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22073B - 溶液制膜方法 - Google Patents

溶液制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22073B
CN103122073B CN201210275496.4A CN201210275496A CN103122073B CN 103122073 B CN103122073 B CN 103122073B CN 201210275496 A CN201210275496 A CN 201210275496A CN 103122073 B CN103122073 B CN 1031220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width
band
weld part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7549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22073A (zh
Inventor
新井利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22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20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220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20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1/00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1/24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indefinite length
    • B29C41/28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indefinite length by depositing flowable material on an endless bel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1/00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1/3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1/42Removing articles from moulds, cores or other substrates
    • B29C41/44Articles of indefinite l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74Production of other optical el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B29D11/00009- B29D11/0073
    • B29D11/00788Producing optical fil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07/00Flat articles, e.g. films or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11/00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pr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溶液制膜方法,此溶液制膜方法于使用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焊接部位于侧部的带作为流延支撑体的情况下,获得并无在周方向上延伸的黑条纹的膜辊。使用中央部与侧部经焊接而一体的环状的带作为流延支撑体。带是以循环的方式在长度方向上搬送。于在中央部上和侧部上形成流延膜的方式流延掺合物。将自带上剥取并加以干燥的膜(27)卷取到卷芯(66)上而制成膜辊。以膜(27)的焊接部上形成区域(27w)在B方向上以一定振幅移位的方式,一面利用移动机构(61)使旋转轴(55)在B方向上往返移动,一面将膜(27)卷取到卷芯(66)上。

Description

溶液制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溶液制膜方法,此溶液制膜方法使用在两侧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焊接部的环状的带(band)作为流延支撑体(casting support)。
背景技术
伴随着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大画面化,对LCD中所用的光学膜也要求大面积化。光学膜由于是以长条状而制造,所以被切割为预定尺寸以与LCD对应。因此,为了制造面积更大的光学膜,必须在制造长条光学膜时以宽度变得更大的方式制造。
