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78289A - 电磁脱扣装置和电路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脱扣装置和电路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78289A
CN104078289A CN201410067970.3A CN201410067970A CN104078289A CN 104078289 A CN104078289 A CN 104078289A CN 201410067970 A CN201410067970 A CN 201410067970A CN 104078289 A CN104078289 A CN 1040782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on core
coil spring
circuit
electromagnetic tripping
tripp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679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78289B (zh
Inventor
筱原启记
稻次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782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82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782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828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磁脱扣装置(90),包括线圈弹簧(98)、装配在线圈弹簧(98)中的第一铁芯(93),以及通过线圈弹簧(98)远离第一铁芯(93)促动的第二铁芯(97)。第一铁芯(93)和第二铁芯(97)构造成根据线圈弹簧(98)的促动力和因第一铁芯(93)所生成的电磁力而彼此相接触和远离彼此移动。间隙减小部分(100)减小第一铁芯(93)的外表面和线圈弹簧(98)的内部轮廓之间的间隙。

Description

电磁脱扣装置和电路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脱扣装置和电路断路器。
背景技术
电路断路器用于当连接电源和负荷的电路处于预定电路状况时通过断开触头来中断电路(例如,参见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布No.2000-231869)。电路断路器可例如为模制壳体电路断路器、接地泄漏电路断路器、过电压电路断路器、欠电压电路断路器等。模制壳体电路断路器当检测到因短路或过载引起的故障电流时使电路中断。接地泄漏电路断路器当检测到电流泄漏时使电路中断。过电压电路断路器当电路的电压变得高于预定的上限电压时使电路中断。欠电压电路断路器当电路的电压变得低于预定的下限电压时使电路中断。将不同类型的电路断路器相结合的多功能电路断路器也是已知的。
典型的电路断路器包括闭合和断开触头的切换机构、用于手动地关闭和断开触头的操纵杆,以及利用切换机构断开触头的电磁脱扣装置。
专利公布‘869中的电路断路器包括电磁脱扣装置。连接杆从电磁脱扣装置的外壳突出。连接杆装配在电路断路器的外壳中,该连接杆耦合到电磁脱扣装置。当产生故障电压时,电磁脱扣装置移动连接杆并使得电路断路器的中断机构脱扣。电磁脱扣装置包括电磁单元。电磁单元包括围绕线轴卷绕的电磁线圈、延伸穿过线轴孔的第一铁芯、当电流流经磁线圈时被吸引至第一铁芯的磁极的第二铁芯,以及促使第二铁芯远离第一铁芯的磁极的线圈弹簧。
在电磁脱扣装置中,第一铁芯装配在线圈弹簧中。在第一铁芯和线圈弹簧之间设置有相对较大的间隙。当线圈弹簧受到压缩时,线圈弹簧由于该间隙而翘曲和/或鼓曲。因此,可能无法得到足够的促动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得线圈弹簧的促动力稳定的磁性脱扣装置和电路断路器。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一种电磁脱扣装置,该装置包括线圈弹簧、装配到线圈弹簧中的第一铁芯、通过线圈弹簧远离第一铁芯促动的第二铁芯。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构造成根据线圈弹簧的促动力和因第一铁芯所生成的电磁力而彼此相接触和远离彼此移动。电磁脱扣装置包括减小第一铁芯的外表面和线圈弹簧的内部轮廓之间的间隙的间隙减小部分。
