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1498A - 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方法和板状制品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方法和板状制品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1498A
CN103221498A CN2011800555989A CN201180055598A CN103221498A CN 103221498 A CN103221498 A CN 103221498A CN 2011800555989 A CN2011800555989 A CN 2011800555989A CN 201180055598 A CN201180055598 A CN 201180055598A CN 103221498 A CN103221498 A CN 1032214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transmission
methyl
caking agent
transmission hard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55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21498B (zh
Inventor
栗村启之
宫崎隼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k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nki Kagaku Kogy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ki Kagaku Kogyo KK filed Critical Denki Kagaku Kogyo KK
Publication of CN103221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1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21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149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33/00Severing cooled glass
    • C03B33/07Cutting armoured, multi-layered, coated or laminated, glass products
    • C03B33/076Laminated glass comprising inter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a sequence of laminating steps, e.g. by adding new layers at consecutive laminating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33/00Severing cooled glass
    • C03B33/07Cutting armoured, multi-layered, coated or laminated, glass produc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4/00Adhesives based o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 adhesives, based on monomer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f groups C09J183/00 - C09J183/16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5/00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relating to pri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4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 C09J2301/416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use of irradi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33/00Presence of (meth)acrylic polym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1Methods of delaminating, per se; i.e., separating at bonding fac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高精度地加工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方法。一种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准备将2片以上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彼此用光固化性的粘合剂贴合而成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工序;通过规定的粘接剂将该层叠体固定于承受台的工序;进行将固定于承受台的该层叠体在厚度方向切断,形成分割成所希望数目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A,或者对固定于承受台的该层叠体进行所希望的外形加工B的工序;不将加工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加热至40℃以上,而通过给予外力从承受台剥离的工序。

Description

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方法和板状制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方法。另外,本发明涉及显示元件的保护玻璃等板状制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视、笔记本个人电脑、汽车导航、计算器、手机、电子记事本以及PDA(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之类的各种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中,使用液晶显示器(LCD)、有机EL显示器(OELD)、电致发光显示器(ELD)、场发射显示器(FED)、以及等离子显示器(PDP)等显示元件。而且,为了保护显示元件,通常与显示元件对置地设置用于保护的平板玻璃制品。 
该平板玻璃制品是将平板玻璃加工成适于各显示装置的大小和形状的制品,但为了应对市场所要求的价格水平,需要以高生产效率加工大量的平板玻璃制品。 
因此,在日本特开2009-256125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提高平板玻璃制品的生产效率的方法。具体而言提出了“一种平板玻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堆叠多个原材料平板玻璃(1),并且利用介于各原料平板玻璃(1)间的能够剥离的粘着材料(2)将各原料平板玻璃(1)一体地粘着,形成原料玻璃块(A),将该原料玻璃块(A)在面方向分割而形成小面积的分割玻璃块(B),对该分割玻璃块(B)的至少外周进行加工而形成成为平面制品形状的制品玻璃块(C),对该制品玻璃块(C)进行端面加工后,将该制品玻璃块(C)各个分离”(权利要求1)。并记载了如下内容:由此,“在堆叠了多个原料平板玻璃的状态下进行分割、外形加工以及端面加工,因此能够以少的工序获得多个平板玻璃制品,生产率高”(第0007段)。 
另外,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介于各原料平板玻璃(1)间的粘着材料(2)是照射紫外线时发生固化且升温时固化状态发生软化的光固 化性液态粘着材料”(权利要求4)。并记载了如下内容:由此,“如果使光固化性的液态粘合剂介于上下原料平板玻璃间并在上下方向加压,则该液态粘合剂在上下原料平板玻璃间遍及整面且等厚度地扩展成膜状,如果在该状态下照射红外线,则上述扩展成膜状的液态粘合剂固化并将上下各平板玻璃一体地粘着。因此,能够迅速且高精度地堆叠多个原料平板玻璃并将其一体地粘着。另外,在最终加工(端面加工)后,如果将制品玻璃块收容在热水中等中使其升温,则在各平板玻璃间固化的粘合剂发生软化,成为膜状而分离。因此,可在不发生环境污染的情况下容易地回收和处理粘合剂。”(第0007段)。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561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法中的“形成原料玻璃块(A)后,将该原料玻璃块(A)在面方向分割而形成小面积的分割玻璃块(B)”的工序(以下,将这样的将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在厚度方向切断而分割成更小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工序称为“切断加工”),根据专利文献1的第0012段的记载,具体而言,该工序是利用圆盘刀具分割放置于承受台的原材料玻璃块(A)的工序,由于不是固定于承受台,所以在加工中有可能引起材料玻璃块(A)位置偏移,不能说是能够稳定地得到高加工精度的方法。另外,对于专利文献1记载的方法中的“对该分割玻璃块(B)的至少外周进行加工而形成成为平面制品形状的制品玻璃块(C)”的工序、“对该制品玻璃块(C)进行端面加工”的工序(以下,将这样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外形加工称为“刳刨加工”),也没有涉及被加工材料的固定的记载。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高精度地加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玻璃块等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方法。另外,本发明的另一课题在于提供利用了该加工方法的板状制品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认为有效的是用粘接剂将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固定在承受台上,然后实施切断加工、刳刨加工。 
然而,如果用永久粘接剂将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固定于承受台,则在加工结束后不易从承受台剥离层叠体,如果要强制剥离,则在剥离作业时层叠体破裂的危险性高。另外,即使不破裂,在层叠体表面或承受台也产生残留粘胶,需要清洁作业等,有可能使作业性恶化。 
另外,使用热熔性粘接剂时,在粘接时、剥离时需要加热,此时将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各基板临时粘接的粘接剂失去粘接力而发生层间剥离的危险性高。 
进行如上所述的研究后,本发明人发现使用具有规定成分组成的粘接剂的情况下,在切断加工、刳刨加工时维持对承受台的固定状态,另一方面,在切断加工、刳刨加工后,降低层叠体破裂或发生层间剥离的危险性,并且能够剥离粘接在承受台上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因此,层叠体能够固定于承受台而以高精度加工。 
以以上见解为基础完成的本发明的一方面是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准备将2片以上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彼此用光固化性的粘合剂贴合而成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工序, 
