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07480A - 制造打印头的方法、打印头以及打印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制造打印头的方法、打印头以及打印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07480A
CN101607480A CN200910150709.9A CN200910150709A CN101607480A CN 101607480 A CN101607480 A CN 101607480A CN 200910150709 A CN200910150709 A CN 200910150709A CN 101607480 A CN101607480 A CN 1016074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head
along
print media
ejiction opening
pr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5070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07480B (zh
Inventor
松本直
坪井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607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74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074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74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5Arrangement thereof
    • B41J2/155Arrangement thereof for line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002/14362Assembling elements of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01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 B41J2202/20Modu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124On flat or curved insulated base, e.g., printed circuit, etc.
    • Y10T29/4913Assembling to base an electrical component, e.g., capacitor,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401Fluid pattern dispersing device making, e.g., ink jet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造打印头的方法、打印头以及打印设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被配置为,即使当打印介质的输送方向相对于打印头歪斜时,也能够输出使可能的白色或黑色条纹变得不明显的图像的交错阵列打印头。对位于沿输送方向(X方向)的上游侧的第一片101和位于沿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第二片102进行布置,从而使得沿喷出口布置方向(Y方向)以比打印分辨率短的间隔来打印经由第一片101所打印的点和经由第二片102所打印的点。因此,即使打印介质的输送方向由于蛇行运动等而歪斜,也能够抑制特别明显的可能的白色条纹。

Description

制造打印头的方法、打印头以及打印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用于喷出墨的一体化布置的喷出口的打印头以及制造该打印头的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打印头的以下结构,当将伸长式打印头用于打印时,该结构使得由打印头和打印介质之间的相对移动的波动或蛇行运动(meandering)所产生的白色或黑色条纹尽可能不明显。
背景技术
随着复印设备、例如字处理器和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设备以及通信设备等的普及,基于喷墨方案来打印数字图像的喷墨打印设备已经普及作为输出设备以打印上述设备的图像。喷墨打印设备使用具有多个一体化布置的喷出口的打印头来进行打印。响应于近来对更高分辨率和高速输出的要求,这种一体化布置的技术已显著改进。还提供了多个全幅型(full-line type)喷墨打印设备,其中这种全幅型喷墨打印设备使用包括与打印介质的宽度相对应的大量浓密排列的喷出口的打印头。
在使用伸长式打印头的全幅型喷墨打印设备中,将该伸长式打印头安装至打印设备,并按恒定频率从各喷出口喷出以液滴形式的墨。同时,以与喷出频率和打印分辨率相对应的恒定速度,沿与喷出口的阵列方向交叉的方向输送打印介质。即,仅输送打印介质的操作允许高速输出高分辨率图像。
对于这种伸长式打印头,已经提出了首先制造具有较少数量的喷出口的片(chip)并将多个片组合一起从而提高制造产出量的方法。
图2是示出在日本特开2005-199696中公开的伸长式打印头中的喷出口阵列的图。在图2中,附图标记81~86各自表示具有两个喷出口阵列的片。在伸长式打印头7中,将片81~86沿Y方向连续布置,使得片81~86在X方向上相对于彼此交替错开。
片81~86具有相同的结构并且喷出相同类型的墨。例如,片81包括具有沿Y方向以600dpi的间距排列的喷出口的喷出口阵列81A和具有同样沿Y方向以600dpi的间距排列的喷出口的喷出口阵列81B。这两个喷出口阵列相对于彼此错开半个间距(对应于1,200dpi)。因而,在沿X方向输送的打印介质上,能够以1,200dpi的分辨率打印点。在下文,将以相同类型的片相对于彼此错开的方式制造出的这种伸长式打印头称为“交错阵列打印头(checker array print head)”。
另一方面,日本特开2005-199692公开了布置有多个片以形成各片在Y方向上彼此重叠的重叠区域的交错阵列打印头。
