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56730B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56730B
CN102856730B CN201210219352.7A CN201210219352A CN102856730B CN 102856730 B CN102856730 B CN 102856730B CN 201210219352 A CN201210219352 A CN 201210219352A CN 102856730 B CN102856730 B CN 1028567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ocking
latch
arm
rele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193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56730A (zh
Inventor
石丸将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 Pex Inc
Original Assignee
Dai Ichi Se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Ichi Se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Ichi Sei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56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67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567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67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01R12/774Retain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利用简易的结构,良好地进行插入绝缘壳体的内部的信号传送介质的保持以及脱离的电连接器。将一对锁定解除操作部(14)在信号传送介质(PB)的两侧外侧部分以互相相对的方式配置一对,上述一对锁定解除操作部(14)与从绝缘壳体(11)一体延伸出的解除臂部(14a)一体地连续设置,能够以互相接近/远离的方式移动,由于包括通过使一对锁定解除操作部(14)彼此向接近方向移动而使锁定部(13f)向解除方向变位的锁定解除连杆机构,降低使锁定部(13f)变位的锁定解除连杆机构的零件件数,谋求构造的简易化,并且通过容易的操作可靠地进行一对锁定解除操作部(14)对锁定部(13f)的解除操作。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成为利用锁定部保持插入连接器主体部的内部的信号传送介质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在各种电气设备等中,广泛地采用将柔性扁平电缆(FFC)、柔性印刷基板(FPC)等信号传送介质相对于电路布线基板电连接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例如借助接合于电路布线基板的基板连接腿部(夹紧机构),以使连接器主体部从电路布线基板的表面立起的方式安装,从设于该电连接器的连接器主体部的插入开口部朝向内侧插入信号传送介质而进行电连接。
在这样的电连接器中的、所谓非零插入力(Non-Zif)型式的电连接器中,经常采用以下的自动锁定机构,即,在朝向内部插入的信号传送介质的插入侧的终端部分形成有例如由缺口状的凹部构成的定位部,通过设于电连接器侧的锁定部卡合于设于该信号传送介质侧的定位部,保持该信号传送介质的插入状态。
但是,在这种以往的电连接器(专利文献1)中,经常采用以下的结构,即,不使用为了获得保持于连接器内的触头组与信号传送介质(FPC)的各接地部的接触压力的滑动件,即使小的接触载荷也防止信号传送介质的脱落的使用轴支承锁定杆的结构。对于这样的结构,由于设于连接器主体部的锁定部由另外的构件成形,所以由于零件件数的增大等,存在连接器整体价格变高的倾向。此外,由于成为利用锁定部的自重向信号传送介质侧卡合的结构,所以存在无法充分地获得相对于信号传送介质的保持力的问题。
另外,在其他的以往的连接器(专利文献2中)中,也提出有以下的结构,即,通过在安装于壳体的两端且焊接于电路布线基板的加强金属配件上设有弹性地按压并支承FPC的弹性支承片,能够防止信号传送介质(FPC)的位置偏离等。但是,由于由弹性支承片产生的按压力的作用方向与加强金属配件的焊接部存在位置偏离的关系,所以在多次反复进行锁定部的解除操作时,由于连续施加于连接器主体部的解除操作力,对连接器主体部的安装状态等产生影响,电连接有可能变得不稳定。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961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003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易的结构,良好地进行插入绝缘壳体的内部的信号传送介质的保持以及脱离的电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连接器通过使锁定部与插入绝缘壳体的内部的信号传送介质的板宽度方向的两侧部分卡合而进行上述信号传送介质的保持,另一方面,通过操纵锁定解除操作部而解除上述锁定部的卡合状态,其中,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在沿着上述板宽度方向隔着上述信号传送介质的两侧外侧部分以互相相对的方式配置一对,上述一对锁定解除操作部连续设置于从上述绝缘壳体呈悬臂状一体地延伸出的解除臂部,通过该解除臂部的弹性变位,上述一对锁定解除操作部彼此能够以互相接近/远离的方式移动,上述一对锁定解除操作部包括锁定解除连杆机构,该锁定解除连杆机构在上述一对锁定解除操作部彼此向接近的方向移动时使上述锁定部向解除方向变位。