-通过下述粘接剂X、粘接剂Y或者它们的组合将该层叠体固定于承受台的工序, 
<粘接剂X> 
是含有(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C')有机过氧化物以及(D')上述有机过氧化物的分解促进剂的固化性组合物 
<粘接剂Y> 
是含有(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以及(C)光聚合引发剂的粘接性组合物 
-进行将固定于承受台的该层叠体在厚度方向切断、形成分割成所希望数目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A,或者对固定于承受台的该 层叠体进行所希望的外形加工B的工序,以及 
-不将加工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加热至40℃以上,而通过给予外力从承受台剥离的工序。 
本发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方法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是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准备将2片以上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彼此用光固化性的粘合剂贴合而成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工序, 
-通过下述粘接剂X、粘接剂Y或者它们的组合将该层叠体固定于承受台的工序, 
<粘接剂X> 
是含有(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C')有机过氧化物以及(D')上述有机过氧化物的分解促进剂且成分(A')、(B')、(C')以及(D')的总计质量占组合物的90质量%以上的粘接性组合物 
<粘接剂Y> 
是含有(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以及(C)光聚合引发剂且成分(A)、(B)以及(C)的总计质量占组合物的90质量%以上的粘接性组合物 
-进行将固定于承受台的该层叠体在厚度方向分割,形成分割成所希望数目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A的工序, 
-不将分割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加热至40℃以上,而通过给予外力从承受台剥离的工序, 
-将剥离后的各个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用粘接剂X、粘接剂Y或者它们的组合固定于承受台的工序, 
-对固定于承受台的该层叠体进行所希望的外形加工B的工序,以及 
-不将实施了该外形加工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加热至40℃以上,而通过给予外力从承受台剥离的工序。 
本发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方法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进行上述加工A时,以该加工后也能够维持分割后的各个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固定于承受台的状态的涂布图案将粘接剂X、粘接剂Y或者它们的组合涂布于承受台和/或该层叠体的粘接面。 
本发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方法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进行上述加工B时,以粘接剂Y包围粘接剂X的周围的涂布图案将粘接剂X和粘接剂Y涂布于承受台和/或该层叠体的粘接面。 
本发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方法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粘接剂X、粘接剂Y或者它们的组合是粘接剂X和粘接剂Y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方法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至少使用粘接剂X且粘接剂X不含有极性有机溶剂。 
本发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方法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不将上述分割后的或者实施了上述外形加工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加热至40℃以上而通过给予外力从承受台剥离的工序,是在承受台与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之间的粘接剂层插入夹具,利用杠杆原理进行剥离的工序。 
本发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方法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透光性硬质基板是平板玻璃。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板状制品的制造方法,包括通过对实施了本发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方法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进行加热而将贴合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彼此剥离,形成多个板状制品的工序。 
根据本发明,能够高精度地加工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能够在工业上生产尺寸精度提高了的板状制品。本发明能够适合用于批量生产例如显示元件的保护玻璃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进行切断加工、外形加工前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粘接剂在承受台的涂布图案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用于固定承受台的粘接剂的涂布图案的例子。 
图4是载置于承受台的切断加工前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和切断加工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示意图。 
图5是将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从承受台剥离时使用的夹具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中进行的外形加工的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边参照附图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说明书中,粘接剂也指光固化性粘合剂、常温固化性的粘接剂组合物的总称。 
<I.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准备> 
图1是表示进行切断加工、外形加工前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作为构成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透光性硬质基板,没有特别限制,但可举出平板玻璃(刚化平板玻璃、原料平板玻璃、带有透明导电膜的玻璃基板、形成有电极、电路的玻璃基板等)、蓝宝石基板、石英基板、塑料基板、氟化镁基板等。一片透光性硬质基板的大小没有特别限制,典型的是具有10000~250000mm2左右的面积且具有0.1~2mm左右的厚度。通常层叠的每一片透光性硬质基板为相同的尺寸。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层叠有2片以上的透光性硬质基板。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整体的厚度如果过薄,则机械强度变弱,为了加工而将利用粘接剂固定于承受台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剥离时,容易破裂,所以也根据透光性硬质基板的材质而异,优选5片以上(作为基板的总计的厚度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10~30片左右(作为基板的总计的厚度为1~60mm左右)的透光性硬质基板介由光固化性粘合剂 而层叠。 
虽非限定,但可以在各透光性硬质基板的表面附有用于发挥板状制品的功能之一的规定的印刷图案或镀覆图案。作为印刷图案的例子,可举出手机的显示画面的设计,作为镀覆图案的例子,可举出实施有Al、AlNd等金属布线图案、镀铬图案的旋转编码器。 
光固化性粘合剂具有通过照射紫外线等光而固化且若加热至高温则软化的性质。作为照射光,通常是紫外线,但并不限于此,根据使用的粘合剂的特性而适当地变更即可。例如可照射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电子束等。这样,本发明中,光不仅指可见光,还包括广范围的波长区域的电磁波(能量射线)。 
透光性硬质基板的层叠例如可通过下述方式实施,即,使在一方或两方的贴合面涂布有光固化性粘合剂的各透光性硬质基板彼此贴合后,照射用于使夹持在两透光性硬质基板之间并扩展的粘合剂固化的光。通过将该方式重复所希望的次数,从而能够制作层叠有所希望片数的透光性硬质基板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光照射可以在每层叠1片透光性硬质基板时实施,也可以在光能到达粘合剂的范围,层叠多片后集中实施。 
作为光固化性粘合剂,可使用公知的任意的光固化性粘合剂,没有特别限制,例如WO2008/018252中记载的含有(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以及(C)光聚合引发剂的粘接性组合物是适宜的。 
作为(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可使用在低聚物/聚合物末端或侧链发生2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化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聚合物、具有2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例如,作为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聚合物,可举出1,2-聚丁二烯末端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例如,日本曹达公司制“TE-2000”、“TEA-1000”)、其氢化物(例如,日本曹达公司制“TEAI-1000”)、1,4-聚丁二烯末端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大阪有机化学公司制“BAC-45”)、聚异戊二烯末端(甲基)丙烯酸酯、聚酯系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例如,日本合成化学公司制“UV-2000B”、 “UV-3000B”、“UV-7000B”、根上工业公司制“KHP-11”、“KHP-17”)、聚醚系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例如,日本合成化学公司制“UV-3700B”,“UV-6100B”)、或者双酚A型环氧(甲基)丙烯酸酯等。 