图3是示出日本特开2005-199692中公开的交错阵列打印头中的两个片90和91中的喷出口阵列的图。根据日本特开2005-199692,在两个片90和91重叠的重叠区域中,将两个片各自中的4个喷出口布置在沿Y方向的相同位置上。日本特开2005-199692公开了两个片各自的4个喷出口在沿X方向输送的打印介质上交替打印一个像素行的打印方法。
具体地,使用预备的掩模图案将沿X方向排列在一行中的打印数据分成多个喷出口阵列。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两个片不重叠的区域,将打印数据分成两个阵列94A和94B或94C和94D。对于重叠区域,将数据类成四个阵列94A、94B和94C、94D。用于对打印数据进行分类的分配率(distribution rate)可能是均匀的,也可能在喷出口阵列之间有所变化。此外,对于重叠区域,可以使用掩模图案,这使得分配率从片的端部处的喷出口朝向该片的中心逐渐增加。
在制造交错阵列打印头的过程中,各个片的布置不可避免地包含一定误差。在经由各片的边界部所打印出的图像区域中可能观察到黑色或白色条纹。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如附图所示的这种重叠区域使得沿X方向排列并且经由重叠区域所打印出的像素行由从两个片喷出的四种类型的点所形成。即,即使这两个片略微错位,也可防止错位(misalignment)的影响集中于一个位置。因而,能够输出可能的黑色或白色条纹变得不明显的平滑边界区域。已经提出了以下方法,从喷出口喷出的用于打印边界部的墨滴的量,不同于从其它喷出口喷出的墨滴的量,从而抑制边界部处的图像劣化。
以日本特开2005-199696和2005-199692为例,已经说明了各片中具有两个喷出口阵列的交错阵列打印头。然而,交错阵列打印头在各片中未必需要包括多个喷出口阵列。本说明书考虑了为交错阵列型的任何打印头,其中以在X方向上相对于彼此交替错开的方式沿Y方向连续布置了各自具有至少一个喷出口阵列的多个片。任何如上所述配置而成的交错阵列打印头均能够实现如在日本特开2005-199692中所公开的这种效果。
然而,在使用该交错阵列打印头的喷墨打印设备中,已知以下问题:与相对于打印头输送打印介质的精度相关联的对图像的不利影响。特别地,如果将浓密布置了各喷出口的全幅型交错阵列打印头用于以至少1,200dpi的高分辨率在卷纸等上打印图像,则已确定打印介质的可能的蛇行运动严重影响了输出图像。以下将详细说明由这种蛇行运动所导致的对图像的不利影响。
图4是示出与打印介质的蛇行运动相关联的不利影响的打印头的示意图。在图4中,附图标记101、102和103表示布置在交错阵列打印头100中并且包括以1,200dpi的间距(21μm的距离)排列的3个连续片。片101、102和103具有与4个像素相对应的重叠区域。当沿与喷出口阵列方向(Y方向)垂直的方向(X方向)输送打印介质时,经由第一片101所打印出的点和经由第二片102所打印出的点沿Y方向以21μm的间距规则排列。
图5A和5B示出当使用图4所示的交错阵列打印头时所观察到的打印状况和点浓度分布。在图5A中,打印了直径为35μm的一个点。在图5B中,在Y方向上以1,200dpi的打印分辨率连续打印了3个点。单个点导致如图5A所示峰值位于点的中心处的浓度分布。当如图5B所示以21μm的间隔规则布置了多个点时,该浓度分布包括在Y方向上连续出现的、具有几乎均匀的浓度值的区域。
与图5A和5B相同,图6A~6E示出当使用打印头100时所观察到的点打印状况和点浓度分布。图6A~6E各自示出沿由图4中的虚线所示的常规方向输送打印介质的情况,和由图4中实线箭头所示的打印介质在输送期间歪斜的情况。为了描述,通过与经由片102中的喷出口所打印出的点的图案不同的图案,来示出经由片101中的喷出口所打印出的点。
图6C是示出沿由图4中的虚线所示的常规方向输送打印介质的图。与经由片101和片102中的喷出口所打印出的点类似,经由相同片所打印出的点群分别沿Y方向以21μm的间隔规则布置。这样,与图5B的情况相同,浓度分布示出形成了连续出现的、具有几乎均匀的浓度值的区域。
现在,参考图4,将讨论沿相对于X方向成角度的方向(-θ方向)输送打印介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与经由第一片101所打印出的点相比较,经由第二片102所打印出的点以比与打印分辨率相对应的间隔(21μm)大的间隔布置。间隔随着打印介质在输送期间的歪斜(skew)增大而增大。即,点打印状况和浓度分布如图6D和6E所示。浓度分布示出,在经由第一片101和第二片102分别打印出的点群之间出现具有较低浓度的区域。
另一方面,当沿+θ方向输送打印介质时,经由第一片101和第二片102所打印出的点以比与打印分辨率相对应的间隔(21μm)小的间隔布置。间隔随着打印介质在输送期间的歪斜增大而减小。即,点打印状况和浓度分布如图6A和6B所示。浓度分布示出,在经由第一片101和第二片102分别打印出的点群之间出现具有较高浓度的区域。
与之相对照,片102和103之间的关系与上述片101和102之间的关系相反。即,当输送方向朝向-θ方向歪斜时,出现具有较高浓度的区域。而当输送方向朝向+θ方向歪斜时,出现具有较低浓度的区域。结果,如果打印介质的输送方向从常规方向偏离,则在输出图像中,在各个片的连接处具有较低浓度的区域和具有较高浓度的区域交替出现。如果具有较高浓度的区域的浓度值比其它区域的浓度值大至少预定值,则将该区域看作为黑色条纹。如果具有较低浓度的区域的浓度值比其它区域的浓度值小至少预定值,则将该区域看作为白色条纹。
上述打印介质在输送期间的歪斜的不利影响,与两个片之间在X方向上的差异密切相关。即,如图4所示,片101和102之间的错位量(经由片101和102各自打印出的两个点在Y方向上的距离),随着片101和102之间在X方向上的距离L增大而增大。因而,如果在X方向上配置具有较多喷出口阵列的片以实现较高的打印分辨率,则位于相对侧的邻近片上的喷出口阵列之间在X方向上的距离可能增加,从而进一步增大了所打印出的点之间的错位量。
通过在日本特开2005-199692中公开的方法,并未成功消除上述与输送方向的歪斜相关联的不利影响。如果如在日本特开2005-199692中所述,经由各个片中的不同喷出口在重叠区域打印图像,则不太可能出现局部白色或黑色条纹。然而,整个重叠区域的浓度低于其它区域的浓度,从而导致明显的带状不均匀。
发明内容
