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39050A - 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39050A
CN103339050A CN2011800665724A CN201180066572A CN103339050A CN 103339050 A CN103339050 A CN 103339050A CN 2011800665724 A CN2011800665724 A CN 2011800665724A CN 201180066572 A CN201180066572 A CN 201180066572A CN 103339050 A CN103339050 A CN 1033390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time
running
door
elev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65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39050B (zh
Inventor
江藤正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39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39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39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390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66B1/14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 B66B1/18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with means for storing pulses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s of several cars or c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6B1/2408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where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is of importance, i.e. by means of a supervisory or group controller
    • B66B1/2458For elevator systems with multiple shafts and a single car per sh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02Door or gate operation
    • B66B13/14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02Door or gate operation
    • B66B13/14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 B66B13/143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electrical
    • B66B13/146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electrical method or algorithm for controlling do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10Details with respect to the type of call input
    • B66B2201/101Single call inp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16Energy consump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Abstract

一种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其将多台电梯控制装置作为一个组群进行管理及控制,其具有:层站呼梯分配单元,其针对由层站呼梯登记单元登记的层站呼梯分配特定轿厢;运转预测单元,其在特定轿厢停靠于所响应的层站时,预测到达由层站呼梯登记单元登记的下一个层站的运转是再生电力的再生运转还是消耗电力的动力运转,并且预测再生运转或者动力运转的时间;以及开门时间控制单元,其将运转预测单元预测出的特定轿厢的再生运转或者动力运转的时间、与已经进行了预测并正在进行动力运转或者再生运转的其它轿厢的剩余行进时间进行比较,运算特定轿厢和其它轿厢同时进行再生运转和动力运转的重合时间,改变在运算中使用的特定轿厢的设定开门时间,求出能够得到更长的重合时间的开门时间而进行关门。

Description

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在将控制多台电梯轿厢的电梯装置作为一个组群进行管理的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中,利用电梯运转时的再生电力。
背景技术
通常,在电梯系统中,电梯轿厢和对重通过绳索相连接,对重的重量设定为在额定乘客人数的一半数量的人员搭乘电梯轿厢时与轿厢平衡。因此,在空轿厢向上方行进时,对重的势能使曳引机工作,曳引机起到发电机的作用而能够再生电力。相反,在空轿厢向下方行进时,曳引机进行动力运转而消耗电力。
