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38571A - 纺车式渔线轮 - Google Patents

纺车式渔线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38571A
CN103238571A CN2013100508071A CN201310050807A CN103238571A CN 103238571 A CN103238571 A CN 103238571A CN 2013100508071 A CN2013100508071 A CN 2013100508071A CN 201310050807 A CN201310050807 A CN 201310050807A CN 103238571 A CN103238571 A CN 1032385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p limit
limit portion
cylindrical portion
rotor
perimembran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508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38571B (zh
Inventor
落合浩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0274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6139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0456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6140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238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85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385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85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1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 F16J15/3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with elastic sealings, e.g. O-rings
    • F16J15/3204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with elastic sealings, e.g. O-rings with at least one lip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01K89/01121Frame details
    • A01K89/011221Frame details with line or water shiel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01K89/0117Anti-reverse mechanis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1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 F16J15/3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with elastic sealings, e.g. O-rings
    • F16J15/324Arrangements for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f the sealing itself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的防水性能的纺车式渔线轮的防水部件。第1防水部件(70)具有第1唇边部(72)与第2唇边部(76),第1唇边部(72)向转子(3)的圆筒部(30)延伸,第2唇边部(76)在轴向上向转子(3)的圆筒部(30)的前壁(33)的后表面延伸。

Description

纺车式渔线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车式渔线轮,特别是指一种具有防水部件的纺车式渔线轮,该纺车式渔线轮具有筒状部与转动部件,筒状部设置在纺车式渔线轮的渔线轮主体的前端,转动部件设置在筒状部的内周侧与前侧,上述防水部件用于使筒状部与转动部件之间具有防水效果。
背景技术
纺车式渔线轮一般具有渔线轮主体、手柄、转子(转动体)、卷线筒,其中,渔线轮主体用于安装在鱼竿上;手柄安装在渔线轮主体上且能够转动;转子安装在渔线轮主体上且能够转动;卷线筒安装在渔线轮主体上,且位于转子的前方,并能够前后移动,被转子所导向的鱼线缠绕在其外周部上。渔线轮主体具有主体部件、盖部件、筒状部,其中,主体部件的内部具有收装空间,该收装空间在主体部件的侧部具有开口;盖部件安装在主体部件上,覆盖主体部件的开口,并且该盖部件能够卸下;在主体部件的前部设有辊子式离合器,筒状部呈有底筒状,收装该滚子离合器(roller clutch)。滚子离合器用于防止转子的倒转,在筒状部的前部安装着用于防止滚子离合器的内部进水的密封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这种密封部件是合成树脂制的环形的带唇边部件(唇式密封圈),配置在滚子离合器的前部,并且,其外周部与渔线轮主体的筒状部的前部内周面接触,其内周部在径向上突出而与转子的凸缘安装部的外周面接触。另外,密封部件的外周部被从前方安装的防脱弹簧固定,而与滚子离合器的外圈的前部接触。
采用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纺车式渔线轮的防水部件,由于其内周部在径向上突出而与转子的凸缘安装部的外周面接触,因而能够防止滚子离合器的内部进水。但是,若设置于筒状部的前部的转子的后表面与密封部件的前表面之间的间隙中进入了大量的水,则作用在密封部件的内周部上的水压较大,从而有可能造成密封部件的防水性能的弱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1-112383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性能较高的纺车式渔线轮的防水部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一种纺车式渔线轮的防水部件,所述纺车式渔线轮具有筒状部与转动部件,所述筒状部设置在渔线轮主体的前端,所述转动部件位于所述筒状部的内周部以及所述筒状部的前部,所述防水部件用于对所述筒状部与所述转动部件之间进行防水。所述防水部件包括:主体部,其固定在所述筒状部的内周部,且该主体部的头端部向内周侧延伸;第1唇边部,其从所述主体部的内周侧头端部在径向上延伸而与所述转动部件的外周部接触;第2唇边部,其在轴向上从所述第1唇边部的前侧向所述转动部件的形成于所述筒状部的前侧的后表面延伸。
上述第1防水部件具有第1唇边部与第2唇边部,其中,第1唇边部在径向上向转动部件的外周部延伸;第2唇边部在轴向上从第1唇边部的前表面向转动部件的后表面延伸。在此,即使设在圆筒部的前部的转动部件的后表面与防水部件的前表面之间的间隙中流入了大量的水,也能够由在轴向上从第1唇边部的前表面向转动部件的后表面延伸的第2唇边部减缓第1唇边部上受到的水压,因而能够提高防水部件的防水性能。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防水部件的结构的基础上,还包括:第3唇边部,其从所述主体部的内周侧头端部的、在前后方向上与所述第1唇边部不同的位置处在径向上向所述转动部件的外周部延伸;润滑脂保持部,其形成在所述转动部件的外周部且位于所述第1唇边部与所述第3唇边部之间。此时,第3唇边部不与转动部件的外周部接触,与现有的结构相比,不易造成转动部件的转动摩擦的增加。另外,由于在转子的外周部、于第1唇边部与第3唇边部之间设有润滑脂保持部,在润滑脂保持部中保持有润滑脂,因而能够提高防水性能。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防水部件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转动部件为支承在所述筒状部的前部且能够转动的转子,所述转子具有圆筒部,所述圆筒部具有形成在前部的前壁以及形成在所述前部的内周部的凸缘安装部,所述第1唇边部在径向上向所述凸缘安装部的外周部延伸,所述第2唇边部在轴向上向所述前壁的后表面延伸。此时,防水部件具有第1唇边部与第2唇边部,第1唇边部在径向上向凸缘安装部的外周部延伸,第2唇边部在轴向上从第1唇边部的前表面向上述前壁的后表面延伸。因而,即使前壁的后表面与防水部件的前表面之间的间隙中进入了大量的水,也能够由从第1唇边部的前表面向上述前壁的后表面延伸的第2唇边部降低第1唇边部的内周部受到的水压,因而能够提高防水部件的防水性能。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防水部件的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凸缘安装部上安装有帽部件。所述第1唇边部在径向上向所述帽部件的外周部延伸。
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防水部件的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筒状部的前侧内周部设有滚子离合器,该滚子离合器用于控制所述转子的转动方向,所述主体部固定在所述滚子离合器的前侧附近。此时,能够提高滚子离合器的防水性能。
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防水部件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1唇边部以及所述第2唇边部一体形成。此时,由于一体形成第1唇边部与第2唇边部,因而能够减少部件的整体数量,使组装作业能够简单地进行。
