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40381B - 汽车内饰中间固定件 - Google Patents

汽车内饰中间固定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40381B
CN103140381B CN201180032744.6A CN201180032744A CN103140381B CN 103140381 B CN103140381 B CN 103140381B CN 201180032744 A CN201180032744 A CN 201180032744A CN 103140381 B CN103140381 B CN 1031403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ior trim
middleware
rigidity
ceiling
tri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27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40381A (zh
Inventor
A·拉科斯特
L·M·马克斯多斯桑托斯
F·蒂埃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SA Automobiles SA
Original Assignee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filed Critical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Publication of CN103140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03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403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038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13/0206Arrangements of fasteners and cli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ttaching inner vehicle liners or mould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13/0237Side or rear panels
    • B60R13/025Pillars; Roof r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2013/0293Connection or positioning of adjacent pa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把刚性内饰固定在汽车结构上的中间固定件(5),所述刚性内饰以其两端之一装配在第二柔性内饰,它这样覆盖限定一个连结区域,所述中间件(5)具有固定在汽车结构上的装置和固定在刚性内饰上的装置(21),其特征在于,其尺寸确定成使其伸展在两个内饰之间的连接区域下面,使得一旦装配好,第二柔性内饰便插入所述中间件(5)和刚性内饰之间,还在于具有使第二柔性内饰相对于刚性内饰对准的装置(19)。

Description

汽车内饰中间固定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处于汽车内蒙皮的范围内。更准确地说,本发明处于汽车内饰的放置和固定的范围内。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两个内饰件的固定及其相对定位。
背景技术
汽车,例如,轿车的内蒙皮件或内饰一般是织物制成的柔性装饰板或塑料制成的刚性装饰板。为了美学上的原因,该内饰应该能够固定在汽车结构上,而不使所用的固定装置被用户看见。此外,为了安全原因,其定位应该准确,因为,例如,侧向气囊的作用可能由于内饰定位不良而受约束。最后,为了用户感受的质量原因,不同的内饰件之间的间隙最好应该为零或者至少是恒定的,而且不同的工件应该正确地排成一行。在与构成两个工件之间连结线的两端边缘相邻的边缘水平上实现内饰的对准。
文献FR2888547描述蒙皮件在车门小板上的安排。门的蒙皮件,一般是刚性的,在其上部件和下部件的水平上用钩夹固定在汽车结构上。研究该安排,以便允许在冲击施加汽车外壁时限制蒙皮件的移动。这样一种安排符合安全标准,特别是允许在冲击的情况下不形成突出件。但是这样一个文献没有传授两个不同的内饰件的对准管理。
