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71993A - 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71993A
CN103271993A CN201310197676XA CN201310197676A CN103271993A CN 103271993 A CN103271993 A CN 103271993A CN 201310197676X A CN201310197676X A CN 201310197676XA CN 201310197676 A CN201310197676 A CN 201310197676A CN 103271993 A CN103271993 A CN 1032719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hinitis
extract
preparation
allergic rhinitis
liquid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9767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71993B (zh
Inventor
顾政一
贺金华
沙先谊
戎晓娟
董先红
杨国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 OF PHARMACOLOG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S
Original Assignee
INST OF PHARMACOLOG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 OF PHARMACOLOG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S filed Critical INST OF PHARMACOLOG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S
Priority to CN20131019767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719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71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719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719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719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 中药液体制剂技术领域,是一种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按下述方法得到:将一枝蒿提取物用增溶剂溶液进行溶解后进行离心,取上清液,向上清液中加入黄芩提取物并使黄芩提取物完全溶解,然后向其中加入增稠剂溶液混合均匀,再向其中加入甘草提取物搅拌进行溶解,接着向其中加入防腐剂,充分搅拌溶解后最后向其中加入注射用水混合均匀后得到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本发明工艺简单,产品质量稳定可控,疗效明显,无毒副作用,药物直接作用于鼻粘膜表面,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

Description

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液体制剂技术领域,是一种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过敏性鼻炎是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是一种反复发作性以喷嚏、水样清涕、鼻塞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鼻黏膜炎症。该病常造成睡眠质量下降、情绪烦躁、沮丧等不良影响,使日常活动和社会交际受到一定的限制。若过敏性鼻炎发生药物反应或各种并发症(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哮喘等),更是雪上加霜。由于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解剖上的连续性,上呼吸道炎症极易向下蔓延,许多患者常先后或同时患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患者中哮喘发病率较正常人高4倍至20倍,甚至60%过敏性鼻炎可能发展成哮喘病。
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药物疗法。西医多从对症治疗和降低机体敏感性等方面进行治疗,但远期疗效尚不理想且副作用较大,西医常用药物有:抗组织胺类(如扑尔敏、赛庚啶、息斯敏等)、类固醇激素(如强的松、布地奈德、地塞米松等)、外用滴鼻剂(1%麻黄素滴鼻剂和0.5%可的松眼药水滴鼻等)。
黄芩(Scutellaria baiacelnsis Georgi.)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寒、味苦,有泻火解毒等功效。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成分,黄芩苷(Baicalin)是最主要的活性成分。研究报道黄芩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
一枝蒿(Artemisia rupestris L.)系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一枝蒿的药用全草。是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常用药材,民间用药历史悠久用于治疗荨麻疹、咽炎、扁桃体炎等。研究表明,一枝蒿提取物有较强的抗炎活性。
甘草系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主要化学成分三萜类和黄酮类,其中三萜类成分有甘草酸。由于甘草中的甘草酸在结构上与糖皮质激素相似,在体内可延缓皮质激素的代谢,且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无明显影响,目前已用于皮炎、药疹相关的抗炎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目前西医针对鼻炎/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尚不理想且副作用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每100ml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中含有黄芩提取物10g至20g、一枝蒿提取物10g至20g、甘草提取物5g至11 g、增溶剂1g至7 g、增稠剂0.5g至3.5 g、余量的注射用水包括一次注射用水和二次注射用水,防腐剂0.02g至0.20 g和余量的注射用水;其中,该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按下述方法得到:首先分别将所需量的增溶剂和增稠剂溶解到一次注射用水中分别得到增溶剂溶液和增稠剂溶液,将一枝蒿提取物用增溶剂溶液进行溶解后进行离心,取上清液,向上清液中加入黄芩提取物并使黄芩提取物完全溶解,然后向其中加入增稠剂溶液混合均匀,再向其中加入甘草提取物搅拌进行溶解,接着向其中加入所需量的防腐剂,充分搅拌溶解后最后向其中加入二次注射用水混合均匀后得到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每100ml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中含有黄芩提取物10g至20g、一枝蒿提取物10g至20g、甘草提取物5g至11 