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69864B - 增液汤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用途和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增液汤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用途和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69864B
CN103169864B CN201310102383.9A CN201310102383A CN103169864B CN 103169864 B CN103169864 B CN 103169864B CN 201310102383 A CN201310102383 A CN 201310102383A CN 103169864 B CN103169864 B CN 1031698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ume
solution
zengye tang
described step
tang gran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023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69864A (zh
Inventor
叶秋菊
向飞军
许冬瑾
马兴田
汪涛
孙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KANGMEI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Kangmei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KANGMEI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Kangmei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KANGMEI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Kangmei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KANGMEI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0238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698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69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98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698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98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液汤配方颗粒,所述增液汤配方颗粒由玄参、麦冬和生地黄的共煎煮提取物组成。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增液汤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用途和检测方法。本发明的增液汤配方颗粒克服了目前单味配方颗粒服用时各药味简单相加带来的不足,充分发挥中药配伍的优势,体现了中医药整体观念,确保其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质量准定可控,并且便于储存和患者携带使用,省去了煎煮的麻烦。本发明增液汤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简单,按传统方法合煎,符合传统中药用药特点。本发明增液汤配方颗粒的检测方法建立了增液汤配方颗粒完善质量标准,可以有效地控制该配方颗粒的质量。

Description

增液汤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用途和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液汤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所述增液汤配方颗粒的用途和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增液汤始载于《温病条辨》,原文为:阳明温病,无上焦证,数日不大便,当下之,若其人阴素虚,不可行承气汤者,增液汤主之。增液汤全方药味较少,用量大,味精而力宏,由玄参、麦冬和生地3味药组成。方中重用玄参为君,养阴生津,启肾水以滋养肠燥。《神农本草经读》称其主治心腹中寒热积聚,并能解热结;《本草纲目》有云其能“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臣佐以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亦系能补能润通之品。《本草便读》谓:“麦冬能引肺气清肃下行,通调水道以归膀胱。”生地主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逐血痹,用细者,取其补而不腻。《本草纲目》中论其:“凉血,生血,补肾水真阴,除皮肤燥,去诸湿热。”三药质润而多汁,生地、玄参滋心肝肾之阴,麦冬滋肺胃之阴,合用共同补益五脏阴津。虽然吴鞠通《温病条辨》中将本方运用于治疗中焦阳明温病,但依中医整体观念与辩证论治究之,邪之所感,随处可传,在温病的辩证中不可将上、中、下三焦的病变截然划分,病机有时相互交错,增液汤滋阴清热凉血,增液润燥,应对全身阴液不足均有治疗作用,3味药均滋腻之性,对脾胃虚寒、便溏患者有促泻用,但这种副作用被吴氏巧妙的利用转化为治疗作用,足见增液汤立方之妙。
根据性味归经综合分析,增液汤能够兼顾五脏阴津,治疗五脏阴虚证,实际上是治疗一切阴虚的基础方剂之一,故将其归于治燥剂中,其功效应为滋阴清热,增液润燥。有统计资料表明,在内科常用的30多个养阴方剂中,均以地黄和麦冬为首选,说明这3味药在养阴药中具有代表性和良好的疗效,而这些方剂运用于治疗全身性的阴液亏虚证,非限于治疗阴液亏虚之肠燥便秘。
增液汤是温病名方,众多医家对本方推崇备至,在现代临床上被广泛地运用于呼吸系统疾病、肠胃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妇科疾病、皮肤科疾病、耳鼻喉科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增液汤能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改善正常小鼠和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有关,与磺酰脲类降糖药的作用途径不同;能有效抑制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升高,改善血液淤滞状态,恢复正常的血液供应;能间接抑制Th细胞的分化增殖,缓解SS小鼠颌下腺淋巴细胞浸润,减轻SS症状。经文献查阅和整理发现,增液汤在临床应用中涉及到的疾病共有46种,故该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中药配方颗粒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规范炮制加工的中药饮片为原料,采用提取、低温浓缩、瞬间干燥等工艺技术而制成的颗粒剂。它既可供临床灵活组方,调配冲服,又可作为中药制剂的供工业原料,也为中医临床用药提供新的途径。与传统的中药煎剂相比,配方颗粒剂的优点保持原有中药的性味特征,保留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根据中药的性质研制合理的生产工艺,制定先进可行的质量控制标准,将其加工成为规范化、标准化、工业化的现代中药制剂。克服了传统中药汤剂煎熬费时、服用不便、工艺粗放、缺乏质量控制等弊端,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临床应用方面,中药配方颗粒可以严格按照标准选用地道优质药材,控制饮片质量,有助于提高中药质量的管理水平,可以克服由于药材产地环境、自然条件、采收、加工方法、仓储保管、饮片加工炮制工艺等诸多因素影响的中药饮片内在质量,确保临床疗效;可以减少由于中药饮片质量不统一而导致的临床疗效的差异。较传统的家庭煎煮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克服了传统饮片煎煮过程中先煎、后下、包煎以及煎煮容器不规范等难题,对确保和稳定临床疗效有明显的优势。中药配方颗粒采用铝箔袋或其它方便的包装,剂量准确,避免了传统中药饮片贮藏中常见的走油、变色、虫蛀、霉变等难题,便于药物储存和患者携带使用,患者在使用上省去了煎煮的麻烦,即使出差、旅游,也不会中断治疗。有利于拓展国外市场中药配方颗粒在生产加工全过程中实施GMP监控,每个品种自原料、中间体、半成品、成品的各个环节分别建立了各自的生产和质量管理文件,并按照规范操作,有利于促进中药国际化。
