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84492A - 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84492A CN103384492A CN2012800095689A CN201280009568A CN103384492A CN 103384492 A CN103384492 A CN 103384492A CN 2012800095689 A CN2012800095689 A CN 2012800095689A CN 201280009568 A CN201280009568 A CN 201280009568A CN 103384492 A CN103384492 A CN 1033844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 power supply
- endoscope
- substrate
-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7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5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284 re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45 lea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20317 Ros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53615 Thermal bur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578 rel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966 trim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278 co-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39 end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74 generation of a signal involved in cell-cell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iron(II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Fe]O[Fe]=O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93 optoelectronic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6 process contro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659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4—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25—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power management
- A61B1/00027—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power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power supply
- A61B1/0003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power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power supply internally powere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4—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 A61B1/045—Control thereof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3/00—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 G02B23/24—Instruments or system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e.g. fibrescopes
- G02B23/2407—Optical details
- G02B23/2461—Illumination
- G02B23/2469—Illumination using optical fibr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5—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picking-up images in sites, inaccessible due to their dimensions or hazardous conditions, e.g. endoscopes or borescop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doscopes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内窥镜具有:摄像元件,其搭载于插入部的前端部;布线,其传递用于驱动摄像元件的具有多个不同电源电压的电源、驱动摄像元件的驱动信号、从驱动信号所驱动的摄像元件输出的摄像信号、和接地电平;基板,其设有对布线进行转接的连接器;电压比较部,其对多个不同电源电压进行比较;以及电源供给控制部,其根据电压比较部的比较结果,控制针对摄像元件的电源供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摄像元件的内窥镜。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医疗用领域和工业用领域中广泛利用设有摄像元件的内窥镜。
为了确保向体腔内等的插入性,优选内窥镜具有细径的插入部。
并且,搭载于插入部的前端部的摄像元件也使用小型尺寸的元件。为了驱动摄像元件,需要将传送电压不同的多个电源、以电气方式驱动摄像元件的驱动信号、通过施加驱动信号而从摄像元件输出的摄像信号等的由多个信号线构成的缆线贯穿插入到插入部内。
并且,固体摄像元件的像素数等根据内窥镜检查的用途而不同的各种内窥镜已经实用化,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连接内窥镜的作为信号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侧的负担也增大。
因此,通过在各个内窥镜侧设置生成与搭载于该内窥镜的摄像元件对应的驱动信号、并且对从摄像元件输出的摄像信号进行适于该摄像元件的预处理的电路基板(简称为基板),期望在种类不同的内窥镜的情况下,也使用减轻了负担的共同处理器进行内窥镜检查。
在内窥镜内部设有基板的情况下,为了确保良好的组装性等,还需要对缆线(布线)进行转接的小型连接器,在使用小型连接器的情况下,相邻的连接器触针间的间隔也减小。因此,需要应对连接器触针间的短路等的对策。
例如在日本国特开2008-307293号公报的第1现有例中,作为具有搭载于插入部的前端部的摄像元件和电路基板的摄像装置,采用如下构造:将接地信号线结束部配置在错开的位置,容易进行缆线相对于摄像装置的焊接作业。
并且,在日本国特开2008-295589号公报的第2现有例中公开了如下的内窥镜装置:对驱动电源的电压值的变化进行检测,使得在待机状态下也能够使电压检测功能进行动作。
但是,上述第1和第2现有例均未应对连接器触针间的短路。例如存在如下情况:虽然与不同的电源电压连接的连接器触针间处于接近短路的异常状态,但是在内窥镜图像上不会立即成为异常。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在内窥镜检查中继续使用该内窥镜。
在这种状态下,当用于内窥镜检查时,可能产生如下的不良情况:产生热伤,由于发热等而使针对温度的耐性较弱的电子部件等产生损伤等,在内窥镜检查中无法显示内窥镜图像。
因此,期望获得能够迅速检测这种异常状态、能够实施迅速消除该异常状态的对策、能够减少产生内窥镜检查中的不良情况的内窥镜装置。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内窥镜:在使用小型连接器以多个电源电压驱动摄像元件并使基板内的电路进行动作的情况下,也能够迅速检测由于短路等而导致的电源电压的异常状态,容易消除异常状态。
发明内容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内窥镜具有:摄像元件,其搭载于插入部的前端部;布线,其传递用于驱动所述摄像元件的具有多个不同电源电压的电源、驱动所述摄像元件的驱动信号、从该驱动信号所驱动的所述摄像元件输出的摄像信号、和接地电平;基板,其设有对所述布线进行转接的连接器;电压比较部,其对所述多个不同的电源电压进行比较;以及电源供给控制部,其根据所述电压比较部的比较结果,控制针对所述摄像元件的电源供给。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内窥镜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A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中的电气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B是示出一部分与图2A的内窥镜不同的内窥镜中的电气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C是示出图2A中的微连接器基板的背面的图。
图2D是示出由一张A/D基板形成连接器基板的内窥镜中的电气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E是示出保护不受静电等影响的输入保护电路的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3是示出图2A的具体结构的图。
图4A是示出CCD电源电压监视电路的结构的图。
图4B是示出图4A的变形例的CCD电源电压监视电路的结构的图。
图4C是示出与CCD电源电压监视电路一起设置对CCD和定时发生器的电源电压的过电流进行检测的过电流检测电路的结构的图。
图4D是示出在内窥镜内进行电源接通/断开控制的情况下的特性的图。
图4E是示出以图4D的特性进行电源接通/断开控制的情况下的电路结构的图。
图5A是示出驱动从FPGA连接到定时发生器的缆线的驱动单元的结构的图。
图5B是示出根据电源接通/断开时从处理器侧发送的特定的脉冲信号进行内窥镜侧的电源接通/断开等的控制的定时的图。
图5C是示出生成与从处理器侧输入的时钟对应的输出时钟的情况下的进行确定时钟的动作等的CLK确定判定电路的结构的图。
图5D是示出垂直同步信号输出电路的结构的框图。
图5E是图5D的动作说明图。
图6A是示出经由微连接器对与CCD连接的缆线进行转接的构造的图。
图6B是示出通过微连接器对各种信号线进行转接的情况下的连接器触针的配置例的图。
图7是利用树脂涂敷微连接器基板中的各种信号线的焊接部分的状况的说明图。
图8A是利用树脂涂敷接口基板中的印刷图案露出的电路部分的状况的说明图。
图8B是示出图8A中的利用树脂涂敷的输入电路部的电路结构的图。
图8C是示出间歇驱动CCD的情况下输入到放大器的CCD输出信号的波形的图。
图8D是示出对休止区域的信号进行削波并对CCD的有效像素区域的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器的电路结构的图。
图9是示出在特定的连接器触针间设置未连接的连接器触针的微连接器的图。
图10A是示出使用虚设部件来检测腐蚀的产生的腐蚀异常检测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0B是示出图10A的变形例的虚设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11是示出图4A的变形例的CCD电源电压监视电路的结构的图。
图12是示出图4A的其他变形例的CCD电源电压监视电路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1具有:内窥镜2A,其具有摄像元件;光源装置3,其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连接内窥镜2A,对内窥镜2A供给照明光;作为信号处理装置的处理器4,其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连接内窥镜2A,进行信号处理等;以及作为显示装置的监视器5,其显示由处理器4生成的图像信号作为内窥镜图像。
在光源装置3、处理器4上,除了图1所示的内窥镜2A以外,还能够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连接图2B所示的内窥镜2B,能够与内窥镜2A的情况同样用于内窥镜检查。另外,图1中的虚线所示的结构在后面叙述。
内窥镜2A具有被插入体腔内的细长的插入部6、在该插入部6的后端设置的操作部7、以及从该操作部7延伸出的通用缆线8。通用缆线8在其基端附近或中途分支为光导缆线9和信号缆线10。光导缆线9的端部的光源用连接器11以装卸自如的方式与光源装置3连接,信号缆线10的端部的信号用连接器12以装卸自如的方式与作为内窥镜2A、2B的外部装置的处理器4连接。