g、增溶剂1g至7 g、增稠剂0.5g至3.5 g、防腐剂0.02g至0.20 g和余量的注射用水;其中,该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余量的注射用水包括一次注射用水和二次注射用水,首先分别将所需量的增溶剂和增稠剂溶解到一次注射用水中分别得到增溶剂溶液和增稠剂溶液,将一枝蒿提取物用增溶剂溶液进行溶解后进行离心,取上清液,向上清液中加入黄芩提取物并使黄芩提取物完全溶解,然后向其中加入增稠剂溶液混合均匀,再向其中加入甘草提取物搅拌进行溶解,接着向其中加入所需量的防腐剂,充分搅拌溶解后最后向其中加入二次注射用水混合均匀后得到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一枝蒿提取物按下述制备方法得到:按向一枝蒿药材中加入乙醇水溶液进行醇提1次至5次,每次醇提按每克一枝蒿药材中加入质量浓度为30%至95%的乙醇水溶液6ml至14ml计向一枝蒿药材中加入乙醇水溶液、每次醇提的时间为0.5小时至3小时、醇提温度温度为60℃至80℃,合并每次得到的醇提液得到醇提合液,然后将醇提合液进行挥发乙醇,挥发乙醇后的醇提合液在温度为40℃至70℃、压力为 -0.07 Mpa至-0.09Mpa的条件下进行减压干燥得到水分质量含量为5%至20%的一枝蒿提取物。
上述增溶剂为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钠;或/和,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或卡波姆980或羧甲基纤维素;或/和,防腐剂为尼泊金酯,使用时,先将尼泊金酯溶于无水乙醇得到尼泊金酯无水乙醇溶液,再进行使用。
上述黄芩提取物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部中的黄芩提取物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或/和,甘草提取物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部中的甘草浸膏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三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在制备治疗鼻炎/过敏性鼻炎药物方面的应用。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之三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治疗鼻炎/过敏性鼻炎药物为滴剂或注入剂或洗净剂。
本发明工艺简单,产品质量稳定可控,疗效明显,无毒副作用,药物直接作用于鼻粘膜表面,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正常对照组AR豚鼠的鼻粘膜病理切片图(HE×200)。
图2为模型组AR豚鼠的鼻粘膜病理切片图(HE×200)。
图3为空白对照组组AR豚鼠的鼻粘膜病理切片图(HE×200)。
图4为阳性对照组AR豚鼠的鼻粘膜病理切片图(HE×200)。
图5为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的低剂量组AR豚鼠的鼻粘膜病理切片图(HE×200)。
图6为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的中剂量组AR豚鼠的鼻粘膜病理切片图(HE×200)。
图7为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的高剂量组AR豚鼠的鼻粘膜病理切片图(HE×200)。
图8为正常对照组AR豚鼠鼻粘膜病理切片图(甲苯胺蓝×400)。
图9为模型组AR豚鼠鼻粘膜病理切片图(甲苯胺蓝×400)。
图10为空白对照组AR豚鼠鼻粘膜病理切片图(甲苯胺蓝×400)。
图11为阳性对照组AR豚鼠鼻粘膜病理切片图(甲苯胺蓝×400)。
图12为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的低剂量组AR豚鼠鼻粘膜病理切片图(甲苯胺蓝×400)。
图13为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的中剂量组AR豚鼠鼻粘膜病理切片图(甲苯胺蓝×400)。
图14为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的高剂量组AR豚鼠鼻粘膜病理切片图(甲苯胺蓝×400)。
图15为正常对照组AR大鼠鼻粘膜病理切片图(HE×200)。
图16为模型组AR大鼠鼻粘膜病理切片图(HE×200)。
图17为空白对照组AR大鼠鼻粘膜病理切片图(HE×200)。
图18为阳性对照组AR大鼠鼻粘膜病理切片图(HE×200)。
图19为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的低剂量组AR大鼠鼻粘膜病理切片图(HE×200)。
图20为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的中剂量组AR大鼠鼻粘膜病理切片图(HE×200)。
图21为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的高剂量组AR大鼠鼻粘膜病理切片图(HE×200)。
图22为正常对照组AR大鼠鼻粘膜病理切片图(甲苯胺蓝×400)。
图23为为模型组AR大鼠鼻粘膜病理切片图(甲苯胺蓝×400)。
图24为空白对照组AR大鼠鼻粘膜病理切片图(甲苯胺蓝×400)。
图25为阳性对照组AR大鼠鼻粘膜病理切片图(甲苯胺蓝×400)。
图26为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的低剂量组AR大鼠鼻粘膜病理切片图(甲苯胺蓝×400)。
图27为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的中剂量组AR大鼠鼻粘膜病理切片图(甲苯胺蓝×400)。
图28为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的高剂量组AR大鼠鼻粘膜病理切片图(甲苯胺蓝×4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该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每100ml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中含有黄芩提取物10g至20g、一枝蒿提取物10g至20g、甘草提取物5g至11 g、增溶剂1g至7 g、增稠剂0.5g至3.5 g、防腐剂0.02g至0.20 g和余量的注射用水;其中,该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按下述制备方法得到:余量的注射用水包括一次注射用水和二次注射用水,首先分别将所需量的增溶剂和增稠剂溶解到一次注射用水中分别得到增溶剂溶液和增稠剂溶液,将一枝蒿提取物用增溶剂溶液进行溶解后进行离心,取上清液,向上清液中加入黄芩提取物并使黄芩提取物完全溶解,然后向其中加入增稠剂溶液混合均匀,再向其中加入甘草提取物搅拌进行溶解,接着向其中加入所需量的防腐剂,充分搅拌溶解后最后向其中加入二次注射用水混合均匀后得到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由于黄芩提取物和一枝蒿提取物的水溶性差,故需加入增溶剂,增加其溶解性,为增加本发明制剂在鼻腔的黏附性,延长药物在鼻粘膜的滞留时间,增强药效,需加入增稠剂,本发明液体制剂为多次使用剂型,处方中需加入防腐剂,防止微生物的滋生。