在现有的电梯控制装置中,存在如下的控制装置:在与共同的电源装置连接的多台电梯装置中监视消耗电力和再生电力,以使总消耗电力和总再生电力大致相等的方式使任意一台轿厢进行升降动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存在如下的电梯控制装置:将各台电梯的轿厢划分为再生运转和动力运转的组,在针对层站呼梯的评价值之差在一定基准值以内的情况下,从再生运转的组中进行分配(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64864号公报(第9页第0057-0061栏,图2)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20906号公报(第7页第0039、0043栏,图4)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如上所述的现有的电梯控制装置中,为了使总消耗电力和总再生电力大致相等,需要使未被呼梯的轿厢行进,考虑到在实际的电梯装置中对重的势能的转换损耗等,不能说是高效地进行节能运转。另外,在优先分配再生运转的轿厢的情况下,没有将再生电力积极地用于其它轿厢的运转,因而存在再生电力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能够使再生运转和动力运转重合的时间较长,并在动力运转中消耗再生电力,由此高效地进行节能运转。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将多台控制轿厢的电梯控制装置作为一个组群进行管理控制,其具有:层站呼梯分配单元,其针对各楼层处的层站呼梯,分配特定轿厢;运转预测单元,其在特定轿厢停靠于所响应的层站时,根据轿厢移动方向和轿厢负载预测到达由层站呼梯分配单元设定的下一个层站的运转是再生电力的再生运转还是消耗电力的动力运转,并且预测再生运转或者动力运转的时间;以及开门时间控制单元,其将运转预测单元预测出的特定轿厢的再生运转或者动力运转的时间、与已经由运转预测单元进行了预测并正在进行动力运转或者再生运转的其它轿厢的剩余行进时间进行比较,运算特定轿厢和其它轿厢同时进行所述再生运转和所述动力运转的重合时间,改变在运算中使用的特定轿厢的设定开门时间来运算重合时间,求出能够得到更长的重合时间的开门时间而进行关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通过控制电梯轿厢的开门时间,能够使再生运转和动力运转重合的时间较长,并且通过在动力运转中同时消耗再生电力,能够高效地进行节能运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构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的电梯系统结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对本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在图1中,1表示在建筑物的各个楼层的层站设置的层站按钮装置。2表示根据对层站按钮装置1的输入来控制多台电梯的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具有以下单元。3表示根据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2的指令控制各轿厢的电梯控制装置。
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2由层站呼梯登记单元2A、层站呼梯分配单元2B、运转预测单元2C和开门时间控制单元2D构成。层站呼梯登记单元2A根据来自层站按钮装置1的输入登记层站呼梯,层站呼梯分配单元2B将通过层站呼梯登记单元2A登记的层站呼梯分配给最佳的轿厢。另外,运转预测单元2C根据例如轿厢位置、轿厢的乘梯负载以及下一个呼梯的位置等,预测各轿厢进行下一次行进的再生电力量或者消耗电力量,并预测再生运转或者动力运转。另外,运转预测单元2C也预测各轿厢的下一次行进时间。另外,当在层站呼梯登记单元2A中没有层站呼梯的登记、但设定了基准楼层(例如1层)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基准楼层设定为下一个层站。另外,开门时间控制单元2D判定对于已到达层站呼梯楼层或者轿厢呼梯楼层的轿厢4A,是否存在在一定时间内与轿厢4A的再生/消耗电力量相互抵消的消耗/再生电力量的其它轿厢。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相互抵消是指减小电力消耗的意思,例如是指以再生电力量抵消100%消耗电力量中的50%的意思。另外,对于消耗电力量10%以下的相互抵消也可以不予采用。并且,在与轿厢4A相互抵消再生/消耗电力量的其它轿厢到达某个层站的情况下或者正在行进中的情况下,根据运转预测单元2C的结果,例如判定在再生运转中再生电力的轿厢4A和在动力运转中消耗电力的其它轿厢的开门时间,控制轿厢4A或者其它轿厢的关门,以便使再生运转和动力运转重合的时间达到最长。此时,所谓开门时间是指从门打开到开始关门的时间。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系统的结构图。在图2中,1表示设置在层站的层站按钮装置。层站按钮装置1与电梯控制装置3连接,层站按钮的信息经由电梯控制装置3传送给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2。另外,3表示控制各轿厢的电梯控制装置。轿厢4A、4B是在井道中上下升降的电梯轿厢。轿厢4A是被分配了层站呼梯的轿厢,轿厢4B是存在有多台的轿厢中的一台轿厢,即其它轿厢。5表示用于使轿厢4A、4B升降的曳引机。
6表示向与轿厢4A、4B相反的方向移动的对重。对重6通过主绳索与电梯的轿厢4A、4B连接,重量例如设定为在额定乘客人数的一半人数的人员搭乘电梯轿厢4A、4B时与轿厢平衡。即,如果是不足额定乘客人数的一半人数的人员搭乘轿厢4A、4B,则轿厢4A、4B比对重6轻,因而轿厢4A、4B要向上方移动,而在逆着该方向借助曳引机5的电机的驱动力使轿厢向下方移动时进行动力运转。另外,如果是多于额定乘客人数的一半人数的人搭乘轿厢4A、4B,则轿厢4A、4B比对重6重,因而轿厢4A、4B要向下方移动,而在逆着该方向借助电机的驱动力使轿厢向上方移动时也进行动力运转。
另一方面,如果是不足额定乘客人数的一半人数的人搭乘轿厢4A、4B,则轿厢4A、4B要向上方移动,而在顺着该方向使曳引机5的电机作为发电机工作使轿厢向上方移动时,进行再生运转。另外,如果是多于额定乘客人数的一半人数的人搭乘轿厢4A、4B,则轿厢4A、4B要向下方移动,而在顺着该方向使曳引机5的电机作为发电机工作使轿厢向下方移动时,也进行再生运转。即,轿厢的运转是再生运转还是动力运转,是由轿厢负载和轿厢的移动方向确定的。并且,能够在动力运转中消耗在再生运转中得到的再生电力。
另外,7表示用于驱动曳引机5的逆变器。8表示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的变流器。9表示商用电源。
下面,参照图3的流程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实施例的动作。首先,在步骤S1中,层站呼梯分配单元2B判定由层站呼梯分配单元2B进行了分配的轿厢4A是否已到达响应在层站进行的层站呼梯的楼层或者响应在轿厢内进行的轿厢呼梯的楼层,在判定为到达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在判定为未到达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1。
在步骤S2中,运转预测单元2C根据轿厢位置、轿厢负载以及下一个呼梯的位置等,预测下一次行进的再生电力量或者消耗电力量,并预测再生运转或者动力运转。并且,预测下一次行进花费的行进时间,进入步骤S3。另外,再生电力量或者消耗电力量的预测是以包括轿厢4A、4B在内的所有轿厢为对象来进行的,各轿厢的预测分别在例如从乘客搭乘轿厢到开始关门的期间中反复进行。
