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0478A - 工程机械 - Google Patents
工程机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70478A CN103370478A CN201280008668XA CN201280008668A CN103370478A CN 103370478 A CN103370478 A CN 103370478A CN 201280008668X A CN201280008668X A CN 201280008668XA CN 201280008668 A CN201280008668 A CN 201280008668A CN 103370478 A CN103370478 A CN 10337047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door
- pillar
- opposed
- dri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16—Cabins, platforms, or the like, for drivers
- E02F9/163—Structures to protect drivers, e.g. cabins, doors for cabins; Falling object protection structure [FOPS]; Roll over protection structure [ROP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86—Special type
- B60J5/0487—Special type simplified doors related to cabins of, e.g. golf carts, tractors, jeeps, cranes, forklifts, etc.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3/00—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 B62D33/06—Drivers' cabs
- B62D33/0617—Drivers' cabs for tractors or off-the-road vehicl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28—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 E02F3/3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with a dipper-arm pivoted on a cantilever beam, i.e. boom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28—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 E02F3/3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with a dipper-arm pivoted on a cantilever beam, i.e. boom
- E02F3/32—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with a dipper-arm pivoted on a cantilever beam, i.e. boom working downwardly and towards the machine, e.g. with backhoes
- E02F3/325—Backhoes of the miniature typ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16—Cabins, platforms, or the like, for dri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驾驶室(8)具备利用各面(13A~13F)覆盖各支柱(14~18)之间且内部成为操作室(13G)的驾驶室箱体(13)、和安装在左中间支柱(16)上的门(24)。在左前支柱(14)的后面部(14D),以向门(24)侧突出的状态设置安装板(23A)的突出部(23A1)。在门(24)的内面侧的安装开口(24E)设置与配合部件(23)配合而将门(24)保持在关闭位置的门保持部件(28)。在门(24)的比门保持部件(28)更靠前侧,设置用于避免与安装板(23A)的突出部(23A1)的干涉的退避凹部(29)。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具备操作员搭乘的驾驶室的液压挖掘机等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一般地,作为工程机械的液压挖掘机具有适合于在狭小的作业现场的作业的称为小型液压挖掘机的小型的液压挖掘机,该小型的液压挖掘机为了适应于在狭小的现场的行驶、作业而将上部回转体形成为较小。
在此,小型的液压挖掘机包括:可自行的下部行驶体;以能够回转的方式搭载在该下部行驶体上,且在构成支撑结构体的回转框架上设有驾驶室的上部回转体;以及以能够仰俯运动的方式设置在该上部回转体的前、后方向的前侧的作业装置。
另一方面,液压挖掘机的驾驶室具有驾驶室箱体,该驾驶室箱体设有位于左前、右前、左中间、左后、右后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五根支柱,并且该各支柱间由前面、左前侧面、左后侧面、右侧面、后面及顶面覆盖,且内部成为操作室。在该驾驶室箱体具备门,该门用于开闭左前支柱与左中间支柱之间的乘降口,后端部以上述左中间支柱为支点而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转动的方式设置。
并且,在左前支柱的后面部安装有配合部件。该配合部件由安装在上述后面部的高度方向的中间部的安装板、和从该安装板向后突出地设置的大致U字状的配合环构成。在此,配合部件通过将其安装板用螺钉紧固在后面部而安装在左前支柱上。
