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49886A - 喷墨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喷墨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49886A
CN103249886A CN2011800556394A CN201180055639A CN103249886A CN 103249886 A CN103249886 A CN 103249886A CN 2011800556394 A CN2011800556394 A CN 2011800556394A CN 201180055639 A CN201180055639 A CN 201180055639A CN 103249886 A CN103249886 A CN 1032498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throughput direction
scanning
ink
ink gu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563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49886B (zh
Inventor
石井诚
花冈周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49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98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498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98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8Printing on textile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00Other features in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30Ink jet pri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Ink Jet (AREA)
  • Colo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喷墨打印机在进行印染印刷的情况下,不使操作性恶化而抑制云纹条纹的产生。喷墨打印机(1)具备头单元(2)、安装在头单元(2)的喷墨头(3)、使头单元(2)在扫描方向(S)上移动的驱动机构(4)、在输送方向(F)上输送布介质(M)的输送结构(5)、控制部(6),其中,控制部(6)通过输送机构(5)的驱动控制,在每次扫描时,在分辨率不变化的范围内使布介质(M)在输送方向(F)上的输送量变动,来在输送方向(F)上输送布介质(M)。

Description

喷墨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喷墨头喷出墨液滴而对介质进行印刷的喷墨打印机。
背景技术
以前,使用喷墨打印机,向纺织品、编织品等布介质进行印染印刷。在该使用了喷墨打印机的印染印刷中,与通常的印刷同样地,使喷墨头在扫描方向上扫描,使得从喷墨头喷出墨液滴,并且在每次扫描时在与扫描方向正交的输送方向上输送布介质。另外,该喷墨打印机对墨液滴的喷出定时以及布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输送量进行控制,使得着落在布介质上的墨液滴成为与设定分辨率对应的间隔。
现有技术文件
专利文件
专利文件1:日本特开平02-293174号公报
专利文件2:日本特开2002-3263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进行印染印刷的布介质形成有织眼、编眼的孔(以下将布介质的织眼、编眼的孔简称为“布介质的孔”),因此从喷墨打印机喷出的墨液滴的一部分不着落到布介质上而落入布介质的孔中。
但是,在现有的喷墨打印机中,只与设定分辨率对应地控制布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输送量,因此,墨液滴落入布介质的孔中的位置产生周期性而产生云纹条纹。
因此,作为在使用了喷墨打印机的印刷中抑制云纹条纹的产生的技术,公开有专利文件1和专利文件2。
在专利文件1中,记载了在进行点的重叠印字的情况下,为了通过必要以上的点的重叠印刷来抑制云纹条纹的产生,与介质的厚度对应地设定介质的输送量。
但是,专利文件1所记载的技术只不过调整点的重叠个数,因此无法抑制在对布介质进行印染印刷时产生的云纹条纹。
另外,在专利文件2中,记载了在进行对布介质的印染印刷的情况下,为了抑制云纹条纹的产生,对每个布介质变更为最适的分辨率,进而通过模拟灰度法变更输入数据,由此在抑制云纹条纹的同时防止印染的颜色变化。
但是,专利文件2所记载的技术在对每个布介质变更为最适的分辨率后,布介质的输送量成为固定,因此无法充分解决由于落入布介质的孔中的墨液滴的间隔产生周期性而产生云纹条纹的问题。并且,专利文件2所记载的技术为了防止伴随着分辨率的变更而产生的印染的颜色变化,新作成在将图像数据变换为喷墨头的驱动数据时使用的查找表(LUT)。即,在专利文件2中,首先进行各颜色的灰度性调整来校正灰度数据(步骤S103),接着,作成根据该校正后的灰度数据进行颜色的补插的LUT(步骤S104),接着,作为在误差扩散法中使用的输入数据,将根据颜色浓度和颜色的组合而不同的数据输入到个人计算机(步骤S105),接着,再次按照基于变更后的LUT和变更后的输入数据的误差扩散法,将希望的图像打印到织物上(步骤S106)。这样,在专利文件2所记载的技术中,为了抑制云纹的产生,而产生变更分辨率并且防止印染的颜色变化的这两个操作,因此存在操作效率差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其在进行印染印刷的情况下,不使操作性恶化就能够抑制云纹条纹的产生。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喷墨打印机其使安装了喷出墨液滴的喷嘴的喷墨头在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并且使喷墨头与介质在与扫描方向正交的输送方向上相对地移动,来进行对介质的印刷,该喷墨打印机的特征在于,在每次扫描时,在分辨率不变化的范围内使喷墨头与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量变动。
