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1199A - 用于输送容器的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输送容器的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1199A
CN103201199A CN2011800530873A CN201180053087A CN103201199A CN 103201199 A CN103201199 A CN 103201199A CN 2011800530873 A CN2011800530873 A CN 2011800530873A CN 201180053087 A CN201180053087 A CN 201180053087A CN 103201199 A CN103201199 A CN 1032011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transfer device
container
feedway
base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308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01199B (zh
Inventor
B·帕洛特
M·巴克豪斯
C·施米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H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KH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HS GmbH filed Critical KH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3201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11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011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119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1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endless surfaces with parallel longitudinal axes, or a multiplicity of parallel elements, e.g. ropes defining an endless surface
    • B65G15/12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endless surfaces with parallel longitudinal axes, or a multiplicity of parallel elements, e.g. ropes defining an endless surface with two or more endless be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30Belts or like endless load-carriers
    • B65G15/50Endless load-carriers consisting of a series of parallel ropes or belt stri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7/00Conveyors having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e.g. a chain, transmitting movement to a continuous or substantially-continuous load-carrying surface or to a series of individual load-carriers; Endless-chain conveyors in which the chains form the load-carrying surface
    • B65G17/30Details; Auxiliary devices
    • B65G17/38Chains or like traction elements; Connections between traction elements and load-carriers
    • B65G17/40Chains acting as load-carri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52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 B65G47/66Fixed platforms or combs, e.g. bridges between convey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65G2201/0235Containers
    • B65G2201/0244Bott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 Chain Conveyers (AREA)
  • Branching, Merging, And Special Transfer Betwee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沿输送方向(TR)输送容器(2)的输送装置,其包括多条输送带(3.1、3.2),各输送带附在相对于输送方向处于前部的变向元件(4)上被导引,并且附在相对于输送方向处于后部的变向元件上被导引,以便形成封闭回路,并且所述输送带借助于上部回路长度段形成为输送表面(5),其中在所述输送表面中上部回路长度段设置成在沿垂直于输送方向的轴向(Y轴)彼此偏置的多个排(R1-R4)中彼此相邻,并且容器以其竖立底部或容器底部(2.1、2.1.1)具有竖立底部直径(SD)的方式竖立在所述输送表面上。

Description

