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97964A - 由织物构成的密封构件 - Google Patents
由织物构成的密封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97964A CN103097964A CN2010800677816A CN201080067781A CN103097964A CN 103097964 A CN103097964 A CN 103097964A CN 2010800677816 A CN2010800677816 A CN 2010800677816A CN 201080067781 A CN201080067781 A CN 201080067781A CN 103097964 A CN103097964 A CN 1030979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rp
- containment member
- powder
- fabric
- form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1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lateral sealing at both sides of the donor member with respect to the developer carrying dir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 Sealing Devices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线量少,能够以低载荷防止粉体的流出,无需使密封构件的高度对齐而形成为斜毛或除去细毛,耐磨损性优异,且防止粉体从旋转体泄漏的密封构件。在防止粉体(6)泄漏用的密封构件(1)中,是使用至少三种以上的织线构成,且由经线(3a)及纬线(3c)构成的织物所形成的密封构件(1),该密封构件(1)的经线(3a)由至少两种以上的不同线径的经线(3g)及密度构成。将由编织成因这些经线(3a)的线径之差及密度之差而具有阶梯差(5)的纵条纹状的条纹(4)的纹理组织(2b)的织物形成为密封构件(1)。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为了防止色粉等粉体从利用粉体的装置例如复印机、打印机等电子照相图像形性装置的旋转体即粉体载体的端部向外部漏出而使用的密封构件。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密封构件,有由发泡体构成的密封构件、由无纺布构成的密封构件、由植毛构成的密封构件、由绒毛织物构成的密封构件、由其他的织物构成的密封构件、由编织物构成的密封构件等。这些密封构件多被使用作为旋转体即粉体载体的表面露出一部分的粉体载体的端部密封件。
作为旋转体的端部密封件的结构,公开了一种在片上粘贴另一倾斜的片而形成阶梯差,利用该阶梯差作为粉体的引导部,限制粉体的泄漏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也公开了一种设有槽的结构的密封构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此外,公开了一种通过印刷而在端部片材上实施作为引导部的阶梯差的密封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公开了一种作为织物的绒毛织物的密封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或专利文献5),而且,还公开了一种基于编织物的密封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6)。
此外,公开了一种虽然未利用绒毛织物进行编织但为织物的密封构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7或专利文献7)。
然而,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作为显影剂或色粉等粉体的泄漏防止,在限制流动并进行泄漏防止的技术中,在片上粘贴作为引导部的片,因此需要增加制造工时,而且粘贴的引导部可能会发生剥离。而且,在橡胶上设有槽的密封件中,其制造需要模具,初期的成本上升,因此产品成本上升,同时需要对橡胶的密封构件实施具有滑动性的涂层或使用滑动性良好的材料,在成本上无法满足。
此外,近年来,伴随着作为色粉的粉体的小粒径化,使用了绒毛的密封构件较为多见。然而,使用了该绒毛的密封构件可以通过静电植毛方法、绒毛织物方法、纵编方法或镀敷绒毛编织方法等进行制造。然而,静电植毛方法难以实现防止脱毛、密度的稳定化,为了稳定化而需要提高绒毛的密度。其结果是,绒毛长度缩短为1mm左右,反而对显影辊的抵接载荷增大,其结果是,在使用由柔软的橡胶辊构成的显影辊时,会使显影辊磨损,进而产生摩擦引起的绒毛的脱落的问题。
而且,绒毛编织方法中,在由织物或编织物构成的密封构件中,需要绒毛的切断工序、用于限制粉体的流动的斜毛工序等多个工序,制造上的成本升高,而且存在有在制造过程中剪裁成希望的形状时产生的细毛、在剪裁时飞散的绒毛,为此需要在制造方面想办法。而且为了构成绒毛而需要较多的线。
另一方面,在不具有切断绒毛的织物中,专利文献5公开了将线以浮起的方式形成为波状,且以山与谷的位置不同的方式配置。然而,该构成为波状的织物作为织物为不稳定的结构,作为密封构件也不满足。而且专利文献7或专利文献8公开有以相对于显影载体的移动方向成为规定的角度的方式呈倾斜状排列的绒毛。而且,所述专利文献7或专利文献8公开的是将重叠部分的阶梯差规则地配置,而且,如上述那样形成为倾斜状。然而,这些较大地依赖于重叠部分,并未成为足以限制粉体的流动的结构。因此,通过在密封构件的表面的部分涂 敷呈脂状的氟系润滑剂而提高密封性,但作为密封构件未必充分。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21047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27438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17091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1-143326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11-194612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注册实用新型第3065136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3-107902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07-1790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消除以往的上述的密封构件的问题点、不充分的点,以线量少的构件,在低载荷下也能够防止粉体的流出,无需像以往的密封构件那样使密封构件的高度对齐或形成为斜毛,而且无需将密封构件的表面产生的细毛除去,耐磨损性优异,且无需担心从配置密封构件的部分剥落的密封构件、尤其是防止色粉的从电子照相装置的旋转体泄漏的密封构件。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上述的课题的本发明的手段在于,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由织物构成的防止粉体泄漏用的密封构件,其特征在于,是使用至少三种以上的织线编织的由经线及纬线构成的织物的密封构件。该密封构件的经线由至少两种以上的不同线径及密度构成。将由编织成因这些经线的线径之差或及密度之差而具有阶梯差的纵条纹状的条纹的纹理组织的织物形成为密封构件。
