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75317B - 一种二氧化锡/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氧化锡/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75317B
CN103275317B CN201310228812.7A CN201310228812A CN103275317B CN 103275317 B CN103275317 B CN 103275317B CN 201310228812 A CN201310228812 A CN 201310228812A CN 103275317 B CN103275317 B CN 1032753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ality
tin dioxide
polypyrrole
normal hexane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288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75317A (zh
Inventor
石元昌
孙立波
李晓臣
何召品
丁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22881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753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75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753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753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753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yoxymethylene Polymers And Polymers With Carbon-To-Carbon Bo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锡/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是以四氯化锡溶液、尿素为原料,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戊醇、正己烷组成的微乳液体系中,以水热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锡;然后在上述微乳液体系中,以三氯化铁为氧化剂微乳液原位聚合吡咯单体制得。本发明的复合材料中纳米二氧化锡分散在疏松的导电聚吡咯基体中,可以有效地保证二氧化锡颗粒之间的电接触,使该纳米复合材料兼具聚吡咯和二氧化锡的优点,有望成为一种优良的锂离子电池材料,并在微电子、传感、能源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本发明结合了水热法和微乳液法的优点,具有合成原料易得、合成简单、成本低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二氧化锡/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科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氧化锡/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二氧化锡纳米材料因为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二氧化锡纳米材料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液晶显示、催化剂、传感器、智能窗等领域。人们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锡材料,其中包括水热法、溶剂热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沉淀法、金属氧化物蒸发法等。其中,水热法具有过程简单、成本低、无污染、低能耗等优点,是当前科研工作者制备纳米二氧化锡的常用方法。但其制备的二氧化锡粒径分布不均匀、可控性差。而微乳液法是制备单分散纳米级材料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通过控制微乳液体系中胶束的大小来控制所制备产物的粒径大小。
锡基氧化物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具有可观的体积比容量和质量比容量、较低的插锂电位等优点。但其进行插锂或脱锂反应时会伴随着体积膨胀和收缩,产生机械应力。此机械应力容易导致材料维度不稳,易使电极发生粉化、崩裂,进而导致电极材料颗粒失去电接触、电极容量衰减。因此,如何克服二氧化锡的这一缺陷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最近,导电聚合物被用作锂离子电极材料的添加剂以改善其电学性能。导电聚合物不仅可以提高二氧化锡的导电性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纳米二氧化锡的团聚。另外,导电聚合物网络结构的存在还可以有效地保证电极反应时二氧化锡颗粒之间的电接触,缓解二氧化锡插锂脱锂时的机械应力,从而克服二氧化锡电极容量的衰减。因此,为制备优异的纳米二氧化锡颗粒,并克服二氧化锡的缺陷,开发制备二氧化锡/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锡/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以四氯化锡溶液、尿素为原料,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戊醇、正己烷组成的微乳液体系中,以水热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锡;然后在上述微乳液体系中,以三氯化铁为氧化剂微乳液原位聚合吡咯单体,制得二氧化锡/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
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锡/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粒径在3~4nm之间,纳米二氧化锡分散在疏松的导电聚吡咯基体中;并由如下方法制得:
a.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戊醇、正己烷混合搅拌成透明的微乳液体系,其中,所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为正己烷质量的0.04~0.08,正戊醇的质量为正己烷质量的0.10~0.18;取尿素和0.1mol/L的四氯化锡水溶液加入到上述微乳液中并磁力搅拌30±5min,再超声15±3min混合均匀,其中所述尿素的质量为正己烷质量的0.005~0.007,四氯化锡溶液的体积为正己烷体积的0.0484~0.0806;将所得溶液转移到水热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为130~150℃,反应6~12h,然后将反应所得溶液自然冷却至室温;
b.将水热反应釜中的溶液转移到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吡咯单体并磁力搅拌,其中所述吡咯单体的质量为正己烷质量的0.0006~0.0007;然后将烧杯置于冰水浴中,并向烧杯中缓慢滴加三氯化铁的水溶液,其中所述三氯化铁的质量为正己烷质量的0.003~0.004;持续在冰水浴的条件下搅拌24±3h;
c.反应结束后,所得产物用过量的甲醇破乳,并用乙醇、水反复离心、洗涤,最后将离心产物置于60±5℃干燥箱中干燥2~3h,即制得二氧化锡/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
上述的二氧化锡/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中:步骤a中,所述水热反应釜中的温度优选控制在130℃,反应时间优选控制在9h。
本发明采用水热法和微乳液法相结合的制备工艺制得一种二氧化锡/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中纳米二氧化锡分散在疏松的导电聚吡咯基体中,可以有效地保证二氧化锡颗粒之间的电接触,克服了二氧化锡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时易发生的粉化、崩裂,电极颗粒之间失去电接触,导致电极容量衰减的缺陷。成功地使该纳米复合材料兼具聚吡咯和二氧化锡的优点,有望成为一种优良的锂离子电池材料,并在微电子、传感、能源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发明在制备复合材料过程中,聚吡咯的合成采用微乳液原位聚合工艺,在原微乳液体系的基础上直接氧化聚合吡咯,进一步简化了合成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极易实施工业化生产。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材料制备过程中,通过调节乳化剂、助乳化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其他工艺参数可以调节控制复合材料的粒径大小和分散性。图1给出了复合材料、复合前的二氧化锡及纯聚吡咯的XRD谱图。从图中看可以看出,所制备复合材料中二氧化锡为四方晶系。经德拜-谢乐公式计算,所制备复合材料的粒径在3~4nm之间。
附图说明
图1二氧化锡、聚吡咯及二氧化锡/聚吡咯的XRD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制备一种二氧化锡/聚吡咯复合材料,具体步骤如下:
a.用电子天平称取1.635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5.723g正戊醇、40.883g正己烷混合搅拌成透明的微乳液体系,称取0.204g尿素并量取3ml四氯化锡水溶液(0.1mol/L)加入到上述微乳液中并磁力搅拌30min,超声15min混合均匀。将所得溶液转移到100ml的水热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为130℃反应9h。将反应所得溶液自然冷却至室温。
b.将水热反应釜中的溶液转移到100ml的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0.0245g吡咯单体并磁力搅拌。将烧杯置于冰水浴中,并缓慢滴加三氯化铁的水溶液(0.144g三氯化铁溶于3ml水中)。在冰水浴的条件下持续搅拌24h。
c.反应结束后,所得产物用过量的甲醇破乳,并用乙醇、水反复离心、洗涤。最后将离心产物置于60℃干燥箱中干燥2h,即得到二氧化锡/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
实施例2制备一种二氧化锡/聚吡咯复合材料,具体步骤如下:
a.用电子天平称取2.453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4.088g正戊醇、40.883g正己烷混合搅拌成透明的微乳液体系,称取0.245g尿素并量取4ml四氯化锡水溶液(0.1mol/L)加入到上述微乳液中并磁力搅拌30min,超声15min混合均匀。将所得溶液转移到100ml的水热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为150℃反应6h。将反应所得溶液自然冷却至室温。
b.将水热反应釜中的溶液转移到100ml的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0.0266g吡咯单体并磁力搅拌。将烧杯置于冰水浴中,并缓慢滴加三氯化铁的水溶液(0.164g三氯化铁溶于3ml水中)。在冰水浴的条件下持续搅拌24h。
c.反应结束后,所得产物用过量的甲醇破乳,并用乙醇、水反复离心、洗涤。最后将离心产物置于60℃干燥箱中干燥2h,即得到二氧化锡/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
实施例3制备一种二氧化锡/聚吡咯复合材料,具体步骤如下:
a.用电子天平称取3.271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7.359g正戊醇、40.883g正己烷混合搅拌成透明的微乳液体系,称取0.286g尿素并量取5ml四氯化锡水溶液(0.1mol/L)加入到上述微乳液中并磁力搅拌30min,超声15min混合均匀。将所得溶液转移到100ml的水热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为140℃反应12h。将反应所得溶液自然冷却至室温。
b.将水热反应釜中的溶液转移到100ml的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0.0286g吡咯单体并磁力搅拌。将烧杯置于冰水浴中,并缓慢滴加三氯化铁的水溶液(0.123g三氯化铁溶于3ml水中)。在冰水浴的条件下持续搅拌24h。
c.反应结束后,所得产物用过量的甲醇破乳,并用乙醇、水反复离心、洗涤。最后将离心产物置于60℃干燥箱中干燥2h,即得到二氧化锡/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
