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79790A - 发泡成形体 - Google Patents

发泡成形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79790A
CN103079790A CN2011800421715A CN201180042171A CN103079790A CN 103079790 A CN103079790 A CN 103079790A CN 2011800421715 A CN2011800421715 A CN 2011800421715A CN 201180042171 A CN201180042171 A CN 201180042171A CN 103079790 A CN103079790 A CN 1030797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dge
foam molding
slot part
hole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21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79790B (zh
Inventor
森浩司
榊原有史
近藤雅光
吉井基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kisui Ka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9437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50899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9444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50899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79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97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797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97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4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floor mats or carpets
    • B60N3/044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floor mats or carpets of removable m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4/00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 B29C44/34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4/58Moul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4/00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 B29C44/34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4/3415Heating or cooling
    • B29C44/3426Heating by introducing steam in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4/00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 B29C44/34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4/36Feeding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C44/38Feeding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into a closed space, i.e. to make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 B29C44/44Feeding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into a closed space, i.e. to make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n solid form
    • B29C44/445Feeding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into a closed space, i.e. to make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n solid form in the form of expandable granules, particles or b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4/00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 B29C44/34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4/58Moulds
    • B29C44/582Moulds for making undercut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4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floor mats or carpets
    • B60N3/048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floor mats or carpe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23/00Use of polyalken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23/04Polymers of ethylene
    • B29K2023/06PE, i.e. polyethyle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23/00Use of polyalken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23/10Polymers of propylene
    • B29K2023/12PP, i.e. polypropyle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25/00Use of polymers of vinyl-aromatic compoun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25/04Polymers of styrene
    • B29K2025/06PS, i.e. polystyre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67/00Use of polyester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67/00Use of polyester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67/003PET, i.e. poylethylene terephthal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67/00Use of polyester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67/006PBT, i.e.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67/00Use of polyester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67/04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 B29K2067/046PLA, i.e. polylactic acid or polylact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69/00Use of PC, i.e. polycarbonat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995/00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 B29K2995/0037Other properties
    • B29K2995/0072Roughness, e.g. anti-sli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30Vehicles, e.g. ships or aircraft, or body parts thereof
    • B29L2031/3005Body finishings
    • B29L2031/3017Floor cover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479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variation in thickness
    • Y10T428/24496Foamed or cellular component
    • Y10T428/24504Component comprises a polymer [e.g., rubber, et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泡成形体,该发泡成形体即使是在对与其表面相接触的其他构件施加滑动方向的力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防止该发泡成形体相对于其他构件相对地产生位置偏移,并且能够有效地防止因表面与其他构件相接触并摩擦而产生异音。该发泡成形体通过对填充于发泡成形用模具内的发泡性树脂颗粒进行加热而成形,其中,该发泡成形体在表面具有多个第1突条和多个第2突条,该多个第1突条排列于一方向,该多个第2突条排列于另一方向,并且配置为与上述第1突条相交叉。

Description

发泡成形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对填充于发泡成形用模具内的发泡性树脂颗粒进行加热而成形的发泡成形体。
背景技术
通常,发泡成形体是通过以下所说明的制造方法来制造的。首先,对树脂颗粒进行预备发泡,获得发泡性树脂颗粒。接着,将所获得的发泡性树脂颗粒填充于发泡成形用模具(以下,也称作模具)内。然后,利用蒸汽对填充于模具内的发泡性树脂颗粒进行加热,使其再度发泡,形成发泡成形体。在模具内使用冷却水等对所形成的发泡成形体进行冷却。然后,通过使冷却后的发泡成形体自模具脱模而获得发泡成形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段落000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433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地制造的发泡成形体为轻型,并且成形性较好。因此,近年来,发泡成形体多用作车辆等的内设件。