在插入部6、操作部7、通用缆线8内贯穿插入有传送照明光的光导13。然后,通过使光源用连接器11与光源装置3连接,利用光导13传送来自光源装置3的照明光,从安装在照明窗上的光导前端面射出所传送的照明光,该照明窗设置在插入部6的前端部14上。并且,也可以构成为,使光源用连接器11和信号用连接器12为一体的连接器与光源装置3连接,通过连接光源装置3和处理器4的缆线与处理器4交换信号用连接器12的信号。
在前端部14上,与照明窗相邻地设有观察窗(摄像窗),在观察窗上安装有形成被照明的患部等被摄体的光学像的物镜15。在该物镜15的成像位置配置有作为摄像元件的电荷耦合元件(简记为CCD)16。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端部14内的CCD16附近配置有前端部基板18,该前端部基板18包含作为驱动信号生成电路的定时发生器(简记为TG)17,该定时发生器17生成对CCD16进行驱动的驱动信号。
前端部基板18经由贯穿插入到插入部6内的综合同轴缆线21而与设于操作部7内的操作部基板22连接,该操作部基板22经由贯穿插入通用缆线8内的综合同轴缆线23而与设于信号用连接器12的内部的连接器基板24连接。
并且,该连接器基板24经由细线同轴缆线25而与连接器26连接,该连接器6以装卸自如的方式与处理器4连接。
另外,上述综合同轴缆线21、23、细线同轴缆线25构成对CCD16传送(传递)电源、驱动信号等的布线。上述细线同轴缆线25成形为,为了组装内窥镜而扭转细线同轴缆线25的一部分。
在扭转时,可能由于信号传送中使用的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低压差分信号)对分离而使放射噪声增大,为了降低放射噪声,使用双绞线作为细线同轴缆线25。另外,连接器26如图2A中说明的那样包含2个基板。
处理器4具有产生摄像元件等的动作所需要的多个不同的电源电压的电源的电源电路27、对从摄像元件输出的摄像信号进行信号处理的信号处理电路28、以及包含电源电路27和信号处理电路28在内的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29。
图2A示出图1中的内窥镜2A的电气系统的结构。
一端(前端)通过焊接而与前端部基板18连接的综合同轴缆线21的另一端(后端)通过焊接而与MC基板32连接,该MC基板32搭载有作为小型连接器的微连接器(简记为MC)31,该MC基板32的MC31与操作部基板22的微连接器座(简记为MC座)33连接。另外,也可以利用MC、MC座连接前端部基板18和综合同轴缆线21。MC基板32通过虚线所示的屏蔽壳32a而以机械方式固定在操作部基板22上。另外,与前端部基板18连接的综合同轴缆线21在操作部基板22中被转接而与综合同轴缆线23连接,该综合同轴缆线23的基端与连接器基板24连接,但是,在内窥镜2A中的从插入部6到信号缆线10的基端的范围内,综合同轴缆线21、23的综合缆线GND和被该综合缆线GND屏蔽的配置在其内侧的各信号用的同轴缆线的GND分离。
并且,一端(前端)通过焊接而与操作部基板22连接的综合同轴缆线23的另一端(后端)通过焊接而与MC基板34连接,搭载于该MC基板34上的作为小型连接器的MC35与构成连接器基板24的接口基板(简记为IF基板)24A的MC座36连接。
在设于该IF基板24A的连接器座37上连接有设于细线同轴缆线38的一端的连接器38a,其另一端的连接器38b与搭载有模拟/数字转换电路(简记为A/D)的A/D基板24B的连接器座39连接。并且,在设于该A/D基板24B的作为小型连接器座的连接器座40上连接有设于细线同轴缆线25的一端的作为小型连接器的连接器25a,其另一端的连接器25b与连接器26内的尺寸较大的圆型基板41的连接器座41a连接。该圆型基板41经由连接器41b、连接器座42a而与尺寸较小的圆型基板42连接。
圆型基板41、42通过焊接而与连接器插头26a连接。连接器插头26a以装卸自如的方式与处理器4的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座)连接。
另外,在图2A中,连接器基板24由IF基板24A和A/D基板24B这2张基板形成,但是,在后述图2D所示的内窥镜2C中,连接器基板24由1张A/D基板24C构成,该A/D基板24C包含IF基板24A的功能。
并且,如图2A所示,在连接器基板24为IF基板24A和A/D基板24B的2张基板的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在IF基板24A侧设置存储有缆线长度、缆线长度的校正信息、缆线长度等的检测电路等的ROM,在A/D基板24B侧设置存储有与CCD16的像素数、种类等有关的信息的ROM。另外,在A/D基板24B的种类增加的情况下,也可以在IF基板24A侧统一保持与CCD16、缆线有关的全部信息,以减少A/D基板24B的种类。
另一方面,在后述的1张A/D基板24C的情况下,也可以统一搭载缆线长度、该缆线长度的校正信息、缆线长度等的检测电路、与CCD的种类等有关的信息。
如图2A中虚线所示,通过基于插入部6的外装部件的屏蔽部件44a对综合同轴缆线21进行屏蔽。并且,该屏蔽部件44a与基于操作部7的外装部件的屏蔽部件44b电连接。该屏蔽部件44b与基于通用缆线8的外装部件的屏蔽部件44c电连接。而且,屏蔽部件44c进一步与信号用连接器12的屏蔽部件连接。
另外,在图2A中,作为信号用连接器12的屏蔽部件,分别利用屏蔽部件44d、44e对IF基板24A和A/D基板24B进行屏蔽。
这些屏蔽部件在信号用连接器12内的IF基板24A或A/D基板24B中的1个点或多个点与地线导通(省略图示)。
并且,在设于IF基板24A的连接器座45上连接有由柔性基板构成的开关柔性基板46的连接器46a。该开关柔性基板46焊接有开关缆线的一端,该开关缆线的另一端通过焊接而与柔性基板47a连接,该柔性基板47a构成安装于操作部7的镜体开关47。
该柔性基板47a的连接器47b与开关箱柔性基板47c的连接器座47d连接。在开关箱柔性基板47c的连接器座47e上还连接有对开关进行转接的开关转接柔性基板47f的连接器47g。并且,在内窥镜2A中,还具有检测内窥镜插入形状的插入形状检测单元(简记为UPD单元)48。
该情况下,如图2A中的双点划线所示,在信号用连接器12的圆型基板42上连接有UPD单元48的UPD柔性基板48a,该UPD柔性基板48a经由进行转接的UPD转接基板48b而与UPD基板48c连接。该UPD基板48c与配置在插入部6内的UPD探针单元48d连接。
在内窥镜2A中,还准备有对物镜15的焦点进行切换的未图示的焦点切换单元,该情况下,驱动对物镜15的焦点进行切换的致动器的驱动基板与圆型基板41连接。
另外,MC基板32、34、操作部基板22、IF基板24A、A/D基板24B、圆型基板41、42、UPD转接基板48b、UPD基板48c是刚性基板,柔性基板47a、开关箱柔性基板47c、开关转接柔性基板47f由柔性基板构成。
图2B示出在上述内窥镜2A中在操作部7中未设置操作部基板22的内窥镜。
在该内窥镜2B中,由于在操作部7上未设置操作部基板22,所以,综合同轴缆线21的另一端与信号用连接器12内的MC34连接。
并且,为了实现与内窥镜2A之间的部件的共同化,在IF基板24A上搭载与操作部基板22相同功能的操作部基板22′。而且,在内窥镜2B中,通过使该IF基板24A的操作部基板22′成为动作状态或活性状态(图2B中实线所示),在操作部7上未设置操作部基板22的内窥镜2B的情况下,A/D基板24B通过进行与内窥镜2A的情况相同的处理,也能够应对任意的内窥镜2A、2B的情况。
在搭载于内窥镜2A的IF基板24A中,使IF基板24A内的操作部基板22′的功能无效(图2A中虚线所示)。由于内窥镜2B中的其他结构与内窥镜2A相同,所以,省略A/D基板24B等的图示。另外,IF基板24A和A/D基板24B在后述LPF52i之前分离。
另外,图2C示出图2A中的MC基板32的(将设有MC31的面作为表面时的)背面。在MC基板32的背面形成有整个面为金属面的良接地面32b。而且,能够通过与良接地面32b抵接的屏蔽壳32a进行地线的电连接,同时进行MC31、MC座33之间的地线(电位)的连接,能够降低不需要的噪声放射等。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屏蔽部件的导电性良好的情况下,如上所述成为形成整个面为金属面的良接地面32b的图案,在屏蔽部件的导电性较差的部分中,与良接地面32b之间的电连接出现偏差的情况下,不形成良接地面32b。并且,良接地面32b只要具有安装了与屏蔽部件接触的机械触点的金属面即可,也可以不是整个面的良接地面32b,而是设置在一部分上的接地面。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图2A、图2B所示的内窥镜2A、2B以外,如图2D所示,也可以采用连接器基板24(不是IF基板24A和A/D基板24B的2张基板的结构)仅为A/D基板24C的内窥镜2C的结构。该内窥镜2C与图2B的情况同样,采用不在操作部7上设置操作部基板22的结构。
由于其他结构是与图2B所示的内窥镜2B几乎相同的结构,所以,对同一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并省略其说明。该内窥镜2C也能够以装卸自如的方式与处理器4连接,处理器4在连接该内窥镜2C的情况下,与连接内窥镜2A或2B的情况同样,进行与搭载于内窥镜2C的摄像元件等对应的处理。
另外,如图2E所示,在连接器26中的例如圆型基板41上设有输入保护电路20,该输入保护电路20保护内窥镜2A内的电路不受静电等过大电压影响。从处理器4侧经由连接器插头26a输入到内窥镜2A的信号经由缓冲器20a输出到连接器基板24侧。
通过使过大电压成为规定电压的齐纳二极管(恒压二极管)20b和下拉的电阻20c来保护该缓冲器20a的输入端。即,缓冲器20a的输入端与齐纳二极管20b的阴极连接,该齐纳二极管20b的阳极接地,并且,缓冲器20a的输入端经由电阻20c接地。
而且,在对连接器插头26a输入静电等过大电压的情况下,通过齐纳二极管20b使电压下降到容许的规定电压的齐纳电压,并且,还通过电阻20c向接地侧放电,迅速降低过大的电压。另外,齐纳二极管20b的齐纳电压被设定为容许的规定电压(例如10V左右),并且,电阻20c被设定为相对于实际输入的信号而成为较小载荷的电阻值。
在图2E中示出1个输入保护电路20,但是,也可以针对经由连接器插头26a输入到连接器基板24侧的多个信号设置同样的输入保护电路20。
另外,相对于从内窥镜2A经由连接器插头26a向处理器4侧输出信号的情况,也可以在输出信号的缓冲器的输出端设置齐纳二极管和电阻20c,保护缓冲器的输出端不受静电等过大电压影响。
图3示出内窥镜2A中的电气系统的详细结构。在A/D基板24B内设有作为可编程的LSI(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记为FPGA))51,该FPGA51负责用于驱动CCD16的同步信号的传送控制、针对各种定时信号的传送处理、从由CCD16输出的摄像信号转换为进行高速信号传送的信号形式的处理、针对电源电压的处理等。
而且,FPGA51经由连接器25a而与处理器4(的信号处理电路28和控制电路29)侧进行JTAGSEL、VD/TMS、HD/TCK、REG_TXD/TDO、REG_RXD/TDI、NCJD1,2、SC_CLK_EN、CLK±、影像输出(LVDS)的收发。
并且,从处理器4的电源电路27向A/D基板24B供给多个电源电压的电源。
JTAGSEL是在利用JTAG(Joint Test Action Group:联合测试行动小组)从处理器4侧改写ROM52c中存储的FPGA51的数据的情况下要利用的信号。
并且,VD、HD表示垂直和水平的同步信号,分别与TMS(Test Mode Select:测试模式选择)、TCK(Test Clock:测试时钟)进行选择性地使用。
并且,REG_TXD表示从FPGA51向处理器4侧发送发送数据的情况下的信号,与TDO(Test Data Out:测试数据输出)的信号进行选择性地使用。
并且,REG_RXD与FPGA51从处理器4侧接收接收数据的情况下的信号、TDI(Test Data In:测试数据输入)的信号进行选择性地使用。
NCJD1,2表示来自对搭载于各内窥镜2A上的CCD16的种类进行检测的CCD检测电阻52a的信号。
并且,SC_CLK_EN是在电源、时钟上升的情况之前(刚要上升之前)从处理器4向内窥镜2A侧的FPGA51通知的脉冲的信号,并且,在处理器4的电源被断开的情况下,也提前将该断开的信号通知给FPGA51,能够在内窥镜2A侧进行规定的关闭处理(在后述图5B中进行说明)。
CLK±是从处理器4向FPGA51供给的时钟,FPGA51进行与CLK±同步的动作。CLK±采用小振幅、低消耗功率、比较高速的差动接口的LVDS。
影像输出通过LVDS而从FPGA51输出到处理器4侧。
JTAGSEL的信号经由反相器52b输入到FPGA51,并且,对三态缓冲器52d的开闭进行控制,该三态缓冲器52d设置在与作为FPGA数据的写入用存储器的ROM52c连接的信号线上。
VD/TMS、HD/TCK、REG_RXD/TDI的各信号被输入到FPGA51的输入端,并且,经由三态缓冲器52d输入到ROM52c的输入端。VD/TMS和HD/TCK也被输入到FPGA51的输入端。
并且,FPGA51的输出端经由三态缓冲器52d而与REG_TXD/TDO的信号线连接,FPGA51的输出端也与该信号线连接。
并且,ROM52c的输入输出端可以不经由三态缓冲器52d而与连接器52e连接,从该连接器52e对ROM52c写入作为决定LSI的程序数据的FPGA数据,所述LSI由FPGA51以能够编程的方式构筑。并且,ROM52c的输入输出端与FPGA51连接。
并且,在FPGA51上连接有存储了与内窥镜2A的各固有识别信息(ID)有关的信息(例如机型名等)的ID用ROM52f。
并且,在FPGA51上连接有针对FPGA判定CCD16的种类等的FPGA用CCD判别电路52g。该FPGA用CCD判别电路52g例如由具有判别CCD16的种类的电阻值的电阻构成。
FPGA51对设于操作部基板22内的LVDS接收器54a发送用于生成驱动CCD16的驱动信号所需要的例如4个信号。
