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3783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3783A
CN103223783A CN2013100659550A CN201310065955A CN103223783A CN 103223783 A CN103223783 A CN 103223783A CN 2013100659550 A CN2013100659550 A CN 2013100659550A CN 201310065955 A CN201310065955 A CN 201310065955A CN 103223783 A CN103223783 A CN 1032237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p lid
record
mentioned
paper outlet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595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23783B (zh
Inventor
目黑启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237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37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237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37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2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sliding enclosures, e.g. sliding keyboard or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6Hermetically-sealed casings
    • H05K5/069Other details of the casing, e.g. wall structure, passage for a connector, a cable, a sh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具备:滑盖,相对于设备壳体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而且将设置于上述设备壳体的记录纸排出口以可开闭的方式进行封闭;防水密封件,设置于该滑盖和位于上述记录纸排出口周围的部位的上述设备壳体中的一方,在上述滑盖封闭了上述记录纸排出口时,包围上述记录纸排出口地配置在上述滑盖和上述设备壳体之间;以及引导部件,在上述滑盖的滑动动作中时,使上述防水密封件不接触于上述防水密封件所面对的上述滑盖和上述设备壳体中的另一方,在上述滑盖将记录纸排出口封闭而结束了滑动动作时,将上述防水密封件夹设在上述滑盖和设备壳体之间。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信息终端机、便携型个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例如,已知在具有打印机的便携型电子设备中如日本特开2007-210133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构成为:将设置于设备壳体上的记录纸收纳部通过打印机罩以可开闭的方式封闭,在该状态下,在收纳于记录纸收纳部中的记录纸上打印信息,将该已打印的记录纸从设备壳体的记录纸排出口依次排出。 
在具有这样的打印机的便携型电子设备中,雨天在屋外携带时,雨水等水滴容易从记录纸排出口浸入打印机部,因此人们探讨将记录纸排出口通过盖体以可开闭的方式封闭。 
但是,如果仅配设将记录纸排出口以可开闭的方式封闭的盖体,虽然能够防止雨水等水滴直接从记录纸排出口浸入,但仍然担心附着于盖体的雨水等水滴绕到盖体的内表面侧而从记录纸排出口浸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能够通过滑盖防止水滴从记录纸排出口浸入,并且,能够使滑盖顺滑地滑动,而且能够防止配设于滑盖上的防水密封件的磨耗而提高防水密封件的耐久性。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具备:滑盖,相对于设备壳体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而且将设置于上述设备壳体的记录纸排出口以可开闭的方式进行封闭;防水密封件,设置于该滑盖和位于上述记录纸排出口周围的部位的上述设备壳体中的一方,在上述滑盖封闭了上述记录纸排出口时,包围上述记录纸排出口地配置在上述滑盖和上述设备壳体之间;以及引导部件,在上述滑盖的滑动动作中时,使上述防水密封件不接触于上述防水密封件所面对的 上述滑盖和上述设备壳体中的另一方,在上述滑盖将记录纸排出口封闭而结束了滑动动作时,将上述防水密封件夹设在上述滑盖和设备壳体之间。 
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滑盖防止水滴从记录纸排出口浸入,并且能够使滑盖顺滑地滑动,而且能够防止设置于滑盖的防水密封件的磨耗,能够提高防水密封件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用于便携信息终端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便携信息终端机中将打印机罩打开并使其竖立在设备壳体上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3(a)和图3(b)示出了图1所示的便携信息终端机中的盖开闭装置,图3(a)是表示打印机罩关闭状态下的盖开闭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侧视图,图3(b)是表示在该状态下位于设备壳体内的盖开闭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4(a)和图4(b)示出了在图3所示的便携信息终端机中对操作部件进行旋转操作而使锁止部件将打印机罩稍稍上推的状态下的盖开闭装置,图4(a)是表示该状态下的盖开闭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4(b)是表示在该状态下位于设备壳体内的盖开闭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5(a)和图5(b)示出了图1所示的便携信息终端机中的打印机部,图5(a)表示使该打印机部的滑盖滑动而使记录纸排出口开放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俯视图,图5(b)表示使该打印机部的滑盖滑动而将记录纸排出口封闭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表示在图5(a)所示的打印机部中将滑盖卸下后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7(a)和图7(b)示出了图5(a)所示的滑盖,图7(a)为其放大俯视图,图7(b)为其放大背面图; 
