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6959U - 一种能交流充电的充电宝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交流充电的充电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6959U
CN220066959U CN202321475846.1U CN202321475846U CN220066959U CN 220066959 U CN220066959 U CN 220066959U CN 202321475846 U CN202321475846 U CN 202321475846U CN 220066959 U CN220066959 U CN 2200669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charger
charging
control circui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7584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elihu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elihu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elihu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elihu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7584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69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69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69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交流充电的充电宝,包括设有容置腔的底壳、盖设在容置腔上的上盖,容置腔内在水平方向上通过隔板分隔设置有电池区和电路控制区,电池区内安装有可充电电池,电路控制区内侧放设有控制线路板,控制线路板上集成有交流充电器;底壳的底部在对应于交流充电器的位置设有可旋转折叠的AC插脚;控制线路板上还连接有穿出底壳的充电线,充电线的自由端有充电插头。该实用新型将充电器集成在充电宝中,方便了充电宝的使用,同时通过分区设置实现了爬电距离的有效隔离,并避免了在各主要部件散热的相互影响,提高了散热效率,而侧放设置的控制线路板就能充分的利用容置腔的空间,使得产品小型化。

Description

一种能交流充电的充电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源领域,尤其是一种能交流充电的充电宝。
背景技术
充电宝也就是移动电源,是一种帮助人们在户外为便携式电子设备应急充电使用的设备。现有的充电宝,不带AC交流电充电功能,需要外置一个充电器给充电宝充电,蓄电后才能给手机充电,在没有充电器的情况下就无法给充电宝进行充电,不利于使用。同时,在现有的充电宝中,充电宝壳体的内部空间没有被合理利用,线路板、电池等部件都是混在一起设置的,线路板是水平放置的,其上再设置电池,充电宝的厚度就是线路板厚度和电池厚度之和,尤其是对于18650这类的圆柱形电池,就会极大的增大充电宝的厚度,而且线路板和电池等部件之间是没有隔板的,在充放电过程中这些部件的散热效率不一样,彼此之间就会相互影响,进而就会影响到充电宝的使用寿命;而若在充电宝中设置充电器,没有合理的结构设置,充电器的厚度又会进一步的增大充电宝的厚度,不利用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交流充电的充电宝。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交流充电的充电宝,包括设有容置腔的底壳、盖设在容置腔上的上盖,所述容置腔内在水平方向上通过隔板分隔设置有电池区和电路控制区,所述电池区内安装有可充电电池,所述电路控制区内侧放设置有与可充电电池电性连接的控制线路板,所述控制线路板上集成有交流充电器;所述底壳的底部在对应于交流充电器的位置设有可旋转折叠的并与交流充电器电性连接的AC插脚;所述控制线路板上还连接有穿出底壳的充电线,所述充电线的自由端设置有充电插头。
进一步,所述容置腔的底面还设置有用于卡合充电线的卡槽;所述底壳的侧壁上设置有对应充电线穿出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心线与卡槽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所述容置腔内还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底壳的侧壁上设置有腰形的第二通孔,所述定位件上设置有与第二通孔相对的匹配充电插头插入的定位件凹槽。
进一步,所述容置腔内对应于第一通孔的位置设置有与第一通孔的轴线相垂直的并相间隔平行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构成,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间隔空间形成卡槽。
进一步,所述第二挡板是邻近第一通孔的成L型结构的挡板。
进一步,所述定位件凹槽的槽壁和充电插头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
进一步,所述定位机构是设置在定位件凹槽槽壁上邻近定位件凹槽开口边缘的能弹性形变的定位凸起。
进一步,所述定位件凹槽槽壁上在定位凸起的两侧均设置有缺口,所述定位凸起是和定位件凹槽一体成型的凸起。
进一步,所述底壳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口、放电接口、控制开关。