用于输送容器的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2或3的前序部分的输送装置或者用于输送容器的输送机。
背景技术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容器”尤其为由金属、玻璃和/或塑料制成的罐、瓶、管和袋,以及其他适合于例如填充液体或粘性产品的包装器件。
已知的是,用于输送容器的输送装置或输送机包括多条被旋转地驱动并且各自形成封闭回路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特别地形式还为输送链或板条链。各输送带以其抵靠至少一个滑动导引件支承的上部长度段形成共用的水平的或大体水平的输送平面或输送表面,容器以其容器底部或其竖立底部在所述输送平面或输送表面上竖立。
同样已知的是输送带无法以任意长度设置,这是因为如果长度过大,那么特别地在输送装置不断的运行期间,在相应的输送带与滑动导引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将超过输送带的最大拉伸强度。为此原因,特别是在相对大长度的输送机的情况下,通常沿输送方向设置多条彼此相邻的输送带,例如由于对每条输送带或对输送带组的分开的驱动,所以这随后也导致改善地控制和/或调整输送带的功率和/或输送速度的可能性。然而,那么这种类型的输送机不可避免地在沿输送方向彼此相邻的输送带之间具有过渡部。在这些过渡部处形成的间隙经常通过诸如滑动板形式的传递元件或容器滑动元件在输送表面上桥接。不过,这些过渡部是输送表面上的障碍,即当经过这些过渡部时容器仅仅不完全地竖立在输送带的上部长度段上,也就是说尤其具有的缺点在于当输送机或包括所述输送机的系统被清空时,例如在产品转换的情况下,即当改变系统从一种类型的容器到不同类型的容器和/或从一种类型的产品到不同类型的产品时,容器保持在传递元件或容器滑动元件上并且为了移除这些容器需要人工干预。
如果省去了传递元件或滑动元件,那么存在所增加的对生产过程不期望干扰、特别是由于容器倾翻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输送容器的的输送装置或输送机,所述输送装置或输送机能避免上述缺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权利要求1、2或3设计输送装置。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容器底部或竖立底部被理解成意指底部区域,各自的容器通过该底部区域竖立在输送机的输送表面上,并且该底部区域对容器的竖立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在容器具有平坦底部的情况下,所述平坦底部即为竖立底部。在容器具有凹形底部或者具有最广义的凹形底部或者具有带有突伸部以及位于突伸部之间的凹陷部的底部的情况下,如许多情况中特别在塑料容器或PET瓶上常见的,向下突伸超出容器底部其余部分并且例如为环形的容器区域或者向下突伸超出底部其余部分的底部区域形成了竖立底部,相应的容器以该竖立底部竖立在输送表面上。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竖立底部直径”被理解成意指在容器底部上对相应容器在输送表面上的竖立行为尤其重要的尺寸。
因此,在容器具有圆形截面的情况下,所述竖立底部直径通常为竖立底部的彼此相处最远的两个区域之间的距离。
在容器具有椭圆形、矩形或不规则形状的容器截面并且所述容器根据该容器截面甚至在容器竖立底部的区域中成形的情况下,本发明的上下文中较小的竖立底部直径为两个竖立底部区域沿容器截面的较小截面轴线相距彼此的距离,并且较大的竖立底部直径为两个竖立底部区域沿容器截面的较大截面轴线相距彼此的距离。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表述项“大体上”意指从精确值+/-10%的、优选+/-5%的偏差,和/或如下形式的偏差,即改变该偏差对功能没有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至少在输送装置的一个子区域中,输送装置的输送带沿垂直于其输送方向的轴向所具有的宽度小于竖立底部直径的一半,或者在容器截面不同于圆形形状的情况下,该宽度小于待通过输送装置输送的、分别地具有最小容器直径或最小竖立底部直径的容器的较小竖立底部直径的一半。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分别在两条沿着输送方向彼此接续的输送带之间形成的过渡部在输送表面上以这样的方式彼此偏置,即分别沿输送方向和/或沿垂直于输送方向的轴向,两个这样的过渡部之间的距离至少等于竖立底部直径的一半,或者在容器截面不同于圆形形状的情况下,该距离大于待通过输送装置输送的、分别地具有最大容器直径或最大竖立底部直径的容器的较大竖立底部直径的一半。
本发明尤其基于如下认识,即简单地由于输送带的与竖立底部直径相关选择的宽度和/或由于过渡部的这种间隔,所以容器在输送表面上的输送能够改善,特别是生产过程中的干扰甚至能够避免,这特别地还是因为在输送过程期间,容器分别地至少以一半竖立底部直径的方式恒定地竖立在至少其中一条输送带上,输送带也优选为输送链或板条链。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在用于输送容器的输送装置中,至少在输送装置的子区域中,输送装置的输送表面由不同宽度的输送带形成,所述输送带沿垂直于输送方向的轴向彼此偏置,并且那么输送带的至少一条第一类型的输送带具有第一宽度,所述第一宽度小于竖立底部直径的一半或者在容器截面不同于圆形形状的情况下小于待通过输送装置输送的、分别地具有最小容器直径或最小竖立底部直径的容器的较小竖立底部直径的一半。本发明尤其基于如下认识,即由于更狭窄的第一类型的输送带以及由于至少又一种类型的输送带的较大宽度,所以对于输送装置的预定总宽度而言所述输送带的总数降低并且设计复杂性显著降低并且能够避免高的制造成本,即同时确保了甚至那些具有最小容器直径或最小竖立底部直径的容器的安全输送。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优点以及可能的用途从接下来实施例示例的描述以及附图将变得明显。所有描述的和/或附图中所示出特征的本质或任意组合原则上形成本发明的主题,而不论在权利要求中以何种方式结合或彼此回引。权利要求的内容同样形成说明书的一部分。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并基于实施例的示例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在示意的局部立体图中示出了用于容器的、例如用于瓶式容器的输送机或输送装置的输送平面或输送表面,所述输送平面或输送表面通过多条输送带(优选为输送链或板条链)形成;
