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04746B - 除湿阀 - Google Patents

除湿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04746B
CN103104746B CN201210434568.5A CN201210434568A CN103104746B CN 103104746 B CN103104746 B CN 103104746B CN 201210434568 A CN201210434568 A CN 201210434568A CN 103104746 B CN103104746 B CN 1031047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mentioned
absorbing member
pulsation
refrigeration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345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04746A (zh
Inventor
石川聪士
横田健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filed Critical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1047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047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047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047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空调机的除湿阀,能够以简单的构造来减少制冷剂的脉动,提高静音性。在阀座部(2b)上形成多个节流槽(21)。除湿运转时,对电磁线圈装置(6)通电来驱动阀芯(3),利用阀部(3a)使带凸缘的阀座部件(2)的阀座部(2b)闭阀。利用节流槽(21)使制冷剂膨胀得到节流效果。在阀芯(3)的阀轴(3b)的周围配设脉动吸收部件(4)。利用脉动吸收部件(4),在阀室(1A)内吸收从一次侧接头(10)流入的制冷剂的脉动的能量。脉动吸收部件(4)由烧结过滤器、除雾过滤器、泡沫部件、层叠了平板的部件、层叠了弯曲板的部件、双层螺旋弹簧、双层冲孔金属等构成。或者,将阀芯的阀轴做成多孔质体的脉动吸收部件。

Description

除湿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于构成空调机的室内热交换器的第一热交换器与第二热交换器之间并对除湿运转时的制冷剂进行节流的除湿阀。
背景技术
以往,在具有除湿运转功能的空调机中,由第一热交换器与第二热交换器来构成室内热交换器,并在两热交换器之间设有除湿阀。而且,在通常的运转时,使除湿阀为全开状态从而使两热交换器作为一体发挥功能,并在除湿运转时,使除湿阀作为节流装置发挥功能,使上游侧(高压侧)的第一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使下游侧(低压侧)的第二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
作为这种除湿阀,例如有日本专利第4064762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19747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955361号公报(专利文献3)以及日本特开2004-150580号公报(专利文献4)所公开的装置。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的装置是利用过滤器与节流孔来对制冷剂进行节流的过滤器方式,专利文献3以及专利文献4的装置是利用形成于阀芯与阀座(阀座等效物)之间的槽来对制冷剂进行节流的槽方式。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06476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19747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95536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150580号公报
如上述那样,以往的除湿阀有过滤器方式与槽方式。过滤器方式的情况下,由于制冷剂透过过滤器,所以制冷剂中的气泡变细小,通过过滤器后的膨胀时的气泡的破裂音等减少,从而静音性优异。然而,该过滤器方式中,由于制冷剂必须通过过滤器,所以在过滤器的小孔堵塞污垢(制冷剂中的异物)等。此外,流体能够透过过滤器的面积实际上仅在节流孔的附近,因而流体能够透过过滤器的面积少,而有过滤器本身引起筛眼堵塞的问题。再有,过滤器方式中,必须考虑过滤器的透过量,从而过滤器本身成本变高。