它们中,从效果大的方面出发,优选聚酯系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和/或聚醚系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更优选聚酯系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 
这里,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是指通过使多元醇化合物(以后,以X表示)与有机聚异氰酸酯化合物(以后,以Y表示)与羟基(甲基)丙烯酸酯(以后,以Z表示)反应而得到的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 
作为多元醇化合物(X),可举出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聚丙二醇、丁二醇、1,4-丁二醇、聚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4-二乙基-1,5-戊二醇、2,2-丁基乙基-1,3-丙二醇、新戊二醇、环己烷二甲醇、氢化双酚A、聚己内酯、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聚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聚季戊四醇、山梨醇、甘露醇、丙三醇、聚丙三醇、聚四亚甲基二醇等多元醇,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具有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的嵌段或无规共聚中的至少1种结构的聚醚多元醇,作为该多元醇或聚醚多元醇与马来酸酐、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酐、衣康酸、己二酸、间苯二甲酸等多元酸的缩合物的聚酯多元醇,己内酯改性聚四亚甲基多元醇等己内酯改性多元醇,聚烯烃系多元醇,聚碳酸酯系多元醇,聚丁二烯多元醇、聚异戊二烯多元醇、氢化聚丁二烯多元醇、氢化聚异戊二烯多元醇等聚二烯系多元醇,聚二甲基硅氧烷多元醇等有机硅多元醇等。它们中,更优选聚醚多元醇和/或聚酯多元醇。 
作为有机聚异氰酸酯化合物(Y),无需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芳香族系、脂肪族系、环式脂肪族系、脂环式系等的聚异氰酸酯,其中,优选使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聚苯基甲烷聚异氰酸酯(粗MDI)、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改性MDI)、氢化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XDI)、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X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HMDI)、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TMXDI)、四甲基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m-TMX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降冰片烯二异氰酸酯(NBDI)、1,3-双(异氰酸酯基甲基)环己烷(H6XDI)等聚异氰酸酯或这些聚异氰酸酯的三聚体化合物、这些聚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反应生成物等。其中,优选氢化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XDI)和/或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 
作为羟基(甲基)丙烯酸酯(Z),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丁酯、2-羟基乙基丙烯酰基磷酸酯、(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2-羟基丙基邻苯二甲酸酯、二(甲基)丙烯酸甘油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3-丙烯酰氧基丙酯、己内酯改性(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等。它们中,优选选自(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丁酯中的1种以上。 
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7000~60000,更优选为13000~40000。实施例中,重均分子量是在下述条件下使用四氢呋喃作为溶剂、使用GPC系统(东曹公司制SC-8010),并以市售的标准聚苯乙烯制作标准曲线而求得的。 
流速:1.0ml/min 
设定温度:40℃ 
柱构成:1根东曹公司制“TSK guardcolumn MP(×L)”6.0mmID×4.0cm和2根东曹公司制“TSK-GEL MULTIPOREHXL-M”7.8mmID×30.0cm(理论塔板数16000塔板)、共计3根(作为整体的理论塔板数32000塔板)、 
样品注入量:100μl(试样液浓度1mg/ml) 
送液压力:39kg/cm2
检测器:RI检测器 
作为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可举出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二环戊酯、2-乙基-2-丁基-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硬脂酸改性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二乙氧基苯基)丙烷、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丙氧基苯基)丙烷、或者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四乙氧基苯基)丙烷等。它们中,从效果大的观点出发,优选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或二(甲基)丙烯酸二环戊酯,更优选为二(甲基)丙烯酸二环戊酯。 
作为3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可举出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等。它们中,从效果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 
作为4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可举出二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乙氧基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或者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 
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中,从效果大的方面出发,优选含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聚合物和/或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更优选并用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聚合物和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并用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聚合物和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时的含有比例,在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聚合物和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总计100质量份中,以质量比计,优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聚合物: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10~90:90~10,更优选为25~75:75~25,最优选为40~65:60~35。 
(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优选疏水性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疏水性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不具有羟基的(甲基)丙 烯酸酯。在水溶性的情况下,有可能在切削加工时因组合物的固化体溶胀而引起位置偏移,加工精度差,因而不优选。即使是亲水性,如果该组合物的固化体不因水而大幅溶胀或部分溶解,则可以使用。 
作为(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氧基化环癸三烯(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己内酯改性(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甲基)丙烯酸3-氯-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乙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羰基甲酯、苯酚环氧乙烷改性(甲基)丙烯酸酯、苯酚(环氧乙烷2摩尔改性)(甲基)丙烯酸酯、苯酚(环氧乙烷4摩尔改性)(甲基)丙烯酸酯、对异丙苯基苯酚环氧乙烷改性(甲基)丙烯酸酯、壬基苯酚环氧乙烷改性(甲基)丙烯酸酯、壬基苯酚(环氧乙烷4摩尔改性)(甲基)丙烯酸酯、壬基苯酚(环氧乙烷8摩尔改性)(甲基)丙烯酸酯、壬基苯酚(环氧丙烷2.5摩尔改性)(甲基)丙烯酸酯、2-乙基己基卡必醇(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邻苯二甲酸(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琥珀酸(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富马酸、ω-羧基-聚己内酯单(甲基)丙烯酸酯、邻苯二甲酸单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二聚物、β-(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氢琥珀酸酯、N-(甲基)丙烯酰氧基烷基六氢邻苯二甲酰亚胺、(甲基)丙烯酸2-(1,2-环己二甲酰亚胺)乙酯、乙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 
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中,从效果大的方面出发,优选选自苯酚环氧乙烷2摩尔改性(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1,2-环己二甲酰亚胺)乙酯以及(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中的1种以上。 更优选并用苯酚环氧乙烷2摩尔改性(甲基)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酸2-(1,2-环己二甲酰亚胺)乙酯和/或(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 