根据本发明的喷墨打印机,在每次扫描时使喷墨头与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量变动,因此在进行向布介质的印染印刷的情况下,墨液滴落入布介质的孔中的间隔变得不规则而没有周期性,因此,能够抑制云纹条纹的产生。并且,在分辨率不变化的范围内使移动量变动,由此不会产生伴随着分辨率的变化而产生的颜色变化的问题,因此不使操作性恶化就能够抑制云纹条纹的产生。
另外,理想的是在通过各次扫描而印刷的印刷线之间不产生白线条或黑线条的输送条纹的范围内,使喷墨头与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量变动。这样,使移动量的变动幅度处于在印刷线之间不产生白线条或黑线条的输送条纹的范围内,由此能够防止画质降低。
另外,理想的是使喷墨头与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量按每次扫描而不同。这样,使移动量按每次扫描不同,由此能够适当地使墨液滴落入布介质的孔中的间隔不均匀。
在该情况下,理想的是使喷墨头与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量向一个方向阶段性地变化。这样,使移动量向一个方向阶段性地变化,由此能够使着落到布介质上的墨液滴的位置偏差不明显,因此能够抑制印刷画质的降低。
另外,理想的是在使喷墨头与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量向一个方向阶段性地变化后,使喷墨头与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量向另一个方向阶段性地变化。这样,在使移动量向一个方向阶段性地变化后,使该移动量向另一个方向阶段性地变化,由此能够使着落到布介质上的墨液滴的位置偏差更加不明显,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印刷画质的降低。
另外,理想的是还具备变动量设定单元,该变动量设定单元设定使喷墨头与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量变动的变动量。这样,使得能够通过变动量设定单元设定移动量,由此例如能够与布介质的种类、布介质的倾斜状态等对应地,适当地抑制云纹条纹的产生。
另外,理想的是还具备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用于由操作者手动地切换喷墨头与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量,以在每次扫描时在分辨率不变化的范围内使喷墨头与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量变动。通过具备这样的切换单元,能够基于操作者的视觉进行更细致的调整。
本发明的介质输送方法是使安装了喷出墨液滴的喷嘴的喷墨头在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并且使喷墨头与介质在与扫描方向正交的输送方向上相对地移动来对介质进行印刷的喷墨打印机的介质输送方法,该介质输送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每次扫描时,在分辨率不变化的范围内使喷墨头与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量变动。
根据本发明的介质输送方法,在每次扫描时使喷墨头与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量变动,因此在进行对布介质的印染印刷的情况下,墨液滴落入布介质的孔中的间隔变得不规则而没有周期性,因此,能够抑制云纹条纹的产生。并且,在分辨率不变化的范围内使移动量变动,由此不会产生伴随着分辨率的变化而产生的颜色变化的问题,因此不使操作性恶化就能够抑制云纹条纹的产生。
本发明涉及的介质输送程序是使喷墨打印机执行使安装了喷出墨液滴的喷嘴的喷墨头在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并且使喷墨头与介质在与扫描方向正交的输送方向上相对地移动来对介质进行印刷的介质输送程序,该介质输送程序的特征在于,在每次扫描时,在分辨率不变化的范围内使喷墨头与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量变动。
根据本发明的介质输送程序,在每次扫描时使喷墨头与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量变动,因此在进行向布介质的印染印刷的情况下,墨液滴落入布介质的孔中的间隔变得不规则而没有周期性,因此,能够抑制云纹条纹的产生。并且,在分辨率不变化的范围内使移动量变动,由此不会产生伴随着分辨率的变化而产生的颜色变化的问题,因此不使操作性恶化就能够抑制云纹条纹的产生。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进行印染印刷的情况下,不使操作性恶化就能够抑制云纹条纹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概要结构图。
图2是表示控制部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介质输送控制部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输送条纹和偏离量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5是表示墨液滴的着落景象的图,(a)是以基准输送量来输送布介质的情况,(b)是以控制输送量来输送布介质的情况。
图6是表示以基准输送量来进行输送控制的情况下的墨水液向布介质M的着落状态的图。