文献EP0780268提供一个解决方案,就其本身而言,提供一个支持两个内饰件,例如,汽车中间柱(piedmilieu)的两个内饰件的固定系统。这两个工件都是刚性的,而且彼此之间装配只让连结线出现。它们通过连结线上其相反两端借助于螺杆固定在汽车结构上。它们还通过钩夹系统固定支持在该连结线水平上。为了保证其对准,只把第一内饰直接固定在该连结线水平上的支承上,该第二内饰本身钩夹在该第一内饰上。
若要使该固定系统适应固定和对准两个刚性内饰件,则当固定和对准刚性内饰件和柔性内饰件例如,车身顶蓬内饰时它难以实施。要提醒这样的要求,车身顶蓬是车身用作车顶的上部。车身顶蓬内饰一般是织物制成的内饰,粘接安装在车顶上并用其他内饰件维持在边缘上。例如,它维持在汽车后侧板,称为车身后侧板的水平上,方法是用该板的刚性内饰,特别是以其两端之一插入车身后侧板内饰端部下面。已经发现在车身顶蓬内饰和侧向内饰,诸如车身后侧板内饰、中间柱内饰或前柱内饰之间连接水平上的间隙和对准问题,降低用户感受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提供一种固定和对准系统,适应所有类型内饰的装配,就是说,柔性内饰和刚性内饰之间的装配以及两个刚性内饰的装配,解决两个内饰件之间这些间隙和对准问题。
为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把刚性内饰固定在汽车结构上的中间件,所述刚性内饰以其两端之一装配在顶蓬内饰的一端,以此顶蓬内饰覆盖规定一个连结区域,所述中间件具有均衡地固定在汽车结构上的装置,和固定在刚性内饰上的装置,所述中间件的特征在于,其尺寸确定得使之伸展在两个内饰之间连接区域的下面,以便一旦装配好,该顶蓬内饰便插入所述中间件和该刚性内饰之间,还在于中间件还有对准装置,用以使该顶蓬内饰对准该刚性内饰。
该顶蓬内饰最好是柔性内饰。就是说,顶蓬内饰是用一种允许弯曲,和必要时允许折叠而既不折断又不损坏的材料制成。
在本发明一个推荐的实现中,该对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作挡块的触头,所述触头定位于两个内饰的连接区域。该对准装置最好允许使顶蓬内饰沿着组成两个内饰之间连接的两端的相邻边缘对准刚性内饰。
在本发明另一个推荐的实现中,该中间件在其延伸在两个内饰连接区域下面的部分,有一个突出物,其尺寸确定得与该刚性内饰配合,以便通过一旦装配好便固定插入所述突出物和该刚性内饰之间的顶蓬内饰保持位置。
该突出物的尺寸最好确定得定义与刚性内饰的距离,使之略微小于该顶蓬内饰的厚度,使得该顶蓬内饰被压缩在该中间件和该刚性内饰之间。
该突出物最好延伸在只有该连接区域长度的一部分上,以便定义一旦装配好该中间件和该顶蓬内饰的通道,所谓通道应该能够允许电缆和/或管子通过,该突出物最好延伸在该连接区域长度的50%以上。
该突出物的尺寸任选地确定得在顶蓬内饰下面伸展得略微超过该连接区域,以便在顶蓬内饰和汽车结构之间用作支柱。
该触头的高度最好超过该突出物的高度。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间件基本上是平的,而且在其底部有一些保持电缆和/或管子的环箍,目的是让它们在所述中间件和该刚性内饰之间穿过。
按照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模式,该中间件的固定装置允许用卡扣(clipsage)把该刚性内饰固定在所述中间件上。
该中间件的尺寸最好确定得用刚性内饰或者通过该刚性内饰和该顶蓬内饰的装配将其全部覆盖,以便将其掩盖,使用户看不见。
该中间件最好延伸该在刚性内饰的整个长度上,而该中间件的固定装置规则地设置在整个长度上,所述中间件的一个纵向边缘最好有加强刚度用的增强件。
该中间件任选地用塑料,最好用聚丙烯模制而成。
本发明的目的同样在于提出上面定义的中间件在固定汽车刚性内饰及其与一个最好是柔性的顶蓬内饰的连接上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同样在于提出一种装配刚性内饰和顶蓬内饰的固定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把上面定义的中间件固定在该结构上;
●必要时把电缆和/或管子安装和固定在该中间件上面;
●通过该顶蓬内饰的端部与该中间件对准装置的配合把该顶蓬内饰安置在该中间件上面;
●把该刚性内饰卡扣(clipsage)固定在该中间件上,使之在该中间件和该刚性内饰之间处于夹心位置。
最后,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车身顶蓬内饰,其特征在于,它在用来与汽车另一个内饰装配在一起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上,有一个能够与上面定义的中间件的对准装置配合的切口。