实施例2,该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每100ml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中含有黄芩提取物10g或20g、一枝蒿提取物10g或20g、甘草提取物5g或11 g、增溶剂1g或7 g、增稠剂0.5g或3.5 g、防腐剂0.02g或0.20 g和余量的注射用水;其中,该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按下述制备方法得到:余量的注射用水包括一次注射用水和二次注射用水,首先分别将所需量的增溶剂和增稠剂溶解到一次注射用水中分别得到增溶剂溶液和增稠剂溶液,将一枝蒿提取物用增溶剂溶液进行溶解后进行离心,取上清液,向上清液中加入黄芩提取物并使黄芩提取物完全溶解,然后向其中加入增稠剂溶液混合均匀,再向其中加入甘草提取物搅拌进行溶解,接着向其中加入所需量的防腐剂,充分搅拌溶解后最后向其中加入二次注射用水混合均匀后得到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
实施例3,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一枝蒿提取物按下述制备方法得到:按向一枝蒿药材中加入乙醇水溶液进行醇提1次至5次,每次醇提按每克一枝蒿药材中加入质量浓度为30%至95%的乙醇水溶液6ml至14ml计向一枝蒿药材中加入乙醇水溶液、每次醇提的时间为0.5小时至3小时、醇提温度温度为60℃至80℃,合并每次得到的醇提液得到醇提合液,然后将醇提合液进行挥发乙醇,挥发乙醇后的醇提合液在温度为40℃至70℃、压力为 -0.07 Mpa至-0.09Mpa的条件下进行减压干燥得到水分质量含量为5%至20%的一枝蒿提取物。
实施例4,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增溶剂为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钠;或/和,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或卡波姆980或羧甲基纤维素;或/和,防腐剂为尼泊金酯,使用时,先将尼泊金酯溶于无水乙醇得到尼泊金酯无水乙醇溶液,再进行使用。以纤毛毒性试验和流变学特性为指标选出最适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卡波姆980或羧甲基纤维素,本发明液体制剂为水溶液,具表面活性,故选择最佳防腐剂为pH为4至8的尼泊金酯类。
实施例5,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黄芩提取物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部中的黄芩提取物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或/和,甘草提取物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部中的甘草浸膏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
实施例6,该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在制备治疗鼻炎/过敏性鼻炎药物方面的应用。
实施例7,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治疗鼻炎/过敏性鼻炎药物为滴剂或注入剂或洗净剂。
对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得到的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的药效进行证明:
一、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抑制作用
1.1、分组及给药
取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依性别、体重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为以下几组:
模型组:用微量进样器抽取20μL生理盐水以滴鼻的方式进行给药,每侧10μL,每日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连续3天;
空白组:依照本发明实验方法在不添加一支蒿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和甘草提取物的情况下制的空白用药,用微量进样器抽取20μL空白用药以滴鼻的方式进行给药,每侧10μL,每日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连续3天;
阳性对照组:选择经典的一线抗炎药物地塞米松作为阳性对照药,更能说明该液体制剂的抗炎作用,鼠耳单位面积上均匀涂布的给药量拟定为0.04g/cm 2 ,每日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连续3天;
高剂量组:将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浓缩至体积为原体积的0.5倍后,用微量进样器抽取20μL以滴鼻的方式进行给药,每侧10μL,每日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连续3天;
中剂量组:用微量进样器抽取20μL将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以滴鼻的方式进行给药,每侧10μL,每日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连续3天;
低剂量组:将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用水稀释至体积为原体积的2倍后,用微量进样器抽取20μL以滴鼻的方式进行给药,每侧10μL,每日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连续3天;
于末次给药1h后,温水擦去小鼠耳部药物,用干棉球擦净,将0.02mL二甲苯均匀涂抹于小鼠右耳廓两面致炎,以左耳作对照,15min后脱颈椎处死小鼠,沿耳廓基线剪下两耳,用直径7mm打孔器分别在两耳的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精密称重(精确到0.0001g ),计算肿胀度与肿胀抑制率,实验结果见表1(n=10,±SD)。
肿胀度 =右耳片重-左耳片重
肿胀抑制率={(模型组平均肿胀度-给药组平均肿胀度)/模型组平均肿胀度}×100%
注:由于小鼠的鼻腔很小,鼻腔体积有限,实验中,不可能采用喷鼻形式给小鼠用药,而只能以微量进样器抽取相应体积的药液滴鼻的方式进行给药。
、试验结果表明:空白滴鼻液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抗炎作用;该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抑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高剂量组与地塞米松组比较抗炎作用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具有显著的消炎作用。
二、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对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的抑制作用
2.1、分组及给药:取大鼠60只,雌雄各半,依性别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并按下述给药方式给药:
模型组:用微量进样器抽取20μL生理盐水以滴鼻的方式进行给药,每侧10μL,每日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连续3天;
空白组:依照本发明实验方法在不添加一支蒿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和甘草提取物的情况下制的空白用药,用微量进样器抽取20μL空白用药以滴鼻的方式进行给药,每侧10μL,每日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连续3天;