图8为沿图5(a)所示的打印机部的A-A线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9(a)~图9(c)示出了图8所示的打印机部中的滑盖的滑动状态, 图9(a)是表示滑盖朝向记录纸排出口侧稍稍滑动了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9(b)是表示滑盖滑动而接近记录纸排出口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9(c)是表示滑盖滑动而将记录纸排出口封闭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10(a)和图10(b)示出了沿图5(a)所示的打印机部的B-B线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10(a)是表示滑盖完全打开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10(b)是表示滑盖滑动而将记录纸排出口封闭、卡合突起部被按压突起部下压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10,对本发明用于便携信息终端机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便携信息终端机如图1和图2所示,具备设备壳体1。该设备壳体1包括上部壳体2和下部壳体3。 
该设备壳体1如图1和图2所示,整体形成为纵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较长的大致长方形的箱形状。在该情况下,设备壳体1构成为,其基部侧(图1的左侧)形成为宽度窄的握持部1a,前端侧(图1的右侧)形成为宽度大的打印机搭载部1b。在该设备壳体1的上部壳体2中的握持部1a,设置输入显示部4和键输入部5。 
输入显示部4构成为,在显示面板的表面配置透明的触摸面板,显示于显示面板中的信息透过透明的触摸面板而能被观看,用户一边观看该显示的信息一边对触摸面板进行触摸操作,由此,能够输入信息。另外,键输入部5包括数字键、功能键等各种键,构成为通过键操作而输入信息。 
另外,在该设备壳体1的上部壳体2中的打印机搭载部1b,如图1~图3所示,设置打印机部6。该打印机部6包括:记录纸收纳部7,设置于打印机搭载部1b中的设备壳体1内;打印头8,一边依次抽出收纳于该记录纸收纳部7中的记录纸(图中未示出)一边打印信息;以及打印机罩9,以可开闭的方式将记录纸收纳部7封闭。 
记录纸收纳部7如图1~图3所示那样构成为,在设备壳体1内形成为大致半圆弧状的凹部形状,在其内部,卷状的记录纸(图中未示出)以可旋转的状态收纳。在该情况下,在设备壳体1的上部壳体2,与记录纸收 纳部7相对应地设置有记录纸插入口2a。打印头8为热敏打印头,如图3(b)所示,在位于输入显示部4侧的设备壳体1内与记录纸收纳部7相面对地设置。 
打印机罩9如图1~图3所示,形成为朝向上侧以大致圆弧状弯曲突出的弯曲面。该打印机罩9的周缘部形成为与上部壳体2的打印机插入口2a的外周相对应的框状。 
在该情况下,在打印机罩9中的框状的周缘部,除了位于打印头8侧的缘部,即与后述的打印机纸排出口22相对应的部位以外,设置有防水密封件9a。该防水密封件9a构成为,在打印机罩9将记录纸收纳部7封闭而关闭时,与上部壳体2的打印机插入口2a的外周弹性接触。 
另外,在该打印机罩9中的位于输入显示部4侧的端部的内表面上,如图2所示,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有压辊10。 
该压辊10如图2和图3所示那样构成为,在打印机罩9将记录纸收纳部7封闭而关闭时,以与打印头8接触或接近的状态配置。 
由此,打印头8构成为,在该打印头8和压辊10之间被送入有记录纸,一边将该送入的记录纸向压辊10按压一边打印信息。 
而且,该打印机罩9如图2所示那样构成为,通过盖开闭装置11,以可开闭的方式将记录纸收纳部7封闭。 
该盖开闭装置11如图2~图4所示,具备:一对旋转支承轴12,将打印机罩9支承成能够相对于设备壳体1进行旋转;一对操作部件13,以可操作的方式安装于设备壳体1,露出在设备壳体1的外部;以及一对锁止部件14,在将记录纸收纳部7封闭时,将打印机罩9锁止。 
一对旋转支承轴12如图2所示,在位于设备壳体1的长边方向的端部的两侧分别设置。 
该旋转支承轴12构成为,弯折成大致L字状,其一端部旋转自如地安装于设备壳体1,另一端部旋转自如地安装于打印机罩9。 
即,该旋转支承轴12如图2所示,其一端部旋转自如地安装于设备壳体1内的隔着夹持记录纸收纳部7而位于与打印头8相反一侧的端部,另一端部旋转自如地安装于打印机罩9的位于与压辊10相反一侧的端部。 
在该情况下,在一对旋转支承轴12所存在的设备壳体1的两侧部,设 置有供旋转支承轴12插入的轴收纳部12a。 
由此,如图2所示,打印机罩9在以一对旋转支承轴12为中心进行旋转而打开时,一对旋转支承轴12以将打印机罩9的位于与压辊10相反一侧的端部上抬的方式进行旋转从而使打印机罩9的位于压辊10侧的端部朝向上方进行旋转移动的同时,该打印机罩9以在设备壳体1的位于旋转支承轴12侧的端部上立起的状态打开。 
如图3和图4所示,一对操作部件13具备:旋转轴部15,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设备壳体1的两侧部;以及操作杆部16,露出在设备壳体1的外部,用于使旋转轴部15旋转。 
在该情况下,旋转轴部15在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设备壳体1的侧部的状态下,外端部向设备壳体1的外部突出,内端部向设备壳体1内突出。该旋转轴部15构成为,与安装于该外端部的操作杆部16的旋转操作相应地进行旋转。 
另外,如图1~图3所示,操作杆部16构成为,形成为大致椭圆形状,其一端部安装于旋转轴部15的外端部,位于与该一端部相反一侧的前端部16a以朝向打印机罩9的旋转中心即旋转支承轴12侧突出的状态而配置,在该状态下,前端部16a沿上下方向进行旋转移动。 