在这样的结构中,由于配置在信号传送介质的两侧外侧的一对锁定解除操作部借助解除臂部与绝缘壳体一体地设置,所以降低使锁定部变位的锁定解除连杆机构的零件件数,谋求构造的简易化。此外,通过例如以夹在作业者的指尖之间的方式向互相接近的方向按压一对锁定解除操作部等,以容易的操作可靠地进行锁定部的解除。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上述锁定解除连杆机构包括一体地具有上述锁定部的锁定构件,并且,包括以相对于该锁定构件抵接/远离的方式设于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的解除按压部,上述锁定构件具有:锁定臂部,能够弹性变位地支承上述锁定部;以及解除力承受板,以从该锁定臂部一体地延伸出的方式设置,沿相对于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的移动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并且,设于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的解除按压部在上述一对锁定解除操作部彼此向接近的方向移动时能够抵接地进入上述解除力承受板,利用从该解除按压部向上述解除力承受板的抵接力,上述锁定部与上述锁定臂部一起向解除方向推开。
根据这样的结构,利用设于锁定解除操作部的解除按压部的抵接作用,借助解除力承受板,进行锁定臂部的弹性变位,由此进行锁定部的解除,所以能够由比较小的操作力可靠地进行锁定部的解除。
此外,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上述解除臂部设有滑动接触支承部,该滑动接触支承部至少在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移动时能够滑动地抵接上述锁定构件或绝缘壳体的一部分。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锁定解除操作时的解除臂部的弹性变位在借助滑动接触支承部被支承于锁定构件或绝缘壳体的状态下进行,所以稳定且平滑地进行锁定解除操作。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上述锁定臂部形成为从上述锁定构件的基部呈悬臂状延伸出的摇动构件,在该锁定臂部的摇动侧部分设有上述锁定部,例如优选的是,上述锁定臂部从上述锁定构件的基部以呈大致U字状地折回的方式延伸出。
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在随着电连接器的小型化等成为在比较小的空间内收容锁定臂部的结构的情况下,因为能够较长地确保锁定臂部的跨度,所以良好地进行锁定臂部的弹性变形,平滑地进行锁定部的卡合/解除。
此外,优选的是,本发明的上述锁定构件的基部以与钎焊接合于印刷布线基板的基板连接部一体连续的方式形成。
根据这样的结构,从锁定解除操作部施加于解除力承受板的解除操作力由基板连接部直接地承受,良好地确保电连接器整体的强度。
此外,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上述绝缘壳体中设有以上述锁定臂部能够摇动的方式收容该锁定臂部的锁定臂收容室,在该锁定臂收容室中设有摇动限制壁部,该摇动限制壁部在上述锁定臂部摇动时通过抵接该锁定臂部的一部分而限制上述锁定部的摇动量。
根据这样的结构,锁定解除操作部的解除操作时的锁定臂部的变位量,即锁定部的变位量,由摇动限制壁部抑制在一定量以下,适当地确保锁定部相对于信号传送介质的突出量,防止锁定部及其锁定解除连杆机构、信号传送介质的破损、损伤。此外,完成信号传送介质的插入之后锁定臂部恢复为初始状态时,通过形成使该锁定臂部的一部分抵接摇动限制壁部那样的位置关系,能够产生所谓的插入完成的卡塔声,防止保持未完成信号传送介质的插入的状态。另外,在插入完成后的信号传送介质上施加有拔出力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摇动限制壁部阻止锁定臂部,以防止其向锁定部的解除方向摇动,防止信号传送介质的脱落。
此外,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上述锁定构件上一体地设有对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赋予弹性恢复力的复位弹簧片。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操纵了锁定解除操作部之后,除了由解除臂部的弹性变位产生的恢复力之外,还对锁定解除操作部辅助地赋予由复位弹簧片产生的弹性恢复力,所以该锁定解除操作部从锁定部的解除位置朝向原先的位置可靠地恢复,避免由锁定解除操作部无法恢复而造成的锁定部的不稳定状态。
如以上所述那样,在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中,将解除锁定部的卡合状态的锁定解除操作部在信号传送介质的两侧外侧部分以互相相对的方式配置一对,将上述一对锁定解除操作部一体地连续设置于从绝缘壳体一体地延伸出的解除臂部,能够以互相接近/远离的方式移动,上述一对锁定解除操作部包括锁定解除连杆机构,该锁定解除连杆机构通过使该两锁定解除操作部彼此向接近方向移动而使锁定构件向解除方向变位,降低使锁定部变位的锁定解除连杆机构的零件件数,谋求构造的简易化,并且以容易的操作可靠地进行由一对锁定解除操作部产生的锁定部的解除操作,所以能够利用简易的结构,良好地进行插入绝缘壳体的内部的信号传送介质的保持以及脱离,能廉价且大幅度地提高电连接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正面侧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构造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2是从背面侧表示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3是表示从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去除了锁定构件的状态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4是表示图1~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的长度方向一端部分的构造的局部放大立体说明图。
图5是图1~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的俯视说明图。
图6是表示图1~图5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图,且是沿着图5中的VI-VI线的横截面说明图。
图7是表示图1~图5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图,(A)是沿着图5中的VII-VII线的横截面说明图,(B)是表示从(A)的状态起进行解除操作的状态的横截面说明图。
