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24097A - 同步装置和现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同步装置和现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24097A
CN103324097A CN2013100896630A CN201310089663A CN103324097A CN 103324097 A CN103324097 A CN 103324097A CN 2013100896630 A CN2013100896630 A CN 2013100896630A CN 201310089663 A CN201310089663 A CN 201310089663A CN 103324097 A CN103324097 A CN 1033240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 value
processing unit
unit
reference signa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8966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24097B (zh
Inventor
和田正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gawa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okogawa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gawa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Yokogawa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24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40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240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40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04Generating or distributing clock signals or signals derived directly therefrom
    • G06F1/12Synchronisation of different clock signals provided by a plurality of clock genera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FMEASURING VOLUME, VOLUME FLOW, MASS FLOW OR LIQUID LEVEL; METERING BY VOLUME
    • G01F1/00Measuring the volume flow or mass flow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wherein the fluid passes through a meter in a continuous flow
    • G01F1/66Measuring the volume flow or mass flow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wherein the fluid passes through a meter in a continuous flow by measuring frequency, phase shift or propagation time of electromagnetic or other waves, e.g. using ultrasonic flowmeter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10Plc systems
    • G05B2219/12Plc mp multi processor system
    • G05B2219/1211Exchange control, I-O data to other plc, using separate synchroniz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10Plc systems
    • G05B2219/13Plc programming
    • G05B2219/13063Synchronization between modul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5P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 G05B2219/25472Synchronise controllers, sensors, measurement with data bu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easuring Volume Flow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 Manipulation Of Pul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同步装置、现场设备和同步方法。同步装置同步对输入信号执行预处理的第一处理单元的操作和对来自第一处理单元的信号进行后处理的第二处理单元的操作,同步装置可以包括:计数单元,其以比规定第一处理单元中的预处理定时的第一基准信号的周期充分短的周期进行操作,并且在其已经计数达到已设置的目标计数值时,输出规定第二处理单元中的后处理定时的第二基准信号;相位控制单元,其根据输入第一基准信号时的计数值来产生控制第二基准信号相对于第一基准信号的相位差的控制值;以及滤波单元,其对所产生的控制值进行滤波,以确定将在计数单元中设置的目标计数值。

Description

同步装置和现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执行信号处理的多个处理单元的操作进行同步的同步装置,并且还涉及具有该装置的现场设备。
要求于2012年3月2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2-068040号的优先权,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背景技术
本申请中下面将引用或认同的所有专利、专利申请、专利公开、科技文献等的全部内容将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以更加充分地描述本发明所属领域的状态。
通常,为了在车间和工厂等中实现高级的自动操作,已经实现了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在这些DCS中,被称作现场设备的现场装备(诸如测量仪器和致动器)经由通信装置连接至控制各现场设备的控制器。在这些分布式控制系统中,由各现场设备测量到的诸如流量、压力、温度、湿度(物理量)之类的测量数据被各控制器采集,并且由这些控制器响应于采集到的测量数据来操作(控制)这些现场设备,从而调节流量等。
在上述现场设备中,能够测量流量等的现场设备通常被构造为具有:检测单元,其检测流体等;信号处理单元,其对来自检测单元的检测信号进行信号处理,以确定流量等;和输出单元,其将由信号处理单元进行的处理的结果作为测量数据输出到外部。上述信号处理单元经常被分成预处理单元和后处理单元,其中预处理单元对来自检测单元的检测信号进行预处理(诸如滤波),而后处理单元对由预处理单元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后处理以确定流量等,并且还控制输出单元。
传统的现场设备通常是其中输出单元连接至模拟传输线路(例如,用于传输4至20mA信号的传输线路)的模拟传输类型,这样的现场设备将来自信号处理单元的处理结果转换成模拟信号,并将该模拟信号输出至模拟传输线路。相反,近年来,已经开始使用混合传输类型(智能传输类型)的现场设备,其能够将数字信号叠加到模拟信号上,并在模拟传输线路上传输模拟信号和数据信号。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首次公开No.2010-134752公开了能够在模拟传输和混合传输之间进行切换的现场设备。
在现场设备中,由于检测单元电连接至被检测对象(例如,流体或流体流经的管道),因此在连接至外部装置(例如,控制器)的输出单元和检测单元之间需要电隔离。在上述模拟传输类型的现场设备中,由于响应于信号处理单元(后处理单元)的处理结果仅将模拟信号从输出单元输出至模拟传输线路,因此在信号处理单元(后处理单元)和输出单元之间几乎总是电隔离的。
与此相反,上述混合传输类型的现场设备响应于信号处理单元(后处理单元)的处理结果而将数据信号叠加到模拟信号上,并输出结果。为此,在混合传输类型的现场设备中,如果在信号处理单元(后处理单元)和输出单元之间提供电隔离,则不仅需要将信号处理单元(后处理单元)的处理结果输入输出单元所经由的路径隔离,而且还需要将数字信号(叠加到模拟信号上的数字信号)输入输出单元所经由的路径隔离,从而存在增加成本的问题。
如果这样,在上述混合传输类型的现场设备中,可以预见的是在信号处理单元的预处理单元和后处理单元之间提供电隔离的情况下将不会出现上述的成本增加。然而,在现场设备中,需要将在检测单元中对流体的检测、在信号处理单元中的信号处理、和在输出单元中的输出与测量流量等的定时同步。如果信号处理单元的预处理单元和后处理单元电隔离,则存在噪声经由隔离电路侵入的问题、或者隔离电路中出现的信号衰落引起信号处理单元的预处理单元和后处理单元之间的同步精度劣化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在预处理单元和后处理单元经由隔离电路连接时出现,而且还在经由连接线路(诸如会出现噪声叠加或信号衰落的传输线路)进行连接时出现。
发明内容
一种同步装置,其同步对输入信号执行预处理的第一处理单元的操作和对来自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的信号进行后处理的第二处理单元的操作,所述同步装置可以包括:计数单元,其配置为以比规定所述第一处理单元中的预处理定时的第一基准信号的周期充分短的周期进行操作,并且在其已经计数达到已设置的目标计数值时,输出规定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中的后处理定时的第二基准信号;相位控制单元,其配置为根据所述计数单元在输入所述第一基准信号时的计数值来产生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基准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准信号的相位差的控制值;以及滤波单元,其配置为对已由所述相位控制单元产生的控制值进行滤波,以确定将在所述计数单元中设置的目标计数值。