进一步,所述控制线路板包括侧放设置的主线路板、与主线路板电性连接的辅助线路板,所述交流充电器设置在主线路板上,所述可充电电池、控制开关与主线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充电线、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均与辅助线路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上盖上可拆装设置有透明的装饰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实用新型将交流充电器集成在控制线路板上,控制线路板是侧放设置在底壳内的,就使得交流充电器和控制线路板都是侧放的方式设置在底壳内,减小了充电宝的厚度,而交流充电器在底壳内横向上所对应的空间就可以用来设置可充电电池,使得可充电电池和和交流充电器成并列设置的结构,也就减下来充电宝在横向上的宽度,充分利用了容置腔的空间,使得产品小型化,方便了充电宝的使用,同时通过分区设置将可充电电池和控制线路板设置在不同区,由于隔板的设置,控制线路板和交流充电器的散热和可充电电池的散热彼此之间不受影响,提高了散热效率,而且也对可充电电池和控制线路板之间的爬电距离的进行了有效隔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沿充电线切开的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上盖和装饰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底壳10-隔板11-电池区12-电路控制区13-卡槽130-第一挡板131-第二挡板14-第一通孔15-第二通孔16-充电接口17-放电接口18-控制开关2-上盖3-可充电电池4-控制线路板40-交流充电器41-主线路板42-辅助线路板5-AC插脚6-充电线60-充电插头7-定位件70-定位件凹槽8-定位凸起80-缺口9-装饰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仅是参考附加图示的方向,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本实用新型必须具有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图1至图5中所示,一种能交流充电的充电宝,包括设有容置腔的底壳1、盖设在容置腔上的上盖2,上盖2盖设在容置腔上将容置腔予以封闭,此时上盖2可以是匹配容置腔大小的盖子仅是将容置腔遮盖即可,也可以是与底壳1大小相当的盖子,在遮盖容置腔的同时也将底壳1对应于容置腔开口的表面予以遮盖,容置腔内在水平方向上通过隔板10分隔设置有电池区11和电路控制区12,在对容置腔进行分隔的同时还起加强筋的作用,提高了底壳1的结构强度,隔板10是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如沿着容置腔左右方向、或者前后方向、或者在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同时设置,如将隔板10以H型的结构来设置,这样就将容置腔分隔成了四个区域,即左边的第一区、中间后侧的第二区、中间前侧的第三区和右边的第四区,此时可充电电池3就设置在第二区,控制线路板4就侧放设置在第三区并紧邻容置腔的腔壁设置,集成在控制线路板4上的交流充电器40就处于第一区,在将控制线路板4分成主线路板41和辅助线路板42时,主线路板41设置在第三区,辅助线路板42设置在第四区,电池区11内安装有可充电电池3,可充电电池3就选择锂离子电池,如18650和21700圆柱形锂电池,能极大的减小使用该种电池的充电宝的厚度,电路控制区12内侧放设置有与可充电电池3电性连接的控制线路板4,通过隔板10就对可充电电池3和控制线路板4之间的爬电距离的进行了有效隔离,控制线路板4和交流充电器40的散热和可充电电池3的散热彼此之间不受影响,提高了散热效率,控制线路板4上集成有交流充电器40,交流充电器40集成在控制线路板4上和控制线路板4形成一种L型结构,在控制线路板4侧放设置在容置腔中后,交流充电器40也就处于侧放状态,减小了充电宝的厚度,而交流充电器40在容置腔内横向上所对应的空间就可以用来设置可充电电池3,使得可充电电池3和和交流充电器40成并列设置的结构,也就减小了充电宝在横向上的宽度,充分利用了容置腔的空间,使得产品小型化,方便了充电宝的使用;底壳1的底部在对应于交流充电器40的位置设有可旋转折叠的并与交流充电器40电性连接的AC插脚5,在使用时,将AC插脚5展开插在市电插座上给充电宝充电,充电完毕后将AC插脚5旋转并折叠后收纳在底壳1的底部;控制线路板4上还连接有穿出底壳1的充电线6,充电线6的自由端设置有充电插头60,通过充电插头60连接待充电的设备后就可以给待充电设备充电,充电插头60就依据不同的使用需求采用type c、lighting或者mini USB中的任意一种接头。这样的结构,在通过交流充电器40给充电宝充电时,交流充电器40的发热元件就依靠控制线路板4散热,由于电池区11和电路控制区12之间设有隔板10,在电池区11的可充电电池3就不会受到交流充电器40发热的影响;而在充电宝给待充电电子设备充电时,可充电电池3独立散热,控制线路板4的散热由于隔板10的设置也不会影响到可充电电池3的散热,就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品温度和底壳温度。
进一步,如图1、图3和图4中所示,容置腔的底面还设置有用于卡合充电线6的卡槽13;底壳1的侧壁上设置有对应充电线6穿出的第一通孔14,第一通孔14的轴心线与卡槽13的延伸方向相垂直;容置腔内还设置有定位件7,底壳1的侧壁上设置有腰形的第二通孔15,定位件7上设置有与第二通孔15相对的匹配充电插头60插入的定位件凹槽70。定位件7和卡槽13相平行间隔设置在容置腔内,这样在容置腔内就可以将连接在控制线路板4上的充电线6卡合在卡槽13中,对其予以固定,卡槽13在容置腔内与第一通孔14位置相对,这样就方便充电线60经过卡槽13后从第一通孔11中穿出,而卡槽13的方向是与第一通孔14的轴线方向是相垂直的,这样充电线6经过卡槽13后从第一通孔14中穿出时就形成类似S型的走线,使得其更加耐受外部拉力,不会对其于控制线路板4的连接产生影响,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避免在底壳1外提拉充电线6时使得充电线6与控制线路板4之间的连接断裂,增强了充电线6对外部所施加拉力的承受度;充电插头60插入定位件凹槽70中就将充电插头60隐藏在底壳1内,避免充电插头60裸露在外在受到其它部件的影响而损坏,需要使用时,将充电插头60从定位件凹槽70拉出即可。此时第一通孔14就依据所述使用充电线60的形状设置成相应的形状,如充电线60是扁平的充电线,第一通孔14就设置成腰形的通孔,充电线40时圆形的,第一通孔就设置成圆形的通孔,使得充电线60能很好的被限定在第一通孔,避免充电线与第一通孔14边缘摩擦而造成充电线的损坏,第二通孔15则设置腰形通孔,方便充电插头的插入。