图7是表示以控制输送量来进行输送控制的情况下的墨液滴向布介质的着落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喷墨打印机的适合的实施方式。另外,在全部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附加相同的符号。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概要结构图。如图1所示,喷墨打印机1是通过喷墨方式对纺织品、编织品等布介质M进行印染印刷的打印机,具备能够在扫描方向S上移动地被保持的头单元2、安装在头单元2上而喷出墨液滴的喷墨头3、使头单元2在扫描方向S上移动(扫描)的驱动机构4、在与扫描方向S正交的输送方向F上输送布介质M的输送机构5、以及进行喷墨打印机1的统一控制的控制部6。另外,扫描方向S也被称为扫描方向、主扫描方向等,输送方向F也被称为送料方向、副扫描方向等。
在喷墨头3上形成有喷出墨液滴的多个喷嘴3a。这些喷嘴3a形成沿着输送方向F的规定长度的喷嘴列。因此,在头单元2进行扫描时从各喷嘴3a喷出墨液滴,由此能够在布介质M上形成与喷嘴列的长度相同宽度的印刷线。
驱动机构4如果能够使头单元2在扫描方向S上移动,则可以是任意的结构。例如能够由与头单元2连接而在扫描方向S上延伸的循环传送带(未图示)和对该循环传送带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电动机(未图示)构成驱动机构4。将驱动机构4设为这样的结构,来控制驱动电动机的转速,由此能够使头单元2在扫描方向S上以规定速度往返移动。
输送机构5如果能够使布介质M在输送方向F上移动,则可以是任意的结构。例如能够由能够在输送方向上旋转地被保持的多个输送辊和对该输送辊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电动机(未图示)构成输送机构5。将输送机构5设为这样的结构,对驱动电动机的旋转量进行控制,由此能够在输送方向F上将布介质M输送规定量。
控制部6根据从未图示的个人计算机等外部装置发送的印刷数据来统一控制喷墨头3、驱动机构4、以及输送机构5,对布介质M进行印染印刷。另外,控制部6例如以包含CPU、ROM、RAM的计算机为主体而构成,在CPU、RAM上读入规定的计算机软件,并基于CPU的控制而使其动作,由此实现后述的控制部6的各功能。
图2是表示控制部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如图2所示,控制部6作为头驱动控制部61、喷出控制部62、介质输送控制部63而发挥功能。以下,对控制部6的各功能进行详细说明。
头驱动控制部61是根据印刷数据进行驱动机构4的驱动控制,由此使头单元2在扫描方向S上往返移动的部分。
喷出控制部62是根据印刷数据进行喷墨头3的喷出控制,由此使得从形成在喷墨头3上的各喷嘴3a喷出墨液滴的部分。
介质输送控制部63是根据印刷数据进行输送机构5的驱动控制,从而在输送方向F上输送布介质M的部分。并且,介质输送控制部63尤其在每次扫描时在分辨率不变化的范围内使布介质M在输送方向F上的输送量变动,在输送方向F上输送布介质M。
图3是表示介质输送控制部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如图3所示,介质输送控制部63具备基准输送量计算部631、变动量计算部632、以及控制执行部633。
基准输送量计算部631是计算与印刷分辨率对应的布介质M的基准输送量的部分。印刷分辨率是形成在布介质M上的点(墨液滴)的密度,通常用每英寸的点数(dots per inch:dpi)来表示。基准输送量是以所设定的印刷分辨率来形成点并且点的间隔为等间隔的布介质M的输送量。
变动量计算部632是计算在印刷分辨率不变化的范围内,在每次扫描时使布介质M在输送方向F上的输送量变动的偏离量(变动量)的部分。
该偏离量是用于通过与由基准输送量计算部631计算出的基准输送量相加而在每次扫描时使布介质M在输送方向F上的输送量变动的值,如果在印染印刷的分辨率不变化的范围内,则可以是任意的值。
理想的情况是,偏离量例如设定为在通过各次扫描而印刷的印刷线之间不产生白线条(白条纹)或黑线条(黑条纹)的输送条纹(banding)的范围。输送条纹是指由于通过各次扫描而印刷的印刷线重复或分离而产生的扫描方向S的条纹,在这些印刷线重复固定量时产生黑线条的输送条纹,在这些印刷线分离固定量时产生白线条的输送条纹。图4是表示输送条纹和偏离量之间的关系的图。在图4中,表示进行路径数为8、分辨率为600dpi×600dpi的印染印刷的情况,以3μm为单位表示偏离量。因此,例如在偏离量为+1的情况下,偏离量在输送方向F上为3μm,在偏离量为-2的情况下,偏离量在输送方向F上为-6μm。在图4所示的情况下,在偏离量为-4以上时产生白线条,在偏离量为-12以下时产生黑线条,因此变动量计算部632在偏离量为-5~-11的范围内,计算偏离量。另外,输送条纹和偏离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布介质M的种类、分辨率等而变化,因此优选情况是事先调查输送条纹和偏离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该调查结果计算偏离量。
另外,优选为,偏离量是按每次扫描而不同的值,使其阶段性地变化。例如可以使偏离量如0、+1、+2、0、+1、+2那样向一个方向(例如正方向)阶段性地变化,也可以在使偏离量如0、+1、+2、+1、0那样向一个方向(例如正方向)阶段性地变化后,使其向另一个方向(例如负方向)阶段性地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偏离量的单位例如与图4的情况同样地,能够为3μm。
控制执行部633是计算控制输送量并根据该控制输送量执行输送机构5的驱动控制的部分,其中,该控制输送量是将由基准输送量计算部631计算出的基准输送量加上由变动量计算部632计算出的每次扫描的偏离量所得到的。例如考虑如上述那样由多个输送辊以及对该输送辊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电动机构成输送机构5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控制执行部633首先根据驱动电动机的旋转量(转速)和通过输送辊的旋转而输送的布介质M的输送量之间的关系,来计算出为了将布介质M输送控制输送量所需的驱动电动机的旋转量,根据该计算结果,进行驱动电动机的旋转驱动控制。
另外,对基准输送量计算部631计算出的基准输送量、变动量计算部632计算出的偏离量、控制执行部633计算出的控制输送量分别为布介质M的输送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例如也可以是输送机构5的驱动马达的控制量(旋转量)的情况。