图8是表示图1~图5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图,(A)是沿着图5中的VIII-VIII线的横截面说明图,(B)是表示从(A)的状态起进行锁定解除操作的状态的横截面说明图。
图9是从连接器内侧表示图1~图5所示的电连接器所用的一方的锁定构件的构造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10是表示相对于图9所示的锁定构件进行了解除操作的状态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11是从连接器外侧表示图9所示的锁定构件的构造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12是表示欲将图1~图5所示的电连接器插入信号传送介质(FFC)的状态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13是表示完成了信号传送介质(FFC)相对于图1~图5所示的电连接器的插入的状态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14是表示信号传送介质(FFC)相对于图1~图5所示的电连接器的插入过程的图,(A)是信号传送介质(FFC)插入前的锁定部(信号传送介质的定位部)的横截面说明图,(B)是表示插入信号传送介质(FFC)的中途的状态的横截面说明图,(C)是表示完成了信号传送介质(FFC)的插入的状态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15是表示图1~图5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图,且是沿着图5中的XV-XV线的纵截面说明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长度方向一端侧部分的构造的俯视说明图。
图17是从连接器外侧表示图16所示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所用的锁定构件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18是表示图16和图17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图,(A)是沿着图16中的XVIII-XVIII线的横截面说明图,(B)是表示从(A)的状态起进行锁定解除操作的状态的横截面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插座连接器;11、绝缘壳体;11a、插入开口部;11b、锁定臂收容室;11c、摇动限制壁部;12、导电触头(导电端子);12a、接点部;12b、连接端子部;13、锁定构件(夹紧机构);13a、锁定基板(基部);13b、基部连接板;13c、壳体固定片;13d、折回部;13e、锁定臂部(锁定解除连杆机构);13f、锁定部;13g、解除力承受板(锁定解除连杆机构);13h、基板连接部;13i、复位弹簧片;13j、固定插入部;13k、台阶部;PB、信号传送介质(FFC或FPC);PB1、定位部;14、锁定解除操作部;14a、解除臂部(锁定解除连杆机构);14b、解除按压部;14c、滑动接触支承部;14d、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地说明将本发明应用于安装在电路布线基板上的插座连接器的实施方式。
图1~图14所示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1由安装于构成电气产品侧的电子电路的一部分的电路布线基板(省略图示)的、所谓非零插入力(Non-Zif)型式的电连接器构成,且该插座连接器1具有以从大致水平配置的电路布线基板的表面立起的方式配置的细长状的绝缘壳体11。
以下,电路布线基板(省略图示)的表面呈水平状态延伸,将绝缘壳体11从该电路布线基板的表面立起的方向作为“上方向”,将与绝缘壳体11的立起方向相反的方向作为“下方向”。此外,将绝缘壳体11的细长状的延伸方向作为“连接器长度方向”,将与该“连接器长度方向”和“上下方向”这双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连接器宽度方向”。
[关于绝缘壳体]
供后述的柔性扁平电缆(FFC)、柔性印刷基板(FPC)等信号传送介质PB插入的插入开口部11a以沿着连接器长度方向呈细长狭缝形状的方式形成在上述绝缘壳体11的立起侧的端部即上端面。并且,在该插入开口部11a的上方位置,信号传送介质PB的终端部分以与电路布线基板(省略图示)表面大致正交的方式被配置成朝向下方向的状态(参照图12),通过该信号传送介质PB的终端部分下降移动,信号传送介质PB的终端部分从上述插入开口部11a被插入插座连接器1的内部,更加具体而言是绝缘壳体11的中空内部。
根据这样的信号传送介质(FFC或FPC)PB的自上方侧的插入构造,在将信号传送介质PB插入绝缘壳体11的插入开口部11a时,从上方侧容易观察该插入开口部11a与信号传送介质PB的位置关系,容易且准确地进行信号传送介质PB的插入动作,并且良好地确保信号传送介质PB的插入后的状态。
[关于导电触头]
在上述绝缘壳体11上,沿着该绝缘壳体11的连接器长度方向,多个导电触头(导电端子)12,12,……形成规定的节距间隔地呈多极状安装。这些各导电触头12特别如图6所示那样,由以侧面呈大致L字状的方式折弯形成的金属构件构成,在上端部分具有接点部12a,该接点部12a与以上述那样的方式被插入插座连接器1的内部的信号传送介质(FFC或FPC)PB的终端部接触。这些各导电触头12的主体部分从上述接点部12a朝向下方延伸,在与电路布线基板(省略图示)接触的下端部分,呈大致直角地折弯,沿连接器宽度方向的背面侧(图6的右侧)延伸出。并且,在该导电触头12的后方侧延出端部分设有连接端子部12b,该连接端子部12b被钎焊接合于形成于上述电路布线基板(省略图示)的信号用导电电路。
[关于锁定构件]
另外,在上述绝缘壳体11的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配置将薄板状的金属构件折弯成形为规定的形状而成的一对锁定构件(夹紧机构)13、13。这些各锁定构件13相对于上述绝缘壳体11的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以从下方侧朝向上方装载的方式安装,特别如图9所示那样,作为该锁定构件13的基部,具有以沿连接器宽度方向相对的方式从上述绝缘壳体11的底面部立起的一对锁定基板(基部)13a、13a。这些两锁定基板13a、13a彼此在连接器长度方向的端部,利用基部连接板13b沿连接器宽度方向一体地连结,在这些各锁定基板13a和基部连接板13b上,多个壳体固定片13c以朝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这些多个壳体固定片13c从底面侧朝向上方以压入状态被插入绝缘壳体11的主体部分,由此,进行锁定构件13整体的固定。