该情况下,在与配合部件对应的门的前端侧设有门保持部件,该门保持部件用于在使该门向关闭方向转动时,与配合环配合而将门保持在关闭位置(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157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液压挖掘机中,由于以从门的内侧向操作室侧伸出的状态设置门保持部件,因此该门保持部件使得门的内面侧的厚度变大。由此,在关闭了门时,门保持部件挤压该操作室相当于向操作室伸出的部分,因此居住空间变得狭小,存在作业环境恶化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门保持部件向门的内侧较大地伸出的情况下,以使门沿左后侧面的方式打开而进行作业时,门保持部件容易与周围的障碍物接触。因此,操作员必需注意以免门保持部件与障碍物接触,也存在作业性下降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的方案,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其通过抑制门保持部件从门向操作室侧伸出,而能够提高驾驶室内的作业环境及在打开门的状态下的作业性。
(1).根据本发明的工程机械,包括:可自行的下部行驶体;以能够回转的方式搭载在该下部行驶体上且在构成支撑结构体的回转框架上设有驾驶室的上部回转体;以及以能够仰俯运动的方式设置在该上部回转体的前、后方向的前侧的作业装置,上述驾驶室具备:驾驶室箱体,其设有位于左前、右前、左中间、左后、右后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五根支柱,并且该各支柱间由前面、左前侧面、左后侧面、右侧面、后面及顶面覆盖,且内部成为操作室;以及门,其用于开闭该驾驶室箱体的左前支柱与左中间支柱之间的乘降口,后端侧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转动的方式安装在上述左中间支柱上。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所采用的结构特征在于,上述左前支柱由以下各部分形成:使左侧面部的前、后方向的中途部位向上述操作室侧弯曲的支柱侧阶梯面部;从该支柱侧阶梯面部的里侧部向后侧延伸设置且与关闭状态的上述门对置的支柱侧对置面部;以及从该支柱侧对置面部的后端部向上述操作室侧延伸的后面部,在上述左前支柱的后面部设有配合部件,该配合部件由具有比上述支柱侧对置面部更向门侧突出的突出部的安装板、和从该安装板向后突出的配合环构成,上述门具有:形成该门的外侧面的外面板;与该外面板对置并形成门的内侧面的内面板;位于该内面板的前侧并配置在上述外面板的内侧且在关闭了上述门时与上述支柱侧对置面部对置的门侧对置面板;形成上述内面板与上述门侧对置面板之间的阶梯的门侧阶梯面板;以及在与上述配合部件对应的位置设置在上述门侧阶梯面板的安装开口,在上述门的上述安装开口设置门保持部件,该门保持部件与上述配合部件的配合环对置,在关闭了上述门时,与上述配合环配合而将该门保持在关闭位置,在上述门的上述门侧对置面板,位于比上述门保持部件更靠前侧设置朝向上述外面板凹陷的退避凹部,在使上述门处于关闭位置时,通过上述退避凹部来避免与上述配合部件的安装板的突出部的干涉。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使配合部件的安装板以相对于左前支柱的后面部向比支柱侧对置面部更靠门侧突出的状态安装的情况下,由于在与上述安装板对置的门的门侧对置面板设置退避凹部,因此能够防止关闭了门时该门与上述安装板的突出部干涉。
因此,配合部件能够以不从左前支柱向操作室侧突出的方式偏靠外侧(门侧)配置,因此与该配合部件配合的门保持部件也能够偏靠门的外面板侧配置。由此,能够抑制门保持部件向驾驶室内的操作室侧伸出,进而减小门的厚度尺寸。
其结果,例如在如超小型的液压挖掘机那样,在搭载的驾驶室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扩大驾驶室内的操作室,能够使操作员的作业环境良好。而且,通过不使门保持部件伸出,使门以沿左后侧面的方式打开,门也较小地向外侧伸出。由此,操作员能够进行作业,比不过度在意打开的门,能够提高此时的作业性。
(2).本发明中,在上述左前支柱的支柱侧对置面部与上述门的门侧对置面板的任意一方侧,设置对上述驾驶室箱体与门之间进行密封的密封部件,上述退避凹部配置在上述门保持部件与密封部件之间。
根据该结构,设置在左前支柱的支柱侧对置面部与门的门侧对置面板之间的密封部件对驾驶室箱体与门之间进行密封,能够抑制尘埃、外部空气、噪音等的侵入,防止门的晃动。并且,能够将退避凹部配置在门保持部件与密封部件之间。
(3).本发明中,上述退避凹部的深度尺寸设定为,比设置在上述配合部件的安装板上的上述突出部的突出尺寸与关闭上述门而上述密封部件变形时的宽度尺寸之差更大的值。根据该结构,即使在用力关闭门而密封部件较大地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防止安装板的突出部与退避凹部的冲突。
(4).本发明中,上述门保持部件具有:安装在上述门的安装开口上的外壳;以及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在该外壳上,且在关闭了上述门时与上述配合部件的配合环配合的配合爪。
根据该结构,在门的内面侧的门侧阶梯面板上设置安装开口,而且在该安装开口安装门保持部件的外壳,因此能够将门保持部件收纳在外面板与内面板之间。在关闭了门时,通过使配合爪与配合部件的配合环配合,从而能够将门保持在关闭位置。
(5).本发明中,在上述门的外面板设置用于从外部操作上述配合爪的外侧门把手,在上述门的内面板设置用于从上述操作室操作上述配合爪的内侧门把手。
根据该结构,通过从关闭了门的状态操作外侧门把手或内侧门把手并转动配合爪,从而能够解除配合爪相对于配合部件的配合环的配合。在该状态下能够打开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适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小型的液压挖掘机的主视图。
图2是从上侧观察液压挖掘机的俯视图。
图3是从图1中的箭头III-III方向观察驾驶室等的主要部分放大横剖视图。
图4是从与图3相同的位置观察将门打开到打开位置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的横剖视图。
图5是以关闭门的状态表示驾驶室箱体的主视图。
图6是以打开门的状态表示驾驶室箱体的主视图。
图7是从图6中的箭头VII-VII方向观察左前支柱和配合部件的后面图。
图8是以单体从内侧表示门的内面立体图。
图9是从图8中的箭头IX-IX方向观察门的前面图。
图10是放大表示图8中的A部的主要部分放大的立体图。