技术方案7:一种纺车式渔线轮,其安装在钓竿上且能够向前方放出渔线,包括:渔线轮主体,其安装在所述钓竿上,在该渔线轮主体的前端具有筒状部;卷线筒轴,其安装在所述渔线轮主体上且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卷线筒,其安装在所述卷线筒轴的前端,所述渔线缠卷在该卷线筒的外周部上;转子,其设置在所述卷线筒的外周侧,用于将所述渔线缠卷在所述卷线筒上;技术方案1~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部件。
技术方案8:一种纺车式渔线轮的防水部件,所述纺车式渔线轮具有渔线轮主体,在渔线轮主体的前端设有筒状部,在所述筒状部的内周部设有转动部件,所述防水部件用于对所述筒状部与所述转动部件之间进行防水,包括:主体部,其固定在所述筒状部的内周部,且该主体部的头端部向内周侧延伸;第4唇边部,其从所述主体部的内周侧头端部向所述转动部件的外周部延伸;第5唇边部,其从所述主体部的内周侧头端部的、在前后方向上与所述第4唇边部不同的位置处向所述转动部件的外周部延伸而接触该转动部件的外周部;润滑脂保持部,其形成在所述转动部件的外周部且位于所述第4唇边部与所述第5唇边部之间,在该润滑脂保持部中保持有润滑脂。
现有的纺车式渔线轮的防水部件,在内周部设有一个环形的唇边部,对此结构,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可以考虑设有两个唇边部。如此,通过设置两个唇边部,即使水从配置在轴向开口侧内周部的第1个唇边部进入,也可由配置在轴向开口侧相反侧的第2个唇边部防止水进入滚子离合器内部。
然而,即使是设有两个唇边部,水还是有可能从第1个唇边部进入进而从第2个唇边部进入,如此,滚子离合器的内部还是有可能发生进水。
另外,若在内周部设有两个环形的唇边部,由于两个唇边部与转子的凸缘安装部的外周面接触,因而会造成接触摩擦力的增加,从而造成转子的转动摩擦力的增加。
与此相对,采用本方案的防水部件,其具有第4唇边部、与转动部件的外周部接触的第5唇边部、形成在所述转动部件的外周部且位于所述第4唇边部与所述第5唇边部之间的、保持有润滑脂的润滑脂保持部。此处,由于第5唇边部与转动部件的外周部接触,因而,与现有的结构相比,不易造成转动部件的转动摩擦的增加。另外,由于在转子的外周部、于第4唇边部与第5唇边部之间设有润滑脂保持部,在润滑脂保持部中保持有润滑脂,因而能够提高防水性能。
技术方案9:在技术方案8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防水部件的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筒状部的前侧内周部设有滚子离合器,所述主体部固定在所述滚子离合器的前侧附近,所述转动部件为转动方向被所述滚子离合器控制的转子,所述第4唇边部与所述第5唇边部向所述转子的外周部延伸。此时,可以在不增加转子的转动摩擦(阻力)的前提下提高滚子离合器的防水性能。
技术方案10:在技术方案8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防水部件的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筒状部的后侧内周部设有轴承,所述主体部固定在所述轴承的后侧附近,所述转动部件为被所述轴承支承的小齿轮,所述第4唇边部以及所述第5唇边部向所述小齿轮延伸。此时,可以在不增加转子的转动摩擦(阻力)的前提下提高轴承的防水性能。
技术方案11:在技术方案8~10中任一项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防水部件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第4唇边部配置在所述筒状部的开口侧内周部,所述第5唇边部配置在所述筒状部的开口侧相反侧内周部。此时,由于和转动部件的外周部接触的第5唇边部配置在筒状部的开口侧相反侧(内部侧)部分上,因而能够防止保持在润滑脂保持部中的润滑脂从第5唇边部流入内部。
技术方案12:在技术方案8~10中任一项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防水部件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第4唇边部配置在所述筒状部的开口侧相反侧内周部,所述第5唇边部配置在所述筒状部的开口侧内周部。此时,由于和转动部件的外周部接触的第5唇边部配置在筒状部的开口侧部分上,因而与第4唇边部配置在筒状部的开口侧部分上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防水性能。
技术方案13:在技术方案8~12中任一项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防水部件的结构的基础上,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润滑脂保持部上的环形部件。
技术方案14:在技术方案13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防水部件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环形部件为浸渍所述润滑脂的毡材制部件。此时,由于毡材制的部件会吸入润滑脂,因而能够防止保持在润滑脂保持部中的润滑脂从润滑脂保持部中流出到外部。
技术方案15:在技术方案8~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防水部件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第4唇边部与所述第5唇边部从所述主体部的内周侧头端部分岔一体形成。此时,由于一体形成第4唇边部与第5唇边部,因而能够减少部件的整体数量,使组装工序较为简单。
技术方案16:在技术方案8~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防水部件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主体部具有分体形成的第1主体部与第2主体部,所述第4唇边部一体形成在所述第1主体部的内周侧头端部,所述第5唇边部一体形成在所述第2主体部的内周侧头端部。此时,由于分体形成第4唇边部与第5唇边部,因而能够容易地形成第4唇边部与第5唇边部。
技术方案17:一种纺车式渔线轮,其安装在钓竿上且能够向前方放出渔线,包括:渔线轮主体,其安装在所述钓竿上,在该渔线轮主体的前端具有筒状部;卷线筒轴,其安装在所述渔线轮主体上且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卷线筒,其安装在所述卷线筒轴的前端,所述渔线缠卷在该卷线筒的外周部上;转子,其设置在所述卷线筒的外周侧,用于将所述渔线缠卷在所述卷线筒上;技术方案8~1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部件。
本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纺车式渔线轮的防水部件具有第1唇边部与第2唇边部,第1唇边部在径向上向转子的外周部延伸,第2唇边部在轴向上从第1唇边部的前表面向转子的后表面延伸。因而能够提高防水部件的防水性能。
另外,采用本发明,纺车式渔线轮的防水部件具有第4唇边部、与转动部件的外周部接触的第5唇边部、形成在所述转动部件的外周部且位于所述第4唇边部与所述第5唇边部之间的、保持有润滑脂的润滑脂保持部。因而,能够在不增加转动部件的转动摩擦的情况下提高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纺车式渔线轮的左侧视图;
图2为上述纺车式渔线轮的左侧剖视图;
图3为小齿轮附近的结构的放大侧剖视图;
图4为滚子离合器的附近结构的放大侧剖视图;
图5为轴承附近结构的放大侧剖视图;
图6为由第1实施方式变形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相当于图4的图;
图7为由第1实施方式变形得到的另外其他实施方式中相当于图4的图;
图8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纺车式渔线轮的左侧视图;
图9为该纺车式渔线轮的左侧剖视图;
图10为小齿轮附近的结构的放大侧剖视图;
图11为滚子离合器的附近结构的放大侧剖视图;
图12为轴承附近结构的放大侧剖视图;
图13为由第2实施方式变形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相当于图11的图;
图14为由第2实施方式变形得到的另外其他实施方式中相当于图12的图;
图15为由第2实施方式变形得到的又一其他实施方式中相当于图11的图;
图16为由第2实施方式变形得到的又一其他实施方式中相当于图12的图;
图17为由第2实施方式变形得到的又一其他实施方式中相当于图11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1手柄;1a、101a把手部;1b、101b手柄臂部;2、102渔线轮主体;2a、102a轮身;2b、102b盖部件;2c、102c钓竿安装脚;2d、102d凸缘部;2e、102e圆筒部;2f、102f安装槽;2g、102g安装凹部;2h、102h安装凹部;2i、102i罩部件;2j、102j突出部;2k、102k凹部;21、1021第1前侧内周部;2m、102m第2前侧内周部;2n、102n第1后侧内周部;2o、102o第2后侧内周部;2p、102p第3后侧内周部;3、103转子;4、104卷线筒;4a、104a卷线体部;4c、104c凸缘部;5、105转子驱动机构;6、106往复移动机构;10、110手柄轴;11、111驱动齿轮;12、112小齿轮;12a、112a前部;12b、112b筒状部;12c、112c轮齿部;12d、112d安装部;12e、112e间隙;12f、112f后部;12g、112g外螺纹部;12h、112h平切面部;12i、112i中间部;12j、112j凹部;13、113螺母部件;13a、113a挡圈;13b、113b螺丝部件;14a、114a第1轴承;14b、114b第2轴承;14c、114c第3轴承;14d、114d第4轴承;15、115卷线筒轴;16、116转子主体;17、117绕线导臂;18、118导臂反转机构;20、120中间齿轮;21、121螺纹轴;22、122滑块;30、130圆筒部;31、131第1转子臂;32、132第2转子臂;33、133前壁;33a、133a凸缘部;33b、133b凹部;33c、133c帽部件;33d橡胶部件;40、140第1绕线支承部件;41、141线辊;42、142第2绕线支承部件;43、143绕线导向件;47、147固定轴罩;48、148收装空间;50、150防倒转机构;51、151滚子离合器;52、152止挡钮;60、160卸力机构;70、170第1防水部件;71、171主体部;72、172第1唇边部;73、173第3唇边部;74、174润滑脂保持部;75、175间隙;76、176第2唇边部;80、180第2防水部件;81、181第1主体部;82、182第2主体部;83、183第1唇边部;84、184第2唇边部;85、185润滑脂保持部;186间隙;90、190润滑脂;91、191环形部件;92、192O型环。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纺车式渔线轮具有手柄1、对手柄1进行支承使其能够转动的渔线轮主体2、转子3、卷线筒4。转子3支承在渔线轮主体2的前部且能够转动。卷线筒4用于在其外周面上缠绕渔线,该卷线筒4配置在转子3的前侧且能够前后移动。另外,在图1中,手柄1安装在渔线轮主体2的左侧,在图2中,安装在右侧。即,手柄1可以安装在渔线轮主体2的左右两侧中的任意一侧。