例如,在车辆的室内,存在有出于提高相对于乘员的脚的缓冲性而提高乘坐舒适性的目的而将发泡成形体用作构成底板(地面)的构件的情况。具体地说,存在有将作为发泡成形体的冲击吸收垫(ティビアパット)作为内设件夹设于车底板与地毯之间的情况。该冲击吸收垫多为具有平(平坦)的面的平坦的板状。因此,存在有因放置于地毯上的乘员的脚的动作而导致沿冲击吸收垫的表面的方向(滑动方向)的力(以下,也称作移动力)作用于地毯(其他构件)的情况。若地毯承受有这样的力,则有可能导致地毯易于在冲击吸收垫的平坦的表面上滑动,从而导致地毯的位置相对于冲击吸收垫产生偏移。因此,必须使用双面胶带等将地毯与冲击吸收垫固定,从而导致在形成车辆等的底板(地面)的作业中花费功夫。
另外,存在有在冲击吸收垫的表面与构成车辆的框架等位于周围的其他构件相接触的状态下使用该冲击吸收垫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可能因车辆行驶等时的振动等的影响而导致冲击吸收垫与其他构件相摩擦,产生异音。
于是,本发明的第1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对与表面相接触的其他构件施加滑动方向的力,也能够有效地防止相对于其他构件相对地产生位置偏移的发泡成形体。
另外,本发明的第2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防止因表面与其他构件相接触并摩擦而产生有异音的发泡成形体。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第1课题,本发明第1技术方案的发泡成形体是通过对填充于发泡成形用模具内的发泡性树脂颗粒进行加热而成形的发泡成形体,其中,该发泡成形体在表面具有多个第1突条和多个第2突条,该多个第1突条排列于一方向,该多个第2突条排列于另一方向,并且配置为与上述第1突条相交叉。
采用该发泡成形体,例如,在其他构件载置于发泡成形体的上侧且该其他构件在滑动方向上受到外力(移动力)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排列于一方向上的多个第1突条与以与该第1突条相交叉的方式排列于另一方向上的多个第2突条阻挡移动力。具体地说,第1突条和第2突条能够维持在以同一姿势稳定性较好地阻挡移动力的状态而不倾倒。因而,第1突条和第2突条通过适当地与其他构件相接触而起到锚固效果。由此,能够使其他构件相对于发泡成形体难以滑动。因此,其他构件相对于发泡成形体的位置相对地难以产生偏移。另外,其他构件不仅可以是如片材(或垫)那样的柔软的构件,也可以是钣金等金属制的构件。只要钣金的表面不是完全的平滑面,第1突条和第2突条就能够适当地与钣金的表面相接触而发挥锚固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第2课题,本发明第2技术方案的发泡成形体的上述第1突条和上述第2突条的各自的截面形状形成为随着朝向顶端侧去顶端变窄的形状。
采用该发泡成形体,通过将第1突条和第2突条的各自的截面形成为顶端变窄的形状而至少使顶端侧具有柔软性。另外,通过将第1突条和第2突条的截面形状形成为顶端变窄的形状而减少了发泡成形体与其他构件间的接触面积。而且,由于通过使第1突条和第2突条相交叉而形成相互支承的结构,因此不存在从根部较大地变形这样的情况。因而,即使对发泡成形体、其他构件施加有使发泡成形体与其他构件相摩擦那样的力,第1突条和第2突条的各顶端侧也能够追踪发泡成形体与其他构件间的微小的相对的位置变化而进行变形。由此,难以在第1突条和第2突条与其他构件之间产生滑动。其结果,能够有效地防止产生异音。
在此,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发泡成形体中,上述多个第1突条以恒定间隔排列,且上述多个第2突条以恒定间隔排列。
采用该发泡成形体,当以恒定间隔排列第1突条和第2突条时,能够在以发泡成形体与其他构件相摩擦的方式施加力时使施加于各第1突条和各第2突条的力均匀地分散,从而能够进一步加强异音防止效果。
另外,也可以是,在第2技术方案的发泡成形体中,上述顶端变窄的形状在第1突条和第2突条的截面上具有顺畅地连续的轮廓。
另外,也可以是,在第2技术方案的发泡成形体中,上述顶端变窄的形状在第1突条和第2突条的截面上具有呈锐角的轮廓。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采用第1技术方案的发泡成形体,在对发泡成形体、与其相接触的其他构件施加有滑动方向的力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排列于一方向上的多个第1突条和以与该第1突条相交叉的方式排列于另一方向上的多个第2突条支承该力。即,第1突条和第2突条能够以同一姿势稳定性较好地阻挡移动力而不倾倒。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其他构件相对于发泡成形体、或发泡成形体相对于其他构件产生位置偏移。
另外,第2技术方案的发泡成形体,通过在其表面具有多个第1突条和多个第2突条,并将上述第1突条和上述第2突条的截面设为向顶端侧顶端变窄的形状,从而能够使第1突条和第2突条与其他构件之间难以产生滑动,其中,该多个第1突条排列于一方向,该多个第2突条排列于另一方向,并且配置为与上述第1突条相交叉。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产生异音。
附图说明
图1是即将关闭安装于车辆的工具箱(第一实施方式的发泡成形体)的盖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同一工具箱的凸缘部的上表面的放大图,(a)是立体图,(b)是俯视图,(c)是纵剖视图。
图3是用于成形发泡成形体的发泡成形用模具,(a)是纵剖视图,(b)是左侧的成形模的俯视图(仰视图)。
图4是具有冲击吸收垫(第二实施方式的发泡成形体)的车辆下部的纵剖视图。
