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0958B - 胶粘剂及其应用、胶粘膜组件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胶粘剂及其应用、胶粘膜组件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0958B
CN103360958B CN201310298437.3A CN201310298437A CN103360958B CN 103360958 B CN103360958 B CN 103360958B CN 201310298437 A CN201310298437 A CN 201310298437A CN 103360958 B CN103360958 B CN 1033609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flexible parent
film
release
parent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984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0958A (zh
Inventor
唐根初
刘伟
唐彬
董绳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OFilm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9843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609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60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09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0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09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Abstract

一种胶粘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各组份:50%~80%的高分子树脂;10%~30%的有机单体;5%~20%的有机溶剂;1%~5%的感光剂。上述胶粘剂经过加热软化后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可以充分填充被粘贴物间的间隙,通过真空脱泡处理,从而使胶粘剂与被粘贴物之间的气泡去除干净,再通过紫外光照射可以将透明光学胶进行硬化,充分实现其粘结性能,并且硬化后的光学胶其内部的气体分子不易再发生聚集而形成视觉可见的聚集气泡,因此可以有效解决胶粘组件的气泡问题。此外,还提供胶粘剂的应用、胶粘膜组件及其应用。

Description

胶粘剂及其应用、胶粘膜组件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胶粘剂及其应用、胶粘膜组件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装置中贴合使用的胶粘剂分为两种:光学透明胶(Optically ClearAdhesive,简称OCA)和液态光学透明胶(Liquid Optically Clear Adhesive,简称LOCA)。
在电子装置贴合时,尤其是面板和传感器线路贴合时,由于面板印有装饰油墨,从而面板的边框和视窗区存在厚度断差。传统的OCA为呈胶粘态的无基材双面胶,当用OCA将面板和传感器线路贴合时,容易在装饰油墨边缘产生气泡。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将电子装置贴合后不含有气泡的胶粘剂及其应用、胶粘膜组件及其应用。
一种胶粘剂,以重量百分含量计,包括如下组份:
所述高分子树脂选自丙烯酸酯聚合物、环氧树脂和聚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有机单体选自丙烯酸酯和乙烯基醚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甲基乙基酮、环己酮、丙二醇、N,N-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醇乙醚乙酸酯、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感光剂选自重氮苯醌、重氮萘醌磺酰氯、聚乙烯醇肉桂酸酯和聚肉桂叉丙二酸乙二醇酯聚酯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以重量百分含量计,还包括如下组份:
稳定剂 0.1%~5%;
增塑剂 0.1%~5%;
消泡剂 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稳定剂选自对苯二酚、对甲氧基苯酚、对苯醌、2,6-二叔丁基甲苯酚、酚噻嗪和蒽醌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增塑剂选自邻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和偏苯三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消泡剂选自磷酸酯、脂肪酸酯和有机硅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胶粘膜组件,包括依次层叠的轻离型膜层、胶粘层和重离型膜层,所述胶粘层由胶粘剂形成;
所述胶粘剂以重量百分含量计,包括如下组份:
所述高分子树脂选自丙烯酸酯聚合物、环氧树脂和聚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有机单体选自丙烯酸酯和乙烯基醚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甲基乙基酮、环己酮、丙二醇、N,N-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醇乙醚乙酸酯、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感光剂选自重氮苯醌、重氮萘醌磺酰氯、聚乙烯醇肉桂酸酯和聚肉桂叉丙二酸乙二醇酯聚酯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轻离型膜层包括第一柔性基材和涂覆在所述第一柔性基材表面的离型剂,所述第一柔性基材的涂覆有所述离型剂的表面和所述胶粘层接触;