所述滤波单元可以将使得所述第二基准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准信号的相位差逐渐接近预定相位差的值确定为将在所述计数单元中设置的目标计数值。
所述同步装置还可以包括:启动控制单元,当作为所述计数单元在输入所述第一基准信号时的计数值的第一计数值与作为所述计数单元在下一次输入所述第一基准信号时的计数值的第二计数值之差小于预定阈值时,所述启动控制单元将所述第二计数值设置为所述计数单元的目标计数值。
所述同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隔离电路,其配置为电隔离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以及第二隔离电路,其配置为电隔离产生所述第一基准信号的产生电路和所述同步装置。
所述同步装置可以连接至连接线路,所述连接线路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并且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在输入所述第一基准信号时可经由所述连接线路向所述同步装置传输预定的同步数据。
所述第一隔离电路和所述第二隔离电路可以共用公共电路。
所述第一隔离电路和所述第二隔离电路可以是分离的。
一种现场设备,其具有被配置为检测物理量的检测单元,所述现场设备针对从所述检测单元输出的检测信号执行信号处理,并确定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物理量,所述现场设备可以包括:第一处理单元,其配置为对从所述检测单元输出的检测信号进行预处理;第二处理单元,其配置为对来自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的信号进行后处理;以及同步装置,其同步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的操作和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的操作。所述同步装置可以包括:计数单元,其配置为以比规定所述第一处理单元中的预处理定时的第一基准信号的周期充分短的周期进行操作,并且在其已经计数达到已设置的目标计数值时,输出规定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中的后处理定时的第二基准信号;相位控制单元,其配置为根据所述计数单元在输入所述第一基准信号时的计数值来产生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基准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准信号的相位差的控制值;以及滤波单元,其配置为对已由所述相位控制单元产生的控制值进行滤波,以确定将在所述计数单元中设置的目标计数值。
所述滤波单元可以将使得所述第二基准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准信号的相位差逐渐接近预定相位差的值确定为将在所述计数单元中设置的目标计数值。
所述现场设备还可以包括:启动控制单元,当作为所述计数单元在输入所述第一基准信号时的计数值的第一计数值与作为所述计数单元在下一次输入所述第一基准信号时的计数值的第二计数值之差小于预定阈值时,所述启动控制单元将所述第二计数值设置为所述计数单元的目标计数值。
所述现场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隔离电路,其配置为电隔离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以及第二隔离电路,其配置为电隔离产生所述第一基准信号的产生电路和所述同步装置。
所述同步装置可以连接至连接线路,所述连接线路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并且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在输入所述第一基准信号时可以经由所述连接线路向所述同步装置传输预定的同步数据。
所述第一隔离电路和所述第二隔离电路可以共用公共电路。
所述第一隔离电路和所述第二隔离电路可以是分离的。
所述现场设备还可以包括所述产生电路。
一种同步方法,用于同步对输入信号执行预处理的第一处理单元的操作和对来自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的信号进行后处理的第二处理单元的操作,所述同步方法可以包括:以比规定所述第一处理单元中的预处理定时的第一基准信号的周期充分短的周期进行操作,并且在其计数达到已设置的目标计数值时,输出规定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中的后处理定时的第二基准信号;根据在输入所述第一基准信号时的计数值来产生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基准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准信号的相位差的控制值;以及对已产生的控制值进行滤波,以确定将要设置的目标计数值。
所述同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使得所述第二基准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准信号的相位差逐渐接近预定相位差的值确定为将要设置的目标计数值。
所述同步方法还可以包括:当作为在输入所述第一基准信号时的计数值的第一计数值与作为在下一次输入所述第一基准信号时的计数值的第二计数值之差小于预定阈值时,将所述第二计数值设置为所述目标计数值。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可以电隔离;以及产生所述第一基准信号的产生电路和所述同步装置可以电隔离。
所述同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输入所述第一基准信号时,经由将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线路传输预定的同步数据。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一些优选实施例的说明而变得显而易见,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现场设备的主要部件的构造的框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相位控制单元的输入/输出关系的示意图;
图3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现场设备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基准时钟的同步条件的示意图;
图5A和图5B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现场设备的第一变型例;
图6A、图6B、图7A、和图7B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现场设备的第二变型例的示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现场设备的主要部件的构造的框图;
图9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现场设备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10A和图10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在启动时有噪声侵入情况下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现场设备的主要部件的构造的框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信号处理单元处发送和接收的数据的格式的示意图;
图13是示出从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信号处理单元传输的同步数据和预处理数据的示意性表示;
图14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现场设备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15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现场设备的第一变型例的时序图;以及
图16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现场设备的第二变型例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示例性优选实施例描述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明白,利用本发明的教导可以实现许多替代优选实施例,并且本发明不限于此处为了说明的目的而示出的优选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同步装置和现场设备。下文中,为了有助于理解,将以现场设备是测量管道内流动流体的流量的流量计为示例进行说明。然而,除了应用于测量流量的现场设备以外,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测量诸如压力、温度、湿度等的物理量的现场设备。
第一优选实施例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现场设备的主要部件的构造的框图。如图1所示,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现场设备1具有检测单元11、信号处理单元12、和输出单元13,该现场设备测量在管道内流动的流体(未示出)的流量,并输出指示测量结果的测量信号S3。
检测单元11安装于被检测对象在其中流动的管道,在提供在信号处理单元12中的CPU24的控制下,检测单元执行测量管道中流体流量所需的检测。例如,检测超声波信号沿流体流动方向传输时的通过信号(已经通过流体的超声波信号)和超声波信号沿与流体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传输时的通过信号,并将每个检测到的结果作为检测信号S1进行输出。检测单元11由于电连接至流体或连接至流体流经的管道而电气接地。
