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49794A - 加硫粘结用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加硫粘结用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49794A
CN103249794A CN2011800544787A CN201180054478A CN103249794A CN 103249794 A CN103249794 A CN 103249794A CN 2011800544787 A CN2011800544787 A CN 2011800544787A CN 201180054478 A CN201180054478 A CN 201180054478A CN 103249794 A CN103249794 A CN 1032497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lphur
diazabicylo
agent
add
rub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447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49794B (zh
Inventor
滨口恒志朗
北川纪树
大高丰史
尾崎太郎
安田和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saka Sod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s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so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s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497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97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497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97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21/00Adhesives based on unspecified rub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00Layered products having a non-planar shape
    • B32B1/08Tubular produ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 B32B25/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comprising rubber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5/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comprising rubber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 B32B25/1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comprising synthetic rubber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32B27/32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comprising halogenated polyolefins, e.g. PTF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3/00Compositions of epoxy resin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1/00Compositions of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1/02Polyalkylene oxides
    • C08L71/03Polyepihalohydr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4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63/00Adhesives based on epoxy resin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1/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71/02Polyalkylene oxides
    • C09J171/03Polyepihalohydr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42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two nitrogen atoms in the ring
    • C08K5/3462Six-membered rings
    • C08K5/3465Six-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13Hollow or container type article [e.g., tube, vase, etc.]
    • Y10T428/1352Polymer or resin containing [i.e., natural or synthetic]
    • Y10T428/1386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or rubber-like compound contain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硫粘结用组合物,特征在于,含有橡胶(a)、从由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及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种化合物(b)以及从吸水物和含水物中选择的至少1种载水物质(c)。

Description

加硫粘结用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硫粘结用组合物。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于汽车的排出气体的限制变得非常严格,其中之一是对汽油挥发的限制以美国为中心日益强化。对于这样的严格要求,在汽车用燃料软管方面,也正在开发兼具有耐热老化性、耐候性、耐酸性汽油性、耐含醇汽油性、汽油不透过性等燃料软管。作为该燃料软管材料之一例举含氟聚合物。但是,由于价高且在耐寒性方面也有问题,优选使用在内层使用含氟聚合物的薄层、在外层使用环氧氯丙烷系橡胶的层叠体。
但是,在由上述这样的异种聚合物组合物构成层叠软管时,其软管间的粘结性就变得最为重要。一般所知,含氟聚合物与其他种类聚合物之间的粘结性差,因此,通常采用在聚合物组合物中配合某种添加剂的方法。在含氟聚合物层与环氧氯丙烷系橡胶层构成层叠体的情况下,通过专利文献1~3中记载的方法能够将含氟聚合物层与环氧氯丙烷系橡胶层粘结起来。但是,近年来,通过维护来实现长寿命化、通过适应部件的最优化来进行材料变更、统一化,也要求与其他各种橡胶的多种低气体透过性材料牢固粘结的层叠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4-111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85898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6-3060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得的加硫物与其他低气体透过性材料(例如,含氟聚合物)的粘结性优秀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含有橡胶(a)、从由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及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种化合物(b)以及从吸水物和含水物中选择的至少1种载水物质(c)。
发明效果
对本发明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进行加硫而得到的加硫物与其他种类聚合物的加硫粘结性优秀,可以用于与例如含氟聚合物的层叠体等中。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含有橡胶(a)、从由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种化合物(b)以及从吸水物和含水物中选择的至少1种载水物质(c)。
橡胶(a)可以分类为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氢化NBR(H-NBR)、丙烯酸酯橡胶(ACM)、乙烯丙烯酸酯橡胶(AEM)、氟橡胶(FKM)、氯丁二烯橡胶(CR)、氯磺化聚乙烯(CSM)、氯化聚乙烯(CPE)、乙烯丙烯橡胶(EPM、EPDM)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种橡胶以及环氧氯丙烷橡胶。
本发明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中,作为橡胶(a)的丙烯腈丁二烯橡胶(以下简称为NBR)只要含有基于丙烯腈和丁二烯的聚合单元就没有特别。丙烯腈与丁二烯的共聚组成没有特别限定,但一般使用的为结合丙烯腈量30%以上50%以下。此外,也可以使用NBR与氯化乙烯树脂(以下简称为PVC)混合物、NBR与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DM)的混合物等。此外,也可以使用丙烯酸酯改性NBR、部分交联NBR、末端改性NBR等。此外,形态上只要是一般的NBR的形态就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使用粉末状NBR、液状NBR。
NBR的交联剂(加硫剂)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是一般的使不饱和键交联即可。具体的可以示例硫系交联剂、过氧化物系交联剂、树脂交联剂、肟系交联剂等,优选硫系交联剂、过氧化物系交联剂。此外,加硫粘结用组合物也可以在四甲基二硫化物等秋兰姆系化合物、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等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例如二硫代氨基甲酸的锌盐、二硫代氨基甲酸的铜盐)这样的适宜交联剂中对应地含有公知的促进剂、促进助剂、延迟剂。
作为硫系交联剂可以示例硫、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四乙基秋兰姆二硫化物、四丁基秋兰姆二硫化物、四甲基秋兰姆单硫化物、二环戊烷(Pentamethylene)秋兰姆四硫化物等秋兰姆类。
作为过氧化物系交联剂,可以示例叔-丁基过氧化氢、对薄荷烷过氧化氢、二异丙苯过氧化物、叔-丁基过氧化物、1,3-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己烷、苯甲酰过氧化物、叔-丁基过氧苯甲酸酯等。
作为树脂交联剂,可以示例烷基酚·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缩合物,三嗪-甲醛缩合物,辛基酚·甲醛树脂,烷基酚·硫化物树脂,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树脂等。
作为肟系交联剂,示例对醌二肟、对苯并醌二肟、p,p’-二苯甲酰醌二肟。
交联剂(加硫剂)的配合量,在无损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没有限定,但相对于NBR100重量份,优选为0.1~10重量份。
本发明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中,作为橡胶(a)的氢化NBR(以下,简称为H-NBR)只要是对上述NBR的丁二烯单元进行氢化的结构就没有特别限定。对组成没有特别限定,但由于一般的NBR来制造,按照NBR来看待。此外,可以使用丁二烯单元中全部被氢化的NBR,也可以使用残留部分不饱和键的NBR。此外,也可与NBR同样地使用与其他聚合物的混合、改性等。交联剂(加硫剂)的种类及其配合量,即使与其他配合剂有关联,但在四甲基二硫化物等秋兰姆系化合物、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等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例如二硫代氨基甲酸的锌盐、二硫代氨基甲酸的铜盐)这些的适宜交联剂中与NBR同样地使用对应的公知促进剂、促进助剂、延迟剂。
