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7066A - 电路断路器的外部解扣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路断路器的外部解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7066A
CN103367066A CN2013101102258A CN201310110225A CN103367066A CN 103367066 A CN103367066 A CN 103367066A CN 2013101102258 A CN2013101102258 A CN 2013101102258A CN 201310110225 A CN201310110225 A CN 201310110225A CN 103367066 A CN103367066 A CN 1033670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reaker
coil
plate
moving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102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7066B (zh
Inventor
稻次崇
筱原启记
山添宏一
田中毅
中道义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67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70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70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70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路断路器的外部解扣装置,能够在线圈的卷轴方向上较大地保留电磁铁装置的尺寸。该电路断路器的外部解扣装置包括:箱体,具有操作面,被安装为与电路断路器的器体连结;操作部,具有从操作面向外部露出的操作部位;联杆机构,配置于箱体的内部,并向电路断路器传递操作柄的运动;以及电磁铁装置,配置于箱体的内部,具有由与设置于箱体的连接端子连接的电源通电、并在电源电压异常时和正常时被切换是否被励磁的线圈,在电源电压异常时使联杆机构动作,从而使电路断路器进行断开动作。电磁铁装置按照线圈的卷轴方向与操作面平行的方式收容于箱体的内部。

Description

电路断路器的外部解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断路器的外部解扣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若负载电流超过上限值,则切断电路从而停止向负载设备的馈电,以便不使负载设备或电线因短路时流经的过电流而烧坏的电路断路器(例如,参照日本专利公开2000-231869号公报;以下,称作“文献1”)。
另外,以往,也存在若检测接地或短路则切断电路,以使不因接地或漏电而流经过电流,从而保护电路的电路断路器。
这种电路断路器在各国家或地区对其形状或大小都进行了标准化或者规格化,上述文献1所公开的电路断路器符合在欧洲或亚洲诸国广泛使用的DIN规格。符合DIN规格的电路断路器跨在固定于配电盘等的直线状的安装导轨上进行安装,用于供安装导轨通过的槽设置于器体的背面。安装导轨为金属制,形成为如下形状,即一体化地形成长方形的中央片、从沿中央片的长边方向的两边分别向一个方向(垂直于中央片的方向)突出的一对侧片、以及从各侧片的顶端缘分别向外侧突出的卡止片。在电路断路器的背面的槽的侧面设置有爪,安装导轨通过该槽内,上述爪卡止于卡止片,据此电路断路器安装于安装导轨。
上述的电路断路器为在发生短路、接地、漏电时保护负载设备或电线的装置,负载电路的异常除上述之外也考虑电源电压异常。对连接于负载电路的电气设备施加低于容许电压范围的电压(以下,称作“欠电压”),或者超过容许电压范围的电压(以下,称作“过电压”)时,存在电气设备的动作不稳定或者添加了过大负担之类的问题。
于是,提出了用于在电源电压发生异常时使电路断路器进行断开动作的外部解扣装置。通过将外部解扣装置与电路断路器连结并连接,能够在电源电压异常时,保护负载设备。
如此的外部解扣装置具有从箱体的侧面突出的连动棒,该连动棒插入所连结的电路断路器的器体内。并且,外部解扣装置在电源电压异常发生时使连动棒动作,从而使电路断路器的开闭机构进行解扣动作。在外部解扣装置的背面,与电路断路器同样地设置有用于供安装导轨通过的槽,在设置有槽的面的相反面的表面(以下,将该面称作“操作面”),设置有用于操作连动棒的柄。该外部解扣装置的柄与连结的电路断路器的柄结合,与电路断路器的导通断开动作连动(与电路断路器的柄的运动连动)地操作连动棒。在外部解扣装置的内部,收容有用于电源电压异常时使连动棒动作的电磁铁装置。电磁铁装置包括缠绕于线圈骨架的线圈、插通于线圈骨架的孔中的固定铁心、以及向线圈通电时受固定铁心的磁极吸引的可动铁心。
在以往的外部解扣装置中,按照线圈的卷轴方向相对于操作面大致垂直的方式,电磁铁装置收容于箱体内部。另一方面,在箱体内部的操作面侧,收容有与柄操作或电磁铁装置的励磁相应地使连动棒动作的开关机构,因此要求电磁铁装置的尺寸在线圈的卷轴方向上小型化。为了电磁铁装置的小型化,例如,需要折曲向线圈的外侧露出的固定铁心的部位,减小长度尺寸,而为了弯曲与端子板等相比厚度较大的固定铁心,则会产生加工费用大为增添而导致成本上升之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便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线圈的卷轴方向上较大地保留电磁铁装置的尺寸且廉价的电路断路器的外部解扣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电路断路器的外部解扣装置为如下装置,该外部解扣装置与具有一个以上的极并用于向负载提供来自电源的电力的电路断路器连结地配置,用于电源电压异常时使电路断路器进行断开动作。外部解扣装置包括:箱体,具有操作面,安装为与所述电路断路器的器体连结;操作部,具有从所述操作面向外部露出的操作部位;联杆机构,配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并向所述电路断路器传递所述操作部的运动;以及电磁铁装置,配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具有线圈,该线圈由与设置于所述箱体的连接端子连接的电源通电,并在电源电压异常时和正常时被切换是否被励磁,该电磁铁装置在电源电压异常时使所述联杆机构动作,从而使所述电路断路器进行断开动作。所述电磁铁装置按照所述线圈的卷轴方向与所述操作面平行的方式收容于所述箱体的内部。
在该外部解扣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联杆机构包括连动棒、驱动部件、联杆以及闩锁(掣子,latch)部件。所述连动棒按照该连动棒的一部分从在所述箱体上与所述电路断路器对置的侧面突出,通过该突出部位使所述电路断路器的触点进行断开动作。所述驱动部件由所述箱体旋转自如地支承并驱动所述连动棒。所述联杆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由所述操作部支承,向所述驱动部件传递所述操作部的运动。所述闩锁部件在该闩锁部件与所述驱动部件之间闩锁所述联杆的所述第二端。并且,所述电磁铁装置在电源电压异常时,驱动所述闩锁部件,将所述联杆的另一端侧从所述闩锁部件与所述驱动部件之间向外侧放还,据此通过复位弹簧的弹簧力使所述驱动部件移动,从而驱动所述连动棒。
在该外部解扣装置中,优选的是,包括:励磁电路,若输入所述连接端子的电源电压超过高于额定电压的规定的设定值,则切换是否对所述线圈进行励磁,以便由所述电磁铁装置使所述联杆机构动作。
在该外部解扣装置中,优选的是,包括:励磁电路,若输入所述连接端子的电源电压低于比额定电压低的规定的设定值,则切换是否对所述线圈进行励磁,以便由所述电磁铁装置使所述联杆机构动作。
在该外部解扣装置中,优选的是,根据从外部的检测装置输入至所述连接端子的信号,切换是否对所述线圈进行励磁。
在该外部解扣装置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可动触点板、以及任一方都能够与所述线圈电连接的第一以及第二固定触点。所述可动触点板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配置于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固定触点之间,在所述第一端侧的两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以及第二可动触点,所述第二端侧通过焊接固定于所述连接端子。所述可动触点板与所述驱动部件的旋转相应地切换为所述第一可动触点接触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的状态或者所述第二可动触点接触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的状态。所述可动触点板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被折返,所述可动触点板上焊接固定于所述连接端子的部位从折返部观察向外侧弯曲。
在该外部解扣装置中,优选的是,在所述驱动部件上设置有第一突起、第二突起以及第三突起。所述第一突起与所述可动触点板的折返部卡止。所述第二突起在所述第一可动触点接触第一固定触点时,向所述第一固定触点侧按压所述可动触点板。所述第三突起在所述第二可动触点接触所述第二固定触点时,向所述第二固定触点侧按压所述可动触点板。