LVDS接收器54a对驱动器54b进行驱动,驱动器54b将所生成的水平转送信号和垂直转送信号发送到前端部基板18的TG17。TG17将由4个信号(例如)构成的CCD驱动信号施加给CCD16,进行驱动以输出由CCD16进行光电转换后的信号电荷作为摄像信号。LVDS接收器54a和驱动器54b均配置在IF基板24A上,在使用操作部基板22生成驱动信号的情况下,穿过配置在IF基板24A侧的LVDS接收器54a和驱动器54b的电路。另一方面,在不使用操作部基板22的情况下,通过使用配置在IF基板24A侧的上述电路,能够减少IF基板24A的安装前的基板种类。
另外,在图3中,包含CCD16和前端部基板18在内示出为SIP19。
IF基板24A具有对操作部基板22供给电源的操作部基板电源电路53a,操作部基板电源电路53a供给LVDS接收器54a和驱动器54b进行动作所需要的电源。
并且,IF基板24A具有设于内窥镜2A内的作为电源生成单元的CCD/TG电源电路53b,CCD/TG电源电路53b向CCD16和TG17供给多个电源电压。在图3的例子中,CCD/TG电源电路53b经由电源线60a′、60b′向CCD16供给不同的电源电压的电源VDD1A、VDD1B,向TG17供给VDD2-VDD4。
在本实施方式中,CCD16具有输出4个通道的信号的输出功能,关于从CCD16输出的4个通道的摄像信号,从由4个晶体管构成的晶体管阵列(图3中简记为Tr阵列)55输出4个通道(图3中简记为Ach、Bch、Cch、Dch)的低阻抗的摄像信号。
另外,也可以代替直接对晶体管阵列55输出CCD16的输出信号,而构成为经由相关双重取样电路输出到晶体管阵列55。
4个通道的摄像信号被输入到IF基板24A内的第1模拟电路53c。第1模拟电路53c由分别对所输入的摄像信号进行放大的4个放大器53d构成。
由放大器53d分别放大后的摄像信号被输入到A/D基板24B内的第2模拟电路52h。在第2模拟电路52h中,也对应于4个通道而设有4个通道的电路。例如Dch的摄像信号经由LPF52i、以黑电平为基准进行钳位的钳位电路52j、对不需要电平进行削波的削波电路52k、放大器52l,成为第2模拟电路52h的输出信号。其他通道也采用同样的结构。
第2模拟电路52h的输出信号被输入到4个通道的A/D转换电路部(图3中简记为A/D)52m,被转换为数字摄像信号。另外,从FPGA51对A/D转换电路部52m施加进行A/D转换的A/D转换用的时钟ADCLK,A/D转换电路部52m与该时钟ADCLK同步地进行A/D转换。
并且,A/D转换电路部52m将A/D转换后的4个通道的A/D转换输出信号作为6对A/D转换输出信号(影像通道、时钟、帧)输出到FPGA51。FPGA51从4个通道的信号转换为3个通道的信号,向处理器4侧输出3个通道的LVDS方式的影像信号。在LVDS方式中,也期望考虑EMI。具体内容如下所述。在对搭载于内窥镜2A的CCD16进行驱动时,与影像信号的方式同样,考虑水平方向的定时和垂直方向的定时。此时,在水平方向中存在驱动CCD16并从CCD16取出信号的期间、以及不驱动CCD16也不取出信号的期间。如果设后者为H消隐,则为了在H消隐中考虑EMI,对驱动时钟(例如30MHz)进行分频并生成分频时钟(30MHz的1/2的15MHz),将其重叠在H消隐中即可。该情况下,在通过LVDS进行传送的过程中,进行动作以抑制放射噪声。在垂直方向上的V消隐中也同样,重叠分频时钟即可。并且,来自电源电路27的以多个电源电压(包含图4A所示的V1、V2)供给的电源经由电源线(包含60a、60b)供给到IF基板24A内的CCD/TG电源电路53b(内的CCD电源电路53b′),并且,通过A/D基板24B内的A/D转换电路部52n转换为数字电压后,输出到FPGA51(由FPGA51构筑的图4A所示的CCD电源电压监视电路63)。
并且,如图3所示,在连接器基板24中的例如A/D基板24B内设有基板内电路用电源电路52p,该基板内电路用电源电路52p产生该连接器基板24内的电路(具体而言为第1模拟电路53c、第2模拟电路53h等)进行动作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该基板内电路用电源电路52p从与处理器4的电源电路27连接的电源线60a、60b生成后述的+5V_AFE1、-5V_AFE1、+5V_AFE2、-5V_AFE2等,作为电源电压。
并且,操作部7的镜体开关47经由通用缆线内的同轴缆线、信号用连接器12内的波形整形缓冲器而输入到FPGA51。例如,设于镜体开关47中的4个开关SW1-SW4的接通/断开信号、搭载了致动器的情况下的望远(TELE)和广角(WIDE)的操作信号被输入到FPGA51。这些开关信息在FPGA51中进行并行-串行转换,并经由控制信号线传送到处理器4。
图4A示出设置在内窥镜2A的连接器基板24内、监视对CCD16侧供给电源的情况下的电源电压的CCD电源电压监视电路63的结构。另外,如图3所示的CCD/TG电源电路53b的情况那样,也可以构成为,监视对CCD16侧和TG17侧供给电源的情况下的电源电压。
细线同轴连接器座40具有通过分别与小型连接器25a的连接器触针接触而电连接的连接器座触针40a、40b、40c、...。另外,连接器座触针40a、40b和连接器座触针40c经由设有连接器25a的细线同轴缆线25等,分别与处理器4的电源电路27的电源输出端和控制电路29连接。因此,从处理器4侧的电源电路27向连接器座触针40a、40b供给电源电压(有时简记为电压)V1、V2的电源。
连接器座触针40a经由电源线60a而与形成(生成与所输入的多个不同的电源电压V1、V2不同的多个恒源电压(简记为恒压)的作为电源生成单元的)CCD电源电路53b′的第1恒压电路61a的输入端连接,连接器座触针40b经由电源线60b而与形成CCD电源电路53b′的第2恒压电路61b的输入端连接。
第1恒压电路61a、第2恒压电路61b从输入到输入端的电源电压V1、V2转换为分别不同的规定恒压(图3中为VDD1A、VDD1B),经由电源线60a′、60b′分别输出到CCD16的电源端。另外,在到达CCD16的电源端的中途,通过作为小型连接器的MC31、35等对电源线60a′、60b′进行转接。
并且,电源线60a、60b的电源电压通过构成A/D转换电路部52n的A/D转换电路62a、62b转换为数字电压后,被输入到FPGA51内(更具体而言由FPGA51的一部分构筑)的CCD电源电压监视电路63。
CCD电源电压监视电路63具有:比较电路64a、64b,其对分别由A/D转换电路62a、62b生成的数字电压V1、V2和阈值Vt1、Vt2进行比较;作为存储器的ROM65,其存储分别对比较电路64a、64b输出阈值Vt1、Vt2的阈值;以及电源供给控制部66,其被输入比较电路64a、64b的比较结果,从而对CCD电源电路53b′的电源供给的动作进行控制。
并且,CCD电源电压监视电路63具有告知信号生成电路67,在电源供给控制部66输出电压异常这样的异常判定信号的情况下,该告知信号生成电路67生成用于告知该异常的告知信号。另外,也可以在电源供给控制部66的内部设置告知信号生成电路67。
作为阈值的存储单元的ROM65存储比正常状态下的电压V1、V2稍小的阈值Vt1a、Vt2a,并且,存储比电压V1、V2稍大的阈值Vt1b、Vt2b,对比较电路64a输出2个阈值Vt1a、Vt1b作为阈值Vt1,对比较电路64b输出2个阈值Vt2a、Vt2b作为阈值Vt2。
比较电路64a、64b分别是窗口型比较电路,对电压V1是否大于阈值Vt1a、并且电压V1是否小于阈值Vt1b进行比较,将比较结果输出到电源供给控制部66。另外,在图4A中,利用比较电路64示出比较电路64a和64b。
电源供给控制部66在电压V1满足V1a≦V1≦Vt1b的条件的情况下,判定为电压V1是正常范围内的电压,并且,同样在电压V2满足V2a≦V2≦Vt2b的条件的情况下,判定为电压V2是正常范围内的电压。
另一方面,电源供给控制部66在电压V1不满足V1a≦V1≦Vt1b的条件的情况下,判定为电压V1处于不正常的异常电压的状态,并且,同样在电压V2不满足V2a≦V2≦Vt2b的条件的情况下,判定为电压V2处于不正常的异常电压的状态。
并且,电源供给控制部66在判定为电压V1是异常电压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停止第1恒压电路61a的(生成恒压电源的)动作,并且,进行控制以断开开关61c从而切断从第1恒压电路61a供给到CCD16的恒压。
并且,电源供给控制部66在判定为电压V2是异常电压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停止第2恒压电路61b的动作,并且,进行控制以断开开关61d从而切断从第2恒压电路61b供给到CCD16的恒压。
也可以将设于第1恒压电路61a的输出端的开关61c设置在第1恒压电路61a的内部,并断开该开关。在设于第2恒压电路61a的输出端的开关61d的情况下也同样应用。
另外,电源供给控制部66在判定为电压V1、V2均为正常的情况下,继续进行CCD电源电路53b的动作。
并且,告知信号生成电路67被输入电源供给控制部66判定为电压V1或V2为异常电压的情况下的异常判定信号时,生成告知电压V1或V2为异常电压的告知信号。
告知信号生成电路67具有告知信号发送单元,该告知信号发送单元在向处理器4侧传送该告知信号的情况下,不是通过专用传送该告知信号的信号线进行发送,而是在规定定时重叠在其他信号中,通过传送该信号的信号线发送到处理器4侧。例如重叠(插入)在图3的REG-TXD/TD0的信号、垂直同步信号VD中进行发送。因此,告知信号生成电路67具有在本来的控制信号等中重叠告知信号的告知信号重叠电路67a。该告知信号例如经由连接器触针40c发送到处理器4的控制电路29侧。
这样,可以不需要设置很少使用的传送告知信号的专用的信号线。
控制电路29在接收到重叠在控制信号等中的告知信号的情况下,将该告知信号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28,信号处理电路28在影像信号中重叠告知信号。然后,监视器5显示内窥镜图像和告知信号。
这种结构的内窥镜2A的特征在于,具有:作为摄像元件的CCD16,其搭载于插入部6的前端部14;作为布线的综合同轴缆线21、23,其传递用于驱动所述摄像元件的具有多个不同电源电压的电源、驱动所述摄像元件的驱动信号、从由该驱动信号驱动的所述摄像元件输出的摄像信号和接地电平;作为基板的操作部基板22、连接器基板24,其设有对所述布线进行转接的微连接器31、35等连接器;作为电压比较单元的比较电路64,其对所述多个不同电源电压进行比较;以及作为电源供给控制单元的电源供给控制部66,其根据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控制针对所述摄像元件的电源供给。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监视供给到作为摄像元件的CCD16侧的多个电源电压,判定是否由于电源线60a、60b或电源线60a′、60b′断线、或者对它们进行转接的小型连接器的连接器触针间的短路(或未导致短路的绝缘不良)等而产生异常电压。在判定为产生了异常电压的异常状态的情况下,电源供给控制部66进行切断针对CCD16的电源供给的控制,并且,使告知信号生成电路67生成用于告知产生异常电压的告知信号,将其发送到处理器4侧。
处理器4的控制电路29将告知信号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28,信号处理电路28在影像信号中重叠告知信号。然后,监视器5显示内窥镜图像和告知信号,手术医生通过告知信号,能够迅速识别到在电源电压V1或V2中产生了异常电压。
因此,针对产生了异常电压的内窥镜2A,能够迅速进行与产生该异常电压对应的修理等,能够消除异常状态。并且,能够减小在产生了异常电压的异常状态下继续使用的情况(该情况下,可能产生更严重的异常状态),并且,能够防止在未修理的异常状态下用于下次的内窥镜检查的情况。
另外,ROM65预先存储用于判定是否是异常电压的阈值的信息,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处理器4侧向FPGA51侧发送用于根据实际与该处理器4连接的内窥镜2A来判定是否是异常电压的阈值的信息,FPGA51在ROM65中存储该信息。
在该结构的情况下,在初始状态等下,内窥镜2A的FPGA51从处理器4侧接受上述阈值的信息,使用该信息来判定是否是异常电压。在采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在实际与处理器4连接并使用的内窥镜2A等的种类不同的情况下(例如针对电源的负载的大小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将阈值设定为更加适当的值。
这样,通过将阈值设定为更加适当的值,针对实际与处理器4连接的内窥镜2A等,能够在更早期的阶段判定电压从正常状态变成异常的异常状态。
在图4A的CCD电源电压监视电路63的结构例中构成为,将作为电压比较单元的比较电路64的比较结果输出到作为电源供给控制单元的电源供给控制部66,电源供给控制部66根据比较电路64的比较结果来控制针对CCD16的电源供给,但是,也可以采用图4B所示的变形例的结构。
在图4B的CCD电源电压监视电路63B中构成为,比较电路64进行图4A中电源供给控制部66的控制功能。换言之,作为电压比较单元的比较电路64兼有作为电源供给控制单元的电源供给控制部66的功能。
在图4B中构成为,根据构成比较电路64的各比较电路64a、64b的比较结果,不经由电源供给控制部66,而分别对第1恒压电路61a和开关61c、第2恒压电路61b和开关61d进行控制。
即,比较电路64a在比较结果为异常电压的情况下,停止第1恒压电路61a的动作并断开开关61c,切断针对CCD16侧的电源供给。
并且,比较电路64b在比较结果为异常电压的情况下,停止第2恒压电路61b的动作并断开开关61d,切断针对CCD16侧的电源供给。
并且,比较电路64a、64b的比较结果被输出到告知信号生成电路67,在异常电压的情况下,告知信号生成电路67将告知信号供给到处理器4侧。
其他结构与图4A的情况相同。除了电压比较单元兼有电源供给控制单元的功能以外,图4B的变形例的作用效果与图4A的情况几乎相同。