正如人们阅读本发明所基于的原理的这个定义时将会理解的,它包括把两个内饰的对准系统放置在中间件上,该中间件同样用作支承和两个内饰中一个的固定。本发明包括准确地固定在汽车结构上的中间件用作两个内饰彼此之间调整的公共基准和引导。事实上,这些内饰之一用对准装置准确地相对于该中间件进行定位,另一个已准确地固定在那里,并使得一旦固定便保持位置。本发明包括把中间件放置在两个内饰的连接处,以便形成支承的刚性基础,在其上更准确地定位这些内饰的两端,并固定内饰的所述两端,以避免彼此所有的相对移动,并避免彼此之间所有的间隙形成。换句话说,本发明包括加强该两个内饰件之间连接区域的刚度。本发明包括定义一个内饰,例如,柔性内饰的位置,并使之在两个刚性中间件,就是说,刚性内饰和支持和固定所述刚性内饰的中间件之间处于夹心位置。本发明在于放置一个内饰,例如,一个柔性内饰,并将其锲紧在两个已固定在汽车结构上的刚性中间件之间,以便固定其各自位置并避免其定位所有最后的演变。
附图说明
阅读下面参照附图作为参照示例给出的描述,将会更好的理解本发明,而且可以清晰地看出其他方面和优点,附图中:
●图1示意地描绘不同的零件的相对定位;
●图2是按照本发明中间件的上视图;
●图3是中间件一部分的下视图;
●图4是呈现为了使该第二内饰对准而用的中间件对准装置的视图;
●图5是放置在汽车结构上并覆盖该第二内饰的中间件一部分的轮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车身顶蓬内饰(1)和不透光的车身后侧板内饰(3)之间的相对定位,这可以应用按照本发明的中间固定件(5)。车身后侧板内饰(3)以其两端之一装配在车身顶蓬内饰(1)端部上,后者这样规定一个连结或者覆盖区域进行覆盖。在图1上,中间件(5)用虚线显示。车身顶蓬(1)内饰端部(39)同样用虚线显示,因为它进入刚性内饰(3)下面。刚性内饰(3)端部(35)形成该两个内饰之间可见的连结线。该连接区域定义为两个内饰(1,3)的部分重叠区域,因而是其各自端部(39,35)之间的区域。按照本发明,一旦内饰(1,3)安置就位,在用户看来中间件(5)被完全遮掩。正如人们会看到的,该中间件延伸在两个内饰(1,3)的连接区域下面。它最好延伸在这两个工件之间连结线(35)的整个长度(或者几乎整个长度)下面。要提醒一下,一般,车身顶蓬内饰(1)是一个织物制成的的柔性件,而车身后侧板内饰(3)是一个织物覆盖聚丙烯制成的刚性件。车身顶蓬内饰(1)和车身后侧板内饰(3)之间的连接例如,是在汽车后窗玻璃(31)和后侧门开孔(33)之间进行的。可是支持件(5)在车身后侧板内饰(3)和车身顶蓬内饰(1)连接处的使用不应限制本发明的定义。事实上,这可以应用于车身顶蓬内饰与其他内饰件,诸如前柱或者中间柱内饰的连接,更一般地说所有内饰件的连接。可是正如在下文中将会看到的,本发明的实现意味着两个内饰中的至少一个是刚性的。
图2表示按照本发明中间固定件(5)的一个实施例。这指的最好是用塑料,例如,聚丙烯模制实现的刚性件。在我们的实施例中,该工件基本上是平的,并基本上形成平行六面体。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想其他形状,例如,采取U或C形的固定件(5)。固定件(5)用来放置在汽车结构和要固定的刚性内饰之间。这就是为什么它主要延伸在刚性内饰例如,车身后侧板内饰下面,最好在所述内饰的整个长度上。可是,我们将会看到,该中间固定件(5)可以伸展到车身后侧板内饰(3)以外,它固定成部分地处于力求与其连接的其他内饰件(1)下面。中间固定件(5)有一个底部(7),放置在汽车结构上并固定在那里。该固定可以非常简单地实现。中间件(5)设置得通过在该结构方向上凸出的形状(37)支持在该汽车结构上,并用至少一个触柱(9)维持在其位置上,同样允许预先保持该中间件(5)。接着,用法兰连接在该结构上。事实上,如图3所示,可以在中间固定件(5)与汽车结构的接触面上设置一些触柱(9)。这些触柱(9)的目的在于插入在汽车结构(或者车身)上形成的采取锁孔形式的挖空部分。这样一种固定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因而不再赘述。为了完成中间固定件(5)用螺杆互补固定保持位置。为此目的,支持件(5)至少有一个孔(11)允许该螺杆穿过。
人们理解,该中间固定件(5)均衡地固定在汽车结构上。使用这样一种中间件(5)的优点是,正如将要看到的,它允许掩盖固定在该结构上的系统,因为它全部被内饰(1,3)覆盖。因而在刚性内饰(3)上,即使在与该第二内饰(1)连结线的相反两端,也看不到螺杆。人们同样会理解,中间件(5)在汽车结构上的定位是固定和预定的,因而这意味着刚性内饰(3)同样有一个固定的位置。