目前应用的中药配方颗粒大多以单味中药通过现代制药工艺制成的单味中药饮片颗粒,已有数百种单味饮片配方颗粒上市。然而尽管中药配方颗粒具有很多优点,但在制作及临床应用中也存在诸多弊端,与传统的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中药汤剂仍存在一定差距。中药汤剂为复方配伍煎而成,其临床疗效的物质基础不等同于方中单味中药的化学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种化学成分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中药多含色素、多糖、蛋白质、脂类、鞣质、黄酮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蒽醌类、苷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萜类及其衍生物,在处方合煎过程中,既可能直接影响各成分溶解度,也可能通过改变溶剂(pH值、黏度和溶解度)和溶质(旋光性、荷电性、渗透压、相对分子量、水化度等)的属性影响其溶解,或与其他溶质相作用导致水溶性的增减。这些作用包括产生助溶效应、改变溶剂溶解特性、改变溶液pH值、改变物质弱电解质电离度、生成高溶解度的新成分、生成低溶解度的新成分、发生沉淀作用、生成络合物、无机离子与中药成分结合生成难溶于水的盐、生成新化合物以及各种作用的联合发挥作用等,导致单味配方颗粒混合溶解不会有“群药共煎”的全部有效成分,或者说按现有工艺制备的配方颗粒不会完全包含中医用药要求的有效成分,造成传统方剂作用物质基础发生改变,以致现有配方颗粒用药不能等同于传统的中药汤剂。
由于忽略了群药“共煎”这一重要环节,忽视了中药汤剂的整体性,最终可能导致临床疗效的改变或药理作用的变化。一些患者反映中药配方颗粒的药味比传统汤剂偏苦、偏重,这可能与中药配方颗粒提取物的含量高有关。因为中药配方颗粒的提取时间是汤剂煎煮的五六倍,其所提取的成分相对汤剂而言含量更高,而由此产生的各种副作用也不容忽视。
因此,解决目前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传统方剂配伍的优势,达到减毒增效,尤为必要。中药复方配方颗粒传承了中药单味配方颗粒的优点,又充分考虑了饮片在煎煮(或其他加工)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比单味配方颗粒更加符合中医传统用药理论,同时也具备配方颗粒的其它优点,具有较大的价值。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单味饮片配方颗粒服用时简单相加的不足,提供一种增液汤配方颗粒,其能充分发挥中药配伍的优势,体现了中医药整体观念,确保其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便于药物储存和患者携带使用,省去了煎煮的麻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增液汤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增液汤配方颗粒的用途。
本发明的还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增液汤配方颗粒的检测方法,通过该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该配方颗粒的质量。
除非另外指明,本文中的“六六六”均指“六氯环己烷”。
除非另外指明,本文中的“滴滴涕”均指“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
针对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增液汤配方颗粒,所述增液汤配方颗粒由玄参、麦冬和生地黄的共煎煮提取物组成。
优选地,所述玄参、麦冬和生地黄的煎煮用料质量比为5:4:4。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所述的增液汤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玄参、麦冬和生地黄,加水共同煎煮,水煎液滤过,合并滤液并将其浓缩成清膏,然后干燥、制粒即得。
优选地,煎煮1-3次,优选煎煮2次;每次煎煮1-3小时,优选每次煎煮2小时。
优选地,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60℃)的清膏;
优选地,所述干燥为喷雾干燥。
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所述的增液汤配方颗粒在制备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肠胃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皮肤科疾病、耳鼻喉科疾病和/或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所述的增液汤配方颗粒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薄层色谱法鉴别所述增液汤配方颗粒中的玄参和麦冬;
步骤2:通过炽灼残渣检查法检查所述增液汤配方颗粒中的重金属含量;
步骤3:通过农药残留量测定法检查所述增液汤配方颗粒中的农药残留量;
步骤4: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所述增液汤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
步骤5:通过热浸法测定所述增液汤配方颗粒的浸出物含量;
步骤6: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所述增液汤配方颗粒中哈巴俄苷的含量。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玄参的鉴别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增液汤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玄参对照药材溶液;
(2)将所述增液汤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玄参对照药材溶液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加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显色剂至斑点显色,检测,即得;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增液汤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的制备为:取增液汤配方颗粒1重量份,加水10-20体积份,优选15体积份,加热溶解,放冷,滤过,滤液用乙醚提取1-3次,优选2次,每次10-20体积份,优选15体积份,分取水层,用水饱和正丁醇10-30体积份,优选20体积份提取,分取正丁醇层,蒸干,残渣加甲醇0.1-1体积份,优选0.5体积份使溶解,作为增液汤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其中,上述重量份以g计量时,体积份以mL计;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玄参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为:取玄参对照药材1重量份,加乙醇40-60体积份,优选50体积份,加热回流0.5-2小时,优选