并用苯酚环氧乙烷2摩尔改性(甲基)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酸2-(1,2-环己二甲酰亚胺)乙酯和/或(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时的含有比例,在苯酚环氧乙烷2摩尔改性(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1,2-环己二甲酰亚胺)乙酯以及(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的总计100质量份中,以质量比计,优选苯酚环氧乙烷2摩尔改性(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1,2-环己二甲酰亚胺)乙酯和/或(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5~80:95~20,更优选为15~60:85~40,最优选为20~40:80~60。 
作为(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与(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配合比,优选为(A):(B)=5:95~95:5(质量份)。如果(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为5质量份以上,则不用担心初期粘接性降低,如果为95质量份以下,则能够确保剥离性。在(A)以及(B)的总计量100质量份中,(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含量进一步优选为40~80质量份。 
(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与(A)同样,更优选疏水性的物质。疏水性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不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在水溶性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在切削加工时因组合物的固化体溶胀而引起位置偏移,加工精度差,因而不优选。即使是亲水性,如果该组合物的固化体不因水而溶胀或部分溶解,则可以使用。 
(C)光聚合引发剂是为了利用可见光线、紫外线的活性光线进行敏化来促进树脂组合物的光固化而配合的,可使用公知的各种光聚合引发剂。具体而言,可举出二苯甲酮或其衍生物;苯偶酰或其衍生物;蒽醌或其衍生物;苯偶姻;苯偶姻甲基醚、苯偶姻乙基醚、苯偶姻丙基醚、苯偶姻异丁基醚、苯偶酰二甲基缩酮等苯偶姻衍生物;二乙氧基苯乙酮、4-叔丁基三氯苯乙酮等苯乙酮衍生物;2-二甲基氨基乙基苯甲酸酯;对二甲基氨基乙基苯甲酸酯;二苯基二硫醚;噻吨酮或其衍生物;樟脑醌;7,7-二甲基-2,3-二氧代双环[2.2.1]庚烷-1-羧酸、7,7-二甲基-2,3-二氧代双环[2.2.1]庚烷-1-羧基-2-溴乙基酯、7,7-二甲基-2,3-二氧代双环[2.2.1] 庚烷-1-羧基-2-甲酯、7,7-二甲基-2,3-二氧代双环[2.2.1]庚烷-1-羧酸酰氯等樟脑醌衍生物;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丙烷-1-酮、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基苯基)-丁酮-1等α-氨基烷基苯基酮衍生物;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苯甲酰基二乙氧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甲氧基苯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乙氧基苯基氧化膦等酰基氧化膦衍生物、羟基-苯基-乙酸2-[2-氧代-2-苯基-乙酰氧基-乙氧基]-乙酯和/或羟基-苯基-乙酸2-[2-羟基-乙氧基]-乙酯等。光聚合引发剂可使用1种或者组合2种以上使用。它们中,从效果大的方面出发,优选选自苯偶酰二甲基缩酮、羟基-苯基-乙酸2-[2-氧代-2-苯基-乙酰氧基-乙氧基]-乙酯以及羟基-苯基-乙酸2-[2-羟基-乙氧基]-乙酯中的1种或2种以上。 
(C)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相对于(A)和(B)的总计100质量份,优选为0.1~20质量份,更优选为0.5~10质量份。如果为0.1质量份以上,则能够可靠地得到固化促进效果,如果为20质量份以下,则能够获得充分的固化速度。从能够不依赖于光照射量地进行固化以及组合物的固化体的交联度变高、切削加工时不引起位置偏移等角度、剥离性提高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优选添加(C)成分1质量份以上。 
从剥离性的观点出发,优选成分(A)、(B)以及(C)的总计质量占粘接性组合物的90质量%以上,典型的是可以占95质量%以上,还可占98质量%以上。 
光固化性粘合剂优选含有不溶解于粘合剂成分(A)、(B)以及(C)的粒状物质(D)。由此,固化后的组合物能够保持一定的厚度,所以加工精度提高。进而,由于粘接性组合物的固化体与粒状物质(D)的线膨胀系数不同,所以在使用上述粘接性组合物贴合透光性硬质基板后进行剥离时的剥离性提高。 
作为粒状物质(D)的材质,一般所使用的有机粒子或者无机粒子均可。具体而言,作为有机粒子,可举出聚乙烯粒子、聚丙烯粒子、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交联聚苯乙烯粒子等。作为无机粒子,可举出玻璃、二氧化硅、氧化铝、钛等陶瓷粒子。 
粒状物质(D)的平均粒径(D50)优选在20~200μm的范围。如 果上述粒状物质的平均粒径为20μm以上,则剥离性优异,如果为200μm以下,则在加工临时固定的部件时难以产生偏离,在尺寸精度方面优异。从剥离性和尺寸精度的观点出发,更优选的平均粒径(D50)为35~150μm,进一步优选为50~120μm。平均粒径(D50)利用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进行测定。 
从粘接性、加工精度、剥离性的观点出发,粒状物质(D)的使用量相对于(A)和(B)的总计量100质量份优选为0.01~20质量份,更优选为0.05~10质量份,最优选为0.1~6质量份。 
从提高加工精度、即控制粘接剂的膜厚的观点出发,粒状物质(D)优选为球状。具体而言,作为有机粒子,可举出利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苯乙烯单体与交联性单体的乳化聚合法以单分散粒子的形式而得到的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交联聚苯乙烯粒子等,作为无机粒子,可举出球状二氧化硅等。它们因粒子的变形少、基于粒径偏差的固化后的组合物的膜厚均匀,因而优选,其中,进一步从粒子沉降等贮存稳定性、组合物的反应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为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交联聚苯乙烯粒子。 
<II.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向承受台的固定> 
准备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后,利用粘接剂X、粘接剂Y或者它们的组合将该层叠体固定于承受台。粘接剂可以涂布于承受台的表面,也可以涂布于该层叠体的表面,或者,可以涂布于两者。对于固定在承受台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能够以高精度实施切断加工、刳刨加工等各种加工。 
这里,进行切断加工的情况下,优选以该加工后也能够维持分割后的各个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固定于承受台的状态的涂布图案将粘接剂涂布于承受台和/或该层叠体的表面。通过这样进行,从而能够防止分割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在切断加工中摇晃或发生位置偏移、或者发生碎裂,加工精度提高。 
粘接剂可以跨过划分分割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分界线(圆盘刀具等切断装置的路径)地存在,也可以涂布于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 体的粘接面整体。但是,例如,如图2所示,优选在各个配置分割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预定位置的中心附近离散地将粘接剂12涂布于承受台。此时,由于在划分分割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分界线上不存在粘接剂,所以具有防止粘接剂粘附于切断装置、不降低切断装置的寿命的优点。而且,优选在承受台10上事先沿上述分界线形成槽部11,以使切断装置能够完全切断层叠体。 
作为粘接剂X,可优选使用日本特开2007-39532号公报记载的常温固化性的粘接剂组合物。 
粘接剂X是一实施方式中的粘接性组合物,含有(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C')有机过氧化物、(D')上述有机过氧化物的分解促进剂以及(E')极性有机溶剂。 
粘接剂X可以作为单剂型粘接剂使用,也可以作为双剂型粘接剂使用,所述双剂型粘接剂由含有(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以及(C')有机过氧化物的第一剂与含有(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以及(D')上述有机过氧化物的分解促进剂的第二剂构成,在第一剂或者第二剂中任一方或两方含有(E')极性有机溶剂。 
但是,从提高加工精度的观点出发,优选在单剂型的粘接性组合物中、在双剂型的粘接性组合物中均不含有(E')。如果含有(E'),则不仅无法以高精度实施切断加工、刳刨加工等各种加工,并且容易在加工中发生摇晃或引起位置偏移、或者发生碎裂。 
作为(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可使用在上述光固化性粘合剂的说明中列举的(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作为(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可使用在上述光固化性粘合剂的说明中列举的(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与(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配合比也可与在光固化性粘合剂的说明中上述(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与(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配合比相同。 
应予说明,这里所说的配合比是指组合物中含有的全体成分(A') 与成分(B')的配合比,但为双剂型的粘接性组合物时,从组成的均匀性和容易混合第一剂和第二剂的观点出发,优选第一剂和第二剂分别以该配合比含有成分(A')和成分(B')。 
(C')有机过氧化物,例如在过氧化氢类中,有叔丁基过氧化氢、异丙苯过氧化氢、二异丙苯过氧化氢、对
Figure BDA00003207711900161
烷过氧化氢、2,5-二甲基己烷-2,5-二过氧化氢以及1,1,3,3-四甲基丁基过氧化氢等,在酮过氧化物类中,有过氧化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环己酮、过氧化3,3,5-三甲基环己酮、过氧化甲基环己酮、过氧化乙酰乙酸甲酯以及过氧化乙酰丙酮等,在二酰基过氧化物类中,可举出过氧化乙酰、过氧化异丁基、过氧化辛酰、过氧化癸酰、过氧化月桂酰、过氧化3,3,5-三甲基己酰、过氧化琥珀酸、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2,4-二氯苯甲酰以及过氧化间甲苯酰等,可使用它们中的1种或2种以上。 
(C')有机过氧化物的添加量相对于(A')和(B')的总计100质量份优选为0.1~10质量份。更优选为0.5~8质量份。如果为0.1质量份以上,则可可靠地得到固化性,如果为10质量份以下,则不会发生粘接性降低或保存稳定性显著下降,并且皮肤刺激性变低,因而优选。 