图5的(a)、(b)、(c)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发泡成形体的纵剖视图。
图6的(a)、(b)、(c)是分别用于成形图5的发泡成形体的发泡成形用模具(具体地说,左侧的成形模)的纵剖视图。
图7是变更了通孔的位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发泡成形用模具的俯视图(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发泡成形体的一实施方式。
发泡成形体是通过将对树脂颗粒进行预备发泡所获得的发泡性树脂颗粒填充入发泡成形用模具内,并对该发泡性树脂颗粒进行加热而成形的。另外,发泡倍率能够根据使用目的适当地进行变更。作为上述成形的发泡成形体的一例,在图1中表示搭载于车辆的工具箱1。该工具箱1具有长方形的箱主体5和环状的凸缘部6,该箱主体5具有3个收纳部2、3、4,该凸缘部6形成于箱主体5的上端。然后,工具箱1通过将凸缘部6载置于车体侧所具有的U字状且金属制的框构件9的上表面9A而被支承。另外,工具箱1具有板状的盖7,该盖7用于覆盖上述箱主体5的上表面。在该盖7的外周缘形成有板状并且呈环状的抵接构件7A,该抵接构件7A供与箱主体5的上表面相接触。
另外,能够以任意的发泡性树脂材料来制作发泡成形体。例如,即使是在发泡性树脂材料中,也优选以热塑性树脂来成形发泡成形体。在上述热塑性树脂中,列举有聚苯乙烯类树脂、聚烯烃类树脂(例如,聚丙烯类树脂、聚乙烯类树脂)、聚酯类树脂(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类树脂、聚乳酸类树脂等。其中,优选将包括聚苯乙烯与聚乙烯在内的复合树脂用作发泡性树脂材料。
如图1和图2的(a)、(b)、(c)所示,在上述工具箱1的水平的上表面中的(矩形的)外周缘的上表面8A形成有多个第1突条8T1,该多个第1突条8T1比该上表面8A向上方突出,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呈一条直线状地延伸。并且,在该上表面8A形成有多个第2突条8T2,该多个第2突条8T2比上表面8A向上方突出为高度与第1突条8T1高度相同,并且以与第1突条8T1相正交的方式在前后方向上呈一条直线状地延伸。多个第1突条8T1以在前后方向上隔开恒定间隔P1的方式排列。另外,多个第2突条8T2以在左右方向上隔开恒定间隔P2(在本实施方式中,P1=P2)的方式排列。另外,第1突条8T1和第2突条8T2的截面形状形成为朝向顶端侧去顶端变窄的形状。具体地说,第1突条8T1和第2突条8T2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具有呈锐角的轮廓的(由锐角的外形线构成的)大致三角形。
因而,当关闭盖7时,利用盖7的重量将盖7的抵接构件7A按压于工具箱1的上表面8A。由此,能够利用第1突条8T1和第2突条8T2稳定性较好地支承抵接构件7A。另外,由于第1突条8T1和第2突条8T2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三角形,因此减少了第1突条8T1和第2突条8T2与抵接构件7A间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使第1突条8T1和第2突条8T2恰当地与抵接构件7A相接触。由此,产生锚固效果,使上侧的盖7难以相对于工具箱1移动。另外,也能够防止因抵接构件7A与工具箱1相摩擦而产生异音的情况。
通常,能够利用粘滑运动现象来说明产生异音(鸣响)的机理(鸣响的机理)。该粘滑运动现象是,当两个物体以承受负载并相互推压的状态一边保持接触一边相对地移动时,在上述物体的表面交替地产生附着与滑动,从而妨碍两个物体顺畅的相对移动的现象。通过产生这样的现象而出现在物体内引起振动(摩擦振动),发出声音的现象。即,能够认为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对方)物体重复进行滑动后附着,附着后滑动这样的细碎的移动,从而产生鸣响。第1突条8T1和第2突条8T2针对该现象是非常有效果的。由于能够避免这样的现象,因此也能够防止另一个物体相对于一个物体产生位置偏移的情况。
另外,在两个物体为轻型且摩擦系数较高的发泡成形体的情况下,易于因振动等而产生异音。而且,在发泡成形体中,发泡倍率较高的发泡成形体的一方易于产生异音。当在这样的柔软的材料的发泡成形体中,例如,在与相互摩擦的方向相正交的方向上存在矩形的接触面时,该接触面中的、位于摩擦方向的前方侧的角部的摩擦阻力较高,易于成为由摩擦而产生的异音的产生原因。即使是针对该异音的产生,第1突条8T1和第2突条8T2也是非常有效果的。
即,由于第1突条8T1和第2突条8T2的截面形状分别形成为顶端变窄的形状,因此至少顶端侧具有柔软性,并且,减少了与抵接构件7A间的接触面积。而且,由于第1突条8T1和第2突条8T2为通过相交叉而相互支承的构造,因此不存在从根部较大地变形这样的情况。因而,即使工具箱1与盖7承受有力使两者相互摩擦,第1突条8T1和第2突条8T2的各顶端侧也能够追随第1突条8T1和第2突条8T2与抵接构件7A间的相对的位置变化而变形。由此,第1突条8T1和第2突条8T2与抵接构件7A之间难以产生滑动。其结果,能够有效地防止产生异音的情况。
特别是通过如上所述地以相正交的方式形成多个第1突条8T1与多个第2突条8T2,从而能够以在前后左右方向上相连的状态形成有四面被包围的环状(矩形状)的框部。由此,能够提高第1突条8T1和第2突条8T2的形状保持强度。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防止异音和位置偏移。
在此,优选形成有上述第1突条8T1和第2突条8T2的区域(突条形成区域)的面积相对于工具箱1的上表面8A的外周缘的总面积的比率(单位面积中突条形成区域所占的比率)为80%以下,更加优选为50%以下。通过设为这样的比率,毋庸置疑地进一步加强了异音防止效果,同样,也加强了位置偏移防止效果。