实施例4制备一种二氧化锡/聚吡咯复合材料,具体步骤如下:
a.用电子天平称取1.635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5.723g正戊醇、40.883g正己烷混合搅拌成透明的微乳液体系,称取0.245g尿素并量取5ml四氯化锡水溶液(0.1mol/L)加入到上述微乳液中并磁力搅拌30min,超声15min混合均匀。将所得溶液转移到100ml的水热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为150℃反应6h。将反应所得溶液自然冷却至室温。
b.将水热反应釜中的溶液转移到100ml的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0.0245g吡咯单体并磁力搅拌。将烧杯置于冰水浴中,并缓慢滴加三氯化铁的水溶液(0.144g三氯化铁溶于3ml水中)。在冰水浴的条件下持续搅拌24h。
c.反应结束后,所得产物用过量的甲醇破乳,并用乙醇、水反复离心、洗涤。最后将离心产物置于60℃干燥箱中干燥2h,即得到二氧化锡/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
实施例5制备一种二氧化锡/聚吡咯复合材料,具体步骤如下:
a.用电子天平称取3.271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5.723g正戊醇、40.883g正己烷混合搅拌成透明的微乳液体系,称取0.245g尿素并量取3ml四氯化锡水溶液(0.1mol/L)加入到上述微乳液中并磁力搅拌30min,超声15min混合均匀。将所得溶液转移到100ml的水热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为130℃反应12h。将反应所得溶液自然冷却至室温。
b.将水热反应釜中的溶液转移到100ml的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0.0286g吡咯单体并磁力搅拌。将烧杯置于冰水浴中,并缓慢滴加三氯化铁的水溶液(0.144g三氯化铁溶于3ml水中)。在冰水浴的条件下持续搅拌24h。
c.反应结束后,所得产物用过量的甲醇破乳,并用乙醇、水反复离心、洗涤。最后将离心产物置于60℃干燥箱中干燥2h,即得到二氧化锡/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
实施例6制备一种二氧化锡/聚吡咯复合材料,具体步骤如下:
a.用电子天平称取2.453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5.723g正戊醇、40.883g正己烷混合搅拌成透明的微乳液体系,称取0.245g尿素并量取4ml四氯化锡水溶液(0.1mol/L)加入到上述微乳液中并磁力搅拌30min,超声15min混合均匀。将所得溶液转移到100ml的水热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为140℃反应9h。将反应所得溶液自然冷却至室温。
b.将水热反应釜中的溶液转移到100ml的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0.0266g吡咯单体并磁力搅拌。将烧杯置于冰水浴中,并缓慢滴加三氯化铁的水溶液(0.144g三氯化铁溶于3ml水中)。在冰水浴的条件下持续搅拌24h。
反应结束后,所得产物用过量的甲醇破乳,并用乙醇、水反复离心、洗涤。最后将离心产物置于60℃干燥箱中干燥2h,即得到二氧化锡/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

Claims (2)

1.一种二氧化锡/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粒径在3~4nm之间,纳米二氧化锡分散在疏松的导电聚吡咯基体中;并由如下方法制得:
a.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戊醇、正己烷混合搅拌成透明的微乳液体系,其中,所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为正己烷质量的0.04~0.08,正戊醇的质量为正己烷质量的0.10~0.18;取尿素和0.1mol/L的四氯化锡水溶液加入到上述微乳液中并磁力搅拌30±5min,再超声15±3min混合均匀,其中所述尿素的质量为正己烷质量的0.005~0.007,四氯化锡溶液的体积为正己烷体积的0.0484~0.0806;将所得溶液转移到水热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为130~150℃,反应6~12h,然后将反应所得溶液自然冷却至室温;
b.将水热反应釜中的溶液转移到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吡咯单体并磁力搅拌,其中所述吡咯单体的质量为正己烷质量的0.0006~0.0007;然后将烧杯置于冰水浴中,并向烧杯中缓慢滴加三氯化铁的水溶液,其中所述三氯化铁的质量为正己烷质量的0.003~0.004;持续在冰水浴的条件下搅拌24±3h;
c.反应结束后,所得产物用过量的甲醇破乳,并用乙醇、水反复离心、洗涤,最后将离心产物置于60±5℃干燥箱中干燥2~3h,即制得二氧化锡/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锡/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水热反应釜中的温度控制在130℃,反应时间控制在9h。
CN201310228812.7A 2013-06-08 2013-06-08 一种二氧化锡/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753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28812.7A CN103275317B (zh) 2013-06-08 2013-06-08 一种二氧化锡/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28812.7A CN103275317B (zh) 2013-06-08 2013-06-08 一种二氧化锡/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75317A CN103275317A (zh) 2013-09-04
CN103275317B true CN103275317B (zh) 2015-01-07

Family

