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23317A - 血细胞计数装置及血细胞计数方法 - Google Patents

血细胞计数装置及血细胞计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23317A
CN103123317A CN2012104499325A CN201210449932A CN103123317A CN 103123317 A CN103123317 A CN 103123317A CN 2012104499325 A CN2012104499325 A CN 2012104499325A CN 201210449932 A CN201210449932 A CN 201210449932A CN 103123317 A CN103123317 A CN 1031233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container
lid
sample
whole blood
described sa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4993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23317B (zh
Inventor
喜多川信宏
尾黑昌彦
藤井耕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sme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ysme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smex Corp filed Critical Sysmex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23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33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233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33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483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87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of liquid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9Bloo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483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87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of liquid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9Blood
    • G01N33/4915Blood using flow cel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79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with means for piercing stoppers or septu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2015/1006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for cytolog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2035/00465Separating and mixing arrangements
    • G01N2035/00524Mixing by agitating sample carrie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c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血细胞计数装置和血细胞计数方法,通过该血细胞计数装置和血细胞计数方法能够在吸移全血样本前顺利除去附着在盖内侧的全血样本。一种血细胞计数装置,包括:样本搅拌部件,活动样本容器并搅拌样本容器中的全血样本;样本吸移部件,在样本搅拌部件进行了搅拌后,用吸管穿透样本容器的盖并吸移样本容器中的全血样本;检测部件,对样本吸移部件吸移的全血样本中所含有的血细胞进行计数;施力部件,在样本搅拌部件进行了搅拌后,在所述样本容器处于立起的状态下向所述样本容器施力,使附着在所述盖上的全血样本从所述盖脱离。以此从盖上除去样本。

Description

血细胞计数装置及血细胞计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全血样本中所含有的血细胞进行计数的血细胞计数装置及血细胞计数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已知有一种血细胞计数装置,在该血细胞计数装置中,使吸管穿透用于密封有装全血样本的样本容器的盖(cap),从样本容器吸移全血样本,并对所吸移的全血样本中所含有的血细胞进行计数。全血样本中所含有的血细胞成份经过放置后会沉淀,所以在吸移全血样本前必须搅拌样本容器,使样本容器内的全血样本的浓度均匀。此时,样本容器由用户通过手工操作来搅拌,或者是用血细胞计数装置内配备的搅拌构件在血细胞计数装置内进行搅拌。
特开(日本专利专利公开)2002-71699号中公开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具有用于搅拌装有全血样本的样本容器的构件。此装置具有水平设置的轴、能够沿着轴的圆周方向旋转的转头、以及设置在转头的前端并从两侧夹持样本容器的拣拾构件。在该装置中,通过拣拾构件夹持直立的样本容器的中间位置,让转头在轴的圆周方向旋转360度,以夹持部分为支点使样本容器旋转一周,搅拌样本容器内的全血样本。
然而,用上述方法搅拌全血样本的话,有时会有一部分全血样本残留在样本容器的盖的内侧。在此状态下用吸管穿透盖的话,粘附在盖内侧的全血样本可能会向外冒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范围只由后附权利要求书所规定,在任何程度上都不受这一节发明内容的陈述所限。
因此,本发明提供以下:
(1)一种血细胞计数装置,包括:样本搅拌部件,通过移动样本容器来搅拌所述样本容器中的全血样本;样本吸移部件,在所述样本搅拌部件进行搅拌后,通过吸管穿透所述样本容器的盖来吸移所述样本容器中的全血样本;检测部件,对所述样本吸移部件吸移的全血样本中所含有的血细胞进行计数;施力部件,在所述样本搅拌部件进行搅拌后,在所述样本容器直立的状态下向所述样本容器施力,使附着在所述盖上的全血样本从所述盖脱离。
(2)根据(1)所述的血细胞计数装置,其中:所述施力部件向所述样本容器施力,以此使所述样本容器移动,并向附着在所述盖的内侧的全血样本施加脱离所述盖的力。
(3)根据(2)所述的血细胞计数装置,其中:所述施力部件向所述样本容器施力,以此使所述样本容器向与所述样本容器较长一侧的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移动。
(4)根据(3)所述的血细胞计数装置,其中:还具有样本容器支撑部件,该样本容器支撑部件在至少使样本容器的头部能够摇晃的状态下支撑所述样本容器并使所述样本容器处于立起状态;在所述样本容器支撑部件支撑着所述样本容器的状态下,所述施力部件向所述样本容器施加与所述样本容器较长一侧的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的力。
(5)根据(4)所述的血细胞计数装置,其中:所述施力部件包括辊子和加力部件,所述辊子接触所述样本容器的外周面,并使所述样本容器在平行于所述样本容器较长一侧的方向的轴的周围旋转,所述加力部件在所述样本容器能够旋转的状态下将所述样本容器推向所述辊子,所述辊子的外周面距所述辊子的转轴的距离是不固定的;所述施力部件在所述辊子接触所述样本容器的外周面的状态下至少使所述辊子旋转一圈。
(6)根据(5)所述的血细胞计数装置,其中:所述辊子包括设置在所述辊子的外周面且与所述辊子的转轴的距离呈台阶状变化的台阶状起伏,当所述样本容器通过该阶台阶起伏时,所述样本容器向与所述样本容器较长一侧的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移动。
(7)根据(5)所述的血细胞计数装置,其中:还具有条形码读码器,在使所述样本容器在平行于所述样本容器较长一侧的方向的轴的周围旋转的同时,该条形码读码器读取所述样本容器上带有的条形码;所述条形码读码器通过所述辊子旋转所述样本容器并读取所述条形码。
(8)根据(7)所述的血细胞计数装置,其中:所述条形码读码器实施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第一步骤是使所述辊子的外周面接触所述样本容器的外周面,以第一速度旋转所述样本容器并同时读取所述条形码的步骤;第二步骤是以大于所述第一速度的速度旋转所述样本容器,并除去附着在所述盖的内侧的全血样本的步骤。
(9)根据(4)所述的血细胞计数装置,其中:所述样本容器接触所述样本容器支撑部件,以此来限制所述样本容器的移动。
(10)根据(5)所述的血细胞计数装置,其中:所述样本容器接触所述辊子的外周面,以此来限制所述样本容器的移动。
(11)根据(1)所述的血细胞计数装置,其中:还具有运送部件,该运送部件以直立状态安放由样本搅拌部件搅拌了全血样本后的所述样本容器并将其运送到所述样本吸移部件的吸移位置;所述施力部件在所述运送部件的所述样本容器的运送路线上的一定位置向所述样本容器施力。