另外,也可以在凸缘部6的下表面6A形成有第1突条8T1和第2突条8T2。在该情况下,例如,能够防止因车辆的行驶中的振动等而导致工具箱1相对于金属制的框构件9移动的情况。由此,能够防止因凸缘部6的下表面6A与框构件9的上表面9A相摩擦而产生异音的情况。另外,也可以在由图1的双点划线所示的车体构成构件10相接触的箱主体5的下表面5A形成有第1突条8T1和第2突条8T2。在该情况下,能够防止因车辆的行驶中的振动等而导致工具箱1相对于车体构成构件10移动的情况。由此,能够防止因箱主体5的下表面5A与车体构成构件10相摩擦而产生异音的情况。
另外,第1突条8T1和第2突条8T2是高度1mm以下的高度较低的突条。因此,在图1中,以线表示第1突条8T1和第2突条8T2。另外,为了明确第1突条8T1和第2突条8T2的形状而在图2的(a)、(b)、(c)中以放大图较大地表示第1突条8T1和第2突条8T2。
但是,有可能因发泡性树脂颗粒的粒径、发泡密度的波动等而在对填充于模具(成形空间)内的发泡性树脂颗粒进行加热而成形的发泡成形体即工具箱1的表面产生龟甲花纹。即使是在如上所述地产生有龟甲花纹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如上所述地在工具箱1(发泡成形体)的上表面形成第1突条8T1和第2突条8T2而使龟甲花纹难以引人注目。由此,能够获得设计性优异的工具箱1,能够提高商品价值。另外,即使是在工具箱1(发泡成形体)的表面带有伤痕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第1突条8T1和第2突条8T2消除伤痕,因此能够使伤痕难以引人注目。另外,也可以以上述效果为目的,在上述工具箱1的未形成有第1突条8T1和第2突条8T2的其他部位形成第1突条8T1和第2突条8T2。
在此,在图3的(a)、(b)中表示用于成形发泡成形体的发泡成形用模具11(以下,也简称为“模具”)。该模具11具有被左右分割而成的1组模具主体12、13。以相对的方式配置构成左侧的模具主体12的成形模12A和构成右侧的模具主体13的成形模13A。然后,通过使左右的成形模12A、13A在前表面侧(相对的面侧)相合模,在模具11内形成供发泡性树脂颗粒S填充的成形空间。另外,图3的(a)所示的模具11是在左右方向(水平方向)上开闭1组模具主体12、13的卧式的模具,但是也可以是在上下方向上开闭1组模具主体12、13的立式的模具。另外,在图3的(a)中,右侧的成形模13A呈板状,但是也可以为与左侧的成形模12A相同的箱型的成形模。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形成成形空间而分别在发泡成形体的上下两面形成后述的第1突条8T1和第2突条8T2。
左侧的模具主体12具有衬板12B和右侧开口的箱状的上述成形模12A,该衬板12B用于覆盖成形模12A的背面侧,形成加热冷却室12a。另外,右侧的模具主体13衬板13B和具有板状的上述成形模13A,该衬板13B用于覆盖成形模13A的背面侧,形成加热冷却室13a。
蒸气供给管21、冷却水供给管22以及压缩空气供给管23的各自的一端侧(下端侧)以隔开规定间隔贯穿左侧的模具主体12的衬板12B的上板部12b的状态固定于该上板部12b。由此,蒸气供给管21、冷却水供给管22以及压缩空气供给管23的各自的一端侧(下端侧)形成为插入到加热冷却室12a内的状态。在上述蒸气供给管21、冷却水供给管22以及压缩空气供给管23的中途设有开闭阀21V、22V、23V。冷却水供给管22具有伸出部22A,该伸出部22A从上板部12b延伸至后述的下板部12c的附近。在该伸出部22A在伸出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形成有供给冷却水的开口22a。虽未图示,但是在右侧的模具主体13也固定有蒸气供给管21、冷却水供给管22以及压缩空气供给管23。另外,在上述蒸气供给管21、冷却水供给管22以及压缩空气供给管23的中途也设有开闭阀21V、22V、23V。
另外,泄放管24和与真空装置相连接的真空供给管25的各自的一端侧(上端侧)以隔开规定间隔贯穿左侧的模具主体12的衬板12B的下板部12c的状态固定于该下板部12c。在上述泄放管24和真空供给管25的中途设有开闭阀24V、25V。虽未图示,但是在右侧的模具主体13也固定有泄放管24和真空供给管25。另外,在上述泄放管24和真空供给管25也设有开闭阀24V、25V。
详细叙述左侧的成形模12A,在成形模12A的成形面12K侧的规定部位(以下,也称作对象区域)形成有多条第1槽部M1,该多条第1槽部M1在一方向(具体地说,上下方向)上连续地延伸。另外,在对象区域形成有多条第2槽部M2,该多条第2槽部M2的深度(高度)与第1槽部M1的深度(高度)相同,并以与第1槽部M1相正交的方式在另一方向(具体地说,前后方向)上连续地延伸。另外,前后方向指的是与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相正交的方向。
多条第1槽部M1以在前后方向上隔开恒定间隔P1的方式排列(参照图3的(b))。另外,多条第2槽部M2以在上下方向上隔开恒定间隔P2(在本实施方式中,P1=P2)的方式排列(参照图3的(b))。优选以提高冷却效率的方式来确定多条第1槽部M1和第2槽部M2的各自的间隔。另外,不言而喻,所有的槽部间的间隔也可以不恒定。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槽部M1与第2槽部M2相正交,但是为了谋求提高冷却效率等,只要是第1槽部M1与第2槽部M2形成为沿不同的方向延伸即可。例如,第1槽部M1与第2槽部M2也可以根据成形品(发泡成形体)的形状等形成为非正交地、倾斜地相交叉。
在此,在图1中,仅相对于左侧的成形模12A的成形面12K确定对象区域,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不仅是与右侧的模具主体13相对的壁面(成形面12K),也可以将在形成图1所示的成形模12A的成形空间的壁面的上下方向上相对的上下壁面也设定为对象区域。另外,也可以将在成形模12A的前后方向上相对的前后壁面也设定为对象区域。另外,为了谋求提高冷却效率等,优选以连结作为对象区域的壁面的端部间的方式遍布该端部间的整个区域形成第1槽部M1和第2槽部M2。另外,形成于上述的一个壁面的对象区域的第1槽部M1和第2槽部M2的端部与形成于其他壁面的对象区域的第1槽部M1和第2槽部M2的端部既可以相连续,也可以不连续。通过在由如上所述地构成的左右的成形模12A、13A所形成的成形空间内填充发泡性树脂颗粒S并对填充的发泡性树脂颗粒S进行加热从而成形发泡成形体。在成形的发泡成形体的表面以突出的方式形成有多个第1突条8T1和第2突条8T2(参照图2的(a)、(b)、(c))。