在步骤S3中,开门时间控制单元2D参照在由运转预测单元2C预测出的时刻运转预测单元2C所存储的、再生/动力运转的运转方式和轿厢4A相反的其它轿厢(无论是多台还是已停靠,只要已经进行了预测即可)的行进时间的信息,判定其它轿厢中是否存在在一定时间以内进行使再生电力量和消耗电力量相互抵消的行进的轿厢。其它轿厢的行进时间利用运转预测单元2C的定时器功能进行检测。此时,一定时间例如设为4秒,后面说明的包括将开门时间延长的时间在内的合计时间是指乘客能够允许的因节能而等待的时间,例如设为15秒。此时,所参照的其它轿厢的行进时间的信息,在其它轿厢停靠时是指下一次行进花费的时间的信息,而在行进中时是指行进时间的剩余时间的信息。由运转预测单元2C进行的轿厢4A及其它轿厢的下一次行进时的再生运转的再生电力量和动力运转的消耗电力量的预测,分别是在例如轿厢到达层站后从乘客搭乘轿厢到开始关门的期间中针对每台轿厢反复进行的,但也可以在到达轿厢呼梯楼层时、到达层站呼梯楼层时或者开始关门时进行,还可以在停靠中始终反复进行预测。
另外,即使是包括轿厢4A在内存在3台以上使再生电力量/消耗电力量相互抵消而行进的轿厢的情况下,开门时间控制单元2D也判定再生电力量的总量和消耗电力量的总量是否相互抵消。当存在相对于轿厢4A使再生电力量和消耗电力量相互抵消而行进的轿厢例如轿厢4B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当不存在这种轿厢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5。
在步骤S4中,由设置在开门时间控制单元2D中的运算单元(省略图示)运算已到达层站的轿厢4A的下一次的行进时间与被判定为再生/动力运转的运转方式和轿厢4A相反的轿厢即轿厢4B的行进时间的重合时间。并且,由设置在开门时间控制单元2D中的运算单元比较并运算标准的开门时间与所设定的多个秒数(例如±t1、±t2、±t3)进行加减运算而得到的结果中重合时间最长的时间。另外,按照与所设定的秒数中通过运算被判定为重合时间最长的秒数相加而得到的开门时间,控制轿厢4A或者轿厢4B的开门时间。此时,当所设定的多个秒数中存在多个能够得到最长重合时间的秒数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从门打开到开始关门的时间即开门时间较短的秒数。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轿厢4B的剩余的行进时间为预先设定的设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由设置在开门时间控制单元2D中的运算单元运算轿厢4A与轿厢4B的行进时间的重合时间。由此,能够减轻开门时间控制单元2D的处理负荷。
例如,在轿厢4A到达3F响应层站呼梯、其它轿厢4B到达4F响应层站呼梯或者轿厢呼梯的情况下,在由运转预测单元2C预测到轿厢4A在2秒后进行8秒钟的再生运转、轿厢4B在5秒后进行10秒钟的动力运转的情况下,行进时间的重合为5秒钟,但如果由开门时间控制单元2D控制成将轿厢4A的开门时间延长3秒、使轿厢4A和轿厢4B的开门时间相同,则行进时间的重合为8秒钟。
另外,在轿厢4A到达3F响应层站呼梯、其它轿厢4B到达4F响应层站呼梯或者轿厢呼梯的情况下,在由运转预测单元2C预测到轿厢4A在2秒后进行10秒钟的再生运转、轿厢4B在5秒后进行8秒钟的动力运转的情况下,不进行诸如将轿厢4A的开门时间延长3秒、使轿厢4A和轿厢4B的开门时间相同的控制,仅需将轿厢4A的开门时间延迟1秒,即可实现最长达8秒钟的行进时间的重合。
另外,也考虑轿厢4B正在行进中的情况。例如,轿厢4A到达3F响应层站呼梯,而其它轿厢中的一台即轿厢4B正在4F附近行进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开门时间控制单元2D进行以使已到达层站的轿厢4A的开门时间比通常时的轿厢4A的开门时间短的方式开始关门的控制,以便使轿厢4A、4B的行进时间的重合达到最长。
另外,也考虑存在3台以上使再生/消耗电力量相互抵消的轿厢的情况。例如,在轿厢4A到达5F响应层站呼梯、轿厢4B到达9F响应层站呼梯或者轿厢呼梯、且轿厢4C到达3F响应层站呼梯或者轿厢呼梯的情况下,假设由运转预测单元2C预测到轿厢4A在2秒后进行10秒钟的再生运转、轿厢4B在5秒后进行5秒钟的动力运转、轿厢4C在8秒后进行8秒钟的动力运转。在这种情况下,再生运转与动力运转的重合时间为7秒钟,但通过将轿厢4A的开门时间延长3秒使其与轿厢4B的开门时间一致,能够使再生运转与动力运转的重合时间成为最长的10秒钟。
根据上述的示例,当其它轿厢4B在轿厢4A到达层站后的一定时间以内到达某个层站的情况下,在预测出轿厢4A的再生运转的再生电力量或者动力运转的消耗电力量的时刻,将停靠中的其它轿厢4B的已经预测出的动力运转的消耗电力量或者再生运转的再生电力量的行进时间作为重合时间的比较对象,开门时间控制单元2D进行延长轿厢4A或者轿厢4B的开门时间的控制,以便使轿厢4A和轿厢4B的行进时间的重合达到最长。
另外,在进行与轿厢4A的下一次行进中的再生运转的运转方式相反的动力运转的轿厢4B正在行进中的情况下,进行使轿厢4A和轿厢4B的行进时间的重合达到最长的控制,但是此时控制成使在轿厢4B行进时的轿厢4A的开门时间比通常时即标准时的轿厢4A的开门时间短。并且,在开始关门后进入下一个步骤S5。
在步骤S5中,开门时间控制单元2D判定是否已经过开门时间,在已经过时进入步骤S6。在步骤S6中,轿厢出发并行进到下一个呼梯的楼层。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开门时间的控制效果,也可以暂时将电梯的轿厢内的关门按钮设为无效。
另外,以上说明了延长开门时间以便使进行再生/动力运转的相互抵消的轿厢的重合时间延长,但是当然也可以求出电力量,采用相互抵消的电力量较多的开门时间,按照该开门时间进行关门。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1,由设置在开门时间控制单元2D中的运算单元,运算/比较已到达层站的轿厢4A的下一次的行进时间与被判定为在一定时间内再生/动力运转的运转方式和轿厢4A相反的轿厢即轿厢4B的行进时间的剩余时间的重合时间与所设定的多个秒数进行加减运算而得到的结果中成为最长重合时间的时间,按照与所设定的秒数中通过运算被判定为重合时间最长的秒数相加而得到的开门时间,控制轿厢4A或者轿厢4B的开门时间,因而能够将运行效率的下降抑制到最小限度,使动力运转轿厢较多地消耗再生电力,由此能够高效地进行节能运转。
另外,由于能够使动力运转轿厢较多地消耗再生电力,因而不需要用于暂时储存再生电力的二次电池或者减小二次电池的容量,因此成本降低。
实施方式2
对本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进行说明。另外,适当省略有关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及动作的说明。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另外,适当省略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及动作。在图4中,10表示在层站设置的能够登记目的地楼层的层站目的地呼梯登记装置。2表示控制多台电梯的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具有以下单元。3表示控制各轿厢的电梯控制装置。