另一方面,槽方式的情况下,当阀为全开状态时,阀芯或者阀座的槽总是暴露在流动的制冷剂中,因而作为节流部的槽不会引起筛眼堵塞。并且,槽宽、槽形状等的设定容易,且成本低。
然而,从高压侧的一次侧接头流入阀室的制冷剂是液气混合制冷剂,而且,由于制冷剂从压缩机的排出、设于除湿阀的上游的膨胀阀的节流、空调机中的配管的弯曲等,从该一次侧接头至阀室产生制冷剂的脉动。因此,槽方式在耐久性、低成本的方面优异,但制冷剂的脉动增大槽通过音(制冷剂通过槽时的声音),从而在静音性的方面有改进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除湿阀中,利用槽方式来确保耐久性、低成本,并且,减少由制冷剂的脉动引起的槽通过音,而提高静音性。
方案一的除湿阀具备:形成阀室的阀壳体;与该阀壳体的上述阀室连通的一次侧接头;与该阀室的轴线方向端部连通的二次侧接头;设于该二次侧接头的上述阀室侧的阀座;阀部,该阀部在该阀室内能够沿轴线方向移动地设置,并相对于上述阀座落座/分离;以及电磁驱动部,该电磁驱动部沿轴线方向对与上述阀部连结的柱塞进行驱动而使该阀部移动,当上述阀部为落座状态时,使从上述一次侧接头流入的制冷剂经由由上述阀部与上述阀座形成的节流部而从上述阀室内向上述二次侧接头流出,从而在空调机中能够进行除湿运转,该除湿阀的特征在于,在上述阀部的上述柱塞侧设有脉动吸收部件,该脉动吸收部件吸收从上述一次侧接头流入上述阀室的制冷剂的脉动的能量。
方案二的除湿阀在方案一所记载的除湿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阀部与上述柱塞由与该阀部一体形成的阀轴连结,在该连结轴的周围设有上述脉动吸收部件。
方案三的除湿阀在方案一所记载的除湿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阀部与上述柱塞上经由述脉动吸收部件而连结。
方案四的除湿阀在方案二所记载的除湿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脉动吸收部件被上述柱塞的阀部侧底面和上述阀部的柱塞侧上面夹持而嵌合固定。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方案一的除湿阀,在除湿时对制冷剂进行节流的节流部能够采用在阀部落座时由阀部与阀座形成的槽,槽不会引起筛眼堵塞,能够确保耐久性、低成本,并且,由于利用脉动吸收部件吸收流入阀室的制冷剂的脉动的能量,因而能够从一次侧接头至阀室减少制冷剂的脉动,能够提高静音性。
根据方案二的除湿阀,除了方案一的效果,阀部通过与阀部一体形成的阀轴而移动,从而能够将柱塞的动作可靠地传递至阀部,并且,不会对脉动吸收部件施加沿轴线方向不需要的负荷。
根据方案三的除湿阀,除了方案一的效果,由于脉动吸收部件兼作阀轴,所以和与阀部一体地具有阀轴的阀芯的构造相比,能够减少金属等的部件,并且由于制冷剂透过脉动吸收部件,而能够细化制冷剂中的气泡,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静音性。
根据方案四的除湿阀,除了方案二的效果,由于脉动吸收部件被柱塞的阀部侧底面与阀部的柱塞侧上面夹持而被嵌合固定,从而能够可靠地保持脉动吸收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除湿阀的非通电时的纵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除湿阀的通电时的纵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除湿阀的脉动吸收部件的第一~第七实施例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除湿阀的阀芯以及脉动吸收部件的变形例的图。
图中:
1—主体外壳(阀壳体),1A—阀室,1a—大径部,1b—小径部,1c——阶差部,2—带凸缘的阀座部件(阀壳体),2b—阀座部,21—节流槽,10—一次侧接头,20-二次侧接头,3—阀芯,3a—阀部,3a1-上面(柱塞侧上面),3b—阀轴,4-脉动吸收部件,5a-阀部,5b—阀轴(脉动吸收部件),6—电磁阀装置(电磁驱动部),61-柱塞,61a-底面(阀部侧底面),62—柱塞弹簧,L—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除湿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的除湿阀的非通电时的纵剖视图,图2是该除湿阀的通电时的纵剖视图。此外,以下的说明中的“上下”的概念与图1的附图中的上下对应。
该实施方式的除湿阀具有大致圆筒状的主体外壳1。主体外壳1由形成阀室1A的大径部1a、构成柱塞管的小径部1b、以及连结大径部1a与小径部1b的阶差部1c构成。在大径部1a的下开口部设有不锈钢制的带凸缘的阀座部件2,主体外壳1与带凸缘的阀座部件2构成“阀壳体”。
在主体外壳1的大径部1a的壁部穿孔有入口11,在该入口11内插入一次侧接头10,并利用钎焊来将一次侧接头10与大径部1a连接。即,一次侧接头10与阀室1A的侧部连通。并且,在阶差部1c的内侧利用钎焊固定有不锈钢制的弹簧承受部件14。