作为长条光学膜的具代表性的制造方法,有连续方式的溶液制膜方法。众所周知,溶液制膜方法为由掺合物(dope)来制造膜的方法,上述掺合物是将聚合物溶解于溶剂中而成。在连续方式的溶液制膜方法中,将掺合物连续地流出并流延到移动的流延支撑体上,将通过流延而成为膜状的掺合物即流延膜从流延支撑体上剥离。对所剥离的流延膜进行干燥,将所得的膜卷成辊状而获得膜辊。
作为流延支撑体,有包含金属的带。能制造的膜的宽度受到该带的宽度的限制,为了制造宽度更大的膜,需要宽度更大的带。但是,迄今为止仅可获得宽度不大于2m左右的带。
因此,在专利文献1,将成为宽度方向中央部的中央带与成为带的各侧部的一对侧部带在长度方向上焊接,借此获得宽度为2200mm而较以前大的带。利用该带,可以制造宽度较以前大的长条光学膜。
但是,若使用将中央带与侧部带在长度方向上焊接而成的带来进行溶液制膜,则所得的膜辊中出现黑条纹。黑条纹以绕膜辊一周的方式在周方向上延伸,出现在膜辊的两侧。黑条纹为宽度大致10mm左右的带状。像这样可见黑条纹的膜辊从外观方面或性能方面等来说,商品价值下降。作为性能方面的问题,例如可以举出所谓的涂布不均,也就是在由该膜辊卷出的膜上涂布涂布液而形成涂膜的情况下,涂膜未均匀地形成。像这样在膜辊中出现黑条纹的现象在流延膜中侧部带与中央部带的焊接部上的区域包括在膜的产品区域中的情况下可见。
在周方向上延伸的带状黑条纹在使用并非在长度方向上焊接而制造的以前的带的情况的膜辊中有时也出现,出现这种带状黑条纹的现象被称为黑带故障。为了抑制这种黑带故障,例如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以下方法:在宽度方向的端部设置无效(nulling)部(凹凸),使膜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面的厚度较无效部的厚度小2μm以上的长条膜在宽度方向上以1.0mm~4.0mm的移位量移位,并进行卷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公开公报第2009-0110082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3-147092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中,教导了流延膜中的中央带与侧部带的焊接部上的区域包括在膜的产品区域中。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于以将中央带与侧部带在长度方向上焊接而成的带作为流延支撑体的溶液制膜中,并未提及所得的膜辊中出现黑条纹、该黑条纹出现的原因、以及防止该黑条纹的产生的方法。另外,在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带作为流延支撑体的溶液制膜中,即使应用专利文献2的方法,所得的膜辊中依然出现黑条纹。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溶液制膜方法,此溶液制膜方法于使用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焊接部位于侧部的带作为流延支撑体的情况下,于所得的膜辊(film roll)中并无在周方向上延伸的黑条纹。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构成为以下的溶液制膜方法,此溶液制膜方法在通过绕挂在一对滚筒的周面上并在长度方向上被搬送而绕圈转动的环状的金属制带上,流延将聚合物溶解于溶剂中而成的掺合物(dope),借此形成流延膜,将流延膜自带上剥离并加以干燥,由此制成膜,将该膜卷取成辊状;此溶液制膜方法的特征在于:带具备中央部、及宽度较该中央部窄且通过焊接而与中央部的两侧端一体化的一对窄幅的侧部,通过以较中央部宽的宽度流延掺合物,而在中央部上及侧部上形成流延膜,并且以在带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焊接部上形成的膜的焊接部上形成区域在膜的宽度方向上以一定振幅移位的方式,将膜卷取。
优选的是使膜卷取用的卷芯一面在膜的宽度方向以一定振幅往返移动,一面在周方向上旋转,借此将膜卷取到卷芯上。
优选的是将带转一周的时间设定为焊接部上形成区域的移位的周期。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溶液制膜方法,于使用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焊接部位于侧部的带作为流延支撑体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并无在周方向上延伸的黑条纹的膜辊。
附图说明
图1为溶液制膜设备的概略图。
图2为带和流延膜的平面图。
图3为表示卷取装置的概略的侧面图。
图4为表示卷取装置的概略的平面图。
图5(A)与图5(B)为表示带的焊接部与膜的焊接部上形成区域的关系的说明图。图5(A)与图5(B)(A)为表示带的焊接部与流延膜的关系的平面图,图5(A)与图5(B)(B)为膜的平面图。
[符号的说明]
10:溶液制膜设备
11:流延装置
12:第一纵切机
13:第一拉幅机
16:滚筒干燥装置
17:第二拉幅机
18:第二纵切机
19:卷取装置
22:酰化纤维素
23:溶剂
24:掺合物
27:酰化纤维素膜、膜
27w:焊接部上形成区域
28、32:夹具
29、34、35:滚筒
33:带
33c:中央部
33s:侧部
33w:焊接部
38:流延模具
38a:流出口