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2由层站目的地呼梯登记单元2E、层站呼梯分配单元2B、乘梯人数预测单元2F、运转预测单元2C和开门时间控制单元2D构成。层站目的地呼梯登记单元2E用于登记来自各个楼层的层站目的地呼梯登记装置的层站目的地呼梯,乘梯人数预测单元2F根据所登记的层站目的地呼梯预测各行进区间的乘梯人数。另外,层站呼梯分配单元2B根据所登记的层站目的地呼梯和预测出的乘梯人数,选择最佳的轿厢进行分配,运转预测单元2C根据轿厢位置、轿厢的乘梯负载、预测出的乘梯人数以及层站目的地呼梯等,预测各轿厢行进用的再生电力量或者消耗电力量,并预测再生运转或者动力运转。另外,运转预测单元2C也预测各轿厢在各行进区间中的行进所花费的时间。
另外,开门时间控制单元2D根据上述预测结果,判定相对于已到达层站呼梯楼层或者轿厢呼梯楼层的轿厢4A,是否存在具备在一定时间内与轿厢4A的再生/消耗电力量相互抵消的消耗/再生电力量的其它轿厢。另外,在被判定为相互抵消的例如轿厢4B已到达某个层站的情况下或者正在行进的情况下,根据运转预测单元2C的结果判定轿厢4A或者轿厢4B的开门时间,以便使轿厢4A和轿厢4B的行进时间的重合达到最长,而控制轿厢4A或者轿厢4B的开门时间。
下面,参照图5的流程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实施例的动作。首先,在步骤S21中,根据层站目的地呼梯登记装置10的输入,层站目的地呼梯登记单元2E登记层站目的地呼梯。并且,层站呼梯分配单元2B判定层站目的地呼梯是否已被登记,在判定为已登记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2。在判定为未登记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21。
在步骤S22中,乘梯人数预测单元2F根据层站目的地呼梯预测各行进区间的乘梯人数,进入步骤S23。在步骤S23中,层站呼梯分配单元2B根据层站目的地呼梯和预测乘梯人数,分配最佳的轿厢例如轿厢4A。预测乘梯人数是根据层站目的地呼梯登记装置10的输入和分别对各楼层预先设定的人数而确定的,设为人数×平均体重例如60公斤,即可估计出负载。另外,关于预先设定的人数,例如能够使用各楼层各自的分时间段的统计结果。另外,如果使用读卡器等取代层站目的地呼梯登记装置10,则能够预测出更准确的乘梯人数。
当在步骤S23中分配了轿厢4A后,在步骤S24中,运转预测单元2C在各行进区间中预测再生/消耗电力量,并且预测再生运转或者动力运转,还预测各行进区间中的行进所花费的时间。例如,在向层站目的地呼梯登记装置10输入了6F、9F、10F、15F的情况下,预测6F~9F的再生/消耗电力量及行进时间、9F~10F的再生/消耗电力量及行进时间、以及10F~15F的再生/消耗电力量及行进时间。另外,再生/消耗电力量及行进时间的预测是以所存在的所有轿厢为对象来进行的。
在步骤S25中,层站呼梯分配单元2B判定所分配的轿厢4A是否已到达层站呼梯楼层或者轿厢呼梯楼层,在判定为已到达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6,在判定为未到达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25。
当在步骤S25中判定为轿厢4A已到达层站呼梯楼层或者轿厢呼梯楼层的情况下,在步骤S26中,开门时间控制单元2D参照在由运转预测单元2C预测出的时刻运转预测单元2C所存储的、再生/动力运转的运转方式和轿厢4A相反的其它轿厢(无论是多台还是已停靠,只要已经进行了预测即可)的行进时间的信息,判定其它轿厢中是否存在在一定时间以内进行使再生电力量和消耗电力量相互抵消的行进的轿厢。此时,所参照的其它轿厢的行进时间的信息在其它轿厢停靠时是指包括下一次行进的各行进区间中的行进时间的信息,而在行进中时是指当前行进的剩余时间以及下下次以后的各行进区间的行进时间的信息。另外,当存在使再生电力量和消耗电力量相互抵消而行进的轿厢例如轿厢4B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7。当不存在这种轿厢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8。
另外,在步骤S27中,由设置在开门时间控制单元2D中的运算单元(省略图示)运算已到达层站的轿厢4A在各行进区间中的行进时间与被判定为再生/动力运转的方式和轿厢4A相反的轿厢即轿厢4B的行进时间的总重合时间。并且,由设置在开门时间控制单元2D中的运算单元比较并运算标准的开门时间与所设定的多个秒数(例如±t1、±t2、±t3)进行加减运算而得到的结果中重合时间最长的时间。另外,按照与所设定的秒数中通过运算被判定为重合时间最长的秒数相加而得到的开门时间,控制轿厢4A或者轿厢4B的开门时间。此时,也可以当所设定的多个秒数中存在多个能够得到最长重合时间的秒数的情况下,采用从门打开到开始关门的时间即开门时间较短的秒数。
另外,最长重合时间的运算在每当轿厢停靠时即被重新执行,开门时间控制单元2D控制当前停靠时的开门时间。并且,在预计轿厢停靠多次的情况下,不考虑乘客按下按钮来延长开门的情况,将轿厢停靠时的开门时间全部运算为通常的开门时间。
例如,在轿厢4A到达5F响应层站呼梯、轿厢4B到达6F响应层站呼梯或者轿厢呼梯的情况下,预计轿厢4A在2秒后进行3秒钟的再生运转(下一次行进)、在5秒后进行10秒钟的再生运转(下下次行进),并预计轿厢4B在4秒后进行5秒钟的动力运转(下一次行进)、在5秒后进行6秒钟的动力运转(下下次行进)。在这种情况下,轿厢4A、4B在下一次的行进时间中的重合为1秒钟、在下下次的行进时间中的重合为5秒钟,因而总重合时间为6秒钟,但如果控制成将轿厢4A在5F的开门时间延长2秒,则轿厢4A、4B在下一次的行进时间中的重合为3秒钟、在下下次的行进时间中的重合为6秒钟,因而总重合时间为9秒钟。
另外,在轿厢4A到达5F响应层站呼梯、轿厢4B到达6F响应层站呼梯或者轿厢呼梯的情况下,预计轿厢4A在2秒后进行8秒钟的再生运转(下一次行进)、在3秒后进行5秒钟的再生运转(下下次行进),并预计轿厢4B在8秒后进行3秒钟的动力运转(下一次行进)、在5秒后进行10秒钟的动力运转(下下次行进)。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将轿厢4A在5F的开门时间延长6秒、使轿厢4A和轿厢4B的开门时间同时的控制,行进时间的重合最长达8秒钟,但也可以不进行这种控制,而将轿厢4A在5F的开门时间延长1秒。这样,能够将开门时间相比通常所延长的时间设为最小限度的时间,实现最长达8秒钟的行进时间的重合。
