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47714B - 用于车轮的防滑装置和用于安装该防滑装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轮的防滑装置和用于安装该防滑装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47714B
CN103347714B CN201280009229.0A CN201280009229A CN103347714B CN 103347714 B CN103347714 B CN 103347714B CN 201280009229 A CN201280009229 A CN 201280009229A CN 103347714 B CN103347714 B CN 1033477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e
wheel
tension part
shell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922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47714A (zh
Inventor
M.内里
L.法里纳
S.内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lden cup 11583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Koenig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4227805&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3347714(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enig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filed Critical Koenig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347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477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477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477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7/00Non-skid devices temporarily attachable to resilient tyres or resiliently-tyred wheels
    • B60C27/06Non-skid devices temporarily attachable to resilient tyres or resiliently-tyred wheels extending over the complete circumference of the tread, e.g. made of chains or cables
    • B60C27/062Non-skid devices temporarily attachable to resilient tyres or resiliently-tyred wheels extending over the complete circumference of the tread, e.g. made of chains or cables provided with fasten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7/00Non-skid devices temporarily attachable to resilient tyres or resiliently-tyred wheels
    • B60C27/06Non-skid devices temporarily attachable to resilient tyres or resiliently-tyred wheels extending over the complete circumference of the tread, e.g. made of chains or cables
    • B60C27/10Non-skid devices temporarily attachable to resilient tyres or resiliently-tyred wheels extending over the complete circumference of the tread, e.g. made of chains or cables having tension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cart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具有第一侧面(40a)、第二侧面(40b)和胎面(41)的车轮(40)的防滑装置(10)。固定布置(100)用来将防滑装置(10)固定到车轮(40)。防滑装置(10)的固定布置(100)包括适于由使用者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用脚操作的张紧部件(110),在第一位置,防滑装置(10)可从车轮(40)移除,在第二位置,防滑装置(10)基本上固定到车轮(40)。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操作防滑装置(10)的方法。

Description

用于车轮的防滑装置和用于安装该防滑装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轮的防滑装置和用于将该防滑装置安装到车轮的方法。防滑装置包括用以将防滑装置固定到车轮的容易使用的固定布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雪链(snow chain)通常通过以下方式安装到车轮:将雪链定位在车轮上;然后通过移动车辆而转动车轮;且然后重定位雪链和将雪链固定到车轮。现有技术解决方案已通过引入其中自动地安装雪链的不同概念而得以改进。自动安装通常通过使用弹簧部件和可预加载张力的张紧系统而实现。