阳性对照组:选择经典的一线抗过敏药物氯苯那敏作为阳性对照药,给药量为0.107m g/kg·d,给药方式为灌胃给药,连续3天;
高剂量组:将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浓缩至体积为原体积的0.5倍后,用微量进样器抽取20μL以滴鼻的方式进行给药,每侧10μL,每日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连续3天;
中剂量组:用微量进样器抽取20μL将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以滴鼻的方式进行给药,每侧10μL,每日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连续3天;
低剂量组:将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用水稀释至体积为原体积的2倍后,用微量进样器抽取20μL以滴鼻的方式进行给药,每侧10μL,每日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连续3天;
注:由于大鼠的鼻腔很小,鼻腔体积有限,实验中,不可能采用喷鼻形式给小鼠用药,而只能以微量进样器抽取相应体积的药液滴鼻的方式进行给药。
、抗血清的制备:1.大鼠全身基础致敏:将大鼠两侧腹股沟皮下、左右后肢足跖皮下及腹腔各注射0.2ml的抗原佐剂混悬液(每毫升含卵白蛋白1mg,氢氧化铝30mg)致敏,于第5天按同样方式强化致敏,同时于第2天开始隔日腹腔注射1ml抗原佐剂混悬液,共7次;2.大鼠鼻部激发:全身致敏免疫完成后,次日用微量进样器将2%卵清蛋白生理盐水溶液滴入双侧鼻孔进行鼻内抗原攻击,每侧50μl,每日1次,连续5d,造成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模型;取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5只,于第14(IgE高剂时间)天大鼠眼眶取血,2500r·min-1离心15min,分离血清并合并,置-20℃冰箱,2周内备用。
、将各组大鼠背部中线两侧距脊柱1.5~2.0cm处剃毛(每侧3cm×4cm),实验时将上述抗血清用生理盐水稀释1:5和1:10,背部皮内注射(模型组不致敏),每个稀释度注射两点,每点0.1ml,间隔1.5cm至2 cm;各组均在致敏当日开始给药,按照2.1所述给药方式进行给药, 48 h后(即末次给药1h后),尾静脉注射1ml(内含1mg卵白蛋白)1%伊文思蓝溶液(染料),30min后脱颈处死(麻醉处死)大鼠,翻转背部皮肤,剪下带有蓝色的皮肤(提供蓝斑照片),剪碎,置入盛有5ml丙酮-生理盐水(7:3 V/V),漩涡混匀,试管内浸泡48 h,2500 r·min -1 ,离心10min,取上清液于610nm处测定吸光度值(A),计算药物对PCA抑制百分率,实验结果见表2(n=10, 
Figure 229805DEST_PATH_IMAGE001
±SD)。
抑制百分率[抑制率%=(1-给药组/模型组)×100%]
2.4、试验结果表明: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明显抗过敏作用;低、中剂量组与模型组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氯苯那敏片对大鼠PCA反应的抑制作用相比有一定的差异性(P<0.05),但是,能够说明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高剂量组具有一定的抗过敏性。
三、该液体制剂对豚鼠鼻黏膜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抑制作用
3.1、分组及给药:取豚鼠60只,雌雄各半,依性别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并按下述给药方式给药:
模型组:用微量进样器抽取0.2ml生理盐水以滴鼻的方式进行给药,每侧0.1ml;
空白组:依照本发明实验方法在不添加一支蒿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和甘草提取物的情况下制的空白用药,用微量进样器抽取0.2ml空白用药以滴鼻的方式进行给药,每侧0.1ml;
阳性对照组:用微量进样器抽取0.2ml质量浓度为1%的麻黄碱溶液以滴鼻的方式进行给药,每侧0.1ml;
高剂量组:将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浓缩至体积为原体积的0.5倍后,用微量进样器抽取0.2ml以滴鼻的方式进行给药,每侧0.1ml;
中剂量组:用微量进样器抽取0.2ml 将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以滴鼻的方式进行给药,每侧0.1ml;
低剂量组:将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用水稀释至体积为原体积的2倍后,用微量进样器抽取0.2ml以滴鼻的方式进行给药,每侧0.1ml;
注:由于豚鼠的鼻腔很小,鼻腔体积有限,实验中,不可能采用喷鼻形式给小鼠用药,而只能以微量进样器抽取相应体积的药液滴鼻的方式进行给药。
、将各组豚鼠用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后(0.3ml/100g),置于平板上仰卧固定。剪开上肢皮肤,剥离附近筋膜,充分暴露上肢皮下静脉;从上肢皮下静脉注射1% Evans Blue(伊文思蓝)生理氯化钠溶液4ml·kg -1 ,之后,分别迅速向各组豚鼠鼻腔内按3.1给药方式进行给药;注射后30min,股动脉放血处死动物,打开鼻腔,取出双侧鼻黏膜,将取出的组织用生理盐水轻轻冲洗,用滤纸吸干,于电子天平上精密称重,放入丙酮生理氯化钠溶液(7:3)混合液2ml,在 45℃孵育72-96h,离心,取上清液,用分光光度计(610nm处)测吸收度,以空白丙酮生理盐水校零,计算出鼻黏膜单位质量的吸收度(A·mg-1 ),用t检验比较各组显著性,实验结果见表3(n=10, 
Figure 9542DEST_PATH_IMAGE001
±SD)。
、试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鼻粘膜单位质量伊文思蓝的渗出量,具有抗炎作用,且效果与阳性对照组收缩血管作用相当(P>0.05),说明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具有抗炎作用。
 四、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对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的治疗作用
4.1、分组:取豚鼠70只,雌雄各半,依性别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
4.2、建立AR豚鼠模型
致敏混悬液:精密称取卵白蛋白(OVA)2.4mg与氢氧化铝溶液2.4g置于50ml离心管,加入生理盐水80ml,至漩涡震荡器上充分搅匀,得混悬液(平均每毫升含OVA 0.3mg 、Al(OH)3 30mg ),每次于腹腔注射前现配现用
正常对照组:以1ml 生理盐水加30mg氢氧化铝行腹腔注射,隔日1次,连续7次共14天,从第15天起以生理盐水滴鼻(双侧)激发,每侧100μL,连续3d,造成正常对照组AR模型;
模型组:按照1ml/ 只的剂量腹腔注射致敏混悬液,隔日1次,连续7次共14天,从第15天起以质量浓度为2%卵白蛋白溶液的滴鼻(双侧)激发,每侧100μL,连续3d,造成模型组AR模型;
空白对照组:按照1ml/ 只的剂量腹腔注射致敏混悬液,隔日1次,连续7次共14天,从第15天起以质量浓度为2%卵白蛋白溶液的滴鼻(双侧)激发,每侧100μL,连续3d,造成空白对照组AR模型;
阳性对照组:按照1ml/ 只的剂量腹腔注射致敏混悬液,隔日1次,连续7次共14天,从第15天起以质量浓度为2%卵白蛋白溶液的滴鼻(双侧)激发,每侧100μL,连续3d,造成阳性对照组AR模型;