在该外部解扣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驱动部件构成为组合由合成树脂成型的成型品、至少与所述联杆接触的部分是由金属形成的金属部件。
在该外部解扣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电磁铁装置包括所述线圈、定子、可动元件以及支架部件。所述定子的至少一部分插通至所述线圈的中心。若所述线圈被励磁,则所述可动元件受所述定子的磁极吸引;支架部件保持所述可动元件并旋转自如地配置,电源电压异常时,驱动所述闩锁部件。
在该外部解扣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可动元件从所述定子的磁极面起向外侧伸出地设置。
在该外部解扣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连接端子包括端子螺丝、供所述端子螺丝螺紧的端子板。所述端子板包括:具有螺孔的第一板片、与所述第一板片在厚度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的第二板片、以及连结所述第一板片以及所述第二板片之间的第三板片。所述第一板片、第二板片以及第三板片中的多个从与所述端子螺丝的轴方向交叉的方向由所述箱体保持。
在该外部解扣装置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箱体中,在供所述操作部的操作部位露出的操作面的相反侧的面上,设置有供安装导轨插入的槽。
根据本发明,操作部的操作部位从箱体的操作面露出,因此在箱体的内部,在接近操作面的一侧,收容有连动棒、操作部、驱动部件、联杆、闩锁部件。因此,在沿线圈的卷轴方向与操作面垂直的方向收容有电磁铁装置时,需要在卷轴方向上使电磁铁装置小型化,与之相对,本发明则按照卷轴方向与操作面平行的方式配置电磁铁装置,从而能够在线圈的卷轴方向上较大地保留电磁铁装置的尺寸。因此,无需为使电磁铁装置小型化而折曲定子的一部分,从而能够降低电磁铁装置的制造成本,进而能够整体上降低外部解扣装置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实施方式1的外部解扣装置,其中,图1A为断开状态的说明图、图1B为导通状态的说明图。
图2为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外部解扣装置的动作的图,其中,图2A为卸下联杆的闩锁的中间状态的说明图、图2B为解扣(trip)状态的说明图。
图3为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外部解扣装置的动作的图,其中,图3A为再次设置联杆的中间状态的说明图、图3B为表示解扣后的断开状态的说明图。
图4表示实施方式1的外部解扣装置,其中,图4A为主视图、图4B为左侧面图、图4C为右侧面图、图4D为顶视图。
图5表示与实施方式1的外部解扣装置连结地安装的电路断路器,其中,图5A为主视图、图5B为左侧面图、图5C为右侧面图、图5D为顶视图。
图6表示向电路断路器连结实施方式1的外部解扣装置的中间状态,其中,图6A为主视图、图6B为左侧面图、图6C为图6A的A-A线剖面图、图6D为外观斜视图。
图7表示将实施方式1的外部解扣装置与电路断路器连结后的状态,其中,图7A为主视图、图7B为右侧面图、图7C为顶视图。
图8表示实施方式1的外部解扣装置所具有的驱动部件,其中,图8A为主视图、图8B为顶视图、图8C为分解斜视图。
图9表示实施方式1的外部解扣装置所具有的端子台,其中,图9A为后视图、图9B为左侧面图、图9C为分解斜视图。
图10为实施方式1的外部解扣装置所具有的电磁铁装置的剖面图。
图11表示实施方式2的外部解扣装置,其中,图11A为断开状态的说明图、图11B为导通状态的说明图。
图12为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外部解扣装置的动作的图,为卸下联杆的闩锁的中间状态的说明图。
图13表示实施方式2的外部解扣装置的解扣状态,其中,图13A为从前侧观察的说明图、图13B为从里侧观察的说明图。
图14为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外部解扣装置的动作的图,其中,图14A为卸下联杆而驱动部件旋转后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4B为再次设置联杆的中间状态的说明图。
图15表示实施方式2的外部解扣装置的解扣后的断开状态,其中,图15A为从前侧观察的说明图、图15B为从里侧观察的说明图。
图16表示实施方式3的外部解扣装置,其中,图16A为断开状态的说明图、图16B为导通状态的说明图。
图17为用于说明实施方式3的外部解扣装置的动作的图,其中,图17A为卸下联杆的闩锁的中间状态的说明图、图17B为解扣状态的说明图。
图18为用于说明实施方式3的外部解扣装置的动作的图,其中,图18A为同上的再次设置联杆的中间状态的说明图、图18B为解扣后的断开状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尤其,在以下的说明中只有没有特殊指明,实施方式1中的图1A、实施方式2中的图11A、以及实施方式3中的图16A所示的朝向中,规定上下左右的方向,规定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为前后方向,并进行说明(旋转方向(顺时针、逆时针)也以这些图为基准)。但是,并不将外部解扣装置1的使用状态下的安装方向限定于上述的方向。例如,向设置于配电盘的安装导轨安装外部解扣装置1时,按照图4D的左右方向与铅直方向平行,图4D的上下方向与水平方向平行的方式,安装于安装导轨。
(实施方式1)
对照图1~图10说明实施方式1的外部解扣装置。
本实施方式的外部解扣装置1与具有一个以上的极的电路断路器50连结地配置,用于电源电压异常时使连结地配置的电路断路器50进行断开动作。在外部解扣装置1中,有内置检测电源电压异常而使电路断路器50进行断开动作的励磁电路的外部解扣装置、也有未内置励磁电路的外部解扣装置,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内置励磁电路的外部解扣装置。另外,在未内置励磁电路的外部解扣装置1中,设置成从检测电源电压异常的检测装置接收信号,从而使电路断路器50断开。另外,在电源电压异常中,存在超过高于额定电压(Ue)的规定的设定值(例如,额定电压为200V时是280V)的过电压异常、以及低于比额定电压低的规定的设定值(例如,额定电压的35%~70%)的欠电压异常,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检测过电压异常的情况。
外部解扣装置1如图4A~4D所示,具有与图4A所示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以及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相比,图4B的左右方向所示的进深方向的厚度尺寸较小的箱型的箱体2。箱体2具有操作面2e。箱体2以与电路断路器50的器体51连结的方式被安装。
箱体2构成为组合主体3、盖体4以及端子台5。主体3以及盖体4分别为合成树脂成型品,形成为如将箱体2在前后方向上分割为两部分那样的形状,主体3的前面以及左侧面有开口,盖体4的后面以及左侧面有开口。主体3与盖体4按照彼此挡住对方的开口的方式,沿进深方向重合地结合。另外,端子台5为合成树脂成型品,按照重合主体3与盖体4时挡住在左侧面形成的开口部的方式进行安装。
箱体2按照与遵循DIN规格的电路断路器50(参照图5)同样的形状以及尺寸来形成。在箱体2的下部,设置有用于供遵循DIN规格的安装导轨60通过的槽2c。安装导轨60为金属制,一体化地具有长方形的中央片61、从中央片61的两条长边分别向一个方向(垂直于中央片61的方向)突出的一对侧片62、62、以及从侧片62、62的顶端缘分别朝外地(与中央片61平行地)突出的卡止片63、63。另外,在电路断路器50的器体51的下部,设置有供安装导轨60插入的槽54,在槽54的一方的侧面,设置有与一方的卡止片63卡止的突起55。在槽54的另一方的侧面,进退自如地设置有与另一方的卡止片63卡止的爪56a。爪56a设置于长尺状的操作片56的一端侧,操作片56的另一端从器体51的侧面向外侧突出。若牵拉操作片56,则爪56a向远离卡止片63的方向移动,因此能够在安装导轨60上装卸电路断路器50的器体51。
如图4所示,在箱体2的前后的侧面之中与电路断路器50的对置面(图4A的靠前侧的面),两个突起6、6分别设置在上侧,板状的突起7设置在下侧。在各突起6的顶端,设置有朝下的爪6a。另外,在突起6、6的附近,分别设置有矮于突起6的突起8、8。在电路断路器50的器体51中,如图6C所示,在与突起6、6对置的位置上,设置有插入孔52、52,在与突起7对置的位置上,也设置有槽孔(未图示)。
向器体51安装箱体2时,如图6A~6D所示,操作者在斜向倾斜箱体2的状态下将箱体2靠近器体51,以使箱体2的上侧靠近器体51,从而将上侧的突起6、6插入插入孔52、52,并使各爪6a卡止于所对应的插入孔52的内侧面。接着,操作者以爪6a、6a为支点,向箱体2的下部靠近器体51的方向旋转箱体2。并且,如图7所示,若使箱体2与器体51的侧面彼此接触,则下侧的突起7插入器体51的槽孔,从而处于箱体2已安装于器体51的状态。另外,突起8、8插入设置于器体51的侧面的孔(未图示),由此相对于器体51定位箱体2。
在端子台5中,如图1、图4、图9所示,供螺丝端子安装的台座部5b、5c设置成上下两层。为了不妨碍螺丝紧固作业,上侧的台座部5b与下侧的台座部5c在左右方向(箱体2的宽度方向)上错开位置地设置。在台座部5b、5c,能够分别沿前后方向(图9B的左右方向)排列而安装两个螺丝端子9、9。在端子台5上,设置有绝缘壁5a,该绝缘壁5a用于使沿前后方向排列的两个螺丝端子9、9之间绝缘。在台座部5b、5c中,分别设置有向内侧(在图9A中为左侧)敞开的安装槽5d,螺丝端子9能够从内侧插入固定在该安装槽5d中。另外,在台座部5b、5c的上侧,分别设置有保护壁5e,该保护壁5e具有用于供旋具等插入的孔。