根据上述布置,线圈弹簧的翘曲和鼓曲可得以防止或限制。这允许线圈弹簧产生足够的促动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间隙减小部分为第一铁芯的一部分或与第一铁芯一体地形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间隙减小部分为布置在线圈弹簧和第一铁芯之间用以防止或限制线圈弹簧翘曲和鼓曲的分立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间隙减小部分包括沿着线圈弹簧的轴向方向延伸并布置在线圈弹簧和第一铁芯之间的一个或多个细长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铁芯为U形并且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其中,第一臂保持线圈弹簧使得在第一臂和线圈弹簧之间形成有间隙,而第二臂保持电磁线圈。间隙减小部分的一个或多个细长件布置在线圈弹簧和第一臂的间隙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铁芯包括当从线圈弹簧的轴向方向观察时具有四边形横截面的臂。线圈弹簧为圆筒形并且包绕第一铁芯的臂。间隙减小部分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细长件布置在第一铁芯的臂和圆筒形线圈弹簧之间。
优选的是,间隙减小部分的一个或多个细长件包括夹持上述臂的多个平行板。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为一种电路断路器,该电路断路器包括可在接通位置和切断位置之间枢转的操纵杆、直接或间接地连接至操纵杆的中断机构,其中,该中断机构根据操纵杆的枢转而使可动触头与固定触头接合和脱离接合,并且上文所述的电磁脱扣装置连接至中断机构,使得当连接至电路断路器的电路处于预定电路状态时该中断机构使触头脱扣并中断电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磁脱扣装置构造成当电路处的电压变得小于或等于预定电压时通过利用中断机构使得触头脱扣而中断电路。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之间的吸引力设定为小于当电路处的电压小于或等于预定电压时线圈弹簧的促动力。当电路处的电压变得小于或等于预定电压时,第一铁芯与第二铁芯脱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磁脱扣装置包括连结至中断机构的连结件(link)。该连结件作用为当电路处的电压变得大于或等于预定电压时通过利用中断机构使得触头脱扣而中断电路。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之间的吸引力设定为大于当电路处的电压大于或等于预定电压时线圈弹簧的促动力。当电路处的电压变得大于或等于预定电压时,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彼此吸引,由此断开固定触头和可动触头。
如将认识到的那样,通过单独地或相结合地利用上文所述或下文详细描述的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本公开内容的其它方面、实施例和/或构造也是可能的。
附图说明
参考当前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并结合附图,可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及其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为电路断路器的透视图;
图2为处于切断状态的电路断路器的左视图;
图3为处于切断状态的电路断路器的右视图;
图4为电磁脱扣装置的透视图;
图5为电磁脱扣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6为电磁脱扣装置的侧视图;
图7为电磁脱扣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8为沿图6中的线8-8所截取的电磁脱扣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9为处于接通状态的电路断路器的左视图;
图10为欠电压脱扣时的电路断路器的左视图;
图11为处于欠电压脱扣状态的电路断路器的左侧视图;
图12为示出电磁脱扣装置的另一实例的透视图;
图13为图12中所示电磁脱扣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14为示出处于接通状态的电磁脱扣装置的另一个实例的左视图;以及
图15为处于切断状态的图14中所示电磁脱扣装置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描述电磁脱扣装置和包括该电磁脱扣装置的电路断路器的一个实施例。图1至图11中所示的电路断路器为欠电压电路断路器的实例,该电路断路器当电路的电压变得低于预定的下限电压时中断该电路。欠电压电路断路器和不同类型的电路断路器一起使用,例如当检测到因短路或过载引起的故障电流时中断电路的模制壳体电路断路器。
如图1中所示,欠电压电路断路器包括连接至外部电源的终端单元11。终端单元11可布置在欠电压电路断路器的外壳10中,该外壳包括第一盖14和第二盖15。第一盖14和第二盖15可由绝缘的合成树脂形成。第一盖14的敞开端14a与第二盖15的敞开端15a相结合以限定外壳10中的内部隔室。操纵杆20、指示器30、中断机构40以及电磁脱扣装置90布置在外壳10的内部隔室中。操纵杆闸(gate)16和指示器窗17形成在欠电压电路断路器的外壳10的上表面中。
如图2和图3中所示,中断机构40包括协作件41、驱动器50、止推杆60、闩锁件70、电磁脱扣装置90,以及电路板13。外壳10收容指示器30以及指示器闩锁件80,其中,指示器在指示器窗17中指示欠电压电路断路器的操作状态。