所述重离型膜层包括第二柔性基材和涂覆在所述第二柔性基材表面的离型剂,所述第二柔性基材的涂覆有所述离型剂的表面和所述胶粘层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基材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氯乙稀薄膜或离型纸;
所述第二柔性基材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氯乙稀薄膜或离型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离型剂选自硅油和石蜡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胶粘层的厚度为20μm~200μm。
上述胶粘剂在电子装置领域的应用。
上述胶粘膜组件在电子装置领域的应用。
上述胶粘剂经过加热软化后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从而可以充分填充被粘贴物间的间隙,同时通过真空脱泡处理,使透明光学胶与被粘贴物之间的气泡去除干净,再通过紫外光照射,可以将透明光学胶硬化,充分实现其粘结性能,并且硬化后的光学胶其内部的气体分子不易再发生聚集而形成视觉可见的聚集气泡,因此可以有效解决胶粘组件的气泡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胶粘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一实施方式的胶粘剂,以重量百分含量计,包括如下组份:
高分子树脂可以选自丙烯酸酯聚合物、环氧树脂和聚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有机单体可以选自丙烯酸酯和乙烯基醚中的至少一种。
有机溶剂可以选自四氢呋喃、甲基乙基酮、环己酮、丙二醇、N,N-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醇乙醚乙酸酯、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感光剂可以选自重氮苯醌、重氮萘醌磺酰氯、聚乙烯醇肉桂酸酯和聚肉桂叉丙二酸乙二醇酯聚酯中的至少一种。感光剂的作用是在胶体吸收紫外光能后,经分解产生自由基或离子,进而引发有机单体聚合交联成网络结构,从而达到粘接材料的作用。
上述胶粘剂经过加热软化后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从而可以充分填充被粘贴物间的间隙,同时通过真空脱泡处理,使透明光学胶与被粘贴物之间的气泡去除干净,再通过紫外光照射,可以将透明光学胶硬化,充分实现其粘结性能,并且硬化后的光学胶其内部的气体分子不易再发生聚集而形成视觉可见的聚集气泡,因此可以有效解决胶粘组件的气泡问题。
胶粘剂还可以包括稳定剂、增塑剂和消泡剂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胶粘剂中包括稳定剂、增塑剂和消泡剂,胶粘剂中稳定剂、增塑剂和消泡剂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0.1%~5%、0.1%~5%和0.1%~5%。
当胶粘剂中含有稳定剂时,胶粘剂中稳定剂的重量百分含量可以为0.1%~5%。稳定剂可以选自对苯二酚、对甲氧基苯酚、对苯醌、2,6-二叔丁基甲苯酚、酚噻嗪和蒽醌中的至少一种。稳定剂可以用来减少胶粘剂存放时发生聚合,提高胶粘剂中高分子树脂和有机单体的存储稳定性。
当胶粘剂中含有增塑剂时,胶粘剂中增塑剂的重量百分含量可以为0.1%~5%。增塑剂可以选自邻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和偏苯三酸酯中的至少一种。增塑剂可以用于削弱聚合物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提高胶粘剂的柔韧性,松弛内应力,从而提高了胶粘剂的冲击强度。
当胶粘剂中含有消泡剂时,胶粘剂中消泡剂的重量百分含量可以为0.1%~5%。消泡剂可以选自磷酸酯、脂肪酸酯和有机硅中的至少一种。消泡剂可以用来防止和消除胶粘剂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气泡。
胶粘剂在紫外(UV)光辐照前呈胶粘态,具有正常的OCA胶粘性,在UV光辐照后发生硬化。上述胶粘剂在发生硬化后的体积变化率不大于5%。
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胶粘膜组件包括依次层叠的轻离型膜层10、胶粘层30和重离型膜层20。
轻离型膜层10包括第一柔性基材和涂覆在第一柔性基材表面的离型剂,第一柔性基材的涂覆有离型剂的表面和胶粘层30接触。其中,第一柔性基材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薄膜、聚乙烯(polyethylene,PE)薄膜、聚氯乙稀(polyvinylchloride,PVC)薄膜或离型纸。离型剂选自硅油和石蜡中的至少一种。当然,离型剂还可以是其他易于使轻离型膜层10剥离的材料。
重离型膜层20包括第二柔性基材和涂覆在第二柔性基材表面的离型剂,第二柔性基材的涂覆有离型剂的表面和胶粘层30接触。其中,第二柔性基材可以为PET薄膜、PE薄膜、PVC薄膜或离型纸。离型剂选自硅油和石蜡中的至少一种。当然,离型剂还可以是其他易于使重离型膜层20剥离的材料。需要注意的是,胶粘层30与轻离型膜层10之间的粘性要低于胶粘层30与重离型膜层20之间的粘性,从而实现在将轻离型膜层10撕离的时候胶粘层30与重离型膜层20之间可以很好的粘在一起而不会被带起产生拉胶现象。
胶粘层30的厚度为20μm~200μm。胶粘层30由胶粘剂形成。
胶粘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各组份:
高分子树脂可以选自丙烯酸酯聚合物、环氧树脂和聚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有机单体可以选自丙烯酸酯和乙烯基醚中的至少一种。
有机溶剂可以选自四氢呋喃、甲基乙基酮、环己酮、丙二醇、N,N-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醇乙醚乙酸酯、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感光剂可以选自重氮苯醌、重氮萘醌磺酰氯、聚乙烯醇肉桂酸酯和聚肉桂叉丙二酸乙二醇酯聚酯中的至少一种。感光剂的作用是在胶体吸收紫外光能后,经分解产生自由基或离子,进而引发有机单体聚合交联成网络结构,从而达到粘接材料的作用。