高剂量组:按照1ml/ 只的剂量腹腔注射致敏混悬液,隔日1次,连续7次共14天,从第15天起以质量浓度为2%卵白蛋白溶液的滴鼻(双侧)激发,每侧100μL,连续3d,造成高剂量组AR模型;
中剂量组:按照1ml/ 只的剂量腹腔注射致敏混悬液,隔日1次,连续7次共14天,从第15天起以质量浓度为2%卵白蛋白溶液的滴鼻(双侧)激发,每侧100μL,连续3d,造成中剂量组AR模型;
低剂量组:按照1ml/ 只的剂量腹腔注射致敏混悬液,隔日1次,连续7次共14天,从第15天起以质量浓度为2%卵白蛋白溶液的滴鼻(双侧)激发,每侧100μL,连续3d,造成低剂量组AR模型;
4.3、给药
造模后,按下述方法给药:
正常对照组:用微量进样器抽取100μL生理盐水以滴鼻的方式进行给药,每侧50μL,每日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连续7天;
模型组:用微量进样器抽取100μL生理盐水以滴鼻的方式进行给药,每侧50μL,每日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连续7天;
空白对照组:依照本发明实验方法在不添加一支蒿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和甘草提取物的情况下制的空白用药,用微量进样器抽取100μL空白用药以滴鼻的方式进行给药,每侧50 μL,每日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连续7天;
阳性对照组:用微量进样器抽取100μL质量浓度为0.15%富马酸酮替芬以滴鼻的方式进行给药,每侧50μL,每日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连续7天;
高剂量组:将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浓缩至体积为原体积的0.5倍后,用微量进样器抽取100μL以滴鼻的方式进行给药,每侧50μL,每日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连续7天;
中剂量组:用微量进样器抽取100μL将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以滴鼻的方式进行给药,每侧50μL,每日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连续7天;
低剂量组:将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用水稀释至体积为原体积的2倍后,用微量进样器抽取100μL 以滴鼻的方式进行给药,每侧50μL,每日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连续7天。
上述在给药过程中,分别于第2、第5、第7天在上午给药后30min给各组大鼠用1g/L卵清蛋白生理盐水溶液滴加双侧鼻孔,每侧各50μL,双侧等体积滴入,下午给药是则不再进行鼻部抗原激发。
、鼻部过敏症状观察:每次鼻部激发后,立即观察30min。观察鼻部症状如:鼻痒抓挠、喷嚏、流涕。
、标本采集及处理
4.5.1、采集:7组豚鼠用质量浓度为10%的水合氯醛(0.3ml/100g)麻醉后腹主动脉采血液约5ml至6ml ,存放于试管中。
、血清的制备:取备样血液常温下自然放置,2 小时后以3000rpm 的转速离心10分钟,用微量移液器移取血清,放入 Eppendoff管中,置于-20℃保存备用。采用豚鼠免疫球蛋白E、豚鼠特异性IgE及豚鼠IL-4试剂盒测定,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用Tecan Infinite F50酶标仪测定,根据相应标准曲线计算豚鼠血清免疫球蛋白E、卵清蛋白特异性IgE及IL-4的含量。
、鼻黏膜的采集:取血完毕,腹主动脉放血致死后,立刻剥离鼻部周围皮肤,将上颌骨从颅骨中游离出来,用10%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做HE及甲苯胺蓝染色,光镜下观察鼻黏膜组织结构、肥大细胞及炎细胞浸润情况。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变量资料用表示,进行组间比较,做t检验,实验结果见表4(,分,n=6);观察鼻部症状如:鼻痒抓挠、喷嚏、流涕等出现的时间及轻重并按如下评分标准与评分记录:鼻痒:轻度为1分,轻擦鼻几次为2分,重度(抓挠鼻、面不止,到处擦磨)为3分。喷嚏:1至3个为1分,4至10为2分,11个以上为3分。流涕:流至鼻前孔为1分,超过鼻前孔为2分,涕流满面为3分,记录时以叠加法记总分。采用症状积分叠加评分方法(见模型判定),比较组间差异。
试验结果
4.6.1、经治疗,富马酸酮替芬滴鼻液组和高剂量组的变应性鼻炎鼻部症状平均分明显降低;低、中剂量组的鼻部症状积分也有所降低,经统计,富马酸酮替芬滴鼻液组和高剂量组豚鼠的鼻部症状评分均较模型组有明显降低,且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中剂量组症状积分不及高剂量组改变明显,说明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对应变性鼻炎即过敏性鼻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各组变应性鼻炎豚鼠血清免疫球蛋白E、特异性IgE、白介素-4含量比较
豚鼠血清IgE、sIgE及IL-4的含量,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该液体制剂各组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低、中剂量组血清IgE和IL-4的含量与高剂量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降低豚鼠血清IgE、sIgE及IL-4的含量的作用与富马酸酮替芬滴鼻液组相当,可以看出,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过敏作用,结果见表5(n=6,)。
、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对豚鼠鼻粘膜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模型组豚鼠鼻粘膜上皮部分坏死、脱落,腺体大量增加,毛细血管明显扩张、充血(见图2),并伴有大量嗜酸性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及其他炎细胞浸润(见图9);空白对照组豚鼠鼻粘膜光镜下结构与模型组相似(见图3、图10);其他组病变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阳性对照组鼻粘膜上皮完整,呈柱状排列,粘膜轻度水肿,间质血管轻度扩张(见图4),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见图11);低、中剂量组鼻粘膜组织水肿、血管扩张充血(见图5、图6)及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情况较模型组有所改善(见图12、图13);高剂量组鼻粘膜轻度炎症,组织轻度水肿,部分血管轻度扩张(见图7),偶见嗜酸性粒细胞,有少量、散在的炎性细胞浸润(见图14);正常对照组未见异常(见图1、图8)。
该液体制剂各实验组鼻粘膜病理组织切片从水肿、充血、炎细胞及肥大细胞浸润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总分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低、中、高剂量组总分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高剂量组总分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看出,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过敏作用,结果见表6(n=6,)。