图11是放大表示图9中的B部的门前端侧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2是从图9中的箭头XII-XII方向观察门保持部件与各门把手的连接关系的横剖视图。
图13是放大表示图12中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14是从与图13相同的位置观察配合部件和门保持部件分离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作为适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工程机械,以驾驶室样式的液压挖掘机为例,根据图1至图14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1中,符号1是作为适用于本实施方式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样式的液压挖掘机,该液压挖掘机1是适用于狭小的作业现场的作业的成为小型液压挖掘机的小型的液压挖掘机。液压挖掘机1包括:可自行的下部行驶体2;以能够回转的方式搭载在该下部行驶体2上的上部回转体3;以及设置在该上部回转体3的前、后方向的前侧其而进行土砂的挖掘作业等的作业装置4。
在此,如图2所示,上部回转体3具有与下部行驶体2的车宽大致相等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而且以收纳于以回转中心O为中心的回转半径R的假想圆C内的方式,形成为从上方观察时为大致圆形状。由此,液压挖掘机1作为在上部回转体3以回转中心O为中心在下部行驶体2上回转时,后述的配重6的后面收纳在下部行驶体2的车宽内的后方小回转型的液压挖掘机而构成。
此外,上述的回转半径R由从回转中心O至配重6的后面的距离规定,上述的假想圆C成为在上部回转体3回转时的配重6的后面的轨迹。
上部回转体3由构成支撑结构体的回转框架5、和设置在该回转框架5上的后述的发动机7、驾驶室8等构成。在回转框架5的前侧,以能够仰俯运动的方式安装有作业装置4。
配重6设置在回转框架5的后部,该配重6用于取得与作业装置4的重量平衡。如图2所示,配重6以从后侧覆盖后述的发动机7的方式弯曲成圆弧状而形成。
发动机7位于配重6的前部并搭载在回转框架5的后侧(图1中用点线图示)。该发动机7以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横置状态配置,该发动机7用于对液压泵进行旋转驱动。
驾驶室8设置在回转框架5上。该驾驶室8形成操作员搭乘的操作室,作为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箱状体而形成。驾驶室8由后述的地板部件9、驾驶席10、驾驶室箱体13、乘降口21、配合部件23、门24、门保持部件28等构成。
地板部件9供操作员搭乘,构成驾驶室8的底部。地板部件9的前侧位置安装在回转框架5的前侧位置,后侧位置安装在配重6上。地板部件9包括:位于后侧并安装有后述的驾驶席10的台阶状的驾驶席台座9A;以及位于该驾驶席台座9A的前侧并供操作员放置脚的放脚部9B。在驾驶席台座9A的后侧安装有后述的驾驶室箱体13的后侧,在放脚部9B的前侧安装有驾驶室箱体13的前侧和行驶用的操作杆-踏板12。
驾驶席10设置在驾驶席台座9A上,该驾驶席10用于操作员就座。在驾驶席10的左、右两侧,设有作业用的操作杆11,在成为前侧的放脚部9B的前部位置设有行驶用的操作杆-踏板12。
符号13表示设置在地板部件9上的驾驶室箱体。该驾驶室箱体13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由后述的左前支柱14、右前支柱15、左中间支柱16、左后支柱17、右后支柱18构成的五根支柱、以及左顶部支柱19、右顶部支柱20(参照图2)。这些各支柱14~20之间成为前面13A、左前侧面13B、左后侧面13C、右侧面13D、后面13E、顶面13F。并且,通过利用各面13A~13F覆盖在驾驶室箱体13内,在地板部件9上形成操作员进行作业的操作室13G。
该情况下,驾驶室箱体13的左后侧面13C作为从左中间支柱16朝向左后支柱17向外构成为凸圆弧状的弯曲面而形成。另一方面,左后侧面13C成为在将后述的门24打开到后侧的打开位置时,该门24被固定在该打开位置的固定面。
其次,对各支柱14~18进行叙述。首先,左前支柱14配设在驾驶室箱体13的左前部,形成前面13A与左前侧面13B之间的棱线。右前支柱15位于驾驶室箱体13的右前部并形成前面13A与右侧面13D之间的棱线。右后支柱18位于驾驶室箱体13的右后部并形成右侧面13D与后面13E之间的棱线。
左中间支柱16位于驾驶室箱体13的左侧并设置在前、后方向的中间部位,在左前侧面13B与左后侧面13C的边界位置配设在驾驶席10的左侧附近。在左中间支柱16上以能够在水平方向转动的方式安装有对后述的乘降口21进行开闭的门24。
左后支柱17配设在驾驶室箱体13的后侧的中间位置,以驾驶室箱体13的宽度尺寸的一半左右的间隔配置在右后支柱18的左侧。该情况下,左后支柱17在驾驶席10的后方位置配设在无损就座于该驾驶席10上的操作员的后方视野的正后方的范围。
另一方面,左顶部支柱19配设在驾驶室箱体13的左上侧,该左顶部支柱19形成驾驶室箱体13的左前侧面13B、左后侧面13C与顶面13F之间的棱线。左顶部支柱19的后部侧弯曲成位于支柱16、17之间的部位向外呈凸圆弧状。右顶部支柱20配设在驾驶室箱体13的右上侧,该右顶部支柱20形成右侧面13D与顶面13F之间的棱线。
乘降口21设置在驾驶室箱体13的左前支柱14与左中间支柱16之间。该乘降口21是操作员乘降于驾驶室8内的操作室13G时的通路,由后述的门24开闭。
并且,如图4、图6所示,在乘降口21的周围设有被左前支柱14的后侧部分、左中间支柱16的前侧部分、左顶部支柱19的下侧部分包围的框状的门容纳阶梯部22。该门容纳阶梯部22以在关闭门24时该门24不向外侧(左侧)突出的方式容纳该周围部分。由此,左前支柱14、左中间支柱16、左顶部支柱19的横截面形状成为使筒体的一部分凹陷的台阶形状。
在此,对形成有上述的门容纳阶梯部22并且安装有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一部分的后述的配合部件23的上述左前支柱14的形状进行详细说明。
即、左前支柱14使用以朝向上侧向后侧平缓倾斜的方式弯曲的异形管部件而形成。该左前支柱14包括:从右前侧至左侧弯曲的左侧面部14A;从该左侧面部14A的后端折曲并向驾驶室箱体13内的成为操作室13G侧的右侧延伸的支柱侧阶梯面部14B;从该支柱侧阶梯面部14B的里侧部向后侧延伸而设且与关闭的门24的周围对置的支柱侧对置面部14C;从该支柱侧对置面部14C的后端部朝向操作室13G向右侧延伸的后面部14D;以及从上述左侧面部14A的前端延伸到后面部14D的右端的内面部14E。支柱侧阶梯面部14B和支柱侧对置面部14C构成上述的门容纳阶梯部22的前侧部分。
