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1875A - 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电池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1875A
CN103201875A CN2011800532116A CN201180053211A CN103201875A CN 103201875 A CN103201875 A CN 103201875A CN 2011800532116 A CN2011800532116 A CN 2011800532116A CN 201180053211 A CN201180053211 A CN 201180053211A CN 103201875 A CN103201875 A CN 1032018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ack
casing
water
osculum
open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32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01875B (zh
Inventor
林秀和
近藤英二
小仓裕纪
田贺秀行
荻野一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4721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8390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900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8394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01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18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018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18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60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or topping-up with liquids; 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draining liquids from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13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cells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96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erminals of battery p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30Batteries in portable systems, e.g. mobile phone, lapto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33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 H01M50/24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adapted for protecting batteries from their environment, e.g. from corros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60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or topping-up with liquids; 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draining liquids from casings
    • H01M50/691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draining liquids from casings; Cleaning battery or cell cas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在本发明中,排水孔(25)定位成设置于连接至电池单元(41)的电极(42)的第一左引线板(461)与第二左引线板(462)之间。第一左引线板(461)和第二左引线板(462)为具有相互相邻的位置关系并具有互不相同的电位的引线板(45)。这些引线板(45)之间的水从机壳(20)的内部排到机壳(20)的外部。因此,即使在支承肋状部(231)形成在机壳(20)内时,仍可以排水以使得引线板(45)之间不存水。因此,可以防止由于引线板浸在水中而导致的引线板(45)之间的电连接。即,可以将已经进入机壳(20)中的水有效地排到机壳(20)的外部以防止漏电,同时可以将用于排水的排水孔(25)的数目尽可能地减小。

Description

电池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组,该电池组构造成能够被安装到电动工具的工具本体以作为该电动工具的电源。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电动工具包括由电力驱动的工具本体以及用作该工具本体的电源的电池组。该电池组构造成被可拆卸地安装到工具本体。该电池组包括形成外部盖的机壳以及安装在该机壳中的电池本体。该电池本体包括能够充电放电的多个电池单元以及控制充电放电操作的控制板。引线板连接至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的电极,使得所述电池单元彼此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
同时,可能会有在户外使用上述电动工具的情况。因此,诸如雨滴之类的水可能会溅在这种电池组上,使得机壳可能进水。这里,当水进入到机壳中而使上述引线板浸入水中时,这些引线板可能会意外地彼此电连接,从而导致充入电池单元中的电被泄漏。
为此,在这些电池组中,已知一种电池组,该电池组在机壳的底部部分处设置有排水孔,以将已经进入到机壳中的水排到机壳的外部(例如,见PTL1)。根据该电池组,可以将已经进入到机壳中的水从排水孔排至机壳的外部,并因此,可以避免引线板浸入水中,使得充入电池单元中的电不会泄漏。
现有技术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06-196277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附带地,为了改善上述排水效果,已经考虑提供形成在机壳的底部部分处的多个排水孔。
然而,如果所述多个排水孔仅形成在机壳的底部部分处,则相反地,水或灰尘可能会容易地从排水孔进入到机壳中。因此,优选的是,在提高上述排水效果的同时排水孔的数目要尽可能的小。
考虑到上述情况做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组,该电池组构造成能够作为电动工具的电源被安装在电动工具的工具本体上,能够将已经引入到机壳中的水有效地排到机壳的外部,以防止充入电池单元中的电泄漏,以及能够使排水孔的数目尽可能的小。
解决该问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组使用了以下装置。即,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组,该电池组构造成能够作为电动工具的电源安装在电动工具的工具本体上。该电池组具有形成外部盖的机壳以及设置在机壳中的多个电池单元。排水功能形状部分设置在机壳的底部部分处并且包括连通机壳的内部与外部以将已经引入到机壳中的水排到机壳外部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功能形状部分的布置位置被设定成至少位于连接至所述电池单元的电极的端子构件之间。
这里,排水功能形状部分可以包括连通机壳的内部与机壳的外部的排水孔。这意味着排水功能形状部分可以仅由排水孔形成或者可以包括排水孔和将水引导到排水孔的结构。
根据第一方面的电池组,由于设置在机壳的底部部分处的排水功能形状部分的布置位置被设定成至少位于连接至电池单元的电极的端子构件之间,因此可以将位于端子构件之间的水从机壳的内部排到机壳的外部。因此,可以排水使得至少位于端子构件之间的水被去除。结果,可以防止在端子构件浸入水中时可能造成的端子构件之间的电连接。即,即使在机壳中形成用于支承电池单元的合适的肋形状的情况下,仍可以在允许通过肋形状形成水道的同时防止至少在端子构件浸入水中时可能造成的电连接。
因此,可以防止在端子构件浸入水中时可能造成的端子构件之间的意外电连接。即,可以将已经引入到机壳中的水有效地排到机壳的外部,使得防止了充入电池单元中的电泄漏。另外,由于要被设置的排水孔被抑制到能够防止端子构件之间的意外电连接的最小位置,因此可以使排水孔的数目尽可能的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电池组中,排水功能形状部分的布置位置设定于其间的端子构件为沿着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的电极的邻近设置方向具有相互相邻的布置关系的端子构件。所述电池单元平行设置使得电极彼此相邻地设置,并且所述端子构件具有互不相同的电位。
对于第二方面的电池组,排水功能形状部分的布置位置设定于其间的端子构件为具有相互相邻的布置关系并具有互不相同的电位的端子构件。因此,要排出水的位置能够被设定在具有相互相邻布置关系并具有互不相同电位的端子构件之间。因此,可以将想要排出并去除水以保持绝缘状态的位置设定为端子构件之间倾向于发生短路的位置,使得可以更可靠地防止在端子构件浸入水中时可能造成的短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电池组中,排水孔的设置在机壳的外侧的外部端边缘形成为并被设定成具有使得外部端边缘相比于外部端边缘的至少周缘部朝向机壳的内部升起的形状。
对于第三方面的电池组,排水孔的设置在机壳的外侧的外部端边缘形成为并被设定成具有使得外部端边缘相比于外部端边缘的至少周缘部朝向机壳的内部升起的形状。因此,即使在安装在工具本体上的电池组放置在桌子或地面上并且电池组的底部部分与桌子或地面的放置表面相接触的情况下,排水孔的外部端边缘仍被定位得高于放置表面。因此,由于可以防止排水孔被放置表面封闭,因此可以将引入到机壳中的水从排水孔排到机壳的外部。
此外,由于可以在排水孔的外部端边缘与放置表面之间至少形成小的间隙,因此可以通过利用引入到间隙中的水的表面张力而将位于机壳中的水容易地引导到机壳的外部。因此,可以将已经引入到机壳中的水有效地排到机壳的外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电池组中,排水功能形状部分包括流动导引装置,该流动导引装置用于引导水的流动使得水朝向排水孔流动,并且流动导引装置形成为排水通道,使得机壳的内侧的底部部分沿着朝向排水孔的方向朝向底部部分的下侧向下倾斜。
对于第四方面的电池组,由于流动导引装置形成为排水通道使得机壳的内侧的底部部分沿着朝向排水孔的方向朝向底部部分的下侧向下倾斜,因此可以使已经引入到机壳中的水通过排水通道的倾斜结构而朝向排水孔流动。因此,不仅可以提高排水孔的周缘的排水性能还可以提高形成排水通道的部分的排水性能,使得可以扩大希望提高排水性能的范围。
同时,设置有排水通达的布置部可以位于连接至电池单元的电极的端子构件之间,或者可以位于除端子构件之间的位置之外的位置处。另外,排水通道可以形成为相对于底部部分的内表面倾斜,并且可以形成得与底部部分的外表面齐平。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电池组中,排水功能形状部分包括引出导引装置,该引出导引装置用于引导水的引出使得水朝向排水孔聚集,并且该引出导引装置形成为引出槽,该引出槽从排水孔的设置在机壳的内侧的内部端边缘沿着机壳的内表面以凹槽形状延伸,并且用以朝向排水孔引水。