在第二方面中,以第一方面的由织物构成的防止粉体泄漏用的密封构件为基础,其特征在于,编织成具有阶梯差的纵条纹状的条纹的纹理组织的织物由于厚度厚的部位与薄的部位的阶梯差而形成纵条纹状的条纹的纹理组织。在该阶梯差的厚度厚的部位,纺织多个长纤维而形成的丝线或纺织多个短纤维而形成的纱线的织线所构成的经线的三根以上在纬线方向上比厚度薄的部位更相邻或更接近地连续配置而使经线的密度为高密度,由此抑制经线的剖面的扁平或形成经线的纤维的扩展,以经线向高度方向的变形减小的方式形成。另一方面,在该阶梯差的厚度薄的部位,将丝线或纱线的织线所构成的经线设为难以抑制剖面的扁平或形成经线的纤维的扩展的两根以下经线,使经线的密度为低密度,由此通过该低密度,助长比厚度厚的部位更向经线的宽度的扩展的方向扁平或形成经线的纤维的扩展更大,而以厚度方向上的高度降低的方式形成。通过将这两种不同经线密度的部分交替地配置,通过厚度方向的变形之差即扁平程度或形成经线的纤维的扩展程度,根据厚度方向的高度之差,形成为具有阶梯差的纵条纹状的条纹的纹理组织。
在第三方面中,以第二方面的由织物构成的防止粉体泄漏用的密封构件为基础,其特征在于,由纺织多个长纤维而形成的丝线或纺织多个短纤维而形成的纱线的织线所构成的三根以上的经线由形成具有阶梯差的纵条纹状的条纹的纹理组织的厚度厚的部位的经线的线径比厚度薄的部位的经线的线径大的丝线或纱线的织线形成。而且,该线径大的丝线或纱线的织线的三根以上的经线相邻或接近配置而形成的纵条纹状的条纹的纹理组织形成得比由两根以下的经线构成的线径小的织线形成的纹理组织更难弯曲。
在第四方面中,以第三方面的由织物构成的防止粉体泄漏用的密封构件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具有阶梯差的纵条纹状的条纹的纹理组织中,使用由该纹理组织构成的织物作为密封构件而适用于旋转体时, 将纵条纹状的条纹的方向相对于适用的旋转体的旋转方向倾斜规定的限制角度通过剪裁或冲裁来形成为密封构件。并且,使该密封构件与作为旋转体的粉体载体的端部抵接,由此防止粉体从作为旋转体的粉体载体与密封构件的抵接部之间向外部漏出。
在第五方面中,以第四方面的由织物构成的防止粉体泄漏用的密封构件为基础,其特征在于,相对于适用的旋转体的旋转方向倾斜规定的限制角度所形成的密封构件在背面配置具有缓冲性的弹性体或发泡体而以规定载荷防止粉体漏出。
在第六方面中,以第一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由织物构成的防止粉体泄漏用的密封构件为基础,其特征在于,由织物构成的防止粉体泄漏用的密封构件中,在形成该密封构件的作为长纤维的单丝、纺织多个长纤维而形成的丝线、或纺织多个短纤维而形成的纱线中的任一个所构成的织线的表面擦有固态物所构成的固态皂或金属皂的脂肪酸盐、或者作为石蜡或蜡烛的高级脂肪酸和高级醇类的酯构成的蜡,由此形成为皮膜状。
在第七方面中,以第一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由织物构成的防止粉体泄漏用的密封构件为基础,其特征在于,由织物构成的防止粉体泄漏用的密封构件形成为电子照相装置的作为旋转体的粉体载体的密封构件。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密封构件是由作为带有阶梯差的结构的织物的平织构成,因此是线量少且能够发挥高密封功能的省资源的结构,没有使高度一致的剪切工序、斜毛工序,由少的工序数构成,在使用中也不会产生细毛,而且没有脱毛的担心,能够稳定地使用,而且耐磨损性也优异,而且也没有剥离的担心等,是极高品质的密封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密封构件的织物的纹理组织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2是从阶梯差厚的部位沿着纬线方向观察图1的纹理组织的俯视图而得到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密封构件的织物的另一纹理组织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4是从左侧的经线方向观察图3的纹理组织的俯视图而得到的侧视图。
图5是在密度高的纹理组织的经线和密度低的纹理组织的经线及纬线均为单丝的纹理组织中,以剖面来表示两经线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6是在密度高的纹理组织的经线和密度低的纹理组织的经线均为由多个纤维构成的复丝且纬线为单丝的纹理组织中,以剖面表示两经线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密封构件的平织的织物的示意俯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密封构件的条纹的间距P和阶梯差的厚度厚处的宽度W的俯视图。
图9是振动试验机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0是表示条纹的限制角度不同的三种密封构件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1是电子照相装置的显影机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2是安装有密封构件的显影辊的端部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13是将电子照相装置的显影机的显影辊和密封构件的安装状况分解表示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4中,左侧表示密封构件的主视图,右侧表示其侧视图。
图15是表示将色粉刮粉刀向显影辊的端部安装状况下的端部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16中,中央是从织物以限制角度10°通过冲裁而形成密封构件的加工量的俯视图,左侧是从其左侧观察到的侧视图,右侧是限制角度为10°的密封构件的俯视图。