对于卡槽的结构来说,如图中所示,底壳1内对应于第一通孔14的位置设置有与第一通孔14的轴线相垂直的并相间隔平行设置的第一挡板130和第二挡板131构成,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4之间的间隔空间形成卡槽13。第一挡板130就构成电池区11另一侧的隔板,将充电线6,以及在设置充电接口42、放电接口2和辅助线路板42时将充电接口16、放电接口18和辅助线路板42与电池区11分隔开来,此时第二挡板131是邻近第一通孔14的成L型结构的挡板,增强第二挡板14结构的强度,进而提高充电线6受力时作用在第二挡板上的力的强度,也就提高了充电线对外力的受力强度。
如图中所示,定位件凹槽70的槽壁和充电插头60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通过定位机构就将充电插头60在定位件凹槽70中予以固定,使得充电线6能作为提手来使用,简化了产品结构,解决了在充电宝上单独设置提手造成充电宝结构复杂化的问题,也降低了成本,此时为了方便提拉提手,充电线选择扁平的充电线,第一通孔是腰形通孔;
对于充电插头6在定位件凹槽70中卡合定位机构来说,定位机构是设置在定位件凹槽70槽壁上邻近定位件凹槽70开口边缘的能弹性形变的定位凸起8,定位凸起是8设置在定位件凹槽70的开口端,在充电插头60往定位件凹槽70中插入时,充电插头60挤压定位凸起8使得定位凸起8产生形变,待充电插头60完全插入定位件凹槽70后,定位凸起8就回复初始未受力的状态,从而将充电插头60在定位件凹槽70中予以定位,需要使用充电插头时,用力将充电插头60往外拔,定位凸起8就再次产生弹性形变,待充电插头60被拉出后恢复初始状态,此时对定位凸起8来说,一种方式是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另一种方式是,定位件凹槽70槽壁上在定位凸起8的两侧均设置有缺口80,定位凸起8是和定位件凹槽70一体成型的凸起,这样就将构成一个山字形的结构,定位凸起8所在的定位件凹槽70槽壁部分就形成具有弹性的部分,在充电插头60挤压到定位凸起8时,定位凸起8所在的定位件凹槽70槽壁部分就能相对于定位件凹槽80槽壁的其它部分向定位件凹槽70外偏移,对充电插头60的插入予以避让,之后待充电插头60插入定位件凹槽70后,定位凸起8回复初始状态对充电插头予以定位。
进一步,如图3中所示,底壳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控制线路板4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口16、放电接口17、控制开关18,充电接口16、放电接口17、第一通孔14和第二通孔15就可以设置在底壳1的同一侧面,避免在多面设置减少底壳1的结构强度,此时第一通孔14和第二通孔15就设置在该侧两个拐角处,充电接口16和放电接口17就设置在该侧的中间,方便充电线6作为提手的提拉。控制线路板4包括侧放设置的主线路板41、与主线路板41电性连接的辅助线路板42,交流充电器40设置在主线路板41上,可充电电池3、控制开关18与主线路板41电性连接,充电线6、充电接口16和放电接口17均与辅助线路板42电性连接,这样就可以使得容置腔内的结构更紧凑,更合理的利用了容置腔内的空间。
进一步,如图2中所示,上盖2上可拆装设置有透明的装饰壳9,装饰壳9采用透明的,就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喜好在装饰壳9和上盖2之间设置装饰画或者照片等用以装饰的部件,可拆装则采用卡合结构,即在装饰壳9上设在卡脚,在壳体1上设置能与卡脚相匹配卡合的卡脚卡槽即可。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能交流充电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容置腔的底壳、盖设在容置腔上的上盖,所述容置腔内在水平方向上通过隔板分隔设置有电池区和电路控制区,所述电池区内安装有可充电电池,所述电路控制区内侧放设置有与可充电电池电性连接的控制线路板,所述控制线路板上集成有交流充电器;所述底壳的底部在对应于交流充电器的位置设有可旋转折叠的并与交流充电器电性连接的AC插脚;所述控制线路板上还连接有穿出底壳的充电线,所述充电线的自由端设置有充电插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能交流充电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的底面还设置有用于卡合充电线的卡槽;所述底壳的侧壁上设置有对应充电线穿出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心线与卡槽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所述容置腔内还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底壳的侧壁上设置有腰形的第二通孔,所述定位件上设置有与第二通孔相对的匹配充电插头插入的定位件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能交流充电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内对应于第一通孔的位置设置有与第一通孔的轴线相垂直的并相间隔平行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构成,