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8760A - 线束和布线器具 - Google Patents

线束和布线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8760A
CN103208760A CN2013100177308A CN201310017730A CN103208760A CN 103208760 A CN103208760 A CN 103208760A CN 2013100177308 A CN2013100177308 A CN 2013100177308A CN 201310017730 A CN201310017730 A CN 201310017730A CN 103208760 A CN103208760 A CN 1032087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ortion
electric wire
covering
projection
w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1773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柴田英昭
岛田达也
和田岩
山野能章
笠松敦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08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87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60R16/0215Protecting, fastening and routing mean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081Bases, casings or covers
    • H02G3/083Inl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Indoor Wiring (AREA)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 Insertion, Bundling And Securing Of Wires For Electric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布线器具的线束,该线束将电线捆的延伸到布线器具的外部的部分的长度可靠地保持在公差范围内,而不妨碍弯曲电线捆的自由度。线束包括布线器具,该布线器具具有:基部;和覆盖件,该覆盖件与基部一起覆盖电线捆的一部分。基部设有突起,该突起在比电线捆的由第一捆扎结构件捆扎在一起的部分更接近基部的外边缘的位置的部分处穿过绝缘电线,电线捆从基部延伸到基部的外部。

Description

线束和布线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电线保持为预定形状的布线器具以及包括该布线器具的线束。
背景技术
被安装到如汽车等的车辆的线束通常包括安装到电线捆的由树脂制成的布线器具,并且布置成其中电线捆由布线器具沿着预定的路径保持的状态。例如,在普通常规线束中,电线捆通过如粘合带或带构件的结合构件被紧固到的板状或棒状的树脂构件。这样,电线被保持为其预定形状。
普通的常规线束需要:大型的工具,如绘图板;大量的树脂构件,如波纹管;大量的结合构件,用于将电线紧固到树脂构件;以及,将许多部件安装到电线的繁琐操作。
另一方面,在JP2010-27242A中公开的线束包括由两个板状树脂构件制成的布线器具,所述两个板状树脂构件在其夹持电线捆的状态下通过热压彼此固定。一个树脂构件是由平板状基部部分和在基部部分上直立的肋制成的基部。另一个树脂构件是平板状覆盖件,在所述平板状覆盖件中形成通孔,基部的肋插入到所述通孔中,并且所述平板状覆盖件在其覆盖基部的状态下被固定到基部的基部部分。
如在JP2010-27242A中所公开的那样,通过采用这样的布线器具,使用于将线束的电线捆保持在预定形状的操作过程和部件简化。
现在,关于线束的形状特别重要的是电线从靠近连接对象的预定位置延伸到预定的长度。在这里,连接对象可以是设置在其他电线的端部处的电气部件或连接器等。
例如,在布置在汽车座椅下方的线束中,重要的是,电线的中间部分被紧固到下述的预定位置,该预定位置相对在电线捆的端部处的或连接到电线捆的端部的连接器离开预定长度,使得在电线的端部处的连接器到达部件,如用于驱动座椅的马达,或到达恰以适当的长度设置在其他电线的端部处的连接器。例如,重要的是,将电线捆延伸到布线器具外部的长度保持在预定公差范围内。
另一方面,在线束中,如果电线的直到紧固位置的路径以相对宽的公差范围被容纳在给定区域中,也可能是足够的。例如,在布置在汽车座椅下方的线束中,只要电线的直到紧固位置的部分被容纳到在座椅和诸如用于驱动座椅的马达的部件之间的空间内,则经过任何路径的布局都是允许的。
在JP2010-27242A中公开的线束中,电线捆布置在从基部的平坦部突出的多个肋之间,并且由捆扎结构件与在基部的外边缘向外突出的电线紧固部一起捆扎结构件捆扎在一起。这样,电线捆延伸到布线器具外部的长度,即,电线捆从由基部的电线紧固部捆扎在一起的位置到末端部的长度,被保持在恒定长度。
JP2010-27242A是相关技术中的示例。
然而,如果采用JP2010-27242A的布线器具,则难以利用捆扎结构件将电线捆和平板状电线紧固部紧紧地捆扎在一起,并且电线捆和电线紧固部的捆扎容易松动。因此,倾向于发生电线捆超出公差范围被拉出布线器具的问题。此外,如果电线紧固部被形成为长的,以便扩大电线捆和电线紧固部的捆扎区域并加强捆扎力,则严重限制弯曲电线捆的自由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布线器具的线束,利用该包括布线器具的线束,电线捆的延伸到布线器具的外部的部分的长度能够被可靠地保持在公差范围内,不妨碍弯曲电线捆的自由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线束包括以下结构特征:
(1)第一结构特征是由多根电线制成的电线捆。
(2)第二结构特征是布线器具,所述布线器具包括:基部,所述基部从一侧支撑电线捆的一部分;和覆盖件,所述覆盖件组装到基部,并且覆盖件与基部一起覆盖电线捆的该一部分。
(3)第三结构特征是第一捆扎结构件,所述第一捆扎结构件将电线捆的一部分捆扎在一起。
(4)第四结构特征是突起,所述突起被形成为从布线器具的基部的面对所述覆盖件的表面突起,该突起在比电线捆的由第一捆扎结构件捆扎在一起的部分更接近基部的外边缘的位置的部分处穿过电线,电线捆从基部延伸到基部的外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线束是根据第一方面的线束的一个方面。根据第二方面的线束还包括孔部,该孔部在与基部的突起相对的位置处形成在布线器具的覆盖件中,并且穿过电线捆的突起的顶端插入该孔部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线束是根据第二方面的线束的一个方面。在根据第三方面的线束中,布线器具的覆盖件的孔部是如下部分:其中形成有通孔,突起的顶端插入该通孔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线束是根据第一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线束的一个方面。根据第四方面的线束还包括第二捆扎结构件,该第二捆扎结构件在比基部的突起于更向外的位置处将被突起穿过的电线捆捆扎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线束是根据第一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线束的一个方面。在根据第五方面的线束中,布线器具的基部和覆盖件是通过真空模制平板状树脂构件得到的构件。
本发明也可被视为在于:在根据本发明的这些方面中的任何方面的线束中包括的布线器具。
在第一方面,如果拉伸力被施加到电线捆,那么电线捆的由第一捆扎结构件捆束在一起的部分被拉动抵靠基部的突起。如果电线捆被拉动抵靠基部的突起,则试图朝向外侧扩宽电线捆的力从突起作用在电线捆上。此外,仅将电线捆捆扎在一起的第一捆扎结构件被紧紧地捆扎到电线捆。这样,几乎不存在任何电线捆的捆扎的松动。因此,电线捆被从布线器具到外部拉动太多的问题并不会发生。
此外,第一方面的布线器具不需要如在常规的布线器具中那样,在外边缘处形成与电线捆捆扎在一起的电线紧固部。因此,弯曲电线捆的自由度不受阻碍。此外,通过省略突出到外部的电线紧固部,布线器具能被做得更紧凑(节省空间)。
因此,利用第一方面,能够提供包括布线器具的线束,利用所述包括布线器具的线束,电线捆的延伸到布线器具的外部的部分的长度能够被可靠地保持在公差范围内,不妨碍弯曲电线捆的自由度。
根据第二方面,能够防止电线捆从布线器具的基部的突起脱落,即,能够防止基部的突起被拉出电线捆。
此外,根据第三方面,在基部和覆盖件组装到一起的状态下,能够确认基部的突起是否完全穿过电线捆。因此,能够防止电线楔在基部的突起和覆盖件之间的不充分的布局。
此外,根据第四方面,如果将电线捆推到布线器具中的力被施加到电线捆,则电线捆的由第二捆扎结构件捆扎在一起的部分被拉动抵靠基部的突起。此外,如上面所说明的那样,如果拉伸力被施加到电线捆,则电线捆的由第一捆扎结构件捆束在一起的部分被拉动抵靠基部的突起。因此,利用第四方面,能够防止电线捆从布线器具向外突出太远并防止电线捆向布线器具中被推得过远。
因此,在要使电线捆从布线器具延伸的长度保持在恒定长度的情况中,第四方面是优选的。在这种情况中,电线捆的在突起穿过电线捆的部分的两侧附近的两个位置分别由第一捆扎结构件和第二捆扎结构件捆扎在一起。在要使电线捆从布线器具延伸的长度在预定的范围内可调整的情况中,第四方面也是优选的。在这种情况中,第一捆扎结构件和第二捆扎结构件可以在距离对应电线捆的长度调整范围的两个位置处被捆扎在一起。
一般而言,通过真空模制平板状构件得到的构件与通过树脂注射模制得到构件相比,能够更容易地且以更低的成本制造。因此,利用第五方面,用于布线器具的制造工时和制造成本能够降低。应当指出,在JP2010-27242A中公开的包括肋的平板状基部不能通过真空模制平板状构件得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布线器具10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100的展开立体图,
图3是线束100的顶视图;
图4是线束100的布线器具10中的用于锁定电线捆的结构的顶视图;
图5是线束100的布线器具10中的用于锁定电线捆的结构的剖面图;以及
图6是线束100的布线器具10的根据应用实例的用于锁定电线捆的结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是参考附图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下面的实施例仅仅是用于服务本发明的示例,并不意味着限制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总体构造
首先,参考图1至3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布线器具10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束100的构造。
线束100包括:由多个绝缘电线9制成的电线捆90;将电线捆90捆扎在一起的捆扎结构件8;和电线捆90被安装到的布线器具10。
电线捆
构成电线捆90的绝缘电线9中的每根绝缘电线均由芯线和绝缘覆层构成,所述芯线由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绝缘覆层由覆盖芯线的绝缘材料制成。线束100安装到例如在车辆中座椅下方的空间、顶板后方的空间或中继线室中等,和被连接到其他电线或其周围的电气设备。由于这个原因,线束100的电线捆90是具有连接器的电线捆,所述连接器包括多根绝缘电线9和安装到这些绝缘电线9的端部的连接器91。