图2在简化的示意图中示出了两条沿输送方向TR彼此接续或彼此邻接的输送带之间的过渡部,一同示出了在这些输送带的输送表面上直立布置的瓶;
图3在简化的示意图中示出了经过输送带的上部回路长度段并且经过相关的容器导引件的截面,即垂直于输送方向TR的剖面,一同示出了在输送表面上布置的瓶;
图4示出了与图3类似、但是在输送带其中之一的过渡部的区域或变向元件区域中的视图;
图5示出了图4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6在简化的局部视图中并且在垂直于输送方向的竖直剖面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输送机的又一实施例;
图7和图8在局部立体图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处在用于输送具有相对大的竖立底部直径(图7)或相对小的竖立底部直径的操作状态下的输送机的又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在各附图中示出了三条彼此垂直指向的空间轴,即水平的X轴、水平的Y轴以及竖直的Z轴。
图1至4中大体由标记1表示的输送装置用于沿着在X轴上定向的输送方向TR输送诸如形式为瓶2的容器。输送装置1包括多条形式为输送链或板条链的输送带3.1和3.2,各输送带形成为封闭回路并且为此以如下的方式在各端处附在分别的变向元件上或附在变向轮或链轮4上被引导,即输送带3.1和3.2以其各自的上部回路长度段形成水平的输送表面5,也就是在XY平面中设置的输送表面,瓶轴线FA沿Z轴方向定向的瓶2通过其竖立底部或瓶底部2.1竖立在所述输送表面上。为了在输送表面5上沿输送方向TR输送瓶2,每条输送带3.1和3.2通过第二链轮4沿输送方向TR驱动。对于上部回路长度段而言,各条输送带3.1和3.2以滑动的方式搁置在滑动导引件上,所述滑动导引件在附图中大体用6表示并且设置在机器框架7上。
在特别有利的实施例中,在输送机1的机器框架7上还可以为传动带3.1和3.2各自的下部回路长度段设置滑动导引件。然而,在附图中没有示出这样的滑动导引件。
特别如图1所示,输送带3.1和3.2以至少使其上部回路长度段在垂直于输送方向TR(即沿Y轴)偏置的多个排中布置,即所示实施例的四排R1-R4中,换句话说使得相邻输送带3.1和3.2的上部回路长度段沿Y轴紧密地彼此相邻。为了降低驱动输送带3.1和3.2所需的功率、但特别地为了避免输送带3.1和3.2中的过大张力,其(张力)主要来自于输送带3.1和3.2与滑动导引件6之间的摩擦并且引起至少在输送带3.1和3.2(特别地包括在这些输送带的各个链构件之间的活节连接的区域)上的过高磨损,每条输送带3.1和3.2分别仅超出输送机1整个输送路径的部分长度延伸。在各排R1-R4中,输送带3.2与相对于输送方向TR处于其之前的输送带3.1相邻,也就是在由彼此相邻的且沿X轴彼此隔开的链轮4所形成的过渡部8处相邻。链轮4分别安装在机器框架7上以便能够绕平行于Y轴的轴线旋转。
为了桥接在输送带3.1和3.2之间形成的间隙9,在每个过渡部8处设有容器滑动元件10,所述容器滑动元件例如为滑动板并且以其上侧形成为在各个过渡部8的区域中的输送表面。
除了形成输送表面5的输送带3.1和3.2,输送机1此外还至少具有沿X轴方向延伸的侧向容器导引件11或者导轨。
图3示出了在垂直于输送方向TR的截面(即相对于YZ平面的截面)中经过输送带3.1和3.2的上部回路长度段的剖面图。如图3中所示,每条输送带3.1和3.2具有相同的宽度B。同样如图3中所示,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瓶2在其竖立底部或瓶底部2.1上形成有突伸部以及位于突伸部之间的凹陷,从而每个瓶仅通过瓶底部2.1的子区域2.1.1竖立在输送表面5上。在图3中,SD代表瓶2的竖立底部直径,该竖立底部直径在瓶2的示出设计的情况下为瓶的瓶底部2.1上这样两个子区域2.1.1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这两个子区域彼此距离最远并且每个子区域形成竖立表面。
同样如图3中示出的,输送带3.1和3.2沿Y轴具有的宽度B相比竖立底部直径SD小多倍,也就是说小于待在输送装置1上输送的最小瓶2(即具有最小容器直径或瓶直径的瓶2)的竖立底部直径SD的一半,结果,尤其确保了甚至具有最小容器直径或瓶直径的瓶2在输送过程期间以至少一半的竖立底部直径SD、优选以超过一半的竖立底部直径在输送带3.1和/或3.2也就是甚至在过渡部8处持续地竖立,从而确保可靠并且无困难地输送瓶2。
通常容器或瓶2的、特别是饮料行业所使用的那些容器的容器直径处于近似40mm与125m之间的范围内。因此输送带3.1和3.2的宽度B至少为10mm并且至多为25mm,取决于容器直径或瓶直径和/或取决于直立底部直径SD,优选的是宽度B为15mm、20mm或25mm。
眼下,在用于瓶2或其他容器的输送装置的制造业中已形成统一的标准,根据该标准,输送装置构造成具有多条宽度网格为85mm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彼此邻接并且沿着垂直于输送方向TR的Y轴彼此偏置。与该背景相反,特别有利的是以这样的方式选择输送带3.1和3.2的宽度B,即该宽度配合至85mm的宽度网格中或经常使用的不同的宽度网格中。在本文中,宽度B优选为相应宽度网格、例如85mm的宽度网格的整数分之一(具有整数分母的分数)。取决于竖立底部直径SD,这导致宽度B近似为42.5mm或28.3mm或21.2mm或17.0mm或14.1mm或12.14mm。
特别如图1中所示,过渡部8沿X轴和Y轴方向都彼此隔开,即图1中所图示的,这是因为相邻排R1-R4的过渡部8分别沿输送方向TR或沿X轴的方向偏置。当然,不同于图1所示过渡部8的布置同样可以。然而,在任何情况下,过渡部8布置成使得相邻排R1-R4的过渡部8沿X轴方向偏置和/或每个过渡部8至少沿X轴方向距其他各过渡部8一段距离,所述距离至少等于待通过输送装置1输送的、具有较大竖立底部直径SD的那些瓶的竖立底部直径SD的一半。
然而,优选的是,过渡部8以不同于图1中所示的方式彼此偏置,尤其是沿输送方向TR彼此偏置,从而当瓶的竖立底部或瓶底部2.1经过过渡部8时,每个瓶2经常以至少一半的竖立底部直径竖立在相邻的输送带3.1和3.2上,即在小于一半的竖立底部直径SD的各情况下位于过渡部8上。为此,还垂直于输送方向TR,即沿Y轴,所有过渡部8之间的距离至少等于待通过输送机1输送的、并且具有最大竖立底部直径SD的那些瓶2的竖立底部直径SD的一半。给定范围在40mm与125mm之间的通常的容器直径或瓶直径,那么过渡部8之间的距离例如沿X轴和Y轴方向都至少为近似63mm。
