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0356B - 一种屈螺酮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屈螺酮制备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屈螺酮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屈螺酮制备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0356B
CN103360356B CN201210089486.1A CN201210089486A CN103360356B CN 103360356 B CN103360356 B CN 103360356B CN 201210089486 A CN201210089486 A CN 201210089486A CN 103360356 B CN103360356 B CN 1033603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ospirenone
formula
preparation
compound
ad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8948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0356A (zh
Inventor
安晓霞
黄成军
毛锋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idi Pharmaceutical Co., Ltd.
Shanghai Chuangnuo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XIDI PHARMACEUTICAL CO Ltd
Shanghai Chuangnuo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XIDI PHARMACEUTICAL CO Ltd, Shanghai Chuangnuo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XIDI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8948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603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60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03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03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03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Steroid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屈螺酮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屈螺酮制备中的应用。所述中间体具有如下化学结构通式:通式中的R为H、Li、Na、K、1/2Mg、1/2Ca、NH4、CH3、CH2CH3、CH2CH2CH3、CH(CH3)2、CH2CH2CH2CH3、CH2CH(CH3)2或CH(CH3)3。所述中间体的制备包括如下合成路线中的步骤③或步骤②~③或步骤①~③:

Description

一种屈螺酮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屈螺酮制备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屈螺酮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屈螺酮制备中的应用,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屈螺酮化学名为6β,7β,15β,16β-二亚甲基-3-氧代-17α-孕甾-4-烯-21,17-羧酸内酯,是一种高效、副作用小的甾体类避孕药,具有抗盐皮质激素和抗雄激素的作用,是目前最重要的避孕药之一。
德国先灵公司(ScheringAG)在德国专利DE2652761中首次报道了屈螺酮化合物专利,但是该方法在17位引进侧链的第一步原料非常昂贵,成本高。德国先灵公司在欧洲专利EP0075189中报道了另一条合成路线,其合成路线如下:
此路线在氧化形成螺内酯时采用三氧化铬作为氧化剂,对环境不友好,且易生成许多副产物,难以纯化。
中国专利文献CN200610027940.5中报道了一种新的屈螺酮合成方法:
但是此路线采用的氧化剂仍是铬试剂,毒性大,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屈螺酮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屈螺酮制备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提供的屈螺酮中间体,具有如下化学结构通式:通式中的R为H、Li、Na、K、1/2Mg、1/2Ca、NH4、CH3、CH2CH3、CH2CH2CH3、CH(CH3)2、CH2CH2CH2CH3、CH2CH(CH3)2或CH(CH3)3
