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030A - 纤维纺纱的加捻机构 - Google Patents

纤维纺纱的加捻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030A
CN1034030A CN88108423A CN88108423A CN1034030A CN 1034030 A CN1034030 A CN 1034030A CN 88108423 A CN88108423 A CN 88108423A CN 88108423 A CN88108423 A CN 88108423A CN 1034030 A CN1034030 A CN 10340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twisting mechanism
passage
twisting
fibrous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88108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073B (zh
Inventor
卡尔·汉德舒哈
汉斯·洛特海尔
彼得·阿茨特
格哈德·埃格伯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maschinenbau AG
Original Assignee
Schubert und Salzer Maschinenfabrik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ubert und Salzer Maschinenfabrik AG filed Critical Schubert und Salzer Maschinenfabrik AG
Publication of CN1034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03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0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73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1/00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 D02G1/02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 D02G1/04Devices for imparting false twist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1Spinning by false-twisting
    • D01H1/115Spinning by false-twisting using pneumatic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由纤维纺线的加捻机构1由一个纤维材料 的通道(10)以及至少一个空气通道(12、131、141、 151)组成。空气通道(12、131、141、151)从加捻机构 (1)的圆周伸到纤维材料的通道(10)内,而且是由零 件(1,2;1,6;13,14)组成。通过把在空气通道(161) 的入口范围内的通道(10)在其圆周分开成几个部件 (16、17、18)就能制造具有沿通向通道(10)变宽的横 截面面积的空气通道。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纤维纺成纱线的加捻机构,它具有纤维材料的通道以及至少一个从加捻机构的圆周到纤维材料的通道的空气通道。
众所周知的气动加捻机构(DE-OS3301652)主要由基体,纤维材料的通道,以下简称为通道,以及至少一个空气通道所组成。空气通道位于基体之中,且从基体圆周伸入通道内。同时空气通道一般都是切线方向和斜角地进入通道。如果,空气通道受压力气体冲击,那么,在通道内就产生空气加捻,一方面它给与位于空气通道中的纤维材料一个进入加捻机构的拉力,另一方面又给与一个旋转运动。(也就是喷射效果)。
已公知的是空气通道之间和空气通道与通道之间的位置对于纱线的质量有重要的意义(EP-OS0222981)。因此,必须重视要把空气通道安装在预定位置,且以尽可能小的公差安装在加捻机构中。为此,问题在于加捻机构的基体出磨损上考虑由非常硬的材料(例如陶瓷)组成,这种材料很难加工。为了在空气通道末端得到一个非常良好的对准气流,要求空气通道的长度与直径具有一定的比例。同时,必须使空气通道保持一个确定的最小长度,以便能产生一束空气射流。此外,空气通道的截面形状对于有效的气流,从而对于良好的纺纱结果也具有突出的意义。特别是在相对于其直径,长度非常长的空气通道钻孔时几乎不能避免钻头的“偏移”,因而相对额定状态产生较大的位置偏差和形状偏差。为了达到较高的精度必需增加消耗,以便能够制造孔。这个问题在美国专利US-4480435中也提出过。
本发明的任务是创造所述类型的加捻机构,它能够以简单而又价格低廉的方式精确地加以制造。
按照本发明,这一任务如此解决,空气通道由部件组合而成。已经表明,通过空气通道的分开可以得到一个适合的和精确的加工,另外,使附加的造形成为可能。
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结构形式是,组合的空气通道大体与纵轴横向地分开。在这种情况下,在通道附近的孔能以非常准确的位置和非常精确的公差安装在加捻机构的硬质材料中,尤其是孔的长度又非常短时。当组合成的空气通道的分离而直接位于通道内壁前,而没有穿透加捻机构的内壁时,这个孔就达到允许的最短长度。具有优点的是直径小的钻头可以保持很短,从而由于短的杆臂,只有很小的扭矩使钻头在加捻机构的硬质材料中伸展。商场上有的钻头能够经受这样的扭矩。
一个合适的结构是形成组合空气通道的部件就是具有一个进入纤维材料通道的孔的加捻机构,并且把其它的组成组合空气通道的另件以套筒形式装入相对于上述孔同轴的、而直径又较大的孔内。
这一套筒应导入较大孔的底部,这样在空气通道中产生一个尽量无缝隙的从套筒到加捻机构的过渡,使空气气流的损失尽量少。通过装入套筒,一方面使得直径小的空气通道可能延伸,另一方面又可实现空气通道的流入孔的变化。这两种措施促使空气通道内或空气通道后的气流性能的改变。套筒材料可以与加捻机构相同的材料,或者是一种易加工的材料。
如果套筒有一通孔,而其孔口直径大体上与加捻机构中的进入纤维材料通道的孔径相符,那么,通孔可用作空气通道的一部分。
如果套筒有通孔而其孔口直径与两个同轴孔中较小的一个孔的直径有偏差,从制造技术的原因看,这也是可以利用的。因此,与两个同轴孔中较小孔相比,套筒的侧面有小的偏移也是允许的,只要不减少空气通道的有效截面。
通过所装入的套筒的通孔对准在加捻机构中进入纤维材料通道的孔,从而形成一个组合的空气通道,有效地延长了小的空气通道。
此外,对于良好的纺纱结果已指出,空气通道应该具有直径对长度的比率为从1∶3到1∶10。
为了减少在组合空气通道中的流体损失,套筒的通孔如此组合是有优点的,即组合的空气通道的流入孔成漏沸蔚厮跣 ?
