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89711A - 泵以及热泵装置 - Google Patents

泵以及热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89711A
CN103089711A CN2012103469356A CN201210346935A CN103089711A CN 103089711 A CN103089711 A CN 103089711A CN 2012103469356 A CN2012103469356 A CN 2012103469356A CN 201210346935 A CN201210346935 A CN 201210346935A CN 103089711 A CN103089711 A CN 1030897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heat
shell body
lower shell
st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469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89711B (zh
Inventor
松永训明
麻生洋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089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97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897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971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3/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13/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13/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04D13/0606Canned motor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3/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13/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13/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04D13/0686Mechanical details of the pump control un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58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 F04D29/5813Cooling the control un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提高泵的可靠性的泵以及热泵装置。具备:转子部(21);定子(17a);泵部(26),其具有叶轮(25)、形成有吸水口(22)和排出口(23)的上壳体(24),通过叶轮(25)的旋转而从吸水口(22)抽吸液体并从排出口(23)排出;下壳体(15),其将转子部(21)收纳在大致锅状的内部而将泵部(26)与定子(17a)隔离;驱动元件(30),其用于向定子(17a)供给电力;散热板(31),其使驱动元件(30)的热量散发;传热板(32),其与下壳体(15)的一部分和散热板(31)双方接触,将驱动元件(30)的热量从散热板(31)传递到下壳体(15)的一部分;驱动元件(30)的热量通过按照散热板(31)、传热板(32)、下壳体(15)的一部分以及下壳体(15)的内部的液体的顺序传导而被散发。

Description

泵以及热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泵和使用该泵的热泵装置,特别涉及到密封式泵和使用该密封式泵的热泵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泵,例如存在下述结构:“一种具备由模塑树脂使定子部一体成形的模塑定子、转子组装件以及托架的模塑电动机,所述定子部具有:定子,其将绝缘部件安装在由电磁钢板层叠构成且具有多个槽的定子铁芯上,并且在所述槽设有绕组而形成;驱动元件,其安装在与所述定子相反的一侧的表面,用于驱动该模塑电动机;以及热敏电阻元件,其安装在所述定子侧的表面,用于监视所述模塑电动机的温度,并且所述定子部具备:基板,其固定在所述绝缘部件的一个轴向端部;以及散热板,其安装于所述驱动元件,该散热板与所述基板大致平行地配置并且与所述热敏电阻元件沿轴向对置地配置,该散热板用于使所述驱动元件的发热散发”。在这样的结构中,“在驱动元件12另外安装有散热板21(例如,铝板),从而形成为用散热板21消除驱动元件12的温度上升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1)。
作为现有的泵,例如存在下述结构:“由下述部件构成:定子3,其具有线圈31;控制基板4,其用于进行对线圈31的通电控制;转子2,其通过控制基板4的通电控制而旋转;框架12,其具有用于收纳定子3和控制基板4的收纳室16;凸设部5,其安装于框架12并向收纳室16突出;以及导热性部件,其作为填充材料6填充于收纳室16。并且,控制基板4具备半导体元件41,所述半导体元件41将从外部供给的电力转换为马达的驱动电力,上述半导体元件41的散热面与凸设部5的受热面对置,并且在半导体元件41的散热面和与上述散热面对置的凸设部5的受热面之间填充有上述填充材料6”。在这样的结构中,“由于在半导体元件41和凸设部5的对置的两个面之间填充有填充材料6,因此半导体元件41不会与凸设部5或框架12直接接触。并且,在半导体元件41产生的热量从填充材料6即导热性部件经由凸设部5传递到框架12并散发到外部。”(参照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93962号公报(段落[0007]和[0016])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73443号公报(段落[0010])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现有的泵(专利文献1)中,用于驱动模塑电动机的驱动元件的散热板与用于安装定子或驱动元件的基板一起一体地由树脂模塑而形成。由此,驱动元件产生的热量未被充分地热传导到外部。由此,并未进行高效的散热。