本发明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中,橡胶(a)的丙烯酸酯橡胶(以下,简称为ACM)如果是将以丙烯酸酯为主成分的聚合单元进行聚合而得到的合成橡胶就没有特别限定。此外,丙烯酸酯的侧链烷基或烷氧基烷基没有特别限定,一般根据耐油性和耐寒性的平衡来决定,作为丙烯酸酯优选为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4的丙烯酸烷基酯、烷氧基的碳原子数为1~4的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例举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甲氧基甲酯、丙烯酸甲氧基乙酯、丙烯酸乙氧基乙酯、丙烯酸丁氧基乙酯等。此外,在交联部位一般使用在侧链导入各种官能基的单体,作为在一般的的交联部位所使用的单体的例子,例举2-氯乙基乙烯醚等氯基系、氯乙酸乙烯酯等活性氯基系、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环氧基系等。ACM中,在丙烯酸酯单体单位为100重量%时,交联部位所使用的单体单位的比例可以为0.1~10重量%。
ACM的交联剂(加硫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将公知的交联剂配合在交联部位所使用的单体来适宜使用。如果示例一般的交联剂,如果在交联部位所使用的单体是氯基系,则使用六亚甲基二氨基氨基甲酸酯、乙烯硫脲、N,N’-二乙基硫脲、二环戊烷秋兰姆四硫化物(TRA)等。交联部位所使用的单体为活性氯基系时则使用硫、TRA、二胺氨基甲酸酯、2,4,6-三巯基-1,3,5-三嗪等。交联部位所使用的单体为环氧基系时则使用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有机羧酸铵。此外,也可以使用NBR事项中记载的氧化物系交联剂等。此外,对应于各种交联剂,适合使用金属化合物、金属氧化物、金属皂等、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等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例如二硫代氨基甲酸的锌盐、二硫代氨基甲酸的铜盐)等酸接受剂、促进剂、各种配合剂。
交联剂(加硫剂)的配合量,在无损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没有限定,相对于ACM100重量份,优选为0.1~10重量份。
本发明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中,作为橡胶(a)的乙烯丙烯酸酯橡胶(以下,AEM)是乙烯与丙烯酸酯的共聚物,进而一般使用在交联部位导入各种官能基的共聚物。如果示例一般的交联部位,使用在侧链导入羧基的共聚物。对乙烯和丙烯酸酯的组成比没有特别限定,由耐油性、耐寒性、加工性来决定。AEM中,丙烯酸酯单体单位与乙烯单体单位的合计为100重量%时,交联部位所使用的单体单位的比例可以为0.1~10重量%。
AEM的交联剂(加硫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当使用公知的交联剂。如果示例一般的交联剂,则例举六亚甲基二胺、六亚甲基二氨基氨基甲酸酯、乙烯二胺等二胺系交联剂、NBR项中记载的过氧化物系交联剂。此外,加硫粘结用组合物中还可以含有与四甲基二硫化物等秋兰姆系化合物、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等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例如二硫代氨基甲酸的锌盐、二硫代氨基甲酸的铜盐)这样的适宜交联剂对应的公知的促进剂、促进助剂、延迟剂、各种配合剂。
交联剂(加硫剂)的配合量は,在无损于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没有限定,相对于AEM100重量份优选为0.1~10重量份。
本发明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中,作为橡胶(a)的氟橡胶(以下,简称为FKM)是在主链、侧链含有氟原子的合成橡胶。FKM的组成使用一般公知的。如果示例的话,例举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四氟乙烯三元共聚物、四氟乙烯-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丙烯-偏二氟乙烯三元共聚物、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醚)共聚物等。此外,可以使用在这些物质中导入交联部位的橡胶。此外,为了提高过氧化物交联的交联特性可以使用导入了溴、碘的物质。这些物质的组成比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产品。
FKM的交联剂(加硫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当使用公知的交联系。如果示例的话,作为聚胺系交联剂可以例举六亚甲基二胺氨基甲酸酯、N,N’-二亚肉桂基-1,6-六亚甲基二胺、4,4’-双(氨基环己基)甲烷氨基甲酸酯等,作为多元醇系交联剂可以例举双酚S、双酚AF等,作为过氧化物系交联剂可以例举NBR事项中记载的各种过氧化物。此外,加硫粘结用组合物中还可以含有对应于四甲基二硫化物等秋兰姆系化合物、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等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例如二硫代氨基甲酸的锌盐、二硫代氨基甲酸的铜盐)这些适宜交联剂的公知促进剂、促进助剂、延迟剂、各种配合剂。
交联剂(加硫剂)的配合量,在无损于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没有限定,相对于FKM100重量份优选为0.1~10重量份。
本发明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中,作为橡胶(a)的氯丁二烯橡胶(以下,简称为CR)是氯丁二烯单体的聚合体。氯丁二烯单体的合成法分为乙炔法、丁二烯法,但可以是使用任一合成法对氯丁二烯单体进行聚合而成的CR。此外,通常如果聚合氯丁二烯单体,会有反式-1,4-聚氯丁二烯单元、顺式-1,4-聚氯丁二烯单元、1,2-聚氯丁二烯单元、3,4-聚氯丁二烯单元的结构,对这些的组成比没有特别限定。此外,氯丁二烯橡胶也可以使用硫改性、巯基改性等公知改性品。CR也可以是氯丁二烯单体与能够与氯丁二烯共聚的单体的共聚物,作为能够共聚的单体,例举例如2,3-二氯-1,3-丁二烯、1-氯-1,3-丁二烯、丁二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或其酯类、甲基丙烯酸或其酯类等。
CR的交联剂(加硫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当地使用公知的交联剂。如果示例公知的交联剂,优选金属氧化物,具体的例举氧化锌、氧化镁、氧化铅、四氧化三铅、三氧化铁,二氧化钛,氧化钙等。可以并用这些的2种以上。此外,与这些交联剂同时,作为加硫促进剂,可以使用硫脲系加硫促进剂、胍系加硫促进剂、秋兰姆系加硫促进剂、噻唑系加硫促进剂,优选硫脲系加硫促进剂。作为硫脲系加硫促进剂,例举乙烯硫脲、二乙基硫脲、三甲基硫脲、三甲基硫脲、N,N’-二苯基硫脲等。还可以含有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等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例如二硫代氨基甲酸的锌盐、二硫代氨基甲酸的铜盐)这样的各种配合剂。
交联剂(加硫剂)的配合量,在无损于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没有限定,相对于CR100重量份优选为0.1~10重量份。
本发明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中,作为橡胶(a)的氯磺化聚乙烯(以下,简称为CSM)是使用氯和二氧化硫气体对聚乙烯进行氯化以及氯磺化而得到的合成橡胶。分子量、氯含量、氯磺基含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产品。
CSM的交联剂(加硫剂)没有特别限定,适宜使用公知的交联剂。如果示例公知的交联剂,则例举氧化镁等金属氧化物、N,N’-间亚苯基二马来酰亚胺等马来酰亚胺化合物、NBR事项中记载的过氧化物、二环戊烷秋兰姆四硫化物、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四乙基秋兰姆二硫化物等秋兰姆化合物等,此外,也可以使用对应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等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例如二硫代氨基甲酸的锌盐、二硫代氨基甲酸的铜盐)这些适宜交联剂的公知促进剂、促进助剂、延迟剂、根据需要的抗老化剂(例如胺系抗老化剂等、苯酚系抗老化剂)。
交联剂(加硫剂)的配合量,在无损于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没有限定,相对于CSM100重量份优选为0.1~10重量份。
本发明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中,作为橡胶(a)的氯化聚乙烯(以下,简称为CPE)是使用氯气对聚乙烯进行氯化而得到的合成橡胶。分子量、氯含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产品。
CPE的交联剂(加硫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当地使用公知的交联剂。如果示例公知的交联系,则使用三巯基-S-三嗪、2-己基氨基-4,6-二巯基三嗪、2-二乙基氨基-4,6-二巯基三嗪、2-环己基氨基-4,6-二巯基三嗪、2-二丁基氨基-4,6-二巯基三嗪、2-苯胺-4,6-二巯基三嗪、2-苯基氨基-4,6-二巯基三嗪等巯基三嗪系交联剂、2,5-二巯基-1,3,4-噻二唑、2,5-二巯基-1,3,4-噻二唑的单苯甲酸酯衍生物和2,5-二巯基-1,3,4-噻二唑的二苯甲酸酯衍生物等噻二唑系交联剂,NBR事项中记载的各种过氧化物。此外,加硫粘结用组合物中还可以含有对应于四甲基二硫化物等秋兰姆系化合物、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等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例如二硫代氨基甲酸的锌盐、二硫代氨基甲酸的铜盐)这些适宜交联剂的公知促进剂、促进助剂、延迟剂、各种配合剂。
交联剂(加硫剂)的配合量,在无损于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没有限定,相对于CPE100重量份优选为0.1~10重量份。
本发明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中,作为橡胶(a)的乙烯丙烯橡胶(EPM、EPDM)是由乙烯与丙烯的共聚物(以下,简称为EPM)、作为第三成分导入二烯成分的共聚物(以下,简称为EPDM)构成的合成橡胶。第三成分的二烯成分可以利用公知的产品,如果示例则例举双环戊二烯、5-亚乙基-2-降冰片烯、1,4-己二烯等。可以使用公知的组成,其分子量、形态也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产品。
作为上述橡胶(a)的EPM、EPDM的交联剂(加硫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当地使用公知的交联剂。如果示例公知的交联剂,可以示例硫系交联剂、过氧化物系交联剂、树脂交联剂、肟系交联剂等,具体的可以例举NBR事项中记载的硫系交联剂、过氧化物系交联剂、树脂交联剂、肟系交联剂。此外,加硫粘结用组合物中还可以含有对应于四甲基二硫化物等秋兰姆系化合物、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等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例如二硫代氨基甲酸的锌盐、二硫代氨基甲酸的铜盐)这些适宜交联剂的公知促进剂、促进助剂、延迟剂、各种配合剂。
交联剂(加硫剂)的配合量,在无损于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没有限定,相对于EPM和/或EPDM100重量份优选为0.1~10重量份。
作为其他上述橡胶(a)的交联方法,可以使用电子线交联、放射线交联、光交联,微波交联,超音波交联等公知的交联。
本发明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中,作为橡胶(a)的环氧氯丙烷橡胶只要是具有基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单元的未加硫橡胶就没有特别限定,甚至可以是实质上仅由基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单元构成的一元聚合体,也可以是基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单元与基于环氧氯丙烷以外的其他单体的聚合单元构成的二元以上的聚合体。