(12)根据(1)所述的血细胞计数装置,其中:还具有盖检测部件,该盖检测部件用于检测出样本容器的特定的盖;所述施力部件向所述盖检测部件检测出所述特定的盖的样本容器施力,对所述盖检测部件没有检测出所述特定的盖的样本容器不施力。
(13)根据(12)所述的血细胞计数装置,其中:所述盖检测部件包括用于检测出样本容器所带有的盖的颜色的颜色传感器,根据所述颜色传感器检测出的颜色是否与所述特定的盖的颜色相对应来检测出样本容器的盖是否为特定的盖。
(14)根据(1)所述的血细胞计数装置,其中:在所述吸管的外侧面上沿所述吸管较长一侧的方向形成了沟槽,该沟槽用于使所述样本容器内的压力与所述样本容器外部的压力相等。
(15)一种血细胞计数装置,包括:样本吸移部件,通过吸管穿透样本容器的盖来吸移样本容器内的全血样本;检测部件,对所述样本吸移部件吸移的全血样本中所含有的血细胞进行计数;施力部件,在所述样本吸移部件进行吸移前,在所述样本容器立起的状态下向所述样本容器施力,使附着在所述盖上的全血样本从所述盖脱离。
(16)一种血细胞计数方法,包括:搅拌步骤,通过移动样本容器来搅拌所述样本容器中的全血样本;施力步骤,在所述样本容器立起的状态下向所述样本容器施力,使所述样本容器的盖上附着的全血样本从所述盖脱离;吸移步骤,通过吸管穿透所述样本容器的所述盖来吸移所述样本容器内的全血样本;检测步骤,对所述吸移步骤中吸移的全血样本中所含有的血细胞进行计数。
采取上述(1)所述的结构,即使因为全血样本的搅拌作业而使全血样本附着到盖的内侧,由于在吸移全血样本之前会通过施力部件除去附着在盖的内侧的全血样本,因此,即使在进行吸移时吸管穿透了盖,也不会有全血样本从穿透孔漏出到盖的上部。
通过上述(2)的结构,移动样本容器,以此向附着在盖内侧的全血样本施加脱离盖的力。
通过上述(4)的结构,通过施力部件施加作用力,以此移动样本容器并使其头部晃动,向附着在盖内侧的全血样本施加脱离盖的作用力。以此可以顺利地使附着在盖内侧的全血样本从盖脱离。
通过上述(5)的结构,施加到盖内侧附着的全血样本的力是摆动产生的惯性力和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因此可以更加顺畅地从盖内侧除去全血样本。
通过上述(6)的结构,当台阶状起伏到达样本容器时,可以使样本容器急剧移动,从而可以顺利地除去全血样本。
通过上述(7)的结构,不必另行设置用于除去全血样本的辊子,因此可以简化施力部件的结构。
通过上述(8)的结构,可以一边适当地读取条形码,一边顺畅地除去全血样本。
通过上述(9)的结构,以一定速度移动的样本容器的移动会骤然停止,因此,发生该停止时,能够向附着在盖内侧的全血样本施加巨大的力。以此可以有效地除去全血样本。
通过上述(11)的结构,可以避免以下情况:对不需要除去样本的样本容器多余地进行除去样本的操作。
通过上述(12)的结构,不带盖的样本容器不进行除去样本的操作,因此,可以避免以下情况:对不带盖的样本容器施力,并造成全血样本从样本容器的上部飞出来。
通过上述(14)所涉及的血细胞计数装置除去附着在盖内侧的全血样本,因此,即使吸管穿透了盖,也能够防止全血样本从沟槽漏出到外部。
通过上述(15)所涉及的血细胞计数装置,即使在搅拌全血样本时盖内侧粘上了全血样本,也可以在吸移全血样本之前从盖内侧除去全血样本,因此,即使吸管在样本吸移时穿透了盖,也不会有全血样本从穿孔处漏到盖的上部。
通过上述(16)的方式,可以获得与上述(1)同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中的血细胞计数装置的外观斜视图;
图2为实施方式中的样本容器、密封样本容器的盖、以及样架的结构示图;
图3为从上俯视实施方式的运送单元和测定单元时的结构平面图、以及样本容器托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方式中的样本容器的搅拌作业、样本容器放置到样本容器拖柄的放置作业、以及特定盖的检测作业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方式中的夹持单元的结构图;
图6为实施方式中的条形码单元的结构图;
图7为实施方式中的条形码单元的作业示图;
图8为实施方式中的穿刺针的结构图;
图9为实施方式中的运送单元和测定单元的结构图;
图10为实施方式中的信息处理单元的结构图;
图11为实施方式中的测定单元的作业流程图;
图12为变更例中的血细胞计数装置的外观斜视图;
图13为变更例中的测定单元的作业流程图;
图14为变更例中的测定单元的作业流程图;
图15为变更例中的辊子的结构图;
图16为变更例中的辊子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用在对全血样本中所含有的血细胞进行计数的血细胞计数装置中。
下面参照附图就本实施方式中的血细胞计数装置进行说明。
图1是血细胞计数装置1的外观斜视图。本实施方式中的血细胞计数装置1包括运送单元2、测定单元3和信息处理单元4。
运送单元2配置在测定单元3的前面,具有右台21、左台22、以及连接右台21和左台22的架运送部件23。右台21和左台22能够收纳具有10个安放部件的样架L。
图2(a)~(c)分别是样本容器T、橡胶制成的盖CP、以及样架L的结构示图。
参照图2(a),样本容器T是由具有透光性的玻璃或合成树脂制成的管状容器,上端有开口。样本容器T的外侧面贴有条码标签BL1。条码标签BL1上印刷有条形码,该条形码包含能够识别各个样本的样本ID。样本容器T盛放着采自患者的全血样本,上端的开口用橡胶制成的盖密封着,后述穿刺针32能够穿透该橡胶制成的盖。
图2(b)是盖的一例的示图。图2(b)中显示的是用通过盖的中心轴的平面将盖剖开后的剖面。
参照图2(b),例示中的盖CP有圆柱形的头部CP1和圆柱形的主体CP2。头部CP1的上面有圆形的凹部CP3,主体CP2的下面有圆柱形的凹部CP4。此外,凹部CP4的内侧面的一定深度的位置上有环形的突部CP5。盖CP的形状以中心轴对称。
如图2(b)所示,这种盖CP的凹部CP4很深,并且在一定深度的位置上形成了环形的突部CP5。因此,用这种盖CP密封样本容器T时,全血样本容易因为后述搅拌作业残留在盖CP的内侧,也就是凹部CP4的底部。
密封样本容器T时也可以使用图2(b)所示的盖CP以外的盖。盖CP以外的盖可以是内侧的凹部浅而宽等,与盖CP相比,其形状不易使全血样本残留在盖内侧。此外,图2(b)所示的盖CP为乳白色,能够凭借颜色与其他盖区识别开来。下面将图2(b)所示的盖CP称为“特定盖CP”。
参照图2(c),样架L上形成有能够垂直安放样本容器T的安放部件L01~L10。样架L后方的侧面贴有条形码标签BL2。条形码标签BL2上印刷有包含架ID在内的条形码。
返回图1,运送单元2收纳用户放在右台21的样架L。运送单元2运送右台21所收纳的样架L,并将样架L运送到架运送部件23的一定位置,使样本容器T供应到测定单元3。此外,运送单元2运送架运送部件23上的样架L,并将其回收到左台22。
在测定单元3中,当样本容器T被放置到架运送部件23的一定位置后,用手部件F15a、F15b(参照图3)从样架L取出此样本容器T,并将其运送到测定单元3内部。在测定单元3中,在测定单元3内部测定此样本容器T中所装有的全血样本,并对全血样本中所含有的血细胞进行计数。测定完成后,测定单元3再将此样本容器T送回原来的样架L的安放部件。
信息处理单元4具有输入部件41和显示部件42。信息处理单元4通过通信网络与运送单元2、测定单元3、以及主计算机(无图示)进行了可通信连接。信息处理单元4控制运送单元2和测定单元3的作业,根据测定单元3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传送至主计算机。
图3是从上俯视运送单元2和测定单元3时的平面结构图。另外,右台21、左台22、以及架运送部件23的一定位置上配置有用于检测出样架L和样本容器T的各种传感器,这些传感器的图示省略。
右台21中设置有架送入构件21a,该架送入构件21a用于将样架L送入架运送部件23的右端位置。此外,测定单元3中,在架运送部件23的运送路线上的读取位置P1上设置有包括读取样本容器T的条形码标签BL1的条形码读码器B1a在内的条形码单元B1。此外,在测定单元3中,在架运送部件23的运送路线上的取入位置P2还设置有用于从样架L向上抽出样本容器T的手部件F15a、F15b。手部件F15a、F15b从前后方向夹持住样本容器T的头部(盖),并向上抽出样本容器T,左右摇晃抽出的样本容器T,以此搅拌样本容器T内的全血样本。
另外,手部件F15a、F15b构成了后述夹持单元F的一部分。夹持单元F的结构随后参照图5加以说明。
在取入位置P2的附近设置有颜色传感器单元CS,该颜色传感器单元用于检测出样本容器T上安装的盖是否为特定盖CP。颜色传感器单元CS具有发出白色光的白色光源和颜色传感器。白色光源从夹持盖的手部件F15a和F15b之间向盖照射白色光。颜色传感器从手部件F15a和F15b之间检测出白色光照射下的盖的颜色,并输出表示红色、蓝色、绿色的亮度等级的数据。
测定单元3中还设置有样本容器运送部件31,该样本容器运送部件31用于将手部件F15a、F15b抽出的样本容器T运送到测定单元3内。样本容器运送部件31具有样本容器托柄H、以及在点划线所示范围内向前后方向运送样本容器托柄H的运送构件(无图示)。
图3(b)为样本容器托柄H的结构图。样本容器托柄H具有由圆柱形的孔构成的容器收纳部件H1,在此容器收纳部件H1的X坐标正侧有缺口H2,该缺口H2向外部开放容器收纳部件H1。设置缺口H2的目的是用后述条形码单元B2读取样本容器T的条形码标签BL1。容器收纳部件H1的底部有球面状凹陷的设置面H3。
容器收纳部件H1的直径大于样本容器T的直径。样本容器T从上方插入容器收纳部件H1,以此,样本容器T在留有一定间隙的状态下被托柄H支撑着。此时,样本容器T的底面放置在球面状的设置面H3上。由此,样本容器T的底部向X-Y平面的平行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由于容器收纳部件H1的直径大于样本容器T的直径,因此,样本容器T在容器收纳部件H1的上端位置能够向X-Y平面的平行方向移动。因此,样本容器T在被样本容器托柄H支撑的同时,头部可以摇动。
图4为从样本容器T的搅拌作业到盖的颜色检测作业的示意图。在图4(b)、(c)中,为方便起见,通过以下剖面图显示样本容器托柄H:以通过中心轴且与X-Z平面平行的平面进行剖切而形成的剖面图。