作为(D')有机过氧化物的分解促进剂,使用过氧化氢类、酮过氧化物类的物质作为有机过氧化物时,可使用有机酸金属盐、有机金属螯合物,例如,环烷酸钴、环烷酸铜、环烷酸锰、辛烯酸钴、辛烯酸铜以及辛烯酸锰、乙酰丙酮铜、乙酰丙酮钛、乙酰丙酮锰、乙酰丙酮铬、乙酰丙酮铁、乙酰丙酮氧钒(vanadinyl acetylacetonate)以及乙酰丙酮钴等。 
另外,作为其它的(D')有机过氧化物的分解促进剂,可使用作为硫脲衍生物类的二乙基硫脲、二丁基硫脲、亚乙基硫脲、四甲基硫脲、巯基苯并咪唑以及苯甲酰硫脲等。 
进而,使用如过氧化苯甲酰这种二酰基过氧化物类的有机过氧化物时,作为有机过氧化物的分解促进剂,可使用胺类,例如,N,N-二甲基-对甲苯胺、N,N-二乙基-对甲苯胺、N,N-二(2-羟基乙基)-对甲苯胺、N,N-二异丙醇-对甲苯胺、三乙胺、三丙胺、乙基二乙醇胺、N,N-二甲基苯胺、乙二胺、三乙醇胺以及醛-胺缩合反应物等。 
这些(D')有机过氧化物的分解促进剂可使用1种或2种以上。 
本发明中的(D')有机过氧化物的分解促进剂的使用量相对于(A')和(B')的总计100质量份优选为0.1~10质量份。更优选为0.5~8质量份。如果为0.1质量份以上,则能够可靠地得到固化性,如果为10质量份以下,则粘接性不会降低、保存稳定性不会显著降低,因而优选。 
从剥离性的观点出发,优选成分(A')、(B')、(C')以及(D')的总计质量占粘接性组合物的90质量%以上,典型的是可以占95质量%以上,还可占98质量%以上。 
本发明的粘接剂X中,如上所述,(E')极性有机溶剂并不特别需要,当然如果存在则有害。然而,基于提高剥离性这种理由,可以少量添加。作为这样的极性有机溶剂,例如可举出醇、酮、酯等。 
作为醇,可举出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仲丁醇、叔丁醇、正戊醇、异戊醇、2-乙基丁醇等。进而,在上述醇中,优选沸点为120℃以下的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仲丁醇、叔丁醇,其中,进一步优选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 
(E')极性有机溶剂的添加量,相对于(A')和(B')的总计量100质量份,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5质量份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份以下,最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下。 
优选含有不溶解于粘接剂X的成分(A')~(E')的粒状物质(F')。由此,由于固化后的组合物能够保持一定的厚度,所以加工精度提高。对于粒状物质(F'),作为材质,通常所使用的有机、无机粒子均可。具体而言,作为有机粒子,可举出聚乙烯粒子、聚丙烯粒子、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交联聚苯乙烯粒子等,作为无机粒子,可举出玻璃、二氧化硅、氧化铝、钛等陶瓷粒子。 
从提高加工精度、即控制粘接剂的膜厚的观点出发,优选粒状物质(F')为球状。具体而言,作为有机粒子,可举出利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苯乙烯单体与交联性单体的乳化聚合法以单分散粒子的形式而得到的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交联聚苯乙烯粒子等,作为无机粒子,可举出球状二氧化硅等。它们因粒子的变形少、基于粒径偏差的固化后 的组合物的膜厚均匀而优选,其中,进一步从粒子的沉降等贮存稳定性、组合物的反应性的观点出发,进一步优选为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交联聚苯乙烯粒子。 
关于粒状物质(F')的粒子尺寸,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部件的种类、形状、大小等适当地选择组合物的固化物膜厚,平均粒径(D50)优选为1~300μm,特别更优选为5~200μm,进一步优选为10~100μm。如果为1μm以上,则能够确保剥离性,如果为300μm以下,则加工精度不会降低。另外,对于上述粒径的分布,希望尽可能地窄。平均粒径(D50)利用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测定。 
从粘接性、加工精度、剥离性的观点出发,粒状物质(F')的使用量相对于(A')和(B')的总计量100质量份优选为0.01~20质量份,更优选为0.05~10质量份,最优选为0.1~6质量份。 
如果为0.01质量份以上,则固化后的组合物的膜厚几乎恒定,如果为20质量份以下,则也不用担心初始的粘接性降低。 
本发明的粘接性组合物,通常将(A')~(E')搅拌混合而使用。将本发明的粘接性组合物作为单剂型使用时,可举出预先混合(A')、(B')、(D')以及根据需要的(E'),使用时添加(C')的方法;预先混合(A')、(B')、(C')以及(E'),使用时混合(D')的方法等。作为双剂型使用时,可举出将混合(A')、(B')而成的物质分成双剂,事先向一剂添加(C')、向另一剂添加(D'),可根据需要向两剂或任一方中添加(E'),使用时混合双剂的方法等。其它添加剂在适当的时机添加即可。 
另一方面,作为粘接剂Y,可优选使用适用于透光性硬质基板彼此的贴合的上述光固化性粘合剂,具体而言,为含有(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以及(C)光聚合引发剂的粘接性组合物。可添加的成分、其配合比也如上所述。 
粘接剂X和Y中可添加用于提高其贮存稳定性的少量的阻聚剂。例如作为阻聚剂,可举出甲基氢醌、氢醌、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儿茶酚、氢醌单甲基醚、单叔丁基氢醌、2,5-二叔丁基氢醌、 对苯醌、2,5-二苯基-对苯醌、2,5-二叔丁基-对苯醌、苦味酸、柠檬酸、吩噻嗪、叔丁基儿茶酚、2-丁基-4-羟基苯甲醚以及2,6-二叔丁基-对甲酚等。 
阻聚剂的使用量相对于(A)和(B)(或者(A')和(B'))的总计量100质量份优选为0.001~3质量份,更优选为0.01~2质量份。在0.001质量份以上则能够确保贮存稳定性,在3质量份以下则能够得到良好的粘接性,也不会发生未固化的情况。 
另外,在不损害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可在粘接剂X和Y中使用通常所使用的丙烯酸橡胶、聚氨酯橡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橡胶等各种弹性体、无机填料、溶剂、增量材料、增强材料、增塑剂、增稠剂、染料、颜料、阻燃剂、硅烷偶联剂以及表面活性剂等添加剂。 
作为使用常温固化性的粘接剂X将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固定于承受台的方法,例如可举出在层叠体和/或承受台的粘接面涂布适量粘接剂X,使两者贴合而粘接的方法。另外,粘接剂X为双剂型的情况下,除上述的方法外,还可举出在层叠体和承受台的粘接面的任一方涂布含有(C')有机过氧化物的第一剂,在另一方涂布含有(D')有机过氧化物的分解促进剂的第二剂后,使两者贴合而固定的方法。 
作为使用光固化性的粘接剂Y将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固定于承受台的方法,例如可通过在层叠体和/或承受台的粘接面涂布适量粘接剂Y、在使两者贴合的状态下照射用于使夹设于层叠体和承受台而扩展的粘合剂固化的光来实施。此时,注意不要让光照射到用于将构成层叠体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彼此粘接的光固化性粘合剂。其原因在于固化了的粘合剂通过过度的光照射而产生内部应力,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在加工中可能发生剥离。 
另外,认为由于承受台的材质、厚度以及层叠体的粘接面的大小,照射的光仅到达粘接面的外周部,固化不会充分进行到内部。因此,考虑在粘接面的外周部分使用粘接剂Y,粘接面的内部使用粘接剂X的方法。如果仅使用粘接剂X,则由于固化需要时间,所以需要临时固定直至固化结束以使得位置不发生偏移,但采用该方法,使粘接面的外周部分以1~30秒左右临时固化,能够易于临时固定,所以在作业性的方面 优异。该方法特别容易用于将分割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固定于承受台而实施外形加工的情况。此时,如图3的(a)所示,在粘接面23形成粘接剂Y22包围粘接剂X21的周围的涂布图案。 
作为其它方法,可举出混合使用粘接剂X和粘接剂Y的方法。即,可以预先混合粘接剂X和粘接剂Y的各成分,形成粘接剂X与粘接剂Y的混合物。此时,粘接剂X仅在粘接面的局部存在,所以通过光照射直至粘接剂Y固化为止便于重贴、位置调整。混合比例没有特别限制,典型的是可以为粘接剂X:粘接剂Y=80:20~20:80(质量份),例如可以为粘接剂X:粘接剂Y=66:34(质量份)。 
<III.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切断加工> 
将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固定于承受台后,将其在厚度方向切断,形成分割成所希望的数目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 
分割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举出分别单独或组合使用圆盘刀具(金刚石盘、超硬合金盘)、固定磨粒式或游离磨粒式线锯、激光束、蚀刻(例:使用氢氟酸或硫酸等的化学蚀刻、电解蚀刻)、水力喷射以及红热带(镍铬电热线)等切断方式,分割成同尺寸的长方体形状的方法。蚀刻也可使用于分割后的切截面的表面处理。 
本发明中,能够在将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固定于承受台的状态下进行切断加工,所以能够进行高精度的切断加工。图4是表示载置在承受台10上的切断加工前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14与切断加工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14的示意图。可知通过切断加工而被分割的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14依然固定于承受台10。 
<IV.切断加工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剥离> 
切断加工后,不将分割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加热至40℃以上,而通过给予外力从承受台剥离。40℃是考虑到夏天的作业环境的温度,不需要特意加热。剥离时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温度典型的是10~35℃。本发明中,用于将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粘接于承受台的粘接剂X和Y本质上通过加热(典型的是与30~100℃的温水接触,更典型的是与60~100℃的温水接触)而变得容易剥离,所以进行剥离时可 预定加热,但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不对其进行加热而仅通过来自外部的力学的作用进行剥离。认为这是基于该粘接剂没有赋予那么大的粘接力这一点以及层叠体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即使给予应力也不容易破裂这一点的共同效果。另一方面,由于不加热,所以将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各基板临时粘接的粘接剂丧失粘接力而发生层间剥离的可能少。 
作为给予外力的方法,可举出在承受台和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之间的粘接剂层插入铝、不锈钢等金属制的夹具或Teflon(注册商标)等塑料制的夹具15,利用杠杆原理进行剥离的方法。将这样的夹具15的例子示于图5。 
承受台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铝、不锈钢。 
<V.分割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向承受台的固定> 