对于第五方面的电池组,引出导引装置形成为引出槽,该引出槽从排水孔的设置在机壳的内侧的内部端边缘沿着机壳的内表面以凹槽形状延伸,并且用以朝向排水孔引水。
因此,可以使位于端子构件之间的水被完全排出,以影响排水孔的周缘部。因此,可以更可靠地防止在端子构件浸入水中时可能造成的端子构件之间的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电池组中,在机壳中设置有异物引入限制肋状部,以在保持排水孔的打开状态的同时与机壳中的排水孔的开口形状交叉。
对于第六方面的电池组,异物引入限制肋状部设置在机壳中以与机壳中的排水孔的开口形状交叉。因此,即使在异物可能从机壳的外部穿过排水孔被引入到机壳中的情况下,仍可以通过异物引入调节肋状部来阻止异物的引入。因此,可以保持机壳内的清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电池组中,排水孔的布置位置被设定成位于端子构件之间,并且流动导引装置和引出导引装置中的任一者或两者的布置位置被设定在与端子构件之间设定的所述位置不同的位置。根据第七方面的电池组,由于排水孔的布置位置被设定成位于端子构件之间,因此可以将位于端子构件之间的水从机壳的内部排到机壳的外部。因此,可以通过流动导引装置或引出导引装置来将位于排水孔的附近区域中的水引导到排水孔,并可以通过排水孔将位于这些端子构件之间的水完全去除。因此,可以可靠地防止端子构件之间的意外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电池组中,流动导引装置和引出导引装置中的任一者或两者的至少一部分被设定成位于端子构件之间,并且排水孔的布置位置被设定在与端子构件之间设定的所述位置不同的位置。
对于第八方面的电池组,排水孔的布置位置被设定在与端子构件之间设定的所述位置不同的位置,并且流动导引装置和引出导引装置中的任一者或两者的至少一部分被设定成位于端子构件之间。因此,排水孔的布置位置能够根据电池组的设计而设定到机壳的合适部分,同时可以将位于这些端子构件之间的水从机壳的内部排到机壳的外部。因此,可以增大排水孔的布置位置的自由度,使得还可以增大电池组的设计的自由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电池组中,形成电池组的外部盖的机壳设置有连通开口,该连通开口从机壳的外部连通机壳的内部,并且机壳设置有水引入限制部,该水引入限制部限制位于连通开口的附近区域中的水引入到连通开口中。
对于第九方面的电池组,机壳设置有水引入限制部,该水引入限制部限制位于连通开口的附近区域中的水引入到连通开口中,并因此,水引入调节部能够限制水引入到连通开口中。因此,可以通过限制水从机壳的外部侵入到机壳中来改善电池组的防水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在根据第九方面的电池组中,水引入限制部构造成具有倾斜结构,所述倾斜结构使位于连通开口的附近区域中的水沿远离连通开口的方向流动。
对于第十方面的电池组,由于水引入限制部构造成具有使位于连通开口的附近区域中的水沿远离连通开口的方向流动的倾斜结构,因此可以通过水引入限制部的倾斜结构来使位于连通开口的附近区域中的水沿远离连通开口的方向流动。因此,可以通过将水与连通开口隔离来限制水从机壳的外部引入到机壳中,使得可以改善电池组的防水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在根据第十方面的电池组中,电池侧连接端子在电池组安装在诸如所述工具本体的安装目标上时电连接至设置在安装目标上的连接端子,其中,连通开口定位在设置有电池侧连接端子的布置部处,并且为电池侧连接端子的布置部的周缘设定水引入限制部,该周缘被设定为连通开口的附近区域。安装目标可以是例如由电力驱动的工具本体,或是在充电期间使用的专用充电器。
对于第十一方面的电池组,由于为电池侧连接端子的布置部的周缘设定水引入限制部,因此可以利用水引入限制部的倾斜结构来使位于电池侧连接端子的布置部的附近区域中的水沿远离电池侧连接端子的布置部的周缘的方向流动。因此,可以将水与电池侧连接端子的布置部分离,并因此,可以通过限制水从机壳的外部侵入到机壳中来改善电池组的防水性能,使得可以使例如雨滴的水与电池侧连接端子之间的接触变得更加困难。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水引入限制部形成为不平整形状,该不平整形状将位于连通开口的附近区域中的水与连通开口隔离。
对于第十二方面的电池组,由于水引入限制部形成为将位于连通开口的附近区域中的水与连通开口隔离的不平整形状,因此可以通过水引入限制部的该不平整形状来将位于连通开口的附近区域中的水与连通开口隔离。因此,可以通过将水与连通开口隔离来限制水从机壳的外部侵入到机壳中,使得可以改善电池组的防水性能。
这里,“不平整形状”可以包括例如具有突起形状的肋状部的凸形壁部结构、凹槽或任意合适的不平整阶梯形状等。“不平整形状”也可以包括用于将位于连通开口的附近区域中的水与连通开口隔离的凹形、凸形和不平整形状中的任何形状。
在与第十二方面的电池组类似地构造的第十三方面中,凸钩部在电池组安装在诸如工具本体的安装目标上时配合到设置在安装目标上的凹钩部。连通开口被设定于设置有凸钩部的布置部,并且水引入限制部被设置为凸钩部的布置部的周缘。这种水引入限制部被设定成位于连通开口的附近区域中。
对于第十三方面的电池组,由于为凸钩部的布置部的周缘设置水引入限制部,因此可以通过水引入限制部的不平整形状而将位于凸钩部的布置部的周缘中的水与凸钩部的布置部隔离。因此,可以通过将水与凸钩部的布置部隔离来限制水从机壳的外部引入到机壳中,使得可以改善电池组的防水性能。
根据第十四方面,在根据第十二方面的电池组中,设置了通风孔,空气从机壳的外部穿过该通风孔流入到机壳中,其中,连通开口被设定于设置有通风孔的布置部。水引入限制部设置在通风孔的布置部的周缘上,该周缘被设定为连通开口的周缘。
对于第十四方面的电池组,由于水引入限制部设置在通风孔的布置部的周缘上,因此可以通过水引入限制部的不平整形状来将位于通风孔的布置部的周缘中的水与通风孔的布置部隔离。因此,可以通过将水与通风孔部的布置部隔离来限制水从机壳的外部引入到机壳中,使得可以改善电池组的防水性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第一方面的电池组,可以将已经引入到机壳中的水排到机壳的外部以防止充入电池单元中的电的泄漏,并且可以使排水孔的数目尽可能的小。
根据第二方面的电池组,可以将想要保持绝缘状态的位置设定为易发生端子构件之间的短路的位置,并因此,可以更可靠地防止短路。
根据第三方面的电池组,可以防止排水孔被放置表面封闭,并因此,可以将位于机壳中的水容易地引导到机壳的外部。
根据第四方面的电池组,不仅可以改善排水孔的周缘的排水性能还可以改善形成排水通道的部分的排水性能,使得可以扩大希望改善排水性能的范围。
根据第五方面的电池组,可以更可靠地防止在端子构件浸入水中时可能造成的端子构件之间的电连接。
根据第六方面的电池组,可以保持机壳内的清洁。
根据第七方面的电池组,可以通过排水孔将位于端子构件之间的水完全去除,使得可以可靠地防止端子构件之间的意外电连接。
根据第八方面的电池组,可以增大排水孔的布置位置的自由度,使得还可以增大电池组的设计的自由度。
根据第九方面的电池组,可以限制水从机壳的外部引入到机壳中,使得可以改善电池组的防水性能。
根据第十方面的电池组,可以通过将水与连通开口隔离来限制水的引入,使得可以改善电池组的防水性能。
根据第十一方面的电池组,可以改善电池组的防水性能,使得可以使例如雨滴的水与电池侧连接端子之间的接触变得更加困难。
根据第十二方面的电池组,水从机壳的外部到机壳中的引入通过将水与连通开口隔离而被限制。因此,改善了电池组的防水性能。
根据第十三方面的电池组,水的引入通过将水与凸钩部的布置部隔离来限制。因此,改善了电池组的防水性能。
根据第十四方面的电池组,水的引入通过将水与通风孔的布置部隔离来限制。因此,改善了电池组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以第一示例实施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从底部观察的图1的电池组的仰视图。
图3为沿着图2中的线III-III截取的电池组的截面图。
图4为沿着图2中的线IV-IV截取的电池组的截面图。
图5为沿着图2中的线V-V截取的电池组的截面图。
图6为图5的壳体的设置有排水孔的布置部的放大的截面图。
图7为从顶部观察以能够观察到壳体的内部的壳体的俯视图。
图8为壳体的设置有排水孔的布置部的放大的俯视图。
图9为电池组的截面图,其示出了设置有排水通道的示例。
图10为排水孔的放大的俯视图,其示出了设置有引出槽的示例。
图11为以透视的方式观察以能够观察到壳体的内部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12为沿着图11中的线XII-XII截取的壳体的截面图。
图13为以第二示例实施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4为图13的电池组的俯视图。
图15为沿着图14中的线XV-XV截取的电池组的截面图。
图16为沿着图14中的线XVI-XVI截取的电池组的截面图。
图17为图16中示出的电池组的上表面的放大的截面图。
图18为以第二示例实施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9为图18的电池组的俯视图。
图20为沿着图19中的线XX-XX截取的截面图。
图21为沿着图19中的线XXI-XXI截取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示例】
下面将描述在图1至图12中示出的以第一示例实施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图1至图10描述实施了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组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1的分解立体图示出了以第一示例实施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该分解立体图示出了电池组10使得能够观察到电池组本体40的内部。同时,在以下描述中,电池组10的电连接侧将被定义为上侧并且电池组10的滑动安装方向将被定义为向前方向。
电池组10构造成通过滑动而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动工具的工具本体(安装目标)上,例如电动工具典型地为电动螺丝刀。电池组10用作其上安装有电池组10的工具本体的驱动电源。为此,当电池组10的电量减小时,电池组10被从工具本体移除并通过专用的外部充电器(安装目标)充电,并且当由专用充电器充满电时,电池组10被重新安装在工具本体上并且用作驱动电源。
如图1的分解立体图所示,电池组10通常包括机壳20和电池组本体40。机壳20形成为壳体形状,在该壳体中设置有电池组本体40并且该壳体形成外部盖。另外,电池组本体40被安装在机壳20内。
在描述机壳20之前,将描述电池组本体40的结构。
电池组本体40设置在下面将详细描述的机壳20中并且通常包括如图1中所示的多个电池单元41、连接控制板51以及凸钩机构55。
电池单元41为被广泛使用并能够被充电放电的电池单元。如图1中所示,电池组本体40的电池单元41被并联设置,使得总数为10个的电池单元41形成两级,两级中的每级均包括五个电池单元,并且电池单元41的电极42彼此相邻。具体地,总数为10个的电池单元41并排设置以形成各自具有五个电池单元的两级,使得电池单元41的电极42定位在电池组的左、右两侧上。同时,为了说明以此方式并排设置的电池单元41,用附图标记将电池单元41以从电池组10的上侧和前侧开始的顺序表示为第一电池单元410、第二电池单元411、第三电池单元412、第二电池单元413……。另外,附图中示出的每个电池单元41的电极42的引出线的导线基部端被示出为引线板45中的圆形标记。然而,该引出线被从电池单元41的定位在引线板45的圆形标记处的端部部分引出。
已经如上所述并排设置的电池单元41的电极42定位在电池组10的左、右两端处。即,各个电池单元41的10个电极42定位在电池组10的左、右两端中的每个端部处。要被电连接的引线板45安装在这些电池单元41的各个电极42上。具体地,被电连接的左引线板46安装在定位在所述10个电池单元41的左端处的电极42上;被电连接的右引线板47安装在定位在所述10个电池单元41的右端处的电极42上。所述左引线板46和右引线板47对应于根据本发明的端子构件,并且用作被广泛使用的板状端子。此外,引线板45(左引线板46和右引线板47)的一侧以此方式连接至电池单元41的电极42,另一侧电连接至下面将描述的连接控制板51。同时,随后将详细地描述所述左引线板46和右引线板47。
接下来,将描述连接控制板51和凸钩机构55。