按照本发明,中间固定件(5)还有使得第二内饰(1),或者车身顶蓬内饰相对于刚性内饰(3)或者车身后侧板内饰对准用的装置。这些对准装置最好包括至少一个突出物,例如,索引或阻挡触头(19),在汽车内部方向上延伸,并用来允许车身顶蓬内饰(1)的定位。为此目的,该触头(19)放置在该连接区域的水平上。该触头(19)最好放置在这两个内饰(1,3)之间的连接区域,而该触头(19)限制移动的内饰(1)有一个切口(27),触头(19)插入或放置在其中。该切口(27)可以定位在第二内饰(1)端部的边缘上,在与组成该连接的端部边缘相邻的边缘上,或在该内饰(1)端部具呈现孔的形状。该触头(19)充当挡块,并允许调整两个内饰(1,3)的侧向对准,以便保证其侧壁的连续性,并因而改善用户感受的质量。因而该阻挡在刚性内饰(3)的平面上进行,或者更准确地说在其壁部的平面上进行。触头(19)允许两个内饰(1,3)相对于组成该两个内饰(1,3)之间连接的两端边缘相邻的边缘对准。正如人们会理解的,该第二内饰(1),亦即车身顶蓬内饰,并不固定,因为该固定件(5)在这个阶段上只充当对准系统。图4举例说明车身顶蓬内饰(1)的定位。人们可以看到,该中间固定件(5)的阻挡触头(19)如何放置在切口(27)中,以便形成一个挡块,限制第二内饰(1),或者车身顶蓬内饰相对于中间件(5),因而相对于刚性内饰(3)的横向移动。该触头(19)最好挡住车身顶蓬内饰(1)沿着方向Z相对于汽车基点的位置。
按照本发明一个特征,该中间固定件(5)放置成在两个内饰(1,3)的连接区域下面伸展,而且最好在其两侧伸展。
按照本发明一个推荐的实施例,两个内饰(1,3)的连接在该中间件(5)上,在延伸在该连接区域全部或部分长度上的突出物(13)的水平上进行。在这种情况下,该触头(19)用作挡块,其高度超过突出物(13)的高度。该突出物(13)的尺寸确定得与刚性内饰(3)配合,以便通过固定装置保持第二内饰(1)的位置,因为这后者的端部设置得插入中间件(5)和刚性内饰(3)之间。换句话说,该突出物(13)与车身后侧板的刚性内饰(3)配合,以便保持处于夹心位置的车身顶蓬内饰(1)的位置。这就是为什么该突出物(13)最好延伸在该连接区域的整个长度上的原因。
但是,该中间件最好同样可以用作支持物,以便让电线束、天线束或者开顶排气管穿过。这时,该中间件(5)最好是平的,并在其底部(7)有一些保持电线束位置用的环箍(15)和/或一些保持开顶排气管位置用的环箍(17)。因而电缆和/或管子在所述中间件(5)和刚性内饰(3)之间穿过。由于安装进度表,就是说,由于固定件(5)在所述线束和管子之前安装,所以突出物(13)不能延续在该连接区域的整个长度上,而只能在一部分上延续,以便让所述线束和管子通过。该突出物(13)最好延伸在该两个内饰(1,3)之间连接区域长度的50%以上的一部分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同样可以设想,使电线束和管子在突出物(13)下面穿过,以便车身顶蓬内饰(1)和突出物(13)之间的接触面能够伸展到整个连接区域。这时安排在突出物(13)下面通过(未示出),这时呈现得就像是一个跨越电线束和管子的桥。
这时安装刚性内饰(3)。它们固定在中间件(5)上面,例如,用卡扣(clipsage)。这时,该固定件(5)有固定装置(21),能够与存在于内饰(3)内表面(看不见的)上的互补装置配合。例如,这些固定装置(21)由卡扣(clipsage)壳(21)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能考虑到,在允许刚性内饰(3)均衡地固定在该中间件(5)上的条件下,也可以采用其他所有固定系统。刚性内饰(3)传统的形状和该中间件(5)的固定装置和内饰(3)之间的配合允许确定该汽车结构和内饰(3)壁部之间,或者更准确地说,中间件的底部(7)或突出物(13)和刚性内饰(3)之间给出的距离。正如我们可以看见的,为了使第二内饰(1)处于夹层位置,或者为了让诸如电缆或管子等零件在刚性内饰(3)下面通过,该给出和定义的距离特别有用。
为了固定车身后侧板内饰(3),支持件(5)可以有一个凸缘(23),用作增强区域和用来加强刚度。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设想设置卡扣互补系统(25),加强侧向安全气囊展开时内饰的稳定性。正如人们看见的,该中间件(5)纵向延伸在刚性内饰(3)的整个长度上,并且每隔一定距离有一个卡扣壳,例如,共有5个。
可以看出,当刚性内饰(3)安装时在中间件(5)的水平上与第二内饰(1)搭接,更准确地说在固定件(5)突出物(13)的水平上实现内饰(1,3)的部分重叠。于是,第二内饰(1)在中间件(5)和车身后侧板内饰(3)这两个刚性件之间处于夹心位置。这个夹心位置允许保证车身顶蓬内饰(1)保持位置。此外,这两个内饰(1,3)之间的连接被硬化,这把连结线水平上内饰(1,3)之间间隙的出现或存在减到最小。
当第二内饰(1)是柔性时,该突出物(13)的尺寸最好确定得使中间件(5)和该刚性内饰(3)之间的距离略微小于柔性内饰(1)的厚度,以便将其压缩。这样,内饰(1,3)之间的间隙实际上为零。例如,用户不可能试图在那儿插入触头将其扩大。因而,该突出物(13)应该能够支持该压力而不变形。这就是为什么,正如在图3上可以看见的,它具有在其凹陷内表面的水平上用一系列纵向肋条(41)使该突出物(13)提高强度或加强刚度的优点。