另外,如图4A或图4B所示,不限于监视对CCD16供给多个电源电压的CCD电源电路53b′的输入侧的多个电源电压的结构,也可以构成为,在还对与CCD16一起搭载于前端部14的TG17供给电源电压的电源电路(例如CCD/TG电源电路53b)的输入侧,监视该电源电压,在异常电压的情况下,切断对TG17供给的电源并进行告知。
并且,在对CCD16侧和TG17侧供给的电源为过大电流(在本说明书中称为过电流)的异常状态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控制以停止(关闭)电源供给。
图4C示出设置有过电流检测电路82a-82c的结构,该过电流检测电路82a-82c检测对CCD16供给的电源和对TG17供给的电源是否为过电流的状态,在过电流的情况下停止电源供给。
在图4C所示的结构中,在连接器基板24内设置有图4A中说明的CCD电源电路53b、A/D转换电路部52n、CCD电源电压监视电路63,并且,设置有对TG17供给电源的恒压电路81a和在其前级检测过电流的过电流检测电路82a。另外,过电流检测电路82a具有比较电路,该比较电路对例如与电源线60n串联连接的规定值电阻的两端电压和为了判定过电流而预先设定的规定电压值进行比较,在所述电阻的两端电压为规定电压值以上的比较结果的情况下,检测为对恒压电路81a供给的电源的电流为阈值以上的过电流的状态。其他过电流检测电路82b、82c也采用同样的结构。
当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的过电流流过恒压电路81a侧时,在与连接器触针40n连接的电源线60n上设置的过电流检测电路82a关闭对恒压电路81a侧供给的电源(的电流)。
在图4C中示出如下结构:仅在内窥镜2A内的应当进行监视的电源线60n上设置过电流检测电路82a,关于其他电源线60a、60b,在处理器4侧设置针对CCD电源电路53b的过电流检测电路82b、82c。过电流检测电路82b、82c在检测到过电流时,关闭从过电流检测电路82b、82c供给到CCD电源电路53b′侧的电源。
并且,在图4C的结构的情况下,设置有对连接器基板24内的电子电路供给电源的恒压电路81b、81c。CCD电源电路53b′和恒压电路81a相当于图3的CCD/TG电源电路53b。
另外,关于电源线60a、60b上设置的双点划线所示的判定用电压生成电路83a,在图4E的说明后进行说明。
处理器4内的电源电路27经由过电流检测电路82b、82c对CCD电源电路53b供给电源,并且,还对恒压电路81a-81c供给电源。
现有例中的过电流检测电路为如下过程:在检测到过电流时,关闭对恒压电路81a供给的电源的电流,但是,当由于关闭而检测到电流低下时解除关闭,成为流过过电流的状态,当检测到该过电流时,再次反复进行关闭。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过电流检测电路82a构成为,在临时检测到过电流后,在内窥镜2A整体的电源断开之前,保持检测到过电流的状态,对上述现有例中的过程进行了改良。另外,其他过电流检测电路82b、82c也可以具有与过电流检测电路82a的情况相同的功能。
在通过过电流检测电路82a检测过电流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内窥镜2A的种类而具有多个不同的阈值,根据实际使用的内窥镜2A来切换阈值(例如,也可以根据内窥镜2A的外径不同、前端部的温度不同等而切换阈值)。该情况下,作为用于切换阈值的具体单元,可以在各内窥镜2A内装配与内窥镜2A的种类对应的电阻值的电阻器。
并且,为了切换阈值,也可以利用数字微调器,在ROM中存储数字微调器的数值。并且,过电流保护电路82a-82c也可以将CCD用过电流保护电路和TG用过电流保护电路汇总为一个过电流保护电路。并且,可以将全部过电流保护电路82a-82c搭载于内窥镜2A内,也可以不搭载于内窥镜2A内,而搭载于处理器4内。
并且,也可以构成为,在内窥镜2A固有的摄像单元上搭载ROM或电阻器,检测电路读取所搭载的ROM或电阻器的信息。除此之外,也可以在搭载于内窥镜2A内的MC基板、A/D基板、IF基板等上搭载上述ROM等。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图4D所示的特性进行内窥镜2A侧的电源接通、断开的控制。另外,图4D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电压。
图4D示出如下特性:在处理器4侧,在从电源接通的时间(定时)To起的时间Ta后,接通内窥镜2A侧的电源,另一方面,在从电源接通的状态起断开电源的情况下,在几乎与电源断开的时间Tb相同的定时或稍微滞后的定时,断开内窥镜2A侧的电源。另外,电压Vt表示接通/断开电源的阈值。
通过以这种特性进行控制,在处理器4侧接通/断开电源的情况下,能够在内窥镜2A侧进行稳定的动作。在电源接通的情况下,由于信号用连接器12未适当装配在处理器4上的状态、连接器触针的接触不稳定的状态,在内窥镜2A侧也可能处于以很快的定时反复进行电源接通/断开的状态。
因此,当从电源接通的定时起不需要时间而使内窥镜2A侧的电源也成为接通状态时,由于以不稳定的电源状态进行动作,由此,无法确保针对供给电源的电路的稳定的动作。
因此,在处理器4侧的电源接通时,通过进行在内窥镜2A侧的电源稳定所需要的时间后接通电源(即,使内窥镜2A侧的电源电路成为动作状态)的控制,能够确保内窥镜2A侧的稳定的动作。
另一方面,在从电源接通的状态起在处理器4侧断开电源的情况下,不用像电源接通时那样需要时间,能够在短时间内断开电源(关闭内窥镜2A侧的电源电路)。另外,在后述图5B中,在短时间内断开电源的情况下的时间为T9左右。
在具有图4D所示的特性而进行内窥镜2A侧的过程控制的情况下,例如可以通过图4E所示的电路结构来实现。
在图4E中,在图4C的例如与过电流检测电路82a的输入端连接的电源线60n上设置有判定用电压生成电路83a,该判定用电压生成电路83a由电阻Ra和二极管Da的并联电路以及连接在该并联电路的输出端与地线GND之间的电容器Ca构成。
并且,在图4E中设置有电压监视电路83b,该电压监视电路83b将由该判定用电压生成电路83a生成的判定用电压输出到过电流检测电路82a,并且,监视该判定用电压,对恒压电路81a、81b、81c的电源接通/断开进行控制。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使过电流检测电路82a具有电压监视电路83b的功能,成为省略电压监视电路83b的结构。
在图4E的结构的情况下,在处理器4侧接通电源的情况下,经由电阻Ra而在电容器Ca中流过电流,根据电阻Ra和电容器Ca的时间常数,电容器Ca的电位(电压)随着时间而上升。另外,该情况下,二极管Da成为反方向,其电阻值远远大于电阻Ra的电阻值。
该情况下的上升的时间常数决定图4D的特性(电压随着时间而上升的特性)。而且,电压监视电路83b具有电源接通控制电路的功能,其进行控制,使得对电容器Ca的电压(即,由判定用电压生成电路83a生成的判定用电压)和阈值Vt进行比较,当检测到阈值Vt以上的电压时,接通恒压电路81a、81b、81c(或从恒压电路81a、81b、81c输出电源)。
另一方面,在从电源接通的状态起在处理器4侧断开电源的情况下,连接器触针40n的电压瞬时降低为0。因此,电容器Ca中蓄积的电荷通过成为顺方向的二极管Da而在短时间内被放电,电容器Ca的判定用电压在短时间内成为阈值Vt以下,电压监视电路83b具有电源断开控制电路的功能,其进行控制,使得在短时间内断开恒压电路81a、81b、81c的电源。通过进行这种控制,在电源接通的情况下能够确保稳定的动作,在电源断开的情况下能够确保良好的响应性。
另外,不限于将判定用电压生成电路83a设置在图4E所示的电源线60n上的情况,例如,如图4C的双点划线所示,也可以设置在其他电源线60a、60b上。
在电源线60a、60b设置有判定用电压生成电路83a的情况下,CCD电源电压监视电路63(的电源供给控制部66)具有图4E的电压监视电路83b的功能,以图4D中说明的特性对CCD电源电路53b′的电源接通/断开进行控制。
该情况下,电源供给控制部66除了图4A、图4C中说明的控制功能(第1控制功能)以外,还具有针对在处理器4侧接通/断开电源的情况而使CCD电源电路53b′的电源接通/断开的控制功能(第2控制功能)。
并且,作为从FPGA51经由TG17驱动CCD16的情况下的缆线驱动方法,也可以采用图5A的结构,对波形的圆钝进行改善。
FPGA51生成作为TG17请求的例如3个时钟的HDR_CLK、HDR_CLK_N、HDR_HBLK。从FPGA51输出的HDR_CLK、HDR_CLK_N、HDR_HBLK经由构成缆线驱动电路的缓冲器85a以及由电容器86a和电阻86b的并联电路构成的锐化电路86,对构成综合同轴缆线21、23的各同轴缆线进行驱动。
根据时钟而并联连接多个缓冲器85a,能够满足必要的驱动电流规格。具体而言,在HDR_CLK的情况下并联连接3个缓冲器85a,在HDR_CLK_N的情况下也并联连接3个缓冲器85a,在HDR_HBLK的情况下并联连接2个缓冲器85a,能够将可以由1个缓冲器85a驱动的驱动电流增大数倍。
并且,通过锐化电路86而成为对各时钟的上升波形和下降波形部分进行微分而得到的强调波形(针对HDR_CLK的情况进行图示),在通过同轴缆线而使波形变钝之后,能够对TG17供给近似矩形波的时钟波形。
另外,锐化电路86的电容器86a和电阻86b的值根据内窥镜2A的种类进行切换,或者设定为适当的值。
并且,作为从FPGA51输出的3个时钟,有时TG17请求与FPGA51从处理器4接收到的时钟的频率相同、且占空比为50%的时钟。
因此,FPGA51将从处理器4接收到的时钟倍增为2倍后,分频为二分之一,生成占空比为50%的时钟。
另外,图5A示出3个时钟HDR_CLK、HDR_CLK_N、HDR_HBLK的情况下的例子,但是,在图2B的内窥镜2B的情况下,对应于和这2个脉冲信号的情况,但是,可知该情况下也能够同样应用。并且,在内窥镜2A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从FPGA51到操作部7为4个脉冲(LVDS的)的情况,从操作部7到TG17为和这2个脉冲信号的情况,但是,针对该情况也能够应用。
并且,FPGA51具有被输入对CCD判别信号、垂直同步信号VD、水平同步信号进行复位的H复位信号的未图示的计数器电路,在该计数器电路中,生成水平时钟HCLK、垂直时钟VCLK、对CCD16的光学黑(黑电平)的电位进行钳位的钳位脉冲OBCLP等的信号。
并且,FPGA51具有控制信号生成电路(例如SCP_SEQ),该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根据图3中说明的SC-CLK_EN的脉冲信号、上述HCLK等的驱动的接通/断开中使用的信号SDWN、作为FPGA51内部动作用的垂直同步信号的VD_INT、水平同步信号HD、穿过LPF的信号等,生成第1模拟电路53c用的电源控制信号(+5V_AFE1、-5V_AFE1)和第2模拟电路53h用的电源控制信号(+5V_AFE2、-5V_AFE2)等。
在处理器4侧,在使用者接通/断开电源的情况下,处理器4将作为检测到该情况的脉冲信号的SC-CLK_EN发送到内窥镜2A内的FPGA51,FPGA51使用该SC-CLK_EN,在内窥镜2A内,在规定定时进行各种电源的接通/断开控制、CCD驱动信号的控制。
这样,通过利用检测到电源接通/断开的脉冲信号来进行各种电源的接通/断开控制、CCD驱动信号的控制,能够迅速执行与电源的接通/断开对应的控制。即,当利用处理器4和内窥镜2A内的FPGA51之间的通信时,在建立通信之前产生时间的延迟,但是,通过利用检测到从处理器4侧到FPGA51侧的电源接通/断开的脉冲信号,几乎不会产生所述时间的延迟,能够确保良好的响应性。
利用上述SC-CLK_EN的脉冲信号,在电源接通时和电源断开时,如图5B所示,在规定定时控制时钟CLK、垂直同步信号VD、对各种信号进行接通/断开控制的SDWN、第1模拟电路53c用的电源控制信号(+5V_AFE1、-5V_AFE1)、第2模拟电路53h用的电源控制信号(+5V_AFE2、-5V_AFE2)、对作为驱动CCD6的驱动信号的进行接通/断开的SDWN_DRV、水平转送信号(和未图示的)。
在电源接通时,当规定电压(例如3V)的电源接通时,在从该接通时起的T1(例如大约400mS)后,SC-CLK_EN从L电平上升到H电平,并且,在T2(例如大约1000mS)后,时钟CLK成为动作状态,与此同步地输出垂直同步信号VD,并且,+5V_AFE2、-5V_AFE2、SDWN_DRV也上升到H电平,成为输出的状态。
并且,在从上述接通时起的T3(例如大约400mS)后,SDWN上升。
并且,在从时钟CLK成为动作状态时起的T4(例如500mS)后,+5V_AFE1、-5V_AFE1上升到H电平。的输出停止的定时成为与在FPGA51内部生成的HD同步停止的定时。由此,能够防止生成不稳定的脉冲,能够稳定地停止也可以不是HD,而与VD同步地停止
并且,在从SC-CLK_EN的下降的定时起的T6(例如15mS)后,-5V_AFE1、-5V_AFE2下降到H电平,在从SC-CLK_EN的下降的定时起的T7(例如20mS)后,+5V_AFE1、+5V_AFE2上升到H电平,稍微在此之后的定时的T8后,CLK停止,进而,在CLK停止后的T9(40mS-50mS左右)后,规定电压的电源断开。
特别在电源断开时,在比电源接通时短的时间后成为断开状态,由此,能够确保良好的响应性。并且,在电源接通时、断开时,均利用SC-CLK_EN进行控制,由此,与利用通信的情况相比,能够确保良好的响应性。
另外,在利用通信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必要的响应性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通信进行上述控制。并且,也可以在内窥镜2A侧设置对电源接通、断开进行检测的检测单元,利用该检测单元的检测信号进行上述控制。
另外,搭载于内窥镜2A侧的FPGA51等的集成电路(IC)具有容错功能,在电源和信号的输入顺序反转的情况下电路也不会被破坏。
如图5B中说明的那样,例如在电源接通的情况下,在内窥镜2A内,进行控制使得在供给电源后使时钟CLK等上升(输入时钟CLK等),但是,在该控制的定时由于某种原因而反转的情况下,通过容错功能,也能够保护FPGA51等的IC不会被破坏。