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干,残渣加水20-40体积份,优选30体积份溶解,滤过,滤液用乙醚提取1-3次,优选2次,每次10-20体积份,优选15体积份,分取水层,用水饱和正丁醇10-30体积份,优选20体积份提取,分取正丁醇层,蒸干,残渣加甲醇0.1-1体积份,优选0.5体积份使溶解,作为玄参对照药材溶液;其中,上述重量份以g计量时,体积份以mL计;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以体积比为5:1的三氯甲烷-甲醇为展开剂;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为显色剂;和/或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玄参的鉴别步骤为:取增液汤配方颗粒2g,加水30ml,加热溶解,放冷,滤过,滤液用乙醚提取2次,每次30ml,分取水层,用水饱和正丁醇40ml提取,分取正丁醇层,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增液汤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另取玄参对照药材1g,加乙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干,残渣加水30ml溶解,滤过,滤液用乙醚提取2次,每次15ml,分取水层,用水饱和正丁醇20ml提取,分取正丁醇层,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玄参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5:1的三氯甲烷-甲醇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检测,即得。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麦冬的鉴别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增液汤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麦冬对照药材溶液;
(2)将所述增液汤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麦冬对照药材溶液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加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显色剂至斑点显色,检测,即得;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增液汤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的制备为:取增液汤配方颗粒1重量份,加水10-20体积份,优选15体积份,加盐酸0.1-1体积份,优选0.5体积份,加热回流0.5-2小时,优选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1-3次,优选2次,每次10-20体积份,优选15体积份,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0.1-1体积份,优选0.5体积份使溶解,作为增液汤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其中,上述重量份以g计量时,体积份以mL计;
优选地,所述所述步骤(1)中麦冬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为:取麦冬对照药材1重量份,加水20-40体积份,优选30体积份,加盐酸0.1-1体积份,优选0.5体积份,加热回流0.5-2小时,优选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1-3次,优选2次,每次10-20体积份,优选15体积份,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0.1-1体积份,优选0.5体积份使溶解,作为麦冬对照药材溶液;其中,上述重量份以g计量时,体积份以mL计;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以体积比为4:1的三氯甲烷-丙酮为展开剂;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以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和/或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麦冬的鉴别步骤为:取增液汤配方颗粒2g,加水30ml,加盐酸1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为增液汤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另取麦冬对照药材1g,加水30ml,加盐酸0.5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15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0.5ml使溶解,作为麦冬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4:1的三氯甲烷-丙酮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检测,即得。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E第二法检查,所述增液汤配方颗粒中的重金属含量≤25ppm;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增液汤配方颗粒中的农药为六六六、滴滴涕和五氯硝基苯;其中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Q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测定法测定,所述六六六的含量≤0.20ppm,所述滴滴涕的含量≤0.20ppm,所述五氯硝基苯的含量≤0.10ppm;和/或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ⅩA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检测,浸出物含量≥7.3重量%。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制备对照品溶液和增液汤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
优选地,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优选地,以甲醇为流动相A,1%冰醋酸为流动相B,按下述条件进行梯度洗脱:
0至15分钟:流动相A的浓度由5体积%匀速变为15体积%,流动相B浓度由95体积%匀速变为85体积%;
15至45分钟:流动相A的浓度由15体积%匀速变为65体积%,流动相B浓度由85体积%匀速变为35体积%;
45至55分钟:流动相A的浓度由65体积%匀速变为90体积%,流动相B浓度由35体积%匀速变为10体积%;
优选地,检测波长为300nm;
优选地,理论板数按哈巴俄苷峰计算不低于3000;
优选地,所述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取哈巴俄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50%甲醇溶液制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滤过,即得;和/或
优选地,所述增液汤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取增液汤配方颗粒粉末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50%甲醇溶液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优选地,所述步骤6中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制备哈巴俄苷对照品溶液和增液汤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