固定于台座部5b的一对螺丝端子9、9(第一螺丝端子、第二螺丝端子)之中,第一螺丝端子9如后述,连接于可动触点板17的第二端,第二螺丝端子9通过无图示的导线连接于电路基板30。
螺丝端子9包括端子板40、能够螺丝固定于端子板40的端子螺丝41、以及垫圈42,该垫圈42具有供端子螺丝41插通的孔、且在与端子板40之间夹持电线。端子板40是折曲导电性的带板而形成的,一体化地具有上板40a(第一板片)、竖板40b(第三板片)、下板40c(第二板片)以及焊接片40d。在上板40a上,形成有供端子螺丝41螺入的螺孔。竖板40b是从上板40a的外侧缘向下侧大致直角地折曲而成的,下板40c是从竖板40b的下侧缘向内侧大致直角地折曲而成的,由上板40a、竖板40b以及下板40c形成U形。焊接片40d是从上板40a的内侧缘向上侧大致直角地折曲而成的。若该螺丝端子9从内侧(图9A中的左侧)嵌入安装槽5d,则上板40a、竖板40b以及下板40c的侧缘分别抵接于安装槽5d的内侧面。另外,在保护壁5e上,设置有将焊接片40d的上部卡止的爪5f,在安装槽5d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竖板40b卡止的卡止钩5g。据此,若端子板40嵌入安装槽5d内,则爪5f以及卡止钩5g分别与焊接片40d、竖板40b卡止,据此能够实现端子板40的防脱。另外,在螺丝端子9嵌入安装槽5d的状态下,上板40a、竖板40b以及下板40c的侧缘分别抵接于安装槽5d的内侧面,因此即使因端子螺丝41的螺丝紧固而向端子板40施加旋转扭矩,端子板40也难以转动,从而螺丝紧固强度得到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只在上侧的台座部5b安装有电源连接用的两个螺丝端子9、9(参照图1A),但如后述,要输出动作监视器用的触点信号时,可在下侧的台座部5c上安装触点信号输出用的两个螺丝端子。
在箱体2的内部,如图1所示,收容有具有连动棒10的连动挡板11、操作柄12、驱动部件13、联杆14、闩锁部件15、电磁铁装置16、以及安装了励磁电路的电路基板30。另外,在箱体2的内部,收容有与驱动部件13的动作相应地切换导通状态的可动触点板17以及固定触点板18a、18b。另外,在箱体2的内部,收容有表示部件20以及表示闩锁部件21,以便表示外部解扣装置1的动作状态。
外部解扣机构1包括具有从操作面2e露出至外部的操作部位12b的操作柄12(操作部)。另外,外部解扣机构1包括配置于箱体2的内部,向电路断路器50传递操作部12的运动的联杆机构(连动棒10、驱动部件13、联杆14、以及闩锁部件21)。另外,外部解扣机构1包括电磁铁装置16,该电磁铁装置16配置于箱体2的内部,并具有线圈32,该线圈32由与设置于箱体2的螺丝端子9(连接端子)连接的电源通电,在电源电压异常时和正常时被切换是否被励磁,该电磁铁装置16在电源电压异常时使联杆机构动作,从而使电路断路器50进行断开动作。
操作柄12以由主体3以及盖体4支承两端的旋转轴12a为中心,旋转自如地被支承。如图4所示,操作柄12一体化地具有从形成于箱体2的上表面的窗孔2a向外部露出的操作部位12b。操作柄12通过操作操作部位12b以旋转轴12a为中心进行旋转。在操作部位12b上,于与所连结的电路断路器50的操作柄53对置的面上,突设有角棒状的连接棒12c,该连接棒12c插入操作柄53的孔内,据此操作柄12与操作柄53一起旋转。该操作柄12通过未图示的开极弹簧,常时受到使之向断开位置(图1A的位置)旋转的方向(在图1中,从前侧观察为逆时针旋转)的力。
连动挡板11为合成树脂成型品,包括具有大致弓形(参照图1A)的底面的柱状部、以及设置于柱状部中心轴位置的轴11a。连动挡板11以两端保持于箱体2的轴11a为中心旋转自如地被安装。在连动挡板11的柱状部上,保持有金属制的连动棒10的第一端,连动棒10的第二端向前方突出。在盖体4上,形成有以轴11a为中心的圆弧状的开缝4a,连动棒10的第二端从该开缝4a露出至盖体4的外侧(参照图4A)。并且,若连动挡板11旋转,则连动棒10与连动挡板11的旋转相应地在开缝4a内移动。
在该外部解扣装置1与电路断路器50并排安装的状态下,通过连动棒10插入电路断路器50的器体51内,由连动棒10驱动电路断路器50的开关机构,能够使电路断路器50的触点断开。若操作者使外部解扣装置1以及电路断路器50的操作柄12、53移动至导通位置,则电路断路器50的触点能够由电路断路器50的开关机构切换至导通,并且通过外部解扣装置1的驱动部件13,可动触点171接触固定触点19a,连动棒10移动至图1B所示的位置。另一方面,若由外部解扣装置1检测出电源电压异常,而连动棒10移动至图3A所示的位置,则由连动棒10驱动电路断路器50的开关机构,触点切换至断开。
另外,在主体3上,在与开缝4a相同的位置,也形成有圆弧状的开缝(未图示)。针对该外部解扣装置1,连结有检测电源电压的其他异常(例如,欠电压异常)的其他的外部解扣装置1时,其他的外部解扣装置1的连动棒10通过主体3的开缝插入连动挡板11的孔(未图示)。并且,若由其他的外部解扣装置1检测出电源电压异常,且其他的外部解扣装置1的连动棒10移动至断开位置,则由此本机的连动挡板11移动至断开位置(图1A所示的位置),能够使连结于本机的电路断路器50的开关机构进行断开动作。
驱动部件13如图1以及图8所示,由合成树脂制的驱动杆24、以及金属制的支承零件25构成。驱动杆24形成为长方形的板状。在驱动杆24的一端侧(图8A的右侧),设置有圆棒状的突起24e、用于供固定于箱体2的轴23插通的孔24f、以及用于供由扭转弹簧组成的复位弹簧(未图示)的一端插通的孔24g。在驱动杆24上,设置有在孔24f的周围厚度变薄的凹部24d。另外,在驱动杆24的另一端侧(图8A的左侧),分别突设有与可动触点板17的折曲部卡止的突起24a、以及按压可动触点板17的中间部的突起24b、24c。另一方面,在轴承零件25上,设置有用于供突起24e插通的孔25b、以及组装时与孔24f连续的孔25c。该轴承零件25在突起24e插通孔25b的状态下被压入固定于凹部24d。驱动部件13在一体化地组装驱动杆24与轴承零件25的状态下,以插通孔24f、25c的轴23为中心,旋转自如地被安装。在轴承零件25上,设置有沿驱动部件13的长边方向突出的突起部25a。另外,在轴承零件25上,于上端侧形成有突出部25d。
联杆14通过将金属圆棒的两端分别向同一方向折曲而形成为U字状。如图1所示,联杆14的第一端插入操作柄12的孔12d。联杆14的第二端插入由驱动部件13的轴承零件25以及闩锁部件15形成的联杆凹处22,该状态构成由闩锁部件15闩锁联杆14的状态(闩锁状态)。在该闩锁状态下,操作柄12的运动通过联杆14传递至驱动部件13。另外,操作柄12的运动通过联杆机构(联杆14、驱动部件13、闩锁部件15、驱动挡板11、以及连动棒10)向电路断路器50传递。另一方面,若驱动部件13由电磁铁装置16驱动,驱动部件13与闩锁部件15相对地旋转,以使联杆凹处22敞开,则如图2B所示,联杆14的另一端向联杆凹处22的外侧移动,成为解除联杆14的闩锁的状态。
驱动部件13、闩锁部件15以及表示部件20以两端保持于箱体2的轴23为中心旋转自如地被支承。扭转弹簧(未图示)的两端分别与闩锁部件15、表示部件20卡止,对闩锁部件15施加使之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弹簧力,而对表示部件20则施加使之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弹簧力。另外,在驱动杆24的孔24g中,插入有复位弹簧的一端。驱动部件13通过该复位弹簧,常时受到使之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力。另外,驱动挡板11从未图示的弹簧受到使之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力。
表示闩锁部件21以突设于主体3的内壁的轴(未图示)为中心旋转自如地被支承,由未图示的弹簧常时施加使之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力。在此,在表示部件20的下侧,按照向前后方向突出的方式,设置有台阶部20,在图1A所示的断开状态下,表示闩锁部件21的上端部从下侧抵接于台阶部20a,由此表示部件20不会逆时针旋转。另外,在断开状态(参照图1A)以及导通状态(参照图1B)下,从在箱体2的上表面开口而成的窗孔2b(参照图4D),在表示部件20上表示正常状态的部位露出。
另外,在箱体2的内部,收容有电路基板30。在电路基板30上,安装有与对线圈32的通电相应地驱动闩锁部件15的电磁铁装置16,以及若检测电源电压异常则对电磁铁装置16的线圈32进行励磁的励磁电路的电路部件。
如图10所示,电磁铁装置16包括合成树脂制的线圈骨架31、线圈32、固定铁心33(定子)、支架部件34、可动铁心35(可动元件)、以及由线圈弹簧组成的施力弹簧36。
线圈骨架31形成为在两端具有锷部31a、31a的圆筒状,在两侧的锷部31a、31a之间,缠绕有多匝线圈32。另外,线圈32的匝数等规格能够根据对线圈32进行励磁的电流、或所需的电磁吸引力进行适当变更。
固定铁心33如图1以及图10所示,由磁性材料(例如,铁等)形成为从前侧观察呈U字状。固定铁心33的一方的腿片33a(第一腿片)插入线圈骨架31的孔内,第一腿片33a的顶端从线圈骨架31的锷部31a露出。另外,在固定铁心33的另一方的腿片33b(第二腿片)上,插入有施力弹簧36。
支架部件34如图1A以及图10所示,旋转自如地安装于第一腿片33a的顶端露出侧的锷部31a。在支架部件34中,保持有由磁性材料形成为带板状的可动铁心35。关于支架部件34,以保持于锷部31a的轴34a为中心,旋转自如地被安装,在可动铁心35抵接于腿片33a、33b的顶端面(磁极面)的位置与可动铁心35脱离腿片33a、33b的顶端面(磁极面)的位置之间旋转。在此,可动铁心35设定为如下的尺寸,即与第一腿片33a的顶端面的上侧缘相比,向外侧(上侧)伸出长度D1,与第二腿片33b的顶端面的下侧缘相比,向外侧(下侧)伸出长度D2。即,可动铁心35按照如与腿片33a、33b的顶端面(磁极面)相比向外侧伸出那样的尺寸来进行设定。因此,与可动铁心35的端缘和腿片33a、33b的顶端面的端缘一致的情况(即长度D1、D2为零的情况)相比,受到从固定铁心33的磁极面发出的磁通量的可动铁心35的部位的面积变大,从而磁吸引力变大。