手柄1具有把手部1a与手柄臂部1b,把手部1a呈字母T形,安装在手柄臂部1b的头端(相对于基端而言)且能够转动。手柄1还具有安装在手柄臂1b的基端部的手柄杆部1c,该手柄杆部1c在与手柄臂部1b相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并且与后述的手柄轴10以不能产生相对转动的方式相连接。
渔线轮主体2a具有轮身2a与盖部件2b,轮身2a的内部具有一空间,盖部件2b安装在轮身2a上,用于封闭该轮身2a内的空间,并且,该盖部件2b能够卸下。
轮身2a例如为铝合金制件,在其上部一体形成有安装脚部2c,该安装脚部2c的上部沿前后方向延伸形成从而使该安装脚部2c呈字母T形。如图2所示,在轮身2a内部的空间内设有转子驱动机构5与往复移动(oscillating)机构(均匀绕线机构)6,转子驱动机构5与手柄1的转动相联动而使转子3旋转,往复移动机构6用于使卷线筒4前后移动而均匀地缠绕渔线。在轮身2a以及盖部件2b的前端侧形成有圆形的凸缘部2d以及比该凸缘部2d的直径小且前端开口的圆筒部2e。在圆筒部2e上开设有截面呈圆形的安装槽2f。
如图2及图3所示,在轮身2a的侧部形成有安装凹部2g,该安装凹部2g呈有底筒状,后述的卷线筒轴15穿过该安装凹部2g,另外,可以从前方将后述的第2轴承14b收装在该安装凹部2g中。安装凹部2g为底部位于后侧而开口位于前侧的有底筒状安装部,并且,在底部中央部形成有供卷线筒轴15穿过的通孔。另外,该安装凹部2g是通过对轮身2a的向侧方突出的部分进行T型槽加工(铣削)而形成的。另外,在轮身2a与盖部件2b的侧部分别形成有能够使手柄轴10穿过的圆形通孔。在轮身2a与盖部件2b的内侧表面的位于通孔周围的部分上形成有凹进的安装凹部2h,该安装凹部2h能够收装用于支承手柄轴10使其能够转动的滚动轴承(未示出)。此处,由于安装凹部2g是通过T型槽加工而形成的,因而可以对安装凹部2h的位置进行配置使其从侧面看时与安装凹部2g的后端部的一部分重合。因而,不必像现有技术那样对安装凹部2g的后端部的一部分进行开槽加工,并且,由于能够将安装凹部2h的尺寸形成的较大,因而能够使用尺寸较大的滚动轴承来支承手柄轴10,从而能够增加滚动轴承对载荷的耐受程度。
盖部件2b例如为铝合金制件,并且,例如在三处位置通过螺钉固定在轮身2a上。
如图2所示,转子3具有转子主体16、绕线导臂17、导臂反转机构18,其中,绕线导臂17安装在转子主体16的端部,且能够在放线状态(姿势)与收线状态(姿势)间摆动;导臂反转机构18安装在转子主体16上,用于使绕线导臂17从放线状态回复到收线状态。
转子主体16具有圆筒部30、第2转子臂31与第2转子臂32,其中,圆筒部30安装在轮身2a上,能够以卷线筒轴15为中心转动;第2转子臂31与第2转子臂32相对地设置在圆筒部30的两侧。圆筒部30与第2转子臂31及第2转子臂32例如为铝合金制件,一体形成。
在圆筒部30的前部形成有前壁33,在前壁33的中央部形成有凸缘安装部33a。在凸缘安装部33a的中心部形成有通孔,小齿轮12的前部12a与卷线筒轴15穿过该通孔。在前壁33的前部配置着用于固定转子3的螺母部件13。
在第1转子臂31的头端的外周侧安装有第1绕线支承部件40,且该第1绕线支承部件40能够摆动。在第2转子臂32的头端的内侧侧安装有第2绕线支承部件42,且该第2绕线支承部件42能够摆动。在第1绕线支承部件40的头端安装有线辊41与固定轴罩47,其中,线辊41用于将渔线引导至卷线筒4上;固定轴罩47固定在第1绕线支承部件40上且与该第1绕线支承部件40之间隔着线辊41。线辊41安装在第1绕线支承部件40的头端且能够转动。固定轴罩47为头端较尖的变形圆锥状。在固定轴罩47的头端部与第2绕线支承部件42之间固定着绕线导向件43,该绕线导向件43通过将线材弯曲成大致呈字母U形而形成。由第1绕线支承部件40、第2绕线支承部件42、线辊41、绕线导向件43以及固定轴罩47构成对渔线向卷线筒4上的缠绕进行导向的绕线导臂17。
导臂反转机构18配置在第1转子臂31上的收装空间48内。导臂反转机构18用于与转子3的转动相联动而使绕线导臂17从放线状态回复到收线状态,并且使绕线导臂17保持在放线状态或收线状态。
如图2所示,在转子3的圆筒部30的内部配置有防倒转机构50,该防倒转机构50用于禁止转子3的倒转以及解除对转子3的倒转的禁止。防倒转机构50具有滚子离合器51与止挡钮52,滚子离合器51是一个单向离合器,安装在圆筒部2e的内周部;止挡钮52配置在轮身2a的下部,用于将滚子离合器51切换到工作状态与非工作状态。滚子离合器51的外圈安装在圆筒部2e的内周侧,内圈安装在小齿轮12的外周部。在此,通过左右拨动止挡钮52从而能够切换滚子离合器51的工作状态与非工作状态。
如图3以及图4所示,滚子离合器51安装在作为圆筒部2e的内周部的第1前侧内周部21上,作为圆筒部2e的前端内周部,在第1前侧内周部21的前方(图4中左侧)形成有第2前侧内周部2m,该第2前侧内周部2m形成为直径比该第1前侧内周部21大的带台阶端面的凹部。在该第2前侧内周部2m上安装有用于对滚子离合器51进行防水的第1防水部件70。在圆筒部2e的前端部外周安装有罩部件2i,该罩部件2i呈有底筒状,用于覆盖滚子离合器51的前侧部。由该罩部件2i的底部后表面与第1前侧内周部21以及第2前侧内周部2m之间的台阶端面(第1前侧内周部21的前表面)夹持第1防水部件70,从而使该第1防水部件70被固定在圆筒部2e上。
如图4所示,罩部件2i具有突出部2j与凹部2k,其中,突出部2j形成为从罩部件2i的底部前表面向前突出的圆筒状;凹部2k形成在罩部件2i的与第1防水部件70的前表面接触的底部后表面上,且呈环形。在转子3的圆筒部30的前壁33的后表面上通过螺丝固定有橡胶(rubber gum)制的橡胶部件33d,橡胶部件33d的后表面形成有凹部33b。突出部2j向转子3的圆筒部30的前壁33的后表面突出,并插入该凹部33b中。从而,由凹部33b与突出部2j形成迷宫式密封结构,从而形成了内部难以进水的结构。另外,由于橡胶部件33d与前壁33分体形成,因而即使是由于安装误差或卷线时载荷的增大造成变形或者位移,从而使橡胶部件33d与罩部件2i产生接触,(转子3等的)转动阻力也不会增加很大,不会产生不顺畅的感觉。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填补橡胶部件33d与罩部件2i之间的间隙,进一步提高了防水性能。另外,在凹部2k上安装有合成树脂制的O型圈92,从而在罩部件2i与第1防水部件70之间形成防水效果。
第1防水部件70例如为由NBR(丁腈橡胶)等的有弹性的合成树脂制作的带唇边部件。如图4所示,第1防水部件70具有主体部71、第3唇边部73、第1唇边部72、润滑脂保持部74、第2唇边部76,其中,主体部71固定在圆筒部2e的第2前侧内周部2m上,且其头端部向内周侧延伸;在转子3的圆筒部30的凸缘安装部33a的外周安装有帽部件33c,第3唇边部73的位于主体部71的内周侧的头端部在径向上延伸并且与帽部件33c的外周部之间具有间隙75;第1唇边部72的位于主体部71的内侧侧的头端部在第3唇边部73的后方位置(图4中右侧)与帽部件33c的外周部接触;润滑脂保持部74形成在帽部件33的外周、第1唇边部72与第3唇边部73之间,且其中保持有润滑脂90;第2唇边部76在轴向上从第1唇边部72的前侧向转子3的圆筒部30的前壁33的后表面延伸。
如图4所示,主体部71的外周部与圆筒部2e的第2前侧内周部2m接触,并且该主体部71的外周部被罩部件2i的底部后表面与第1前侧内周部21和第2前侧内周部2m之间的台阶端面(第2前侧内周部2m的前表面)夹持。主体部71在前方覆盖整个滚子离合器51。第3唇边部73与第1唇边部72一体形成在主体部71的内周侧头端部上,且第3唇边部73与第1唇边部72在前后分岔并分别向内周侧延伸。
如图4所示,第1唇边部72与第3唇边部73的唇边头端部朝向前方侧(图4中左侧)。第1唇边部72设在主体部71的位于与第2前侧内周部2m的开口侧相反的一侧(图4中左侧)的内周部上,第3唇边部73设在主体部71的位于圆筒部2e的第2前侧内周部2m的开口侧(图4中右侧)的内周部上。第1唇边部72的内周侧头端部与帽部件33c的外周部接触。第3唇边部73的内周侧头端部与转子3的帽部件33c的外周部之间形成有间隙75。
如图4所示,润滑脂保持部74是在帽部件33c的外周侧形成于第1唇边部72与第3唇边部73之间的空间部,润滑脂90由第3唇边部73的内周侧头端部一侧注入到其中。另外,在润滑脂保持部74中安装有毡材制作的环形部件91,该环形部件91用于浸渍润滑脂90。在将环形部件91装入后,再注入润滑脂90。润滑脂90充填在整个润滑脂保持部74中,润滑脂90的一部分也充填在第3唇边部73的内周侧头端部与帽部件33c的外周部之间的间隙75中。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帽部件33c为安装在凸缘安装部33a的外周部的套环部件。帽部件33c的外周面经过加工处理,从而使,位于第3唇边部73延伸方向前方的开口侧(图4中左侧)外周面以及构成润滑脂保持部74的外周面的表面粗糙度,比与第1唇边部72接触的位于开口侧相反侧(图4中右侧)的外周面的表面粗糙度大。
如图4所示,第2唇边部76的唇边头端部向前方(图4中左侧)沿着平行于卷线筒轴15的轴线延伸。第2唇边部76在轴向上从第1唇边部72的上方的前侧向转子3的圆筒部30的前壁33的后表面延伸。第2唇边部76的头端部(图4中左侧端部)与前壁33的后表面接触。第2唇边部76与第1唇边部72一体形成。第2唇边部76完全覆盖在第1唇边部72的内周侧头端部的上方。
卷线筒4配置在转子3的第1转子臂31与第2转子臂32之间,并通过卸力机构60安装在卷线筒轴15的头端。卷线筒4具有卷线体部4a、裙部4b、凸缘部4c,其中,卷线体部4a的外周用于缠卷渔线,裙部4b一体形成在卷线体部4a的后部,凸缘部4c一体形成在卷线体部4a的前端。
如图2所示,转子驱动机构5具有手柄轴10、驱动齿轮11与小齿轮12,其中,手柄轴10安装在手柄1上且二者间不能产生相对转动,驱动齿轮11与手柄轴10共同转动,小齿轮12与该驱动齿轮11相啮合。
小齿轮(部件)12为不锈钢制的筒状部件,小齿轮12的前部12a穿过转子3的中心部,并被螺母部件13固定在转子3上。如图2以及图3所示,小齿轮12的中间部12i与后部12f分别被由滚动轴承形成的第1轴承14a与第2轴承14b支承在渔线轮主体2上,从而使小齿轮1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渔线轮主体2上。