优选地,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优选地,以体积比为27:73的乙腈-1%冰醋酸为流动相;
优选地,检测波长为278nm;
优选地,柱温为30℃;
优选地,理论板数按哈巴俄苷峰计算不低于5000;
优选地,所述哈巴俄苷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取哈巴俄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30%甲醇溶液制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滤过,即得;和/或
优选地,所述增液汤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取增液汤配方颗粒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30%甲醇溶液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30%甲醇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与单味配方颗粒比较,本发明的增液汤配方颗粒克服了单味配方颗粒缺少共煎的缺点,与传统的颗粒剂比较,增液汤配方颗粒采用现代技术及设备进行制备,具有质量控制方法好、质量稳定可控的特点,同时具有在临床上可随证与单味配方颗粒灵活调配使用的优点。
本发明的增液汤配方颗粒克服了目前单味配方颗粒服用时各药味简单相加带来的不足,充分发挥中药配伍的优势,体现了中医药整体观念,确保其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质量准定可控,并且便于储存和患者携带使用,省去了煎煮的麻烦,符合现代人们对药物“三小”、“三效”和“五方便”的要求。本发明增液汤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简单,按传统方法合煎,符合传统中药用药特点。本发明增液汤配方颗粒的检测方法建立了增液汤配方颗粒完善质量标准,可以有效地控制该配方颗粒的质量。本发明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促进传统中医药现代化有较大意义。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增液汤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2为在温度为20℃,相对湿度(RH)为32%时的玄参薄层鉴别色谱图;图中,1为玄参对照药材溶液,2-4分别为增液汤配方颗粒20120401、20120402、20120403的供试品溶液,5为玄参阴性对照品溶液;
图3为在温度为20℃,相对湿度(RH)为32%时的麦冬薄层鉴别色谱图;图中,1为麦冬对照药材溶液,2-4分别为增液汤配方颗粒20120401、20120402、20120403的供试品溶液,5为麦冬阴性对照品溶液;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哈巴俄苷对照品在300nm的指纹图谱;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增液汤配方颗粒在300nm的指纹图谱;
图6为不同牌子色谱柱考察结果;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0中的专属性试验图谱;其中,图7A为哈巴俄苷阴性对照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7B为哈巴俄苷对照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7C为增液汤配方颗粒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哈巴俄苷标准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如下实施例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并不意味着限制本发明。
仪器设备:B-290型喷雾干燥仪,瑞士步琦公司;RE-5205型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KQ-300VDB型双频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药材饮片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由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来源及产地见表1。
表1药材来源表
药材 批号 产地
玄参 110609001 浙江
麦冬 11080430 四川
生地黄 110702551 河南
实施例1增液汤配方颗粒的制备
取玄参149.9g、麦冬120.1g、生地黄119.9g加水浸泡0.5h,煎煮二次,每次煎煮2小时,水煎液滤过,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60℃)的清膏;取清膏,喷雾干燥(喷雾干燥参数为进风温度为154℃,出风温度95℃,泵转速25%),得干浸膏粉,加适量水、制粒、过筛、分装、检测,即得增液汤配方颗粒210g。工艺流程图见图1。
干浸膏粉结果见表2。
表2提取物结果表
提取物 性状 提取量(g) 提取率(%)
干浸膏 浅黄色;气微香,味苦,涩 208.0 53.33
得增液汤配方颗粒粉末205.0g。
增液汤配方颗粒性状见表3。
表3增液汤配方颗粒性状
依据上述结果,将其性状描述为:本品为棕褐色颗粒;气微香,味苦,涩。
实施例2增液汤配方颗粒的制备
取玄参720g、麦冬576g、生地黄576g加水浸泡0.25h,煎煮二次,每次煎煮1.5小时,水煎液滤过,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60℃)的清膏,喷雾干燥,得粉末,加适量水,制粒、过筛,即得增液汤配方颗粒1000g。
实施例3增液汤配方颗粒的制备
取玄参720g、麦冬576g、生地黄576g加水浸泡1h,煎煮二次,每次煎煮2.5小时,水煎液滤过,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60℃)的清膏,喷雾干燥,得粉末,加适量水,制粒、过筛,即得增液汤配方颗粒1010g。
实施例4薄层色谱法鉴别实施例1制得的增液汤配方颗粒
本发明对玄参、麦冬、地黄鉴别方法进行了摸索,地黄和玄参同属于玄参科,地黄中所含主要成分为梓醇和毛蕊花糖苷,在鉴别梓醇的过程中,玄参对地黄有干扰,鉴别毛蕊花糖苷,由于地黄本身含量较低,没有斑点,故本发明只拟定了玄参和麦冬的鉴别方法。
1.药材与试剂
玄参对照药材:批号为121008-200906,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麦冬对照药材:批号为121013-200607,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供试品:增液汤配方颗粒(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批号20120401、20120402、20120403),由康美药物研究院自制;
薄层板:硅胶G薄层板(青岛海洋化工)。
试剂均为分析纯
2.实验步骤
2.1增液汤配方颗粒中玄参的鉴别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上述增液汤配方颗粒2g,加水30ml,加热溶解,放冷,滤过,滤液用乙醚提取2次,每次30ml,分取水层,用水饱和正丁醇40ml提取,分取正丁醇层,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增液汤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
玄参对照药材溶液制备:取玄参对照药材1g,加乙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干,残渣加水30ml溶解,滤过,滤液用乙醚提取2次,每次15ml,分取水层,用水饱和正丁醇20ml提取,分取正丁醇层,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制成玄参对照药材溶液。
