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80450B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显示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显示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80450B
CN103380450B CN201280008874.0A CN201280008874A CN103380450B CN 103380450 B CN103380450 B CN 103380450B CN 201280008874 A CN201280008874 A CN 201280008874A CN 103380450 B CN103380450 B CN 1033804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rection process
crosstalk
pixel
sub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887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80450A (zh
Inventor
井上裕二
杉之原英嗣
山中聪
石口和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80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04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804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04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49Multi-view displays for displaying three or more geometrical viewpoints without viewer tracking
    • H04N13/351Multi-view displays for displaying three or more geometrical viewpoints without viewer tracking for displaying simultaneousl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09Crosstalk reduction, i.e. to reduce direct or indirect influences of signals directed to a certain pixel of the displayed image on other pixels of said image, inclusive of influences affecting pixels in different frames or fields or sub-images which constitute a same image, e.g. left and right images of a stereoscopic displa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52Improving the response spe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8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by changing the viewing angle properties, e.g. widening the viewing angle, adapting the viewing angle to the view direc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使串扰不易被视认出且可应对快速变化的动态图像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数据处理部(141)是对表示合成多个图像而得到的图像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图像在显示部(4)的同一显示画面上分别显示在不同方向,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具有:串扰校正处理部(2),其对图像数据进行用于校正在显示部(4)显示图像时产生的串扰的校正处理;以及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其对图像数据进行用于改善显示部(4)的响应速度的校正处理,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根据作为校正对象的图像数据进行校正处理,串扰校正处理部(2)根据由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校正后的图像数据,进行用于校正电串扰的电串扰校正处理。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显示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装置、图像显示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图像处理程序。
背景技术
已开发出这样的技术:通过使用液晶显示装置和作为光遮蔽屏障的视差屏障或者透镜状屏幕等的视差光学元件,可在同一显示画面上,根据观察方向识别不同图像(参照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通过使用该技术,可同时在驾驶席侧显示导航图像,在副驾驶席侧显示电视图像等的双画面显示的显示器,以及在不使用特殊眼镜的情况下将带有视差的图像分别提示给左右眼的裸眼立体显示器等已经实用化。
上述的显示装置存在这样的问题:应向某方向提示的图像与应向别的方向提示的图像重叠而被视认为双像,产生所谓的串扰。
串扰的产生原因各种各样,作为串扰之一,有对某子像素的电信号对邻接的子像素以电气方式造成影响而产生的电串扰。作为校正该电串扰的技术,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这样的方法:具有与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信号电平和邻接子像素的信号电平对应的LUT(Look-upTable,查阅表),根据邻接子像素的信号电平对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信号电平进行校正。
并且,在同一显示画面上分别在不同方向显示多个图像的方向差异图像显示装置或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情况下,还要考虑由视差屏障、透镜状屏幕等通常的液晶显示装置没有的结构引起的串扰。例如,有应向某方向提示的图像光泄漏到别的方向的光学串扰等。作为校正该光学串扰的技术,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有这样的技术:根据邻接像素的相同颜色的子像素的灰度对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进行校正。
另外,液晶由于从施加驱动电压到达到预定透过率需要一定的时间,因而具有不能迅速应对快速变化的动态图像的缺点。为了解决该问题,有用于改善液晶响应速度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5和专利文献6)。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有这样的方法:对当前图像数据和前1帧的图像数据进行比较,在当前图像数据大于前1帧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将与比当前图像数据大的图像数据对应的液晶驱动信号提供给液晶面板,在当前图像数据小于前1帧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将与比当前图像数据小的图像数据对应的液晶驱动信号提供给液晶面板。并且,在专利文献6中公开有这样的方法:根据输入图像信号和前1字段(field)的图像信号检测各像素的1字段间的电平变动,将该电平变动施加给输入图像信号。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530267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367775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2371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4375468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第2616652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第3167351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同一显示画面上分别在不同方向显示多个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中,期望使串扰不易被视认出,进而期望应对快速变化的动态图像。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使串扰不易被视认出且可应对快速变化的动态图像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显示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图像处理程序。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对表示合成多个图像而得到的图像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其中所述多个图像在显示部的同一显示画面上分别显示在不同方向,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具有:串扰校正处理部,其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用于校正在所述显示部显示图像时产生的串扰的校正处理;以及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其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用于改善所述显示部的响应速度的校正处理,所述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根据作为校正对象的图像数据进行所述校正处理,所述串扰校正处理部根据由所述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校正后的图像数据,进行用于校正电串扰的电串扰校正处理,作为所述校正处理。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具有:上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以及显示部,其根据由该图像处理装置校正后的图像数据,将所述多个图像分别显示在不同方向。
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对表示合成多个图像而得到的图像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其中所述多个图像在显示部的同一显示画面上分别显示在不同方向,所述图像处理方法包含:串扰校正处理步骤,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用于校正在所述显示部显示图像时产生的串扰的校正处理;以及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步骤,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用于改善所述显示部的响应速度的校正处理,在所述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步骤中,根据作为校正对象的图像数据进行所述校正处理,在所述串扰校正处理步骤中,根据由所述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步骤校正后的图像数据,进行用于校正电串扰的电串扰校正处理,作为所述校正处理。
本发明的图像处理程序用于对表示合成多个图像而得到的图像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其中所述多个图像在显示部的同一显示画面上分别显示在不同方向,所述图像处理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串扰校正处理步骤,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用于校正在所述显示部显示图像时产生的串扰的校正处理;以及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步骤,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用于改善所述显示部的响应速度的校正处理,在所述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步骤中,根据作为校正对象的图像数据进行所述校正处理,在所述串扰校正处理步骤中,根据由所述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步骤校正后的图像数据,进行用于校正电串扰的电串扰校正处理,作为所述校正处理。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使串扰不易被视认出且可应对快速变化的动态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的(a)~(c)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的校正处理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显示部的结构的一例的概略平面图。
图4是示出图像数据的子像素排列的一例的图。
图5是示出由光的衍射引起的光学串扰的图。
图6是示出由光的反射引起的光学串扰的图。
图7是示出切出图4的图像数据的一部分的子像素排列的图。
图8是示出相对于图7的中央像素的邻接像素的图。
图9是示出相对于图7的中央像素的周围像素的图。
图10是示出对图7的中央子像素带来光学串扰的影响的子像素的图。