操纵杆20包括枢转部分21和操纵杆突出部22。枢转部分21包括第一枢转轴18并且围绕第一枢转轴18枢转。第一枢转轴18位于第一盖14中。当操纵杆突出部22操作时,操纵杆20围绕第一枢转轴18枢转。连接杆23从操纵杆突出部22平行于第一枢转轴18延伸。连接杆23可耦合至另一电路断路器的操纵杆。因此,连接杆23使欠电压电路断路器的操纵杆20和另一电路断路器的操纵杆一起枢转。在所示实例中,操纵杆突出部22当远离终端单元11移动时位于接通位置(闭合位置),而当移动靠近终端单元11时则位于切断位置(断开位置)。操纵杆20通过例如围绕第一枢转轴18卷绕的操纵杆弹簧25而持续地受到促动远离接通位置。在下文的描述中,操纵杆20从图2中所示的切断位置枢转至图9中所示的接通位置的方向(图2和图9中的顺时针方向)称为接通方向,而操纵杆20从接通位置枢转至切断位置的方向(图2和图9中的逆时针方向)称为切断方向。
协作件41由第三枢转轴43可枢转地支承。协作件41保持金属协作杆42的一端。协作杆42的另一端穿过槽口15b从第二盖15突出来并且耦合至另一电路断路器的协作件。
驱动器50、闩锁件70和指示器30围绕第二枢转轴19枢转。第二枢转轴19包括由外壳10支承的两端。作为线圈弹簧的回复弹簧55和作为扭转弹簧的回复弹簧56持续地沿切断方向促动驱动器50。回复弹簧55和56均具有耦合至第一盖14的一端和耦合至驱动器50的另一端。操纵杆弹簧25持续地沿切断方向促动操纵杆20。作为扭转弹簧的指示器闩锁弹簧83持续地沿接通方向促动指示器闩锁件80。
止推杆60可为弯折成U形的金属圆杆。止推杆60包括装配在操纵杆20的连接孔24中的操作端61,以及布置在由接合片51和闩锁件70的闩锁片71所形成的连结孔54中的传递端62。在此情况下,止推杆60由闩锁件70所闩锁(闩锁状态)。在闩锁状态,止推杆60将操纵杆20的运动传递至驱动器50。
当驱动器50由电磁脱扣装置90驱动时,驱动器50和闩锁件70相对于彼此枢转并且打开连结孔54。于是,止推杆60的传递端62从连结孔54移出。在此情况下,止推杆60从闩锁件70释放(解锁状态)。
第四枢转轴82可枢转地支承指示器闩锁件80。指示器闩锁弹簧83持续地沿切断方向促动指示器闩锁件80。指示器闩锁件80包括上端81,而指示器30的下侧包括接合突出部32。当指示器闩锁件80的上端81接触指示器30的接合突出部32时,限制了指示器30沿切断方向的进一步旋转。指示器30包括限定指示部分31的远端,该指示部分指示电路状况。指示部分31包括分成两个区域的上表面。指示部分的更靠近操纵杆20的一侧限定正常区域31a,而指示部分的远离操纵杆20的一侧限定脱扣区域31b。区域31a和31b的其中一个从指示器窗17露出。
外壳10收容电路板13。电磁脱扣装置90安装在电路板13上以通过供给电流至电磁线圈92来驱动闩锁件70。电路板13包括当检测到故障电压时停止激励电磁脱扣装置90的电磁线圈92的激励电路。
参看图4和图5,电磁脱扣装置90包括线圈弹簧98、装配在线圈弹簧98中的固定铁芯93、通过线圈弹簧98而与固定铁芯93隔开的可动铁芯97,以及布置在固定铁芯93和线圈弹簧98之间的间隔件100。间隔件100用来减小固定铁芯93的外表面和线圈弹簧98的内部轮廓之间的间隙。在所示实例中,电磁线圈92围绕线轴91卷绕,该线轴由合成树脂制成。保持器96保持可动铁芯97,使得可动铁芯97相对于固定铁芯93可移动。可动铁芯97用作第二铁芯。间隔件100用作间隙减小部分。保持器96用作连结电磁脱扣装置90和中断机构40的连结件。
固定铁芯93由磁性材料(铁)板形成。另外,固定铁芯93为U形并且包括第一臂或上臂94和第二臂或下臂95。下臂95装配在线轴91的孔中。线轴91的一端包括入口凸缘91a,而线轴91的另一端包括出口凸缘91b。固定铁芯93的下臂95包括从线轴91的出口凸缘91b露出的远端。线圈弹簧98保持在固定铁芯93的上臂94上。在所示实例中,线圈弹簧98为圆筒形。
参看图4至图7,保持器96包括保持器枢转轴96a,该枢转轴可枢转地由线轴91的出口凸缘91b支承。突出部96b从保持器96的远端突出。当保持器96枢转时,突出部96b沿接通方向推动并旋转驱动器50。由磁性板形成的可动铁芯97由保持器96保持。另外,当保持器96围绕保持器枢转轴96a枢转时,可动铁芯97在可动铁芯97与固定铁芯93的两个臂94和95的远端表面(磁极表面)接触的位置和可动铁芯与固定铁芯93的两个臂94和95的远端表面(磁极表面)分离的位置之间枢转。
参看图4和图5,间隔件100耦合至固定铁芯93。如图8中所示,间隔件100减小固定铁芯93的外表面和线圈弹簧98的内部轮廓之间的间隙。间隔件100包括沿线圈弹簧98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多个细长件。在所示实例中,细长件为彼此面对并且沿着固定铁芯93的上臂94延伸的两个板101和102。桥接件103连接板101和102。桥接件103与固定铁芯93的后表面93a的接触将间隔件100沿轴向方向相对于固定铁芯93定位。间隔件100的形状和尺寸设定为以便不产生阻碍线圈弹簧98伸展和收缩的摩擦力。间隔件100在固定铁芯93的外表面和线圈弹簧98的内部轮廓之间的间隙中的布置防止或限制线圈弹簧98的翘曲和鼓曲。这使得线圈弹簧98a的促动力稳定并使得电磁脱扣装置的性能或磁场稳定。
现在将参照图2、图3和图9至图11来描述欠电压电路断路器的操作。
首先将描述欠电压电路断路器当从图2的切断状态切换至图9的接通状态时的操作。
当操纵杆20沿接通方向从切断位置(图2)枢转至接通位置(图9)时,止推杆60沿接通方向推动驱动器50的接合片51并枢转驱动器50。