在此,参照图5,说明以控制输送量来输送布介质M的情况下的墨液滴的着落景象。图5是表示墨液滴的着落景象的图,图5的(a)表示以基准输送量来输送布介质的情况,图5的(b)表示以控制输送量来输送布介质的情况。另外,在图5的(b)中,表示第一次扫描的偏离量为0,第二次扫描的偏离量为+1,第三次扫描的偏离量为+2,第四次扫描的偏离量为+1,第五次扫描的偏离量为0,第六次扫描的偏离量为+1,在每次扫描时使布介质的输送量变动的情况。
如图5的(a)所示,在以基准输送量来在输送方向F上输送布介质M时,墨液滴以设定的分辨率等间隔地着落。与此相对,如图5的(b)所示,在以控制输送量来在输送方向F上输送布介质M时,虽然分辨率不变化,但在每次扫描时布介质M的输送量变动,因此墨液滴的着落位置在输送方向F上不均匀。
接着,说明喷墨打印机1的布介质M的输送控制动作。另外,以下说明的喷墨打印机1的动作由控制部6的控制而进行。即,在控制部6中,由CPU等构成的处理部(未图示)依照记录在ROM等存储装置中的程序,对头驱动控制部61、喷出控制部62、介质输送控制部63等各功能进行统一控制,由此进行以下的处理。记录在存储装置中的程序是使喷墨打印机1执行这些功能的程序。
首先,控制部6进行驱动机构4的驱动控制,使头单元2在扫描方向S上往返移动,并且进行喷墨头3的喷出控制,使得从各喷嘴3a喷出墨液滴。由此,对布介质M进行一行量的印刷。
接着,控制部6根据将基准输送量加上偏离量所得的控制输送量,来进行输送机构5的驱动控制。由此,布介质M在输送方向F上被输送控制输送量。另外,控制部6在输送机构5的驱动控制之前,进行基准输送量的计算、偏离量的计算、以及控制输送量的计算,但如果在控制部6取得印刷数据后到执行驱动机构4的驱动控制为止的期间,则可以在任意的时刻进行这些计算。
在此,参照图6和图7,说明墨液滴向布介质M的着落状态。图6是表示以基准输送量进行输送控制的情况下的墨液向布介质M的着落状态的图,图7是表示以控制输送量进行输送控制的情况下的墨液滴向布介质的着落状态的图。
如图6所示,在以基准输送量进行输送控制时,相对于布介质M的孔是等间隔,每次扫描的布介质M的输送量是固定的。这样,在输送方向F上墨液滴落入布介质M的孔中的位置产生周期性。因此,被印染印刷的布介质M上产生云纹条纹。
与此相对,如图7所示,在以控制输送量进行输送控制时,相对于布介质M的孔是等间隔,每次扫描的布介质M的输送量变化。这样,在输送方向F上墨液滴落入布介质M的孔中的位置没有周期性。因此,大幅抑制了在被印染印刷的布介质M上产生的云纹条纹。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1,在每次扫描时使布介质M在输送方向F上的输送量变动,因此在进行对布介质M的印染印刷的情况下,墨液滴落入布介质M的孔中的间隔变得不规则而没有周期性,因此能够抑制云纹条纹的产生。并且,通过在分辨率不变化的范围内使布介质M的输送量变动,不产生伴随着分辨率的变化而产生的颜色变化的问题,因此不使操作性恶化就能够抑制云纹条纹的产生。
另外,通过将输送量的变动幅度设为在印刷线之间不产生白线条或黑线条的输送条纹的范围内,能够防止印刷画质降低。
另外,通过使输送量按每次扫描而不同,能够适当地在输送方向F上使墨液滴落入布介质M的孔中的间隔不均匀。
在该情况下,通过使偏离量向一个方向阶段性地变化,能够使着落在布介质M上的墨液滴的位置偏离不明显,由此能够抑制印刷画质的降低。
进而,通过在使偏离量向一个方向阶段性地变化后,使该偏离量向另一个方向阶段性地变化,能够进一步使着落在布介质M上的墨液滴的位置偏离不明显,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印刷画质的降低。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本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本实施方式假设通过在输送方向F上输送布介质M来使喷墨头3与布介质M在输送方向F上相对移动而进行了说明,但例如也可以如平板台型打印机那样,在输送方向F上输送喷墨头3(安装了喷墨头的头单元2、Y横杆),由此来使喷墨头3与布介质M在输送方向F上相对移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偏离量的设定没有特别说明,但例如也可以还具备设定偏离量的偏离量设定单元(变动量设定单元),与介质的种类等对应地,偏离量设定单元根据用户设定或自动设定来适当地设定偏离量。这样,使得能够设定偏离量,能够与例如布介质的种类、布介质的倾斜状态等对应地,适当地抑制云纹条纹的产生。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始终计算偏离量并根据将基准输送量加上偏离量所得的控制输送量来对输送机构5进行输送控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例如也可以是具备选择是否使输送量变动的选择单元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由选择单元选择了使输送量变动的情况下,根据将基准输送量加上偏离量所得的控制输送量来对输送机构5进行输送控制,在由选择单元选择了不使输送量变动的情况下,根据基准输送量来对输送机构5进行输送控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通过控制部6的控制来变更喷墨头与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代替控制部6的控制,或与控制部6的控制并行,由操作者手动地切换喷墨头与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量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每次扫描时,在分辨率不变化的范围内使喷墨头与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量变动,为此还设置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用于由操作者手动地切换喷墨头与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量。通过设置这样的切换单元,能够基于操作者的视觉进行更细致的调整。
附图标记说明