此外,在位于连接器宽度方向的正面侧(图8的左侧)的一方的锁定基板13a的上端缘部,借助折回部13d、13d,一对锁定臂部13e、13e被设置成为能够弹性变位的摇动构件。这些折回部13d、13d和锁定臂部13e、13e以在连接器长度方向上邻接的方式配置,而各折回部13d以侧面呈大致倒U字状的方式折弯形成,从上述锁定基板13a的上端缘部以暂时向上方侧突出后向下方翻转的方式被折回。并且,上述锁定臂部13e从这些各折回部13d的下端部分别朝向下方以呈悬臂状的方式延伸出,利用该悬臂构造,该各锁定臂部13e成为以上述折回部13d为支点,沿连接器宽度方向弹性地摇动的结构。此时的两锁定臂部13e、13e的下端部分彼此在连接器长度方向上一体地连结,两锁定臂部13e、13e彼此成为一体地摇动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一对锁定臂部13e、13e中的位于连接器内侧的锁定臂部13e的侧端缘部,设有进行信号传送介质(FFC或FPC)PB的保持的锁定部13f。该锁定部13f与形成在信号传送介质(FFC或FPC)PB的终端部分的定位部PB1卡合,后面详述它们的结构。
另一方面,在上述绝缘壳体11的内部,特别如图7和图8所示那样,设有以上述一对锁定臂部13e、13e和锁定部13f能够摇动的方式收容该一对锁定臂部13e、13e和锁定部13f的锁定臂收容室11b。该锁定臂收容室11b具有以划分的方式分隔该锁定臂收容室11b和信号传送介质(FFC或FPC)PB的插入空间的摇动限制壁部11c。在该摇动限制壁部11c的壁面,成为锁定臂部13e能够抵接的配置关系,利用这样的配置关系,锁定部13f的摇动量被限制在适宜的范围。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臂部13e与锁定部13f一起摇动后,在弹性恢复为无负荷的初始状态时,成为锁定臂部13e的一部分轻轻地碰撞摇动限制壁部11c的配置关系,此时,成为产生所谓的卡塔(click)声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摇动限制壁部11c,在与上述锁定部13f相对的部分,设有狭缝状的缺口部,通过该缺口部,锁定部13f的顶端部分能够突出到设于绝缘壳体11内的信号传送介质PB的插入空间内。
[关于锁定部]
该锁定部13f与形成在信号传送介质(FFC或FPC)PB的终端部分的定位部PB1对应地设置。即,特别如图12所示那样,在信号传送介质PB的终端部分,在该信号传送介质PB的板宽度方向(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侧端缘部分分别形成由缺口状的凹部形成的定位部PB1,在信号传送介质PB被插入插座连接器1的内部时,如上述那样,设于插座连接器1侧的锁定部13f卡合于设于信号传送介质PB侧的定位部PB1,利用锁定部13f相对于该定位部PB1的卡合作用,能够保持信号传送介质PB的插入状态。
这样,锁定部13f由进入上述信号传送介质(FFC或FPC)PB的定位部PB1的内侧的板状构件形成,以从上述锁定臂部13e的摇动侧部分朝向上述信号传送介质PB的插入空间内突出的方式折弯形成。该锁定部13f的突出方向的顶端部分形成为所谓的钩形状,成为倾斜引导边在从具有更长的突出长度的下端缘直到短的突出长度的上端缘之间倾斜地延伸的形状。此外,该锁定部13f的上述下端缘以形成朝向该锁定部13f的突出方向(图7的右方向)稍微下降的倾斜边的方式延伸。由这样的钩形状构成的锁定部13f设于上述一对锁定臂部13e、13e中的配置于连接器长度方向的内侧的锁定臂部13e的内侧端缘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锁定部13f如上述那样在连接器宽度方向的正面侧设置一对,但是也可以设于连接器宽度方向的背面侧或正面侧和背面侧双方。
并且,例如如图12和图14(A)所示那样,在信号传送介质(FFC或FPC)PB的终端部分从上方侧被插入绝缘壳体11的插入空间内时,如图13和图14(B)所示那样,信号传送介质PB的插入侧顶端缘抵接上述锁定部13f的倾斜引导边,在插入前的初始状态下向下方向延伸的锁定臂部13e,以上端侧的折回部13d为摇动支点,以被压入连接器宽度方向的外侧的方式弹性变位。
从该锁定臂部13e的弹性变位状态起,信号传送介质(FFC或FPC)PB的终端部进一步向下方被压入时,例如如图14(C)所示那样,上述锁定部13f的钩形状部分由于锁定臂部13e的弹性恢复力,以朝向信号传送介质PB的定位部(缺口状的凹部)PB1的内部突出的方式摇动。由此,锁定部13f相对于信号传送介质PB的定位部PB1成为卡合状态,信号传送介质PB的插入状态被保持。
这样,在完成信号传送介质(FFC或FPC)PB的插入后,锁定臂部13e恢复为初始状态时,锁定臂部13e的一部分轻轻地碰撞摇动限制壁部11c,产生所谓的插入完成的卡塔声,因此,防止成为保持未完成信号传送介质PB的插入的状态。另外,在对插入完成后的信号传送介质PB施加拔出力的情况下,设于该信号传送介质PB的定位部PB1压接构成锁定部13f的下端缘的倾斜边,由于产生于由该倾斜边构成的下端缘的分力,锁定部13f与锁定臂部13e一起欲向与解除方向相反侧的方向移动。但是,由于锁定臂部13e抵接摇动限制壁部11c,那样的锁定部13f和锁定臂部13e的移动被阻止,其结果,防止信号传送介质PB拔出或脱落。
[关于锁定解除连杆机构]
另一方面,从上述那样的锁定部13f相对于信号传送介质(FFC或FPC)PB的卡合状态起,如后述那样,操纵锁定解除操作部14而进行锁定解除操作时,借助以下说明的锁定解除连杆机构,锁定臂部13e克服自身的弹性力,以朝向连接器宽度方向的外侧被压入的方式摇动(参照图7(B)、图8(B)和图10),锁定部13f的钩状部分从信号传送介质PB的定位部PB1脱离。以下说明该锁定解除操作部14及附设于该锁定解除操作部14的锁定解除连杆机构。
即,上述锁定解除连杆机构附设于一对锁定解除操作部14、14,该一对锁定解除操作部14、14以使锁定部13f从信号传送介质(FFC或FPC)PB脱离的方式设置,附设有该锁定解除连杆机构的一对锁定解除操作部14、14配置在上述绝缘壳体11的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这些各锁定解除操作部14在板宽度方向(连接器长度方向)上隔着信号传送介质PB的位置,即在插入开口部11a的两侧外侧部分以互相相对的方式设置一对,例如如以图13和图15中的箭头标记所示那样,成为向所述一对两锁定解除操作部14、14彼此互相接近的方向施加解除操作力的结构。