已经作出本发明以解决上述问题。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配置为,即使当打印介质的输送方向相对于打印头歪斜时,也能够输出使可能的白色或黑色条纹变得不明显的图像的交错阵列打印头。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制造打印头的方法,所述打印头包括第一片和第二片,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各自包含用于向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打印介质喷出墨的多个喷出口,所述喷出口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以预定间隔排列,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分别布置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使得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中的多个喷出口沿所述第二方向连续排列,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步骤,用于获取所述打印介质的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变化范围;设置步骤,用于基于所述变化范围来设置所述第一片中的喷出口和所述第二片中的喷出口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中的喷出口用于打印沿所述第二方向彼此邻接的像素;以及布置步骤,用于根据所述距离布置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一种打印头,其由根据上述的制造打印头的方法而制造。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一种打印头,其包括第一片和第二片,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各自包含用于向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打印介质喷出墨的多个喷出口,所述喷出口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以预定间隔排列,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分别布置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使得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中的多个喷出口沿所述第二方向连续排列,其中,将用于打印沿所述第二方向彼此邻接的像素的所述第一片中的喷出口和所述第二片中的喷出口之间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设置为小于预定间隔并大于0。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是一种打印设备,其在安装了上述的打印头的情况下,通过连续输送以卷状保持的打印介质来在所述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是一种打印设备,其通过重复主扫描和输送操作来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其中,根据上述的打印头在所述主扫描中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打印介质而移动,所述输送操作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输送所述打印介质。
根据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效果、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根据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A和1B是分别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采用的全幅型喷墨打印设备的概要结构的顶视图和剖面图;
图2是示出在日本特开2005-199696中公开的伸长式打印头中的喷出口阵列的图;
图3是示出在日本特开2005-199692中公开的交错型打印头的两个片90和91的喷出口阵列的图;
图4是示出打印介质的蛇行运动的不利影响的打印头的示意图;
图5A和5B是示出当使用图4所示的交错阵列打印头时观察到的打印状况和点浓度分布的图,其中在图5A中,打印了直径为35μm的一个点,并且在图5B中,以1,200dpi的打印分辨率沿Y方向连续打印了3个点;
图6A~6E是示出当使用打印头100时观察到的点打印状况和点浓度分布的图,其中各图示出沿由图4中的交替长短虚线所示的规则方向输送打印介质的情况以及如由图4中的实线箭头所示打印介质在输送期间歪斜的情况;
图7A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打印设备中所输送的卷纸量与测量到的位移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7B是通过将图7A中的纵轴上的打印介质的位移转换成输送打印介质所采用的输送角度而获得的图;
图8是示出相对于容许区域的片101和102之间的错位量的图;以及
图9是示出与图4相比较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头中片如何布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A和1B是分别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采用的全幅型喷墨打印设备的概要结构的顶视图和剖面图。在设备主体1中,打印介质(卷纸)21卷绕卷纸旋转构件22并且以卷状保持。卷纸21是喷墨打印专用纸。以使得用于改进墨吸收的涂覆层位于外侧的方式卷绕卷纸21。
当将打印操作的命令输入打印设备时,卷纸旋转构件22沿附图中的箭头方向旋转。由此将卷纸21(打印介质)从卷纸旋转构件22分离。然后,由校准板(regulating plate)24来校准卷纸21的移动方向。之后,由定位传感器23感测卷纸21的前端。然后,卷纸的前端抵接接触辊隙部(nip portion),辊隙部位于由定位辊电动机45所驱动的定位辊31和与定位辊31联合地旋转的定位上辊32之间。在将卷纸21输送至打印头7所位于的打印部的同时,辊对对可能的歪斜进行校正。
附图示出卷纸旋转构件22和定位辊31之间的打印介质经受张力(tension)。然而,实际上,基于环形传感器(loop sensor)(附图中未示出)的检测结果对打印介质进行控制,使得在卷纸旋转构件22和定位辊31之间形成给定的循环。因而,定位辊31受到一定的后张力,从而防止输送精度的可能下降。