信号处理单元12具有ADC(模数转换器)21、信号处理电路22(第一处理单元)、隔离电路23a(第一隔离电路)、隔离电路23b(第二隔离电路)、CPU(中央处理单元)24、定时器25(产生电路)、和同步电路26,该信号处理单元12针对来自检测单元11的检测信号S1执行信号处理、确定在管道中流动的流体的流量、和输出指示流量的流量信号S2。在此情况下,在信号处理单元12中,隔离电路23a和23b将ADC21、信号处理电路22、和定时器25与CPU24和同步电路26电隔离。这是因为需要将接地的检测单元11与输出单元13电隔离,这不会造成成本的增加。CPU24和同步电路26的组合可以被称作同步装置。
ADC21将从检测单元11输出的检测信号S1(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信号处理电路22对从ADC21输出的确定流体的流量所需的信号进行预处理。例如,执行用于确定超声波信号沿流体流动方向被传输和接收时超声波信号的传播时间、和超声波信号沿与流体流动相反的方向被传输和接收时超声波信号的传播时间之间的差的处理。信号处理电路22在从定时器25输入基准时钟CK1(第一基准信号)时执行上述预处理。
隔离电路23a提供在信号处理电路22和CPU24之间,用于在它们之间提供电隔离。具体地,隔离电路23a的一端连接至与信号处理电路22连接的串行总线的另一端,隔离电路23a的另一端连接至与CPU24连接的串行总线的另一端,并且通过使这些串行总线电隔离,在信号处理电路22和CPU24之间提供了电隔离。此外,上述串行总线是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I2C(注册商标)(内部集成电路)总线、SPI(注册商标)(串行外围接口)总线等。隔离电路23b提供在定时器25和同步电路26之间,用于在它们之间提供电隔离。光耦合器例如可以被用作隔离电路23a和23b。
CPU24利用信号处理电路22的预处理结果确定流体的流量,并且还对现场设备1的操作进行总体控制。在CPU24中实现通信单元31、流量计算单元32(第二处理单元)、相位控制单元33、和滤波计算单元34(滤波单元)。这些通过CPU24读取并运行存储在未示出的存储器中的程序来实现。
通信单元31经由隔离电路23a与信号处理电路22(通过串行通信)进行通信。流量计算单元32对来自信号处理电路22的信号(经由隔离电路23a和通信单元31的信号)进行后处理,以确定流体的流量,并输出表示流量的流量信号S2。例如,流量计算单元32执行处理(计算)以根据信号处理电路22的预处理结果确定管道中流动的流体的平均流速,并执行处理(计算)以将所确定的平均流速与管道的截面积相乘,以确定流体的流量。流量计算单元32在从同步电路26输入基准时钟CK2(第二基准信号)时执行上述后处理。
相位控制单元33根据从同步电路26输出的计数值C1产生控制值C2,用于控制基准时钟CK2(规定流量计算单元32中的后处理定时的基准时钟)相对于基准时钟CK1(规定信号处理电路22中的预处理定时的基准时钟)的相位差。在此情况下,从同步电路26输出的计数值C1表示基准时钟CK1和基准时钟CK2之间的相位差。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相位控制单元的输入/输出关系的示意图。在图2中,水平轴表示来自同步电路26的计数值C1,竖直轴表示从相位控制单元33输出的控制值C2。图2中的值k是由规定信号处理电路22中的预处理定时的基准时钟CK1的一个周期长度和同步电路26的计数器43(其细节稍后描述)的工作周期确立的值。具体地,值k是在基准时钟CK1的一个周期期间由计数器43所计数的计数值。
如图2所示,若从同步电路26输出的计数值C1为零,则相位控制单元33输出变为k的控制值C2,并且控制值C2随着计数值C1从零增大到k/2而逐渐增大。此外,若从同步电路26输出的计数值C1为k,则相位控制单元33输出变为k的控制值C2,并且控制值C2随着计数值C1从k减小到k/2而逐渐减小。当计数值C1介于零和k/2之间时,基准时钟CK2的相位超前于基准时钟CK1,而当计数值介于k和k/2之间时,基准时钟CK2的相位滞后于基准时钟CK1。
滤波计算单元34对从相位控制单元33输出的控制值C2进行滤波(例如,时间常量被设置为约10s的低通滤波)。在此情况下,低通滤波设置在滤波计算单元34中并对控制值C2执行,这是因为如果相对于基准时钟CK1和CK2之间的预定相位差(第一优选实施例中为零)具有偏移,则其逐渐消除该偏移(即,逐渐接近预定相位差)。尽管稍后描述细节,但是滤波计算单元34的输出值被用作目标计数值,其中提供在同步电路26中的计数器43用于计数。
定时器25输出规定信号处理电路22中的预处理定时的基准时钟CK1。具体地,定时器25以例如大约10到100ms的周期输出基准时钟CK1。同步电路26具有中断控制单元41、寄存器42a和42b、计数器43(计数单元)、以及寄存器44,并利用经由隔离电路23b的基准时钟CK1来产生基准时钟CK2,并同步信号处理电路22和流量计算单元32的操作。
在此情况下,从定时器25输出的基准时钟CK1由于经过隔离电路23b而可能混有噪声或表现出衰落。为此,在下文中,为了与从定时器25输出的基准时钟CK1进行区分,将经由隔离电路23b而可能混有噪声或表现出衰落的时钟称作基准时钟CK11。
中断控制单元41基于基准时钟CK11来对CPU24执行中断控制。具体地,如果输入了基准时钟CK11,则中断控制单元41向CPU24输出中断信号IP1,并在一定时间段内禁止由基准时钟CK11造成的中断。在此情况下,在直到从CPU24输出了中断清除信号IP2的时段内,禁止由基准时钟CK11造成的中断。从来自中断控制单元41的中断信号IP1的输入直到中断清除信号IP2被输出的时间可以被随意设置。
寄存器42a临时保存从CPU24的滤波计算单元34输出的值。寄存器42b保存计数器43将要计数的目标计数值。具体地,在从计数器43输出基准时钟CK2时,寄存器42b捕获并保存寄存器42a中保存的值作为目标计数值。
计数器43以比基准时钟CK1的周期充分短的周期进行操作,并且当其已经计数了寄存器42b中保存的目标计数值时,其输出规定CPU24的流量计算单元32中的后处理定时的基准时钟CK2。当计数器43已经计数了目标计数值时,其清除计数值,从寄存器42b捕获目标计数值,并开始计数。例如,计数器43以大约1至10μs的周期进行计数操作。在从中断控制单元41输出了中断信号IP1时,寄存器44捕获并保存计数器43的计数值,并且还将其输出作为计数值C1。
输出单元13连接至模拟传输线路(例如,利用4至20mA信号传输的传输线路),将从信号处理单元12的流量计算单元32输出的流量信号S2转换成模拟信号,并将其输出至模拟传输线路。输出单元13可以仅输出模拟信号,或可以输出叠加在模拟信号上的数字信号。
接下来,将描述具有上述构造的现场设备1的操作。图3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现场设备的操作的时序图。
首先,当检测单元11受到信号处理单元12中提供的CPU24的控制时,检测单元11检测管道中流动的流体,并且从检测单元11输出检测信号S1。具体地,检测超声波信号沿流体流动方向传输时的通过信号和超声波信号沿与流体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传输时的通过信号,并且这些检测结果中的每一个作为检测信号S1被顺序输出。
从检测单元11输出的检测信号S1被信号处理单元12的ADC21转换成数字信号,顺序输入至信号处理电路22,并在输入来自定时器25的基准时钟CK1时进行预处理。具体地,在基准时钟CK1输入时,执行处理以确定超声波信号沿流体流动的方向被传输和接收时超声波信号的传播时间和超声波信号沿流体流动的相反方向被传输和接收时超声波信号的传播时间之差。
已被信号处理电路22进行了预处理的信号经由隔离电路23a被CPU24的通信单元31接收,被输入至流量计算单元32,并在输入来自同步电路26的基准时钟CK2时被进行后处理。具体地,在基准时钟CK2输入时,根据信号处理电路22的预处理结果确定管道中流动的流体的平均流速,并对平均流速进行处理以将该平均流速乘以管道的截面积,从而确定流体的流量。当确定了流体的流量时,从流量计算单元32向输出单元13输出流量信号S2。流量信号S2在输出单元13中被转换成模拟信号,并被作为测量信号S3输出至模拟传输线路。
规定上述信号处理电路22中的预处理定时的基准时钟CK1以一定周期(例如,大约10至100ms的周期)从定时器25输出。相反,规定上述流量计算单元32中的后处理定时的基准时钟CK2由同步电路26基于基准时钟CK11(经由隔离电路23b的基准时钟CK1)来产生。同步电路26控制基准时钟CK2的产生定时,并同步信号处理电路22的操作和流量计算单元32的操作。下面详细描述同步电路26的操作。
如图3所示,在同步电路26中,重复执行计数器43针对保存在寄存器42b中的目标计数值进行计数的操作。在时刻t11,当基准时钟CK11被输入至同步电路26时,从中断控制单元41向CPU24输出中断信号IP1,计数器43在输出中断信号IP1的时间点处的计数值CNT2被保存在寄存器44中并且还作为计数值C1被输出至CPU24。当输出中断信号IP1时,中断控制单元41处于其中基准时钟CK11造成的中断被禁止的状态,直到从CPU24输入了中断清除信号IP2。
当将来自同步电路26的计数值C1输入CPU24时,根据计数值C1从相位控制单元33输出控制值C2。在此情况下,在时刻t11从同步电路26作为计数值C1被输出的计数值CNT2表示在时刻t10从同步电路26输出的基准时钟CK2与在时刻t11输入同步电路26的基准时钟CK11之间的相位差,如图3所示,基准时钟CK2的相位超前于基准时钟CK11的相位。为此,从相位控制单元33输出大于图2中的值k并且使基准时钟CK2的周期长的控制值C2。
当从相位控制单元33输出上述控制值C2时,滤波计算单元34对控制值C2进行滤波(例如,以大约10s的时间常数进行低通滤波)。通过滤波计算单元34中的滤波得到的值临时保存在同步电路26的寄存器42a中。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值N3保存在寄存器42a中。
如果计数器43针对存储在寄存器42b中的目标计数值(图3所示示例中的值N2)所做的计数在时刻t12完成,则从计数器43向CPU24输出基准时钟CK2。当向CPU24输入了基准时钟CK2时,在流量计算单元32中执行上述后处理。当从计数器43输出了基准时钟CK2时,保存在寄存器42a中的值(图3所示示例中的值N3)被捕获并保存到寄存器42b中。然后清除计数器43的计数值,并且计数器43开始针对保存在寄存器42b中的目标计数值N3进行计数的操作。
接下来,在时刻t13,当将基准时钟CK11输入至同步电路26时,类似于在时刻t11输入基准时钟CK11的情况,从中断控制单元41向CPU24输出中断信号IP1。计数器43在输出中断信号IP1时间点的计数值CNT3被保存在寄存器44中,并且还被作为计数值C1输出至CPU24。
在此情况下,如上所述,当中断控制单元41输出中断信号IP1时,状态为由基准时钟CK11造成的中断被禁止的状态,直到从CPU24输入了中断清除信号IP2。为此,如图3所示,在时刻t14,在从CPU24输入中断清除信号IP2之前,即使基准时钟CK11由于混有噪声而表现出下降沿,也仍然禁止中断。
当从同步电路26向CPU24输入了计数值C1时,从相位控制单元33输出响应于计数值C1的控制值C2。在此情况下,在时刻t13作为计数值C1从同步电路26输出的计数值CNT3表示在时刻t12从同步电路26输出的基准时钟CK2与在时刻t13输入至同步电路26的基准时钟CK11之间的相位差,如图3所示,基准时钟CK2的相位超前于基准时钟CK11的相位。为此,从相位控制单元33输出使得基准时钟CK2的周期长的控制值C2。