而且,在现有的泵(专利文献2)中,设于外壳的金属制框架的内部的凸设部隔着填充材料与半导体元件接触,所述半导体元件将供给到控制基板的电力转换为马达的驱动电力。由此,半导体元件产生的热量通过填充材料进行热传导,该热传导的热量进一步通过凸设部热传导至外壳的金属制框架,并散发到外部。由此,并未进行高效的散热。
其结果是,由用于驱动泵的驱动元件产生的热量并未被充分散发。由此,泵的驱动元件的温度、构成定子的部分的温度会上升。由此,存在着泵的可靠性降低的问题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和热泵装置,其能够高效地进行泵的构成驱动元件、定子的部分的散热。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泵的特征在于,具备:转子;定子,所述定子通过与所述转子的电磁相互作用而使所述转子旋转;泵部,所述泵部具有形成有吸水口以及排出口的上壳体、和收纳于所述上壳体且安装于所述转子的叶轮,通过所述叶轮的旋转而从所述吸水口抽吸液体,向所述转子供给所述液体,并且将从所述吸水口抽吸到的所述液体经由所述叶轮从所述排出口排出;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呈大致锅状,将所述转子收纳在所述大致锅状的内部而将所述泵部与所述定子隔离开;电路元件,所述电路元件用于向所述定子供给电力;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安装于所述电路元件,使所述电路元件的热量散发;以及传热板,所述传热板与所述下壳体的一部分和所述散热板双方接触,将所述电路元件的热量从所述散热板传递到所述下壳体的一部分,所述电路元件的热量通过按照所述散热板、所述传热板、所述下壳体的一部分以及存在于所述下壳体的内部的所述液体的顺序进行传导而被散发。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由于能够高效地进行泵的构成驱动元件、定子的部分的散热,从而具有能够提高泵的可靠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热泵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泵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泵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和图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用于使水循环的泵2在热泵装置100中使用。
(热泵装置100)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热泵装置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热泵装置100具备压缩机(未图示)、热交换器3等。热泵装置100通过热交换器3与制冷剂回路5和水回路4进行热交换。具体来说,热泵装置100具备供制冷剂9流动的制冷剂回路5和热交换器3。而且,热泵装置100具备:容器1;泵2;水回路4,其供水8流动;水温检测构件6,其用于检测水回路4的水温;以及水量控制部7。水量控制部7输入水温设定指令信号7a和来自水温检测构件6的水温信息6a,并向泵2输出速度指令信号2a。并且,水量控制部7通过控制泵2来调整在水回路4中循环的水8的量,与此相伴地调整热交换器3中的制冷剂回路5与水回路4的热交换量。
另外,上文所说明的热泵装置100的结构是一个示例,并不限定于此。
(泵2的结构)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泵的剖视图。使用图2说明泵2的结构。如图2所示,泵2具备定子部17、转子部21、泵部26和轴27。轴27是固定的,转子部21在该轴27的周围旋转。
另外,上文所说明的泵2的结构是一个示例,并不限定于此。
(定子部17)
说明定子部17的结构。
定子部17例如具备:大致圈形的铁芯10,其通过将多个冲裁成规定形状的电磁钢板层叠起来而形成;绕组11,其隔着绝缘子12(绝缘部件12)插入所述铁芯10的槽(未图示);电路基板13,其与导线14连接在一起;以及大致锅状的下壳体15。
铁芯10和隔着绝缘子12(绝缘部件)插入所述铁芯10的槽(未图示)的绕组11形成定子17a,所述定子17a通过与转子部21的电磁相互作用而使转子部21(转子)产生旋转转矩并旋转。
电路基板13配置在定子部17的一个轴向端部附近,即相对于下壳体15配置在与泵部26相反的一侧的方向。另外,通过将绝缘子12的销状的突起插入在电路基板13自身上预先设置的孔中,从而自动地确定电路基板13在转子部21的旋转方向上的相位以及轴向高度。
在大致锅状的下壳体15的内部的空间收纳有转子部21。如图2所示,下壳体15为具有下述部分的形状:下壳体底部15b;下壳体中空圆筒15c,其从下壳体底部15b立起;以及圈形的板即下壳体侧板部15d,其相对于下壳体中空圆筒15c的外侧的侧面大致正交,且沿下壳体中空圆筒15c的边缘的周围形成。即,下壳体15通过下壳体底部15b、下壳体中空圆筒15c和下壳体侧板部15d形成为大致锅状。在该下壳体中空圆筒15c的内部侧收纳轴27和转子部21。而且,下壳体15在下壳体中空圆筒15c的外部侧与封入定子17a的模塑树脂之间形成界面。即,下壳体15将泵部26与定子17a隔离开。而且,下壳体底部15b的大致中央部限制轴27的旋转并承托轴27的端部。轴27以使轴27自身不旋转的方式插入下壳体轴孔15a。由此,插入于下壳体轴孔15a的轴27的圆形的一部分形成为缺口的形状。轴27的靠泵部26侧的端部也是同样的,插入的一侧的轴27的圆形的一部分形成为缺口的形状。另外,下壳体轴孔15a也与轴27是大致相同的形状,且形成为比轴27的直径大一圈的直径。并且,上壳体轴孔24a也与下壳体轴孔15a是同样的形状。