打印部位于定位辊31的下游侧。4个打印头7被配置为与打印介质的表面相对。各个打印头7具有第一片,该第一片具有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第二方向是例如,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以预定间隔排列的多个喷出口;从喷出口将墨喷出至沿第一方向相对于打印头7移动的打印介质上以打印点。打印头7还具有沿第一方向位于第一片的下游侧的第二片。因而,可以沿第二方向以预定间隔将点打印在打印介质上。这里,第一方向与附图中的X方向相对应。第二方向与附图中的Y方向相对应。各个打印头均是如已参考图2所述而配置成的交错型打印头。在本实施例中,准备了喷出各种类型的彩色墨的4个打印头(7n-1)、(7n)、(7n+1)和(7n+2),以使得能够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全色图像。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打印头的数量、墨的类型和布置在各个片中的喷出口阵列的数量,而可以根据期望的用途变化。
一对棘轮(spur)42和棘轮驱动辊41位于各个打印头的各相对侧上(邻接的打印头之间),以防止打印头的打印区域浮动。由驱动辊电动机44经由棘轮驱动辊离合器43驱动各个棘轮驱动辊41。从下方支撑打印介质的台板29位于打印介质的被各个打印头7打印的区域上。一些肋(rib)设置在台板29的接触卷纸的一侧上。这防止了打印介质向下位移。
输送辊33和输送上辊34布置在打印部的更下游处;由驱动辊电动机44驱动输送辊33,并且输送上辊34与输送辊33的旋转联合地旋转。打印后的卷纸21被辊对夹持,并被引导至薄片排出引导件36。之后,利用裁切器等对卷纸21进行后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由操作控制部46控制驱动辊电动机44、定位辊电动机45和打印头驱动器47的操作。基于来自设置在定位辊31处的编码器传感器的信息中所包含的定位辊31的旋转量,操作控制部46估计打印介质的输送量和输送速度。操作控制部46使用该信息来控制定位辊31、输送辊33和棘轮驱动辊41,从而调整打印介质的输送速度。由此在适合于输送速度的时刻基于图像数据驱动打印头驱动器47,以从打印头7喷出墨。因而,将图像打印在相对于打印头7移动的打印介质上。
通常,在全幅型打印设备中,通过输送辊拖拉打印介质的方向与用于校准打印介质的移动方向的部件(校准板)之间的平衡,来确定卷纸的蛇行运动(歪斜)的初始量。在如上所述机械配置的打印设备中,在通过输送辊33和定位辊31的轴向跳动(axial runout)或通过辊和相应的电动机之间的驱动传输系统的输送期间,卷纸21可能沿Y方向位移。然而,如上所述的卷纸的循环的力施加至对卷纸的输送方向进行校准的校准板24。一旦力到达特定界限,相关的应力反转打印介质的位移方向。在Y方向上的位移因输送辊33的外周长度以及驱动传输系统的大周期而变化。位移具有大的振幅。然而,连续的输送使得位移逐渐趋于稳定。
图7A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打印设备中,卷纸的输送量和测量出的位移之间的关系的图。在图7A中,横轴表示从开始给送卷纸时的时间点开始连续测量出的输送量。纵轴表示在各个输送量的时刻测量出的打印介质在Y方向上的位移。附图示出连续的输送减小了位移的振幅。即,随着输送继续,期望上述黑色或白色条纹变得不明显。
本发明的发明人敏锐地观察到,即使在错位量相等的情况下,白色条纹的显著性,即白色条纹对图像质量的不利影响并不同于黑色条纹对图像质量的不利影响。具体地,当利用直径约35μm的点以1,200dpi的打印分辨率打印图像时,观察到如图6E所示的程度的白色条纹,即具有约-10μm的错位量。然而,如图6A所示,在错位量为+10μm的情况下并未观察到黑色条纹,而是在与近似一个像素相对应的约+20μm的错位量情况下观察到黑色条纹。即,与黑色条纹相比,白色条纹被确定为提供了较窄的打印介质的歪斜的容许范围。
例如,为了描述简便,如图4所示配置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打印头7。在图4所示的结构中,各个片包括一个喷出口阵列,一个喷出口阵列包含沿Y方向(第二方向)以1,200dpi的间距排列的多个喷出口。布置沿输送方向位于上游侧的第一片101和沿输送方向位于下游侧的第二片102,使得在第一片101和第二片102中彼此相对应的两个喷出口之间在X方向(第一方向)上存在20μm的距离L。在这种情况下,当经由第一片101打印出的点和经由第二片102打印出的点之间的错位量至多为-10μm时,出现白色条纹。当经由第一片101打印出的点和经由第二片102打印出的点之间的错位量至少为+20μm时,出现黑色条纹。
图7B是通过将图7A中的纵轴上打印介质的位移转换成输送打印介质所采用的输送角(θ)而获得的图。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第一片101和第二片102,当输送角等于或小于由C线所表示的值时,两个点群之间的错位量至多为-10μm。因而,出现白色条纹。另一方面,当输送角等于或大于由A线所表示的值时,两个点群之间的错位量至少为+20μm。因而,出现黑色条纹。即,对于第一片101和第二片102,A线和C线之间的区域与未出现白色或黑色条纹的容许范围相对应。
对于片102和103,当输送角等于或小于由D线所表示的值时,出现黑色条纹。当输送角等于或大于由B线所表示的值时,出现白色条纹。对于片102和103,B线和D线之间的区域与未出现白色或黑色条纹的容许范围相对应。结果,在考虑了包括片101~103的全部片的情况下,与图像形成有关地仅容许位于B线和C线之间的范围内的输送角(θ)。
然而,对于实际打印设备,难以提高输送精度使得打印介质的输送方向属于上述范围内。因而,特别地,在开始打印之后初始打印出的图像中,白色或黑色条纹必然出现。
与之相关,本发明的发明人已注意到实际输送角的振幅的中心(θ=0°)从容许范围的中心(例如,A线和C线之间的区域的中心)偏离。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确定可以有效地改变第一片101和第二片102的布置,使得经由第一片101实际打印出的点和经由第二片102实际打印出的点之间的错位量的振幅的中心位于容许范围的中心处,即位于A线和C线的平均值处。具体地,即使在未发生蛇行运动的常规输送方向上,第一片101和第二片102也沿出现轻微黑色条纹的方向错开。
图8是示出相对于容许范围的第一片101和第二片102之间的错开量的图。根据本实施例的容许范围与以下范围相对应:该范围是经由第一片101打印出的点和经由第二片102打印出的点之间的错位量的-10μm~+20μm。错位量的平均值是+5μm。因而,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头中,第一片101和第二片102错开+5μm。
