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0447A - 信息处理系统、图像形成设备和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系统、图像形成设备和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0447A
CN103220447A CN2012105484736A CN201210548473A CN103220447A CN 103220447 A CN103220447 A CN 103220447A CN 2012105484736 A CN2012105484736 A CN 2012105484736A CN 201210548473 A CN201210548473 A CN 201210548473A CN 103220447 A CN103220447 A CN 1032204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forming
forming apparatus
configuration data
information
se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484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20447B (zh
Inventor
中原英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2204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04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204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044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40Details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printing, e.g. machine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the arrangement as a whole or of its constitutive par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29Prin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or printer maintenance, e.g. device status, power levels
    • G06F3/1231Device related settings, e.g. IP address, Name,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06F3/1288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in client-server-printer device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4Configuration by using pre-existing information, e.g. using templates or copying from other elements
    • H04L41/0846Configuration by using pre-existing information, e.g. using templates or copying from other elements based on copy from other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66Checking the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76Aspects of the degree of configuration automation
    • H04L41/0883Semiautomatic configuration, e.g. proposals from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图像形成设备和管理方法。在更换了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设置管理服务基于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装置配置信息的改变内容以及与图像形成设备的配置数据相关联的继承条件来判断是否是更换之前的配置数据继承至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并且在判断为没有继承配置数据的情况下,基于表示用户是否已使配置数据的设置从初始值改变的改变标志的内容来指定需要进行重新设置的设置项,由此向图像形成设备通知所指定的设置项。已接收到该通知的图像形成设备显示提示对需要进行重新设置的设置项进行重新设置的画面。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系统、图像形成设备和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图像形成设备和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已提出了将配置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图像形成设备。该配置数据是对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进行切换所用的设置信息(操作设置信息)。由于配置数据被存储在各图像形成设备所配备的存储单元中,因此需要按照这些图像形成设备的数量进行配置数据的设置改变,从而改变所有图像形成设备的配置数据。
为了节省按照图像形成设备的数量改变配置数据的设置所用的时间,已提出了利用特定信息处理设备来同时进行多个图像形成设备的配置数据的设置的技术。例如,日本特开2007-130838公开了如下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已进行了初始设置操作的多个图像形成设备从服务器下载初始系统设置信息并且将所下载的初始系统设置信息反映至初始设置内容。
此外,假定在更换图像形成设备时继承了配置数据。在更换之前的图像形成设备的配置数据被继承至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例如,所设置的配置数据整体被反映到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上。然而,根据装置的硬件或软件配置状态的改变内容,更换之前的图像形成设备的配置数据可能无法被直接继承至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
日本特开2006-099362公开了如下一种设置数据传输程序,其中该设置数据传输程序将要设置在对象装置中的新设置数据与预定设置数据进行比较以由此显示比较结果,并且响应于来自用户的指示将该新设置数据发送至该对象装置。
存在如下情况:对于以下的配置数据,直接继承至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并不适当,其中,由于图像形成设备的型号或图像形成设备所设置的硬件选项对配置数据产生影响,因而该配置数据受到值的限制。然而,采用日本特开2007-130838中所公开的技术,与作为更换结果的图像形成设备的装置配置信息的改变内容无关地继承了配置数据。此外,在应用日本特开2006-099362中所公开的技术的情况下,将更换之前的配置数据与更换之后的配置数据进行比较,将比较结果显示在画面中,并且根据观看该画面的用户的指示来进行配置数据的继承。然而,该继承处理效率低并且会对用户造成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系统显示如下的画面由此减轻用户的负担,其中,该画面根据伴随着图像形成设备的更换的装置配置信息的改变内容,提示对不适合继承至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配置数据进行重新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包括图像形成设备;以及管理设备,用于管理用于对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进行切换的操作设置信息,其中,所述管理设备包括:生成部件,用于生成应用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设置信息;以及发送部件,用于将所生成的操作设置信息经由网络发送至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生成部件针对各设置项判断是否使表示与更换之前的图像形成设备相对应的操作设置信息的第一操作设置信息的设置继承至表示与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相对应的操作设置信息的第二操作设置信息的设置,并且还判断是否需要对作为判断结果不继承至所述第二操作设置信息的设置项进行重新设置,以及所述发送部件将所生成的应用于所述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设置信息以及所述生成部件判断为需要进行重新设置的设置项经由所述网络发送至所述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设置信息获取部件,用于从所述管理设备所配备的所述发送部件获取应用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设置信息和需要进行重新设置的设置项;以及显示部件,用于显示提示对所获取的需要进行重新设置的设置项进行重新设置的画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收集部件,用于收集所述图像形成设备所保持的装置配置信息;保持部件,用于保持用于对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进行切换的操作设置信息;更新部件,用于更新所述保持部件所保持的操作设置信息,其中,针对各设置项使继承条件和改变信息与所述操作设置信息相关联,其中所述继承条件与是否使对应于装置配置信息的改变内容的与该设置项相对应的设置继承至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设置信息相关,所述改变信息表示用户是否已使所述设置从初始值改变;输出部件,用于在已更换了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将输出信息输出至外部装置,其中所述输出信息包括所述收集部件收集到的更换之前的图像形成设备的装置配置信息、以及所述保持部件所保持的该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设置信息;输入部件,用于在已更换了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将所述输出信息从所述外部装置输入至所述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显示部件,用于显示用于提示对需要进行重新设置的设置项进行重新设置的画面,其中,所述更新部件被配置为:在已更换了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之后,获取所输入的输出信息中所包括的操作设置信息作为第一操作设置信息,并且获取所述保持部件所保持的操作设置信息作为第二操作设置信息,将所述收集部件收集到的所述更换之前的图像形成设备所保持的装置配置信息与所述收集部件收集到的所述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所保持的装置配置信息进行比较,由此指定伴随着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更换的装置配置信息的改变内容,基于所指定的装置配置信息的改变内容以及与所述第一操作设置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继承条件,针对所述第二操作设置信息的各设置项来判断是否使所述第一操作设置信息的设置继承至所述第二操作设置信息的设置,关于未使所述第一操作设置信息的设置继承至所述第二操作设置信息的设置的设置项,基于与所述第一操作设置信息相关联的所述改变信息的改变内容来判断是否需要对该设置项进行重新设置,以及指示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用于提示对作为判断结果需要进行重新设置的设置项进行重新设置的画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管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系统包括:图像形成设备;以及管理设备,用于管理用于对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进行切换的操作设置信息,所述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管理设备生成应用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设置信息;所述管理设备将所生成的操作设置信息经由网络发送至所述图像形成设备;所述管理设备针对各设置项判断是否使表示与更换之前的图像形成设备相对应的操作设置信息的第一操作设置信息的设置继承至表示与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相对应的操作设置信息的第二操作设置信息的设置,并且还判断是否需要对作为判断结果不继承至所述第二操作设置信息的设置项进行重新设置;所述管理设备将所生成的应用于所述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设置信息以及所述管理设备判断为需要进行重新设置的设置项经由所述网络发送至所述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从所述管理设备所配备的发送部件获取应用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设置信息和需要进行重新设置的设置项;以及所述图像形成设备显示用于提示对所获取的需要进行重新设置的设置项进行重新设置的画面。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例的示例性整体配置的图。
图2是示出信息处理系统的硬件结构的示例的图。
