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66767B - 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间裂缝防治施工工法 - Google Patents

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间裂缝防治施工工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66767B
CN103266767B CN201310199624.6A CN201310199624A CN103266767B CN 103266767 B CN103266767 B CN 103266767B CN 201310199624 A CN201310199624 A CN 201310199624A CN 103266767 B CN103266767 B CN 1032667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concrete
masonry
brick
sto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9962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66767A (zh
Inventor
段军锁
李杰俊
张军
鲜立勃
张海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Aerospace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China Aerospac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SPAC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Aerospac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SPAC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Aerospac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SPAC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9962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667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66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67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667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67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间裂缝防治施工工法,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步骤一:施工准备;步骤二:基层处理;步骤三:放线、立皮树杆;步骤四:排砖撂底;步骤五:砌筑填充墙;步骤六:素混凝土构造柱施工;步骤七:砌体顶部填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1、适用范围广泛:本发明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采用空心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填充墙的砌筑施工;2、本发明与传统工艺比较,工序上的主要区别在于素混凝土构造柱、混凝土加强带和墙顶填塞干硬性混凝土等部位取代砌体,可节约成本;3、本发明从根本上解决了因混凝土结构和填充墙接触面裂缝导致抹灰层和涂料层开裂,提高了工程观感水平及工程质量,杜绝了外墙面渗漏风险,减少返工和维修成本,节约了材料、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降低了用户的投诉率,能在社会上树立企业形象,社会效益可观。