图9是示出与图4相比较在根据实施例的打印头中片如何布置的图。第一片101和第二片102沿片101和102之间的重叠区域变宽的方向(黑色条纹的方向)布置。具体地,布置片101和102,使得沿Y方向以比预定间隔(21μm)短5μm的间隔布置第一片101中的喷出口104和第二片102中的喷出口105;经由喷出口104打印出的像素邻接经由喷出口105打印出的像素。片102和103也沿片102和103之间的重叠区域变宽的方向布置。即,布置片102和103,使得沿Y方向以比预定间隔(21μm)短5μm的间隔布置第二片102中的喷出口106和第三片103中的喷出口107;经由喷出口106打印出的像素邻接经由喷出口107打印出的像素。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头中,布置片从而使得在打印头上的全部片中满足上述关系。
当如上所述将片布置在打印头中时,如图7B所示,对于第一片101和第二片102,当输送角等于或小于由F线所表示的值时出现白色条纹。当输送角等于或大于由E线所表示的值时出现黑色条纹。即,对于第一片101和第二片102,容许范围与E线和F线之间的区域相对应。对于片102和103,当输送角等于或小于由F线所表示的值时,出现黑色条纹。当输送角等于或大于由E线所表示的值时,出现白色条纹。即,同样对于片102和103,容许范围与E线和F线之间的区域相对应。结果,在考虑了包括片101~103的全部片的情况下,与图像形成相关地容许位于E线和F线之间的范围内的输送角。因而,以传统技术中容许范围对应于B线和C线之间的区域相比较,本实施例使得输送角的容许范围能够大幅增加。
即,本实施例不需要与传统技术中相同的精确的打印介质输送角度(θ)。本发明甚至还使得能够相对较早地输出适当防止了白色或黑色条纹出现的初始图像。
其它实施例
已针对如图7A和7B所示输送角的变化是可预测的情况,说明了安装在打印设备中的打印头的结构。然而,在打印设备之间,实际输送角的变化范围和变化方向可能由于制造设备期间的可能变动而变化。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在制造处理期间调整各打印头中多个片的布置,以与打印设备的输送精度相对应。具体地,首先,对于各打印设备,例如获取与如图7A和7B所示的输送打印介质时的变化范围有关的信息。然后,基于所获取到的变化范围,将第一片101中的各个喷出口和第二片102中的邻接喷出口之间在Y方向上的距离设置为比常规的喷出口的间距的值小的值。之后,布置第一和第二片以实现所设置的距离。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如果实际输送角的变化范围振幅大,即位移的振幅大,则错开量可能增大。如果位移的振幅小,则错开量可能减小。此外,对于具有倾向局限于+或-方向的输送角的打印设备,第一和第二片的错开量可能不同于第二和第三片的错开量,从而抑制白色条纹。
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特征性结构抑制了日本特开2005-199692所未能消除的、与可能的黑色或白色条纹相关联的对图像的不利影响。然而,可以结合在日本特开2005-199692中所述的传统技术来实现本发明。即,通过各个片在片之间的重叠区域增大的方向上错开,如在日本特开2005-199692中所公开的,可以使用不同片中的多个喷出口来打印图像。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当使用直径为35μm的点以1,200dpi的打印分辨率打印图像时,各个片之间的重叠区域增加了约5μm。然而,这些数值显然并不意图限制本发明。点大小、黑色或白色条纹的明显性根据打印介质或墨的类型而变化。假定在各个情况下,确定了白色或黑色条纹不明显的容许范围,并且调整片的布置以使得在各个片的组合之中的容许范围尽可能相等,则任何数值均可以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此外,通过示例已经说明了全幅型打印设备。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类型的打印设备。不管实现本发明的打印设备的类型如何,只要在该打印设备中都使用包括多个片的交错阵列打印头,则本发明有效。利用全幅型打印设备,具有与连续输送打印介质的驱动辊的外周长度相对应的周期的低频率和大振幅的图像劣化是明显的。因而,本发明对于这种类型的打印设备特别有效。然而,对于通过交替切换打印头扫描打印介质的主扫描和输送打印介质的操作来打印图像的串行式打印设备,可以适当地采用本发明。利用串行式打印设备,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可能歪斜可能因例如施加在支撑由打印头进行的主扫描(相对于打印介质的移动)的引导轴上的打印头的重量而变化。因而,与在上述实施例中的情况相同,黑色或白色条纹可能出现。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如以上在实施例中所述调整交错阵列打印头中各个片的布置而使黑色或白色条纹变得不明显。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以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1)

1.一种制造打印头的方法,所述打印头包括第一片和第二片,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各自包含用于向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打印介质喷出墨的多个喷出口,所述喷出口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以预定间隔排列,
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分别布置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使得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中的多个喷出口沿所述第二方向连续排列,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步骤,用于获取所述打印介质的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变化范围;