图9示出了切换边界线L,该边界线为连接操纵杆20的第一枢转轴18和止推杆60的传递端62的直线。随着操纵杆20沿接通方向枢转,当止推杆60的操作端61超出切换边界线L时,止推杆60的传递端62在推靠接合片51时停止。此时,操纵杆20和止推杆60保持在接通位置,而欠电压电路断路器成为接通。由闩锁弹簧34枢转的闩锁件70枢转至闩锁件70接触止推杆60的传递端62时的位置。驱动器50推动指示器30的接合部分33。这沿接通方向将指示器30枢转并移动至指示重设位置。在此情况下,指示器闩锁弹簧83将指示器闩锁件80促动并移动至指示器闩锁件80闩锁指示器30时的位置。另外,协作件41随着驱动器50枢转而沿接通方向枢转,并且利用协作杆42移动另一电路断路器的协作件。如果电压在接通状态处于正常,则激励电路供给电流至电磁脱扣装置90的电磁线圈92。这吸引可动铁芯97至固定铁芯93。保持器96克服线圈弹簧98的促动力枢转至接通位置。此时,保持器96的远端处的突出部96b与驱动器50分离。
现在将描述欠电压电路断路器当从接通状态切换至切断状态时的操作。
当操纵杆20沿切断方向从接通位置(图9)枢转至切断位置(图2)时,止推杆60拉动闩锁件70。这克服闩锁弹簧34的促动力枢转闩锁件70并且朝向上侧打开连结孔54。驱动器50由回复弹簧55和56促动并且沿切断方向枢转,直至当接触第一盖14的止动件14b时停止。驱动器50的突出部52沿切断方向克服该促动力推动并枢转协作件41。闩锁弹簧34沿切断方向促动并枢转指示器30。指示器30当接合突出部32接触指示器闩锁件80的上端81时停止。此时,指示部分31的正常区域31a从指示器窗17露出。保持器96的远端处的突出部96b由驱动器50的接合突出部53推动。这沿切断方向枢转保持器96并将可动铁芯97保持在可动铁芯97接触固定铁芯93的磁极表面的位置。
现在将描述电磁脱扣装置90起作用并将欠电压电路断路器从接通状态(图9)切换至脱扣状态(图11)时的操作。图10示出了欠电压脱扣发生的时刻。
在接通状态,当激励电路检测到电压低于相对于额定电压更低的预定设定值(欠电压状态)时,激励电路切断串联至电磁线圈92的切换装置以使欠电压电路断路器脱扣。这停止供给电流至电磁线圈92并消除固定铁芯93和可动铁芯97之间的电磁吸引力。因此,如图10中所示,线圈弹簧98的促动力沿接通方向(顺时针方向)枢转保持器96,而保持器96的远端推动驱动器50的接合突出部53。闩锁构件70沿切断方向(逆时针方向)枢转。另外,止推杆60的传递端62远离闩锁片71并从连结孔54移出。
由于止推杆60的传递端62从连结孔54移出,如图11中所示,不再由止推杆60支承的驱动器50由回复弹簧55和56促动并沿切断方向枢转至切断位置。另外,驱动器50的突出部52朝向上侧推动协作件41,而协作杆42驱动另一电路断路器的中断机构,使得中断电路断开触头。这停止供给电流至连接到另一电路断路器的负荷并由此保护该负荷。
线圈弹簧98沿接通方向促动并枢转保持器96至图10中突出部96b接触接合突出部53的位置。回复弹簧55和56的促动力设定为大于线圈弹簧98的促动力。因此,保持器96不能从图10中的位置沿接通方向进一步枢转。参看图11,当驱动器50接收回复弹簧55和56的促动力并沿切断方向枢转时,驱动器50的接合突出部53推动保持器96的突出部96b。这沿切断方向将保持器96枢转至可动铁芯97接触固定铁芯93的磁极表面的位置。
保持器96的突出部96c沿切断方向推动并枢转指示器闩锁件80(参见图3)以使指示器30解锁。当指示器30解锁时,指示器30接收闩锁弹簧34的促动力并沿切断方向枢转。指示部分31的脱扣区域31b从指示器窗17露出。于是,操纵杆20接收操纵杆弹簧25的促动力并沿切断方向枢转。当操纵杆到达切断位置时,止推杆60的传递端62配合到连结孔54中并移动至传递端62与闩锁片71相接合时的位置。此时,止推杆60的传递端62配合到连结孔54中,该连结孔由驱动器50和闩锁件70所包绕。因此,当沿接通方向枢转操纵杆20至接通位置时,获得图9中所示的状态。
本实施例具有下文所述的优点。
(1)电磁脱扣装置90包括减小固定铁芯93的外表面(例如,上臂94的外表面)和线圈弹簧98的内部轮廓之间的间隙的间隔件100。因此,线圈弹簧98的翘曲和鼓曲可得以防止或限制。这允许线圈弹簧98产生足够的促动力。
(2)电路断路器设置有包括间隔件100的电磁脱扣装置90,该间隔件至少部分地占据固定铁芯93的外表面和线圈弹簧98的内部轮廓之间的间隙。这防止或限制线圈弹簧98的翘曲和鼓曲并且允许电路断路器以更高的稳定性断开电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清楚的是,本发明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以许多其它特定形式予以实施。具体地,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可采用下列形式予以实施。
在所述和所示的实施例中,间隔件100的板101和102是平坦的。然而,板101和102可为弓形并且沿着线圈弹簧98的内部轮廓延伸。在此情形中,间隔件100减小线圈弹簧98的内侧处的间隙。这防止或限制线圈弹簧98的翘曲或鼓曲。
在所述和所示实施例的电磁脱扣装置90中,间隔件100为与固定铁芯93分立的专用构件。然而,固定铁芯93可与间隙减小部分一体地形成,使得固定铁芯93的一部分用作间隙减小部分。例如,参见图12,可为圆筒形并弯折成U形的固定铁芯193包括上臂194,该上臂所具有的外径等于或稍小于线圈弹簧98的内径。如图13中所示,当沿线圈弹簧98的轴向方向观察时,固定铁芯193的上臂194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与线圈弹簧98的形状和直径相一致。这允许线圈弹簧98的翘曲和鼓曲得以防止或限制。另外,构件的数量可得以减少,并且可消除将间隔件100耦合至固定铁芯93的负担。