Description

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间裂缝防治施工工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间裂缝防治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结构室内填充墙砌体裂缝主要集中于砌体与混凝土框架梁、柱、墙的结合部位,属于工程质量通病范畴。由于室内填充墙多使用轻质砌块材料,砌块墙体整体性较差,抗拉强度较低,与混凝土结构的材质不同且膨胀系数不同,两者变形很难协调一致,故在温度影响下,易引起变形裂缝,并导致墙面抹灰层、涂料层表面开裂。裂缝的存在给人在感观上和心理上均会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增加了外墙面渗漏风险,混凝土结构室内填充墙砌体裂缝已成为住户评判建筑物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和敏感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程质量通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间裂缝防治施工工法,能有效杜绝混凝土结构室内填充墙砌体裂缝的产生。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间裂缝防治施工工法的具体施工方法为:
步骤一:施工准备
主体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已施工完毕,制作皮数杆,并确定砌体皮数、灰缝厚度、门窗洞口、木砖、拉结筋、圈梁的尺寸标高;制备填充墙与混凝土结构墙、柱、梁间的拉结筋;制备符合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及C20细石混凝土。
进一步的,所述的拉结筋按照设计规格和间距采用化学植筋连接
步骤二:基层处理
将基础梁顶面、楼面和混凝土墙柱与砌体接触面的灰尘、污垢和杂物清扫干净并洒水湿润;对混凝土结构墙、柱、梁与填充墙的接触面进行毛化处理。
步骤三:放线、立皮树杆
根据建设设计标准,弹出轴线、墙边线、构造柱位置线、素混凝土构造柱的线、门窗洞口线;立皮数杆,皮数杆标出砌体的皮数、灰缝厚度及门窗洞口、拉墙筋、墙梁等构造标高。
进一步的,所述的皮数杆间距一般为15~20m且转角处均应设立,一般距墙皮或墙角50mm。
进一步的,对于靠近混凝土墙、柱处墙体,可将窗台和窗顶的位置标高线直接标识在墙、柱上,以便放线处理。
步骤四:排砖撂底
根据要砌筑的墙体长度、高度试排砖,摆出素混凝土构造柱、门、窗及孔洞的位置,外墙第一皮砖撂底时,横墙应排丁砖,梁及梁垫的下面一皮砖以及窗台阶台水平面上一皮砖应用丁砖砌筑。
步骤五:砌筑填充墙
砌筑填充墙时,组砌方法为上下错缝呢过,交接处咬槎搭;砌筑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掉角严重的砖或砌块不宜使用;
砌筑填充墙可使用空心砖及蒸压加气混凝土,空心砖砌体水平、竖向灰缝为8~12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体水平灰缝宜为15mm、竖向灰缝为20mm;
在厨房、卫生间、浴室处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墙底部宜现浇混凝土坎台,其高度大于100mm;
空心砖的砌筑应上下错缝,砖孔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宜将砖孔置于水平位置,当砖孔垂直砌筑时,水平铺灰应用套板,砖竖缝应先挂灰后砌筑,填充墙砌筑时应错缝搭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并不小于150mm;
对于填充墙与混凝土结构间低标号素混凝土构造柱,应先将素混凝土构造柱位置进行弹线,砌墙时,与素混凝土构造柱连接处砌筑成马牙槎,其中素混凝土构造柱宽90mm,马牙槎留置尺寸为30mm,每一个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应超过300mm,马牙槎应先退后进;
当填充墙高度大于4m且设计无要求时,在门洞顶部或距墙底2.1m处时设置一道大于100mm的高混凝土加强带,并配有2φ6钢筋,增加墙体的整体性,人为增加了一次技术间歇,可以避免墙体一次砌筑过高,加强带采用C20细石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
按建筑设计要求设置的素混凝土构造柱、圈梁、过梁、各种预留孔洞及预埋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避免后期剔凿。
步骤六:素混凝土构造柱施工
素混凝土构造柱模板的支设:对柱墙面及地面的浮灰及尘土进行清理,对填充墙与结构墙、框架柱交接处的素混凝土构造柱支设模板,所述模板支设方式为:沿砌体两侧依次设置多层板、海绵条、方木及钢管,以山型卡在钢管外侧钳住并采用螺杆贯穿两侧的方木进行加固;
素混凝土构造柱施工方式:浇水湿润构造柱模板和墙柱,采用坍落度为180±20的C20微膨胀混凝土分层浇筑,并用φ30插入式振动棒插入振捣,保证微膨胀混凝土密实,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不超过300mm,浇筑微膨胀混凝土时应把模具浇满,保证构造柱顶部微膨胀混凝土与结构梁之间混凝土密实,同时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在构造柱模板外侧辅助振捣,逐点向上移,移动间距不大于300mm,做到均匀振实,拆模后表面清晰、平整、光滑。