图3是信息处理系统的示例性功能框图。
图4A~4C是示出实际配置数据的示例的图。
图5A~5C是示出实际装置配置数据的示例的图。
图6是示出示例性虚拟装置的图。
图7A和7B是示出示例性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的图。
图8是示出承租方(tenant)配置数据的示例的图。
图9是示出描述承租方配置数据的更新处理的流程图的示例的图。
图10是描述图像形成设备获取虚拟配置数据的处理的流程图的示例。
图11A是示出元信息的示例的图。
图11B示出包括在元信息中的继承条件的定义表的示例。
图12是描述更换图像形成设备时的配置数据的示例性继承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描述更换图像形成设备时图像形成设备所执行的示例性处理的流程图。
图14A和图14B是示出重新设置画面的图。
图15是第二实施例中的示例性功能框图。
图16是描述实际配置数据的导出(export)的示例的图。
图17是描述实际配置数据的导入(import)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说明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首先,对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进行定义。术语“配置数据”是指用于对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进行切换的数据(操作设置信息)。例如,配置数据与复制作业的拼版等的默认值相对应。在将复制作业的拼版的默认值设置为“1页1版(1 in 1)”的情况下,作为复制结果,在一张纸上打印一页。在将复制作业的拼版的默认值设置为“1页2版(2 in 1)”的情况下,作为复制结果,在一张纸上打印两页。
术语“装置配置数据”是指表示图像形成设备所配备的装置的配置的数据。例如,装置配置数据表示图像形成设备是否包括传真单元。装置配置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唯一地识别图像形成设备的型号的型号代码以及正在运行的固件版本等。
术语“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是指用于定义图像形成设备的特定型号所保持的配置数据的架构的数据。术语“架构”是指用于定义配置数据的规定以及定位的数据。这种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的示例包括用于使各配置数据的设置值标识符、默认值、值域和数据有效的条件。在本实施例中,假定要保持的配置数据根据图像形成设备的型号而存在差异,并且针对不同型号的图像形成设备来准备设置值架构。
术语“虚拟装置”是指服务器计算机组所保持的实际装置的数据组。更具体地,虚拟装置至少包括装置配置数据和配置数据。术语“承租方”是指用户将图像形成设备的管理委托至的委托方的单位。换句话说,承租方是用户的管理范围。术语“承租方标识符”是指用于唯一地识别承租方的标识符。例如,假定某公司委托了图1所示的(以下要说明的)用户环境100中的图像形成设备101A、101B和101C的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向用户环境100分配相应的承租方标识符并且将图像形成设备101A、101B和101C作为属于该承租方的图像形成设备来进行识别和管理。
如下进行定义,从而将虚拟装置中所包括的数据、实际装置所保持的数据和承租方专用的数据区分开。将虚拟装置中所包括的装置配置数据称为“虚拟装置配置数据”,并且将虚拟装置中所包括的配置数据称为“虚拟配置数据”。将实际装置所保持的装置配置数据称为“实际装置配置数据”,并且将实际装置所保持的配置数据称为“实际配置数据”。此外,将承租方内的图像形成设备共通使用的配置数据称为“承租方配置数据”。
图1是示出本实施例的示例性整体配置的图。图1所示的信息处理系统包括用户环境100、服务器计算机组105、服务人员环境110和图像形成设备的供应商环境120。用户环境100、服务器计算机组105、服务人员环境110和图像形成设备的供应商环境120经由因特网104相互进行通信。因特网104是能够提供公共线路上的数字通信的网络。
用户环境100是图像形成设备的用户执行该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的环境。用户环境100包括图像形成设备101A、101B和101C以及终端装置102A。图像形成设备101A、101B和101C是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网络106是能够在用户环境100中提供数字通信的网络。图像形成设备101A、101B和101C可以经由网络106访问因特网104。终端装置102A是用户环境100的用户能够操作的计算机。终端装置102A也可以经由网络106访问因特网104。
服务人员环境110是服务人员使用终端装置102B来管理图像形成设备的环境。服务人员环境110包括终端装置102B。终端装置102B是管理图像形成设备101A、101B和101C的服务人员所操作的计算机。终端装置102B可以访问因特网104。
图像形成设备的供应商环境120是用于生产图像形成设备的供应商的管理人员进行图像形成设备的管理所需的数据的维护的环境。图像形成设备的供应商环境120包括终端装置120C。终端装置120C是用于生产图像形成设备的供应商的管理人员所操作的计算机。终端装置102C可以访问因特网104。
服务器计算机组105是提供用于管理图像形成设备的配置数据的设置值管理服务310(参见图3)的服务器组。服务器计算机组105经由因特网104向多个承租方提供服务。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计算机组105所提供的设置值管理服务310用作管理图像形成设备的配置数据的管理设备。设置值管理服务310通过使图像形成设备与作为预先设置的管理范围的承租方相关联来管理这些图像形成设备。换句话说,设置值管理服务310按各管理范围来管理图像形成设备。在以下说明中,还将图像形成设备101A、101B和101C描述为图像形成设备101,并且还将终端装置102B和102C描述为终端装置102。
图2是示出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硬件结构的示例的图。服务器计算机组105包括服务器计算机210A和服务器计算机210B。服务器计算机210B具有与服务器计算机210A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服务器计算机210A和服务器计算机210B经由网络220相互进行通信。
服务器计算机210A包括均与内部总线216相连接的CPU201C、非易失性存储器202C、易失性存储器203C、辅助存储装置204C和网络通信装置207C。图像形成设备101包括均与内部总线211A相连接的CPU 201A、非易失性存储器202A、易失性存储器203A、辅助存储装置204A、显示器205A、输入装置206A、网络通信装置207A、传真单元208和打印机引擎209。终端装置102包括均与内部总线211B相连接的CPU 201B、非易失性存储器202B、易失性存储器203B、辅助存储装置204B、显示器205B、输入装置206B和网络通信装置207B。
在以下说明中,还将CPU 201A、201B、201C描述为CPU201,还将非易失性存储器202A、202B和202C描述为非易失性存储器202,还将易失性存储器203A、203B和203C描述为易失性存储器203,还将辅助存储装置204A、204B和204C描述为辅助存储装置204,还将显示器205A和205B描述为显示器205,还将输入装置206A和206B描述为输入装置206,还将网络通信装置207A和207B描述为网络通信装置207,并且还将内部总线211A和211B描述为内部总线211。
CPU(中央处理单元)201执行程序并且控制各种处理。非易失性存储器202包括ROM(只读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202存储在装置启动处理的初始阶段所需的程序和数据。易失性存储器203包括RAM(随机存取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203用作这些程序和数据的临时存储位置。
辅助存储装置204是诸如硬盘或RAM驱动器等的大容量存储装置。辅助存储装置204存储大容量数据并且保持程序的执行代码。辅助存储装置204存储与易失性存储器203的数据相比需要保持更长时间的数据。显示器205进行信息显示处理并且向利用者通知结果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利用者是指用户和服务人员。
输入装置206接受利用者的选择指示并且将该指示经由内部总线211发送至程序。网络通信装置207是经由网络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装置。传真单元208是将图像形成设备101所形成的图像数据或存储在辅助存储装置204A中的图像数据经由网络106发送至外部装置的硬件单元。传真单元208是可选的并且图像形成设备101可以不包括传真单元208。打印机引擎209将图像形成设备101所形成的图像数据或存储在辅助存储装置203A中的图像数据打印在诸如纸张等的记录介质上。
图3是示出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示例性功能框图。图3所示的信息处理系统包括图像形成设备101和设置值管理服务310。图像形成设备101和设置值管理服务310经由因特网104相互进行通信。利用图3所示的信息处理系统所配备的各功能来实现本实施例的管理方法。
图像形成设备101包括实际配置数据保持单元301、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02、虚拟配置数据接收单元303、实际装置配置数据收集单元304和承租方标识符保持单元305。此外,图像形成设备101包括用户输入画面显示单元307和实际配置数据更新通知单元308。
实际配置数据保持单元301保持该图像形成设备的配置数据。更具体地,实际配置数据保持单元301将配置数据存储在辅助存储装置204A中以进行管理。该图像形成设备基于实际配置数据保持单元301所保持的实际配置数据对操作行为进行切换。
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02更新实际配置数据保持单元301所保持的实际配置数据。更具体地,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02通过利用虚拟配置数据接收单元303所获取的虚拟配置数据替换实际配置数据来更新该实际配置数据。将该实际配置数据应用于图像形成设备101。换句话说,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02用作如下应用单元,其中该应用单元用于将虚拟配置数据接收单元303所获取的虚拟配置数据应用于图像形成设备101。
虚拟配置数据接收单元303从设置值管理服务310所配备的虚拟配置数据获取单元320获取虚拟配置数据。虚拟配置数据接收单元303使用设置在实际配置数据保持单元301所保持的实际配置数据中的地址,来调用虚拟配置数据获取单元320。
图4A~4C是示出实际配置数据的示例的图。图4A示出装置标识符为“01001”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实际配置数据。图4B示出装置标识符为“01002”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实际配置数据。图4C示出装置标识符为“02001”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实际配置数据。装置标识符是用于唯一识别图像形成设备的识别信息。
实际配置数据具有包括设置值标识符702和值703的数据项。设置值标识符702是用于唯一地识别设置项的标识符。值703是设置项的值。在图4A~4C所示的示例中,将http://ddd.com/config设置作为“device_settings.cloud_address”的值(地址)。该地址是被设置作为如下设置值管理服务的设置值管理服务的地址,其中该设置值管理服务用于向图像形成设备101分配配置数据。因而,上述的虚拟配置数据接收单元303访问该地址。
注意,虚拟配置数据具有与图4A~4C所示的实际配置数据的数据配置相同的数据配置。因而,适当将图4A~4C所示的实际配置数据作为虚拟配置数据来进行说明。
返回参考图3,实际装置配置数据收集单元304收集图像形成设备101的装置配置数据(实际装置配置数据)。
图5A~5C是示出实际装置配置数据的示例的图。图5A、5B和5C各自示出不同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实际装置配置数据。实际装置配置数据具有包括数据类型602和值603的数据项。数据类型602是实际装置配置数据中所包括的数据的类型。对数据类型602设置用于识别图像形成设备的型号的型号代码、固件版本和用于识别装置的装置标识符等。值603是数据的值。对值603设置与数据类型相对应的值(例如,装置标识符的值或者传真单元的有无等)。注意,虚拟装置配置数据具有与实际装置配置数据的数据配置相同的数据配置。因而,适当将图5所示的实际装置配置数据作为虚拟装置配置数据来进行说明。
返回参考图3,承租方标识符保持单元305保持作为图像形成设备101所属的承租方的标识符的承租方标识符。承租方标识符是在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初始安装时设置的,并且被存储在辅助存储装置204A中以使得即使在电源断开(OFF)的情况下也不会丢失。
实际装置配置数据通知单元306向设置值管理服务310的实际装置配置数据接收单元318通知实际装置配置数据收集单元304所收集的实际装置配置数据和承租方标识符保持单元305所保持的承租方标识符。更具体地,实际装置配置数据通知单元306将包括实际装置配置数据和承租方标识符的配置数据生成请求发送至实际装置配置数据接收单元318。该配置数据生成请求是用于生成与图像形成设备101相对应的虚拟配置数据的请求(操作设置生成请求)。
用户输入画面显示单元307将用户确认该用户所采用的设置的画面(设置确认画面)或用于改变用户所采用的设置的画面(设置改变画面)显示在显示器205上。
当用户在设置改变画面上改变设置时,用户输入画面显示单元307请求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02以将该设置改变内容反映到实际配置数据上。已对该请求作出回答的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02更新实际配置数据保持单元301中所保持的实际配置数据。然后,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02指示实际配置数据更新通知单元308以向设置值管理服务310通知实际配置数据的更新内容。
如以下将说明的,使图11A所示的元信息与配置数据相关联。例如,当用户使与配置数据的特定设置项相对应的设置值从初始值改变的情况下,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02对与该配置数据相关联的元信息中所包括的改变标志进行设置。具体地,使设置在改变标志中的“0”改变为“1”。