左前支柱14的支柱侧阶梯面部14B形成在关闭门24时容纳该门24的周围的框状的空间。另一方面,支柱侧对置面部14C是形成在关闭门24时与后述的密封部件27弹性抵接的密封面的部分,并且是与门24的门侧对置面板24C对置的部分。
如图6、图7所示,后面部14D的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成为凸状部14D1并向后侧突出。该凸状部14D1进入后述的门24的门侧阶梯面板24D所设的凹状部24D1,在凸状部14D1安装有后述的配合部件23。在此,将支柱侧阶梯面部14B与后面部14D合起来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S1(参照图7)设定为与在门24上安装了门保持部件28的部分的厚度尺寸S2(参照图9)大致相同的尺寸。由此,在关闭了门24的状态下,能够将该门24收纳在驾驶室箱体13的左前侧面13B,不会伸出。另一方面,即使从操作室13G观察,也能够抑制门24从左前支柱14朝向操作员向内伸出。
符号23表示安装在构成左前支柱14的后面部14D的凸状部14D1上的配合部件。该配合部件23与后述的门保持部件28而以关闭的状态保持门24。配合部件23包括:呈菱形的平板状的安装板23A;以及从该安装板23A朝向后方水平地突出设置的U字状的配合环23B。该安装板23A相对于后面部14D的凸状部14D1牢固地螺纹固定。在该状态下,配合环23B从后面部14D向后突出。
在此,配合部件23为了能够长期地经得起门24开闭时作用的冲击而需要足够的耐久性(强度)。因此,配合部件23形成为配合环23B较大,因此成为无法按照安装场所而容易小型化的部件。因此,配合部件23的安装板23A的宽度尺寸比成为安装场所的后面部14D的宽度尺寸更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配合部件23偏靠外侧配置,安装板23A的内侧部分不会比左前支柱14更向驾驶室箱体13内的操作室13G侧突出。伴随于此,如图7、图14所示,安装板23A的外侧部分比支柱侧对置面部14C向门24侧突出尺寸L1,成为向向外突出的突出部23A1。这样,在将配合部件23配置在比左前支柱14的内面部14E靠外侧(门24侧)的情况下,适合于该配合部件23的后述的门保持部件28也能够相对于门24偏靠外侧配置。
符号24表示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在驾驶室箱体13的左中间支柱16上的门。该门24用于开闭乘降口21,与该乘降口21对应地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状,并安装成其后端侧以左中间支柱16为支点能够在前、后方向上转动。门24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进行开闭动作,该关闭位置是门24向前侧转动关闭驾驶室箱体13的乘降口21的位置,该打开位置是门24向后侧转动打开乘降口21并沿驾驶室箱体13的左后侧面13C的位置。
若进一步详细叙述,则门24具有形成外侧面的大致平坦的外面板24A、和与该外面板24A对置并形成门24的内侧面,且尺寸比该外面板24A的前端短的内面板24B,通过将该外面板24A和内面板24B合在一起而构成为内部为空心的门。如图9所示,内面板24B的与形成于左前支柱14的后面部14D的凸状部14D1对应的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成为略微向内侧鼓出的鼓出部24B1,在该鼓出部24B1的位置,位于前侧地设有后述的门保持部件28。
在门24的包含前端侧的周围,位于外面板24A的内侧地形成有门侧对置面板24C。在关闭门24时,该门侧对置面板24C与门容纳阶梯部22(左前支柱14的支柱侧对置面部14C)对置。另一方面,在门侧对置面板24C安装有后述的密封部件27。并且,在门侧对置面板24C,位于密封部件27的后侧地形成有后述的退避凹部29。
门24的内面板24B的前端部与门侧对置面板24C的后端部之间成为门侧阶梯面板24D,该门侧阶梯面板24D与左前支柱14的后面部14D对置。在此,如图6所示,门侧阶梯面板24D的与形成于左前支柱14的后面部14D的凸状部14D1对应的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成为向后侧凹陷的凹状部24D1。该凹状部24D1用于避让凸状部14D1,在其里侧部位置安装有后述的门保持部件28。
如图8、图10、图13等所示,在门24的门侧阶梯面板24D设有安装开口24E。该安装开口24E设置在与配合部件23对应的位置、即门侧阶梯面板24D的凹状部24D1。安装开口24E是用于安装门保持部件28的开口,以该门保持部件28的外壳28A嵌入的方式,形成为与该外壳28A的外形一致。
另一方面,在门24的后端侧,在上、下的两个部位设有门铰链24F,利用该各门铰链24F能够转动地安装在左中间支柱16上。在外面板24A设有用于从外部操作门保持部件28的外侧门把手25,该外侧门把手25能够通过联杆部件25A对门保持部件28的配合爪28C进行转动操作。在内面板24B设有用于从操作室13G操作门保持部件28的内侧门把手26,该内侧门把手26能够通过联杆部件26A对门保持部件28的配合爪28C进行转动操作(参照图12)。
并且,在门24的门侧对置面板24C,位于周缘侧安装有密封部件27,该密封部件27由具有弹性、柔软性的橡胶材料等形成。如图13所示,在关闭门24时,密封部件27向门容纳阶梯部22(左前支柱14的支柱侧对置面部14C)被按压,由此对驾驶室箱体13与门24之间进行密封而能够抑制尘埃、外部空气、噪音等的侵入,防止门24的晃动。
在此,密封部件27通过关闭门24并向左前支柱14的支柱侧对置面部14C被按压而以压扁的方式变形。此时,密封部件27的变形后的宽度尺寸成为尺寸L2。此外,密封部件27以设置在门24的门侧对置面板24C上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做成设置在驾驶室箱体13侧的包含支柱侧对置面部14B的门容纳阶梯部22上的结构。
符号28表示设置在门侧阶梯面板24D的安装开口24E的门保持部件。该门保持部件28配置成与配合部件23对置,在将门24向前侧转动而关闭了时,与上述配合部件23的配合环23B配合而将该门24保持在关闭位置。门保持部件28设置在门24的门侧阶梯面板24D上形成的凹状部24D1的里侧部。具体而言,门保持部件28安装在与配合部件23对应的高度位置。