手部件F15a、F15b从样架L抽出样本容器T后,如图4(a)所示,手部件F15a、F15b以转轴F11为轴向与X-Z平面平行的逆时针方向旋转120度。然后,手部件F15a、F15b以转轴F11为轴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以上作业反复数次。以此,样本容器T被活动且使得其底部高过头部,样本容器T内的全血样本得到充分搅拌。此外,如此摇晃样本容器T直至样本容器T成为颠倒状态的话,即使样本容器T又恢复到了直立状态,因为盖的形状和全血样本的粘性,有时全血样本会残留在盖的内侧。
上述搅拌作业完成后,如图4(b)、图4(c)所示,手部件F15a、F15b向下方(Z坐标负方向)移动,样本容器T收纳至样本容器托柄H的容器收纳部件H1中。在此状态下,手部件F15a、F15b暂时放开对样本容器T的夹持,样本容器T的底面放置在设置面H3上,然后,手部件F15a、F15b再次夹持住样本容器T的头部。在此状态下,白色光从颜色传感器单元CS的白色光源照射到样本容器T的盖上,盖的颜色被颜色传感器检测出来。在手部件F15a、F15b夹持着头部的状态下照射白色光源,因此可以避免在样本容器T倾斜的状态下进行颜色检测作业并造成检测错误。
如此,盖的颜色检测作业结束后,手部件F15a、F15b放开对样本容器T的夹持,手部件F15a、F15b向上方(Z坐标正方向)移动。以此,样本容器托柄H便能够向后方移动。
返回图3(a),在测定单元3中,在样本容器运送部件31的运送路线上的读取位置P3上设置有包括读取样本容器T的条形码标签BL1的条形码读码器B2a在内的条形码单元B2。此外,在测定单元3中,在架运送部件23的运送路线的吸移位置P4上配置有从样本容器T吸移全血样本的穿刺针32。
在取入位置P2,由样本容器托柄H支撑着的样本容器T被运送到读取位置P3后读取条形码标签BL1。随后,样本容器T被运送到吸移位置P4。在吸移位置P4,穿刺针32刺入样本容器T上安装的盖内,由穿刺针32从样本容器T吸移全血样本。所吸移的全血样本在测定单元3内的测定部件(无图示)进行测定。
另外,在读取位置P3读取条形码标签BL1时,如后所述,在条形码单元B2中适当进行除去盖内侧附着的全血样本的处理。
在吸移位置P4吸移完全血样本后,样本容器托柄H向前移动,样本容器T再次被放置到取入位置P2。在取入位置P2,手部件F15a、F15b向上方抽出样本容器T。在此状态下,样本容器托柄H向后方移动,然后,手部件F15a、F15b向下方(Z坐标负方向)移动。由此,样本容器T返回到位于架运送部件23的样架L的原来的安放部件。
如此,当样架L上安放的所有样本容器T的全血样本的测定都已经结束后,样架L被送到架运送部件23的左端位置。然后,由架推出构件23a将样架L推到左台22的后方位置。被放置在左台22的后方位置的样架L由架送出构件22a运送到左台22的前方。
图5为从样架L抽出样本容器T的夹持单元F的结构图。图5(a)是从上侧(向Z坐标负方向)俯视夹持单元F时的平面图,同图(b)是从右侧(向X坐标正方向)看夹持单元F时的侧面图。
参照图5(a)、(b),夹持单元F具有支撑体F10和基座F20。支撑体F10上安装有转轴F11、气缸F12、支撑板F13和F14、手部件F15a和F15b、轴F16、以及弹簧F17。
支撑体F10由基座F20支撑着且能够在转轴F11的周围旋转。转轴F11固定在支撑体F10的凸缘部分F10a、F10b上。转轴F11的一端被基座F20的凸缘部分F20b支撑着且能够旋转,另一端固定在基座F20上所安装的步进电机F18的驱动轴上。步进电机F18驱动后,支撑体F10在转轴F11的周围旋转,气缸F12、支撑板F13和F14、手部件F15a和F15b、轴F16、弹簧F17与此一体地旋转。
转轴F11上穿插有图3(a)所示的手部件F15a和F15b。手部件F15a能够随着转轴F11移动。手部件F15a和F15b上分别固定有支撑板F14、F13。支撑板F13固定在支撑体F10上所安装的轴F16上。支撑板F14连接着从气缸F12突出来的轴F12a。轴F16穿过支撑板F14的孔。气缸F12向Y坐标方向移动轴F12a。气缸F12驱动后,其驱动力通过轴F12a和支撑板F14传递给手部件F15a,手部件F15a沿着转轴F11移动。
弹簧F17的两端固定在支撑板F13、F14上。弹簧F17通过伸长作用向Y坐标负方向推支撑板F14。步进电机F18设置在基座F20上。如上所述,步进电机F18的驱动轴上固定有转轴F11的Y坐标方向的一端顶部。
测定单元3的内壁33a上设置有滑轮F21a、F21b,该滑轮F21a、F21b能够以Y坐标为中心转动,这就是向Z坐标方向移动基座F20的结构。内壁33a上设置有步进电机F23和导向部分33b。滑轮F21a设置在步进电机F23的轴上,且能够以Y坐标为中心旋转。传送带F22挂在滑轮F21a、F21b上,基座F20固定在传送带F22上。基座F20上设置有接受部件F24。由此,基座F20便能够通过接受部件F24沿着导向部分33b向Z坐标方向移动。
从图5(a)、(b)所示状态起,气缸F12逆着弹簧F17向Y坐标正方向移动轴F12a时,手部件F15a沿着转轴F11向Y坐标正方向移动。以此,位于手部件F15a、F15b之间的样本容器T的头部(盖)被手部件F15a、F15b夹持住。另一方面,在盖被手部件F15a、F15b夹持的状态下,气缸F12将轴F12a向Y坐标负方向移动时,手部件F15a被放置到该图(a)的位置,松开对盖的夹持。
步进电机F18驱动后,转轴F11以Y坐标为中心旋转,手部件F15a、F15b与支撑体F10一起以Y坐标为中心旋转。此外,步进电机F23驱动后,传送带F22移动,基座F20向Z坐标方向移动。
于是,如上参照图4所做的阐述,夹持单元F从样架L抽出样本容器T,并颠倒搅拌样本容器T。此外,夹持单元F将颠倒搅拌结束后的样本容器T放置到样本容器托柄H,将完成测定的样本容器T从样本容器托柄H抽出,并放回样架L的原来的安放位置。
图6为条形码单元B2的详细结构图。另外,条形码单元B1与条形码单元B2相比,不同之处仅仅是辊子B21上没有形成缺口B21a,在此省略其说明。
图6(a)是从上俯视辊子B11和辊子B21附近时的平面图,该图(b)为从后侧(向Y坐标负方向)看条形码单元B2时的侧面图。
参照图6(a)、(b),条形码单元B2具有支撑体B10、支撑体B20、以及基座B30。支撑体B10上安装有两个辊子B11、轴B15、以及遮光板B18。支撑体B10由导向部分(无图示)支撑着并且能够向X坐标方向移动,该导向部分(无图示)设置在基座B30上且向X坐标方向延伸。基座B30固定在测定单元3内。基座B30上设置有滑轮B13a和B13b、步进电机B14、上述条形码读码器B2a、以及用于支撑由发光部件和受光部件构成的透过型传感器B31的传感器座B32。设置传感器座B32时使其从基座B30的X-Z平面的平行的侧面向Y轴正方向突出。
两个辊子B11被支撑体B10支撑并且能够以Z坐标为中心旋转。传送带B12挂在滑轮B13a、B13b上。滑轮B13a设置在步进电机B14的轴上且能够以Z坐标为中心旋转。滑轮B13b设置在基座B30上且能够以Z坐标为中心旋转。通过驱动步进电机B14使传送带B12在滑轮B13a和B13b的周围移动。
轴B15上有支撑部件B16和弹簧B17穿过。支撑部件B16能够沿着轴B15向Y坐标方向移动一定的幅度。支撑部件B16上有边缘部分B16a,边缘部分B16a固定在传送带B12上。弹簧B17通过其伸长作用向X坐标正方向推动支撑部件B16。
在此,传送带B12在滑轮B13a和B13b的周围移动时,包括边缘部分B16a在内的支撑部件B16沿X坐标方向移动。边缘部分B16a向X坐标负方向移动,则支撑部件B16向X坐标负方向推挤弹簧B17,支撑体B10向X坐标负方向移动。另一方面,边缘部分B16a向X坐标正方向移动,则支撑部件B16向X坐标正方向推挤与X坐标正方向一侧的Y-Z平面平行的支撑体B10的侧面,由此,支撑体B10向X坐标正方向移动。
遮光板B18上有遮光部件B18a、B18b,该遮光部件B18a、B18b是与Y坐标垂直的平面。支撑体B10向X坐标方向移动,则遮光部件B18a、B18b移动至传感器B31的发光部件和受光部件之间的位置。当条形码读码器B2a移动到对象样本容器T的正面(X坐标正方向)时,如图6(a)、(b)所示,从遮光部件B18a位于传感器B31的发光部件和受光部件之间的状态开始,支撑体B10向X坐标负方向移动。
如此,支撑体B10向X坐标负方向移动,则两个辊子B11接触样本容器T的侧面。此时,支撑部件B16随着传送带B12的运动一边压缩弹簧B17一边向X坐标负方向移动,但是支撑体B10不会继续向X坐标负方向移动。因此,当支撑部件B16移动了一定的幅度时,如果遮光部件B18b不在传感器B31的发光部件和受光部件之间,则可以知道样本容器托柄H上安放有样本容器T。
另一方面,当样本容器托柄H上没有安放样本容器T时,支撑体B10向X坐标负方向移动一定幅度后,遮光部件B18b将会位于传感器B31的发光部件和受光部件之间。由此便可以知道样本容器托柄H上没有安放样本容器T。
用于驱动支撑体B10的构件具有上述结构,因此,当支撑体B10向X坐标方向移动时,根据从步进电机B14获得的支撑部件B16的移动幅度、以及传感器B31的输出信号便能够检测出位于条形码读码器B2a正面的样本容器托柄H中有无样本容器T。当检测出安放有样本容器T时,条形码读码器B2a读取样本容器T的样本ID。
参照图6(b),支撑体B20上安装有辊子B21、轴B22、以及滑轮B24b。支撑体B20通过螺丝固定在基座B30上。
辊子B21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缺口B21a。在此缺口B21a中,在辊子B21旋转时先到达样本容器T的一端的边缘向辊子B21的中心方向急剧下落。也就是说,缺口B21a的边缘向辊子B21的中心呈台阶状凹陷。缺口B21a的相反一端的边缘为曲面且圆滑地连接到辊子B21的外周面。
辊子B21上有向Z坐标方向贯穿的孔。轴B22穿过此孔并支撑着辊子B21。轴B22的两端由支撑体B20支撑着并且能够以Z坐标为中心旋转。传送带B23挂在滑轮B24a、B24b上。滑轮B24a设置在步进电机B25的轴上且能够以Z坐标为中心旋转,滑轮B24b设置在支撑体B20和轴B22上且能够以Z坐标为中心旋转。步进电机B25设置在基座B30上。
用于驱动辊子B21的构件具有如上结构,因此,通过驱动步进电机B25使传送带B23在滑轮B24a、B24b的周围移动。以此,轴B22和辊子B21以Z坐标为中心旋转。
