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30738A - 一种同步分离甘草有效成分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步分离甘草有效成分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30738A
CN103330738A CN2013102696982A CN201310269698A CN103330738A CN 103330738 A CN103330738 A CN 103330738A CN 2013102696982 A CN2013102696982 A CN 2013102696982A CN 201310269698 A CN201310269698 A CN 201310269698A CN 103330738 A CN103330738 A CN 1033307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glycyrrhizae
water
organic layer
reagent
orga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696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30738B (zh
Inventor
刘桂艳
王栋
汪竹
高自强
金炜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to CN20131026969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307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307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307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307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307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同步分离甘草有效成分的方法,属于医药、食品和化工领域。本发明利用甘草中黄酮类、三萜类和多糖类成分化学结构特点以及在不同溶剂中、不同pH下的溶解特性,使甘草提取物中三大类主要活性成分同步分离。当甘草提取物的水溶液加有机试剂后,调节体系pH7.0,甘草黄酮类成分在有机层,甘草三萜类和糖类成分在水层,分出其中的水层,加有机试剂后,调节体系pH3.0,三萜类成分在有机层,糖类成分在水层。本方法不仅避免了单一或间歇性提取分离造成另一些有效成分流失,而且用碱性溶剂提取后大大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和分离三大类成分的得率和纯度,并减少试剂用量,方法简便易行,能耗低,成本低,更加适于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同步分离甘草有效成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甘草提取物中同步分离甘草有效成分的方法,属于医药、食品和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甘草是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根,其性甘、平。甘草入药已有悠久历史,早在二千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药之上乘。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将甘草尊为“国老”,并言:“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甘草有“十方九草”之美誉,被大量用于临床药物配方,可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调和众药。甘草提取物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等领域,并有大量的出口。传统中医药理论认为,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功效。用于脾胃虚寒,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四肢痉挛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草所含的黄酮类、三萜类和多糖类为甘草中的主要有效成分,这三类成分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其中三萜类成分具有解毒、止咳平喘、抗炎、抗溃疡、抗过敏、抗多种病毒(包括艾滋病毒)、抗心律失常、抗肿瘤、抗肝损伤及降低胆固醇等作用。甘草酸在甘草中含量最高,应用最广,主要用于制药、化工和功能性甜味剂等;甘草黄酮具有抑菌、抗肿瘤、抗氧化、抗心律失常和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等,主要用于制药,化妆品等;甘草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等作用,主要用于制药和食品如糖果、酱油等。
目前,关于单一提取甘草中的甘草酸或甘草黄酮、甘草多糖成分的方法专利较多,但单一提取甘草中的一种或一类成分,不可避免会造成其它类成分的流失,损失大、污染大,成本高。对于将甘草中的三大类有效成分或其中的两类成分在一条生产线上分离也有报道,如专利“一种提取分离甘草酸、甘草黄酮和甘草多糖的方法”(CN1803789A),“从甘草中系统分离、提取甘草黄酮、甘草酸、甘草多糖生产方法”(CN1359905A),“甘草综合提取方法”(CN101766680A),“甘草总黄酮和总皂苷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CN101073595A)。其中专利CN1359905A和CN101766680A是用三种不同的溶剂分别从药渣中提取三类成分,操作略显麻烦,而且由于成分间的助溶作用,分离效果不会太理想,先被提取的成分,提取的量多,杂质也多,反之亦然;专利CN1803789A是用溶剂将甘草中的总成分提取出来,然后用萃取方法分离三类成份,操作虽然简单,但如果不调解pH,单纯用有机溶剂很难将甘草酸和黄酮类成分分离,需要萃取多次才能分开。
