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07150A - 机动车用制动盘的制造方法以及制动盘 - Google Patents

机动车用制动盘的制造方法以及制动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07150A
CN103307150A CN201210260821XA CN201210260821A CN103307150A CN 103307150 A CN103307150 A CN 103307150A CN 201210260821X A CN201210260821X A CN 201210260821XA CN 201210260821 A CN201210260821 A CN 201210260821A CN 103307150 A CN103307150 A CN 1033071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line
section
fastening section
fastening
brake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608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07150B (zh
Inventor
金俸夋
车达俊
卞元龙
金泰德
崔天寿
金弦秀
朴殷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ung Cha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yung Ch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ung Cha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Kyung Chang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07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071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071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071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2Braking members; Mounting thereof
    • F16D65/12Discs; Drums for disc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2Braking members; Mounting thereof
    • F16D2065/13Parts or details of discs or drums
    • F16D2065/1304Structure
    • F16D2065/1336Structure integral part of vehicle whe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2Braking members; Mounting thereof
    • F16D2065/13Parts or details of discs or drums
    • F16D2065/134Connection
    • F16D2065/1356Connection interlocking
    • F16D2065/136Connection interlocking with relative movement radial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机动车用制动盘的制造方法以及制动盘,制动盘的制造方法包括:(1)第一工序,在该第一工序中,在环状盘的内侧壁形成第一花键和第一被卡定部;(2)第二工序,在该第二工序中,在帽部的外侧壁形成第二花键,所述第二花键能够与所述第一花键对应地结合;(3)第三工序,在该第三工序中,以将所述第一花键与第二花键卡合的方式使所述环状盘和所述帽部对位;(4)第四工序,在该第四工序中,在所述帽部的内侧,第一成型部件在与所述第一被卡定部对应的第一位置处在朝向所述环状盘的放射方向上对所述第二花键施加冲击,从而形成第一卡定部,所述第一卡定部限制所述帽部向高度方向的移动。

Description

机动车用制动盘的制造方法以及制动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制动块进行摩擦的机动车用制动盘的制造方法以及制动盘,更为详细来说,涉及能够与盘的种类无关地进行加工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使行驶中的机动车减速或者停止而提供有制动装置,制动装置分为鼓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本发明涉及的盘式制动器提供了能够压迫制动盘的表面的制动块,当驾驶员操作制动器时,经由制动力产生装置使制动块压迫制动盘的两个侧面从而对车进行制动。