图11是示出在实施方式1的串扰校正处理部中使用的LUT的一例的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串扰校正处理部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6的(a)和(b)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的校正处理的说明图。
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光学串扰校正处理部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19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电串扰校正处理部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20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1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2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串扰校正处理部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23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4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串扰校正处理部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按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概略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100的结构的框图。该图像显示装置100是在同一显示画面上分别在不同方向显示多个图像的装置。即,图像显示装置100是在同一显示画面上以可根据观察方向识别不同图像的方式显示多个图像的装置。例如,图像显示装置100是可显示方向差异图像或立体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即,图像显示装置100例如是向多个方向的视听者分别提示不同图像的方向差异图像显示装置、将带有视差的图像分别提示给左右眼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在图1中,图像显示装置100具有输入端子1、作为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数据处理部101以及显示部4。图像数据处理部101具有串扰校正处理部2和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
输入端子1接收图像数据G的输入。具体地说,输入端子1接收由连续的多个图像数据G(多个帧图像)构成的动态图像数据的输入。图像数据G是表示将在显示部4的同一显示画面上分别显示在不同方向的多个图像合成得到的图像的数据或信号。具体地说,图像数据G是表示将彼此不同的多个图像(例如第1图像和第2图像)合成得到的图像的各子像素的灰度值的数据或信号。这里,图像数据G是由各子像素的灰度值和同步信号构成的数字信号。图像数据G例如是由包含汽车导航功能和DVD再现功能的头单元装置将汽车导航图像和DVD再现图像合成而输出的信号。
串扰校正处理部2对输入到输入端子1的图像数据G(即作为校正对象的图像数据)进行用于校正在显示部4显示图像时产生的串扰的校正处理(以下称作“串扰校正处理”),输出校正图像数据Dx。具体地说,串扰校正处理部2根据作为校正对象的图像数据G,进行用于减轻或去除串扰影响的校正处理,更具体地说,进行消除由串扰引起的灰度等级的变化的校正处理。具体地说,串扰校正处理部2进行输入到输入端子1的图像数据G的各子像素的灰度值校正。在一个方式中,作为上述校正处理,串扰校正处理部2进行用于校正光学串扰的光学串扰校正处理和用于校正电串扰的电串扰校正处理。另外,关于串扰校正处理部2的校正处理,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根据由串扰校正处理部2校正后的图像数据Dx,对该图像数据Dx进行用于改善显示部4的响应速度的校正处理(以下称作“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输出校正图像数据Dj。即,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对图像数据Dx进行用于减轻或消除显示部4的显示响应延迟的校正处理。具体地说,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根据图像数据Dx的各子像素中的灰度值的变化,以强调图像数据Dx的各子像素的灰度值的变化的方式校正图像数据Dx的各子像素的灰度值。
在一个方式中,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根据通过当前图像数据Dx与前1帧的图像数据的比较而得到的1帧间的灰度值的变化,以显示部4对该灰度值的变化的响应变快的方式校正图像数据Dx。具体地说,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以显示部4的灰度等级在1帧期间内成为由图像数据Dx表示的灰度等级的方式校正图像数据Dx。更具体地说,以液晶在1帧期间内成为由图像数据Dx指定的预定透过率的方式校正图像数据Dx。作为上述前1帧的图像数据,例如使用前1帧的图像数据Dx,然而也可以使用前1帧的图像数据G或Dj。前1帧的图像数据例如被保持在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内。具体地说,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对图像数据Dx的各子像素的灰度值根据该子像素中的灰度值的变化进行校正。
图2是用于说明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的校正处理的图。以下,参照图2,关注图像数据和显示部4的1个子像素,说明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的校正处理。
在图2中,(a)表示图像数据Dx的灰度值的时间变化,(b)表示校正图像数据Dj的灰度值的时间变化,(c)表示显示部4的液晶的透过率的时间变化。在图2的(c)中,实线表示施加基于图像数据Dj的驱动电压时的液晶的响应特性,虚线表示施加基于图像数据Dx的驱动电压时的液晶的响应特性。
如图2的(a)、(b)所示,在图像数据Dx的灰度值变化的情况下,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使与该灰度值的变化对应的校正值与图像数据Dx的灰度值相加而生成校正图像数据Dj的灰度值。校正值在灰度值的变化为正的情况下(即在灰度值增加的情况下)为正值,在灰度值的变化为负的情况下(即在灰度值减小的情况下)为负值。校正值的大小例如是根据灰度值的变化量来决定的。在图2的例子中,在图像数据Dx的灰度值增加的情况下,使与灰度值的增加量对应的校正量V1与图像数据Dx的灰度值相加而生成校正图像数据Dj的灰度值。并且,在图像数据Dx的灰度值减小的情况下,从图像数据Dx的灰度值减去与灰度值的减小量对应的校正量V2而生成校正图像数据Dj的灰度值。
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例如根据当前图像数据Dx的灰度值和前1帧的图像数据的灰度值,使用将灰度值的变化和校正值对应起来的LUT(查阅表)求出校正值。不过,校正值也可以使用例如利用函数进行计算的方法等其它方法来求出。
通过对液晶施加基于校正图像数据Dj的灰度值的驱动电压,如图2的(c)的实线所示,液晶的透过率在约1帧期间内达到与图像数据Dx的灰度值对应的透过率。另外,在对液晶施加基于图像数据Dx的灰度值的驱动电压的情况下,如图2的(c)的虚线所示,液晶的透过率在1帧期间内达不到与图像数据Dx的灰度值对应的透过率。
另外,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的校正处理只要是可改善显示部4的响应速度的校正处理即可,不限定于上述处理。
显示部4根据由图像数据处理部101校正后的图像数据Dj显示图像。具体地说,显示部4根据串扰校正处理和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Dj,分别在不同方向显示多个图像。
以下,详细说明显示部4和图像数据G。另外,这里,以第1图像和第2图像分别显示在不同方向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显示部4在彼此不同的第1方向和第2方向分别显示图像,具有排列分别包含1个以上的子像素的多个像素而成的结构,构成为交替排列在第1方向显示的子像素和在第2方向显示的子像素。
图像数据G是表示将显示在彼此不同的方向的第1图像和第2图像合成得到的图像的各子像素的灰度值的数据,所述图像是排列分别包含1个以上的子像素的多个像素,并交替排列构成第1图像的子像素和构成第2图像的子像素而得到的。图像数据G也可以说是表示与显示部4的各子像素对应的灰度值的数据。例如,在作为显示部4使用具有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图像数据G是表示分别输入到液晶面板具有的多个像素电极的灰度值(具体地说,与施加给像素电极的驱动电压对应的灰度值)的图像数据。不过,实际上,液晶面板的各像素电极被输入校正图像数据G的各灰度值而得到的校正后的图像数据(在图1中是图像数据Dj)的各灰度值。
显示部4的各子像素根据与该子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显示与该灰度值对应的灰度等级的光。更详细地说,显示部4的在第1方向显示的子像素根据构成与该子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的第1图像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在第1方向显示与该灰度值对应的灰度等级的光。显示部4的在第2方向显示的子像素根据构成与该子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的第2图像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在第2方向显示与该灰度值对应的灰度等级的光。由此,在第1方向显示第1图像,在第2方向显示第2图像。
在一个方式中,针对显示部4和图像数据G,1个像素由红色(R:Red)、绿色(G:Green)、蓝色(B:Blue)这3个子像素构成。并且,多个像素在彼此不同的2个方向(例如横向和纵向)二维排列。并且,构成第1图像的子像素和构成第2图像的子像素在上述彼此不同的2个方向每隔1个子像素交替排列。
图3是示出显示部4的结构的一例的概略平面图。在图3中,显示部4具有配备液晶显示装置和方格状(也称作棋盘格状)的视差屏障的构造,可进行双画面显示。具体地说,显示部4具有背光灯31、液晶面板32和视差屏障33。在液晶面板32中,R、G、B的3色子像素的集合构成1个像素,多个像素依次排列。视差屏障33以如下方式遮蔽各子像素的光,即,显示给面向液晶面板32左侧的视听者34的子像素和显示给面向液晶面板32右侧的视听者35的子像素每隔1个子像素交替排列。因此,当从左侧的视听者34的方向观察显示部4时,液晶面板32由视差屏障33每隔1个子像素遮蔽,可视认液晶面板32的正好一半的左侧图像用的区域。另一方面,当从右侧的视听者35的方向观察显示部4时,可视认向视听者34的方向遮蔽的子像素,视听者34可视认的子像素被遮蔽,可视认液晶面板32的正好一半的右侧图像用的区域。
另外,在图3中示出多个子像素横向排列的状况,然而多个子像素在横向和纵向二维排列。并且,视差屏障33具有方格状的构造,使得针对横向和纵向,显示给左侧的视听者34的子像素和显示给右侧的视听者35的子像素每隔1个子像素交替排列。
图4是示出图像数据G的子像素排列的一例的图。该图像数据G的子像素排列与图3的显示部4对应,具有2个图像以子像素为单位呈方格状合成的构造。在图4中,各网格表示子像素。各子像素的网格的第1行表示该子像素构成的图像(或者显示该子像素的观察方向),“L”意味着应提示给左侧的视听者的左侧图像(或者左向),“R”意味着应提示给右侧的视听者的右侧图像(或者右向)。并且,各子像素的网格的第2行表示包含该子像素的像素的坐标,各坐标包含横向的坐标值x和纵向的坐标值y。并且,各子像素的网格的第3行表示该子像素的颜色(R、G、B)。
在图4中,R、G、B的3色子像素的集合构成1个像素,多个子像素在横向和纵向二维排列。并且,构成左侧图像的子像素和构成右侧图像的子像素针对横向和纵向,每隔1个子像素交替排列。
这样的图像数据G例如如图4所示,是通过将左侧图像的原始图像数据GL和右侧图像的原始图像数据GR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分别呈方格状取舍选择并合成而得到的。具体地说,是针对偶数行(坐标值y是偶数的行),按照左侧图像的R、右侧图像的G、左侧图像的B、右侧图像的R、…的排列,针对奇数行(坐标值y是奇数的行),按照右侧图像的R、左侧图像的G、右侧图像的B、左侧图像的R、…的排列,对2个图像数据GL、GR的子像素的灰度值进行合成而得到的。
以下,对电串扰和光学串扰进行说明。
电串扰是通过针对某子像素的电信号(驱动信号)对邻接的子像素以电气方式造成影响而产生的。例如,在多个源极行(信号行)和多个栅极行(扫描行)呈矩阵状配置,对应于源极行和栅极行的交点设置子像素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可认为电串扰是由于邻接子像素的源极行间和栅极行间的寄生电容的电容耦合的影响而产生的。该电串扰的影响是由于受到影响的子像素的电压值偏离与该子像素的灰度值对应的电压值,从该子像素视认的发光量改变而出现的。
另一方面,光学串扰是由于应在某方向提示的图像光泄漏到别的方向而产生的。例如,在使用视差屏障的方向差异图像显示装置或者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中,由其构造引起的光学串扰可认为有2种。第一种是由狭缝的光衍射引起的光学串扰,另一种是由视差屏障的光反射引起的光学串扰。
图5是示出由光衍射引起的串扰的图。液晶面板50的子像素51是应由视差屏障52向液晶面板50朝左侧遮蔽的子像素。然而,由于视差屏障52与其邻接的视差屏障53之间充分窄,因而产生衍射现象,子像素51的光如衍射光路54那样绕入而泄漏到本来应遮蔽的左侧。
图6是示出由光反射引起的串扰的图。液晶面板60的子像素61是应由视差屏障62向液晶面板60朝左侧遮蔽的子像素。然而,子像素61的光被视差屏障62反射,进而反射到与子像素61邻接的子像素63的表面,从而如反射光路64那样泄漏到本来应遮蔽的左侧。
图7是示出图像数据G的子像素排列的图,是切出图4的图像数据G的一部分(5×5像素)的图。以下,参照图7,说明对某关注的子像素(以下称作“关注子像素”)造成串扰影响的子像素。
在以下说明中,对于某像素,将与该像素邻接的像素称作“邻接像素”,进而将邻接像素周围的像素称作“周围像素”。例如,在图7中,对于位于中央的坐标(x,y)的像素,将包围该像素而在上下、左右或者倾斜方向邻接的像素称作“邻接像素”,进而将包围邻接像素的像素称作“周围像素”。在图8中,示出8个邻接像素,在图9中,示出16个周围像素。