正如人们理解的,该中间件(5)和该刚性内饰(3)形成一个颚骨、一个夹钳,使该第二内饰(1)不能活动。为了美学上的原因,该支持件(5)的阻挡触头(19)被这些刚性内饰(3)覆盖,使用户看不见。这样固定的装配件只出现两个内饰(1,3)之间的连接。把支持件(5)固定在汽车结构上的装置(9),或者把车身后侧板内饰(3)固定在固定件(5)的装置(21),或者还有对车身顶蓬内饰(1)索引的装置在用户看来都是被遮挡的。
应该指出,按照本发明的固定件(5)还可以充当支承。这在图5中举例说明,其中突出物(13)的尺寸确定得略微伸展在第二内饰(1)下面超过该连接区域。事实上,它允许确定内饰(1,3)和汽车结构(29)之间的间隔。具体地说,应该指出,由于固定件(5)突出物(13)的存在,柔软的车身顶蓬内饰(1)这时通过刚性结构维持与汽车结构(29)给定的距离。
这样实现的装配使得第一内饰(1)被闭锁在其位置上,而且不预先拆卸刚性内饰(3)就不再能够拆卸。
本发明不限于前面所描述的只作为示例给出的实施方式,而是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已经给出的定义的范围内能够设想的所有方案。具体地说,本发明不限于本发明在刚性内饰和柔性内饰连接的水平上的应用。它同样适用于两个刚性内饰的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具有这样的优点,即在第二内饰端部设置相对于其壁部轻度的凹处,允许该第二内饰插入固定在中间件上的刚性内饰下面,但仍保证两个内饰壁部之间的连续性。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将刚性内饰(3)固定在汽车结构(29)上的中间件(5),所述刚性内饰(3)用来以其两端之一装配在顶蓬内饰(1)的端部,顶蓬内饰(1)覆盖并这样规定一个连结区域,所述中间件(5)具有均衡地固定在汽车结构(29)上的装置,和固定在刚性内饰(3)上的装置(2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5)尺寸确定得使之伸展在该两个内饰(1,3)之间连接区域下面,以便一旦装配好,该顶蓬内饰(1)便插入所述中间件(5)和刚性内饰(3)之间,还在于,所述中间件(5)还有对准装置,用来使顶蓬内饰(1)相对于该刚性内饰(3)对准;
在中间件的延伸在两个内饰(1,3)的连接区域下面的部分上,中间件有一个突出物(13),其尺寸确定得与刚性内饰(3)配合,以便一旦装配好便通过固定插入所述突出物(13)和该刚性内饰(3)之间使顶蓬内饰(1)保持位置,该突出物(13)的尺寸确定得把与刚性内饰(3)的距离定义得略微小于顶蓬内饰(1)的厚度,使顶蓬内饰(1)被压缩在中间件(5)和刚性内饰(3)之间。
2.按照权利要求1的中间件(5),其特征在于,该对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作挡块的触头,所述触头定位于两个内饰(1,3)的连接区域中。
3.按照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的中间件(5),其特征在于,该对准装置允许该顶蓬内饰(1)相对于该刚性内饰(3)沿着与组成该两个内饰(1,3)之间连接的两端相邻的边缘对准。
4.按照权利要求1的中间件(5),其特征在于,该突出物(13)延伸在只有连接区域长度的一部分上,以便一旦装配好,便定义该中间件(5)和该顶蓬内饰(1)之间的通道,所述通道应该能够允许电缆和/或管子通过,该突出物(13)延伸在连接区域长度50%以上上面。
5.按照权利要求1或4的中间件(5),其特征在于,该突出物(13)的尺寸确定得使之在顶蓬内饰(1)下面伸展到略微超过该连接区域,以便用作顶蓬内饰(1)和汽车结构(29)之间的支承。
6.按照权利要求2的中间件(5),其特征在于,该触头的高度超过该突出物(13)的高度。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中间件(5),其特征在于,它基本上是平的而且在它的底部(7)有一些环箍(15,17),保持要在所述中间件(5)和刚性内饰(3)之间穿过的电缆和/或管子。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中间件(5),其特征在于,该中间件(5)的固定装置(21)允许用卡扣把刚性内饰(3)固定在所述中间件(5)上。
9.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中间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尺寸确定得用刚性内饰(3)或刚性内饰(3)和顶蓬内饰(1)的装配实现完全覆盖。
10.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中间件(5),其特征在于,它延伸在刚性内饰(3)的整个长度上,还在于中间件(5)的固定装置(21)以恒定的间隔设置在整个长度上,所述中间件(5)的纵向边缘中的一个有加强刚度用的增强件(23)。