图4和图5示出了过渡部8以及连同瓶2的区域内的、垂直于输送方向TR的剖面中经过输送带3.1和3.2的上部长度段还经过相关联的滑动导引件6的剖视图,即在所有的过渡部8以上述的方式沿输送方向TR分别彼此偏置的实施例中,从而使得每个瓶2以其瓶底部2.1或子区域2.1.1并且以超过瓶底部2.1或底部区域2.1.1的50%、即瓶底部或底部区域的大部分在相邻的输送带3.1和3.2上竖立在过渡部8的外侧。该情形在图5中特别清楚地示出。
为此,同样垂直于输送方向TR或沿着Y轴,相邻的过渡部8处于至少等于竖立底部直径SD一半的距离。这不仅确保了在过渡部8处无困难地输送瓶2,而且也使得甚至可以在过渡部8处省去容器滑动元件10。
根据本发明的输送装置尤其提供了如下优点,即沿着由输送带3.1和3.2形成的输送路径1、尤其包括在过渡部8的区域中无困难地输送瓶2或其他容器。瓶2或其他容器倾翻或翻倒的风险显著地降低。在产品更换的情况下输送装置1或由输送带形成的输送路径能够完全地清空,而不需人工干预。特别地,这甚至适用于待通过输送装置1输送的最小的瓶或容器。
输送带3.1和3.2例如以相同的输送速度或以不同的输送速度驱动,即例如形成输送装置1的容器进口和/或容器出口的输送带3.1和3.2以不同的输送速度和/或以不同于其他输送带3.1和3.2输送速度的输送速度驱动。
图6以局部视图以及垂直于输送方向、即类似于图3视角的竖直剖面图的方式示出了输送机1a,该输送机1a与输送机1的不同之处在于输送表面5a仅部分地由更狭窄的输送带3.1和3.2(第一类型的输送带)形成,其中所述更狭窄的输送带具有例如与输送机1的输送带3.1/3.2的宽度B相等的宽度B1。水平或大体水平的、即在XY平面中设置的输送表面5a也部分地由第二类型的输送带12形成,该第二类型的输送带具有比宽度B1大得多的宽度B2,即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宽度B2是宽度B1的整数倍并且例如相当于宽度B1的三倍或四倍。输送带3.1/3.2和12再一次为输送链或板条链并且布置成使得它们在沿着Y轴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多个排中形成输送表面5a,并且此外在各个排中沿输送方向至少一个输送带3.1通过又一输送带3.2邻接并且至少一个输送带12也由又一输送带12邻接,即分别地位于与过渡部8相对应的过渡部(未示出)处。这些过渡部再次优选以这样的方式沿输送方向和垂直于输送方向(即沿Y轴方向)彼此偏置,即每个过渡部距又一个过渡部一段距离,该距离至少等于待通过输送装置1a输送的、具有较大竖立底部直径SD的那些瓶2的竖立底部直径SD的一半。
具有较大的第二宽度B2的第二类型的输送带12例如形成输送表面5a的至少一侧区域或者至少一侧区域的一部分,即沿Y轴方向,输送表面5a例如至少由第二类型的输送带12的外部组形成,然后至少由第一类型的输送带3.1/3.2的组形成,并且然后在相反的纵向侧区域中再次至少由第二类型的输送带12形成。至少关于输送带3.1/3.2以及12的数量和类型,输送表面5a随后例如相对于在XZ平面中设置的中央平面呈镜像对称。
尽管图6示出仅仅总共三条输送带3.1/3.2,但是这些输送带的数量也可与此不同,特别地也可以大于三条。由于输送带3.1/3.2,尤其可能的是,给定侧向地限定输送表面的容器导引件的适合调节,对于具有较小竖立底部直径SD的瓶2或其他容器而言,仅仅输送带3.1/3.2形成输送表面5a的有效部位。结果,特别地因为确保了在过渡部处每个瓶2以其竖立底部直径的足够大部分在邻近相应过渡部的至少一个输送带3.1/3.2上竖立,所以甚至具有较小竖立底部直径SD的瓶2或其他容器以可靠且无困难的方式沿输送方向、尤其包括在沿着输送方向彼此邻接的输送带3.1/3.2之间的过渡部处输送。对于具有较大的竖立底部直径SD的瓶2或其他容器来说,给定侧向地限定输送表面的容器导引件的适合调节,输送表面5a的有效部位既由输送带3.1/3.2又由输送带12形成。
如所述的,输送带3.1/3.2的宽度B1与宽度B相等。优选地,在输送装置1a的情况下,宽度B1为待通过输送机1a输送的、具有最小竖立底部直径SD的瓶2的竖立底部直径SD的五分之一。优选地,在输送装置1a的情况下,宽度B2为待通过输送机1a输送的、具有第二最小竖立底部直径SD的瓶2的竖立底部直径SD的五分之二。
使用具有较小宽度B1的更狭窄输送带3.1、3.2以及使用具有较大宽度B2的输送带12导致了所需输送带总体数量的大幅减少以及因而制造成本的显著减少,尤其包括用于组装和用于输送带的成本的显著减少,而且同时确保了高水平的操作可靠性以及使输送装置1a适用于不同的竖立底部直径SD的可行性。
图7和图8示出了输送机1b,所述输送机的输送表面5b是水平的或大体水平的即在XY平面中布置,该输送表面再次由多条不同宽度的输送带形成,也就是说由具有宽度B1的(输送带)形成为输送表面5b的中间区域的第一类型的输送带3.1/3.2、具有宽度B2的(输送带)形成为分别紧邻侧向容器导引件11的输送表面5b的边缘区域的第二类型的输送带12、以及第三类型的输送带13形成,所述第三类型的输送带的宽度B3比宽度B1大但是比宽度B2小,并且所述第三类型的输送带分别在输送表面5a的中间区域与边缘区域之间设置。
详细地,图7和图8所示实施例中输送带的结构以这样的方式选择,即沿平行于Y轴的轴向也就是说垂直于输送方向TR,从输送表面5b的纵向侧出发,外输送带12由三条输送带13接着,随后接着十条输送带3.1/3.2,随后接着三条输送带13并且随后接着紧邻侧向容器导引件11的输送带12。所有的输送带3.1、3.2、12和13再次分别形成封闭回路,所述封闭回路能被旋转地驱动并且封闭回路的上部回路长度段形成输送表面5a的部分。此外,所有的输送带3.1/3.2、12和13再次优选为输送链或板条链。至少关于输送带3.1/3.2、12和13的数量以及类型,输送表面5a再次相对于在XZ平面中设置的中央平面呈镜像对称。
如图7和图8中所示,输送机1b特别适合于沿输送方向TR输送具有很大不同容器直径或竖立底部直径的瓶2或其他容器以及在输送道14中导引这些瓶或其他容器,在所述输送道中瓶2或其他容器随后分别形成瓶或容器的单列流水线并且供送至用作瓶或容器的并行单列流水线的后续机器,例如供送至用于清洁瓶2的清洁机或用于将瓶2插入诸如运输板条箱或瓶板条箱或运输箱等运输辅助物中的打包机。
当处理较大的瓶2、即具有较大或最大竖立底部直径SD的瓶2时,所述瓶例如为待通过输送机1b处理的具有最大竖立底部直径SD的瓶,如图7中所示,输送机1b或输送表面5b的整个宽度或几乎整个宽度被用于供送瓶2。各输送道14通过导引元件15、例如通过形式为分隔板或导引板的导引元件被侧向地限定并且还彼此分隔开,输送道的宽度适合于瓶2的直径,即略微大于该直径。导引元件15沿输送方向TR延伸并且因此以其表面在XZ平面中的方式布置。两条外输送道14在外侧由外导引元件15限定,所述外导引元件在图7所示的操作模式中形成为侧向容器导引件11的延续部分。