如图3和图4所示,一对锁止部件14具备:连动旋转部17,通过操作部件13的旋转操作而旋转;锁止部20,设置于该连动旋转部17,在打印机罩9将记录纸收纳部7封闭的状态时,与打印机罩9的卡合部18卡合而将打印机罩9锁止;以及上推部21,设置于连动旋转部17,在锁止部20对打印机罩9的锁止被解除时,将打印机罩9向打开方向上推。 
在该情况下,在打印机罩9的两侧,如图2~图4所示,一对卡合部18朝向锁止部件14突出地设置。 
该一对卡合部18设置有槽部18a,该槽部18a朝向与打印机罩9的开闭方向正交的方向、即旋转支承轴12侧开放。 
连动旋转部17安装于操作部件13的旋转轴部15的内端部,与操作杆部16的旋转操作相应地进行旋转。 
如图2~图4所示,锁止部20是朝向与打印机罩9的开闭方向正交的方向、即与旋转支承轴12相反一侧突出的突起部,设置于连动旋转部17 的外周部。 
该锁止部20构成为,在打印机罩9将记录纸收纳部7封闭时,插入在打印机罩9的卡合部18设置的槽部18a中而将卡合部18下拉,由此,将打印机罩9向设备壳体1推压。 
如图3和图4所示,上推部21是朝向与打印机罩9的开闭方向正交的方向、即与旋转支承轴12相反一侧突出地设置的突起部。 
即,该上推部21构成为,在连动旋转部17中的比锁止部20靠旋转轴部15侧的部位,该上推部21的突出长度与锁止部20相比更长地形成,在锁止部20插入而卡合于打印机罩9的卡合部18的槽18a时,上推部21以接近卡合部18下侧的状态而配置。 
由此,该上推部21如图2和图4(b)所示那样构成为,在打开打印机罩9时,若通过操作部件13的旋转操作而使连动旋转部17沿顺时针方向旋转、锁止部20与卡合部18的槽部18a脱离,则伴随连动旋转部17的旋转,该上推部21将卡合部18上推,由此,将打印机罩9向打开方向上推。 
另外,该上推部21如图1和图3(b)所示那样构成为,在关闭打印机罩9时,打印机罩9的卡合部18从上方抵接而下压该上推部21,由此,使连动旋转部17沿逆顺时针方向旋转,使锁止部20插入而卡合于卡合部18的槽部18a,将打印机罩9向设备壳体1推压而关闭。 
在打印机罩9上,如图1和图3所示,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有滑盖23,该滑盖23以可开闭的方式将记录纸排出口22封闭。 
在该情况下,记录纸排出口22用于将通过打印头8打印了信息的记录纸排到设备壳体1的上方,在关闭了打印机罩9时,与打印头8和压辊10相面对的部位相对应地设置成狭缝形状。 
即,该记录纸排出口22如图1~图6所示,在打印机罩9将记录纸收纳部7封闭而关闭的状态时,跨及打印机罩9和设备壳体1的上部壳体2的两者而设置。 
另外,该记录纸排出口22构成为,在打印机罩9将记录纸收纳部7开放而打开的状态时,仅仅位于设备壳体1的上部壳体2。 
此外,在打印机罩9上,如图5~图8所示,设置以可滑动的方式配 置滑盖23的盖收纳凹部24。 
滑盖23形成为比狭缝形状的记录纸排出口22稍大的带板状,在打印机罩9的盖收纳凹部24内,通过盖安装部件25安装成可沿设备壳体1的长边方向滑动。 
在该滑盖23的上表面,如图5和图7所示,设置防滑部23a。 
此外,在该滑盖23的下表面,如图7和图8所示,设置一对引导凸起部27,该一对引导凸起部27以可移动的方式插入于在打印机罩9的盖收纳凹部24设置的一对导孔26中。 
在该情况下,如图6所示,一对导孔26是在打印机罩9的盖收纳凹部24内沿设备壳体1的长边方向较长地形成的长孔。 
盖安装部件25如图8所示,具有头部25a和螺纹部25b,配置成如下状态:螺纹部25b螺止于插入在打印机罩9的导孔26中的滑盖23的引导凸起部27的螺纹孔27a中,头部25a不与打印机罩9的下表面接触。 
通过该结构,滑盖23能够不从打印机罩9的盖收纳凹部24内向上方脱离地滑动。 
另外,在该滑盖23的下表面,如图7~图9所示,防水密封件28与记录纸排出口22的周围相对应地设置。 
该防水密封件28由橡胶、弹性体等弹性材料构成,在滑盖23的下表面以大致长方形状配置。 
即,该防水密封件28以在滑盖23将记录纸排出口22封闭时包围记录纸排出口22的外周的方式,与记录纸排出口22的外周相对应地设置于滑盖23的下表面。 
在该情况下,在记录纸排出口22的外周,如图8所示,包围记录纸排出口22的外周地设置有防水密封件28所压接的压接部22a。 
该压接部22a构成为,设置于位于记录纸排出口22外周缘的上部壳体2的缘部和位于记录纸排出口22外周缘的打印机罩9的盖收纳凹部24的缘部这两者,包围记录纸排出口22的外周。 
此外,该滑盖23构成为,如图7~图9所示,在打印机罩9的盖收纳凹部24内滑动时,通过引导部件29对上下方向的位置进行控制。 
即,该引导部件29构成为,在滑盖23的滑动动作时,使防水密封件 28不与打印机罩9的盖收纳凹部24的上表面接触,在滑盖23将记录纸排出口22封闭而滑动动作结束时,使防水密封件28与位于记录纸排出口22外周缘的压接部22a接触。 
在该情况下,引导部件29如图6~图9所示,具备:引导突起部30,设置于滑盖23的下表面;以及导轨部31,设置于打印机罩9的盖收纳凹部24的上表面,一边将引导突起部30上推一边对其进行引导。 
引导突起部30在滑盖23的位于防水密封件28的长边方向上的外部侧的下表面,朝向其下侧以大致半圆弧状突出而形成。 
导轨部31如图6和图8所示,在打印机罩9的盖收纳凹部24的上表面沿滑盖23的滑动方向设置。 
该导轨部31构成为,在关闭滑盖23时,一边沿打印机罩9的弯曲面缓缓地倾斜一边对滑盖23的引导突起部30进行引导之后,大致水平地对引导突起部30进行引导,使滑盖23配置在记录纸排出口22上方。 
即,该导轨部31形成为,在从如图8所示那样滑盖23相对记录纸排出口22离开最远的位置起至如图9(b)所示那样滑盖23接近记录纸排出口22的位置为止之间,以使防水密封件28不与盖收纳凹部24的上表面接触的方式一边将引导突起部30上推一边对其进行引导。 
此外,该导轨部31构成为,如图9(b)所示,在滑盖23覆盖记录纸排出口22时,将引导突起部30与滑盖23一起上推,使防水密封件28移动到位于记录纸排出口22外周缘的压接部22a上,此外,如图9(c)所示,在滑盖23覆盖记录纸排出口22而完全地将其封闭时,使引导突起部30落入记录纸排出口22中,使防水密封件28与位于记录纸排出口22外周缘的压接部22a接触。 
另一方面,在位于记录纸排出口22缘部的设备壳体1的上部壳体2,如图5和图10所示,朝向滑盖23突出地设置有按压突起部32。 
此外,在滑盖23设置有卡合突起部33,该卡合突起部33在滑盖23将记录纸排出口22封闭而滑动动作结束时,被按压突起部32朝向上部壳体2的上表面推压。 
即,如图5所示,上部壳体2的按压突起部32在位于记录纸排出口22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的、上部壳体2的端部的两侧分别朝向滑盖23侧突 出地设置。 