作为环氧氯丙烷以外的其他单体,优选例如从由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及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种单体。加硫粘结用组合物优选为具有基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单元和基于环氧乙烷的聚合单元的聚合体,更优选为具有基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单元、基于环氧乙烷的聚合单元以及基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的聚合单元的聚合体。
作为环氧氯丙烷橡胶,优选为例如从由环氧氯丙烷单独聚合体、环氧氯丙烷-环氧乙烷共聚物、环氧氯丙烷-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共聚物、环氧氯丙烷-环氧乙烷-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共聚物、环氧氯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环氧氯丙烷-环氧丙烷-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共聚物、及环氧氯丙烷-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四元共聚物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种聚合体。更优选为从环氧氯丙烷-环氧乙烷共聚物及环氧氯丙烷-环氧乙烷-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共聚物中选择的至少1种聚合体。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者2种以上混合使用。
本发明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中,使用作为橡胶(a)的环氧氯丙烷橡胶时,进一步含有加硫剂(e)。加硫剂(e)可以使用以往公知产品。
作为加硫剂(e),可以例举利用氯原子的反应性的公知加硫剂,例如聚胺系加硫剂、硫脲系加硫剂、噻二唑系加硫剂、巯基三嗪系加硫剂、吡嗪系加硫剂、喹喔啉系加硫剂、双酚系加硫剂等。
如果示例利用氯原子的反应性的公知加硫剂(e),作为聚胺系加硫剂有乙烯二胺、六亚甲基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六亚甲基四胺、对亚苯基二胺、异丙苯二胺、N,N’-二亚肉桂基-1,6-己烷二胺、乙烯二胺氨基甲酸酯、六亚甲基二胺氨基甲酸酯等。
作为硫脲系加硫剂,例举乙烯硫脲、1,3-二乙基硫脲、1,3-二丁基硫脲、三甲基硫脲等。
作为噻二唑系加硫剂,有2,5-二巯基-1,3,4-噻二唑、2-巯基-1,3,4-噻二唑-5-硫代苯甲酸酯等。
作为巯基三嗪系加硫剂,有2,4,6-三巯基-1,3,5-三嗪、2-甲氧基-4,6-二巯基三嗪、2-己基氨基-4,6-二巯基三嗪、2-二乙基氨基-4,6-二巯基三嗪、2-环己烷氨基-4,6-二巯基三嗪、2-二丁基氨基-4,6-二巯基三嗪、2-苯胺-4,6-二巯基三嗪、2-苯基氨基-4,6-二巯基三嗪等。
作为吡嗪系加硫剂有2,3-二巯基吡嗪衍生物等,如果示例2,3-二巯基吡嗪衍生物,有吡嗪-2,3-二硫代碳酸酯、5-甲基-2,3-二巯基吡嗪、5-乙基吡嗪-2,3-二硫代碳酸酯、5,6-二甲基-2,3-二巯基吡嗪、5,6-二甲基吡嗪-2,3-二硫代碳酸酯等。
作为喹喔啉系加硫剂,有2,3-二巯基喹喔啉衍生物等,如果示例2,3-二巯基喹喔啉衍生物,有喹喔啉-2,3-二硫代碳酸酯、6-甲基喹喔啉-2,3-二硫代碳酸酯、6-乙基-2,3-二巯基喹喔啉、6-异丙基喹喔啉-2,3-二硫代碳酸酯、5,8-二甲基喹喔啉-2,3-二硫代碳酸酯等。
作为双酚系加硫剂,有4,4’-二羟基二苯基亚砜、4,4’-二羟基二苯基磺(双酚S)、1,1-环亚己基-双(4-羟基苯)、2-氯-1,4-环己烯-双(4-羟基苯)、2,2-异亚丙基-双(4-羟基苯)(双酚A)、六氟异亚丙基-双(4-羟基苯)(双酚AF)和2-氟-1,4-亚苯基-双(4-羟基苯)等。
作为橡胶(a)使用环氧氯丙烷橡胶时,在本发明中可以与加硫剂(e)一起直接使用公知的加硫促进剂、延迟剂。作为与利用氯原子的反应性的公知的加硫剂(e)一起使用的加硫促进剂,可以例举伯胺、仲胺、叔胺、这些胺的有机酸盐或其加成物、胍系促进剂、秋兰姆系促进剂、二硫代氨基甲酸系促进剂等。此外,作为延迟剂,可以例举N-环己烷硫代邻苯二甲酰亚胺、二硫代氨基甲酸类的锌盐等。
如果示例加硫促进剂,作为伯胺、仲胺、叔胺特别优选碳原子数5~20的脂肪族或环式脂肪酸的伯胺、仲胺或叔胺,这样的胺的代表例有正己胺、辛胺、二丁基胺、三丁基胺、六亚甲基二胺等。
作为与胺形成盐的有机酸,示例羧酸、氨基甲酸,2-巯基苯并噻唑,二硫代磷酸等。此外,作为与上述胺形成加成物的物质,示例醇类、肟类等。作为胺的有机酸盐或加成物的具体例,例举正丁基胺·酢酸盐、六亚甲基二胺·氨基甲酸盐、2-巯基苯并噻唑的二环己胺盐等。
作为胍系促进剂的例子,例举二苯基胍,二甲苯基胍等。
作为秋兰姆系加硫促进剂的具体例,例举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四甲基秋兰姆单硫化物、四乙基秋兰姆二硫化物、四丁基秋兰姆二硫化物、二环戊烷秋兰姆四硫化物等。
作为二硫代氨基甲酸系促进剂的例子,例举环戊烷二硫代氨基甲酸哌啶盐等。
与利用氯原子的反应性的公知加硫剂(e)一起使用的加硫促进剂或延迟剂的配合量,相对于橡胶成分100重量份优选为0~10重量份,更有效为0.1~5重量份。
此外,环氧氯丙烷橡胶为环氧氯丙烷-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共聚物、环氧氯丙烷-环氧乙烷-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三元共聚物等具有双键的聚合体时,可以例举丁腈系橡胶的加硫中通常使用的公知加硫剂,例如硫系加硫剂、过氧化物系加硫剂、树脂系加硫剂、醌二肟系加硫剂等。
作为硫系加硫剂,例举硫、吗啉二硫化物、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四乙基秋兰姆二硫化物、四丁基秋兰姆二硫化物、N,N’-二甲基-N,N’-二苯基秋兰姆二硫化物、二戊烷亚甲基秋兰姆四硫化物、二环戊烷秋兰姆四硫化物、二环戊烷秋兰姆六硫化物。
作为过氧化物系加硫剂,例举叔-丁基过氧化氢、对薄荷烷过氧化氢、二异丙苯过氧化物、叔-丁基过氧化物、1,3-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己烷、苯甲酰过氧化物、叔-丁基过氧苯甲酸酯。
作为树脂系加硫剂,例举烷基酚甲醛树脂等。
作为醌二肟系加硫剂,例举对醌二肟、p-p’-二苯甲酰醌二肟。
作为与硫系加硫剂、过氧化物系加硫剂、树脂系加硫剂、醌二肟系加硫剂一起使用的加硫促进剂、加硫延迟剂、加硫促进助剂、交联助剂,能够例举例如醛铵系促进剂、醛胺系促进剂、硫脲系促进剂、胍系促进剂、噻唑系促进剂、亚磺酰胺系促进剂、秋兰姆系促进剂、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系促进剂、黄原酸盐系促进剂等各种加硫促进剂,N-亚硝基二苯基胺、邻苯二甲酸酐、N-环己基硫代邻苯二甲酰亚胺等加硫延迟剂,锌华、硬脂酸、硬脂酸锌等加硫促进助剂,醌二肟系交联助剂、甲基丙烯酸酯系交联助剂、烯丙基(allyl)系交联助剂、马来酰亚胺系交联助剂等各种交联助剂等。
与硫系加硫剂、过氧化物系加硫剂、树脂系加硫剂、醌二肟系加硫剂一起使用的加硫促进剂、加硫延迟剂、加硫促进助剂、交联助剂的配合量,相对于橡胶成分100重量份,优选为0~10重量份,更优选为0.1~5重量份。
作为橡胶(a)使用环氧氯丙烷橡胶时,作为加硫剂(e),优选为从由硫脲系加硫剂、喹喔啉系加硫剂、硫系加硫剂、过氧化物系加硫剂、巯基三嗪系加硫剂及双酚系加硫剂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种加硫剂,更优选为从由硫脲系加硫剂、喹喔啉系加硫剂及双酚系加硫剂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种加硫剂,特别优选喹喔啉系加硫剂。这些加硫剂(e)可以单独使用或2种以上混合使用。
作为橡胶(a)使用环氧氯丙烷橡胶时,加硫剂(e)相对于环氧氯丙烷橡胶100重量份,优选为0.1~10重量份。更优选为0.5~5重量份。
本发明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含有从由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及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种化合物(b)。
如果示例化合物(b),例举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对甲苯磺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苯酚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苯酚树脂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邻苯二甲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蚁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辛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碳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硬脂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2-乙基己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安息香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水杨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3-羟基-2-萘甲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2-巯基苯并噻唑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2-巯基苯并咪唑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对甲苯磺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苯酚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苯酚树脂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邻苯二甲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蚁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辛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碳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硬脂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2-乙基己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安息香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水杨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3-羟基-2-萘甲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2-巯基苯并噻唑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2-巯基苯并咪唑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及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
化合物(b)优选为从由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对甲苯磺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苯酚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苯酚树脂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邻苯二甲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蚁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辛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对甲苯磺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苯酚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苯酚树脂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邻苯二甲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蚁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辛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及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种化合物。