如图7中所示,输送道14中的输送表面分别由不同的输送带3.1/3.2、12和13形成。由于瓶2的大竖立底部直径SD,所以确保了这些瓶2同样在输送道14中的可靠输送。
图8示出了输送机1a连同瓶2,所述瓶相比于图7中的瓶具有大大减小的瓶尺寸以及减小的竖立底部直径SD,并且例如为待通过输送机1b处理的具有最小竖立底部直径SD的瓶。在这些瓶2的情况下,仅仅输送表面5b的中间区域被用于输送目的以及形成输送道,该中间区域专门由输送带3.1和3.2形成。为此,如图8中由11.1所表示的,两个外容器导引件11各自朝着输送表面5b的中间移动直至它们侧向地限定输送表面5b的中间区域为止,该中间区域专门由输送带3.1/3.2形成。原则上除了外容器导引件11以外也可以设置更多的容器导引件11.1。各个输送道14在两侧上分别由导引元件15限定,其中外导引元件15形成为容器导引件11.1的延续部分,所述输送道的宽度再次适合于瓶2的直径。每条输送道14中的输送表面专门由具有宽度B1的更狭窄的输送带3.1/3.2形成。
输送带3.1/3.2的宽度B1再次例如与在输送机1的情况下这些输送带所具有的宽度B相等。优选地,宽度B1以这样的方式选择,即其近似等于待通过输送机1b处理的最小瓶2或容器的竖立底部直径SD的五分之一。为了能够用输送机1b也处理具有位于图7和图8的瓶尺寸或容器尺寸和/或竖立底部直径SD之间的瓶尺寸或容器尺寸和/或竖立底部直径SD的瓶2或其他容器,输送带13的宽度B3优选以这样的方式选择,即宽度B3近似等于待通过输送机1b处理的第二最小的瓶2或容器的竖立底部直径SD的五分之一。
输送机1b的一个显著优点再次在于这样的事实,即具有很大不同瓶尺寸或容器尺寸和或具有很大不同竖立底部直径SD的瓶2或容器能够通过该输送机可靠地输送,特别是由于最小化了所需输送带3.1/3.2、12和13的数量,所以也就是为输送机1b降低了制造成本。
输送带3.1、3.2、12和13例如以相同的输送速度或不同的输送速度驱动,优选地,形成输送装置1、1a或1b的容器进口和/或容器出口的输送带3.1、3.2、12、13以不同的输送速度和/或以不同于其他输送带3.1、3.2、12、13输送速度的输送速度驱动。
以上基于实施例的示例已描述本发明。将会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所基于构思的情况下可以作出多种改变和改进。
附图标记列表
1、1a、1b    输送机
2            瓶
2.1          瓶底部
2.1.1        瓶底部2.1的子区域
3.1、3.2     输送带
4            变向轮或链轮
5、5a、5b    输送表面
6            滑动导引件
7            机器框架
8            过渡部
9            间隙
10           滑动板或滑动元件
11           侧向容器导引件
12、13       输送带
14           输送道
15           导引元件
A            侧向容器导引件11的调节装置
B            输送带的宽度
FA           容器轴线或瓶轴线
SD           竖立底部直径
TR           输送方向
X、Y、Z      空间轴

Claims (20)

1.一种用于沿输送方向(TR)输送容器(2)的输送装置,其包括多条第一类型的输送带(3.1、3.2),各输送带附在相对于输送方向(TR)处于前部的变向元件(4)上被导引并且附在相对于输送方向(TR)处于后部的变向元件(4)上被导引,以便形成封闭回路,并且所述输送带以上部回路长度段形成输送表面(5)的至少一个子区域,在所述输送表面中,上部回路长度段设成在沿垂直于输送方向(TR)的轴向(Y轴)彼此偏置的多个排(R1-R4)中彼此相邻,并且容器(2)以其竖立底部或容器底部(2.1、2.1.1)具有竖立底部直径(SD)的方式竖立在所述输送表面上,其特征在于,第一类型的输送带(3.1、3.2)沿垂直于输送方向(TR)的轴向(Y轴)所具有的宽度(B、B1)在圆形容器截面的情况下小于竖立底部直径(SD)的一半,或者在容器截面不同于圆形形状的情况下,该宽度小于待通过输送装置(1)输送的、具有最小容器直径或最小竖立底部直径(SD)的容器(2)的较小竖立底部直径(SD)的一半。
2.一种用于沿输送方向(TR)输送容器(2)的输送装置,其包括多条输送带(3.1、3.2、12、13),各输送带附在相对于输送方向(TR)处于前部的变向元件(4)上被导引并且附在相对于输送方向(TR)处于后部的变向元件(4)上被导引,以便形成封闭回路,并且所述输送带以上部回路长度段形成输送表面(5、5a、5b),在所述输送表面中,上部回路长度段设成在沿垂直于输送方向(TR)的轴向(Y轴)彼此偏置的多个排(R1-R4)中彼此相邻,并且容器(2)以其竖立底部或容器底部(2.1、2.1.1)具有竖立底部直径(SD)的方式竖立在所述输送表面上,其中在各排(R1-R4)中设置至少两条在过渡部(8)处沿输送方向(TR)彼此接续的输送带(3.1、3.2、12、13),其特征在于,输送表面(5、5a、5b)上的过渡部(8)以这样的方式彼此偏置,即两个过渡部(8)之间的、分别沿输送方向(TR)和/或沿垂直于输送方向(TR)的轴向(Y轴)的距离在圆形容器截面的情况下至少等于竖立底部直径(SD)的一半,或者在容器截面不同于圆形形状的情况下,该距离大于待通过输送装置(1、1a、1b)输送的、具有最大容器直径或最大竖立底部直径(SD)的容器(2)的较大竖立底部直径(SD)的一半。