进一步的,当墙体为内墙时,采用普通对拉螺杆,当墙体为外墙时,采用止水螺杆。
进一步的,为避免砖墙上留模板加固洞口,贯穿结构墙的螺栓体采用螺栓PVC套管保护。
步骤七:砌体顶部填塞
当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留出的50~70mm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毕并至少间隔14天,砌体充分收缩、沉实,内部砂浆充分凝结后,对空隙进行清理,浇水湿润,对所留空隙用C20微膨胀凝土填实;在墙的两侧同时倒入C20微膨胀凝土,手工捣实,混凝土塌落度以控制在30~40mm为宜,空隙填满C20微膨胀凝土后,在两侧用表面适度锤击力镶嵌一层豆石,进一步压紧空隙内的C20微膨胀凝土,最后用1:3水泥砂浆将石子表面抹平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1、适用范围广泛:本发明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采用空心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填充墙的砌筑施工。2、本发明与传统工艺比较,工序上的主要区别在于素混凝土构造柱、混凝土加强带和墙顶填塞干硬性混凝土等部位取代砌体,可节约成本。3、本发明从根本上解决了因混凝土结构和填充墙接触面裂缝导致抹灰层和涂料层开裂,提高了工程观感水平及工程质量,杜绝了外墙面渗漏风险,减少返工和维修成本,节约了材料、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降低了用户的投诉率,能在社会上树立企业形象,社会效益可观。
附图说明:
图1: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间裂缝防治施工工法流程示意图
图2: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间裂缝防治原理图
图3: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间裂缝局部示意图
图4:加强带模板支设图
图5:构造柱模板支设图(a)
图6:构造柱模板支设图(b)
在图2-6图中,混凝土结构1 、填充墙2、马牙槎3、加强带4、
2φ6钢筋5、素混凝土构造柱6、微膨胀混凝土7、海绵条8、15mm厚多层板9、φ48.3×3.6钢管10、山型卡11、螺栓PVC套管12、60×80方木13、φ12对拉螺栓14、φ12止水螺杆15、结构墙16、框架柱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请结合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的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间裂缝防治施工工法为:
步骤一:施工准备;
(a)主体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已施工完毕,并经验收合格。
(b)制作皮数杆,注明砌体皮数、灰缝厚度、门窗洞口、木砖、拉结筋、圈梁等的尺寸标高;
(c)填充墙与混凝土结构墙、柱、梁间的拉结筋按照设计规格和间距采用化学植筋连接,并进行锚固钢筋拉拔试验,符合《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第 9.2.3条规定;
(d)砌筑砂浆配合比、C2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经有资质的试验室确定,准备好砂浆试模;
(e)填充墙砌体施工前,应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图纸,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步骤二:基层处理;
(f)将基础梁顶面、楼面和混凝土墙柱与砌体接触面的灰尘、污垢、杂物等,清扫干净,洒水湿润。根据最下面第一皮砌块的标高,拉通线检查,如水平灰缝厚度超过20mm,用C15以上细石混凝土找平;
(g)混凝土结构(1)墙、柱、梁与填充墙的接触面采用机械喷涂或扫帚刷一层界面剂进行毛化处理,或将混凝土结构(1)表面用錾子剔毛;
步骤三:放线、立皮树杆;
根据设计图纸弹出的轴线、墙边线、构造柱位置线、素混凝土构造柱(6)的线、门窗洞口线;立皮数杆,皮数杆标出砌体的皮数、灰缝厚度及门窗洞口、拉墙筋、墙梁等构造标高,皮数杆间距15~20m,转角处均应设立,一般距墙皮或墙角50mm,靠近混凝土墙、柱处,可将窗台和窗顶的位置标高线直接标识在墙、柱上,待施工放线完成后,上报技术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墙体砌筑;
步骤四:排砖撂底;
根据要砌筑的墙体长度、高度试排砖,摆出素混凝土构造柱(6)、门、窗及孔洞的位置,外墙第一皮砖撂底时,横墙应排丁砖,梁及梁垫的下面一皮砖、窗台等阶台水平面上一皮砖应用丁砖砌筑;
步骤五:砌筑填充墙;