可动触点板17通过将高弹性的导电材料(例如,不锈钢等)的带板在中间部(以下,称作“折曲部”)进行折曲,从而形成为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的大致U字状。在可动触点板17的第一端侧的两面,分别固定有可动触点171、171(第一可动触点17a、第二可动触点17c)。另外,在可动触点板17的第二端侧,通过从折曲部观察顶端部向外侧折曲,形成焊接于端子板40的焊接片40d的焊接片17b。另外,将第一可动触点17a与第二可动触点17c一体化地形成亦可。
在固定触点板18a、18b(第一固定触点板18a、第二固定触点板18b),分别固定有固定触点19a、19b(第一固定触点19a、第二固定触点19b)。固定触点板18a通过导线38连接于励磁电路的一方的输出端。固定触点板18a在图1B所示的导通状态下,配置于固定触点19a(第一固定触点)接触固定于可动触点板17的上侧面的可动触点17a(第一可动触点)的位置。另外,固定触点板18b在图1A所示的断开状态下,配置于固定触点19b(第二固定触点)接触固定于可动触点板17的下侧面的可动触点17c(第二可动触点)的位置。在第一可动触点17a与第一固定触点19a导通的状态下,构成线圈32连接于励磁电路的输出端间的状态,在线圈32中能够流经励磁电流。另一方面,在第二可动触点17c与第二固定触点19b导通的状态下,构成线圈32未连接于励磁电路的输出端间的状态,构成励磁电流不流经线圈32的状态。另外,在端子台5下侧的台座部5c上,能够安装分别电连接至固定触点板18a、18b的触点信号输出用的两个螺丝端子。若追加触点信号输出用的两个螺丝端子,则能够向外部输出表示由固定触点19a、19b以及可动触点17a组成的触点的切换状态(即、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的触点信号。
可动触点板17由驱动部件13驱动,在构成驱动部件13的驱动杆24上,设置有与可动触点板17的折曲部卡止的突起24a(第一突起)。另外,在驱动杆24上,设置有在导通状态下朝上按压可动触点板17的中间部(固定有可动触点171的顶端部与折曲部之间的部位)的突起24b(第二突起)。在导通状态下,通过突起24b朝上按压可动触点板17的中间部,能够确保第一可动触点17a与第一固定触点19a的压接。另外,在驱动杆24上,设置有在断开状态下朝下按压可动触点板17的中间部的突起24c(第三突起)。在断开状态下,通过突起24c朝下按压可动触点板17的中间部,能够确保第二可动触点17c与第二固定触点19b的压接。
下面,对照图1~图3说明该外部解扣装置1的动作。
图1A表示操作柄12被操作至断开位置的状态(断开状态)。另外,在该状态下,连结于外部解扣装置1的电路断路器50的触点为断开状态。
操作柄12被开极弹簧的弹簧力向逆时针方向施力,在图1A所示的断开状态的位置停止。闩锁部件15由联杆14牵拉,对抗顺时针的弹簧力而在图1A的位置停止,成为联杆凹处22在上侧敞开的状态。驱动部件13受到复位弹簧的弹簧力被向逆时针方向施力,在抵接于设置在主体3的肋3b的位置停止。此时,由驱动部件13的突起24c朝下按压可动触点板17,因此可动触点板17发生弹性形变,从而第二可动触点17c接触第二固定触点19b。另外,连动挡板11由轴承零件25的突起部25a逆时针地按压,据此对抗顺时针的弹簧力,而在图1A的位置得以保持。此时,连动棒10位于开缝4a的上端。
另外,表示部件20受到逆时针的弹簧力,在台阶部20a抵接于表示闩锁部件21的位置停止。在该状态下,表示正常状态的表示部件20的部位从窗孔2b露出。
另外,在该状态下,可动触点板17(可动触点板17连接于第一螺丝端子9)并未接触第一固定触点18a(第一固定触点18a通过电路基板30连接于第二螺丝端子9),由此处于在一对螺丝端子9、9之间线圈32(以及励磁电路)未连接的状态。因此,未对电磁铁装置16的线圈32通电,并不产生电磁铁吸引力,因此支架部件34受到施力弹簧36的朝右的弹簧力,在图1A的位置停止。
若从该断开状态,操作者顺时针旋转操作柄12、53,则由联杆14的第二端按压驱动部件13的轴承零件25(轴承零件25的突出部25d),从而驱动部件13顺时针旋转。若继续转动操作柄12、53,则超过操作柄12的轴12a、联杆14的第一端、以及插入有联杆的第二端的联杆凹处22排列在一条直线上而形成的止点,操作柄12旋转至图1B的位置。驱动部件13由联杆14的第二端按压而顺时针旋转至图1B所示的位置为止,在由轴承零件25的端面(突出部25d)按压联杆14的第二端的状态下停止(导通状态)。此时,操作柄12以及联杆14在图1B的位置得以保持,电路断路器50成为导通状态。
从断开状态向导通状态过渡时,闩锁部件15受到扭转弹簧的弹簧力,旋转至抵接于联杆14的第二端的位置为止。另外,由驱动部件13按压在表示部件20的下侧向前方突出地设置的突起20b,据此表示部件20顺时针旋转,移动至表示重置位置。在该状态下,表示闩锁部件21受到弹簧力,移动至能够闩锁表示部件20的位置。另外,连动挡板11与驱动部件13的旋转相应地(或者,通过由顺时针旋转的闩锁部件15的一部分按压)而顺时针旋转,连动棒10移动至开缝4a的下端。另外,驱动部件13的突起24b朝上按压可动触点板17,因此可动触点板17发生弹性形变,从而第一可动触点17a接触第一固定触点19a。此时,处于在一对螺丝端子9、9之间励磁电路所具有的开关与线圈32串联连接的状态。
另外,若在导通状态下电源电压正常,则不对电磁铁装置16的线圈32通电,从而不产生电磁铁吸引力,因而支架部件34受到施力弹簧36的朝右的弹簧力,在图1B的位置停止。
在该导通状态下,若励磁电路检测出电源电压超过高于额定电压的规定的设定值这一现象(过电压状态),则励磁电路使串联连接于线圈32的开关(例如,晶闸管元件)导通,以便使电路断路器50解扣(trip)。若开关导通,对线圈32通电,则在固定铁心33的两腿片33a、33b的顶端面与可动铁心35之间产生电磁铁吸引力,支架部件34如图2A所示顺时针旋转。若支架部件34顺时针旋转,则由支架部件34的突起34b按压设置于闩锁部件15的下端的突起部15a,闩锁部件15逆时针旋转,闩锁部件15的端面(上部右侧的侧面)脱离联杆14的第二端。此时,联杆14由轴承零件25的突出部25d按压,以由操作柄12支承的第一端为中心逆时针旋转,联杆14的第二端向凹处22的外侧脱离。失去联杆14的支承的驱动部件13因受到复位弹簧的弹簧力而逆时针旋转,移动至图2B的位置。另外,由驱动部件13的突起部25a向上侧按压连动挡板11,连动棒10向开缝4a的上端移动,因此由连动棒10驱动电路断路器50的开关机构,通过开关机构断开电路断路器50的触点。据此,能够切断对电路断路器50所连接的负载设备的电源提供,保护负载设备。
此时,由支架部件34的突起34b按压设置于表示闩锁部件21的下端的突起21a(参照图2B),据此表示闩锁部件21逆时针旋转,解除表示闩锁部件21对表示部件20的闩锁。若解除闩锁,则表示部件20受到扭转弹簧的弹簧力而逆时针旋转,表示异常的部位旋转至与窗孔2b相对的位置(图2B所示的位置)。
另外,驱动部件13逆时针旋转,据此由驱动部件13的突起24c朝下按压可动触点板17,第一可动触点17a离开第一固定触点19a,第二可动触点17c接触第二固定触点19c(参照图3A)。若第一可动触点17a离开第一固定触点19a,则切断对线圈32的通电,因此失去了作用于固定铁心33与可动铁心35之间的电磁铁吸引力,支架部件34受到施力弹簧36的弹簧力逆时针旋转,移动至图3B的位置为止。
另外,若联杆14的第二端从联杆凹处22脱出(参照图2B),则操作柄12受到开极弹簧的弹簧力而逆时针旋转(参照图3A),移动至图3B所示的断开位置为止。此时,联杆14的第二端(由操作柄12支承的侧的相反侧)成为再次插入由驱动部件13与闩锁部件15包围而成的联杆凹处22的状态(解扣后的断开状态)。
若从该状态起,顺时针旋转操作柄12并移动至导通位置,成为图1B所示的状态。
如以上的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外部解扣装置1为如下装置,即、与具有一个以上的极并用于向负载提供来自电源的电力的电路断路器50连结地配置,电源电压异常时使电路断路器50进行断开动作。外部解扣装置1包括:箱体2,具有操作面2e,并以与电路断路器50的器体51连结的方式进行安装;操作柄12(操作部),具有从操作面2e向外部露出的操作部位12b;联杆机构,配置于箱体2的内部,并向电路断路器50传递操作柄12的运动;以及电磁铁装置16,配置于箱体2的内部,具有由与设置于箱体2的螺丝端子9(连接端子)连接的电源通电、并在电源电压异常时和正常时被切换是否被励磁的线圈32,在电源电压异常时使联杆机构动作,从而使电路断路器50进行断开动作。电磁铁装置16按照线圈32的卷轴方向与操作面2e平行的方式收容于箱体2的内部。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联杆机构包括连动棒10、驱动部件13、联杆14以及闩锁部件15。连动棒10的一部分从在箱体2上与电路断路器50对置的侧面突出,通过该突出部位使电路断路器50的触点进行断开动作。驱动部件13由箱体2旋转自如地支承并驱动连动棒1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保持连动棒10的连动挡板11)。联杆14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第一端由操作柄12支承,向驱动部件13传递操作柄12的运动。闩锁部件15在与驱动部件13之间,闩锁联杆14的第二端。电磁铁装置16在电源电压异常时驱动闩锁部件15,使联杆14的另一端侧从闩锁部件15与驱动部件13之间向外侧脱出,据此通过复位弹簧的弹簧力使驱动部件13移动,从而驱动连动棒1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磁铁装置16包括线圈32、固定铁心33(定子)、可动铁心35(可动元件)、以及支架部件34。固定铁心33的一部分插通至线圈32的中心。若线圈32被励磁,则可动铁心35受固定铁心33的磁极吸引。支架部件34保持可动铁心35并旋转自如地被配置,电源电压异常时,驱动闩锁部件15。