当从相位控制单元33输出上述控制值时,滤波计算单元34对控制值C2进行滤波(例如,以大约10s的时间常数进行的低通滤波)。通过在滤波计算单元34中进行滤波而获得的值被临时保存在同步电路26的寄存器42a中。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值N3被保存在寄存器42a中。
下文中以相同的方式,通过同步电路26重复进行控制以调整基准时钟CK2的周期,基准时钟CK2的相位逐渐与基准时钟CK11的相位一致。由于在没有混有噪声或没有衰落的情况下基准时钟CK11可以被看作与基准时钟CK1相同,因此通过同步电路26的上述操作,基准时钟CK2的相位与基准时钟CK1的相位一致。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基准时钟的同步条件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从同步电路26输出响应于基准时钟CK1和基准时钟CK2之间的相位差的计数值C1,在CPU24的相位控制单元33和滤波计算单元34中确定根据计数值C1的目标计数值,并将其保存在寄存器42b中。这样做,调整了计数器43计数的时间周期(基准时钟CK2),并且如图4所示,基准时钟CK1和基准时钟CK2之间的相位差逐渐变为零,从而二者一致。通过使基准时钟CK1的相位与基准时钟CK2的相位一致,同步了信号处理电路22的操作和流量计算单元32的操作。
如上所述,在第一优选实施例中,根据计数器43的计数值确定基准时钟CK11(经由隔离电路23b的基准时钟CK1)和基准时钟CK2之间的相位差,由相位控制单元33产生用于控制该相位差的控制值C2,对控制值C2进行低通滤波,并且由滤波计算单元34确定计数器43的目标计数值(规定基准时钟CK2的输出定时的值)。为此,可以以高精度同步经由隔离电路23a相连接的信号处理电路22(其预处理定时由基准时钟CK1规定)和流量计算单元32(其后处理定时由基准时钟CK2规定)。
在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由滤波计算单元34对来自相位控制单元33的控制值C2进行低通滤波,并确定了将在计数器43中设置的目标计数值。为此,即使噪声混入了来自隔离电路23b的基准时钟CK11或者基准时钟CK11有衰落等,但是由于由同步电路26产生的基准时钟CK2并不和基准时钟CK11一样混有噪声或衰落,因此在基准时钟CK11和基准时钟CK2之间没有大的同步精度损失。
第一变型例
图5A和图5B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现场设备的第一变型例,图5A是第一变型例中使用的相位控制单元的输入/输出关系的示图,而图5B是描述第一变型例中的现场设备的操作的时序图。具有图2所示输入/输出关系的相位控制单元33输出与从同步电路26输出的每个计数值C1彼此不同的计数值C2。相反,在第一变型例中,所使用的相位控制单元33是这样的相位控制单元,即,如果从同步电路26输出的计数值C1位于预定掩蔽范围(图5A所示的范围R)之内,则掩蔽计数值C1并且不输出控制值C2。
在现场设备正常工作的稳态条件下,由于基准时钟CK1和基准时钟CK2在相位上基本一致,因此从同步电路26输出的计数值C1是非常接近于零或k的值。为此,如果计数值C1与零或k相差太大,则可以认为这是噪声的影响。鉴于此,在第一变型例中,如图5A所示,所使用的相位控制单元33是这样的相位控制单元,即,如果从同步电路26输出的计数值C1是接近于零或k的值,则输出控制值C2,并且如果计数值C1是位于掩蔽范围R内的值,则掩蔽计数值C1并且不输出控制值C2。
在这一点上,考虑了叠加有噪声Q11和Q12的基准时钟CK11(经由隔离电路23b的基准时钟CK1)被输入同步电路26的情况,如图5B所示。由于叠加到基准时钟CK11上的噪声Q11和Q12中的每一个而从中断控制单元41输出中断信号IP1,并且计数器43在输出每个中断信号IP1的时间点处的控制值作为计数值C1被从同步电路26输入CPU24的相位控制单元33。
如图5B所示,由于叠加在基准时钟CK11上的噪声Q11出现在远离基准时钟CK11的下降沿的部分,因此由于噪声Q11而从同步电路26输出至相位控制单元33的计数值C1变为落入在相位控制单元33中设置的掩蔽范围R内的值。结果,相位控制单元33的掩蔽变得有效,计数值C1被掩蔽,并且不从相位控制单元33输出控制值C2。即,现场设备1的操作完全不受噪声Q11的影响。
相反,由于叠加在基准时钟CK11上的噪声Q12出现在靠近基准时钟CK11的下降沿的部分,因此由于噪声Q12而从同步电路26输出至相位控制单元33的计数值C1变为落在在相位控制单元33中设置的掩蔽范围R之外的值。结果,相位控制单元33的掩蔽变得无效,计数值C1不被掩蔽,并且从相位控制单元33输出响应于计数值C1的控制值C2。在此情况下,尽管现场设备1的操作有些受到噪声Q12的影响,但是基准时钟CK11和基准时钟CK2之间的同步精度没有大的损失。
如上所述,在第一优选实施例中,使用了这样的相位控制单元33,即,如果从同步电路26输出的计数值C1是接近于零或k的值,则输出控制C2,如果计数值C1是落入掩蔽范围R之内的值,则掩蔽计数值C1,并且不输出控制值C2。因此,可以在信号处理电路22(其预处理定时由基准时钟CK1规定)和流量计算单元32(其后处理定时由基准时钟CK2规定)之间实现更稳定的同步。
第二变型例
图6A、图6B、图7A、和图7B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现场设备的第二变型例的示图,带后缀A的示图示出在第二变型例中使用的相位控制单元的输入/输出关系,带后缀B的示图是描述第二变型例中的现场设备的操作的时序图。具有图2所示的输入/输出关系的相位控制单元33执行控制以使基准时钟CK2的相位与基准时钟CK1的相位一致。相反,在第二变型例中,相位控制单元33用于执行控制以使得基准时钟CK1和基准时钟CK2具有预定相位差。
具有图6所示的输入/输出关系的相位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以使得基准时钟CK2的相位超前于基准信号CK1的相位,并且使得基准时钟CK1和基准时钟CK2之间的相位差为Δ1。该相位控制单元具有这样的输入/输出关系,其使得图2中的水平轴向右平移了计数值M1的量,该量对应于基准时钟CK1和基准时钟CK2之间的相位差为Δ1。通过利用具有该输入/输出关系的相位控制单元,如图6B所示,可以使基准时钟CK1和基准时钟CK2同步,其中基准时钟CK2的相位比基准时钟CK1的相位超前Δ1的相位差。
具有图7A所示的输入/输出关系的相位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以使得基准时钟CK2的相位滞后于基准信号CK1的相位,并且使得基准时钟CK1和基准时钟CK2之间的相位差为Δ2。该相位控制单元具有这样的输入/输出关系,其使得图2中的水平轴向左平移了计数值M2的量,该量对应于基准时钟CK1和基准时钟CK2之间的相位差Δ2。通过利用具有该输入/输出关系的相位控制单元,如图7B所示,可以使基准时钟CK1和基准时钟CK2同步,其中基准时钟CK2的相位比基准时钟CK1的相位滞后Δ2的相位差。
第二优选实施例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现场设备的主要部件的构造的框图。在图8中,对与图1所示的功能块相同的功能块赋予相同的参考标号。如图8所示,第二优选实施的现场设备2在图1所示的现场设备1的CPU24中具有附加启动控制单元51。此外,启动控制单元51通过由CPU24读取并执行存储在未示出的存储器中的程序来实现。
上述的现场设备1使得基准时钟CK1的相位和基准时钟CK2的相位逐渐一致,以使得基准时钟CK1和基准时钟CK2同步。在现场设备1中,如果在加电时(启动时)基准时钟CK1的相位与基准时钟CK2的相位之间具有大的偏差,则在基准时钟CK1的相位和基准时钟CK2的相位一致之前(直到启动)需要长的时段。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现场设备2缩短了直到启动(启动之前)的时间量。
启动控制单元51确定输入基准时钟CK11(经由隔离电路23b的基准时钟CK1)时计数器43的计数值C1(第一计数值)和输入下一基准时钟CK11时计数器43的计数值C1(第二计数值)之差。然后,如果该差小于预定阈值,则执行控制来将后一计数值C1作为目标计数值输出至同步电路26的寄存器42a。代替后一计数值C1,可以输出前一计数值C1来作为目标计数值。
在此情况下,定时器25具有石英晶体单元、陶瓷共振器、或其他振荡元件,以产生基准时钟CK1。普通石英晶体单元的精度为100ppm(0.01%)或更高。尽管基准时钟CK1和基准时钟CK2之间的相位差在现场设备2启动时是不确定的,但是如果使用了具有石英晶体单元的定时器25,则各个周期将以0.02%以内的精度一致。为此,在设置用在启动控制单元51中的上述阈值的过程中,考虑了保存在寄存器42b中的目标计数值的初始值、提供在定时器25中的石英晶体单元的精度、以及裕量。
接下来,将描述上述构造的现场设备2的操作。图9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现场设备的操作的时序图。当现场设备2启动时,将用于使基准时钟CK2的周期与基准时钟CK1的周期一致的初始值Ninit从启动控制单元51输出至同步电路26的寄存器42a。在计数器43计数结束时将初始值Ninit作为目标计数值设置到同步电路26的寄存器42b中,并启动计数值43计数(时刻t21)。
如果在计数器43计数期间输入了基准时钟CK11,则从同步电路26的中断控制单元41输出中断信号IP1,并将计数器43在输出中断信号IP1时的计数值(此情况中为N1)作为计数值C1输入至CPU24的启动控制单元51(时刻t22)。当计数器43完成了上述初始值Ninit的计数时,从启动控制单元51输出并保存在同步电路26的寄存器42a中的初始值Ninit被获取到寄存器42b中,并且计数器43开始计数(时刻t23)。
如果在计数器43计数期间再次输入了基准时钟CK11,则从同步电路26的中断控制单元41输出中断信号IP1,并将计数器43在输出中断信号IP1时的计数值(此情况中为N2)作为计数值C1输入至CPU24的启动控制单元51(时刻t24)。然后,在启动控制单元51中,取两个输入计数值C1(在时刻t22输入的计数值N1和在时刻t24输入的计数值N2)之差,并判断该差是否小于预定阈值。
在此情况下,如果判断出上述计数值N1和N2之差小于阈值,启动控制单元51将在时刻t24输入的计数值N2输出至寄存器42a。如果判断出上述计数值N1和N2之差等于或大于阈值,启动控制单元51将初始值Ninit输出至寄存器42a。
如果判断出上述计数值N1和N2之差小于阈值,则当计数器43完成初始值Ninit的计数时,将保存在寄存器42a中的值N2获取到寄存器42b中,计数器43开始计数(时刻t25)。在此情况中,由于值N2表示基准时钟CK11和基准时钟CK2之间的相位差,因此当计数器43计数达到值N2时,从计数器43输出的基准时钟CK2的相位和基准时钟CK11的相位在计数完成时(时刻t26)基本一致。当基准时钟CK11的相位和基准时钟CK2的相位基本一致时,由相位控制单元33执行正常控制(关于第一优选实施例描述的控制)。
图10A和图10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在启动时有噪声侵入情况下的操作的时序图,图10A示出了当有噪声与基准时钟混合时的操作,而图10B示出了当存在基准时钟衰落时的操作。在图10A所示的示例中,噪声Q21在时刻t32叠加到基准时钟CK11上,而在图10B所示的示例中,在时刻t42出现基准时钟CK11的衰落Q22。