一种所述的屈螺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合成路线中的步骤③或步骤②~③或步骤①~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步骤①的操作如下:将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和有机碱在60~80℃反应10~60分钟,然后冷却到0~-10℃,加入三甲基溴化硫醚,在-5~5℃搅拌10~60分钟,再加入式I化合物,在-5~5℃反应,反应完成,冰水析晶,过滤,烘干,得式II化合物。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有机碱为C1-C5的醇所生成的醇钠、C1-C5的醇所生成的醇钾、C1-C4的烷基锂、二甲基亚砜的钠盐、二甲基亚砜的钾盐、氢化钠、钠氨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有机碱为叔丁醇钾或乙醇钠。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步骤②的操作如下:将乙醇钠溶于无水乙醇中,加热到30~35℃,加入缩合剂,升温至内温为35~40℃,搅拌10~30分钟,然后加入式II化合物,加热到回流,回流反应结束,降温到室温,冰水析晶,过滤,烘干,得式III化合物。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缩合剂为丙二酸与C1-C4的醇生成的丙二酸二酯、丙二酸与C1-C4的醇生成的丙二酸单酯、丙二酸单酯的碱金属盐、丙二酸单酯的碱土金属盐、丙二酸单酯的铵盐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缩合剂为丙二酸二乙酯、丙二酸单乙酯或丙二酸单乙酯钾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步骤③的操作如下:将式III化合物用四氢呋喃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溶解,然后加入无机碱,搅拌10~30分钟,加入氧化剂及催化剂,室温下搅拌反应,反应完成,静置,过滤,分液,收集有机层,干燥,浓缩,得式IV化合物。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无机碱为质量分数为5%~15%的碳酸钠水溶液。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氧化剂为碱金属次氯酸盐、碱土金属次氯酸盐、三氯异氰尿酸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催化剂为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4-甲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或4-苯甲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氧化剂为次氯酸钙或三氯异氰尿酸;所述的催化剂为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
所述的屈螺酮中间体在屈螺酮制备中的应用如下:将所述的屈螺酮中间体加入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和水中,加热到回流,回流反应结束,降温到室温,冰水析晶,过滤,烘干,即得屈螺酮。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选自二甲基亚砜、环丁砜、二甲基甲酰胺、二乙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1,3-二甲基-2-咪唑啉酮(DMI)、四甲基脲、2-吡咯烷酮、N-甲基吡咯烷酮、甲苯、乙苯、二甲苯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选自二甲基亚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所述中间体的制备及利用该中间体制备屈螺酮的过程中均无需再使用铬试剂、钌试剂等重金属试剂,也避免了使用如丙炔醇等剧毒试剂,降低了污染,符合工业化生产的环保要求;
2)应用本发明所述的中间体,使屈螺酮的制备简单易行,不需要苛刻操作条件和特殊设备,且无需柱层析纯化就能得到HPLC纯度≥99.7%的屈螺酮,对屈螺酮原料的工业化生产和屈螺酮制剂产品的质量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完整地说明。
下述实施例的反应路线如下所示:
实施例1
一、制备式II化合物
将60mL二甲基亚砜(DMSO)、40mL四氢呋喃(THF)、10g叔丁醇钾加热到60℃反应30分钟,然后冷却到0~-10℃,加入16g三甲基溴化硫醚,在0℃搅拌30分钟,再加入10g式I化合物,在0℃反应1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成,冰水析晶,过滤,烘干,得10.3克式II化合物。
TLC监测条件是:环己烷∶乙酸乙酯=1∶2。
二、制备式III化合物:3β,5β-二羟基-6β,7β,15β,16β-二亚甲基-5β-雄甾-21,17-羧酸内酯-21-甲酸乙酯
将12g乙醇钠溶于100mL无水乙醇中,加热到30~35℃,加入30mL缩合剂丙二酸二乙酯,升温至内温为35~40℃,搅拌10分钟,然后加入10g式II化合物,加热到回流,回流反应3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成,降温到室温,冰水析晶,过滤,烘干,得11.8克式III化合物:3β,5β-二羟基-6β,7β,15β,16β-二亚甲基-5β-雄甾-21,17-羧酸内酯-21-甲酸乙酯。
TLC监测条件是:环己烷∶乙酸乙酯=1∶2。
三、制备式IV化合物:6β,7β,15β,16β-二亚甲基-5β-羟基-3-氧代-17α-雄甾-21,17-羧酸内酯-21-甲酸乙酯
将10g式III化合物:3β,5β-二羟基-6β,7β,15β,16β-二亚甲基-5β-雄甾-21,17-羧酸内酯-21-甲酸乙酯加入140mL四氢呋喃和20mL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中,搅拌使完全溶解,然后加入200mL10%的碳酸钠水溶液,室温搅拌10分钟,再加入8g氧化剂次氯酸钙及0.1g催化剂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TEMPO),室温下搅拌反应1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成,静置,过滤,分液,收集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干有机溶剂,得9.5g式IV化合物:6β,7β,15β,16β-二亚甲基-5β-羟基-3-氧代-17α-雄甾-21,17-羧酸内酯-21-甲酸乙酯。