操作柄12的操作部位从箱体2的操作面露出,因此在箱体2的内部,在接近操作面的一侧收容有操作柄12以及联杆机构(连动棒10、驱动部件13、联杆14、以及闩锁部件15)。因此,按照沿线圈32的卷轴方向与操作面垂直的方向的方式收容有电磁铁装置时,需要在卷轴方向上使电磁铁装置小型化,与之相对,本发明则按照卷轴方向与操作面平行的方式配置电磁铁装置,从而能够在线圈32的卷轴方向上较大地保留电磁铁装置16的尺寸。因此,无需为使电磁铁装置小型化而折曲固定铁心33的一部分,从而能够降低电磁铁装置16的制造成本,由此能够降低外部解扣装置1的制造成本。
另外,本实施方式包括若输入螺丝端子9(连接端子)的电源电压超过高于额定电压的规定的设定值,则切换是否对线圈32进行励磁,以便由支架部件34驱动闩锁部件15的励磁电路。即,励磁电路对若输入螺丝端子9(连接端子)的电源电压超过高于额定电压的规定的设定值,则切换是否对线圈32进行励磁,以便由电磁铁装置16使联杆机构动作。
据此,若电源电压成为过电压状态,则切断电路断路器50,因此能够保护连接于电路断路器50的负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以及第二的固定触点19a、19b,该第一以及第二的固定触点19a、19b中的任一方能够与线圈32电连接;以及可动触点板17。可动触点板17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第一端配置于第一以及第二固定触点19a、19b之间,在第一端侧的两面分别设置有第一以及第二可动触点17a、17c,第二端侧通过焊接固定于螺丝端子9(连接端子)的端子板40。可动触点板17与驱动部件13的旋转相应地切换为第一可动触点17a接触第一固定触点19a的状态或者第二可动触点17c接触第二固定触点19b的状态。并且,可动触点板17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被折返,在可动触点板17上焊接固定于端子板40的焊接片40d的部位从折返部观察向外侧弯曲。
若在可动触点板17上焊接固定于端子板40的焊接片40d的部位从折返部观察向内侧弯曲,则可动触点板17反而成为障碍,将焊接用电极靠近可动触点板17的焊接部位的作业变得难以进行。与之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可动触点板17上焊接固定于端子板40的焊接片40d的部位从折返部观察向外侧弯曲。据此,将焊接用电极靠近可动触点板17的焊接部位时,可动触点板17的焊接部位以外的部位不会成为障碍,能够用焊接用电极从两侧容易地夹住焊接部位,因此焊接作业变得容易进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24a(第一突起)、突起24b、24c(第二突起以及第三突起)设置于驱动部件13。突起24a与可动触点板17的折返部卡止。突起24b在第一可动触点17a接触固定触点(第一固定触点)19a时,向固定触点19a侧按压可动触点板17。突起24c在第二可动触点17c接触固定触点(第二固定触点)19b时,向固定触点19b侧按压可动触点板17。
在此,可动触点板17的折返部的位置被固定时,仅比折返部更靠顶端的部分(即设置有可动触点171(17a、17b)的第一端侧与折返部之间)挠曲。因此,可动触点板17对挠曲有效的部分的长度缩短,从而因挠曲而产生的应力增大,因此可动触点板17需要使用高价的材料。与之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折返部卡止的突起24a设置于驱动部件13,与驱动部件13的旋转动作相应地,突起24a的位置也发生变化,可动触点板17的整体会挠曲。因此,可动触点板17对挠曲有效的部分的长度变长,这样一来因挠曲而产生的应力缩小,因此可动触点板17能够使用廉价的材料。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端子(螺丝端子9)包括端子螺丝41、以及供端子螺丝41螺紧的端子板40。端子板40包括:具有螺孔的上板40a(第一板片)、与上板40a在厚度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的下板40c(第二板片)、以及连结上板40a以及下板40c之间的竖板40b(第三板片)。并且,上板40a、竖板40b以及下板40c中的多个从与端子螺丝9的轴方向交叉的方向由箱体2(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端子台5的安装槽5d的内侧面)保持。
据此,上板40a、竖板40b以及下板40c的侧缘分别抵接于安装槽5d的内侧面,因此即使因端子螺丝41的螺丝紧固而加大旋转端子板40的力,端子板40也难以转动,从而螺丝紧固强度得到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元件(可动铁心35)从定子(固定铁心33)的磁极面向外侧伸出地设置。尤其,可动铁心35的远离支架部件34的旋转中心一侧的端缘与固定铁心33的磁极面相比更加向外侧伸出地设置。
据此,受到从固定铁心33的磁极面发出的磁通量的可动铁心35的部位的面积变大,能够增强磁吸引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部件13组合由合成树脂成型的成型品(驱动杆24)、至少与联杆14接触的部分由金属形成的金属部件(轴承零件25)来构成。
与联杆14接触的驱动部件13的部位存在由于联杆14与操作柄12的操作相应地活动而磨损的可能性,但由于用金属部件构成与联杆14接触的部分而不易磨损,从而耐久性得到提高。另外,与驱动部件13的整体用树脂形成的情况相比,由于局部地使用金属部件,能够小型化地形成需要强度的部分,因此整体而言能够使驱动部件13小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箱体2上,在与供操作柄12的操作部位露出的操作面2e相反侧的面上,设置有供安装导轨60插入的槽2c。
据此,在将操作面2e与电路断路器50的操作面朝向同样的方向的状态下,能够与电路断路器50一起安装于安装导轨。
另外,由于能够连结多个电路断路器50,因此能够实现期望的极数的电路断路器。连结的多个电路断路器50的操作柄53也彼此连结,各电路断路器50的操作柄53一体地动作。因此,针对连结于外部解扣装置1的电路断路器50,连结具有一个以上的极的电路断路器50时,电源电压异常时,通过使外部解扣装置1所邻接的电路断路器50进行断开动作,能够使电路断路器50的全部的极进行断开动作。
(实施方式2)
对照图11~图15说明实施方式2的外部解扣装置1。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具有若检测出电源电压低于比额定电压(Ue)低的规定的设定值(Uunder、例如额定电压的35%~70%),则使电路断路器50进行断开动作的励磁电路的外部解扣装置1。另外,由于电磁铁装置16以及驱动部件13以外与实施方式1共通,对共通的要素赋予同一标记,省略其说明。
驱动部件13与实施方式1相同,由合成树脂制的驱动杆24、以及金属制的支承零件25构成。该驱动部件13、闩锁部件15以及表示部件20以两端保持于箱体2的轴23为中心旋转自如地被支承。驱动部件13如图13A、13B所示,通过由螺旋弹簧组成的复位弹簧27、以及由扭转弹簧组成的复位弹簧29,常时受到使之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方向的力。复位弹簧27、29的一端分别卡止于主体3的肋,复位弹簧27、29的另一端卡止于驱动部件13。另外,如图13B所示,针对操作柄12,由开极弹簧28常时施加使之逆时针旋转的方向的弹簧力。另外,关于表示闩锁部件21,通过扭转弹簧37常时受到使之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方向的力。
电磁铁装置16包括合成树脂制的线圈骨架31、线圈32、固定铁心33、支架部件34、可动铁心35、以及由线圈弹簧组成的施力弹簧36。
固定铁心33由磁性材料(例如,铁等)形成为从前侧观察的形状呈U字状。固定铁心33的一方(下侧)的腿片(第一腿片)插入线圈骨架31的孔内,第一腿片的顶端从线圈骨架31的锷部31a露出。另外,在固定铁心33的另一方(上侧)的腿片(第二腿片)中,插入有施力弹簧36。
支架部件34如图11A所示,旋转自如地安装于上述第一腿片的顶端露出的锷部31a。在支架部件34上,保持有由磁性材料形成为带板状的可动铁心35。关于支架部件34,以保持于锷部31a的轴34a为中心旋转自如地被安装,能够在可动铁心35抵接于两腿片的顶端面(磁极面)的位置、与可动铁心35远离两腿片的顶端面(磁极面)的位置之间进行旋转。与实施方式1相同,可动铁心35按照如与固定铁心33的腿片的顶端面相比更向外侧伸出那样的尺寸来进行设定。据此,能够受到从固定铁心33的磁极面发出的磁通量的可动铁心35的部位的面积变大,增强磁吸引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并不设置可动触点板17以及固定触点板18a、18b,电磁铁装置16的线圈32通过励磁电路所具有的开关连接于一对的螺丝端子9、9之间。并且,根据励磁电路所具有的开关的导通/断开,切换线圈32是否被励磁。另外,励磁电路从连接于螺丝端子9的电源获得动作电源。
下面,对照图11~图15说明该外部解扣装置1的动作。
图11A表示操作柄12操作至断开位置的状态(断开状态)。另外,在该状态下,连结于外部解扣装置1的电路断路器50的触点成为断开状态。