39:流延膜
39w:焊接部上区域
40:减压腔室
43:剥取滚筒
44、45、48:管道
51:卷取单元
52:张力控制单元
55:旋转轴
56:卷芯固定器
57:转台
58:马达
61、76:移动机构
62、63、77:控制器
66:卷芯
71、72:引导滚筒
73:张力滚筒
78:计算部
A、B:方向
Ac:流延区域
An:非流延区域
M27:膜标记
M39:流延膜标记
PC:流延位置
PP:剥取位置
PW:卷取位置
W27、W39、Wc、Ws: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像图1所示那样,溶液制膜设备10从上游侧起依次具备流延装置11、第一纵切机(slitter)12、第一拉幅机(tenter)13、滚筒干燥装置16、第二拉幅机17、第二纵切机18及卷取装置19,这些构件串列连接。
流延装置11由掺合物24来形成酰化纤维素膜(cellulose acylated film)(以下简称为“膜”)27,所述掺合物24是将酰化纤维素22溶解于溶剂23中而成。第一纵切机12将膜27的各侧部切除。第一拉幅机13一面利用作为保持机构的夹具28保持膜27的各侧部,一面进行干燥。滚筒干燥装置16一面利用多个滚筒29支撑膜27,一面进行干燥。第二拉幅机17利用作为保持机构的夹具32保持膜27的各侧部,并对膜27赋予宽度方向上的张力。第二纵切机18将经第二拉幅机17的夹具32保持的各侧部的保持痕迹切除。卷取装置19将膜27卷取到卷芯上而制成辊状。
以下,对构成溶液制膜设备10的各装置及制膜方法加以说明。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溶剂含有率(单位:%)为干量基准的值,具体来说,在将溶剂23的质量设定为x、膜27的质量设定为y时,为由{x/(y-x)}×100所求出的值。
流延装置11具备作为流延支撑体的带33以及在周方向上旋转的一对滚筒34、35。带33为形成为环状的无端流延支撑体,绕挂在滚筒34和滚筒35的周面上。滚筒34、滚筒35的至少任一个被设定为具有驱动机构的驱动滚筒。该驱动滚筒在周方向上旋转,由此搬送与周面接触的带33。
在带33的上方具备流出掺合物24的流延模具38。在流延模具38中,设置着流出掺合物24的流出口38a(参照图2),流延模具38是以流出口38a与带33相向的方式配置。通过从流延模具38中将掺合物24连续地流出到被搬送的带33上,掺合物24于带33上被流延而形成流延膜39。掺合物24与带33开始接触的位置为流延膜39开始形成的位置,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该位置称为流延位置PC。
在图1所示的本实施态样中,流延模具38是设置在位于一个滚筒34上的带33的上方。借此,流延位置PC位于滚筒34上。但是,流延模具38的位置不限定于本实施态样。例如也可以设置在从一个滚筒34朝向另一滚筒35的带33的上方。于在从一个滚筒34朝向另一滚筒35的带33的上方设置流延模具38来进行流延的情况下,优选的是从下方利用滚筒等来支撑流延位置PC的带33。
关于从流延模具38到带33的掺合物24、所谓液珠(bead),在带33的移动方向的上游设置着减压腔室40。该减压腔室40抽吸所流出的掺合物24的上游侧区域的环境气体而对所述区域进行减压。借此,液珠稳定。
在流延装置11中,在带33的移动路上排列设置着多个送出干燥气体的管道44。在各管道44中,与带33的移动路相向而分别形成有多个流出干燥气体的流出口(未图示)。借此,若对管道44供给气体,则从管道44的流出口向流延膜39送出干燥气体,促进流延膜的干燥。
管道44分别连接于送风机(未图示)。送风机对管道44供给气体。送风机上连接着送风控制器(未图示),该送风控制器独立地控制对多个管道44分别供给的气体的温度、湿度及流量。来自管道44的气体例如为经加热的温风,利用该温风对流延膜39进行加热。流延膜39的温度是通过该温风的温度及流量的控制以及滚筒34、滚筒35的后述温度控制来调整。
使流延膜39固化到能向第一拉幅机13搬送的程度后,以含有溶剂23的状态自带33上剥离。与将流延膜39从带33上剥离的剥取位置PP相向,而配置剥取滚筒43。剥取滚筒43例如具有与带33的宽度大致相同的长度,且是以长度方向与滚筒34的长度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剥取时,利用该剥取滚筒43支撑膜27。借此,将剥取位置PP保持于一定位置。剥取滚筒43也可以为具备驱动机构并在周方向上旋转的驱动滚筒。
经剥取的流延膜39、也就是膜27经过第一纵切机12而被引导到第一拉幅机13。第一纵切机12将膜27在长度方向上连续裁断。在膜27的搬送路的两侧具备第一纵切机12。借此,第一纵切机12将被引导而来的膜27的两侧连续裁断,将变形为波状的两侧部切除。
第一拉幅机13一面利用夹具28保持膜27并在长度方向(以下称为A方向)上搬送,一面赋予宽度方向(以下称为B方向)上的张力而扩大膜27的宽度。在第一拉幅机13中,从上游侧起依次形成有预热区域、延伸区域及弛豫(relaxation)区域。此外,也可以不存在弛豫区域。
第一拉幅机13具备一对轨道(未图示)及链条(未图示)。轨道是设置在膜27的搬送路的两侧,一对轨道以预定的间隔相离而配置。该轨道间隔在预热区域中为一定间隔,在延伸区域中随着朝向下游而逐渐变宽,在弛豫区域中为一定间隔。此外,弛豫区域的轨道间隔也可以随着朝向下游而逐渐变窄。
链条架设在原动链轮(sprocket)及从动链轮(未图示)上,是沿着轨道移动自如地安装。多个夹具28以预定的间隔安装在链条上。通过原动链轮的旋转,夹具28沿着轨道循环移动。