图17中,中央是表示从织物以限制角度45°通过冲裁而形成密封构件的加工量的俯视图,左侧是从其左侧观察到的侧视图,右侧是限制角度为45°的密封构件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将端部密封件与感光体圆筒等的被清洁构件抵接配置的状况的侧视图。
图19是将在刮刀支承构件的下部配置有端部密封件及端部密封件的背面的清洁刮刀的状况省略感光体圆筒而表示其端部侧的示意性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表及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密封构件(1)的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是起到防止粉体(6)从旋转体(7)或轴部(9)向外部漏出的作用的由织物形成的密封构件(1)。该密封构件至少由三种以上的织线构成,由密度高的纹理组织的经线(3a)、密度低的纹理组织的经线(3b)及与它们交叉的纬线(3c)编织而成的平织(2a)的织物而形成。形成该密封构件(1)的织物的织线即密度高的纹理组织的经线(3a)与密度低的纹理组织的经线(3b)由至少两种以上的不同的线径(3g)及密度构成。由于这些密度高的纹理组织的经线(3a)的线径(3g)与密度低的纹理组织的经线(3b)的线径(3g)之差及密度之差,织物的纹理组织(2b)被编织成具有阶梯差(5)的纵条纹状的条纹(4)。构成该平织(2a)的条纹(4)的部分的纹理组织(2b)的状态如图1示意性放大表示。
该图1所示的条纹(4)的平织(2a)的纹理组织(2b)在阶梯差(5)的厚度厚的部位(5a)即密度高的纹理组织的经线(3a)的部位上,由六根经线(3a)和两根纬线(3c)形成,这六根经线(3a)之中中四根、三根、两根这三种向横向交替地移动而呈现于表侧,伴随于此,纬线(3c)各两根相邻,在经线(3a)之间向纵向移动而呈现于表侧,从而形成平织(2a)。另一方面,在阶梯差(5)的厚度薄的部位 (5b)即密度低的纹理组织的经线(3b)的部位,各一根的经线(3b)与各两根相邻的纬线(3c)分别交替地呈现于表侧而形成平织(2a)。此外,如此形成的阶梯差(5)的厚度厚的部位(5a)与阶梯差(5)的厚度薄的部位(5b)交替形成,从而形成图7所示的纵条纹状的条纹(4),从而形成由形成密封构件(1)的平织(2a)构成的织物。在此,图1表示形成本发明的密封构件(1)的平织(2a)的俯视图,图2表示从图1的左侧的侧部观察到的侧视图。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的形成由织物构成的防止粉体(6)泄漏用的密封构件(1)的平织(2a)所构成的织物具有由阶梯差(5)形成的条纹(4),但在该阶梯差(5)的厚度厚的部位(5a),如图3所示,由纺织多个长纤维而形成的丝线(3e)或纺织多个短纤维而形成的纱线(3f)构成的织线所形成的密度高的纹理组织的经线(3a)为三根以上,即在该例子中,左侧表示的表侧的四根和其两侧的背侧的各一根这总计六根连续地相邻,与两根纬线(3c)交叉配置而成为稠密的平织(2a)的部分。另一方面,在阶梯差(5)的厚度薄的部位(5b),如图4所示,由纺织多个纤维而形成的丝线(3e)或纱线(3f)所形成的密度低的纹理组织的经线(3b)为两根以下,在该例子中为一根,且相邻彼此之间隔开而稀疏地编织并与纬线(3c)交叉,从而成为图3所示的平织(2a)的纹理组织(2b)。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所示,阶梯差(5)的厚度厚的部位(5a)的经线(3a)的线径(3g)即D1与阶梯差的厚度薄的部位(5b)的线径(3g)即D2在非张力时为同一直径,为D1=D2。然而,若由该平织(2a)形成的密封构件(1)在使用时接受压力,则在密封构件(1)的表侧,如图6所示,在厚度厚的部位(5a),接受纬线(3c)的张力而经线(3a)的剖面在表侧稍扁平地变形。这种情况下,相邻的经线(3a)彼此相互干涉,因此能抑制较大的扁平地变形的情况,通过厚度为t2的厚的部位(5a)的纹理组织(2b)而成为高密度。此外,如图6所示,经线(3a)及经线(3b)均由复丝构成的话,在成为厚度为t1的厚度薄的部位(5b)的纹理组织(2b)时,接受纬线(3c)的张力,经线(3b) 的剖面在表侧比上述的厚度厚的部位(5a)更扁平地变形。即,在厚度薄的部位(5b)的纹理组织(2b)中,相邻的经线(3b)不存在,因此经线(3b)不会相互干涉,与厚度厚的部位(5a)相比,纹理组织(2b)向经线(3b)的宽度扩展的方向更扁平地变形,该厚度方向的高度更低而作为厚度薄的纹理组织(2b)低密度地形成。另一方面,在密封构件(1)的背侧,无论是厚度厚的部位(5a)还是薄的部位(5b),都不存在相邻的经线(3a)或经线(3b),因此不会相互干涉,因此接受纬线(3c)的张力,均比表侧更薄地扁平变形。如此,通过将由厚度厚的部位(5a)和薄的部位(5b)构成的两种纹理组织(2b)交替配置,而形成由于厚度方向的变形之差引起的高度之差而具有阶梯差(5)的纵条纹状的条纹(4)的纹理组织(2b)。
接着,准备密度高的纹理组织的经线(3a)的直径的D1与密度低的纹理组织的经线(3b)的直径的D2为同径即D1=D2且均由单丝(3d)构成的织线、纬线(3c)的直径为D3且由单丝(3d)构成的织线,用这些密度高的纹理组织的经线(3a)和密度低的纹理组织的经线(3b)及纬线(3c)而形成了用于形成密封构件(1)的平织(2a)的织物。这种情况下,如图5所示,密度低的纹理组织的经线(3b)的平织(2a)的部分的厚度t1和密度高的纹理组织的经线(3a)的平织(2a)的部分的厚度t2均为同一厚度,t1=t2。
此外,说明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实施方式。上述的第二方面的实施方式的由织物构成的防止粉体(6)泄漏用的密封构件(1)用的平织(2a)形成的织物的、阶梯差(5)的厚度厚的部位(5a)的高度方向的线径(3g)即D1与厚度薄的部位(5b)的高度方向的线径(3g)即D2相同(即高度方向的径D1=高度方向的径D2),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实施方式与此不同,在该实施方式中,形成具有阶梯差(5)的纵条纹状的条纹(4)的纹理组织(2b)的厚度厚的部位的经线(3a)的线径(3g)即D1比厚度薄的部位的经线(3a)的线径(3g)的D2高度方向的变形小,因此高度方向的线径(3g)大,即,形成高度方向的 直径D1>高度方向的D2的由多个长纤维构成的丝线(3e)或由多个短纤维构成的纱线(3f)的织线。此外,在由该高度方向的线径(3g)大的丝线(3e)或纱线(3f)的织线构成的具有阶梯差(5)的纵条纹状的条纹(4)的纹理组织(2b)中,形成厚度厚的部位(5a)的高度方向的线径(3g)即D2大的经线(3a)由三根以上构成且相邻或接近配置,这种结构比形成纵条纹状的条纹(4)的纹理组织(2b)的厚度薄的部位(5b)的高度方向的线径(3g)即D1小的由两根以下构成的纹理组织(2b)的经线(3b),形成得更难弯曲。