对于电串扰,来自与关注子像素邻接的子像素的影响大。并且,电串扰的影响与子像素的颜色和显示方向无关,以关注子像素自身的发光变化的形式出现。因此,关注子像素与子像素间的颜色和显示方向的异同无关,从与该子像素邻接的子像素受到电串扰的影响。
具体地说,在源极行和栅极行呈矩阵状配置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关注子像素从与该子像素在源极行方向(横向)邻接的2个子像素和在栅极行方向(纵向)邻接的2个子像素,即上下左右邻接的合计4个子像素受到电串扰的影响。例如,在图7中,坐标(x,y)的G色的子像素从坐标(x,y)的R色和B色的子像素、坐标(x,y-1)的G色的子像素、坐标(x,y+1)的G色的子像素受到电串扰的影响。
对于光学串扰,关注子像素可能受到来自位于上下、左右、倾斜方向等相对于该子像素各种方向的子像素的影响。并且,关注子像素可能从较大范围的子像素受到光学串扰的影响。具体地说,关注子像素可能不仅从相对于包含该子像素的像素的邻接像素的子像素受到光学串扰的影响,而且可能从周围像素的子像素受到光学串扰的影响。特别是在同一显示画面上将彼此不同的2个图像分别显示在不同方向的显示装置中,为了确保朝1个方向显示的画面的亮度,与通常的显示装置相比,往往要增强各子像素的光。具体地说,在方向差异图像显示装置或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中,为了防止朝1个方向显示的画面的亮度由于视差屏障等的构造而下降,往往使用通过将在通常的显示装置中仅配置在下部的背光灯配置在上部和下部的2个部位等而能实现更强发光的背光系统。这样,由于各子像素的发光变强,因而光学串扰的波及范围成为较大范围。
并且,光学串扰的影响是以下述形式出现的:在与关注子像素不同的方向提示的子像素中的与关注子像素相同颜色的子像素的光与关注子像素的光重叠,由此,视听者视认的关注子像素的灰度等级变化。
因此,对于光学串扰,关注子像素从与包含该子像素的像素邻接的像素和该邻接的像素周围的像素内包含的、在与该子像素构成的图像不同的方向提示的(即构成与该子像素不同的图像的)、与该子像素相同颜色的子像素受到串扰影响。
例如,在假定某子像素的光对2个像素造成光学串扰的影响的情况下,图7中的坐标(x,y)的R方向的G色的子像素如图10所示,从相对于包含该子像素的坐标(x,y)的像素的邻接像素和周围像素内包含的、在与该子像素不同的L方向显示的、与该子像素相同的G色的合计12个子像素受到光学串扰的影响。另外,在图10中,虚线100表示坐标(x-1,y-2)的L方向的G色的子像素的光学串扰的影响范围,虚线101表示坐标(x-2,y-1)的L方向的G色的子像素的光学串扰的影响范围。坐标(x,y)的R方向的G色的子像素进入坐标(x-1,y-2)的L方向的G色的子像素和坐标(x-2,y-1)的L方向的G色的子像素的光学串扰的影响范围。
以下,对串扰校正处理部2的串扰校正处理的一例进行说明。另外,串扰校正处理部2的校正处理只要能校正串扰,即只要能减轻或去除串扰对被视认的图像的影响即可,不限于以下说明的校正处理。
在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从其它子像素受到电串扰或光学串扰的影响的情况下,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被视认的灰度等级由于来自其它子像素的串扰的影响,偏离与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对应的本来的灰度等级。因此,串扰校正处理部2对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进行校正,以便消除上述被视认的灰度等级的偏差。
例如,假定图像数据G的子像素的灰度数是256(8比特),假定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A的灰度值是15,对该子像素A带来串扰影响的子像素B的灰度值是243。在这些子像素直接显示在显示部4的情况下,子像素A的发光由于来自子像素B的串扰影响而成为与灰度值18相当的灰度等级,视认出灰度等级比本来的灰度等级强+3左右的发光。因此,串扰校正处理部2将子像素A的灰度值校正-3而成为12。由此,当发生串扰影响+3时,子像素A被视认的灰度等级成为本来的灰度等级即与灰度值15相当的灰度等级。这样,在被视认的灰度等级大于本来的灰度等级的情况下(即,在发光被较强地视认的情况下),串扰校正处理部2进行减小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的校正。另外,也存在被视认的灰度等级小于本来的灰度等级的情况(即,发光被较弱地视认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串扰校正处理部2进行增大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的校正。
上述被视认的灰度等级的偏差程度依赖于对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带来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因此,串扰校正处理部2根据对该子像素带来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对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进行校正。即,对于电串扰,串扰校正处理部2根据与该子像素邻接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对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进行校正。关于光学串扰,串扰校正处理部2对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根据与包含该子像素的像素邻接的像素和该邻接的像素周围的像素内包含的、构成与该子像素构成的图像不同的图像的、与该子像素相同颜色的子像素的灰度值进行校正。
上述被视认的灰度等级的偏差程度还依赖于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因此,在一个方式中,串扰校正处理部2对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根据该子像素的灰度值和对该子像素带来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进行校正。具体地说,串扰校正处理部2求出与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和对该子像素带来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的组合对应的校正值,将该校正值与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相加而得到串扰校正后的灰度值。上述校正值使用例如LUT来求出。
图11是示出在串扰校正处理部2中使用的LUT的一例的图。该LUT用于存储与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和对该子像素带来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的组合对应的校正值,当输入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和对该子像素带来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的组合时,输出对应的校正值。从减小LUT的尺寸(比特数)的观点来看,在图11的LUT中,存储的是校正前后的灰度值的差分即校正值,而不是校正后的灰度值。存储在LUT内的校正值是通过实验求出的值。
串扰校正处理部2在校正从多个子像素对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串扰的情况下,根据该多个子像素的灰度值对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进行校正。例如,串扰校正处理部2针对带来串扰影响的多个子像素,分别求出与该子像素和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组合对应的校正值,将得到的多个校正值与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相加。
图12是示出串扰校正处理部2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以下,参照图12,对串扰校正处理部2的结构进行说明。在图12中,串扰校正处理部2具有子像素选择部121和校正部122。
子像素选择部121接收图像数据G,从该图像数据G选择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和对该子像素带来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即校正中使用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具体地说,对于电串扰,子像素选择部121选择相对于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在上下左右邻接的合计4个子像素的灰度值,作为带来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对于光学串扰,子像素选择部121选择与包含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像素邻接的像素和该邻接的像素周围的像素内包含的、构成与该子像素构成的图像不同的图像的、与该子像素相同颜色的子像素的灰度值,作为带来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例如,在设图7的坐标(x,y)的R方向的G色的子像素为校正对象的情况下,子像素选择部121选择图10所示的、相对于坐标(x、y)的像素的邻接像素和周围像素内包含的、在与该子像素不同的L方向显示的、与该子像素相同的G色的合计12个子像素的灰度值。
校正部122根据由子像素选择部121选择出的带来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校正由子像素选择部121选择出的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
校正部122具有电串扰校正值生成部123、光学串扰校正值生成部124和校正值相加部125。
电串扰校正值生成部123根据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和对该子像素带来电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生成用于校正电串扰的校正值。
光学串扰校正值生成部124根据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和对该子像素带来光学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生成用于校正光学串扰的校正值。
校正值相加部125将由电串扰校正值生成部123生成的校正值和由光学串扰校正值生成部124生成的校正值与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相加,输出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串扰校正后的灰度值。
在图12的例子中,电串扰校正值生成部123具有与相对于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在上下左右邻接的合计4个子像素对应的合计4个电串扰校正用LUT123-1~123-4。4个电串扰校正用LUT123-1~123-4分别将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和与该LUT对应的子像素的灰度值的组合转换成校正值,输出到校正值相加部125。
光学串扰校正值生成部124具有与图10所示的合计12个带来光学串扰影响的子像素对应的合计12个光学串扰校正用LUT124-1~124-12。12个光学串扰校正用LUT124-1~124-12分别将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和与该LUT对应的子像素的灰度值的组合转换成校正值,输出到校正值相加部125。
校正值相加部125将从4个电串扰校正用LUT123-1~123-4输出的合计4个校正值和从12个光学串扰校正用LUT124-1~124-12输出的合计12个校正值与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相加,输出串扰校正后的灰度值。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例示出以G色的子像素为校正对象的情况,然而在以其它颜色的子像素为校正对象的情况下,也同样进行校正。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100的动作的流程图。以下,参照图13说明图像显示装置100的动作的一例。
图像显示装置100接收表示将在显示部4的同一显示画面上分别显示在不同方向的多个图像合成得到的图像的图像数据G(S1)。例如,图像显示装置100接收表示将显示在彼此不同的方向的第1图像和第2图像合成得到的图像的各子像素的灰度值的图像数据G,所述图像是排列分别包含1个以上的子像素的多个像素,并交替排列构成第1图像的子像素和构成第2图像的子像素而得到的。
接着,图像显示装置100对图像数据G进行电串扰和光学串扰的校正(S2)。具体地说,对于电串扰的校正,对图像数据G的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根据与该子像素邻接的子像素的灰度值进行校正。对于光学串扰的校正,对图像数据G的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根据与包含该子像素的像素邻接的像素和该邻接的像素周围的像素内包含的、构成与该子像素构成的图像不同的图像的、与该子像素相同颜色的子像素的灰度值进行校正。
上述步骤S2包含步骤S2-1和S2-2。
在步骤S2-1中,图像显示装置100从图像数据G选择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和对该子像素带来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即校正中使用的子像素的灰度值)。
在步骤S2-2中,图像显示装置100根据在步骤S2-1中选择出的带来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校正在步骤S2-1中选择出的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
接着,图像显示装置100对在步骤S2中校正后的图像数据进行用于改善显示部4的响应速度的校正处理(S3)。具体来说,图像显示装置100根据通过在步骤S2中校正后的图像数据与该图像数据前1帧的图像数据的比较得到的1帧间的灰度值变化,校正在步骤S2校正后的图像数据,以使显示部4的液晶在1帧期间内成为预定的透过率。
