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85318A - 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85318A
CN103385318A CN2013103398849A CN201310339884A CN103385318A CN 103385318 A CN103385318 A CN 103385318A CN 2013103398849 A CN2013103398849 A CN 2013103398849A CN 201310339884 A CN201310339884 A CN 201310339884A CN 103385318 A CN103385318 A CN 1033853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leaves
tea
baking
minute
processing techn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3988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朝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33988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85318A/zh
Publication of CN1033853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53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工序:选料工序、杀青工序、初揉工序、初烘工序、复揉工序、整形理条工序、复烘工序、干燥提香工序,最后制得成茶。本发明经过多次重复制作和长期的产品价值证实,只要按照以上工艺流程的程序标准和工艺制作技术操作产生出来的紫阳茶,外形,内质都达到国家产品标准,同时,本发明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劳动力的用量,减轻了工人的劳动量,而且单位时间生产量显著上升,大大提高了茶叶生产加工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本发明的工艺稳定性能好,基本上无废品出现。

Description

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在我国,茶被称为国饮。几千年的沉淀,使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享有盛誉。
陕西紫阳,上古巴国时期产茶,紫阳茶外形如梭似毫,汤香茶靓,清香四溢。若泡入杯中,茶的芽头在徐徐展开时呈现奇迹,叶片齐齐向上,立于杯中又称为紫阳毛尖或紫阳银针。紫阳地处陕南的安康市,汉江中游,巴山北麓,紫阳境内广泛分布着我国少见的富硒岩层。饮用紫阳茶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实惠又无任何副作用的补硒方法。
紫阳茶的制作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全是手工制作,要掌握一套制作技术,不经过几年的手掌烫伤、手指烫破,就学不成一套制作技术;而且传统工艺需要大量的手工艺人员,单位时间生产率也很低。产品也有茶叶采摘标准,茶叶也分等级。制作工艺也有杀青、理条、做形和干燥,但全是一口锅,制作出来的产品大多都不是焦糊味就是生气味,虽然也发明了一些电炒锅和滚筒炒干锅,但是性能不够稳定,制作出来的产品扁、平、直不够,色、香、味差异大,价值高低悬殊,原料浪费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基本上以机械制作为主,人工制作工艺技术操作作为辅助的茶叶的加工工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工序:选料工序、杀青工序、初揉工序、初烘工序、复揉工序、整形理条工序、复烘工序、干燥提香工序,最后制得成茶。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选料工序中,茶叶原料采用的是采摘不超过2天,以指甲掐断的方法进行采摘,并按按照长度分级区分开,并且分级摊凉6-8小时。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茶叶原料的分级标准为:一级长度:0.5-1.5cm;二级长度:1.5<长度≤2.2cm;三级长度:2.2<长度≤3cm。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杀青工序中,是用杀青设备进行杀青,杀青设备的工作温度为200-220℃,转速为40-50r/min;杀青工序结束后,摊凉杀青后的茶叶原料1小时。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初揉工序中,利用揉捻设备对茶叶原料进行三紧三松的加压顺序,进行初揉,初揉时间为25分钟。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初烘工序是利用烘干设备进行初烘,控制烘干设备120℃,并且一级茶叶4-6分钟、二级茶叶6-8分钟、三级茶叶8-10分钟;初烘的标准为手捏成团、手松即散为宜;初烘后的茶叶原料摊凉1-2小时,实现冷却。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复揉工序是利用揉捻设备对初烘工序后的茶叶原料进行三紧三松的加压顺序,进行复揉,复揉时间为25分钟。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整形理条工序是利用炒锅对茶叶原理进行操作,炒锅的温度为75-85℃,时间为15-20分钟。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复烘工序是利用烘干设备进行复烘,控制烘干设备100℃,并且一级茶叶2-4分钟、二级茶叶4-6分钟、三级茶叶6-8分钟;复烘后的茶叶原料摊凉24小时,实现冷却。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对复烘冷却后的茶叶原料进行低温常烘1.5小时,温度从80℃持续加温到130℃,而加温时间控制在4-5分钟,最后冷却,制得成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经过多次重复制作和长期的产品价值证实,只要按照以上工艺流程的程序标准和工艺制作技术操作产生出来的紫阳茶,外形,内质都达到国家产品标准,同时,本发明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劳动力的用量,减轻了工人的劳动量,而且单位时间生产量显著上升,大大提高了茶叶生产加工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本发明的工艺稳定性能好,基本上无废品出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包含以下工序:选料工序、杀青工序、初揉工序、初烘工序、复揉工序、整形理条工序、复烘工序、干燥提香工序,最后制得成茶。
选料工序:茶叶原料采用的是采摘不超过2天,以指甲掐断的方法进行采摘,并按按照长度分级区分开,并且分级摊凉7小时。所述茶叶原料的分级标准为:一级长度:0.5-1.5cm;二级长度:1.5<长度≤2.2cm;三级长度:2.2<长度≤3cm。
杀青工序:用杀青设备进行杀青,杀青设备的工作温度为200-220℃,转速为46r/min;杀青工序结束后,摊凉杀青后的茶叶原料1小时。
初揉工序:利用揉捻设备对茶叶原料进行三紧三松的加压顺序,进行初揉,初揉时间为25分钟。
初烘工序:是利用烘干设备进行初烘,控制烘干设备120℃,并且一级茶叶4-6分钟、二级茶叶6-8分钟、三级茶叶8-10分钟;初烘的标准为手捏成团、手松即散为宜;初烘后的茶叶原料摊凉1-2小时,实现冷却。
复揉工序:是利用揉捻设备对初烘工序后的茶叶原料进行三紧三松的加压顺序,进行复揉,复揉时间为25分钟。
整形理条工序:是利用炒锅对茶叶原理进行操作,炒锅的温度为75-85℃,时间为15-20分钟。
复烘工序:是利用烘干设备进行复烘,控制烘干设备100℃,并且一级茶叶2-4分钟、二级茶叶4-6分钟、三级茶叶6-8分钟;复烘后的茶叶原料摊凉24小时,实现冷却。
干燥提香工序:对复烘冷却后的茶叶原料进行低温常烘1.5小时,温度从80℃持续加温到130℃,而加温时间控制在4-5分钟,最后冷却,制得成茶。
本发明经过多次重复制作和长期的产品价值证实,只要按照以上工艺流程的程序标准和工艺制作技术操作产生出来的紫阳茶,外形,内质都达到国家产品标准,同时,本发明人工劳动强度降低80%,大大降低劳动力的用量,减轻了工人的劳动量,而且单位时间生产量显著上升,大大提高了茶叶生产加工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本发明的工艺稳定性能好,基本上无废品出现。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优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工序:选料工序、杀青工序、初揉工序、初烘工序、复揉工序、整形理条工序、复烘工序、干燥提香工序,最后制得成茶。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茶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料工序中,茶叶原料采用的是采摘不超过2天,以指甲掐断的方法进行采摘,并按按照长度分级区分开,并且分级摊凉6-8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茶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原料的分级标准为:一级长度:0.5-1.5cm;二级长度:1.5<长度≤2.2cm;三级长度:2.2<长度≤3cm。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茶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杀青工序中,是用杀青设备进行杀青,杀青设备的工作温度为200-220℃,转速为40-50r/min;杀青工序结束后,摊凉杀青后的茶叶原料1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茶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揉工序中,利用揉捻设备对茶叶原料进行三紧三松的加压顺序,进行初揉,初揉时间为25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茶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烘工序是利用烘干设备进行初烘,控制烘干设备120℃,并且一级茶叶4-6分钟、二级茶叶6-8分钟、三级茶叶8-10分钟;初烘的标准为手捏成团、手松即散为宜;初烘后的茶叶原料摊凉1-2小时,实现冷却。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茶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揉工序是利用揉捻设备对初烘工序后的茶叶原料进行三紧三松的加压顺序,进行复揉,复揉时间为25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茶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理条工序是利用炒锅对茶叶原理进行操作,炒锅的温度为75-85℃,时间为15-20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茶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烘工序是利用烘干设备进行复烘,控制烘干设备100℃,并且一级茶叶2-4分钟、二级茶叶4-6分钟、三级茶叶6-8分钟;复烘后的茶叶原料摊凉24小时,实现冷却。
10.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茶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复烘冷却后的茶叶原料进行低温常烘1.5小时,温度从80℃持续加温到130℃,而加温时间控制在4-5分钟,最后冷却,制得成茶。
CN2013103398849A 2013-08-07 2013-08-07 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 Pending CN1033853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398849A CN103385318A (zh) 2013-08-07 2013-08-07 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398849A CN103385318A (zh) 2013-08-07 2013-08-07 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85318A true CN103385318A (zh) 2013-11-13