此外,说明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的第三方面的实施方式的由织物构成的防止粉体(6)泄漏用的密封构件(1)中,在将密封构件(1)适用于旋转体(7)时,成为图7所示的密封构件(1)的平织(2a)的织物相对于适用的旋转体(7)(显影辊(13a))的旋转方向(7a)成为图16的中央或图17的中央所示的规定的限制角度(10),具有阶梯差(5)的纵条纹状的条纹(4)的纹理组织(2b)的纵条纹状的条纹(4)的方向倾斜,如图16的中央或图17的中央的图的实线所示通过冲裁或剪裁而切出,从而形成为密封构件(1)。因此,从该平织(2a)的织物切出的密封构件(1)与旋转体(7)即粉体载体(8)的端部(8a)抵接而作为端部密封件(14),由此防止粉体(6)从作为旋转体(7)的粉体载体(8)与作为端部密封件(14)的密封构件(1)的抵接部分向外漏出。图16的中央示出将条纹(4)设为10°的限制角度(10)而冲裁的部分,图17的中央示出将条纹(4)设为45°的限制角度(10)而冲裁的部分。此外,图16的右侧表示条纹(4)为10°的限制角度(10)而冲裁形成的密封构件(1)的俯视图,图17的右侧表示条纹(4)为45°的限制角度(10)而冲裁形成的密封构件(1)的俯视图。在这些密封构件(1)的背面具有弹性体(11a),图16的左侧的剖面图表示在弹性体(11a)的背面具有粘结用的双面胶带(12)的例子,图17的左侧的剖面图表示在弹性体(11a)的背面不具有粘结用的双面胶带(12)的例子。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6的左侧所示的图及图17的左侧所示的图中,条 纹(4)的厚度厚的部位(5a)与厚度薄的部位(5b)的高度之差为阶梯差(5)。
此外,对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的第四方面的实施方式的由织物构成的防止粉体(6)泄漏用的密封构件(1)中,相对于适用的旋转体(7)的旋转方向(7a)而倾斜规定的限制角度(10)所形成的密封构件(1)如图14的右侧所示,在密封构件(1)的背面配置具有缓冲性的弹性体(11a)或发泡体(11b),在该弹性体(11a)或发泡体(11b)上粘贴双面胶带(12)。将该密封构件(1)的双面胶带(12)粘贴于旋转体(7)的支承构件(7b),支承旋转体(7)而承受规定载荷,防止粉体的泄漏。需要说明的是,该图13将电子照相装置(13)的显影剂载体的旋转体(7)即显影辊(13a)的端部分解表示,尤其是表示在对显影辊(13a)的端部进行支承的支承构件(7b)上粘贴的端部密封件(14),图14的左侧表示具有条纹(4)的端部密封件(14),图14的右侧是左侧的图的侧视图,图15是在旋转体(7)即显影辊(13a)的轴部(9)侧的端部配置了适用的端部密封件(14)的图。
此外,对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上述的第一方面~第五方面的任一方面的实施方式中的由织物形成的防止粉体(6)泄漏用的密封构件(1)通过在密封构件(1)的表面擦有由固态物的固态皂或金属皂构成的脂肪酸盐、或者石蜡或蜡烛的高级脂肪酸和高级醇类的酯构成的蜡,由此形成为皮膜状。该密封构件(1)由于在表面具有固态皂、金属皂或蜡,因此润滑性极其良好。因此,在使用中,密封构件(1)的表面不会产生细毛、脱毛,耐磨损性优异,也不会产生剥离。因此,能够长期地防止粉体(6)从作为旋转体(7)的粉体载体(8)的漏出。
此外,对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上说明的第一方面~第六方面的任一方面的实施方式的由织物构成的防止粉体(6) 泄漏用的密封构件(1)适用作为防止色粉(6a)即粉体(6)从电子照相装置(13)的显影机的显影剂担载辊(13b)即显影辊(13a)向外部漏出的端部密封件(14)。并且,图18表示使由作为像载体的感光鼓(13c)构成的被清洁构件与安装在作为托架的刮刀支承构件(15c)上的清洁刮刀(15b)的下部的端部抵接而设置的端部密封件(14)的侧视图,图19表示从图18的主视图除去感光鼓(13c)而表示的托架即刮刀支承构件(15c)及其下部安装的清洁刮刀(15b)及其背面的端部上设置的端部密封件(14)。
实施例1
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密封构件(1)的实施例,如图1及表1所示,在针织机变更经线(3a)的组合线数,制作出样品A、样品B、样品C这三种阶梯差(5)不同的纵条纹状的条纹(4)的平织(2a)的织物。接着,对这些制作的织物的背面进行涂层处理。关于该涂层处理,对应于在由纵条纹状的条纹(4)的织物构成的密封构件(1)的背面贴合的弹性体(11a)或发泡体(11b)的硬度而任意进行。在该实施例中,在密封构件(1)的背面向进行了涂层处理的织物粘贴弹性体(11a),而且,使该粘贴有弹性体(11a)的织物的条纹(4)倾斜任意的限制角度(10)而切断,从而制作成密封构件(1)。这些织物的结构如表1所示,经线(3a)、经线(3b)及纬线(3c)均为尼龙(聚酰胺纤维的商标名)。需要说明的是,经线(3a)、经线(3b)及纬线(3c)也可以是尼龙以外的其他的合成纤维、人造纤维或天然纤维。而且,纬线(3c)的所有的样品均由56特的单丝(3d)构成。
在表1中,在样品A中,第一经线(3b)为ISO规格的78特且由17根复丝构成,第二经线(3a)为ISO规格的56特且由17根复丝构成。纬线(3c)由56特的单丝构成。因此,第一经线(3b)比第二经线(3a)重,作为线径(3g)而变粗。然而,第二经线(3a)六根连续地相邻而与纬度方向的纬线(3c)形成平织(2a)而配置,作为该部分的纬线的密度构成为最大,能抑制织线的扁平或构成织线的复丝的 扩展,由第二经线(3a)编织的厚度t2为0.22mm,由第一经线(3b)编织的经线(3b)的密度低,没有经线(3b)相邻或接近的经线,因此通过纬线(3c)的张力及经线的张力无法抑制扁平或构成织线的复丝的扩展,厚度t1为0.17mm,纵条纹状的条纹(4)的阶梯差(5)是从t2减去t1而得到的0.05mm。
在表1的样品B中,第一经线(3b)为ISO规格的78特且由17根复丝构成,第二经线(3a)为ISO规格的78特且由2四根复丝构成。纬线(3c)由56特的单丝构成。因此,第一经线(3b)和第二经线(3a)为相同重量,而且在复丝的数目中,第二经线(3a)比第一经线(3b)多。因此,第一经线(3b)的纤维密度比第二经线(3a)的纤维密度小,第一经线(3b)的线径大,因此由第一经线(3b)编织的厚度t1为0.18mm,由第二经线(3a)编织的厚度t2为0.26mm,纵条纹状的条纹(4)的阶梯差(5)是从t2减去t1而得到的0.08mm,这与样品A相比,纵条纹状的条纹(4)的阶梯差(5)增大。
在表1的样品C中,第一经线(3b)为ISO规格的78特且由17根复丝构成,第二经线(3a)为ISO规格的122特且由30根复丝构成。纬线(3c)由56特的单丝构成。因此,第一经线(3b)比第二经线(3a)轻。在复丝的数目中,第二经线(3a)比第一经线(3b)多。因此,第二经线(3a)的纤维密度比第一经线(3b)更小且线径大,因此由第二经线(3a)编织的厚度t2为0.32mm,由第一经线(3b)编织的厚度t1为0.17mm,纵条纹状的条纹(4)的阶梯差(5)是从t2减去了t1而得到的0.15mm,这比样品B更大,样品C的纵条纹状的条纹(4)的阶梯差(5)最大。
[表1]
织物结构和阶梯差