制动盘要求优良的散热性能、轻量以及高刚性,而且必须还要保证耐久性。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摩擦环的制动盘的制造方法。在所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制动孔的突出部压入于摩擦环的凹槽从而结合起来的结构,不过,在该种结构中需要另外的摩擦环,而且突出部与凹槽的结合方式存在着难以精密地构成的缺点。
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公开第2010-00976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散热效果的花键结合制动盘以及容易地制造该制动盘的方法。
而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与环状盘的材质无关地应用的制动盘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制动盘的制造方法包括:(1)第一工序,在该第一工序中,在环状盘的内侧壁形成第一花键和第一被卡定部;(2)第二工序,在该第二工序中,在帽部的外侧壁形成第二花键,所述第二花键能够与所述第一花键对应地结合;(3)第三工序,在该第三工序中,以将所述第一花键与第二花键卡合的方式使所述环状盘和所述帽部对位;(4)第四工序,在该第四工序中,在所述帽部的内侧,第一成型部件在与所述第一被卡定部对应的第一位置处在朝向所述环状盘的放射方向上对所述第二花键施加冲击来形成第一卡定部,所述第一卡定部限制所述帽部向高度方向的移动。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五工序,在该第五工序中,在与所述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处对所述第二花键施加冲击来形成第二卡定部,所述第二卡定部限制所述帽部向高度方向的移动。
而且,所述第二卡定部能够以卡定于所述环状盘的内侧壁的上表面的方式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花键和所述第一被卡定部通过铸造工序形成,所述第二花键通过辊模工序形成。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制动盘的制造方法包括:(1)第一工序,在该第一工序中,在环状盘的内侧壁形成第一花键;(2)第二工序,在该第二工序中,在帽部的外侧壁形成第二花键,所述第二花键能够与所述第一花键对应地结合;(3)第三工序,在该第三工序中,以将所述第一花键与第二花键卡合的方式使所述环状盘和所述帽部对位;(4)第四工序,在该第四工序中,在所述帽部的内侧,第一成型部件在第一位置处在朝向所述环状盘的放射方向上对所述第二花键施加冲击,由此,在所述第二花键形成第一卡定部,并且与所述第一卡定部对应地在第一花键形成第一被卡定部,所述第一卡定部限制所述帽部向高度方向的移动。
本发明涉及的机动车用制动盘具备:(1)环状盘,在其内侧壁形成有第一花键和第一被卡定部;以及(2)帽部,在其外侧壁形成有第二花键和第一卡定部,所述第二花键能够与所述第一花键的形状对应地结合,所述第一卡定部与所述第一被卡定部卡定。
而且,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第二花键形成第二卡定部,所述第二卡定部卡定于所述内侧壁的上表面。
根据本发明,由于环状盘与帽部呈花键形状地结合,因此能够有效地分散由制动转矩产生的环状盘与帽部之间的剪切载荷,由于接触面积变大因而散热效果优良,能够与环状盘的材质无关地制造花键结合式的制动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制动盘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制动盘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制动盘的结合剖面的图。
标号说明
1:环状盘;
2:帽部;
10:制动盘;
11:裙部;
12:开口;
17:内侧壁;
23:外侧壁;
25:第一卡定部;
26:第二卡定部;
130:第一凸部;
140:第一槽;
230:第二槽;
240:第二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制动盘10具备环状盘1和帽部(hatportion)2,所述帽部2插入并结合于环状盘1的开口12。环状盘1优选为形成有销区域15的通气式(ベンチレイト)环状盘,该销区域15用于使制动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发,不过不能解释成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定于该种类。
在帽部2的上端形成有供紧固部件(未图示)插入的紧固孔29,所述紧固部件用于将帽部2与其他部件进行紧固。并且,优选的是,在帽部2插入于环状盘1的状态下,帽部2的外侧壁的一部分向上侧突出。
图2是图1所示的制动盘1的分解立体图。
本发明的机动车用制动盘1具备:环状盘1,在该环状盘1的内侧壁17形成有第一花键和第一被卡定部135;以及帽部2,在该帽部2的外侧壁23形成有第二花键和第一卡定部26,所述第二花键能够与所述第一花键的形状对应地结合,所述第一卡定部26用于与所述第一被卡定部135卡定。
在所述第二花键形成有第二卡定部25,所述第二卡定部25与所述内侧壁17的上表面19卡定。