另外,“下壳体底部15b”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底部”。
另外,“下壳体中空圆筒15c”相当于本发明中的“中空圆筒部”。
定子部17通过使用模塑树脂16而一体地形成具有卷绕有绕组11的铁芯10的定子17a和电路基板13。定子部17的外壳由模塑树脂16形成。轴承18、轮19以及磁铁部20成为一体而形成转子部21。
另外,由下壳体15和上壳体24围成的空间充满了水回路4的水8或热水。由此,转子部21、叶轮25、轴27以及垫圈28形成为与在泵2中流动的水8或热水接触的构造。由此可以明确,泵2是在泵2内部流动的水8或热水与无刷直流(DC)马达的转子部21接触的密封(canned)式。另外,在以后的说明中,仅以水8进行说明,而省略热水的说明。
另外,“水8或热水”相当于本发明中的“液体”。
另外,上文所说明的定子部17的形状等是一个示例,并不限定于此。
(转子部21)
转子部21在大致中心部形成有轴承18。转子部21旋转自如地安装于轴27。在轴承18的外侧配置有树脂制的轮19。并且,在轮19的外侧设有磁铁部20。磁铁部20例如将铁素体等磁性粉末与树脂混合而成形并被磁化。而且,转子部21形成在轴27方向、即旋转轴线方向稍长的形状,并且形成在与旋转轴线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稍短的形状。
另外,上文所说明的转子部21的形状等是一个示例,并不限定于此。
另外,“转子部21”相当于本发明中的“转子”。
(无刷直流马达)
由定子部17和转子部21形成例如无刷直流马达。
(泵部26)
泵部26具备:吸水口22;上壳体24,其具有排出口23;以及叶轮25。在上壳体24形成有上壳体轴孔24a,所述上壳体轴孔24a用于限制轴27的旋转并承托轴27的端部。叶轮25固定安装于转子部21,并与转子部21一起旋转。水回路4与吸水口22和排出口23连接在一起。具体来说,叶轮25安装于转子部21的一个端部侧的轮19的部分。而且,转子部21的另一个端部侧接近下壳体底部15b。更为具体地来说,叶轮25和转子部21在通过定子17a与转子部21的电磁相互作用而产生旋转转矩时,始终以被固定的轴27为旋转轴持续旋转。此时,泵部26从吸水口22抽吸水8,并通过叶轮25将改变了压力的水8从排出口23排出。而且,叶轮25的剖面形状形成为如将夏季单衣展开那样的轮廓形状。并且,该剖面形状中相当于袖的部位分别形成为朝向末端部变窄的锥状。而且,在该剖面形状中,排出口23的供内部的水8通过的通路形成为随着相对于外侧去往内侧而变窄的锥状。而且,在该剖面形状中,上壳体24的内部空间内的与叶轮25接近的空间形成得与叶轮的两袖的锥状接近。
另外,上文所说明的泵部26的形状等是一个示例,并不限定于此。
接着,以上述的结构为前提,对本发明的主要部分即与散热有关的结构进行说明。
驱动元件30用于向定子部17的定子17a供给电力。具体来说,驱动元件30将从外部的电力供给源(未图示)经电源(未图示)供给的电力转换为无刷直流马达的驱动电力。更为具体地来说,驱动元件30为电力用半导体元件,其具有将从外部供给的交流转换为直流的整流功能、变换交流的频率的频率变换功能、使直流电压升高和降低的调节器功能。驱动元件30例如是整流二极管、功率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IGBT(绝缘门双极晶体管)、闸流晶体管、GTO(可关断晶闸管)、双向三极晶体管等。
即,驱动元件30通过向无刷直流马达供给电力来使无刷直流马达旋转。并且,当无刷直流马达旋转时,泵2开始驱动,使得水8在水回路4中循环。具体来说,驱动元件30向定子17a供给电力。这样,定子17a在有电力供给时,通过与转子部21的电磁相互作用而使转子部21旋转。当转子部21旋转时,固定于转子部21的叶轮25一并旋转。当叶轮25旋转时,泵2开始从吸水口22吸水,并开始从排出口23排出。于是,泵2使水回路4的水8循环。这样,驱动元件30具有使泵2驱动的功能。
另外,驱动元件30并不限定为电力半导体元件。例如,也可以是封装有电力半导体元件功能的FPGA(现场可编程阵列)等、微控制器等集成电路。具体来说,驱动元件30也可以是将多个元件收在一个封装中而成的电源模块、或还包含控制电路、驱动电路以及保护电路等并模块化了的智能电源模块等。
换言之,驱动元件30只要是具有向定子17a供给电力的功能即可。
另外,“驱动元件3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电路元件”。
这样,当使泵2驱动时,在驱动元件30产生热量。由此,使用散热板31和传热板32散热。
散热板31例如由热传导率高的铝等形成。散热板31安装于驱动元件30。由此,使驱动元件30的内部温度上升的热量通过散热板31散发到驱动元件的周围。即,散热板31是将驱动元件30的热量传导到他处的热介质。而且,驱动元件的周围本身也是热介质,不过通过使用热传导率高的散热板31能够更高效地向他处进行热传导。例如,如果周围的热介质是空气的话,则散热板31的热传导率相对较高。因此,能够高效地使热量散发。
另外,散热板31的设置位置、设置方法、材质以及形状等并不特别限定,只要是能够通过与驱动元件30接触来散发热量即可。
传热板32例如由热传导率高的铝等形成。传热板32的一部分与散热板31接触。传热板32还局部地与下壳体底部15b接触。即,传热板32与下壳体15的一部分即下壳体底部15b以及散热板31双方接触。
具体来说,例如图2所示,传热板32的剖面形状形成为大致梯形波形状。当将传热板32的剖面形状形成为大致梯形波时,与大致梯形波的峰值时相当的部分与散热板31接触。而且,当将传热板32的剖面形状形成为大致梯形波时,相当于脉冲输入前和脉冲输入后的振幅没有变动的状态的两个部位的部分分别与下壳体底部15b接触。即,传热板32形成为大致梯形波相对于振幅向负方向反转了的形状。
另外,传热板32可以通过螺纹固定或点焊等熔融接合而以彼此接触的方式与散热板31接合在一起。通过这样,传热板32与散热板31的接触程度加强,因此能够高效地将热量从散热板31向传热板32传递。
而且,传热板32通过点焊等熔融接合而以彼此局部接触的方式与下壳体底部15b接合在一起。通过这样,传热板32与下壳体底部15b的接触程度加强,因此能够高效地将热量从散热板32向下壳体底部15b传递。