为了改变通道中的气流存在这种可能,即安装与在纤维材料的通道中所希望的空气气流有关的、具有不同通孔和/或长度的套筒。这样,就能够通过安装不同的套筒接受不同的纺纱参变数的要求,例如,要纺材料的性能的要求,从而通过改变套筒的通孔直径、形状、长度来影响通道内的加捻。因此,通过一个可卸的连接方法可以通过更换套筒来改装同一加捻机构。
如果套筒的直径小于装入该套筒的孔的直径并且由此而产生的间隙用粘合剂来充填,那么加工精度的降低是允许的。通过在粘合时插入中心销或其类似物到组合的空气通道中,能够使空气通道的部件保持足够的定心。
如果组合的空气通道大体上与纵向轴平行分开,那么就有多种多样的空气通道形状。当加捻机构由至少两个大体上沿横切纵轴地分开该加捻机构的部件组成时,并当在这些部件的至少一个端面中设置有形成空气通道的凹槽时,那么就产生适合的结构形式。通过横向剖开加捻机构至少产生两个附加的端面,在这两个端面上可进行良好的加工,因为,刀具能够毫无困难地接近加工表面。通过这两个加捻机构部件的组合,使得开始时敞开的槽截面成为一个封闭的空气通道截面。
如果把空气通道的另件装入所述部件端面的每处,那么这些部件必须在正确定位的位置组合在一起。按照这种方式制造的加捻机构允许有数目较多的空气通道的截面。如果在至少一个加捻机构的部件端面上的空气通道被加工成螺旋槽的形状,那么,对于进入通道中的空气气流的良好导气也是有利的。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可以放弃这一高制造技术的高费用,甚至当在加捻机构部件的至少一个端面上的空气通道是大体直线时就行了。
如果,加工作为空气通道的上述部件的两个端面,那么,空气通道的横截面可以是回转对称的。不仅在加工一个部件,而且在加工两个形成一个空气通道的部件时,空气通道的横截面可以是轴对称的,同样,在加工一个或两个部件时,空气通道的横截面可以大于或小于空气通道的长度。
如果通道的圆周在空气通道流入的范围内是由几个部件组成,那么,根据任务又达到一个简单且价格低廉的加捻机构的制造方法。如果加捻机构是分离的,那么通过分离就能够加工两侧的空气通道。如果把空气通道安装在一个装入在加捻机构的套筒内,这一套筒延伸到通道内,那么,存在这一可能,即,通过各种不同的套筒的装入而能够以简单的方式使用不同的空气通道形状。如果把加捻机构大体沿着它的纵轴分开,也就是说,加捻机构由两个或三个扇形块组成,那么,能够把空气通道安装在一个或几个扇形块中。
如果空气通道的截面积从加捻机构的圆周开始沿通道的方向至少有部分增加,那么在空气通道和通道中将产生优良的流动性能。而这一点可以通过改变空气通道的截面形状附加地得到支持。这意味着,把空气通道譬如由圆弧形截面改变为椭圆形截面,这里椭圆形截面积大于圆弧形截面积。如果两个截面形状由圆弧形截面积组成,那么,这表明空气通道是锥形或圆锥形扩大,锥角在5°和10°之间是有利的。
空气通道的最小直径应在0.6和0.2mm之间。人们可以用最小直径0.3mm来获得最好的结果。把空气通道安装在加捻机构的硬质材料中,迄今由于加工精度的原因始终是很昂贵且有问题的。
本发明成功地创造了一种加捻机构并以简单的、价格低廉的方式,把形状和位置精确的空气通道装入在该加捻机构内。另外,成功地实现了多种多样的空气通道的截面,从而能够有利地接受纺纱时不同的需求。
下面借助附图来进一步解释实施例,图表示:
图1在纵向剖面Ⅰ-Ⅰ中,根据本发明的结构的加捻机构以及横向剖开的空气通道,但没有装入套筒,
图2具有装入的圆柱形套筒的加捻机构的正视图,
图3在纵向剖面Ⅰ-Ⅰ中,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具有装入的圆柱形套筒的加捻机构,
图4至图6各种套筒的结构实例,
图7在纵向剖面Ⅰ-Ⅰ中,具有所装入的锥形套筒的加捻机梗?