接下来,作为上述的样品A、样品B、样品C以及阶梯差(5)为0.11mm的样品这四种阶梯差(5),通过图9所示的振动试验机(19),将粉体容器(21)的纵罩(22)的下端的端部密封(23)的抵接密封载荷改变为三种,通过施振机(20)对粉体容器(21)沿着箭头所示的施振方向(25)施加振动,并利用传感器(24)进行感知,并对6μm径的粉体(6)即聚合构成的色粉(6a)施加振动的加速度,振动的加速度小于40G且色粉(6a)从端部密封(23)的下端向外部漏出的情况在表2、表3、表4中用×表示,为40G且未漏出的情况用○表示,进行了表2、表3、表4所示的泄漏试验。在该色粉(6a)的泄漏试验 中,由纵条纹状的条纹(4)构成的密封构件(1)的限制角度(10)为图10所示的三种密封构件(1)的角度即0°、45°及90°,而且,分别以这三种限制角度(10),将端部密封(23)的抵接密封载荷改变为三种而进行了泄漏试验。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表2、表3、表4中,○表示振动的加速度为40G且色粉未发生泄漏,×表示振动的加速度小于40G色粉产生了泄漏。
首先,进行了将振动试验机(19)的端部密封(23)的抵接密封载荷设为20g/cm2、30g/cm2、100g/cm2这三种,对将由纵条纹状的条纹(4)构成的端部密封(23)的限制角度(10)如图10的左侧所示设为0°,而且阶梯差(5)为0.05mm、0.08mm、0.11mm、0.15mm这四种端部密封(23)的泄漏试验。其结果示于表2。如该表2所示,在阶梯差(5)为0.05mm、0.08mm、0.11mm、0.15mm的端部密封(23)中,在全部的三种抵接密封载荷中,振动的加速度为40G且没有色粉的泄漏,这种情况在表2中用○表示。即,限制角度为0°的话,阶梯差(5)不同的四种全部的端部密封(23)无论阶梯差(5)的区别如何,都是振动的加速度为40G且未产生色粉的泄漏。因此,确认出,抵接密封载荷为100g/cm2以下的话,这些限制角度(10)为0°的端部密封(23)具有在振动的加速度为40G时防止色粉的泄漏的功能。
[表2]
振动试验:密封构件的限制角度10为0°时
接下来,进行了将振动试验机(19)的端部密封(23)的抵接密 封载荷设为100g/cm2、200g/cm2、300g/cm2这三种,对将由纵条纹状的条纹(4)构成的端部密封(23)的限制角度(10)如图10的中央所示设为45°,而且阶梯差(5)为0.05mm、0.08mm、0.11mm、0.15mm这四种的端部密封(23)的泄漏试验。其结果示于表3。如该表3所示,阶梯差(5)为0.05mm、0.08mm、0.11mm的端部密封(23)的话,三种抵接密封载荷全部是振动的加速度为40G且没有色粉的泄漏,这种情况在表3中用○表示。然而,在阶梯差(5)为0.15mm时,在抵接密封载荷为100g/cm2及200g/cm2时,振动的加速度小于40G且发生泄漏,密封功能不充分,这种情况在表3中用×表示。另一方面,抵接密封载荷为300g/cm2的话,振动的加速度为40G且色粉发生泄漏,这种情况在表3中用○表示。根据这些结果可确认出,端部密封(23)的限制角度(10)为45°的话,若抵接密封载荷为300g/cm2,则振动的加速度小于40G色粉不会泄漏,阶梯差(5)为0.05~0.15mm而具有充分地防止色粉的泄漏的功能。
[表3]
振动试验:密封构件的限制角度10为45°时
此外,将振动试验机(19)的端部密封(23)的抵接密封载荷设为20g/cm2、300g/cm2、550g/cm2这三种,将由纵条纹状的条纹(4)构成的端部密封(23)的限制角度(10)如图10的右侧所示设为90°,其结果示于表4。表4的结果是,阶梯差(5)为0.05mm的话,所有的抵接密封载荷的情况都是加速度为40G且色粉没有泄漏,这种情况在表4中用○表示。然而,若阶梯差(5)为0.08~0.15mm的话,在抵 接密封载荷为300g/cm2时,均为振动的加速度小于40G而色粉发生泄漏,为×,密封功能不充分。相对于此,在抵接密封载荷550g/cm2时,阶梯差(5)为0.08mm及0.11mm的情况下,振动的加速度为40G以上且色粉没有泄漏,这种情况在表4中用○表示。另一方面,即使抵接密封载荷为550g/cm2,阶梯差(5)为0.15mm的话,振动的加速度小于40G且色粉发生泄漏,这种情况在表4中用×表示。即,端部密封(23)的限制角度(10)为90°的话,若抵接密封载荷为550g/cm2,则阶梯差(5)为0.05~0.11mm,振动的加速度为40G色粉未发生泄漏。然而,即使抵接密封载荷为550g/cm2,若阶梯差为0.15mm,则振动的加速度小于40G色粉也发生了泄漏。根据以上的表2、表3及表4所示的试验的结果可确认出,若不设置密封构件(1)的限制角度(10),则不能发挥阶梯差的功能,无法充分地防止泄漏。
[表4]
振动试验:密封构件的限制角度10为90°时
接下来,如图15所示,在由电子照相装置(13)的粉体载体(8)即旋转体(7)构成的显影剂担载辊(13b)即显影辊(13a)的端部密封件(14)的实际机器中,将显影剂担载辊(13b)的表面速度设为250mm/sec,使图14的左侧的图所示的限制角度(10)变化,对该端部密封件(14)的密封性的效果进行了确认。其结果是,如表5所示,确认到了由本发明的平织(2a)的织物构成的具有阶梯差(5)的纵条纹状的条纹(4)的密封构件(1)具有以往的由绒毛产品构成的密封件没有的效果。即,纵条纹状的条纹(4)的限制角度(10)在对粉体 进行密封的方向上具有角度,且条纹(4)的部分与要减小阶梯差(5)的方向或需要密封的部位抵接,由此,得到即使抵接载荷为60g/cm2的低载荷也能够密封的由平织(2a)的织物构成的密封构件(1),且即便作为电子照相装置(13)的旋转体(7)即粉体载体(8)的端部密封件(14)也是以往没有的优异的密封构件(1)。需要说明的是,表5的抵接载荷的300g/cm2是电子照相装置(13)的通常的抵接载荷,这种情况下,纵条纹状的条纹(4)的限制角度(10)为0.5°~90°,任一的阶梯差(5)均具有优异的密封效果。即,表5中用○表示的是无论在刮粉刀(15a)的内侧边缘部还是外侧的边缘部都具有密封效果的端部密封件(14),表5中用×表示的是没有密封效果且色粉(6a)向外部漏出的端部密封件(14)。需要说明的是,表5的以往产品是由具有绒毛的织物形成的密封构件。
[表5]
密封泄漏试验结果(实机:辊表面速度=250mm/sec)
通过形成为本发明的密封构件(1)的结构,图8所示的具有阶梯差(5)的纵条纹状的条纹(4)的宽度W及其织线的经线(3a)及图8所示的与相邻的经线(3b)的间隔即间距的宽度P可以任意制作,通过利用阶梯差(5),也可以作为通过阶梯差(5)引导的密封构件(1)的使用。而且,能够用作电子照相装置(13)的旋转体(7)的粉体载体(8)的显影剂担载辊(13b)即显影辊(13a)的端部密封件(14),或用作感光体的端部密封件(14)及通过中间带(16a)和电子照相装置(13)的旋转体(7)连结的供给辊的端部密封件(14)。