在线束100中,电线捆90在被保持在预定形状的同时,由布线器具10捆束在一起。由于这个原因,线束100能容易地使用保持设备安装到支撑体的通孔部。
捆扎结构件
捆扎结构件8是用于将电线捆90的、从布线器具10的基部1延伸到基部1的外部的一部分捆扎在一起的构件。捆扎结构件8是与布线器具10分开的部件,并且可以是粘合带或捆扎带等。在本实施例中,电线捆90由捆扎结构件8在两个位置处捆扎在一起,在被布置成从基部1延伸到基部1的外部的部分的每一个处。
在上述说明中,将电线捆90的相对于与基部1的外边缘交叉的部分而言处于基部1的内侧上的部分捆扎在一起的捆扎结构件8被称为“第一捆扎结构件81”。而将电线捆90的相对于与基部1的外边缘交叉的部分而言处于基部1的外侧上的部分捆扎在一起的捆扎结构件8被称为“第二捆扎结构件82”。
布线器具
如图1至3中所示,布线器具10由基部1和置于基部上的覆盖件2构成。在电线捆90的中间部分被夹在基部1和覆盖件2之间后,覆盖件2组装到基部1。
基部1和覆盖件2在电线捆90被夹在其间的状态下彼此固定,这样,布线器具10将夹在基部1和覆盖件2之间的电线捆90保持在其预定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布线器具10是能通过真空模制板状树脂构件得到的构件。布线器具10可以是由例如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聚酰胺(PA)等制成的树脂构件。
此外,如果基部1和覆盖件2通过真空模制得到,则根据应用,具有优异阻燃性的聚氯乙烯(PVC)、具有优异拉伸性的聚丙烯(PP)或具有优异刚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优选作为构成基部1和覆盖件2的树脂材料。这些树脂材料都是能容易且以低成本得到的材料。
布线器具:基部
构成布线器具10的基部1从一侧支撑电线捆90的一部分,并且通过将树脂构件模制成不平坦板状制成。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的基部1通过真空模制平板状树脂构件得到。如图1所示,基部1包括布线部11、第一外框部18以及紧固耳部17。
构成基部1的布线部11是面对其中布置有电线捆90的中间部分的布线空间110的板状部,并且能被视为形成基部1的底面的底板部。
在图1和2中所示的布线部11是平坦板状,但也可以是具有多个加强突起或凹进的板状。应当指出,基部1具有不平坦的板状,使得在基部1中,在布线空间110侧上的加强突起15在与布线空间110侧相反的侧上凹进。此外,在基部1中,在布线空间110侧上的加强凹进在与布线空间110侧相反的侧上突起。但是,加固突起以比在内边缘侧上的第一台阶部12A的高度低的高度形成,这在稍后说明。
构成基部1的第一外框部18是被形成为在布线部11上方在布线空间110周围突出的部分,并形成基部1的外框。如图1和2所示,第一外框部18包括在内边缘侧上的第一台阶部12A、中间板部13和在外边缘侧上的第一台阶部12B。
在第一外框部18的内边缘侧上的第一台阶部12A是处于沿形成底板的布线部11的外边缘从布线部11上升的内边缘处的台阶部。此外,第一外框部18的中间板部13是从在内边缘侧上的第一台阶部12A突出到外侧的板状部。在中间板部13上形成多个用于锁定多根电线的突起14。
突起14从基部1的在覆盖件2侧的表面、即在支撑电线捆90的侧上的表面突出形成。应当指出,由于基部1具有不平坦板状,突起14朝向覆盖件2侧突出,但在与覆盖件2相反的侧上,它们凹进。
突起14构成用于锁定电线捆的结构,其将电线捆90延伸到基部1外部的部分的长度保持在公差范围内。突起14和用于锁定电线捆的结构的详细内容在后面进一步说明。
此外,在第一外框部18的外边缘侧上的第一台阶部12B是处在沿中间板部13的外边缘形成的外边缘处的台阶部,第一外框部18在布线部11上方上升与在内边缘侧上的第一台阶部12A和在外边缘侧上的第一台阶部12B的高度对应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突起14沿从四侧包围矩形布线部11的矩形的第一外框部18的四边分布。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突起14在包围布线部11的周边的四侧的范围内对齐形成。
应当指出,如果布线部11具有除矩形以外的多边形形状,第一外框部18具有从对应于多边形布线部11的边缘的所有侧包围多边形布线部11的多边形形状,则突起14可以沿多边形第一外框部18的所有边缘分布。
在如图1所示的示例中,在内边缘侧上的第一台阶部12A和在外边缘侧上的第一台阶部12B以整体恒定的高度形成,但还可以的是,台阶部包括比其他部分更高的一些部分。
代替以平板状设置,构成第一外框部18的中间板部13可通过将平坦部与凹进或突起混合的形状设置。在如图1所示的示例中,中间板部13以将平坦部与凹进混合的形状设置。
如图1所示,第一外框部18的中间板部13的部分设有用于初步固定的凹进16。
此外,紧固耳部17是从第一外框部18进一步向外突起的板状部。紧固耳部17设有用于紧固布线器具的通孔171。
当布线器具10安装至如汽车面板的支撑件时,保持设备通过用于紧固布线器具的通孔171。通过使保持设备通过用于紧固基部1的布线器具的通孔171和形成在支撑构件中的安装孔,布线器具10能够被紧固到支撑构件。
此外,在基部1的第一外框部18的内边缘侧上的第一台阶部12A设有多个电线槽15,所述多个电线槽15是作为用于从布线部11延伸到多个突起14的绝缘电线9的通路的槽状部。
布线器具:覆盖件
构成布线器具10的覆盖件2通过被模制成不平坦板状的树脂构件制成。通过将其组装到基部1,该覆盖件2覆盖基部1的布线部11上的布线空间110。也就是说,覆盖件2被组装到基部1,并与基部1一起覆盖电线捆90的一部分。如上所述,如基部1那样,在本实施例中的覆盖件2通过真空模制平板状树脂构件得到。