带凸缘的阀座部件2具有:内周面划定出口12的筒部2a;划定有设于阀室1A与出口12之间的圆形的阀口13的阀座部2b;以及在主体外壳1的大径部1a的开口部的内周面压入外周边部后的状态下进行钎焊的凸缘部2c。在出口12,在形成该口的筒部2a内插入二次侧接头20,并通过钎焊将二次侧接头20与带凸缘的阀座部件2连接。即,二次侧接头20与阀室1A的轴线L方向端部连通。在阀座部2b的内周形成有多个节流槽21(图1参照),多个节流槽21从阀室1A侧开槽刻至(刻まれる)阀口13侧。
在阀室1A内以能够沿主体外壳1的轴线L方向移动的方式设有阀芯3。阀芯3一体形成有:下部具有锥形面的薄型且大致呈圆柱状的阀部3a;以及直径比阀部3a的直径小的圆柱状的阀轴3b。而且,在阀轴3b的周围配设后述的第一~第七实施例所示的脉动吸收部件4,并与阀芯3嵌合。阀部3a利用后述的电磁阀装置6的动作能够在如下两个位置间移动:落座于阀座部2b而关闭阀口13的位置(图2的位置);以及从阀座部2b离开而确立阀口13的连通的开阀位置(图1的位置)。
在主体外壳1的小径部1b的内外配置有作为“电磁驱动部”的电磁阀装置6的构成部件。电磁阀装置6由如下部件构成:在构成柱塞管的小径部1b内能够沿轴线L方向移动地嵌合的磁性材料制的杯形状的柱塞61;配设于柱塞61与上述弹簧承受部件14之间的、由压缩螺旋弹簧构成的柱塞弹簧(开阀弹簧)62;通过焊接而气密地固定于小径部1b的上端开口部的盖部件63;配置于小径部1b的端部侧外周的圆筒状的磁性材料制的磁导向部64;利用固定零件15固定在大径部1a的外周上的“コ”字形状的磁性材料制的外箱65;以及在小径部1b以及磁导向部64的外周被外箱65抱持的线圈部66。
主体外壳1的小径部1b内与阀室1A经由阀部3a与弹簧承受部件14之间的间隙而连通,横跨该小径部1b与阀室1A而存在的阀芯3在小径部1b内利用阀轴3b的上端的阀杆部3b1铆接结合在柱塞61的底部上。而且,阀芯3与柱塞61一体地沿轴线L方向移动。此外,上述脉动吸收部件4在阀芯3与柱塞61结合之前与阀轴3b嵌合,该脉动吸收部件4被柱塞61的底面61a(阀部侧底面)与阀部3a的上面3a1(柱塞侧上面)夹持便被嵌合固定。
即,如图1所示,在电磁阀装置6的非通电时,由于柱塞弹簧62的弹簧力,阀部3a(阀芯3)位于被从阀座部2b吸离(引き離された)的开阀位置。并且,如图2所示,在电磁阀装置6的通电时,克服柱塞弹簧62的弹簧力,而柱塞61被磁吸引至外箱65的下端侧,从而使阀部3a(阀芯3)落座于阀座部2b。
该闭阀状态下,由阀座部2a的节流槽21来连通阀室1A与出口12,来自一次侧接头10的制冷剂仅通过节流槽21而膨胀,并向二次侧接头20流动。由此,能得到除湿运转时的节流效果。此时,对于从一次侧接头10流入阀室1A的制冷剂而言,由脉动吸收部件4来吸收脉动的能量,从而不会产生槽通过音发生的脉动。
图3(A)表示脉动吸收部件4的第一实施例,该脉动吸收部件4由烧结过滤器构成。烧结过滤器是多孔质的部件,由其表面的多个小孔来吸收制冷剂的脉动的能量。并且,还能够由该烧结过滤器来抑制制冷剂的脉动进行反射。
图3(B)表示脉动吸收部件4的第二实施例,该脉动吸收部件4由除雾过滤器(デミスタ一フイルタ一)构成。除雾过滤器是压固纤维状的金属线的部件,利用金属线间的多个间隙来吸收制冷剂的脉动的能量。并且,还能够由该除雾过滤器来抑制制冷剂的脉动进行反射。
图3(C)表示脉动吸收部件4的第三实施例,该脉动吸收部件4由泡沫部件(例如泡沫金属)构成。泡沫部件具有多个空隙,利用其表面的空隙来吸收制冷剂的脉动的能量。并且,还能够由该泡沫部件来抑制制冷剂的脉动进行反射。
图3(D)表示脉动吸收部件4的第四实施例,该脉动吸收部件4是通过层叠多个圆环状的平板(例如金属制)来构成的。利用该平板间的多个间隙来吸收制冷剂的脉动的能量。并且,还能够由该多个平板来抑制制冷剂的脉动进行反射。
图3(E)表示脉动吸收部件4的第五实施例,该脉动吸收部件4是通过层叠多个圆环状的弯曲板(例如金属制)来构成的。利用该弯曲板间的多个间隙来吸收制冷剂的脉动的能量。并且,还能够由该多个弯曲板来抑制制冷剂的脉动进行反射。
图3(F)表示脉动吸收部件4的第六实施例,该脉动吸收部件4由内外双层螺旋弹簧构成。螺旋弹簧具有多个间隙,利用该螺旋弹簧的多个间隙来吸收制冷剂的脉动的能量。并且,还能够由该螺旋弹簧来抑制制冷剂的脉动进行反射。螺旋弹簧也可以为一层,但多层的螺旋弹簧效果佳。
图3(G)表示脉动吸收部件4的第七实施例,该脉动吸收部件4由内外双层冲孔金属构成。冲孔金属具有多个小孔,利用该冲孔金属的多个小孔来吸收制冷剂的脉动的能量。并且,还能够由该冲孔金属板来抑制制冷剂的脉动进行反射。冲孔金属也可以为一层,但多层的冲孔金属效果佳。
第一~第三实施例、第六以及第七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脉动吸收部件4用柱塞61的底面61a与阀部3a的上面3a夹持。由此,能够可靠地保持脉动吸收部件4。此外,第四以及第五实施例的情况下,通过在多个平板或者多个弯曲板之间设置适当的隔板等,也能够用柱塞61的底面61与阀部3a的上面3a1夹持来进行保持。
图4是表示阀部以及脉动吸收部件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在该变形例中,阀芯5由阀部5a、阀轴5b以及连结部5c构成,阀轴5b由作为“脉动吸收部件”的圆柱状的多孔质体(例如烧结过滤器)构成。阀部5a通过外周的凸缘部5a1与阀轴5b的下端铆接结合。连结部5c通过外周的凸缘部5c1与阀轴5b的上端铆接结合。并且,通过连结部5c的阀杆部5c2与柱塞61的底部铆接结合。该变形例中,阀轴5b由多孔质体构成,利用其表面的多个小孔来吸收制冷剂的脉动的能量。并且,还能够利用该多孔质体(阀轴5b)抑制制冷剂的脉动反射。