如图3所示,小齿轮12安装在渔线轮主体2上,且能够转动,其转动轴与钓竿的轴向平行。小齿轮12的前部12a穿过转子3的中心部,被螺母部件13固定在转子3上。小齿轮12具有筒状部12b、轮齿部12c、安装部12d,其中,卷线筒轴15穿过筒状部12b的内周部且二者间具有间隙12e;轮齿部12c设在筒状部12b的后部12f的外周部且与驱动齿轮11啮合;安装部12d设在筒状部12b的前部12a的外周,且以不能产生相对转动的方式安装在转子3。
如图3所示,筒状部12b为不锈钢合金制的筒状部件,其中间部12i与后部12f分别通过第1轴承14a与第2轴承14b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渔线轮主体2上。卷线筒轴15穿过筒状部12b的内部,在筒状部12b与卷线筒轴15之间设置有间隙12e。
如图3所示,轮齿部12c形成在筒状部12b的中间部12i与后部12f之间的外周面上,呈斜齿状,该轮齿部12c与驱动齿轮11啮合。此外,该轮齿部12c还与后述的往复移动机构6的中间齿轮20相啮合。
如图3所示,安装部12d由平切面部12h与外螺纹部12g构成,其中,平切面部12h由形成在筒状部12b的前部12a的外周部的一对相互面对的平切面构成;外螺纹部12g形成在平切面部12h的前侧。外螺纹部12g形成在安装部12d的前侧外周面上,螺母部件13旋合在该外螺纹部12g上。如图2以及图3所示,螺母部件13被挡圈13a止转(由挡圈13a禁止螺母部件13的转动)。挡圈13a被从前方安装的多个螺丝部件13b固定在转子3的前壁33上。
如图3所示,第1轴承14a与第2轴承14b为安装在筒状部12b的中间部12i与后部12f的外周的滚动轴承。第1轴承14a的外圈安装在圆筒部2e的内周部,内圈安装在筒状部12b的形成平切面部12h的部分的后侧形成的中间部12i上。第2轴承14b被从前方收装在有底筒状的安装凹部2g中,其外圈安装在安装凹部2g的内周部,外圈安装在位于轮齿部12c后侧的筒状部12b的后部12f上。
如图5所示,第1轴承14a的外圈安装在作为圆筒部2e的内周部的第1后侧内周部2n上。另外,在第1后侧内周部2n的后方(图5中右侧)形成有比第1后侧内周部2n的直径小的第2后侧内周部2o以及比第2后侧内周部2o的直径小的第3后侧内周部2p。第3后侧内周部2p是圆筒部2e的后端内周部。在第2后侧内周部2o与第3后侧内周部2p之间形成有台阶端面部。在第1轴承14a的外圈的后表面与位于第2后侧内周部2o和第3后侧内周部2p之间的台阶端面部的表面(前表面)之间安装有底2防水部件80,第2防水部件80用于对第1轴承14a进行防水。
第2防水部件80例如为由NBR(丁腈橡胶)等的有弹性的合成树脂制作的带唇边部件。第2防水部件80被第1轴承14a的外圈的后表面与位于第2后侧内周部2o和第3后侧内周部2p之间的台阶端面部的表面(前表面)所夹持。如图5所示,第2防水部件80的外周部安装在作为圆筒部2e的内周部的第2后侧内周部2o上。在小齿轮12的中间部12i的后部外周面上凹进形成有凹部12j。第2防水部件80的内周部与该凹部12j接触。
如图5所示,第2防水部件具有第1主体部81、第2主体部82、第1唇边部83、第2唇边部84、润滑脂保持部85,其中,第1主体部81固定在圆筒部2e的第2后侧内周部2o的后侧(图5中右侧),且其头端部向内周侧延伸;第2主体部82与第1主体部81分体设置,与该第1主体部81的前表面接触,并且,该第2主体部82固定在圆筒部2e的第2后侧内周部2o的前侧(图5中左侧),其头端部向内周侧延伸;第1唇边部83与第1主体部81一体形成,从该第2主体部81的内周侧头端部延伸而与小齿轮12的凹部12j的外周部接触;第2唇边部84与第2主体部82一体形成,从该第2主体部82的内周侧头端部延伸而与小齿轮12的凹部12j的外周部接触;润滑脂保持部85形成在小齿轮12的凹部12j的外周部、第1唇边部83与第2唇边部84之间,其中保持着润滑脂90。第1主体部81与第1唇边部83构成一个唇边部件,第2主体部82与第2唇边部84构成一个唇边部件,由这两个唇边构成第2防水部件80。
如图5所示,第1主体部81的前表面与第2主体部82的后表面相接触这样地配置二者。第1主体部81的后表面与位于第2后侧内周部2o和第3后侧内周部2p之间的台阶端面部的表面(前表面)接触。第2主体部82的前表面与第1轴承14a的外圈的后表面接触。
如图5所示,第1唇边部83配置在圆筒部2e的第2后侧内周部2o的开口侧(图5中右侧)的部分上,第2唇边部84配置在第2后侧内周部2o的开口侧相反侧(图5中左侧)的部分上。第1唇边部83的唇边头端朝向后方侧(图5中右侧)配置,第2唇边部84的唇边头端朝前方侧(图5中左侧)配置。第1唇边部83与小齿轮12的凹部12j的外周部以及位于后侧的台阶端面接触。第2唇边部84与小齿轮12的凹部12j的外周部以及位于前侧的台阶端面接触。
如图5所示,润滑脂保持部85为在小齿轮12的凹部12j的外周部于第1唇边部83和第2唇边部84之间形成的空间部,润滑脂90由第1唇边部83的内周侧头端部一侧注入到其中。
第2轴承14b的外圈仅与安装凹部2g的内周部以及底部的一部分接触,第2轴承14b的内圈的前侧部分与筒状部12b的后部12f的外周部相支承,后侧部分与后述的用于支承卷线筒轴15的第4轴承14d的外周部相支承。另外,在第2轴承14b的内圈与安装凹部2g的底部之间形成有些许的间隙,因而,第2轴承14b的内圈不与安装凹部2g的底部接触。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卷线筒轴15为不锈钢合金制的轴部件,其前端部通过卸力机构60连接着卷线筒4,后端部固定着后述的往复移动机构6的滑块22。卷线筒轴15穿过小齿轮12的内周部,位于通州部12b的前部12a的前方的卷线筒轴15的外周部以及位于通州部12b的后部12f的后方的卷线筒轴15的外周部分别被第3轴承14c与第4轴承14d支承,从而能够转动。
如图3所示,第3轴承14c为安装在卷线筒轴15的外周的滚动轴承。第3轴承14c的外圈安装在螺母部件13的前端侧内周部上,内圈安装在位于筒状部12b的前部12a的前方的卷线筒轴15的外周部上。
如图3所示,第4轴承14d为合成树脂制的筒状部件,是轴套等的常用的滑动轴承。第4轴承14d的外周部安装在第2轴承14b的后端内周部上,内周部安装在卷线筒轴15的位于筒状部12b的后部12f的后方的外周部上。在此,由于第2轴承14b同时支承筒状部12b的后部12f与第4轴承14d,因而,使得卷线筒轴15的支承结构较简单。另外,第4轴承14d的后端部配置在第2轴承14b的后端部的前侧。因而,能够将第4轴承14d配置在较靠前的位置,从而能够缩短卷线筒轴15的支承结构整体的前后长度。
如图2所示,往复移动机构6用于使通过卸力机构60连接在卷线筒4的中心部的卷线筒轴15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从而使卷线筒4也在相同方向上移动。往复移动机构6为凸轮往复式(traverse cam)的结构,其具有中间齿轮20、螺纹轴(带螺纹状结构的轴)21、滑块22,其中,中间齿轮20与小齿轮12的轮齿部12c相啮合;螺纹轴21安装在轮身2a上且能够以与卷线筒轴15平行的轴为中心转动;滑块22随螺纹轴21的转动而进行前后移动。滑块22与卷线筒轴15的后端部相安装,且二者之间不能产生相对转动也不能产生轴向上的相对移动。
下面对渔线轮的操作以及动作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抛竿时,由未示出的防倒转机构将转子3置于倒转禁止状态,使用者用手握住绕线导臂使绕线导臂17反转至放线状态。在绕线导臂17反转至放线状态的状态下,能够容易地将钓线从卷线筒4放出。
在此状态下,使用者用握住钓竿的手的食指勾住鱼线,并且进行抛竿动作。于是,在钓钩组件的带动下,鱼线被顺畅地放出。
抛竿结束后,在绕线导臂17维持在放线状态的状态下,若使手柄1向收线(卷线)方向转动,则转子驱动机构5使转子3向收线方向转动。若转子3向收线方向转动,则导臂反转机构18使绕线导臂17回复到收线状态。
采用上述结构的纺车式渔线轮,第1防水部件70具有第1唇边部72与第2唇边部76,其中,第1唇边部72在径向上延伸而与安装在转子3的圆筒部30的凸缘安装部33a的外周的帽部件33c的外周部接触;第2唇边部76在轴向上从第1唇边部76的前侧向转子3的圆筒部30的前壁33的后表面延伸。在此,即使设在圆筒部2e的前部的转子3的圆筒部30的前壁33的后表面与第1防水部件70的前表面之间的间隙中流入了大量的水,也能够由在轴向上从第1唇边部72的前侧向转子3的圆筒部30的前壁33的后表面延伸的第2唇边部76减缓第1唇边部72上受到的水压,因而能够提高第1防水部件的防水性能。
[由第1实施方式变形而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
(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前面卸力式的纺车式渔线轮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各种形式的纺车式渔线轮。
(b)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防水部件70具有第3唇边部73、润滑脂保持部74、间隙75、润滑脂90以及环形部件91。然而,如图6所示,也可以不设置第3唇边部73、润滑脂保持部74、间隙75、润滑脂90以及环形部件91,但保留主体部71、第1唇边部72以及第2唇边部76。另外,在图6中,第1防水部件70的第1唇边部72与转子3的帽部件33c的外周部接触,然而,也可以在第1唇边部72与转子3的帽部件33c的外周部之间设置间隙。
(c)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2唇边部76沿着平行于卷线筒轴15的轴延伸,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只要是在轴向上向前壁33的后表面延伸即可。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2唇边部76的头端部与前壁33的后表面接触,然而,也可以在第2唇边部76的头端部与前壁33的后表面之间设置间隙。
(d)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橡胶部件33d与前壁33分体设置,在橡胶部件33d上形成凹部33b,然而,也可以如图7所示,直接在前壁33上形成凹部33b。另外,橡胶部件33d的形状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是能够供突出部2j插入从而构成迷宫密封式的结构即可,可以采用任意的形状。另外,橡胶部件33d的材质并不限于橡胶(rubber gum)。另外,橡胶部件33d的固定方法并不限于螺丝固定。
<第2实施方式>