上述胶粘剂经过加热软化后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从而可以充分填充被粘贴物间的间隙,同时通过真空脱泡处理,使透明光学胶与被粘贴物之间的气泡去除干净,再通过紫外光照射,可以将透明光学胶硬化,充分实现其粘结性能,并且硬化后的光学胶其内部的气体分子不易再发生聚集而形成视觉可见的聚集气泡,因此可以有效解决胶粘组件的气泡问题。
胶粘剂还可以包括稳定剂、增塑剂和消泡剂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胶粘剂中包括稳定剂、增塑剂和消泡剂,胶粘剂中稳定剂、增塑剂和消泡剂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0.1%~5%、0.1%~5%和0.1%~5%。
当胶粘剂中含有稳定剂时,胶粘剂中稳定剂的重量百分含量可以为0.1%~5%。稳定剂可以选自对苯二酚、对甲氧基苯酚、对苯醌、2,6-二叔丁基甲苯酚、酚噻嗪和蒽醌中的至少一种。稳定剂可以用来减少胶粘剂存放时发生聚合,提高胶粘剂中高分子树脂和有机单体的存储稳定性。
当胶粘剂中含有增塑剂时,胶粘剂中增塑剂的重量百分含量可以为0.1%~5%。增塑剂可以选自邻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和偏苯三酸酯中的至少一种。增塑剂可以用于削弱聚合物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提高胶粘剂的柔韧性,松弛内应力,从而提高了胶粘剂的冲击强度。
当胶粘剂中含有消泡剂时,胶粘剂中消泡剂的重量百分含量可以为0.1%~5%。消泡剂可以选自磷酸酯、脂肪酸酯和有机硅中的至少一种。消泡剂可以用来防止和消除胶粘剂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气泡。
上述胶粘剂在硬化后的体积变化率不大于5%。
上述胶粘膜组件使用时,先将轻离型膜层10撕去,然后将胶粘层30粘贴在第一基材表面,接着将重离型膜层20撕去,再将第二基材粘贴在胶粘层30的另一个表面,得到贴合在一起的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接着将贴合在一起的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进行加热脱泡处理后采用紫外光照射进行硬化。
加热脱泡处理的温度可以为40℃~80℃,压强可以为0.4Mpa~0.65Mpa,时间可以为10min~60min。加热脱泡处理的目的是利用真空脱泡技术,去除贴合产生的气泡,同时使胶粘剂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可以进一步填充被粘物之间的间隙,从而除去气泡。另外,利用真空加压可以使胶粘剂填平装饰油墨边缘产生的断层,且流平不产生褶皱。
紫外光照射进行硬化的过程,紫外光的波长可以为200nm~400nm,能量可以为500mj/cm2~5000mj/cm2。采用紫外光照射进行硬化处理,可以将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贴合用的胶粘剂进行硬化,防止胶粘剂后续回弹变形,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胶粘剂的粘结性,此外还可以避免周围环境中的水汽影响其粘性和外观。进一步的,硬化后的光学胶其内部的气体分子不易再发生聚集形成视觉可见的气泡而影响产品外观,因此可以有效解决胶粘组件的气泡问题。
上述胶粘剂可以应用于电子装置领域,但不限于此。
上述胶粘膜组件可以应用于电子装置领域,但不限于此。
如图2所示,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包括传感器线路12、胶粘层14和面板18,面板18和胶粘层14接触的表面印有装饰油墨16。
图2所示的电子装置的制备方法如下:采用胶粘剂或胶粘膜组件将面板18上印有装饰油墨16的表面和传感器线路12贴合后进行加热脱泡处理,接着采用紫外光照射进行硬化。
加热脱泡处理的温度可以为40℃~80℃,压强可以为0.4Mpa~0.65Mpa,时间可以为10min~60min。加热脱泡处理的目的是利用真空脱泡技术,去除贴合产生的气泡,同时使胶粘剂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可以填充被粘物之间的间隙,从而除去气泡。紫外光照射的紫外光的波长可以为200nm~400nm,能量可以为500mj/cm2~5000mj/cm2。采用紫外光照射进行硬化,可以将面板18和传感器线路12贴合用的胶粘剂进行硬化,防止胶粘剂后续回弹变形,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胶粘剂的粘结性,此外还可以避免周围环境中的水汽影响其粘性和外观。进一步的,硬化后的光学胶其内部的气体分子不易再发生聚集形成视觉可见的气泡而影响产品外观,因此可以有效解决胶粘组件的气泡问题。另外,因为面板18上印有装饰油墨16,将传感器线路12与面板18进行贴合时,面板18在装饰油墨16处存在台阶。由于加热软化处理可以使胶粘剂具有流动性,利用真空加压可以使胶粘剂填平装饰油墨16边缘产生的台阶,且流平不产生褶皱,使电子装置的表面平整。
下面为具体实施例部分。
实施例1
将50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29g丙烯酸乙酯和1g重氮苯醌加入20g四氢呋喃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制得胶粘剂1。采用胶粘剂1将面板和传感器线路贴合后,在40℃以及压强为0.65Mpa的条件下脱泡处理40min,去除胶粘剂1中的气泡。接着,采用波长为365nm、能量为3000mj/cm2的紫外光对胶粘剂进行照射,对胶粘剂1进行硬化处理。采用胶粘剂1贴合面板和传感器线路后得到的产品,没有产生气泡,并且表面平整。
实施例2
将80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0g乙基丙烯酸乙酯和3.8g重氮萘醌磺酰氯加入5g环己酮中,然后加入0.5g对甲氧基苯酚、0.2g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和0.5g脂肪酸酯混合均匀后制得胶粘剂2。采用胶粘剂2将面板和传感器线路贴合后,在80℃以及压强为0.6Mpa的条件下脱泡处理10min,去除胶粘剂2中的气泡。接着,采用波长为365nm、能量为500mj/cm2的紫外光对胶粘剂进行照射,对胶粘剂2进行硬化处理。采用胶粘剂2贴合面板和传感器线路后得到的产品,没有产生气泡,并且表面平整。
实施例3
将55g乙基(2R)-2,3-环氧树脂丙烷酸酯、30g乙烯基乙醚和5g聚乙烯醇肉桂酸酯加入9.3g丙二醇中,接着加入0.3g对苯醌、0.1g邻苯二甲酸二异癸和0.3g有机硅,混合均匀后制得胶粘剂3。采用胶粘剂3将面板和传感器线路贴合后,在60℃以及压强为0.4Mpa的条件下脱泡处理60min,去除胶粘剂3中的气泡。接着,采用波长为365nm、能量为5000mj/cm2的紫外光对胶粘剂进行照射,对胶粘剂3进行硬化处理。采用胶粘剂3贴合面板和传感器线路后得到的产品,没有产生气泡,并且表面平整。