接着,图像显示装置100显示在步骤S3中校正后的图像数据(S4)。具体地说,图像显示装置100根据校正后的图像数据,分别在不同方向(例如第1方向和第2方向)显示多个图像(例如第1图像和第2图像)。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接收表示将在显示部的同一显示画面上分别显示在不同方向的多个图像合成得到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输入,对该图像数据进行用于校正在显示部显示图像时产生的串扰的串扰校正处理和用于改善显示部的响应速度的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可校正串扰,使串扰影响不易被视认出,进而能改善显示部的响应速度,应对快速变化的动态图像。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在根据作为校正对象的图像数据(输入图像数据)进行了串扰校正处理之后,根据该串扰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这样,由于使用进行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之前的图像数据进行串扰校正处理,因而能更有效地进行光学串扰校正。具体地说,在实验上判明,与使用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光学串扰校正的情况相比,使用进行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之前的图像数据(输入图像数据)进行光学串扰校正可良好地校正光学串扰。这可认为是由于以下原因。由于光学串扰是由实际显示在显示部的图像光引起的,因而为了有效地校正光学串扰,期望的是,根据具有与显示在显示部的图像光的灰度等级相应的灰度值的图像数据进行光学串扰校正。这里,在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中,如图2的(b)所示,图像数据的灰度值被增减,然而该灰度值的增减是用于增减驱动电压,而不是增减透过率或图像光的灰度等级。因此,从图2也可以知道,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的灰度值与图像光的灰度等级(透过率)不同,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前的图像数据的灰度值与图像光的灰度等级更相应。因此,通过根据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前的图像数据进行光学串扰校正,可有效地校正光学串扰。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例示出构成第1图像的子像素和构成第2图像的子像素针对横向和纵向每隔1个子像素交替排列的图案,然而构成第1图像的子像素和构成第2图像的子像素也可以按其它图案交替排列。例如,也可以是,针对横向和纵向中的一个方向,构成第1图像的子像素和构成第2图像的子像素每隔1个子像素交替排列,针对其它方向,仅排列构成同一图像的子像素。即,图像数据G的子像素排列和显示部4的视差屏障构造不限于方格状,也可以是条纹状等别的图案。并且,不限于每隔1个子像素交替排列的图案,例如也可以每隔2个子像素交替排列,还可以交替排列构成第1图像的3个子像素和构成第2图像的1个子像素。
并且,在上述说明中,例示出1个像素由RGB的3色子像素构成的情况,然而1个像素也可以由1色、2色、或者4色以上的子像素构成。例如,1个像素也可以由RGB加上黄色(Y:Yellow)的4色的子像素构成。在该情况下,构成第1图像和第2图像的RGBY的子像素例如按下述图案1、图案2排列。
(图案1)
子像素的颜色:RGBYGRYBRGBYGRYB
子像素构成的图像:1212121212121212
(图案2)
子像素的颜色:RGBYRGBYRGBYRGBY
子像素构成的图像:1212212112122121
并且,在上述说明中,主要例示出分别在不同方向显示2个图像的情况,然而也可以分别在不同方向显示3个以上的图像。即,作为处理对象的图像数据可以是将3个以上的图像合成得到的,也可以在构成第1图像的子像素和构成第2图像的子像素交替排列的构造中插入构成其它图像的子像素。
并且,在上述说明中,例示出具有液晶面板的结构,然而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也能应用于有机EL(电致发光)装置、等离子体显示器等其它种类的电光学装置。
并且,对于串扰校正,在上述说明中,例示出校正电串扰和光学串扰双方的结构,然而也可以是仅校正任意一方的结构。在一个方式中,串扰校正处理部仅进行光学串扰校正处理。
并且,在上述说明中,对于光学串扰,例示出根据邻接像素内包含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和周围像素内包含的子像素的灰度值进行校正的结构,然而也能够采用根据邻接像素内包含的子像素的灰度值进行校正而不将周围像素内包含的子像素的灰度值用于校正的结构。在该结构中,能够使邻接像素的光学串扰不易被视认出。并且,也能够采用根据周围像素内包含的子像素的灰度值进行校正而不将邻接像素内包含的子像素的灰度值用于校正的结构。在该结构中,能够使周围像素的光学串扰不易被视认出。
并且,串扰校正处理部2也可以进行比显示部4可表现的1个灰度的变化小的校正。例如,串扰校正处理部2的LUT的校正值也可以包含图像数据或者比显示部4可表现的1个灰度小的成分。在该情况下,在串扰校正处理部2的后级设置灰度转换部。该灰度转换部对串扰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灰度转换处理,以便可在显示部4视认由串扰校正处理部2进行的比显示部4的1个灰度小的校正。即,灰度转换部将串扰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的灰度数转换成适合于显示部4的灰度数。作为灰度转换处理,例如有高频脉动处理、误差扩散处理等。同样,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也可以进行比显示部4可表现的1个灰度的变化小的校正。例如,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的LUT的校正值也可以包含图像数据或者比显示部4可表现的1个灰度小的成分。在该情况下,在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的后级设置灰度转换部。该灰度转换部与针对上述串扰校正处理部2设置的灰度转换部相同。
并且,在上述说明中,对于串扰校正,例示出使用合计16个LUT的结构,然而LUT的个数能够适当变更,例如从削减LUT占有的容量的观点来看,可以如下述(1)~(6)那样削减LUT的个数。
(1)对于电串扰,可以针对上下方向的2个子像素或者左右方的2个子像素共用1个LUT。由此,可将电串扰校正用LUT的数目从4个削减到2个。
(2)通过实验知道,对于电串扰,源极行方向的影响特别大,与栅极行方向相比有2倍~3倍左右的影响。因此,可以仅使用与影响大的左右方的子像素对应的LUT来进行校正。由此,可将电串扰校正用LUT的数目从4个削减到2个,在针对左右方的2个子像素共用1个LUT的情况下,可进一步削减到1个。
(3)对于电串扰,具有来自在图像扫描方向的下游侧邻接的子像素的影响大的倾向。因此,在从左上向右下扫描图像的情况下,可以仅使用与在右(源极行方向)和下(栅极行方向)邻接的子像素对应的LUT。由此,可将电串扰校正用LUT的数目从4个削减到2个。
(4)对于光学串扰,可以在子像素选择部121中,求出在图10中相对于坐标(x,y)的G色的子像素位于左上方的坐标(x-1,y-2)和坐标(x-2,y-1)的G色的子像素的灰度值的平均值,针对该平均值使用1个LUT。即,可以使用以该平均值和作为校正对象的灰度值的组合为输入数据的1个LUT。同样,对于右上方、左下方、右下方,也可以针对2个子像素使用1个LUT。这样对于各倾斜方向,通过针对2个子像素的灰度值的平均值使用1个LUT,可将光学串扰校正用LUT的数目从12个削减到8个。
(5)对于光学串扰,可以在子像素选择部121中,针对在图10中相对于坐标(x,y)的G色的子像素位于左方的坐标(x-1,y)和位于左上方的坐标(x-2,y-1)和位于左下方的坐标(x-2,y+1)的G色的子像素的灰度值,进行与距坐标(x,y)的距离对应的加权相加,针对其结果使用1个LUT。对于上、下、右方,也同样针对3个子像素的加权相加结果使用1个LUT,由此,可将光学串扰校正用LUT的数目从12个削减到4个。进而,如果与上下方向相比,位于左右方的子像素的光学串扰影响大,则可去掉上下方向的LUT,进一步将LUT的数目削减到一半即2个。
(6)在具有方格状的视差屏障构造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在相同方向提示的相同颜色的子像素在倾斜方向最邻接,因而倾斜方向的分辨率变高。这样在倾斜方向的分辨率高的情况下,对视听者来说可清晰地看到倾斜方向,由于可清晰地看到,因而也更清楚地看到串扰影响。因此,在倾斜方向的分辨率高的情况下,以着重于倾斜方向的光学串扰校正为目的,作为造成串扰影响的子像素(即校正中使用的子像素),可以仅使用周围像素内包含的位于倾斜方向的相同颜色的子像素(合计8个)。在该情况下,可以进而求出相对于坐标(x,y)的G色的子像素位于左上方的坐标(x-1,y-2)和坐标(x-2,y-1)的G色的子像素的灰度值的平均值,针对该平均值使用1个LUT。对于右上方、左下方、右下方进行同样的处理,由此,可将光学串扰校正用LUT的数目减少到4个。
进而,可以如下述(7)、(8)那样使用LUT。
(7)可以在子像素选择部121选择带来串扰影响的子像素,将选择出的子像素的灰度值与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一起输入到各LUT时,根据提示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方向输入到各个LUT。即,可以根据提示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方向使用各个LUT。
在方向差异图像显示装置中,存在由于制造上的问题、产品的规格而使提示方向偏移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改变如上所述根据提示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方向使用的LUT,可进行适合于该方向的校正。
(8)即使是相同的LUT,也可以根据提示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方向,改变要输入其灰度值的子像素。具体地说,对于某LUT,在校正朝L方向提示的子像素的情况下,输入在该子像素的右方邻接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在校正朝R方向提示的子像素的情况下,输入在该子像素的左方邻接的子像素的灰度值。
在例如是由反射引起的光学串扰的情况下,朝对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带来串扰影响的相反方向提示的子像素的位置根据视听者观察画面的方向而相反。通过改变如上所述灰度值根据提示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方向而被输入到LUT的子像素,可进行鉴于由视听方向引起的串扰产生状况差异的校正。
实施方式2
图14是概略地示出实施方式2的图像显示装置140的结构的框图。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140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相比,校正处理顺序不同,其它部分几乎相同。在以下说明中,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标号,省略或简化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2中,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根据作为校正对象的图像数据G进行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串扰校正处理部2根据由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校正后的图像数据Do进行串扰校正处理。具体地说,在图像数据处理部141中,在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的后级配置有串扰校正处理部2。图像数据处理部141在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中对输入到输入端子1的图像数据G进行校正处理,生成校正图像数据Do。然后,图像数据处理部141在串扰校正处理部2中对图像数据Do进行校正处理,输出校正图像数据Dj。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和串扰校正处理部2的处理内容与实施方式1相同。
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图像显示装置140的动作的流程图。以下,参照图15说明图像显示装置140的动作的一例。
图像显示装置140接收表示将在显示部4的同一显示画面上分别显示在不同方向的多个图像合成得到的图像的图像数据G(S11)。
接着,图像显示装置140对图像数据G进行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S12)。
接着,图像显示装置140对在步骤S12中校正后的图像数据进行电串扰和光学串扰的校正(S13)。
上述步骤S13包含步骤S13-1和S13-2。
在步骤S13-1中,图像显示装置140从图像数据Do中选择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和对该子像素带来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即校正中使用的子像素的灰度值)。
在步骤S13-2中,图像显示装置140根据在步骤S13-1中选择出的带来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校正在步骤S13-1中选择出的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
接着,图像显示装置140显示在步骤S13中校正后的图像数据(S14)。具体来说,图像显示装置140根据校正后的图像数据,分别在不同方向显示多个图像。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在根据作为校正对象的图像数据(输入图像数据)进行了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之后,根据该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串扰校正处理。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使串扰影响不易被视认出,而且能够应对快速变化的动态图像。并且,由于使用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来进行串扰校正处理,因而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电串扰校正。具体地说,通过实验判明,与使用进行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之前的图像数据(输入图像数据)进行电串扰校正的情况相比,使用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电串扰校正可良好地校正电串扰。这可认为是由于以下原因。