玄参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取缺少玄参的增液汤配方颗粒样品1.5g,加水30ml,加热溶解,放冷,滤过,滤液用乙醚提取2次,每次30ml,分取水层,用水饱和正丁醇40ml提取,分取正丁醇层,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玄参阴性对照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未见斑点,见图2。
2.2增液汤配方颗粒中麦冬的鉴别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上述增液汤配方颗粒2g,加水30ml,加盐酸1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为增液汤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
麦冬对照药材溶液制备:取麦冬对照药材1g,加水30ml,加盐酸0.5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15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0.5ml使溶解,制成麦冬对照药材溶液。
麦冬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取缺少麦冬的增液汤配方颗粒样品1.5g,加水30ml,加盐酸1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为麦冬阴性对照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未见斑点,见图3。
实施例5检查实施例1制得的增液汤配方颗粒的重金属含量
取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的增液汤配方颗粒约1g,精密称定,照炽灼残渣检查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J)炽灼至完全灰化。取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E第二法),结果表明含重金属不超过百万分之二十五。
实施例6检查实施例1制得的增液汤配方颗粒的农药残留含量
取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的增液汤配方颗粒,照农药残留量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Q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六六六(总BHC)不超过千万分之二;滴滴涕(总DDT)不超过千万分之二;五氯硝基苯(PCNB)不超过千万分之一。
实施例7检查实施例1制得的增液汤配方颗粒的粒度等
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ⅠC颗粒剂项下规定,对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的增液汤配方颗粒的【粒度】、【水分】、【溶化性】、【装量差异】、【微生物限度】进行了检查,结果上述各项均符合规定。
实施例8测定实施例1制得的增液汤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2695-2489,EmpowerPro化学工作站;色谱柱:ODS-SP(4.6mm×250mm,5μm);电子分析天:METTLERTOLEDOXP6;HANGPINGFA2104;超声提取器:KQ-300VDB型双频数控超声清洗仪。
1.2试剂甲醇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3试药增液汤配方颗粒(按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备,批号:20110910);哈巴俄苷(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10730-200501)。
2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为流动相A,1%冰醋酸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洗脱;检测波长为278nm和300nm。理论板数按哈巴俄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表4增液汤指纹图谱HPLC流动相梯度
时间(分钟) 流动相A(%) 流动相B(%)
0~15 5→15 95→85
15~45 15→65 85→35
45~55 65→90 35→10
3溶液的制备
3.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哈巴俄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50%甲醇溶液制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滤过,即得。
3.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增液汤配方颗粒粉末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50%甲醇溶液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如图4-5。供试品指纹图谱中分别呈现与参照物色谱峰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按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计算,供试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不低于0.90。
4.同仪器不同色谱柱考察比较3种牌子色谱柱,峰S1:WatersT3(4.6×250mm,5μm),峰S2:ODS-SP(4.6×250mm,5μm),峰S3:Kromasil100-5C18(4.6×250mm,5μm),以S3为参照峰,计算相似度,S1为0.962,S3为0.931,结果如见图6。
实施例9测定实施例1制得的增液汤配方颗粒的浸出物
为进一步控制产品质量,根据增液汤的有效成分的化学性质,采用乙醇作为溶剂,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测定,标准正文规定了取样量和稀释体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重现性。
取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的增液汤配方颗粒粉末2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乙醇100ml,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ⅩA)测定,结果表明浸出物不少于7.3重量%。结果见表5。
表5醇溶性浸出物测定结果
实施例10测定实施例1制得的增液汤配方颗粒中物质含量以及方法学验证
本方法测定哈巴俄苷的含量,并对提取方法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基本可行,具体说明如下: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2695-2489,EmpowerPro化学工作站;色谱柱:ODS-SP(4.6mm×250mm,5μm);电子分析天平:METTLERTOLEDOXP6;HANGPINGFA2104;超声提取器:KQ-300VDB型双频数控超声清洗仪。
1.2试剂乙腈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3试药增液汤配方颗粒(按实施例1的方法,由康美药物股份有限公司自制,批号:20110910、20120401、20120402、20120403、20120404、20120405、20120406);哈巴俄苷(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1730-200501)。
2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1%冰醋酸(27:7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8nm;柱温30℃。理论板数按哈巴俄苷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3溶液的制备