如图1和图2所示,覆盖件2包括相对壁部21、第二台阶部22和第二外框部23。此外,覆盖件2还包括在第二外框部23的部分中形成的多个孔部24和多个初步固定突起26。
在以下的说明中,假设如果相对于基部1说明,覆盖件2的构成元件的位置或形状使得覆盖件2被组装成覆盖基部1。
构成覆盖件2的相对壁部21与基部1的布线部11隔着布线空间110相对。本实施例的相对壁部21以整体平板状设置。然而,如基部1的布线部11那样,相对壁部21还可以具有其中形成多个加固突起或凹进的板状。
构成覆盖件2的第二台阶部22沿相对壁部21的外边缘形成,并从相对壁部21至与基部1侧相反的侧升起,形成台阶。换句话说,覆盖件2中的所有相对壁部21和第二台阶部22形成为朝向基部1的突起。然而,还可以的是,覆盖件2的所有相对壁部21和第二台阶部22被形成为突出至与基部1侧相反的侧。
形成覆盖件2的部分的第二外框部23沿第二台阶部22的外边缘形成,并且构成覆盖件2的外边缘部分。第二外框部23可以具有平板状,但还可以的是,其具有其中凹进或突起与平坦部混合的形状。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第二外框部23的部分设有多个孔部24和多个初步固定突起26。
多个孔部24形成在覆盖件2的当覆盖件2被组装到基部1时与基部1的突起14相对的位置处。在本实施例中,孔部24被形成为通孔,基部1的突起14的顶端能够插入所述通孔。
此外,初步固定突起26朝向基部1突出,并且形成在与基部1的初步固定凹进16相对的位置处。形成在覆盖件2中的孔部24和初步固定突起26在后面进一步说明。
此外,在覆盖件2的第二台阶部22中的与形成在基部1的内边缘侧上的第一台阶部12A中的多个电线槽15相对的位置处,形成多个电线槽25,所述多个电线槽25是与电线槽15一起作为用于从布线部11延伸到多个突起14的绝缘电线9的通路的槽状部。
初步固定机构
在基部1的第一外框部18中的中间板部13的部分设有初步固定凹进16。在如图1和2所示的示例中,四个初步固定凹进16形成在第一外框部18的中间板部13的四个角部处。初步固定凹进16形成朝向覆盖件2开口的缺口。
另一方面,覆盖件2的第二外框部23的部分中设有分别配合到基部1的初步固定凹进16中的初步固定突起26。在图1和2所示的示例中,四个初步固定突起26分别形成在与四个初步固定凹进16相对的位置。
在布线器具10中,形成在基部1的部分中的初步固定凹进16和形成在覆盖件2的部分中的初步固定突起26构成用于将覆盖件2固定到基部1的初步固定机构。
初步固定突起26的侧壁的外形被形成为在被稍微压缩时由初步固定凹进16的内壁内切的形状。这样,当初步固定突起26被推入初步固定凹进16中时,由于在初步固定突起26的内壁和初步固定凹进16的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在覆盖件2覆盖基部1的布线部11的状态下,覆盖件2相对于基部1固定。
如上文已表明的那样,通过突起被配合到凹进中的结构,初步固定凹进16和初步固定突起26构成以覆盖件2覆盖布线部11的状态将覆盖件2固定到基部1的初步固定机构。
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初步固定凹进16设置基部1的侧部上,初步固定突起26设置在覆盖件2的侧部上,但反过来的构造也是可以的。也就是说,初步固定凹进16可以设置在覆盖件2的侧部上,初步固定突起26可以设置在基部1的侧部上。还可以的是,在基部1和覆盖件2中混合初步固定凹进16和初步固定突起26。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初步固定凹进16和初步固定突起26彼此接触的部分由小型点加热设备、例如由超声波焊接设备焊接,将覆盖件2固定到基部1。这样,覆盖件2被组装到基部1并且被保持在电线捆90的中间部分被夹在基部1和覆盖件2之间的状态。
例如,当初步固定突起26被配合到初步固定凹进16中时,在初步固定凹进16中的缺口的底表面可以与初步固定突起26的顶表面接触。在这种情况中,焊接部分形成在初步固定凹进16的底表面与初步固定突起26的顶表面接触的部分处。
线束
如图2和3所示,线束100包括:由多个绝缘电线9制成的电线捆90、第一捆扎结构件81和第二捆扎结构件82以及布线器具10。
在线束100中,电线捆90的中间部分布置在处于基部1上的布线部11上的布线空间110中。此外,电线捆90的端部处的连接器91设置在基部1的外部。
用于锁定电线捆的结构
接下来,参考图3至5说明用于在布线器具10中锁定电线捆90的结构。用于锁定电线捆90的结构通过利用基部1的突起14捕获电线捆90的一部分来将电线捆90的从布线器具10延伸到其外部的部分的长度保持在公差范围内。
图4和图5是用于在线束100的布线器具10中锁定电线捆的结构的顶视图和剖面图。应当指出,在图4中,覆盖件2以虚线(点划线)画出。另外,图5是沿着在图3中的II-II平面的剖面图。
如图3所示,在线束100中,电线捆90被布置成使其从基部1的布线部11通过在第一外框部18上的突起14的部分延伸到第一外框部18的外部。
此外,如图4和5所示,基部1的突起14中的一个突起穿过电线捆90的中间位置,留出到达处于电线捆90的端部处的连接器91的预定长度,并且突起14的顶端插入覆盖件2的孔部24中。更具体地,突起14在以下部分处穿过绝缘电线9:所述部分比电线捆90的从基部1延伸到基部1的外部、并由第一捆扎结构件81捆扎的部分更接近基部1的外边缘。
此外,第二捆扎结构件82在比基部1的突起14更向外侧的位置处将由基部1的突起14穿过的电线捆90捆扎在一起。也就是说,基部1的突起14穿过电线捆90由第一捆扎结构件81捆扎在一起的部分和电线捆90由第二捆扎结构件82捆扎在一起的部分之间的部分。
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在基部1的第一外框部18上对齐形成的突起14的数目大于电线捆90的从布线器具10延伸至布线器具10的外部的部分的数目。也就是说,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多个突起14中的一些突起处在未使用的状态。