五、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对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的治疗作用
5.1、分组:取大鼠70只,雌雄各半,依性别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
5.2、建立AR大鼠模型
将模型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大鼠两侧腹股沟皮下、左右后肢足跖皮下及腹腔各注射0.2ml的抗原佐剂混悬液(每毫升含卵白蛋白1mg,氢氧化铝30mg)致敏,于第5天按同样方式强化致敏,同时于第2天开始隔日腹腔注射1ml抗原佐剂混悬液,共7次,全身致敏免疫完成后,次日用微量进样器将2%卵清蛋白生理盐水溶液滴入双侧鼻孔进行鼻内抗原攻击,每侧50μL,每日1次,连续5d,造成各组AR模型;
正常对照组以1ml 生理盐水加30mg氢氧化铝进行足跖初次致敏注射、加强致敏及腹腔注射,然后以生理盐水滴鼻(双侧)激发,时间、剂量同上。
、给药
正常对照组:用微量进样器抽取50μL生理盐水以滴鼻的方式进行给药,每侧25μL,每日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连续7天;
模型组:用微量进样器抽取50μL生理盐水以滴鼻的方式进行给药,每侧25μL,每日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连续7天;
空白对照组:依照本发明实验方法在不添加一支蒿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和甘草提取物的情况下制的空白用药,用微量进样器抽取50μL空白用药以滴鼻的方式进行给药,每侧25μL,每日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连续7天;
阳性对照组:用微量进样器抽取50μL地塞米松麻黄碱滴鼻液以滴鼻的方式进行给药,每侧25μL,每日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连续7天;
高剂量组:将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浓缩至体积为原体积的0.5倍后,用微量进样器抽取50μL以滴鼻的方式进行给药,每侧25μL;
中剂量组:用微量进样器抽取50μL将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以滴鼻的方式进行给药,每侧25μL;
低剂量组:将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用水稀释至体积为原体积的2倍后,用微量进样器抽取50μL 以滴鼻的方式进行给药,每侧25μL。
每天上午给药后30min,用质量浓度为2%的卵清蛋白生理盐水溶液滴加双侧鼻孔,每侧各50μL,双侧等体积滴入,下午给药是不再进行鼻部抗原激发。
、鼻部过敏症状观察:每次鼻部激发后,立即观察30min。观察鼻部症状如:鼻痒抓挠、喷嚏、流涕。
、标本采集及处理
5.5.1、采集:7组大鼠用质量浓度为10%的水合氯醛(0.3ml/100g)麻醉后腹主动脉采血液约5ml至6ml ,存放于试管中。
、血清的制备:取备样血液常温下自然放置,2 小时后以3000rpm 的转速离心10分钟,用微量移液器移取血清,放入 Eppendoff管中,置于-20℃保存备用。采用大鼠免疫球蛋白E和大鼠特异性IgE测定,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用酶标仪测定,根据相应标准曲线计算大鼠血清免疫球蛋白E、卵清蛋白特异性IgE及IL-4的含量。
、鼻黏膜的采集:取血完毕,腹主动脉放血致死后,立刻剥离鼻部周围皮肤,将上颌骨从颅骨中游离出来,用10%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做HE及甲苯胺蓝染色,光镜下观察鼻黏膜组织结构、肥大细胞及炎细胞浸润情况。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变量资料用表示,进行组间比较,做t检验,实验结果见表4(,分,n=6);观察鼻部症状如:鼻痒抓挠、喷嚏、流涕等出现的时间及轻重并按如下评分标准与评分记录:鼻痒:轻度为1分,轻擦鼻几次为2分,重度(抓挠鼻、面不止,到处擦磨)为3分。喷嚏:1至3个为1分,4至10为2分,11个以上为3分。流涕:流至鼻前孔为1分,超过鼻前孔为2分,涕流满面为3分,记录时以叠加法记总分。采用症状积分叠加评分方法(见模型判定),比较组间差异。
、试验结果
5.6.1、大鼠鼻部过敏症状观察及评分
鼻部滴入卵清蛋白溶液后,立即观察30min,记录大鼠搔鼻、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并进行评分。随着卵清蛋白攻击的次数增加,大鼠的鼻部症状逐渐加重,按照评分标准得出的症状叠加大于5分,则说明造模成功。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无明显的鼻部症状,与模型组进行比较,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能较明显的改善鼻部症状(P<0.01),低、中剂量组对大鼠的鼻部症状也能有所改善,说明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对应变性鼻炎即过敏性鼻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结果见表7(,分,n=10)。
、各组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免疫球蛋白E及特异性IgE含量比较
模型组大鼠血清IgE及sIgE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中、高剂量组血清IgE含量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中、低给药组血清sIgE含量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均无差异性(P>0.05),可以看出,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过敏作用,结果见表8(n=10,)。
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对大鼠鼻粘膜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正常对照组大鼠鼻粘膜组织结构完整、无组织水肿(见图15),无炎性细胞浸润(见图22);模型组鼻粘膜组织上皮脱落、坏死,固有层血管扩张、充血,腺体增生,组织水肿(见图16),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及其他炎细胞浸润(见图23);空白对照组鼻粘膜情况与模型组相似(见图17、图24);阳性对照组大鼠的鼻粘膜组织结构恢复到较完整的状态、血管轻度扩张充血、腺体增生减少、组织轻度水肿(见图18),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上皮细胞脱落减少(见图25);低、中剂量组,AR大鼠鼻粘膜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血管充血扩张,腺体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组织水肿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改善不如阳性对照组组明显(见图19、图20、图26、图27);高剂量组大鼠的鼻粘膜组织结构恢复到较完整的状态,轻度组织水肿,仍可见少数小血管扩张,与阳性对照组治疗后相当(见图21、图28)。