分割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从承受台剥离后,分别向用于外形加工的承受台固定。向承受台的固定可用与“II.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向承受台的固定”一栏中记载的方法同样的方法进行。作为粘接剂在粘接面上的涂布图案,没有特别限制,但使用粘接剂X时,如图3(b)所示,能够形成在粘接面描绘十字形的图案。另外,使用粘接剂Y时,为了使从外周照射的UV光容易到达粘接剂,如图3的(c)所示,能够形成使粘接剂点散步在外周的图案。 
<VI.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外形加工> 
将分割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固定于承受台后,对其进行所希望的外形加工。在该工序中,可对每个分割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一体加工成目标板状制品的形状,所以具有显著提高板状制品的生产速度的优点。外形加工利用公知的任意方式进行即可,例如可举出利用旋转砂轮进行的磨削、利用超声波振动钻进行的开孔、利用旋转刷进行的端面加工、利用蚀刻进行的开孔、利用蚀刻进行的端面加工、利用蚀刻进行的外形加工、使用燃烧器的火焰加工等。加工方法可分别单独或组合使用。蚀刻也可用于形状加工后的表面处理。 
本发明中,由于能够以将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固定于承受台的状 态进行外形加工,所以能够高精度的外形加工。 
<VII.外形加工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剥离> 
外形加工后,与“IV.切断加工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剥离”同样地,不将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加热至40℃以上,而通过给予外力从承受台剥离。 
<VIII.板状制品的形成> 
通过加热外形加工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而使贴合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彼此剥离,形成多个板状制品。作为加热方法没有特别限制,由于粘合剂软化成膜状而很好地分离成各板状制品,所以优选将形状加工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浸渍于温水的方法。优选的温水的温度根据采用的粘合剂而不同,通常为60~100℃左右。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可进行各种变更。 
实施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及其优点,提供以下实验例。 
<例1> 
1.光固化性粘合剂的制作(粘合剂(I)) 
将以下的(A)~(D)的成分混合来制作光固化性粘合剂。 
作为(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日本合成公司制“UV-3000B”(聚氨酯丙烯酸酯,以下简称为“UV-3000B”,重均分子量18000,多元醇化合物为聚酯多元醇,有机聚异氰酸酯化合物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羟基(甲基)丙烯酸酯为丙烯酸2-羟乙酯)20质量份、二丙烯酸二环戊酯(日本化药公司制“KAYARAD R-684”,以下简称为“R-684”)15质量份, 
作为(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2-(1,2-环己二甲酰亚胺)乙酯(东亚合成公司制“ARONIX M-140”,以下简称为“M-140”) 40质量份、苯酚环氧乙烷2摩尔改性丙烯酸酯(东亚合成公司制“ARONIX M-101A”)25质量份, 
作为(C)光聚合引发剂,BDK:苯偶酰二甲基缩酮(BASF公司制“IRGACURE651”)5质量份, 
作为(D)不溶解于(A)~(C)的粒状物质,平均粒径(D50)为100μm的球状交联聚苯乙烯粒子(GANZ Chemical公司制“GS-100S”)1质量份 
2.平板玻璃层叠体的制作 
作为透光性硬质基板,准备10片平板玻璃(横530mm×纵420mm×厚度0.7mm),介由上述光固化性粘合剂贴合而制作平板玻璃的层叠体。具体而言,在第1片平板玻璃上涂布40g上述光固化性粘合剂后,在第1片平板玻璃上贴合第2片平板玻璃,从第2片平板玻璃的表面侧照射UV,使上述光固化性粘合剂固化。UV照射量为3000mJ/cm2(利用基于365nm的受光器的累积照度计进行测定),UV照射时间为40秒。通过反复该顺序,从而制作由10片平板玻璃构成的厚度8mm的平板玻璃层叠体。 
3.承受台固定用粘接剂的制作(粘合剂(II)) 
混合如下物质来制作组合物,即,作为(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日本合成公司制“UV-3000B”(聚氨酯丙烯酸酯,以下简称为“UV-3000B”)20质量份、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学公司制NK ESTER APG-200,以下简称为“APG-200”)30质量份,作为(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丙烯酸2-(1,2-环己二甲酰亚胺)乙酯(东亚合成公司制ARONIX M-140,以下简称为“M-140”)40质量份、苯酚环氧乙烷2摩尔改性丙烯酸酯(东亚合成公司制ARONIX M-101A,以下简称为“M-101A”)10质量份,作为(C')有机过氧化物的异丙苯过氧化氢(日本油脂公司制PERCUMYL H-80,以下简称为“CHP”)3质量份,作为粒状物质(F')的平均粒径为35μm的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根上工业公司制Artpearl GR-200,球状,以下简称为“GR-200”)0.6质量份,以及作为阻聚剂的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 (以下简称为“MDP”)0.1质量份。向得到的组合物中添加3质量份作为(D')有机过氧化物的分解促进剂的辛烯酸钴(SHINTO Fine公司制Octlife CO12、以下简称为“Oct-CO”)来制作粘接性组合物。该粘接性组合物相当于粘接剂X。 
4.平板玻璃层叠体向承受台的固定 
准备承受台(铝材质),在承受台的粘接面涂布20g粘接剂后,边注意不让气泡进入该粘接面边将上述平板玻璃层叠体贴合。其后,在室温下放置30分钟,使粘接剂固化,从而将上述平板玻璃层叠体固定于如图2所示的具备槽的承受台。应予说明,槽部分不附着粘接剂。 
5.平板玻璃层叠体的切断加工 
通过圆盘刀具将固定于承受台的平板玻璃层叠体沿承受台的槽在厚度方向切断,得到40个分割成横100mm×纵50mm×厚度8mm的平板玻璃层叠体。 
6.平板玻璃层叠体的剥离(第一剥离试验) 
其后,在承受台与平板玻璃层叠体之间的粘接剂层插入如图5所示的插入部分为平板状的铝制的夹具15(杠杆),利用杠杆原理而不进行加热,将分割后的各平板玻璃层叠体剥离。此时的平板玻璃层叠体的温度为20℃。 
7.分割后的平板玻璃层叠体向承受台的固定 
准备另一个平坦的承受台(铝材质),将5g上述承受台固定用的粘接剂涂布于承受台的粘接面后,边注意不让气泡进入该粘接面边将上述分割后的平板玻璃层叠体中的一个贴合。其后,通过在室温下放置30分钟,使承受台固定用的粘接剂固化,从而将该分割后的平板玻璃层叠体固定于承受台。 
8.分割后的平板玻璃层叠体的外形加工 
对于固定于承受台的分割后的平板玻璃层叠体,采用使用图6所示的在砂轮25电沉积有金刚石的刳刨工具24将平板玻璃层叠体的外周磨 削1mm左右的方法实施外形加工。 
9.分割后的平板玻璃层叠体的剥离(第二剥离试验) 
其后,在承受台与平板玻璃层叠体之间的粘接剂层插入图5所示的插入部分为平板状的铝制的夹具15(杠杆),利用杠杆原理而不进行加热,将外形加工后的平板玻璃层叠体剥离。此时的平板玻璃层叠体的温度为20℃。 
<例2> 
1.平板玻璃层叠体的制作 
作为透光性硬质基板,准备10片平板玻璃(横20mm×纵20mm×厚度0.7mm),介由例1中使用的平板玻璃层叠用的光固化性粘合剂贴合而制作平板玻璃的层叠体。具体而言,在第1片平板玻璃上涂布0.5g上述光固化性粘合剂后,在第1片平板玻璃上贴合第2片平板玻璃,从第2片平板玻璃的表面侧照射UV,使上述光固化性粘合剂固化。UV照射量为3000mJ/cm2(利用基于365nm的受光器的累积照度计进行测定),UV照射时间为40秒。通过反复该顺序,从而制作厚度8mm的由10片平板玻璃构成的平板玻璃层叠体。 
2.承受台固定用粘接剂的制作(粘合剂(III)) 
混合如下物质来制作UV粘接性组合物,即,作为(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日本合成公司制“UV-3000B”(聚氨酯丙烯酸酯,以下简称为“UV-3000B”)15质量份、二丙烯酸二环戊酯(日本化药公司制“KAYARAD R-684”,以下简称为“R-684”)15质量份,作为(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丙烯酸2-(1,2-环己二甲酰亚胺)乙酯(东亚合成公司制“ARONIX M-140”,以下简称为“M-140”)45质量份、苯酚环氧乙烷2摩尔改性丙烯酸酯(东亚合成公司制“ARONIX M-101A”)25质量份,作为(C)光聚合引发剂的苯偶酰二甲基缩酮(BASF公司制“IRGACURE651”),以下简称为“BDK”)10质量份,作为(D)粒状物质的平均粒径为100μm的球状交联聚苯乙烯粒子(GANZ Chemical公司制“GS-100S”)0.1质量份,作为阻聚剂的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住友化学公司制“Sumilizer MDP-S”,以下简称为“MDP”) 0.1质量份。该粘接性组合物相当于粘接剂Y。 
3.平板玻璃层叠体向承受台的固定 
准备承受台(铝材质),在承受台的粘接面涂布0.5g承受台固定用的粘接剂后,边注意不让气泡进入该粘接面边将上述平板玻璃层叠体贴合。接着,边注意UV不直接照射到将构成层叠体的玻璃板贴合的光固化性粘合剂、边朝向承受台固定用的粘接剂层从层叠体的周围利用点照射器照射UV,使承受台固定用的粘接剂固化,由此将上述平板玻璃层叠体固定于承受台。UV照射条件如下,即,以承受台固定用的粘接剂层每1边的UV照射量:1600mJ/cm2(利用基于365nm的受光器的累积照度计进行测定)照射1次,对其4边进行了照射。UV照射时间为每1次6秒。 
4.平板玻璃层叠体的切断加工 
通过圆盘刀具将固定于承受台的平板玻璃层叠体沿承受台的槽在厚度方向切断,得到2个分割成横20mm×纵10mm×厚度8mm的平板玻璃层叠体。 
5.平板玻璃层叠体的剥离 
其后,在承受台与平板玻璃层叠体之间的粘接剂层插入如图5所示的插入部分为平板状的铝制的夹具15(杠杆),利用杠杆原理而不进行加热,将分割后的各个平板玻璃层叠体剥离。此时的平板玻璃层叠体的温度为20℃。 
<例3> 
作为承受台固定用粘接剂,使用将在例1(粘合剂(II))和例2(粘合剂(III))中使用的承受台固定用的粘接性组合物以1:1(质量比)混合而成的物质,通过在UV照射后在室温放置30分钟的方法进行该粘接剂的固化,除此以外,与例2同样地进行层叠体的制作、向承受台的固定、切断加工以及从承受台的剥离。用于使承受台固定用粘接剂固化的UV照射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即,边注意不让UV直接照射到将构成层叠体的玻璃板贴合的光固化性粘合剂、边朝向承受台固定用的粘接 剂层从层叠体的周围利用点照射器照射UV,以承受台固定用的粘接剂层每1边的UV照射量:1600mJ/cm2(利用基于365nm的受光器的累积照度计进行测定)照射1次,对其4边进行了照射。UV照射时间为每1次6秒。 
<例4> 
作为承受台固定用粘接剂,准备例1的粘接性组合物(粘合剂(II))和例2的粘接性组合物(粘合剂(III)),以包围涂布于粘接面的内部的例1的粘接剂(粘合剂(II))(0.2g)的方式在粘接面的外周部分涂布例2的粘接剂(粘合剂(III))(0.2g)。然后,通过在UV照射后在室温下放置30分钟的方法来进行该粘接剂的固化,除此以外,与例2同样地进行层叠体的制作、向承受台的固定以及从承受台的剥离。用于使承受台固定用粘接剂固化的UV照射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即,边注意不让UV直接照射到将构成层叠体的玻璃板贴合的光固化性粘合剂、边朝向承受台固定用的粘接剂层从层叠体的周围利用点照射器照射UV,以承受台固定用的粘接剂层每1边的UV照射量:1600mJ/cm2(利用基于365nm的受光器的累积照度计进行测定)照射1次,对其4边进行了照射。UV照射时间为每1次6秒。 