操作柄12被开极弹簧28的弹簧力向逆时针方向施力,在图11A所示的断开状态的位置停止。闩锁部件15由联杆14牵拉,对抗顺时针的弹簧力而在图11A的位置停止,成为联杆凹处22在上侧敞开的状态。驱动部件13受到复位弹簧27、29的弹簧力而逆时针地被施力,在抵接于设置在主体3的肋(未图示)的位置停止。另外,连动挡板11由轴承零件25的突起部25a逆时针地按压,据此对抗顺时针的弹簧力,而在图11A的位置得以保持。此时,连动棒10位于开缝4a的上端。
另外,表示部件20受到逆时针的弹簧力,在台阶部20a抵接于表示闩锁部件21的位置停止。在该状态下,表示正常状态的表示部件20的部位从窗孔2b露出。
另外,支架部件34的顶端的突起部34c由驱动部件13(驱动杆24)的背面的突起24h(参照图13B)按压,据此支架部件34从驱动部件13受到逆时针的力。支架部件34由驱动部件13按压,因此可动铁心35保持于接触固定铁心33的磁极面的位置。
若从该断开状态,操作者顺时针旋转操作柄12、53,则由联杆14的第二端按压驱动部件13的轴承零件25(轴承零件25的突出部25d),从而驱动部件13顺时针旋转。若继续转动操作柄12、53,则超越操作柄12的轴12a、联杆14的第一端、以及插入有联杆14的第二端的联杆凹处22排列在一条直线上而形成的止点,操作柄12旋转至图11B的位置为止。驱动部件13由联杆14的第二端按压,顺时针旋转至图11B所示的位置为止,在联杆14的第二端由轴承零件25的端面(突出部25d)按压的状态下停止(导通状态)。此时,操作柄12以及联杆14保持于图11B的位置,电路断路器50成为导通状态。
从断开状态向导通状态过渡时,闩锁部件15受到扭转弹簧的弹簧力,旋转至抵接于联杆14的第二端的位置为止。另外,由驱动部件13按压在表示部件20的下侧向前方突出地设置的突起20b,据此表示部件20顺时针旋转,移动至表示重置位置。在该状态下,表示闩锁部件21受到弹簧力,移动至能够闩锁表示部件20的位置。另外,连动挡板11与驱动部件13的旋转相应地(或者,通过由顺时针旋转的闩锁部件15的一部分按压)而顺时针旋转,从而连动棒10移动至开缝4a的下端为止。
另外,若在导通状态下电源电压正常,则由励磁电路对线圈32通电,从而由固定铁心33吸引可动铁心35,据此支架部件34对抗施力弹簧36的弹簧力成为在图11B的位置停止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支架部件34的顶端的突起34c移动至远离驱动部件13的位置。
在该导通状态下,若励磁电路检测出电源电压低于比额定电压低的规定的设定值的现象(欠电压状态),则励磁电路使串联连接于线圈32的开关断开,以便使电路断路器50解扣。此时,停止对线圈32的通电,在固定铁心33与可动铁心35之间产生的电磁铁吸引力消失,支架部件34受到施力弹簧36的弹簧力,如图12所示,顺时针地旋转。若支架部件34顺时针旋转,则由支架部件34的突起34b(参照图12)按压设置于闩锁部件15的下端的突起部15a,闩锁部件15逆时针旋转,闩锁部件15的端面(上部右侧的侧面)远离联杆14的第二端。此时,联杆14由轴承零件25的突出部25d按压,以由操作柄12支承的第一端为中心逆时针旋转,联杆14的第二端向联杆凹处22的外侧脱离。失去联杆14的支承的驱动部件13受到复位弹簧27、29的弹簧力而逆时针旋转,移动至图13A、13B的位置。另外,由驱动部件13的突起部25a向上侧按压连动挡板11,连动棒10向开缝4a的上端移动,因此由连动棒10驱动电路断路器50的开关机构,通过开关机构断开电路断路器50的触点。据此,能够切断对电路断路器50所连接的负载设备的电源提供,从而保护负载设备。
另外,支架部件34受到施力弹簧36的弹簧力而顺时针旋转,但由于设定为复位弹簧27、29的弹簧力大于施力弹簧36的弹簧力,因此若突起部34c的顶端抵接于驱动部件13的突起24h,也不会过量地顺时针旋转。并且,驱动挡板13受到复位弹簧27、29的弹簧力而逆时针旋转。另外,支架部件34通过由突起24h按压突起部34c的顶端而逆时针旋转,可动铁心35移动至可动铁心35接触固定铁心33的磁极面的位置为止。
此时,设置于表示闩锁部件21的下端的突起21a(参照图13A)由支架部件34的突起34c按压,据此表示闩锁部件21逆时针旋转,解除表示闩锁部件21对表示部件20的闩锁。若解除闩锁,则表示部件20受到扭转弹簧的弹簧力而逆时针旋转,表示异常的部位旋转至与窗孔2b相对的位置(图14A所示的位置)为止。
另外,若联杆14的第二端从联杆凹处22脱出(参照图14A),则操作柄12受到开极弹簧的弹簧力而逆时针旋转(参照图14B),移动至图15A所示的断开位置为止。此时,如图14B所示,联杆14的第二端穿过联杆凹处22的开口部而插入联杆凹处22的内侧,移动至图15A、15B所示的位置为止。此时,联杆14的第二端(由操作柄12支承的侧的相反侧)成为再次插入由驱动部件13与闩锁部件15包围而成的联杆凹处22的状态(解扣后的断开状态)。
若从该状态起,顺时针旋转操作柄12并移动至导通位置,则成为图11B所示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切换电磁铁装置16的励磁状态的开关,由于电源电压变得低于额定电压,从而对电磁铁装置16通电的电流减少,使得在固定铁心33与可动铁心35之间产生的电磁铁吸引力降低,据此也能够使支架部件34顺时针旋转。
如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若输入连接端子(螺丝端子9)的电源电压低于比额定电压低的规定的设定值,则切换是否对线圈32进行励磁,以便由支架部件34驱动闩锁部件15的励磁回路。即,励磁电路若输入螺丝端子9(连接端子)的电源电压低于比额定电压低的规定的设定值,则切换是否对线圈32进行励磁,以便由电磁铁装置16使联杆机构动作。
据此,若电源电压成为欠电压状态,则切断电路断路器50,因此能够保护连接于电路断路器50的负载。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由于是常时通电(在电源电压并非不足的状态下,对电磁铁装置16通电),因此若电源电压成为不足的状态,则切换至对线圈32不励磁的状态,由此驱动闩锁部件15。
(实施方式3)
对照图16~图18说明实施方式3的外部解扣装置1。
在本实施方式中,并不包括使解扣动作进行的励磁电路,而根据从外部的检测装置(未图示)输入至连接端子的信号,对线圈32是否被励磁进行切换。
本实施方式的外部解扣装置1并不包括电路基板30,如图16B所示,第一固定触点板18a通过导线39a连接于线圈32的一端。另外,一对螺丝端子9、9(第一螺丝端子、第二螺丝端子)之中,可动触点板17未连接着的螺丝端子9(第二螺丝端子)通过导线39b连接于线圈32的另一端。因此,在图16B所示的导通状态下,于一对螺丝端子9、9之间,串联地连接有线圈32、由可动触点板17以及固定触点板18a组成的触点部。另外,除了未设置有电路基板30的点,均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对共通的构成要素赋予同一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外部的检测装置判断为满足电源电压异常等一定的条件,则从外部的检测装置通过螺丝端子9向线圈32提供励磁电流。
下面,对照图16~图18说明该外部解扣装置1的动作。
图16A表示操作柄12操作至断开位置的状态(断开状态)。另外,在该状态下,连结于外部解扣装置1的电路断路器50的触点成为断开状态。
操作柄12被开极弹簧的弹簧力逆时针地施力,在图16A所示的断开状态的位置停止。闩锁部件15由联杆14牵拉,对抗顺时针的弹簧力而在图16A的位置停止,成为联杆凹处22在上侧敞开的状态。驱动部件13受到开极弹簧的弹簧力逆时针地被施力,在抵接于设置在主体3的肋3b的位置停止。此时,由驱动部件13的突起24c朝下按压可动触点板17,因此可动触点板17发生弹性形变,从而第二可动触点17c接触固定触点19b。另外,连动挡板11由轴承零件25的突起部25a逆时针地按压,据此对抗顺时针的弹簧力,而在图16A的位置得以保持。此时,连动棒10位于开缝4a的上端。
在该状态下,处于在一对螺丝端子9、9之间并未连接有线圈32的状态,从而无法向线圈32通电。不对电磁铁装置16的线圈32通电,就不会产生电磁铁吸引力,因此支架部件34受到施力弹簧36的朝右的弹簧力,在图16A的位置停止。
另外,表示部件20受到逆时针的弹簧力,在台阶部20a抵接于表示闩锁部件21的位置停止。在该状态下,表示正常状态的表示部件20的部位从窗孔2b露出。
若从该断开状态,操作者顺时针旋转操作柄12、53,则由联杆14的第二端按压驱动部件13的轴承零件25(轴承零件25的突出部25d),从而驱动部件13顺时针旋转。若继续转动操作柄12、53,则超越操作柄12的轴12a、联杆14的第一端、以及插入有联杆14的第二端的联杆凹处22排列在一条直线上而形成的止点,操作柄12旋转至图16B的位置为止。驱动部件13由联杆14的第二端按压,顺时针旋转至图16B所示的位置为止,在由轴承零件25的端面(突出部25d)按压联杆14的第二端的状态下停止(导通状态)。此时,操作柄12以及联杆14保持于图16B的位置,电路断路器50成为导通状态。
从断开状态向导通状态过渡时,闩锁部件15受到扭转弹簧的弹簧力,旋转至抵接于联杆14的第二端的位置为止。另外,由驱动部件13按压在表示部件20的下侧向前方突出地设置的突起20b,据此表示部件20顺时针旋转,移动至表示重置位置。在该状态下,表示闩锁部件21受到弹簧力,移动至能够闩锁表示部件20的位置。另外,连动挡板11与驱动部件13的旋转相应地(或者,通过由顺时针旋转的闩锁部件15的一部分按压)而顺时针旋转,从而连动棒10移动至开缝4a的下端为止。另外,驱动部件13的突起24b朝上按压可动触点板17,因此可动触点板17发生弹性形变,从而第一可动触点17a接触第一固定触点19a。此时,处于在一对螺丝端子9、9之间连接有线圈32的状态,能够进行向线圈32的通电。
另外,在导通状态下电源电压正常时,不对线圈32通电,就不会产生电磁铁吸引力,因而支架部件34受到施力弹簧36的朝右的弹簧力,在图16B的位置停止。