另外,在左侧的成形模12A形成有通孔,该通孔用于将经由蒸气供给管21、冷却水供给管22、压缩空气供给管23以及泄放管24导入至上述加热冷却室12a内的蒸气、冷却水(或冷却风)向成形空间(模腔)供给。具体地说,在成形模12A的第1槽部M1的底面形成有第1通孔12K1,在成形模12A的第2槽部M2的底面形成有第2通孔12K2。通过将第1通孔12K1形成于各第1槽部M1内而使该第1通孔12K1与第1槽部M1同样,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隔开恒定间隔P1。另一方面,通过将第2通孔12K2形成于各第2槽部M2内而使该第2通孔12K2与第2槽部M2同样,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隔开恒定间隔P2。另外,第1通孔12K1和第2通孔12K2的形状除了圆形以外,还可以为椭圆形、四角形等,也可以为纵长的狭缝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通孔12K1仅在每个第1槽部M1内形成有1个,第2通孔12K2仅在每个第2槽部M2内形成有1个,但是也可以各自形成有两个以上。另外,第1通孔12K1除了形成于各第1槽部M1以外,也可以在每隔1个的第1槽部M1形成有1个以上。或,也可以在每隔2个的第1槽部M1形成有1个以上。或,也可以在随机地选择的指定的第1槽部M1形成有1个以上。另外,第2通孔12K2也同样,也可以在每隔1个的第2槽部M2形成有1个以上的第2通孔12K2。或,也可以在每隔两个的第2槽部M2形成有1个以上的第2通孔12K2。或,也可以在随机地选择指定的第2槽部M2形成有1个以上的第2通孔12K2。当然,也可以在第1槽部M1与第2槽部M2间的交叉位置形成通孔。另外,也存在第1通孔12K1或第2通孔12K2的直径比第1槽部M1或第2槽部M2的宽度,甚至比第1槽部M1或第2槽部M2的间距大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只要使第1通孔12K1或第2通孔12K2的一部分形成于第1槽部M1或第2槽部M2的至少一者的内侧即可。第1通孔12K1的相对于第1槽部M1的位置和第2通孔12K2的相对于第2槽部M2的位置,例如,既可以如上所述地隔开恒定间隔P2而具有规律性,也可以为随机。当然,在右侧的模具主体13的成形模13A上也可以至少使通孔具有规律性或随机地形成。
在此,优选第1槽部M1和第2槽部M2的深度为1mm以下,更加优选为0.3mm以下。另外,优选第1槽部M1、M1的间隔P1和第2槽部M2、M2的间隔P2为2mm~50mm,更加优选为30mm以下(除0以外)。通过如上所述地设定间隔P1和P2,能够使发泡成形体自模具11(具体地说,左侧的成形模12A)的脱模性更加良好。多条第1槽部M1和第2槽部M2的深度既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完全或仅局部不同。多条第1槽部M1和第2槽部M2的宽度既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完全或仅局部不同。
而且,作为模具11(具体地说,左侧的成形模12A)的制作方法并不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切削加工等其他制作方法。如上所述,由于第1槽部M1和第2槽部M2的深度较浅,因此作为模具11(具体地说,左侧的成形模12A)的制作方法,优选使用蚀刻加工。通过使用这样的加工方法,不仅能够增加设计的自由度,也能够精度较好地形成复杂的形状的模具的成形面。
接着,以左侧的模具主体12为中心说明使用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模具11成形发泡成形体的过程。另外,图3所示的模具11是用于说明第1槽部M1、第2槽部M2、第1通孔12K1以及第2通孔12K2的概念图,并不是形态与以下所说明的发泡成形体相一致的图。
首先,使左右的成形模12A、13A的前表面侧(相对的一侧)相合模,利用两个成形模12A、13A形成成形空间。使用未图示的填充装置向形成的成形空间内填充发泡性树脂颗粒S。接着,通过使左侧的开闭阀21V处于开放状态而将蒸气从左侧的蒸气供给管21向左侧的加热冷却室12a供给。此时,开放右侧的模具主体13的泄放管(未图示)。然后,被供给至左侧的加热冷却室12a内的蒸气对左侧的成形模12A的外表面进行加热,并且通过成形模12A的第1通孔12K1和第2通孔12K2被供给至成形空间内。被供给至成形空间内的蒸气通过右侧的成形模13A的通孔(未图示)被引导至成形模13A的外部(加热冷却室13a)。然后,被导入至模具主体13的加热冷却室13a内的蒸气经由右侧的模具主体13的泄放管(未图示)向模具主体13的外部排出。利用该第1次加热工序对填充于成形空间内的发泡性树脂颗粒S进行均匀地加热。接着,关闭左侧的开闭阀21V,开放左侧的泄放管24。并且,关闭右侧的模具主体13的泄放管(未图示),开放右侧的开闭阀(未图示)。然后,从右侧的蒸气供给管(未图示)向右侧的加热冷却室13a供给蒸气。被供给至加热冷却室13a内的蒸气对右侧的成形模13A的外表面进行加热,并且通过成形模13A的通孔(未图示)被供给至成形空间内。被供给至成形空间内的蒸气通过左侧的成形模12A的第1通孔12K1和第2通孔12K2被引导至成形模12A的外部(加热冷却室12a)。然后,被导入至左侧的模具主体12的加热冷却室12a内的蒸气经由左侧的模具主体12的泄放管24向模具主体12的外部排出。利用该第2次加热工序对填充于成形空间内的发泡性树脂颗粒S进行均匀地加热。加热后,在关闭右侧的开闭阀(未图示)并且关闭左侧的泄放管24之后,进行第3次加热工序。在第3次加热工序中,以关闭两侧的模具主体12、13的泄放管24(右侧的模具主体13的泄放管未图示)的状态开放两侧的模具主体12、13的开闭阀21V(右侧的模具主体13的开闭阀未图示),并向加热冷却室12a、13a供给蒸气。被供给的蒸气对左右的成形模12A、13A的外表面进行加热,并且通过左侧的成形模12A的第1通孔12K1、第2通孔12K2以及右侧的成形模13A的通孔(未图示)被供给至成形空间内。由此,对填充于成形空间内的发泡性树脂颗粒S进行再次加热。