夹具28在第一拉幅机13的入口附近开始保持被引导而来的膜27,向出口移动,在出口附近解除保持。解除了保持的夹具28再次移动到入口附近,重新保持被引导而来的膜27。
预热区域、延伸区域、弛豫区域是通过从管道45中的干燥风的送出而以空间的形式形成,这些区域间并无明确的边界。管道45是设置在膜27的搬送路的上方。管道45具有送出干燥风的狭槽,干燥风是由送风机(未图示)供给。送风机将经调整为预定的温度或湿度的干燥风送到管道45中。狭槽是以与膜27的搬送路相向的方式配置在管道45上。各狭槽为在膜27的宽度方向上长长地延伸的形状,且在搬送方向上彼此隔开预定的间隔而形成。此外,也可以将管道45设置在膜27的搬送路的下方,也可以分别设置在膜27的搬送路的上方与下方两方。
在第一拉幅机13中,膜27一面被搬送,一面利用来自管道45的干燥风进行干燥,并且利用夹具28在预定的时机(timing)改变宽度。
延伸区域中的膜27的溶剂含有率优选2质量%以上、250质量%以下,更优选2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延伸处理的延伸率ER1(={(延伸后的宽度)/(延伸前的宽度)}×100)优选大于100%且为140%以下。延伸处理时的膜27的温度优选95℃以上、150℃以下。
滚筒干燥装置16中具备调温机(未图示)。调温机若从滚筒干燥装置16的内部将滚筒干燥装置16的内部的环境气体引导而来,则调节该气体的温度或湿度等,并送往滚筒干燥装置16的内部。由此,滚筒干燥装置16的内部的环境气体的温度或湿度等经调节。在滚筒干燥装置16中,将膜27绕挂在多个滚筒29上并加以搬送,在该搬送期间,溶剂23从膜27中蒸发。在滚筒干燥装置16中,优选的是进行干燥步骤直到溶剂含有率成为5质量%以下为止。
此外,在从滚筒干燥装置16中送出的膜27卷缩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滚筒干燥装置16与第二拉幅机17之间设置卷缩矫正装置(未图示),该卷缩矫正装置矫正卷缩而使膜27变平坦。
第二拉幅机17具有与第一拉幅机13相同的构造。设置在第二拉幅机17中的管道48从狭槽(未图示)中流出经加热至预定温度的干燥风,所流出的干燥风向膜27流动。第二拉幅机17将膜27延伸。通过该延伸,而成为具有所需光学特性的膜27。所得的膜27例如被用作液晶显示器用的相位差膜。
第二拉幅机17中的延伸的延伸率ER2(={(延伸后的宽度)/(延伸前的宽度)}×100)优选大于105%且为200%以下,更优选110%以上、160%以下。第二拉幅机17中的延伸开始时的膜27的溶剂含有率优选5质量%以下,更优选3质量%以下。延伸时的膜27的温度优选100℃以上、200℃以下。
视制造目标膜27的光学特性的不同,有时也可以不使用第二拉幅机17。
第二拉幅机17下游的第二纵切机18将膜27在长度方向上连续裁断。第二纵切机18是配置在膜27的搬送路的两侧。借此,第二纵切机18中,若将膜27引导而来,则将含有由第一拉幅机13或第二拉幅机17的各夹具28、32所致的保持痕迹的各侧部切除。
也可以在第二拉幅机17与第二纵切机18之间设置冷却装置(未图示),将来自第二拉幅机17的膜27冷却而使之降温。侧部经切除的膜27被送到卷取装置19中,卷取成辊状。关于卷取装置19的详细情况,将一面参照其他图式一面于下文中加以描述。
像图2所示那样,带33包含中央部33c、及在中央部33c的两侧具备的一对侧部33s,且是将中央部33c与侧部33s焊接为一体而成。在图2中,对焊接部标注符号33w。带33在长度方向上移动,带33的长度方向与膜27(参照图1)的长度方向一致。因此,将带33的移动方向与膜27的长度方向同样地称为A方向,将带33的宽度方向与膜27的宽度方向同样地称为B方向。
中央部33c的宽度Wc较侧部33s的宽度Ws宽。也就是说,中央部33c为宽幅,各侧部33s为窄幅。中央部33c是由以前被广泛用作流延支撑体的宽度大致为1500mm以上、2100mm以下的带构件所形成。侧部33s是由宽度大致为50mm以上、500mm以下的带构件所形成。带33的宽度为2000mm以上、3000mm以下的范围。
流延模具38中的掺合物24的流出口38a为在B方向上延伸的狭槽。流延口38a的长度大于中央部33c的宽度Wc,流延模具38是以流延口38a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位于一个侧部33s上、另一端位于另一侧部33s上的方式配置。通过从流延模具38的流出口38a流出掺合物24,而在中央部33c上和侧部33s上两者上形成流延膜39。也就是说,形成流延膜39的流延区域Ac是以包含一个焊接部33w和另一焊接部33w的方式从一个侧部33s起遍及到另一侧部33s。此外,带33的流延面的两侧为未形成流延膜39而露出的非流延区域An。
若像这样设定流延区域Ac,则流延膜39中位于焊接部33w上的区域与其他区域相比较而隆起等,厚度不同。该宽度方向上的厚度不均一为目测看不出的轻微程度。流延膜39的焊接部33w上的区域与其他区域的厚度差的不均一,是由带33的焊接部33w的极轻微的隆起所致。即使在焊接后进行研磨等后处理,该焊接部33w的极轻微的隆起也可确认到。
像图3及图4所示那样,卷取装置19具备卷取单元51,优选的是进一步具备张力控制单元52。
卷取单元51具有旋转轴55、卷芯固定器56、转台(turret)57、马达58、移动机构61、控制器62及控制器63。
旋转轴55是以长度方向成为B方向的方式配置。旋转轴55是将长度方向的一端旋转自如地安装于转台57而受到支撑。旋转轴55上连接着马达58,通过该马达58,旋转轴55在周方向上旋转。马达58上连接着控制器62。控制器62中,若输入旋转轴55的目标旋转速度的信号,则根据该输入信号控制马达58。借此,旋转轴55以目标旋转速度而旋转。