示出了第一卡定部26和第二卡定部25均形成于第二花键的第二槽230的结构,不过并不一定要如此形成,也可以形成于第二花键的第二槽230和第二凸部240中的任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制动盘的制造方法,在环状盘1的内侧壁17形成第一花键。第一花键具备:沿内侧壁17的内侧形成的多个第一槽140;以及配置在相邻的第一槽140之间的多个第一凸部130。环状盘1优选采用灰铸铁(FC)坯料,在该情况下,在成型环状盘1的铸造工序中,在内侧壁17的内侧形成第一花键。在铸造工序后,为了精密地加工第一花键可以追加性地进行车削工序。也可以利用碳陶瓷坯料成型出环状盘1,在该情况下,可以通过在模压(moulding)工序的模具中加工出第一花键从而在内侧壁17成型出第一花键。
优选在初期使第一被卡定部135与第一花键一起预先成型于环状盘1,不过根据环状盘1的坯料不同,本发明也不排除不预先成型第一被卡定部135而借助后述的成型部件使其与第一卡定部26一起成型的情况。
在环状盘1的内侧的下端设有向外侧倾斜的裙部11。
帽部2可以通过对片状软钢材料进行塑性加工而成型,在外侧壁23形成第二花键。第二花键具备:设于外侧壁23的周部的多个第二槽230;以及配置在相邻的第二槽230之间的多个第二凸部240。如图2所示,本说明书中的“帽部”的定义是:具备向上侧延长的外侧壁23和在外侧壁23的上部设置的、环状盘1的上表面21的元件。
第二花键成型为能够与第一花键的形状对应地结合。即,第二花键具有第二凸部240与第一槽140对应、且第一凸部130与第二槽230对应的形状。
优选的是,第二花键通过在帽部2的外侧壁23应用辊模(roll die)工序而成型。该种工序的一例已被韩国专利第0832588号说明书公开,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应用该种加工方法在帽部2的外侧壁23成型出第二花键。
如上所述,在环状盘1和帽部2的成型完成后,以使第一花键与第二花键卡合的方式将帽部2插入于环状盘1的开口12,如图3所示地对位。即,以使第二凸部240与第一槽140对应且第二槽230与第一凸部130对应的方式定位,从而将帽部2插入于开口12中进行对位。
在图3所示的预定的位置,可以使用夹具(JIG)等装置以维持环状盘1与帽部2对位的状态。
在图3所示那样对位好的状态下,在帽部2的内侧且在朝向环状盘1的放射方向上,第一成型部件50在第一位置处沿A方向往复的同时对第二花键施加冲击。通过第一成型部件50的冲击,在第二花键形成用于限制帽部2向高度方向移动的第二卡定部25。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卡定部25卡定于环状盘1的内侧壁17的上表面19。
按照本发明而成型的第一卡定部26和/或第二卡定部25限制帽部2向高度方向移动。不过,在第二卡定部25卡定于环状盘1的内侧壁17的上表面19的情况下,无法限制向上方的移动,不过在本说明书中,“向高度方向的移动”定义为帽部2相对于环状盘1向上侧和下侧中的至少任意一侧移动。
第二成型部件60在与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处在朝向环状盘1的放射方向上沿B方向往复的同时对第二花键施加冲击,从而成型出第一卡定部26。
在图2中示出了第一卡定部26和第二卡定部25成型于第二花键的第二槽230的结构,不过也可以成型于第二凸部240,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未限制其成型位置。
可以同时进行第一成型部件50对第二卡定部25的成型和第二成型部件60对第一卡定部26的成型,也可以先成型出任意一方然后再成型出另一方。而且,在图1~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卡定部25卡定于内侧壁17的上表面19,不过也可以成型于其他位置。
若第一被卡定部135预先成型于环状盘1的内侧壁17的第一花键,则第一成型部件50或第二成型部件60必须与该被卡定部135的位置对齐地施加冲击。而在第一被卡定部135未预先成型于第一花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第一成型部件50和/或第二成型部件60的冲击来使第一被卡定部135与卡定部一起成型于第一花键。
当第一成型部件50和/或第二成型部件60在任意一方的位置处对第二花键的内侧施加冲击从而成型出第二卡定部25和第一卡定部26后,使环状盘1与帽部2的结合体在该处旋转,调整其位置以在与成型出的卡定部相邻的位置也成型出卡定部。例如,当在第二槽230成型出第一卡定部25和第二卡定部26后,在该处旋转以使成型部件对相邻的第二槽230施加冲击。即,在第一成型部件50朝向帽部2的外侧壁23向A方向的右侧移动并施加冲击后,当该第一成型部件50向A方向的左侧后退时,环状盘1与帽部2的结合体在该处旋转以使第一成型部件50对相邻的位置施加冲击。对于第二成型部件60也同样地工作。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然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前述的权利要求书决定,而不能解释成受到前述的实施方式和/或附图限制。而且,必须清楚理解这一点:对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进行的、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改良、变形和修正也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Claims (7)