从提高粘结性的观点,化合物(b)更优选为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苯酚盐。
在橡胶(a)为从由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氢化NBR(H-NBR)、丙烯酸酯橡胶(ACM)乙烯丙烯酸酯橡胶(AEM)、氟橡胶(FKM)、氯丁二烯橡胶(CR)、氯磺化聚乙烯(CSM)、氯化聚乙烯(CPE)、乙烯丙烯橡胶(EPM、EPDM)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种橡胶时,化合物(b)相对于橡胶(a)100重量份为0.1~10重量份,更优选为0.3~3.0重量份,特别优选为0.5~1.5重量份。
在橡胶(a)为环氧氯丙烷橡胶的情况下,化合物(b)相对于环氧氯丙烷橡胶(a)100重量份优选为0.3~3.0重量份,更优选为0.5~2.0重量份,特别优选为0.5~1.5重量份。
本发明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含有从吸水物和含水物中选择的至少一种载水物质(c)。这里的吸水物是指将水吸收保持并通过加热而蒸发放出的化合物,含水物是指在结构内含有水且通过加热分解而生成水并放出的化合物。载水物质(c)从操作方面来讲,优选为聚醚化合物、金属化合物等吸水而成的吸水物、金属盐水合物等含水物,特别优选金属盐水合物。通过含有载水物质(c),能够提高粘结性。
作为载水物质(c)的吸水物,例举聚醚化合物、金属化合物等吸水而成的吸水物。在化合物中的吸水,是进行与水分的接触(例如,含浸等),没有特别限定。
作为聚醚化合物,例举聚环氧乙烷、聚乙二醇等。
金属化合物,例举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硫酸盐、硅酸盐、合成水滑石等。
作为金属氢氧化物,例举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氢氧化锌、氢氧化铁、氢氧化铜、氢氧化锰等。
作为金属氧化物,例举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钛等。
作为金属碳酸盐,例举碳酸铝、碳酸钙、碳酸镁、碳酸钡等。
作为金属硫酸盐,例举硫酸钙、硫酸钡、硫酸铝等。
作为金属硅酸盐,例举硅酸铝、硅酸钙、硅酸镁、硅酸铝、硅酸钠等。
从提高粘结性的观点,载水物质(c)的吸水物优选吸水保持率为5重量%以上的化合物。进一步优选吸水保持率为10重量%以上的化合物。吸水保持率是吸水物所保持的水分量的比例,根据下式来算出。
吸水保持率(重量%)=(吸水物所保持的水分量(重量)/吸水物(重量))×100。
作为载水物质(c)的含水物,例举金属盐水合物。
作为金属盐水合物,例举铝、钙、锌、锰、镧(ランタン)、钛、锆、铁、钴、镍、镁、铜这些金属的硅酸、硼酸、磷酸、硫酸、硝酸、碳酸等无机酸盐水合物;安息香酸、邻苯二甲酸、马来酸、琥珀酸、水杨酸、柠檬酸等羧酸这些有机酸盐水合物。优选为从由酢酸钙、硫酸铝、硫酸钙、硫酸锌、硫酸锰、硫酸镧、硫酸钛、硫酸锆、硫酸铁、硫酸钴、硫酸镁及硫酸镍中选择的金属盐的水合物。更优选钙、镁、钠、铜中选择的金属的硫酸盐和/或酢酸盐的水合物,更加优选硫酸钙2水合物、硫酸钠10水合物、硫酸铜(II)5水合物,特别优选硫酸钙2水合物、硫酸钠10水合物。
载水物质(c)的配合量,相对于橡胶(a)100重量份为0.1~80重量份,优选为0.5~70重量份,更优选为1~50重量份,特别优选为1~20重量份。如果在这样的范围内,能得到充分的粘结效果,且无损于加硫物的机械物性,因而优选。
本发明的粘结用组合物作为必须成分含有橡胶(a)、化合物(b)及载水物质(c),进而还可以作为任意成分而含有环氧树脂(d)。
作为环氧树脂(d),优选为从例如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邻甲酚醛型环氧树脂、胺型环氧树脂、加氢双酚A型环氧树脂及多官能环氧树脂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种树脂。其中,双酚A型环氧树脂从耐药品性、粘结性良好方面而优选,进而特别优选式(1)所表示的环氧树脂。
Figure BPA00001718705600121
这里,式(1)中,n为平均值,优选为0.1~3,更优选为0.1~0.5,进而优选为0.1~0.3。
环氧树脂(d)相对于橡胶(a)100重量份,优选为0.1~5重量份,更优选为0.3~3重量份。
此外,本发明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化合物(b)与环氧树脂(d)的合计,相对于橡胶(a)100重量份为超过2.0重量份,也是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
本发明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为了赋予橡胶(a)其他特性,还可以含有环氧树脂以外的其他树脂。作为树脂,例举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树脂、聚苯乙烯(PS)树脂,聚氨酯(PUR)树脂、聚氯乙烯(PVC)树脂、乙烯-酢酸乙烯(EVA)树脂、苯乙烯-丙烯腈(AS)树脂、聚乙烯(PE)树脂等。这种情况下,树脂的配合量相对于(a)100重量份优选为1~50重量份。
此外,本发明中,根据目的或需要,在无损于本发明的效果的限度内,可以配合一般加硫用橡胶组合物中配合的通常的添加物,例如填充剂、加工助剂、塑化剂、酸接受剂、化剂、抗老化剂、着色剂、稳定剂、粘结助剂、离型剂、导电性赋予剂、热传导性赋予剂、表面非粘着剂、粘着赋予剂、柔软性赋予剂、耐热性改善剂、阻燃剂、紫外线吸收剂,耐油性改善剂、发泡剂、防焦剂、润滑剂等各种添加剂。此外,也可以配合1种或2种以上与上述添加剂不同的常用的加硫剂、加硫促进剂。
作为填充剂,有二硫化钼、硫化铁、硫化铜等金属硫化物,硅藻土、石棉、锌钡白(硫化锌/硫化钡)、石墨、碳黑、氟化碳、氟化钙、焦炭(コ一クス)、石英微粉末、滑石、云母粉末、钙硅石、碳素纤维、芳纶纤维、各种晶须、玻璃纤维、有机增强剂、有机填充剂等。
作为加工助剂,有硬脂酸、油酸、棕榈酸、月桂酸等高级脂肪酸,硬脂酸钠、硬脂酸锌等高级脂肪酸盐,硬脂酸酰胺,油酸酰胺等高级脂肪酸酰胺,油酸乙酯等高级脂肪酸酯,硬脂胺、油胺等高级脂肪族胺,巴西棕榈蜡、地蜡等石油系蜡,乙二醇、甘油、二乙二醇等多元醇,凡士林、石蜡等脂肪族烃,有机硅系油、有机硅系聚合物、低分子量聚乙烯、邻苯二甲酸酯类、磷酸酯类、松香、(卤化)二烷基胺、(卤化)二烷基砜、表面活性剂等。
作为塑化剂例举例如邻苯二甲酸衍生物、癸二酸衍生物,作为软化剂例举例如润滑油、加工油、焦油、蓖麻油、硬脂酸钙,作为抗老化剂例举例如亚苯基二胺类、磷酸盐类、喹啉类、甲酚类、苯酚类、二硫代氨基甲酸酯金属盐等。
本发明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通过将橡胶(a)、化合物(b)、载水物质(c)以及进一步需要的环氧树脂(d)以及其他添加剂进行混练来调制。
混练可以在例如100℃以下的温度通过使用开放辊、班伯里混炼机、加压捏合机等来进行。
通过对本发明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进行加硫而成的加硫物,通常在100~200℃加热上述加硫粘结用组合物来获得,加硫时间随温度而不同,但通常在0.5~300分钟之间进行。作为加硫成型的方法,可以使用由模具的压缩成型、射出成型、空气浴、红外线或微波加热等任意方法。
作为本发明之一的实施方式,可以示例橡胶组合物层与其他种类聚合物组合物层进行加热加硫、粘结而成的加硫橡胶层叠体。
上述的加硫层叠体是将其他种类聚合物层与橡胶层进行层叠,不特别组合复杂的工序,可以在加硫时得到化学性的牢固粘结,因此即使暴露在过酷条件(例如浸渍在燃料油中等)时,也能提供具有充分粘结力的加硫橡胶层叠体。此外,在成形性方面,可以以低成本成形且成形也容易。此外,也可以由挤出成形这样的普通方法来成形,能够薄膜化,在柔软性方面得到改善。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发现而完成的,提供使用由以下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而构成的层叠体。
项1.一种层叠体,使用加硫粘结用组合物而构成,其特征在于,该加硫粘结用组合物含有橡胶(a)、从由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及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种化合物(b)以及从吸水物和含水物中选择的至少1种载水物质(c)。
项2.如项1所记载的层叠体,特征在于,加硫用橡胶组合物进一步含有环氧树脂(d)。
项3.如项1或项2所记载的层叠体,特征在于,载水物质(c)是聚醚化合物、金属化合物经吸水而成的吸水物和/或金属盐水合物。
项4.如项1~3任一项所记载的层叠体,特征在于,橡胶(a)是从由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氢化NBR(H-NBR)、丙烯酸酯橡胶(ACM)、乙烯丙烯酸酯橡胶(AEM)、氟橡胶(FKM)、氯丁二烯橡胶(CR)、氯磺化聚乙烯(CSM)、氯化聚乙烯(CPE)、乙烯丙烯橡胶(EPM、EPDM)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种橡胶。
项5.如项1~4任一项所记载的层叠体,化合物(b)是从由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对甲苯磺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苯酚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苯酚树脂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邻苯二甲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蚁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辛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对甲苯磺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苯酚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苯酚树脂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邻苯二甲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蚁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辛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及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种化合物。
项6.如项1~5任一项所记载的层叠体,相对于橡胶(a)100重量份,化合物(b)为0.1~10重量份。
项7.一种层叠体,具有橡胶层(A)和在橡胶层(A)上层叠的含氟聚合物(但不包括具有来自氯三氟乙烯的共聚单位的氟聚合物)层(B)的项1~3任一项所记载的层叠体,橡胶层(A)是由加硫用橡胶组合物形成的层,橡胶(a)是环氧氯丙烷橡胶,进而含有加硫剂(e)。
项8.如项7所记载的层叠体,加硫剂(e)含有从由喹喔啉系加硫剂、硫脲系加硫剂、巯基三嗪系加硫剂、双酚系加硫剂、硫系加硫剂、过氧化物系加硫剂中选择的至少1种加硫剂。
项9.如项7或8所记载的层叠体,环氧氯丙烷橡胶是具有基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单元和基于环氧乙烷的聚合单元的聚合体。
项10.如项7~9的任一项所记载的层叠体,环氧氯丙烷橡胶是具有基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单元、基于环氧乙烷的聚合单元和基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的聚合单元的聚合体。
项11.如项7~10的任一项所记载的层叠体,相对于环氧氯丙烷橡胶100重量份,化合物(b)为0.5~3.0重量份。
项12.如项7~11任一项所记载的层叠体,含氟聚合物(但不包括具有来自氯三氟乙烯的共聚单位的氟聚合物)层(B)中所使用的含氟聚合物是含有从基于偏二氟乙烯的聚合单元、基于六氟丙烯的聚合单元、基于四氟乙烯的聚合单元、基于全氟烷基乙烯醚的聚合单元中选择的至少1种聚合单元的聚合体。
项13.如项7~12任一项所记载的层叠体,含氟聚合物(但不包括具有来自氯三氟乙烯的共聚单位的氟聚合物)层(B)中所使用的含氟聚合物是从由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二元共聚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二元共聚物、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四氟乙烯三元共聚物、偏二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醚-四氟乙烯三元共聚物、四氟乙烯-全氟乙基乙烯醚共聚物、四氟乙烯-全氟丙基乙烯醚共聚物、四氟乙烯-丙烯二元共聚物、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四氟乙烯三元共聚物、乙烯-四氟乙烯二元共聚物、聚偏二氟乙烯、聚四氟乙烯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种聚合体。