3.一种用于沿输送方向(TR)输送容器(2)的输送装置,其包括多条输送带(3.1、3.2、12、13),各输送带能以封闭回路的形式被旋转地驱动,并且所述输送带以其上部回路长度段形成输送表面(5a、5b),在所述输送表面中,输送带(3.1、3.2、12、13)的上部回路长度段成多个排彼此相邻地并且沿垂直于输送方向(TR)的轴向(Y轴)彼此偏置地设置,并且容器(2)以其竖立底部或容器底部(2.1、2.1.1)具有竖立底部直径(SD)的方式竖立在所述输送表面上,其特征在于,至少在输送表面(5a、5b)的子区域中,所述输送表面由不同宽度(B1、B2、B3)的输送带(3.1、3.2、12、13)形成,所述输送带沿垂直于输送方向(TR)的轴向(Y轴)彼此偏置,并且所述输送带的至少一条第一类型的输送带(3.1、3.2)具有第一宽度(B1),所述第一宽度在圆形容器截面的情况下小于竖立底部直径(SD)的一半,或者在容器截面不同于圆形形状的情况下,该第一宽度小于待通过输送装置(1a、1b)输送的、具有最小容器直径或最小竖立底部直径(SD)的容器(2)的较小竖立底部直径(SD)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各排(R1-R4)中设置至少两条在过渡部(8)处沿输送方向(TR)彼此接续的输送带(3.1、3.2、12、13),输送表面(5、5a、5b)上的过渡部(8)以这样的方式彼此偏置,即两个过渡部(8)之间的、分别沿输送方向(TR)和/或沿垂直于输送方向(TR)的轴向(Y轴)的距离在圆形容器截面的情况下至少等于竖立底部直径(SD)的一半,或者在容器截面不同于圆形形状的情况下,该距离大于待通过输送装置(1)输送的、具有最大容器直径或最大竖立底部直径(SD)的容器(2)的较大竖立底部直径(SD)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类型的输送带(3.1、3.2)沿垂直于输送方向(TR)的轴向(Y轴)所具有的宽度(B、B1)在圆形容器截面的情况下小于竖立底部直径(SD)的一半,或者在容器截面不同于圆形形状的情况下,该宽度小于待通过输送装置(1)输送的、具有最小容器直径或最小竖立底部直径(SD)的容器(2)的较小竖立底部直径(SD)的一半。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类型的输送带(3.1、3.2)的宽度(B、B1)小于容器直径的、或竖立底部直径(SD)的、或待通过输送装置(1)输送的最小容器(2)的较小竖立底部直径(SD)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类型的输送带(3.1、3.2)的宽度(B、B1)为至少10mm和/或至多25mm,例如为15mm或20mm或25mm,或者至少一些输送带(3.1、3.2、12、13)的宽度(B、B1、B2、B3)是85mm的整数分之一,例如42.5mm或28.3mm或21.2mm或17.0mm或14.1mm或12.14mm。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表面(5)的输送带(3.1、3.2)至少关于所述输送带的宽度(B)是相同的。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表面(5a)至少在子区域中由至少一条第一和第二类型的输送带(3.1、3.2、12)形成。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表面(5b)至少在子区域中分别由至少一条第一、第二和第三类型的输送带(3.1、3.2、12、13)形成,至少一条第三类型的输送带(13)具有宽度(B3),该宽度大于所述至少一条第一类型的输送带(3.1、3.2)的宽度(B1),但是小于所述至少一条第二类型的输送带(12)的宽度(B2)。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条第二类型的输送带(12)的宽度(B2)在圆形容器截面的情况下近似等于竖立底部直径(SD),或者在容器截面不同于圆形形状的情况下等于或近似等于待通过输送装置(1a、1b)输送的、具有最大容器直径或竖立底部直径(SD)的容器(2)的较小竖立底部直径(SD),和/或所述至少一条第三类型的输送带(13)的宽度(B3)在圆形容器截面的情况下等于竖立底部直径(SD)的五分之一,或者在容器截面不同于圆形形状的情况下等于待通过输送装置(1b)输送的、具有第二最小容器直径或竖立底部直径(SD)的容器(2)的较小竖立底部直径(SD)的五分之一至五分之二。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条第二类型的输送带(12)具有范围在40与125mm之间的宽度(B2),优选近似85mm的宽度。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相邻排(R1-R4)的过渡部(8)沿第一轴向(X轴)彼此偏置。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过渡部(8)沿输送方向(TR)和/或沿垂直于输送方向(TR)的轴向(Y轴)距每个又一过渡部(8)的距离至少等于待通过输送装置(1)输送的、具有最大容器直径或最大竖立底部直径(SD)的容器(2)的竖立底部直径(SD)的四分之一或者至少等于该容器的较大竖立底部直径(SD)的四分之一。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过渡部(8)距与其相邻的其他过渡部(8)的距离至少为30mm至60mm。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渡部(8)设置成以这样的方式沿第一和/或第二轴向(X轴、Y轴)偏置,即每个容器(2)在经过过渡部(8)时总是以其竖立底部(2.1、2.1.1)的或其竖立底部直径(SD)的至少一半在由输送带(3.1、3.2、12、13)形成的输送表面(5、5a、5b)上竖立在过渡部(8)的外侧。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带(3.1、3.2、12、13)以相同的输送速度或不同的输送速度被驱动,优选地,形成输送装置(1、1a、1b)的容器进口和/或容器出口的输送带(3.1、3.2、12、13)以不同的输送速度和/或以不同于其他输送带(3.1、3.2)输送速度的输送速度被驱动。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表面(5b)在输送机(1b)的至少一个子区域中从输送机(1b)或输送表面(5b)的纵向侧起由至少一条第二类型的输送带(12)、然后由至少一条优选至少两条第三类型的输送带(13)以及然后由多条第一类型的输送带(3.1、3.2)形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输送方向(TR)的轴向(Y轴)彼此偏置的第一类型的输送带(3.1、3.2)的数量以这样的方式选择,即由这些输送带形成的输送表面(5b)的子区域的输送宽度等于或近似等于待通过输送装置(1b)输送的最小容器(2)的容器直径的整数倍。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关于在至少一个子区域中的输送带(3.1、3.2、12、13)的数量和类型,相对于沿输送方向(TR)并且垂直于输送表面(5、5a、5b)定向的中央平面呈镜像对称。