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间隔空间形成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能交流充电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是邻近第一通孔的成L型结构的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能交流充电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凹槽的槽壁和充电插头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能交流充电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是设置在定位件凹槽槽壁上邻近定位件凹槽开口边缘的能弹性形变的定位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能交流充电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凹槽槽壁上在定位凸起的两侧均设置有缺口,所述定位凸起是和定位件凹槽一体成型的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能交流充电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口、放电接口、控制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能交流充电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线路板包括侧放设置的主线路板、与主线路板电性连接的辅助线路板,所述交流充电器设置在主线路板上,所述可充电电池、控制开关与主线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充电线、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均与辅助线路板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能交流充电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可拆装设置有透明的装饰壳。
CN202321475846.1U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能交流充电的充电宝 Active CN2200669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75846.1U CN220066959U (zh)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能交流充电的充电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75846.1U CN220066959U (zh)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能交流充电的充电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6959U true CN220066959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56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75846.1U Active CN220066959U (zh)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能交流充电的充电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69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44845B2 (en) Power plug, electrical plug assembly and electrical charger assembly
US7291041B1 (en) Dual purpose mini-charger
JP5334406B2 (ja) 電源コネクタを備える携帯式電源
US20060208697A1 (en) Gangable charger
KR960006424B1 (ko) 충전식 파워 팩
CN114156983A (zh) 一种通用移动电源
US20110129700A1 (en) Battery pack
US7589494B2 (en) Slim battery charger
CN102118047B (zh) 供电装置
US20020118561A1 (en) Power conversion adapter
CN220066959U (zh) 一种能交流充电的充电宝
JP2001268812A (ja) 電池を内蔵する携帯電気機器
WO2006054873A1 (en) Complex battery charging device for charging simultaneously various portable devices
CN212935541U (zh) 移动储能设备
JP3109383U (ja) コンピュータポートを有する携帯用電力供給装置
CN211182271U (zh) 移动电源
CN209419322U (zh) 一种多功能无线充电器
JP3378675B2 (ja) 異なる形状のパック電池を充電できる充電器
CN210120637U (zh) 一种蓝牙耳机
CN214380161U (zh) 移动充电装置
CN216929000U (zh) 电源适配器
CN219457910U (zh) 一种锂电池盒
CN215499231U (zh) 一种兼容耳机结构的便携式摄像机
CN215221771U (zh) 多功能遥控器
CN215723105U (zh) 充电口保护器固定结构及其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