橡胶(a)在是从由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氢化NBR(H-NBR)、丙烯酸酯橡胶(ACM)、乙烯丙烯酸酯橡胶(AEM)、氟橡胶(FKM)、氯丁二烯橡胶(CR)、氯磺化聚乙烯(CSM)、氯化聚乙烯(CPE)、乙烯丙烯橡胶(EPM、EPDM)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种橡胶时,作为与加硫粘结用组合物进行加热加硫粘结的聚合物层,示例为低气体透过性聚合物层,作为低气体透过性聚合物层,优选为含氟聚合物层。
作为在低气体透过性聚合物层中所使用的聚合体,例举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二元共聚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二元共聚物、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四氟乙烯三元共聚物、偏二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醚-四氟乙烯三元共聚物、四氟乙烯-全氟乙基乙烯醚共聚物、四氟乙烯-全氟丙基乙烯醚共聚物、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醚-氯三氟三元共聚物、四氟乙烯-丙烯二元共聚物、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四氟乙烯三元共聚物、乙烯-四氟乙烯二元共聚物、聚偏二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偏二氯乙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树脂,尼龙树脂、聚丙烯腈树脂、聚酯树脂等,优选为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二元共聚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二元共聚物、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四氟乙烯三元共聚物、偏二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醚-四氟乙烯三元共聚物、四氟乙烯-全氟乙基乙烯醚共聚物、四氟乙烯-全氟丙基乙烯醚共聚物、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醚-氯三氟三元共聚物、四氟乙烯-丙烯二元共聚物、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四氟乙烯三元共聚物、乙烯-四氟乙烯二元共聚物、聚偏二氟乙烯、聚四氟乙烯。
在与加硫粘结用组合物加热加硫粘结的聚合物层中,对应于目的添加公知的配合剂,例如交联剂(加硫剂)、加硫促进剂、稳定剂、着色剂、塑化剂、增强剂等。
作为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例举经过同时挤出成形、逐次挤出成形而将两组合物先进行层叠,然后蒸气加热加硫或蒸气加热加硫成型的方法。此外,也可以采用将一方的橡胶组合物进行弱的加热加硫以使其未变型的程度后,将两者层叠并充分地蒸气加热加硫成型的方法。作为对经上述挤出成形而层叠的层叠体进行蒸气加热加硫以外的方法,可以任意地采用模具加热、空气浴、红外线、微波、包铅加硫等公知的方法。加硫时,加热温度通常为100~200℃,加热时间随温度而不同,但选择0.5~300分钟的范围。
橡胶(a)为环氧氯丙烷橡胶时,层叠体的特征在于,具有由加硫粘结用组合物形成的橡胶层(A)和在橡胶层(A)上层叠的含氟聚合物层(B),该加硫粘结用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含有环氧氯丙烷橡胶(a)、从由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及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种化合物(b)、从吸水物和含水物中选择的至少1种载水物质(c)以及加硫剂(e)。
以下,对各层进行说明。
(A)橡胶层
橡胶层(A)是由加硫用橡胶组合物形成的层。
环氧氯丙烷橡胶(a)只要是具有基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单元的未加硫橡胶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实质上仅由基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单元构成的1元聚合体,也可以是由基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单元与基于环氧氯丙烷以外的其他单体的聚合单元所构成的2元以上的聚合体。
作为环氧氯丙烷以外的其他单体,优选为例如从由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及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种单体。加硫用橡胶组合物,优选为具有基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单元与基于环氧乙烷的聚合单元的聚合体,更优选为具有基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单元、基于环氧乙烷的聚合单元、基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的聚合单元的聚合体。
作为环氧氯丙烷橡胶(a),优选为例如从由环氧氯丙烷单独聚合体、环氧氯丙烷-环氧乙烷共聚物、环氧氯丙烷-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共聚物、环氧氯丙烷-环氧乙烷-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共聚物、环氧氯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环氧氯丙烷-环氧丙烷-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共聚物及环氧氯丙烷-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四元共聚物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种聚合体。更优选为从环氧氯丙烷-环氧乙烷共聚物及环氧氯丙烷-环氧乙烷-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共聚物中选择的至少1种聚合体。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2种以上混合使用。
加硫用橡胶组合物含有加硫剂(e)。适合于加硫用橡胶组合物的加硫系,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加硫剂。通过对环氧氯丙烷橡胶(a)加硫,能够改善所得的加硫橡胶层的拉伸强度等机械强度,还可以获得良好的弹性。
作为加硫剂(e),可以例举利用氯原子的反应性的公知的加硫剂,例如聚胺系加硫剂、硫脲系加硫剂、噻二唑系加硫剂、巯基三嗪系加硫剂、吡嗪系加硫剂、喹喔啉系加硫剂、双酚系加硫剂等。
如果示例利用氯原子的反应性的公知的加硫剂(e),有作为聚胺系加硫剂的乙烯二胺、六亚甲基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六亚甲基四胺、对亚苯基二胺、异丙苯二胺、N,N’-二亚肉桂基-1,6-己烷二胺、乙烯二胺氨基甲酸酯、六亚甲基二胺氨基甲酸酯等。
作为硫脲系加硫剂,有乙烯硫脲、1,3-二乙基硫脲、1,3-二丁基硫脲、三甲基硫脲等。
作为噻二唑系加硫剂,有2,5-二巯基-1,3,4-噻二唑、2-巯基-1,3,4-噻二唑-5-硫代苯甲酸酯等。
作为巯基三嗪系加硫剂,有2,4,6-三巯基-1,3,5-三嗪、2-甲氧基-4,6-二巯基三嗪、2-己基氨基-4,6-二巯基三嗪、2-二乙基氨基-4,6-二巯基三嗪、2-环己烷氨基-4,6-二巯基三嗪、2-二丁基氨基-4,6-二巯基三嗪、2-苯胺-4,6-二巯基三嗪、2-苯基氨基-4,6-二巯基三嗪等。
作为吡嗪系加硫剂,有2,3-二巯基吡嗪衍生物等,如果示例2,3-二巯基吡嗪衍生物,有吡嗪-2,3-二硫代碳酸酯、5-甲基-2,3-二巯基吡嗪、5-乙基吡嗪-2,3-二硫代碳酸酯、5,6-二甲基-2,3-二巯基吡嗪、5,6-二甲基吡嗪-2,3-二硫代碳酸酯等。
作为喹喔啉系加硫剂,有2,3-二巯基喹喔啉衍生物等,如果示例2,3-二巯基喹喔啉衍生物,有喹喔啉-2,3-二硫代碳酸酯、6-甲基喹喔啉-2,3-二硫代碳酸酯、6-乙基-2,3-二巯基喹喔啉、6-异丙基喹喔啉-2,3-二硫代碳酸酯、5,8-二甲基喹喔啉-2,3-二硫代碳酸酯等。
作为双酚系加硫剂,有4,4’-二羟基二苯基亚砜、4,4’-二羟基二苯基磺(双酚S)、1,1-环亚己基-双(4-羟基苯)、2-氯-1,4-环己烯-双(4-羟基苯)、2,2-异亚丙基-双(4-羟基苯)(双酚A)、六氟异亚丙基-双(4-羟基苯)(双酚AF)和2-氟-1,4-亚苯基-双(4-羟基苯)等。
加硫用橡胶组合物,可以与加硫剂(e)一起直接使用公知的加硫促进剂、延迟剂。作为与利用氯原子的反应性的公知的加硫剂一起使用的加硫促进剂,可以例举伯胺、仲胺、叔胺、这些胺的有机酸盐或其加成物、胍系促进剂、秋兰姆系促进剂、二硫代氨基甲酸系促进剂等。此外,作为延迟剂,可以例举N-环己烷硫代邻苯二甲酰亚胺、二硫代氨基甲酸类的锌盐等。
如果示例加硫促进剂,作为伯胺、仲胺、叔胺特别优选碳原子数5~20的脂肪族或环式脂肪酸的伯胺、仲胺、叔胺,这样的胺的代表例有正己胺、辛胺、二丁基胺、三丁基胺、六亚甲基二胺等。
作为与胺形成盐的有机酸,示例羧酸、氨基甲酸、2-巯基苯并噻唑、二硫代磷酸等。此外,作为与上述胺形成加成物的物质,示例醇类、肟类等。作为胺的有机酸盐或加成物的具体例,例举正丁基胺·酢酸盐、六亚甲基二胺·氨基甲酸盐、2-巯基苯并噻唑的二环己基胺盐等。
作为胍系促进剂的例子,例举二苯基胍、二甲苯基胍等。
作为秋兰姆系加硫促进剂的具体例,例举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四甲基秋兰姆单硫化物、四乙基秋兰姆二硫化物、四丁基秋兰姆二硫化物、二环戊烷秋兰姆四硫化物等。
作为二硫代氨基甲酸系促进剂的例子,例举环戊烷二硫代氨基甲酸哌啶盐等。
与利用氯原子的反应性的公知的加硫剂一起使用的加硫促进剂或延迟剂的配合量,相对于橡胶成分100重量份优选为0~10重量份,更优选为0.1~5重量份。
此外,环氧氯丙烷橡胶(a)是环氧氯丙烷-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共聚物、环氧氯丙烷-环氧乙烷-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三元共聚物等具有双键的聚合体时,可以例举丁腈系橡胶的加硫中通常使用的公知的加硫剂,例如硫系加硫剂、过氧化物系加硫剂、树脂系加硫剂、醌二肟系加硫剂等。
作为硫系加硫剂,例举硫、吗啉二硫化物、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四乙基秋兰姆二硫化物、四丁基秋兰姆二硫化物、N,N’-二甲基-N,N’-二苯基秋兰姆二硫化物、二戊烷亚甲基秋兰姆四硫化物、二环戊烷秋兰姆四硫化物、二环戊烷秋兰姆六硫化物。
作为过氧化物系加硫剂,有叔-丁基过氧化氢、对薄荷烷过氧化氢、二异丙苯过氧化物、叔-丁基过氧化物、1,3-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己烷、苯甲酰过氧化物、叔-丁基过氧苯甲酸酯。
作为树脂系加硫剂,例举烷基酚甲醛树脂等。
作为醌二肟系加硫剂,例举对醌二肟、p,p’-二苯甲酰醌二肟。
作为与硫系加硫剂、过氧化物系加硫剂、树脂系加硫剂、醌二肟系加硫剂一起使用的加硫促进剂、加硫延迟剂、加硫促进助剂、交联助剂,例举例如醛铵系促进剂、醛胺系促进剂、硫脲系促进剂、胍系促进剂、噻唑系促进剂、亚磺酰胺系促进剂、秋兰姆系促进剂、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系促进剂、黄原酸盐系促进剂等各种加硫促进剂,N-亚硝基二苯基胺、邻苯二甲酸酐、N-环己基硫代邻苯二甲酰亚胺等加硫延迟剂,氧化锌、硬脂酸、硬脂酸锌等加硫促进助剂,醌二肟系交联助剂、甲基丙烯酸酯系交联助剂、烯丙基系交联助剂、马来酰亚胺系交联助剂等各种交联助剂等。
与硫系加硫剂、过氧化物系加硫剂、树脂系加硫剂、醌二肟系加硫剂一起使用的加硫促进剂、加硫延迟剂、加硫促进助剂、交联助剂的配合量,相对于橡胶成分100重量份优选为0~10重量份,更优选为0.1~5重量份。
基于环氧氯丙烷橡胶(a)的耐热性、橡胶层(A)与含氟聚合物层(B)的粘结性的观点,作为加硫剂,优选为从由硫脲系加硫剂、喹喔啉系加硫剂、硫系加硫剂、过氧化物系加硫剂、巯基三嗪系加硫剂及双酚系加硫剂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种加硫剂(e),更优选为从由硫脲系加硫剂、喹喔啉系加硫剂及双酚系加硫剂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种加硫剂,特别优选为喹喔啉系加硫剂。这些加硫剂可以单独使用或2种以上混合使用。
上述加硫剂(e),相对于环氧氯丙烷橡胶(a)100重量份,优选含有0.1~10重量份。更优选为0.5~5重量份。如果加硫剂不足0.1重量份,会有交联效果不充分的危险,如果超过10重量份,对本发明的层叠体进行成形而得到的成形体变得过于刚直,有不能得到实用的橡胶物性的危险。
加硫用橡胶组合物含有从吸水物和含水物中选择的至少1种载水物质(c)。这里的吸水物是指将水吸收保持并通过加热而蒸发放出的化合物,含水物是指在结构内含有水且通过加热分解而生成水并放出的化合物。载水物质(c)从操作方面来讲,优选为聚醚化合物、金属化合物等吸水而成的吸水物、金属盐水合物等含水物,特别优选金属盐水合物。通过含有载水物质(c),能够提高粘结性。