图16是示出输入到输入端子1的图像数据G由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校正后的状况的图。在图16中,(a)表示图像数据G的灰度值的时间变化,(b)示出校正图像数据Do的灰度值的时间变化。如图16所示,在图像数据G的灰度值增加或减小的情况下,通过使校正量V1或V2与图像数据G的灰度值相加或相减,生成校正图像数据Do。
如实施方式1所述,电串扰是由于针对某子像素的电信号对邻接的子像素以电气方式造成影响而产生的。具体地说,电串扰起因于对显示部4的液晶施加的液晶驱动电压。因此,为了有效地校正电串扰,期望的是,根据具有与液晶驱动电压(或电信号)的电平相应的灰度值的图像数据进行电串扰校正。在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中,如图16的(b)所示增减图像数据的灰度值,该灰度值的增减是对液晶驱动电压进行增减。因此,与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前的图像数据G的灰度值相比,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Do的灰度值与液晶驱动电压的电平更相应。因此,通过根据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电串扰校正,可有效地校正电串扰。
并且,也可以如下考虑。当通过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而增减图像数据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时,根据该校正后的灰度值而增减施加的液晶驱动电压。该液晶驱动电压的增减对与该子像素邻接的子像素以电气方式产生影响,产生电串扰。如果采用根据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串扰校正处理的结构,则能够校正由于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而产生的电串扰。即,可对在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中产生的灰度值的增减引起的液晶驱动电压的增减进行电串扰校正,可良好地校正电串扰。
实施方式3
图17是概略地示出实施方式3的图像显示装置170的结构的框图。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170与上述实施方式1或2的图像显示装置相比,校正处理顺序不同,其它部分几乎相同。在以下说明中,对于与实施方式1或2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标号,省略或简化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3中,串扰校正处理部172具有进行光学串扰校正处理的光学串扰校正处理部173和进行电串扰校正处理的电串扰校正处理部174。并且,光学串扰校正处理部173根据作为校正对象的图像数据G进行光学串扰校正处理,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根据由光学串扰校正处理部173校正后的图像数据Dxo进行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电串扰校正处理部174根据由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校正后的图像数据Do进行电串扰校正处理。具体地说,在图像数据处理部171中,在光学串扰校正处理部173的后级配置有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在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的后级配置有电串扰校正处理部174。图像数据处理部171在光学串扰校正处理部173中对输入到输入端子1的图像数据G进行光学串扰校正处理,生成校正图像数据Dxo。然后,图像数据处理部171在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中对图像数据Dxo进行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生成校正图像数据Do。然后,图像数据处理部171在电串扰校正处理部174中对图像数据Do进行电串扰校正处理,输出校正图像数据Dj。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与实施方式1或2相同。
图18是示出光学串扰校正处理部173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以下,参照图18,对光学串扰校正处理部173的结构进行说明。在图18中,光学串扰校正处理部173具有子像素选择部181和校正部182。
子像素选择部181接收图像数据G,从该图像数据G中选择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和对该子像素带来光学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即校正中使用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具体地说,子像素选择部181选择与包含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像素邻接的像素和该邻接的像素周围的像素内包含的、构成与该子像素构成的图像不同的图像的、与该子像素相同颜色的子像素的灰度值,作为带来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例如,在以图7的坐标(x,y)的R方向的G色的子像素为校正对象的情况下,子像素选择部181选择图10所示的、相对于坐标(x、y)的像素的邻接像素和周围像素内包含的、在与该子像素不同的L方向显示的、与该子像素相同的G色的合计12个子像素的灰度值。
校正部182根据由子像素选择部181选择出的带来光学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校正由子像素选择部181选择出的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
校正部182具有光学串扰校正值生成部184和校正值相加部185。
光学串扰校正值生成部184根据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和对该子像素带来光学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生成用于校正光学串扰的校正值。
校正值相加部185将由光学串扰校正值生成部184生成的校正值与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相加,输出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光学串扰校正后的灰度值。
在图18的例子中,光学串扰校正值生成部184具有与图10所示的合计12个带来光学串扰影响的子像素对应的合计12个光学串扰校正用LUT184-1~184-12。12个光学串扰校正用LUT184-1~184-12分别将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和与该LUT对应的子像素的灰度值的组合转换成校正值,输出到校正值相加部185。
校正值相加部185将从12个光学串扰校正用LUT184-1~184-12输出的合计12个校正值与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相加,输出光学串扰校正后的灰度值。
另外,在以上说明中,例示出以G色的子像素为校正对象的情况,然而在以其它颜色的子像素为校正对象的情况下,也同样进行校正。
图19是示出电串扰校正处理部174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以下,参照图19,对电串扰校正处理部174的结构进行说明。在图19中,电串扰校正处理部174具有子像素选择部191和校正部192。
子像素选择部191接收图像数据Do,从该图像数据Do中选择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和对该子像素带来电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即校正中使用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具体地说,子像素选择部191选择相对于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在上下左右邻接的合计4个子像素的灰度值,作为带来电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
校正部192根据由子像素选择部191选择出的带来电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校正由子像素选择部191选择出的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
校正部192具有电串扰校正值生成部193和校正值相加部195。
电串扰校正值生成部193根据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和对该子像素带来电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生成用于校正电串扰的校正值。
校正值相加部195将由电串扰校正值生成部193生成的校正值与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相加,输出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电串扰校正后的灰度值。
在图19的例子中,电串扰校正值生成部193具有与相对于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在上下左右邻接的合计4个子像素对应的合计4个电串扰校正用LUT193-1~193-4。4个电串扰校正用LUT193-1~193-4分别将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和与该LUT对应的子像素的灰度值的组合转换成校正值,输出到校正值相加部195。
校正值相加部195将从4个电串扰校正用LUT193-1~193-4输出的合计4个校正值与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相加,输出电串扰校正后的灰度值。
另外,在以上说明中,例示出以G色的子像素为校正对象的情况,然而在以其它颜色的子像素为校正对象的情况下,也同样进行校正。
图20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图像显示装置170的动作的流程图。以下,参照图20说明图像显示装置170的动作的一例。
图像显示装置170接收表示将在显示部4的同一显示画面上分别显示在不同方向的多个图像合成得到的图像的图像数据G(S21)。
接着,图像显示装置170对图像数据G进行光学串扰校正处理(S22)。
上述步骤S22包含步骤S22-1和S22-2。
在步骤S22-1中,图像显示装置170从图像数据G中选择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和对该子像素带来光学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即校正中使用的子像素的灰度值)。
在步骤S22-2中,图像显示装置170根据在步骤S22-1中选择出的带来光学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校正在步骤S22-1中选择出的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
接着,图像显示装置170对在步骤S22中校正后的图像数据Dxo进行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S23)。
接着,图像显示装置170对在步骤S23中校正后的图像数据Do进行电串扰校正处理(S24)。
上述步骤S24包含步骤S24-1和S24-2。
在步骤S24-1中,图像显示装置170从图像数据Do中选择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和对该子像素带来电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即校正中使用的子像素的灰度值)。
在步骤S24-2中,图像显示装置170根据在步骤S24-1中选择出的带来电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校正在步骤S24-1中选择出的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
接着,图像显示装置170显示在步骤S24中校正后的图像数据(S25)。具体来说,图像显示装置170根据校正后的图像数据,分别在不同方向显示多个图像。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3中,图像处理装置在根据作为校正对象的图像数据(输入图像数据)进行了光学串扰校正处理之后,根据光学串扰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进而,根据该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电串扰校正处理。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使串扰影响不易被视认出,而且能够应对快速变化的动态图像。并且,由于使用进行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前的图像数据进行光学串扰校正处理,因而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光学串扰校正。并且,由于使用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电串扰校正处理,因而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电串扰校正。
实施方式4