滑盖23的卡合突起部33构成为,如图5和图10(a)所示,在滑盖23覆盖记录纸排出口22时,在滑盖23的引导突起部30被导轨部31上推的状态下,朝向按压突起部32的下侧而移动。 
此外,该卡合突起部33构成为,如图5和图10(b)所示,在滑盖23的引导突起部30在导轨部31的水平部分上移动、滑盖23覆盖记录纸排出口22而将其完全封闭时,与设备壳体1的按压突起部32的下侧抵接而被按压突起部32下压,由此,将防水密封件28压接于位于记录纸排出口22外周缘的压接部22a上。 
由此,该滑盖23构成为,如图5(b)和图9(c)所示,在没有使用打印机部6时,使该滑盖23向输入显示部4侧滑动而将记录纸排出口22封闭,将防水密封件28压接于位于记录纸排出口22外周缘的压接部22a上,由此,防止雨水等水滴从记录纸排出口22侵入设备壳体1内。 
此外,该滑盖23构成为,如图5(a)和图8所示,在使用打印机部6时,使该滑盖23向与输入显示部4相反的一侧滑动而将记录纸排出口22开放,由此,将被打印头8打印了信息的记录纸从记录纸排出口22排到设备壳体1的外部。 
但是,该滑盖23构成为,如图6和图7所示,通过盖位置限制部件34限制该滑盖23的滑动位置。 
该盖位置限制部件34具备:第1、第2的各限制突起部35a、35b,设置于打印机罩9的盖收纳凹部24内;弹性接触突起部36,设置于滑盖23的下表面,该弹性接触突起部36的位置通过第1、第2的各限制突起部35a、35b而限制。 
在该情况下,第1限制突起部35a构成为,如图6所示,设置于打印机罩9的盖收纳凹部24内的位于记录纸排出口22侧的部位,在滑盖23滑动而将记录纸排出口22封闭时,产生咔哒感地将滑盖23的弹性接触突起部36卡止,由此,限制滑盖23的关闭位置。 
另外,第2限制突起部35b构成为,如图6所示,设置于打印机罩9的盖收纳凹部24内的与记录纸排出口22侧离开的位置,在滑盖23滑动而将记录纸排出口22开放时,产生咔哒感地将滑盖23的弹性接触突起部36 卡止,由此,对滑盖23的打开位置进行限制。 
此外,滑盖23的弹性接触突起部36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如图7(b)所示,在滑盖23的下表面的与记录纸排出口22离开的位置以圆筒状设置,在滑盖23滑动而将记录纸排出口22封闭时,通过第1限制突起部35a被进行位置限制,另外在滑盖23滑动而将记录纸排出口22开放时,通过第2限制突起部35b而被进行位置限制。 
另一方面,该打印机部6如图8所示设置有检测部37,该检测部37在滑盖23滑动而将记录纸排出口22开放时,输出用于使打印成为可能的检测信号。 
该检测部37是检测磁场的磁性传感器,在与打印机罩9的盖收纳凹部24对应的部位,设置于位于与记录纸排出口22离开最远的位置的设备壳体1的内部。 
即,该检测部37如图8所示,在滑盖23滑动而将记录纸排出口22开放时,通过设置于滑盖23侧的磁铁38接近而位于检测部37的上方,而检测该磁铁38的磁场,将该检测信号作为电信号输出。 
在该情况下,磁铁38安装于设置在安装部件25上的安装支承板39,该安装部件25用于将滑盖23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于打印机罩9。 
下面对这样的便携信息终端机中的打印机部6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通过打印机部6而将显示于设备壳体1的输入显示部4中的信息打印于记录纸上的情况下,首先,使打印机罩9的滑盖23滑动,将记录纸排出口22开放。 
此时,在打印机罩9覆盖记录纸收纳部7而关闭了的状态下,预先在打印头8和压辊10之间配置记录纸。 
在该状态下,如果打印头8开始打印,则显示于输入显示部4的信息按照每1行被打印于记录纸,压辊10旋转,已打印的记录纸从记录纸排出口22依次排出,并且,收纳于该记录纸收纳部7中的卷状的记录纸被依次送入打印头8和压辊10之间,在该送入的记录纸上依次打印接下来的信息。 
这样,在记录纸上打印信息,将记录纸从记录纸排出口22排到外部。 
另外,在不通过该便携信息终端机的打印机部6进行打印的情况下,在关闭了打印罩9的状态下,使滑盖23滑动而通过滑盖23将记录纸排出 口22封闭,由此,即使雨天时携带于屋外的情况下,通过滑盖23,也能够不受到雨水等水滴的影响而良好地进行携带。 
此时,若将滑盖23朝向记录纸排出口22滑动,则首先,滑盖23的弹性突起部36抵抗打印机罩9的盖收纳凹部24内的第2位置限制突起部35b的位置限制而移动,并且滑盖23的引导突起部30被导轨31引导而移动。 
即,若滑盖23的弹性突起部36与第2位置限制突起部35b脱离,引导突起部30在导轨部31上移动,则在滑盖23被引导突起部30上推、防水密封件28不与盖收纳凹部24的上表面接触的状态下,滑盖23从与记录纸排出口22离开最远的位置移动到接近记录纸排出口22的位置。 
若这样滑盖23移动到接近记录纸排出口22的位置,则设置于打印机罩9的盖安装部件25上的安装支承板39的磁铁38与滑盖23一起地移动,因此该磁铁38从设置于设备壳体1内的检测部37离开。 
因此,检测部37无法检测到磁铁38的磁场,不输出用于使打印成为可能的检测信号。由此,打印机部6停止以不进行动作。 
并且,在滑盖23的引导突起部30到达导轨部31的大致水平的部分时,引导突起部30在导轨部31的大致水平的部分上移动,使设置于滑盖23上的防水密封件28朝向位于记录纸排出口22外周缘的压接部22a上方移动。 
此时,滑盖23覆盖记录纸排出口22,并且设置于该滑盖23上的卡合突起部33朝向上部壳体2的按压突起部32的下侧移动。 
在该状态下,滑盖23进一步向封闭记录纸排出口22的方向移动,在滑盖23覆盖记录纸排出口22而将其完全地封闭时,滑盖23的弹性突起部36被打印机部9的盖收纳凹部24内的第1位置限制突起部35a进行位置限制,并且滑盖23的引导突起部30在导轨部31的水平部分落入。 
此时,滑盖23的弹性突起部36弹力地通过第1位置限制突起部35a而被进行位置限制,由此,将滑盖23限制在关闭位置。 
另外,此时,设置于滑盖23上的卡合突起部33被上部壳体2的按压突起部32下压,因此,防水密封件28压接于位于记录纸排出口22外周缘的压接部22a上。 
由此,记录纸排出口22在被滑盖23封闭的状态下,通过防水密封件28而密闭。 
由此,即使雨天时在屋外携带便携信息终端机,也能够防止雨水等水滴从记录纸排出口22侵入。 
即,通过滑盖23,能够防止防止雨水等水滴直接从记录纸排出口22侵入,并且通过防水密封件28,能够防止附着于滑盖23上的水滴绕到滑盖23的下表面侧,因此,能够不受到雨水等水滴的影响而良好地进行携带。 
此外,在将记录纸排出口22开放时,使滑盖23向从记录纸排出口22离开的方向滑动。 
此时,首先,滑盖23的弹性突起部36抵抗第1位置限制突起部35a的位置限制而移动,并且伴随该滑盖23的滑动,滑盖23的卡合突起部33从上部壳体2的按压突起部32的下侧脱离,滑盖23的引导突起部30被导轨部31上推,从而滑盖23移动。 
此时,通过滑盖23被引导突起部30上推,从而滑盖23的防水密封件28浮起在打印机罩9的盖收纳凹部24的上方。 