在旋转轴55的外周,形成有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一对凹部。在卷绕膜27的筒状卷芯66的内周,形成有在卷芯66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一对凸部。卷芯66的凸部伸入到旋转轴55的凹部中,由此卡合,将卷芯66设置在旋转轴55上。借此,卷芯66与旋转轴55一体地旋转。
在旋转轴55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设置着从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挤压卷芯66的一对卷芯固定器56。卷芯固定器56在旋转轴55的长度方向上滑动自如,通过进行滑动,使卷芯66在B方向上移位。
卷芯固定器56上连接着移动机构61,该移动机构61使卷芯固定器56沿着旋转轴55的长度方向移位。通过该移位,卷芯66在B方向上移位。
移动机构61上连接着控制器63。控制器63中,若输入在旋转轴55的长度方向上应移动卷芯固定器56的朝向、移动的速度及移位量的各目标值的信号,则根据该输入信号控制卷芯固定器56。借此,卷芯固定器56在旋转中的旋转轴55上以目标时机、速度以目标移位量而移位。
张力控制单元52优选的是具备引导滚筒71、引导滚筒72、张力滚筒73、移动机构76及控制器77。
引导滚筒71、引导滚筒72成为膜27的从第二纵切机18向卷取单元51的搬送路,以向卷取单元51引导膜27的方式支撑膜27。引导滚筒71、引导滚筒72可以为具有驱动机构的驱动滚筒,也可以为通过与被搬送的膜27接触而旋转的所谓自由滚筒。
张力滚筒(dancer roller)73是配置于排列在膜27的搬送方向上的引导滚筒71与引导滚筒72之间。膜27以与引导滚筒71及引导滚筒72接触的膜面相反侧的膜面与张力滚筒73接触的方式,绕挂在张力滚筒73上。
移动机构76连接于张力滚筒73,使张力滚筒73在与膜面交叉的方向上移位。通过该移位,膜27的长度方向上的张力变化。移动机构76中,若输入张力滚筒73的移位量的信号,则根据该输入信号使张力滚筒73仅以目标移位量而移位。
控制器77连接于移动机构76,若输入膜27的长度方向上的张力的目标值所对应的信号,则根据该输入信号求出张力滚筒73的移位量,将所求出的移位量的信号输出到移动机构76中。
此外,优选的是在下游侧的引导滚筒72上设置张力传感器(未图示),该张力传感器检测膜27的长度方向上的张力。在该情况下,更优选的是设置计算部78,该计算部78连接于控制器77和引导滚筒72的张力传感器。计算部78中,若输入张力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则求出该检测信号所对应的张力与张力的目标值之差,在差并非0(零)的情况下,输出张力的目标值所对应的信号并送到控制器77中。
将膜27的长度方向的前端卷绕在以上的设置在卷取单元51中的卷芯66上,驱动马达58。通过马达58的驱动,将被引导而来的膜27卷取。在卷取被引导而来的膜27的期间中,通过移动机构61使卷芯固定器56在B方向上移位,借此使卷芯66在B方向上往返移动。通过该往返移动,被引导而来的膜27一面形成焊接部上形成区域27w在B方向上偏移的辊,一面被卷到卷芯66上。此外,膜27的焊接部上形成区域27w为在带33的焊接部33w上所形成的流延膜39的焊接部上区域所对应的区域。关于该焊接部上形成区域27w的详细情况,将使用其他图式于下文中加以描述。
移动机构61使卷芯固定器56在B方向上以一定振幅移位,从而卷芯66在B方向上的往返移动也具有一定振幅。借此,一面使膜27的焊接部上形成区域27w在卷芯66的长度方向上以一定振幅偏移,一面将膜27卷到卷芯66上。所得的膜辊是一面使焊接部上形成区域27w在膜27的宽度方向上以一定振幅偏移一面卷绕而成,并无由焊接部上形成区域27w的重叠所致的黑条纹。
对于焊接部上形成区域27w,一面参照图5(A)与图5(B)一面加以说明。像上文所述那样,流延膜39是形成在从带33的一个侧部33s到另一侧部33s的范围内,因此也形成在焊接部33w上。焊接部33w具有大致一定的宽度。即使在以极其良好的精度制造带33的情况下,焊接部33w的宽度也为10mm左右。然而,视带33的精度不同,焊接部33w的宽度有时也在长度方向上变得不均一,或大于10mm。该焊接部33w为将制造带33时作为原材料的侧部33s用的窄幅片材与中央部33c用的宽幅片材焊接时,以焊接液珠的形式而形成的区域。即使在焊接后进行研磨等后处理,该焊接部33w也能目测确认到。
将流延膜39中形成在焊接部33w上的区域称为焊接部上区域39w。像上文所述那样,焊接部33能通过目测来确定,因此将焊接部上区域39w确定为位于焊接部33上的区域。
流延膜39在剥取位置PP被剥取后被搬送,通过第一纵切机12、第一拉幅机13、第二拉幅机17及第二纵切机等实施各种处理。通过这些处理,对膜27在A方向或B方向上赋予张力,或进行B方向的侧端部的切除。借此,从在剥取位置PP被剥取开始直到利用卷取装置19卷取为止,膜27在长度方向上延伸、或经干燥而在宽度方向上收缩、或在宽度方向被延伸而变宽、或借由切除而宽度变窄。
因此,通常情况下流延膜39与膜27的宽度不同。进而,通常情况下,流延膜39的宽度方向上的焊接部上区域39w的位置或宽度W39与膜27的宽度方向上的焊接部上形成区域27w的位置或宽度W27互不相同。