在上述的手段中,作为以更低载荷进行粉体(6)的泄漏防止的手段,密封构件(1)的条纹(4)的阶梯差(5)小比阶梯差(5)大更有效。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使具有阶梯差(5)的纵条纹状的条纹(4)的部分与应密封的部位抵接。因此,如图12所示,作为电子照相装置(13)的旋转体(7)即粉体载体(8)的密封构件(1),在规定的阶梯差(5)的情况下,对于与密封构件(1)抵接的抵接区域(18),用具有阶梯差(5)的条纹(4)的部分呈螺旋状地抵接,由此得到以更低载荷能够密封的泄漏防止效果,且朝向电子照相装置(13)的图13所示的显影辊(13a)的色粉(6a)的刮粉刀(15a)或图18所示的清洁刮刀(15b)的端部的边缘部,使具有该阶梯差(5)的条纹(4)以成为限制角度(10)的方式倾斜配置,由此能进一步得到密封性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1中,搅拌器(17)是对电子照相的显影剂即粉体(6)的色粉(6a)进行搅拌的构件,将色粉(6a)从以中间带(16a)驱动的供给辊(16)向作为显影辊(13a)的显影剂担载辊(13b)供给。而且,当粉体载体(8)的旋转速度快时,由于在旋转时产生的由粉体(6)构成的喷烟,粉体(6)的喷烟向图12所示的与粉体载体(8)抵接的抵接区域(18)即密封区域附着,因其影响而产生污染。然而,端部密封件(14)的具有阶梯差(5)的纵条纹状的条纹(4)的区域呈螺旋状地与作为抵接区域(18)的密封区域抵接,且处于与粉体载体(8)的端面相同的位置或向其外侧露出的状态,由此,即使因粉体(6)的喷烟而产生污染,抵接区域(18)也通过具有阶梯差(5) 的纵条纹状的条纹(4)而被净化,密封区域能够维持良好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手段中使用的织线是由合成纤维构成的长纤维即单丝(3d)、丝线(3e)或纱线(3f),关于它们的材质可以任意选择。
附图标记说明
1 密封构件
2a 平织
2b 纹理组织
3a (密度高的纹理组织的)经线
3b (密度低的纹理组织的)经线
3c 纬线
3d 单丝
3e 丝线
3f 纱线
3g 线径
4 条纹
5 阶梯差
5a 厚度厚的部位
5b 厚度薄的部位
6 粉体
6a 色粉
7 旋转体
7a 旋转方向
7b 支承构件
8 粉体载体
8a 端部
9 轴部
10 限制角度
11a 弹性体
11b 发泡体
12 双面胶带
13 电子照相装置
13a 显影辊
13b 显影剂担载辊
13c 感光鼓(像载体)
14 端部密封件
15a 刮粉刀
15b 清洁刮刀
15c 刮刀支承构件(托架)
16 供给辊
16a 中间带
17 搅拌器(搅拌构件)
18 抵接区域
19 振动试验机
20 施振机
21 粉体容器
22 纵罩
23 端部密封
24 传感器
25 施振方向 。
Claims (7)
1.一种由织物构成的防止粉体泄漏用的密封构件,其特征在于,
是使用至少三种以上的织线编织的由经线及纬线构成的织物的密封构件,由至少两种以上的不同线径的经线或密度不同的经线的纹理组织构成,由编织成因所述经线的线径之差或经线的纹理组织的密度之差而具有阶梯差的纵条纹状的条纹的纹理组织的织物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织物构成的防止粉体泄漏用的密封构件,其特征在于,
编织成具有阶梯差的纵条纹状的条纹的纹理组织的织物由于厚度厚的部位与薄的部位的阶梯差而形成纵条纹状的条纹的纹理组织,在该阶梯差的厚度厚的部位,将纺织多个长纤维而形成的丝线或纺织多个短纤维而形成的纱线的织线所构成的经线的三根以上在纬线方向上比厚度薄的部位更相邻或更接近地连续配置而形成经线密度高的密度,由此抑制经线的剖面的扁平或形成经线的纤维的扩展,以经线向高度方向的变形减小的方式形成,另一方面,在该阶梯差的厚度薄的部位,将丝线或纱线的织线所构成的经线设为难以抑制剖面的扁平或形成经线的纤维的扩展的两根以下而形成经线密度低的密度,由此助长比厚度厚的部位更向经线的宽度的扩展的方向扁平或形成经线的纤维的扩展更大,以厚度方向上的高度降低的方式形成,通过将这两种不同的经线的密度交替地配置,通过厚度方向的变形之差即扁平程度或形成经线的纤维的扩展程度,根据厚度方向的高度之差,形成为具有阶梯差的纵条纹状的条纹的纹理组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由织物构成的防止粉体泄漏用的密封构件,其特征在于,
纺织多个长纤维而形成的丝线或纺织多个短纤维而形成的纱线的织线所构成的三根以上的经线由形成具有阶梯差的纵条纹状的条纹的纹理组织的厚度厚的部位的经线的线径比厚度薄的部位的经线的线径大的丝线或纱线的织线形成,该线径大的丝线或纱线的织线的三根以上的经线相邻或接近配置而形成的纵条纹状的条纹的纹理组织形成得比由两根以下的经线构成的线径小的织线形成的纹理组织更难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由织物构成的防止粉体泄漏用的密封构件,其特征在于,
具有阶梯差的纵条纹状的条纹的纹理组织中,使用由该纹理组织所构成的织物作为密封构件而适用于旋转体时,将纵条纹状的条纹的方向相对于适用的旋转体的旋转方向倾斜规定的限制角度,通过剪裁或冲裁来形成为密封构件,使该密封构件与作为旋转体的粉体载体的端部抵接,由此防止粉体从作为旋转体的粉体载体与密封构件的抵接部之间向外部漏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由织物构成的防止粉体泄漏用的密封构件,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适用的旋转体的旋转方向倾斜规定的限制角度所形成的密封构件在背面配置有具有缓冲性的弹性体或发泡体。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由织物构成的防止粉体泄漏用的密封构件,其特征在于,
由织物构成的防止粉体泄漏用的密封构件中,在形成该密封构件的作为长纤维的单丝、纺织多个长纤维而形成的丝线、或纺织多个短纤维而形成的纱线中的任一个所构成的织线的表面擦有由固态物所构成的作为固态皂或金属皂的脂肪酸盐、或者作为石蜡或蜡烛的高级脂肪酸和高级醇类的酯构成的蜡,由此形成为皮膜状。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由织物构成的防止粉体泄漏用的密封构件,其特征在于,
由织物构成的防止粉体泄漏用的密封构件形成为电子照相装置的作为旋转体的粉体载体的密封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0/057726 WO2011138822A1 (ja) | 2010-05-05 | 2010-05-05 | 織物からなるシール部材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97964A true CN103097964A (zh) | 2013-05-08 |
CN103097964B CN103097964B (zh) | 2015-12-16 |
Family
ID=44903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67781.6A Active CN103097964B (zh) | 2010-05-05 | 2010-05-05 | 由织物构成的密封构件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30147122A1 (zh) |
JP (1) | JP5636044B2 (zh) |
CN (1) | CN103097964B (zh) |