CN201180053087.3A 2010-11-03 2011-10-12 用于输送容器的输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011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0050129.8 2010-11-03
DE102010050129A DE102010050129A1 (de) 2010-11-03 2010-11-03 Transport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ieren von Behältern
PCT/EP2011/005097 WO2012059167A1 (de) 2010-11-03 2011-10-12 Transport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ieren von behälter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1199A true CN103201199A (zh) 2013-07-10
CN103201199B CN103201199B (zh) 2015-12-16

Family

ID=44799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308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01199B (zh) 2010-11-03 2011-10-12 用于输送容器的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8919536B2 (zh)
EP (1) EP2635510A1 (zh)
JP (1) JP2013544731A (zh)
CN (1) CN103201199B (zh)
BR (1) BR112013009363A2 (zh)
DE (1) DE102010050129A1 (zh)
MX (1) MX2013004601A (zh)
RU (1) RU2514983C1 (zh)
WO (1) WO201205916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0801A (zh) * 2014-01-08 2015-07-0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运输容器的、具有改进的侧向引导装置的运输装置
CN105712068A (zh) * 2016-04-06 2016-06-29 山东兰剑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物流缓存通道
CN107223110A (zh) * 2014-12-04 2017-09-29 莱克斯诺弗莱托普欧洲有限公司 塑料瓶的输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708220B1 (it) * 2013-06-19 2017-01-31 Akmer-Serviços De Consultadoria E Marketing Lda Apparecchiatura per l'impilamento di articoli come lattine e per disporre le stesse secondo un ordine predeterminato su una piattaforma di impilamento.
DE102015005508A1 (de) * 2015-04-30 2016-11-03 Heuft Systemtechnik Gmbh Transporteur mit höhenverstellbaren Stegen
CN105173674A (zh) * 2015-08-28 2015-12-23 江苏通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薄片材料直角换向输送的输送带
US10494043B2 (en) * 2016-09-01 2019-12-03 Automatic Systems, Inc. Multi-strand flat top conveyor
US10427890B2 (en) 2016-09-01 2019-10-01 Automatic Systems, Inc. Multi-strand flat top conveyor
CN106882543B (zh) * 2017-03-30 2019-03-29 和县华安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瓶用防倾倒输送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83882A (en) * 1965-02-15 1966-11-08 Owens Illinois Inc Carton accumulating conveyor section
US4844234A (en) * 1987-03-30 1989-07-04 Seitz Enzinger Noll Maschinenbau Aktiengesellschaft Arrangement for converting a multi-track stream of containers into a plurality of parallel container rows that are separated from one another by separating elements
US4974721A (en) * 1988-07-08 1990-12-04 Spitz Enzinger Noll Maschinenbau/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converting a single-row stream of containers into a multi-row stream of containers
CN101712405A (zh) * 2009-11-26 2010-05-26 陈定芳 一种链板及使用该链板的分瓶装置和理瓶机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076180A1 (fr) * 1970-01-05 1971-10-15 Patin Pierre Perfectionnement apporté aux roulements anti-friction et ses applications, notamment en convoyage.