在该导通状态下,若外部的检测装置检测出电源电压异常(过电压异常或欠电压异常)、或者电钮操作等一定条件,则向螺丝端子9、9之间提供励磁电流,以便使电路断路器50解扣。此时,通过螺丝端子9向线圈32通电,则在固定铁心33的两腿片33a、33b的顶端面与可动铁心35之间产生电磁铁吸引力,支架部件34如图17A所示地顺时针旋转。若支架部件34顺时针旋转,则由支架部件34的突起34b按压设置于闩锁部件15的下端的突起部15a,闩锁部件15逆时针旋转,闩锁部件15的端面(上部右侧的侧面)离开联杆14的第二端。此时,联杆14由轴承零件25的突出部25d按压,以由操作柄12支承的第一端为中心逆时针旋转,联杆14的第二端向联杆凹处22的外侧脱离。失去联杆14的支承的驱动部件13因受到复位弹簧的弹簧力而逆时针旋转,移动至图17B的位置。另外,由驱动部件13的突起部25a向上侧按压连动挡板11,连动棒10向开缝4a的上端移动,因此由连动棒10驱动电路断路器50的开关机构,并由开关机构断开电路断路器50的触点。据此,能够切断对电路断路器50所连接的负载设备的电源提供,从而保护负载设备。
此时,设置于表示闩锁部件21的下端的突起21a(参照图17B)由支架部件34的突起34b按压,据此表示闩锁部件21逆时针旋转,解除表示闩锁部件21对表示部件20的闩锁。若解除闩锁,则表示部件20受到扭转弹簧的弹簧力而逆时针旋转,表示异常的部位旋转至与窗孔2b相对的位置(图17B所示的位置)为止。
另外,驱动部件13逆时针旋转,据此由驱动部件13的突起24c朝下按压可动触点板17,第一可动触点17a离开第一固定触点19a,第二可动触点17c接触第二固定触点19c(参照图18A)。若第一可动触点17a离开第一固定触点19a,则切断向线圈32的通电,因此作用于固定铁心33与可动铁心35之间的电磁铁吸引力消失,支架部件34受到施力弹簧36的弹簧力逆时针旋转,移动至图18B的位置为止。
另外,若联杆14的第二端从联杆凹处22脱出(参照图17B),则操作柄12受到开极弹簧的弹簧力而逆时针旋转(参照图18A),移动至图18B所示的断开位置为止。此时,如图18A所示,联杆14的第二端(由操作柄12支承的侧的相反侧)从联杆凹处22的开口部插入联杆凹处22内,如图18B所示,成为由驱动部件13与闩锁部件15闩锁的状态(解扣后的断开状态)。
若从该状态起,顺时针旋转操作柄12并移动至导通位置,则成为图16B所示的状态。
如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从检测电源电压异常或正常的外部的检测装置输入至连接端子(螺丝端子9)的信号,切换线圈32是否被励磁。
据此,能够接收来自外部的检测装置的信号并断开所连结的电路断路器50,因此能够保护连接于电路断路器50的负载。

Claims (12)

1.一种电路断路器的外部解扣装置,与具有一个以上的极并用于向负载提供来自电源的电力的电路断路器连结地配置,用于在电源电压异常时使所述电路断路器进行断开动作,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具有操作面,安装为与所述电路断路器的器体连结;
操作部,具有从所述操作面向外部露出的操作部位;
联杆机构,配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并向所述电路断路器传递所述操作部的运动;以及
电磁铁装置,配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具有线圈,该线圈由与设置于所述箱体的连接端子连接的电源通电,并在电源电压异常时与电源电压正常时被切换是否被励磁,所述电磁铁装置在电源电压异常时使所述联杆机构动作,从而使所述电路断路器进行断开动作;
所述电磁铁装置以所述线圈的卷轴方向与所述操作面平行的方式收容于所述箱体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断路器的外部解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杆机构包括:
连动棒,该连动棒的一部分从在所述箱体上与所述电路断路器对置的侧面突出,通过该突出部位使所述电路断路器的触点进行断开动作;
驱动部件,旋转自如地由所述箱体支承,并驱动所述连动棒;
联杆,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由所述操作部支承,向所述驱动部件传递所述操作部的运动;以及
闩锁部件,在该闩锁部件与所述驱动部件之间闩锁所述联杆的所述第二端;
所述电磁铁装置在电源电压异常时驱动所述闩锁部件,将所述联杆的另一端侧从所述闩锁部件与所述驱动部件之间向外侧放还,据此通过复位弹簧的弹簧力使所述驱动部件移动,从而驱动所述连动棒。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断路器的外部解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励磁电路,在输入至所述连接端子的电源电压超过比额定电压高的规定的设定值时,切换是否对所述线圈进行励磁,以便由所述电磁铁装置使所述联杆机构动作。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断路器的外部解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励磁电路,在输入至所述连接端子的电源电压低于比额定电压低的规定的设定值时,切换是否对所述线圈进行励磁,以便由所述电磁铁装置使所述联杆机构动作。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断路器的外部解扣装置,其特征在于,
根据从外部的检测装置输入至所述连接端子的信号,切换是否对所述线圈进行励磁。
6.如权利要求2、3、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断路器的外部解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固定触点以及第二固定触点,该第一固定触点以及第二固定触点中的任一方与所述线圈电连接;以及
可动触点板,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配置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以及所述第二固定触点之间,在所述第一端侧的两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可动触点以及第二可动触点,所述第二端侧通过焊接固定于所述连接端子;
所述可动触点板与所述驱动部件的旋转相应地被切换为所述第一可动触点接触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的状态或者所述第二可动触点接触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的状态,
所述可动触点板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折返,所述可动触点板上焊接固定于所述连接端子的部位从折返部观察向外侧弯曲。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断路器的外部解扣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驱动部件上设置有:
第一突起,与所述可动触点板的折返部卡止;
第二突起,在所述第一可动触点接触所述第一固定触点时,向所述第一固定触点侧按压所述可动触点板;以及
第三突起,在所述第二可动触点接触所述第二固定触点时,向所述第二固定触点侧按压所述可动触点板。
8.如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断路器的外部解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件通过组合由合成树脂成型而得到的成型品、以及至少与所述联杆接触的部分由金属形成的金属部件来构成。
9.如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断路器的外部解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铁装置包括:
所述线圈;
定子,该定子的至少一部分插通至所述线圈的中心;
可动元件,在所述线圈被励磁时被所述定子的磁极吸引;以及
支架部件,保持所述可动元件并旋转自如地配置,在电源电压异常时驱动所述闩锁部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路断路器的外部解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元件从所述定子的磁极面向外侧伸出地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断路器的外部解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端子包括端子螺丝、以及供所述端子螺丝螺紧的端子板;
所述端子板包括:具有螺孔的第一板片、与所述第一板片在厚度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的第二板片、以及连结所述第一板片以及所述第二板片之间的第三板片;
所述第一板片、第二板片以及第三板片中的多个由所述箱体从与所述端子螺丝的轴方向交叉的方向保持。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断路器的外部解扣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箱体的与供所述操作部的操作部位露出的所述操作面相反侧的面,设置有供安装导轨插入的槽。
CN201310110225.8A 2012-04-09 2013-04-01 电路断路器的外部解扣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670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88839 2012-04-09