另外,传热板32的设置部位、设置方法、材质以及形状等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与散热板31和下壳体底部15b双方接触来进行热传导的结构即可。
这样,通过夹设传热板32,利用在驱动元件30设置的散热板31和下壳体底部15b形成所谓的热桥。即,传热板32、下壳体15的一部分即下壳体底部15b以及散热板31形成热桥。
通过这样的热桥,形成了高效的热介质,由此能够高效地将在驱动元件30产生的热量散发到下壳体15。
由于能够将在驱动元件30产生的热量用下壳体15散发,因此能够通过驱动元件30和位于下壳体中空圆筒15c的内部侧的水8进行热交换。由此,能够将在驱动元件30产生的热量散发到位于下壳体中空圆筒15c的内部侧的水8。
并且,由驱动元件30产生的热量按照散热板31、传热板32、下壳体底部15b以及下壳体中空圆筒15c的内部侧的水8的顺序进行热传导。这样,由于传导热量的介质不是空气,因此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
而且,定子17a构成为与下壳体中空圆筒15c接触,因此能够将在定子部17的定子17a产生的热量经由下壳体中空圆筒15c向下壳体中空圆筒15c的内部侧的水8散热。即,能够通过定子17a和下壳体中空圆筒15c的内部侧的水8进行热交换。
通过这样,由于也能够高效地对在定子17a产生的热量进行热交换,因此能够高效地散热。
另外,定子部17如上文所说明地由树脂模塑而成。即,下壳体15、定子17a、驱动元件30、散热板31和传热板32通过树脂而被一体地固定连接在一起。
并且,树脂和热桥均是热介质。而且,热桥的热传导性相对较好。由此,通过如上文所说明地用树脂模塑,能够通过热桥使驱动元件30和下壳体15内部的水8的热交换效率提高。
接着,基于上述的结构,对实际上泵2工作时的驱动元件30的散热进行说明。
首先,驱动元件30向定子17a供给电力。定子17a基于所供给的电力产生旋转磁场。接着,转子部21基于所产生的旋转磁场旋转。当转子部21旋转时,固定安装于转子部21的叶轮25旋转。当叶轮25旋转时,从吸水口22抽吸的液体(例如,水8)被加压。接着,被加压了的液体从排出口23排出。
在这样的状态时,驱动元件30的温度持续上升。而且,此时,在下壳体中空圆筒15c的内部侧充满水8。并且,转子部21在由水8充满的下壳体中空圆筒15c的内部空间中持续旋转。此时的转子部21的旋转速度通过图1所示的水量控制部7输出速度指令信号2a来进行控制。
同时,在这样的状态时,在驱动元件30产生的热量始终从驱动元件30起按顺序传导到散热板31、传热板32、下壳体底部15b以及位于下壳体中空圆筒15c的内部侧的水8。其结果是,通过驱动元件30和位于下壳体中空圆筒15c的内部侧的水8进行热交换。
而且,在定子17a产生的热量通过下壳体中空圆筒15c传导到在下壳体中空圆筒15c的内部侧充满的水8。其结果是,通过定子17a和位于下壳体中空圆筒15c的内部侧的水8进行热交换。
因此,由于能够高效地进行驱动元件30和定子17a的散热,因此能够提高泵的可靠性。
另外,对在热泵装置100中,在运送水8或者使水8循环时使用的泵2的一例进行了说明,不过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泵。例如,也可以利用于家庭用泵等。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1中,具备:转子部21;定子17a,定子17a用于通过与转子部21的电磁相互作用而使转子部21旋转;泵部26,其具有安装在转子部21上的叶轮25、形成了吸水口22及排出口23的上壳体24,通过叶轮25的旋转而从吸水口22抽吸水8或热水,向转子部21供给水8或热水,并且将从吸水口22抽吸到的水8或热水通过叶轮25从排出口23排出;下壳体15,其呈大致锅状,将转子部21收纳在大致锅状的内部而将泵部26与定子17a隔离;驱动元件30,其用于向定子17a供给电力;散热板31,其安装于驱动元件30,用于使驱动元件30的热量散发;传热板32,其与下壳体15的一部分和散热板31双方接触,用于将驱动元件30的热量从散热板31传递到下壳体15的一部分;驱动元件30的热量通过按照散热板31、传热板32、下壳体15的一部分以及存在于下壳体15的内部的水8或热水的顺序传导而被散发,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泵的构成驱动元件30、定子17a的部分的散热,从而能够提高泵2的可靠性。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1中,传热板32、下壳体15的一部分以及散热板31形成热桥,由于热桥是比驱动元件30的周围的热介质的热传导率高的热介质,因此能够将在驱动元件30产生的热量高效地散发到下壳体15。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1中,由于下壳体15、定子17a、驱动元件30以及热桥通过树脂一体地固定连接在一起,因此能够通过热桥提高驱动元件30与下壳体15内部的水8的热交换效率。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1中,传热板32与下壳体15的一部分和散热板31双方通过点焊而接触,因此传热板32与散热板31的接触程度加强,因此,能够高效地将热量从散热板31传导到传热板32。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1中,传热板32与下壳体15的一部分和散热板31双方通过螺纹紧固而接触,因此传热板32与散热板31的接触程度加强,因此,能够高效地将热量从散热板31传导到传热板32。
实施方式2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泵的剖视图。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未特别记述的项目与实施方式1是相同的,对于相同的功能、结构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进行记述。