设置值管理服务310包括虚拟装置保持单元311、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保持单元312、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更新单元313、承租方配置数据保持单元314和承租方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5。设置值管理服务310还包括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虚拟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7、实际装置配置数据接收单元318和虚拟装置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9。设置值管理服务310还包括虚拟配置数据获取单元320、虚拟配置数据浏览单元321、虚拟配置数据更新确认单元322和实际配置数据更新接收单元323。
虚拟装置保持单元311保持虚拟装置。该虚拟装置至少包括虚拟装置配置数据和虚拟配置数据。虚拟装置保持单元311将虚拟装置存储在辅助存储装置204C中并且进行管理。
图6是示出虚拟装置的示例的图。图6所示的虚拟装置包括装置标识符802、承租方标识符803、虚拟装置配置数据804、虚拟配置数据805和通知标志806。
装置标识符802是唯一地识别虚拟装置的识别信息。装置标识符802等同于唯一地识别与虚拟装置相对应的图像形成设备101的识别信息。装置标识符802包括在图像形成设备101向设置值管理服务310所通知的装置配置数据中。承租方标识符803是唯一地识别与虚拟装置相对应的图像形成设备101所属的承租方的识别信息。
虚拟装置配置数据804是唯一地识别虚拟装置配置数据的识别信息。虚拟装置配置数据对应于与虚拟装置相对应的图像形成设备101的装置配置数据(实际装置配置数据)。虚拟配置数据805是唯一地识别虚拟配置数据的识别信息。虚拟配置数据对应于与虚拟装置相对应的图像形成设备101的配置数据(实际配置数据)。
通知标志806表示已向图像形成设备通知了虚拟配置数据805或者未向图像形成设备通知虚拟配置数据805。设置在通知标志806中的标志“未通知”表示没有向图像形成设备通知虚拟配置数据805。设置在通知标志806中的标志“已通知”表示已向图像形成设备通知了虚拟配置数据805。
返回参考图3,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保持单元312保持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与图像形成设备的各型号相对应地准备一个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
图7A和7B是示出示例性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的图。图7A示出与型号代码0x01相对应的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图7B示出与型号代码0x02相对应的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具有包括设置值标识符402、默认值403、值域404和条件405的数据项。
设置值标识符402是用于唯一地识别设置项的识别信息。例如,设置值标识符“copy_settings.nup”表示与复制设置的拼版有关的设置项。在设置值标识符402相同的情况下,这表示尽管型号不同但设置项相同的事实。默认值403是该型号的默认设置值。值域404是在该型号中能够设置的范围的定义。例如,设置值标识符“copy_settings.nup”的值域404表示在该型号中可以从“1页1版、1页2版、1页4版”这三种复制设置中选择值域。
条件405是在该型号中使用该设置值所需的条件的定义。在与设置项“fax_settings.received_print”相对应的条件405中设置条件“传真单元”。因而,该设置项的设置值仅在确认了传真单元的安装的情况下才变得有效。
返回参考图3,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更新单元313更新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保持单元312所保持的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例如,在图像形成设备的供应商发布新型号的情况下,根据该供应商的管理者的指示来登记与该新型号相对应的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在任何设置项改变的情况下,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更新单元313更新该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承租方配置数据保持单元314保持承租方期望对图像形成设备进行设置的配置数据。
图8是示出承租方配置数据的示例的图。承租方配置数据具有包括设置值标识符502和值503的数据项。设置值标识符502与图7A和7B所示的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中所包括的设置值标识符402相同。值503是承租方所期望的共通设置值。在设置值标识符“copy_settings.nup”中设置复制设置“1页2版”。这表示用户期望在承租方所保持的所有图像形成设备中设置复制设置“1页2版”。
返回参考图3,承租方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5更新承租方配置数据保持单元314所保持的承租方配置数据。根据对承租方所保持的图像形成设备进行管理的服务人员所进行的操作,服务人员环境110中的终端装置102B提供针对承租方配置数据的更新指示。承租方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5根据该更新指示来更新承租方配置数据。注意,服务人员对在终端装置102B上运行的网页浏览器上所显示的设置画面进行操作。
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基于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承租方配置数据和虚拟装置配置数据来生成虚拟配置数据。首先,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从虚拟装置保持单元311获取图5A所示的虚拟装置配置数据。
接着,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参考获取到的虚拟装置配置数据中所包括的型号代码,由此指定图像形成设备的型号。使用图5A所示的虚拟装置配置数据作为示例,设置0x01作为与型号代码相对应的值。因而,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指定具有型号代码0x01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型号。
接着,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从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保持单元312获取与所指定的型号代码相对应的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例如获取型号代码与0x01一致的、图7A所示的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
接着,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基于获取到的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中所定义的设置值来生成虚拟配置数据。使用图7A所示的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作为示例,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基于与“copy_settings.nup”、“device_settings.cloud_address”、“device_settings.sleep_time”、“fax_settings.received_print”和“box_settings.server_address”这五个设置项相对应的设置值来生成虚拟配置数据。
接着,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从承租方配置数据保持单元314获取图8所示的承租方配置数据。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判断承租方配置数据中所包括的设置值是否落在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中所定义的值域内。
将以图8所示的承租方配置数据和图7A所示的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作为示例来进行说明。承租方配置数据中所包括的设置项“copy_settings.nup”的值(设置值)为“1页2版”。另一方面,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中所定义的与该设置项相对应的值域为“1页1版、1页2版和1页4版”。因而,承租方配置数据中所包括的设置值落在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中所定义的值域内。
承租方配置数据中所包括的设置项“device_settings.sleep_time”的值(设置值)为“10秒”。另一方面,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中所定义的与该设置项相对应的值域为“1分钟、10分钟和1小时”。因而,承租方配置数据中所包括的设置值没有落在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中所定义的值域内。在承租方配置数据中所包括的设置值没有落在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中所定义的值域内的情况下,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获取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中所定义的默认值。在该示例中,获取到默认值“10分钟”。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使用所获取的默认值作为虚拟配置数据中的该设置项的设置值。
在承租方配置数据中所包括的设置值落在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中所定义的值域内的情况下,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采用承租方配置数据中所包括的设置值作为虚拟配置数据中的与该设置项相对应的设置值。
接着,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判断虚拟装置配置数据是否满足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中所定义的条件。参考图7A所示的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不存在与“copy_settings.nup”相对应的特定条件。因而,图5A所示的虚拟装置配置数据满足与“copy_settings.nup”相对应的条件。
然而,与“fax_settings.received_print”相对应的条件是“传真单元”,而作为虚拟装置配置数据中所包括的“传真单元”的值设置了值“无”。因而,虚拟装置配置数据不满足与该设置项相对应的条件。
在虚拟装置配置数据不满足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中所定义的条件的情况下,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获取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中所定义的默认值403。在该示例中,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获取与“fax_settings.received_print”相对应的默认值“OFF”。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使用所获取的默认值作为虚拟配置数据中的该设置项的设置值。
返回参考图3,虚拟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7利用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所生成的虚拟配置数据来更新虚拟装置保持单元311所保持的虚拟装置中的虚拟配置数据。
更具体地,在虚拟装置保持单元311所保持的虚拟装置中,虚拟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7获取具有与所生成的虚拟配置数据相对应的装置标识符的虚拟装置。在通知标志806被设置为“已通知”的情况下,已更新了虚拟配置数据的虚拟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7将通知标志806设置为“未通知”。通知标志806为“未通知”表示与图像形成设备相对应的虚拟配置数据已改变,因而图像形成设备需要参考新的虚拟配置数据。
此外,虚拟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7从实际配置数据更新接收单元323获取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实际配置数据的更新内容。然后,虚拟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7将所获取的更新内容反映到虚拟配置数据上。例如,假定从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实际配置数据更新通知单元308向实际配置数据更新接收单元323通知已对与实际配置数据相关联的元信息中所包括的改变标志进行了设置。