作为载水物质(c)的吸水物,例举聚醚化合物、金属化合物等吸水而成的吸水物。在化合物中的吸水,是进行与水分的接触(例如,含浸等),没有特别限定。
作为聚醚化合物,例举聚环氧乙烷、聚乙二醇等。
金属化合物例举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硫酸盐、硅酸盐、合成水滑石等。
作为金属氢氧化物,例举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氢氧化锌、氢氧化铁、氢氧化铜、氢氧化锰等。
作为金属氧化物,例举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钛等。
作为金属碳酸盐,例举碳酸铝、碳酸钙、碳酸镁、碳酸钡等。
作为金属硫酸盐,例举硫酸钙、硫酸钡、硫酸铝等。
作为金属硅酸盐,例举硅酸铝、硅酸钙、硅酸镁、硅酸铝、硅酸钠等。
从改善粘结性的观点,载水物质(c)的吸水物,优选为吸水保持率为5重量%以上的化合物。更优选吸水保持率为10重量%以上的化合物。吸水保持率是吸水物所保持的水分量的比例,由下式来算出。
吸水保持率(重量%)=(吸水物所保持的水分量(重量)/吸水物(重量))×100。
作为载水物质(c)的含水物,例举金属盐水合物。
作为金属盐水合物,例举铝、钙、锌、锰、镧、钛、锆、铁、钴、镍、镁、铜这样的金属的硅酸、硼酸、磷酸、硫酸、硝酸、碳酸等无机酸盐水合物、安息香酸、邻苯二甲酸、马来酸、琥珀酸、水杨酸、柠檬酸等羧酸这样的有机酸盐水合物。优选为从酢酸钙、硫酸铝、硫酸钙、硫酸锌、硫酸锰、硫酸镧、硫酸钛、硫酸锆、硫酸铁、硫酸钴、硫酸镁及硫酸镍中选择的金属盐的水合物。更优选为从钙、镁、钠、铜中选择的金属的硫酸盐和/或酢酸盐的水合物,更加优选为硫酸钙2水合物、硫酸钠10水合物、硫酸铜(II)5水合物,特别优选为硫酸钙2水合物、硫酸钠10水合物。
载水物质(c)的配合量,相对于环氧氯丙烷橡胶(a)100重量份为0.1~80重量份,优选为0.5~70重量份,更优选为1~50重量份,特别优选为1~20重量份。如果在这样的范围内,即可得到充分的粘结效果,由于无损于加硫物的机械物性而优选。
加硫用橡胶组合物含有从由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及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种化合物(b),由此,可以改善加硫用橡胶组合物的加硫特性,可以改善粘结性。
如果示例化合物(b),例举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对甲苯磺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苯酚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苯酚树脂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邻苯二甲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蚁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辛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碳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硬脂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2-乙基己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安息香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水杨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3-羟基-2-萘甲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2-巯基苯并噻唑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2-巯基苯并咪唑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对甲苯磺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苯酚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苯酚树脂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邻苯二甲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蚁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辛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碳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硬脂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2-乙基己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安息香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水杨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3-羟基-2-萘甲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2-巯基苯并噻唑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2-巯基苯并咪唑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及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
化合物(b)优选为从由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对甲苯磺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苯酚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苯酚树脂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邻苯二甲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蚁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辛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对甲苯磺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苯酚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苯酚树脂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邻苯二甲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蚁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辛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及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种化合物。
从改善粘结性的观点,化合物(b)更优选为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苯酚盐。
化合物(b),从粘结性良好的观点,相对于环氧氯丙烷橡胶(a)100重量份优选为0.3~3.0重量份。更优选为0.5~2.0重量份。此外,在粘结性良好的同时,从加硫特性良好的观点,相对于环氧氯丙烷橡胶(a)100重量份,化合物(b)优选为0.5~1.5重量份。
加硫用橡胶组合物作为必须成分含有环氧氯丙烷橡胶(a)、加硫剂(e)、载水物质(c)以及化合物(b),进而,还可以含有作为任意成分的环氧树脂(d)。特别地,加硫用橡胶组合物除了环氧氯丙烷橡胶(a)、化合物(b)、载水物质(c)及加硫剂(e)之外,如果还含有环氧树脂(d),可以以更大的粘结强度来粘结层(A)和层(B)。作为环氧树脂(d),优选为例如从由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邻甲酚醛型环氧树脂、胺型环氧树脂、水添双酚A型环氧树脂及多官能环氧树脂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种树脂。其中,从耐药品性、粘结性良好的观点,优选双酚A型环氧树脂,进而特别优选为式(1)所表示的环氧树脂。
这里,式(1)中,n为平均值,优选为0.1~3,更优选为0.1~0.5,进而优选为0.1~0.3。n如果不足0.1,与含氟聚合物层(B)的粘结力有降低的倾向。另一方面,n如果超过3,环氧树脂自身的粘度变高,有在加硫用橡胶组合物中均匀分散变得困难的倾向。
环氧树脂(d),从进一步改善与含氟聚合物层(B)的粘结力的观点,相对于环氧氯丙烷橡胶(a)100重量份,优选为0.1~5重量份,更优选为0.3~3重量份。
此外,加硫用橡胶组合物中化合物(b)与环氧树脂(d)的合计,相对于环氧氯丙烷橡胶(a)100重量份,超过2.0重量份,也是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
加硫用橡胶组合物中,为了在橡胶层(A)中赋予环氧氯丙烷橡胶(a)之外的其他的特性,进一步可以含有环氧树脂以外的其他树脂。作为树脂,例举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基(PMMA)树脂、聚苯乙烯(PS)树脂、聚氨酯(PUR)树脂、聚氯化乙烯(PVC)树脂、乙烯-酢酸乙烯(EVA)树脂、苯乙烯-丙烯腈(AS)树脂、聚乙烯(PE)树脂、氯化聚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等。这种情况下,树脂的配合量相对于环氧氯丙烷橡胶(a)100重量份优选为1~50重量份。
此外本发明中,对应于目的或需要,可以配合在一般的加硫用橡胶组合物中配合的通常的添加物,例如填充剂、加工助剂、塑化剂、酸接受剂、软化剂、抗老化剂、着色剂、稳定剂、粘结助剂、离型剂、导电性赋予剂、热传导性赋予剂、表面非粘着剂、粘着赋予剂、柔软性赋予剂、耐热性改善剂、阻燃剂、紫外线吸收剂、耐油性改善剂、发泡剂、防焦剂、润滑剂等各种添加剂。此外,也可以配合1种或2种以上与上述的添加剂不同的常用的加硫剂、加硫促进剂。但是,这些添加剂,以不损害作为本发明的目的的与含氟聚合物层(B)的粘结力的范围内的量来配合。
作为填充剂,有二硫化钼、硫化铁、硫化铜等金属硫化物,硅藻土、石棉、锌钡白(硫化锌/硫化钡)、石墨、碳黑、氟化碳、氟化钙、焦炭、石英微粉末、滑石、云母粉末、钙硅石、碳素纤维、芳纶纤维、各种晶须、玻璃纤维、有机增强剂、有机填充剂等。
作为加工助剂,有硬脂酸、油酸、棕榈酸、月桂酸等高级脂肪酸,硬脂酸钠、硬脂酸锌等高级脂肪酸盐,硬脂酸酰胺、油酸酰胺等高级脂肪酸酰胺,油酸乙基等高级脂肪酸酯,硬脂胺、油胺等高级脂肪族胺,巴西棕榈蜡、地蜡等石油系蜡,乙二醇、甘油、二乙二醇等多元醇,凡士林、石蜡等脂肪族烃,有机硅系油、有机硅系聚合物、低分子量聚乙烯、邻苯二甲酸酯类、磷酸酯类、松香、(卤化)二烷基胺、(卤化)二烷基砜、表面活性剂等。
作为塑化剂,有例如邻苯二甲酸衍生物、癸二酸衍生物,作为软化剂,有例如润滑油、加工油、焦油、蓖麻油、硬脂酸钙,作为抗老化剂,有例如亚苯基二胺类、磷酸盐类、喹啉类、甲酚类、苯酚类、二硫代氨基甲酸酯金属盐等。
加硫用橡胶组合物,通过将环氧氯丙烷橡胶(a)、加硫剂(e)、载水物质(c)及化合物(b)以及进而根据需要的环氧树脂(d)及其他添加剂进行混练来调制。
混练可以在例如100℃以下的温度通过使用开放辊、班伯里混炼机、加压捏合机等来进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层叠体中的含氟聚合物(不包括具有来自氯三氟乙烯的共聚单位的氟聚合物)层(B)进行说明。
含氟聚合物(不包括具有来自氯三氟乙烯的共聚单位的氟聚合物)层(B)由含有含氟聚合物的组合物形成,作为含氟聚合物,例如有氟橡胶、氟树脂,优选为从由具有基于偏二氟乙烯的聚合单元、基于六氟丙烯的聚合单元、基于四氟乙烯的聚合单元、基于全氟烷基乙烯醚聚合单元中选择的至少1种聚合单元聚合体。作为氟橡胶,可以是高度氟化的弹性共聚物,可以例举例如偏二氟乙烯与其他能够共聚的含氟烯烃的共聚物,作为含氟烯烃,例举六氟丙烯、五氟丙烯、三氟乙烯、四氟乙烯、乙烯氟化物、全氟甲基乙烯醚、全氟丙基乙烯醚等,这些中的1种或2种以上作为共聚成分而使用。作为氟树脂,例举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二元共聚物、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四氟乙烯三元共聚物、偏二氟乙烯-氟甲基乙烯醚-四氟乙烯三元共聚物、四氟乙烯-丙烯二元共聚物、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四氟乙烯三元共聚物、乙烯-四氟乙烯二元共聚物、六氟丙烯-四氟乙烯二元共聚物、聚偏二氟乙烯、聚四氟乙烯等。
在含氟聚合物层(B)中,对应于目的,可以添加公知的配合剂,例如加硫剂、加硫促进剂、稳定剂、着色剂、塑化剂、增强剂等。