当加热结束后,开放两侧的模具主体12、13的开闭阀22V(右侧的开闭阀未图示)。然后,使冷却水从伸出部22A的开口22a向左右的成形模12A、13A喷出,对左右的成形模12A、13A进行冷却。此时,冷却水的一部分通过左侧的成形模12A的第1通孔12K1、第2通孔12K2以及右侧的成形模13A的通孔进入到左右的成形模12A、13A之间(即,成形空间的内部)。因此,能够促进发泡成形体的冷却。发泡成形体通过冷却开始收缩。由此,在发泡成形体与左右的成形模12A、13A之间形成有间隙。冷却水经由该间隙流入第1槽部M1和第2槽部M2而易于向对象区域扩散。因此,提高了发泡成形体的冷却效率。
当由冷却水所进行的冷却结束后,接着,开放两侧的模具主体12、13的开闭阀23V(右侧的开闭阀未图示)。然后,将压缩空气从压缩空气供给管23向加热冷却室12a、13a供给。被供给至加热冷却室12a、13a内的压缩空气通过第1通孔12K1、第2通孔12K2以及右侧的成形模13A的通孔被供给至成形空间内。被供给至成形空间内的压缩空气通过发泡成形体与左右的成形模12A、13A之间的间隙将滞留于左侧的成形模12A内的冷却水向第1通孔12K1、第2通孔12K2以及成形模13A的通孔引导。由此,冷却水通过第1通孔12K1、第2通孔12K2以及成形模13A的通孔向成形模12A、13A的外部(加热冷却室12a、13a)排出。向加热冷却室12a、13a排出的冷却水经由左右的泄放管24向左右的模具主体12、13的外侧排出。该压缩空气也具有对左右的成形模12A、13A和发泡成形体进行冷却的作用。
接着,进行减压冷却工序。在减压冷却工序中,在关闭两侧的模具主体12、13的泄放管24的开闭阀24V(右侧的开闭阀未图示)之后,开放开闭阀25V(右侧的开闭阀未图示)。然后,利用真空供给管25对加热冷却室12a、13a内进行减压。由此,蒸发残留在加热冷却室12a、13a内的水分、附着于成形的发泡成形体的水分或成形的发泡成形体的内部所含有的水分,完成减压冷却工序。此时,利用伴随水分的蒸发而产生的蒸发潜热来促进发泡成形体的冷却。之后,分离左右的成形模12A、13A,打开模具11,并且开放左右的开闭阀23V(右侧的开闭阀未图示)。然后,将用于脱模的压缩空气(空气)从左右的压缩空气供给管23(右侧的压缩空气供给管未图示)向加热冷却室12a、13a供给。由此,压缩空气(空气)通过第1通孔12K1、第2通孔12K2以及右侧的成形模13A的通孔(右侧的通孔未图示)被供给至左右的成形模12A、13A与发泡成形体之间,使发泡成形体从左右的成形模12A、13A脱模。然后,从左右的成形模12A、13A之间取出发泡成形体,完成作业。当然,也可以在模具设置脱模销,并同时使用压缩空气(空气)来使发泡成形体脱模而取出该发泡成形体。另外,也可以仅利用脱模销来使发泡成形体脱模而取出该发泡成形体。
如上所述,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模具11,第1槽部M1在左侧的成形模12A的成形面的对象区域的上下方向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整个范围连续地形成。另外,第2槽部M2在模具11的该对象区域的前后方向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整个范围连续地形成。而且,第1通孔12K1和第2通孔12K2被用作出入口用的孔,该孔用于将对发泡性树脂颗粒进行加热用的蒸气、对刚发泡成形后的发泡成形体进行冷却用的冷却水(或冷却风)向模具内部供给。利用上述结构,经由第1通孔12K1和第2通孔12K2供给的蒸气、冷却水易于沿着连续地形成的第1槽部M1和第2槽部M2在成形面的对象区域扩散。而且,由于从成形面的任何方向都能够均匀地供给蒸气、冷却水,因此能够提高成形性和冷却效率。
另外,成形空间内的蒸气在冷却工序中冷却而产生的水、冷却水滞留于成形空间内。滞留的水、冷却水经由与第1槽部M1和第2槽部M2相对应地形成的第1通孔12K1和第2通孔12K2迅速并且可靠地向成形空间的外侧排出。由此,能够防止水滞留在模具11(具体地说,模具主体12)内。其结果,在进行下一次发泡成形工序时,不会因滞留在模具11(具体地说,成形空间)内的水而阻碍发泡性树脂颗粒的填充。由此,能够可靠地进行填充作业,能够谋求提高成形性。而且,由于不会产生在模具11(模具主体12)内滞留水这样的问题,因此能够积极地采用由冷却水所进行的水冷处理。其结果,能够谋求提高冷却效率,能够谋求由缩短时间所带来的循环增速。
此外,第1通孔12K1和第2通孔12K2用于供给使成形的发泡成形体从左侧的成形模12A脱模的压缩空气(空气)。然后,通过在第1槽部M1形成第1通孔12K1,在第2槽部M2形成第2通孔12K2,能够向第1槽部M1和第2槽部M2直接供给压缩空气(空气),由此,压缩空气(空气)易于经由第1槽部M1和第2槽部M2均匀地在成形面的对象区域扩散,能够顺畅地进行脱模。而且,由于模具11为压缩空气(空气)流入沿不同方向延伸的第1槽部M1和第2槽部M2的结构,因此当发泡成形后的发泡成形体脱模时,能够使压缩空气(空气)均匀地在与左侧的成形模12A相接触的发泡成形体的面上分散,能够更加顺畅地进行脱模。
利用上述结构的模具11发泡成形的发泡成形体能够用作图4所示的车辆的前部座席脚下所具有的冲击吸收垫14(或,能够用作车辆的后部座席脚下所具有的底板垫片)。该冲击吸收垫14配置于车底板15与配置于该车底板15之上的作为内设件的地毯16之间。如上所述地配置的冲击吸收垫14的目的在于提高相对于乘员的脚17的缓冲性而提高乘坐舒适性。
上述冲击吸收垫14由对发泡性树脂颗粒进行加热而发泡成形为板状的发泡成形体构成。另外,冲击吸收垫14具有多个第1突条14T1,该多个第1突条14T1从该冲击吸收垫14的上表面14A向上方突出,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呈一条直线状地延伸。另外,冲击吸收垫14具有多个第2突条14T2,该多个第2突条14T2从上表面14A向上方突出为高度与第1突条14T1的高度相同,并且以与第1突条14T1相正交的方式在前后方向上呈一条直线状地延伸。多个第1突条14T1以在前后方向上隔开恒定间隔P3的方式排列。该间隔P3既可以与图2的(b)的恒定间隔P1相同,也可以是不同的间隔。另外,多个第2突条14T2以在左右方向上隔开恒定间隔的方式排列。作为第2突条14T2的间隔,既可以与第1突条14T1的恒定间隔P3相同,也可以是不同的间隔。另外,第1突条14T1和第2突条14T2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向顶端侧顶端变窄的形状,具体地说,形成为大致三角形。