接下来,参考图6说明根据应用实例的用于锁定电线捆90的结构。图6是线束100的布线器具10的根据应用实例的用于锁定电线捆的结构的剖面图,并且是对应于图5的剖面图。
在本应用实例中,在覆盖件2中形成在基部1侧上形成凹进的孔部24A,而不是形成为通孔的孔部24。
如孔部24一样,覆盖件2中的孔部24A形成在覆盖件2的与基部1的突起14相对应的位置处,并且是穿过电线捆90的突起14的顶端所插入通过的部分。
在本应用实例中,突起14和孔部24A彼此接触的部分由紧凑的点焊接加热设备如超声焊接设备焊接。
效果
如果拉伸力被施加到线束100的电线捆90,那么电线捆90的由第一捆扎结构件81捆扎在一起的部分被拉动抵靠基部1的突起14。此外,如果电线捆90被拉动抵靠基部1的突起14,试图朝向外侧扩宽电线捆90的力从突起14作用在电线捆90上。此外,仅将电线捆90捆扎在一起的第一捆扎结构件81被紧紧地捆扎到电线捆90。这样,几乎不存在任何电线捆90的捆扎的松动。因此,电线捆90被从布线器具10到外部拉动太多的问题并不会发生。
因此,电线捆90的形状以这样的方式由布线器具10保持,使得电线捆90的末端部恰以适当的长度达到其连接对象。此外,电线捆90的中间部分由基部1和覆盖件2保护。
此外,布线器具10不必在其外边缘处设有电线紧固部,利用所述电线紧固部电线捆90能被捆扎到一起,如在常规布线器具中的那样。因此,弯曲电线捆90的自由度不受阻碍。此外,通过省略突出到外部的电线紧固部,布线器具10与常规方式相比需要较小的用于布线表面面积。
因此,通过采用线束100,电线捆90的延伸到布线器具10的外部的长度能够被可靠地保持在公差范围内,而不会阻碍弯曲电线捆90的自由度。
此外,布线器具10具有其中基部1的突起14的顶端插入到覆盖件2的孔部24或24A的结构。因此,能够防止电线捆90从基部1的突起14脱落,即,能够防止基部1的突起14被拉出电线捆90。
此外,如果采用在覆盖件2中形成通孔的孔部24,则在基部1和覆盖件2组装到一起的状态中,容易确认基部1的突起14是否完全穿过电线捆90。因此,防止绝缘电线9楔在基部1的突起14和覆盖件2之间的不充分的布局。
另一方面,如果采用在覆盖件2中形成凹进的孔部24A,则通过将基部1的突起14焊接到覆盖件2的孔部24A,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基部1的突起14被拉出电线捆90。
此外,在线束100中,电线捆90的比由突起14穿过的部分更接近末端侧的部分由第二捆扎结构件82捆扎在一起。这样,如果将电线捆90推到布线器具10中的力被施加到电线捆90,则电线捆90的由第二捆扎结构件82捆扎在一起的部分被拉动抵靠基部1的突起14。此外,如上面所说明的那样,如果拉伸力被施加到电线捆90,则电线捆90的由第一捆扎结构件81捆扎在一起的部分被拉动抵靠基部1的突起14。因此,通过采用线束100,能够防止电线捆90从布线器具10向外突出太远并防止电线捆90向布线器具10中被推得过远。
在要使电线捆90从布线器具10延伸的长度保持在恒定长度的情况中,电线捆90在突起14的两侧被捆扎在一起的结构是优选的。在这种情况中,电线捆90的在突起14穿过电线捆90的部分的两侧附近的两个位置分别由第一捆扎结构件81和第二捆扎结构件82捆扎在一起。
在要使电线捆90从布线器具10延伸的长度在预定的范围内可调整的情况中,电线捆90在突起14的两侧被捆扎在一起的结构也是优选的。在这种情况中,第一捆扎结构件81和第二捆扎结构件82可以在距离对应电线捆90的长度调整范围的两个位置处被捆扎在一起。
此外,通过真空模制平板状构件得到的构件与通过树脂注射模制得到构件相比,通常能够更容易地且以更低的成本制造。布线器具10是通过真空模制平板状构件得到的构件,从而使制造时间和制造成本降低。
此外,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突起14在从基部1内部到其外部的第一方向上的宽度被设定为小于突起14在沿基部1的外边缘的第二方向上的宽度。更具体地,图4所示的突起14以长轴方向与第一方向一致的椭圆柱形状设置。如果采用具有这种形状的突起14,则电线捆90被分到突起14两侧的角度变得相对小。结果,当将电线捆90拉出布线器具10的力或将电线捆90推入布线器具10的力被施加到电线捆90时,能够避免过大的力将对于电线捆90的电线捆扎8推开。
另一方面,如果突起14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被形成为是大的,则通过由突起14捕获的电线捆90的被捆扎部分所实现的保持电线捆90的位置的效果变得更加明显。因此,根据应用,对于突起14的形状,可以采用各种形状。例如,还可以的是,突起14具有圆柱形状。
然而,在为了防止突起14损坏绝缘线9,所期望的是,突起14的侧面是没有任何棱角的光滑表面。
此外,在线束100中,电线捆90的被布置在基部1的布线部11上的部分,即,到达基部1的第一外框部18的中间部分被容纳在处于基部1的布线部11和覆盖件2之间的大布线空间110内。
因此,在于基部1的布线部11上布设电线捆90的操作中,电线捆90能够在布线部11上以任意路径布设,并且即使电线捆90从布线部11被提升,仅仅通过将覆盖件2推至基部1上,电线捆90就能够被容纳在处于基部1的布线部11和覆盖件2之间的布线空间110内。也就是说,在将从基部1的布线部11被提升的电线捆90推到布线部11中的同时布设电线捆90的繁琐的操作不是必需的。
因此,通过采用布线器具10,用于使电线捆90保持预定形状的结构和操作以及用于覆盖电线捆90的要被保护的部分(中间部分)的结构和操作能够被简化。
此外,在基部1的第一外框部18中,在内边缘侧上的第一台阶部12A和在外边缘侧上的第一台阶部12B起到增加整个基部1的刚性、特别是第一外框部18的刚性的加强部的作用。在线束100中,保持电线捆90的位置的突起14以如此高的刚性形成在基部1的第一外框部18上。由于这个原因,线束100的布线器具10在其将电线捆90保持在恒定形状的性能(刚性)方面是优异的。
此外,在线束100中,在基部1的第一外框部18中,成排形成与在电线捆90在电线捆90被从布线器具10引导到其外部的位置存在的分支的数目至少相同数目的突起14。因此,电线捆90延伸出布线器具10的位置能够按照要求的规格从多个预先准备的位置选择。因此,布线器具10在其适应各种所需规格的能力方面是优异的。