在该状态下,若使滑盖23朝向从记录纸排出口22离开的方向进一步滑动,则滑盖23的引导突起部30一边被导轨部31朝向斜上方引导一边进行移动。 
这样,在引导突起部30在导轨部31上朝向斜上方而移动的期间,滑盖23被引导突起部30上推。因此,在防水密封件28不与盖收纳凹部24的上表面接触的状态下,滑盖23从记录纸排出口22侧离开而将记录纸排出口22开放。 
接着,如果滑盖23从记录纸排出口22离开,则设置于滑盖23的盖安装部件25上的安装支承板36的磁铁38与滑盖23一起地移动,该磁铁38向设置于设备壳体1内的检测部37的上方接近。 
因此,检测部37检测到磁铁38,输出用于使打印成为可能的检测信号。由此,将打印机部6设为能够机械能打印动作的状态。 
另外,此时,滑盖23的弹性突起部36被第2位置限制突起部35b进行位置限制,将滑盖23限制在打开位置。 
但是,在更换收纳于该打印机部6的记录纸收纳部7中的记录纸时,对在设备壳体1的两侧露出的操作部件13的操作杆部16进行旋转操作,从而打印机罩9打开。 
此时,若使操作杆部16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则旋转轴部15旋转,伴随旋转轴部15的旋转,锁止部件14的连动旋转部17沿顺时针方向旋转,锁止部20从打印机罩9的卡合部18的槽部18a脱离。 
于是,伴随连动旋转部17的旋转,锁止部件14的上推部21进行旋转移动,由此,将打印机罩9的卡合部18上推。 
由此,打印机罩9被锁止部件14的上推部21上推,以旋转支承轴12为中心向打开方向旋转,浮起在设备壳体1上。 
将该浮起的打印机罩9上拉,使其以旋转支承轴12为中心向打开方向旋转,使打印机罩9竖起于设备壳体1上。由此,能够更换卷状的记录纸。 
这样,根据该便携信息终端机中的记录纸排出口22的防滴构造,具备:滑盖23,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于设备壳体1的打印机罩9,以可开闭的方式将记录纸排出口22封闭;防水密封件28,设置于该滑盖23,在滑盖23封闭了记录纸排出口22时,将记录纸排出口22包围;引导部件29,在滑盖23的滑动动作中时,使防水密封件28不与打印机罩9接触,在滑盖23将记录纸排出口22封闭而结束了滑动动作时,将防水密封件28夹设在滑盖23和设备壳体1之间;通过具有上述各部,能够防止水滴从记录纸排出口22浸入,能够提高防水密封件28的耐久性。 
即,在该记录纸排出口22的防滴构造中,在滑盖23封闭了记录纸排出口22时,能够将防水密封件28夹设在滑盖23和设备壳体1侧的压接部22a之间。 
通过该结构,即使雨水等水滴附着于滑盖23,也能够可靠地防止该附着的水滴绕到滑盖23的下表面侧而从记录纸排出口22浸入。 
另外,在该记录纸排出口22的防滴构造中,在滑盖23滑动而将记录纸排出口22封闭时,设置于滑盖23上的防水密封件28通过引导部件29而不与打印机罩9接触,能够使滑盖23滑动,因此,能够通过滑盖23的滑动动作防止防水密封件28磨耗,由此,能够提高防水密封件28的耐久性。 
在该情况下,在位于记录纸排出口22缘部的上部壳体2,朝向滑盖23突出地设置有按压突起部32,滑盖23设置有卡合突起部33,该卡合突起部33在滑盖23将记录纸排出口22封闭而滑动动作结束时,被按压突起部 32朝向上部壳体2上方按压。 
因此,在滑盖23将记录纸排出口22封闭而结束了滑动动作时,能够将防水密封件28可靠地夹持压接于滑盖23和设备壳体1侧的压接部22a之间,由此,能够可靠且良好地将记录纸排出口22封闭。 
另外,在该便携信息终端机中的记录纸排出口22的防滴构造中,在设备壳体1中设置用于收纳记录纸的记录纸收纳部7,并且设置以可开闭地覆盖该记录纸收纳部7的打印机罩9,滑盖23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于打印机罩9。 
通过该结构,即使设备壳体1设置用于收纳记录纸的记录纸收纳部7,通过打印机罩9,也能够以可开闭的方式将记录纸收纳部7封闭,并且即使设备壳体1设置打印机罩9,也能够在将该打印机罩9关闭的状态下使滑盖23滑动而将记录纸排出口22封闭,因此,能够可靠且良好地将记录纸排出口22封闭。 
此外,在滑盖23封闭了记录纸排出口22时,由于滑盖23的卡合突起部33被设备壳体1的按压突起部32按压,因此打印机罩9不会自己随意打开。 
由此,即使雨天时在屋外携带,也能够在确保防滴性的状态下安全且良好地进行携带。 
在该情况下,打印机罩9设置有以可滑动的方式配置滑盖23的盖收纳凹部24,因此即使将滑盖23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打印机罩9,也能够使滑盖23在盖收纳凹部24内滑动。 
此外,滑盖23几乎不从打印机罩9上突出,因此在携带便携信息终端机时,滑盖23不会构成对用户的妨碍也不会钩挂于物体,能够紧凑且良好地携带便携信息终端机。 
而且,在记录纸排出口22的防滴构造中,引导部件29具备:引导突起部30,设置于滑盖23的下表面;导轨部31,设置于滑盖23滑动的打印机罩9,一边将引导突起部30上推一边对其进行引导。 
通过该结构,在滑盖23的滑动动作中时,使防水密封件28不与打印机罩9接触,能够使滑盖23顺滑地滑动。 
此外,在滑盖23将记录纸排出口22封闭而结束了滑动动作时,能够 将防水密封件28夹持压接于滑盖23和设备壳体1侧的压接部22a之间。 
即,导轨部31能够以在滑盖23接近记录纸排出口22之前使防水密封件28不与打印机罩9的盖收纳凹部24的上表面接触的方式,顺滑地引导滑盖23。 
另外,在滑盖23覆盖记录纸排出口22时,能够将引导突起部30与滑盖23一起上推,能够使防水密封件28移动到位于记录纸排出口22外周缘的压接部22a上。 
因此,滑盖23覆盖记录纸排出口22而将其完全封闭时,使引导突起部30落下,能够使防水密封件28可靠地接触于位于记录纸排出口22外周缘的压接部22a上。 
此外,在该记录纸排出口22的防滴构造中,具备检测部37,该检测部37在滑盖23滑动而将记录纸排出口22开放时,输出用于使打印成为可能的检测信号。 
因此,在滑盖23将记录纸排出口22开放时,能够通过来自检测部37的检测信号设为打印机部6的打印头8可动作的状态。 
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在错误地关闭了滑盖23的状态下打印机部6进行打印,由此,能够防止记录纸的纸的卡塞。 
在该情况下,检测部37为检测磁场的磁性传感器,在滑盖23打开了记录纸排出口22时,设置在设备壳体1内的位于设置于滑盖23上的磁铁38所对应的部位。 
通过该结构,在滑盖23将记录纸排出口22封闭的状态时,磁铁38从检测部37离开,因此检测部37检测不到磁铁38的磁场,不输出检测信号。因此,打印机部6以不动作的方式可靠地停止。 
另外,在滑盖23将记录纸排出口22打开,磁铁38位于检测部37上时,检测部37检测到磁铁38的磁场,输出检测信号,因此能够将打印机部6设为可动作的状态。 