该液体制剂大鼠各实验组鼻粘膜病理组织切片从水肿、充血、炎细胞及肥大细胞浸润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总分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中、低剂量组总分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中、低剂量组总分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9(n=10,),可以看出,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过敏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本发明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质量稳定可控,疗效明显,由于为纯中药制剂,因此无毒副作用,药物直接作用于鼻粘膜表面,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并且针对鼻炎/过敏性鼻炎具有较好的抗炎、抗过敏作用。
Figure 858177DEST_PATH_IMAGE006
Figure 612507DEST_PATH_IMAGE007
Figure 880677DEST_PATH_IMAGE008

Claims (10)

1.一种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其特征在于每100ml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中含有黄芩提取物10g至20g、一枝蒿提取物10g至20g、甘草提取物5g至11 g、增溶剂1g至7 g、增稠剂0.5g至3.5 g、防腐剂0.02g至0.20 g和余量的注射用水;其中,该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按下述方法得到:余量的注射用水包括一次注射用水和二次注射用水,首先分别将所需量的增溶剂和增稠剂溶解到一次注射用水中分别得到增溶剂溶液和增稠剂溶液,将一枝蒿提取物用增溶剂溶液进行溶解后进行离心,取上清液,向上清液中加入黄芩提取物并使黄芩提取物完全溶解,然后向其中加入增稠剂溶液混合均匀,再向其中加入甘草提取物搅拌进行溶解,接着向其中加入所需量的防腐剂,充分搅拌溶解后最后向其中加入二次注射用水混合均匀后得到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其特征在于一枝蒿提取物按下述制备方法得到:按向一枝蒿药材中加入乙醇水溶液进行醇提1次至5次,每次醇提按每克一枝蒿药材中加入质量浓度为30%至95%的乙醇水溶液6ml至14ml计向一枝蒿药材中加入乙醇水溶液、每次醇提的时间为0.5小时至3小时、醇提温度温度为60℃至80℃,合并每次得到的醇提液得到醇提合液,然后将醇提合液进行乙醇挥发,乙醇挥发后的醇提合液在温度为40℃至70℃、压力为 -0.07 Mpa至-0.09Mpa的条件下进行减压干燥得到水分质量含量为5%至20%的一枝蒿提取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其特征在于增溶剂为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钠;或/和,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或卡波姆980或羧甲基纤维素;或/和,防腐剂为尼泊金酯,使用时,先将尼泊金酯溶于无水乙醇得到尼泊金酯无水乙醇溶液,再进行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其特征在于黄芩提取物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部中的黄芩提取物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或/和,甘草提取物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部中的甘草浸膏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
5.一种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100ml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中含有黄芩提取物10g至20g、一枝蒿提取物10g至20g、甘草提取物5g至11 g、增溶剂1g至7 g、增稠剂0.5g至3.5 g、防腐剂0.02g至0.20 g和余量的注射用水;其中,该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余量的注射用水包括一次注射用水和二次注射用水,首先分别将所需量的增溶剂和增稠剂溶解到一次注射用水中分别得到增溶剂溶液和增稠剂溶液,将一枝蒿提取物用增溶剂溶液进行溶解后进行离心,取上清液,向上清液中加入黄芩提取物并使黄芩提取物完全溶解,然后向其中加入增稠剂溶液混合均匀,再向其中加入甘草提取物搅拌进行溶解,接着向其中加入所需量的防腐剂,充分搅拌溶解后最后向其中加入二次注射用水混合均匀后得到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枝蒿提取物按下述制备方法得到:按向一枝蒿药材中加入乙醇水溶液进行醇提1次至5次,每次醇提按每克一枝蒿药材中加入质量浓度为30%至95%的乙醇水溶液6ml至14ml计向一枝蒿药材中加入乙醇水溶液、每次醇提的时间为0.5小时至3小时、醇提温度为60℃至80℃,合并每次得到的醇提液得到醇提合液,然后将醇提合液进行挥发乙醇,挥发乙醇后的醇提合液在温度为40℃至70℃、压力为 -0.07 Mpa至-0.09Mpa的条件下进行减压干燥得到水分质量含量为5%至20%的一枝蒿提取物。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增溶剂为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钠;或/和,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或卡波姆980或羧甲基纤维素;或/和,防腐剂为尼泊金酯,使用时,先将尼泊金酯溶于无水乙醇得到尼泊金酯无水乙醇溶液,再进行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黄芩提取物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部中的黄芩提取物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或/和,甘草提取物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部中的甘草浸膏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
9.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在制备治疗鼻炎/过敏性鼻炎药物方面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在制备治疗鼻炎/过敏性鼻炎药物方面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治疗鼻炎/过敏性鼻炎药物为滴剂或注入剂或洗净剂。
CN201310197676.XA 2013-05-24 2013-05-24 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32719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97676.XA CN103271993B (zh) 2013-05-24 2013-05-24 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97676.XA CN103271993B (zh) 2013-05-24 2013-05-24 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71993A true CN103271993A (zh) 2013-09-04