(h)组砌方法应正确,上下错缝呢过,交接处咬槎搭接,掉角严重的砖或砌块不宜使用,砌筑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空心砖砌体水平、竖向灰缝8~12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体水平灰缝宜为15mm、竖向灰缝为20mm,在厨房、卫生间、浴室等处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墙底部宜现浇混凝土坎台,其高度宜为150mm,空心砖的砌筑应上下错缝,砖孔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宜将砖孔置于水平位置,当砖孔垂直砌筑时,水平铺灰应用套板,砖竖缝应先挂灰后砌筑,填充墙砌筑时应错缝搭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并不小于150mm,填充墙(2)与混凝土结构(1)间低标号素混凝土构造柱(6),应先将素混凝土构造柱(6)位置进行弹线,砌墙时,与素混凝土构造柱(6)连接处砌筑成马牙槎(3),其中素混凝土构造柱(6)宽90mm,马牙槎(3)留置尺寸为30mm,每一个马牙槎(3)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应超过300mm,马牙槎(3)应先退后进;
(i)当设计无要求但填充墙(2)高度大于4m且设计无要求时,在门洞顶部或距墙底2.1m处时设置一道120mm高混凝土加强带(4),配为2φ6钢筋(5),增加墙体的整体性,人为增加了一次技术间歇,可以避免墙体一次砌筑过高,加强带采用C20细石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
(j)按设计要求设置的素混凝土构造柱(6)、圈梁、过梁、各种预留孔洞、预埋件等,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避免后期剔凿,空心砖砌筑时,管线的留置方法,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可采用穿砖孔预埋或弹线定位后用无齿锯开槽(用于加气混凝土砌块),不得留水平槽,管线安装后用C20微膨胀混凝土(7)填堵密实,外贴耐碱玻纤布,或按设计要求处理, 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地时,应留50~70mm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毕并至少间隔14天后,按照步骤七将缝隙填实,填充墙(2)砌筑时应拉通线,随砌、随吊、随靠,保证墙体垂直、平整,不允许砸砖修墙;
步骤六:素混凝土构造柱施工;
(k)填充墙(2)与结构墙(16)、框架柱(17)交接处的素混凝土构造柱(6)支设模板前,对柱墙面及地面的浮灰,尘土进行清理干净,支模板前沿砌体马牙槎(3)凹凸边缘粘贴海绵条(8),以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漏浆,将15mm厚多层板(9)将结构墙(16)两边夹压,外加60×80方木(13),远离15mm厚多层板(9)的方木一侧再加4根Φ48.3×3.6钢管(10),以山型卡在Φ48.3×3.6钢管(10)外侧钳住并采用Φ12对拉螺杆(14)贯穿以上这一整体进行加固,间距50cm,内墙采用普通对拉螺杆,外墙采用φ12止水螺杆(15),避免砖墙上留模板加固洞口,贯穿结构墙(16)的螺栓体采用螺栓PVC套管(12)保护,具体如图(4)、图(5)、图(6)所示;
(L)先浇水湿润构造柱模板和墙柱,采用坍落度为180±20的C20微膨胀混凝土(7)分层浇筑,并用φ30插入式振动棒插入振捣,保证微膨胀混凝土(7)密实,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不超过300mm,浇筑微膨胀混凝土(7)时应把进料口满浇,保证构造柱顶部微膨胀混凝土(7)与结构梁之间混凝土密实,同时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在构造柱模板外侧辅助振捣,逐点向上移,移动间距不大于300mm,做到均匀振实,拆模后表面清晰、平整、光滑,马牙槎(3)垂直平整且进出一致;
步骤七:砌体顶部填塞;
按照步骤五中(j)条填充墙(2)砌至接近梁、板底时,留出的50~70mm空隙,待填充墙(2)砌筑完毕并至少间隔14天,砌体充分收缩、沉实,内部砂浆充分凝结后,对空隙进行清理,浇水湿润,对所留空隙用C20微膨胀凝土(7)填实。在墙的两侧同时倒入C20微膨胀凝土(7),手工捣实,混凝土塌落度以控制在30~40mm为宜,空隙填满C20微膨胀凝土(7)后,在两侧用表面适度锤击力镶嵌一层豆石,进一步压紧空隙内的C20微膨胀凝土(7),最后用1:3水泥砂浆将石子表面抹平即可。
本发明的技术特点是:
1、在填充砌体与混凝土结构框架柱、墙交接处增设低标号素混凝土构造柱,使混凝土结构与砌体之间形成一个有效的过渡。
2、填充砌体在门洞过梁高度增设通长混凝土加强带,增加墙体的整体性,以避免墙体一次砌筑过高。
3、构造柱和加强带模板支设使用对拉螺杆加固,外墙面采用止水对拉螺杆,避免砖墙上留模板加固洞口。
4、砌体顶部与混凝土梁间留空50~70mm高,待墙体砌筑完成14日后,采用加微膨胀剂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空隙填满混凝土后,在两侧用表面适度锤击力镶嵌一层豆石,进一步压紧空隙内的混凝土,最后用1:3水泥砂浆将石子表面抹平。