在这种情况下,实际配置数据更新接收单元323向虚拟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7通知已对改变标志进行了设置。虚拟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7获取与由虚拟装置保持单元311保持的虚拟装置中所包括的虚拟配置数据相关联的元信息。然后,虚拟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7对获取到的元信息中所包括的改变标志进行设置。这样,更新了虚拟装置。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已对以下的元信息中所包括的改变标志进行了设置,其中,该元信息与对应于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实际配置数据相关联。因而,在这种情况下,虚拟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7将虚拟装置的通知标志保持为“已通知”。
实际装置配置数据接收单元318从图像形成设备101所配备的实际装置配置数据通知单元306接收装置配置数据(图5A~5C)和承租方标识符。虚拟装置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9利用实际装置配置数据接收单元318所接收到的装置配置信息,来更新虚拟装置保持单元311所保持的虚拟装置具有的虚拟装置配置数据。
更具体地,在虚拟装置保持单元311所保持的虚拟装置中,虚拟装置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9获取具有如下的装置标识符的虚拟装置,其中,该装置标识符设置在实际装置配置数据接收单元318已接收到的装置配置数据中。然后,虚拟装置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9利用实际装置配置数据接收单元318已接收到的装置配置数据、来更新获取到的虚拟装置所保持的虚拟装置配置数据,并且将该虚拟装置配置数据存储在作为存储单元的虚拟装置保持单元311中。换句话说,实际装置配置数据接收单元318和虚拟装置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9用作如下的配置信息获取部件,其中,该配置信息获取部件用于经由网络从图像形成设备获取该图像形成设备所保持的装置配置信息,并将该配置信息存储在存储单元中。
虚拟配置数据获取单元320经由因特网104从图像形成设备101所配备的虚拟配置数据接收单元303接收虚拟配置数据获取请求,由此从虚拟装置保持单元311获取虚拟配置数据。
虚拟配置数据获取请求至少包括用于指定虚拟装置的装置标识符。因而,虚拟配置数据获取单元320搜索具有该虚拟配置数据获取请求中所包括的装置标识符的虚拟装置。虚拟配置数据获取单元320获取搜索到的虚拟装置中的虚拟配置数据。虚拟配置数据获取单元320用作如下的发送部件,其中该发送部件用于将所获取的虚拟配置数据经由因特网104发送至请求源、即虚拟配置数据接收单元303。
虚拟配置数据浏览单元321经由因特网104从外部装置接收配置数据浏览请求。该配置数据浏览请求是HTTP协议上/利用HTTP协议的请求。虚拟配置数据浏览单元321获取与该浏览请求相对应的虚拟配置数据,并且生成针对所获取的虚拟配置数据的浏览用HTML页以将该浏览用HTML页返回至请求源。
虚拟配置数据更新确认单元322确认是否已更新了虚拟配置数据。更具体地,图像形成设备101所配备的虚拟配置数据接收单元303将图像形成设备101的装置标识符经由因特网104发送至虚拟配置数据更新确认单元322。虚拟配置数据更新确认单元322从虚拟装置保持单元311所保持的虚拟装置中搜索具有所接收到的装置标识符的虚拟装置。对于搜索到的虚拟装置,虚拟配置数据更新确认单元322参考通知标志806。
在通知标志806为“未通知”的情况下,虚拟配置数据更新确认单元322判断为已更新了虚拟配置数据。在通知标志806为“已通知”的情况下,虚拟配置数据更新确认单元322判断为未更新虚拟配置数据。虚拟配置数据更新确认单元322将虚拟配置数据的更新状况返回至虚拟配置数据接收单元303。然后,已确认了虚拟配置数据的更新的虚拟配置数据接收单元303向设置值管理服务310的虚拟配置数据获取单元320进行配置数据获取请求。
虚拟配置数据更新确认单元322还可以基于虚拟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7已更新了虚拟配置数据这一事实作为触发,确认是否已更新了虚拟配置数据。然后,在虚拟配置数据更新确认单元322确认为已更新了虚拟配置数据的情况下,虚拟配置数据获取单元320还可以获取配置数据、并将该配置数据发送至图像形成设备101的虚拟配置数据接收单元303。
图9是描述承租方配置数据的更新处理的流程图的示例。在该示例中,管理员用户利用终端装置102A更新承租方配置数据。将用于实现该流程图的各步骤的处理的程序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02C、易失性存储器203C或辅助存储装置204C中的任一个存储单元中,并且该程序由CPU 201来执行。
首先,承租方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5检测从终端装置102A发送来的承租方配置数据更新请求(步骤S901)。接着,承租方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5确认与该承租方配置数据更新请求相对应的承租方配置数据是否已登记至承租方配置数据保持单元314(步骤S902)。在已登记了与承租方配置数据更新请求相对应的承租方配置数据的情况下,该处理进入步骤S907。在尚未登记与承租方配置数据更新请求相对应的承租方配置数据的情况下,该处理进入步骤S903。
在步骤S903中,承租方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5从虚拟装置保持单元311获取承租方所保持的虚拟装置。承租方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5获取包括在所获取的虚拟装置中的虚拟装置配置数据。然后,承租方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5获取所获取的虚拟装置配置数据中所包括的型号代码(步骤S903)。
接着,承租方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5从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保持单元312获取与所获取的型号代码相对应的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步骤S904)。接着,承租方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5列出步骤S904中所获取的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的至少一个中所包括的设置项(步骤S905)。然后,承租方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5生成具有步骤S905中所列出的设置项的空的承租方配置数据(步骤S906),并且该处理进入步骤S907。
在步骤S907中,承租方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5检测针对承租方配置数据的具体更新指示(步骤S907)。然后,承租方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5基于步骤S907中检测到的更新指示来更新承租方配置数据(步骤S908)。承租方配置数据保持单元314存储更新后的承租方配置数据。
接着,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检测到已更新了承租方配置数据(步骤S909)。然后,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从虚拟装置保持单元311所保持的虚拟装置中搜索以下的虚拟装置,其中,该虚拟装置的承租方标识符与已检测到更新的承租方配置数据的承租方标识符一致。为了顺次对搜索到的虚拟装置进行处理,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获取一个虚拟装置。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判断是否成功获取到虚拟装置(步骤S910)。在顺次对所有虚拟装置进行了处理并且无法获取到下一虚拟装置的情况下,该处理结束。在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成功获取到下一虚拟装置的情况下,该处理进入步骤S911。
在步骤S911中,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从要处理的虚拟装置获取虚拟装置配置数据(步骤S911)。接着,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从步骤S911中所获取的虚拟装置配置数据获取型号代码。然后,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从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保持单元312获取与所获取的型号代码相对应的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步骤S912)。
接着,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基于虚拟装置配置数据、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和承租方配置数据来生成虚拟配置数据(步骤S913)。然后,虚拟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7将所生成的虚拟配置数据登记在虚拟装置中(步骤S914),并且该处理返回至步骤S910。通过步骤S914的处理,将更新后的承租方配置数据反映到虚拟装置中。
图10是描述图像形成设备获取虚拟配置数据的处理的流程图的示例。步骤S1001~S1007由图像形成设备来执行。将进行这些步骤的程序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02A、易失性存储器203A或辅助存储装置204A中的任一个存储单元中,并且由CPU201A来执行。此外,步骤S1051~S1058由服务器计算机组105来执行。将进行这些步骤的程序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02C、易失性存储器203C或辅助存储装置204C中的任一个存储单元中,并且由CPU 201来执行。
首先,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实际装置配置数据通知单元306检测到图像形成设备101的电源接通(ON)(步骤S1001)。接着,实际装置配置数据收集单元304收集装置配置数据(步骤S1002)。
接着,实际装置配置数据通知单元306用作如下的配置改变判断部件,其中该配置改变判断部件用于判断与图像形成设备101所配备的装置有关的配置信息中是否存在任何改变。更具体地,实际装置配置数据通知单元306基于步骤S1002中收集到的实际装置配置数据,来判断没有报告至设置值管理服务310的实际装置配置数据中是否存在任何改变(步骤S1003)。
在没有报告的实际装置配置数据中存在改变的情况下,该处理进入步骤S1005。在没有报告的实际装置配置数据中不存在改变的情况下,该处理进入步骤S1004。在安装了新装置的情况下,该处理进入步骤S1005。
在步骤S1004中,虚拟配置数据接收单元303判断该装置是否已获取到最新的虚拟配置数据、即是否已更新了虚拟配置数据(步骤S1004)。更具体地,虚拟配置数据接收单元303经由因特网104向设置值管理服务310的虚拟配置数据更新确认单元322确认是否已更新了虚拟配置数据。虚拟配置数据接收单元303基于该确认结果来判断是否已更新了虚拟配置数据。在没有更新虚拟配置数据的情况下,该处理结束。在已更新了虚拟配置数据的情况下,该处理进入步骤S1007。
在步骤S1005中,实际装置配置数据通知单元306向设置值管理服务310通知包括实际装置配置数据和承租方标识符的配置数据生成请求(步骤S1005)。通知目的地地址是实际配置数据保持单元301所保持的地址。
在步骤S1051中,设置值管理服务310检测到该通知然后进行处理。以下将详细说明设置值管理服务310所执行的处理。
接着,虚拟配置数据接收单元303等待处理的执行,直到虚拟配置数据的更新完成为止(步骤S1006)。接着,虚拟配置数据接收单元303从设置值管理服务310接收虚拟配置数据。然后,虚拟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7将所接收到的虚拟配置数据更新作为实际配置数据(步骤S1007)。该实际配置数据由实际配置数据保持单元301来存储。
在步骤S1051中,设置值管理服务310的实际装置配置数据接收单元318从图像形成设备101接受包括实际装置配置数据和承租方标识符的配置数据生成请求(步骤S1051)。
接着,在虚拟装置保持单元311所保持的虚拟装置中,虚拟装置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9搜索与S1051中接收到的配置数据生成请求中所包括的实际装置配置数据和承租方标识符这两者一致的虚拟装置(步骤S1052)。在已找到一致的虚拟装置的情况下,该处理进入步骤S1054。在没有找到一致的虚拟装置的情况下,该处理进入步骤S1053。在安装了新装置时图像形成设备首次与设置值管理服务310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可能存在无法搜索虚拟装置的情况。因而,在这种情况下,该处理进入步骤S1053。
在步骤S1053中,虚拟装置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9生成空的虚拟装置(步骤S1053),并且该处理进入步骤S1054。接着,虚拟装置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9利用步骤S1051中接收到的配置数据生成请求中所包括的实际装置配置数据、来更新S1052中搜索到的虚拟装置的虚拟装置配置数据(步骤S1054)。此外,虚拟装置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9将步骤S1051中接收到的配置数据生成请求中所包括的实际装置配置数据设置为步骤S1053中所生成的虚拟装置的虚拟装置配置数据。利用该配置,更新了与图像形成设备101相对应的虚拟装置。
接着,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从步骤S1054中更新后的虚拟装置配置数据获取型号代码。然后,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从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保持单元312获取与所获取的型号代码相对应的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步骤S1055)。