在将雪链安装到车轮之后,车辆移动短距离,并且当车轮转动时,已装载到张紧系统中的弹簧自动地张紧并固定在雪链上使用的连接布置。EP 0,438,999 A1中公开了一种这样的系统。EP 0,438,999 A1中公开的雪链利用带有可枢转地连接的钩环(shackle)的刚性环,该钩环连接到两个弹簧。弹簧继而布置到横跨车轮的胎面(tread)延伸至车轮相对侧的连接布置的链条。
现有技术的雪链的区别在于,它们在预加载张紧系统时需要大量的人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使用且易于安装和固定到车轮的防滑装置。该目的至少部分地通过用于车轮的防滑装置来达到。车轮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胎面。防滑装置包括适于为车轮的胎面提供防滑表面的至少一个防滑部件。防滑装置还包括用于将防滑装置固定到车轮的固定布置。防滑装置的固定布置包括适于由使用者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操作的张紧部件,在第一位置,防滑装置可从车轮移除,在第二位置,防滑装置基本固定到车轮。张紧部件适于由使用者用脚操作。
本发明提供了在安装之后可容易地固定到车辆车轮的防滑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固定布置包括外壳。张紧部件适于相对于外壳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防滑装置适于适配具有第一直径的车轮,并且外壳具有第一长度,其中外壳的第一长度为车轮的第一直径的至少80%。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固定布置包括锁,优选地弹簧锁,其适于将张紧部件锁定在第二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外壳为具有纵向轴线的细长外壳,且张紧部件适于基本上与细长外壳的纵向轴线平行而移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当张紧部件从第一位置移置到第二位置时,外壳(优选地细长外壳)适于与车轮的一部分配合,优选地车轮轮辋的部分,或者轮胎的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张紧部件包括脚垫,优选地可枢转脚垫。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张紧部件包括第一和第二部段,第一部段布置在外壳的内部且布置到回缩部件,并且第二部段布置在外壳的外部,张紧部件的第二部段包括脚垫。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脚垫包括适于在外壳的表面上滑动的滑动部段和梯级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梯级表面相对于滑动部段可枢转地布置在可操作位置和运输位置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固定布置的张紧部件与柔性细长部件配合工作,其中,当张紧部件从第一位置移置到第二位置时,柔性细长部件被绷紧以将防滑装置固定到车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张紧部件从第二位置移置到第一位置,柔性细长部件至少部分地释放应力,由此允许从车轮移除防滑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固定布置包括至少一个回缩部件,例如至少一个弹簧或弹性体聚合物部件,其适于在张紧部件已移置到第二位置时赋予柔性细长部件力分量,该力分量起作用以绷紧柔性细长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固定布置包括外壳,并且回缩部件布置在外壳的内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防滑装置包括适于定位成基本邻近车轮的第一侧面的第一连接布置、适于定位成基本邻近车轮的第二侧面的第二连接布置,并且至少一个防滑部件在第一连接布置和第二连接布置之间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柔性细长部件在第一和第二连接布置之间且横跨车轮的胎面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第一连接布置包括具有第一端部的第一部分以及具有第一端部的第二部分,柔性细长元件在第一部分上的第一工作点和第二部分上的第二工作点之间且经过它们可移置地延伸,使得在绷紧柔性细长元件时,第一和第二部分的第一端部能够朝彼此移置到固定位置,在此,防滑装置可固定到车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第一和第二部分为弧形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将防滑装置附连到车辆的车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防滑装置安装到车轮;
使用脚赋予张紧部件力分量,以将张紧部件从第一位置移置到第二位置。
附图说明
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示出准备安装到车辆的车轮上的防滑装置;
图2示出当安装到车轮上时的防滑装置;
图3示出当安装到车轮上时的防滑装置;
图4示出在安装到车轮之后在固定布置被操作以将防滑装置固定到车轮之前的防滑装置;
图5示出在移置以用负荷加载回缩部件期间的防滑装置和支撑张紧部件的基座部件的部分;
图6示出防滑装置和基座部件的部分,张紧部件的脚垫定位在可操作位置,从而允许使用者踩压脚垫以加载回缩部件;
图7示出踩压脚垫以加载回缩部件的使用者;
图8a以朝外壳前侧的视图示出具有用以覆盖回缩部件的外壳的防滑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图8b以朝外壳侧面的视图示出图8a的外壳;
图9至图11更详细地示出图8a的外壳的部分,脚垫处于可操作位置;
图12a至图12j示出可以如何将防滑装置安装到车轮和从车轮移除;以及
图13a至图13c示出防滑装置的备选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用于为车辆的车轮提供防滑表面和改进的防滑性质的防滑装置10。根据本发明的防滑装置10的实施例示出为安装在车轮上的雪链10a,参见例如图2至图4,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过程。车轮被称为具有第一和第二侧面以及在它们之间的胎面。车轮可布置在诸如轿车、卡车等的任何类型的车辆上。如本文所用,车轮的第一侧面大体朝车辆布置,且车轮的第二侧面大体背向车辆布置。