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在电路基板13设有间隔件33。具体来说,间隔件33被设置成确保电路基板13与下壳体底部15b之间的距离恒定。更为具体地来说,间隔件33例如形成为长度方向处于轴向的大致圆筒形状。并且,该圆筒形状的一个端部安装于电路基板13,该圆筒形状的另一个端部安装在下壳体底部15b的外侧部。由此,与间隔件33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的量相应地将电路基板13与下壳体底部15b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
并且,在进行模塑时,存在由其树脂压力使电路基板13歪曲的危险,不过通过该种间隔件33,即使在该种时候也能够防止电路基板13的歪曲。由此,由于能够防止电路基板13的歪曲,因此能够避免与电路基板13的歪曲相伴地使在驱动元件30设置的散热板31因应力而破损。
因此,由于能够防止散热板31的破损,因此能够进行依靠散热板31的高效的散热。由此,能够提高泵的可靠性。
另外,通过在电路基板13与下壳体底部15b之间设置多个该种间隔件33,能够进一步防止电路基板13的歪曲。
另外,间隔件33的材质和形状并不特别限定。
另外,对在热泵装置100中在运送水8或者使水8循环时使用的泵2的一例进行了说明,不过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泵。例如,也可以利用于家庭用泵等。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2中,具有将下壳体15与驱动元件30之间隔离开规定距离的间隔件33,并在隔开该规定距离的状态下,将下壳体15、定子17a、驱动元件30以及热桥通过树脂一体地固定连接在一起,因此能够防止电路元件13的歪曲。由此,由于能够防止电路基板13的歪曲,因此能够避免与电路基板13的歪曲相伴地使在驱动元件30设置的散热板31因应力而破损。因此,由于能够防止散热板31的破损,因此能够进行依靠散热板31的高效的散热。由此,能够提高泵的可靠性。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1、2中,虽未对下壳体15的材质进行说明,而在本实施方式3中,对下壳体15的材质进行说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3中,未特别记述的项目与实施方式1是相同的,对于相同的功能、结构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进行记述。
另外,当然,在本实施方式3中所说明的下壳体15的材质也可以应用于在上文中说明了的实施方式1、2。
下壳体15的材质若采用热传导性高的金属制的话,则进一步提高了依靠散热板31的散热效果。具体来说,下壳体15中的、特别是下壳体中空圆筒15c采用非磁性金属(例如,不锈钢即SUS)的话,则由于既是热传导性高的金属,又是能够抑制对下壳体中空圆筒15c的磁特性带来影响的非磁性金属,因此在定子部17的周围气体氛围与下壳体15的内部侧的水8之间进行热交换时,能够高效地进行热交换。因此,由于在定子部17产生的热量被更高效地散发,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另外,采用非磁性金属是为了避免阻碍定子部17与转子部21之间的磁力线。由此,在考虑磁滞等性质的基础上,优选对下壳体15的材质进行选择。
而且,在用非磁性金属形成下壳体15时,例如也可以通过塑性加工形成下壳体15。
而且,在形成下壳体15时,也可以使下壳体底部15b和下壳体中空圆筒15c分别采用不同的材质。例如,也可以使下壳体底部15b的材质为金属,而使下壳体中空圆筒15c的材质为树脂。
而且,也可以在将作为埋入对象的内嵌件(例如,金属制的部件)装填到规定的模具内后,将树脂注入成形机,通过使用能够熔融的树脂,将该金属制的部件与树脂一体成形。
此时,作为树脂,可以使用PPS(聚苯硫醚树脂)、SPS(间规聚苯乙烯树脂)以及m-PPE(改性聚苯醚树脂)等耐热性的热塑性树脂。
而且,作为树脂材料的一例,优选采用向热硬化性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添加碳酸钙等填充材料和玻璃纤维、各种填充材料以及氧化铝、氮化硼等散热填充物而成的、热传导率为0.7(W/m·k)的物质,更为优选的是热传导率为1.0(W/m·k)以上的物质。例如,优选松下电工株式会社的CE2840(热传导率1.0~1.5)、CE2890(热传导率2.0~2.2)、昭和电工株式会社的HTC-250(热传导率2.5)、HTC-500(热传导率5.0)等。作为基板材料的一例,优选的是向以玻璃纤维为基材并复合有环氧树脂的结构贴合了铜板而形成的CEM-3(Compositeepoxy material-3)等复合贴铜层叠板(热传导率0.4(W/m·k)),更为优选的是热传导率为1.0(W/m·k)的松下电工株式会社制1787等。
而且,下壳体底部15b的磁性影响比下壳体中空圆筒15c更低。由此,下壳体底部15b所使用的金属材料的选择性大。除了不锈钢以外,也可以使用例如铁、铜以及铝等。
另外,在形成下壳体15时,为了在下壳体底部15b与下壳体中空圆筒15c利用其他材料(例如树脂和金属)进行接合,可以预先在金属侧通过蚀刻等形成细微的孔。通过这样,在成形时,通过熔融树脂进入金属孔中这样的锚定效果,能够提高接合强度。这样的方式从防止液体从接合界面泄漏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或者,也可以代替蚀刻等而采用喷丸处理。
通过这样,对于定子部17的散热和驱动元件30的散热,能够使形成下壳体15的下壳体底部15b和下壳体中空圆筒15c的材质在设计方面适当采用不同的材质。由此,能够选择使定子部17的散热或是驱动元件30的散热中的哪一方更为优先地冷却。
而且,通过这样,对于定子部17的散热,能够使部分地形成下壳体15的下壳体中空圆筒15c的材质在设计方面适当采用不同的材质。由此,能够选择当泵被看作电动机时的磁特性的效率或定子部17的冷却性能中的哪一方更为优先。