ID=49057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2881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75317B (zh) 2013-06-08 2013-06-08 一种二氧化锡/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753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8271B (zh) * 2016-10-28 2018-08-17 中北大学 一种纳米二氧化锰-聚吡咯复合电容材料的可控制备方法
CN110026247B (zh) * 2019-04-19 2019-10-29 菏泽学院 一种PMMA/PPy钯银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6712A (zh) * 2008-09-12 2009-03-04 江苏工业学院 提高聚苯胺/无机纳米导电复合材料导电热稳定性的方法
JP2009158130A (ja) * 2007-12-25 2009-07-16 Toyota Motor Corp ハイブリッド電解質膜及びハイブリッド電解質膜の製造方法
CN102702518A (zh) * 2012-06-28 2012-10-03 山东大学 一种二氧化锡/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58130A (ja) * 2007-12-25 2009-07-16 Toyota Motor Corp ハイブリッド電解質膜及びハイブリッド電解質膜の製造方法
CN101376712A (zh) * 2008-09-12 2009-03-04 江苏工业学院 提高聚苯胺/无机纳米导电复合材料导电热稳定性的方法
CN102702518A (zh) * 2012-06-28 2012-10-03 山东大学 一种二氧化锡/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聚吡咯/二氧化锡杂化材料的制备及气敏性研究;耿丽娜等;《无机化学学报》;20050731;第21卷(第7期);第977-98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75317A (zh) 2013-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46301B (zh) 三维结构的石墨烯基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ao et al. Self-assembled nickel hydroxide three-dimensional nanostructures: a nanomaterial for alkaline rechargeable batteries
CN107195886B (zh) 一种焦磷酸钒钠@碳复合正极材料、制备及应用
CN103864010B (zh) 一种氮掺杂石墨烯/铁酸钴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
CN105870417B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二硫化钨/碳纳米管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390674B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二硒化铁/硫掺杂石墨烯负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26007B (zh) 三维石墨烯基二氧化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066292A (zh) 石墨烯/稀土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900858B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蛋黄‑蛋壳结构锑/碳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638255B (zh) 一种钛酸锂/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28633A (zh) 一种铌酸钛介孔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6876705A (zh) 一种原位合成碳/碳纳米管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192810B (zh) 一种大层间距的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1944591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钛酸锂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71855B (zh) 一种铁酸镍纳米颗粒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742579A (zh) 锂离子电池用石墨烯卷空心二氧化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390696B (zh) 一种高比容量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104143A (zh) 一种高性能动力电池用复合材料的水热合成法
Zhao et al. Ball-in-ball structured SnO2@ FeOOH@ C nanospheres toward advanced anode material for sodium ion batteries
CN106058249A (zh) 一种溶剂热制备碳包覆纳米棒状氟磷酸亚铁钠材料的方法
CN102107906B (zh) 一种钛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085868B (zh) 一种3d微纳结构球形活性磷酸铁的制备方法
CN103887081A (zh) 一种氮掺杂石墨烯/铁酸锌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
CN106571240B (zh) 一种原位碳掺杂层次结构的中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3647072B (zh) 一种氧化镍表面碳/氮含量比可调的氮掺杂碳包裹层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Termination date: 2015060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