设置步骤,用于基于所述变化范围来设置所述第一片中的喷出口和所述第二片中的喷出口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中的喷出口用于打印沿所述第二方向彼此邻接的像素;以及
布置步骤,用于根据所述距离布置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打印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设置步骤中,基于所述变化范围将所述距离设置为小于预定间隔且大于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打印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设置步骤中,所述距离随着所述变化范围增大而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打印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布置步骤中,根据所述距离将多个所述第一片和多个所述第二片交替地分别布置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上,使得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沿所述第二方向连续排列。
5.一种打印头,其由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打印头的方法而制造。
6.一种打印头,其包括第一片和第二片,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各自包含用于向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打印介质喷出墨的多个喷出口,所述喷出口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以预定间隔排列,
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分别布置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使得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中的多个喷出口沿所述第二方向连续排列,
其中,将用于打印沿所述第二方向彼此邻接的像素的所述第一片中的喷出口和所述第二片中的喷出口之间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设置为小于预定间隔并大于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头,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片和多个所述第二片交替地分别布置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使得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中的多个喷出口沿所述第二方向连续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中的多个喷出口沿所述第二方向连续排列在与所述打印介质的宽度相对应的区域上。
9.一种打印设备,其在安装了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头的情况下,通过连续输送以卷状保持的打印介质来在所述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
10.一种打印设备,其通过重复主扫描和输送操作来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其中,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头在所述主扫描中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打印介质而移动,所述输送操作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输送所述打印介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用于喷出不同类型的彩色墨的多个打印头来在所述打印介质上打印全色图像。
CN200910150709.9A 2008-06-20 2009-06-22 制造打印头的方法、打印头以及打印设备 Active CN1016074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61757A JP5383099B2 (ja) 2008-06-20 2008-06-20 記録ヘッド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記録ヘッド
JP2008-161757 2008-06-20
JP2008161757 2008-06-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7480A true CN101607480A (zh) 2009-12-23
CN101607480B CN101607480B (zh) 2011-08-24

Family

ID=41430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50709.9A Active CN101607480B (zh) 2008-06-20 2009-06-22 制造打印头的方法、打印头以及打印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13327B2 (zh)
JP (1) JP5383099B2 (zh)
CN (1) CN101607480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3131A (zh) * 2011-08-31 2013-03-1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3249886A (zh) * 2010-11-17 2013-08-14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喷墨打印机
CN108535273A (zh) * 2017-03-03 2018-09-1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缺陷检查系统、膜制造装置及方法、印刷装置及方法