11.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中间件(5),其特征在于,它用塑料模制而成。
12.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中间件(5),其特征在于,它用聚丙烯模制而成。
13.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中间件(5)在汽车刚性内饰(3)的固定上和所述刚性内饰(3)与柔性的顶蓬内饰(1)的连接上的应用。
14.刚性内饰(3)和顶蓬内饰(1)的装配固定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把按照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的中间件(5)固定在该汽车结构(29)上;
在该中间件(5)上安装和固定电缆和/或管子;
通过顶蓬内饰(1)端部与该中间件的对准装置的配合,把该顶蓬内饰(1)安置在该中间件(5)上;
把刚性内饰(3)固定在中间件(5)上,使得顶蓬内饰(1)的端部处于该中间件(5)和刚性内饰(3)之间的夹心位置。
15.一种车身顶蓬内饰(1),其特征在于,它在其两端中的至少一个与另一个汽车内饰(3)装配的一端有一个切口(27),能够与按照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的中间件(5)的对准装置配合。
CN201180032744.6A 2010-06-28 2011-05-25 汽车内饰中间固定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403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055129 2010-06-28
FR1055129A FR2961766B1 (fr) 2010-06-28 2010-06-28 Piece intermediaire de fixation de garniture de vehicule
PCT/FR2011/051180 WO2012001254A1 (fr) 2010-06-28 2011-05-25 Piece intermediaire de fixation de garniture de vehicu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0381A CN103140381A (zh) 2013-06-05
CN103140381B true CN103140381B (zh) 2016-01-20

Family

ID=43437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274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40381B (zh) 2010-06-28 2011-05-25 汽车内饰中间固定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585342B1 (zh)
CN (1) CN103140381B (zh)
FR (1) FR2961766B1 (zh)
WO (1) WO20120012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63051B1 (fr) * 2017-02-21 2021-09-10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Cadre de renfort pour garniture de pavillon integrant des languettes de fixation
EP3395617A1 (de) * 2017-04-25 2018-10-31 DURA Automotive Holdings U.K., Ltd. Zierteil mit integrierter antenne
CN111376844A (zh) * 2018-12-29 2020-07-07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车窗的饰条及饰条组件
FR3103757B1 (fr) 2019-11-28 2023-05-26 Psa Automobiles Sa Agencement de zone supérieure de custode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42493B1 (fr) 1995-12-19 1998-02-13 Peugeot Systeme de fixation sur un support d'un ensemble comprenant deux pieces notamment de garnitur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telle que la garniture de pied milieu de celui-ci