在进行条形码读取作业时,样本容器托柄H移动到条形码单元B2正面的读取位置P3后,步进电机B14驱动,支撑体B10向X坐标负方向移动。此时,如果样本容器托柄H中支撑有样本容器T的话,两个辊子B11接触样本容器T的侧面,样本容器T被两个辊子B11和辊子B21夹持住。在此状态下,再驱动步进电机B14,则弹簧B17的作用力将两个辊子B11推压向样本容器T的侧面。然后,步进电机B14停止,然后驱动步进电机B25。由此,辊子B21旋转,被二个辊子B11和辊子B21夹持着的样本容器T也旋转。在此状态下,条形码读码器B2a读取样本容器T上所粘贴的条形码标签BL1。
图7为辊子B21旋转时条形码单元B2的作业示意图。图7(a)~(c)显示的是辊子B21位于各旋转位置时样本容器T和辊子B11的状态,图7(d)~(f)分别显示的是辊子B21位于图7(a)~(c)所示的旋转位置时样本容器T的状态。另外,为方便起见,在图7(d)~(f)中通过以下剖面图显示样本容器托柄H:用通过中心轴且与X-Z平面平行的平面进行剖切所得出的剖面图。
当辊子B21位于图7(a)的旋转位置时,样本容器T如图7(d)所示,处于直立状态。此时,样本容器T接触缺口B21a以外的辊子B21的外周面,且两个辊子B11推压样本容器T的X坐标正方向一侧的侧面。在此状态下,辊子B21向顺时针方向旋转驱动。于是,样本容器T随着辊子B21的旋转在较长一侧的方向的轴的周围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从图7(a)所示状态开始,辊子B21继续旋转,如图7(b)所示,当辊子B21的缺口B21a到达样本容器T的位置时,样本容器T的头部受到辊子B11的推压,向X坐标负方向位移。此时,缺口B21a圆周方向右侧一端的边缘向辊子B21的中心方向急剧下落,因此,样本容器T的头部在辊子B11的作用力下,也就是在图6(a)、(b)所示弹簧B17的作用力下迅速地向X坐标负方向移动。在此,如上所述,样本容器T在头部可摇晃的状态下被样本容器托柄H支撑着,因此,如图7(e)所示,其从直立状态向右倾斜移动。通过此移动,在样本容器T中,图7(e)虚线的圆圈包括的部分撞击到样本容器托柄H的容器收纳部件H1的上端边缘,以此给样本容器以冲击。
由于上述图4(a)所示的搅拌作业而导致全血样本附着在盖CP的内侧时,在图7(e)虚线圆圈所示位置上,样本容器T的移动突然受到限制,因此附着在盖CP内侧的全血样本被施加了脱离盖CP的作用力。全血样本在此力的作用下从盖CP的内侧落入样本容器T内。此外,在图7(e)的状态下,辊子B21没有接触样本容器T的外周面,因此样本容器T的旋转处于中断状态。
此外,当盖CP内侧附着有全血样本时,在图7(b)的步骤中,同样地向附着在盖CP内侧的全血样本施加脱离盖CP的力。即,在图7(b)的步骤中,样本容器T被辊子B11推挤着并迅速位移,因此,对附着在盖CP内侧的全血样本来说,这种位移会向其施加与样本容器T的位移方向相反方向的力。因此,此时附着在盖CP内侧的全血样本有望在某种程度上落入样本容器T内。
之后,辊子B21继续旋转,如图7(c)所示,辊子B21的缺口B21a超过样本容器T的位置后,如图7(f)所示,样本容器T再次恢复到直立状态。然后,随着辊子B21的旋转,样本容器T再次开始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此,样本容器T的旋转的开始和停止不断重复,以此附着在盖CP内侧的全血样本被赋予了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和旋转停止产生的惯性。
另外,如后所述,在读取条形码标签BL1时,辊子B21低速旋转,以使得条形码标签BL1的读取作业能够适当进行,在从盖CP除去全血样本的作业中,辊子B21高速旋转,以便能够从盖CP内侧除去全血样本。在辊子B21低速旋转时,条形码读码器B2a通过样本容器托柄H的缺口H2读取样本容器T上粘贴的条形码标签BL1。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得辊子B21中没有形成缺口B21a的外周面的周长比样本容器T的外表面的周长的2倍略长一些。因此,当辊子B21旋转一周后,样本容器T在直立状态下至少旋转2周。因此,在样本容器T以直立状态旋转2周的过程中,条形码读码器B2a能够适当地读取条形码标签BL1。
图8(a)、(b)分别是从侧面、从下面看穿刺针32的下端时的放大图。图8(c)为穿刺针32的主体部分的结构图。图8(d)为穿刺针32的吸移作业的示图。
穿刺针32内部沿上下方向设置有吸移路径32a。吸移路径32a在穿刺针32的下端附近向左弯曲,并通过开口32b向外部开放。穿刺针32的下端设置有在Y-Z平面对称的二个切口32c。穿刺针32的下端因为二个切口32c形成尖锐的形状。穿刺针32的结构如上,因此,如图8(d)所示,当穿刺针32从样本容器T的上侧下降时,穿刺针32的下端能够刺破盖并进入样本容器T内部。
如图8(c)所示,穿刺针32的X坐标负方向一侧的侧面设置有向较长一侧的方向延伸的沟槽32d、32e。用X-Y平面的平行面剖开穿刺针32时,沟槽32d、32e的形状为向穿刺针32的中心方向凹陷的V字形。上述沟槽32d、32e的作用如图8(d)所示,当用穿刺针32刺破样本容器T的盖时,使样本容器T的内部与外部连通,将样本容器T内的压力减为大气压。
样本容器T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这是因为,样本容器T内盛放全血样本后要将盖子安装到样本容器T上,在将盖子盖在样本容器T的头部并向内塞时,空气会被压缩。如果在样本容器T内的压力比较高的情况下吸移全血样本,则全血样本的吸移量将变得不稳定。通过沟槽32d、32e将如上升高的样本容器T内的压力如上所述减压到大气压,确保样本吸移时的定量精确度。然而,沟槽32d、32e通过盖时,样本容器T内的空气会顺着沟槽32d、32e流动到外部,因此,当盖内侧有全血样本残留时,全血样本会和空气一起通过沟槽32d、32e漏到外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后所述,在穿刺针32刺穿盖之前,对残留在盖内侧的全血样本进行适当的去除处理,因此,可以防止穿刺针32刺穿盖时全血样本通过沟槽32d、32e漏到外部。
图9为运送单元2和测定单元3的结构图。
运送单元2具有驱动部件201、传感部件202、条形码单元B1、以及通信部件203。
驱动部件201包括在运送单元2内部运送样架L的构件,传感部件202包括在运送单元2内的各位置检测出样架L的传感器。条形码单元B1如上所述,包括条形码读码器B1a。
通信部件203与信息处理单元4进行了可通信连接。运送单元2内的各部分通过通信部件203接受信息处理单元4的控制。运送单元2内的各部分输出的信号通过通信部件203传送至信息处理单元4。
测定单元3具有吸移部件301、试样制备部件302、检测部件303、驱动部件304、传感部件305、条形码单元B2、以及通信部件306。
吸移部件301包括通过穿刺针32吸移样本容器T内的全血样本的构件。试样制备部件302包括反应室,在各反应室内混合搅拌所吸移的全血样本、稀释液,必要时还有溶血剂,以此制备测定用试样。检测部件303包括电阻式的检测器和光学式的检测器,用于检测出试样制备部件302制备的试样中所含有的血细胞并对其进行计数。
驱动部件304包括用于驱动手部件F15a、F15b的构件、用于驱动样本容器运送部件31的构件、用于在测定单元3内移动穿刺针32的构件、用于在测定单元3内运送样本容器的构件、以及赋予这些构件动力的步进电机等驱动源。传感部件305包括在测定单元3内的各位置检测出样本容器T的传感器。条形码单元B2如上所述,包含条形码读码器B2a。
通信部件306与信息处理单元4进行了可通信连接。测定单元3内的各个部件通过通信部件306接受信息处理单元4的控制。此外,测定单元3内的各部分所输出的信号通过通信部件306传送至信息处理单元4。
图10为信息处理单元4的结构图。
信息处理单元4由电脑等构成,包括主机40、输入部件41、以及显示部件42。主机40有CPU401、ROM402、RAM403、硬盘404、读取装置405、输出输入接口406、图像输出接口407、以及通信接口408。
CPU401执行ROM4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和下载到RAM403中的计算机程序。RAM403用于读取ROM402和硬盘404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RAM403还能够作为CPU401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时的工作空间使用。
硬盘404存储有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等供CPU401执行的各种计算机程序、以及执行计算机程序时所使用的数据。具体而言,除了存储有用于识别特定盖CP的亮度的阈值数据、用于检测出盖没有安装在样本容器T上的亮度的阈值数据外,还存储有测定和分析中使用的计算机程序及其数据、用于控制测定单元3和运送单元2的各个部分的计算机程序及数据。
读取装置405由CD驱动器或DVD驱动器等构成,能够读取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输出输入接口406连接着由鼠标和键盘组成的输入部件41,用户使用该输入部件41向信息处理单元4输入指示和数据。图像输出接口407连接着由显示器等构成的显示部件42,将与图像数据相应的影像信号输出到显示部件42。显示部件42根据输入的影像信号显示图像。通过通信接口408就能够与运送单元2、测定单元3、以及主计算机传输数据。
图11为样本容器T到达取入位置P2时信息处理单元4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样本容器T到达取入位置P2(S101:是)后,CPU401控制夹持单元F从样架L抽出样本容器T,并进行数次(比如10个往返)图4(a)所示的搅拌作业(S102)。然后,CPU401控制如参照图4(b)、(c)所进行的说明那样将样本容器托柄H运送到取入位置P2,并控制夹持单元F将进行了搅拌作业后的样本容器T放置到样本容器托柄H(S103)。如参照图4(c)所说明的那样,CPU401启动颜色传感器单元CS,进行盖检测作业(S104),也就是检测出此样本容器T上安装的盖的种类的作业。