连接控制板51电连接至能够被充电放电的电池单元41,并且控制电池单元41的充电放电。即,连接控制板51设置在上述多个电池单元41的上方,并且通常包括控制板52以及设置在控制板52上的连接端子部53。控制板52在电池单元41充电放电时执行适当的电控制。连接端子部53用作电连接至用作安装目标的工具本体或专用充电器(未图示)的端子。即,连接端子部53包括三类连接端子,即,连接至例如用作安装目标的工具本体的正极端子的正极连接端子531;连接至例如工具本体的负极端子的负极连接端子532;以及连接至例如工具本体的控制端子的控制连接端子533。同时,这些连接端子部53由设置成面向彼此的板簧式金属端子形成。
凸钩机构55具有在滑动以安装在例如用作上述安装目标的工具本体上时以可移除的方式锁定到该工具本体的结构。为此,凸钩机构55具有用于锁定到工具本体的钩形状以及用于释放操作的指接合形状。具体地,凸钩机构55包括具有钩形状和指接合形状的钩式结构56以及沿锁定方向偏置钩式结构56的偏置弹簧57。具有上述结构的凸钩机构55在滑动以安装在工具本体上时通过偏置弹簧57的偏置力将钩式结构56自动锁定到工具本体。另外,当克服偏置弹簧57的偏置力来执行释放操作时,释放钩式结构56到工具本体的锁定。当在此状态下滑动电池组10时,能够从工具本体移除凸钩机构55。
接下来,将详细地描述上述左引线板46和右引线板47。
左引线板46和右引线板47分别形成为板状端子,并且被分别安装在所述多个电池单元41的电极42上。
图2的仰视图示出了从底部观察到的电池组10。图3的截面图示出了沿着线III-III截取的图2的电池组10的横截面,其中该截面图能够观察到定位在电池组10的左侧的左引线板46。图4的截面图示出了沿着线IV-IV截取的图2的电池组10的横截面,其中该截面图能够观察到定位在电池组10的右侧的右引线板47。
如图3中所示,左引线板46由彼此分开的三个板状端子形成。三个左引线板46从前侧开始按顺序用附图标记表示为第一左引线板461、第二左引线板462以及第三左引线板463。即,如图3中所示,第一左引线板461安装成在形成在电池单元41的左端处的10个电极42中的第一电池单元410和第二电池单元411的两个左电极42之间延伸。另外,第二左引线板462安装成在第三电池单元412、第四电池单元413、第五电池单元414和第六电池单元415的四个左电极42之间延伸。此外,第三左引线板463安装成在第七电池单元416、第八电池单元417、第九电池单元418和第十电池单元419的四个左电极42之间延伸。
同时,相反地,如图3中所示,第一左引线板461和第二左引线板462设置并构造成形成分离构型使得第一电池单元410和第二电池单元411与第三电池单元412和第四电池单元413不彼此电连接以使其彼此分开并分离。根据这些左引线板的布置关系,彼此相邻的第一左引线板461和第二左引线板462用作电位互不相同的引线板45。另外,第二左引线板462和第三左引线板463设置并构造成形成分离构型使得第五电池单元414和第六电池单元415与第七电池单元416和第八电池单元417不彼此电连接以使其彼此分开并分离。根据这些左引线板的布置关系,彼此相邻的第二左引线板462和第三左引线板463用作电位互不相同的引线板45。即,左引线板46(461、462和463)沿着并联设置的10个电池单元41的电极42彼此相邻的方向彼此相邻地单独设置,并且左引线板46的电位互不相同。
此外,如图4中所示,右引线板47也形成为彼此分开的三个板状端子。三个右引线板47从前侧开始按顺序用附图标记表示为第一右引线板471、第二右引线板472以及第三右引线板473。即,如图4中所示,第一右引线板471安装成在形成在电池单元41的右端处的10个电极42中的第一电池单元410、第二电池单元411、第三电池单元412和第四电池单元413的四个右电极42之间延伸。另外,第二右引线板472安装成在第五电池单元414、第六电池单元415、第七电池单元416和第八电池单元417的四个右电极42之间延伸。此外,第三右引线板473安装成在第九电池单元418和第十电池单元419的两个右电极42之间延伸。
同时,相反地,如图4中所示,第一右引线板471和第二右引线板472设置并构造成形成分离构型使得第三电池单元412和第四电池单元413与第五电池单元414和第六电池单元415不彼此电连接以使其彼此分开并分离。根据这些右引线板的布置关系,彼此相邻的第一右引线板471和第二右引线板472形成为电位互不相同的引线板45。另外,第二右引线板472和第三右引线板473设置并构造成形成分离构型使得第七电池单元416和第八电池单元417与第九电池单元418和第十电池单元419不彼此电连接以使其彼此分开并分离。根据这些右引线板的布置关系,彼此相邻的第二右引线板472和第三右引线板473形成为电位互不相同的引线板45。即,右引线板47(471、472和473)也沿着并联设置的10个电池单元41的电极42彼此相邻的方向彼此相邻地单独设置,并且左引线板47的电位互不相同。
接下来,将描述其中设置有上述电池组本体40的机壳20。
机壳20具有作为电池组10的外部盖壳体的功能并且还具有作为其中设置电池组本体40的外壳的功能。机壳20包括具有敞开的上部部分的盒形壳体21,以及作为壳体21的上部盖封闭壳体21的敞开的上部部分的上部盖构件31。壳体21和上部盖构件31由螺钉构件39紧固至彼此。
首先,将描述机壳20的上部盖构件31。
上部盖构件31在电池组10被滑动安装时用作机壳20的连接侧外部盖。即,上部盖构件31形成为具有能够滑动以安装在例如工具本体的安装目标上的结构。具体地,引导滑动安装的滑动导引部32形成在上部盖构件31的中部处。另外,上部盖构件31设置有连接开口33,所述连接开口33允许安装目标的端子连接至上述连接端子部53(连接控制板51)。上部盖构件31设置有钩暴露开口34,其中,要被锁定到安装目标的钩式结构56(凸钩机构55)通过该钩暴露开口34露出到外部。上部盖构件31设置有通风口35,其中通过该通风口35送入空气以冷却机壳20的内部。通风口35包括第一通风口36和第二通风口37,其中,冷却空气穿过第一通风口36送到机壳20中,送到机壳20中的冷却空气在冷却电池单元41之后穿过第二通风口37排至机壳20的外部。同时,滑动导引部32、连接开口33等形成为具有能够应对电池组10的滑动安装的形状。
接下来,将描述机壳20的壳体21。
图5的截面图示出了沿着线V-V截取的图2的电池组10的截面。图6的截面图为图5的壳体21的设置有排水孔25的部分(在图5中由虚线圆圈标记的部分)的放大的截面图。图7的俯视图示出了从顶部观察的壳体21,其中该俯视图能够观察到壳体21的内部。图8的俯视图放大并示出了图7的壳体21的设置有排水孔25的部分(在图5中由虚线矩形标记的部分)。同时,在图5和图6中,电池组10被放置在形成水平表面的放置表面F上。
如图1中所示,壳体21形成为盒子形状,其中该盒子由一个底壁部211和四个侧壁部212围绕并且盒子的上部部分敞开以能够安装上述电池组本体40。同时,壳体21的底壁部211对应于根据本发明的底部部分。如图5中所示,壳体21形成为使得上述电池单元41能够安装在壳体21内。壳体21的底壁部211的外表面221如图5中所示大致齐平地形成,而底壁部的内表面222上设置有适当地呈凹状和凸状的肋状部23。肋状部23具有适当地不平整形状并且形成为朝向壳体21的内部凸起。肋状部23形成为三类肋状部,即,支承肋状部231、空气引导肋状部232以及异物引入限制肋状部233。如图5和图6中所示,支承肋状部231主要用作支承要被安装的电池单元41的肋状部,以稳定要被安装在壳体21中的电池单元41的安装状态。为此,支承肋状部231形成为与要被安装的电池单元41的外周的弯曲表面形状对应的凹形弯曲表面的形状。同时,支承肋状部231还有助于提高壳体21的强度。另外,如图6中所示,空气引导肋状部232用作在将冷却空气从第一通风口36送至第二通风口37以冷却电池单元41时引导冷却空气的导引装置。为此,空气引导肋状部232的形状被选定为使得送到壳体21中的空气能够有效地冷却电池单元41。同时,空气引导肋状部232还具有与上述支承肋状部231相同的功能,即,作为支承要被安装的电池单元41的肋状部的功能等。异物引入限制肋状部233将在接下来对排水孔25的描述之后进行描述。
如图3和图4中所示,壳体21设置有排水孔25,所述排水孔25具有将已经引入到机壳20中的水排到机壳20外的功能。同时,排水孔25被包括在根据本发明的排水功能形状部分中。排水孔25设置在形成机壳20的底部部分的底壁部211处,使得机壳20的内部与外部彼此连通。排水孔25的布置位置设定成位于连接至上述电池单元41的电极42的引线板45之间、机壳20的底壁部211处。因此,如通过图2与图3和图4之间的对照所理解的,排水孔25设置成使得能够位于四个相应的引线板45之间。
单独地且具体地,在机壳20的底壁部211的左部处,第一排水孔251设置在上述第一左引线板461与第二左引线板462之间;第二排水孔252设置在上述第二左引线板462与第三左引线板463之间。相比之下,在机壳20的底壁部211的右部处,第三排水孔253设置在上述第一右引线板471与第二右引线板472之间;第四排水孔254设置在上述第二右引线板472与第三右引线板473之间。
即,存在设置在壳体21上的总数为4个的排水孔25。存在总数为6个的引线板45,这意味着排水孔25比引线板45少两个。存在总数为10个的电池单元41,这意味着排水孔25比电池单元41少四个。同时,如图8中所示,这些排水孔25的形状被设定成在俯视图中呈圆形形状,并且排水孔25的直径设定成2.5mm,这不是一个过大的直径。
换句话说,第一排水孔251排出位于第一左引线板461与第二左引线板462之间的水,而第二排水孔252排出位于第二左引线板462与第三左引线板463之间的水。另外,第三排水孔253排出位于第一右引线板471与第二右引线板472之间的水,而第四排水孔254排出位于第二右引线板472与第四右引线板473之间的水。
这里,各个排水孔25(251、252、253和254)如下所述设定并且设置在机壳20的底壁部211处。将参照为放大图的图6和图8来描述排水孔25。同时,在排水孔25中,排水孔25的设置在机壳20的外部部分处的开口端边缘被设定为外部端边缘261;排水孔25的设置在机壳20的内部部分处的开口端边缘被设定为内部端边缘262。即,如图6中所示,排水孔25(251)的外部端边缘261的形状被设定成使得外部端边缘261与对应外部端边缘261的周缘部的机壳20的支承下表面201相比稍微朝向机壳20的内部上升。为此,在外部端边缘261与放置表面F之间形成间隙C,其中对应于外部端边缘261的周缘部的机壳20的支承下表面201与放置表面F接触。
另外,异物引入限制肋状部233设置在机壳20中。即,如图6中所示,异物引入限制肋状部233设置在与排水孔25的内部端边缘262向上间隔开的位置处、并且设置在定位于上述排水孔25的内部端边缘262上方的部分上。即,异物引入限制肋状部233设置成使得能够在保持排水孔25的打开状态的同时与排水孔25的内部端边缘262向上间隔开。此外,如图8中所示,异物引入调节肋状部233设置在机壳20中以与排水孔25的开口的形状交叉。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池组10,可以获得以下功能和效果。
即,根据上述电池组10,由于排水孔25的布置位置被设定成位于连接至电池单元41的电极42的引线板45之间,因此可以将位于引线板45之间的水从机壳20内排到机壳20外。相应地,由于可以排水以将至少位于引线板45之间的水去除,因此可以防止引线板45浸入水中时可能造成的引线板45之间的电连接。即,即使在机壳20中形成例如支承肋状部231和空气引导肋状部232的合适的肋状部23以支承电池单元41,仍可以防止至少在引线板45浸入水中时可能造成的引线板45之间的电连接,同时允许由肋状部23形成水道。因此,可以防止在引线板45浸入水中时可能造成的引线板45之间的意外的电连接。即,可以将已经引入到机壳20中的水有效地排到机壳20的外部以防止充入电池单元41中的电泄漏。另外,由于设置排水孔25的位置被抑制为能够防止引线板45之间的意外电连接的最小位置,因此可以使用于排水的孔的数目尽可能的小。
此外,根据上述电池组10,由于其间设定了排水孔25的布置位置的引线板45为彼此相邻并具有不同电位的引线板45,因此可以将排水以去除水的位置设定在彼此相邻并具有不同电位的引线板45之间。相应地,由于可以将排水以去除水并保持绝缘状态的位置设定成容易发生引线板45之间的短路的位置,因此可以更可靠地防止在引线板45浸入水中时造成的短路。
此外,根据上述电池组10,排水孔25的设置在机壳20的外部部分处的外部端边缘261的形状被设定成使得外部端边缘261与至少对应于外部端边缘261的周缘部的支承下表面201相比朝向机壳20的内部上升。因此,即使当安装在工具本体(未图示)上的电池组10被放置在桌子或地面上使得作为电池组10的底部部分的支承下表面201与放置表面F接触时,排水孔25的外部端边缘261仍定位得比放置表面F高间隙C。因此,可以防止排水孔25被放置表面F封闭,并因此可以将引入到机壳20中的水从排水孔25排到机壳20外。另外,由于可以在排水孔25的外部端边缘261与放置表面F之间形成小的间隙C,因此可以通过已经被引入到间隙C中的水的表面张力容易地将位于机壳20中的水引导到机壳20的外部。因此,可以将已经引入到机壳20中的水有效地排到机壳20的外部。