1.一种机动车用制动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机动车用制动盘的制造方法包括:
第一工序,在该第一工序中,在环状盘的内侧壁形成第一花键和第一被卡定部;
第二工序,在该第二工序中,在帽部的外侧壁形成第二花键,所述第二花键能够与所述第一花键对应地结合;
第三工序,在该第三工序中,以使所述第一花键与第二花键卡合的方式使所述环状盘和所述帽部对位;以及
第四工序,在该第四工序中,在所述帽部的内侧,第一成型部件在与所述第一被卡定部对应的第一位置处在朝向所述环状盘的放射方向上对所述第二花键施加冲击,从而形成第一卡定部,所述第一卡定部限制所述帽部向高度方向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用制动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机动车用制动盘的制造方法还包括第五工序,在该第五工序中,在与所述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处对所述第二花键施加冲击,从而形成第二卡定部,所述第二卡定部限制所述帽部向高度方向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用制动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卡定部以与所述环状盘的内侧壁的上表面卡定的方式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机动车用制动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铸造工序形成所述第一花键,通过辊模工序形成所述第二花键。
5.一种机动车用制动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机动车用制动盘的制造方法包括:
第一工序,在该第一工序中,在环状盘的内侧壁形成第一花键;
第二工序,在该第二工序中,在帽部的外侧壁形成第二花键,所述第二花键能够与所述第一花键对应地结合;
第三工序,在该第三工序中,以使所述第一花键与第二花键卡合的方式使所述环状盘和所述帽部对位;以及
第四工序,在该第四工序中,在所述帽部的内侧,第一成型部件在第一位置处在朝向所述环状盘的放射方向上对所述第二花键施加冲击,由此,在所述第二花键形成第一卡定部,并且与所述第一卡定部对应地在第一花键形成第一被卡定部,所述第一卡定部限制所述帽部向高度方向的移动。
6.一种机动车用制动盘,其特征在于,
该机动车用制动盘具备:
环状盘,在所述环状盘的内侧壁形成有第一花键和第一被卡定部;以及
帽部,在所述帽部的外侧壁形成有第二花键和第一卡定部,所述第二花键能够与所述第一花键的形状对应地结合,所述第一卡定部与所述第一被卡定部卡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动车用制动盘,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花键形成有第二卡定部,所述第二卡定部卡定于所述内侧壁的上表面。
CN201210260821.XA 2012-03-06 2012-07-25 机动车用制动盘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3071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022811A KR101349005B1 (ko) 2012-03-06 2012-03-06 자동차용 브레이크 디스크 제작 방법
KR10-2012-0022811 2012-03-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07150A true CN103307150A (zh) 2013-09-18
CN103307150B CN103307150B (zh) 2016-01-20

Family

ID=49132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60821.XA Active CN103307150B (zh) 2012-03-06 2012-07-25 机动车用制动盘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3185707A (zh)
KR (1) KR101349005B1 (zh)
CN (1) CN10330715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4136A (zh) * 2017-10-11 2019-04-19 庆昌产业株式会社 通风制动盘
CN110099769A (zh) * 2016-12-22 2019-08-06 浦项产业科学硏究院 制动盘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58314A2 (de) * 2013-10-23 2015-04-30 Ernst Grob Ag Verbundbremsscheibe sowi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derselben
CH711319A2 (de) 2015-12-21 2017-01-13 Grob Ernst Fa Herstellungsverfahren für eine Verbundbremsscheibe sowie entsprechende Verbundbremsscheibe.