WO2018170692A1 (zh) * 2017-03-20 2018-09-27 深圳华云数码有限公司 一种微进给装置及基于微进给装置实现喷头拼接的方法
CN111452529A (zh) * 2020-04-15 2020-07-28 广州爱发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墨点轨迹交织输出的打印方法
CN111886138A (zh) * 2018-03-22 2020-11-03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可移动打印头
CN113844176A (zh) * 2021-08-19 2021-12-28 北京中电元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消除打印色道的方法和喷头底板及其制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82151A (ja) * 2011-10-12 2013-05-09 Seiren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9168748B2 (en) * 2012-09-20 2015-10-2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Nozzle arrays
JP2014058172A (ja) * 2014-01-07 2014-04-03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JP6572617B2 (ja) * 2015-05-08 2019-09-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EP3351386B1 (en) * 2015-09-17 2020-10-21 Konica Minolta, Inc.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and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JP6838279B2 (ja) 2016-03-31 2021-03-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7205223B2 (ja) * 2018-12-28 2023-01-1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95339B2 (ja) * 1996-08-30 2002-06-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ホルダー、インクジェット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キャップ
AUPP993399A0 (en) * 1999-04-22 1999-05-20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Micro-mechanical system fabrication method(mems16)
EP1405722B1 (en) * 2001-06-20 2010-12-15 Sony Corporation Liquid discharging device and liquid discharging method
JP4006256B2 (ja) * 2002-04-12 2007-1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記録装置
JP2005144919A (ja) * 2003-11-18 2005-06-09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
JP2005199696A (ja) * 2003-12-15 2005-07-28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ヘッド
US7517052B2 (en) 2003-12-15 2009-04-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head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ing the head
JP4027358B2 (ja) 2003-12-15 2007-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および該ヘッドを用い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0389959C (zh) * 2004-05-20 2008-05-28 祥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墨水腔体侧壁加热机制的喷墨印表头及其制造方法
JP4639887B2 (ja) * 2005-03-24 2011-02-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ヘッド及び液滴吐出装置
JP4708870B2 (ja) 2005-06-09 2011-06-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JP4765432B2 (ja) * 2005-06-23 2011-09-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678588B2 (ja) * 2005-07-22 2011-04-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液体吐出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9886A (zh) * 2010-11-17 2013-08-14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喷墨打印机
CN103249886B (zh) * 2010-11-17 2015-01-21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喷墨打印机以及介质输送方法