此时,如图15所示那样,两锁定解除操作部14、14在绝缘壳体11的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借助解除臂部14a、14a,与绝缘壳体11一体地形成。更加具体而言,上述各解除臂部14a从绝缘壳体11的底面部呈悬臂状地向连接器宽度方向的外侧延伸出,之后,呈大致直角地折弯,向上方侧延伸出,在该呈大致L字状的解除臂部14a的上端部连续设置锁定解除操作部14。并且,由于这些各解除臂部14a弹性变位,上述一对锁定解除操作部14、14彼此能够以互相接近/远离的方式移动。
在进行实际的锁定解除操作时,上述两锁定解除操作部14、14彼此例如被夹在作业者的指尖之间,如图13中的箭头标记所示那样,向互相接近的方向移动,然而在作业者的手从该互相接近的状态释放时,由于解除臂部14a所具有的弹性恢复力,两锁定解除操作部14、14彼此再次移动成为远离状态。
并且,在上述一对锁定解除操作部14、14上,如上述那样分别附设锁定解除连杆机构,在以使锁定解除操作部14、14彼此互相接近的方式进行锁定解除操作时,借助该锁定解除连杆机构,锁定部13f从信号传送介质(FFC或FPC)PB向解除方向移动。以下,说明配置在连接器长度方向的单侧的一侧的锁定解除连杆机构的构造,另一侧的锁定解除连杆机构也具有同样的结构。
如图5和图9~图11所示那样,附设于锁定解除操作部14的锁定解除连杆机构包含能够弹性变位地支承上述锁定部13f的一方的锁定臂部13e,且具有设于该一方的锁定臂部13e的解除力承受板13g和以能够抵接该解除力承受板13g的方式设于上述解除臂部14a的解除按压部14b。
其中的解除力承受板13g由从配置于连接器长度方向的内侧的一方的锁定臂部13e的侧缘部朝向另一方的锁定臂部13e一体延伸出的板状构件形成。该解除力承受板13g沿相对于锁定解除操作部14的移动方向(连接器长度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两锁定解除操作部14、14彼此被配置成相对于接近/远离的方向(连接器长度方向),俯视呈约30度左右的角度。
与这样的解除力承受板13g相对应,在上述解除臂部14a的连接器宽度方向的正面侧(图8的左侧)的侧端面,朝向解除力承受板13g突出的解除按压部14b以呈突起状形成。该解除按压部14b以能够抵接上述解除力承受板13g的方式被配置,在不操纵锁定解除操作部14的初始状态下,配置于相对于解除力承受板13g在连接器长度方向上远离的位置,但是在操纵锁定解除操作部14时,成为抵接解除力承受板13g的配置关系。
即,如上述那样,设于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的一对锁定解除操作部14、14以互相接近的方式进行锁定解除操作时,解除臂部14a沿连接器长度方向弹性变位,与其相对应,上述解除按压部14b接近解除力承受板13g,且成为解除按压部14b的顶端部分抵接解除力承受板13g的倾斜面部的状态。并且,由于两锁定解除操作部14、14向接近方向移动,上述解除按压部14b向连接器宽度方向的外侧按压解除力承受板13g的倾斜面部,如图7(B)、图8(B)和图10所示那样,锁定臂部13e、13e与该解除力承受板13g一起向被压入连接器宽度方向的外侧的方向摇动并弹性变位。其结果,锁定部13f的钩状部分从信号传送介质PB的定位部PB1脱离,由此,能够进行锁定部13f的解除。
此时,在本实施方式的解除臂部14a,在连接器宽度方向的背面侧(图8的右侧)的侧端面,设有由突起状构件构成的滑动接触支承部14c。该滑动接触支承部14c相对于配置在连接器宽度方向的背面侧(图8的右侧)的锁定基板13a的表面,能够滑动地抵接。由于设有这样的滑动接触支承部14c,锁定解除操作时的解除臂部14a的弹性变位在借助该滑动接触支承部14c被支承于锁定基板13a的状态下进行,锁定解除操作稳定且平滑地进行。
另外,上述滑动接触支承部14c至少在锁解除操作部14移动时,只要能够滑动地抵接锁定构件13的一部分或绝缘壳体11的一部分即可。
另外,在构成上述锁定构件13的基部的两锁定基板13a、13a上,一体地连续设置从该锁定基板13a、13a的各下端缘部呈大致直角地折弯,并向连接器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的基板连接部13h、13h。上述两基板连接部13h、13h以沿着连接器宽度方向在大致一条直线上排列的方式配置,并且配置在包含上述解除力承受板13g的平面内,该两基板连接部13h、13h钎焊接合于电路布线基板(省略图示)上,成为进行锁定解除操作时的操作力牢固地被支承的结构。
根据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配置在信号传送介质(FFC或FPC)PB的两侧的一对锁定解除操作部14、14借助解除臂部14a、14a与绝缘壳体11一体地设置,因此,能够降低使锁定部13f变位的锁定解除连杆机构的零件件数,而谋求构造的简易化。此外,例如通过以被夹在作业者的指尖之间的方式向互相接近的方向按压一对锁定解除操作部14、14等,能够以容易的作业可靠地进行锁定部13f的解除操作。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锁定解除操作部14、14的解除按压部14c、14c的抵接作用,借助解除力承受板而进行锁定臂部13e的弹性变位,由此进行锁定部13f的解除,所以利用比较小的操作力可靠地进行锁定部13f的解除。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随着电连接器的小型化等,成为在绝缘壳体11的锁定臂收容室11b内的比较小的空间中收容有锁定臂部13e的结构,但是因为锁定臂部13e由从锁定构件13的上端缘部借助折回部13d呈悬臂状延伸出的摇动构件形成,所以能够较长地确保锁定臂部13e的跨度,由此良好地进行锁定臂部13e的弹性变形,所以平滑地进行锁定部13f的卡合/解除。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锁定解除操作部14施加于解除力承受板13g、13g的解除操作力由连接于电路布线基板的基板连接部13h直接地承受,不希望的力难以作用于电连接器整体,所以良好地确保电连接器的连接强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设于绝缘壳体11的锁定臂收容室11b中,设有在锁定臂部13e摇动时通过抵接该锁定臂部13e的一部分而限制锁定部13f的摇动量的摇动限制壁部11c,所以由锁定解除操作部14、14的解除操作产生的锁定臂部13e的弹性变位量,即锁定部13f的弹性变位量,被摇动限制壁部11c抑制在一定量以下,因此,适当地确保锁定部13f相对于信号传送介质(FFC或FPC)PB的突出量,并且防止包含锁定部13f的锁定机构或其解除机构、信号传送介质PB的破损、损伤。
此外,完成信号传送介质(FFC或FPC)PB的插入后,锁定臂部13e恢复到初始的位置时,通过使该锁定臂部13e的一部分抵接于摇动限制壁部11c,成为产生所谓的插入完成的卡塔声的结构,所以防止信号传送介质PB的未插入状态。另外,在插入完成后的信号传送介质PB上施加有拔出力的情况下,朝向解除锁定部13f的方向的锁定臂部13e的摇动由摇动限制壁部11c阻止,所以防止信号传送介质PB的意外脱落。