另外,根据上述电池组10,与机壳20中的排水孔25的开口的形状交叉的异物引入限制肋状部233设置在机壳20中。因此,即使在异物可能从机壳20的外部穿过排水孔25而被引入到机壳20中的情况下,仍可以通过异物引入限制肋状部233来阻碍异物的引入。因此,可以保持机壳20内部清洁。
接下来,将参照图9和图10描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的两个改型。图9为电池组10A的截面图,其示出了提供有排水通道27的改型。图10为排水孔25A的放大的俯视图,其示出了提供有引出槽28的改型。
图9和图10中示出的两个改型为排水孔25的布置位置被设定成位于如上所述的引线板45之间的示例。所述两个改型为在与引线板45之间的位置(即设定排水孔25的布置位置)不同的位置处设置流动引导装置或引出引导装置的示例。
同时,流动引导装置和引出引导装置被包括在根据本发明的排水功能形状部分中。流动引导装置和引出引导装置通过在机壳20上形成具有将已经引入到机壳20中的水排到机壳20的外部的功能的形状而形成。
这些改型与上述电池组10的不同之处在于,设置了作为流动引导装置的排水通道27的结构或作为引出引导装置的引出槽28的结构。为此,除了不同的排水通道27之外,该电池组10构型与上述电池组10是相同的。因此,具有与上述电池组10的各部分的结构相同的结构的各部分由与在上述电池组10中使用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或在该附图标记后加“A”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将省去所述部分的描述。
同时,在下面将描述的改型中,排水孔25的布置位置被设定成位于如上述电池组10中的引线板45之间。相比之下,作为流动引导装置的排水通道27的结构或作为引出引导装置的引出槽28的结构被设定在与引线板45之间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处。
首先,将描述排水通道27设置在电池组10A中的改型。图9中示出的电池组10A设置有作为流动引导装置的排水通道27。排水通道27用来引导水的流动使得水朝向排水孔25流动。即,排水通道27形成在壳体21的底壁部211的形成机壳20的内表面222的底部表面223上。排水通道27形成为使得底部表面223朝向排水孔25向下倾斜。具体地,在定位在第二左引线板462下方的底部表面223上,排水通道的前半部分形成为朝向第一排水孔251向下倾斜的第一排水通道271;其侧半部分形成为朝向第二排水孔252向下倾斜的第二排水通道272。即,定位在第二左引线板462下方的底部表面223形成为山状,该山的基部从作为顶点的定位在第二左引线板462的中部下方的部分向前和向后延伸。另外,在定位在第三左引线板463的下方的底部表面223上,排水通道的前半部分形成为朝向第二排水孔252向下倾斜的第三排水通道273。即,定位在第三左引线板463下方的底部表面223形成为半个山的形状,该半个山的基部从作为顶点的定位在第三左引线板463的中部下方的部分向前延伸。同时,壳体21的底壁部211的形成内表面222的底部表面223倾斜地形成;与上述放置表面F接触以被支承的外表面221形成为齐平的。
根据该改型的电池组10A,可以获得除上述电池组10获得的功能和效果之外的以下功能和效果。即,根据上述电池组10A,由于作为流动引导装置的排水通道27形成为使得机壳20的底部表面223朝向排水孔25向下倾斜,因此可以通过排水通道27的倾斜结构来使已经引入到机壳20中的水朝向排水孔25流动。因此,不仅可以改善排水孔25附近区域的排水性能还可以改善形成排水通道27的部分的排水性能,从而可以扩大需要改善排水性能的范围。另外,根据该电池组10A,可以通过作为流动引导装置的排水通道27来将位于排水孔25的周缘部中的水引导到排水孔25,同时可以通过利用排水孔25来将位于这些引线板45之间的水完全去除。因此,可以可靠地防止引线板45之间的意外电连接。
接下来,将描述引出槽28设置在排水孔25A处的改型。
图10中示出的排水孔25A设置有作为引出引导装置的引出槽28。引出槽28用来引出并引导水,使得水朝向排水孔25A聚集。即,引出槽28用以朝向排水孔25引出水。换句话说,引出槽28形成为凹槽形状以从排水孔25的内部端边缘262径向地在机壳20的内表面222上延伸。具体地,以凹槽形状径向延伸的五个引出槽28形成在排水孔25A的示出在附图左侧的周缘部中。所述五个引出槽28被适当地切入周缘部的表面中以形成较小的深度并且彼此以适当的间隔形成。
根据该改型的排水孔25A,可以获得除上述电池组10获得的功能和效果之外的以下功能和效果。即,由于作为引出引导装置的引出槽28形成为凹槽形状以从排水孔25的内部端边缘262径向地在机壳20的内表面222上延伸,因此引出槽28能够用以将位于内部端边缘262的周缘部中的水朝向排水孔25引出。因此,可以使位于引线板45之间的水完全排出,从而影响排水孔25A的周缘部。因此,可以更可靠地防止在上述引线板45浸入水中时可能造成的引线板之间的电连接。另外,对于设置有排水孔25A的电池组,可以通过作为引出引导装置的引出槽28来将位于排水孔25的周缘部中的水引导到排水孔25A以及可以通过利用排水孔25来将位于这些引线板45之间的水完全去除。因此,可以可靠地防止引线板45之间意外的电连接。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照图11和图12描述实施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组的第二实施方式。这里,图11的立体图为以透视的方式观察的壳体21B的立体图,其中该立体图能够观察到壳体的内部。另外,图12的截面图为沿着线XII-XII截取的图11的壳体21B的截面图。
即,尽管未示出整个视图,但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的不同仅在于壳体21的结构。即,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中,用作流动引导装置的排水通道27B的结构的一部分被设定成位于引线板45之间;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改型中的情况不同,排水孔25B被设定到与引线板45之间的位置不同的位置。
第二实施方式与上述电池组10的不同之处在于作为流动引导装置的排水通道27B的布置结构以及在排水孔25B的布置结构。为此,由于除这些不同结构之外的结构与上述电池组10的结构相同,因此在附图中给出与上述电池组10中所描述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去对相同结构的描述。
即,如图11和图12中所示,与根据本发明的底部部分对应的壳体21B的底壁部211设置有排水孔25B。如图11和图12中所示,排水孔25B大致形成在底壁部211的中央处。如同上述排水孔25,排水孔25B具有将已经引入到机壳20中的水排到机壳20外的功能。然而,尽管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的排水孔25的布置位置已经设定成位于引线板45之间,但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排水孔25B的布置位置设定到底壁部211的相对于左右方向的中间。如同上述排水孔25,排水孔25B设置成使得机壳20的内部与外部彼此连通。相比之下,排水通道27B形成在壳体21的底壁部211的形成机壳20的内表面222的底部表面223上,以沿壳体21的左右方向延伸。具体地,排水通道27B形成为槽状,其中该槽从作为顶点的设置有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排水孔251的部分(在图11和图12中由假想线示出的圆标记的部分)朝向大致形成在底壁部211的中央处的排水孔25B向下倾斜。即,排水通道27B的最高部分被设定成定位在上述第一左引线板461与第二左引线板462之间(与设置有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排水孔251的位置对应)。另外,排水通道27B的最低部分为设置有排水孔25B的部分。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组,排水孔25B的布置位置被大致设定到底壁部211的中央,并且排水通道27B的顶点部被设定成定位在第一左引线板461与第二左引线板462之间(与设置有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排水孔251的位置对应)。因此,可以将位于引线板45之间的水从机壳20的内部排到机壳20的外部以及可以根据电池组的设计将排水孔25B的布置位置大致设定到机壳20的底部部分的中央。因此,可以增大排水孔25B的布置位置的自由度,使得还可以增大电池组设计的自由度。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组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且若干部分可以如下面将描述地进行适当的改变。
即,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流动引导装置的排水通道27的倾斜结构以及引出槽28的引出结构已经被描述为排水功能形状部分的示例。然而,根据本发明的排水功能形状部分不限于这种示例,并且只要其在包括使机壳20的内部与外部彼此连通的排水孔的同时形成为具有将已经引入到机壳中的水排到机壳外的功能,排水功能形状部分可以具有任何部分。例如,可以选择各种形状,例如具有合适倾度、合适槽或合适阶梯部的形状。另外,如上所述使机壳的内部与外部彼此连通的排水孔25可以单独形成根据本发明的排水功能形状部分。
【第二示例】
接下来,将描述以图13至图21中示出的第二示例实施的第三实施方式和第四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图13至图17描述实施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组的第三实施方式。
图13以透视的方式示出了以第二示例实施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10的外观。图14示出了从上方观察的电池组110。图15示出了沿着图14中的线XV-XV截取的电池组110的内部结构的横截面。图16示出了沿着图14中的线XVI-XVI截取的电池组110的内部结构的横截面。同时,在以下描述中,电池组110的电连接侧被定义为上侧,并且电池组110的滑动安装方向被定义为前侧。
图13至图16中示出的电池组110适于通过滑动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动工具的工具本体上,所述电动工具典型地为例如电动螺丝刀。电池组110用作其上已安装有电池组110的工具本体的驱动电源。即,当电池组110的电量减小时,电池组110被从工具本体移除并由专用的外部充电器充电。在由专用充电器充满电之后,电池组110被安装在工具本体上并且用作驱动电源。同时,当要将电池组110安装在工具本体或专用充电器上时,电池组110适于通过滑动来安装(滑动安装)在工具本体(未图示)或专用充电器(未图示)上。
如图15等中所示,电池组110通常包括机壳111和内部安装本体121。
机壳111具有作为电池组110的外部盖的功能以及作为其中设置内部安装本体121的外壳的功能。机壳111包括上部部分敞开的盒状壳体112,以及作为壳体112的上部盖来封闭壳体112的敞开的上部部分的上部盖构件116。壳体112构造成使得内部安装本体121能够设置在壳体的盒状内部部分中。上部盖构件116安装成使得能够封闭壳体112的敞开的上部部分并且由如图13和图14中所示的紧固螺钉119紧固,其中,在壳体112中,内部安装本体121设置在盒状内部部分中。因此,机壳111形成为其中设置有内部安装本体121的外壳。同时,在机壳111上形成用于从机壳111的外部连通机壳111的内部的开口形状以设置将在下面进行描述的电连接部134和凸钩机构140。
内部安装本体121具有作为电池组110的电源的功能。即,如图15和图16中所示,内部安装本体121包括多个电池单元122以及电连接至所述多个电池单元122的控制板126。电池单元122由能够充电的电池单元形成,使得电池组110用作工具本体的驱动电源。多个电池单元122设置在上述机壳111内并且电连接至控制板126。控制板126在电池单元122充电放电时适当地执行控制。同时,控制板126电连接至如图14中所示并将在下面进行描述的正极连接部1341的连接端子1361、负极连接部1342的连接端子1362、以及控制连接部1343的连接端子1363。