<例5(比较)> 
作为承受台固定用粘接剂,使用作为热熔性型粘接剂的日化精工公司制“ADFIX A”,通过加热进行该粘接剂的固化和从承受台的剥离,除此以外,与例2同样地进行层叠体的制作、向承受台的固定、切断加工以及从承受台的剥离。用于固化和剥离的加热通过利用热板将承受台加热100℃×30分钟而进行。 
<例6(比较)> 
作为承受台固定用粘接剂,使用双剂常温固化型的Loctite公司制“HF8600”,通过在室温下放置30分钟的方法来进行该粘接剂的固化,除此以外,与例2同样地进行层叠体的制作、向承受台的固定、切断加工以及从承受台的剥离。本粘接剂与本发明中使用的常温固化型的粘接剂不同点是A'、B'、C'以及D'的总计小于组合物的90质量%。 
<例7(比较)> 
作为承受台固定用粘接剂,使用双剂常温固化型的3M公司制Scotch-Weld EPX“DP-105Clear”,通过在室温下放置30分钟的方法来进行该粘接剂的固化,除此以外,与例2同样地进行层叠体的制作、向承受台的固定、切断加工以及从承受台的剥离。本粘接剂与本发明中使用的常温固化型的粘接剂不同点是为环氧类粘接剂且A'、B'、C'以及D'的总计小于组合物的90质量%。 
<例8(比较)> 
作为承受台固定用粘接剂,使用紫外线固化型的协立化学工业公司制WORLD LOCK“8791L3”,除此以外,与例2同样地进行层叠体的制作、向承受台的固定、切断加工以及从承受台的剥离。本粘接剂与本发明中使用的光固化型粘接剂不同点是为环氧类并且配合有无机填料。 
<例9> 
代替例2(粘合剂(III))中使用的承受台固定用的粘接性组合物,使用承受台固定用粘接剂(粘合剂(IV)),除此以外,与例2同样地实施。 
1.承受台固定用粘接剂的制作(粘合剂(IV)) 
作为(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日本合成公司制“UV-3000B”(聚氨酯丙烯酸酯,以下简称为“UV-3000B”、重均分子量18000)20质量份、二丙烯酸二环戊酯(日本化药公司制“KAYARADR-684”,以下简称为“R-684”)25质量份、 
作为(B)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东亚合成公司制“ARONIX M-5700”,以下简称为“M-5700”)35质量份、苯酚环氧乙烷2摩尔改性丙烯酸酯(东亚合成公司制“ARONIX M-101A”)20质量份、 
作为(C)光聚合引发剂,苯偶酰二甲基缩酮(BASF公司制“IRGACURE651”),以下简称为“BDK”)10质量份、 
作为(D)粒状物质,平均粒径为100μm的球状交联聚苯乙烯粒子(GANZ Chemical公司制“GS-100S”)1质量份、 
作为(E)阻聚剂,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住友化学公司制“Sumilizer MDP-S”,以下简称为“MDP”)0.1质量份 
<例10> 
代替例2(粘合剂(III))中使用的承受台固定用的粘接性组合物,使用承受台固定用粘接剂的制作(粘合剂(IV)),除此以外,与例3同样地实施。 
<例11> 
代替例2(粘合剂(III))中使用的承受台固定用的粘接性组合物,使用承受台固定用粘接剂的制作(粘合剂(IV)),除此以外,与例4同样地实施。 
<结果> 
将实验结果示于表1。例1~4、例9~11中,能够在玻璃侧无残留粘胶地干净地剥离。另外,如果比较例3和例4,则例4中经切断加工的玻璃碎裂少。例5(比较)中,通过粘接时和剥离时给予的热量,使构成层叠体的平板玻璃彼此的粘接强度降低,成为能够用手容易地进行层间剥离的状态。例6~8(比较)中,粘接力过高,在剥离时平板玻璃的局部发生破裂。另外,如果比较例10和例11,则例11中经切断加工的玻璃碎裂少。 
[表1] 
<例12> 
添加5质量份甲醇,除此以外,使用具有与例1的光固化性粘合剂同样的成分的承受台固定用粘接剂。除此以外与例1同样地进行层叠体的制作、向承受台的固定、切断加工以及从承受台的剥离。此时,能够在玻璃侧没有残留粘胶地干净地剥离,但在切断加工时一部分的分割后的平板玻璃层叠体从承受台脱落。 
符号说明 
10 承受台 
11 槽部 
12 粘接剂 
14 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 
15 夹具 
21 粘接剂X 
22 粘接剂Y 
23 粘接面 
24 刳刨工具 
25 砂轮 。

Claims (9)

1.一种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准备将2片以上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彼此用光固化性的粘合剂贴合而成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工序,
-通过下述粘接剂X、粘接剂Y或者它们的组合将该层叠体固定于承受台的工序,
-进行将固定于承受台的该层叠体在厚度方向切断、形成分割成所希望数目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A,或者对固定于承受台的该层叠体进行所希望的外形加工B的工序,以及
-不将加工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加热至40℃以上,而通过给予外力从承受台剥离的工序,
<粘接剂X>
是含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即成分A'、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即成分B'、有机过氧化物即成分C'以及所述有机过氧化物的分解促进剂即成分D'且成分A'、B'、C'以及D'的总计质量占组合物的90质量%以上的粘接性组合物,
<粘接剂Y>
是含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即成分A、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即成分B以及光聚合引发剂即成分C且成分A、B以及C的总计质量占组合物的90质量%以上的粘接性组合物。
2.一种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准备将2片以上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彼此用光固化性的粘合剂贴合而成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工序,
-通过下述粘接剂X、粘接剂Y或者它们的组合将该层叠体固定于承受台的工序,
-进行将固定于承受台的该层叠体在厚度方向分割,形成被分割成所希望数目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A的工序,
-不将分割后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加热至40℃以上,而通过给予外力从承受台剥离的工序,
-将剥离后的各个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用粘接剂X、粘接剂Y或者它们的组合固定于承受台的工序,
-对固定于承受台的该层叠体进行所希望的外形加工B的工序,以及
-不将实施了该外形加工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加热至40℃以上,而通过给予外力从承受台剥离的工序,
<粘接剂X>
是含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即成分A'、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即成分B'、有机过氧化物即成分C'以及所述有机过氧化物的分解促进剂即成分D'且成分A'、B'、C'以及D'的总计质量占组合物的90质量%以上的粘接性组合物,
<粘接剂Y>
是含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即成分A、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即成分B、以及光聚合引发剂即成分C且成分A、B以及C的总计质量占组合物的90质量%以上的粘接性组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方法,其中,进行所述加工A时,以该加工后也能够维持分割后的各个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固定于承受台的状态的涂布图案将粘接剂X、粘接剂Y或者它们的组合涂布于承受台和/或该层叠体的粘接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方法,其中,进行所述加工B时,以粘接剂Y包围粘接剂X的周围的涂布图案将粘接剂X和粘接剂Y涂布于承受台和/或该层叠体的粘接面。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方法,其中,粘接剂X、粘接剂Y或者它们的组合是粘接剂X和粘接剂Y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方法,其中,至少使用粘接剂X且粘接剂X不含有极性有机溶剂。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方法,其中,不将所述分割后的或者实施了所述外形加工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加热至40℃以上而通过给予外力从承受台剥离的工序,是在承受台与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之间的粘接剂层插入夹具,利用杠杆原理进行剥离的工序。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方法,其中,透光性硬质基板是平板玻璃。
9.一种板状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对实施了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方法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进行加热而将贴合的透光性硬质基板彼此剥离,形成多个板状制品的工序。
CN201180055598.9A 2010-11-19 2011-11-17 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方法和板状制品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214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59142 2010-11-19
JP2010-259142 2010-11-19
PCT/JP2011/076580 WO2012067205A1 (ja) 2010-11-19 2011-11-17 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体の加工方法及び板状製品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1498A true CN103221498A (zh) 2013-07-24
CN103221498B CN103221498B (zh) 2014-12-17

Family

ID=46084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559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21498B (zh) 2010-11-19 2011-11-17 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方法和板状制品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227385B2 (zh)
EP (1) EP2641947A4 (zh)
JP (1) JP5813004B2 (zh)