转到图1,防滑装置10包括适于邻近或基本邻近车轮的第一侧面定位的第一连接布置11。第二连接布置12适于邻近或基本邻近车轮的第二侧面定位。在第一和第二连接布置之间为至少一个防滑部件13,其布置成为胎面提供改进的摩擦性质,从而实现在车辆使用期间在胎面和地面之间的改进摩擦。
防滑部件13可以是如例如图1至图4的图示实施例中所示的多个链段。然而,防滑部件可以是例如摩擦增加布或织物。(多个)防滑部件13在第一连接部件11和第二连接部件12之间横跨车轮的胎面延伸。
防滑装置还包括用于将防滑装置10固定到车轮的固定布置100。固定布置适于张紧或固定固定布置100的一个或多个部分,从而将防滑装置10固定到车轮。在所示实施例中,这通过使用柔性细长元件30实现。柔性细长元件30可以是链条、线材、钢丝、钢索、尼龙绳或线等。使用钢丝、钢索、线丝等(即,具有沿柔性细长元件的整个长度或一部分长度带有均匀直径的横截面的柔性细长元件)实现了相对于胎面上防滑部件的低间隙。然而,应当指出,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直径可沿柔性细长元件的长度不同。这允许柔性细长元件横跨胎面,而不超出防滑部件的高度。在所示实施例中,防滑部件为链条。在一实施例中,柔性细长元件的间隙低于(多个)防滑部件的间隙。低间隙还使得柔性细长元件在车轮和地面之间的非常纤细而紧密的配合成为可能,从而允许相比具有与防滑部件类似或较高间隙的链条更好地绷紧固定布置。
在所示实施例中,柔性细长元件30为布置成与固定布置100的张紧装置配合工作的钢丝。柔性细长元件30包括第一端部30a和第二端部30b(图1中未示出)。
第一连接部件11包括具有第一端部21的第一弧形部分20和具有第一端部23的第二弧形部分22。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弧形部分20与第二弧形部分22一体地形成。弧形部分20、22具有其自有的结构完整性,因此它们在没有任何外部影响或操纵的情况下保持其弧形。同时,它们可以足够柔性,以允许第一弧形部分相对于第二弧形部分部分地移置,例如借助于铰链连接或借助于材料本身的柔性。
如图1中所见,柔性细长元件30在第一弧形部分20的第一端部21和第二弧形部分22的第一端部23之间可移置地延伸。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弧形部分的第一端部21、23用作柔性细长元件30用的工作点21a、23a。柔性细长元件为可移置的,其自由漂浮,同时在将防滑装置10附连到车轮40期间与这些点配合,以便将第一端部21和23朝彼此移置。如下文将更详细描述的,柔性细长元件30基本上邻近第一弧形部分20和第二弧形部分22延伸,从而使得在绷紧柔性细长元件30时弧形部分20、22的第一端部21、23能够朝彼此移置,以将防滑装置10固定到车轮。
第二连接部件12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由具有圆形形式的链条形成。呈链条形式的第二连接部件12因此在其定位在车轮上之后具有基本圆形的形式。应当注意,相比第一连接部件11的弧形部分20、22,第二连接部件12不具有用于在其定位在例如地面上时保持圆形形式的完整性。然而,第二连接部件也可以是具有结构完整性的环状部件。
第一连接部件11在一实施例中可由防滑部件的部分形成。防滑部件可以例如是刚性部件且形成有钩状部分,该部分适于将防滑表面以把手状方式保持到车轮的第一侧面。
图2至图4示出如何可以将根据本发明的防滑装置10的实施例安装到车轮40上。车轮包括第一侧面40a、第二侧面40b和胎面41。使用者(未完全示出)面朝车轮40的第二侧面40b,而车轮的第一侧面40a面向车辆(未示出)。如由第一和第二臂所示,使用者抓握第一弧形部分20和第二弧形部分22,并且将呈多个链条形式的防滑部件13置于车轮40的胎面41上。第一弧形部分20和第二弧形部分22的第一端部21、23之后被插入或移动至车轮的背面,即,到车轮40的第一侧面40a,如图3所示,然后使用者可放开第一弧形部分20和第二弧形部分22。如果第一弧形部分20和第二弧形部分22一体地形成或由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和第二部分形成,则第一弧形部分20和第二弧形部分22可接着挠曲到合适的位置,从而恢复至由其自身的结构完整性支持的其初始松弛形式。图4示出在第一和第二弧形部分松弛之后的防滑装置。第一弧形部分20和第二弧形部分22因此适于定位在附连车轮的车辆的轮轴的任一侧上,即,在车轮的旋转轴线的任一侧上。这样,当防滑装置10安装在车轮上时,弧形部分布置成彼此相对。
当第一和第二弧形部分定位在车轮40的第一侧面40a时,在这种情况下呈钢丝31形式的柔性细长元件30需要绷紧。这借助于固定布置100来完成。固定布置100适于绷紧柔性细长元件30,使得弧形部分20、22的第一端部21、23朝彼此移置,从而围绕车轮40的基本整个周边适当地横跨胎面绷紧或拉动防滑部件13。面朝地面的车轮40的那部分当然由于车辆的重量而排除在外。然而,柔性细长元件30可容易地围绕面向地面的胎面的表面被绷紧。柔性细长元件30因此被用来在车轮转动时绷紧柔性细长元件30的力预加载。
柔性细长元件30延伸横跨车轮40的胎面41,以使得第一端部30a和第二端部30b均布置到固定装置100。柔性细长元件30因此从车轮40的第二侧面40b横跨胎面41延伸至车轮40的第一侧面40a,并且横跨胎面41返回至车轮40的第二侧面40b。柔性细长元件30因此在车轮40的第一侧面40a连续地延伸,而没有任何端部存在于车轮40的第一侧面40a。由于柔性细长元件30的第一端部30a和第二端部30b均布置到固定布置100,柔性细长元件30可被绷紧和拉伸至足够远,以使用短绷紧长度将防滑装置10固定到车轮40,如下文将描述的。图8示出在柔性细长元件30已被绷紧之后的车轮40的第一侧面40a。
柔性细长部件当然可以相比以上所述布置成其它构型,重要的是,防滑装置在绷紧柔性细长部件时被固定到车轮。柔性细长部件可包括第一成环部段,其将单个线丝附连到例如第一成环部段。在该实施例中,柔性细长部件的仅仅一端延伸横跨车轮的胎面。
如所注意到的,固定布置100具有由具有第一端部101和第二端部102的细长基座部件103限定的基本细长形式。第一张紧部件110和第二张紧部件120可移置地布置在固定布置100的细长基座部件103上。细长基座部件103在基本上作为圆直径的第二连接布置12的周边的点或部段之间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基座部件布置在外壳的内部,例如本文公开的外壳200。外壳可保护机构抵御污垢、雪或其它环境因素。