图8在纵向剖面Ⅰ-Ⅰ中,具有偏心通孔的套筒的加捻机构,
图9通过一个由两个部件组成的加捻机构的纵向剖面Ⅰ-Ⅰ,该加捻机构具有在其中一个部件中加工的空气通道。
图10加捻机构的两个部件同直线的调整槽连接在一起,
图11通过一个由两个部件组合的加捻机构的纵向剖面Ⅰ-Ⅰ,该加捻机构在两个部件中均有加工的空气通道,
图12至图16在加捻机构的部件之一中加工空气通道截面的实施例;
图17在加捻机构的两个部件加工时空气通道横截面的实施例。
图18至图20在加捻机构的一个部件中加工时,空气通道截面的结构实例,
图21具有螺旋槽的加捻机构的一个部件的俯视图,
图22具有密封元件的空气通道横截面的结构实例,
图23和图24通过加捻机构的横截面。
如图1所示,在加捻机构1中有两个直径不同的同轴孔120和121,这里,孔120组成空气通道12的一部分,而加捻机构1是空气通道12的部件中的一个。为此,已具有所要求的空气通道的直径的孔120延伸到进入纤维材料的通道10为止,以下简称为通道。而与孔120同轴、而直径较大的孔121以它的底部123延伸到接近通道10的地方。鉴于同轴孔120和121的轴线相对于通道10的轴线倾斜位置,可以说,孔120的长度lk越短,从而孔120的加工就越精确,两个同轴孔121中的较大的孔的直径D也就越小,其条件是上述孔为圆柱孔。孔121的底部123应该直接达到加捻机构1的内壁前面,然而,不允许穿透、损坏或如此地削弱通道10的壁,即,在把套筒连接到孔121中时,壁就穿透或损坏。套筒2,3,4,5或6表示加捻机构1的其它另件。
图2表示了加捻机构1的正视图。在图中可以清楚地得知,具有同轴孔120和121的轴线122相对于通道10的轴线100安置成有一个侧面的偏移。这将促使气流以切线方向进入通道10中,从而在通道10中形成良好的气动加捻。通过这两个轴线100和122的侧面偏移以及互相间不垂直的位置,结果使得通道10和孔121处于最接近,在这两个轴线100和122有侧向偏移时同样如此。在图2中剖面Ⅰ-Ⅰ的展开图又给出了图1和图3的纵向剖面图。
图3表示加捻机构的纵向剖面,在该加捻机构中装入了一个套筒2。正如所了解到的,套筒2的通孔20把孔120的有效长度lk延长了lB至新的总长度lg,从而得到组合的空气通道12。
孔121的底部123在套筒2的端面必须尽可能无间隙地连接,使组合的空气通道12中很少产生流体损耗。
图4至图6表示套筒2的其它结构实例。不同的通孔30、40和60促使在组合的空气通道12中有另外的流体系数。这又引起在通道10中不同的加捻作用和涡流。在每一套筒2、3、4、5和6中必须注意,这一装配要尽可能实现从套筒2、3、4、5、6的端面21、31、41、51和61到孔121的底部123无间隙的过渡,以避免流体耗损。另外,轴线22、32、42、52应与轴线122对准,而且套筒2、3、4、5和6的入口孔径dM应大体上与孔径d一致。通过通孔30、40、60漏斗状的缩小产生合适的涡流和耗损很小的流入导入。套筒2、3、4、5和6同样可以象加捻机构一样用陶瓷来制造,或者用易加工的材料制造,因为这里的材料负荷不象在通道10中的空气通道入口处那么大。可以优先地考虑采用粘合、挤压或螺丝拧紧作为连接方法。
在图7中表示通过安装锥形套筒6能够显著减小在加捻机构1的硬质材料中的空气通道的长度lk。因此,套筒6能较深地插入加捻机构1中而毋需破坏通道10的壁。
图8表示插入的套筒5,其通孔50相对于其外径dA是偏心的。这个偏心率既可以在套筒5也可以在加捻机构1的孔120和/或121中因制造公差产生。当直径D和dA明显不同时,或者D明显地大于dA,偏心率的平衡是可能的。由于套筒5偏心地安装,空气通道12对准地组合而成,为此,可把孔120和50例如通过中心销安装在所希望的位置,从而使轴122和52有相同的位置。这里,所产生的侧面空间可以用粘合剂充填,该粘合剂同时又对组合的空气通道12的侧面空气逸出起了密封作用。
图1、2和3所示的同轴孔120和121都设置在加捻机构1中,该加捻机构出于磨损的原因由非常硬的材料组成例如陶瓷。因此,孔120和121在烧结的陶瓷加捻机构1中已预先考虑了轻微的尺寸不足。孔120和121的精加工优先在加工过程中实现,这里所用的成型钻头允许有较小的材料减少,为此,孔120和121一般带有非常小的公差。
在图9中表示了在图1中所标记的纵向剖面Ⅰ-Ⅰ。加捻机构1由两个部件13和14组合而成。加捻机构1的分离面15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是一个截锥,但是它也可以根据空气通道131、141、151的每一位置和形状产生其它的分离面。如果单独来看这两个部件13和14,那么通过分开加捻机构1就产生了两个附加的端面120和140,它允许简单地加工。有效的方式是分离面15应该如此位于加捻机构1中是合乎目的的,即,能够使空气通道131、141、151在其内。在最简单的情况下,空气通道131、141在两个端面130和140中的一个端面中形成槽的形状。通过连接部件13和14就由敞开的槽截面形成一个封闭的通道截面。
在图10中表示了部件13和14。在图中可很好地看到空气通道131的槽形横截面,该空气通道从加捻机构1的圆周延伸到通道10中。对于部件13和14的连接,适宜的连接方法可以是,例如粘合、夹紧或插接。连接运动是在所示箭头的方向实现的。