然后,CPU401驱动运送容器托柄H,将样本容器T运送到读取位置P3(S105)。然后,CPU401控制条形码单元B2在低速(如2.5转/秒)旋转样本容器T一定次数(如一次)的同时,读取样本容器T上所粘贴的条形码标签BL1(S106)。之后,CPU401根据步骤S104的检测结果判断此样本容器T上安装的盖子是否为特定盖CP。
如果此样本容器T上安装的盖子不是特定盖CP时(S107:否),CPU401控制将样本容器T与样本容器托柄H一起运送到吸移位置P4(S109)。另一方面,如果样本容器T上安装的盖子是特定盖CP时(S107:是),CPU401控制条形码单元B2高速(如5转/秒)旋转样本容器T数次(如5次),对附着在特定盖CP内侧的全血样本进行去除作业(S108)。在此作业中,如参照图7所说明的那样,样本容器T摇动头部并位移,样本容器T的侧面数次(如5次)撞击样本容器托柄H的上缘部分,给样本容器以冲击。由此,附着在特定盖CP内侧的全血样本落入样本容器T内。然后,CPU401控制将样本容器T与样本容器托柄H一起运送到吸移位置P4(S109)。
如此,样本容器T到达吸移位置P4后,CPU401如图8(d)所示,使穿刺针32下降,对样本容器T内的全血样本进行吸移作业(S110)。此时,穿刺针32穿透样本容器T上安装的盖。此外,样本容器T内的压力通过穿刺针32侧面的沟槽32d、32e而减压到大气压。
如此完成吸移作业后,CPU401控制将样本容器T与样本容器托柄H一起运送到取入位置P2,并控制夹持单元F将样本容器托柄H所支撑的样本容器T放回样架L的原来的安放位置(S111)。至此,对该样本容器T的处理结束。然后,CPU401返回步骤S101,等待下一个样本容器T运送到取入位置P2。
图11(b)为图11(a)的步骤S104中的盖检测作业的流程图。
在盖检测作业中,CPU401使颜色传感器单元CS的白色光源开启,并用白色光照射样本容器T上安装的盖(S201)。然后,CPU401再启动颜色传感器,从白色光照射的盖获取有关红色、绿色、蓝色的亮度的数据(S202)。获取亮度数据后,CPU401关闭白色光源(S203)。
获取了亮度数据后,CPU401判断获取的绿色的亮度是否超过了为检测出没有安装盖子而预先设定的阈值。若获取的绿色的亮度没有超过该阈值(S204:否),则CPU401认为此样本容器T没有安装盖,并结束盖检测作业。此时,没有检测出特定盖。反之,当获取的绿色的亮度超过了此阈值时(S204:是) ,则CPU401认为此样本容器T安装了某种盖,并进行步骤S205的处理。
预先为了确认特定盖的颜色(乳白色)而设定一个范围,在步骤S205中, CPU401判断所获取的红色、绿色、蓝色的亮度的平衡(色平衡,color balance)是否包含在该范围内(S205)。具体而言,假设获取的红色、绿色、蓝色的亮度分别用R、G、B表示,则当1-a<R/G且R/G<1+b时,判断获取的红色、绿色、蓝色的亮度的平衡(色平衡)包含在以下范围内:用于确认特定盖的颜色(乳白色)的设定范围。在此,a、b为调整常数(Constant of adjustment),即使特定盖的颜色有点暗淡时依靠该调整常数也能检测出特定盖。
如果在步骤S205中判断为是,则CPU401检测出此样本容器T上安装的盖为特定盖(S206)。反之,如果在步骤S205中判断为否时,则CPU401认为此样本容器T上安装的盖是特定盖以外的盖,并结束盖检测作业。此时,没有检测出特定盖。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吸移全血样本前对样本容器T施加作用力,从特定盖CP的内侧除去全血样本,因此,即使全血样本因为全血样本的搅拌作业而附着在特定盖CP的内侧,也可以在进行吸移前从特定盖CP的内侧除去全血样本。因此,在样本吸移时,即使用穿刺针32刺穿特定盖CP,也不会有全血样本从穿孔处漏出到特定盖CP的上面。
本实施方式特别适合以下情况:如所列举的示例中的装入全血样本后将盖塞入并进行密封的样本容器那样,在内部气压高于大气压的样本容器中,当容器向大气开放时,本实施方式可以防止血液随内部空气一起喷出。本发明适用的样本容器的种类不限于此,本发明也适用于真空采血管。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旋转数次(如5次)辊子B21,使样本容器T从直立状态位移数次(5次),但如果样本容器T位移一次就能够从特定盖CP的内侧除去全血样本的话,也可以在样本除去作业中仅旋转一次辊子B21。
在本实施方式中,样本容器T摇动头部并位移时,样本容器T的侧面接触样本容器托柄H的上缘部分,样本容器T的位移突然受到限制,由于这种位移的突然受限,附着在特定盖CP内侧的全血样本会被施加急剧的惯性力、也就是会受到冲击。以此可以顺利地除去附着在盖内侧的全血样本。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条形码单元B2的辊子B21上设置缺口B21a,并以此使样本容器T位移,因此,不必另行设置用于使样本容器位移的构件,能够简化用于除去全血样本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样本除去作业时辊子B21的转速比条形码读取作业时辊子B21的转速快,因此,当缺口B21a到达样本容器T时,能够迅速地使样本容器T向辊子B21的中心方向位移。即,缺口B21a的前端到达样本容器T后,样本容器T的外周面滑动接触缺口B21a的前端,同时向辊子B21的中心方向移动。因此,辊子B21的转速越快,样本容器T的外周面滑动接触缺口B21a的前端的时间就越短,从而能够提高样本容器T向辊子B21的中心方向移动的速度。此外,提高样本除去作业时的辊子B21的转速,就能够用很短的时间完成样本除去作业,从而能够迅速地进行样本吸移作业。
在本实施方式中,只在检测出特定盖CP时才进行样本除去作业(图11(a)的步骤S108),因此,对于安装了不易附着全血样本的盖的样本容器T,也就是不必除全血样本的样本容器T,无需对其多余地进行样本除去作业,从而可以加快处理速度,提高处理效率。
此时,对于没有安装盖、样本容器T的上部处于开放状态的样本容器也没有检测出特定盖,因此,对没有安装盖的样本容器T不进行样本除去作业。因此,可以避免对没有安装盖的样本容器T进行样本除去作业并因此使全血样本飞溅到样本容器的上部。
以上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比如,上述实施方式例示了只有一个测定单元3的血细胞计数装置1,但测定单元的数量不限于一个,比如,也可以如图12所示,将本发明用于有二个测定单元3a、3b的血细胞计数装置1。此时,各个测定单元3a、3b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测定单元3相同的结构,在各个测定单元3a、3b中进行样本搅拌作业和样本除去作业。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仅在样本容器T上安装有特定盖CP时进行样本除去作业(图11(a)的步骤S108),但也可以对安装了特定盖CP以外的其他盖的样本容器T实施样本除去作业。但是,如果对没有安装盖的样本容器T进行样本除去作业的话,全血样本可能会因对对样本容器T的冲击而漏出,因此最好不进行样本除去作业。
图13(a)是对安装有盖的所有样本容器T进行样本除去作业时的变更例流程图。在此变更例中,图11(a)的步骤S107替换为步骤S121。此外,图11(a)的步骤S104的盖检测作业从图11(b)变更为图13(b)。
如图13(b)所示,在此变更例中,用颜色传感器只检测出绿色的亮度数据(S211)。然后,当检测出的绿色的亮度数据超过了上述阈值时(S204:是),检测出样本容器T的头部有盖(S212),当颜色传感器检测出的绿色的亮度数据没有超过阈值时(S204:否),则没有检测出样本容器T的头部有盖。
如图13(a)所示,在步骤S106读取了条形码标签BL1后,在步骤S121中,根据图13(b)的盖检测作业的检测结果判断样本容器T上是否安装有盖。当样本容器T安装有盖时(S121:是),在步骤S108进行样本除去作业,当样本容器T没有安装盖时(S121:否),不进行步骤S108的样本除去作业,并将样本容器T运送到吸移位置P4(S109)。
在此变更例中,对安装有盖的所有样本容器进行样本除去作业,因此,对无需进行样本除去作业的样本容器T也多余地进行样本除去作业,并导致处理效率不高。然而,另一方面,万一不易附着全血样本的盖上附着有全血样本时,也能从盖上除去全血样本,可以更加彻底地防止吸移作业中全血样本从盖的上面漏出。另外,在此变更例中,对于没有安装盖的样本容器T不进行样本除去作业,因此可以避免全血样本从没有安装盖的样本容器T飞溅出来。
图14(a)是根据样架L的种类决定是否对样本容器T进行样本除去作业的变更例的流程图。在此变更例中,图11(a)的步骤S107替换为步骤S131,图11(a)的步骤S104被省略。此外,在此变更例中,用户将要进行样本除去作业的样本容器T安装到专用的样架(专用架)SL上,并放入右台21。能通过图2(c)所示条形码标签BL2上的架ID识别专用架SL。
在此变更例中,在步骤S106读取条形码标签BL1后,在步骤S131中判断样本容器T是否安装在专用架SL上。根据在条形码单元B1中从条形码标签BL2读取的架ID进行此判断。当样本容器T安装在专用架SL上时(S131:是),在步骤S108进行样本除去作业,当样本容器T没有安装在专用架SL上时(S131:否),不进行步骤S108的样本除去作业,并将样本容器T运送到吸移位置P4(S109)。
在此变更例中,当盖内侧有可能附着有全血样本时,用户将样本容器T放置到专用架SL中,再将专用架SL放入右台21即可。以此可以有效地进行样本除去作业。
图14(b)是用户手动设定是否对样本容器T实施样本除去作业的变更例的流程图。在此变更例中,图11(a)的步骤S107替换为步骤S141,图11(a)的步骤S104被省略。
在此变更例,比如,当对各样本容器T进行指令登录时,比如,信息处理单元4的显示部件42上显示图14(b)所示的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操作“是”按钮,则设定为对此样本容器T进行样本除去作业,操作“否”按钮,则不设定对此样本容器T进行样本除去作业。