即,内窥镜2A具备具有容错功能的接口,内窥镜2A侧的IC等不会被破坏。
并且,FPGA51具有CLK确定判定电路91,如图5C所示,CLK确定判定电路91进行CLK确定以及CLK异常的判定,所述CLK确定是指确定在电源接通时的起动时从处理器4侧输入的时钟CLK的起动时的CLK。
从处理器4侧输入的CLK被输入到对延迟量(delay量)进行调整的DLL(延迟锁相环)91a,并且,被输入到自由计数器91b。DLL91a生成作为追随所输入的CLK的时钟的输出CLK并输出。
从DLL91a输出的输出CLK作为CLK而供给到FPGA51及其他电路,并且被输入到计数器91c。另外,自由计数器91b在开始进行计数动作的情况下,对计数器91c进行复位,进行控制以使两个计数器在相同定时对CLK、输出CLK进行计数。
自由计数器91b、计数器91c的各计数值被输入到计数器比较电路91d,在规定定时两个计数器的计数值进入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计数器比较电路91d判定为从DLL91a输出的输出CLK稳定。
在该判定结果的情况下,计数器比较电路91d对与输出CLK同步进行动作的各电路施加解除(初始)复位的信号,使其进行与输出CLK同步的动作。不限于起动时,在起动后,如果DLL91a不稳定,则也可以在稳定后解除复位。
另一方面,在两个计数器的计数值未进入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计数器比较电路91d判定为所输入的CLK或DLL91a的动作异常,对DLL91a进行复位。
针对这样输入的CLK,在使用DLL91a生成输出CLK的情况下,追加补偿DLL91a的特征的功能,形成CLK确定判定电路91。
通过图5C所示的CLK确定判定电路91,能够进行控制,使得例如DLL91a由于静电等外界干扰而暂停从而导致从DLL91a输出的输出CLK始终异常的情况下,进行复位,进行正常的动作。并且,当所输入的CLK的频率或相位存在变动时,有时输出CLK的频率在规定期间内成为不稳定,但是,这种情况下,也进行控制使得对DLL91a进行复位而进行稳定的动作。
并且,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在起动时DLL91a的输出CLK也稳定的情况下,能够使被供给DLL91a输出的输出CLK的各电路迅速地开始进行稳定的动作。
并且,从处理器4侧输入到内窥镜2A内的图5B所示的SC-CLK_EN的脉冲信号、时钟、同步信号等由于中途的传送缆线而产生延迟,相互产生移相。因此,能够吸收该移相的影响而进行稳定的动作。
图5D示出垂直同步信号输出电路101的结构,该垂直同步信号输出电路101输出吸收了针对从处理器4侧输入到FPGA51的例如垂直同步信号VDP_INT的移相的影响的垂直同步信号VD_INT。
从处理器4输入到垂直同步信号输出电路101的VDP_INT通过上升边缘切出电路101a,与作为CCD时钟的CCDCLK同步地切出上升边缘,在该上升边缘期间内,使进行比较和校正的比较/校正电路101b的动作有效。使用切出上升边缘的上升边缘切出电路101a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取而代之而使用切出下降边缘的下降边缘切出电路。
另外,CCDCLK被输入到垂直同步信号输出电路101内的各电路,各电路与该CCDCLK同步地动作。
在每一个垂直同步信号VD期间内,对比较/校正电路101b输入对CCDCLK计数(计测)规定数(图5E中为N)的校正计数器101c的计数值。该校正计数器101c将计数了规定数的计数值输出到比较/校正电路101b,并且,将计数了规定数的定时的脉冲输出到VD_INT生成电路101d。
VD_INT生成电路101d与校正计数器101c的输出同步地,对包含FPGA51的内窥镜2A内的各电路输出吸收了移相的垂直同步信号VD_INT。
比较/校正电路101b在上升边缘期间内,对校正计数器101c的计数值和规定数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校正计数器101c的计数动作进行校正。
VD_INT生成电路101d生成与从校正计数器101c输出的脉冲同步的垂直同步信号VD_INT,将其输出到使用了降低外界干扰的低通滤波器的LPF电路102。从该LPF电路102向包含FPGA51的内窥镜2A内的各电路供给降低了作为外界干扰的噪声的垂直同步信号VD_INT。
图5E示出图5D的定时图。相对于处理器4侧生成的垂直同步信号VD,实际输入到内窥镜2A内的垂直同步信号输出电路101的垂直同步信号VDP_INT的相位滞后。
该垂直同步信号VDP_INT通过上升边缘切出电路101a,切出与CCDCLK同步上升的上升边缘,在该上升边缘期间内,比较/校正电路101b有效,对校正计数器101c的计数值和规定数进行比较。
在垂直同步信号VD和垂直同步信号VDP_INT的相位差为标准的状态下,计数值为规定数N,比较/校正电路101b进行校正计数器101c的计数动作,直到规定数N为止。即,该情况下,比较/校正电路101b不进行校正计数器101c的计数动作的校正。此时,在上升边缘将校正计数器101c复位为0。
另一方面,在垂直同步信号VDP_INT相对于垂直同步信号VD的移相(滞后)为1个计数的情况下,比较/校正电路101b在校正计数器101c中设置1,进行计数动作(以计数实际被校正的N+1)。
相反地,在垂直同步信号VDP_INT相对于垂直同步信号VD的移相(提前)为1个计数的情况下,比较/校正电路101b在校正计数器101c中设置N,进行计数动作(以计数N-1)。
通过这样进行动作,在移相为CCDCLK的±1时钟左右的范围内,能够生成吸收了该移相的稳定的垂直同步信号VDP_INT。在CCDCLK的±1以上的相位差的情况下,在比较/校正电路101b有效时,始终将校正计数器101c复位为0。
图6A示出传递CCD16的输出信号等的综合同轴缆线21、23和MC连接部附近的结构。另外,MC连接部表示MC和与该MC连接的MC座,在图6A的情况下,MC连接部为MC31和MC座33、MC35和MC座36。
将对CCD16供给电源电压VDD的电源端简略记为电源端VDD。电源端VDD经由构成与前端部基板18连接的综合同轴缆线21的电源线而在MC31和MC座33处进行MC连接(转接)后,进而,经由构成综合同轴缆线23的电源线而进行基于MC35和MC座36的MC连接,与IF基板24A的CCD/TG电源电路53b(参照图3)连接。
并且,输出CCD16的CCD输出信号Vout的CCD输出端Vout经由安装在前端部基板18上的电阻R1而与构成晶体管阵列55的晶体管Q1的基极连接,该晶体管Q1集电极与电源端VDD连接,其发射极成为发射极跟随器的信号输出端Vout,并且经由电阻R2而与输出信号地线GND(Vout)连接。并且,电源端VDD和地线GND经由电容器C1连接。
和与上述电源端VDD连接的电源线的情况同样,发射极跟随器的信号输出端Vout构成综合同轴缆线21、23,通过传送摄像信号的信号线,以中途的MC连接的方式进行转接,与IF基板24A的放大器53d连接。
并且,输出信号地线GND(Vout)也与上述信号输出端Vout的信号线的情况同样,通过传送(传递)接地电平的接地信号线而与IF基板24A的未图示的输出信号地线GND(Vout)连接。
并且,地线GND也通过地线而与上述电源线的情况同样,在中途以MC连接的方式进行转接,与IF基板24A的未图示的地线GND连接。
另外,在图6A中,示出图3所示的晶体管阵列55中的1个通道部分,针对其他3个通道,也可以应用同样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B所示,将对各种信号线等进行MC连接的连接器触针的配置从变更前的配置变更为变更后所示的配置。在变更前的MC连接例中,编号30的连接器触针与屏蔽地线SGND连接,与其相邻的编号28的连接器触针与输出信号地线GND(Vout)连接,与其相邻的编号26的连接器触针与信号输出端Vout连接,与其相邻的编号24的连接器触针与电源端VDD连接。
与此相对,在变更后的MC连接的连接器触针的配置中,编号30的连接器触针与输出信号地线GND(Vout)连接,编号28的连接器触针与电源端VDD连接,编号26的连接器触针与信号输出端Vout连接,编号24的连接器触针与电源端VDD连接。
在利用变更前的连接器触针连接各种信号线的配置状态下,由于与信号输出端Vout相邻地配置输出信号地线GND(Vout),所以,当它们短路(short)时,在图6A所示的晶体管Q1中流过过电流,该情况下,处理器4侧的过电流保护电路检测到该过电流,关闭电源端VDD的电源供给。
但是,在这样相邻的连接器触针间不至于完全短路而输出图像的情况下,例如当处于以200欧姆左右的电阻值短路的状态时,成为过电流保护电路无法检测为过电流的状态,继续在晶体管Q1中流过过电流,继续发热。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变更后的配置所示,变更为与信号输出端Vout相邻地配置电源端VDD,利用编号30的连接器触针连接输出信号地线GND(Vout)。
在该配置的情况下,在信号输出端Vout成为与电源端VDD短路或接近短路的状态的情况下,无法正常输出图像,所以,使用者能够迅速识别为图像异常。并且,该情况下,由于不会在晶体管Q1中流过过电流,所以,能够降低由于发热而导致晶体管Q1或CCD16故障的可能性。
如上所述,通过变更对各种信号线进行MC连接的情况下的配置,成为容易迅速地识别到产生短路的构造,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如下构造:在将各种信号线焊接在MC、MC座上的情况下,实施利用树脂覆盖进行了焊接的部位的涂敷,更加有效地防止短路等的产生。
图7例如示出MC基板34的背面。图2A所示的综合同轴缆线21的综合屏蔽件被焊接在屏蔽地线SGND用焊盘Ps上,由绝缘性的树脂M1覆盖(涂敷)。另外,可以利用机械部件铆接综合屏蔽件,也可以通过能够焊接的机械部件进行固定。
同样,通过焊接而连接有综合同轴缆线21中的各种同轴信号线的信号线(中心导体)的焊盘P、通过焊接而连接有外侧屏蔽线的焊盘P也由绝缘性的树脂M1覆盖。在图7中仅示出一部分,但是,其余的焊盘P的焊接部分也同样由绝缘性的树脂M1覆盖。
并且,图8A示出连接器基板24中的IF基板24A的部件面和焊接面(背面),在部件面上设置有连接了MC35的MC座36。
并且,在焊接面中,被输入有输出信号Vout的放大器53d(参照图3)的前级部分的网线(交叉阴影)所示的输入电路部53e的印刷图案的布线部分露出,所以,由绝缘性的树脂M2覆盖(涂敷)。另外,树脂M1和M2可以使用相同的树脂。
图8B示出输入电路部53e的电路结构。经由MC35输入到输入电路部53e的输出信号Vout经由电阻R3而接地,并且,经由电容器C2、C3和电阻R4的串联电路输入到放大器53d。并且,电容器C2、C3的连接点经由电阻R5而接地。并且,电容器C3与电阻R4的连接点经由电阻R6而接地,并且,经由电阻R7而与规定电源端(+5V)连接。
如上所述,通过利用绝缘性的树脂M2覆盖作为传送输出信号Vout的信号线而露出的印刷图案,能够有效防止印刷图案由于湿气等而绝缘不良。不仅是输出信号Vout,也可以利用绝缘性的树脂涂敷会由于湿气等的影响而引起绝缘不良从而导致发热或热损伤(热伤)的全部电路。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间歇驱动CCD16。具体而言,如图8C所示,由于将1个垂直同步期间(1个VD所示)作为周期而间歇驱动CCD16,所以,CCD输出信号Vout的DC电平变动。在DC电平变低的驱动期间内,CCD输出信号Vout包含有效像素区域的信号,在DC电平变高的休止期间内,不是有效像素区域,而是休止区域的信号。
如上所述,在经由输入电路部53e将CCD输出信号Vout直接输入到放大器53d的情况下,超过放大器53d的后级侧的输入信号的容许范围。因此,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放大器53d,如图8C所示,采用如下的电路结构:利用DC电平变动的性质,对休止区域的信号进行削波,仅选择性地放大有效像素区域的信号。
图8D示出对休止区域的信号进行削波的放大器53d的电路结构。图8B中说明的输入电路部53e的输入端还经由电阻R11和开关SW1的串联电路而接地。即,在图8D的电路结构中,在输入端,与电阻R3并联地设有电阻R11和开关SW1。
该开关SW1通过与上述间歇驱动同步的切换信号而接通/断开。具体而言,在驱动期间内,通过(成为H电平的)切换信号而接通开关SW1,在休止期间内断开开关SW1。而且,输入端在驱动期间内以大约910Ω的电阻接地,在休止期间内以10kΩ的电阻(具体而言为R3)接地。因此,如图8C那样,在驱动期间和休止期间内,CCD输出信号Vout的DC电平变动。
经由上述输入电路部53e的信号被施加给构成放大器53d的晶体管Q2的基极,晶体管Q2的集电极与规定电源端(+5V)连接,并且经由电容器C5而接地,晶体管Q2的发射极经由电阻R12而接地,并且,经由电阻R13而与晶体管Q3的发射极连接。
并且,晶体管Q3的发射极经由电阻21而接地,晶体管Q3的集电极经由电阻R14而与规定电源端连接,并且,经由电阻R15而与晶体管Q4的基极连接。
并且,晶体管Q3的基极经由电阻R16和电阻R17而接地。并且,电阻R16、R17的连接点经由电容器C6而接地,并且经由电阻R18而与规定电源端连接。
并且,晶体管Q4的集电极与规定电源端连接,并且经由电容器C7而接地,晶体管Q4的发射极经由电阻R19而接地,并且经由电阻R20和电容器C8的串联电路而与放大器53d的输出端连接。并且,电阻R20和电容器C8的连接点经由电容器C9而接地。另外,一端连接在晶体管Q3上的电阻R14的另一端经由电容器C10而接地。
图8D所示的电路结构的作用如下所述。经由输入电路部53e输入到放大器53d的CCD输出信号Vout通过发射极跟随器的晶体管Q2而传递到基极接地的晶体管Q3。由该晶体管Q3放大的信号从其集电极通过发射极跟随器的晶体管Q4转换为低阻抗而输出。
该情况下,如图8C所示,在通过晶体管Q3放大了休止区域的信号的情况下,晶体管Q3的集电极的电压为(全部休止区域的信号)例如4.8V的削波电平以上,因此,利用削波电平对全部休止区域的信号进行削波。