KR102020761B1 (ko) * 2016-12-30 2019-11-04 명화공업주식회사 브레이크 디스크 및 브레이크 디스크 조립방법
KR102014857B1 (ko) * 2017-12-27 2019-08-27 경창산업주식회사 브레이크 디스크 및 브레이크 디스크 제작 방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51266A1 (en) * 2005-01-12 2006-07-13 Robert Bosch Corporation A Corner Assembly for a Vehicle
DE102007040128A1 (de) * 2007-08-24 2009-02-26 Daimler Ag Scheibenbremse mit zwei Keramikbremsscheiben
US7543691B2 (en) * 2006-07-12 2009-06-0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Brake rotor assembly
CN101818769A (zh) * 2009-02-26 2010-09-01 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用于车辆的制动盘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59846A (zh) * 2008-09-17 2011-08-1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制动盘
CN102341612A (zh) * 2009-03-07 2012-02-01 戴姆勒股份公司 制动盘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60904B2 (ja) * 1998-03-12 2006-12-20 株式会社ツガミ 転造盤用センタ台装置
GB2340564A (en) * 1998-08-15 2000-02-23 T & N Technology Ltd Disc brake
SE0002316D0 (en) * 2000-06-21 2000-06-21 Haldex Brake Prod Ab Disc brake
JP4126185B2 (ja) * 2002-03-18 2008-07-30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締結装置
DE102005023380B3 (de) * 2005-05-17 2006-10-19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Bremsscheibe-/Nabenverbindun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51266A1 (en) * 2005-01-12 2006-07-13 Robert Bosch Corporation A Corner Assembly for a Vehicle
US7543691B2 (en) * 2006-07-12 2009-06-0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Brake rotor assembly
DE102007040128A1 (de) * 2007-08-24 2009-02-26 Daimler Ag Scheibenbremse mit zwei Keramikbremsscheiben
CN102159846A (zh) * 2008-09-17 2011-08-1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制动盘
CN101818769A (zh) * 2009-02-26 2010-09-01 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用于车辆的制动盘及其制造方法
CN102341612A (zh) * 2009-03-07 2012-02-01 戴姆勒股份公司 制动盘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9769A (zh) * 2016-12-22 2019-08-06 浦项产业科学硏究院 制动盘及其制造方法
US11248671B2 (en) 2016-12-22 2022-02-15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Science & Technology Brake disc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09654136A (zh) * 2017-10-11 2019-04-19 庆昌产业株式会社 通风制动盘
CN109654136B (zh) * 2017-10-11 2020-11-24 庆昌产业株式会社 通风制动盘
US11028891B2 (en) 2017-10-11 2021-06-08 Kwangjin Michael Lee Vented brake disc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101796A (ko) 2013-09-16
CN103307150B (zh) 2016-01-20
JP2013185707A (ja) 2013-09-19
KR101349005B1 (ko) 201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07150A (zh) 机动车用制动盘的制造方法以及制动盘
JP2013512139A5 (zh)
JP5704237B2 (ja) ホットプレス装置
JP5623089B2 (ja) 電池用封口板と前記封口板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金型
US20120279272A1 (en) Stamping apparatus
US20050281634A1 (en) Waffle stud for insert molded plastic members
US20150352774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utomotive resin part and manufacturing device of automotive resin part
JP2009507693A (ja) 可動式ルーフ区間を有する車両ルーフ
US9487252B2 (en) Vehicular undercov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3990701B (zh) 汽车顶盖上翻边模具
CN104797438A (zh) 具有三维刀槽的冬季轮胎的胎面带
KR20190068178A (ko) 층 분리 방지구조가 형성된 공기입 타이어용 멀티트레드 압출물
JP6355128B2 (ja) プレス成形方法
CN104110181B (zh) 汽车锁闩带动轴改良结构及其连续拉伸成形工位结构
CN210497871U (zh) 一种侧修边模具
KR101495042B1 (ko) 온간 성형 금형
JP4397361B2 (ja) 自動車用ル−フレ−ル
CN202894174U (zh) 汽车传动轴突缘叉的模具结构
JP6053058B2 (ja) 車両用アンダーカバーの製造方法
CN204470424U (zh) 一种翻孔模具
CN218744396U (zh) 铁路货运车辆用合成闸瓦钢背的成型模具
CN202045330U (zh) 一种用于汽车制动器的铆接模具
CN206326007U (zh) 车桥防尘罩修边冲孔模具
CN209409068U (zh) 一种用于泥泞路面的具有轮胎侧面花纹的橡胶模具
KR101470699B1 (ko) 원형 소재 파이프를 이용한 각관 성형체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