门保持部件28大致包括:安装在安装开口24E上的箱体状的外壳28A;位于内面板24B侧(配合部件23侧)并以向该外壳28A开口的方式设置的切槽28B;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在上述外壳28A内,且相对于该切槽28B出入的配合爪28C;将该配合爪28C相对于上述外壳28A能够转动地支撑的支撑轴28D;以及对上述配合爪28C加力而配置在后述的释放位置或锁定位置的弹簧部件(未图示)。上述配合爪28C通过联杆部件25A、26A而与各门把手25、26连接。
因此,门保持部件28如图11中用双点划线所示,在打开门24的状态下,将配合爪28C配置在从切槽28B向外侧脱开的释放位置。另一方面,若关闭门24而配合部件23的配合环23B进入到切槽28B的里侧部,则如图11中用实线和点线所示,配合爪28C配置在向切槽28B突出的锁定位置。在该锁定位置,配合爪28C与配合环23B配合,从而能够将门24保持在关闭位置。并且,通过操作外侧门把手25或内侧门把手26,门保持部件28能够解除配合爪28C对配合环23B的配合(向释放位置转动),在该状态下能够打开门24。
在此,通过配合部件23配置在左前支柱14的偏靠外侧(偏靠门24侧),能够与该配合部件23对应地将门保持部件28配置在门24的偏靠外侧。因此,为了设置门保持部件28,从门24的内面板24B伸出的鼓出部24B1的伸出尺寸能够抑制得小相当于将配合部件23配置在偏靠外侧的量。例如,包含鼓出部24B1的伸出尺寸在内的门24的厚度尺寸S2能够为与左前支柱14、左中间支柱16的宽度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能够抑制鼓出部24B1向驾驶室箱体13的操作室13G内较大地伸出。
符号29表示在与配合部件23的安装板23A对置的位置设置在门侧对置面板24C的退避凹部。如图10、图14所示,该退避凹部29位于密封部件27与门保持部件28之间,例如通过在与门保持部件28大致相同的高度的范围使门侧对置面板24C向外侧(左侧)凹陷而形成。退避凹部29以不干涉(接触)从左前支柱14的后面部14D向外侧突出的配合部件23的安装板23A的突出部23A1的方式退避,其最深部为深度尺寸L3。该退避凹部29的深度尺寸L3设定为,即使在将门24用力关闭而密封部件27较大地变形的情况下,也不与安装板23A的突出部23A1干涉的足够的尺寸。因此,退避凹部29的深度尺寸L3设定为,比从设定在配合部件23的安装板23A上的突出部23A1的突出尺寸L1减去关闭门24而密封部件27变形时的宽度尺寸L2得到的值更大的值、即、设定为下述式1的关系。
式1
L3>L1-L2
这样,由于在门24的门侧对置面板24C上设置退避凹部29,因此能够将配合部件23配置在偏靠外侧(外面板24A侧)。通过将配合部件23配置在偏靠外侧,能故将门24的内面板24B的伸出尺寸抑制得较小,能够使该门24为薄型形状。
此外,符号30是设置在驾驶室箱体13的左后侧面13C的捕捉器(参照图3)。另一方面,符号31是与该捕捉器30对应地设置在门24的外面板24A上的撞击器。如图4所示,在将门24打开到沿左后侧面13C的位置时,该捕捉器30和撞击器31能够相互配合而将门24保持在打开位置。另一方面,通过操作设置在驾驶室8内的解除杆(未图示),能够解除捕捉器30和撞击器31的配合。
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挖掘机1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以下对其动作进行说明。
操作员打开门24从乘降口21乘入驾驶室8内,关闭门24就座于驾驶席10。在该状态下,通过对行驶用的操作杆-踏板12进行操作,能够使下部行驶体2行驶。另一方面,通过对作业用的操作杆11进行操作,能够使上部回转体3回转,或者使作业装置4进行仰俯运动而进行土砂的挖掘作业等。
在此,通过将配合部件23和门保持部件28配置在偏靠外侧(偏靠门24侧),在关闭了门24的情况下,能够将门保持部件28向驾驶室8内伸出的伸出尺寸抑制得较小,因此能够扩大驾驶室箱体13内的驾驶席13G。
并且,在用液压挖掘机1进行作业的情况下,有时以打开门24而敞开乘降口21的状态进行作业。该情况下,通过将门24打开到沿左后侧面13C的位置并使捕捉器30与撞击器31配合,从而能够在打开门24的状态下进行作业。此时,由于将门24的内面板24B的伸出尺寸抑制得较小,因此能够抑制该内面板24B与周围的障碍物干涉。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左前支柱14包括:从右前侧至左侧弯曲的左侧面部14A;从该左侧面部14A的后端折曲而向驾驶室箱体13内的成为驾驶席13G侧的右侧延伸的支柱侧阶梯面部14B;从该支柱侧阶梯面部14B的里侧部向后侧延伸而设,且与关闭的门24的周围对置的支柱侧对置面部14C;从该支柱侧对置面部14C的后端部向右侧延伸的后面部14D;以及从上述左侧面部14A的前端延伸到后面部14D的右端的内面部14E。
门24包括:形成外侧面的外面板24A;与该外面板24A对置并形成门24的内侧面的内面板24B;位于该内面板24B的前端侧并配置在上述外面板24A的内侧,且在关闭了上述门24时与上述左前支柱14的支柱侧对置面部14C对置的门侧对置面板24C;形成上述内面板24B与上述门侧对置面板24C之间的阶梯的门侧阶梯面板24D;以及设置在与上述门侧阶梯面板24D的配合部件23对应的位置上的安装开口24E。并且,在内面板24B的前端部与门侧对置面板24C的后端部之间、即门侧阶梯面板24D的凹状部24D1设有门保持部件28。
此外,配合部件23的安装板23A做成如下结构,即以使其突出部23A1向比左前支柱14的支柱侧对置面部14C更靠门24侧突出的状态安装在后面部14D,在上述门24的门侧对置面板24C设置用于避免与上述安装板23A的突出部23A1的干涉的退避凹部29。
因此,在与配合部件23的安装板23A的突出部23A1对置的门24的门侧对置面板24C设置退避凹部29,因此,即使在以突出部23A1相对于左前支柱14的后面部14D向比支柱侧对置面部14C更靠外侧突出的状态安装配合部件23的安装板23A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关闭门24时与该安装板23A的突出部23A1干涉。
该情况下,如式1所示,退避凹部29将其深度尺寸L3设定为,比从设置在配合部件23的安装板23A的突出部23A1的突出尺寸L1减去关闭门24而密封部件27变形时的宽度尺寸L2得到的值更大的值。由此,即使在用力关闭门24而密封部件27较大地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安装板23A的突出部23A1和退避凹部29的冲突,能够提高门24的耐久性。