与此相对,由晶体管Q3放大的有效像素区域的信号在晶体管Q3的集电极的电压全部为削波电平以下,因此,实质上仅对有效像素区域的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
由于这样发挥作用,所以设定为在正电平侧抵消构成放大器53d的情况下的DC偏压,能够充分放大有效像素区域的信号,另一方面,能够可靠地对休止区域的信号进行削波。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通过简单的电路结构,能够仅对CCD16中的有效像素区域的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到后级侧。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如下构造:例如在MC31中的连接器触针间,针对电场强度大的连接器触针间,通过在它们之间配置未连接的连接器触针,能够将配置未连接的连接器触针之前的电场强度降低到其1/2左右。
在将图9的MC31中的相互相邻的连接器触针Pa、Pb分配给特定信号或电源的情况下,由于在MC31中各连接器触针间的间距变窄,所以,相邻的连接器触针Pa、Pb之间的特定信号或电源的电场强度增大,短路的可能性提高。或者,在电压电平增大的瞬间等,可能导致与相邻的连接器触针间的绝缘不充分。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针对电场强度超过特定值而相邻的连接器触针Pa、Pb在两个连接器触针Pa、Pb之间配置(均未连接的)未连接的连接器触针Pc的构造,防止产生短路及其他异常状态。
另外,不限于电场强度大的情况,也可以针对存在较大电压差的连接器触针间、存在较大电流差的连接器触针间配置未连接的连接器触针Pc。
作为图9的应用例,不限于MC31的情况,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的MC35、MC座33、36。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搭载有防止内窥镜2A内部的电子部件由于湿度而使特性劣化或腐蚀的传感器。内窥镜2A每次用于内窥镜检查时,在药液或高温高湿度环境的状态下进行消毒,并利用清洗装置进行清洗。
因此,当长期使用内窥镜2A时,湿气可能侵入内窥镜2A内部。当在内窥镜2A的内部具有规定以上的湿度的状态下进行通电并使用时,与通常的使用状态的情况相比,内窥镜2A内的电子部件和基板的劣化和腐蚀加速。
因此,如图1的虚线所示,在连接器基板24(内的例如A/D基板24B)设置用于对内窥镜2A内部的湿度进行检测的湿度传感器71,在处理器4内设置有根据湿度传感器71的检测信号来检测(计算)内窥镜2A内部的湿度的湿度检测电路72。
并且,该湿度检测电路72在检测到的湿度为规定阈值以上的高湿度的情况下,对控制电路29输出用于警告检测到的湿度处于阈值以上的高湿度状态等的警告信号。控制电路29在被输入警告信号时,针对电源电路27进行停止对内窥镜2A侧供给电源的控制,并且,将警告信号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28。
并且,信号处理电路28进行信号处理,使得在监视器5中显示与警告信号对应的警告消息。该情况下,如以下说明的那样,在内窥镜2A侧,在未供给电源的状态下,湿度检测电路72驱动湿度传感器71,根据从湿度传感器71输出的检测信号来判定湿度状态,在高湿度的情况下,能够在监视器5中显示警告消息。
更加优选使用不对内窥镜2A侧供给电源就能够通过湿度传感器71来检测内窥镜2A内的湿度的无源部件构成湿度传感器71。
作为符合这种要求的部件,可以使用检测感湿膜的阻抗变化作为湿度变化的电阻式湿度传感器、检测成对的电极间的静电电容的变化作为湿度变化的电容式湿度传感器。
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1中,如上所述,将湿度传感器71设置在内窥镜2A内部,在检测到内窥镜2A内部为高于通常的湿度状态的高湿度状态的情况下,在停止对内窥镜2A侧供给电源并有效防止由于高湿度状态下的通电而产生电子部件的劣化和故障的状态下,向使用者警告(告知)处于高湿度状态。并且,通过对使用者进行告知,使用者能够迅速进行解除高湿度状态的修理。
并且,也可以不使用上述湿度传感器71,如以下说明的那样,与内窥镜2A内实际使用的电子部件相比,以下使用具有其特性由于湿度而容易劣化的特征的虚设部件。
图10A示出代替设置图1的湿度传感器71而设置具有上述特征的虚设部件75来检测腐蚀的情况的结构。在内窥镜2A内的信号用连接器12内的连接器基板24(内的例如A/D基板24B)上安装虚设部件75,该虚设部件75通过处理器4内的检测电路76来检测虚设部件75的电气特性。检测电路76对检测结果和阈值进行比较,判定是否处于由于腐蚀而导致的异常状态。另外,在图10A中示出将虚设部件75设置在1个连接器基板24上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将虚设部件75设置在内窥镜2A内的多个基板上。
检测电路76在判定为处于异常状态的情况下,将该判定信号输出到警告显示指示电路77,警告显示指示电路77将检测电路76检测到异常状态的警告消息输出到监视器5,对使用者告知产生腐蚀的异常状态。
通过虚设部件75、检测电路76和警告显示指示电路77构成检测是否产生由于腐蚀而导致的异常状态的腐蚀异常检测装置80。
另外,在图10A中,标号78表示由FPGA51等形成的电子电路。
作为设置上述虚设部件75的情况下的形状和特性,考虑以下要件。作为由于湿气等而导致的特性劣化或由于基板的印刷图案的腐蚀而导致的故障的原因,例如在假设了焊接或元件电镀部的熔析的情况下,考虑如下故障:端子间或露出图案间由于熔析金属而成为短路状态,端子或图案变小而成为开放状态。
因此,具有端子间间距比产品中使用的部件窄的图案成为虚设部件75的形状要件,能够判别短路和开放的器件成为虚设部件75的特性要件。
例如在连接器基板24的产品中使用的(端子间的)最小间距为0.5mm的情况下,将0402尺寸(0.4mm×0.2mm)的具有数kΩ的规定电阻值R的电阻器安装在连接器基板24上,作为虚设部件75。
然后,通过检测电路76来监视上述电阻器的电阻值,在监视到的电阻值为比规定电阻值R大Δ的阈值Rt1(=R+Δ)以上的情况下、或监视到的电阻值为比规定电阻值小Δ的阈值Rt2(=R-Δ)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处于产生腐蚀的异常状态。然后,通过监视器5向使用者告知异常状态的判定结果。
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在较窄的端子间安装1个电阻器而形成虚设部件75的情况,但是,如图10B所示,也可以在设置于串联图案上的多个较窄的作为端子的焊盘79间分别安装电阻器75a来形成虚设部件75。这样,通过在可能产生腐蚀的宽范围内设置的多个较窄的端子间以串联连接的方式安装多个(图9B中为7个)电阻器75a,可以提高检测腐蚀的功能。
这样,通过将由于腐蚀而容易产生故障的虚设部件75安装在内窥镜2A内,能够迅速检测容易产生故障的异常状态并向使用者进行告知,提示进行修理,由此,能够防止或减少在异常状态下使用内窥镜2A的情况。
如参照图4A等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如下的内窥镜:在使用小型连接器以多个电源电压驱动摄像元件的情况下,也能够迅速检测由于短路等而导致的电源电压的异常状态,容易迅速地消除异常状态。
另外,作为上述内窥镜,主要对内窥镜2A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可知在具有与所说明的部分有关的结构的内窥镜2B、2C的情况下,也同样能够应用。
并且,在图4A-图4C中,构成为在作为电压比较单元的比较电路64中对A/D转换单元进行了A/D转换后的数字电压和阈值进行比较,但是,也可以构成为,不设置A/D转换单元,而使用对模拟电压和阈值进行比较的模拟电压比较单元。
另外,在图4A-图4C中示出具有作为电源生成单元的CCD电源电路53b′的结构,该CCD电源电路53b′根据从处理器4侧供给的多个电源电压,进一步在内窥镜2A内生成不同的多个电源电压,供给到CCD16,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的情况。例如,在不具有CCD电源电路53b′而将处理器4所生成的多个电源电压经由电源线60a、60b等电源线直接供给到CCD16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
并且,如图4A-图4C那样,在采用在内窥镜2A内具有CCD电源电路53b′的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进一步对从CCD电源电路53b′输出的多个电源的电源电压进行监视,根据监视结果来控制针对CCD16的电源供给,例如可以采用图11所示的结构。另外,也可以将本结构应用于图3所示的基板内电路用电源电路52p,根据基板内电路用电源电路52p的电源电压的监视结果来控制针对基板内电路的电源供给。
图11所示的CCD电源电压监视电路63C构成为,在图4A的CCD电源电压监视电路63的结构中进一步具有比较电路64C和ROM65C。构成为,通过作为第2电压比较单元的(如比较电路64那样内置2个比较电路的)比较电路64C,分别对经由CCD电源电路53b′的开关61c、61d输出到CCD16的2个电源电压和来自ROM65C的阈值进行比较,将比较结果输出到电源供给控制部66。
然后,电源供给控制部66监视CCD电源电路53b′的输入端侧和输出端侧的多个电源电压并进行控制,使得在处于正常电压的范围内的判定结果的情况下,直接使CCD电源电路53b′进行动作,在处于正常电压的范围外的异常电压的判定结果的情况下,切断从CCD电源电路53b′供给到CCD16侧的电源电压。并且,电源供给控制部66进行控制,使得在异常电压的判定结果的情况下,通过告知信号生成电路67进行告知。当采用这种结构时,能够更加详细且迅速地检测内窥镜2A等内窥镜内的电源的异常状态,能够迅速进行消除该异常状态的对策。
另外,在上述图4A-图4C、图11等中说明了CCD电源电压监视电路,但是,也可以如以下说明的那样,构成为通过对不同的2个电源间(产生不同电源电压的2个不同电源间)的电压进行比较,检测分别对不同电源电压进行转接的连接器触针间的短路(short)等。
图12示出CCD电源电压监视电路63D,该CCD电源电压监视电路63D对由相邻的连接器座触针40a、40b进行转接的电源线60a、60b的(电源)电压V1、V2间的电压进行比较,检测相邻的连接器座触针40a、40b间的短路或不至于短路的绝缘不良。
关于该CCD电源电压监视电路63D,例如在图4A的CCD电源电压监视电路63中,代替被输入经由A/D转换电路62a、62b的数字电压V1、V2的比较电路64,设置有生成2个电压V1、V2间的差电压的作为减法单元的减法器121和比较电路122。另外,不限于应用于图4A的情况,也可以应用于图4B等。
2个电压V1、V2经由通过从较大的电压中减去较小的电压而生成2个电压V1、V2间的差电压的减法器121,被输入到作为比较单元的比较电路122。这里,设较大的电压为V1(即V1>V2)进行说明。比较电路122对2个电压V1、V2间的差电压(由减法器121生成的电压)V1-V2和预先存储在ROM65中的用于判定短路或绝缘不良的电压值即阈值Vta进行比较。
关于该阈值Vta进行说明时,例如在以相当于产生绝缘不良的电阻值来连接连接器座触针40a、40b间的情况下,经由减法器121输入到比较电路122的电压值作为上述阈值Vta而预先存储在ROM65中。换言之,在ROM65中存储有用于判定产生成为短路之前的绝缘不良的阈值Vta的信息。比较电路122对差电压V1-V2和阈值Vta进行比较,将比较结果输出到电源供给控制部66。
电源供给控制部66根据比较结果来控制针对CCD16侧的电源供给。电源供给控制部66在比较结果为V1-V2>Vta的情况下,判定为处于未产生短路或绝缘不良的正常状态,在比较结果为V1-V2≦Vta的情况的情况下,判定为处于产生短路或绝缘不良的异常状态。
在正常状态下,满足V1-V2>Vta的条件,在产生绝缘不良时,比较结果为V1-V2=Vta左右,当绝缘不良发展时,成为V1-V2<Vta的状态。并且,在即将短路的情况下,V1-V2<Vta成为接近0<Vta的状态。
电源供给控制部66在比较结果为V1-V2>Vta即前者的情况下,继续进行CCD电源电路53b′的动作。另一方面,在比较结果为V1-V2≦Vta即后者的异常状态的情况下,电源供给控制部66停止CCD电源电路53b′的动作等,并且将异常判定信号输出到告知信号生成电路67。
告知信号生成电路67生成用于告知连接器座触针40a、40b间产生短路或绝缘不良的异常状态的告知信号,使用告知信号重叠电路67a发送到处理器4侧。
处理器4的控制电路29将告知信号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28,信号处理电路28在影像信号中重叠告知信号。然后,监视器5显示内窥镜图像和告知信号,手术医生通过告知信号,能够迅速地识别到连接器座触针40a、40b间产生短路或绝缘不良。
因此,针对产生了异常状态的内窥镜2A,能够迅速进行与产生该异常状态对应的修理等,能够消除异常状态。
另外,在图12中采用如下结构:为了检测是否产生连接器座触针40a、40b间的短路或绝缘不良,对由电源线60a、60b传送的(电源)电压V1、V2间的差电压和阈值Vta进行比较,但是,也可以对由其他2个电源线(例如60a′、60b′)传送的电源电压间的差电压和对应的阈值进行比较,检测分别转接了其他2个电源线的(特别是相邻配置的)连接器触针间是否产生短路或绝缘不良。
并且,在图4A、图4B等结构中,也可以进一步追加减法器121和比较电路122,追加检测是否产生连接器座触针40a、40b间的短路或绝缘不良的功能。并且,对上述实施方式等进行部分组合等而构成的实施方式也属于本发明。
本申请以2011年9月22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1-207465号为优先权主张的基础进行申请,上述公开内容被引用到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16)