作为本发明中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例举经过同时挤出成形、逐次挤出成形而将两组合物先进行层叠,然后蒸气加热加硫或蒸气加热加硫成型的方法。此外,也可以采用将一方的橡胶组合物进行弱的加热加硫以使其未变型的程度后,将两者层叠并充分地蒸气加热加硫成型的方法。作为对经上述挤出成形而层叠的层叠体进行蒸气加热加硫以外的方法,可以任意地采用模具加热、空气浴、红外线、微波、包铅加硫等公知的方法。加硫时,加热温度通常为100~200℃,加热时间随温度而不同,但选择0.5~300分钟的范围。
作为将本发明的层叠体适用于燃料油系软管时的实施方式,代表性的有在软管的内层设置成含氟聚合物、其外层设置成环氧氯丙烷系橡胶的2层软管,在其外侧配置编组增强层的3层软管,或进一步在其外侧配置橡胶层的4层结构的软管等。作为上述3层软管或4层软管中所使用的编组材料,通常使用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玻璃纤维、维尼纶纤维、棉等编组的材料。此外,作为上述4层软管中使用的最外层的材料,除了环氧氯丙烷系橡胶之外,通常使用乙烯-丙烯酸酯橡胶、氯丁二烯橡胶、氯化聚乙烯橡胶、氯磺化聚乙烯等耐热老化性、耐候性、耐油性等的合成橡胶。
本发明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通过上述的构成,其层叠体在两层间的粘结性非常优秀,粘结面牢固。因此,在将一方的面暴露于要求耐酸性汽油性、耐汽油透过性、耐含醇汽油性等的环境中,将另一方的面暴露于要求耐老化性、耐候性、耐汽油性等的环境这样的用途中,例如燃料软管、加油软管(フイラホ一ス)等用途中,极为有效。
以下,作为实施例例举代表性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以下,记载作为橡胶(a)使用从由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氢化NBR(H-NBR)、丙烯酸酯橡胶(ACM)、乙烯丙烯酸酯橡胶(AEM)、氟橡胶(FKM)、氯丁二烯橡胶(CR)、氯磺化聚乙烯(CSM)、氯化聚乙烯(CPE)、乙烯丙烯橡胶(EPM、EPDM)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种橡胶时的实施例和比较例。
实施例和比较例
将表1中所示橡胶组合物由捏合机和开放辊混练,得到厚度2~2.5mm的片材(i)。另一方面,将氟树脂(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偏二氟乙烯三元共聚物:明尼苏达矿业及制造公司(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制Dyneon THV-500G)的粒料由保持在熔点以上的模具,以20~25kg/cm2加压4分钟加压,得到厚度0.3~0.5mm的片材(ii)。
(层叠体)
如表2所示,将上述片材(i)及片材(ii)贴合,将贴合体在160℃以20~25kg/cm2加压3 0分钟,得到厚度2.3~3.0mm的橡胶-树脂层叠体。
(粘结性评价)
将上述加硫层叠体切断成1.0×10cm的长条状,制作成粘结试验用试验片,在25℃中以50mm/min的拉伸速度进行T剥离试验,目视观察剥离状态。剥离状态的评价基准如下所示。结果示于表2。
(剥离状态评价)
○:牢固粘结,在层间发生橡胶破坏。
×:没有完全粘结,在界面产生剥离。
以下显示实施例和比较例中所使用的配合剂。
*1JSR株式会社制“N-230S”
*2JSR株式会社制“NV-72”
*3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制“Zetpol2020”
*4デユポン社制“ハイパロン#40”
*5东海カ一ボン株式会社制“シ一ストSO”
*6バ一ゲスピグメント社制“バ一ゲス#30”
*7株式会社ADEKA制“アデカサイザ一RS107”
*8日本精蜡社制“石蜡”
*9大内新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ノクラツクOD”
*10大内新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ノクラツクMBZ”
*11大内新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ノクラツクNBC”
*12大内新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ノクセラ一CZ”
*13大内新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ノクセラ一TT”
*14大内新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ノクセラ一DM”
*15大内新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ノクセラ一TRA”
*16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JER828”
*17サンアプロ株式会社制“U-CAT SA-1”
【表1】
Figure BPA00001718705600261
【表2】两加硫橡胶间的粘结性评价结果
Figure BPA00001718705600262
如表2所示,作为使用本发明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而构成的层叠体的实施例1~4,两层间的粘结性非常优秀,在粘结面没有产生剥离,粘结面牢固。
接下来,记载作为橡胶(a)使用环氧氯丙烷橡胶时的实施例和比较例。
实施例和比较例
将表3、4中所示的环氧氯丙烷系橡胶组合物由捏合机和开放辊进行混练,得到厚度2~2.5mm的片材(i)。另一方面,将表5所示的氟树脂的粒料由保持在熔点以上的模具以20~25kg/cm2加压4分钟,得到厚度0.3~0.5mm的片材(ii)。
(层叠体)
如表6~8所示,将上述片材(i)及片材(ii)贴合,将贴合体在160℃以20~25kg/cm2加压30分钟,得到厚度2.3~3.0mm的橡胶-树脂层叠体。
(燃料油浸渍前的粘结性评价)
将上述加硫层叠体切断成1.0×10cm的长条状,制作成粘结试验用试验片,在25℃中以50mm/min的拉伸速度进行T剥离试验,目视观察剥离状态。剥离状态的评价基准如下所示。结果示于表6~8。
(燃料油浸渍后的粘结性评价)
使用上述粘结试验用试验片进行JIS K6258中记载的耐液性试验。使用的燃料油使用试验用燃料油D。40℃、2天浸渍后,同样地在25℃中以50mm/min的拉伸速度进行T剥离试验,目视观察剥离状态。剥离状态的评价基准如下所示。结果示于表6~8。
(剥离状态评价)
○:牢固粘结,在层间产生橡胶破坏。
△:产生了有时粘结有时不粘结的变动。
×:没有完全粘结,在界面产生剥离。
以下显示实施例和比较例中所使用的配合剂。
*18ダイソ一株式会社制“环氧氯丙烷-环氧乙烷-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共聚物,エピクロマ一CG”
*19協和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DHT-4A”
*20サンアプロ株式会社制“U-CAT SA-1”
*21サンアプロ株式会社制“U-CAT SA-603”
*22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JER828”
*23ダイソ一株式会社制“ダイソネツトXL-21S”
*24明尼苏达矿业及制造公司制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偏二氟乙烯三元共聚物“DyneonTHV 500G”
*25明尼苏达矿业及制造公司制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偏二氟乙烯三元共聚物“DyneonTHV 815G”
【表3】环氧氯丙烷层的配合
【表4】环氧氯丙烷层的配合
Figure BPA00001718705600282
【表5】关于氟树脂
氟树脂(A)*24 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偏二氟乙烯三元其聚物“Dyneon THV 500G”
氟树脂(B)*25 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偏二氟乙烯三元其聚物“Dyneon THV 815G
【表6】两加硫橡胶间的粘结性评价结果
Figure BPA00001718705600291
【表7】两加硫橡胶间的粘结性评价结果
Figure BPA00001718705600292
【表8】两加硫橡胶间的粘结性评价结果
Figure BPA00001718705600293
如表6、7所示,作为本发明的加硫橡胶层叠体的实施例5~14,不仅初期状态(燃料油浸渍前)粘结,在燃料浸渍后的粘结中在两加硫橡胶间粘结性依然非常优秀,在粘结面没有产生剥离,粘结面牢固。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能够提供加硫粘结用组合物,其所得的加硫物与其他物质(例如,其他种类聚合物)的粘结性优秀,例如可以用于与含氟聚合物的层叠体等中。

Claims (14)

1.一种加硫粘结用组合物,特征在于,含有:
橡胶(a);
从由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及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种化合物(b);以及
从吸水物和含水物中选择的至少1种载水物质(c)。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载水物质(c)是聚醚化合物、金属化合物经吸水而成的吸水物和/或金属盐水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进一步含有环氧树脂(d)。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橡胶(a)是从由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氢化NBR(H-NBR)、丙烯酸酯橡胶(ACM)、乙烯丙烯酸酯橡胶(AEM)、氟橡胶(FKM)、氯丁二烯橡胶(CR)、氯磺化聚乙烯(CSM)、氯化聚乙烯(CPE)、乙烯丙烯橡胶(EPM、EPDM)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种橡胶。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化合物(b)是从由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对甲苯磺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苯酚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苯酚树脂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邻苯二甲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蚁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的辛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对甲苯磺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苯酚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苯酚树脂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邻苯二甲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蚁酸盐、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的辛酸盐、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烯-7及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种化合物。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化合物(b)相对于橡胶(a)100重量份为0.1~10重量份。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橡胶(a)为环氧氯丙烷橡胶,并进一步含有加硫剂(e)。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加硫剂(e)含有从喹喔啉系加硫剂、硫脲系加硫剂、巯基三嗪系加硫剂、双酚系加硫剂、硫系加硫剂、过氧化物系加硫剂中选择的至少1种加硫剂。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环氧氯丙烷橡胶是具有基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单元和基于环氧乙烷的聚合单元的聚合体。
10.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环氧氯丙烷橡胶是含有基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单元、基于环氧乙烷的聚合单元和基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的聚合单元的聚合体。
11.如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化合物(b)相对于环氧氯丙烷橡胶100重量份为0.5~3.0重量份。