图21是概略地示出实施方式4的图像显示装置210的结构的框图。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210与上述实施方式2的图像显示装置相比,串扰校正处理不同,其它部分几乎相同。在以下说明中,对于与实施方式1或2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标号,省略或简化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4中,串扰校正处理部212根据作为校正对象的图像数据G生成用于校正光学串扰的光学串扰校正值,根据由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校正后的图像数据Do生成用于校正电串扰的电串扰校正值,使用上述光学串扰校正值和电串扰校正值,对由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校正后的图像数据Do进行光学串扰校正处理和电串扰校正处理。具体地说,图像数据处理部211在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中对输入到输入端子1的图像数据G进行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生成校正图像数据Do。然后,图像数据处理部211在串扰校正处理部212中对图像数据Do进行光学串扰校正处理和电串扰校正处理,输出校正图像数据Dj。此时,串扰校正处理部212根据作为校正对象的图像数据G生成光学串扰校正值,根据由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校正后的校正图像数据Do生成电串扰校正值,使用该光学串扰校正值和电串扰校正值,对该校正图像数据Do进行光学串扰校正处理和电串扰校正处理,输出校正图像数据Dj。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与实施方式1、2或3相同。
图22是示出串扰校正处理部212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以下,参照图22,对串扰校正处理部212的结构进行说明。在图22中,串扰校正处理部212具有光学串扰校正用的子像素选择部221、电串扰校正用的子像素选择部222和校正部223。
光学串扰校正用的子像素选择部221接收图像数据G,从该图像数据G中选择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和对该子像素带来光学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即校正中使用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具体地说,子像素选择部221选择与包含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像素邻接的像素和该邻接的像素周围的像素内包含的、构成与该子像素构成的图像不同的图像的、与该子像素相同颜色的子像素的灰度值,作为带来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例如,在以图7的坐标(x,y)的R方向的G色的子像素为校正对象的情况下,子像素选择部221选择图10所示的、相对于坐标(x、y)的像素的邻接像素和周围像素内包含的、在与该子像素不同的L方向显示的、与该子像素相同的G色的合计12个子像素的灰度值。
电串扰校正用的子像素选择部222接收由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3校正后的校正图像数据Do,从该校正图像数据Do中选择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和对该子像素带来电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即校正中使用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具体地说,子像素选择部222选择相对于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在上下左右邻接的合计4个子像素的灰度值,作为带来电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
校正部223根据由子像素选择部221、222选择出的带来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校正由子像素选择部222选择出的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
校正部223具有光学串扰校正值生成部224、电串扰校正值生成部225和校正值相加部226。
光学串扰校正值生成部224根据从图像数据G选择出的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即,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前的图像数据的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和对该子像素带来光学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生成用于校正光学串扰的校正值。
电串扰校正值生成部225根据从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后的校正图像数据Do选择出的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和对该子像素带来电串扰影响的子像素的灰度值,生成用于校正电串扰的校正值。
校正值相加部226将由光学串扰校正值生成部224生成的校正值和由电串扰校正值生成部225生成的校正值与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后的校正图像数据Do的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相加,输出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串扰校正后的灰度值。
在图22的例子中,光学串扰校正值生成部224具有与图10所示的合计12个带来光学串扰影响的子像素对应的合计12个光学串扰校正用LUT224-1~224-12。12个光学串扰校正用LUT224-1~224-12分别将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和与该LUT对应的子像素的灰度值的组合转换成校正值,输出到校正值相加部226。
电串扰校正值生成部225具有与相对于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在上下左右邻接的合计4个子像素对应的合计4个电串扰校正用LUT225-1~225-4。4个电串扰校正用LUT225-1~225-4分别将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和与该LUT对应的子像素的灰度值的组合转换成校正值,输出到校正值相加部226。
校正值相加部226将从12个光学串扰校正用LUT224-1~224-12输出的合计12个校正值和从4个电串扰校正用LUT225-1~225-4输出的合计4个校正值与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后的校正图像数据Do的作为校正对象的子像素的灰度值相加,输出光学串扰校正后的灰度值。
另外,在以上说明中,例示出以G色的子像素为校正对象的情况,然而在以其它颜色的子像素为校正对象的情况下,也同样进行校正。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4中,图像处理装置根据作为校正对象的图像数据生成光学串扰校正值,根据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生成电串扰校正值,使用该光学串扰校正值和电串扰校正值对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光学串扰校正处理和电串扰校正处理。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使串扰影响不易被视认出,而且能够应对快速变化的动态图像。并且,由于使用进行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前的图像数据进行光学串扰校正处理,因而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光学串扰校正。并且,由于使用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生成电串扰校正值,因而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电串扰校正。进而,可同时进行光学串扰校正处理和电串扰校正处理,由此可简化串扰校正处理部的结构,缩小电路规模。
实施方式5
图23是概略地示出实施方式5的图像显示装置230的结构的框图。该图像显示装置230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相比,在根据温度变更校正处理的校正量这一点上不同,其它部分几乎相同。在以下说明中,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标号,省略或简化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5中,串扰校正处理部232和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233根据图像显示装置230的温度或者该图像显示装置230的周边温度,变更由该串扰校正处理部232和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233进行的校正处理的校正量。具体地说,串扰校正处理部232根据图像显示装置230或其周边的温度,变更与子像素的灰度值的组合对应的校正值。并且,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233根据图像显示装置230或其周边的温度,变更与作为校正对象的图像数据的灰度值的变化对应的校正值。
在图23的例子中,图像显示装置230具有温度传感器234和A/D转换器235。温度传感器234检测图像显示装置230或其周边的温度,将表示该温度的模拟信号输出到A/D转换器235。A/D转换器235将来自温度传感器234的模拟信号转换成作为数字信号的温度信息T,供给到串扰校正处理部232和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233。串扰校正处理部232根据温度信息T变更串扰校正的校正量。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233根据温度信息T变更响应速度改善校正的校正量。
图24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串扰校正处理部232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在图24中,串扰校正处理部232具有LUT数据存储部241和LUT控制部242。
LUT数据存储部241针对串扰校正处理部232的各LUT,存储用于变更由该LUT所示的子像素的灰度值与校正值的对应关系的数据。具体地说,LUT数据存储部241针对各LUT存储与各温度对应的LUT数据(表示示出子像素的灰度值与校正值的对应关系的转换表的数据)。具体地说,LUT数据存储部241由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and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可电擦除和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构成。
LUT控制部242接收表示图像显示装置230或其周边的温度的温度信息T,根据该温度信息T,针对串扰校正处理部232的各LUT,变更由该LUT所示的子像素的灰度值与校正值的对应关系。具体地说,LUT控制部242从LUT数据存储部241读出与温度信息T对应的各LUT的LUT数据,根据该各LUT数据进行各LUT的改写。
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233与上述串扰校正处理部232同样地,也根据温度信息T,进行使灰度值的变化与校正值对应起来的LUT的变更。即,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233具有:LUT数据存储部,其存储与各温度对应的LUT数据(表示示出子像素的灰度值的变化与校正值的对应关系的转换表的数据);以及LUT控制部,其从该LUT数据存储部读出与温度信息T对应的LUT数据,根据该LUT数据进行LUT的改写。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串扰校正处理部根据图像显示装置的温度或者该图像显示装置周边的温度变更串扰校正的校正量。由此,可进行与图像显示装置或其周边的温度对应的合适的串扰校正。具体地说,通过根据温度信息调整串扰校正处理中的校正值,即使图像显示装置的特性根据温度而改变,串扰产生状况改变,也能追随其进行准确的串扰校正。即,与在图像显示装置中伽马曲线根据温度而变化同样,能够应对电串扰和光学串扰的产生状况发生变化,使得由串扰引起的双像不易被视认出。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根据图像显示装置的温度或者该图像显示装置周边的温度变更响应速度改善校正的校正量。由此,可进行与图像显示装置或其周边的温度对应的合适的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具体地说,通过根据温度信息调整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中的校正值,即使图像显示装置的特性根据温度而改变,显示部(例如液晶)的响应特性改变,也能追随其进行准确的校正。即,与在图像显示装置中伽马曲线根据温度而变化同样,能够应对显示部的响应特性发生变化,能够改善显示部的响应速度,应对快速变化的动态图像。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例示出LUT控制部242从LUT存储部241读出LUT数据的结构,然而也可以采用LUT控制部242接收由图像显示装置230的微计算机(未图示)中通过运算而生成的LUT数据的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可以省略LUT存储部241。
并且,在上述说明中,例示出通过LUT的改写来应对温度变化的结构,然而也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串扰校正处理部232具有与不同温度对应的多个LUT,在存在与由温度信息T所示的温度对应的LUT的情况下,使用该LUT求出校正值,在不存在与该温度对应的LUT的情况下,通过插值求出校正值。例如,串扰校正处理部232具有0℃用的LUT和30℃用的LUT,在温度信息T表示0℃或30℃的情况下,可以使用0℃用的LUT或30℃用的LUT求出校正值,在温度信息T表示0℃与30℃之间的温度(例如15℃)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从上述2个LUT得到的校正值通过插值求出与该温度(例如15℃)对应的校正值。