另外,配合部件23能够以不从左前支柱14向操作室13G侧突出的方式偏靠门24侧地配置,因此与该配合部件23配合的门保持部件28也能够偏靠门24的外面板24A侧(外侧)地配置。其结果,例如像超小型的液压挖掘机1那样,即使在搭载的驾驶室8小的情况下,也能够将驾驶室箱体13内的操作室13G有效地扩大相当于将门保持部件28向外侧拉入的量,能够使操作员的作业环境良好。
如上述那样,通过将门24的向内侧的伸出尺寸抑制得较小,能够减小将门24打开到沿左后侧面13C的位置时的向外侧的突出尺寸。由此,即使在较大地打开门24进行作业的情况下,操作员也能够进行作业,无需过度在意打开的门24,能够提高此时的作业性。
而且,退避凹部29在与门24的外面板24A不同的门侧对置面板24C凹陷地设置,能够平坦地形成向外侧露出的外面板24A,能够使外观上的美感良好。
另一方面,做成在门24的门侧对置面板24C设置密封部件27,并使该密封部件27抵接在左前支柱14的支柱侧对置面部14C的结构,因此能够对驾驶室箱体13与门24之间进行密封而抑制尘埃、外部空气、噪音等的侵入。能够防止门24的晃动。并且,退避凹部29能够利用门保持部件28与密封部件27之间的空间来设置。
门保持部件28具有安装在门24的安装开口24E的外壳28A、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在该外壳28A上且与配合部件23的配合环23B配合的配合爪28C。因此,通过在安装开口24E安装门保持部件28的外壳28A,能够将门保持部件28收纳在门24的外面板24A与内面板24B之间。
并且,由于在门24上设置外侧门把手25和内侧门把手26,因此通过对外侧门把手25或内侧门把手26进行操作而转动配合爪28C,从而能够打开门24。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以在一个门24上设置有门保持部件28和退避凹部29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做成适用于以铰链连结前侧门和后侧门的折叠式的门的结构。
在实施方式中,作为工程机械,以具备履带式的下部行驶体2的驾驶室样式的液压挖掘机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应用于例如具备轮式的下部行驶体的驾驶室样式的液压挖掘机等。并且,只要是具备驾驶室的工程机械,也可以应用于液压起重机等的其他工程机械。
符号说明
1-液压挖掘机(工程机械),2-下部行驶体,3-上部回转体,4-作业装置,5-回转框架,8-驾驶室,9-地板部件,10-驾驶席,13-驾驶室箱体,13A-前面,13B-左前侧面,13C-左后侧面,13D-右侧面,13E-后面,13F-顶面,13G-操作室,14-左前支柱,14A-左侧面部,14B-支柱侧阶梯面部,14C-支柱侧对置面部,14D-后面部,14E-内面部,15-右前支柱,16-左中间支柱,17-左后支柱,18-右后支柱,21-乘降口,23-配合部件,23A-安装板,23A1-突出部,23B-配合环,24-门,24A-外面板,24B-内面板,24C-门侧对置面板,24D-门侧阶梯面板,24D1-凹状部,24E-安装开口,25-外侧门把手,26-内侧门把手,27-密封部件,28-门保持部件,28A-外壳,28B-切槽,28C-配合爪,29-退避凹部,L1-安装板的突出部的突出尺寸,L2-密封部件变形时的宽度尺寸,L3-退避凹部的深度尺寸。
Claims (5)
1.一种工程机械,包括:可自行的下部行驶体(2);以能够回转的方式搭载在该下部行驶体(2)上且在构成支撑结构体的回转框架(5)上设有驾驶室(8)的上部回转体(3);以及以能够仰俯运动的方式设置在该上部回转体(3)的前、后方向的前侧的作业装置(4),
上述驾驶室(8)具备:
驾驶室箱体(13),其设有位于左前、右前、左中间、左后、右后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五根支柱(14~18),并且该各支柱(14~18)间由前面(13A)、左前侧面(13B)、左后侧面(13C)、右侧面(13D)、后面(13E)及顶面(13F)覆盖,且内部成为操作室(13G);以及
门(24),其用于开闭该驾驶室箱体(13)的左前支柱(14)与左中间支柱(16)之间的乘降口(21),后端侧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转动的方式安装在上述左中间支柱(16)上,
上述工程机械的特征在于,
上述左前支柱(14)由以下各部分形成:使左侧面部(14A)的前、后方向的中途部位向上述操作室(13G)侧弯曲的支柱侧阶梯面部(14B);从该支柱侧阶梯面部(14B)的里侧部向后侧延伸设置且与关闭状态的上述门(24)对置的支柱侧对置面部(14C);以及从该支柱侧对置面部(14C)的后端部向上述操作室(13G)侧延伸的后面部(14D),
在上述左前支柱(14)的后面部(14D)设有配合部件(23),该配合部件(23)由具有比上述支柱侧对置面部(14C)更向门(24)侧突出的突出部(23A1)的安装板(23A)、和从该安装板(23A)向后突出的配合环(23B)构成,
上述门(24)具有:形成该门(24)的外侧面的外面板(24A);与该外面板(24A)对置并形成门(24)的内侧面的内面板(24B);位于该内面板(24B)的前侧并配置在上述外面板(24A)的内侧且在关闭了上述门(24)时与上述支柱侧对置面部(14C)对置的门侧对置面板(24C);形成上述内面板(24B)与上述门侧对置面板(24C)之间的阶梯的门侧阶梯面板(24D);以及在与上述配合部件(23)对应的位置设置在上述门侧阶梯面板(24D)的安装开口(24E),
在上述门(24)的上述安装开口(24E)设置门保持部件(28),该门保持部件(28)与上述配合部件(23)的配合环(23B)对置,在关闭了上述门(24)时,与上述配合环(23B)配合而将该门(24)保持在关闭位置,
在上述门(24)的上述门侧对置面板(24C),位于比上述门保持部件(28)更靠前侧设置朝向上述外面板(24A)凹陷的退避凹部(29),
在使上述门(24)处于关闭位置时,通过上述退避凹部(29)来避免与上述配合部件(23)的安装板(23A)的突出部(23A1)的干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左前支柱(14)的支柱侧对置面部(14C)与上述门(24)的门侧对置面板(24C)的任意一方侧,设置对上述驾驶室箱体(13)与门(24)之间进行密封的密封部件(27),
上述退避凹部(29)配置在上述门保持部件(28)与密封部件(27)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
上述退避凹部(29)的深度尺寸(L3)设定为,比设置在上述配合部件(23)的安装板(23A)上的上述突出部(23A1)的突出尺寸(L1)与关闭上述门(24)而上述密封部件(27)变形时的宽度尺寸(L2)之差更大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