实施例4
将60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0g丙烯酸乙酯、10g乙烯基乙醚的和4g聚肉桂叉丙二酸乙二醇酯聚酯加入15.3g乙酸乙酯中,接着加入0.1g2,6-二叔丁基甲苯酚、0.5g偏苯三酸酯和0.1g磷酸酯,混合均匀后制得胶粘剂4。采用胶粘剂4将面板和传感器线路贴合后,在65℃以及压强为0.45Mpa的条件下脱泡处理30min,去除胶粘剂4中的气泡。接着,采用波长为365nm、能量为2000mj/cm2的紫外光对胶粘剂进行照射,对胶粘剂4进行硬化处理。采用胶粘剂4贴合面板和传感器线路后得到的产品,没有产生气泡,并且表面平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胶粘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含量计,由如下组份组成:
所述高分子树脂选自丙烯酸酯聚合物、环氧树脂和聚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有机单体为乙烯基醚;
所述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甲基乙基酮、环己酮、丙二醇、N,N-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醇乙醚乙酸酯、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感光剂选自重氮苯醌或重氮萘醌磺酰氯;
感光剂的作用是在胶体吸收紫外光能后,经分解产生自由基或离子,进而引发有机单体聚合交联成网络结构,从而达到粘接材料的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粘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含量计,还包括如下组份:
稳定剂 0.1%~5%;
增塑剂 0.1%~5%;
消泡剂 0.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选自对苯二酚、对甲氧基苯酚、对苯醌、2,6-二叔丁基甲苯酚、酚噻嗪和蒽醌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增塑剂选自邻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和偏苯三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消泡剂选自磷酸酯、脂肪酸酯和有机硅中的至少一种。
4.一种胶粘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轻离型膜层、胶粘层和重离型膜层,所述胶粘层由胶粘剂形成;
所述胶粘剂以重量百分含量计,由如下组份组成:
所述高分子树脂选自丙烯酸酯聚合物、环氧树脂和聚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有机单体为乙烯基醚;
所述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甲基乙基酮、环己酮、丙二醇、N,N-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醇乙醚乙酸酯、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感光剂选自重氮苯醌或重氮萘醌磺酰氯;
感光剂的作用是在胶体吸收紫外光能后,经分解产生自由基或离子,进而引发有机单体聚合交联成网络结构,从而达到粘接材料的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粘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轻离型膜层包括第一柔性基材和涂覆在所述第一柔性基材表面的离型剂,所述第一柔性基材的涂覆有所述离型剂的表面和所述胶粘层接触;
所述重离型膜层包括第二柔性基材和涂覆在所述第二柔性基材表面的离型剂,所述第二柔性基材的涂覆有所述离型剂的表面和所述胶粘层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粘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基材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氯乙稀薄膜或离型纸;
所述第二柔性基材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氯乙稀薄膜或离型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粘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剂选自硅油和石蜡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粘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层的厚度为20μm~200μm。
9.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胶粘剂在电子装置领域的应用。
10.如权利要求4~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胶粘膜组件在电子装置领域的应用。
CN201310298437.3A 2013-07-16 2013-07-16 胶粘剂及其应用、胶粘膜组件及其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609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98437.3A CN103360958B (zh) 2013-07-16 2013-07-16 胶粘剂及其应用、胶粘膜组件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98437.3A CN103360958B (zh) 2013-07-16 2013-07-16 胶粘剂及其应用、胶粘膜组件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0958A CN103360958A (zh) 2013-10-23
CN103360958B true CN103360958B (zh) 2016-08-24

Family