TLC监测条件是:环己烷∶乙酸乙酯=1∶2。
mp:187~190℃;
MS:m/e=457[M+H]+;m/e=439[M-H2O+H]+;[α]D 20=-77.20°(c=1,CHCl3);
1H-NMR(DMSO,8ppm):4.69-4.52(d,1H),4.26-4.09(d,2H),3.08-2.91(d,1H),2.91-2.58(m,1H),2.47-2.1(dd,3H),2.1-1.89(m,2H),1.84-1.31(m,9H),1.3-1.02(m,7H),1.01-0.64(m,8H),0.63-0.35(m,2H)。
四、制备屈螺酮
将10g式IV化合物:6β,7β,15β,16β-二亚甲基-5β-羟基-3-氧代-17α-雄甾-21,17-羧酸内酯-21-甲酸乙酯(即,本发明所述的屈螺酮中间体)加入60mL二甲基亚砜和6mL水中,加热到回流,回流反应8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成,降温到室温,冰水析晶,过滤,烘干,得7.5克屈螺酮;HPLC纯度为99.82%;比旋光值为-189.4°。
TLC监测条件是:环己烷∶乙酸乙酯=1∶2。
实施例2
一、制备式II化合物
同实施例1中所述。
二、制备式III化合物:3β,5β-二羟基-6β,7β,15β,16β-二亚甲基-5β-雄甾-21,17-羧酸内酯-21-甲酸
将12g乙醇钠溶于100mL无水乙醇中,加热到30~35℃,加入22mL缩合剂丙二酸单乙酯,升温至内温为35~40℃,搅拌10分钟,然后加入10g式II化合物,加热到回流,回流反应3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成,降温到室温,过滤,调节滤液的pH为6~7,冰水析晶,过滤,烘干,得11.1克式III化合物:3β,5β-二羟基-6β,7β,15β,16β-二亚甲基-5β-雄甾-21,17-羧酸内酯-21-甲酸。
TLC监测条件是:环己烷∶乙酸乙酯=1∶2。
三、制备式IV化合物:6β,7β,15β,16β-二亚甲基-5β-羟基-3-氧代-17α-雄甾-21,17-羧酸内酯-21-甲酸
将10g式III化合物:3β,5β-二羟基-6β,7β,15β,16β-二亚甲基-5β-雄甾-21,17-羧酸内酯-21-甲酸加入140mL四氢呋喃和20mL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中,搅拌使完全溶解,然后加入200mL10%的碳酸钠水溶液,室温搅拌10分钟,再加入8.2g氧化剂次氯酸钙及0.11g催化剂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TEMPO),室温下搅拌反应1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成,静置,过滤,调节滤液的pH为6~7,分液,收集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干有机溶剂,得9.3g式IV化合物:6β,7β,15β,16β-二亚甲基-5β-羟基-3-氧代-17α-雄甾-21,17-羧酸内酯-21-甲酸。
TLC监测条件是:环己烷∶乙酸乙酯=1∶2。
MS:m/e=429[M+H]+;m/e=411[M-H2O+H]+
1H-NMR(DMSO,8ppm):11.08-11.01(brs,1H),4.53-4.49(d,1H),3.05-2.87(d,1H),2.85-2.57(m,1H),2.45-2.0(dd,3H),2.0-1.84(m,2H),1.84-1.26(m,9H),1.26-0.98(m,7H),0.98-0.62(m,5H),0.61-0.35(m,2H)。
四、制备屈螺酮
将10g式IV化合物:6β,7β,15β,16β-二亚甲基-5β-羟基-3-氧代-17α-雄甾-21,17-羧酸内酯-21-甲酸(即,本发明所述的屈螺酮中间体)加入60mL二甲基亚砜和6mL水中,加热到回流,回流反应8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成,降温到室温,冰水析晶,过滤,烘干,得7.7克屈螺酮;HPLC纯度为99.79%;比旋光值为-188.6°。
TLC监测条件是:环己烷∶乙酸乙酯=1∶2。
实施例3
一、制备式II化合物
同实施例1中所述。
二、制备式III化合物:3β,5β-二羟基-6β,7β,15β,16β-二亚甲基-5β-雄甾-21,17-羧酸内酯-21-甲酸钠
将12g乙醇钠溶于100mL无水乙醇中,加热到30~35℃,加入33g缩合剂丙二酸乙酯钠盐,升温至内温为35~40℃,搅拌10分钟,然后加入10g式II化合物,加热到回流,回流反应3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成,降温到室温,过滤,调节滤液的pH为6~7,冰水析晶,过滤,烘干,得12克油状物:3β,5β-二羟基-6β,7β,15β,16β-二亚甲基-5β-雄甾-21,17-羧酸内酯-21-甲酸;将得到的油状物用120mL甲醇溶解,然后冷却到-5~0℃,加入1.5g甲醇钠,于-5~0℃搅拌2小时,抽滤、烘干,得到10.5gIII化合物:3β,5β-二羟基-6β,7β,15β,16β-二亚甲基-5β-雄甾-21,17-羧酸内酯-21-甲酸钠。
TLC监测条件是:环己烷∶乙酸乙酯=1∶2。
三、制备式IV化合物:6β,7β,15β,16β-二亚甲基-5β-羟基-3-氧代-17α-雄甾-21,17-羧酸内酯-21-甲酸钠