该变形例的情况下,不需要阀轴3b,还能够减少阀芯的材料。并且,第一实施例~第七实施例的情况下,当从一次侧接头10流入的制冷剂与脉动吸收部件碰撞时,制冷剂中的气泡被细分化,但该变形例的情况下,由于制冷剂透过多孔质体(阀轴5b),从而能够更加细化制冷剂中的气泡,与第一实施例~第七实施例相比,能提高静音性。此外,如上所述,对于以往的过滤器方式的除湿阀而言,由于小孔被污垢堵塞、制冷剂能够透过过滤器的面积减少,因而有过滤器本身引起筛眼堵塞的问题,但在该变形例的情况下,由于制冷剂能够透过多孔质体(阀轴5b)的全周,所以多孔质体引起筛眼堵塞的问题也变少。此外,该阀轴5b并不限于烧结过滤器、除雾器(デミスタ一)、泡沫金属等多孔质体,也可以由实施例4~实施例7之类的脉动吸收部件构成。
如上所述,上述第一~第七实施例的脉动吸收部件4、变形例的阀轴5b(脉动吸收部件)设于阀部3a、5a的柱塞61侧,利用该脉动吸收部件在阀室1A内吸收从一次侧接头10流入的制冷剂的脉动的能量,从而能够从一次侧接头10至阀室1A减少制冷剂的脉动,而能够提高静音性。
此外,上述第一~第七实施例以及变形例的脉动吸收部件也发挥吸音材料的功能。即,由于在阀室内存在像脉动吸收部件那样的具有多个空孔、间隙的部件,所以由制冷剂与阀室的内壁碰撞时所产生的制冷剂中的气泡的破裂引起的噪声、柱塞的工作音、阀芯与阀座碰撞时所产生的碰撞音也被该脉动吸收部件吸音,从而在该方面上也能够提高静音性。
以上的实施方式中,闭阀时对制冷剂进行节流的节流槽21形成于阀座部2a侧,但该节流槽也可以在阀部侧形成。

Claims (4)

1.一种除湿阀,具备:形成阀室的阀壳体;与该阀壳体的上述阀室连通的一次侧接头;与该阀室的轴线方向端部连通的二次侧接头;设于该二次侧接头的上述阀室侧的阀座;阀部,该阀部在该阀室内能够沿轴线方向移动地设置,并相对于上述阀座落座/分离;以及电磁驱动部,该电磁驱动部沿轴线方向对与上述阀部连结的柱塞进行驱动而使该阀部移动,当上述阀部为落座状态时,使从上述一次侧接头流入的制冷剂经由由上述阀部与上述阀座形成的节流部而从上述阀室内向上述二次侧接头流出,从而在空调机中能够进行除湿运转,
该除湿阀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阀部的与上述节流部相反的一侧的上述柱塞侧设有脉动吸收部件,该脉动吸收部件吸收从上述一次侧接头流入上述阀室的制冷剂的脉动的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阀部与上述柱塞由与该阀部一体形成的阀轴连结,在该阀轴的周围设有上述脉动吸收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阀部与上述柱塞经由上述脉动吸收部件而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脉动吸收部件被上述柱塞的阀部侧底面和上述阀部的柱塞侧上面夹持而嵌合固定。
CN201210434568.5A 2011-11-10 2012-11-02 除湿阀 Active CN1031047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46400A JP5690705B2 (ja) 2011-11-10 2011-11-10 除湿弁
JP2011-246400 2011-11-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04746A CN103104746A (zh) 2013-05-15
CN103104746B true CN103104746B (zh) 2015-10-28

Family

ID=48312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34568.5A Active CN103104746B (zh) 2011-11-10 2012-11-02 除湿阀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690705B2 (zh)
CN (1) CN1031047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63854A1 (ja) * 2013-10-29 2015-05-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膨張弁
JP6138271B2 (ja) 2013-10-30 2017-05-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膨張弁及びそれを搭載し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6302717B2 (ja) * 2014-03-27 2018-03-28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電動弁