如图10A所示,在保存在寄存器42a中的目标计数值固定为值Ninit时,计数器43重复计数直到计数达到Ninit。基准时钟CK1以固定周期从定时器25输出。为此,如果噪声Q21未叠加在由基准时钟CK1产生的基准时钟CK11上,则输入启动控制单元51的计数值C1在每次输入基准时钟CK11时都具有基本相同的值。具体地,在图10A中,在时刻t31输入的计数值N1、在时刻t33输入的计数值N3、和在时刻t34输入的计数值N4是基本相同的值。
相反,由叠加在基准时钟CK11上的噪声Q21引起的、并在时刻t32输入的计数值N2与计数值N1、N3和N4大大不同。为此,在启动控制单元51中,尽管计数值N1和N2之差与计数值N2和N3之差被判断为等于或大于阈值,但是计数值N3和N4之差被判断为小于该阈值。结果,从启动控制单元51向同步电路26的寄存器42a输出值N4,并且在时刻t35,将其获取到寄存器42b中作为目标计数值。以此方式,即使在叠加有噪声Q21的情况下在启动时输入了基准时钟CK11,也可以缩短现场设备2启动所需的时间。
如图10B所示,在未出现基准时钟CK11的衰落Q22的时刻t41和t43,计数器43在输入基准时钟CK11时的计数值作为计数值C1被输入至启动控制单元51。相反,在出现了基准时钟CK11的衰落Q22的时刻t42,未向启动控制单元51输入计数值C1。为此,在启动控制单元51中,做出在时刻t41输入的计数值N1与在时刻t43输入的计数值N2之差小于阈值的判断。
如果计数值N1和N2之差被判断为小于阈值,则将值N2从启动控制单元51输出至同步电路26的寄存器42a,并在时刻t44将其作为目标计数值获取到寄存器42b中。以此方式,即使在启动时在出现衰落的情况下输入了基准时钟CK11,也可以缩短现场设备2启动所需的时间。
如上所述,在第二优选实施例中,启动控制单元51确定计数器43在输入基准时钟CK11时的计数值与计数器43在接下来输入基准时钟CK2时的计数值C1之差。然后,如果该差小于预定阈值,则将后一计数值C1设置为目标计数值。为此,即使启动时基准时钟CK1的相位与基准时钟CK2的相位之间具有很大的偏差,也能够缩短启动所需的时间量。此外,即使在启动时向同步电路26输入了叠加有噪声的基准时钟或出现了衰落的基准时钟,也能够缩短启动所需的时间。
此外,已经以启动控制单元51为例说明了上述第二优选实施例,其中,启动控制单元51在控制启动时做出在输入基准时钟CK11时获得的两个计数值C1之差是否小于阈值的判断。然而,代替使用启动控制单元51,可以比较三个或更多计数值C1,并可以基于比较结果进行启动控制。例如,在图10A所示的示例中,在计数值N1、N2和N3中,尽管计数值N1和N3基本相同,但是计数值N2与计数值N1和N3大大不同。为此,可以省去计数值N2而利用计数值N1和N3进行启动控制。
第三优选实施例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现场设备的主要部件的构造的框图。在图11中,对与图1和图8所示的功能块相同的功能块赋予相同的参考标号。如图11所示,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现场设备3省略了提供在图1所示的现场设备1中的隔离电路23b,同步电路26连接至串行总线,其一端连接至CPU24而其另一端连接至隔离电路23a。
如图11所示,现场设备3具有信号处理电路61和中断控制单元63来分别代替信号处理电路22和中断控制单元41。在CPU24中实现附加的判断单元62。判断单元62由CPU24读取并执行存储在未示出的存储器中的程序来实现。
在第一和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现场设备1和2中,隔离电路23a提供信号处理电路22和CPU24之间的隔离,并且隔离电路23b提供定时器25和同步电路26之间的隔离。第三优选实施例中的现场设备3省略了隔离电路23b,并将同步电路26连接至串行总线,该串行总线将代替信号处理电路22的信号处理电路61与CPU24连接在一起,从而降低了成本并且还减少了信号线的数量。
类似于图1和图8所示的信号处理电路22,信号处理电路61在从定时器25输入基准时钟CK1时对从ADC21输出的信号进行确定流体流量所需的预处理。另外,信号处理电路61产生表示来自定时器25的基准时钟CK1的定时并且将被传输至同步电路26的数据(下文中被称作同步数据)、和表示要被传输至CPU24的预处理结果的数据(下文中被称作预处理数据)。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信号处理电路处发送和接收的数据的格式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信号处理电路61经由隔离电路23a以11位数据为单位(一个开始位B1、八个数据位B2、一个校验位B3、和一个停止位B4)发送和接收数据。
在此情况下,如图12所示,由于开始位B1布置在数据的开始,因此在信号处理电路61中发送和接收的数据总是在数据的开始表现出下降沿。信号处理电路61利用开始位B1的特性产生同步数据。具体地,产生了11位的数据,其具有开始位B1、设置了规定的特定值的数据位B2、校验位B3、和停止位B4。
信号处理电路61产生表示预处理结果的数据来作为添加了表示预处理数据的识别数据的预处理数据。具体地,产生了这样的预处理数据,其中,11位的识别数据由开始位B1、数据位B2(其中设置了与对同步数据的数据位B2所设置的值不同的特定值)、添加在表示预处理的预处理结果的数据之前的校验位B3和结束位B4。
图13是示出从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信号处理单元传输的同步数据和预处理数据的示意性表示。在图13中,为了有助于理解,将同步数据D1表示为A,将预处理数据D2表示为B和Data。在此情况下,预处理数据D2的符号B表示识别数据D21,Data表示表明预处理的处理结果的数据D22。
信号处理电路61在输入了定时器25的基准时钟CK1时执行预处理,并在相对于输入基准时钟CK1的时刻滞后一定时间段lag的时刻传输同步数据D1(与基准时钟CK1同步的同步数据D1)。然而,从基准时钟CK1输入至信号处理电路61的时刻直到预处理完成需要一些处理时间,并且进一步地在该处理时间上会有变化。为此,信号处理电路61在已经输入了基准时钟CK1之后已经经过了处理时间差量(dispersion)的时刻传输预处理数据D2。
判断单元62判断从信号处理电路61传输且在通信单元31处接收的数据是同步数据D1还是预处理数据D2。如果判断出在通信单元31处接收的数据是预处理数据D2,则判断单元62向流量计算单元32输出构成预处理数据D2的一部分并表示预处理的处理结果的数据D22。判断单元62的判断结果还用于控制中断清除信号IP2的输出。
中断控制单元63针对CPU24来基于来自信号处理电路61的同步数据D1执行中断控制。具体地,在从信号处理电路61接收同步数据D1和预处理数据D2的每个时刻(开始位B1的下降沿时刻),中断控制单元63向CPU24输出中断信号IP1。然后在直到从CPU24输出了中断清除信号IP2的时段期间禁止由基准时钟CK11造成的中断。
接下来,将描述上述构造的现场设备3的操作。图14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现场设备的操作的时序图。首先,类似于第一优选实施例,检测单元11受控于设置在信号处理单元12中的CPU24来检测管道中流动的流体,并且在信号处理电路61中,在输入来自定时器25的基准时钟CK1的时刻对来自检测单元11的检测信号S1进行预处理。
在此情况下,假设向信号处理电路61输入基准时钟CK1的时刻是图14中的时刻t51。于是,同步数据D1(图14中的A)作为通信信号RX被从信号处理电路61传输并分别被CPU24的通信单元31和同步电路26的中断控制单元63接收。由CPU24的通信单元31接收的通信信号RX在判断单元62中被判断为同步数据D1。
当同步数据D1被同步电路26的中断控制单元63接收时,从中断控制单元63向CPU24输出中断信号IP1,计数器43在输出中断信号IP1时的计数值被保存在寄存器44中,并且还作为计数值C1输出至CPU24。当输出中断信号IP1时,中断控制单元63处于禁止中断的状态,并且CPU24基于判断单元62的判断结果来在完成同步数据D1的接收之后输出中断清除信号IP2。
类似于第一优选实施例,当从同步电路26向CPU24输入了计数值C1时,从相位控制单元33输出响应于计数值C1的控制值C2,在滤波计算单元34中对控制值C2进行滤波。通过该滤波获得的值被临时存储在同步电路26的寄存器42a中。在图14所示的示例中,值N3被保存在寄存器42a中。
接下来,在时刻t51(从信号处理电路61输出同步数据D1的时刻)之后,当在经过了预处理的处理时间之后到达时刻t52时,预处理数据D2(图14中的B和Data)作为通信信号RX被从信号处理电路61传输并在CPU24的通信单元31处、以及在同步电路26的中断控制单元63处被接收。在CPU24的通信单元31处接收的通信信号RX被输出至判断单元62且该信号被判断为预处理数据D2,并且表示预处理的处理结果的数据Data被输出至流量计算单元32。
当在同步电路26的中断控制单元63处接收到预处理数据D2时,从中断控制单元63向CPU24输出中断信号IP1,并且计数器43在输出中断信号IP1时的计数值被保存在寄存器44中,并被作为计数值C1输出至CPU24。当输出中断信号IP1时,中断控制单元63进入禁止中断的状态,并且CPU24基于判断单元62的判断结果来在完成预处理数据D2的接收之后输出中断清除信号IP2。
在此情况下,类似于将同步数据D1输入至同步电路26的情况,当将预处理数据D2输入至同步电路26时,来自同步电路26的计数值C1(时刻t52处的计数值)被输入至CPU24。然而,由于在时刻t52接收的通信信号RX被CPU24的判断单元62判断为预处理数据D2,因此没有从相位控制单元33输出控制值C2(响应于在时刻t52从同步电路26输出的计数值C1的控制值C2)。
如果假设在时刻t53,计数器43完成了达到存储在寄存器42b中的目标计数值(图14所示示例中的值N2)的计数,从计数器43向CPU24输出基准时钟CK2。当向CPU24输入了基准时钟CK2时,由流量计算单元32执行后处理,以确定流体的流量,并从流量计算单元32向输出单元13输出流量信号S2。流量信号S2在输出单元13中被转换成模拟信号,并被作为测量信号S3输出至模拟传输线路。
当从计数器43输出了基准时钟CK2时,保存在寄存器42a中的值(图14所示示例中的值N3)被寄存器42b获取并保存。然后清除计数器43的计数值,并且计数器43开始计数到保存于寄存器42b中的目标计数值N3的操作。此后,类似于第一优选实施例,通过重复同步电路26中的控制来调节基准时钟CK2的周期,基准时钟CK2的相位逐渐接近基准时钟CK11的相位。
如上所述,在第三优选实施例中,根据计数器43的计数值来确定从信号处理电路61输出的同步数据D1与基准时钟CK2之间在基准时钟CK1定时处的相位差,由相位控制单元33产生控制该相位差的控制值C2,在滤波计算单元34中对控制值C2进行低通滤波以确定计数器43的目标计数值(该值规定基准时钟CK2的输出定时)。为此,可以以高精度使信号处理电路61(其预处理定时由基准时钟CK1规定)与流量计算单元32(其后处理定时由基准时钟CK2规定)同步。
在第三优选实施例中,除了省略了提供在图1所示的现场设备1中的隔离电路23b以外,同步电路26连接至将CPU24与隔离电路23a连接在一起的串行总线,并且同步数据D1和预处理数据D2从信号处理电路61经由隔离电路23a传输至CPU24和同步电路26。结果,可以降低成本并且还减少了信号线的数量。