进一步的考虑
在线束100中,如果对电线捆90的能够被推入到布线器具10中的部分的长度没有具体限制,则还可以省略第二捆扎结构件82。
另外,还可以的是,布线器具10的基部1和覆盖件2是通过树脂注射模制得到的构件。在本实施例中所示的基部1和覆盖件2是被模制成仅相对于单个维度不均匀的板状的构件。这样的构件能够通过真空模制板状树脂构件容易地得到,但其也能够使用非常简单的模具通过树脂注塑模制容易地得到。
布线器具10的基部1和覆盖件2可以是分离的构件,但还可以的是,基部1和覆盖件2被构造成通过能弹性弯曲和变形的连接部连接。
还可以的是,布线器具10的覆盖件2是具有平板形状的构件。然而,在这种情况中,优选的是,在基部1的侧部上形成用于保持在基部1和覆盖件2之间的间隙的作为间隔件的突出部。

Claims (6)

1.一种线束,包括:
电线捆,所述电线捆包括多根电线;
布线器具,所述布线器具包括:
基部,所述基部从一侧支撑所述电线束的一部分;和
覆盖件,所述覆盖件被组装到所述基部,并且与所述基部一起覆盖所述电线束的所述一部分;
第一捆扎结构件,所述第一捆扎结构件将所述电线束的一部分捆扎在一起;和
突起,所述突起被形成为从所述布线器具的所述基部的面对所述覆盖件的表面突起,所述突起在比所述电线束的由所述第一捆扎结构件所捆扎的部分更接近所述基部的外边缘的位置的部分处穿过所述电线,所述电线束从所述基部延伸到所述基部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还包括:
孔部,所述孔部在所述布线器具的所述覆盖件中形成于与所述基部的所述突起相对的位置处,并且穿过所述线束的所述突起的前端插入所述孔部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
其中,所述布线器具的所述覆盖件的所述孔部是如下部分:其中形成有通孔,所述突起的前端插入所述通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线束,还包括:
第二捆扎结构件,所述第二捆扎结构件在比所述基部的所述突起更向外的位置处将被所述突起穿过的所述电线束捆扎结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线束,
其中,所述布线器具的所述基部和所述覆盖件是通过真空模制平板状树脂构件得到的构件。
6.一种布线器具,包括:
基部,所述基部是从一侧支撑被捆扎的电线束的一部分的构件,并且所述基部设有穿过所述电线束的电线的突起;和
覆盖件,所述覆盖件被组装到所述基部,并且所述覆盖件与所述基部一起覆盖所述电线束的所述一部分。
CN2013100177308A 2012-01-17 2013-01-17 线束和布线器具 Pending CN1032087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06867 2012-01-17
JP2012006867A JP5790510B2 (ja) 2012-01-17 2012-01-17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配線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8760A true CN103208760A (zh) 2013-07-17

Family

ID=48693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177308A Pending CN103208760A (zh) 2012-01-17 2013-01-17 线束和布线器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481327B2 (zh)
JP (1) JP5790510B2 (zh)
CN (1) CN103208760A (zh)
DE (1) DE102013200486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9563A (zh) * 2015-04-26 2015-07-15 成都创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多端口输出爬虫大数据中心数据传输线固定系统
CN105706321A (zh) * 2013-11-15 2016-06-22 奥斯兰姆施尔凡尼亚公司 带有无索环应变消除件的封装件
CN110962768A (zh) * 2018-09-28 2020-04-0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
CN113140986A (zh) * 2020-01-17 2021-07-2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01975B2 (ja) * 2014-12-16 2017-09-2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2017076500A (ja) * 2015-10-14 2017-04-2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
DE102017110015A1 (de) * 2017-05-09 2018-11-15 X-Cen-Tek Gmbh & Co. Kg Seilfestlegevorrichtung
DE202019100105U1 (de) * 2019-01-10 2020-04-16 Innotec Motion GmbH Sitzmöbelchassis
JPWO2020144855A1 (ja) * 2019-01-11 2021-10-2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部材