12.使用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加硫粘结用组合物而成的层叠体。
13.由权利要求12所述的层叠体构成的管或软管。
14.由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或软管构成的汽车用燃料配管。
CN201180054478.7A 2010-11-12 2011-11-10 加硫粘结用组合物 Active CN1032497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54321 2010-11-12
JP2010254321 2010-11-12
JP2010281207 2010-12-17
JP2010-281207 2010-12-17
PCT/JP2011/075927 WO2012063895A1 (ja) 2010-11-12 2011-11-10 加硫接着用組成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9794A true CN103249794A (zh) 2013-08-14
CN103249794B CN103249794B (zh) 2016-12-07

Family

ID=46051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4478.7A Active CN103249794B (zh) 2010-11-12 2011-11-10 加硫粘结用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404022B2 (zh)
EP (1) EP2639279B1 (zh)
JP (1) JP5818169B2 (zh)
KR (1) KR101931763B1 (zh)
CN (1) CN103249794B (zh)
ES (1) ES2899500T3 (zh)
WO (1) WO201206389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1936A (zh) * 2016-04-28 2018-12-21 株式会社大阪曹达 层叠体用组合物
CN110023406A (zh) * 2017-01-18 2019-07-16 株式会社大阪曹达 层叠体用组合物
CN111836174A (zh) * 2020-06-30 2020-10-2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振膜、复合振膜的制备方法及发声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82680B1 (ko) * 2011-10-19 2017-09-27 다이킨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적층체
EP2979681B1 (en) * 2013-03-28 2020-09-16 Kuraray Noritake Dental Inc. Curable composition
WO2015071641A1 (en) 2013-11-12 2015-05-21 Robinson Brothers Limited Accelerator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JP5941958B2 (ja) * 2014-09-30 2016-06-29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トランスデューサ用誘電材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トランスデューサ
JP6456100B2 (ja) * 2014-10-31 2019-01-2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ゴルフクラブ用グリップおよびゴルフクラブ
CN110713670B (zh) * 2018-07-13 2022-09-27 杭州星庐科技有限公司 绝缘性良好的橡胶组合物及加工方法与应用
KR102264912B1 (ko) * 2019-05-21 2021-06-15 평화산업주식회사 내열성 및 내화학성이 우수한 고무호스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고무호스
JP2023116157A (ja) * 2022-02-09 2023-08-22 サンスター技研株式会社 エポキシ樹脂用の硬化剤及び接着剤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68329A (ja) * 2002-03-13 2003-09-25 Tosoh Corp 加硫接着向上剤、それを用いた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及び積層体
WO2008139967A1 (ja) * 2007-05-07 2008-11-20 Daikin Industries, Ltd. フッ素ゴム層および非フッ素ゴム層からなる積層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056632A (ja) * 2007-08-30 2009-03-19 Daiso Co Ltd 含フッ素重合体と加硫ゴムの積層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57807A (en) 1971-11-11 1974-12-31 Daikin Ind Ltd Fluoroelastomer composition
US3864298A (en) 1971-11-11 1975-02-04 Daikin Ind Ltd Fluoroelastomer composition
JPS6411180A (en) 1987-07-03 1989-01-13 Daiso Co Ltd Rubber composition having excellent adhesive property to fluororubber
JP3106925B2 (ja) 1995-09-21 2000-11-06 ダイソー株式会社 加硫ゴム積層体
JP3191755B2 (ja) 1997-01-22 2001-07-23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積層体及びそれからなるホース
US6106914A (en) 1997-01-22 2000-08-22 Tokai Rubber Industries, Ltd. Laminar structure and a hose formed of the laminar structure exhibiting good adhesiveness between adjacent layers
JP2982788B2 (ja) 1998-05-08 1999-11-29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ホース
US6340511B1 (en) 1999-10-27 2002-01-22 Tokai Rubber Industries, Ltd. Fuel hose
JP2003155409A (ja) 2001-11-22 2003-05-30 Daiso Co Ltd 加硫用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その加硫ゴム材料
JP2005299629A (ja) * 2004-03-18 2005-10-27 Tokai Rubber Ind Ltd 自動車用燃料系ホースおよびその製法
JP2007530746A (ja) * 2004-03-29 2007-11-01 ピレリ・アンド・チ・ソチエタ・ペル・アツィオーニ 細分化された形にある加硫ゴムを含む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材料
JP4622349B2 (ja) * 2004-07-06 2011-02-02 東ソー株式会社 含フッ素重合体との積層体用クロロスルホン化ポリオレフィン組成物、それよりなる積層体、及びその積層体からなるホース
ES2318600T3 (es) * 2005-03-25 2009-05-01 Daiso Co., Ltd. Laminado de caucho vulcanizado.
JP4501883B2 (ja) 2006-03-28 2010-07-14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ホース
JP5499713B2 (ja) 2008-01-30 2014-05-21 ダイソー株式会社 加硫ゴム積層体
US20120178838A1 (en) * 2010-10-07 2012-07-12 Lanxess Elastomers B.V. Foamable rubber composition
WO2012063893A1 (ja) * 2010-11-12 2012-05-1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積層体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68329A (ja) * 2002-03-13 2003-09-25 Tosoh Corp 加硫接着向上剤、それを用いた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及び積層体
WO2008139967A1 (ja) * 2007-05-07 2008-11-20 Daikin Industries, Ltd. フッ素ゴム層および非フッ素ゴム層からなる積層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056632A (ja) * 2007-08-30 2009-03-19 Daiso Co Ltd 含フッ素重合体と加硫ゴムの積層体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1936A (zh) * 2016-04-28 2018-12-21 株式会社大阪曹达 层叠体用组合物
CN109071936B (zh) * 2016-04-28 2022-01-25 株式会社大阪曹达 层叠体用组合物
CN110023406A (zh) * 2017-01-18 2019-07-16 株式会社大阪曹达 层叠体用组合物
CN110023406B (zh) * 2017-01-18 2022-09-09 株式会社大阪曹达 层叠体用组合物
CN111836174A (zh) * 2020-06-30 2020-10-2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振膜、复合振膜的制备方法及发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39279A1 (en) 2013-09-18
JP5818169B2 (ja) 2015-11-18
CN103249794B (zh) 2016-12-07
ES2899500T3 (es) 2022-03-11
US20130236670A1 (en) 2013-09-12
WO2012063895A1 (ja) 2012-05-18
JPWO2012063895A1 (ja) 2014-05-12
EP2639279A4 (en) 2015-01-07
US9404022B2 (en) 2016-08-02
KR20140012622A (ko) 2014-02-03
EP2639279B1 (en) 2021-10-27
KR101931763B1 (ko) 2018-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9794A (zh) 加硫粘结用组合物
JP7397372B2 (ja) 積層体およびチューブ
JP5273048B2 (ja) 含フッ素樹脂および架橋フッ素ゴムを含む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CN1282347A (zh) 用于粘接氟聚合物的弹性体组合物
JP5955222B2 (ja) 積層体
WO1997036956A1 (fr) Caoutchouc copolymere a base de nitrile hautement sature, procede de production, compositions de caoutchouc resistant a la chaleur et comprenant ledit caoutchouc, et materiaux composites comprenant ce caoutchouc et des fibres
EP3486083B1 (en) Laminate and copolymer
JP2013043400A (ja) 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231717A (ja) 積層体
JP2004123878A (ja) 燃料ホース用フッ素ゴム組成物、加硫性燃料ホース用フッ素ゴム組成物、燃料ホース用内層材、フッ素ゴム積層体及び燃料ホース
KR102231662B1 (ko) 적층체용 조성물
JP2014226853A (ja) 積層体
CN110023406B (zh) 层叠体用组合物
JP2017145319A (ja) ペレット及び積層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DAISO CO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Daiso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