在步骤S28中,开门时间控制单元2D判定是否已经过了开门时间,在判定为已经过时进入步骤S29。在步骤S29中,根据开门时间控制单元2D的指令,电梯控制装置3使轿厢出发,轿厢行进到下一个呼梯的楼层。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在层站设置层站目的地呼梯登记装置,但只要目的是登记层站呼梯和目的地呼梯即可,也可以设置读卡器、数字键装置、指纹核对装置等。通过使用这些装置,乘梯人数预测单元2F对乘梯人数的预测将更加准确。并且,为了提高开门时间控制的效果,也可以暂时使电梯的轿厢内的关门按钮无效。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轿厢4B的剩余的行进时间为预先设定的设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由设置在开门时间控制单元2D中的运算单元运算轿厢4A与轿厢4B的行进时间的重合时间。由此,能够减轻开门时间控制单元2D的处理负荷。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2,在如层站目的地呼梯那样预先得知目的地楼层的情况下,能够预测出各行进区间中的再生运转的再生电力量或者动力运转的消耗电力量以及行进时间,因而也能够考虑在下下次以后的行进中再生/动力运转的行进时间的重合。因此,能够延长在总行进区间中行进时间与该轿厢的再生/动力运转的运转方式相反的轿厢的行进时间重合的时间,因而能够在动力运转中较多地消耗再生电力,由此能够高效地进行节能运转。
另外,由于能够使动力运转轿厢较多地消耗再生电力,因而不需要用于暂时储存再生电力的二次电池或者减小二次电池的容量,因此成本降低。
实施方式3
对本实施方式3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进行说明。另外,适当省略有关与实施方式1及2相同的结构及动作的说明。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另外,适当省略与实施方式1或者实施方式2相同的结构及动作。在图6中,11表示在远离电梯层站的位置处设置的远程层站按钮装置。2表示控制多台电梯的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具有以下步骤。3表示控制各轿厢的电梯控制装置。
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2由层站呼梯登记单元2A、层站呼梯分配单元2B、运转预测单元2C和出发时机调整单元2G构成。层站呼梯登记单元2A根据来自层站按钮装置1的输入登记层站呼梯,层站呼梯分配单元2B判定层站目的地呼梯是否已被登记,将通过层站呼梯登记单元登记的层站呼梯分配给最佳的轿厢例如轿厢4A。另外,层站呼梯分配单元2B根据由从远程层站按钮装置11到电梯层站的距离和乘客的步行速度求出的乘客到达层站的时间,分配最佳的轿厢例如轿厢4A。另外,运转预测单元2C根据轿厢位置、轿厢的乘梯负载以及层站呼梯等,预测轿厢4A和其它所有轿厢在下一次行进中的再生电力量或者消耗电力量,并预测再生运转或者动力运转。另外,运转预测单元2C也预测各轿厢的下一次行进用的行进时间。另外,出发时机调整单元2G根据运转预测单元2C的结果,按照预定的时机控制轿厢的出发时机。
另外,出发时机调整单元2G判定按下远程层站按钮装置11的乘客到达该层站的时间、是否比轿厢4A到达通过远程层站按钮装置11呼梯的层站呼梯楼层的时间长,且判定乘客到达层站的时间加上一定时间后的时间是否比轿厢4A到达层站的时间长。并且,在判定为长的情况下,将按下远程层站按钮装置11的乘客等待的时间在一定时间的时间范围内停靠的轿厢4A的出发时机延后。并且,当在该时间范围内进行与轿厢4A的运转方式相反的再生/动力运转的例如轿厢4B到达某个层站的情况下或者正在行进的情况下,控制轿厢4A的出发时机使得轿厢4A和轿厢4B的行进时间的重合为最长。相反,在判定为短的情况下,不延迟轿厢4A的出发时机而使其马上出发,使轿厢4A在比乘客到达电梯层站早的时刻先到达电梯层站。
下面,参照图7的流程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实施例的动作。
首先,在步骤S41中,通过远程层站按钮装置11的输入,层站呼梯登记单元2A登记层站呼梯。并且,层站呼梯分配单元2B判定层站目的地呼梯是否已被登记,在判定为已登记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2,在判定为未登记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41。
在步骤S42中,层站呼梯分配单元2B根据从远程层站按钮装置11到电梯层站的距离和乘客的步行速度求出乘客到达层站的时间。
在步骤S43中,根据上述求出的乘客到达层站的时间,层站呼梯分配单元2B选择最佳的轿厢例如轿厢4A进行分配,进入步骤S44。另外,假设具备层站呼梯或者轿厢呼梯的轿厢是未分配轿厢。
在步骤S44中,在已被分配的空轿厢4A停靠于与登记了通过远程层站按钮装置11进行的层站呼梯的楼层不同的楼层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5。另一方面,在轿厢4A未停靠于与登记了通过远程层站按钮装置11进行的层站呼梯的楼层不同的楼层的情况下,不进行后面的处理而结束处理。
在步骤S45中,运转预测单元2C预测能够根据电梯轿厢的位置、轿厢负载以及下一个呼梯的位置而预测的已被分配的轿厢4A行进到发生了层站呼梯的楼层时的再生运转的再生电力量或者动力运转的消耗电力量,进入步骤S46。另外,再生运转的再生电力量或者动力运转的消耗电力量的预测是以所有轿厢为对象来进行的,例如可以在乘客搭乘轿厢后到开始关门的期间中反复进行,也可以在到达轿厢呼梯楼层时、到达层站呼梯楼层时或者开始关门时进行,还可以在停靠中始终反复进行预测。
在步骤S46中,出发时机调整单元2G判定按下远程层站按钮装置11的乘客到达层站的时间是否比轿厢4A到达利用远程层站按钮装置11进行呼梯的层站呼梯楼层的时间长,且乘客到达层站的时间加上一定时间后的时间是否比轿厢到达层站的时间长,在判定为长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7。此时,所谓一定时间是指乘客能够允许的为节能而等待的时间,例如设为15秒。另外,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50。
在步骤S47中,出发时机调整单元2G参照在由运转预测单元2C预测出的时刻运转预测单元2C所存储的、再生/动力运转的运转方式和轿厢4A相反的其它轿厢(无论是多台还是已停靠,只要已经进行了预测即可)的行进时间的信息,判定其它轿厢中是否存在在一定时间以内进行使再生电力量和消耗电力量相互抵消的行进的轿厢。此时,所参照的其它轿厢的行进时间的信息在其它轿厢停靠时是指包括下一次行进的各行进区间中的行进时间的信息。即使是存在3台以上相互抵消而行进的轿厢的情况下,也判定再生电力量的总量和消耗电力量的总量是否相互抵消。并且,当存在将再生电力量和消耗电力量相互抵消而行进的轿厢例如轿厢4B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9。当不存在这种轿厢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8。
在步骤S48中,层站呼梯分配单元2B对按下远程层站按钮装置11的乘客到达电梯层站的时间进行更新,并返回步骤S46。另一方面,为了进入步骤S49,需要满足步骤S46和步骤S47的条件。即,运转预测单元2C预测在(按下远程层站按钮装置11的乘客到达层站的时间+一定时间)-(轿厢4A到达层站的时间)内,是否存在进行与已被分配的轿厢4A的运转方式相反的再生/动力运转的其它轿厢。