参照图14(b),在步骤S106中读取了条形码标签BL1后,在步骤S141中判断是否设定了对样本容器T进行样本除去作业。当设定了进行样本除去作业时(S141:是),在步骤S108中进行样本除去作业,当没有设定进行样本除去作业时(S141:否),不进行步骤S108的样本除去作业,并将样本容器T运送到吸移位置P4(S109)。此变更例特别适用于以下装置:将样本容器T逐一放入测定单元3并进行测定的血细胞计数装置。
当不在测定单元3进行搅拌作业,而是由用户手动进行搅拌时,也可适当变更并使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图11(a)的作业、以及对此进行改变的图13(a)和图14(b)的作业。比如,这些流程图显示的作业也可以用于以下情况:测定单元3中没有配备搅拌功能的情况。
此时,比如样本容器托柄H被运送到测定单元3的外部,直接将手动搅拌后的样本容器T放置到运送出的样本容器托柄H。然后操作测定开始按钮,样本容器托柄H被运入测定单元3内部,在运送路线中的一定位置上进行步骤S104的盖检测作业。然后再进行步骤S105~步骤S110的作业。步骤S110的吸移作业结束后,样本容器托柄H被运送到测定单元3外部(S111),用户取出样本容器T。
在这种结构中,也可以在吸移全血样本之前除去用户手动搅拌时附着在盖内侧的全血样本,以此,可以防止附着在盖内侧的全血样本在吸移样本时漏到盖的外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例示中,辊子B21只有一个缺口,但辊子B21上的缺口数量不限于一个,也可以有多个。此外,辊子B21上也可以有突部而非缺口,或者是可以将缺口和突部组合在一起。具有使样本容器T位移的形状的辊子也可以不仅仅是一个而是多个。
图15(a)为辊子B21上有二个缺口时的变更例示图。在此变更例中,辊子B21的外周面上除了有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缺口B21a外,还有缺口B21b。缺口B21b的形状与缺口B21a相同。在此变更例中,在辊子B21旋转一周的期间内,样本容器T向辊子B21中心方向位移二次,这与上述实施方式相比,能够更有效地除去全血样本。此时,在没有缺口B21a和B21b的辊子B21的外周面B21c、B21d接触样本容器T的时间内,读取贴在样本容器T上的条形码标签BL1。使外周面B21c、B21d的圆周方向的长度分别比样本容器T的圆周方向的长度略长。
图15(b)~(d)为辊子B21上设置有突部时的变更例示图。在此变更例中,辊子B21的外周面设置有突部B21e,该突部B21e具有距辊子B21中心的距离逐渐增大的倾斜面。突部B21e的倾斜面的尾端部分呈台阶状地返回到与辊子B21的圆直径相应的距离。
辊子B21从图15(b)的状态起继续旋转,则样本容器T被突部B21e的斜面推压,样本容器T与辊子B11逆着图6所示弹簧B17的作用力向X坐标正方向位移。辊子B11继续旋转,从图15(c)的状态开始,突部B21e的尾端部分越过样本容器T的侧面,如图15(d)所示,样本容器T在弹簧B17的作用力下迅速向辊子B21的中心方向位移。样本容器T如此位移后,样本容器T的头部在图15(d)的虚线所示圆圈处撞击辊子B21的侧面。此撞击使附着在样本容器T的盖内侧的全血样本落入样本容器T中。
另外,在图15(b)~(d)中,辊子B21的外周面只有一个突部,但突部不限于一个,也可以在辊子B21的外周面设置数个突部。此外,突起的形状也不限于图15(b)~(d)所示的三角形,也可以是梯形或有曲面部分的形状。但是突起的后端必须台阶状地向圆周面延伸。
图16(a)为辊子B21的外周面设有突部和缺口时的变更例示图。在此变更例中,突部B21g的尾端部分连接着缺口B21f的起点部分。缺口B21f与图15(a)的缺口B21a、B21b相同。突部B21g与图15(b)的突部B21e相同。图16(a)中虚线所示的圆表示的是没有缺口B21f和突部B21g的辊子B21的轮廓。
在此变更例中,能够使样本容器T位移的距离等于突部B21g的尾端部分的高度与缺口B21f的起点部分的深度之和,与上述实施方式相比,能够提高样本容器T到达缺口B21f时样本容器T的移动速度。因此,能够提高图7(e)所示样本容器T接触容器收纳部件H1的上缘部分时的速度,能够给附着在盖CP内侧的全血样本以更大的作用力。因此,本变更例能够进一步提高全血样本的除去效果。
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更例中,条形码单元B2的辊子B21上增加了用于向样本容器T施力(冲击)的结构,但也可以如下:在样本容器运送部件31的运送路线的读取位置P3以外的位置上追加用于向样本容器T施力并从盖上除去全血样本的结构。此时,可以设置与上述相同的结构,即用外周面有缺口或突部且旋转驱动的辊子和另外二个辊子弹性地夹持样本容器T,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比如,也可以采取以下结构:轻轻敲打样本容器T的侧面以此向样本容器T施力(冲击)。还可以从上敲打样本容器T的盖以此向样本容器T施力(冲击)。
当采取用旋转驱动的辊子和另外二个辊子弹性地夹持样本容器T的结构时,如图16(b)所示,也可以在旋转驱动的辊子R上设置数个浅缺口R1~R6。图16(b)中虚线画出的圆表示的是没有缺口R1~R6时的辊子R的轮廓。
采取此结构时,因为缺口R1~R6很浅,所以当缺口R1~R6到达样本容器T的位置且样本容器T位移时,样本容器T不是如图7(e)所示那样地用侧面接触容器收纳部件H1的上缘部分,而是用头部接触缺口R1~R6的侧面,向附着在盖内侧的全血样本施加脱离盖的作用力。在此变更例中,辊子R旋转一圈的时间内能够摇晃样本容器6次,因此可以提高全血样本的去除效率。
也可以不在辊子的外周面设置凹部或突部结构,而是将辊子本身的形状设计为椭圆形。如此,随着辊子的旋转,样本容器T向与较长一侧的方向垂直的方向振动,可以使附着在盖内侧的全血样本产生振动。因此,通过调整椭圆形的长轴和短轴之比,或是调整辊子的转速,就能够除去附着在盖内侧的全血样本。
另外,也可以不使用辊子,而是采用如下结构:夹持样本容器T的底部并振动样本容器T的头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颜色检测出特定盖CP,但也可以根据形状检测出特定盖CP。此时,比如将用于拍摄盖的照相部件配置在测定单元3内,并分析所拍摄的盖的图像,以此检测出样本容器T上安装的盖是否为特定盖CP。或者也可以给特定盖CP标上印记,通过检测此印记来检测出特定盖。
此外,样本除去作业中样本容器的位移方向不限于与样本容器较长一侧的方向相交的方向,也可以是与样本容器较长一侧的方向平行的方向。比如,从样本容器托柄H提起样本容器后,再使该样本容器落入样本容器托柄H内,使样本容器T的底部撞击样本容器托柄H的设置面H3,以此向附着在盖内侧的全血样本施加脱离盖的作用力。或者也可以不使其自然下落,而是施加垂直向下的力,使样本容器T落入样本容器托柄H内。具体而言,用手部件夹持样本容器T并向上提起,再松开夹持,使样本容器T落入托柄H内,通过撞击底部来施加作用力。或者用弹簧等弹性物体弹性地牵拉样本容器的头部,再放开牵拉,以此使头部急剧活动并由此施加惯性力。还可以用离心电机使样本容器振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例示中,颠倒搅拌样本容器T,也就是使样本容器的底部高于头部,以此搅拌样本容器,但只要能够摇动样本容器并搅拌全血样本即可,可以有各种变更。比如,也可以使样本容器从直立状态到水平状态做钟摆运动,只要钟摆运动的速度足够快,也能够充分搅拌全血样本。此外,不一定采取用手部件握住样本容器进行搅拌的方式,也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颠倒安放有样本容器的架,以此进行搅拌。还可以采取上下摇动样本容器的方式。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所示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有各种适当变更。

Claims (16)

1.一种血细胞计数装置,包括:
样本搅拌部件,通过移动样本容器来搅拌所述样本容器中的全血样本;
样本吸移部件,在所述样本搅拌部件进行搅拌后,通过吸管穿透所述样本容器的盖来吸移所述样本容器中的全血样本;
检测部件,对所述样本吸移部件吸移的全血样本中所含有的血细胞进行计数;
施力部件,在所述样本搅拌部件进行搅拌后,在所述样本容器直立的状态下向所述样本容器施力,使附着在所述盖上的全血样本从所述盖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细胞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部件向所述样本容器施力,以此使所述样本容器移动,并向附着在所述盖的内侧的全血样本施加脱离所述盖的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细胞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部件向所述样本容器施力,以此使所述样本容器向与所述样本容器较长一侧的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细胞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样本容器支撑部件,该样本容器支撑部件在至少使样本容器的头部能够摇晃的状态下支撑所述样本容器并使所述样本容器处于立起状态;
在所述样本容器支撑部件支撑着所述样本容器的状态下,所述施力部件向所述样本容器施加与所述样本容器较长一侧的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的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细胞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部件包括辊子和加力部件,所述辊子接触所述样本容器的外周面,并使所述样本容器在平行于所述样本容器较长一侧的方向的轴的周围旋转,所述加力部件在所述样本容器能够旋转的状态下将所述样本容器推向所述辊子,所述辊子的外周面距所述辊子的转轴的距离是不固定的;