3.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哈巴俄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30%甲醇溶液制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滤过,即得。
3.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增液汤配方颗粒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30%甲醇溶液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30%甲醇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4方法学验证
4.1准确度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同一批样品(批号:20110910,含量:0.0536%)6份,每份取约1g,精密称定,分别精密加入哈巴俄苷对照品溶液(浓度为0.5092mg/ml)2ml,按【含量测定】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进样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6。
表6准确度测定试验结果(n=6)
由上表可知本法回收率良好,适合作为本品的含量测定。
4.2精密度试验
4.2.1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增液汤配方颗粒(批号:20110910),按【含量测定】项下方法制备低、中、高3个浓度(相当于测试浓度的50%、100%、150%),每个浓度3份样品,共9份样品,分别测定哈巴俄苷峰含量,结果见表7。
表7重复性试验结果(n=9)
由上表可知本法重复性良好,符合含量测定的要求。
4.2.2精密度试验:取对照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重复进样6次,测定哈巴俄苷峰面积,结果见表8。
表8精密度试验结果
由上表可知本法精密度良好,符合含量测定的要求。
4.3专属性试验
按处方量制备缺玄参的阴性对照样品,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按以上色谱条件得到对照品、供试品、阴性对照的色谱图,阴性对照色谱中,在哈巴俄苷保留时间相应位置无干扰峰出现,表明专属性良好,结果见图7。
4.4线性关系
精密吸取上述哈巴俄苷对照品溶液2、5、10、15、20μl,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以峰面积积分值对哈巴俄苷浓度进行回归处理,回归方程为Y=2608.4X-19484,r=1.0000,结果见图8。
4.5稳定性考察
配制低、高浓度(相当于测试浓度的50%、150%)的2份增液汤配方颗粒供试液,按上述色谱条件,分别于0,2,4,6,10,12,14小时进样,测定哈巴俄苷峰面积。结果见表9,结果表明哈巴俄苷在14小时内相对稳定。
表9稳定性试验结果
5样品含量测定
取6批增液汤配方颗粒,按拟定含量测定方法操作,测定哈巴俄苷的含量,结果见表10。
表1增液汤配方颗粒含量测定
批号 含量(mg/g)
20120401 0.57
20120402 0.54
20120403 0.62
20120404 0.45
20120405 0.57
20120406 0.63
本发明的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行,精密度、准确度高,重现性好,能有效的控制增液汤配方颗粒产品的质量。

Claims (25)

1.一种增液汤配方颗粒的检测方法,所述增液汤配方颗粒由玄参、麦冬和生地黄的共煎煮提取物组成,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薄层色谱法鉴别所述增液汤配方颗粒中的玄参和麦冬;
步骤2:通过炽灼残渣检查法检查所述增液汤配方颗粒中的重金属含量;
步骤3:通过农药残留量测定法检查所述增液汤配方颗粒中的农药残留量;
步骤4: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所述增液汤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
步骤5:通过热浸法测定所述增液汤配方颗粒的浸出物含量;
步骤6: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所述增液汤配方颗粒中哈巴俄苷的含量;
其中,所述步骤4中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制备对照品溶液和增液汤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
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以甲醇为流动相A,1%冰醋酸为流动相B,按下述条件进行梯度洗脱:
0至15分钟:流动相A的浓度由5体积%匀速变为15体积%,流动相B浓度由95体积%匀速变为85体积%;
15至45分钟:流动相A的浓度由15体积%匀速变为65体积%,流动相B浓度由85体积%匀速变为35体积%;
45至55分钟:流动相A的浓度由65体积%匀速变为90体积%,流动相B浓度由35体积%匀速变为10体积%;
检测波长为30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玄参的鉴别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增液汤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玄参对照药材溶液;
(2)将所述增液汤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玄参对照药材溶液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加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显色剂至斑点显色,检测,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玄参的鉴别的所述步骤(1)中增液汤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的制备为:取增液汤配方颗粒1重量份,加水10-20体积份,加热溶解,放冷,滤过,滤液用乙醚提取1-3次,每次10-20体积份,分取水层,用水饱和正丁醇10-30体积份提取,分取正丁醇层,蒸干,残渣加甲醇0.1-1体积份使溶解,作为增液汤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其中,上述重量份以g计量时,体积份以mL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玄参的鉴别的所述步骤(1)中玄参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为:取玄参对照药材1重量份,加乙醇40-60体积份,加热回流0.5-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干,残渣加水20-40体积份溶解,滤过,滤液用乙醚提取1-3次,每次10-20体积份,分取水层,用水饱和正丁醇10-30体积份提取,分取正丁醇层,蒸干,残渣加甲醇0.1-1体积份使溶解,作为玄参对照药材溶液;其中,上述重量份以g计量时,体积份以mL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玄参的鉴别的所述步骤(2)中以体积比为5:1的三氯甲烷-甲醇为展开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玄参的鉴别的所述步骤(2)中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为显色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玄参的鉴别步骤为:取增液汤配方颗粒2g,加水30ml,加热溶解,放冷,滤过,滤液用乙醚提取2次,每次30ml,分取水层,用水饱和正丁醇40ml提取,分取正丁醇层,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增液汤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另取玄参对照药材1g,加乙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干,残渣加水30ml溶解,滤过,滤液用乙醚提取2次,每次15ml,分取水层,用水饱和正丁醇20ml提取,分取正丁醇层,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玄参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5:1的三氯甲烷-甲醇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检测,即得。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麦冬的鉴别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增液汤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麦冬对照药材溶液;