另外,当在步骤S47中判定为存在进行与轿厢4A运转方式相反的再生/动力运转的其它轿厢4B的情况下,在步骤S49中,由设置在出发时机调整单元2G中的运算单元(省略图示)运算已到达层站的轿厢4A的下一次的行进时间、与被判定为再生/动力运转和轿厢4A方式相反的轿厢即轿厢4B的行进时间(在行进中时指行进时间的剩余时间)的重合时间。并且,由设置在出发时机调整单元2G中的运算单元比较并运算从当前时刻到轿厢出发的时间与所设定的多个秒数(例如t1、t2、t3)进行相加运算而得到的结果中重合时间最长的时间。另外,按照所设定的秒数中通过运算被判定为重合时间最长的秒数控制轿厢4A的出发时机,进入步骤S50。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轿厢4B的剩余的行进时间为预先设定的设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由设置在出发时机调整单元2G中的运算单元运算轿厢4A与轿厢4B的行进时间的重合时间。由此,能够减轻开门时间控制单元2D的处理负荷。
在此,列举具体示例来说明步骤S49的出发时机的控制方法。例如,在轿厢4A停靠于3F的层站、轿厢4B到达4F响应层站呼梯或者轿厢呼梯的情况下,在预测到轿厢4A在1秒后进行6秒钟的再生运转、轿厢4B在5秒后进行10秒钟的动力运转的情况下,行进时间的重合为2秒钟,但如果控制成将轿厢4A的出发时机延后4秒,则行进时间的重合为6秒钟。
另外,在轿厢4A到达3F响应层站呼梯、轿厢4B到达4F响应层站呼梯或者轿厢呼梯的情况下,在由运转预测单元2C预测到轿厢4A在1秒后进行10秒钟的再生运转、轿厢4B在5秒后进行7秒钟的动力运转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进行诸如将轿厢4A的出发时机延迟4秒、使轿厢4A和轿厢4B的出发时机同时的控制,而是进行将轿厢4A的出发时机延迟1秒的控制。通过这样进行控制,能够将出发时机的延后时间设为最小限度,实现最长达7秒钟的行进时间的重合。
另外,在轿厢4B正在行进中的情况下,出发时机调整单元2G控制轿厢4A的出发时机,使得停靠于与由远程层站按钮装置11登记的层站呼梯的楼层不同的楼层的轿厢4A马上出发,以便使轿厢4A和轿厢4B的行进时间的重合最长。
另外,也考虑存在3台以上使再生/消耗电力量相互抵消的轿厢的情况。例如,在轿厢4A停靠于5F的层站、轿厢4B到达9F响应层站呼梯或者轿厢呼梯以及轿厢4C到达3F响应层站呼梯或者轿厢呼梯的情况下,假设由运转预测单元2C预测到轿厢4A在2秒后进行10秒钟的再生运转、轿厢4B在5秒后进行5秒钟的动力运转、轿厢4C在8秒后进行8秒钟的动力运转。在这种情况下,再生运转与动力运转的行进时间的重合时间为7秒钟,但通过使轿厢4A的出发时机延后3秒而与轿厢4B的出发时机一致,能够使再生运转与动力运转的重合时间成为最长的10秒钟。
在步骤S50中,根据出发时机调整单元2G的指令,电梯控制装置3使轿厢出发,使轿厢行进到由远程层站按钮装置11登记的层站呼梯的楼层。其结果是,当在步骤S49中其它轿厢4B到达某个层站呼梯楼层或者轿厢呼梯楼层的情况下,根据轿厢4A出发的时间,使轿厢4B在比乘客早的时间到达电梯层站。
另外,在步骤S49中,当其它轿厢4B正在行进中的情况下,该轿厢4B在比乘客先到达电梯层站的时间到达电梯层站。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46中为否的情况下,轿厢4A在与按下远程层站按钮装置11的乘客到达电梯层站的时间大致相同的时间到达该层站。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3,利用从远程层站按钮到电梯层站的步行时间,在停靠于与由远程层站按钮装置11登记的层站呼梯的楼层不同的楼层的轿厢进行了分配而行进到由远程层站按钮装置11登记了层站呼梯的楼层的期间,以使该轿厢的行进时间与运转方式相反的再生/动力运转的轿厢的重合时间变长的方式控制出发的时机,因而能够高效地进行节能运转,而且不会恶化电梯的输送能力。
标号说明
1层站按钮装置;2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2A层站呼梯登记单元;2B层站呼梯分配单元;2C运转预测单元;2D开门时间控制单元;2E层站目的地呼梯登记单元;2F乘梯人数预测单元;2G出发时机调整单元;3电梯控制装置;4A、4B轿厢;5曳引机;6对重;7逆变器;8变流器;9商用电源;10层站目的地呼梯登记装置;11远程层站按钮装置。

Claims (4)

1.一种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其将多台控制轿厢的电梯控制装置作为一个组群进行管理控制,其特征在于,该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具有:
层站呼梯分配单元,其针对由登记各楼层处的层站呼梯的层站呼梯登记单元登记的层站呼梯,分配特定轿厢;
运转预测单元,其在所述特定轿厢停靠于所响应的层站时,根据轿厢移动方向和轿厢负载预测到达由所述层站呼梯登记单元登记的下一个层站的运转是再生电力的再生运转还是消耗电力的动力运转,并且预测所述再生运转或者动力运转的时间;以及
开门时间控制单元,其将所述运转预测单元预测出的所述特定轿厢的所述再生运转或者动力运转的时间、与已经由所述运转预测单元进行了预测并正在进行动力运转或者再生运转的其它轿厢的剩余行进时间进行比较,运算所述特定轿厢和所述其它轿厢同时进行所述再生运转和所述动力运转的重合时间,改变在所述运算中使用的所述特定轿厢的设定开门时间来运算所述重合时间,求出能够得到更长的重合时间的开门时间而进行关门。
2.一种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其将多台控制轿厢的电梯控制装置作为一个组群进行管理控制,其特征在于,该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具有:
层站呼梯分配单元,其针对由登记各楼层处的层站目的地呼梯的层站目的地呼梯登记单元登记的层站目的地呼梯,分配特定轿厢;
运转预测单元,其根据轿厢移动方向和估计出的乘梯负载,预测由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登记单元登记的层站的各行进区间的运转是再生电力的再生运转还是消耗电力的动力运转,并且预测所述再生运转或者动力运转的时间;以及
开门时间控制单元,其将所述运转预测单元预测出的所述特定轿厢的所述再生运转或者动力运转的时间、与已经由所述运转预测单元进行了预测并正在进行动力运转或者再生运转的其它轿厢在各行进区间的剩余行进时间进行比较,运算所述特定轿厢和所述其它轿厢同时进行所述再生运转和所述动力运转的重合时间,改变在所述运算中使用的所述特定轿厢的设定开门时间来运算所述重合时间,求出能够得到更长的重合时间的开门时间而进行关门。
3.一种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其将多台控制轿厢的电梯控制装置作为一个组群进行管理及控制,其特征在于,该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具有:
远程层站按钮,其设置在远离电梯层站的位置处;