第一变型例
图15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现场设备的第一变型例的时序图。在上述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现场设备3中,当接收到从信号处理电路61传输的同步数据D1时,并且当接收到预处理数据D2时,从同步电路26的中断控制单元63向CPU24输出中断信号IP1。如果CPU24出现多次中断,负载会增加,这导致CPU24的处理能力降低。第一变型例减少了CPU24的中断,从而防止了CPU24的处理能力下降。
具体地,在第一变型例中,基准时钟CK2的相位相对于基准时钟CK1的相位超前,并且通过在输入基准时钟CK2时允许中断而在输入同步数据D1(图14中的A)时禁止中断,减少了CPU24的中断。即,具有图6A所示输入/输出关系的相位控制单元被用作相位控制单元33,并且类似于利用图6B说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第二变型例,使基准时钟CK2的相位相对于基准时钟CK1的相位超前。于是,代替从CPU24输出中断清除信号IP2,将基准时钟CK2输入至中断控制单元63。
这样做,如图15所示,当在时刻t61由同步电路26的中断控制单元63接收到来自信号处理电路61的同步数据D1时,从中断控制单元63向CPU24输出中断信号IP1,中断控制单元63进入禁止CPU24中断的状态。因此,即使在同步电路26的中断控制单元63处接收到来自信号处理电路61的预处理信号D2(图15中的B和Data),也不从中断控制单元63向CPU24输出中断信号IP1。于是,在随后的时刻t62,当从同步电路26输出基准时钟CK2时,中断控制单元63进入允许中断的状态。
在此情况下,如果基准时钟CK2的相位过多地超前于基准时钟CK1,则预处理数据(或者,确切的说,表示预处理的处理结果的数据Data)从信号处理电路61输入流量计算单元32的定时与从同步电路26输出基准时钟CK2的定时重叠,从而不能进行正常计算。为此,相对于基准时钟CK1,必须将基准时钟CK2的相位调节到不与将预处理数据D2从信号处理电路61输入流量计算单元32的定时重叠的范围内。
第二变型例
图16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现场设备的第二变型例的时序图。在根据上述优选实施例的现场设备3中,同步数据D1被以固定时间间隔从信号处理电路61传输至CPU24和同步电路26。如果信号处理电路61中的处理时间差量足够小,则不需要同步数据D1。在第二变型例中,省略了同步数据D1和预处理数据D2的识别数据D21,并且仅将表示预处理的处理结果的数据Data从信号处理电路61传输至CPU24和同步电路26。
如图16所示,信号处理电路61在比输入基准时钟CK1的定时(时刻t71、t73和t75)滞后预处理所需固定时间量的定时(时刻t72、t74和t76)处传输表示预处理的处理结果的数据Data。然后,在接收表示预处理的处理结果的数据Data的定时(开始位B1的下降沿的定时)处,中断控制单元63向CPU24输出中断信号IP1。在第二变型例中,从图11省略了判断单元62。
尽管以上已经描述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同步装置和现场设备,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优选实施例,而是可以在其范围内自由改变。例如,在上述第一至第三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了这样的设置在同步电路26中的计数器43的示例,其为从初始值零开始顺序递增计数值的上升计数器,并且计数达到目标计数值。然而,计数器43可以是这样的下降计数器,其以目标计数值作为初始值,并顺序向下递减计数值直到减为零。
如果使用下降计数器作为计数器43,则需要使用具有其中图2所示的水平轴被反向的输入/输出关系的相位控制单元来作为相位控制单元33。也就是说,需要具有这样的相位控制单元,其中尽管在从同步电路26输出的计数值C1为0和k时,其为k的点与图2所示相同,不过其中在计数值C1介于零和k/2之间的范围内,输出随着计数值C1变大而逐渐减小的控制值C2,并且其中在其中计数值C1介于k和k/2之间的范围内,输出随着计数值C1变小而逐渐增大的控制值C2。
此外,已经以下面的示例描述了上述第一至第三优选实施例,其中同步了经由隔离电路23a连接的一个信号处理电路22(信号处理电路61)(其预处理定时由基准时钟CK1规定)和一个流量计算单元32(其后处理定时由基准时钟CK2规定)。然而,本发明可以具有并联连接至一个信号处理电路22(信号处理电路61)的多个流量计算单元32,从而同步信号处理电路22(信号处理电路61)与多个流量计算单元32。
已经针对相位控制单元33和滤波计算单元34通过由CPU24执行程序来以软件形式实现的情况描述了上述优选实施例。然而,相位控制单元33和滤波计算单元34可以在同步电路26中以硬件实现。
另外,已经以下面的示例描述了上述优选实施例,其中同步了现场设备中提供的信号处理电路22(信号处理电路61)和流量计算单元32。然而,本发明的同步装置不限于同步现场设备中提供的信号处理电路22(信号处理电路61)和流量计算单元32的情况,而是可以通用于其中使对输入信号进行预处理的第一处理单元和对来自第一处理单元的信号进行后处理的第二处理单元同步的情况。在此情况中,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可以经由诸如上述优选实施例中的隔离电路连接,或者可替换地可以经由诸如叠加有噪声并且会出现衰落的传输线路之类的连接线路连接。
本发明提供了这样的同步装置,其能够高精度地同步相互连接的多个处理单元,以及本发明还提供了具有该同步装置的现场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由于用于控制第二基准信号相对于第一基准信号的相位差的控制值由相位控制单元根据计数单元的计数值(其表示第一基准信号和第二基准信号的相位差)来产生,并且由滤波单元对控制值进行滤波以确定将在计数单元中设置的目标计数值以及调节第二基准信号相对于第一基准信号的相位差,因此即使有噪声侵入输入的第一基准信号或出现衰落,也可以高精度地同步相互连接的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
如本文中使用的,下列方向性术语“向前、向后、上方、向下、右、左、竖直、水平、下方、横向、行及列”以及任何其他类似的方向性术语是指装备了本发明的设备的这些方向。因此,用于描述本发明的这些术语应该被相对于装备了本发明的设备来理解。
术语“配置为”用于描述装置的部件、单元或构件包括被构造和/或编程为执行期望功能的硬件和/或软件。
此外,权利要求中表达为“装置加功能”的术语应该包括能够用来执行本发明的构件的功能的任何结构。
术语“单元”用于描述被构造和/或编程为执行期望功能的硬件和/或软件的部件、单元或构件。典型的硬件示例包括但不限于装置和电路。
尽管上面已经描述并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是本发明的示例而不应被看作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添加、省略、替代、以及其他改变。因此,本发明不应被看作由前述说明书限制,而是仅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限制。

Claims (20)

1.一种同步装置,其同步对输入信号执行预处理的第一处理单元的操作和对来自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的信号进行后处理的第二处理单元的操作,所述同步装置包括:
计数单元,其配置为以比规定所述第一处理单元中的预处理定时的第一基准信号的周期充分短的周期进行操作,并且在其已经计数达到已设置的目标计数值时,输出规定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中的后处理定时的第二基准信号;
相位控制单元,其配置为根据所述计数单元在输入所述第一基准信号时的计数值来产生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基准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准信号的相位差的控制值;以及
滤波单元,其配置为对已由所述相位控制单元产生的控制值进行滤波,以确定将在所述计数单元中设置的目标计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装置,其中,所述滤波单元将使得所述第二基准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准信号的相位差逐渐接近预定相位差的值确定为将在所述计数单元中设置的目标计数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装置,还包括:
启动控制单元,当作为所述计数单元在输入所述第一基准信号时的计数值的第一计数值与作为所述计数单元在下一次输入所述第一基准信号时的计数值的第二计数值之差小于预定阈值时,所述启动控制单元将所述第二计数值设置为所述计数单元的目标计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装置,还包括:
第一隔离电路,其配置为电隔离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以及
第二隔离电路,其配置为电隔离产生所述第一基准信号的产生电路和所述同步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装置,其中
所述同步装置连接至连接线路,所述连接线路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并且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在输入所述第一基准信号时经由所述连接线路向所述同步装置传输预定的同步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步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隔离电路和所述第二隔离电路共用公共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步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隔离电路和所述第二隔离电路是分离的。
8.一种现场设备,其具有配置为检测物理量的检测单元,所述现场设备针对从所述检测单元输出的检测信号执行信号处理,并确定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物理量,所述现场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其配置为对从所述检测单元输出的检测信号进行预处理;
第二处理单元,其配置为对来自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的信号进行后处理;以及