如图8、9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纺车式渔线轮具有手柄101、对手柄101进行支承使其能够转动的渔线轮主体102、转子103、卷线筒104。转子103支承在渔线轮主体102的前部且能够转动。卷线筒104用于在其外周面上缠绕渔线,该卷线筒104配置在转子103的前侧且能够前后移动。另外,在图8中,手柄101安装在渔线轮主体102的左侧,在图9中,安装在右侧。即,手柄101可以安装在渔线轮主体102的左右两侧中的任意一侧。
手柄101具有把手部101a与手柄臂部101b,把手部101a呈字母T形,安装在手柄臂部101b的头端(相对于基端而言)且能够转动。手柄101还具有安装在手柄臂部101b的基端部的手柄杆部101c,该手柄杆部101c在与手柄臂部101b相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并且与后述的手柄轴110以不能产生相对转动的方式相连接。
渔线轮主体102具有轮身102a与盖部件102b,轮身102a的内部具有一空间,盖部件102b安装在轮身102a上,用于封闭该轮身102a内的空间,并且,该盖部件102b能够卸下。
轮身102a例如为铝合金制件,在其上部一体形成有安装脚部102c,该安装脚部102c的上部沿前后方向延伸形成从而使该安装脚部102c呈字母T形。如图9所示,在轮身102a内部的空间内设有转子驱动机构105与往复移动(oscillating)机构(均匀绕线机构)106,转子驱动机构105与手柄101的转动相联动而使转子103旋转,往复移动机构106用于使卷线筒104前后移动而均匀地缠绕渔线。在轮身102a以及盖部件102b的前端侧形成有圆形的凸缘部102d以及比该凸缘部102d的直径小且前端开口的圆筒部102e。在圆筒部102e上开设有截面呈圆形的安装槽2f。
如图9及图10所示,在轮身102a的侧部形成有安装凹部102g,该安装凹部102g呈有底筒状,后述的卷线筒轴115穿过该安装凹部102g,另外,可以从前方将后述的第2轴承114b收装在该安装凹部102g中。安装凹部102g为底部位于后侧而开口位于前侧的有底筒状安装部,并且,在底部中央部形成有供卷线筒轴115穿过的通孔。另外,该安装凹部102g是通过对轮身102a的向侧方突出的部分进行T型槽加工(铣削)而形成的。另外,在轮身102a与盖部件102b的侧部分别形成有能够使手柄轴110穿过的圆形通孔。在轮身102a与盖部件102b的内侧表面的位于通孔周围的部分上形成有凹进的安装凹部102h,该安装凹部102h能够收装用于支承手柄轴110使其能够转动的滚动轴承(未示出)。此处,由于安装凹部102g是通过T型槽加工而形成的,因而可以对安装凹部102h的位置进行配置使其从侧面看时与安装凹部102g的后端部的一部分重合。因而,不必像现有技术那样对安装凹部102g的后端部的一部分进行开槽加工,并且,由于能够将安装凹部102h的尺寸形成的较大,因而能够使用尺寸较大的滚动轴承来支承手柄轴110,从而能够增加滚动轴承对载荷的耐受程度。
盖部件102b例如为铝合金制件,并且,例如在三处位置通过螺钉固定在轮身102a上。
如图9所示,转子103具有转子主体116、绕线导臂117、导臂反转机构118,其中,绕线导臂117安装在转子主体116的端部,且能够在放线状态(姿势)与收线状态(姿势)间摆动;导臂反转机构118安装在转子主体116上,用于使绕线导臂117从放线状态回复到收线状态。
转子主体116具有圆筒部130、第2转子臂131与第2转子臂132,其中,圆筒部130安装在轮身102a上,能够以卷线筒轴115为中心转动;第2转子臂131与第2转子臂132相对地设置在圆筒部130的两侧。圆筒部130与第2转子臂131及第2转子臂132例如为铝合金制件,一体形成。
在圆筒部130的前部形成有前壁133,在前壁133的中央部形成有凸缘安装部133a。在凸缘安装部133a的中心部形成有通孔,小齿轮112的前部112a与卷线筒轴115穿过该通孔。在前壁133的前部配置着用于固定转子103的螺母部件113。
在第1转子臂131的头端的外周侧安装有第1绕线支承部件140,且该第1绕线支承部件140能够摆动。在第2转子臂132的头端的内侧侧安装有第2绕线支承部件142,且该第2绕线支承部件142能够摆动。在第1绕线支承部件140的头端安装有线辊141与固定轴罩147,其中,线辊141用于将渔线引导至卷线筒104上;固定轴罩147固定在第1绕线支承部件140上且与该第1绕线支承部件140之间隔着线辊141。线辊141安装在第1绕线支承部件140的头端且能够转动。固定轴罩147为头端较尖的变形圆锥状。在固定轴罩147的头端部与第2绕线支承部件142之间固定着绕线导向件143,该绕线导向件143通过将线材弯曲成大致呈字母U形而形成。由第1绕线支承部件140、第2绕线支承部件142、线辊141、绕线导向件143以及固定轴罩147构成对渔线向卷线筒104上的缠绕进行导向的绕线导臂117。
导臂反转机构118配置在第1转子臂131上的收装空间148内。导臂反转机构118用于与转子103的转动相联动而使绕线导臂117从放线状态回复到收线状态,并且使绕线导臂117保持在放线状态或收线状态。
如图9所示,在转子103的圆筒部130的内部配置有防倒转机构150,该防倒转机构150用于禁止转子103的倒转以及解除对转子103的倒转的禁止。防倒转机构150具有滚子离合器151与止挡钮152,滚子离合器151是一个单向离合器,安装在圆筒部102e的内周部;止挡钮152配置在轮身102a的下部,用于将滚子离合器151切换到工作状态与非工作状态。滚子离合器151的外圈安装在圆筒部102e的内周侧,内圈安装在小齿轮112的外周部。在此,通过左右拨动止挡钮152从而能够切换滚子离合器151的工作状态与非工作状态。
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滚子离合器151安装在作为圆筒部102e的内周部的第1前侧内周部1021上,作为圆筒部102e的前端内周部,在第1前侧内周部1021的前方(图11中左侧)形成有第2前侧内周部102m,该第2前侧内周部102m形成为直径比该第1前侧内周部1021大的带台阶端面的凹部。在该第2前侧内周部102m上安装有用于对滚子离合器151进行防水的第1防水部件170。在圆筒部102e的前端部外周安装有罩部件102i,该罩部件102i呈有底筒状,用于覆盖滚子离合器151的前侧部。由该罩部件102i的底部后表面与第1前侧内周部1021以及第2前侧内周部102m之间的台阶端面(第1前侧内周部1021的前表面)夹持第1防水部件170,从而使该第1防水部件170被固定在圆筒部102e上。
如图11所示,罩部件102i具有突出部102j与凹部102k,其中,突出部102j形成为从罩部件102i的底部前表面向前突出的圆筒状;凹部102k形成在罩部件102i的与第1防水部件170的前表面接触的底部后表面上,且呈环形。在转子103的圆筒部130的前壁133的后表面上凹进形成有环形的凹部133b。从而,由凹部133b与突出部102j形成迷宫式密封结构,从而形成了内部难以进水的结构。另外,在凹部102k上安装有合成树脂制的O型圈192,从而在罩部件102i与第1防水部件170之间形成防水效果。
第1防水部件170例如为由NBR(丁腈橡胶)等的有弹性的合成树脂制作的带唇边部件。如图11所示,第1防水部件170具有主体部171、第5唇边部173、第4唇边部172、润滑脂保持部174,其中,主体部171固定在圆筒部102e的第2前侧内周部102m上,且其头端部向内周侧延伸;在转子103的圆筒部130的凸缘安装部133a的外周安装有帽部件133c,第4唇边部172的位于主体部171的内周侧的头端部在径向上延伸并且与帽部件133c的外周部之间具有间隙175;第5唇边部173的位于主体部171的内侧的头端部在第4唇边部172的后方位置(图11中右侧)与帽部件133c的外周部接触;润滑脂保持部174形成在帽部件133的外周、第5唇边部173与第4唇边部172之间,且其中保持有润滑脂190。
如图11所示,主体部171的外周部与圆筒部102e的第2前侧内周部102m接触,并且该主体部171的外周部被罩部件102i的底部后表面与第1前侧内周部1021和第2前侧内周部102m之间的台阶端面(第2前侧内周部102m的前表面)夹持。主体部171在前方覆盖整个滚子离合器151。第4唇边部172与第5唇边部173一体形成在主体部171的内周侧头端部上,且第4唇边部172与第5唇边部173在前后分岔并分别向内周侧延伸。
如图11所示,第5唇边部173与第4唇边部172的唇边头端部朝向前方侧(图11中左侧)。第4唇边部172设在主体部171的位于圆筒部102e的第2前侧内周部102m的开口侧(图11中左侧)的内周部上,第5唇边部173设在主体部171的位于与第2前侧内周部102m的开口侧相反的一侧(图11中右侧)的内周部上。第4唇边部172的内周侧头端部与转子103的帽部件133c的外周部之间形成有间隙175。第5唇边部173的内周侧头端部与帽部件133c的外周部接触。
如图11所示,润滑脂保持部174是在帽部件133c的外周侧形成于第5唇边部173与第4唇边部172之间的空间部,润滑脂190由第4唇边部172的内周侧头端部一侧注入到其中。另外,在润滑脂保持部174中安装有毡材制作的环形部件191,该环形部件191用于浸渍润滑脂190。在将环形部件191装入后,再注入润滑脂190。润滑脂190充填在整个润滑脂保持部174中,润滑脂190的一部分也充填在第4唇边部172的内周侧头端部与帽部件133c的外周部之间的间隙175中。
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帽部件133c为安装在凸缘安装部133a的外周部的套环部件。帽部件133c的外周面被经过加工处理,从而使,位于第4唇边部172延伸方向前方的开口侧(图11中左侧)外周面以及构成润滑脂保持部174的外周面的表面粗糙度,比与第5唇边部173接触的位于开口侧相反侧(图11中右侧)的外周面的表面粗糙度大。
卷线筒104配置在转子103的第1转子臂131与第2转子臂132之间,并通过卸力机构60安装在卷线筒轴115的头端。卷线筒104具有卷线体部104a、裙部104b、凸缘部104c,其中,卷线体部104a的外周用于缠卷渔线,裙部104b一体形成在卷线体部104a的后部,凸缘部104c一体形成在卷线体部104a的前端。
如图9所示,转子驱动机构105具有手柄轴110、驱动齿轮111与小齿轮(部件)112,其中,手柄轴110安装在手柄101上且二者间不能产生相对转动,驱动齿轮111与手柄轴110共同转动,小齿轮112与该驱动齿轮111相啮合。
小齿轮112为不锈钢制的筒状部件,小齿轮112的前部112a穿过转子103的中心部,并被螺母部件113固定在转子103上。如图9以及图10所示,小齿轮112的中间部112i与后部112f分别被由滚动轴承形成的第1轴承114a与第2轴承114b支承在渔线轮主体102上,从而使小齿轮11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渔线轮主体102上。
如图10所示,小齿轮112安装在渔线轮主体102上,且能够转动,其转动轴与钓竿的轴向平行。小齿轮112的前部112a穿过转子103的中心部,被螺母部件113固定在转子103上。小齿轮112具有筒状部112b、轮齿部112c、安装部102d,其中,卷线筒轴115穿过筒状部112b的内周部且二者间具有间隙112e;轮齿部112c设在筒状部112b的后部112f的外周部且与驱动齿轮111啮合;安装部102d设在筒状部112b的前部112a的外周,且以不能产生相对转动的方式安装在转子103。