US11878640B2 (en) * 2019-03-29 2024-01-23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Wiring module
JP7314766B2 (ja) * 2019-10-29 2023-07-2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プロテクタ及び配索ユニット
US11285892B2 (en) 2020-08-20 2022-03-29 Hi-Lex Controls, Inc. Seat module for cable arrangement
US11440492B2 (en) 2020-08-20 2022-09-13 Hi-Lex Controls, Inc. Seat module
US11634093B2 (en) 2020-08-20 2023-04-25 Hi-Lex Controls, Inc. Seat module for cable arrangement
US11623590B2 (en) 2021-01-08 2023-04-11 Lea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cover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09246A (en) * 1953-07-23 1955-05-24 Charles W Abbott Connectors for lamp cords
JP2003304621A (ja) * 2002-04-05 2003-10-24 Yazaki Corp ハーネス固定構造
US20050106934A1 (en) * 2003-11-14 2005-05-19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Wiring protector
US20060219423A1 (en) * 2005-03-29 2006-10-05 Yazaki Corporation Protector
CN1893211A (zh) * 2005-07-06 2007-01-1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扁平电缆夹具
JP2010027242A (ja) * 2008-07-15 2010-02-04 Yazaki Corp ワイヤハーネス
US20100236826A1 (en) * 2007-10-11 2010-09-23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otector for wire harnes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94056A (en) * 1957-05-28 1959-07-07 Virginia Plastics And Chemical Protective sheath for a cable connector
US3194279A (en) * 1962-09-10 1965-07-13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harness for electrical apparatus
US4095043A (en) * 1976-05-14 1978-06-13 Graber-Rogg, Inc. Enclosure with strain relief
US4337934A (en) * 1980-10-20 1982-07-06 Panduit Corp. Assembly post
US4356599A (en) * 1980-12-19 1982-11-02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Stackable flat cable clamp
US4918261A (en) * 1986-06-04 1990-04-17 Yazaki Corporation Flat wire harness attaching unit
JPS63125310U (zh) * 1987-02-10 1988-08-16
JPS63198324U (zh) * 1987-06-09 1988-12-21
US4766651A (en) * 1987-08-24 1988-08-30 Yazaki Corporation Band clamp
DE4204187C2 (de) * 1992-02-13 1993-12-02 Raymond A Gmbh & Co Kg Kabelkanal zur Aufnahme von Kabelbündel
US5811732A (en) * 1992-12-14 1998-09-22 Chrysler Corporation Modular wiring system for vehicle instrument panel wire
US5534665A (en) * 1994-04-29 1996-07-09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Wiring harness shroud
JP3565951B2 (ja) * 1995-07-20 2004-09-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127835B2 (ja) * 1996-08-30 2001-01-2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床配線構造における蓄線用床部材
ES2206885T3 (es) * 1997-01-08 2004-05-16 Cascade Engineering, Inc. Estera que integra un organo de fijacion de conjunto de cableado y un canal.