(2)将所述增液汤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麦冬对照药材溶液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加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显色剂至斑点显色,检测,即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麦冬的鉴别的所述步骤(1)中增液汤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的制备为:取增液汤配方颗粒1重量份,加水10-20体积份,加盐酸0.1-1体积份,加热回流0.5-2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1-3次,每次10-20体积份,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0.1-1体积份使溶解,作为增液汤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其中,上述重量份以g计量时,体积份以mL计。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麦冬的鉴别的所述步骤(1)中麦冬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为:取麦冬对照药材1重量份,加水20-40体积份,加盐酸0.1-1体积份,加热回流0.5-2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1-3次,每次10-20体积份,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0.1-1体积份使溶解,作为麦冬对照药材溶液;其中,上述重量份以g计量时,体积份以mL计。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麦冬的鉴别的所述步骤(2)中以体积比为4:1的三氯甲烷-丙酮为展开剂。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麦冬的鉴别的所述步骤(2)中以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麦冬的鉴别步骤为:取增液汤配方颗粒2g,加水30ml,加盐酸1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为增液汤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另取麦冬对照药材1g,加水30ml,加盐酸0.5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15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0.5ml使溶解,作为麦冬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4:1的三氯甲烷-丙酮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检测,即得。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中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E第二法检查,所述增液汤配方颗粒中的重金属含量≤25ppm。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中所述增液汤配方颗粒中的农药为六六六、滴滴涕和五氯硝基苯;其中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Q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测定法测定,所述六六六的含量≤0.20ppm,所述滴滴涕的含量≤0.20ppm,所述五氯硝基苯的含量≤0.10ppm。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步骤5中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ⅩA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检测,浸出物含量≥7.3重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步骤4中,理论板数按哈巴俄苷峰计算不低于3000。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步骤4中,所述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取哈巴俄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50%甲醇溶液制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滤过,即得;和/或
所述增液汤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取增液汤配方颗粒粉末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50%甲醇溶液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步骤6中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制备哈巴俄苷对照品溶液和增液汤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步骤6中,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步骤6中,以体积比为27:73的乙腈-1%冰醋酸为流动相。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步骤6中,检测波长为278nm。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步骤6中,柱温为30℃。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步骤6中,理论板数按哈巴俄苷峰计算不低于5000。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步骤6中,所述哈巴俄苷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取哈巴俄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30%甲醇溶液制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滤过,即得;和/或