另一方面,在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的图16~图18的第2实施方式中,在配置于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的锁定构件(夹紧机构)13上,一体地设有对锁定解除操作部14赋予弹性恢复力的复位弹簧片13i。该复位弹簧片13i由从锁定构件13的形成连接器长度方向的端板的基部连接板13b,以朝向上方一体地延伸出的方式形成的悬臂状构件构成,在该复位弹簧片13i的上端部分以呈钩状的方式形成的固定插入部13j,以在上下方向上滑动自如的方式轻压入凹设在锁定解除操作部14的底面侧的固定槽14d内。
并且,通过作业者的锁定解除操作,锁定解除操作部14从图18(A)所示的初始位置(非操作位置)如图18(B)那样向连接器中心侧压入移动时,复位弹簧片13i与锁解除操作部14的解除臂部14a一起,以朝向连接器中心侧倾倒的方式弹性变位。此时,该复位弹簧片13i的固定插入部13j在锁定解除操作部14的固定槽14d的内部滑动,进行相对的位置偏离,所以锁定解除操作部14的操作移动不被复位弹簧片13i妨碍地平滑地进行。对进行了这样的锁定解除操作后的锁定解除操作部14,除了赋予有解除臂部14a的弹性恢复力之外,还赋予有由复位弹簧片13i产生的弹性恢复力,所以锁定解除操作后被释放的锁定解除操作部14朝向原先的初始位置可靠地恢复。
这样,根据第2实施方式,在进行锁定解除操作时,因为除了解除臂部14a的恢复力之外,由复位弹簧片13i产生的弹性恢复力辅助地被赋予锁定解除操作部14,所以该锁定解除操作部14可靠地恢复为原先的位置,避免由于锁定解除操作部14不能恢复而锁定部13f被维持为锁定解除状态等不稳定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解除臂部14a的侧面部分相对于配置在锁定构件(夹紧机构)13的背面侧(图16的上方侧)的锁定基板13a面接触的结构。即,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设于解除臂部14a的侧面部分的滑动接触支承部14c不设于本实施方式的解除臂部14a,而具有与该滑动接触支承部14c的突出高度相当的高度的台阶部13k设于锁定基板13a。并且,解除臂部14a的侧面部分相对于设于该锁定基板13a的台阶部13k的内表面,一边面接触一边移动。
这样,采用解除臂部14a的侧面部分与锁定基板13a的台阶部13k面接触的结构,在锁定基板13a上不存在妨碍解除臂部14a的移动那样的突起物,进一步可靠地进行锁定解除操作的解除臂部14a的移动。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具体地说明了本发明人所做的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应用于垂直插入型的电连接器的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即使对于水平插入型的电连接器也能够同样地应用。
另外,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不限定于进行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的柔性扁平电缆(FFC)、柔性印刷基板(FPC)的连接,即使对于电连接基板与基板、或电缆与基板的各式各样的电连接器,本发明也能同样地应用。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对于使用于电气设备的各式各样的电连接器能够广泛地应用。

Claims (6)

1.一种电连接器,通过使锁定部(13f)与插入绝缘壳体(11)的内部的信号传送介质(PB)的板宽度方向的两侧部分卡合而进行上述信号传送介质(PB)的保持,通过操纵锁定解除操作部(14)而解除上述锁定部(13f)的卡合状态,其特征在于,
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14)在沿着上述板宽度方向隔着上述信号传送介质(PB)的两侧外侧部分以互相相对的方式配置一对,
上述一对锁定解除操作部(14、14)连续设置于从上述绝缘壳体(11)呈悬臂状一体地延伸出的解除臂部(14a),通过该解除臂部(14a)的弹性变位,上述一对锁定解除操作部(14、14)彼此能够以互相接近/远离的方式移动,
上述一对锁定解除操作部(14、14)包括锁定解除连杆机构(13e、13g、14a、14b),该锁定解除连杆机构在上述一对锁定解除操作部(14、14)彼此向接近的方向移动时使上述锁定部(13f)向解除方向变位,
上述锁定解除连杆机构(13e、13g、14a、14b)包括一体地具有上述锁定部(13f)的锁定构件(13),并且,包括以相对于该锁定构件(13)抵接/远离的方式设于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14)的解除按压部(14b),
上述锁定构件(13)具有:锁定臂部(13e),能够弹性变位地支承上述锁定部(13f);以及解除力承受板(13g),以从该锁定臂部(13e)一体地延伸出的方式设置,沿相对于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14)的移动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并且,
设于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14)的解除按压部(14b)以在上述一对锁定解除操作部(14、14)彼此向接近的方向移动时能够抵接上述解除力承受板(13g)的方式配置,利用从该解除按压部(14b)向上述解除力承受板(13g)的抵接力,上述锁定部(13f)与上述锁定臂部(13e)一起向解除方向变位,
在上述锁定构件(13)上一体地设有对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14)赋予弹性恢复力的复位弹簧片(13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解除臂部设有滑动接触支承部,该滑动接触支承部至少在上述锁定解除操作部移动时能够滑动地抵接上述锁定构件或绝缘壳体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锁定臂部形成为从上述锁定构件的基部呈悬臂状延伸出的摇动构件,