1:喷墨打印机;2:头单元;3:喷墨头;3a:喷嘴;4:驱动机构;5:输送机构;6:控制部;61:头驱动控制部;62:喷出控制部;63:介质输送控制部;631:基准输送量计算部;632:变动量计算部;633:控制执行部;F:输送方向;M:布介质;S:扫描方向。

Claims (7)

1.一种喷墨打印机,其使安装了喷出墨液滴的喷嘴的喷墨头在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并且使上述喷墨头与介质在与扫描方向正交的输送方向上相对地移动,来进行对上述介质的印刷,该喷墨打印机的特征在于,
在每次扫描时,在分辨率不变化的范围内使上述喷墨头与上述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量变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各次扫描而印刷的印刷线之间不产生白线条或黑线条的输送条纹的范围内,使上述喷墨头与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量变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喷墨头与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量按每次扫描而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喷墨头与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量向一个方向阶段性地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在使上述喷墨头与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量向一个方向阶段性地变化后,使上述喷墨头与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量向另一个方向阶段性地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变动量设定单元,该变动量设定单元设定使上述喷墨头与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量变动的变动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用于由操作者手动地切换上述喷墨头与上述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量,以在每次扫描时在分辨率不变化的范围内使上述喷墨头与上述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量变动。
CN201180055639.4A 2010-11-17 2011-11-16 喷墨打印机以及介质输送方法 Active CN1032498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56715 2010-11-17
JP2010256715 2010-11-17
PCT/JP2011/076408 WO2012067148A1 (ja) 2010-11-17 2011-11-16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9886A true CN103249886A (zh) 2013-08-14
CN103249886B CN103249886B (zh) 2015-01-21

Family

ID=46084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5639.4A Active CN103249886B (zh) 2010-11-17 2011-11-16 喷墨打印机以及介质输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615380B2 (zh)
CN (1) CN103249886B (zh)
WO (1) WO2012067148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9633A (zh) * 2014-09-26 2016-04-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输送量调节方法
CN109016812A (zh) * 2018-07-11 2018-12-18 吴俊伟 一种根据布料材质和厚度进行印染的装置
CN112109445A (zh) * 2020-09-18 2020-12-22 北京博信德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方法、装置、系统及控制器
CN115989090A (zh) * 2020-09-03 2023-04-18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案形成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09492B2 (ja) 2014-10-17 2018-10-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52465A (ja) * 1993-06-30 1995-02-28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108386A (ja) * 1996-06-27 1998-01-13 Seiren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写方法
CN101186147A (zh) * 2006-11-24 2008-05-28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CN101607480A (zh) * 2008-06-20 2009-12-23 佳能株式会社 制造打印头的方法、打印头以及打印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52465A (ja) * 1993-06-30 1995-02-28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108386A (ja) * 1996-06-27 1998-01-13 Seiren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写方法