上述门保持部件(28)具有:安装在上述门(24)的安装开口(24E)上的外壳(28A);以及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在该外壳(28A)上,且在关闭了上述门(24)时与上述配合部件(23)的配合环(23B)配合的配合爪(28C)。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门(24)的外面板(24A)设置用于从外部操作上述配合爪(28C)的外侧门把手(25),
在上述门(24)的内面板(24B)设置用于从上述操作室(13G)操作上述配合爪(28C)的内侧门把手(26)。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038649 | 2011-02-24 | ||
JP2011038649 | 2011-02-24 | ||
PCT/JP2012/052866 WO2012114878A1 (ja) | 2011-02-24 | 2012-02-08 | 建設機械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70478A true CN103370478A (zh) | 2013-10-23 |
CN103370478B CN103370478B (zh) | 2015-07-01 |
Family
ID=46720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08668.XA Active CN103370478B (zh) | 2011-02-24 | 2012-02-08 | 工程机械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905173B2 (zh) |
EP (1) | EP2679729B1 (zh) |
JP (1) | JP5591994B2 (zh) |
KR (1) | KR101863743B1 (zh) |
CN (1) | CN103370478B (zh) |
WO (1) | WO201211487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054805B2 (ja) * | 2010-06-09 | 2012-10-24 |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 建設機械 |
JP5983645B2 (ja) * | 2014-01-28 | 2016-09-06 |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 作業機械のキャブ |
JP1577338S (zh) * | 2016-08-30 | 2017-05-29 | ||
US10550546B2 (en) * | 2018-03-26 | 2020-02-04 | Komatsu Ltd. | Cover of work vehicle, cab of work vehicle, and work vehicle |
DE102019102999A1 (de) | 2019-02-07 | 2020-08-13 | Hamm Ag | Bodenbearbeitungsmaschine |
JP7473305B2 (ja) * | 2019-07-10 | 2024-04-23 |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 キャブおよび作業車両 |
USD969878S1 (en) | 2019-09-30 | 2022-11-15 | Kubota Corporation | Backhoe loader |
US11376929B2 (en) * | 2019-12-10 | 2022-07-05 | Hyster-Yale Group, Inc. | Lift truck operator compartment door |
KR102356019B1 (ko) * | 2019-12-27 | 2022-01-25 | 김학성 | 지게차 캐빈의 도어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80754A (zh) * | 2003-10-14 | 2006-05-31 |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 工程机械 |
US20070132277A1 (en) * | 2004-06-07 | 2007-06-14 | Hajime Ishii | Construction machine |
US20090127888A1 (en) * | 2005-07-19 | 2009-05-21 | Komatsu Ltd. | Cab structure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 |
JP2009215702A (ja) * | 2008-03-06 | 2009-09-24 | Yanmar Co Ltd | 旋回作業車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10063U (ja) | 1993-07-22 | 1995-02-10 | 油谷重工株式会社 | 建設機械用ドアの開閉装置 |
JP3474417B2 (ja) * | 1997-12-04 | 2003-12-08 |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 建設機械の運転室 |
JP3829056B2 (ja) * | 1998-10-31 | 2006-10-04 | 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 建設機械用キャブ |
US6189955B1 (en) * | 2000-04-18 | 2001-02-20 | Deere & Company | Operator enclosure for an agricultural tractor |
JP2004268684A (ja) * | 2003-03-06 | 2004-09-30 |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 建設機械用キャブ |