附带地,要被安装在工具本体(未图示)或专用充电器(未图示)上的滑动安装部130设置在上述机壳111的上表面上。该滑动安装部130具有允许电池组110滑动安装在工具本体(未图示)或专用充电器(未图示)上的功能。为此,该滑动安装部130具有引导电池组110的滑动安装的功能,以及作为用于允许与通过滑动安装的电池组110的电连接的电连接部的功能。即,该滑动安装部130包括引导电池组110的滑动安装的滑动导引部131,以及电连接电池组110的电连接部134。
滑动导引部131形成为凸的导引形状,该凸的导引形状以外部凸缘的形状沿左右宽度方向突起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滑动导引部131能够配合到凹的导引形状,该凹的导引形状沿滑动方向形成在工具本体(未图示)或专用充电器(未图示)上。因此,滑动导引部131形成为外部凸缘的形状,该外部凸缘沿左右宽度方向适当地突起,以在电池组110的上表面117上沿左右宽度方向形成一对。同时,在附图中如上所述定义的电池组110的前侧符合电池组110的滑动安装方向和后侧。在附图中定义了电池组的后侧,并且该电池组的后侧符合移除方向。
电连接部134设置在上述滑动导引部131的后侧。电连接部134为在电池组110被滑动安装在作为安装目标的工具本体上时电连接至工具本体上设置的连接端子的部分。为此,电连接部134由三个连接部形成。即,正极连接部1341和负极连接部1342为用于电源的充电放电的连接部,而控制连接部1343为要被连接至上述控制板126的连接部。
这三个电连接部134(正极连接部1341、负极连接部1342和控制连接部1343)通常包括如下所述单独并具体构造的端子容纳槽135和电池侧连接端子136。同时,由于正极连接部1341和负极连接部1342对称地形成以配成一对,因此将在以下描述中描述正极连接部1341,并且相同的描述将会被应用于负极连接部1342。
即,正极连接部1341(负极连接部1342)包括作为端子容纳槽135的容纳槽1351(容纳槽1352)以及作为电池侧连接端子136的连接端子1361(连接端子1362)。容纳槽1351为沿电池组110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凹槽。例如,用于供应电力的工具本体侧连接端子(未图示)滑动配合到容纳槽1351中。连接端子1361设置在容纳槽1351中。连接端子1361电连接至被滑动配合到上述正极容纳槽1351的凹槽中的工具本体侧连接端子(未图示)。连接端子1361由如图14和图16中所示设置成面向彼此的板簧式金属端子形成。
控制连接部1343设置在上述正极连接部1341与负极连接部1342之间。控制连接部1343包括作为端子容纳槽135的容纳槽1353以及作为电池侧连接端子136的连接端子1363。容纳槽1353为沿电池组110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凹槽。例如,工具本体侧控制端子(未图示)滑动配合到容纳槽1353中。同时,容纳槽1353的长度被设定成比上述正极连接部1341(负极连接部1342)的容纳槽1351(容纳槽1352)的长度更短。具有与上述正极连接部1341(负极连接部1342)的连接端子1361(连接端子1362)的结构相同的结构的连接端子1363设置在容纳槽1353中。
同时,正极连接部1341的连接端子1361、负极连接部1342的连接端子1362以及控制连接部1343的连接端子1363电连接至上述控制板126。为此,从机壳111的外部连通机壳111的内部以允许连接至控制板126的开口形状形成在设置有连接端子1361(正极连接部1341)的部分处、设置有连接端子1362(负极连接部1342)的部分处、以及设置有连接端子1363(控制连接部1343)的部分处。连通开口形状对应于根据本发明的连通开口。
为此,设置有连接端子1361(正极连接部1341)的部分的周缘部、设置有连接端子1362(负极连接部1342)的部分的周缘部、以及设置有连接端子1363(控制连接部1343)的部分的周缘部为与根据本发明的连通开口的附近区域对应的部分。具体地,电连接部134的前侧上的包括这些连接端子1361、1362和1363的部分被设定为这些连接端子1361、1362和1363的布置部的周缘部并为与根据本发明的连通开口的附近区域对应的部分。这里,电连接部134的前侧上的包括连接端子1361、1362和1363的部分被定位在滑动导引部131之间。这些部分还用作上部盖构件116的上表面部。此外,这些部分用作机壳111的上表面。最后,这些部分整体上还作为电池组110的上表面117。
为了容易地理解定位在具有连接端子1361、1362和1363的电连接部134的前侧上的电池组110的上表面117,图17以图16中所示的放大版本示出了电池组110的上表面117。同时,图17中示出的电池组110被示出为当电池组110放置在水平表面上时电池组110的上表面117。另外,在图17中,示出用于上表面17的水平线以更容易地理解电池组110的上表面117的倾斜结构。
如图17中所示,电池组110的上表面117形成为具有倾斜结构(倾斜平坦表面的形状)。电池组110的上表面117具有大致平坦表面的形状,并且具有使得上表面117相对于电池组110朝向电池组110的前侧向下倾斜的倾斜角。换句话说,电池组110的上表面117形成为朝向定位在电池组110的后部部分处的电连接部134向上倾斜的平坦表面的形状。
即,由于电池组110的上表面117具有呈相对于电池组110朝向电池组110的前侧向下倾斜的平坦表面的形状的倾斜结构,因此电池组110的上表面117构成根据本发明的水引入限制部。即,当水置于电池组110的上表面117上时,例如当水溅在电池组110上时,位于电池组110的上表面117上的水不朝向电池组110的上表面117上的设置有电连接部134的部分(设置有正极连接部1341的连接端子1361的部分、设置有负极连接部1342的连接端子1362的部分、以及设置有控制连接部1343的连接端子1363的部分)流动,而是朝向与设置有电连接部134的部分相对的电池组110的前侧流动。换句话说,位于电池组110的上表面117上的水沿远离设置有电连接部134的部分(设置有正极连接部1341的连接端子1361的部分、设置有负极连接部1342的连接端子1362的部分、以及设置有控制连接部1343的连接端子1363的部分)的方向流动,因此限制了水向设置有电连接部134(连接端子1361、1362和1363)的部分中的引入。
附带地,如图17中所示,阶梯部137形成在上述电连接部134(正极连接部1341)与电池组110的定位在电连接部134(正极连接部1341)的前侧的上表面117之间的边界部处。阶梯部137通过使电连接部134(正极连接部1341)的设定在边界部处的前端部具有朝向电池组110的上侧突起的形状而形成。
同时,由于图17为图16的放大图,因此已经描述了形成在作为电连接部134的正极连接部1341的前端部处的阶梯部137。然而,与形成在正极连接部1341的前端部处的阶梯部137相同的阶梯部137也形成在作为电连接部134的负极连接部1342和控制连接部1343的相应的前端部处。
另一方面,在上述电池组110的后部部分处形成有凸钩机构140,在将电池组安装在上述工具本体(安装目标)上时,凸钩机构140配合到形成在工具本体上的凹钩部(未图示)。凸钩机构140对应根据本发明的凸钩部。凸钩机构140设置成使得能够被容纳在形成于上述机壳111与内部安装本体121之间的容纳空间(机构容纳空间118)中。设置在机构容纳空间118中的凸钩机构140将在下面进行描述。
如图15和图16中所示,凸钩机构140包括基部构件141、凸钩本体145以及偏置螺旋弹簧149。如图15中所示,基部构件141通过螺钉构件142固定到机壳111,使得基部构件141设置在上述机构容纳空间118中。基部构件141具有使上述机壳111与内部安装本体121彼此隔绝开的结构。即,尽管未具体示出,但基部构件141形成为使得基部构件的大致整个周缘与机壳111的内表面相接触。因而,由于基部构件的大致整个周缘如上所述与机壳111相接触,因此,基部构件141可以使机壳111与内部安装本体121彼此隔绝开。为此,基部构件141的内侧未在图16中(其为沿着线XVI-XVI截取的图14的电池组110的截面图)的观察到。
凸钩本体145设置在上述基本构件141与机壳111之间。凸钩本体145为能够相对于基部构件141和机壳111上下移动的构件。为此,如图15中所示,凸钩本体145形成为在机壳111中沿上下方向延伸,同时沿着机壳111的上表面和后表面弯曲。凸钩本体145通常从图15中所示从下侧到上侧依次包括偏置导引部146、操作部147以及钩部148。
偏置导引部146形成凸钩本体145的下部部分,并且与偏置螺旋弹簧149的上端相接触。另外,偏置导引部146定位在上述基部构件141与机壳111之间,使得偏置导引部146在前后方向以及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为此,偏置导引部146具有在接受到偏置螺旋弹簧149的偏置力时引导凸钩本体145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的功能。相比之下,操作部147和钩部148形成为暴露在外部。操作部147形成在凸钩本体145的中部,并且形成为同样如图13中所示允许使用者的操作指扣住的合适的凹形。操作部147适于通过形成在机壳111的后部部分处的操作部露出窗口1111而暴露在外面。钩部148形成在凸钩本体145的上端处,并且形成为同样如图13中所示向上突起的凸钩的形状。钩部148适于通过形成在机壳111的上部部分处的钩部露出窗口1112暴露在外面。钩部148形成为具有合适锥形形状的凸钩的形状,以使得能够根据电池组110的滑动安装而配合到设置在工具本体或专用充电器上的凹钩部(未图示)。
为此,具有从机壳111的外部连通机壳111的内部的开口的形状的操作部露出窗口1111和钩部露出窗口1112形成在机壳111处,以将上述操作部147和钩部148暴露在外面。具体地,操作部露出窗口1111形成在机壳111的后部部分处,使得上述操作部147能够被上下操作。具体地,如图13和图14中所示,操作部露出窗口1111形成为从机壳111的外部连通机壳111的内部的矩形开口的形状。另外,如图13和图14中所示,钩部露出窗口1112形成在机壳111的上部部分处,使得上述钩部148能够从钩部露出窗口1112突起以及退回到钩部露出窗口1112内。钩部露出窗口1112形成为从机壳111的外部连通机壳111的内部的U形开口的形状。这里,具有连通开口的形状的操作部露出窗口1111和钩部露出窗口1112对应于根据本发明的连通开口。为此,操作部露出窗口1111和钩部露出窗口1112的布置部的周缘部对应于根据本发明的连通开口的附近区域。
偏置螺旋弹簧149为广泛使用的螺旋弹簧。偏置螺旋弹簧149的下端与基部构件141的内表面相接触,并且偏置螺旋弹簧149的上端与凸钩本体145的下部部分相接触。因此,偏置螺旋弹簧149向上偏置凸钩本体145。以此方式,处于正常状态的凸钩机构140通过偏置螺旋弹簧149的偏置力来推动凸钩本体145的钩部148从钩部露出窗口1112突起。即,钩部能够配合到设置在工具本体上的凹钩部(未图示)。另一方面,当通过操作部露出窗口1111暴露在外面的操作部147克服偏置螺旋弹簧149的偏置力向下移动时,从钩部露出窗口1112突起的凸钩本体145的钩部148退回。即,可以释放钩部148与凹钩部(未图示)之间的配合。
这里,在机壳111上在设置有操作部露出窗口1111的部分的上侧的位置处设置有阶梯式导引部150。阶梯式导引部150形成为凸形,该凸形将位于钩部露出窗口1112的布置部的周缘部处的水与钩部露出窗口1112分离开。如图13和图14中所示,阶梯式导引部150形成为使得位于机壳111的外表面上的水沿着机壳111的外表面流动而不会到达钩部露出窗口1112。具体地,如图13和图14中所示,在阶梯式导引部150处形成有以其上侧为凸状的山的形状向外突起的阶梯部。阶梯式导引部150的山形阶梯部形成为使得山形顶点部(附图标记151)定位在设置有操作部露出窗口1111的部分的上方,并且使得两个山形的基部(附图标记152)定位在设置有操作部露出窗口1111的部分的左、右两侧。同时,阶梯式导引部150的突起高度(其为高度差)被设定成从山形顶点部(附图标记151)朝向两个山形基部(附图标记152)减小。阶梯式导引部150的山形阶梯部形成根据本发明的水引入限制部。即,阶梯式导引部150引导水的移动,使得能够在水溅在电池组110上或发生类似情况时限制水引入到操作部露出窗口1111中。
同时,由于上述基部构件141被构造成具有用于使机壳111与内部安装本体121彼此隔绝开的结构,因此即使在水已经从操作部露出窗口1111和钩部露出窗口1112被引入到机壳111中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基部构件141来限制引入到机壳111中的水引入到内部安装本体121中。
根据上述电池组110,可以获得以下功能及效果。
即,根据上述电池组110,形成开口形状以设置电连接部134和凸钩机构140。这里,上述电池组110的作为设置在机壳111上的水引入限制部的阶梯式导引部150和上表面117用以限制从外部溅落的水引入到开口形状中。因此,可以通过限制水从机壳111的外部侵入到机壳111中来提高电池组110的防水性。