如图10所示,筒状部112b为不锈钢合金制的筒状部件,其中间部112i与后部112f分别通过第1轴承114a与第2轴承114b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渔线轮主体102上。卷线筒轴115穿过筒状部112b的内部,在筒状部112b与卷线筒轴115之间设置有间隙112e。
如图10所示,轮齿部112c形成在筒状部112b的中间部112i与后部112f之间的外周面上,呈斜齿状,该轮齿部112c与驱动齿轮111啮合。此外,该轮齿部112c还与后述的往复移动机构106的中间齿轮120相啮合。
如图10所示,安装部102d由平切面部102h与外螺纹部102g构成,其中,平切面部102h由形成在筒状部112b的前部112a的外周部的一对相互面对的平切面构成;外螺纹部102g形成在平切面部102h的前侧。外螺纹部102g形成在安装部102d的前侧外周面上,螺母部件113旋合在该外螺纹部102g上。如图9以及图10所示,螺母部件113被挡圈113a止转(由挡圈113a禁止螺母部件113的转动)。挡圈113a被从前方安装的多个螺丝部件113b固定在转子103的前壁133上。
如图10所示,第1轴承114a与第2轴承114b为安装在筒状部112b的中间部112i与后部112f的外周的滚动轴承。第1轴承114a的外圈安装在圆筒部102e的内周部,内圈安装在筒状部112b的形成平切面部102h的部分的后侧形成的中间部112i上。第2轴承114b被从前方收装在有底筒状的安装凹部102g中,其外圈安装在安装凹部102g的内周部,外圈安装在位于轮齿部112c后侧的筒状部112b的后部112f上。
如图10以及图12所示,第1轴承114a的外圈安装在作为圆筒部102e的内周部的第1后侧内周部102n上。另外,在第1后侧内周部102n的后方(图12中右侧)形成有比第1后侧内周部102n的直径小的第2后侧内周部102o以及比第2后侧内周部102o的直径小的第3后侧内周部102p。第3后侧内周部102p是圆筒部102e的后端内周部。在第2后侧内周部102o与第3后侧内周部102p之间形成有台阶端面部。在第1轴承114a的外圈的后表面与位于第2后侧内周部102o和第3后侧内周部102p之间的台阶端面部的表面(前表面)之间安装有底2防水部件80,第2防水部件180用于第1轴承114a的防水。
第2防水部件180例如为由NBR(丁腈橡胶)等的有弹性的合成树脂制作的带唇边部件。第2防水部件180被第1轴承114a的外圈的后表面与位于第2后侧内周部102o和第3后侧内周部102p之间的台阶端面部的表面(前表面)所夹持。如图12所示,第2防水部件180的外周部安装在作为圆筒部102e的内周部的第2后侧内周部102o上。在小齿轮112的中间部112i的后部外周面上凹进形成有凹部112j。第2防水部件180的内周部与该凹部112j接触。
如图12所示,第2防水部件具有第1主体部181、第2主体部182、第4唇边部183、第5唇边部184、润滑脂保持部185,其中,第1主体部181固定在圆筒部102e的第2后侧内周部102o的后侧(图12中右侧),且其头端部向内周侧延伸;第2主体部182与第1主体部181分体设置,与该第1主体部181的前表面接触,并且,该第2主体部182固定在圆筒部102e的第2后侧内周部102o的前侧(图12中左侧),其头端部向内周侧延伸;第4唇边部183与第1主体部181一体形成,从该第2主体部81的内周侧头端部延伸而与小齿轮112的凹部112j的外周部接触;第5唇边部184与第2主体部182一体形成,从该第2主体部182的内周侧头端部延伸而与小齿轮112的凹部112j的外周部接触;润滑脂保持部185形成在小齿轮112的凹部112j的外周部、第4唇边部183与第5唇边部184之间,其中保持着润滑脂190。第1主体部181与第4唇边部183构成一个唇边部件,第2主体部182与第5唇边部184构成一个唇边部件,由这两个唇边构成第2防水部件180。
如图12所示,第1主体部181的前表面与第2主体部182的后表面相接触这样地配置二者。第1主体部181的后表面与位于第2后侧内周部102o和第3后侧内周部102p之间的台阶端面部的表面(前表面)接触。第2主体部182的前表面与第1轴承114a的外圈的后表面接触。
如图12所示,第4唇边部183配置在圆筒部102e的第2后侧内周部102o的开口侧(图12中右侧)的部分上,第5唇边部184配置在第2后侧内周部102o的开口侧相反侧(图12中左侧)的部分上。第4唇边部183的唇边头端朝向后方侧(图12中右侧)配置,第5唇边部184的唇边头端朝前方侧(图12中左侧)配置。第4唇边部183与小齿轮112的凹部112j的外周部以及位于后侧的台阶端面接触。第5唇边部184与小齿轮112的凹部112j的外周部以及位于前侧的台阶端面接触。
如图12所示,润滑脂保持部185为位于小齿轮112的凹部112j的外周且形成于第4唇边部183和第5唇边部184之间的空间部,润滑脂190由第4唇边部183的内周侧头端部一侧注入到其中。
第2轴承114b的外圈仅与安装凹部102g的内周部以及底部的一部分接触,第2轴承114b的内圈的前侧部分与筒状部112b的后部112f的外周部相支承,后侧部分与后述的用于支承卷线筒轴115的第4轴承114d的外周部相支承。另外,在第2轴承114b的内圈与安装凹部102g的底部之间形成有些许的间隙,因而,第2轴承114b的内圈不与安装凹部102g的底部接触。
如图9以及图10所示,卷线筒轴115为不锈钢合金制的轴部件,其前端部通过卸力机构60连接着卷线筒104,后端部固定着后述的往复移动机构106的滑块122。卷线筒轴115穿过小齿轮112的内周部,位于通州部112b的前部112a的前方的卷线筒轴115的外周部以及位于通州部112b的后部112f的后方的卷线筒轴115的外周部分别被第3轴承114c与第4轴承114d支承,从而能够转动。
如图10所示,第3轴承114c为安装在卷线筒轴115的外周的滚动轴承。第3轴承114c的外圈安装在螺母部件113的前端侧内周部上,内圈安装在位于筒状部112b的前部112a的前方的卷线筒轴115的外周部上。
如图10所示,第4轴承114d为合成树脂制的筒状部件,是轴套等的常用的滑动轴承。第4轴承114d的外周部安装在第2轴承114b的后端内周部上,内周部安装在卷线筒轴115的位于筒状部112b的后部112f的后方的外周部上。在此,由于第2轴承114b同时支承筒状部112b的后部112f与第4轴承114d,因而,使得卷线筒轴115的支承结构较简单。另外,第4轴承114d的后端部配置在第2轴承114b的后端部的前侧。因而,能够将第4轴承114d配置在较靠前的位置,从而能够缩短卷线筒轴115的支承结构整体的前后长度。
如图9所示,往复移动机构106用于使通过卸力机构60连接在卷线筒104的中心部的卷线筒轴115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从而使卷线筒104也在相同方向上移动。往复移动机构106为凸轮往复式(traversecam)的结构,其具有中间齿轮120、螺纹轴(带螺纹状结构的轴)121、滑块122,其中,中间齿轮120与小齿轮112的轮齿部112c相啮合;螺纹轴121安装在轮身102a上且能够以与卷线筒轴115平行的轴为中心转动;滑块122随螺纹轴121的转动而进行前后移动。滑块122与卷线筒轴115的后端部相安装,且二者之间不能产生相对转动也不能产生轴向上的相对移动。
下面对渔线轮的操作以及动作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抛竿时,由未示出的防倒转机构将转子103置于倒转禁止状态,使用者用手握住绕线导臂使绕线导臂117反转至放线状态。在绕线导臂117反转至放线状态的状态下,能够容易地将钓线从卷线筒104放出。
在此状态下,使用者用握住钓竿的手的食指勾住鱼线,并且进行抛竿动作。于是,在钓钩组件的带动下,鱼线被顺畅地放出。
抛竿结束后,在绕线导臂117维持在放线状态的状态下,若使手柄101向收线(卷线)方向转动,则转子驱动机构105使转子103向收线方向转动。若转子103向收线方向转动,则导臂反转机构118使绕线导臂117回复到收线状态。
采用上述结构的纺车式渔线轮,第1防水部件170具有第4唇边部172、第5唇边部173以及润滑脂保持部174,其中,第5唇边部173与转子103上的帽部件133c的外周部接触;润滑脂保持部174形成在小齿轮112的外周并且位于第4唇边部172与第5唇边部173之间,其中保持有润滑脂190。在此,由于第1防水部件170的第5唇边部173与第2防水部件180的第5唇边部184这二者与转子103上的帽部件133c和小齿轮12的外周部接触,因而,与现有的结构相比,不易造成帽部件133c与小齿轮112的转动摩擦的增加。此外,由于在帽部件133c的外周于第4唇边部172和第5唇边部173之间设有润滑脂保持部174,在小齿轮112的外周于第4唇边部183和第5唇边部184之间设有润滑脂保持部185,在这两个润滑脂保持部中保持有润滑脂190,因而,能够提高滚子离合器151与第1轴承114的防水性能。
[由第2实施方式变形而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
(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前面卸力式的纺车式渔线轮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各种形式的纺车式渔线轮。
(b)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防水部件170的第4唇边部172设在主体部171的位于圆筒部102e的第2前侧内周部102m的开口侧(图11中左侧)的内周部上,第5唇边部173设在主体部171的位于与第2前侧内周部102m的开口侧相反的一侧(图11中右侧)的内周部上。然而,也可以如图13所示,使第4唇边部172设在主体部171的位于与第2前侧内周部102m的开口侧相反的一侧(图11中右侧)的内周部上,第5唇边部173设在主体部171的位于圆筒部102e的第2前侧内周部102m的开口侧(图11中左侧)的内周部上。
(c)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2防水部件180的第4唇边部183配置在圆筒部102e的第2后侧内周部102o的开口侧(图12中右侧)的部分上,第5唇边部184配置在第2后侧内周部102o的开口侧相反侧(图12中左侧)的部分上。然而,也可以如图14所示,将第4唇边部183配置在圆筒部102e的第2后侧内周部102o的开口侧相反侧(图12中左侧)的部分上,第5唇边部184配置在第2后侧内周部102o的开口侧(图12中右侧)的部分上。
(d)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1防水部件170的第4唇边部172与转子103的帽部件133c的外周部之间设有间隙175,然而,也可以如图15所示,使第4唇边部172接触在转子103的帽部件133c的外周部上。