CN103271993B CN103271993B (zh) 2015-06-17

Family

ID=49054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97676.XA Active CN103271993B (zh) 2013-05-24 2013-05-24 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7199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2331A (zh) * 2017-09-14 2017-12-0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物研究所 用于治疗鼻炎的鼻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TWI676479B (zh) * 2018-08-14 2019-11-11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嘉義長庚紀念醫院 甘草萃取液用於製備治療鼻部炎症之藥物的用途及包含其之醫藥組合物
CN111317719A (zh) * 2018-12-13 2020-06-23 复旦大学 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一支蒿鼻用喷雾剂
CN112156073A (zh) * 2020-09-07 2021-01-01 厦门市壳聚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富氢生理海水喷鼻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0954A (zh) * 2010-08-09 2012-03-14 陈新泉 治疗慢性鼻炎的药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0954A (zh) * 2010-08-09 2012-03-14 陈新泉 治疗慢性鼻炎的药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兆旺: "《中药药剂学》", 31 January 2003 *
杨国萍: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论文》", 1 March 2013 *
杨国萍等: "《芩蒿滴鼻剂中一枝蒿抗炎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
董先红等: "《芩蒿滴鼻剂对变应性鼻炎大鼠疗效的实验研究 》",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2331A (zh) * 2017-09-14 2017-12-0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物研究所 用于治疗鼻炎的鼻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TWI676479B (zh) * 2018-08-14 2019-11-11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嘉義長庚紀念醫院 甘草萃取液用於製備治療鼻部炎症之藥物的用途及包含其之醫藥組合物
CN111317719A (zh) * 2018-12-13 2020-06-23 复旦大学 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一支蒿鼻用喷雾剂
CN112156073A (zh) * 2020-09-07 2021-01-01 厦门市壳聚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富氢生理海水喷鼻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71993B (zh) 2015-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43625A (zh) 一种排毒除湿利胆的蒲公英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30473A (zh) 鼻通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931247B (zh) 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1993B (zh) 鼻炎/过敏性鼻炎用液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412331A (zh) 用于治疗鼻炎的鼻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983916B (zh) 具有增强免疫力及延缓衰老的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403932B (zh) 一种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中药复方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405615B (zh) 一种补肾壮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81961A (zh) 一种治疗冻伤的黄酮类药剂的制备方法
CN101342223B (zh) 玉蝴蝶美容祛斑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83813B (zh) 通窍散瘀鼻腔给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9278A (zh) 一种保肝利胆的蒲公英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73714A (zh) 治疗妇女绝经综合征的补肾祛风更年方的制备方法
CN104940513A (zh) 治疗妇女绝经综合征的药物组合
CN105435162B (zh)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中药制剂
CN108324829A (zh) 一种含人参的抗休克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7504B (zh) 一种清热滋阴米糠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083523B (zh)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2458B (zh) 一种治疗宫颈糜烂的药物
CN108478745A (zh) 一种参芍益气养血颗粒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26387A (zh) 一种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1690778B (zh) 一种治疗胰岛素抵抗病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04953B (zh) 一种抗炎镇痛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377572A (zh) 青钱柳叶或其提取物、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缓解胃热证的保健食品或药物中的应用
CN103405618B (zh) 一种补肾壮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