接着,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获取承租方配置数据(步骤S1056)。更具体地,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从承租方配置数据保持单元314所保持的承租方配置数据中获取与步骤S1051中接收到的承租方标识符相对应的承租方配置数据。
接着,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基于虚拟装置配置数据、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和承租方配置数据来生成虚拟配置数据(步骤S1057)。步骤S1057的处理与图9所示的步骤S913的处理相同。换句话说,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基于配置数据生成请求中所包括的配置信息(装置配置数据)来生成与图像形成设备101相对应的配置数据。
接着,虚拟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17通过将所生成的虚拟配置数据登记在该虚拟装置中来更新所生成的虚拟配置数据(步骤S1058)。在步骤S1058中,虚拟配置数据获取单元320还将所生成的虚拟配置数据发送至图像形成设备101的虚拟配置数据接收单元303。
接着,将说明在更换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继承配置数据的处理。首先,设置值管理服务310备份(在存储单元中存储)与更换之前的图像形成设备相对应的虚拟装置配置数据和虚拟配置数据的信息。以下还将与更换之前的图像形成设备相对应的配置数据描述为第一操作设置信息。然后,以与用于登记新图像形成设备的序列相同的方式生成初始状态的虚拟配置数据。具体地,执行与参考图9和图10所述的处理相同的处理。
然而,在继承配置数据时所进行的处理中,图10所示的步骤S1057和步骤S1007的处理不同于登记新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的处理。以下主要针对伴随着更换的图像形成设备的配置数据的继承处理中所包括的虚拟配置数据的处理,详细说明与该新生成的登记处理不同的处理。
图11A和11B是示出与配置数据相关联的元信息的示例的图。图11A示出示例性元信息形成。图11A所示的元信息与实际配置数据和虚拟配置数据相关联。
如图11A所示,元信息包括诸如设置值标识符1101、初始值1102、运用值1103、类型1104、大小1105、继承条件1106和改变标志1107等的数据项。
设置值标识符1101与图7A和7B所示的配置数据中所包括的设置值标识符402相同。初始值1102是设置值的初始值。运用值1103是设置值的当前值。类型1104是设置值的类型。大小1105是设置值的大小。继承条件1106是与使该设置的运用值继承至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有关的条件、即关于与设置项相对应的设置是否被继承至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配置数据的条件。
在满足继承条件的情况下,该设置的运用值被继承至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对于各设置项,执行遵从继承条件的处理。改变标志1107用作表示用户针对设置是否已将初始值改变为其它值的改变信息。在对改变标志进行了设置(设置了“1”)的情况下,这表示用户已将初始值改变为与设置有关的其它值。在没有对改变标志进行设置(设置了“0”)的情况下,这表示用户未将初始值改变为与设置有关的其它值。
图11B示出与元信息中所包括的继承条件有关的定义表。该继承条件的定义表包括诸如继承条件和详情等的数据项。继承条件与图11A所示的继承条件1106相对应。详情表示与继承条件相对应的处理。例如,“None”表示更换时不进行继承。换句话说,“None”用作如下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需要与装置配置信息的改变内容无关地对设置项进行重新设置。“Force”表示无论发生哪种更换都确定进行继承。换句话说,“Force”用作如下的第二指示信息,其中该第二指示信息指示与装置配置信息的改变内容无关地使更换之前的配置数据的设置被继承至更换之后的配置数据。
“Tray_Bin”表示在纸张进给和排出台的配置改变的情况下不继承设置。“Color_Type”表示在由于更换而导致彩色/单色改变的情况下不继承设置。换句话说,“Tray_Bin”和“Color_Type”用作如下的第三指示信息,其中该第三指示信息指示在特定配置信息改变的情况下需要对设置项进行重新设置。
伴随更换而不能继承的设置项的示例是在具有多个排出目的地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所设置的排出托盘的配置改变的情况下的优先排出目的地信息。此外,在扫描器的读取能力改变的情况下,不能继承默认读取分辨率。此外,在扫描器的扫描能力(彩色/单色类型)改变的情况下,无法继承针对文件创建的默认设置。换句话说,例如,无法继承如下的设置项,其中,用户为了可用性或自身偏好已使该设置项从初始状态改变并使用图像形成设备。
由于参考图11A和11B所述的以上原因,针对各设置项使与伴随着图像形成设备的更换的装置配置信息的改变内容相对应的继承条件和改变标志与配置数据相关联。
图12示出描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更换时的继承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前述的图9和图10所示的流程图中的处理是导入新图像形成设备时的处理流程。当更换图像形成设备时,通常执行图9和图10所示的流程图,另外还发生与配置数据的继承处理有关的步骤。
具体地,设置值管理服务310执行展开了图10的步骤S 1057的以下处理。首先,设置值管理服务310生成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虚拟配置数据(步骤S1201)。换句话说,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生成与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相对应的配置数据作为第二操作设置信息。
步骤S1207中的虚拟配置数据的生成处理与导入图像形成设备时的虚拟配置数据的生成处理(图10的步骤S1057)相同。即,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基于虚拟装置配置数据、型号设置值架构和承租方配置数据来生成虚拟配置数据。
接着,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将预先备份在存储单元中的更换之前的图像形成设备的虚拟装置配置数据与新生成的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虚拟装置配置数据进行比较。然后,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基于比较结果来提取装置配置信息的差异(步骤S1202)。接着,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对对象配置数据的所有设置项进行以下处理。
首先,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获取与更换之前的图像形成设备的虚拟配置数据相关联的元信息。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基于步骤S1202中所提取的与装置配置信息有关的差异信息以及所获取的元信息中所包括的继承条件来判断是否执行自动合并处理(步骤S1203)。该自动合并处理是用于将更换之前的虚拟配置数据的设置自动继承、即覆盖至利用步骤S1201中所生成的更换之后的虚拟配置数据的处理。
将给出步骤S1203的具体处理。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基于装置配置信息的差异信息来确定伴随着图像形成设备的更换的图像形成设备的装置配置信息的改变内容。然后,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基于所确定的装置配置信息的改变内容以及与更换之前的配置数据(第一操作设置信息)相关联的继承条件来执行以下处理。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针对更换之后的配置数据(第二操作设置信息)的各设置项,判断是否使第一操作设置信息的设置继承至第二操作设置信息的设置(是否执行自动合并处理)。
例如,在差异信息表示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纸张进给和排出台的配置相对于更换之前的配置改变的情况下,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判断为不对与继承条件“None”和“Tray_Bin”相对应的设置项执行自动合并处理。然后,该处理进入步骤S1204。而另一方面,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判断为对与诸如“Force”等的继承条件相对应的设置项执行自动合并处理。然后,该处理进入步骤S1207。
在步骤S1204中,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参考元信息中所包括的改变标志来判断与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判断为不执行自动合并处理的设置项有关的设置值是否已从初始值改变(步骤S1204)。在对改变标志进行了设置的情况下,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判断为设置值已从初始值改变、即需要进行重新设置。然后,该处理进入步骤S1205。在没有对改变标志进行设置的情况下,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判断为设置值没有从初始值改变、即无需进行重新设置。然后,该处理进入步骤S1208。
在步骤S1205中,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将设置值已从初始值改变的设置项添加至重新设置列表(步骤S1205)。接着,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应用默认值作为该设置项的初始值(步骤S1206)。
在步骤S1207中,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执行自动合并处理(步骤S1207)。这样,更换之前的虚拟配置数据的运用值被自动覆盖并且反映到步骤S1201中所生成的更换之后的虚拟配置数据的设置上。结果,生成了更换之后所应用的配置数据。
接着,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判断针对所有设置项的数据的处理是否已完成(步骤S1208)。在剩余要处理的与设置项有关的数据的情况下,该处理返回至步骤S1203,并且对下一设置项执行处理(步骤S1209)。在针对所有设置项的数据的处理已完成的情况下,配置数据的继承处理结束。
执行参考图12所述的处理,由此完成从更换之前的图像形成设备向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虚拟配置数据的继承处理。此时,基于装置配置信息的改变内容以及关于用户是否已使设置值从初始值改变的判断,在重新设置列表中挑选被判断为需要进行重新设置的设置项。虚拟配置数据获取单元320发送应用于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101的配置数据和重新设置列表。
注意,在仅在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存在新设置项的情况下,或者即使在更换之前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存在设置项、该设置项的功能也由于软件等不可用因而无法进行设置的情况下,再次对这种设置项重新配置可能更好。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可以在重新设置列表中挑选这些设置项。此外,在不存在继承源的数据、或者装置的配置信息的差异表示从“无功能”到“添加新功能”的改变的情况下,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可以与改变标志的状态无关地以强制方式在重新设置列表中添加设置项。
图13示出描述在更换时的图像形成设备所执行的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具体地,图13示出在更换时的与图10的步骤S1007中的处理相对应的处理。
首先,图像形成设备所配备的虚拟配置数据接收单元303从设置值管理服务310接收(下载)虚拟配置数据(S1301)。在除了来自设置值管理服务310的数据以外还发送重新设置数据的情况下,虚拟配置数据接收单元303接收重新设置列表以及虚拟配置数据。换句话说,虚拟配置数据接收单元303用作如下的设置信息获取部件,其中该设置信息获取部件用于从设置值管理服务310所配备的虚拟配置数据获取单元320获取应用于图像形成设备101的虚拟配置数据和重新设置列表。
在步骤S1301中,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02还利用所接收到的虚拟配置数据来更新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后的实际配置数据由实际配置数据保持单元301来存储。
接着,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02判断重新设置列表上是否存在设置项(步骤S1302)。在重新设置列表上不存在设置项的情况下,该处理结束。在重新设置列表上存在设置项的情况下,该处理进入步骤S1303。
接着,用户输入画面显示单元307用作显示部件。用户输入画面显示单元307将用于提示重新设置列表上所列出的设置项的重新设置的画面(重新设置画面)显示在显示器205A中,并且等待用户的输入(步骤S1303)。后续处理与用户所进行的正常设置改变操作相同。换句话说,除了实际装置配置数据的更新处理以外,实际配置数据更新通知单元308发送通知,实际配置数据更新接收单元323接收到该通知,由此更新了实际配置数据。
图14A和14B是示出重新设置画面的示例的图。在图13所示的步骤S1303中,用户输入画面显示单元307首先显示图14A所示的画面。该画面用于选择重新设置或者整体采用默认值。当用户按下按钮1401时,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02针对要更新的实际配置数据中所包括的要重新配置的设置项的设置值整体采用默认值。
当用户按下按钮1402时,用户输入画面显示单元307显示图14B所示的画面。该画面用于个别地重新配置设置项,并且显示重新设置列表上的设置项。在用户从所显示的设置项列表中选择用于进行重新配置的设置项、然后按下按钮1411~1414中的任一个时,实现个别的详情设置。