所述施力部件在所述辊子接触所述样本容器的外周面的状态下至少使所述辊子旋转一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细胞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子包括设置在所述辊子的外周面且与所述辊子的转轴的距离呈台阶状变化的台阶状起伏,当所述样本容器通过该阶台阶起伏时,所述样本容器向与所述样本容器较长一侧的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细胞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条形码读码器,在使所述样本容器在平行于所述样本容器较长一侧的方向的轴的周围旋转的同时,该条形码读码器读取所述样本容器上带有的条形码;
所述条形码读码器通过所述辊子旋转所述样本容器并读取所述条形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细胞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条形码读码器实施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第一步骤是使所述辊子的外周面接触所述样本容器的外周面,以第一速度旋转所述样本容器并同时读取所述条形码的步骤;第二步骤是以大于所述第一速度的速度旋转所述样本容器,并除去附着在所述盖的内侧的全血样本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细胞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样本容器接触所述样本容器支撑部件,以此来限制所述样本容器的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细胞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样本容器接触所述辊子的外周面,以此来限制所述样本容器的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细胞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运送部件,该运送部件以直立状态安放由样本搅拌部件搅拌了全血样本后的所述样本容器并将其运送到所述样本吸移部件的吸移位置;
所述施力部件在所述运送部件的所述样本容器的运送路线上的一定位置向所述样本容器施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细胞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盖检测部件,该盖检测部件用于检测出样本容器的特定的盖;
所述施力部件向所述盖检测部件检测出所述特定的盖的样本容器施力,对所述盖检测部件没有检测出所述特定的盖的样本容器不施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血细胞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检测部件包括用于检测出样本容器所带有的盖的颜色的颜色传感器,根据所述颜色传感器检测出的颜色是否与所述特定的盖的颜色相对应来检测出样本容器的盖是否为特定的盖。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细胞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管的外侧面上沿所述吸管较长一侧的方向形成了沟槽,该沟槽用于使所述样本容器内的压力与所述样本容器外部的压力相等。
15.一种血细胞计数装置,包括:
样本吸移部件,通过吸管穿透样本容器的盖来吸移样本容器内的全血样本;
检测部件,对所述样本吸移部件吸移的全血样本中所含有的血细胞进行计数;
施力部件,在所述样本吸移部件进行吸移前,在所述样本容器立起的状态下向所述样本容器施力,使附着在所述盖上的全血样本从所述盖脱离。
16.一种血细胞计数方法,包括:
搅拌步骤,通过移动样本容器来搅拌所述样本容器中的全血样本;
施力步骤,在所述样本容器立起的状态下向所述样本容器施力,使所述样本容器的盖上附着的全血样本从所述盖脱离;
吸移步骤,通过吸管穿透所述样本容器的所述盖来吸移所述样本容器内的全血样本;
检测步骤,对所述吸移步骤中吸移的全血样本中所含有的血细胞进行计数。
CN201210449932.5A 2011-11-18 2012-11-12 血细胞计数装置及血细胞计数方法 Active CN1031233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53290 2011-11-18
JP2011253290A JP5808653B2 (ja) 2011-11-18 2011-11-18 血球計数装置および血球計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3317A true CN103123317A (zh) 2013-05-29
CN103123317B CN103123317B (zh) 2015-01-21

Family

ID=48425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49932.5A Active CN103123317B (zh) 2011-11-18 2012-11-12 血细胞计数装置及血细胞计数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68964B2 (zh)
JP (1) JP5808653B2 (zh)
CN (1) CN10312331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1377A (zh) * 2016-11-14 2019-09-27 美国西门子医学诊断股份有限公司 样本制备装置
CN111979112A (zh) * 2020-08-25 2020-11-24 郑州金域临床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细胞计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US11697114B2 (en) 2015-12-11 2023-07-11 Babson Diagnostics, Inc. Centrifugation method separating serum or plasma from whole blood using a specimen container having a cap to retain blood cell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59284A2 (en) 2013-02-22 2015-12-30 Lif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Optica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iological analysis
JP6060010B2 (ja) * 2013-03-07 2017-01-11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処理装置および検体処理方法
JP6295169B2 (ja) * 2014-08-27 2018-03-14 パナソニックヘルスケア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懸濁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懸濁方法
USD787695S1 (en) * 2014-09-05 2017-05-23 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Products Gmbh Blood testing apparatus
JP6421660B2 (ja) * 2015-03-19 2018-11-14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搬送用容器保持具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サンプリング装置
JP6302027B1 (ja) * 2016-09-29 2018-03-28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血液検体検査装置および血液検体検査方法
JP6442028B1 (ja) * 2017-11-30 2018-12-19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測定方法および検体測定装置
JP6886952B2 (ja) * 2018-09-28 2021-06-16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測定装置および検体測定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21991A (en) * 1990-09-03 1992-06-16 Kabushiki Kaisha Nittec Stirring device
CN1334453A (zh) * 2000-07-21 2002-02-06 Abx公司 用于处理血液制品样品的装置
CN101311701A (zh) * 2005-11-15 2008-11-26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搅拌装置及试样分析装置
WO2010056903A1 (en) * 2008-11-12 2010-05-20 Qiagen Open platform automated sample processing system