JPS6016575Y2 (ja) * 1979-11-19 1985-05-2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物品集合装置
DE8605952U1 (de) 1986-03-05 1986-04-17 Krones Ag Hermann Kronseder Maschinenfabrik, 93073 Neutraubling Flaschentransporteur
US5168978A (en) * 1990-10-09 1992-12-08 Cintex Of America Inc. Conveyor with transverse positioning
JP2584827Y2 (ja) * 1991-07-02 1998-11-11 英二 岡田 電動歯ブラシ
DE29600902U1 (de) * 1996-01-19 1997-05-15 Heuft Systemtechnik Gmbh Vorrichtung zur Inspektion von Gegenständen, insbesondere Getränkeflaschen
DE10046812A1 (de) * 2000-09-21 2002-04-18 Heidelberger Druckmasch Ag Einrichtung zum Verstellen von Fördereinrichtungen für flächige Exemplare in Rotationsdruckmaschinen
DE10051655A1 (de) * 2000-10-18 2002-05-08 Seggern Joerg Von Maschb Gmbh Fördervorrichtung
DE10230335A1 (de) * 2002-07-05 2004-01-29 Khs Maschinen- Und Anlagenbau Ag Niederdruck-Sammel- und Speichertisch für Gefäße u. dgl.
WO2004039706A1 (en) * 2002-10-29 2004-05-1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Conveyor system with distributed article manipulation
JP4465595B2 (ja) * 2004-03-18 2010-05-19 アサヒビール株式会社 不良容器の排除装置
DE102005024181B4 (de) * 2005-05-23 2007-08-02 Von Ardenne Anlagentechnik Gmbh Transport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zur Verwendung in einer Vakuumkammer
DE102005063193B4 (de) 2005-12-30 2018-05-03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Gruppieren von Stückgut
US7588139B1 (en) * 2008-08-12 2009-09-15 Campbell Iii William Arthur Conveyor assembly
US7909159B1 (en) * 2009-08-10 2011-03-22 Honda Motor Co., Ltd. Adjustable multi-lane conveyo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83882A (en) * 1965-02-15 1966-11-08 Owens Illinois Inc Carton accumulating conveyor section
US4844234A (en) * 1987-03-30 1989-07-04 Seitz Enzinger Noll Maschinenbau Aktiengesellschaft Arrangement for converting a multi-track stream of containers into a plurality of parallel container rows that are separated from one another by separating elements
US4974721A (en) * 1988-07-08 1990-12-04 Spitz Enzinger Noll Maschinenbau/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converting a single-row stream of containers into a multi-row stream of containers
CN101712405A (zh) * 2009-11-26 2010-05-26 陈定芳 一种链板及使用该链板的分瓶装置和理瓶机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0801A (zh) * 2014-01-08 2015-07-0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运输容器的、具有改进的侧向引导装置的运输装置
CN104760801B (zh) * 2014-01-08 2019-10-1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运输容器的、具有改进的侧向引导装置的运输装置
CN107223110A (zh) * 2014-12-04 2017-09-29 莱克斯诺弗莱托普欧洲有限公司 塑料瓶的输送
CN105712068A (zh) * 2016-04-06 2016-06-29 山东兰剑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物流缓存通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919536B2 (en) 2014-12-30
US20130228418A1 (en) 2013-09-05
JP2013544731A (ja) 2013-12-19
WO2012059167A1 (de) 2012-05-10
DE102010050129A1 (de) 2012-05-03
BR112013009363A2 (pt) 2016-07-26
CN103201199B (zh) 2015-12-16
EP2635510A1 (de) 2013-09-11
MX2013004601A (es) 2013-07-29
RU2514983C1 (ru) 2014-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1199A (zh) 用于输送容器的输送装置
US20100243411A1 (en) Diverter ball conveyor
EP2337756B1 (en) Spiral belt conveyor
CN104169197A (zh) 用于拣选物品的拣选设备以及方法
CN104854004A (zh) 包括由桥轨连接的两条螺旋轨的输送机
US20160304293A1 (en) Conveyor system with transfer belts
EP3186171B1 (en) Conveyor belt module with skewed drive surfaces
JP2015178421A (ja) 物体のための偏向装置および物体を偏向させるための方法
US8851272B1 (en) Conveyor system with multiple level convergence apparatus
US8167119B2 (en) Low-pressure accumulation system
EP2027046B1 (en) Conveyor system
ES2299728T3 (es) Sistema transportador con un dispositivo de deslizamiento entre dos transportadores de cinta y utilizacion de un elemento intermedio.
CN112334400B (zh) 用于输送机的对准装置
KR890000596B1 (ko) 컨베이어상에 부설되는 물품방향전환장치
US11505409B2 (en) Two-axis modular belt and conveyor
CN107438572B (zh) 具有中间支撑的自堆叠盘旋式模块化塑料输送带
CN220595319U (zh) 一种安瓿瓶输送平台及安瓿瓶装盒装置
CN216425948U (zh) 一种辊道式输送机
US10947058B2 (en) Modular conveyor belt integrating lane dividers
JP5502381B2 (ja) ガイド装置および搬送装置
JP7097157B2 (ja) コンベヤ間の乗り継ぎ機構
US9573767B2 (en) Conveyor belt module with stepped hinge passageway
KR101662440B1 (ko) 원지 이송용 컨베이어
WO2023249745A1 (en) Short take-up belt conveyor
US7104391B2 (en) Vertical convey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Termination date: 201810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