此外,在该记录纸排出口22的防滴构造中,具备盖位置限制部件34,该盖位置限制部件34在滑盖23滑动而封闭了记录纸排出口22时,限制滑盖23的关闭位置,并且在滑盖23滑动而将记录纸排出口22开放时,限制滑盖23的打开位置。 
通过该结构,在滑盖23将记录纸排出口22封闭时,能够将滑盖23的位置可靠地限制于关闭位置。 
另外,在滑盖23打开了记录纸排出口22时,能够将滑盖23的位置可靠地限制于打开位置,由此,能够以使滑盖23自己随意滑动的方式,良好对滑盖23进行位置限制。 
在该情况下,盖位置限制部件34具备:第1、第2各限制突起部35a,35b,设置于打印机罩9的盖收纳凹部24内;弹性接触突起部36,设置于滑盖23的下表面,通过第1,第2各限制部件35a、35b而被进行位置限制。 
通过该结构,在滑盖23封闭了记录纸排出口22时,通过第1限制突起部35a对滑盖23的弹性接触突起部36进行位置限制,能够可靠地将滑盖23限制在关闭位置。 
此外,在滑盖23将记录纸排出口22开放而打开了记录纸排出口22时,通过第2限制突起部35b对滑盖23的弹性接触突起部36的位置进行限制,能够可靠地将滑盖23限制在打开位置。 
此外,在该便携信息终端机中,在打开打印机罩9时,若通过盖开闭器11的操作部件13的旋转操作而使锁止部件14的连动旋转部17旋转,则伴随该连动旋转部17的旋转,锁止部20旋转移动,能够解除卡合部18对打印机罩9的锁止。 
此外,在该状态下,若连动旋转部17进一步旋转,则伴随该连动旋转部17的旋转,上推部21旋转移动,将打开打印机罩9的卡合部18上推而能够打开打印机罩9。 
通过该结构,仅仅通过对操作部件13进行旋转操作,就能够作为一系列的动作而连续地进行锁止部件14对打印机罩9的锁止的锁止解除操作和打印机罩9的打开操作。 
再有,在该便携信息终端机中,在将打开打印机罩9关闭时,若打印机罩9覆盖记录纸收纳部7地配置于设备壳体1上,则打印机罩9的卡合部18与锁止部件14的上推部21抵接。 
因此,在该状态下,若将打开打印机罩9的端部下压,则锁止部件14的上压部21被打印机罩9的卡合部18下压,因此能够使连动旋转部17旋转,使锁止部20与打开打印机罩9的卡合部18卡合。 
由此,能够不对操作部件13进行操作地简单且可靠地将打印机罩9锁止并关闭,因此打印机罩9的关闭操作性良好。 
这样,在该便携信息终端机中,在滑盖23封闭了记录纸排出口22时,能够将防水密封件28夹持压接于滑盖23和设备壳体1之间,因此即使雨水等水滴附着于滑盖23,也能够可靠地防止该附着的水滴绕到滑盖23的下表面侧而从记录纸排出口22浸入。 
另外,在该便携信息终端机中,在滑盖23滑动而将记录纸排出口22封闭时,通过引导突起部30使设置于滑盖23上的防水密封件28不与打印机罩9接触,能够使滑盖23滑动,因此能够通过滑盖23的滑动动作,防止防水密封件28磨耗,由此能够提高防水密封件28的耐久性。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描述了检测部37为磁性传感器的情况,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检测部也可使用具有发光元件和感光元件的光学传感器、通过操作件的按压操作而实现接通断开的压扣开关。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描述了将防水密封件28设置于滑盖23的情况,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将防水密封件28设置于上部壳体2的位于记录纸排出口22周围的部位。 
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在滑盖23覆盖记录纸排出口22而将其封闭时,滑盖23压接防水密封件28。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描述了将滑盖23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打印机部9的情况,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滑盖23以滑动的方式设置于设备壳体1的上部壳体2的上表面。 
在该情况下也是,在上部壳体2的上表面设置盖收纳凹部24,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于该盖收纳凹部24内即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描述了用于便携信息终端机的情况,但是不必一定要求用于便携信息终端机,例如能够广泛地用于便携型个人计算机等具有打印机的电子设备。 

Claims (8)

1.一种电子设备,其中,具备:
滑盖,相对于设备壳体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而且将设置于上述设备壳体的记录纸排出口以可开闭的方式进行封闭;
防水密封件,设置于该滑盖和位于上述记录纸排出口周围的部位的上述设备壳体中的一方,在上述滑盖封闭了上述记录纸排出口时,包围上述记录纸排出口地配置在上述滑盖和上述设备壳体之间;以及
引导部件,在上述滑盖的滑动动作中时,使上述防水密封件不接触于上述防水密封件所面对的上述滑盖和上述设备壳体中的另一方,在上述滑盖将记录纸排出口封闭而结束了滑动动作时,将上述防水密封件夹设在上述滑盖和设备壳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在位于上述记录纸排出口的缘部处的上述设备壳体的部位,朝向上述滑盖突出地设置有按压突起部,
在上述滑盖设置有卡合突起部,该卡合突起部在上述滑盖将上述记录纸排出口封闭而结束了滑动动作时,被上述按压突起部朝向上述设备壳体推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上述防水密封件设置于上述滑盖,相对于上述设备壳体以可滑动的方式面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上述设备壳体设置有用于收纳记录纸的记录纸收纳部,并且设置有以可开闭的方式覆盖该记录纸收纳部的打印机罩,
上述滑盖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于上述打印机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上述打印机罩设置有以可滑动的方式配置上述滑盖的盖收纳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上述引导部件具备:
引导突起部,设置于上述滑盖的下表面;以及
导轨部,设置于上述滑盖滑动的上述设备壳体侧,一边将上述引导突起部上推一边对其进行引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上述电子设备具备:
检测部,在上述滑盖滑动而将上述记录纸排出口开放时,输出用于使打印成为可能的检测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上述电子设备具备:
盖位置限制部件,在上述滑盖滑动而将上述记录纸排出口封闭时,限制上述滑盖的关闭位置,并且,在上述滑盖滑动而将上述记录纸排出口开放时,限制上述滑盖的打开位置。
CN201310065955.0A 2012-01-31 2013-01-31 具有打印机的便携型电子设备 Active CN1032237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17744 2012-01-31
JP2012017744A JP5548961B2 (ja) 2012-01-31 2012-01-31 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3783A true CN103223783A (zh) 2013-07-31
CN103223783B CN103223783B (zh) 2015-03-25

Family

ID=47826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5955.0A Active CN103223783B (zh) 2012-01-31 2013-01-31 具有打印机的便携型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35777B2 (zh)
EP (1) EP2624097B1 (zh)
JP (1) JP5548961B2 (zh)
CN (1) CN10322378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8221A (zh) * 2013-11-01 2014-10-29 哈尔滨讯通恒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便携式打印机
CN105015196A (zh) * 2015-07-31 2015-11-04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打印机
CN109747277A (zh) * 2019-02-18 2019-05-14 新会江裕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开盖票据打印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4915A (zh) * 2017-10-25 2019-05-03 杭州疆域创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开合结构及具有该开合结构的电子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30382A (ja) * 1994-10-31 1996-05-21 Nec Corp 電子機器筐体
JPH091901A (ja) * 1995-06-20 1997-01-07 Canon Inc データ出力端末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286173A (zh) * 1999-08-27 2001-03-07 蒙纳克标记系统公司 便携式打印机和数据输入装置组件
US20040067089A1 (en) * 2002-10-07 2004-04-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7157779A (ja) * 2005-11-30 2007-06-21 Fujitsu Ltd パッキンおよび電子装置
JP2007210133A (ja) * 2006-02-07 2007-08-23 Fujitsu Component Ltd プリンタ付き機器
US20100157008A1 (en) * 2002-02-13 2010-06-24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Hand operated marking device employing printer with movable printhead and retractable shutter
CN101905571A (zh) * 2009-06-08 2010-12-08 深圳市博思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带有手动切刀的便携式条码标签打印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31258A (en) * 1981-03-05 1982-05-25 Raychem Corporation Sealing cover for an hermetically sealed container
JPH0773221B2 (ja) * 1993-03-29 1995-08-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防水型無線通信機用筐体
JP2872141B2 (ja) * 1996-08-16 1999-03-17 静岡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発注端末機
US7563991B2 (en) * 2005-06-08 2009-07-21 Terahop Networks, Inc. All weather housing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US7287850B2 (en) * 2004-01-22 2007-10-30 Casio Computer Co., Ltd.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TWM259359U (en) * 2004-06-18 2005-03-11 High Tech Comp Corp Dust-proof mechanism
JP4570973B2 (ja) * 2005-01-31 2010-10-27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記録部を有する装置の防水カバー
JP2007160771A (ja) * 2005-12-15 2007-06-28 Seiko Instruments Inc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用の防水構造