Family

ID=49529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398849A Pending CN103385318A (zh) 2013-08-07 2013-08-07 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8531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6309A (zh) * 2014-06-25 2014-09-10 重庆新沪渝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连钱草茶叶制备方法及连钱草茶叶和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1681A (zh) * 2010-11-15 2012-05-23 山阳县茶叶公司 一种制茶工艺
CN102870898A (zh) * 2012-09-05 2013-01-16 山阳县金桥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莲花翠茗茶制茶工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1681A (zh) * 2010-11-15 2012-05-23 山阳县茶叶公司 一种制茶工艺
CN102870898A (zh) * 2012-09-05 2013-01-16 山阳县金桥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莲花翠茗茶制茶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6309A (zh) * 2014-06-25 2014-09-10 重庆新沪渝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连钱草茶叶制备方法及连钱草茶叶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07509B (zh) 翠芽茶的加工工艺
CN102696831B (zh) 一种珠形小叶苦丁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1851569B (zh) 一种干型柑桔酒及其酿造工艺
CN102388995A (zh) 一种黑茶加工方法
CN104082435B (zh) 一种小叶颗粒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3976047A (zh) 一种金花黄茶紧压茶的制作方法
CN104171073A (zh) 一种紧压型黄茶的制作工艺
CN103005401A (zh) 一种块菌超微粉加工方法
CN102839080A (zh) 桑果发酵―蒸馏复合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96099B (zh) 腐乳产品的生产方法
CN105494728A (zh) 一种天然甜花香红茶加工方法
CN104472739A (zh) 花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1696385A (zh) 猕猴桃绿色果酒的制备方法
CN101671614B (zh) 猕猴桃绿色益健酒的制备方法
CN103805072A (zh) 一种制墨用鹿角胶的制作工艺方法
CN109266502A (zh) 一种自制玫瑰醋的方法
CN103385318A (zh) 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
CN104893820A (zh) 一种纯天然浓香花生油制造工艺
CN104351449A (zh) 一种糖渍花菇保健脯的制作方法
CN104055068A (zh) 一种花菇柄肉松的制作方法
CN105199921A (zh) 一种百香果酒及其酿制方法
CN103351940B (zh) 一种茶叶籽油生物发酵法生产工艺
CN103519083B (zh) 一种桑葚果糕的生产方法
CN104726251A (zh) 一种葡萄红曲酒及其酿造方法
CN102870898A (zh) 一种莲花翠茗茶制茶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