另外,对在热泵装置100中在运送水8或者使水8循环时使用的泵2的一例进行了说明,不过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泵。例如,也可以利用于家庭用泵等。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3中,下壳体15至少由下壳体底部15b和从下壳体底部15b立起的下壳体中空圆筒15c形成,下壳体底部15b和下壳体中空圆筒15c为不同的材质,因此,能够在设计方面适当采用不同的材质。由此,能够选择使定子部17的散热或是驱动元件30的散热中的哪一方更为优先地冷却。而且,由于能够使部分地形成下壳体15的下壳体中空圆筒15c的材质在设计方面适当采用不同材质,因此,能够选择当泵被看作电动机时的磁特性的效率或者定子部17的冷却性能中的哪一方更为优先。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3中,驱动元件30的周围的热介质采用热传导率为0.5(W/m·k)以上的树脂,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泵的构成驱动元件、定子的部分的散热。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3中,使安装驱动元件30的电路基板13采用玻璃纤维与树脂的复合类材料,且使热传导率达到热传导率0.4(W/m·k)以上,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泵的构成驱动元件、定子的部分的散热。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1~3中,由于具备泵2、通过泵2使水8或热水循环的水回路4、供制冷剂9循环的制冷剂回路5以及使水回路4的水8或热水与制冷剂回路5的制冷剂9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3,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泵的构成驱动元件、定子的部分的散热,能够使泵的可靠性提高。由此,能够提高热泵装置100的可靠性。
附图标记说明
1:容器;2:泵;2a:速度指令信号;3:热交换器;4:水回路;5:制冷剂回路;6:水温检测构件;6a:水温信息;7:水量控制部;7a:水温设定指令信号;8:水;9:制冷剂;10:铁芯;11:绕组;12:绝缘子;13:电路基板;14:导线;15:下壳体;15a:下壳体轴孔;15b:下壳体底部;15c:下壳体中空圆筒;15d:下壳体侧板部;16:模塑树脂;17:定子部;17a:定子;18:轴承;19:轮;20:磁铁部;21:转子部;22:吸水口;23:排出口;24:上壳体;24a:上壳体轴孔;25:叶轮;26:泵部;27:轴;28:垫圈;30:驱动元件;31:散热板;32:传热板;33:间隔件;100:热泵装置。

Claims (10)

1.一种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具备:
转子;
定子,所述定子通过与所述转子的电磁相互作用而使所述转子旋转;
泵部,所述泵部具有形成有吸水口以及排出口的上壳体、和收纳于所述上壳体且安装于所述转子的叶轮,通过所述叶轮的旋转而从所述吸水口抽吸液体,向所述转子供给所述液体,并且将从所述吸水口抽吸到的所述液体经由所述叶轮从所述排出口排出;
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呈大致锅状,将所述转子收纳在所述大致锅状的内部而将所述泵部与所述定子隔离开;
电路元件,所述电路元件用于向所述定子供给电力;
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安装于所述电路元件,使所述电路元件的热量散发;以及
传热板,所述传热板与所述下壳体的一部分和所述散热板双方接触,将所述电路元件的热量从所述散热板传递到所述下壳体的一部分,
所述电路元件的热量通过按照所述散热板、所述传热板、所述下壳体的一部分以及存在于所述下壳体的内部的所述液体的顺序进行传导而被散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板、所述下壳体的一部分以及所述散热板形成热桥,
所述热桥是热传导率比所述电路元件周围的热介质的热传导率高的热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所述定子、所述电路元件以及所述热桥经由树脂固定连接成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板通过点焊与所述下壳体的一部分和所述散热板双方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板通过螺纹紧固与所述下壳体的一部分和所述散热板双方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具有间隔件,所述间隔件将所述下壳体与所述电路元件之间隔离开规定距离,
在隔离开了该规定距离的状态下,所述下壳体、所述定子、所述电路元件以及所述热桥经由树脂固定连接成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至少由底部和从所述底部立起的中空圆筒部形成,
所述底部和所述中空圆筒部为不同的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元件的周围的热介质是热传导率为0.5W/m·k以上的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安装有所述电路元件的基板采用玻璃纤维与树脂的复合类材料,热传导率为0.4W/m·k以上的热传导率。
10.一种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装置具备:
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泵;
水回路,所述水回路通过所述泵使水循环;
制冷剂回路,所述制冷剂回路供制冷剂循环;以及
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使所述水回路的水与所述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CN201210346935.6A 2011-10-28 2012-09-18 泵以及热泵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897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37132 2011-10-28