1.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该内窥镜具有:
摄像元件,其搭载于插入部的前端部;
布线,其传递用于驱动所述摄像元件的具有多个不同电源电压的电源、驱动所述摄像元件的驱动信号、从该驱动信号所驱动的所述摄像元件输出的摄像信号、以及接地电平;
基板,其设有对所述布线进行转接的连接器;
电压比较部,其对所述多个不同电源电压进行比较;以及
电源供给控制部,其根据所述电压比较部的比较结果,控制针对所述摄像元件的电源供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压比较部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电压比较部通过对所述多个电源电压和各个规定阈值进行比较,输出各电源电压是否在正常电压范围内的比较结果,所述电源供给控制部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在所述比较结果为所述正常电压范围内的情况下,所述电源供给控制部进行控制以针对所述摄像元件进行电源供给,在所述比较结果为所述正常电压范围外的情况下,所述电源供给控制部进行控制以停止针对所述摄像元件进行电源供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供给控制部具有告知信号发送部,在所述比较结果为所述正常电压范围外的异常电压的情况下,所述告知信号发送部将告知产生所述异常电压的告知信号发送到信号处理装置,所述信号处理装置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连接所述内窥镜,进行针对所述摄像元件的信号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还具有电源生成部,所述电源生成部根据所述多个不同电源电压生成分别与所述多个不同电源电压不同的多个第2电源电压,在所述比较结果为所述正常电压范围外的异常电压的情况下,所述电压比较部停止被输入所述异常电压的电源生成部的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压比较部和所述电源供给控制部使用以可编程的方式构筑的FPGA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供给控制部具有告知信号重叠部,所述告知信号重叠部将所述告知信号重叠在该告知信号以外的其他信号中发送到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连接所述内窥镜的所述信号处理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还具有对所述多个第2电源电压进行比较的第2电压比较部,所述电源供给控制部根据所述第2电压比较部的比较结果,控制针对所述摄像元件的电源供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还具有:减法电路,其生成分别由所述连接器中的相邻的2个连接器触针所转接的具有所述多个不同电源电压的电源中的不同的2个电源电压间的差电压;以及比较电路,其对所述减法电路所生成的所述差电压和为了检测所述2个连接器触针间的短路或绝缘不良而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
所述电源供给控制部根据所述比较电路的比较结果,控制针对所述摄像元件的电源供给。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还具有:减法电路,其生成分别由所述连接器中的相邻的2个连接器触针所转接的具有所述多个不同电源电压的电源中的不同的2个电源电压间的差电压;以及比较电路,其对所述减法电路所生成的所述差电压和为了检测所述2个连接器触针间的短路或绝缘不良而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
所述电源供给控制部根据所述比较电路的比较结果,控制针对所述摄像元件的电源供给。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还具有:减法电路,其生成分别由所述连接器中的相邻的2个连接器触针所转接的具有所述多个不同电源电压的电源中的不同的2个电源电压间的差电压;以及比较电路,其对所述减法电路所生成的所述差电压和为了检测所述2个连接器触针间的短路或绝缘不良而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
所述电源供给控制部根据所述比较电路的比较结果,控制针对所述摄像元件的电源供给。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还具有过大电流检测电路,所述过大电流检测电路检测从设置在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连接所述内窥镜的外部装置内的电源电路供给到所述电源生成部的所述电源的电源电流是否为规定值以上的过大电流,在所述过大电流检测电路检测到过大电流的情况下,对检测到过大电流的电源电流进行切断。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还具有过大电流检测电路,所述过大电流检测电路检测从设置在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连接所述内窥镜的外部装置内的电源电路供给到所述电源生成部的所述电源的电源电流是否为规定值以上的过大电流,在所述过大电流检测电路检测到过大电流的情况下,对检测到过大电流的电源电流进行切断。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还具有电源接通/断开控制电路,在从设置在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连接所述内窥镜的外部装置内的电源电路供给到所述电源生成部的所述电源被接通、断开的情况下,所述电源接通/断开控制电路在从所述电源被断开的定时起的较短时间t1后切断所述电源生成部生成的所述多个第2电源电压,在从所述电源被接通的定时起的比所述时间t1大的时间t2后,进行接通以输出所述电源生成部生成的所述多个第2电源电压。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具有:连接器基板,其设置在将所述内窥镜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连接在所述信号处理装置上的连接器内;以及前端部基板,其设置在所述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部并连接有所述摄像元件,
所述布线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连接所述连接器基板与所述前端部基板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具有:连接器基板,其设置在将所述内窥镜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连接在所述信号处理装置上的连接器内;以及前端部基板,其设置在所述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部并连接有所述摄像元件,
所述布线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连接所述连接器基板与所述前端部基板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还具有操作部基板,所述操作部基板配置在所述内窥镜中的设于所述插入部的基端的操作部内,所述布线构成为具有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连接所述连接器基板与所述操作部基板之间的第1缆线、和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连接所述操作部基板与所述前端部基板之间的第2缆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07465 | 2011-09-22 | ||
JP2011207465 | 2011-09-22 | ||
PCT/JP2012/073787 WO2013042647A1 (ja) | 2011-09-22 | 2012-09-18 | 内視鏡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84492A true CN103384492A (zh) | 2013-11-06 |
CN103384492B CN103384492B (zh) | 2015-12-02 |
Family
ID=47914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0956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84492B (zh) | 2011-09-22 | 2012-09-18 | 内窥镜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896680B2 (zh) |
EP (1) | EP2666401B1 (zh) |
JP (1) | JP5298259B1 (zh) |
CN (1) | CN103384492B (zh) |
WO (1) | WO2013042647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34743A (zh) * | 2015-06-22 | 2018-01-02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摄像装置 |
CN109475280A (zh) * | 2016-11-14 | 2019-03-15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摄像元件和内窥镜 |
CN110891470A (zh) * | 2017-05-18 | 2020-03-17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内窥镜系统 |
CN112804929A (zh) * | 2018-10-03 | 2021-05-14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内窥镜用电源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37624B (zh) | 2010-09-08 | 2018-09-07 | Kpr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成像组件的导管 |
JP5546597B2 (ja) | 2012-08-30 | 2014-07-09 |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 医療機器用ハーネス及び医療機器の組立方法 |
USD735343S1 (en) | 2012-09-07 | 2015-07-28 | Covidien Lp | Console |
USD716841S1 (en) | 2012-09-07 | 2014-11-04 | Covidien Lp | Display screen with annotate file icon |
US9517184B2 (en) | 2012-09-07 | 2016-12-13 | Covidien Lp | Feeding tube with insufflation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s therefor |
US9198835B2 (en) | 2012-09-07 | 2015-12-01 | Covidien Lp | Catheter with imaging assembly with placement aid and related methods therefor |
USD717340S1 (en) | 2012-09-07 | 2014-11-11 | Covidien Lp | Display screen with enteral feeding icon |
EP2954834A4 (en) * | 2013-08-09 | 2016-11-30 | Olympus Corp | ENDOSCOPIC APPARATUS |
JP6265815B2 (ja) * | 2014-03-31 | 2018-01-24 | Hoya株式会社 | 電子内視鏡システム |
CN105899124B (zh) * | 2014-09-03 | 2018-07-10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内窥镜装置 |
JP6348854B2 (ja) * | 2015-02-03 | 2018-06-27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内視鏡用プロセッサ装置、内視鏡システム及び内視鏡システムの非接触給電方法 |
EP3138469A4 (en) * | 2015-03-26 | 2018-01-24 | Olympus Corporation | Endoscope system |
JP6419019B2 (ja) * | 2015-04-23 | 2018-11-07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内視鏡診断装置、内視鏡診断装置の作動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