发明人惊奇发现,pH对于分离甘草三萜类、黄酮类和多糖类成分的得率和纯度有很大的影响,调节pH仅萃取一次的分离效果相当于不调节pH萃取5次的分离效果,并且针对仅用调解pH值的有机溶剂萃取法就可以将甘草三萜、甘草黄酮以及甘草多糖分开,已经提交了专利申请(申请号ZL201310224564.9)。然而经过进一步研究,发明人还惊喜地发现,由于甘草中的三萜类和黄酮类成分大多为酸性成分,易溶于碱水,如果先用碱水提取甘草总提取物,不仅黄酮类和三萜类成分的提取率高,而且在后面用pH调节的有机溶剂萃取过程中,先调节体系pH为碱性,再调节体系pH为酸性不仅操作更为简便,而且更节省pH调解试剂。基于该发现,本发明公开一种不同于分离甘草总三萜、甘草总黄酮和甘草总多糖的新方法。本方法不仅避免了单一或间歇性提取分离造成另一些有效成分流失,而且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和分离三大类成分的得率和纯度,方法简便易行,能耗低,成本低,更加适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甘草中同步分离甘草有效成分,即黄酮类、三萜类和/或多糖类的新方法,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项.一种同步分离甘草有效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含有甘草总三萜、甘草总黄酮和/或甘草总多糖的甘草生物质材料,加入提取溶剂,采用温浸、渗漉、煎煮、回流、连续回流、超声、微波或超临界流体提取法中的一种或几种方法提取,其中的提取溶剂为能够溶解甘草三萜、甘草黄酮和/或甘草多糖的试剂,优选A.碱性水溶液,优选溶液pH10-14;B.碱性甲醇溶液,优选混合溶液pH10-14;C.碱性乙醇溶液,优选混合溶液pH10-14,其中调解提取溶剂为碱性的试剂优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氧化钙、碳酸钠、氨水;D.水;E.甲醇与水的混合物,优选混合物中甲醇含量10~70wt%;F.乙醇与水的混合物,优选混合物中乙醇含量10~60wt%;G:丙酮与水的混合物,优选的混合物中丙酮含量10~50wt%;
步骤2、向含有甘草提取物的溶液中加入有机试剂,再加调节试剂使体系pH6-8,体系静置分层为有机相和水相,其中含有甘草提取物的溶液指的是同时含有甘草黄酮、甘草三萜和甘草多糖的水溶液,有机试剂指的是易溶解三萜和黄酮而不易溶解多糖,优选正丁醇和/或乙酸乙酯,调节体系pH的试剂为能够影响体系pH的物质,碱性试剂优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氧化钙、碳酸钠、氨水,酸性试剂优选硫酸、盐酸、醋酸、柠檬酸;
申请人研究发现(参见图1),以正丁醇为有机溶剂通过调节pH进行萃取时,当pH大于等于9时,不仅在有机相中含有黄酮,在水相中也出现了很多黄酮类成分,当pH小于等于8时,黄酮类成分主要集中在有机相,在水相中骤然减少,当pH小于等于7.5时,水相中含很少量的黄酮,随着pH的减小,甘草黄酮在有机相中的含量(含有甘草黄酮的质量,不是指纯度)没有明显的变化,在水相中含微量的黄酮;而三萜类成分和糖类等水溶性成分在pH大于等于6.0时大部分在水相,当pH小于6.0时,三萜类成分逐渐分布在有机相,不能与黄酮类成分分开,由此可见,pH值对于分离黄酮的得率、纯度以及甘草三萜的得率、纯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即可以通过调解体系pH值,从而使得甘草黄酮在水相中的含量大大降低,这样不仅仅可以提高甘草黄酮的得率,也可以使得水相中甘草三萜的纯度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由此可见,为了获得纯度和得率更高的三萜和黄酮,调整获得更为合适的pH很有必要,基于此发现,步骤1中将pH调整为6-8,优选6.5-7.5,更优选pH7.0;
所述步骤2中加有机试剂并调节体系pH后静置分层,而专利CN1827613A用溶剂萃取法从甘草中分离甘草黄酮,发明人提出甘草浸取液用酸碱调节至5-9,然后用有机溶剂萃取,静置或离心分层,但经过本专利申请人的研究发现(具体实例参见图2),尽管离心分层也会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但萃取后体系分层优选静置,如果采用离心操作,会有部分黄酮类成分经离心沉降到下层水相,图2的薄层板为经过离心操作,转数4000,离心2分钟,图2(其中图1与图2,水相的上样量相同)中显示仅离心2分钟甘草苷(黄酮类)在pH9-1范围内在水相中均有分布,说明离心会对分离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而经过静置分层后,黄酮类成分基本上能够完全的进入有机相(见图1),因此,分层时,考虑到分层效果以及时间成本,优选静置12小时以上,更优选静置18小时以上,最优选24小时。
所述步骤2中调节体系pH加酸还是加碱,要看提取时加碱调节的pH,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如果提取时调节溶剂pH等于12,时,提取出的溶剂经浓缩后再加水调整后的水溶液的pH在7左右,此时萃取时直接加有机溶剂萃取,不需要加任何酸碱调节试剂,可以更好的节约酸碱调解试剂。如果提取时溶剂调节pH大于12时,萃取时需加酸调节合适的pH,如果提取时溶剂调节pH小于12时,萃取时需加碱调节适合的pH;
步骤3、分离步骤2中的有机相和水相,甘草总黄酮类成分在有机相;
步骤4、将步骤3中的水相,加入有机试剂,再加调节试剂使体系pH小于4大于1,优选范围pH2.5-3.5,更优选pH3.0,体系分层为有机相和水相,其中pH调节试剂为能够影响pH的物质,优选硫酸、盐酸、醋酸、柠檬酸;