Claims (7)

1.一种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间裂缝防治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施工准备
主体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已施工完毕,制作皮数杆,并确定砌体皮数、灰缝厚度、门窗洞口、木砖、拉结筋、圈梁的尺寸标高;制备填充墙与混凝土结构墙、柱、梁间的拉结筋;制备符合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及C20细石混凝土;
步骤二:基层处理
将基础梁顶面、楼面和混凝土墙柱与砌体接触面的灰尘、污垢和杂物清扫干净并洒水湿润;对混凝土结构墙、柱、梁与填充墙的接触面进行毛化处理;
步骤三:放线、立皮树杆
根据建设设计标准,弹出轴线、墙边线、构造柱位置线、素混凝土构造柱的线、门窗洞口线;立皮数杆,皮数杆标出砌体的皮数、灰缝厚度及门窗洞口、拉墙筋、墙梁构造标高;
步骤四:排砖撂底
根据要砌筑的墙体长度、高度试排砖,摆出素混凝土构造柱、门、窗及孔洞的位置,外墙第一皮砖撂底时,横墙应排丁砖,梁及梁垫的下面一皮砖以及窗台阶台水平面上一皮砖应用丁砖砌筑;
步骤五:砌筑填充墙
砌筑填充墙时,组砌方法为上下错缝呢过,交接处咬槎搭;砌筑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掉角严重的砖或砌块不能使用;
砌筑填充墙使用空心砖及蒸压加气混凝土,空心砖砌体水平、竖向灰缝为8~12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体水平灰缝为15mm、竖向灰缝为20mm;
在厨房、卫生间、浴室处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墙底部现浇混凝土坎台,其高度大于100mm;
空心砖的砌筑应上下错缝,砖孔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将砖孔置于水平位置,当砖孔垂直砌筑时,水平铺灰应用套板,砖竖缝应先挂灰后砌筑,填充墙砌筑时应错缝搭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并不小于150mm;
对于填充墙与混凝土结构间低标号素混凝土构造柱,应先将素混凝土构造柱位置进行弹线,砌墙时,与素混凝土构造柱连接处砌筑成马牙槎,其中素混凝土构造柱宽90mm,马牙槎留置尺寸为30mm,每一个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应超过300mm,马牙槎应先退后进;
当填充墙高度大于4m且设计无要求时,在门洞顶部或距墙底2.1m处时设置一道大于100mm的高混凝土加强带,并配有钢筋,加强带采用C20细石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
按建筑设计要求设置的素混凝土构造柱、圈梁、过梁、各种预留孔洞及预埋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避免后期剔凿;
步骤六:素混凝土构造柱施工
素混凝土构造柱模板的支设:对柱墙面及地面的浮灰及尘土进行清理,对填充墙与结构墙、框架柱交接处的素混凝土构造柱支设模板,所述模板支设方式为:沿砌体两侧依次设置多层板、海绵条、方木及钢管,以山型卡在钢管外侧钳住并采用螺杆贯穿两侧的方木进行加固;
素混凝土构造柱施工方式:浇水湿润构造柱模板和墙柱,采用坍落度为180±20的C20微膨胀混凝土分层浇筑,并用插入式振动棒插入振捣,保证微膨胀混凝土密实,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不超过300mm,浇筑微膨胀混凝土时应把模具浇满,保证构造柱顶部微膨胀混凝土与结构梁之间混凝土密实,同时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在构造柱模板外侧辅助振捣,逐点向上移,移动间距不大于300mm,做到均匀振实,拆模后表面清晰、平整、光滑;
步骤七:砌体顶部填塞
当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留出的50~70mm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毕并至少间隔14天,砌体充分收缩、沉实,内部砂浆充分凝结后,对空隙进行清理,浇水湿润,对所留空隙用C20微膨胀凝土填实;在墙的两侧同时倒入C20微膨胀凝土,手工捣实,混凝土塌落度以控制在30~40mm,空隙填满C20微膨胀凝土后,在两侧用表面适度锤击力镶嵌一层豆石,进一步压紧空隙内的C20微膨胀凝土,最后用1:3水泥砂浆将石子表面抹平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间裂缝防治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所述的拉结筋按照建筑设计规格和间距采用化学植筋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间裂缝防治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所述的皮数杆间距为15~20m且转角处均应设立,距墙皮或墙角5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间裂缝防治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对于靠近混凝土墙、柱处墙体,不使用皮数杆,直接将窗台和窗顶的位置标高线直接标识在墙、柱上,以便放线处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间裂缝防治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五中,所述的按建筑设计要求设置的素混凝土构造柱、圈梁、过梁、各种预留孔洞及预埋件时,利用空心砖砌筑时,管线的留置方法为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采用穿砖孔预埋或弹线定位后用无齿锯开槽,同时不得留水平槽,管线安装后用C20微膨胀混凝土填堵密实,外贴耐碱玻纤布,或按建筑设计要求处理,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地时,应留50~70mm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毕并至少间隔14天后,对缝隙填实,填充墙砌筑时应拉通线,随砌、随吊、随靠,保证墙体垂直、平整,不允许砸砖修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间裂缝防治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的螺杆,当墙体为内墙时,采用普通对拉螺杆,当墙体为外墙时,采用止水螺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间裂缝防治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六中,当为避免砖墙上留模板加固洞口,贯穿结构墙的螺栓体采用螺栓PVC套管保护。
CN201310199624.6A 2013-05-27 2013-05-27 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间裂缝防治施工工法 Active CN1032667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99624.6A CN103266767B (zh) 2013-05-27 2013-05-27 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间裂缝防治施工工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99624.6A CN103266767B (zh) 2013-05-27 2013-05-27 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间裂缝防治施工工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6767A CN103266767A (zh) 2013-08-28
CN103266767B true CN103266767B (zh) 2015-06-10