同步装置,其同步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的操作和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的操作,所述同步装置包括:
计数单元,其配置为以比规定所述第一处理单元中的预处理定时的第一基准信号的周期充分短的周期进行操作,并且在其已经计数达到已设置的目标计数值时,输出规定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中的后处理定时的第二基准信号;
相位控制单元,其配置为根据所述计数单元在输入所述第一基准信号时的计数值来产生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基准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准信号的相位差的控制值;以及
滤波单元,其配置为对已由所述相位控制单元产生的控制值进行滤波,以确定将在所述计数单元中设置的目标计数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现场设备,其中,所述滤波单元将使得所述第二基准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准信号的相位差逐渐接近预定相位差的值确定为将在所述计数单元中设置的目标计数值。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现场设备,还包括:
启动控制单元,当作为所述计数单元在输入所述第一基准信号时的计数值的第一计数值与作为所述计数单元在下一次输入所述第一基准信号时的计数值的第二计数值之差小于预定阈值时,所述启动控制单元将所述第二计数值设置为所述计数单元的目标计数值。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现场设备,还包括:
第一隔离电路,其配置为电隔离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以及
第二隔离电路,其配置为电隔离产生所述第一基准信号的产生电路和所述同步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现场设备,其中
所述同步装置连接至连接线路,所述连接线路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并且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在输入所述第一基准信号时经由所述连接线路向所述同步装置传输预定的同步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现场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隔离电路和所述第二隔离电路共用公共电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现场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隔离电路和所述第二隔离电路是分离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现场设备,还包括所述产生电路。
16.一种同步方法,用于同步对输入信号执行预处理的第一处理单元的操作和对来自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的信号进行后处理的第二处理单元的操作,所述同步方法包括:
以比规定所述第一处理单元中的预处理定时的第一基准信号的周期充分短的周期进行操作,并且在计数达到已设置的目标计数值时,输出规定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中的后处理定时的第二基准信号;
根据在输入所述第一基准信号时的计数值来产生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基准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准信号的相位差的控制值;以及
对已产生的控制值进行滤波,以确定将要设置的目标计数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同步方法,还包括:
将使得所述第二基准信号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准信号的相位差逐渐接近预定相位差的值确定为将要设置的目标计数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同步方法,还包括:
当作为在输入所述第一基准信号时的计数值的第一计数值与作为在下一次输入所述第一基准信号时的计数值的第二计数值之差小于预定阈值时,将所述第二计数值设置为所述目标计数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同步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电隔离;以及
产生所述第一基准信号的产生电路和所述同步装置电隔离。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同步方法,还包括:
在输入所述第一基准信号时,经由将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线路传输预定的同步数据。
CN201310089663.0A 2012-03-23 2013-03-20 同步装置和现场设备 Active CN1033240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68040 2012-03-23
JP2012068040A JP5655806B2 (ja) 2012-03-23 2012-03-23 同期装置及びフィールド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4097A true CN103324097A (zh) 2013-09-25
CN103324097B CN103324097B (zh) 2016-02-10

Family

ID=48013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89663.0A Active CN103324097B (zh) 2012-03-23 2013-03-20 同步装置和现场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82783B2 (zh)
EP (1) EP2642664B1 (zh)
JP (1) JP5655806B2 (zh)
CN (1) CN103324097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7601A (zh) * 2014-09-30 2017-08-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基于事件的视觉传感器进行低功率始终接通脸部检测、跟踪、辨识及/或分析
CN107643739A (zh) * 2016-07-22 2018-01-30 费希尔-罗斯蒙特系统公司 便携式现场维护工具与资产管理系统之间的过程控制通信
CN111221316A (zh) * 2018-11-23 2020-06-02 霍尼韦尔环境自控产品(天津)有限公司 驱动控制定时同步系统及驱动控制定时同步方法
US10984235B2 (en) 2016-12-16 2021-04-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 power data generation for iris-related detection and authentication
US11068712B2 (en) 2014-09-30 2021-07-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power iris scan initialization
US11605037B2 (en) 2016-07-20 2023-03-14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Fleet management system for portable maintenance tool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98501B2 (en) * 2015-07-01 2020-06-30 Solitonreach,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ree dimensional control of mobile applications
US10845195B2 (en) 2015-07-01 2020-11-24 Solitonreach,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tion based alignment of body part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13386A1 (fr) * 1997-09-09 1999-03-18 Schäublin S.A. Procede de generation d'un plan d'usinage de piece pour commande numerique de machine-outil
WO2002027990A2 (de) * 2000-09-21 2002-04-0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gesteuerten einsynchronisieren auf ein nicht stabiles taktsystem und hiermit korrespondierende empfangseinheit
CN1377156A (zh) * 2001-11-15 2002-10-30 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通信设备中时钟输出信号的同步处理方法
CN1527170A (zh) * 2003-03-04 2004-09-08 发那科株式会社 同步控制装置
CN102033487A (zh) * 2009-09-29 2011-04-27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测量数据同步系统和测量数据同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95126A (ja) * 1983-04-21 1984-11-06 Yokogawa Hokushin Electric Corp 超音波流量計