WO (1) | WO2011138822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39947A (zh) * | 2013-11-16 | 2016-09-14 | 三和技术株式会社 | 覆盖有由针织物构成的覆盖物的辊及使用该辊的装置 |
CN106574724A (zh) * | 2014-09-11 | 2017-04-19 | 斯凯孚公司 | 动态密封件 |
CN109478031A (zh) * | 2016-06-18 | 2019-03-15 | 三和技术株式会社 | 由割绒织物构成的密封材料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177191B2 (ja) * | 2010-09-06 | 2013-04-03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 |
US9268262B2 (en) | 2012-04-30 | 2016-02-23 | Susumu Shoji |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forming device provided with end seal member |
US9500989B2 (en) * | 2012-04-30 | 2016-11-22 | Susumu Shoji | End seal member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forming device |
CN103777485B (zh) * | 2012-10-22 | 2017-03-01 | 株式会社理光 | 端部密封件,密封件安装结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JP2015004850A (ja) * | 2013-06-21 | 2015-01-0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ドラムユニット、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CN103453141B (zh) * | 2013-08-22 | 2016-03-30 | 深圳创怡兴实业有限公司 | 打印/复印机密封刷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US9328435B2 (en) | 2013-11-08 | 2016-05-03 | Deertex, Inc. | Functional weaving vamp fabric |
JP6287336B2 (ja) * | 2014-02-28 | 2018-03-0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感光体ユニット |
JP6584138B2 (ja) * | 2014-06-17 | 2019-10-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524718B2 (ja) * | 2015-03-04 | 2019-06-0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194612A (ja) * | 1997-12-26 | 1999-07-21 | Tsuchiya Teisuko Kk | 粉粒体の漏れ防止用のシール材 |
US20020141777A1 (en) * | 2001-03-27 | 2002-10-03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Developing agent container including a sealing element for preventing developing agent from leaking out |
JP2003223047A (ja) * | 2002-01-29 | 2003-08-08 | Canon Inc | シール部材、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US20050095031A1 (en) * | 2003-10-31 | 2005-05-0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Seal member, develop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1571693A (zh) * | 2008-04-30 | 2009-11-04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显影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989647A (en) * | 1988-04-08 | 1991-02-05 | Huyck Corporaiton | Dual warp forming fabric with a diagonal knuckle pattern |
TW257839B (zh) * | 1993-07-14 | 1995-09-21 | Canon Kk | |
US6149767A (en) * | 1997-10-31 | 2000-11-21 |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 Method for making soft tissue |
JP4184645B2 (ja) * | 2001-09-27 | 2008-11-1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6739274B2 (en) * | 2001-04-11 | 2004-05-25 |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 End portions for a flexible fluid containment vessel and a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
JP3611811B2 (ja) * | 2001-08-22 | 2005-01-19 | ティー・アンド・エム株式会社 | 高速回転体用シール材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ならびに現像装置 |
JP2003140465A (ja) * | 2001-11-07 | 2003-05-14 | Toyobo Co Ltd | 滑り性及び耐摩耗性に優れる微細紛粒体のもれ防止用のシール材 |
DE502005002224D1 (de) * | 2005-05-13 | 2008-01-24 | Sefar Ag | Leiterplatte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
-
2010