在图9和图10中,只是在部件13和14的一个中有空气通道,而图11表示的空气通道151由两个槽组成。这里,在每个端面130和140中通常至少有一个槽,该槽重又组合成空气通道151。
如图9至11中所示,分离面15和空气通道131、141和151能够在每个加捻机构中有多个。为此,每个加捻机构1能有不同的空气通道的位置和形状,从而能在通道10的区域中达到不同的加捻。
图12至16表示空气通道131和141的横截面,空气通道131和141只在部件13和14中的一个部件中,同时空气通道的横截面大体是对称的。
图17表示空气通道151的回转对称截面,这样的截面形状在加捻机构1的两个部件13和14中都加工出槽时才出现。然而,在这种加工时也可能得到轴向对称或不对称的截面。
图18、19和20表示加捻机构1的纵向截面以及其空气通道131、141和151。实施例表示了多种多样的空气通道形状,这些可通过加捻机构的分离而实现。不仅可能有不同的截面形状,如图12至17所示,而且可能有不同的纵向剖面形状,这些纵向剖面既可以象在图10中一样直线地延伸,也可以有一个弯曲的延伸,如图12所示。利用这些结构实施例可以在空气通道131、141和151和通道10中达到各种流体性能,通过这些不同的流体性能能够达到不同的纺纱参数,如纤维的质量。用作空气通道131和141的这些槽既可以位于凹的端面140中,又可位于凸的端面130中。
图22表示空气通道141密封的实施例。在安装加捻机构1的另件1、2、3、4、5、6、10、14时使加捻机构1的另件1、2、3、4、5、6、13、14互相如此连接是有利的,即,避免空气从空气通道12、131、141和151的侧面逸出。空气从空气通道12、131、141、151的侧面逸出不仅将提高空气消耗,而且也将导致纱线质量下降。为了避免在空气通道141和通道10外有气流安装了密封装置150。然而,也能通过密封胶把部件13和14相互连接起来或在部件13和/或14中加工出密封的接缝。但是也可以由空气通道131、141、151的合适的形状得到足够的密封作用,如在图16中所示,如果分离面124位于空气通道131、141或151中的几乎无通流范围内。
除了所述的实施例外,以本发明为基础的大量其它的结构形状也是可能的。例如存在把空气通道12所述的分离组合的可能,也就是说,空气通道既是平行又是与纵向轴横向地分离,如果从制造技术或流体力学的理由看,这是有利的。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从加捻机构1的圆周伸展到通道10的、纵向分离的套筒,该套筒具有其形状为一个或几个槽的空气通道12。另一可能是装入几个套筒2、3、4、5或6,这些套筒前后安置而形成空气通道12。
用作加捻机构1的部件的合适材料譬如是预成形的烧结陶瓷,这样,最后的形状和表面光洁度通过少量的切削加工就可获得,因为基本形状早已存在。预形成的烧结陶瓷促使」苁怯仓什牧系募庸ひ彩窍喽缘丶蛞住R虼耍诩幽砘?的部件中能够形状和位置都非常精确地加工出孔或者说槽。
图23和24表示了加捻机构1的横截面,这些加捻机构由几个部件16或17和18组成。这些加捻机构的部件16或17和18中的至少一个部件要保持一个完整的空气通道161。加捻机构1的分离是在保证从两侧,特别是从通道10的两侧拆开加捻机构1时可接近空气通道161下实现的。这里,空气通道161的制造可以简单和精密的方式进行,这些空气通道沿通道10方向变宽。
图23和图24中的空气通道161,例如可在烧结陶瓷中预先形成,正如以上所述,并通过补充处理达到它的额定尺寸。通过加捻机构1的分离能够实现空气通道161的分开,以便进行从进入通道10的孔口一侧开始的补充处理。因此就能有利地使空气通道161在通道10中具有非常精确的孔口。进入通道10的孔口应该尽可能是切线方向地流入,这样使在通道10中的纤维有一个非常强烈的加捻。通过空气通道161的锥形变宽的形状使空气需要量明显减少,而又改善在纤维上的加捻作用。对于最佳的低的空气消耗量以及较大的加捻作用具有决定性的不仅有空气通道161的最小直径K也有它的锥角α。这里,小于0.6mm的最小直径可取得最好的结果。最小直径为0.3mm被证明是特别适宜的。当直径小于0.2mm时不可能把最少的、必需的、以保证纤维材料有足够加捻的空气量导入通道10中。纤维材料在通道10中最佳的涡流变形是用5°和10°之间的锥角取得的。
在图23中表示的三部分的加捻机构1,部件16的分离是这样实现的,即始终有一个分离面在所示的视图中与中线122相垂直。这在部件16的分离和补充处理时具有制造技术上的优点。
可以采用具有圆弧形截面的空气通道161的圆锥形状,以此来达到空气通道161中的较高的气流流速。在这种空气通道的形状下已确定与空气通道的圆柱形相比,除了空气消耗量较少以外,还可使纱线得到较高的断裂强度,从而改善加捻机构的效率。
按纤维材料和纱线的质量以及空气通道161的截面情况,空气通道161的横截面不仅有截面面积的增加,而且也改变其形状,这对于良好的加捻是有利的。因为,可使在加捻机构1的圆周上的空气通道161有一个圆弧形,而在通道10的近旁有一个椭圆形横截面,该横截面或沿纵轴100的方向或沿通道10的回转方向延伸。自然,该截面与轴122垂直。
另外,当空气通道161在一个平面内进入通道10时是有利的。如此连接又使纱线得到一个明显较高的断裂强度。