所述增液汤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取增液汤配方颗粒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30%甲醇溶液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30%甲醇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CN201310102383.9A 2013-03-27 2013-03-27 增液汤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用途和检测方法 Active CN1031698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02383.9A CN103169864B (zh) 2013-03-27 2013-03-27 增液汤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用途和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02383.9A CN103169864B (zh) 2013-03-27 2013-03-27 增液汤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用途和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9864A CN103169864A (zh) 2013-06-26
CN103169864B true CN103169864B (zh) 2016-01-20

Family

ID=48630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02383.9A Active CN103169864B (zh) 2013-03-27 2013-03-27 增液汤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用途和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698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5477B (zh) * 2013-07-09 2015-03-25 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桑螵蛸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4483408A (zh) * 2014-12-19 2015-04-01 王保安 一种中药制剂心速宁胶囊的检测方法
CN106421338A (zh) * 2016-09-27 2017-02-22 全椒先奇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液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89181A (zh) * 2018-04-20 2019-10-29 福建省闽东力捷迅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检测增液口服液中指标性成分含量的方法
CN111529624A (zh) * 2020-06-05 2020-08-14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一种增液承气汤加减直肠栓的制备方法及质量鉴定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4290A (zh) * 2007-12-18 2009-07-08 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玄参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4290A (zh) * 2007-12-18 2009-07-08 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玄参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增液口服液的药物鉴别及含量测定;冯品光等;《福建医药杂志》;20041231;第26卷(第02期);105-106 *
增液汤对干燥综合征模型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孙丽英等;《中医药信息》;20111231;第28卷(第01期);61-6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9864A (zh) 2013-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01434A (zh) 一种双和汤标准汤的hplc指纹图谱测定方法
CN103169864B (zh) 增液汤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用途和检测方法
CN100533140C (zh) 一种解郁安神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03330758A (zh) 一种芍药甘草汤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03230517B (zh) 一种沙参麦冬汤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06124685A (zh) 首荟通便胶囊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01856449A (zh) 一种清热利湿,活血通淋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质量检测方法
CN104569166B (zh) 一种治疗癫痫抽搐、小儿惊风、面肌痉挛的药物组合物痫愈的检测方法
CN101708208B (zh) 治疗关节肿痛的胶囊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02048984B (zh) 一种益血生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24161A (zh) 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01637567A (zh) 中药制剂中川芎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2353735B (zh) 通脉糖眼明胶囊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05758949A (zh) 基于量效色卡的气滞胃痛颗粒促胃肠动力质量控制方法
CN102539599B (zh) 一种强肝药物的检测方法
CN102218122A (zh) 一种海龙蛤蚧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检测方法
CN108459090A (zh) 济川煎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5911192A (zh) 一种半枫荷活血化瘀活性部位的提取方法及指纹图谱检测方法
CN104007198B (zh) 一种灵芝皇制剂hplc标准指纹图谱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CN101822743A (zh) 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药物及其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1391070B (zh) 一种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的检测方法
CN106918673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
CN109470801A (zh) 一种穿山龙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及其标准指纹图谱和应用
CN104483435A (zh) 一种天麻灵芝颗粒的检测方法
CN105169234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制剂的质量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