电磁脱扣装置可用于除欠电压电路断路器之外的断路器。例如,如图14和图15中所示,电磁脱扣装置290用于过电压电路断路器。过电压电路断路器当电路的电压变得高于预定的上限电压时使电路中断。过电压电路断路器设置有包括可动接触板201的驱动器50。当可动接触板201的可动触头202与固定触头203分离时,过电压断路器中断电路。在电磁脱扣装置290中,线轴291(电磁线圈292)相对于固定铁芯293的位置关系与上文描述和显示实施例中的位置关系相反。保持器296围绕保持器枢转轴296a枢转,该枢转轴位于线轴291的上部中。电磁脱扣装置290包括在正常状况下与固定铁芯293分离的可动铁芯297。当过电压发生时可动铁芯297接触固定铁芯293。保持器296的远端接触闩锁件70并移动驱动器50以使可动铁芯297与固定铁芯293分离。固定铁芯293的下臂295倒转地耦合至间隔件100,该间隔件类似于上文描述和显示实施例中的间隔件。这样,根据本发明的电磁脱扣装置290也可用于过电压电路断路器。
文中所述的全部实例和状况语句都意图用于教导目的以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和通过发明人所促进提升本技术的概念,并且将应视作为不限于此类具体描述的实例和状况,而且此类实例在说明书中的组织也不涉及对本发明优劣性的展示。尽管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替换和变更。

Claims (10)

1.一种电磁脱扣装置,包括:
线圈弹簧;
装配在所述线圈弹簧中的第一铁芯;
由所述线圈弹簧远离所述第一铁芯促动的第二铁芯,其中,所述第一铁芯和所述第二铁芯构造成根据所述线圈弹簧的促动力和由所述第一铁芯所产生的电磁力而彼此接触和远离彼此移动;以及
减小所述第一铁芯的外表面和所述线圈弹簧的内部轮廓之间的间隙的间隙减小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脱扣装置,其中,所述间隙减小部分为所述第一铁芯的一部分或与所述第一铁芯一体地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脱扣装置,其中,所述间隙减小部分为布置在所述线圈弹簧和所述第一铁芯之间以防止或限制所述线圈弹簧翘曲和鼓曲的分立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脱扣装置,其中,所述间隙减小部分包括沿所述线圈弹簧的轴向方向延伸并布置在所述线圈弹簧和所述第一铁芯之间的一个或多个细长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脱扣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铁芯为U形并且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其中,所述第一臂保持所述线圈弹簧使得在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线圈弹簧之间形成有间隙,而所述第二臂保持电磁线圈;以及
所述间隙减小部分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细长件布置在所述线圈弹簧和所述第一臂之间的所述间隙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脱扣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铁芯包括从所述线圈弹簧的轴向方向观察具有四边形横截面的臂;
所述线圈弹簧为圆筒形并且包绕所述第一铁芯的所述臂;以及
所述间隙减小部分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细长件布置在所述第一铁芯的所述臂和圆筒形的所述线圈弹簧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脱扣装置,其中,所述间隙减小部分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细长件包括夹持所述臂的多个平行板。
8.一种电路断路器,包括:
在接通位置和切断位置之间可枢转的操纵杆;
直接或间接地连接至所述操纵杆的中断机构,其中,所述中断机构根据所述操纵杆的枢转而使可动触头与固定触头接合和脱离接合;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脱扣装置,所述电磁脱扣装置连接至所述中断机构,使得当连接至所述电路断路器的电路处于预定电路状况时所述中断机构使所述触头脱扣并中断所述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中,
所述电磁脱扣装置当所述电路处的电压变得小于或等于预定电压时通过利用所述中断机构使得所述触头脱扣而中断所述电路;
所述第一铁芯和所述第二铁芯之间的吸引力设定为小于当所述电路处的电压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定电压时所述线圈弹簧的促动力;以及
当所述电路处的电压变得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定电压时,所述第一铁芯与所述第二铁芯脱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中,