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可以通过显示如下画面来减轻用户的负担,其中该画面用于根据作为图像形成设备的更换结果的装置配置信息的改变内容,针对不适合继承至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配置数据来提示重新设置。
在第一实施例中,假定服务器计算机组105实现了设置值管理服务310。然而,可以采用其它配置。例如,一个服务器计算机实现了设置值管理服务310。此外,可以在用户环境100、服务人员环境110或图像形成设备的供应商环境120中实现设置值管理服务310。
在第一实施例中,假定服务人员利用配置在服务人员环境110中的终端装置102B。然而,可以采用其它结构。例如,服务人员在用户的许可下利用配置在用户环境100中的终端装置102A的结构。
此外,服务器计算机210A和210B经由图2所示的网络220相互进行通信。然而,可以采用其它配置。例如,服务器计算机210A和210B经由因特网104相互进行通信。
此外,实际配置数据保持单元301将实际配置数据存储在图3所示的辅助存储装置204A中。然而,可以采用其它配置。例如,可以采用实际配置数据保持单元301将实际配置数据临时存储在易失性存储器203A中的配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电源断开的情况下实际配置数据丢失,因此虚拟配置数据接收单元303在每次装置的电源接通时都需要接收虚拟配置数据。作为具体处理,省略步骤S1004中的更新判断处理,但总是进行图10所示的步骤S1007中的处理。
图3所示的实际装置配置数据收集单元304在每次图像形成设备的电源接通时都收集实际装置配置数据。然而,可以采用其它配置。例如,图像形成设备可以包括用于将实际装置配置数据总是存储在辅助存储装置204A中的实际装置配置数据保持单元(未示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实际装置配置数据的改变来及时地重写该实际装置配置数据保持单元所保持的装置配置数据。因而,实际装置配置数据收集单元304监视实际装置配置数据的改变,并且在实际装置配置数据收集单元304检测到改变内容的情况下,向实际装置配置数据保持单元通知该改变内容并将该改变内容反映到实际装置配置数据上。此外,实际装置配置数据通知单元306向实际装置配置数据保持单元请求实际装置配置数据。
图3所示的承租方标识符保持单元305将承租方标识符存储在承租方标识符辅助存储装置204A中。然而,可以采用其它配置。例如,可以采用用户每次通过使用输入装置206A来输入承租方标识符的配置。输入的时刻可以是图像形成设备的启动时,或者可以利用其它时刻。在这种情况下,将承租方标识符存储在易失性存储器203A中。
图3所示的实际装置配置数据通知单元306在图像形成设备的电源接通的情况下进行处理。然而,可以采用其它配置。例如,可以采用用户通过使用输入装置206A来指示虚拟配置数据的获取的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在图10所示的步骤S1001中图像形成设备检测到虚拟配置数据的获取指示的情况下进行步骤S1002及其后续的处理。
图3所示的虚拟装置保持单元311保持如图8所示的、用于识别虚拟装置配置数据和虚拟配置数据的标识符。然而,可以采用其它配置。例如,可以采用虚拟装置保持单元311保持除标识符以外的数据的实体的配置。
图3所示的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基于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承租方配置数据和虚拟装置配置数据来生成虚拟配置数据。然而,可以采用其它配置。例如,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基于型号特有设置值架构和承租方配置数据来生成依赖于型号的虚拟配置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图像形成设备在参考实际配置数据时参考依赖于装置配置的实际配置数据。此外,可以采用虚拟配置数据生成单元316利用附加的预定许可证数据来生成虚拟配置数据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生成与图像形成设备所配备的可选功能相适应的虚拟配置数据。
接着,将说明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省略了用作服务器的设置值管理服务自身。换句话说,图像形成设备自身根据伴随着图像形成设备的更换的装置配置信息的改变内容来判断是否继承配置数据,并且在该图像形成设备判断为不继承配置数据的情况下,针对被判断为不继承的设置项中需要进行重新配置的设置项,显示用于提示重新设置的画面。
图15是第二实施例中的功能框图。图15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401包括实际配置数据保持单元301、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02、实际装置配置数据收集单元304、用户输入画面显示单元307、导入实际配置数据接收单元1501和实际装置配置数据导出单元1502。图像形成设备401所配备的实际配置数据保持单元301和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02与参考图3所述的实际配置数据保持单元301和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02相同。同样,图像形成设备401所配备的实际装置配置数据收集单元304和用户输入画面显示单元307与参考图3所述的实际装置配置数据收集单元304和用户输入画面显示单元307相同。
图像形成设备401与图像形成设备101的不同之处在于,不与设置值管理服务310交换虚拟配置数据,而是从USB存储器等导入配置数据或者向USB存储器等导出配置数据。
导入实际配置数据接收单元1501接收除图像形成设备以外的外部装置所保持的配置数据。具体地,导入实际配置数据接收单元1501经由网络通信装置207C(图2)或者诸如USB存储器等的可移除存储介质230(图2)来接收导入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导入数据是在更换图像形成设备401之前导出至外部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401的实际配置数据。与如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实际配置数据相同,使图11A和11B所示的元信息与实际配置数据相关联。
实际配置数据导出单元1502从实际配置数据保持单元301获取实际配置数据并且生成导出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导出数据包括更换之前的图像形成设备401的实际配置数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401的实际装置配置数据。实际配置数据导出单元1502将导出数据经由网络通信装置207A导出至外部装置。实际配置数据导出单元1502将导出数据导出至诸如USB存储器等的可移除存储介质230。
换句话说,实际配置数据导出单元1502用作用于在更换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进行以下处理的输出部件。实际配置数据导出单元1502将如下输出信息输出至外部装置,其中,该输出信息包括实际装置配置数据收集单元304已收集到的更换之前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实际装置配置数据、以及实际配置数据保持单元301所保持的更换之前的实际配置数据。此外,前述的导入实际配置数据接收单元1501用作如下输入部件,其中该输入部件用于在更换了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将该输出信息从外部装置输入至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
在第二实施例中,更换之前的图像形成设备401导出数据,并且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401导入所导出数据,由此进行配置数据的继承处理。
图16是描述实际配置数据的导出的示例的流程图。假定图像形成设备401是给定的更换对象。首先,实际装置配置数据收集单元304响应于用户的导出指示来收集图像形成设备401的实际装置配置数据(步骤S1601)。
接着,实际配置数据导出单元1502从实际配置数据保持单元301收集图像形成设备401的实际装置配置数据(步骤S1602)。然后,实际配置数据导出单元1502对收集到的实际装置配置数据和实际配置数据进行存档,由此生成导出数据,并且将所生成的导出数据导出至外部装置(步骤S1603)。
图17是描述实际配置数据的导入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假定更换已完成了参考图16所述的导出处理的图像形成设备401。
首先,导入实际配置数据接收单元1501将在图16所示的步骤S1603中导出至外部装置的导出数据从外部装置导入。导入实际配置数据接收单元1501获取在所导入的导出数据中包括的装置配置数据和实际配置数据(S1701)。所获取的装置配置数据和实际配置数据是更换之前的图像形成设备401的装置配置数据和实际配置数据。
接着,实际装置配置数据收集单元304收集装置自身、即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401的装置配置数据(步骤S1702)。然后,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02从导入实际配置数据接收单元1501获取更换之前的实际配置数据,作为第一操作设置信息。此外,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02从导入实际配置数据接收单元1501获取更换之前的装置配置数据。此外,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02获取实际配置数据保持单元301所保持的更换之后的实际配置数据作为第二操作设置信息。然后,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02将更换之前的装置配置数据与更换之后的装置配置数据进行比较,由此提取这些装置的配置信息的差异(步骤S1703)。随后,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02对要处理的配置数据中所包括的所有数据项进行以下处理。
首先,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02获取与更换之前的实际配置数据相关联的元信息。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02基于步骤S1703中所提取的差异信息和所获取的元信息中包括的继承条件来判断是否执行自动合并处理(步骤S1704)。步骤S1704的判断处理与步骤S1203的判断处理相同。在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02判断为执行自动合并处理的情况下,该处理进入步骤S1708。在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02判断为不执行自动合并处理的情况下,该处理进入步骤S1705。
随后,图像形成设备401进行步骤S1706~S1710的处理。步骤S1706~S1710的处理与图12所示的步骤S1204~S1209的处理相同。
换句话说,针对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02判断为不执行自动合并处理的设置项,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02参考元信息中所包括的改变标志来判断设置值是否已从初始值改变(步骤S1705)。在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02判断为设置值没有从初始值改变的情况下,该处理进入步骤S1709。在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02判断为设置值已从初始值改变的情况下,该处理进入步骤S1706。
在步骤S1706中,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02将设置值已从初始值改变的设置项添加至重新设置列表(步骤S1706)。随后,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02应用默认值作为该设置项的初始值(步骤S1707)。
在步骤S1708中,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02执行自动合并处理。这样,更换之前的实际配置数据的运用值被自动重写并且反映到更换之后的实际配置数据上。
接着,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02判断是否已完成了针对所有设置项的数据的处理(步骤S1709)。在剩余与设置项的数据有关的处理的情况下,该处理返回至步骤S1704并且进行与下一设置项有关的处理(步骤S1710)。针对所有设置项的数据的处理已完成,并且该处理进入步骤S1711。
步骤S1711和S1712的处理与图13所示的步骤S1302和步骤S1303的处理相同。换句话说,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02判断重新设置列表上是否剩余设置项(步骤S1711)。在重新设置列表上没有剩余设置项的情况下,该处理结束。在重新设置列表上剩余设置项的情况下,实际配置数据更新单元302指示用户输入画面显示单元307显示用于提示对重新设置列表上的设置项进行重新设置的画面。然后,该处理进入步骤S1712。
接着,用户输入画面显示单元307显示用于提示对重新设置列表中所描述的设置项进行重新设置的画面,并且等待用户的输入(步骤S1712)。然后,用户根据需要重新配置该设置项。
根据图像形成设备401,根据伴随着图像形成设备的更换的装置配置信息的改变内容来针对不适合继承至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配置数据显示用于提示重新设置的画面。