远程层站呼梯分配单元,其针对由登记各楼层处的层站呼梯的层站呼梯登记单元登记的、由所述远程层站按钮进行的层站呼梯,考虑到达所述电梯层站的步行时间来分配特定轿厢;
运转预测单元,其根据轿厢移动方向和轿厢负载预测到达发生所述层站呼梯的层站的运转是再生电力的再生运转还是消耗电力的动力运转,并且预测所述再生运转或者动力运转的时间;以及
出发时机控制单元,其在判定为按下所述远程层站按钮的乘客到达所述电梯层站的时间、比停靠于某个位置并已由所述层站呼梯分配单元进行了分配的所述特定轿厢响应所述层站呼梯所需要的时间长,而且对乘客到达所述电梯层站的时间加上一定时间后的时间比所述特定轿厢到达所述电梯层站的时间长的情况下,将所述运转预测单元预测出的所述特定轿厢的所述再生运转或者动力运转的时间、与已经由所述运转预测单元进行了预测并正在进行动力运转或者再生运转的其它轿厢的剩余行进时间进行比较,运算所述特定轿厢和所述其它轿厢同时进行所述再生运转和所述动力运转的重合时间,改变在所述运算中使用的所述特定轿厢的设定开门时间来运算所述重合时间,求出能够得到更长的重合时间的出发时机而出发。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其它轿厢的剩余行进时间为预先设定的设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设置在所述开门时间控制单元或者所述出发时机控制单元中的运算单元运算所述重合时间。
CN201180066572.4A 2011-02-03 2011-02-03 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Active CN1033390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00593 WO2012104917A1 (ja) 2011-02-03 2011-02-03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39050A true CN103339050A (zh) 2013-10-02
CN103339050B CN103339050B (zh) 2015-06-17

Family

ID=46602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6572.4A Active CN103339050B (zh) 2011-02-03 2011-02-03 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315361B2 (zh)
EP (1) EP2671835B1 (zh)
JP (1) JP5522274B2 (zh)
KR (1) KR101476084B1 (zh)
CN (1) CN103339050B (zh)
WO (1) WO20121049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17301B2 (ja) * 2013-07-19 2015-05-13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制御装置
JP6303757B2 (ja) * 2014-04-22 2018-04-04 株式会社明電舎 エレベータ用電力変換装置
EP3218295B1 (en) 2014-11-13 2023-05-03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overlay system
US10604378B2 (en) 2017-06-14 2020-03-31 Otis Elevator Company Emergency elevator power management
US20200354196A1 (en) * 2019-05-06 2020-11-12 Otis Elevator Company Self-tuning door timing parameter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84245A (ja) * 2005-09-21 2007-04-05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01670959A (zh) * 2008-09-11 2010-03-17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CN101683942A (zh) * 2008-09-22 2010-03-31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系统
JP2010168154A (ja) * 2009-01-21 2010-08-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89473A (en) * 1968-12-17 1971-06-29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Pulse-supervised multivehicle transportation
JPS5790368A (en) * 1980-11-27 1982-06-05 Hitachi Ltd Controller for group of elevator
JPH04191251A (ja) * 1990-11-26 1992-07-09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方法
US5780789A (en) * 1995-07-21 1998-07-14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Group managing system for elevator cars
JP3467951B2 (ja) * 1996-02-22 2003-11-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CN1213938C (zh) * 2001-10-17 2005-08-1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装置
US6672431B2 (en) * 2002-06-03 2004-01-06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n elevator system
JP4186721B2 (ja) 2003-06-16 2008-11-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モータ駆動システム
MY138728A (en) * 2004-01-06 2009-07-31 Inventio A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ergy-saving elevator control
FI117282B (fi) * 2005-05-12 2006-08-31 Kone Corp Hissijärjestelmä