CN101615821B (zh) * 2008-06-23 2011-12-07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连接器盖体结构及具该盖体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01908689B (zh) * 2009-06-08 2012-11-21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连接器盖体结构及具该盖体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01990381A (zh) * 2009-08-04 2011-03-2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保护机构及使用该保护机构的电子装置
JP5633921B2 (ja) * 2010-02-01 2014-12-03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蓋の防水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30382A (ja) * 1994-10-31 1996-05-21 Nec Corp 電子機器筐体
JPH091901A (ja) * 1995-06-20 1997-01-07 Canon Inc データ出力端末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286173A (zh) * 1999-08-27 2001-03-07 蒙纳克标记系统公司 便携式打印机和数据输入装置组件
US20100157008A1 (en) * 2002-02-13 2010-06-24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Hand operated marking device employing printer with movable printhead and retractable shutter
US20040067089A1 (en) * 2002-10-07 2004-04-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7157779A (ja) * 2005-11-30 2007-06-21 Fujitsu Ltd パッキンおよび電子装置
JP2007210133A (ja) * 2006-02-07 2007-08-23 Fujitsu Component Ltd プリンタ付き機器
CN101905571A (zh) * 2009-06-08 2010-12-08 深圳市博思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带有手动切刀的便携式条码标签打印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8221A (zh) * 2013-11-01 2014-10-29 哈尔滨讯通恒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便携式打印机
CN105015196A (zh) * 2015-07-31 2015-11-04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打印机
CN109747277A (zh) * 2019-02-18 2019-05-14 新会江裕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开盖票据打印机
CN109747277B (zh) * 2019-02-18 2024-05-07 新会江裕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开盖票据打印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24097B1 (en) 2018-08-15
JP5548961B2 (ja) 2014-07-16
EP2624097A2 (en) 2013-08-07
US8835777B2 (en) 2014-09-16
US20130192889A1 (en) 2013-08-01
JP2013157499A (ja) 2013-08-15
EP2624097A3 (en) 2016-03-02
CN103223783B (zh) 2015-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24806B (zh) 滑动式便携电话机
CN103223783A (zh) 电子设备
CN103228115B (zh) 电子设备
JP2011046142A (ja) テープカセットと印字装置
JP5915886B2 (ja) 携帯情報端末
CN103223787B (zh) 电子设备
CN104708915A (zh) 打印装置
US20160243867A1 (en) Tape cartridge
JP5962953B2 (ja) 防滴構造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5313496B (zh) 带打印装置
CN210881374U (zh) 物电一体式印章
TWI656070B (zh) Ope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of opening and closing container
JP4415182B2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JP5830281B2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CN219236579U (zh) 一种开合盖状态检测装置及标签打印机
JP5251795B2 (ja) 電気機器用筐体
CN210327656U (zh) 移动终端保护壳及移动终端
JP4906070B2 (ja) 印鑑
JP4428480B2 (ja) 電動イレーサー
JP2009157710A (ja) 押ボタン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05733A (ja) プリンタ装置
JP2006018903A (ja) 電子機器
JP2000208959A (ja) 蓋開閉装置
JP2016115233A (ja) 磁気カード読取装置
JP2016201553A (ja) 防滴構造およ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