在许多情况下,布置三个空气通道161对于良好的纱线质量被证明是适宜的。然而,例如两个空气通道161的设置,如图24所示也是有利的。在图24中空气通道161是安装在套筒17中,而套筒17又装入加捻机构1的机体18中。这里,空气通道161也可从它的两个孔口加工出来。这时所产生的优点正如在图23中一样。套筒既可以更换,也可以固定地安装在基体18中。重要的是要非常仔细地加工部件17和18以及16在通道10中的接缝,以致不会有纤维挂在接缝上,而在松开时会在纱线中产生有缺陷的地方。
通过预先为空气通道161在部件16或17中安置间隙室162,从而使空气通道161的长度改变,间隙室162使空气能够均匀地流入空气通道161中。
通过安装锥形的空气通道161能在显著减少空气消耗的情况下,至少获得纱线同样的断裂强度,同用圆柱形空气通道所得到的强度一样。
在图23和图24中所示的加捻机构1表示在空气消耗较少时,有良好的纺纱结果。而这一点并非由此而达到,即,空气通道161的流入通道10的流口必须特别精致地加工且避免空气气流的不利影响以及纤维材料的不利影响。
在图1至24中放大地表示了加捻机构1。下列的实例尺寸可用作加捻机构实际尺寸的依据。
加捻机构1的外径    8.5mm
通道10的直径    2.5mm
锥角α    1°
倾角γ    10°
空气通道161的最小直径    0.4mm
加捻机构1的长度    20mm

Claims (24)

1、由纤维纺成线的加捻机构,具有一个纤维材料通道和至少一个从加捻机构的圆周到纤维材料通道的空气通道,其特征在于,空气通道(12,131,141,151)是由另件(1,2;1,5;1,6;13,14)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捻机构,其特征在于,组合的空气通道(12)大体上与纵轴(122)成横向地分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捻机构,其特征在于,组合的空气通道(12)的分离面(124)直接位于纤维材料的通道(100)的内壁前,而没有穿透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加捻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个组成空气通道(12)的部件是具有一个进入纤维材料通道(10)中的入孔(120)的加捻机构(1),而在一个与孔(120)同轴的、而直径(D)又较大的孔(121)中以套筒(2,3,4,5,6)的形状又装入形成空气通道(12)的其它另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捻机构,其特征在于,套筒(2、3,4,5,6)具有一个通孔(20,30,40,50,60),其出口直径(dM)大体上与在加捻机构(1)中进入纤维材料通道(10)中的孔(120)的直径(d)相符。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加捻机构,其特征在于,装入的套筒(2,3,4,5,6)的通孔(20,30,40,50,60)对准在加捻机构(1)中的进入纤维材料通道(10)的孔(120),从而形成组合的空气通道(12)。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一条权利要求所述的加捻机构,其特征在于,组合空气通道(12)的流入孔向着通道漏斗形地收缩。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一条权利要求所述的加捻机构,其特征在于,安装具有不同通孔(20,30,40,50,60)和/或长度(lB)的套筒(2,3,4,5,6)与进入纤维材料通道(10)的所要求的空气气流有关。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一条权利要求的加捻机构,其特征在于,套筒(2,3,4,5,6)的直径(dA)小于安装该套筒的孔(12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捻机构,其特征在于,组合的空气通道(131,141,151)大体与纵轴(122)平行地分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捻机构,其特征在于,加捻机构(1)由至少是二个大体上沿垂直于纵轴(100)的方向分开加捻机构(1)的部件(13,14)组成,而且至少在部件(13,14)的端面(130,140)中的一个端面上设置一个槽,这个槽形成空气通道(131,141,151)。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加捻机构,其特征在于,空气通道(131,141,151)在加捻机构(1)的部件(13,14)的至少一个端面(130,140)上加工成螺旋槽的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一条权利要求所述的加捻机构,其特征在于,空气通道(151)的横截面是回转对称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一条权利要求所述的加捻机构,其特征在于,空气通道(131,141,151,161)的横截面是轴对称的。