申请人注意到,现有技术中CN1803789A,公开了一种将甘草酸、甘草黄酮和甘草多糖分离开的方法,并且也取得很好的分离效果,但本申请与CN1803789A的思路有较大的差异,CN1803789A在分离黄酮时没有调节pH的步骤,在分离甘草酸和甘草三萜时,先醇沉甘草多糖,再酸沉甘草酸,最后采用了水或酸水对沉淀进行了洗涤。申请人研究发现,采用另外的方法,即通过添加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同时调节pH,也可以将甘草三萜和甘草多糖分离开来,其中与CN1803789A中甘草酸酸沉相比,本申请中的甘草三萜却溶于了有机相中,并且也不需要将pH调得过低(因为pH过低,不仅仅浪费pH调节试剂,更会造成三萜、黄酮和多糖的水解,见图1,当pH等于1时有机相中出现了水解后新产生的三萜化合物,次级黄酮和黄酮苷元增加,以及水相中产生水解的次级糖),并且所获得的甘草三萜不经过洗涤也能够达到较高的纯度,将甘草总三萜与甘草总多糖充分分离之后,不仅提高了甘草总三萜的得率,重要的是甘草总多糖的纯度大大提高。由此可见,为了获得纯度和得率更高的甘草总三萜和甘草总多糖,调整获得更为合适的pH很有必要,基于此发现,将pH调整为小于4大于1,优选范围2.5-3.5;更优选PH3。
步骤5、分离步骤3中的有机相和水相,有机相为甘草总三萜类成分,水相为含有甘草总多糖的水溶性成分;
步骤6、步骤5中分离出的水层含有的成分较杂,分离其中的多糖类成分,首先将水层所含蛋白质除掉,优选的方法是,先用sevag法除蛋白质等杂质,再用有机试剂沉淀得甘草多糖,沉淀试剂包括能够沉淀多糖的各种试剂,优选乙醇,更优选的通过加95%乙醇或无水乙醇至乙醇浓度达到60~80%。
所述分离甘草有效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含有甘草提取物的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含有甘草三萜、甘草黄酮和甘草多糖的甘草属植物,包括根、根茎、茎、叶、花和/或果实,优选根和/或根茎,或含有甘草三萜、甘草黄酮和甘草多糖的市售商品材料,包括甘草药材、甘草膏、甘草制剂,采用温浸、渗漉、煎煮、回流、连续回流、超声、微波或超临界流体提取法中的一种或几种方法提取;优选料液比w/v(g/ml)为1:5~1:10;优选提取次数1~3次;优选提取时间每次0.5~1.5小时;优选多次提取时将提取液合并。
所述分离甘草有效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提取甘草提取物时所用溶剂为以下溶剂中的任一种:优选A.碱性水溶液,优选溶液pH10-14;B.碱性甲醇溶液,优选混合溶液pH10-14;C.碱性乙醇溶液,优选混合溶液pH10-14,其中调解提取溶剂为碱性的试剂优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氧化钙、碳酸钠、氨水;D.水;E.甲醇与水的混合物,优选混合物中甲醇含量10~70wt%;F.乙醇与水的混合物,优选混合物中乙醇含量10~60wt%;G:丙酮与水的混合物,优选的混合物中丙酮含量10~50wt%。
所述分离甘草有效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甘草提取液优选浓缩液,更优选的浓缩液为不残留有机试剂,浓缩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方法联合使用,A.常压加热浓缩,B.减压加热浓缩,C.冷冻干燥浓缩,D.喷雾加热干燥浓缩;优选浓缩液比重1.05~1.20(20℃)。
所述分离甘草有效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甘草总提取物的步骤1不是必须的,如果是购买的商品甘草提取物,如商品甘草膏,此步骤可省略。
所述分离甘草有效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有机试剂指的是能与水分层的试剂,优选易溶解甘草三萜和甘草黄酮而不易溶解甘草多糖的有机试剂,更优选正丁醇、乙酸乙酯。
所述分离甘草有效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pH调节试剂能够影响pH的物质,碱性物质,优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氨水,酸性试剂优选硫酸、盐酸、醋酸、柠檬酸。
所述分离甘草有效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用有机试剂沉淀多糖后离心或静置,优选静置,优选的静置时间为10~24小时;优选的静置时温度为4~20℃。
所述分离甘草有效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沉淀的多糖需要分离,分离方式为自然过滤、真空抽滤、超滤、离心或连续流离心分离中的任何一种或几种但不限于以上方法,优选离心、连续流离心或真空抽滤。
所述分离甘草有效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分离出的有机相和步骤5中分离出的有机相和步骤6中沉淀的多糖分别进行干燥或不进行干燥,优选干燥;干燥方法为自然干燥、减压干燥、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等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方法联合使用,但不限于以上方法。
第2项.一种分离甘草总黄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含有甘草提取物的提取液,加入有机试剂,再加调节试剂使体系pH6-8,分层为有机相和水相,其中含有甘草提取物的提取液指的是含有甘草黄酮的水溶液,有机试剂指的是能与水分层的有机溶剂,优选正丁醇和乙酸乙酯,调节体系pH的试剂为能够影响体系pH的物质,碱性试剂优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氧化钙、碳酸钠、氨水,酸性试剂优选硫酸、盐酸、醋酸、柠檬酸;
步骤2、分离步骤1中的有机相和水相,甘草黄酮类成分包含于有机相,对有机相经过或不经过干燥处理。
第3项.一种分离甘草总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含有甘草提取物的提取液,加入有机试剂,再加调节试剂使体系pH6-8,分层为有机相和水相,其中含有甘草提取物的提取液指的是含有甘草多糖的水溶液,有机试剂指的是能与水分层的有机溶剂,优选正丁醇和乙酸乙酯,调节体系pH的试剂为能够影响体系pH的物质,碱性试剂优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氧化钙、碳酸钠、氨水,酸性试剂优选硫酸、盐酸、醋酸、柠檬酸;
步骤2、分离步骤1中的有机相和水相,甘草总多糖类成分包含于水相;