JP2011075339A (ja) * 2009-09-29 2011-04-14 Sysmex Corp 検体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204436A (en) * 1981-06-12 1982-12-15 Kishimoto Akira Pre-treatment method and conveyor devic of closed bottle impact inspection
US4518264A (en) * 1982-07-13 1985-05-21 Mitsubishi Kasei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tirring apparatus
JPH0755815A (ja) * 1993-08-17 1995-03-03 Toa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試料容器回転装置
JP3512526B2 (ja) 1995-06-30 2004-03-29 アークレイ株式会社 検体吸引装置
JP3425912B2 (ja) * 1999-11-30 2003-07-14 アロカ株式会社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JP2001278409A (ja) * 2000-03-31 2001-10-10 Nippon Shooter Ltd 検体搬送車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検体搬送システム
JP3083445U (ja) * 2001-07-16 2002-01-31 日本光電工業株式会社 試験管識別マーク読み取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試験管内試料分析装置
DE10138938A1 (de) * 2001-08-08 2003-02-20 Bosch Gmbh Rober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terilisation von Behältnissen
JP2005321306A (ja) * 2004-05-10 2005-11-17 Tosoh Corp 試料を撹拌する装置
JP2006052995A (ja) * 2004-08-10 2006-02-23 Sysmex Corp 試料容器回転装置
JP4768409B2 (ja) * 2005-11-15 2011-09-07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試料分析装置、試料分析本体装置、及び試料容器供給装置
JP2007237036A (ja) * 2006-03-07 2007-09-20 Taitec Corp 理化学機器における攪拌,スピンダウン装置
JP4829022B2 (ja) * 2006-07-12 2011-11-30 日立アロカ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開栓前処理装置
EP1879018B1 (de) * 2006-07-12 2015-08-19 F. Hoffmann-La Roche AG Analyse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Analyse einer Probe auf einem analytischen Testelement
EP2172778B1 (en) * 2007-07-12 2017-12-27 Sysmex Corporation Specimen container
JP5208868B2 (ja) * 2008-10-31 2013-06-12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処理装置
DE102009036044A1 (de) * 2009-08-04 2011-02-10 Fresenius Medical Care Deutschland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Erkennung von Blut oder Blutbestandteilen im Flüssigkeitssystem einer Vorrichtung zur extrakorporalen Blutbehandlung
JP5484849B2 (ja) * 2009-09-30 2014-05-07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血液試料処理装置及び血液試料処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21991A (en) * 1990-09-03 1992-06-16 Kabushiki Kaisha Nittec Stirring device
CN1334453A (zh) * 2000-07-21 2002-02-06 Abx公司 用于处理血液制品样品的装置
CN101311701A (zh) * 2005-11-15 2008-11-26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搅拌装置及试样分析装置
WO2010056903A1 (en) * 2008-11-12 2010-05-20 Qiagen Open platform automated sample processing system
JP2011075339A (ja) * 2009-09-29 2011-04-14 Sysmex Corp 検体処理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97114B2 (en) 2015-12-11 2023-07-11 Babson Diagnostics, Inc. Centrifugation method separating serum or plasma from whole blood using a specimen container having a cap to retain blood cells
CN110291377A (zh) * 2016-11-14 2019-09-27 美国西门子医学诊断股份有限公司 样本制备装置
CN110291377B (zh) * 2016-11-14 2023-09-05 巴布森诊断公司 样本制备装置
CN111979112A (zh) * 2020-08-25 2020-11-24 郑州金域临床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细胞计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108814A (ja) 2013-06-06
CN103123317B (zh) 2015-01-21
US20130125628A1 (en) 2013-05-23
JP5808653B2 (ja) 2015-11-10
US9068964B2 (en) 2015-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23317B (zh) 血细胞计数装置及血细胞计数方法
JP5484849B2 (ja) 血液試料処理装置及び血液試料処理方法
CN103207283B (zh) 分析装置及液体分装量判断方法
JP6321622B2 (ja) 微生物の自動化された選択およびmaldiを使用した同定
JP5329293B2 (ja) 遠心分離サイクル中の凝集評価を事前に提供するための少なくとも1つのイメージャーを有する免疫診断検査装置
JP5830331B2 (ja) 試料分析装置および試料分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280777B2 (ja) 分析装置、及び分析装置における液面検出方法
JP5166996B2 (ja) 分析装置
JPS62278460A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6026182B2 (ja) 検体処理装置および検体処理装置における検体の攪拌方法
US8501094B2 (en) Analyzer and liquid container
JP2010169663A (ja) 検体検査システム、検体検査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1526542A (zh) 标本分析仪及其控制系统
US20130047711A1 (en) Sample analyzer
JP2015087265A (ja) 自動分析装置
US9150983B1 (en) Automated dried blood spot system and method
US20200264207A1 (en) Substance dispense system for biological sample analysis instrument
JP5941692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01639419B (zh) 血样分析仪、血样凝固判断仪、血样凝固判断法及其系统
WO2012117993A1 (ja) 検体分析装置における可動ユニットの位置調整方法および検体分析装置
US20180372767A1 (en) Inspection Kit, Liquid-Feeding Method Using Inspection Kit, And Inspection Device
JP5699235B2 (ja) 血液試料処理装置及び血液試料処理方法
JP6121743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4446543B2 (ja) 試料分析装置
EP4354150A1 (en) Automatic analysis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