Family

ID=49010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99624.6A Active CN103266767B (zh) 2013-05-27 2013-05-27 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间裂缝防治施工工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667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9939B (zh) * 2013-09-24 2015-09-09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砌体填充墙与主体柔性连接抗震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3615114B (zh) * 2013-12-02 2018-03-06 浙江中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砖砌体混凝土拉结抗裂板带施工工法
CN104179259A (zh) * 2014-08-02 2014-12-03 上海家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砌筑墙与钢砼梁板结合嵌缝方法
CN104264798B (zh) * 2014-09-12 2016-05-18 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外墙板与钢结构框架柱拼接缝施工方法
CN106150103A (zh) * 2015-04-10 2016-11-23 刘子刚 一种拉墙筋折弯预埋技术
CN104989100B (zh) * 2015-05-25 2017-05-10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砌筑墙体与混凝土墙柱交接处防裂缝施工方法
CN105297950A (zh) * 2015-09-20 2016-02-03 宁夏宏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填充墙与水平承重结构空隙墙面防裂缝控制施工方法
CN105569214A (zh) * 2015-12-31 2016-05-11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一种密实薄壁填充砌块施工工艺
CN105649235A (zh) * 2015-12-31 2016-06-08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Ms密实薄壁填充砌块施工工艺
CN105604211B (zh) * 2016-01-06 2017-11-28 宁波中洲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填充墙与框架梁交接处的抗裂施工方法
CN105908864B (zh) * 2016-05-25 2018-02-27 新宇建设有限公司 填充砌体与框架剪力墙预防界面裂缝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5971132A (zh) * 2016-06-07 2016-09-28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层建筑外墙窗间墙防渗漏处理方法
CN106049665B (zh) * 2016-07-28 2018-05-04 中信国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轻质砌块墙现浇芯体的施工方法
CN106245807A (zh) * 2016-08-25 2016-12-21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能避免与混凝土梁的连接处出现裂缝的墙体
CN108457387A (zh) * 2017-02-21 2018-08-28 天津市武清区建筑工程总公司 钢结构与二次结构过渡界面抗裂性施工工艺
CN107165306B (zh) * 2017-06-27 2019-04-30 华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墙体施工方法
CN107268810A (zh) * 2017-07-04 2017-10-20 山西西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填充墙与混凝土墙柱接茬处产生裂缝的施工方法
CN107451356A (zh) * 2017-07-28 2017-12-08 成都智建新业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外墙砌筑方法
CN107842197A (zh) * 2017-10-21 2018-03-27 广西广投同力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拉片式铝模板系统
CN108978955B (zh) * 2018-07-03 2020-04-03 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钢管束与砖内墙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
CN108894498A (zh) * 2018-07-27 2018-11-27 庐江荣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填充墙一体施工工艺
CN109162463A (zh) * 2018-10-23 2019-01-08 宁夏众信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煤矸石耐火砖结构施工工艺
CN109653382A (zh) * 2018-11-27 2019-04-19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砌体墙顶部与主体结构之间的缝隙施工工艺
CN109680824B (zh) * 2018-12-26 2020-09-01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填充墙一体施工工艺
CN110230394A (zh) * 2019-06-24 2019-09-13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构造柱的施工方法
CN110439182A (zh) * 2019-08-19 2019-11-12 广东永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三层浇捣构造柱施工方法
CN111155664B (zh) * 2020-03-16 2021-06-08 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裂缝控制施工工法
CN111677146B (zh) * 2020-06-19 2021-05-04 中建富林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砌体墙的施工工艺
CN111719869B (zh) * 2020-06-29 2021-10-26 中能建西北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砌筑工程施工工艺
CN111749475A (zh) * 2020-07-17 2020-10-09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排布方法及砌体排布系统
CN112627390B (zh) * 2020-12-16 2022-04-05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结构
CN114517545A (zh) * 2022-01-14 2022-05-20 福建省实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砌块精试控制施工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13793A (en) * 1998-05-26 1999-06-22 Hills; Craig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concrete panels and for constructing a wall with the panels