WO2017022364A1 (ja) * | 2015-08-04 | 2017-02-09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異常監視方法及び異常監視装置 |
JP6169308B1 (ja) * | 2015-10-15 | 2017-07-26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 |
JP6731426B2 (ja) * | 2016-02-12 | 2020-07-29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走査型内視鏡システム |
DE112016006920T5 (de) * | 2016-05-30 | 2019-02-14 | Olympus Corporation | Endoskopvorrichtung und Endoskop |
WO2018043428A1 (ja) * | 2016-09-05 | 2018-03-08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内視鏡および内視鏡システム |
JP6787635B2 (ja) * | 2017-01-12 | 2020-11-18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内視鏡装置 |
CN110545707B (zh) | 2017-03-27 | 2022-09-23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摄像装置 |
WO2018193519A1 (ja) * | 2017-04-18 | 2018-10-25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内視鏡装置及びビデオプロセッサ |
JP7034677B2 (ja) * | 2017-11-17 | 2022-03-14 | ソニー・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医療用回路基板及び医療機器 |
JP6941048B2 (ja) * | 2017-12-27 | 2021-09-29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内視鏡装置、内視鏡装置の作動方法、内視鏡システム、および内視鏡用光学アダプタ |
JP6993508B2 (ja) * | 2018-06-26 | 2022-01-13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内視鏡 |
JP7212258B2 (ja) * | 2019-02-22 | 2023-01-25 | シンフォニア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 異常予見装置 |
EP3943998A4 (en) * | 2019-03-19 | 2022-05-11 | FUJIFILM Corporation | ENDOSCOPE CONNECTOR DEVICE |
WO2022013953A1 (ja) * | 2020-07-14 | 2022-01-20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撮像システム、内視鏡および制御装置 |
WO2022254507A1 (ja) * | 2021-05-31 | 2022-12-08 |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撮像システム、内視鏡システム、カメラユニット、および内視鏡スコープ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168588A (ja) * | 1991-12-20 | 1993-07-02 | Toshiba Corp | 電子内視鏡装置 |
US5402769A (en) * | 1992-04-23 | 1995-04-04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Endoscope apparatus which time-sequentially transmits sensor signals with image signals during a blanking period |
JPH07194530A (ja) * | 1993-12-28 | 1995-08-01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電子内視鏡装置 |
JP2005279125A (ja) * | 2004-03-31 | 2005-10-13 | Pentax Corp | 電子内視鏡の先端部 |
US20080027284A1 (en) * | 2006-07-28 | 2008-01-31 | Pentax Corporation | Endoscope Having Power Shutdown Unit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264514A (ja) * | 2007-03-23 | 2008-11-06 | Hoya Corp | 内視鏡用光源装置 |
JP2008295589A (ja) | 2007-05-29 | 2008-12-11 | Olympus Corp | 内視鏡装置 |
JP2008307293A (ja) | 2007-06-15 | 2008-12-25 |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 撮像装置 |
US9067604B2 (en) | 2009-08-18 | 2015-06-30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le |
-
2012
- 2012-09-18 JP JP2013514487A patent/JP5298259B1/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9-18 EP EP12834180.7A patent/EP2666401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2-09-18 CN CN201280009568.9A patent/CN10338449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9-18 WO PCT/JP2012/073787 patent/WO201304264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
- 2013-04-05 US US13/857,435 patent/US8896680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168588A (ja) * | 1991-12-20 | 1993-07-02 | Toshiba Corp | 電子内視鏡装置 |
US5402769A (en) * | 1992-04-23 | 1995-04-04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Endoscope apparatus which time-sequentially transmits sensor signals with image signals during a blanking period |
JPH07194530A (ja) * | 1993-12-28 | 1995-08-01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電子内視鏡装置 |
JP2005279125A (ja) * | 2004-03-31 | 2005-10-13 | Pentax Corp | 電子内視鏡の先端部 |
US20080027284A1 (en) * | 2006-07-28 | 2008-01-31 | Pentax Corporation | Endoscope Having Power Shutdown Unit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34743A (zh) * | 2015-06-22 | 2018-01-02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摄像装置 |
CN107534743B (zh) * | 2015-06-22 | 2020-09-18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摄像装置 |
CN109475280A (zh) * | 2016-11-14 | 2019-03-15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摄像元件和内窥镜 |
CN110891470A (zh) * | 2017-05-18 | 2020-03-17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内窥镜系统 |
CN110891470B (zh) * | 2017-05-18 | 2022-09-23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内窥镜系统、内窥镜以及控制装置 |
CN112804929A (zh) * | 2018-10-03 | 2021-05-14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内窥镜用电源装置 |
CN112804929B (zh) * | 2018-10-03 | 2024-02-06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内窥镜用电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666401A4 (en) | 2014-06-18 |
US20130265403A1 (en) | 2013-10-10 |
WO2013042647A1 (ja) | 2013-03-28 |
CN103384492B (zh) | 2015-12-02 |
US8896680B2 (en) | 2014-11-25 |
EP2666401B1 (en) | 2016-03-30 |
EP2666401A1 (en) | 2013-11-27 |
JP5298259B1 (ja) | 2013-09-25 |
JPWO2013042647A1 (ja) | 2015-03-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84492A (zh) | 内窥镜 | |
JP6598925B2 (ja) | 撮像装置、レンズ装置、中間アクセサリ装置 | |
KR102069223B1 (ko) |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보호 방법 | |
JP2019168722A (ja) | レンズ装置、撮像装置、中間アクセサリ装置 | |
CN101390019B (zh) | 成像设备、通信设备以及墨盒 | |
EP2088914B1 (en) | Capsule type endoscope | |
CN109637367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4334087B (zh) | 偏置电压产生装置以及超声波诊断系统 | |
JP2012071067A (ja) | 内視鏡システム | |
CN108989622A (zh) | 摄像设备和配件 | |
KR101890152B1 (ko) | 모듈식 인쇄 회로 기판 배열을 가진 카메라 시스템 | |
CN103345898A (zh) | 显示装置 | |
US10620509B2 (en) | Accessory for an imaging apparatus that reduces amount of wear on electrical contacts | |
CN109872667A (zh) | 信号检测系统及显示装置 | |
US7957732B2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quality testing using a battery operated mobile phone | |
KR102421319B1 (ko) | 이미지 테스트 시스템 및 이의 테스트 어셈블리 | |
CN208401977U (zh) | 摄像设备和配件 | |
CN101006734A (zh) | 异常检测装置 | |
JP2687276B2 (ja) | 電子内視鏡装置 | |
JP2011082108A (ja) | Led故障検出装置,バックライト装置,液晶表示装置 | |
CN110545707B (zh) | 摄像装置 | |
US20160033851A1 (en) | Vehicle vision system with camera power control | |
CN112788327B (zh) | 影像测试系统及其测试组件 | |
JP6401013B2 (ja) | 内視鏡システム | |
WO2020039812A1 (ja) | 画像処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12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OLYMPUS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