15、由纤维纺成线的加捻机构,具有一个纤维材料通道以及至少一个从加捻机构的圆周到纤维材料通道的空气通道,其特征在于,在空气通道(161)流入范围内的通道(10),其圆周由几个另件(16,17,18)组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加捻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安装在加捻机构(1)中的套筒(17)中设置有空气通道(161),它伸入通道(10)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的加捻机构,其特征在于,加捻机构(1)大体上沿着其纵轴(100)分开。
18、由纤维纺成线的加捻机构,具有一个纤维材料通道以及至少一个从加捻机构圆周到纤维材料通道内的空气通道,特别是根据权利要求1或10至17所述的加捻机构,其特征在于,空气通道(161)的横截面积沿通向通道(10)方向增大。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加捻机构,其特征在于,空气通道(161)的截面积在截面形状变化的情况下是增大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加捻机构,其特征在于,空气通道(161)沿通向通道(10)的方向锥形地变宽。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加捻机构,其特征在于,变宽的锥角α在5°和10°之间。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中一条权利要求所述的加捻机构,其特征在于,空气通道(12,131,141,151和161)的最小直径(d)小于0.6mm,然而,至少为0.2mm。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加捻机构,其特征在于,空气通道(12,131,141,151和161)的最小直径(d)优先为0.3mm。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23中一条权利要求所述的加捻机构,其特征在于,空气通道(12,131,141,151,161)具有直径(d)对长度(lg)之比例为从1∶3到1∶10。
CN88108423A 1987-10-13 1988-10-13 纤维纺纱的加捻机构 Expired CN10180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3734566A DE3734566C2 (de) 1987-10-13 1987-10-13 Drallorgan für das Verspinnen von Fasern zu einem Faden
DEP3734566.4 1987-10-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030A true CN1034030A (zh) 1989-07-19
CN1018073B CN1018073B (zh) 1992-09-02

Family

ID=6338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8108423A Expired CN1018073B (zh) 1987-10-13 1988-10-13 纤维纺纱的加捻机构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0344233B1 (zh)
JP (1) JP2823575B2 (zh)
CN (1) CN1018073B (zh)
DE (2) DE3734566C2 (zh)
IN (1) IN172073B (zh)
WO (1) WO198900344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3619A (zh) * 2011-09-13 2012-05-02 江南大学 一种新型涡流环锭纱的加工方法与装置
CN102433623A (zh) * 2011-10-14 2012-05-02 江南大学 一种光洁柔软纱的生产方法
CN102433624A (zh) * 2011-10-14 2012-05-02 江南大学 一种改变环锭纺纺纱段捻度的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42915C1 (en) * 1989-12-23 1991-04-11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7333 Ebersbach, De Yarn spinning appts. - comprises spindle with cop, revolving cap and drawing system, and pneumatic twist nozzle etc.