US5932846A (en) * 1997-09-19 1999-08-03 Ut Automotive Dearborn, Inc. Wire harness assembly
US6031182A (en) * 1998-03-16 2000-02-2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Concentric strain relief mechanism for variable diameter cables
JP3415026B2 (ja) * 1998-04-28 2003-06-0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プロテクタの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固定構造
JP3433672B2 (ja) * 1998-06-10 2003-08-04 富士写真光機株式会社 エッジカバー
US6250706B1 (en) * 1999-08-17 2001-06-26 Lear Corporation Integrated flat cable connector
JP2001218341A (ja) * 2000-01-31 2001-08-10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の保持具
JP3790954B2 (ja) * 2000-02-14 2006-06-2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回路体の梱包部材
US6444912B1 (en) * 2000-09-28 2002-09-03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Flat conduit wire harness assembly for vehicle
JP4254079B2 (ja) * 2001-06-11 2009-04-1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04147370A (ja) * 2002-10-22 2004-05-20 Yazaki Corp 配線ユニットケーブル配列治具
JP4184897B2 (ja) * 2003-08-07 2008-11-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ハーネスプロテクタ
JP2005278307A (ja) 2004-03-25 2005-10-06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ワイヤハーネス固定部品とそれを用いたワイヤハーネス固定方法
JP4232903B2 (ja) * 2004-04-28 2009-03-0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プロテクタ
JP4397862B2 (ja) * 2005-07-20 2010-01-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クランプ
JP4807342B2 (ja) * 2007-10-11 2011-11-0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のプロテクタおよび該プロテクタのワイヤハーネスへの取付方法
US7686642B2 (en) * 2008-03-03 2010-03-30 Tempo Industries, Inc. Wire harness interconnection and reten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5410041B2 (ja) 2008-07-09 2014-02-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配線盤、電動シート、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配索方法
JP5460983B2 (ja) 2008-08-01 2014-04-02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ボード
JP5353654B2 (ja) * 2009-11-18 2013-11-2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のプロテクタ
JP2013123294A (ja) * 2011-12-09 2013-06-20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配線具
JP2013123283A (ja) * 2011-12-09 2013-06-20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配線具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09246A (en) * 1953-07-23 1955-05-24 Charles W Abbott Connectors for lamp cords
JP2003304621A (ja) * 2002-04-05 2003-10-24 Yazaki Corp ハーネス固定構造
US20050106934A1 (en) * 2003-11-14 2005-05-19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Wiring protector
US20060219423A1 (en) * 2005-03-29 2006-10-05 Yazaki Corporation Protector
CN1893211A (zh) * 2005-07-06 2007-01-1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扁平电缆夹具
US20100236826A1 (en) * 2007-10-11 2010-09-23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otector for wire harness
JP2010027242A (ja) * 2008-07-15 2010-02-04 Yazaki Corp ワイヤハーネス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6321A (zh) * 2013-11-15 2016-06-22 奥斯兰姆施尔凡尼亚公司 带有无索环应变消除件的封装件
CN104779563A (zh) * 2015-04-26 2015-07-15 成都创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多端口输出爬虫大数据中心数据传输线固定系统
CN104779563B (zh) * 2015-04-26 2017-07-25 成都创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多端口输出爬虫大数据中心数据传输线固定系统
CN110962768A (zh) * 2018-09-28 2020-04-0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
CN113140986A (zh) * 2020-01-17 2021-07-2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481327B2 (en) 2016-11-01
JP2013150379A (ja) 2013-08-01
US20130180777A1 (en) 2013-07-18
JP5790510B2 (ja) 2015-10-07
DE102013200486A1 (de) 2013-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8760A (zh) 线束和布线器具
US8772636B2 (en) Wire harness installation structure and wire harness-flattening band
US20130146354A1 (en) Wire fitting and wire harness
JP6020394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の外装材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の配索構造
US20120132465A1 (en) Wire harness arrangement structure
US8957311B2 (en) Wire harness and wire fitting
US11015740B2 (en) Support member-attached wire harness and wire harness support structure
JP2013017316A (ja) 配線具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07099007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配索構造
KR20130005246A (ko) 커넥터 지지 도구, 배선 도구 및 배선 하네스
JP5644542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4904217B2 (ja) バンドクランプ、バンドクランプ付きワイヤーハーネス、配索物ユニット、配索物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及び自動車内配索物の固定方法
JP5765218B2 (ja) コネクタ支持具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2110100A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US11485300B2 (en) Wire harness protector and routing structure of wire harness using wire harness protector
WO2013001665A1 (ja) 配線具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5919661B2 (ja) 配線具、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US20220169190A1 (en) Wiring harness unit and wiring harness mounting structure
US20180015890A1 (en) Holding part and method for fastening electrical wires and a wiring arrangement in a vehicle
JP2019161965A5 (zh)
WO2016121479A1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配索構造
JP7075266B2 (ja) 電線固定具
JP2016165166A (ja) 保護部材付電線の配設構造及び保護部材付電線
JP2017216196A (ja) コネクタの固定構造
JP2015220760A (ja) 扁平状ワイヤハーネ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