步骤3、将步骤2中的水相,加入有机试剂,调节体系pH小于4大于1,优选范围pH2.5-3.5,体系分层为有机相和水相,水相为含糖类等水溶性成分,其中pH调节试剂为能够影响pH的物质,优选硫酸、盐酸、醋酸、柠檬酸;
步骤4、由于步骤3中分离出的水相含有的成分较杂,分离其中的多糖类成分,首先将水相所含蛋白质除掉,优选的方法是,先用sevag法除蛋白质等杂质;再用有机试剂沉淀得甘草多糖,沉淀试剂包括能够沉淀多糖的各种试剂,优选乙醇,更优选的通过加95%乙醇或无水乙醇至乙醇浓度达到60~80%;有机试剂沉淀多糖后离心或静置,优选静置,优选的静置时间为10~24小时;优选的静置时温度为4~20℃;
步骤5、对沉淀的多糖经过或不经过干燥处理。
第4项.一种分离甘草总三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含有甘草提取物的提取液,加入有机试剂,再加调节试剂使体系pH6-8,分层为有机相和水相,其中含有甘草提取物的提取液指的是含有甘草多糖的水溶液,有机试剂指的是能与水分层的有机溶剂,优选正丁醇和乙酸乙酯,调节体系pH的试剂为能够影响体系pH的物质,碱性试剂优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氧化钙、碳酸钠、氨水,酸性试剂优选硫酸、盐酸、醋酸、柠檬酸;
步骤2、分离步骤1中的有机相和水相,甘草三萜类成分包含在水相;
步骤3、将步骤2中的水相,加入有机试剂,调节体系pH小于4大于1,优选范围pH2.5-3.5,体系分层为有机相和水相,甘草三萜类成分在有机相,其中pH调节试剂为能够影响pH的物质,优选硫酸、盐酸、醋酸、柠檬酸;
步骤4、分离步骤3中的有机相,经过干燥或不干燥处理。
第5项.一种同步分离甘草总黄酮、甘草总三萜和甘草总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得含有甘草提取物的提取液,其中含有甘草提取物的提取液指的是同时含有甘草黄酮、甘草三萜和甘草多糖的水溶液;
含有甘草提取物的提取液制作方法为:将甘草属生物质材料,经切片或不经切片后,采用温浸、渗漉、煎煮、回流、超声、微波或超临界流体提取法中的一种或几种提取,提取1~3次,每次0.5~2小时,优选多次提取时将提取液合并,其中甘草属生物质材料为含有甘草总黄酮、甘草总三萜和甘草总多糖的甘草属植物,优选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L.)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根和/或茎;提取时所用溶剂为以下溶剂中的任一种:优选A.碱性水溶液,优选溶液pH10-14;B.碱性甲醇溶液,优选混合溶液pH10-14;C.碱性乙醇溶液,优选混合溶液pH10-14,其中调解提取溶剂为碱性的试剂优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氧化钙、碳酸钠、氨水;D.水;E.甲醇与水的混合物,优选混合物中甲醇含量10~70wt%;F.乙醇与水的混合物,优选混合物中乙醇含量10~60wt%;G:丙酮与水的混合物,优选的混合物中丙酮含量10~50wt%;
步骤1a、将步骤1中的含有甘草提取物的溶液进行减压浓缩,浓缩液密度20℃比重1.05~1.20;
步骤2、将步骤1a中的浓缩液加入有机试剂,再加调节试剂使体系pH6-8,分层为有机相和水相,有机试剂指的是能与水分层的有机溶剂,优选正丁醇和乙酸乙酯,调节体系pH的试剂为能够影响体系pH的物质,碱性试剂优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氧化钙、碳酸钠、氨水,酸性试剂优选硫酸、盐酸、醋酸、柠檬酸;
步骤3、分离步骤2中的有机相和水相,其中有机相为甘草黄酮、水相含有甘草三萜和甘草多糖;
步骤4、将步骤3中的水相加入有机试剂,再加调节试剂使体系pH小于4大于1,优选范围pH2.5-3.5,体系分层为有机相和水相,其中pH调节试剂为能够影响pH的物质,优选硫酸、盐酸、醋酸、柠檬酸;
步骤5、分离步骤4中的有机相和水相,甘草三萜类成分在有机相,糖类等水溶性成分在水相;
步骤6、由于水相中含有的成分较杂,先用sevag法去除水层中含有的蛋白质杂质,再通过加95%乙醇或无水乙醇使含有甘草多糖类成分的水层中的乙醇浓度达到60~80%,静止10~24小时,最后获得不溶性成分,即为甘草多糖成分;
步骤7、对步骤3、步骤5中分离出的有机相和步骤6中沉淀的多糖经过干燥处理。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充分利用甘草黄酮和甘草三萜类成分本身具有酸性结构,易溶于碱性溶剂的特点,先用碱性溶剂提取,可以提高甘草总黄酮和甘草总三萜的提取率。
2、使用有机溶剂萃取分离时,调节体系pH为碱性所用试剂用量少,尤其用pH12的溶剂提取时,浓缩液pH已达到最适范围6-8,不需要再加碱酸调节体系pH,方法简便,试剂用量少。
3、仅用调节体系pH值,可使甘草提取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即黄酮类、三萜类和/或多糖类成分同步分离,在最适pH下,甘草总三萜、甘草总黄酮和甘草总多糖的收率和纯度都很高。
4、甘草中三大类活性成分在一条生产线上被分离开来,避免了单一成分提取分离造成其它有效成分损失,即便含量很少的成分也不会损失,大大提高了甘草的综合利用度。
5、溶剂可重复使用,能耗低,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甘草总提物调节体系pH的正丁醇萃取体系静置分层后薄层色谱图
0:含甘草酸的混合对照、1:9.0、2:8.5、3:8.0、4:7.5、5:7.0、6:6.8、7:6.5、8:6.0、9:5.5、10:5.0、11:4.5、12:4.0、13:3.5、14:3.0、15:2.7、16:2.5、17:2.0、18:1.0,左边正丁醇相,右边水相,其中正丁醇相和水相中每个样品的取样量均相同。
图2甘草总提物调节体系pH的正丁醇萃取体系离心分层后薄层色谱图
0:含甘草酸的混合对照、1:9.0、2:8.5、3:8.0、4:7.5、5:7.0、6:6.8、7:6.5、8:6.0、9:5.5、10:5.0、11:4.5、12:4.0、13:3.5、14:3.0、15:2.7、16:2.5、17:2.0、18:1.0,左边正丁醇相,右边水相,其中正丁醇相和水相中每个样品的取样量均相同。