CH682566A5 (de) * 1990-12-06 1993-10-15 Rieter Ag Maschf Düse zur Drallerzeugung in einer Düsenspinnmaschine.
CN100347362C (zh) * 2003-10-16 2007-11-07 江苏宏源纺机股份有限公司 吸丝嘴
JP2008510891A (ja) * 2004-08-20 2008-04-10 マシーネンファブリク リーター 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インジェクター通路を備えたスピンドル、及びエアジェット式紡糸機の糸つぎのための方法
DE102006018249A1 (de) * 2006-04-13 2007-10-18 Wilhelm Stahlecker Gmbh Spindelförmiges Bauteil für eine Luftdüsenspinnvorrichtung mit einem Injektionskanal
CN100427654C (zh) * 2006-07-28 2008-10-22 东华大学 一种平行股线制作装置
IT1391737B1 (it) * 2008-11-20 2012-01-27 Pafasystem S R L "dispositivo pneumatico di trasporto di un fascio di fibre tessili"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48773A (en) * 1959-05-12 1964-02-05 Celanese Corp Bulking yarn
DE1660252A1 (de) * 1965-07-20 1971-04-15 Ts Lab Przemyslu Dziewiarskie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Kraeuseln von Garn aus synthetischen Fasern
FR2031907A5 (zh) * 1969-02-12 1970-11-20 Rhodiaceta
US3785135A (en) * 1971-04-05 1974-01-15 Leesona Corp Producing torque controlled voluminous set yarns
SU461669A1 (ru) * 1973-05-10 1975-06-25 Централь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Информации И Техник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их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Машиностроения Для Легкой И Пищевой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И Бытовых Приборов Ссср"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бескольцевого пр дени
SU453098A1 (ru) * 1973-07-24 1975-03-15 А. С. Попов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бескольцевого пр дени
JPS5250296B2 (zh) * 1974-01-09 1977-12-23
SU493136A1 (ru) * 1974-07-16 1978-05-15 Всесоюз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Легкого И Текстильного Машинострое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бескольцевого пр дени
JPS525337A (en) * 1975-06-30 1977-01-17 Toyo Boseki Method of producing spunnyarnnlike yarn
DE2552000A1 (de) * 1975-11-20 1977-06-02 Konrad Goetzfried Gegenlaeufiges spinn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JPS5926686B2 (ja) * 1978-12-28 1984-06-29 阿波スピンドル株式会社 撚糸装置ならびに該装置を使用した撚糸方法
JPS5860029A (ja) * 1981-10-07 1983-04-09 Toyoda Autom Loom Works Ltd 仮撚空気ノズル