所述电磁脱扣装置包括连结至所述中断机构的连结件;
所述连结件作用为当所述电路处的电压变得大于或等于预定电压时通过利用所述中断机构使所述触头脱扣而中断所述电路;
所述第一铁芯和所述第二铁芯之间的吸引力设定为大于当所述电路处的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电压时所述线圈弹簧的促动力;以及
当所述电路处的电压变得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电压时,所述第一铁芯和所述第二铁芯彼此吸引,由此断开所述固定触头和所述可动触头。
CN201410067970.3A 2013-03-29 2014-02-27 电磁脱扣装置和电路断路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782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74666A JP2014199755A (ja) 2013-03-29 2013-03-29 電磁引外装置及び回路遮断器
JP2013-074666 2013-03-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8289A true CN104078289A (zh) 2014-10-01
CN104078289B CN104078289B (zh) 2016-06-15

Family

ID=51599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6797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78289B (zh) 2013-03-29 2014-02-27 电磁脱扣装置和电路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199755A (zh)
CN (1) CN10407828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1047A (zh) * 2013-06-11 2014-12-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磁脱扣装置和断路器
CN104241041A (zh) * 2013-06-11 2014-12-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断路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31449Y (zh) * 1995-07-21 1996-07-17 顾文华 断路器的电磁脱扣装置
JPH10125206A (ja) * 1996-10-24 1998-05-15 Fuji Electric Co Ltd 回路遮断器の電磁引外し装置
EP1473752B1 (de) * 2003-04-30 2008-03-2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omagnetischer Auslöser
DE102009037250A1 (de) * 2009-08-12 2011-02-1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Kurzschlussauslöser
CN102024630A (zh) * 2009-09-15 2011-04-20 无锡唯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电磁脱扣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19436B2 (ja) * 1990-08-14 1998-02-25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遮断器の不足電圧引外装置
JPH05342969A (ja) * 1992-06-12 1993-12-24 Toshiba Corp 回路遮断器
JPH0845733A (ja) * 1994-07-29 1996-02-1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ソレノイド
JP2000231869A (ja) * 1998-12-10 2000-08-22 Fuji Electric Co Ltd 回路遮断器
JP2003007191A (ja) * 2001-06-26 2003-01-1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欠相保護付漏電遮断器
US7486164B2 (en) * 2005-10-06 2009-02-03 Eaton Corporation Shock-resistant under-voltage release
JP5971584B2 (ja) * 2012-04-09 2016-08-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器の外部引外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31449Y (zh) * 1995-07-21 1996-07-17 顾文华 断路器的电磁脱扣装置