在该锁定臂部的摇动侧部分设有上述锁定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锁定臂部从上述锁定构件的基部以呈大致U字状地折回的方式延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锁定构件的基部以与钎焊接合于印刷布线基板的基板连接部一体连续的方式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绝缘壳体中设有以上述锁定臂部能够摇动的方式收容该锁定臂部的锁定臂收容室,
在该锁定臂收容室中设有摇动限制壁部,该摇动限制壁部在上述锁定臂部摇动时通过抵接该锁定臂部的一部分而限制上述锁定部的摇动量。
CN201210219352.7A 2011-06-29 2012-06-28 电连接器 Active CN1028567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43992 2011-06-29
JP2011143992 2011-06-29
JP2011-260078 2011-11-29
JP2011260078A JP5510433B2 (ja) 2011-06-29 2011-11-29 電気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56730A CN102856730A (zh) 2013-01-02
CN102856730B true CN102856730B (zh) 2015-06-17

Family

ID=46245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19352.7A Active CN102856730B (zh) 2011-06-29 2012-06-28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734176B2 (zh)
EP (1) EP2541688B1 (zh)
JP (1) JP5510433B2 (zh)
KR (1) KR101342842B1 (zh)
CN (1) CN102856730B (zh)
TW (1) TWI4897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5219B (zh) 2013-02-22 2021-09-2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站及其方法
TWD167929S (zh) 2013-09-20 2015-05-21 第一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USD733145S1 (en) * 2014-03-14 2015-06-30 Kingston Digital, Inc. Memory module
JP6273999B2 (ja) * 2014-05-07 2018-02-07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用アタッチメント及び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USD735201S1 (en) * 2014-07-30 2015-07-28 Kingston Digital, Inc. Memory module
JP6282565B2 (ja) * 2014-09-22 2018-02-21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USD792857S1 (en) * 2015-03-23 2017-07-25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Removable terminal block
JP6689063B2 (ja) * 2015-12-09 2020-04-28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10070526B2 (en) * 2016-07-01 2018-09-04 Intel Corporation Connector with structures for bi-lateral decoupling of a hardware interface
JP6540674B2 (ja) * 2016-12-09 2019-07-1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CN110768062A (zh) * 2019-12-06 2020-02-07 苏州祥龙嘉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侧压解锁式fpc连接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98540A (en) * 1987-12-28 1990-02-06 Yamaichi Electric Mfg. Co., Ltd. Connector for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6379168B1 (en) * 2001-12-04 2002-04-30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switch type retainer
CN1713459A (zh) * 2004-06-25 2005-12-28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能够确保可靠的接地连接的连接器
CN201041841Y (zh) * 2007-03-09 2008-03-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US7850473B1 (en) * 2009-08-10 2010-12-14 I-Pex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59829A (ja) * 1991-12-09 1993-06-25 Du Pont Singapore Pte Ltd 電気ソケット
JP2906110B2 (ja) * 1994-02-18 1999-06-14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JP3355094B2 (ja) * 1996-07-31 2002-12-09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挿着用電気コネクタ
TW347927U (en) * 1997-07-19 1998-12-11 Speed Tech Corp Jack connector for random access memory of computer