第一张紧部件110和第二张紧部件120各自包括锁定机构111、121,其可被操作以分别锁定第一和第二张紧部件110、120的位置以防止沿细长基座部件103移动。锁定机构111、121适于与细长基座部件103的带棘齿表面104配合工作,带棘齿表面104在细长基座部件103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然而,使用弹簧促动的棘齿部件,其与细长基座部件103的带棘齿表面104配合,第一和第二张紧部件110、120可在朝细长基座部件103的第二端部102的方向上移置,同时被防止在朝细长基座部件103的第一端部101的方向上移置。因此,根据一实施例,第一和第二张紧部件110、120以及细长基座部件103包括锁定装置,使得它们能够在朝细长基座部件103的第二端部102的方向上移置,同时被防止在朝细长基座部件103的第一端部101的方向上移置。锁定机构111、121可进一步被操作以将第一和第二张紧部件110、120解锁,使得能够在细长基座部件的纵向方向上的任何方向上移置。
基座部件103在一实施例中可以仅起支撑部件的作用,以在移置期间支撑至少第一张紧部件110,使得第一张紧部件不对偏或被夹挤。在一实施例中,外壳用作支撑部件,使得第一张紧部件和可选地第二张紧部件可在外壳内部自由延伸。因此,可存在具有如本文所述的基座部件103和外壳200两者或仅具有外壳200而没有基座部件103的实施例,如下文将描述的。
根据一方面,当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置时,张紧部件110由自保持元件或刚性元件(例如,基座部件103或外壳200)支撑。
至少一个回缩部件130布置在第一张紧部件110和第二张紧部件120之间。至少一个回缩部件130布置在第一张紧部件和柔性细长部件30之间。在所示实施例中,回缩部件130由弹性体橡胶状部件形成,该部件可以是细长的和随后回缩的。也可使用弹簧或类似装置。
在图7中,第一张紧部件110已在细长基座部件103的纵向方向上朝细长基座部件103的第二端部102移置,由此在这种情况下呈两个弹性体橡胶状部件131、132形式的回缩部件130被张紧。第一张紧部件110因此已朝与第一端部30a和第二端部30b横跨车轮40的胎面41的位置基本上相对的位置移置,因而容易远离该位置。柔性细长元件30的第一端部30a和第二端部30b因此被回缩部件130拉紧,因为回缩部件130正尝试通过自行回缩而保持其初始状态或松弛状态。由箭头F所示的力分量被施加到第二张紧部件120和柔性细长元件30。第一张紧部件110可使用锁定机构111或通过例如弹簧锁锁定在张紧位置。
第二张紧部件120和因此柔性细长元件30的第一端部30a和第二端部30b在旋转车轮时将被允许借助于回缩部件130朝第一张紧部件110回缩。防滑装置10因此在车轮40转动时自动地固定到车轮40,并且柔性细长元件30由于第二张紧部件120的移置而被允许横跨车轮40的胎面41充分回缩。
第一弧形部分20和第二弧形部分22可由开口环部件25形成,如在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的Thule Sweden AB的欧洲专利申请No. 11154659.4中更详细描述的。Thule Sweden AB的欧洲专利申请No. 11154659.4还更详细地公开了可以如何安装和拆卸防滑装置。开口环部件可由诸如弹簧钢的可弯曲但基本上或在一定程度上完全自保持的材料制成。护套构件或管构件包括开口环部件的形式且保护柔性细长元件30和开口环部件。然而,护套构件可以是刚性的或柔软的,同时对于防滑装置的恰当附连和此类防滑装置可经受的力来说足够结实。防滑部件13连接到开口环部件25,开口环部件25在所示实施例中形成第一连接布置11的一部分。然而,柔性细长元件30可使用单独的环等附连到开口环部件25或作为连续的片材部件。
为了移除防滑装置,诸如锁定机构111、121的锁定机构被操作以将第一和第二张紧装置110、120解锁,然后可拉动弧形部分22中的一个以将防滑部件13从车轮40的胎面41松开。然后,可将防滑装置10简单地从车轮40移除。在仅仅存在一个锁定机构的情况下,例如图8a至图12所示的实施例,通过例如在图8a所示方向上按下释放按钮300而将锁解锁。
如图5至图7所示,第一张紧部件110可设有脚垫,以便能够用脚操作第一张紧部件110。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可用脚操作防滑装置10。第一张紧部件110可设有脚垫150,优选可枢转的脚垫。为了移置第一张紧部件110并因此赋予第二张紧部件120力分量,脚垫150可定位在可操作位置,如在图6和图10至图11中所示。在可操作位置,脚垫基本垂直于细长基座部件103和/或外壳200。如由图7中的箭头所示,第一张紧部件120可由使用者的脚朝细长基座部件103的第二端部102移置,也就是朝与第一端部30a和第二端部30b横跨车轮的胎面41的位置基本上相对的位置,从而容易远离该位置。如所注意到的,回缩部件130被拉伸和因此向第二张紧部件120施加力分量,以拉动柔性细长元件30的第一端部30a和第二端部30b。当车轮转动时,第二张紧部件120将朝第一张紧部件110回缩,并且防滑装置10将固定到车轮40。第二张紧部件120可起到在回缩部件和柔性细长部件之间的联接部件的作用。
柔性细长部件30可以直接布置到回缩部件130,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第二张紧部件,例如第二张紧部件120。然而,第二张紧部件可能是有利的,尤其是在使用外壳200时,因为它防止回缩部件对偏。第二张紧部件可因此起到回缩部件的部分和/或柔性细长部件的部分的引导部件的作用。
图8a至图8b示出包括脚操作的张紧部件、回缩部件和外壳200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外壳200本身可起到回缩部件130的基座部件的作用,或者可选地涵盖基座部件103,如参照例如图5至图7所公开的。外壳包括细长形式且适于覆盖回缩部件130以免暴露于可损坏固定布置的机构的污垢、雪或其它异物。防滑装置10因此包括至少部分地由外壳200涵盖的固定布置。图8a以朝外壳200的前侧的视图示出固定布置100的部分,而图8b以朝外壳200的侧面的视图示出固定布置100的部分。车轮在图8a至图8b中示意性地以虚线指示。
外壳200包括呈进入外壳200内部的通孔形式的狭槽201。狭槽201基本上沿外壳200的整个长度或至少沿外壳的70%长度延伸。在这种情况下类似于第一张紧部件110的张紧部件从外壳200的内部延伸穿过狭槽201。
第一张紧部件110包括布置在外壳200内部的第一部段110a和布置在外壳200外部的第二部段110b。布置在外壳200外部的第一部段110a包括脚垫150,其优选地可围绕枢转轴线(在这种情况下呈螺栓形式的轮轴)枢转。脚垫150可因此在如图7和图10至图11所示的可操作位置和如例如图8b所示的运输位置之间移置。
如图8b中所见,车轮具有直径D1。车轮具有轮辋210和轮胎220。轮辋210的直径D2如可注意到的那样略小于外壳200的长度LH,而车轮(即,包括轮胎220的轮辋210)的直径D1略大于外壳200的长度LH。当使用者至少从图6所示的第一位置向图7所示的第二位置操作脚垫以加载回缩部件时,外壳200将搁置在轮胎220的表面S上。轮胎的表面S将因此反作用于使用者在朝第二位置按压脚垫时可施加到外壳200的任何旋转运动。这样的旋转运动已在图8b中用箭头指示。在图8b中,外壳200为部分透明的,以看到外壳200的内部。回缩部件130和柔性细长元件30的部分也已在图8b中示出。