将10.5gIII化合物:3β,5β-二羟基-6β,7β,15β,16β-二亚甲基-5β-雄甾-21,17-羧酸内酯-21-甲酸钠加入140mL四氢呋喃和20mL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中,搅拌使完全溶解,然后加入200mL10%的碳酸钠水溶液,室温搅拌10分钟,再加入7.8g氧化剂次氯酸钙及0.10g催化剂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TEMPO),室温下搅拌反应1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成,静置,过滤,调节滤液的pH为6~7,分液,收集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干有机溶剂,得9.5g油状物:6β,7β,15β,16β-二亚甲基-5β-羟基-3-氧代-17α-雄甾-21,17-羧酸内酯-21-甲酸;将得到的油状物用95mL甲醇溶解,然后冷却到-5~0℃,加入1.2g甲醇钠,于室温搅拌2小时,抽滤、烘干,得到8.6g式IV化合物:6β,7β,15β,16β-二亚甲基-5β-羟基-3-氧代-17α-雄甾-21,17-羧酸内酯-21-甲酸钠。
TLC监测条件是:环己烷∶乙酸乙酯=1∶2。
MS:m/e=451[M+H]+;m/e=433[M-H2O+H]+
1H-NMR(DMSO,8ppm):4.74-4.62(d,1H),3.04-2.93(d,1H),2.93-2.65(m,1H),2.45-2.27(dd,3H),2.27-1.96(m,2H),1.91-1.31(m,9H),1.31-0.97(m,7H),0.97-0.61(m,10H),0.61-0.33(m,2H)。
四、制备屈螺酮
将10g式IV化合物:6β,7β,15β,16β-二亚甲基-5β-羟基-3-氧代-17α-雄甾-21,17-羧酸内酯-21-甲酸钠(即,本发明所述的屈螺酮中间体)加入60mL二甲基亚砜和6mL水中,加热到回流,回流反应8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成,降温到室温,冰水析晶,过滤,烘干,得7.6克屈螺酮;HPLC纯度为99.76%;比旋光值为-191.6°。
TLC监测条件是:环己烷∶乙酸乙酯=1∶2。
最后有必要在此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制备屈螺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式Ⅳ所示屈螺酮中间体加入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和水中,加热到回流,回流反应结束,降温到室温,冰水析晶,过滤,烘干,制得屈螺酮;式Ⅳ所示屈螺酮中间体的化学结构通式如下:通式中的R为H、Li、Na、K、1/2Mg、1/2Ca、NH4、CH3、CH2CH3、CH2CH2CH3、CH(CH3)2、CH2CH2CH2CH3、CH2CH(CH3)2或CH(CH3)3;所述的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选自二甲基亚砜、环丁砜、二甲基甲酰胺、二乙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1,3-二甲基-2-咪唑啉酮、四甲基脲、2-吡咯烷酮、N-甲基吡咯烷酮、甲苯、乙苯、二甲苯中的任意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式Ⅳ所示屈螺酮中间体的制备包括如下合成路线中的步骤③或步骤②~③或步骤①~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③的操作如下:将式Ⅲ化合物用四氢呋喃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溶解,然后加入无机碱,搅拌10~30分钟,加入氧化剂及催化剂,室温下搅拌反应,反应完成,静置,过滤,分液,收集有机层,干燥,浓缩,得式Ⅳ化合物;所述的无机碱为质量分数为5%~15%的碳酸钠水溶液;所述的氧化剂为碱金属次氯酸盐、碱土金属次氯酸盐、三氯异氰尿酸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催化剂为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4-甲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或4-苯甲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①的操作如下:将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和有机碱在60~80℃反应10~60分钟,然后冷却到0~-10℃,加入三甲基溴化硫醚,在-5~5℃搅拌10~60分钟,再加入式Ⅰ化合物,在-5~5℃反应,反应完成,冰水析晶,过滤,烘干,得式Ⅱ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碱为C1-C5的醇所生成的醇钠、C1-C5的醇所生成的醇钾、C1-C4的烷基锂、二甲基亚砜的钠盐、二甲基亚砜的钾盐、氢化钠、钠氨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②的操作如下:将乙醇钠溶于无水乙醇中,加热到30~35℃,加入缩合剂,升温至内温为35~40℃,搅拌10~30分钟,然后加入式Ⅱ化合物,加热到回流,回流反应结束,降温到室温,冰水析晶,过滤,烘干,得式Ⅲ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缩合剂为丙二酸与C1-C4的醇生成的丙二酸二酯、丙二酸与C1-C4的醇生成的丙二酸单酯、丙二酸单酯的碱金属盐、丙二酸单酯的碱土金属盐、丙二酸单酯的铵盐中的任意一种。
CN201210089486.1A 2012-03-30 2012-03-30 一种屈螺酮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屈螺酮制备中的应用 Active CN1033603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89486.1A CN103360356B (zh) 2012-03-30 2012-03-30 一种屈螺酮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屈螺酮制备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89486.1A CN103360356B (zh) 2012-03-30 2012-03-30 一种屈螺酮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屈螺酮制备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0356A CN103360356A (zh) 2013-10-23