US4457130A (en) * 1981-10-13 1984-07-03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Air spinning nozzle unit
JPS58115130A (ja) * 1981-12-25 1983-07-08 Toyoda Autom Loom Works Ltd 仮撚ノズル
DE3301652A1 (de) * 1982-01-20 1983-07-28 Kabushiki Kaisha Toyoda Jidoshokki Seisakusho, Kariya, Aichi Falschdraht-luftduese
DE3368296D1 (en) * 1983-03-30 1987-01-22 Toray Industries Apparatus for interlacing multifilament yarn
GB8421020D0 (en) * 1984-08-17 1984-09-19 Carding Spec Canada Handling silver
BG41935A1 (en) * 1985-05-07 1987-09-15 Bakhov Air eddy nozzle for spinning of staple fibre yarn
DE3541219A1 (de) * 1985-11-21 1987-05-27 Schubert & Salzer Maschinen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erspinnen von fasern
DE3708542A1 (de) * 1987-03-17 1988-09-29 Fritz Stahlecker Vorrichtung zum pneumatischen falschdrallspinnen
JP3259990B2 (ja) * 1992-10-23 2002-02-25 株式会社東芝 カラー受像管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3619A (zh) * 2011-09-13 2012-05-02 江南大学 一种新型涡流环锭纱的加工方法与装置
CN102433623A (zh) * 2011-10-14 2012-05-02 江南大学 一种光洁柔软纱的生产方法
CN102433624A (zh) * 2011-10-14 2012-05-02 江南大学 一种改变环锭纺纺纱段捻度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3734566C2 (de) 1994-10-06
WO1989003440A1 (en) 1989-04-20
EP0344233A1 (de) 1989-12-06
IN172073B (zh) 1993-03-27
JP2823575B2 (ja) 1998-11-11
CN1018073B (zh) 1992-09-02
DE3886738D1 (de) 1994-02-10
DE3734566C1 (de) 1989-04-27
JPH02501837A (ja) 1990-06-21
EP0344233B1 (de) 1993-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30A (zh) 纤维纺纱的加捻机构
CN1141197C (zh) 钻具组件及其中心钻和杯形钻
CN1791486A (zh) 带刃钻头体
CN1317516C (zh) 压配合的毂和凸轮轴
CN1159846A (zh) 凿岩机钻头和切割镶件
CN1291662A (zh) 用于交缠复丝的设备
CN88101590A (zh) 旋流器
CN201445461U (zh) 吸尘器用水气分离器
CN1434157A (zh) 影响空气涡流纺纱设备锭子通道中轴向流动的方法
CN2551346Y (zh) 高效旋风分离器
CN1491303A (zh) 用于纤维悬浮液的过滤器
CN105369372A (zh) 采用阶梯毛细喷丝孔结构的异形纤维喷丝板
CN210967058U (zh) 钻头准确定位机构
CN1287025C (zh) 用于剑杆织机的引纬设备
CN1086325C (zh) 粉末压坯的成形方法
CN202157150U (zh) 纺丝加速装置
CN210422964U (zh) 微型隔膜泵下护套
CN101513651B (zh) 匀壁厚空心螺杆泵转子成型机
CN1309500C (zh) 热交换器用翅片的制造装置
CN203220328U (zh) 旋风分离器、具有它的旋风分离装置及吸尘器
CN108993763B (zh) 分级旋流器、煤泥分选装置、分选系统以及分选方法
CN1031765C (zh) 固定装置
CN220919537U (zh) 无动力选粉系统
CN1239828C (zh) 涡轮风扇、涡轮风扇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模具
CN109940768B (zh) 一种电镀金刚石双头微型钻头及其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