张紧部件110包括第一部段112和第二部段113,第一部段112布置在外壳200的内部且联接到回缩部件130。第二部段113布置在外壳200的外部且包括可枢转脚垫150。张紧部件110因此相对于外壳200包括第一内部部段和第二外部部段。张紧部件110的第一部段112布置有锁定装置,以使得张紧部件110能够优选地用弹簧锁锁定在第二位置。以对应的方式,在外壳200的一端,在张紧部件110的第二位置附近,外壳设有用于将张紧部件110锁定在第二位置的装置。使用者可简单地按下脚垫150以将脚垫移置到第二位置并因此加载回缩部件130。在释放脚垫的压力之后,张紧部件110将借助于弹簧锁保持在第二位置。
图9更详细地示出张紧部件110和外壳200的部分。如所注意到的,可枢转脚垫150包括切口151,即,用于在可操作位置和运输位置之间移置脚垫150从而使得使用者能够将可枢转脚垫拉出到可操作位置的装置,如例如图10所示。脚垫150可由例如弹簧偏压到运输位置。
张紧部件110具有至少一个滑动部段或滑动表面,其适于在外壳200的对应表面上滑动。防滑装置的外壳200因此适于具有至少一个引导滑动表面230。引导滑动表面230由可与张紧部件110的部分配合的凸缘231形成,但在其它实施例中可由狭槽、脊部、凹槽等形成。在所示实施例中,张紧部件110的第二部段113包括布置成与外壳200的引导滑动表面230配合工作的滑动表面。应当指出,第一部段可设有滑动表面以支撑第二部段的滑动表面,或者作为张紧部件的第二部段的滑动表面的备选方案。
外壳200还包括至少一个开口,柔性细长部件30的至少部分可延伸穿过该开口。可选地,布置成与回缩部件130和柔性细长部件30配合的任何部件可延伸穿过该开口。
图12a至图12j示出可以如何将防滑装置安装到车轮和从车轮移除。图12a至图12j按外观顺序示出使用者如何向外弯曲环状部件,从而增加弧形部分的端点之间的距离。防滑装置可随后安装到车轮,例如,如以上参照图1至图7所述和如图12b至图12c所示。图12d示出在已安装防滑装置之后车轮40的相对侧。图12e示出如何将可枢转脚垫150定位在可操作位置,即准备由使用者踩下。图12f示出使用者如何通过踩下脚垫150直到脚垫150锁定在第二位置来操作固定布置100。图12g示出如何将脚垫150定位在运输位置,在此,车辆准备移动,例如,使用者可将车辆开走。
为了移除防滑装置10,使用者可通过释放张紧部件110而释放施加到柔性细长部件(未示出)和回缩部件(未示出)的张力。这通过按下至少一个按钮300以将张紧部件从弹簧锁释放来完成,如图12h所示。在图12i中,当允许回缩部件松弛时,移除回缩部件的负荷或张力。柔性细长部件因此被允许再次基本自由地延伸,并且第一和第二弧形部分可被移置。在图12j中,防滑装置已从车轮40拆除并且一旦已从防滑装置移除车轮40即可被完全移除。
图13a至图13c示出一备选实施例,其中防滑装置为以Thule S.p.A名义在EP 2050591 B1中描述的类型。防滑装置以把手状方式布置到车轮40并且使用连接到车轮(例如到车轮的螺栓)的毂盘400。防滑装置可完全从车轮40的外部安装,即,车轮40不必为了安装防滑装置而移动。中心毂盘400被构造成朝上面安装防滑装置10的车轮40的轮毂设置且与其基本重合。多个臂410从毂盘400径向突出且包括设计成设置在轮胎胎面上的末端元件。连接到末端元件的链条的部分形成防滑部件13,以便在这种情况下在轮胎胎面41上形成环。适于固定到车轮固定螺栓或螺母的适配装置(未示出)承载穿过将由使用者张紧的防滑装置10的毂盘的张紧带或链条。在张紧时,防滑装置的毂盘400朝车轮40移动以将防滑装置锁定到车轮。
如在图13a至图13c中可见,脚垫150上下移置以将张紧带(即柔性细长元件)张紧,并将其围绕辊卷起,如在EP 2050591 B1中公开的。

Claims (17)

1.一种用于具有第一侧面(40a)、第二侧面(40b)和胎面(41)的车轮(40)的防滑装置(10),
所述防滑装置(10)包括:至少一个防滑部件(13),其适于为所述车轮(40)的所述胎面(41)提供防滑表面;固定布置(100),其用于将所述防滑装置(10)固定到所述车轮(40),
所述防滑装置(10)的所述固定布置(100)包括适于由使用者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操作的张紧部件(110),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防滑装置(10)能够从所述车轮(40)移除,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防滑装置(10)基本上固定到所述车轮(40),
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部件(110)适于由所述使用者用脚操作,所述固定布置(100)包括刚性支撑单元,并且所述张紧部件(110)包括滑动部段(111),其适于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在所述刚性支撑单元上滑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支撑单元是基座部件(103)或外壳(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布置(100)包括外壳(200),并且所述张紧部件(110)适于相对于所述外壳(200)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装置(10)适于适配具有第一直径(D1)的车轮(40),并且所述外壳(200)具有第一长度(LH),其中所述外壳(200)的所述第一长度(LH)为所述车轮(40)的所述第一直径(D1)的至少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布置(100)包括锁,其适于将所述张紧部件(110)锁定在所述第二位置。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为弹簧锁。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0)为具有纵向轴线(A)的细长外壳,并且所述张紧部件(110)适于基本上与所述细长外壳的所述纵向轴线(A)平行而移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40)包括轮辋(210)和轮胎(220),并且在所述张紧部件(110)从所述第一位置移置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细长外壳适于与所述轮辋(210)的部分或所述车轮(40)的所述轮胎(220)的部分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部件(110)包括脚垫(150)。