JP2011237132A JP2013099021A (ja) 2011-10-28 2011-10-28 ポンプ及び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89711A true CN103089711A (zh) 2013-05-08
CN103089711B CN103089711B (zh) 2016-01-27

Family

ID=47045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4693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89711B (zh) 2011-10-28 2012-09-18 泵以及热泵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3099021A (zh)
CN (1) CN103089711B (zh)
GB (1) GB249601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3406A (zh) * 2015-09-03 2018-04-17 尼得科Gpm有限公司 具有流动冷却控制电路的电动冷却剂泵
CN109863669A (zh) * 2016-12-22 2019-06-07 皮尔伯格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汽车电动气泵
CN109923317A (zh) * 2016-11-11 2019-06-21 信浓绢糸株式会社 电动泵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05471B1 (de) * 2014-02-11 2019-10-09 Pierburg Pump Technology GmbH Elektrische Kraftfahrzeug-Kühlmittelpumpe
EP2947324B1 (de) * 2014-05-22 2019-07-24 Pierburg Pump Technology GmbH Elektrisches Kfz-Nebenaggregat
DE112015006483B4 (de) 2015-04-24 2023-11-16 Pierburg Pump Technology Gmbh Elektrische Evaporations-Pumpe für Kraftfahrzeuge
CN106555765A (zh) 2015-09-30 2017-04-05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驱动泵
JP6783669B2 (ja) * 2017-01-11 2020-11-11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
CN113202777B (zh) * 2017-08-23 2023-07-28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泵
WO2019101304A1 (en) * 2017-11-22 2019-05-31 Pierburg Pump Technology Gmbh Vehicle fluid pump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11290A (ja) * 1997-05-13 1998-11-24 Japan Servo Co Ltd キャンドモータポンプ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299975A (ja) * 2005-04-21 2006-11-02 Asmo Co Ltd 流体ポンプ
CN201539970U (zh) * 2009-11-20 2010-08-04 苏州大学 水源热泵热水器
JP2011196341A (ja) * 2010-03-23 2011-10-06 Fujitsu General Ltd ポンプ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63707A (ja) * 1987-04-22 1988-10-31 Fuji Electric Co Ltd 超電導磁石の着脱式輻射熱シ−ルド冷凍機装置
JP3528099B2 (ja) * 1994-07-22 2004-05-17 能美防災株式会社 スプリンクラヘッド
JPH0842482A (ja) * 1994-07-29 1996-02-13 Japan Servo Co Ltd キャンドモータポンプ
JPH08236972A (ja) * 1995-02-24 1996-09-13 Matsumoto Yoshio 電子機器
JPH09283957A (ja) * 1996-04-16 1997-10-31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電子部品冷却装置
JPH11166985A (ja) * 1997-12-05 1999-06-22 Seiko Instruments Inc 熱発電腕時計
JP3752594B2 (ja) * 2000-04-25 2006-03-08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磁気結合ポンプ
JP4479188B2 (ja) * 2003-08-21 2010-06-09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Dcキャンドポンプ
JP2005196000A (ja) * 2004-01-09 2005-07-21 Sharp Corp 薄型画像表示装置
JP2006009763A (ja) * 2004-06-29 2006-01-12 Asmo Co Ltd 流体ポンプ装置
DE102007016255B4 (de) * 2006-04-28 2012-11-29 Bühler Motor GmbH Kreiselpumpe
JP2008128076A (ja) * 2006-11-20 2008-06-05 Aisan Ind Co Ltd 流体ポンプ
JP4841605B2 (ja) * 2008-10-09 2011-12-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モールド電動機及びポンプ及び空気調和機及びヒートポンプ式給湯装置