WO2003040494A1 (en) * 2001-09-24 2003-05-15 Stefan Henningsson A method and a form tie for producing a wall
CN1916309A (zh) * 2006-08-10 2007-02-21 威海华元节能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框架结构建筑的一种梁柱外墙保温柔性抗裂防水施工方法
CN101858142A (zh) * 2010-06-25 2010-10-13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防止主体结构与填充墙体之间竖向开裂的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13793A (en) * 1998-05-26 1999-06-22 Hills; Craig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concrete panels and for constructing a wall with the panels
WO2003040494A1 (en) * 2001-09-24 2003-05-15 Stefan Henningsson A method and a form tie for producing a wall
CN1916309A (zh) * 2006-08-10 2007-02-21 威海华元节能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框架结构建筑的一种梁柱外墙保温柔性抗裂防水施工方法
CN101858142A (zh) * 2010-06-25 2010-10-13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防止主体结构与填充墙体之间竖向开裂的施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蒸压加气砼砌块填充墙开裂的质量预控措施;李强;《科技风》;20100531(第10期);第14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6767A (zh) 2013-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6767B (zh) 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间裂缝防治施工工法
CN103233520B (zh) 一种建筑外墙结构自防水施工方法
CN104358341B (zh) 一种建筑砌体及施工砌筑方法
CN102116061B (zh) 框架结构中填充墙芯柱、芯梁、砌块砌筑施工方法
CN101403218B (zh) 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方法
CN102808513B (zh) 轻质墙体裂缝控制施工方法
CN104675124B (zh) 一种住宅分户电箱预留洞预制壁龛式施工工艺
CN104153400B (zh) 一种软土地基灌注桩头防水的施工方法
CN107989401A (zh) 一种既有建筑外墙改造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5484391A (zh) 轻质保温grc免拆模板制作保温防水墙体的施工方法
CN105804410A (zh)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竖向连接用分仓压力注浆方法
CN101586370A (zh) 陶粒轻质墙板的施工方法
CN110792200A (zh) 一种无需后期剔打的砌体施工方法及其包管结构
CN110905219A (zh) 框架结构与填充墙界面组合抗裂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3556831A (zh) 巨大面积无筋耐磨混凝土地坪施工方法
CN102116092A (zh) 用于补偿混凝土收缩防止裂缝的加强带施工方法
CN105649235A (zh) Ms密实薄壁填充砌块施工工艺
CN207829511U (zh) 一种既有建筑外墙改造结构
CN114482135A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及施工方法
CN104989100B (zh) 砌筑墙体与混凝土墙柱交接处防裂缝施工方法
CN109113068A (zh) 一种深基坑逆筑施工的施工缝结构
CN102758486B (zh) 建筑工程的防渗漏方法
CN112112295A (zh) 一种后封闭外墙后浇带加固施工方法
CN210117716U (zh) 一种电梯井梯形基坑侧壁混凝土定型模板
CN218714288U (zh) 一种免装饰建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I01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gazette

Correction item: Second applicant

Correct: SHAANXI SPAC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alse: Shaanxi Astronautics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Co., Ltd.

Number: 35

Volume: 29

CI02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Correction item: Second applicant

Correct: SHAANXI SPAC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alse: Shaanxi Astronautics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Co., Ltd.

Number: 35

Page: The title page

Volume: 29

ERR Gazette correction
RECT Rectif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Duan Junsuo

Inventor after: Li Jiejun

Inventor after: Zhang Jun

Inventor after: Xian Libo

Inventor after: Xue Zhao

Inventor after: Zhang Haipeng

Inventor after: Hu Rui

Inventor before: Duan Junsuo

Inventor before: Li Jiejun

Inventor before: Zhang Jun

Inventor before: Xian Libo

Inventor before: Zhang Haipe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71 No. 83 South Fourth Ring Road, Beijing, Fengtai District

Co-patentee after: Shaanxi Aerospace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Aerospace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71 No. 83 South Fourth Ring Road, Beijing, Fengtai District

Co-patentee before: SHAANXI ASTRONAUTICS CONSTRUCTIONAL ENGINEERING 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erospace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