JPH10125206A (ja) * 1996-10-24 1998-05-15 Fuji Electric Co Ltd 回路遮断器の電磁引外し装置
EP1473752B1 (de) * 2003-04-30 2008-03-2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omagnetischer Auslöser
DE102009037250A1 (de) * 2009-08-12 2011-02-1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Kurzschlussauslöser
CN102024630A (zh) * 2009-09-15 2011-04-20 无锡唯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电磁脱扣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1047A (zh) * 2013-06-11 2014-12-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磁脱扣装置和断路器
CN104241041A (zh) * 2013-06-11 2014-12-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断路器
CN104241041B (zh) * 2013-06-11 2016-08-2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断路器
CN104241047B (zh) * 2013-06-11 2016-09-2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磁脱扣装置和断路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99755A (ja) 2014-10-23
CN104078289B (zh) 2016-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50125B1 (ko) 드롭아웃 재폐로 차단기
US5252933A (en) Circuit breaker including forced contact parting mechanism capable of self-retaining under short circuit condition
CN101447272B (zh) 使用磁通量增强器的电磁线圈设备、附件及电气开关设备
KR100968462B1 (ko) 영구자석을 이용한 조작기 및 그것을 구비하는 구동 장치
EP2985778B1 (en)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US7646270B2 (en)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yoke assembly and spring assembly therefor
US11908651B2 (en) Intelligent circuit breaker capable of automatically releasing and tripping in power failure
KR101694312B1 (ko) 조작 장치 또는 진공 개폐기
CN101097817B (zh) 由辅助控制装置控制的电气保护设备
CN104078289A (zh) 电磁脱扣装置和电路断路器
CN202259096U (zh) 用于线路保护开关的磁系统和带有磁系统的安装开关设备
JP2009289484A (ja) 回路遮断器の連動遮断機構
CN103367066A (zh) 电路断路器的外部解扣装置
EP2610886B1 (en) Shortage voltage trip device of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CN2901564Y (zh) 用于双断点塑壳断路器的欠压脱扣器
CN203521345U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
CN104241048B (zh) 电磁脱扣装置和断路器
EP3319102B1 (en) Indication device of electric switch
CN220041759U (zh) 电磁操动机构和具有其的断路器
KR102017804B1 (ko) 차단기
KR102271519B1 (ko) 크로스바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트립 장치
CN105027251A (zh) 触点装置以及电路断路器
CN214099549U (zh) 断路器
US8638183B2 (en) Power switch having integrated trigger and drive unit
CN207602499U (zh) 塑壳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222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15

Termination date: 202002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