然而,即便使焊接部上形成区域27w在膜27的宽度方向上以具有振幅的方式移位,也无法在卷取时的膜27中目测确认到焊接部上形成区域27w。因此,卷取时的焊接部上形成区域27w可利用以下方法来确定。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卷取时的膜27对应于卷取位置PW处的膜27。但是,卷取前的一定时间的膜27由于进行了充分的干燥,所以尺寸的变化极少。因此,也可以将卷取位置PW上游的膜视为卷取时的膜27。此外,所谓卷取位置PW,是指要被卷取到卷芯66上的膜27与已被卷到卷芯66上的膜27的外周面接触的位置。
首先,对剥取位置PP处的流延膜39的焊接部上区域39w作标记。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该标记称为流延膜标记,在图5(A)与图5(B)中标注符号M39。标记只要使用对溶剂23具有耐性的油墨等来进行便可。流延膜标记M39到达卷取位置PW时,将具有该流延膜标记M39的区域确定为焊接部上形成区域27w。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所确定的焊接部上形成区域27w中标注的标记称为膜标记,在图5(A)与图5(B)中标注符号M27。
在图5(A)与图5(B)中,示出了膜标记M27大于流延膜标记M39的情况,但根据剥取以后的步骤的条件,也有变小的情况或成为大致相同大小的情况、或宽度与长度方向的长度的比例(以下简称为“宽度与长度之比”)变化的情况。但是,对于膜标记M27和流延膜标记M39,无需考虑大小的关系、或宽度与长度之比的关系,只要检测膜标记M27的宽度便可。膜标记M27的宽度为焊接部上形成区域27w的宽度W27。
此外,在图5(A)与图5(B)中,为了便于说明,相对于带33、流延膜39、膜27的宽度而夸大描画焊接部33w、焊接部上区域39w、焊接部上形成区域27w的各宽度。
像上文所述那样,确定焊接部上形成区域27w,利用卷取装置19一面形成焊接部上形成区域27w在B方向上偏移的辊一面将膜27卷到卷芯66上,借此防止由焊接部33w引起的膜辊中的黑条纹的产生。
进而,卷芯66在B方向上的具有振幅的移位周期优选的是设定为移动的带33绕一周的时间。所谓带33绕一周的时间,是指移动的带33的任意部分从带33的移动路的特定位置开始直到回到该特定位置所需要的时间,例如为位于流延位置PC的带33的部分再次回到流延位置PC的时间。该时间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求出:对带33的任意部位作标记,测定从该标记通过流延位置PC的时刻开始直到下一次通过的时刻为止的时间。
通过将卷芯66的移位周期设定为移动的带33绕一周的时间,可以获得膜27的焊接部上形成区域27w的位置具有以下移位量的膜辊,也就是将由带33绕一周的时间所得的长度作为周期而在宽度方向上具有振幅的移位量。借此,更可靠地防止膜辊中产生黑条纹。此外,卷芯66的移位周期也可以不严格设定为带33绕一周的时间,只要设定为与绕一周的时间大致相同,便可以获得一定的效果。
卷芯66的移位周期可以利用卷芯固定器56的移位周期来控制。因此,在设定卷芯66的移位周期的情况下,控制器63中若输入带33绕一周的时间,则只要根据该输入信号来控制移动机构61便可。
焊接部上形成区域27w在B方向上的移位振幅也可以根据焊接部上形成区域27w的宽度W27来改变。具体来说,焊接部上形成区域27w的宽度W27越大,越增大焊接部上形成区域27w在B方向上的移位振幅。这在焊接部33w为在带33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大致直线的情况下特别有效。所谓焊接部33w为在带33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大致直线,是指B方向上的焊接部33w的振幅为约2mm以内的情况。此外,所谓振幅,相当于B方向上的移位量的一半。
在焊接部上形成区域27w的宽度W27一定而为约10mm的情况下,只要将焊接部上形成区域27w在B方向上的移位振幅设定为约10mm便有效。
另外,在使带33的长度方向与周期对应而焊接部33w以描画正弦曲线(SINECURVE)的方式蜿蜒的情况下,焊接部上形成区域27w亦是若使长度方向与周期对应,则以描画正弦曲线的方式蜿蜒。于该情况下,若与焊接部上形成区域27w的正弦曲线同步而朝与其成为同相位的方向使膜27移位,则可将焊接部上形成区域27w在B方向上的移位振幅抑制得更小而较佳。
该卷取装置19的卷取对象的膜尺寸等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优选的是总卷取长为2000m以上、7000m以下且宽度为500mm以上、2500mm以下的尺寸的膜。
此外,本实施态样为利用卷取装置19卷取时使膜27在宽度方向上以一定振幅移位的态样,但本发明不限于该态样。例如,在具有将膜27的各侧部切除的步骤的情况下,也可以为在该切除步骤之前使膜27在宽度方向上以一定振幅移位的态样。此外,在具有多个将膜27的各侧部切除的步骤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其中最终的切除步骤之前使膜27在宽度方向上以一定振幅移位。例如,在像溶液制膜设备10(参照图1)那样具有利用第一纵切机12和第二纵切机18的多个切除步骤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即将进入进行最终切除步骤的第二纵切机18之前,使从第二拉幅机17中送出的膜27在宽度方向上以一定振幅移位。