上述TLC色谱图,薄层板:GF254,展开剂条件:氯仿-乙酸乙酯-乙酸-水(15:40:20:10),显色剂:10%硫酸,硫酸显色后在365nm下照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取100g甘草粉,加50wt%甲醇按料液比1:10、1:8和1:8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液比重1.15(20℃),按1:1比例加入水饱和的正丁醇,加氢氧化钠调节体系pH7.0,摇匀萃取1次,黄酮类在正丁醇层,三萜类和糖类成分在水层,分出正丁醇层,减压回收溶剂后,采用真空干燥(60℃)至恒重,得甘草黄酮粗品2.55克,其中甘草总黄酮含量80.75%,甘草苷含量35.56%;水层按1:1比例加入水饱和的正丁醇溶液,加盐酸调节体系pH3.0,摇匀萃取1次,三萜类成分在正丁醇层,糖类等水溶性成分在水层,分出正丁醇层,减压回收溶剂,浓缩液冷冻干燥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60℃),得甘草总三萜粗品8.30,其中甘草总三萜含量79.67%,甘草酸含量23.83%;分出水层,经过减压浓缩、冷冻干燥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60℃),得糖类粗品21.25克,其中总糖含量78.82%,由于水层中糖类成分较杂,先用sevag法除去蛋白质,按水溶液与sevag试剂(加氯仿:正丁醇=4:1)体积分数5:1加入sevag试剂,离心,上清液加95%乙醇至乙醇浓度80%,室温(20℃)下静置24小时,沉淀真空抽滤,滤渣真空干燥(温度60℃),得甘草多糖粗品13.75克,占总糖含量82.09%。
实施例2:
取100g甘草粉,加20wt%乙醇按料液比1:10、1:8和1:8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液比重1.15(20℃),按1:1比例加入水饱和的正丁醇,加氢氧化钠调节体系pH5.5,摇匀萃取1次,黄酮类在正丁醇层,三萜类和糖类成分在水层,分出正丁醇层,减压回收溶剂后,采用真空干燥(60℃)至恒重,得甘草黄酮粗品3.05克,其中甘草总黄酮含量54.10%,甘草苷含量22.95%;水层按1:1比例加入水饱和的正丁醇溶液,加盐酸调节体系pH4.0,摇匀萃取1次,三萜类成分在正丁醇层,糖类等水溶性成分在水层,分出正丁醇层,减压回收溶剂,浓缩液冷冻干燥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60℃),得甘草总三萜粗品4.35,其中甘草总三萜含量83.90%,甘草酸含量33.13%;分出水层,冷冻干燥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60℃),得糖类粗品21.75克,其中总糖含量72.23%,由于水层中糖类成分较杂,先用sevag法除去蛋白质,按水溶液与sevag试剂(加氯仿:正丁醇=4:1)体积分数5:1加入sevag试剂,离心,上清液加95%乙醇至乙醇浓度80%,室温(20℃)下静置24小时,沉淀真空抽滤,滤渣真空干燥(温度60℃),得甘草多糖粗品13.55克,占总糖含量83.64%。
实施例3:
取100g甘草粉,加20wt%乙醇氢氧化钠混合液(pH10)按料液比1:10、1:8和1:8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液比重1.15(20℃),按1:1比例加入水饱和的正丁醇,加氢氧化钠调节体系pH7.0,摇匀萃取1次,黄酮类在正丁醇层,三萜类和糖类成分在水层,分出正丁醇层,减压回收溶剂后,采用真空干燥(60℃)至恒重,得甘草黄酮粗品2.70克,其中甘草总黄酮含量85.42%,甘草苷含量37.55%;水层按1:1比例加入水饱和的正丁醇溶液,加盐酸调节体系3.0,摇匀萃取1次,三萜类成分在正丁醇层,糖类等水溶性成分在水层,分出正丁醇层,减压回收溶剂,浓缩液冷冻干燥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60℃),得甘草总三萜粗品8.70,其中甘草总三萜含量81.66%,甘草酸含量31.34%;分出水层,冷冻干燥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60℃),得糖类粗品21.76克,其中总糖含量79.90%,由于水层中糖类成分较杂,先用sevag法除去蛋白质,按水溶液与sevag试剂(加氯仿:正丁醇=4:1)体积分数5:1加入sevag试剂,离心,上清液加95%乙醇至乙醇浓度80%,室温(20℃)下静置24小时,沉淀真空抽滤,滤渣真空干燥(温度60℃),得甘草多糖粗品14.45克,占糖类粗品含量83.14%。
实施例4:
取100g甘草粉,加20wt%乙醇氧化钙混合液(pH10)按料液比1:10、1:8和1:8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液比重1.15(20℃),按1:1比例加入水饱和的正丁醇,加氢氧化钠调节体系pH7.0,摇匀萃取1次,黄酮类在正丁醇层,三萜类和糖类成分在水层,分出正丁醇层,减压回收溶剂后,采用真空干燥(60℃)至恒重,得甘草黄酮粗品2.60克,其中甘草总黄酮含量84.74%,甘草苷含量36.91%;水层按1:1比例加入水饱和的正丁醇溶液,加盐酸调节体系3.0,摇匀萃取1次,三萜类成分在正丁醇层,糖类等水溶性成分在水层,分出正丁醇层,减压回收溶剂,浓缩液冷冻干燥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60℃),得甘草总三萜粗品8.60克,其中甘草总三萜含量80.23%,甘草酸含量29.15%;分出水层,冷冻干燥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60℃),得糖类粗品20.05克,其中总糖含量81.52%,由于水层中糖类成分较杂,先用sevag法除去蛋白质,按水溶液与sevag试剂(加氯仿:正丁醇=4:1)体积分数5:1加入sevag试剂,离心,上清液加95%乙醇至乙醇浓度80%,室温(20℃)下静置24小时,沉淀真空抽滤,滤渣真空干燥(温度60℃),得甘草多糖粗品14.35克,占糖类粗品含量87.76%。
实施例5:
取100g甘草粉,加20wt%乙醇氢氧化钠(pH12)混合液按料液比1:10、1:8和1:8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液比重1.15(20℃),按1:1比例加入水饱和的正丁醇,由于混合体系pH7.1,因此可不用调节pH,直接萃取,体系摇匀萃取1次,黄酮类在正丁醇层,三萜类和糖类成分在水层,分出正丁醇层,减压回收溶剂后,采用真空干燥(60℃)至恒重,得甘草黄酮粗品2.95克,其中甘草总黄酮含量81.15%,甘草苷含量39.60%;水层按1:1比例加入水饱和的正丁醇溶液,加盐酸调节体系3.0,摇匀萃取1次,三萜类成分在正丁醇层,糖类等水溶性成分在水层,分出正丁醇层,减压回收溶剂,浓缩液冷冻干燥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60℃),得甘草总三萜粗品8.90克,其中甘草总三萜含量79.79%,甘草酸含量30.01%;分出水层,冷冻干燥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60℃),得糖类粗品20.95克,其中总糖含量78.95%,由于水层中糖类成分较杂,先用sevag法除去蛋白质,按水溶液与sevag试剂(加氯仿:正丁醇=4:1)体积分数5:1加入sevag试剂,离心,上清液加95%乙醇至乙醇浓度80%,室温(20℃)下静置24小时,沉淀真空抽滤,滤渣真空干燥(温度60℃),得甘草多糖粗品13.88克,占糖类粗品含量83.92%。
实施例补充说明
1、本发明充分利用甘草黄酮和甘草三萜类成分本身具有酸性结构,易溶于碱性溶剂的特点,先用碱性溶剂提取,可以提高甘草总黄酮和甘草总三萜的提取率,见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
2、分离时调节体系pH为碱性所用试剂用量少,尤其用pH12的溶剂提取时,浓缩液pH已达到最适范围6-8,不需要再加碱调节体系适合的pH,方法简便,试剂用量少,见实施例5。
3、分离效果好,在最适pH范围内分离的三大类成分的纯度都很高,见实施例1、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
虽然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被详细地显示和描述,以说明本发明的应用和原理,但是可以理解这并不表明本发明被局限于此,而且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该原理以其它的方式实施。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某些特征有时候可以不与其它的特征相应使用,被用于优选实施。相应地,所有这些改变和实施例全部落入随后的权利要求(包括任一和所有的等同情况)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同步分离甘草有效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使体系A的pH为6-8,优选范围pH6.5-7.5,更优选pH7.0,静置或离心分层,分为有机层和水层,其中所述体系A同时含有(a)萃取有机试剂、(b)调节体系pH试剂和(c)含有甘草提取物的提取液,其中含有甘草提取物的提取液指的是同时含有甘草黄酮、甘草三萜和甘草多糖的水溶液;
步骤2、分离步骤1中的有机层和水层,甘草总黄酮包含于有机层;
步骤3、向步骤2中的水层加入有机溶剂,形成体系B,再调节体系B的pH1-4,优选范围pH2.5-3.5,更优选pH3.0,静置或离心分层,分为有机层和水层;
步骤4、分离步骤3中的有机层和水层,有机层为甘草总三萜,水层为甘草总多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分离甘草有效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3中的分层为静置或离心分层,优选静置分层,更优选的静置分层时可以为静置任意时间,优选的静置12小时以上,更优选静置18以上小时,最优选24小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分离甘草有效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甘草提取物的提取液的制作方法为,将含有甘草总三萜、甘草总黄酮和/或甘草总多糖的甘草生物质材料,加入提取溶剂提取,其中的提取溶剂为能够溶解甘草三萜、甘草黄酮和/或甘草多糖的试剂,优选A.碱性水溶液,优选溶液pH10-14;B.碱性甲醇溶液,优选混合溶液pH10-14;C.碱性乙醇溶液,优选混合溶液pH10-14;D.水;E.甲醇与水的混合物,优选混合物中甲醇含量10~70wt%;F.乙醇与水的混合物,优选混合物中乙醇含量10~60wt%;G:丙酮与水的混合物,优选的混合物中丙酮含量10~50wt%。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分离甘草有效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有机试剂指的是能与水分层的有机溶剂,优选易溶解三萜和黄酮而不易溶解多糖的有机试剂,更优选正丁醇和/或乙酸乙酯,最优选正丁醇。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同步分离甘草有效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有甘草提取物的提取液进行浓缩,优选浓缩液不含有机试剂的水溶液,浓缩方法优选减压浓缩,浓缩液优选密度为20℃比重1.05~1.20,将浓缩液用于步骤1体系A。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分离甘草有效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步骤4水层中的甘草多糖进行醇沉淀处理。
7.一种分离甘草总黄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使体系A的pH为8-6,优选范围pH7.5-6.5,更优选pH7,静置静置分层,分层为有机层和水层,其中所述体系同时含有(a)萃取有机试剂、(b)调节体系pH试剂和(c)含有甘草提取物的提取液,其中含有甘草提取物的提取液指的是同时含有甘草黄酮、甘草三萜和甘草多糖的水溶液;
步骤2、分离步骤1中的有机层和水层,甘草总黄酮包含于有机层。
8.一种分离甘草总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使体系A的pH为8-6,优选范围pH7.5-6.5,更优选pH7,静置分层,分层为有机层和水层,其中所述体系同时含有(a)萃取有机试剂、(b)调节体系pH试剂和(c)含有甘草提取物的提取液,其中含有甘草提取物的提取液指的是同时含有甘草黄酮、甘草三萜和甘草多糖的水液;