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部件(110)包括可枢转脚垫。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脚垫(150)处于可操作位置时且在所述防滑装置已安装到所述车轮(40)之后,脚垫(150)布置成基本垂直于所述车轮(40)。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布置(100)的所述张紧部件(110)与柔性细长部件(30)配合工作,其中,当所述张紧部件(110)从所述第一位置移置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柔性细长部件(30)被绷紧以将所述防滑装置(10)固定到所述车轮(4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张紧部件(110)从所述第二位置移置到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柔性细长部件(30)至少部分地释放应力,由此允许所述防滑装置(10)从所述车轮(40)的移除。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布置(100)包括至少一个回缩部件(130),当所述张紧部件(110)已移置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回缩部件(130)适于赋予所述柔性细长部件(30)力分量,所述力分量起作用以绷紧所述柔性细长部件(30)。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回缩部件(130)为至少一个弹簧或弹性体聚合物部件。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布置包括外壳(200),并且张紧部件(110)包括第一和第二部段,所述第一部段布置在所述外壳(200)的内部且布置到回缩部件(130),并且所述第二部段布置在所述外壳(200)的外部。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部件(110)的所述第二部段包括所述脚垫(150)。
CN201280009229.0A 2011-02-16 2012-02-16 用于车轮的防滑装置和用于安装该防滑装置的方法 Active CN1033477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1154659.4 2011-02-16
EP11154659.4A EP2489528B1 (en) 2011-02-16 2011-02-16 Anti slip device for a wheel
EP20110184536 EP2489529B1 (en) 2011-02-16 2011-10-10 Anti slip device for a wheel and a method for mounting the anti slip device
EP11184536.8 2011-10-10
PCT/EP2012/052709 WO2012110609A1 (en) 2011-02-16 2012-02-16 Anti slip device for a wheel and a method for mounting the anti slip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47714A CN103347714A (zh) 2013-10-09
CN103347714B true CN103347714B (zh) 2016-08-10

Family

ID=44227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9229.0A Active CN103347714B (zh) 2011-02-16 2012-02-16 用于车轮的防滑装置和用于安装该防滑装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91454B2 (zh)
EP (2) EP2489528B1 (zh)
CN (1) CN103347714B (zh)
CA (1) CA2827440A1 (zh)
WO (2) WO20121106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223352A1 (de) 2015-11-25 2017-06-01 Rud Ketten Rieger & Dietz Gmbh U. Co. Kg Gleitschutzvorrichtung mit einem über die Lauffläche geführten Zugmittel und einem Flaschenzug für das Zugmittel
DE102015223350A1 (de) 2015-11-25 2017-06-01 Rud Ketten Rieger & Dietz Gmbh U. Co. Kg Gleitschutzvorrichtung mit einem über die Lauffläche geführten Zugmittel zum gleichzeitigen Zusammenziehen von Innenhalterung und Traktionsabschnitt
DE102015223355A1 (de) 2015-11-25 2017-06-01 Rud Ketten Rieger & Dietz Gmbh U. Co. Kg Gleitschutzvorrichtung mit einem innerhalb eines Kettenstrangs über die Lauffläche geführten Zugmittel und starrem Haltekörper
DE102016104747A1 (de) * 2016-03-15 2017-09-21 pewag Schneeketten GmbH Gleitschutzkette mit Spanneinrichtung
IT202000007273A1 (it) 2020-04-06 2021-10-06 Konig Spa Dispositivo antislittamento per ruot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39480A1 (de) * 1969-08-02 1971-02-18 Anton Kuisle Einrichtung zur Erhoehung der Greifwirkung von Kraftfahrzeugraedern