并且,在上述说明中,例示出变更串扰校正处理部的各LUT的结构,然而也可以采用仅变更光学串扰校正用LUT等仅变更串扰校正处理部的一部分LUT的结构。
并且,在上述说明中,例示出变更串扰校正处理部和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的校正值的结构,然而也可以采用仅变更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的校正值等仅变更图像数据处理部的一部分校正值等的结构。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即根据温度变更校正值的结构还可以应用于实施方式2、3或4的图像显示装置。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1~5中,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由串扰校正处理部和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来实现。不过,图像处理装置也可以包含上述图像处理装置中串扰校正处理部或者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以外的部分。在一个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的功能由硬件电路来实现,然而也可以通过硬件资源和软件的协作来实现。具体地说,图像处理装置的功能可以通过使用计算机执行图像处理程序来实现。更具体地说,图像处理装置的功能可以通过由主存储装置读出记录在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等记录介质内的图像处理程序并由中央处理装置(CPU:CentralProcessingUnit)执行来实现。图像处理程序可以记录在光盘等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内来提供,也可以经由互联网等通信线路来提供。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来实施。
标号说明
1:输入端子;2、172、212、232:串扰校正处理部;3、233: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4:显示部;31:背光灯;32、50、60:液晶面板;33、52、53、62:视差屏障;51、61、63:子像素;100:140、170、210、230:图像显示装置;101、141、171、211、231:图像数据处理部;121、181、191、221、222:子像素选择部;122、182、192、223:校正部;123、193、225:电串扰校正值生成部;123-1~123-4、193-1~193-4、225-1~225-4:电串扰校正用LUT;124、184、224:光学串扰校正值生成部;124-1~124-12、184-1~184-12、224-1~224-12:光学串扰校正用LUT;125、185、195、226:校正值相加部;173:光学串扰校正处理部;174:电串扰校正处理部;234:温度传感器;235:A/D转换器;241:LUT数据存储部;242:LUT控制部。

Claims (6)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接收合成多个图像而得到的图像数据作为输入图像数据,进行校正处理并作为校正图像数据进行输出,其中所述多个图像在显示部的同一显示画面上分别显示在不同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具有:
串扰校正处理部,其进行用于校正在所述显示部显示图像时产生的串扰的串扰校正处理;以及
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其进行用于改善所述显示部的响应速度的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
所述串扰校正处理部具有:
光学串扰校正处理部,其进行用于校正光学串扰的光学串扰校正处理,作为所述串扰校正处理;以及
电串扰校正处理部,其进行用于校正电串扰的电串扰校正处理,作为所述串扰校正处理,
所述光学串扰校正处理部根据所述输入图像数据,进行所述光学串扰校正处理,输出进行了光学串扰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
所述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根据所述进行了光学串扰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所述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输出进行了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
所述电串扰校正处理部根据所述进行了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所述电串扰校正处理,将进行了电串扰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作为所述校正图像数据进行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串扰校正处理部具有光学串扰校正值生成部,该光学串扰校正值生成部生成在所述光学串扰校正处理中使用的用于校正光学串扰的校正值,
所述电串扰校正处理部具有电串扰校正值生成部,该电串扰校正值生成部生成在所述电串扰校正处理中使用的用于校正电串扰的校正值。
3.一种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接收合成多个图像而得到的图像数据作为输入图像数据,进行校正处理并作为校正图像数据进行输出,其中所述多个图像在显示部的同一显示画面上分别显示在不同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具有:
串扰校正处理部,其进行用于校正在所述显示部显示图像时产生的串扰的串扰校正处理;以及
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其进行用于改善所述显示部的响应速度的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
所述串扰校正处理部具有:
光学串扰校正值生成部,其生成用于校正光学串扰的校正值;以及
电串扰校正值生成部,其生成用于校正电串扰的校正值,
所述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部根据所述输入图像数据进行所述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输出进行了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
所述光学串扰校正值生成部根据所述输入图像数据,生成所述用于校正光学串扰的校正值,
所述电串扰校正值生成部根据所述进行了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生成所述用于校正电串扰的校正值,
所述串扰校正处理部使用所述用于校正光学串扰的校正值和用于校正电串扰的校正值,对所述进行了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光学串扰校正处理和电串扰校正处理,生成所述校正图像数据。
4.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显示装置具有:
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以及
显示部,其根据由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输出的校正图像数据,将所述多个图像分别显示在不同方向。
5.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在所述图像处理方法中,接收合成多个图像而得到的图像数据作为输入图像数据,进行校正处理并作为校正图像数据进行输出,其中所述多个图像在显示部的同一显示画面上分别显示在不同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方法包含:
串扰校正处理步骤,进行用于校正在所述显示部显示图像时产生的串扰的串扰校正处理;以及
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步骤,进行用于改善所述显示部的响应速度的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
所述串扰校正处理步骤具有:
光学串扰校正处理步骤,进行用于校正光学串扰的光学串扰校正处理,作为所述串扰校正处理;以及
电串扰校正处理步骤,进行用于校正电串扰的电串扰校正处理,作为所述串扰校正处理,
所述光学串扰校正处理步骤根据所述输入图像数据,进行所述光学串扰校正处理,输出进行了光学串扰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
所述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步骤根据所述进行了光学串扰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所述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输出进行了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
所述电串扰校正处理步骤根据所述进行了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所述电串扰校正处理,将进行了电串扰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作为所述校正图像数据进行输出。
6.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在所述图像处理方法中,接收合成多个图像而得到的图像数据作为输入图像数据,进行校正处理并作为校正图像数据进行输出,其中所述多个图像在显示部的同一显示画面上分别显示在不同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方法包含:
串扰校正处理步骤,进行用于校正在所述显示部显示图像时产生的串扰的串扰校正处理;以及
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步骤,进行用于改善所述显示部的响应速度的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
所述串扰校正处理步骤具有:
光学串扰校正值生成步骤,生成用于校正光学串扰的校正值;以及
电串扰校正值生成步骤,生成用于校正电串扰的校正值,
所述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步骤根据所述输入图像数据进行所述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输出进行了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
所述光学串扰校正值生成步骤根据所述输入图像数据,生成所述用于校正光学串扰的校正值,
所述电串扰校正值生成步骤根据所述进行了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生成所述用于校正电串扰的校正值,
所述串扰校正处理步骤使用所述用于校正光学串扰的校正值和用于校正电串扰的校正值,对所述进行了响应速度改善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光学串扰校正处理和电串扰校正处理,生成所述校正图像数据。
CN201280008874.0A 2011-02-15 2012-01-31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显示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Active CN1033804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29836 2011-02-15
JP2011-029836 2011-02-15
JPJP2011-029836 2011-02-15
PCT/JP2012/052085 WO2012111422A1 (ja) 2011-02-15 2012-01-31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表示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80450A CN103380450A (zh) 2013-10-30
CN103380450B true CN103380450B (zh) 2016-07-06

Family

ID=46672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8874.0A Active CN103380450B (zh) 2011-02-15 2012-01-31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显示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491446B2 (zh)
JP (1) JP5312698B2 (zh)
CN (1) CN103380450B (zh)
DE (1) DE112012000818B4 (zh)
WO (1) WO20121114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83108A1 (ja) * 2012-06-04 2013-12-12 株式会社Pfu 情報処理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3854616A (zh) * 2012-12-07 2014-06-11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串音补偿方法及其显示装置
CN105324808B (zh) * 2013-06-20 2018-02-0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方法和图像显示装置
KR20160065397A (ko) * 2014-11-28 2016-06-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US9818338B2 (en) * 2015-03-04 2017-11-1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re-charge driver for light emitting devices (LEDs)