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示出了使掺合物24的聚合物成分为酰化纤维素22的情况,但即使将与酰化纤维素22不同的聚合物作为掺合物24的聚合物成分,本发明也具有充分的效果。例如只要为可以通过溶液制膜来制造膜的众所周知的聚合物,则可以列举环状聚烯烃等作为聚合物成分。
另外,酰化纤维素22并无特别限定。酰化纤维素22的酰基可以仅为一种,或者也可以具有两种以上的酰基。当酰基为两种以上时,较佳为其中之一为乙酰基。较佳为以羧酸将纤维素的羟基酯化的比例、也就是酰基的取代度满足下述式(I)~式(III)全部。此外,以下的式(I)~式(III)中,A及B表示酰基的取代度,A为乙酰基的取代度,另外B为碳原子数为3~22的酰基的取代度。
(I)2.0≤A+B≤3.0
(II)1.0≤A≤3.0
(III)0≤B≤2.0
酰基的总取代度A+B更佳为2.20以上、2.90以下,特佳为2.40以上、2.88以下。另外,碳原子数为3~22的酰基的取代度B更佳为0.30以上,特佳为0.5以上。其中,本发明在使用二乙酰纤维素(Diacetyl cellulose,DAC)作为酰化纤维素22的情况下有特别大的效果。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例进行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的实例,以下的各实例是作为本发明的例子而列举。详细情况将于实例中进行说明,关于相对于本发明的比较例,仅示出与实例不同的条件。
[实例]
利用图1所示的溶液制膜设备由掺合物24来制造膜27。所使用的酰化纤维素22为二乙酰纤维素(DAC)。该膜27被用作所谓的LCD的垂直排列(Vertical Alignment,VA)方式用相位差膜。滚筒34、滚筒35的直径为2m。
使用由SUS316形成的带33。各侧部33s的宽度为150mm,中央部33c的宽度为2000mm。带33的长度为100m,厚度为1.5mm。焊接部33w在B方向上的正弦曲线状的蜿蜒振幅为2mm以内,在带33的长度方向上大致为直线。
带33绕一周的时间所对应的膜27的长度为100m。因此,以100m所对应的时间作为周期,以振幅10mm的移位使焊接部上形成区域27w在B方向上移位,以这种方式一面使旋转轴55在B方向上往返移动,一面将膜27卷取到卷芯66上。
目测观察所得的膜辊,结果在两侧未确认到在周方向上延伸的黑条纹。
[比较例1]
在不使焊接部上形成区域27w在B方向上移位、也就是不使旋转轴55在B方向上往返移动的情况下,将膜27卷取到卷芯66上。其他条件与实例1相同。
目测观察所得的膜辊,结果在两侧确认到在周方向上延伸的黑条纹。

Claims (3)

1.一种溶液制膜方法,特征在于:
在通过绕挂在一对滚筒的周面上并在长度方向上被搬送而绕圈转动的环状的金属制带上,流延将聚合物溶解在溶剂中而成的掺合物,借此形成流延膜,
将所述流延膜从所述带上剥离并加以干燥,由此制成膜,
将所述膜卷取成辊状,在所述溶液制膜方法中,
所述带具备中央部、及宽度较所述中央部窄且通过焊接而与所述中央部的两侧端一体化的一对侧部,
以较所述中央部宽的宽度流延所述掺合物,由此在所述中央部上及所述侧部上形成所述流延膜,
以在所述带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焊接部上所形成的所述膜的焊接部上形成区域在所述膜的宽度方向上以一定振幅移位的方式,将所述膜卷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液制膜方法,其特征在于:使膜卷取用的卷芯一面在所述膜的宽度方向上以一定振幅往返移动,一面在周方向上旋转,借此将所述膜卷取到所述卷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溶液制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带绕一周的时间设定为所述焊接部上形成区域的所述移位的周期。
CN201210275496.4A 2011-08-29 2012-08-03 溶液制膜方法 Active CN1031220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86088 2011-08-29
JP2011186088A JP5384585B2 (ja) 2011-08-29 2011-08-29 溶液製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2073A CN103122073A (zh) 2013-05-29
CN103122073B true CN103122073B (zh) 2016-12-21

Family

ID=48010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75496.4A Active CN103122073B (zh) 2011-08-29 2012-08-03 溶液制膜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384585B2 (zh)
KR (1) KR101928583B1 (zh)
CN (1) CN103122073B (zh)
TW (1) TWI6107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77693B (zh) * 2014-11-29 2017-02-22 东电化日东(上海)电能源有限公司 用于减少分切薄膜的堆叠现象的方法、放卷机构和分切机