US4862937A (en) * 1987-05-20 1989-09-05 Masahiro Nakajima Antiskid attachment for automotive wheels
CN1533335A (zh) * 2001-07-26 2004-09-29 Rud-���������������ϴ����Ϲ�˾ 用于汽车轮的防滑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606090A (en) 1926-11-09 Unit ed s
US1551602A (en) 1921-02-24 1925-09-01 N On Chain Corp Off Tire-skid-chain connecter
US1462249A (en) 1922-02-02 1923-07-17 Slama Lewis Tire-chain tightener and lock
US1547524A (en) * 1925-01-07 1925-07-28 Samovitz Henry Chain-connecting hook
NO118829B (zh) * 1969-01-25 1970-02-16 O Torgersen
USD263460S (en) 1979-09-04 1982-03-23 Leach Kant F Combined tire chain applicator and tensioner
JPS60255511A (ja) * 1984-05-31 1985-12-17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タイヤのすべり止め装置
DE3636313A1 (de) 1986-10-24 1988-04-28 Weissenfels Spa Gleitschutzkette fuer fahrzeugreifen von schwerlastfahrzeugen
CH677215A5 (en) * 1989-01-21 1991-04-30 Alfred Beck Snow chain with rigid retainer fitted behind wheel - has two separate chains, to cover wheel section against ground during assembly, pulled into place by spring when wheel moves
USD320925S (en) 1989-07-19 1991-10-22 Robert G. Barbour Double-locking anchor chain tensioner
AT396091B (de) 1990-01-26 1993-05-25 Glinzner Wilhelm Mag Gleitschutzkette fuer fahrzeugreifen
EP0594909B1 (en) 1992-10-29 1996-12-27 YOSHIDA, Hirokazu Tyre chain and method of mounting it
AT467U1 (de) 1994-01-31 1995-11-27 Mangold A Oberland Schneekette Gleitschutzkette
US5572771A (en) 1994-11-22 1996-11-12 Kelleghan; Brian J. Strap buckle
SI9600006A (en) * 1996-01-11 1997-08-31 Jurij Pirsic Snow chains
US5692403A (en) 1996-07-08 1997-12-02 Ling; Chong-Kuan Doubly lockable belt locking device
DE19708756C2 (de) * 1997-03-04 2002-07-11 Weissenfels Spa Spannschloss für Gleitschutzkette
CA2217132A1 (en) * 1997-10-23 1999-04-23 Guy Orsali Traction-aid device for a vehicle wheel
US6026876A (en) * 1998-03-25 2000-02-22 Snyder; Frank L. Tire traction enhancement system
US6199412B1 (en) * 1999-05-13 2001-03-13 Sam R. Kennedy Lockable tie down strap
US6684667B2 (en) 2001-08-10 2004-02-03 Zelco Industries, Inc. Luggage strap with ratchet and lock
EP1331109A3 (de) 2002-01-24 2003-12-03 PEWAG AUSTRIA GmbH Gleitschutzkette
JP3780219B2 (ja) 2002-03-18 2006-05-31 Ykk株式会社 バックル
US6868587B2 (en) 2002-09-11 2005-03-22 Roy Rard Strap tensioner
USD496881S1 (en) 2003-12-10 2004-10-05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Strap adjusting and locking device
EP1766168B1 (en) 2004-06-03 2010-08-04 CMH Products Pty Ltd Lockable tie down
DE202004010579U1 (de) 2004-07-05 2004-09-30 Rud-Kettenfabrik Rieger & Dietz Gmbh U. Co. Spannelementhalterung für Gleitschutzketten
WO2007030956A1 (de) * 2005-09-13 2007-03-22 Confon Ag Gleitschutzvorrichtung für fahrzeugräder mit zentraler spanneinheit
TWI284173B (en) 2005-10-14 2007-07-21 Sinox Co Ltd Strap lock with both cipher setting and key operation functions
EP1803592A1 (en) * 2006-01-03 2007-07-04 Emrah Bozkurt A central tightening system for anti-skid devices and an anti-skid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7712497B2 (en) * 2007-05-01 2010-05-11 Scs Systems Co., Ltd. Anti-slipping device for dual tires