步骤2、分离步骤1中的有机层和水层,甘草总黄酮包含于有机层;
步骤3、向步骤2中的水层加入有机溶剂,形成体系B,再调节体系B的pH1-4,优选范围pH2.5-3.5,更优选pH3,静置分层,分层为有机层和水层;
步骤4、分离步骤3中的有机层和水层,水层含有甘草总多糖。
9.一种分离甘草总三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使体系A的pH为8-6,优选范围pH7.5-6.5,更优选pH7.0,分层为有机层和水层,其中所述体系同时含有(a)萃取有机试剂、(b)调节体系pH试剂和(c)含有甘草提取物的提取液,其中含有甘草提取物的提取液指的是同时含有甘草黄酮、甘草三萜和甘草多糖的水液;
步骤2、分离步骤1中的有机层和水层,甘草黄酮包含于有机层;
步骤3、向步骤2中的水层加入有机溶剂,形成体系B,再调节体系B的pH1-4,优选范围pH2.5-3.5,更优选pH3.0,分层为有机层和水层;
步骤4、分离步骤3中的有机层和水层,有机层为甘草总三萜。
10.一种同步分离甘草有效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得含有甘草提取物的提取液,其中含有甘草提取物的提取液指的是同时含有甘草黄酮、甘草三萜和甘草多糖的水溶液;
含有甘草提取物的提取液的制作方法为,采用pH12的碱性溶液从甘草属生物质材料中提取,其中碱性溶液与甘草属生物质材料的比例为10(1次提取)、8(2次提取)、8(3此提取)(V/m)。
步骤1a、将步骤1中的含有甘草提取物的溶液进行减压浓缩,浓缩液密度20℃比重1.05~1.20;
步骤2、在步骤1a中的浓缩液中添加正丁醇,混合均匀后,获得体系A,调节体系A的pH为7.0,静置24小时,使体系A分层为有机层和水层;
步骤3、分离步骤2中的有机层和水层,甘草黄酮包含于有机层;
步骤4、向步骤3中的水层加入正丁醇,形成体系B,再调节体系B的pH3.0,分层为有机层和水层;
步骤5、分离步骤4中的有机层和水层,有机层为甘草三萜,水层为甘草黄酮;
步骤6、先用sevag法去除步骤5水层中的蛋白质等杂质;再添加95%乙醇或无水乙醇至乙醇浓度达到60~80%;4~20℃下静置10~24小时,得沉淀的甘草多糖。
CN201310269698.2A 2013-06-30 2013-06-30 一种同步分离甘草有效成分的方法 Active CN1033307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69698.2A CN103330738B (zh) 2013-06-30 2013-06-30 一种同步分离甘草有效成分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69698.2A CN103330738B (zh) 2013-06-30 2013-06-30 一种同步分离甘草有效成分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30738A true CN103330738A (zh) 2013-10-02
CN103330738B CN103330738B (zh) 2015-06-03

Family

ID=49238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69698.2A Active CN103330738B (zh) 2013-06-30 2013-06-30 一种同步分离甘草有效成分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3073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3654A (zh) * 2019-02-25 2019-04-02 湖南华诚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从甘草中提取甘草甜素、甘草黄酮及甘草多糖的方法
CN112156126A (zh) * 2020-11-06 2021-01-01 卓和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依折麦布和甘草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7910A (zh) * 1997-08-08 1999-02-17 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 甘草总黄酮提取方法
CN1359905A (zh) * 2001-12-15 2002-07-24 宁夏大学 从甘草中系统分离、提取甘草黄酮、甘草酸、甘草多糖生产方法
JP2004292385A (ja) * 2003-03-27 2004-10-21 Maruzen Pharmaceut Co Ltd 魚病原因菌に対する抗菌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803789A (zh) * 2006-01-20 2006-07-1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提取分离甘草酸、甘草黄酮和甘草多糖的方法
CN1827613A (zh) * 2005-03-02 2006-09-06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溶剂萃取法从甘草中分离甘草黄酮
CN101766680A (zh) * 2008-12-31 2010-07-07 李志方 甘草综合提取方法
CN103880969A (zh) * 2012-12-19 2014-06-25 青岛中仁药业有限公司 甘草多糖提取工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7910A (zh) * 1997-08-08 1999-02-17 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 甘草总黄酮提取方法
CN1359905A (zh) * 2001-12-15 2002-07-24 宁夏大学 从甘草中系统分离、提取甘草黄酮、甘草酸、甘草多糖生产方法
JP2004292385A (ja) * 2003-03-27 2004-10-21 Maruzen Pharmaceut Co Ltd 魚病原因菌に対する抗菌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827613A (zh) * 2005-03-02 2006-09-06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溶剂萃取法从甘草中分离甘草黄酮