US7743890B2 (en) * 2007-06-12 2010-06-29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instantaneous peak power consumption in elevator banks
JP5004133B2 (ja) 2008-03-13 2012-08-22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FI120447B (fi) * 2008-08-21 2009-10-30 Kone Corp Hissijärjestelmä sekä hissiryhmän ohjausmenetelmä
KR101247809B1 (ko) * 2008-10-20 2013-03-26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엘리베이터 그룹 관리 장치
CA2949243C (en) * 2009-01-27 2018-09-11 Inventio Ag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elevator system
EP2502868B1 (en) * 2009-11-19 2016-01-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vator group control system and elevator group control method
EP2465803A1 (de) * 2010-12-15 2012-06-20 Inventio AG Energieeffiziente Aufzugsanlage
JP5522272B2 (ja) * 2011-01-26 2014-06-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US20130048436A1 (en) * 2011-08-29 2013-02-28 Mark Kit Jiun Chan Automated elevator car call prompting
EP2565143A1 (en) * 2011-08-30 2013-03-06 Inventio AG Energy settings for transportation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84245A (ja) * 2005-09-21 2007-04-05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01670959A (zh) * 2008-09-11 2010-03-17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CN101683942A (zh) * 2008-09-22 2010-03-31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系统
JP2010168154A (ja) * 2009-01-21 2010-08-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04917A1 (ja) 2012-08-09
EP2671835A1 (en) 2013-12-11
EP2671835A4 (en) 2018-02-07
CN103339050B (zh) 2015-06-17
US9315361B2 (en) 2016-04-19
KR20130124368A (ko) 2013-11-13
US20130284542A1 (en) 2013-10-31
KR101476084B1 (ko) 2014-12-23
EP2671835B1 (en) 2020-10-21
JPWO2012104917A1 (ja) 2014-07-03
JP5522274B2 (ja) 2014-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47809B1 (ko) 엘리베이터 그룹 관리 장치
CN101472822B (zh) 电梯系统和在电梯系统中分配目的地呼叫的方法
JP6212290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の群管理制御方法
CN104229569B (zh) 电梯系统
CN101878174A (zh) 井道中多个电梯轿厢的协调
CN103339050B (zh) 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CN110225874B (zh) 电梯群管理系统
CN100447066C (zh) 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JPH02110088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JPWO2011055414A1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群管理装置
WO2011061797A1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方法
CN102020144A (zh) 电梯的节能运行系统
CN104724555B (zh) 电梯群管理系统以及电梯群管理方法
FI74683C (fi) Komplex styrapparat foer hissar med dubbelkorg.
CN108689260B (zh) 电梯以及控制方法
JP2009143687A (ja)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装置及び運転方法
JP6079874B2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JPWO2013080300A1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S59138580A (ja) エレベ−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4177627B2 (ja)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20150041255A1 (en) Elevator control device
JPH08217342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4357248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CN117105026A (zh) 一种航空火箭架电梯组管理装置及管理方法
JPH01271379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