JP4427879B2 (ja) * 2000-08-11 2010-03-10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
JP2002362287A (ja) * 2001-06-11 2002-12-18 Honda Motor Co Ltd 乗員拘束装置
JP3866733B2 (ja) * 2004-04-27 2007-01-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乗員拘束装置
FR2888547A3 (fr) * 2005-07-13 2007-01-19 Renault Sas Agencement d'un element d'habillage sur un panneau de port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JP4837578B2 (ja) * 2007-01-23 2011-12-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配設構造
JP4903102B2 (ja) * 2007-09-10 2012-03-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85342B1 (fr) 2014-07-02
FR2961766A1 (fr) 2011-12-30
EP2585342A1 (fr) 2013-05-01
CN103140381A (zh) 2013-06-05
WO2012001254A1 (fr) 2012-01-05
FR2961766B1 (fr) 2014-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0381B (zh) 汽车内饰中间固定件
US20080258507A1 (en) System to establish a trim edge for a vehicle roof window
ES2322696T3 (es) Modulo de techo de vehiculo.
MX2007011004A (es) Bastidor para el techo de un vehiculo.
US8011709B2 (en) Trim panel attachment assembly with anti-rotation flange
CN103717453B (zh) 门内饰
RU125941U1 (ru) Боковой активный буфер с отрывными петлями, изготовленный выдувным формованием
CN102310820B (zh) 车辆用内装构件
US8870262B2 (en) Motor vehicle, in particular a passenger car
CN204921578U (zh) 卡接组件以及带有卡接组件的车顶饰条
CN106608166A (zh) 汽车用车门构造
US11135982B2 (en) Interior trim of a motor vehicle
ES2314966T3 (es) Panel embellecedor.
CN102910121B (zh) 车辆用车门装饰件
CN106476573A (zh) 用于固定车辆三角玻璃的结构
CN103781665A (zh) 用于车门的装饰板
CN104608707A (zh) 牌照架组件
US20090058147A1 (en) Roof module for a vehicle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therefor
US7621584B2 (en) Convertible top cover attachment system
CN102529877B (zh) 安全带的保持结构
US6742836B2 (en) Car body part and method of its production
CN109577591B (zh) 可更换装饰面的支撑结构
CN101468625B (zh) 车门装饰件安装构造
CN203430928U (zh) 连接系统、以及自定位紧固件
CN106166953A (zh) 仪表板的端部的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19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