US5885097A (en) * 1997-08-28 1999-03-23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board locking device
JP3517661B2 (ja) 2000-01-11 2004-04-12 京セラエルコ株式会社 Fpc/ffc用ロック機構付きコネクタ
JP2001217038A (ja) * 2000-02-04 2001-08-10 D D K Ltd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装置
JP3605586B2 (ja) 2001-09-25 2004-12-22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用コネクタ
TWI223476B (en) * 2003-12-12 2004-11-01 Top Yang Technology Entpr Co Buckling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217604B2 (ja) * 2008-04-28 2013-06-19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M383842U (en) * 2009-08-24 2010-07-01 Horng-Yu Tsai Electrical connector
JP4982770B2 (ja) * 2009-12-04 2012-07-25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195863B2 (ja) 2010-10-12 2013-05-15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088426B2 (ja) 2011-02-22 2012-12-05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98540A (en) * 1987-12-28 1990-02-06 Yamaichi Electric Mfg. Co., Ltd. Connector for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6379168B1 (en) * 2001-12-04 2002-04-30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switch type retainer
CN1713459A (zh) * 2004-06-25 2005-12-28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能够确保可靠的接地连接的连接器
CN201041841Y (zh) * 2007-03-09 2008-03-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US7850473B1 (en) * 2009-08-10 2010-12-14 I-Pex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89705B (zh) 2015-06-21
EP2541688B1 (en) 2018-08-08
EP2541688A3 (en) 2014-04-02
US20130005174A1 (en) 2013-01-03
US8734176B2 (en) 2014-05-27
JP2013033704A (ja) 2013-02-14
CN102856730A (zh) 2013-01-02
JP5510433B2 (ja) 2014-06-04
TW201310805A (zh) 2013-03-01
KR101342842B1 (ko) 2013-12-17
EP2541688A2 (en) 2013-01-02
KR20130002932A (ko) 2013-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6730B (zh) 电连接器
US837188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board connection leg portion with a locking portion to engage a signal transmission medium and a connector main body with an unlocking portion
CN103427184B (zh) 电连接器
JP4388879B2 (ja) コネクタ
EP1507316B1 (en) Connection terminal
CN102709751B (zh) 电连接器
EP1635425B1 (en) Connection terminal
JP6540674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10277689B (zh) 可动连接器
CN110277678B (zh) 连接器
EP3340389A1 (en) Connector device
WO2009093566A1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4342904B2 (ja) Fpc用コネクタおよびfpc用コネクタとfpcの接続構造
CN110880651A (zh)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以及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组装体
JP6273999B2 (ja) 電気コネクタ用アタッチメント及び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JP2019102205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5817504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4084288B2 (ja) Fpc用コネクタ
JP6212935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02231384A (ja) プリント基板用ソケットおよびコネクタ
CN112952426A (zh) 一种软排线延长转接板
JP2013016337A (ja) 電気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