CN101186147A (zh) * 2006-11-24 2008-05-28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CN101607480A (zh) * 2008-06-20 2009-12-23 佳能株式会社 制造打印头的方法、打印头以及打印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9633A (zh) * 2014-09-26 2016-04-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输送量调节方法
CN105459633B (zh) * 2014-09-26 2019-05-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输送量调节方法
CN109016812A (zh) * 2018-07-11 2018-12-18 吴俊伟 一种根据布料材质和厚度进行印染的装置
CN115989090A (zh) * 2020-09-03 2023-04-18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案形成方法
CN115989090B (zh) * 2020-09-03 2023-12-15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案形成方法以及喷墨印刷装置
CN112109445A (zh) * 2020-09-18 2020-12-22 北京博信德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方法、装置、系统及控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2067148A1 (ja) 2014-05-12
CN103249886B (zh) 2015-01-21
WO2012067148A1 (ja) 2012-05-24
JP5615380B2 (ja) 2014-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83403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6347116B2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US7866779B2 (en) Defective nozzle replacement in a printer
CN103249886A (zh) 喷墨打印机
US8439464B2 (en)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jet printing method
JP201406932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8016149B (zh)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调整方法
EP2639071B1 (e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inkjet head drive method
JP2010208120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5935604B2 (ja) ドットデータ生成方法、ドットデータ生成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ステム
US7380901B2 (en) Record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reducing streaks and unevenness in image density
JP3972561B2 (ja) 複数種類の検査用パターンを使用して行う印刷時の記録位置ずれの調整値の決定
US10850539B2 (en) Printing system,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control method
US10654264B2 (en) Printing system, print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printing control method
JPWO2009116255A1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5969236B2 (ja) インク吐出量制御装置
JP2010208121A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5816041B2 (ja) カラー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EP1375147A1 (en) Ink jet record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head
JP2017165007A (ja)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
JP4039007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印刷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を有する記録システム
CN107025471B (zh)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
JP2023138156A (ja)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9081355A (ja) 記録システム、記録制御装置および記録制御方法
JP2006069177A (ja) ラインドット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