CN105334648B (zh) * 2015-11-30 2019-04-02 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fpga产生移动图形信号的装置及方法
US20170324914A1 (en) * 2016-05-09 2017-11-09 Gopro, Inc. Correcting disturbance in a pixel signal introduced by signal filtering in a digital camera
JP6941011B2 (ja) * 2017-09-04 2021-09-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DE102017120648B4 (de) * 2017-09-07 2023-08-10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3D-Anzeigeelement, 3D-Anzeigesystem,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3D-Anzeigeelements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3D-Anzeigesystems
JP7006372B2 (ja) * 2018-02-26 2022-01-2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810971B2 (en) 2018-12-31 2020-10-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view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US11735612B2 (en) 2019-09-26 2023-08-22 Apple Inc. Display panel optical cross-talk compens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JP2021067786A (ja) * 2019-10-23 2021-04-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プロジェクター
EP4094434A1 (en) * 2021-04-15 2022-11-30 Google LLC Crosstalk compensation for 3d lightfield display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53962A2 (en) * 1998-05-02 1999-11-0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controller for three dimensional display
CN1343068A (zh) * 2000-09-07 2002-04-03 汤姆森特许公司 用于自动会聚的传感器信号处理
CN1678943A (zh) * 2002-09-19 2005-10-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和具有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987628A (zh) * 2005-12-23 2007-06-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元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8913293U1 (zh) 1989-11-10 1989-12-28 Theodor Groz & Soehne & Ernst Beckert Nadelfabrik Kg, 7470 Albstadt, De
JP3167351B2 (ja) 1990-09-03 2001-05-21 株式会社東芝 液晶表示装置
JPH04367775A (ja) 1991-06-11 1992-12-21 Toyobo Co Ltd 廃棄物の埋立処理方法及び処理シート
JP2616652B2 (ja) 1993-02-25 1997-06-0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液晶駆動方法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GB2405519A (en) 2003-08-30 2005-03-02 Sharp Kk A multiple-view directional display
GB2405516A (en) 2003-08-30 2005-03-02 Sharp Kk Multiple view display
JP4530267B2 (ja) 2003-08-30 2010-08-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マルチプルビューディスプレイ
JP3792246B2 (ja) 2004-05-13 2006-07-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クロストーク解消回路、液晶表示装置、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US8115728B2 (en) 2005-03-09 2012-02-14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Image display device with reduced flickering and blur
GB2422737A (en) 2005-01-26 2006-08-02 Sharp Kk Multiple-view display and display controller
JP2008015123A (ja) 2006-07-05 2008-01-24 Hitachi Displays Ltd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JP5264100B2 (ja) 2007-04-20 2013-08-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8304563A (ja) * 2007-06-05 2008-12-18 Sony Corp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JP4375468B2 (ja) 2007-09-26 2009-12-02 エプソ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2画面表示装置
US8471921B1 (en) * 2008-06-23 2013-06-25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Reducing optical crosstalk and radial fall-off in imaging sensors
JP2010160383A (ja) 2009-01-09 2010-07-22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表示装置の光学特性測定システム
US8749662B2 (en) * 2009-04-16 2014-06-10 Nvid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ens shading image correction
JP5152114B2 (ja) * 2009-06-30 2013-02-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撮像装置、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JP2011040947A (ja) 2009-08-10 2011-02-24 Sony Corp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097076A (zh) * 2009-12-10 2011-06-15 索尼公司 显示设备
JP5615136B2 (ja) 2010-01-12 2014-10-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立体画像補正方法、立体表示装置、および立体画像生成装置
JP5403623B2 (ja) * 2010-03-10 2014-01-2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2画面表示装置
JP5556386B2 (ja) 2010-05-31 2014-07-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8643742B2 (en) * 2010-10-15 2014-02-04 Cisco Technology, Inc. Crosstalk filter in a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pipeline
JP2015177257A (ja) * 2014-03-13 2015-10-05 株式会社東芝 固体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53962A2 (en) * 1998-05-02 1999-11-0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controller for three dimensional display
CN1343068A (zh) * 2000-09-07 2002-04-03 汤姆森特许公司 用于自动会聚的传感器信号处理
CN1678943A (zh) * 2002-09-19 2005-10-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和具有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987628A (zh) * 2005-12-23 2007-06-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元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2111422A1 (ja) 2014-07-03
US9491446B2 (en) 2016-11-08
WO2012111422A1 (ja) 2012-08-23
DE112012000818T5 (de) 2013-11-14
JP5312698B2 (ja) 2013-10-09
DE112012000818B4 (de) 2023-03-02
CN103380450A (zh) 2013-10-30
US20130321598A1 (en) 2013-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80450B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显示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JP5863925B2 (ja) 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US8576277B2 (en) 3-D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thereof
JP4301565B2 (ja) マルチプルビューディスプレイ
WO2011162040A1 (ja)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方法
US9779651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method, and program,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US20120242719A1 (en) Multi-primary display
JP5367182B2 (ja) 画像表示装置
WO2016127630A1 (zh) 裸眼3d的显示处理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US20140118423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KR20110036670A (ko) 화상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KR101992103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TW202013336A (zh) 圖像處理裝置、顯示裝置及圖像處理方法
CN103155026A (zh) 显示装置
KR101989528B1 (ko) 화상 표시 장치 및 화상 표시 방법
US967450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a method of displaying a three-dimensional image using the same
JP2011118000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US20170155895A1 (en) Generation of drive values for a display
KR20160007970A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것의 구동 방법
JP2013200571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半透過液晶表示装置
KR102454391B1 (ko)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US20120062559A1 (en) Method for Converting Two-Dimensional Image Into Stereo-Scopic Image, Method for Displaying Stereo-Scopic Image and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for Displaying Stereo-Scopic Image
JP2016224398A (ja) 表示装置
JP5300706B2 (ja) 表示装置
WO2012115161A1 (ja) 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