(e)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2防水部件180的第4唇边部183与小齿轮112的凹部112j的外周部接触,然而,也可以如图16所示,在第4唇边部183与凹部112j的外周部之间设置间隙186。
(f)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润滑脂保持部174中设有润滑脂190以及用于浸渍该润滑脂190的毡材制的环形部件191,然而,也可以如图17所示,不设置环形部件191,仅设有润滑脂190。
(g)可以代替第2防水部件180,在圆筒部102e的第2后侧内周部102o的内周部与小齿轮112的凹部112j的外周部之间安装两个O型圈。

Claims (15)

1.一种纺车式渔线轮,其用于安装在钓竿上且能够向前方放出渔线,包括:
渔线轮主体,其用于安装在所述钓竿上,在该渔线轮主体的前端具有筒状部;
卷线筒轴,其安装在所述渔线轮主体上且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
卷线筒,其安装在所述卷线筒轴的前端,所述渔线缠卷在该卷线筒的外周部上;
转子,其设置在所述卷线筒的外周侧,用于将所述渔线缠卷在所述卷线筒上,所述转子被支承在所述筒状部的前部且能够转动;
防水部件,其设置在所述筒状部和所述转子之间,所述防水部件用于对所述筒状部与所述转子之间进行防水,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水部件包括:
主体部,其固定在所述筒状部的内周部,且该主体部的头端部向内周侧延伸;
第1唇边部,其从所述主体部的内周侧头端部在径向上延伸而与所述转子的外周部接触;
第2唇边部,其在轴向上从所述第1唇边部的前侧向所述转子的形成于所述筒状部的前侧的后表面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3唇边部,其从所述主体部的内周侧头端部的、在前后方向上与所述第1唇边部不同的位置处在径向上向所述转子的外周部延伸;
润滑脂保持部,其形成在所述转子的外周部且位于所述第1唇边部与所述第3唇边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具有圆筒部,
所述圆筒部具有形成在前部的前壁以及形成在所述前部的内周部的凸缘安装部,
所述第1唇边部在径向上向所述凸缘安装部的外周部延伸,
所述第2唇边部在轴向上向所述前壁的后表面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凸缘安装部上安装有帽部件,
所述第1唇边部在径向上向所述帽部件的外周部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筒状部的前侧内周部设有滚子离合器,该滚子离合器用于控制所述转子的转动方向,
所述主体部固定在所述滚子离合器的前侧附近。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1唇边部以及所述第2唇边部一体形成。
7.一种纺车式渔线轮,其用于安装在钓竿上且能够向前方放出渔线,包括:
渔线轮主体,其用于安装在所述钓竿上,在该渔线轮主体的前端具有筒状部;
卷线筒轴,其安装在所述渔线轮主体上且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
卷线筒,其安装在所述卷线筒轴的前端,所述渔线缠卷在该卷线筒的外周部上;
转子,其设置在所述卷线筒的外周侧,用于将所述渔线缠卷在所述卷线筒上;
防水部件,其设置在所述筒状部和设在所述筒状部的内周部的转动部件之间,所述防水部件用于对所述筒状部与所述转动部件之间进行防水,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水部件包括:
主体部,其固定在所述筒状部的内周部,且该主体部的头端部向内周侧延伸;
第4唇边部,其从所述主体部的内周侧头端部向所述转动部件的外周部延伸;
第5唇边部,其从所述主体部的内周侧头端部的、在前后方向上与所述第4唇边部不同的位置处向所述转动部件的外周部延伸而接触该转动部件的外周部;
润滑脂保持部,其形成在所述转动部件的外周部且位于所述第4唇边部与所述第5唇边部之间,在该润滑脂保持部中保持有润滑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筒状部的前侧内周部设有滚子离合器,所述主体部固定在所述滚子离合器的前侧附近,
所述转动部件为转动方向被所述滚子离合器控制的转子,
所述第4唇边部与所述第5唇边部向所述转子的外周部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防水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筒状部的后侧内周部设有轴承,所述主体部固定在所述轴承的后侧附近,
所述转动部件为被所述轴承支承的小齿轮,
所述第4唇边部以及所述第5唇边部向所述小齿轮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4唇边部配置在所述筒状部的开口侧内周部,
所述第5唇边部配置在所述筒状部的开口侧相反侧内周部。
11.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防水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4唇边部配置在所述筒状部的开口侧相反侧内周部,
所述第5唇边部配置在所述筒状部的开口侧内周部。
12.根据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润滑脂保持部上的环形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部件为浸渍所述润滑脂的毡材制部件。
14.根据权利要求7~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4唇边部与所述第5唇边部从所述主体部的内周侧头端部分岔一体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7~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具有分体形成的第1主体部与第2主体部,
所述第4唇边部一体形成在所述第1主体部的内周侧头端部,
所述第5唇边部一体形成在所述第2主体部的内周侧头端部。
CN201310050807.1A 2012-02-10 2013-02-08 纺车式渔线轮 Active CN1032385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27430A JP5961399B2 (ja) 2012-02-10 2012-02-10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防水部材
JP2012-027430 2012-02-10
JP2012-045630 2012-03-01
JP2012045630A JP5961407B2 (ja) 2012-03-01 2012-03-01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防水部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8571A true CN103238571A (zh) 2013-08-14
CN103238571B CN103238571B (zh) 2016-10-05

Family

ID=47713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50807.1A Active CN103238571B (zh) 2012-02-10 2013-02-08 纺车式渔线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091350B2 (zh)
EP (1) EP2625954B1 (zh)
KR (1) KR101940641B1 (zh)
CN (1) CN103238571B (zh)
MY (1) MY164983A (zh)
TW (1) TWI58626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6464A (zh) * 2013-12-10 2015-06-10 株式会社岛野 纺车式绕线轮
CN104813985A (zh) * 2014-01-31 2015-08-05 古洛布莱株式会社 钓鱼用卷线器
CN105519500A (zh) * 2014-10-17 2016-04-27 株式会社岛野 钓鱼用绕线轮的防水结构
CN108064815A (zh) * 2016-11-08 2018-05-25 株式会社岛野 钓鱼用渔线轮的防水结构
CN110214760A (zh) * 2018-03-01 2019-09-10 株式会社岛野 钓具用卷线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58987B1 (en) * 2013-02-13 2016-02-16 Mark C. Vigeant Spinning fishing reel with hand grip
JP5995321B2 (ja) * 2013-02-28 2016-09-21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2014226071A (ja) * 2013-05-21 2014-12-08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5994758B2 (ja) * 2013-09-19 2016-09-21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ハーネス
JP6408339B2 (ja) * 2014-10-27 2018-10-17 株式会社シマノ 魚釣用リール
JP6419020B2 (ja) * 2015-04-28 2018-11-07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6603062B2 (ja) * 2015-07-31 2019-11-06 株式会社シマノ 魚釣用リール
KR102656377B1 (ko) * 2015-12-11 2024-04-12 가부시키가이샤 시마노 라인 롤러, 및, 그것을 가지는 낚시용 스피닝 릴
JP6700778B2 (ja) * 2015-12-25 2020-05-27 株式会社シマノ ラインローラ