ID=49363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9843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60958B (zh) 2013-07-16 2013-07-16 胶粘剂及其应用、胶粘膜组件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609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79818A (zh) * 2016-06-28 2016-11-09 东莞市钛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局部浅层加热光学胶贴合方法及其装置
EP3508546A4 (en) * 2017-02-10 2019-12-04 LG Chem, Ltd. SUBSTRATIC TRANSFER BAND
CN106978094A (zh) * 2017-04-25 2017-07-25 深圳市力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胶、光学胶膜及制备方法
DE102018216865A1 (de) * 2018-10-01 2020-04-02 Tesa Se Verwendung einer verdickten alkoholischen Zusammensetzung zur vertikalen, blasenfreien Verklebung von Substraten sowie Verfahren zur vertikalen Fügung zweier Substrate
CN112831303B (zh) * 2021-02-20 2023-01-31 上海清津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去除胶水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52256A (en) * 1994-09-29 1996-09-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ositive resist composition containing naphthoquinonediazide compound having non-metallic atom directly bonded to the naphthalene ring
JP4935565B2 (ja) * 2007-08-01 2012-05-2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CN101149561A (zh) * 2007-10-26 2008-03-26 华中科技大学 用于光刻胶的主体成膜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0958A (zh) 2013-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0958B (zh) 胶粘剂及其应用、胶粘膜组件及其应用
CN101868510B (zh) 包括抗静电涂层的偏光膜
US10618267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image display device
KR101566061B1 (ko) 점착 필름, 이를 위한 점착제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부재
JP5322968B2 (ja)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フィルム、粘着剤組成物の製造方法及び粘着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5859942B2 (ja)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TWI522440B (zh) 黏著膜
KR20140113938A (ko) 자외선 경화형 광학 접착제
KR101758420B1 (ko) 점착제 조성물, 이로부터 형성된 점착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장치
TWI795355B (zh) 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片
CN103756600A (zh) 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及图像显示装置
KR101385038B1 (ko) 점착제 조성물, 점착필름,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부재
US20210107268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KR20130078599A (ko) 점착제 조성물, 점착필름,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부재
TWI732860B (zh) 雙面黏著片及積層體
JP2011079931A (ja) 粘着剤組成物の製造方法、粘着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粘着剤用原料組成物及び粘着フィルム
KR20160006290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점착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3333620B (zh) 胶粘组件的制备方法
TW201716246A (zh) 基板貼合法及使用該方法製備的產品
CN102268201B (zh) 一种硬涂层组合物和含有硬涂层组合物的硬化膜
CN104471005A (zh) 光学膜用粘结剂组合物
CN104730609B (zh) 一种偏光片及应用该偏光片的平板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KR102049595B1 (ko) 터치패널용 점착제 조성물 및 점착 시트
CN207210311U (zh) 一种oca光学胶膜
CN206768001U (zh) 一种加厚抗静电ab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Termination date: 201707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