JPH03296340A (ja) * 1990-04-13 1991-12-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インターフエイス回路
JPH07296288A (ja) * 1994-04-27 1995-11-10 Hitachi Ltd 複合計測変換器
JP2748875B2 (ja) * 1995-01-18 1998-05-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クロック抽出回路
JP3167881B2 (ja) * 1995-05-15 2001-05-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ブロック同期処理回路
JP3407647B2 (ja) * 1998-03-31 2003-05-19 安藤電気株式会社 多重信号分離回路、伝送誤り測定回路および伝送誤り測定方法
JP4297552B2 (ja) * 1998-07-06 2009-07-15 富士通マイクロ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セルフ・タイミング制御回路
JP2001339374A (ja) * 2000-05-29 2001-12-07 Hitachi Ltd ビット同期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JP2002198943A (ja) * 2000-12-27 2002-07-12 Uniden Corp クロック再生装置及び方法
JP3839267B2 (ja) * 2001-03-08 2006-11-01 株式会社ルネサステクノロジ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通信端末装置
JP2003146451A (ja) 2001-11-05 2003-05-21 Konica Corp 用紙送り出し方法、用紙送り出し装置および用紙後処理装置
JP3807381B2 (ja) * 2003-03-05 2006-08-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A/d変換回路、温度センサ回路、集積回路、及び温度センサ回路の調整方法
US7120814B2 (en) 2003-06-30 2006-10-10 Raytheon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igning signals in multiple clock systems
US20090279572A1 (en) * 2008-05-07 2009-11-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120051479A1 (en) * 2008-05-14 2012-03-01 Pixart Imaging Inc. Clock frequency adjusting circuit and clock frequency adjusting method thereof
JP4766349B2 (ja) * 2008-12-05 2011-09-07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フィールド機器
JP4840455B2 (ja) * 2009-02-05 2011-12-21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フィールド制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13386A1 (fr) * 1997-09-09 1999-03-18 Schäublin S.A. Procede de generation d'un plan d'usinage de piece pour commande numerique de machine-outil
WO2002027990A2 (de) * 2000-09-21 2002-04-0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gesteuerten einsynchronisieren auf ein nicht stabiles taktsystem und hiermit korrespondierende empfangseinheit
CN1377156A (zh) * 2001-11-15 2002-10-30 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通信设备中时钟输出信号的同步处理方法
CN1527170A (zh) * 2003-03-04 2004-09-08 发那科株式会社 同步控制装置
CN102033487A (zh) * 2009-09-29 2011-04-27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测量数据同步系统和测量数据同步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7601A (zh) * 2014-09-30 2017-08-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基于事件的视觉传感器进行低功率始终接通脸部检测、跟踪、辨识及/或分析
US11068712B2 (en) 2014-09-30 2021-07-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power iris scan initialization
US11605037B2 (en) 2016-07-20 2023-03-14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Fleet management system for portable maintenance tools
CN107643739A (zh) * 2016-07-22 2018-01-30 费希尔-罗斯蒙特系统公司 便携式现场维护工具与资产管理系统之间的过程控制通信
CN107643739B (zh) * 2016-07-22 2022-06-03 费希尔-罗斯蒙特系统公司 便携式现场维护工具与资产管理系统之间的过程控制通信
US10984235B2 (en) 2016-12-16 2021-04-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 power data generation for iris-related detection and authentication
CN111221316A (zh) * 2018-11-23 2020-06-02 霍尼韦尔环境自控产品(天津)有限公司 驱动控制定时同步系统及驱动控制定时同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42664A1 (en) 2013-09-25
JP2013201558A (ja) 2013-10-03
US20130254582A1 (en) 2013-09-26
JP5655806B2 (ja) 2015-01-21
US9182783B2 (en) 2015-11-10
EP2642664B1 (en) 2021-12-15
CN103324097B (zh) 2016-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4097B (zh) 同步装置和现场设备
ES2283546T3 (es) Sistema de comunicacion sincronico, sincronizado con modulos de entrada/salida descentralizados y procedimiento para enlazar modulos de entrada/salida descentralizados en un sistema de este tipo.
JP6140459B2 (ja) センサーデータ伝送装置
CN103210384B (zh) 用于在处理器模块之间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电路装置
US20210143928A1 (en) Synchronization mechanism for high speed sensor interface
US20160216704A1 (en) Redundant watchdog method and system utilizing safety partner controller
CN102592683B (zh) 一种芯片测试模式的进入方法及相关装置
KR20140140509A (ko) 제네릭 인터페이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제네릭 인터페이스를 구비한 마이크로컨트롤러
CN103377083A (zh) 用于运行冗余的自动化系统的方法
US20140142723A1 (en)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EP3534181A1 (en) Determination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of determination device
CN103312636A (zh) 信息处理装置、串行通信系统和装置以及通信初始化方法
US9804575B2 (en) Multiplex control device
KR20140140508A (ko) 제네릭 인터페이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제네릭 인터페이스를 구비한 마이크로컨트롤러
CN103580684B (zh) 一种芯片时钟信号产生电路及芯片系统
US2017034551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one-wire programmable circuit
EP2597540B1 (en) Input circuit in high speed counter module in PLC
CN107092446A (zh) 多数据同步采集装置及多数据同步采集系统
US9606852B2 (en) Microcontroll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eripheral circuits
CN106856464A (zh) 一种同步码元检测系统
CN107368439B (zh) 主控元件以及数据传输方法
CN208092486U (zh) 一种用于机器人的控制器及连接有该控制器的机器人
US20100257292A1 (en) Digital Output Sensor FIFO Buffer with Single Port Memory
US20200295741A1 (en) Digital noise filter
KR101366034B1 (ko) 터치센서 ic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