另外,根据上述电池组110,电池组110的上表面117的倾斜结构设置在设置有电池侧连接端子136(正极连接部1341的连接端子1361、负极连接部1342的连接端子1362、以及控制连接部1343的连接端子1363)的部分的前侧。因此,可以使位于设置有电池侧连接端子136的部分的周缘中的水通过倾斜结构而沿远离设置有电池侧连接端子136的部分的方向流动。因此,由于可以将位于电池组110的上表面117上的水与设置有电池侧连接端子136的部分分离开,因此可以通过限制水从机壳111的外部引入到机壳111中来提高电池组110的防水性。因此,可以使例如雨滴的水与电池侧端子136之间的接触变得更加困难。
此外,根据上述电池组110,由于水引入限制部形成为将位于连通开口的附近区域的水与连通开口隔离的不平整形状,因此可以将位于连通开口附近区域的水与连通开口分离开。因此,可以通过将水与连通开口分离来限制水从机壳111的外部引入到机壳111中,从而可以提高电池组110的防水性。
此外,根据上述电池组110,阶梯式导引部150设置在机壳111上并位于操作部露出窗口1111的上侧,其为设置有作为凸钩部的凸钩机构140的部分。由于阶梯式导引部150的阶梯凸形,可以将位于操作部露出窗口1111的周缘中的水与操作部露出窗口1111隔离。因此,可以通过将水与操作部露出窗口1111隔离来限制水从机壳111的外部引入到机壳111中,从而可以提高电池组110的防水性。
另外,根据上述电池组110,阶梯部137形成在电池组110的电连接部134(正极连接部1341、负极连接部1342和控制连接部1343)与定位在电连接部134的前侧的上表面117之间的边界部处。因此,由于阶梯凸形,可以将位于电连接部134的周缘中的水与电连接部134隔离。因此,可以通过将水与电连接部134隔离来限制水从机壳111的外部引入到机壳111中,从而可以提高电池组110的防水性。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照图18及其后面的图描述实施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组的第四实施方式。同时,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60为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10的结构中形成通风孔171和181的实施方式。即,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60具有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10的结构大致相同的结构。为此,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10的各部分相同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60的各部分由已经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10的描述中使用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将省去对这些部分的描述。同时,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60的凸钩机构140A的结构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10的凸钩机构140的结构略微不同。即,第四实施方式的凸钩机构140A与第三实施方式的凸钩机构140在偏置螺旋弹簧149的结构方面不同,并且第四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与第三实施方式的那些结构相同。因此,第四实施方式的凸钩机构140A的各部分由其后加“A”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去对这些部分的描述。
图18以透视图的方式示出了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60的外观。图19示出了从上方观察的电池组160。图20示出了沿着图19中的线XX-XX截取的电池组160的内部结构的横截面。图21示出了沿着图19中的线XXI-XXI截取的电池组160的内部结构的横截面。同时,在以下描述中,电池组160的电连接侧被定义为上侧,并且电池组160的滑动安装方向被定义为前侧。
在图18至图21中示出的电池组160的上表面161中形成有具有适当开口形状的两个通风孔171和181。即,附图标记171表示入口侧通风孔。入口侧通风孔171适于朝向设置在机壳111中的内部安装本体121送出已经从专用充电器等送出的冷却空气。另外,附图标记181表示排出侧通风孔。排出侧通风孔181适于将已经送至内部安装本体121并穿过内部安装本体121的冷却空气排出。这些通风孔171和181允许通过冷却空气来降低内部安装本体121(电池单元122和控制板126)的温度以及允许缩短电池组160被完全充满所需的时间。详细地,在由专用充电器为电池组160充电期间,内部安装本体121(电池单元122和控制板126)的温度由于电池组160的充电而上升。然而,由于内部安装本体121的温度能够通过从通风孔171和181送出的冷却空气来降低,因此改善了充电效果。从而,缩短了电池组160被完全充满所需的时间。即,从专用充电器等送出的冷却空气被从入口侧通风孔171引入到机壳111中、冷却内部安装本体121、并从排出侧通风孔181排到机壳111的外部。同时,与下面将详细描述的入口侧通风孔171不同,排出侧通风孔181仅形成为敞开的形状。
如图18至图21中所示,两个通风孔171和181形成在电池组160的上表面161上并位于两个部分处,即,电池组160的后部和前部处。即,入口侧通风孔171形成在电池组160的上表面161的后部处。入口侧通风孔171形成在电池组160的位于凸钩机构140A与电连接部134(正极连接部1341、负极连接部1342和控制连接部1343)之间的上表面161上。同样如图18中所示,入口侧通风孔171形成为电池组160的上表面161中的开口的形状,使得空气能够从机壳111的外部引入到机壳111中。为此,入口侧通风孔171对应于根据本发明的连通开口。另外,设置有入口侧通风孔171的部分的周缘对应于根据本发明的连通开口的附近区域。具体地,入口侧通风孔171的周缘边缘172以及周缘边缘172的周缘173被设定为设置有入口侧通风孔171的部分的周缘。这里,向上突起的第一凸形肋状部175形成在入口侧通风孔171的周缘边缘172处。第一凸形肋状部175向上突起以高于入口侧通风孔171的形成电连接部134的上表面的周缘173。为此,由于第一凸形肋状部175的凸形,可以将位于设置有入口侧通风孔171的部分的周缘173中的水与设置有入口侧通风孔171的部分隔离。因此,可以通过限制水从入口侧通风孔171侵入到机壳111中来提高电池组160的防水性。
此外,第二凸形肋状部177形成在设置有上述入口侧通风孔171的部分的周缘173与上述电连接部134(正极连接部1341、负极连接部1342和控制连接部1343)之间的边界部处。如同上述第一凸形肋状部175,第二凸形肋状部177向上突起以高于入口侧通风孔171的形成电连接部134的上表面的周缘173。为此,由于第二凸形肋状部177的凸形,可以将位于设置有电连接部134的部分的周缘173中的水与设置有电连接部134的部分隔离。因此,可以通过限制水从电连接部134侵入到机壳111中来提高电池组160的防水性。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组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且电池组的合适的部分可以如下所述进行修改。
即,电连接部134(正极连接部1341、负极连接部1342和控制连接部1343)、操作部露出窗口1111、钩部露出窗口1112以及入口侧通风孔171已经被例示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连通开口。然而,根据本发明的连通开口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且允许从机壳的外部连通机壳的内部的任何结构都可以对应于根据本发明的连通开口。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水引入调节部同样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且限制位于连通开口附近区域的水引入到连通开口中的任何结构都可以对应于根据本发明的水引入调节部。即,根据本发明的水引入调节部可以为使位于连通开口附近区域的水沿远离连通开口的方向流动的倾斜结构。替代性地,该水引入调节部能够是形成为用于将位于连通开口附近区域的水与连通开口隔离的不平整形状的任意结构。此外,该“不平整形状”不限于例如上述具有突起形状的凸形肋状部175和177,而是可以包括具有凸形肋状部的凸形壁部结构、凹槽结构以及/或者适合的不平整阶梯状结构。
同时,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60可以主动地设置有如下面将描述的水释放通道。即,设置有入口侧通风孔171的部分的周缘173由于上述第一凸形肋状部175和第二凸形肋状部177的凸形而被隔离,并因此,水由于这些凸形而倾向于聚集。为此,水释放通道可以形成为允许聚集在设置有入口侧通风孔171的部分的附近区域173中的水由于这些凸形逃逸路径而释放。可以提出具有合适形状的结构作为水释放通道,但是例如,以下结构可以用作水释放通道。即,形成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描述的钩部露出窗口1112与凸钩本体145A的钩部148A之间的钩间隙179可以构造为水释放通道的进口,并且上述操作部露出窗口1111可以构造为水释放通道的出口。如果钩间隙179构造为如上所述的水释放通道的进口,则水被暂时引入到机壳111中,沿着基部构件141A流动,并从操作部露出窗口1111排到机壳111的外部。同时,由于基部构件141A如上所述将机壳111与内部安装本体121彼此隔离,因此已经被暂时引入到机壳111中的水不会到达内部安装本体121。即,可以允许水沿着基部构件141A流动并从操作部露出窗口1111排到机壳111的外部。同时,除了利用操作部露出窗口1111之外,也可以适当地形成水释放通道的出口。例如,形成在机壳111处靠近基部构件141A的下端并使机壳111的内部与机壳111的外壳在竖直方向上连通的壳体连通孔可以形成为水释放通道的出口。如果水释放通道的出口形成为如上所述的允许机壳111的内部与机壳111的外部在竖直方向上连通,则水会容易地从机壳111的下部部分排到机壳111的外部。
附图标记的描述
10、10A:电池组
20:机壳
201:支承下表面
21、21B:壳体
211:底壁部
212:侧壁部
221:外表面
222:内表面
223:底部表面
23:肋状部
231:支承肋状部
232:空气导引肋状部
233:异物引入限制肋状部
25、25A、25B:排水孔(排水功能形状部分)
261:外部端边缘
262:内部端边缘
27、27B:排水通道(排水功能形状部分,流动导引装置)
28:引出槽(排水功能形状部分,引出导引装置)
31:上部盖构件
32:滑动导引部
33:连接开口
34:钩露出开口
35:通气孔开口
39:螺钉构件
40:电池组本体
41:电池单元
42:电极
45:引线板
46(461、462、463):左引线板
47(471、472、473):右引线板
51:连接控制板
52:控制板
53:连接端子部
55:凸钩机构
56:钩式结构
C:间隙
F:放置表面

Claims (14)

1.一种电池组,所述电池组构造成能够作为电动工具的电源而被安装在所述电动工具的工具本体上,所述电池组包括:
形成外部盖的机壳;以及
设置在所述机壳中的多个电池单元,
其中,在所述机壳的底部部分处设置有排水功能形状部分,所述排水功能形状部分具有连通所述机壳的内部与外部的排水孔,并且所述排水功能形状部分具有将已经引入到所述机壳内部的水排到所述机壳外部的功能,以及
其中,所述排水功能形状部分的布置位置被设定成至少位于连接至所述电池单元的电极的端子构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
其中,所述排水功能形状部分的所述布置位置设定于其间的所述端子构件为沿着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的电极的邻近设置方向具有相互相邻的布置关系并且具有互不相同的电位的端子构件,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平行设置使得所述电极彼此相邻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组,