JP2004306797A (ja) | 2003-04-08 | 2004-11-04 | Komatsu Ltd | スライドドアのシール構造 |
JP4236613B2 (ja) * | 2004-06-14 | 2009-03-11 |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 建設機械のキャブ装置 |
JP4655815B2 (ja) * | 2005-08-12 | 2011-03-23 |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 建設機械のキャビン |
JP4225332B2 (ja) * | 2006-08-09 | 2009-02-18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用ドア装置 |
JP2010043412A (ja) * | 2008-08-09 | 2010-02-25 | Kobelco Contstruction Machinery Ltd | 作業機械のキャブ補強構造 |
JP5088268B2 (ja) * | 2008-08-11 | 2012-12-05 |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 キャブ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移動式建設機械 |
-
2012
- 2012-02-08 WO PCT/JP2012/052866 patent/WO201211487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2-08 EP EP12749504.2A patent/EP2679729B1/en active Active
- 2012-02-08 JP JP2013500945A patent/JP5591994B2/ja active Active
- 2012-02-08 US US13/991,292 patent/US8905173B2/en active Active
- 2012-02-08 KR KR1020137022144A patent/KR101863743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2-02-08 CN CN201280008668.XA patent/CN10337047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80754A (zh) * | 2003-10-14 | 2006-05-31 |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 工程机械 |
US20070132277A1 (en) * | 2004-06-07 | 2007-06-14 | Hajime Ishii | Construction machine |
US20090127888A1 (en) * | 2005-07-19 | 2009-05-21 | Komatsu Ltd. | Cab structure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 |
JP2009215702A (ja) * | 2008-03-06 | 2009-09-24 | Yanmar Co Ltd | 旋回作業車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905173B2 (en) | 2014-12-09 |
EP2679729B1 (en) | 2019-04-10 |
EP2679729A1 (en) | 2014-01-01 |
JPWO2012114878A1 (ja) | 2014-07-07 |
CN103370478B (zh) | 2015-07-01 |
KR20140018883A (ko) | 2014-02-13 |
EP2679729A4 (en) | 2017-09-06 |
KR101863743B1 (ko) | 2018-06-01 |
WO2012114878A1 (ja) | 2012-08-30 |
JP5591994B2 (ja) | 2014-09-17 |
US20130322999A1 (en) | 2013-12-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70478A (zh) | 工程机械 | |
JP3304102B2 (ja) | 建設機械用キャブ | |
KR100382823B1 (ko) | 백호 | |
JP2012219516A (ja) | 建設機械用キャブ | |
KR20140044815A (ko) | 건설 기계 | |
JP2009243069A (ja) | バックホー | |
JP2015221973A (ja) | 建設機械のキャブ | |
WO2011148945A1 (ja) | 建設機械 | |
JP3107984B2 (ja) | 建設機械 | |
JP2004306797A (ja) | スライドドアのシール構造 | |
JPH10266264A (ja) | 建設機械における収納ボックス | |
JP4101849B2 (ja) | 旋回作業機 | |
JP2000064355A (ja) | 建設機械の運転席ユニット | |
JP5054805B2 (ja) | 建設機械 | |
JP7520572B2 (ja) | 建設機械 | |
JP2001262624A (ja) | 建設機械のツールボックス構造 | |
JP4936979B2 (ja) | キャビンの開閉式前窓のシール構造 | |
JP4703369B2 (ja) | 作業機械 | |
JP2010125876A (ja) | 建設機械用キャブ | |
JP2003239327A (ja) | 作業機の上部旋回体 | |
JP2005163533A (ja) | 作業機械 | |
JP4200052B2 (ja) | 作業機械 | |
JP3947075B2 (ja) | 旋回作業機 | |
JP2000213000A (ja) | 建設機械 | |
JPH10226361A (ja) | 作業機の機械室カバー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08 Address after: Shiga Patentee after: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Tierra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