- 2010-05-05 CN CN201080067781.6A patent/CN103097964B/zh active Active
- 2010-05-05 JP JP2012513746A patent/JP5636044B2/ja active Active
- 2010-05-05 US US13/696,203 patent/US2013014712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0-05-05 WO PCT/JP2010/057726 patent/WO201113882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194612A (ja) * | 1997-12-26 | 1999-07-21 | Tsuchiya Teisuko Kk | 粉粒体の漏れ防止用のシール材 |
US20020141777A1 (en) * | 2001-03-27 | 2002-10-03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Developing agent container including a sealing element for preventing developing agent from leaking out |
JP2003223047A (ja) * | 2002-01-29 | 2003-08-08 | Canon Inc | シール部材、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US20050095031A1 (en) * | 2003-10-31 | 2005-05-0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Seal member, develop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1571693A (zh) * | 2008-04-30 | 2009-11-04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显影装置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39947A (zh) * | 2013-11-16 | 2016-09-14 | 三和技术株式会社 | 覆盖有由针织物构成的覆盖物的辊及使用该辊的装置 |
CN106574724A (zh) * | 2014-09-11 | 2017-04-19 | 斯凯孚公司 | 动态密封件 |
CN109478031A (zh) * | 2016-06-18 | 2019-03-15 | 三和技术株式会社 | 由割绒织物构成的密封材料 |
CN109478031B (zh) * | 2016-06-18 | 2022-05-13 | 三和技术株式会社 | 由割绒织物构成的密封材料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97964B (zh) | 2015-12-16 |
US20130147122A1 (en) | 2013-06-13 |
JP5636044B2 (ja) | 2014-12-03 |
WO2011138822A1 (ja) | 2011-11-10 |
JPWO2011138822A1 (ja) | 2013-07-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97964A (zh) | 由织物构成的密封构件 | |
JP7329737B2 (ja) | カットパイル織物からなるシール材 | |
CN103534181B (zh) | 由织物构成的高速传送带及其装置 | |
CA1251697A (en) | Industrial fabrics | |
CN106038325B (zh) | 包含低粘度化妆料的化妆品 | |
US10081888B2 (en) | Industrial two-layer fabric | |
HU221238B1 (en) | Cellulosic fibrous structures having discrete regions with radially oriented fibers therein, apparatus therefor, and process of making | |
EP1124005B1 (en) | Pollution prevention method for a canvas used in a paper machine | |
US5613527A (en) | Forming screen having flattened cross threads | |
CN104471488B (zh) | 具有端部密封构件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 |
JP4818622B2 (ja) | 微細粉粒体のもれ防止用シール材 | |
US4869081A (en) | Backing cloth with a knitted underlayer, intended for lined garments as well as manufacturing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for preparing linings | |
CN104487901B (zh) | 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端部密封材料 | |
KR101377775B1 (ko) | 액정 패널 기판용 러빙재 | |
EP3409833B1 (en) | Industrial double layer papermaking fabric | |
CN104818642B (zh) | 一种工业织物 | |
CN101426977B (zh) | 用于生产纤维网材料的机器的成型织物及生产方法 | |
US20210178425A1 (en)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heet-Shaped Material And Sheet-Shaped Material | |
KR101893345B1 (ko) | 요철 원단의 식모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에 의해 제조된 기모 원단 | |
JP2010222749A (ja) | 皮革様シート状物の製造方法 | |
SCHbNFELD | Other Classes | |
JPH1181113A (ja) | 重ねモアレ布帛 | |
JP2008208888A (ja) | トナーシール構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トナーシール材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