CN1803789A (zh) * 2006-01-20 2006-07-1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提取分离甘草酸、甘草黄酮和甘草多糖的方法
CN101766680A (zh) * 2008-12-31 2010-07-07 李志方 甘草综合提取方法
CN103880969A (zh) * 2012-12-19 2014-06-25 青岛中仁药业有限公司 甘草多糖提取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凌秀菊等: "甘草酸提取工艺研究",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vol. 21, no. 02, 30 April 2006 (2006-04-30) *
李炳奇等: "超声法联合提取甘草渣中多糖和甘草酸的研究", 《现代食品科技》, vol. 22, no. 04, 31 December 2006 (2006-12-31), pages 26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3654A (zh) * 2019-02-25 2019-04-02 湖南华诚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从甘草中提取甘草甜素、甘草黄酮及甘草多糖的方法
CN109553654B (zh) * 2019-02-25 2019-06-07 湖南华诚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从甘草中提取甘草甜素、甘草黄酮及甘草多糖的方法
CN112156126A (zh) * 2020-11-06 2021-01-01 卓和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依折麦布和甘草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30738B (zh) 2015-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23352B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CN104782869A (zh) 一种黄精压片糖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51726A (zh) 一种青钱柳叶中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873558A (zh) 一种高含量人参皂苷的黑参的制备方法
CN104666369B (zh) 一种茯苓皮的提取方法
CN1166387C (zh) 玛咖有效成分提取方法
CN103705594B (zh) 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7151A (zh) 一种中药提取物及制备方法
CN103330738A (zh) 一种同步分离甘草有效成分的方法
CN108358822A (zh) 一种从枸杞残次果中连续提取多种活性成分的方法
CN106924304A (zh) 甜茶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CN1175758C (zh) 一种从枣中分离提取环核苷酸糖浆、膳食纤维和枣蜡的方法
CN103285074B (zh) 一种分离甘草总三萜、甘草总黄酮和甘草总多糖的方法
CN102690359B (zh) 一种从罗汉果块根中提取淀粉和葫芦素的方法
CN103690588A (zh) 一种从绞股蓝中提取精制绞股蓝总苷的生产方法
CN109007786A (zh) 一种富含多糖多肽即溶保健产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435072B (zh) 一种具有辅助降血糖、降血脂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75685A (zh) 皂甙含量≥30%的灵香草皂甙提取物及其提取工艺
CN101857614A (zh) 米团花苷a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616468A (zh) 一种刺五加的提取方法及刺五加保健品
CN1161144C (zh) 排毒降脂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CN105168160B (zh) 一种羚羊感冒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18629A (zh) 一种玛咖精油的超临界提取方法
CN1069547C (zh) 一种药用植物多种有效成分梯度提取工艺
CN105709031B (zh) 一种治疗手足口病的灵芝多糖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Guiyan

Inventor after: Li Chun

Inventor after: Wang Dong

Inventor after: Wang Zhu

Inventor after: Gao Ziqiang

Inventor after: Jin Weigun

Inventor before: Liu Guiyan

Inventor before: Wang Dong

Inventor before: Wang Zhu

Inventor before: Gao Ziqiang

Inventor before: Jin Weigu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LIU GUIYAN WANG DONG WANG ZHU GAO ZIQIANG JIN WEIKUN TO: LIU GUIYAN LI CHUN WANG DONG WANG ZHU GAO ZIQIANG JIN WEIKU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