CN110065187A (zh) * 2019-04-28 2019-07-30 安徽帝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无翘曲导光膜的生产设备
CN116100722B (zh) * 2023-02-24 2023-08-11 安徽碳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亚胺膜加工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10961A (ja) * 1999-01-26 2000-08-02 Toray Ind Inc フイルム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JP4251718B2 (ja) * 1999-06-07 2009-04-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エポキシ系樹脂シートの連続製造法
JP2002127169A (ja) * 2000-08-15 2002-05-0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溶液製膜方法
JP2002255409A (ja) * 2001-03-01 2002-09-1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フイルムの巻き取り方法及びロール並びに保護フイルム
JP2003147092A (ja) * 2001-11-16 2003-05-2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フィルムロール及びフィルム巻取方法
CN2878295Y (zh) * 2005-06-10 2007-03-14 张春华 一种超宽、高速、高精度流延膜机收卷装置
UA93924C2 (uk) * 2006-10-04 2011-03-25 Риб Лок Острелиа Пти Лимитед Композитна армована стрічка (варіанти), труба, яка має гелікоїдально змотану композитну стрічку, та спосіб її виготовлення (варіанти)
KR101150345B1 (ko) * 2008-04-17 2012-06-08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광폭 캐스팅 벨트, 광폭 필름의 제조방법 및 광폭 필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10785B (zh) 2018-01-11
CN103122073A (zh) 2013-05-29
KR20130024750A (ko) 2013-03-08
JP5384585B2 (ja) 2014-01-08
JP2013046975A (ja) 2013-03-07
KR101928583B1 (ko) 2018-12-12
TW201309454A (zh) 2013-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65175B2 (ja) 熱可塑性材料からフィルムウェブを形成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それにより形成されるフィルム
CN103122073B (zh) 溶液制膜方法
CN102205635B (zh) 膜拉伸装置及方法
KR20110125605A (ko) 시트재의 제조 방법, 밴드의 제조 방법 및 설비, 용액 제막 방법
US11123909B2 (e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films stretched in-line
KR102296655B1 (ko) 필름 제조 방법 및 필름 연신 장치
CN103467758A (zh) 溶液制膜方法及设备
US20230036198A1 (en) Film winding system and assembly comprising a film stretching unit and such a film winding system
CN102617872B (zh) 溶液制膜方法及溶液制膜设备
KR101307307B1 (ko) 용액 제막 방법 및 유연 장치
JP4942056B2 (ja) 溶液製膜方法及び流延装置
JP2012135882A (ja)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TWI668254B (zh) 溶液製膜方法及裝置
CN102344574B (zh) 干燥装置及溶液制膜方法
KR101324174B1 (ko) 용액 제막 방법
CN102432900B (zh) 溶液制膜方法
JP5404491B2 (ja) 溶液製膜方法
KR20130029715A (ko) 금속 드럼, 유연 장치, 유연막의 형성 방법 및 용액 제막 방법
JP2017065052A (ja) ダイ、フィルム製造設備、溶液製膜方法及び溶融製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