-25 I-Pex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
JP2012022848A (ja) * 2010-07-13 2012-02-02 I-Pex Co Ltd コネク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472663B1 (ko) 2014-12-12
US9054451B2 (en) 2015-06-09
CN103427184A (zh) 2013-12-04
EP2665134A2 (en) 2013-11-20
EP2665134A3 (en) 2015-06-03
TWI496357B (zh) 2015-08-11
JP2013239388A (ja) 2013-11-28
TW201351789A (zh) 2013-12-16
JP5601347B2 (ja) 2014-10-08
KR20130128314A (ko) 2013-11-26
US20130309891A1 (en) 2013-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7184B (zh) 电连接器
CN103378482B (zh) 电连接器
CN102544911B (zh) 电气连接器
CN102856730B (zh) 电连接器
EP1311028A2 (en) Connector for flat flexible cable
US20070032115A1 (en) Flat c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EP1635425B1 (en) Connection terminal
CN104836046A (zh) 连接器端子
US926381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1416358B (zh) 电路板连接器的外壳
JP5530278B2 (ja) コネクタ組立体
CN108232848A (zh) 电连接器
CN105576396A (zh) 端子保持部件以及由其和导电部件构成的夹紧装置
EP1950839A1 (en) Electric connector for circuit board
EP1385232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plug connector and receptacle connector
CN1296314A (zh) 下一代互连器
US7351093B2 (en) Connector
CN1427509A (zh) 具有改进锁定装置的电连接器
US20220263273A1 (en) Low-height connector for high-speed transmission
CN2886853Y (zh) 电连接器
JP2019102205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19149230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6537100B2 (ja) 多段基板接続構造、及び電気接続箱
JP5817504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11216438A (ja) 平板状導電接続部材用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