其中,所述排水孔的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外侧的外部端边缘形成为并设定成具有使得所述外部端边缘相比于所述外部端边缘的至少周缘部朝向所述机壳的内部升起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
其中,所述排水功能形状部分包括流动导引装置,所述流动导引装置用于引导水的流动使得水朝向所述排水孔流动,以及
所述流动导引装置形成为排水通道,使得所述机壳的内侧的所述底部部分沿着朝向所述排水孔的方向朝向所述底部部分的下侧向下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
其中,所述排水功能形状部分包括引出导引装置,所述引出导引装置用于引导水的引出使得水朝向所述排水孔聚集,以及
所述引出导引装置形成为引出槽,所述引出槽从所述排水孔的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内侧的内部端边缘沿着所述机壳的内表面以凹槽形状延伸并且用以朝向所述排水孔引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
其中,在所述机壳中设置有异物引入限制肋状部,以在保持所述排水孔的打开状态的同时与所述机壳中的所述排水孔的开口形状交叉。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
其中,所述排水孔的所述布置位置被设定成位于所述端子构件之间,以及
所述流动导引装置和所述引出导引装置中的任一者或两者的布置位置被设定在与所述端子构件之间设定的所述位置不同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
其中,所述流动导引装置和所述引出导引装置中的任一者或两者的至少一部分被设定成位于所述端子构件之间,以及
所述排水孔的布置位置被设定在与所述端子构件之间设定的所述位置不同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
其中,形成所述电池组的所述外部盖的所述机壳设置有连通开口,所述连通开口从所述机壳的外部连通所述机壳的内部,以及
所述机壳设置有水引入限制部,所述水引入限制部限制位于所述连通开口的附近区域中的水引入到所述连通开口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组,
其中,所述水引入限制部构造成具有倾斜结构,所述倾斜结构使位于所述连通开口的附近区域中的水沿远离所述连通开口的方向流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组,还包括:
电池侧连接端子,所述电池侧连接端子在所述电池组安装在诸如所述工具本体的安装目标上时电连接至设置在所述安装目标上的连接端子,
其中,所述连通开口被设定于设置有所述电池侧连接端子的布置部,以及
为所述电池侧连接端子的所述布置部的周缘设定所述水引入限制部,所述周缘被设定为所述连通开口的附近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组,
其中,所述水引入限制部形成为不平整形状,所述不平整形状将位于所述连通开口的附近区域中的水与所述连通开口隔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组,还包括:
凸钩部,所述凸钩部在所述电池组安装在诸如所述工具本体的安装目标上时配合到设置在所述安装目标上的凹钩部,
其中,所述连通开口被设定于设置有所述凸钩部的布置部,以及
为所述凸钩部的所述布置部的周缘设置所述水引入限制部,所述周缘被设定为所述连通开口的附近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组,还包括:
通风孔,空气从所述机壳的外部穿过所述通风孔流入到所述机壳中,
其中,所述连通开口被设定于设置有所述通风孔的布置部,以及
在所述通风孔的所述布置部的周缘上设置所述水引入限制部,所述周缘被设定为所述连通开口的周缘。
CN201180053211.6A 2010-11-04 2011-10-06 电池组 Active CN1032018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47214 2010-11-04
JP2010247214A JP5683905B2 (ja) 2010-11-04 2010-11-04 バッテリパック
JP2010290018A JP5683942B2 (ja) 2010-12-27 2010-12-27 バッテリパック
JP2010-290018 2010-12-27
PCT/JP2011/073073 WO2012060178A1 (ja) 2010-11-04 2011-10-06 バッテリパッ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1875A true CN103201875A (zh) 2013-07-10
CN103201875B CN103201875B (zh) 2015-11-25

Family

ID=46024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3211.6A Active CN103201875B (zh) 2010-11-04 2011-10-06 电池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4) US9196879B2 (zh)
EP (2) EP3273502B1 (zh)
CN (1) CN103201875B (zh)
RU (1) RU2563341C2 (zh)
WO (1) WO2012060178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1784A (zh) * 2013-11-21 2015-05-2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割草机的电池布置
CN107068922A (zh) * 2015-12-25 2017-08-18 株式会社牧田 电池组
CN109166996A (zh) * 2018-09-18 2019-01-08 江西尚立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箱
CN110073515A (zh) * 2016-12-16 2019-07-30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防水构造的电池系统
CN110337735A (zh) * 2017-02-15 2019-10-15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池组、电子设备、车辆、电动工具以及电力储存系统
CN110462877A (zh) * 2017-10-17 2019-11-15 株式会社Lg化学 具有防止泄漏的冷却剂流入的功能的电池组
CN111261807A (zh) * 2018-11-30 2020-06-09 株式会社牧田 电池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609608U (zh) * 2012-06-12 2016-09-28 米沃奇电动工具公司 电池组
JP5862608B2 (ja) * 2013-05-28 2016-02-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組電池装置
JP6333817B2 (ja) * 2013-06-28 2018-05-3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車載用の電装予備蓄電装置及びこの電装予備蓄電装置を備える車両
KR101484133B1 (ko) * 2013-09-11 2015-01-22 주식회사 에스위너스 컨테이너 도어 봉인장치 및 그 작동 방법
KR102101751B1 (ko) * 2014-01-20 2020-04-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전지 팩
JP6215088B2 (ja) * 2014-03-03 2017-10-18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用電池パック
JP5892630B1 (ja) * 2014-11-14 2016-03-23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の収容構造、および電子機器
USD790453S1 (en) * 2015-08-06 2017-06-27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Battery pack
US10388916B2 (en) * 2015-09-18 2019-08-20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Energy storage apparatus
DE102016120329A1 (de) * 2016-10-25 2018-04-26 Festool Gmbh Anschlussvorrichtung eines Elektrogeräts oder eines Energiespeichers
JP6620337B2 (ja) * 2016-12-20 2019-12-18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電池ケースおよびロボット
JP6191796B1 (ja) * 2017-02-10 2017-09-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ー及び接続機器
US10950912B2 (en) 2017-06-14 2021-03-16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Arrangements for inhibiting intrusion into battery pack electrical components
KR102275879B1 (ko) * 2018-03-12 2021-07-08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전기 자동차의 보조 배터리 수납장치
EP3624212B1 (de) 2018-09-17 2023-07-19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Akkupack
JP2020170683A (ja) 2019-04-05 2020-10-15 株式会社マキタ バッテリパック
CN112259937A (zh) 2019-07-05 2021-01-2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包
US20210098757A1 (en) 2019-09-30 2021-04-01 Makita Corporation Battery pack
DE102021105923A1 (de) 2021-03-11 2022-09-15 Bachmann Gmbh Mobile Energiespeichereinheit; Verfahren zur Abschirmung mindestens eines Elektronik- und/oder mindestens eines Batteriemoduls einer mobilen Energiespeichereinheit
WO2022188910A1 (de) 2021-03-11 2022-09-15 Bachmann Gmbh Mobile energiespeichereinheit; verfahren zur abschirmung mindestens eines elektronik- und/oder mindestens eines batteriemoduls einer mobilen energiespeichereinheit
EP4305729A1 (de) 2021-03-11 2024-01-17 Bachmann GmbH Mobile energiespeichereinhei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09019A2 (en) * 2001-11-01 2003-05-07 Makita Corporation Battery packs suitable for use with battery powered appliances