CN103360356B true CN103360356B (zh) 2016-01-27

Family

ID=49362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89486.1A Active CN103360356B (zh) 2012-03-30 2012-03-30 一种屈螺酮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屈螺酮制备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603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77843A (zh) * 2016-05-12 2016-07-20 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连云港) 一种制备坎利酮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2443A (zh) * 2006-06-21 2007-12-26 上海迪赛诺医药发展有限公司 合成曲螺酮的方法
CN101503455A (zh) * 2009-03-11 2009-08-12 药源药物化学(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屈螺酮的方法及中间体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2443A (zh) * 2006-06-21 2007-12-26 上海迪赛诺医药发展有限公司 合成曲螺酮的方法
CN101503455A (zh) * 2009-03-11 2009-08-12 药源药物化学(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屈螺酮的方法及中间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0356A (zh) 2013-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9486B (zh) 生产n-酰基联苯基丙氨酸的方法
CN101792400B (zh) 一种阿戈美拉汀的合成方法
CN103333120A (zh) 甲基二磺隆的合成方法
CN110028462A (zh) 一种制备异噁唑啉类中间体及异噁唑啉的方法
CN103360356B (zh) 一种屈螺酮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屈螺酮制备中的应用
CN105037475A (zh) 坎利酮的制备方法
EP2909224B1 (en) An improve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fulvestrant
CN101921188B (zh) 生产2,4-二氯苯氧乙酸的方法
CN106397516B (zh) 坎格雷洛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553532B (zh) 一种4-溴乙酰基-2-甲基苯甲酸甲酯的制备方法
CN105272923A (zh) 一种制备马西替坦的方法
CN108707100A (zh) 一种艾瑞昔布中间体以及艾瑞昔布的制备方法
CN103601786A (zh) 甲基泼尼松龙关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1696185B (zh) 6-硝基-s-(-)-吲哚啉-2-甲酸的合成方法
CN104004044A (zh) 高纯度丙酸氟替卡松制备方法
CN115385903A (zh) 一种氰基取代苯并噁嗪-4-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10407905B (zh) 一种屈螺酮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1250211B (zh) 一类孕甾-16-烯-20s-乙酸酯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CN108299466B (zh) 一种改进的度鲁特韦合成方法
CN105017379A (zh) 一种高纯度度他雄胺的绿色合成方法
CN101857575A (zh) 2-氨基-5-甲基吡嗪的工业化制备方法
CN108358851B (zh) 2,4-二氯-6-苯乙烯基嘧啶类化合物的纯化方法
CN103254268A (zh) 一种制备度他雄胺的工艺
CN104418805B (zh) 一种达比加群酯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727266A (zh) 一种伊伐布雷定杂质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26

Address after: Pudong New Area Huinan town 201300 Hunan Road Shanghai City No. 9125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Chuangnuo Pharmaceutical Co., Ltd.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Xidi Pharma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3, 1999 Zhang Heng Road, Shanghai, 9, building 3, Pudong New Area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Xim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