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器装置上的程序以进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者CPU或MPU等装置)和通过下面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各方面,其中,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通过例如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器装置上的程序以进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来进行上述方法的各步骤。由于该原因,例如经由网络或者通过用作存储器装置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将该程序提供给计算机。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配置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2011年12月1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1-275786的优先权,在此通过引用包含其全部内容。

Claims (7)

1.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图像形成设备;以及
管理设备,用于管理用于对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进行切换的操作设置信息,
其中,所述管理设备包括:
生成部件,用于生成应用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设置信息;以及
发送部件,用于将所生成的操作设置信息经由网络发送至所述图像形成设备,
其中,所述生成部件针对各设置项判断是否使表示与更换之前的图像形成设备相对应的操作设置信息的第一操作设置信息的设置继承至表示与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相对应的操作设置信息的第二操作设置信息的设置,并且还判断是否需要对作为判断结果不继承至所述第二操作设置信息的设置项进行重新设置,以及
所述发送部件将所生成的应用于所述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设置信息以及所述生成部件判断为需要进行重新设置的设置项经由所述网络发送至所述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以及
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设置信息获取部件,用于从所述管理设备所配备的所述发送部件获取应用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设置信息和需要进行重新设置的设置项;以及
显示部件,用于显示提示对所获取的需要进行重新设置的设置项进行重新设置的画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针对各设置项使继承条件和改变信息与所述操作设置信息相关联,其中所述继承条件与是否使对应于装置配置信息的改变内容的与该设置项相对应的设置继承至所述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设置信息相关,所述改变信息表示用户是否已使所述设置从初始值改变,以及
所述生成部件基于所述装置配置信息改变的改变内容以及与所述第一操作设置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继承条件来判断是否使所述第一操作设置信息的设置继承至所述第二操作设置信息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管理设备还包括:
配置信息获取部件,用于经由所述网络从所述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获取该图像形成设备所保持的装置配置信息,并且将所获取的装置配置信息存储在存储部件中,
其中,所述生成部件被配置为:
基于所获取的装置配置信息来生成应用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设置信息,以及
在已更换了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将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件中的所述更换之前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所包括的装置配置信息与所获取的所述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所包括的装置配置信息进行比较,由此确定伴随着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更换的装置配置信息的改变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生成部件基于所述改变信息来判断用户是否已使所述设置从所述初始值改变,并且判断为需要对被判断为所述用户已使所述设置从所述初始值改变的设置项进行重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继承条件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或第三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与所述装置配置信息的改变内容无关地重新配置设置项,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与所述装置配置信息的改变内容无关地使所述第一操作设置信息的设置继承至所述第二操作设置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特定配置信息已改变的情况下重新配置设置项。
6.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收集部件,用于收集所述图像形成设备所保持的装置配置信息;
保持部件,用于保持用于对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进行切换的操作设置信息;
更新部件,用于更新所述保持部件所保持的操作设置信息,其中,针对各设置项使继承条件和改变信息与所述操作设置信息相关联,其中所述继承条件与是否使对应于装置配置信息的改变内容的与该设置项相对应的设置继承至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设置信息相关,所述改变信息表示用户是否已使所述设置从初始值改变;
输出部件,用于在已更换了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将输出信息输出至外部装置,其中所述输出信息包括所述收集部件收集到的更换之前的图像形成设备的装置配置信息、以及所述保持部件所保持的该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设置信息;
输入部件,用于在已更换了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将所述输出信息从所述外部装置输入至所述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以及
显示部件,用于显示用于提示对需要进行重新设置的设置项进行重新设置的画面,
其中,所述更新部件被配置为:
在已更换了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之后,获取所输入的输出信息中所包括的操作设置信息作为第一操作设置信息,并且获取所述保持部件所保持的操作设置信息作为第二操作设置信息,
将所述收集部件收集到的所述更换之前的图像形成设备所保持的装置配置信息与所述收集部件收集到的所述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所保持的装置配置信息进行比较,由此指定伴随着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更换的装置配置信息的改变内容,
基于所指定的装置配置信息的改变内容以及与所述第一操作设置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继承条件,针对所述第二操作设置信息的各设置项来判断是否使所述第一操作设置信息的设置继承至所述第二操作设置信息的设置,
关于未使所述第一操作设置信息的设置继承至所述第二操作设置信息的设置的设置项,基于与所述第一操作设置信息相关联的所述改变信息的改变内容来判断是否需要对该设置项进行重新设置,以及
指示所述显示部件显示用于提示对作为判断结果需要进行重新设置的设置项进行重新设置的画面。
7.一种信息处理系统的管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系统包括:图像形成设备;以及管理设备,用于管理用于对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进行切换的操作设置信息,所述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管理设备生成应用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设置信息;
所述管理设备将所生成的操作设置信息经由网络发送至所述图像形成设备;
所述管理设备针对各设置项判断是否使表示与更换之前的图像形成设备相对应的操作设置信息的第一操作设置信息的设置继承至表示与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相对应的操作设置信息的第二操作设置信息的设置,并且还判断是否需要对作为判断结果不继承至所述第二操作设置信息的设置项进行重新设置;
所述管理设备将所生成的应用于所述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设置信息以及所述管理设备判断为需要进行重新设置的设置项经由所述网络发送至所述更换之后的图像形成设备;
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从所述管理设备所配备的发送部件获取应用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设置信息和需要进行重新设置的设置项;以及
所述图像形成设备显示用于提示对所获取的需要进行重新设置的设置项进行重新设置的画面。
CN201210548473.6A 2011-12-16 2012-12-17 信息处理系统、图像形成设备和管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204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75786A JP5888962B2 (ja) 2011-12-16 2011-12-16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管理装置、管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1-275786 2011-12-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0447A true CN103220447A (zh) 2013-07-24
CN103220447B CN103220447B (zh) 2016-07-13

Family

ID=47632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4847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20447B (zh) 2011-12-16 2012-12-17 信息处理系统、图像形成设备和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91121B2 (zh)
EP (1) EP2605122B1 (zh)
JP (1) JP5888962B2 (zh)
CN (1) CN10322044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61042A (zh) * 2015-10-06 2017-04-12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490942A (zh) * 2016-06-13 2017-12-19 夏普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器、图像形成装置管理系统
JP2018156309A (ja) * 2017-03-16 2018-10-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データ移行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データ移行方法
CN108696657A (zh) * 2017-03-31 2018-10-23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设定管理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42277A1 (en) * 2005-03-31 2006-10-26 Tripwire, Inc. Automated change approval
JP6102459B2 (ja) * 2013-04-23 2017-03-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機器管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039805A (ja) * 2013-08-21 2015-03-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355370B2 (ja) * 2014-03-13 2018-07-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自動設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
JP6561685B2 (ja) * 2015-08-27 2019-08-2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管理装置
JP6645209B2 (ja) * 2016-01-26 2020-02-14 富士通コネクテッド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リストア制御方法
JP6756218B2 (ja) 2016-09-29 2020-09-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JP7043783B2 (ja) * 2017-10-20 2022-03-30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ソフトウエア管理装置、ソフトウエア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133209A (ja) * 2018-01-29 2019-08-08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バックアップシステム