US20040007373A1 (en) * 2002-07-09 2004-01-15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Drainage structure of electric parts accommodation box
JP2005174758A (ja) * 2003-12-11 2005-06-30 Makita Corp 組合せ電池を収容するケーシングとそれを備える電池パック
JP2006196277A (ja) * 2005-01-12 2006-07-27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パック電池
CN101842933A (zh) * 2007-10-29 2010-09-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池包以及电池搭载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48668U (ja) * 1983-09-09 1985-04-05 スズキ株式会社 バツテリホルダの排水装置
JPH11233083A (ja) * 1998-02-12 1999-08-27 Rinnai Corp 電池ケース
JP2001086656A (ja) * 1999-07-09 2001-03-30 Fujitsu Ltd バッテリ監視装置
JP3741359B2 (ja) * 1999-11-11 2006-02-01 株式会社マキタ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JP2001268814A (ja) * 2000-03-17 2001-09-28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電源供給装置、電気機器および電力供給方法
KR100428339B1 (ko) * 2001-10-29 2004-04-2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전기자동차 밧데리 냉각 시스템
FR2862558B1 (fr) * 2003-11-20 2006-04-28 Pellenc Sa Outil portatif electrique autonome de puissance
EP1808914A4 (en) * 2004-10-08 2008-08-20 Honda Motor Co Ltd STRUCTURE OF A BATTERY HOUSING, LATCH STRUCTURE OF AN ELECTRIC COMPONENT HOUSING, AND STRUCTURE OF AN ELECTRIC COMPONENT HOUSING
JP4606139B2 (ja) 2004-11-30 2011-01-0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パック電池
US9666862B2 (en) * 2005-02-23 2017-05-30 Lg Chem, Ltd. Secondary battery of improved lithium ion mobility and cell capacity
JP2006281404A (ja) * 2005-04-04 2006-10-19 Hitachi Koki Co Ltd コードレス電動工具
JP4462112B2 (ja) * 2005-05-26 2010-05-12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電動工具
EP1780865B1 (en) * 2005-10-31 2017-02-22 Black & Decker, Inc.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for a battery pack
JP5089954B2 (ja) * 2006-10-06 2012-12-05 プライムアースEv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排気装置、および電池パック
JP5092648B2 (ja) * 2007-09-25 2012-12-05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充電装置
KR20100069493A (ko) * 2008-12-16 2010-06-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지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JP2010146979A (ja) * 2008-12-22 2010-07-01 Toyota Motor Corp ガスケット構造及び燃料電池
JP5592194B2 (ja) * 2010-08-20 2014-09-1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09019A2 (en) * 2001-11-01 2003-05-07 Makita Corporation Battery packs suitable for use with battery powered appliances
US20040007373A1 (en) * 2002-07-09 2004-01-15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Drainage structure of electric parts accommodation box
JP2005174758A (ja) * 2003-12-11 2005-06-30 Makita Corp 組合せ電池を収容するケーシングとそれを備える電池パック
JP2006196277A (ja) * 2005-01-12 2006-07-27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パック電池
CN101842933A (zh) * 2007-10-29 2010-09-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池包以及电池搭载设备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1784A (zh) * 2013-11-21 2015-05-2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割草机的电池布置
CN107068922B (zh) * 2015-12-25 2020-10-16 株式会社牧田 电池组
CN107068922A (zh) * 2015-12-25 2017-08-18 株式会社牧田 电池组
US11316228B2 (en) 2015-12-25 2022-04-26 Makita Corporation Battery pack
CN110073515B (zh) * 2016-12-16 2022-09-27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防水构造的电池系统
CN110073515A (zh) * 2016-12-16 2019-07-30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防水构造的电池系统
US11289749B2 (en) 2017-02-15 2022-03-29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Battery pack, electronic device, vehicle, power tool, and power storage system
CN110337735B (zh) * 2017-02-15 2022-03-1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池组、电子设备、车辆、电动工具以及电力储存系统
CN110337735A (zh) * 2017-02-15 2019-10-15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池组、电子设备、车辆、电动工具以及电力储存系统
CN110462877A (zh) * 2017-10-17 2019-11-15 株式会社Lg化学 具有防止泄漏的冷却剂流入的功能的电池组
CN110462877B (zh) * 2017-10-17 2022-05-03 株式会社Lg化学 具有防止泄漏的冷却剂流入的功能的电池组
US11398655B2 (en) 2017-10-17 2022-07-26 Lg Energy Solution, Ltd. Battery pack having function of preventing inflow of leaking coolant
CN109166996A (zh) * 2018-09-18 2019-01-08 江西尚立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箱
CN111261807A (zh) * 2018-11-30 2020-06-09 株式会社牧田 电池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224539A1 (en) 2013-08-29
CN103201875B (zh) 2015-11-25
EP2637233A4 (en) 2015-07-01
EP3273502B1 (en) 2018-12-12
US9350000B2 (en) 2016-05-24
RU2013125579A (ru) 2014-12-10
US20160233463A1 (en) 2016-08-11
US9899645B2 (en) 2018-02-20
US20180026241A1 (en) 2018-01-25
EP2637233B1 (en) 2017-09-06
US20140356665A1 (en) 2014-12-04
WO2012060178A1 (ja) 2012-05-10
US9786878B2 (en) 2017-10-10
EP3273502A1 (en) 2018-01-24
EP2637233A1 (en) 2013-09-11
US9196879B2 (en) 2015-11-24
RU2563341C2 (ru) 2015-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1875A (zh) 电池组
EP3333934B1 (en) Electric device case and battery pack provided with same
US8741474B2 (en) Battery assembly
JP5683942B2 (ja) バッテリパック
CN101523686B (zh) 电池充电装置
CN110021775B (zh) 极芯、电池单元、电池模组及汽车
CN205609608U (zh) 电池组
EP2421071B1 (en) Tool batteries
CN102456857A (zh) 电池模块
CN111463386B (zh) 排气导管
CN100438128C (zh) 用于二次电池的组合件壳及方法
JP4569782B2 (ja) 充電器
KR20150097019A (ko)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JP6101394B2 (ja) バッテリパック
KR101760400B1 (ko)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JP6367400B2 (ja) バッテリパック
CN217788703U (zh) 单体电池、电池包和车辆
JP2016081765A (ja) 金属空気二次電池
CN220066959U (zh) 一种能交流充电的充电宝
CN219436076U (zh) 一种电池底托板及储能电池
KR101703081B1 (ko) 환기로를 갖는 배터리 케이스 모듈 및 대형 배터리 모듈
KR20230099650A (ko) 배터리 팩
CN112259793A (zh) 一种带有防水功能的锂电池
ITVI20120238A1 (it) Coperchio per accumulatore elettrico
JPWO2020067395A1 (ja) 雄型接続子、それを備える収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