KR (1) KR101696331B1 (zh)
CN (1) CN103221498B (zh)
HK (1) HK1186202A1 (zh)
TW (1) TW201238923A (zh)
WO (1) WO2012067205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3770A (zh) * 2015-06-29 2015-10-14 开平市盈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薄玻璃片的切割方法
CN107186901A (zh) * 2017-05-11 2017-09-22 济源石晶光电频率技术有限公司 石英晶片加工方法
CN108406550A (zh) * 2018-05-08 2018-08-17 佛山市瑞生海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纤维束平茬切割方法
CN113213742A (zh) * 2021-04-01 2021-08-06 芜湖长信新型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柔性玻璃切割方法
CN113442545A (zh) * 2020-03-27 2021-09-28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层叠体制造装置及层叠体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0069B (zh) * 2010-09-14 2016-09-21 Sumitomo Chemical Co Polymerizable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CN103797082B (zh) * 2011-09-14 2016-07-06 电化株式会社 组合物及使用了该组合物的部件的临时固定方法
JP6081103B2 (ja) * 2012-08-15 2017-02-15 デンカ株式会社 撹拌装置及び小サイズの平板部材の製造方法
KR101819608B1 (ko) * 2015-07-31 2018-01-17 코닝정밀소재 주식회사 유리 접합체 커팅 방법 및 커팅 장치
JP6869486B2 (ja) * 2017-06-29 2021-05-12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樹脂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KR102115197B1 (ko) * 2018-10-16 2020-05-27 주식회사 탑 엔지니어링 패널 합착 방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7796A (zh) * 2002-06-10 2004-01-14 �ն��繤��ʽ���� 用于切割玻璃基板的粘着片及切割玻璃基板的方法
CN101213225A (zh) * 2005-07-04 2008-07-02 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固化性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的构件的暂时固定方法
CN101501152A (zh) * 2006-08-10 2009-08-05 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粘合性组合物及使用该粘合性组合物对构件进行临时固定的方法
JP2009256125A (ja) * 2008-04-15 2009-11-05 Shoda Techtron Corp 板ガラスの加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87976A (ja) * 1985-06-14 1986-12-18 Three Bond Co Ltd 小物品の加工方法
US5641140A (en) * 1995-03-10 1997-06-24 Sorenson; Roger A. Adhering structures for the purpose of employing the forces of intermolecular attraction in liquids to controllably and removably adhere one manufactured object to another
JP5164316B2 (ja) * 2005-08-02 2013-03-21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接着剤及びそれを用いる部材の仮固定方法
US8313604B2 (en) * 2005-07-04 2012-11-20 Denki Ka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urable composition and temporary fixation method of member using it
CN102105546B (zh) * 2008-07-22 2016-12-07 电化株式会社 构件的临时固定/剥离方法及适于其的临时固定用胶粘剂
JP5734876B2 (ja) * 2010-01-21 2015-06-17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及び透光性硬質基板貼り合わせ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7796A (zh) * 2002-06-10 2004-01-14 �ն��繤��ʽ���� 用于切割玻璃基板的粘着片及切割玻璃基板的方法
CN101213225A (zh) * 2005-07-04 2008-07-02 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固化性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的构件的暂时固定方法
CN101501152A (zh) * 2006-08-10 2009-08-05 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粘合性组合物及使用该粘合性组合物对构件进行临时固定的方法
JP2009256125A (ja) * 2008-04-15 2009-11-05 Shoda Techtron Corp 板ガラスの加工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3770A (zh) * 2015-06-29 2015-10-14 开平市盈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薄玻璃片的切割方法
CN107186901A (zh) * 2017-05-11 2017-09-22 济源石晶光电频率技术有限公司 石英晶片加工方法
CN108406550A (zh) * 2018-05-08 2018-08-17 佛山市瑞生海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纤维束平茬切割方法
CN113442545A (zh) * 2020-03-27 2021-09-28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层叠体制造装置及层叠体制造方法
CN113213742A (zh) * 2021-04-01 2021-08-06 芜湖长信新型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柔性玻璃切割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41947A4 (en) 2016-06-08
WO2012067205A1 (ja) 2012-05-24
US9227385B2 (en) 2016-01-05
TW201238923A (en) 2012-10-01
HK1186202A1 (zh) 2014-03-07
JPWO2012067205A1 (ja) 2014-05-19
EP2641947A1 (en) 2013-09-25
CN103221498B (zh) 2014-12-17
JP5813004B2 (ja) 2015-11-17
KR101696331B1 (ko) 2017-01-13
US20130233479A1 (en) 2013-09-12
KR20130129983A (ko) 2013-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1498B (zh) 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方法和板状制品的制造方法
CN101501152B (zh) 粘合性组合物及使用该粘合性组合物对构件进行临时固定的方法
JP6030560B2 (ja) 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部材の仮固定方法
CN101213225B (zh) 固化性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的构件的暂时固定方法
US6376070B1 (en) Sheet-form, curable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N104541360B (zh) 带保护膜形成层的切割片和芯片的制造方法
CN103813995A (zh) 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方法及板状制品的制造方法
CN101490813A (zh) 切片及芯片键合带以及半导体芯片制造方法
CN102947233A (zh) 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CN102725241A (zh) 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和透光性硬质基板贴合装置
CN102947402B (zh) 利用准分子光照射的粘合物解体方法
WO2013140472A1 (ja) 光学部材及びその製造に用いる紫外線硬化型接着剤
CN102105546A (zh) 构件的临时固定/剥离方法及适于其的临时固定用胶粘剂
CN104160491A (zh) 芯片用树脂膜形成用片材
TW201702837A (zh) 觸控面板用層間塡充材料及觸控面板積層體
CN104540671A (zh) 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固化物及物品
WO2012077645A1 (ja) 硬質基板積層体の加工方法及び板状製品の製造方法
CN113372824A (zh) 一种耐水冲击高粘uv减粘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981137A (zh) 保护膜以及使用该保护膜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TWI574839B (zh) Processing method of hard substrate laminated body and fastening fixture
CN101669194A (zh) 切片及芯片接合带和半导体芯片的制造方法
CN103897657B (zh) 基于改性有机硅材料的玻璃叠层加工用uv胶及其应用
CN104045240A (zh) 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方法及紧固夹具
CN203333476U (zh) 硬质基板层叠加工用紧固夹具
CN103228450B (zh) 透光性硬质基板层叠体的加工方法及使用它的板状制品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8620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8620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7

Termination date: 201811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