JP2011146402A (ja) * 2009-06-25 2011-07-28 Sharp Corp 光源装置、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像装置
JP5586707B2 (ja) * 2010-12-07 2014-09-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回路内蔵モーター、この電力変換回路内蔵モーターを搭載した流体ポンプ、この流体ポンプを搭載した空気調和機、給湯器、電力変換回路内蔵モーターを搭載した機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11290A (ja) * 1997-05-13 1998-11-24 Japan Servo Co Ltd キャンドモータポンプ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299975A (ja) * 2005-04-21 2006-11-02 Asmo Co Ltd 流体ポンプ
CN201539970U (zh) * 2009-11-20 2010-08-04 苏州大学 水源热泵热水器
JP2011196341A (ja) * 2010-03-23 2011-10-06 Fujitsu General Ltd ポンプ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3406A (zh) * 2015-09-03 2018-04-17 尼得科Gpm有限公司 具有流动冷却控制电路的电动冷却剂泵
CN107923406B (zh) * 2015-09-03 2019-11-08 尼得科Gpm有限公司 具有流动冷却控制电路的电动冷却剂泵
CN109923317A (zh) * 2016-11-11 2019-06-21 信浓绢糸株式会社 电动泵
CN109863669A (zh) * 2016-12-22 2019-06-07 皮尔伯格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汽车电动气泵
US20190326798A1 (en) * 2016-12-22 2019-10-24 Pierburg Pump Technology Gmbh Automotive electrical gas pump
US11177722B2 (en) 2016-12-22 2021-11-16 Pierburg Pump Technology Gmbh Automotive electrical gas pump
CN109863669B (zh) * 2016-12-22 2022-03-22 皮尔伯格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汽车电动气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99021A (ja) 2013-05-20
GB201215058D0 (en) 2012-10-10
CN103089711B (zh) 2016-01-27
GB2496014B (en) 2013-11-06
GB2496014A (en) 2013-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9711A (zh) 泵以及热泵装置
CN101228495B (zh) 用于计算机系统的冷却系统
CN203984139U (zh) 电动机以及搭载有电动机的泵、空调机、热水器及热源机
CN104619990A (zh) 泵、泵的制造方法及制冷循环装置
US20140294626A1 (en) Pump,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pump
CN106233589A (zh) 机电一体型马达装置
US20130293036A1 (en) Mold motor and air conditioner
US20150052935A1 (en) Pump,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ump
KR20160010541A (ko) 열 제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기 기계
WO2021227262A1 (zh) 一种具有水冷循环结构的永磁直驱渣浆泵
AU202137248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rmal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machines using coolant cans
CN101709664B (zh) 一种基于一体化永磁同步电机水泵和电子调速技术的内燃机冷却系统
CN108808983B (zh) 一种电机散热机构及散热方法
CN116317308A (zh) 磁悬浮电机的冷却系统及磁悬浮无轴承泵
EP3488515B1 (en) Electric motor
CN217508450U (zh) 一种永磁电动机
CN214850672U (zh) 一种电机定子冷却结构
CN209072233U (zh) 一种一体式自循环水冷电机
CN115459523B (zh) 一种自驱动散热的永磁电机
KR101600791B1 (ko) 방열 기능을 개선한 캔드 모터 펌프
EP3252934B1 (en) Electric pump with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
CN209627969U (zh) 一种电源装置
JP2012151980A (ja) モールド電動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JP2005180211A (ja) 流体供給装置
CN206940189U (zh) 一种曳引机降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7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