JP6831194B2 (ja) * 2016-09-01 2021-02-17 株式会社シマノ ロータ駆動部防水構造および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6979785B2 (ja) * 2017-04-26 2021-12-15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6965063B2 (ja) * 2017-09-05 2021-11-10 株式会社シマノ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
US11371207B2 (en) 2018-04-25 2022-06-28 Komatsu Ltd. Work equipment for motor grader
US11346078B2 (en) 2018-04-25 2022-05-31 Komatsu Ltd. Work equipment for motor grader
JP7166095B2 (ja) * 2018-07-19 2022-11-07 シマノコンポネンツ マレーシア エスディーエヌ.ビーエッチディー.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AU2021390576A1 (en) 2020-12-03 2023-06-29 Pure Fishing, Inc. Axial pinion seal
JP2023049330A (ja) * 2021-09-29 2023-04-10 株式会社シマノ 防水構造および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7711A (zh) * 1998-02-26 1999-09-08 大和精工株式会社 垂钓用卷线轮机构
EP0986953A1 (en) * 1998-09-17 2000-03-22 Shimano Inc. Spinning reel having a water-proof structure
US20020023980A1 (en) * 2000-08-31 2002-02-28 Daiwa Seiko, Inc. Spinning reel for fishing
JP2002354974A (ja) * 2001-05-31 2002-12-10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CN1456050A (zh) * 2002-05-07 2003-11-19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绕线轮的转动支承结构
JP2012019752A (ja) * 2010-07-16 2012-02-02 Globeride Inc 魚釣用リ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17394A (en) * 1980-02-20 1981-09-14 Hitachi Ltd Two phase dynamic shift register
US4428630A (en) * 1982-07-02 1984-01-31 The Timken Company Sealed bearing and self-venting seal therefor
US4834397A (en) * 1988-05-20 1989-05-30 Taiho Kogyo Co., Ltd. Lip seal device having an annular groove
JPH0883533A (ja) * 1994-09-09 1996-03-26 Hosiden Corp 多段ロータリースイッチ
FR2759543B1 (fr) * 1997-02-17 1999-04-16 Mitchell Sports Moulinet etanche
JP3840009B2 (ja) 1999-10-14 2006-11-01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TW440425B (en) * 1999-07-14 2001-06-16 Shimano Kk Rotor drive for spinning reel and spinning reel
JP2001090844A (ja) 1999-09-21 2001-04-03 Nsk Ltd 組み合わせシールリング及び組み合わせシールリングを空間の開口端部に組み付ける方法及び軸受装置
JP4056217B2 (ja) * 2000-12-26 2008-03-05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2002218870A (ja) * 2001-01-24 2002-08-06 Shimano Inc 釣り用リールのシール構造
SG127795A1 (en) * 2005-05-31 2006-12-29 Shimano Kk Spinning reel
JP2011019408A (ja) * 2009-07-13 2011-02-03 Globeride Inc 魚釣用リール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7711A (zh) * 1998-02-26 1999-09-08 大和精工株式会社 垂钓用卷线轮机构
EP0986953A1 (en) * 1998-09-17 2000-03-22 Shimano Inc. Spinning reel having a water-proof structure
US20020023980A1 (en) * 2000-08-31 2002-02-28 Daiwa Seiko, Inc. Spinning reel for fishing
JP2002354974A (ja) * 2001-05-31 2002-12-10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CN1456050A (zh) * 2002-05-07 2003-11-19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绕线轮的转动支承结构
JP2012019752A (ja) * 2010-07-16 2012-02-02 Globeride Inc 魚釣用リール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6464A (zh) * 2013-12-10 2015-06-10 株式会社岛野 纺车式绕线轮
TWI632847B (zh) * 2013-12-10 2018-08-21 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紡車式捲線器
CN104813985A (zh) * 2014-01-31 2015-08-05 古洛布莱株式会社 钓鱼用卷线器
CN104813985B (zh) * 2014-01-31 2017-05-17 古洛布莱株式会社 钓鱼用旋压式卷线器以及双轴承卷线器
CN105519500A (zh) * 2014-10-17 2016-04-27 株式会社岛野 钓鱼用绕线轮的防水结构
CN105519500B (zh) * 2014-10-17 2020-07-14 株式会社岛野 钓鱼用绕线轮的防水结构
CN108064815A (zh) * 2016-11-08 2018-05-25 株式会社岛野 钓鱼用渔线轮的防水结构
CN108064815B (zh) * 2016-11-08 2021-08-06 株式会社岛野 钓鱼用渔线轮的防水结构
CN110214760A (zh) * 2018-03-01 2019-09-10 株式会社岛野 钓具用卷线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25954B1 (en) 2016-09-14
EP2625954A1 (en) 2013-08-14
MY164983A (en) 2018-02-28
KR20130092448A (ko) 2013-08-20
US20130206889A1 (en) 2013-08-15
US9091350B2 (en) 2015-07-28
CN103238571B (zh) 2016-10-05
TWI586268B (zh) 2017-06-11
TW201336406A (zh) 2013-09-16
KR101940641B1 (ko) 2019-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38571A (zh) 纺车式渔线轮
CN1926977B (zh) 旋压式绕线轮的往复移动机构
JP4804279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2007189982A5 (zh)
CN104365567B (zh) 纺车式绕线轮
CN103907577B (zh) 双轴承绕线轮
JP2013179882A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防水部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TWI604789B (zh) 釣魚用捲線器的往復移動機構
JP2017147959A (ja) 両軸受リール、及びそのレベルワインド機構
EP2371214A1 (en) Master gear assembly
KR20140036946A (ko) 스피닝 릴
TW201204244A (en) Spinning reel fishing line guide mechanism
US9226487B2 (en) Fishing reel gear attachment structure
CN104509505B (zh) 垂钓用绕线轮的往复移动机构
JP2004113086A (ja)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4476128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マスターギア
CN103931575B (zh) 纺车式渔线轮
JP3999721B2 (ja) 魚釣用リ−ル
JP2003225040A5 (zh)
TWI272062B (en) Fishing line guide mechanism for spinning reel
JP2003225040A (ja) 釣り用リールの動力伝達装置
CN101385450B (zh) 纺车式渔线轮
US10624327B2 (en) Dual-bearing reel
JP2014121279A5 (zh)
JP2014121284A5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