CN102963131A (zh) * 2011-08-31 2013-03-1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8535273A (zh) * 2017-03-03 2018-09-1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缺陷检查系统、膜制造装置及方法、印刷装置及方法
CN108535273B (zh) * 2017-03-03 2022-03-2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缺陷检查系统、膜制造装置及方法、印刷装置及方法
WO2018170692A1 (zh) * 2017-03-20 2018-09-27 深圳华云数码有限公司 一种微进给装置及基于微进给装置实现喷头拼接的方法
CN111886138A (zh) * 2018-03-22 2020-11-03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可移动打印头
US11752788B2 (en) 2018-03-22 2023-09-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oveable printheads
CN111452529A (zh) * 2020-04-15 2020-07-28 广州爱发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墨点轨迹交织输出的打印方法
CN111452529B (zh) * 2020-04-15 2022-04-26 广州爱发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墨点轨迹交织输出的打印方法
CN113844176A (zh) * 2021-08-19 2021-12-28 北京中电元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消除打印色道的方法和喷头底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3844176B (zh) * 2021-08-19 2022-07-19 北京中电元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消除打印色道的方法和喷头底板及其制作方法
WO2023020417A1 (zh) * 2021-08-19 2023-02-23 北京中电元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消除打印色道的方法和喷头底板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315949A1 (en) 2009-12-24
CN101607480B (zh) 2011-08-24
US8413327B2 (en) 2013-04-09
JP5383099B2 (ja) 2014-01-08
JP2010000698A (ja) 2010-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07480B (zh) 制造打印头的方法、打印头以及打印设备
US7441854B2 (en) Ink jet print head,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nk jet print head
US8061798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system
CN101508210B (zh) 液体喷出装置
US20100150632A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thod
US8672442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omputer system, and liquid ejection method
US7959259B2 (en)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driving control method
US8038246B2 (en) Liquid ejection control method an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US20120223994A1 (en) Dot formation positioning device, recording method, sett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program
JP201000069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20100271416A1 (en) Media advance calibration
US7837287B2 (en) Segmented receiver table and throw distance calibration for a digital printer
EP2852496B1 (en) Printing with multiple printhead dies
US8075087B2 (en) Liquid ejection metho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6040241B2 (ja) 連続するスワスを印刷する方法
US20080309710A1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8376500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alculating record position shifts, and method of recording measured patterns
US7396121B2 (en) Ink-jet printer
JP3584114B2 (ja) プリンタ
WO2015045611A1 (ja)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の調整方法
JP2014004751A (ja)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JP4701157B2 (ja) 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