CN107965952A (zh) * 2016-10-20 2018-04-27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以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JP6815655B2 (ja) * 2018-10-11 2021-01-20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電磁弁
JP7262261B2 (ja) * 2019-03-22 2023-04-21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温度膨張弁、および、温度膨張弁を用いた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JP7145134B2 (ja) * 2019-09-27 2022-09-30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電動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9803A (zh) * 2004-05-19 2005-11-23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节流阀装置及空气调节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65122B2 (ja) * 2001-01-15 2010-05-1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2005003114A (ja) * 2003-06-12 2005-01-06 Fuji Koki Corp 電磁弁
JP2006349274A (ja) * 2005-06-16 2006-12-28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絞り装置および流量制御弁ならびにこれを組み込んだ空気調和装置
JP2008051147A (ja) * 2006-08-22 2008-03-06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流量制御弁およびこれを組み込んだ空気調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9803A (zh) * 2004-05-19 2005-11-23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节流阀装置及空气调节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04746A (zh) 2013-05-15
JP2013104439A (ja) 2013-05-30
JP5690705B2 (ja) 2015-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04746B (zh) 除湿阀
CN106352139B (zh)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JP5696093B2 (ja) 電動弁
JP5038105B2 (ja) 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空気調和機
JP4570473B2 (ja) 弁装置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5485980B (zh) 控制阀
JP6311830B2 (ja) マフラ機能を有する圧縮機
JP2013242129A (ja) 膨張弁および防振ばね
JP2009287769A (ja) ディスクベローズが内蔵された低騷音型電子式膨張バルブ
JP2020034141A (ja) 電動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JP5497419B2 (ja) 内部熱交換器とアキュムレータの複合装置
JP2011133139A (ja) 膨張弁
JP4489603B2 (ja) 逆止弁
CN105020876A (zh) 消音过滤器及空调
US20170356433A1 (en) Acoustic Filter for Compressor
JP2013134004A (ja) アキュムレータ及びアキュムレ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06125374A (ja) 吐出側構造及びこれに用いる逆止弁、並びにこれらを用いた圧縮機
CN101430008A (zh) 一种具有节流、截止双重功能的双向节流截止阀
WO2020022214A1 (ja) 電動弁
JP5170494B2 (ja) 圧縮機の気液分離装置
CN103375952B (zh) 节流阀装置
CN105864478B (zh) 膨胀阀及其配管安装构造
JP6899584B2 (ja) 膨張弁
JP2004293797A (ja) 絞り弁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2011133157A (ja) 膨張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