JP2012088839A JP5971584B2 (ja) 2012-04-09 2012-04-09 回路遮断器の外部引外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7066A true CN103367066A (zh) 2013-10-23
CN103367066B CN103367066B (zh) 2015-10-21

Family

ID=49368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1022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67066B (zh) 2012-04-09 2013-04-01 电路断路器的外部解扣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971584B2 (zh)
CN (1) CN10336706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27893A (zh) * 2016-12-07 2017-05-10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平衡车及轮式车辆
CN114341591A (zh) * 2019-09-10 2022-04-12 Ls电气株式会社 真空断路器用触点监视装置及具有其的真空断路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99755A (ja) * 2013-03-29 2014-10-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磁引外装置及び回路遮断器
CN108133873B (zh) * 2018-01-17 2024-03-19 杭州之江开关股份有限公司 断路器欠电压重合闸电信号输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820A (zh) * 1992-02-21 1993-09-01 梅兰日兰公司 具有试验电路的单极和中性点断路器
CN1233068A (zh) * 1998-04-17 1999-10-27 施耐德电器公司 带有防错机构的辅助指示或脱扣装置
CN1645537A (zh) * 2004-12-30 2005-07-27 Tcl国际电工(无锡)有限公司 电磁式剩余电流动作附加器
JP2010129328A (ja) * 2008-11-27 2010-06-10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 Ltd 回路遮断器の過電流引外し装置
WO2012039031A1 (ja) * 2010-09-22 2012-03-29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電路株式会社 複合開閉装置及び該複合開閉装置に使用される開閉装置モジュール
CN102646556A (zh) * 2011-02-18 2012-08-22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欠压脱扣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95555U (ja) * 1982-12-18 1984-06-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しや断器
FR2581242B1 (fr) * 1985-04-24 1988-08-26 Telemecanique Electrique Dispositif de commande electrique adaptable a un dispositif de commutation a deux etats
JPH06101294B2 (ja) * 1986-02-10 1994-12-12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引外しコイルの固定装置
JPH07161278A (ja) * 1993-12-09 1995-06-23 Toshiba Corp 回路遮断器
JP2001118484A (ja) * 1999-10-21 2001-04-27 Kawamura Electric Inc 一次送り用回路遮断器
JP4215625B2 (ja) * 2003-11-25 2009-01-28 富士電機アセッツ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器
US7486164B2 (en) * 2005-10-06 2009-02-03 Eaton Corporation Shock-resistant under-voltage release
JP5256667B2 (ja) * 2007-08-27 2013-08-07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820A (zh) * 1992-02-21 1993-09-01 梅兰日兰公司 具有试验电路的单极和中性点断路器
CN1233068A (zh) * 1998-04-17 1999-10-27 施耐德电器公司 带有防错机构的辅助指示或脱扣装置
CN1645537A (zh) * 2004-12-30 2005-07-27 Tcl国际电工(无锡)有限公司 电磁式剩余电流动作附加器
JP2010129328A (ja) * 2008-11-27 2010-06-10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 Ltd 回路遮断器の過電流引外し装置
WO2012039031A1 (ja) * 2010-09-22 2012-03-29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電路株式会社 複合開閉装置及び該複合開閉装置に使用される開閉装置モジュール
CN102646556A (zh) * 2011-02-18 2012-08-22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欠压脱扣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27893A (zh) * 2016-12-07 2017-05-10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平衡车及轮式车辆
CN114341591A (zh) * 2019-09-10 2022-04-12 Ls电气株式会社 真空断路器用触点监视装置及具有其的真空断路器
CN114341591B (zh) * 2019-09-10 2024-05-07 Ls电气株式会社 真空断路器用触点监视装置及具有其的真空断路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71584B2 (ja) 2016-08-17
JP2013218896A (ja) 2013-10-24
CN103367066B (zh) 2015-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26687A2 (en) Modular fuse holder
CN101971281B (zh) 电路断路器的多极电枢联锁
US9236724B2 (en) Busbar unit
CN103198958A (zh) 电接触器
CN103367066A (zh) 电路断路器的外部解扣装置
CN101636807A (zh) 用于连接开关装置的连接元件
EP2485229B1 (en) Flexible shunt for vacuum circuit breaker
JP2016076310A (ja) 直流遮断器
KR101024128B1 (ko) 회로 차단기
CN1288688C (zh) 用于热磁型模压盒式电路断路器的相位缺陷显示设备
US6317312B1 (en) Power-supply breaker apparatus
EP3140847B1 (en) Circuit breaker with arc extinguishing barrier
CN103367062B (zh) 电路断路器的外部解扣装置
CA2327845C (en) Stab assembly for circuit breakers
KR101037468B1 (ko) 회로 차단기
CA2181728A1 (en) Blade assembly
JP5324640B2 (ja) 配線用遮断器のバイメタル組立体
EP3140846B1 (en) Mou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CN101208764B (zh) 模块式开关设备
CN215183757U (zh) 一种小型双稳态磁保持直流继电器
KR101651749B1 (ko) 회로 차단기
CN104078289A (zh) 电磁脱扣装置和电路断路器
CN220796434U (zh) 一种互感器二次侧开路防护结构以及断路器
CN104241048B (zh) 电磁脱扣装置和断路器
CN105027251A (zh) 触点装置以及电路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224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1

Termination date: 202004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