PL2050591T3 (pl) * 2007-10-15 2010-06-30 Thule Spa Urządzenie przeciwpoślizgowe z montażem od strony zewnętrznej
FR2942173B1 (fr) * 2009-02-13 2013-02-22 Com2I Dispositif antiderapant pour pneu d'une roue de vehicule
US20100252160A1 (en) * 2009-04-03 2010-10-07 Debra L. Gelowicz Wheel hub connection-free tire traction device
US8800622B2 (en) * 2010-06-15 2014-08-12 Jerry F. Safranek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a friction increase device
USD677537S1 (en) * 2011-12-22 2013-03-12 Thule Sweden Ab Snow chain tensioner
EP3556577B1 (en) * 2012-08-20 2021-03-17 Ice Adaptive Tires, LLC Ice adaptive tire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39480A1 (de) * 1969-08-02 1971-02-18 Anton Kuisle Einrichtung zur Erhoehung der Greifwirkung von Kraftfahrzeugraedern
US4862937A (en) * 1987-05-20 1989-09-05 Masahiro Nakajima Antiskid attachment for automotive wheels
CN1533335A (zh) * 2001-07-26 2004-09-29 Rud-���������������ϴ����Ϲ�˾ 用于汽车轮的防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89529A1 (en) 2012-08-22
EP2489529B1 (en) 2013-09-18
WO2012110609A1 (en) 2012-08-23
WO2012110610A1 (en) 2012-08-23
US8991454B2 (en) 2015-03-31
EP2489528A1 (en) 2012-08-22
CN103347714A (zh) 2013-10-09
US20140053963A1 (en) 2014-02-27
CA2827440A1 (en) 2012-08-23
EP2489528B1 (en) 2015-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47714B (zh) 用于车轮的防滑装置和用于安装该防滑装置的方法
US6964446B2 (en) Retractable car cover
CA1165676A (en) Skid protection device for wheels
EP1980423A3 (en) Textile anti-skid device for vehicle wheels
US6530406B1 (en) Chain tighte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US20090050249A1 (en) Anti-slipping device for dual tires
JP4879280B2 (ja) 締め付けシステムおよび滑り止めまたは牽引力強化装置
JP5628836B2 (ja) 車両車輪のタイヤ用の滑り止め装置
US4036273A (en) Traction augmenting road grips
JPH06102407B2 (ja) 対角線状タイヤチェーン
US20120025596A1 (en) Traction belt attachment
US20060144493A1 (en) Tire chain assembly
CA2818590C (en) Device for increasing tire friction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JP2545272B2 (ja) 自動車用タイヤ滑り止めの締結装置
KR101421473B1 (ko) 차량용 휠 부착 미끄럼방지장치
KR20140000975U (ko) 눈길 미끄럼 방지용 타이어 커버
EA013257B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легчения установки приспособления противоскольжения на колес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WO2010117101A1 (ko) 모래길 또는 진흙길용 복륜 타이어 구동 보조 장치
JP2719360B2 (ja) タイヤ滑り止め装置
JPH02189208A (ja) タイヤ滑り止め装置
TR2023016825A2 (tr) Gergi̇ mekani̇zmali pati̇naj zi̇nci̇ri̇
WO1999022950A1 (en) Tire chain wrapper
JPS63101105A (ja) タイヤ滑り止め装置
JPH02102806A (ja) タイヤ滑り止め装置
JPS62187605A (ja) タイヤの滑止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What top Hiller of Sweden

Applicant after: Koenig Intellectual Property

Address before: What top Hiller of Sweden

Applicant before: Golden cup 11583 Co.,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630

Address after: What top Hiller of Sweden

Applicant after: Golden cup 11583 Co.,Ltd.

Address before: What top Hiller of Sweden

Applicant before: Thule Sweden AB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