JP7350551B2 (ja) 2019-07-22 2023-09-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デバイス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20064654A (ja) * 2019-12-25 2020-04-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器、画像形成装置管理システム
JP2021140528A (ja) * 2020-03-06 2021-09-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Pos周辺装置、及びpos周辺装置の制御方法
WO2022020827A1 (en) * 2020-07-20 2022-01-2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mpliance determination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es
JP2022156522A (ja) 2021-03-31 2022-10-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サービス提供プログラム、サーバ、サービスシステム及びサービス提供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41133A1 (en) * 2001-07-27 2003-02-27 Hitachi, Lt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apparatus together with setups transfer service
EP1643682A2 (en) * 2004-09-29 2006-04-0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device,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transmitting setting data
CN101320316A (zh) * 2007-03-30 2008-12-1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络系统和网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49076A (ja) 1995-09-22 1997-06-06 Canon Inc データ通信装置及び方法
US6614550B1 (en) * 1998-10-02 2003-09-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storage medium
US6814510B1 (en) * 2000-08-02 2004-11-09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update of a printer driver configuration and status
EP1293886B1 (en) * 2001-09-14 2014-04-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ling printing by use of a virtual printer
JP2007019809A (ja) * 2005-07-07 2007-01-2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7130838A (ja) 2005-11-09 2007-05-3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8003784A (ja) * 2006-06-21 2008-01-10 Ricoh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記録媒体
JP2008238799A (ja) * 2007-03-01 2008-10-0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75983A (ja) 2008-01-23 2009-08-0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設定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5063504B2 (ja) * 2008-06-20 2012-10-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
EP2161876A1 (en) 2008-09-05 2010-03-10 Océ-Technologies B.V. Peer-based configuring of a network computer-peripheral device
JP2010165059A (ja) * 2009-01-13 2010-07-29 Ricoh Co Ltd ユニバーサルプリンタドライバ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5247527B2 (ja) * 2009-02-23 2013-07-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840484B2 (ja) * 2009-07-27 2011-12-21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デバイスの動作設定方法及び動作設定プログラム
JP5359912B2 (ja) * 2010-02-09 2013-12-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設定情報管理システム、プリンターおよび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
JP2011173305A (ja) * 2010-02-24 2011-09-08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および設定引継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41133A1 (en) * 2001-07-27 2003-02-27 Hitachi, Lt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apparatus together with setups transfer service
EP1643682A2 (en) * 2004-09-29 2006-04-0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device,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transmitting setting data
CN101320316A (zh) * 2007-03-30 2008-12-1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络系统和网络设备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61042A (zh) * 2015-10-06 2017-04-12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10237433B2 (en) 2015-10-06 2019-03-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for specifying a setting value to be rest and resetting the setting value after initialization
CN106561042B (zh) * 2015-10-06 2019-06-14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490942A (zh) * 2016-06-13 2017-12-19 夏普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器、图像形成装置管理系统
CN107490942B (zh) * 2016-06-13 2020-07-21 夏普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器、图像形成装置管理系统
JP2018156309A (ja) * 2017-03-16 2018-10-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データ移行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データ移行方法
CN108696657A (zh) * 2017-03-31 2018-10-23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设定管理系统
CN108696657B (zh) * 2017-03-31 2020-02-18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设定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05122A2 (en) 2013-06-19
CN103220447B (zh) 2016-07-13
JP2013125520A (ja) 2013-06-24
US8891121B2 (en) 2014-11-18
JP5888962B2 (ja) 2016-03-22
US20130155451A1 (en) 2013-06-20
EP2605122A3 (en) 2013-08-21
EP2605122B1 (en) 2018-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0447B (zh) 信息处理系统、图像形成设备和管理方法
CN102984416B (zh) 设定值管理系统、方法、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494711B (zh) 显示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870508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2253813B (zh) 打印控制设备、打印控制系统和打印控制方法
KR101742857B1 (ko) 관리 시스템, 관리 시스템의 제어 방법, 컴퓨터 판독가능한 기억 매체,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관리 서버,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의 제어 방법, 및 관리 서버의 제어 방법
US8964223B2 (en) Server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20130159991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server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therefor
CN102694941B (zh) 图像形成设备、由图像形成设备执行的计费方法和图像形成系统
EP2530580B1 (en) Setting value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anagement method thereof
CN106444313A (zh) 信息处理设备、终端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JP5893378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管理装置、管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6977279B2 (ja) 情報配信システム
JP6138301B2 (ja) 管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管理装置の制御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090292708A1 (en) Data delivery apparatus, data delivery method, and data delivery program
CN102855203A (zh)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CN103108094B (zh) 信息处理系统、图像形成装置、管理装置及管理方法
US20110022954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9100517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management devi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5372107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管理方法
JP7021508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サーバ装置、業務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116361A (ja) 情報処理装置、管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N107111571B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计算机程序和存储介质
JP2017117369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211958A (ja)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統合装置およびアプリケーション統合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