通过将如上所述地形成的冲击吸收垫14配置于车底板15与地毯16之间,例如,当乘员乘坐于车内时,即使地毯16承受脚17的负载,也能够利用第1突条14T1和第2突条14T2稳定地支承该负载。由此,由于第1突条14T1和第2突条14T2恰当地与地毯16相接触,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产生异音。而且,由于地毯16难以相对于冲击吸收垫14移动,因此也能够防止地毯16相对于冲击吸收垫14产生位置偏移。另外,在图4中,仅在冲击吸收垫14的表面(与地毯16相接触的面)形成有第1突条14T1和第2突条14T2,但是也可以在冲击吸收垫14的背面(与车底板15相接触的面)形成第1突条14T1和第2突条14T2。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发泡成形体,示出了装备于车辆的内设件(冲击吸收垫14),但是,也可以利用本发明的发泡成形体构成除车辆所具有的内设件以外的部品,例如,放置于房间之中的装饰品、置入于沙发、床或地面之中的缓冲件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发泡成形体的第1突条和第2突条的截面形状为呈三角形的顶端变窄的形状,但是也可以为任意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在顶端部没有角的圆形。具体地说,如图5的(a)所示,也可以是从发泡成形体的表面呈弯曲状突出的、即半圆形状的突条18T1、18T2。另外,如图5的(b)所示,也可以是从基部19T21的顶端呈弯曲状地突出的、即形成为长圆形状的上半部分的形状的突条19T1、19T2,该基部19T21的两面分别与发泡成形体的表面相垂直并且彼此相互平行地从发泡成形体的表面立起。另外,如图5的(c)所示,也可以是从发泡成形体的表面平滑地且呈弯曲状地突出的、即形成为椭圆形状的上半部分的形状的突条20T1、20T2。如上所述地形成的突条呈具有平滑地连续的轮廓(由平滑地连续的外形线构成)的顶端变窄的形状。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各突条呈顶端变窄的形状,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不是顶端变窄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在上下方向上(换言之,在顶端与基端之间)宽度相同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的形状(在顶端的四角具有角的形状)。另外,不仅为图5所示的形状,例如,具有两个面分别从发泡成形体的表面立起的基部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使一侧的面的顶端(上端)比另一侧的面的顶端(上端)高,并连接上述高度不同的顶端彼此,形成倾斜面的结构。或者也可以是分别从高度不同的两个面的顶端(上端)起具有上述顶端变窄的形状的结构。基部的面既可以与发泡成形体的表面相垂直,也可以构成为朝向突条的中心立起并倾斜的倾斜面。另外,也可以是从基部起带有高度差的顶端变窄的形状。
在图6的(a)、(b)、(c)中表示用于形成图5的(a)、(b)、(c)所示的发泡成形体的模具(具体地说,左侧的成形模12A)。即,在图6的(a)中表示用于成形图5的(a)的发泡成形体的模具(具体地说,左侧的成形模12A)。在这样的成形模形成有半圆形状的槽部M3、M4。另外,在图6的(b)中表示用于成形图5的(b)的发泡成形体的模具(具体地说,左侧的成形模12A)。在这样的成形模形成有长圆形状的上半部分的形状的槽部M5、M6。另外,在图6的(c)中表示用于成形图5的(c)的发泡成形体的模具(具体地说,左侧的成形模12A)。在这样的成形模形成有椭圆形状的上半部分的形状的槽部M7、M8。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第1突条8T1间的间隔设为恒定间隔,将第2突条8T2间的间隔也设为恒定间隔,但是,也可以通过将第1突条8T1和第2突条8T2中的一者或两者设为非恒定的不定间隔来进行实施。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呈一条直线状地构成发泡成形体的第1突条8T1和第2突条8T2,但是该第1突条8T1和第2突条8T2既可以构成为连续的锯齿状,也可以构成为连续的曲线状。另外,除了使第1突条8T1与第2突条8T2相正交以外,也可以使第1突条和第2突条形成为以除90度以外的规定角度相交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1槽部M1内形成有第1通孔12K1,在第2槽部M2内形成有第2通孔12K2,但是如图7所示,也可以在除第1槽部M1和第2槽部M2以外的部分形成通孔12K3。具体地说,也可以在并排设置的第1槽部M1、M1彼此间的中间部(也可以是非中间部)和并排设置的第2槽部M2、M2彼此间的中间部(也可以是非中间部)形成通孔12K3。更加详细地说,也可以在四面被第1槽部M1和第2槽部M2包围而形成的平面部分12H的中心部(也可以是非中心部)形成通孔12K3。在图7中,在所有四面被包围的平面部分12H形成有通孔12K3,但是也可以仅在指定的平面部分12H形成通孔12K3。另外,本发明的模具也可以是不仅具有图3所示的第1通孔12K1和第2通孔12K2,还具有图7所示的通孔12K的模具。
附图标记说明
1、工具箱;2、3、4、收纳部;5、箱主体;5A、箱主体的下表面;6、凸缘部;6A、凸缘部的下表面;7、盖;7A、盖的抵接构件;8A、工具箱的上表面;8T1、第1突条;8T2、第2突条;9、框构件;9A、框构件的上表面;10、车体构成构件;11、发泡成形用模具;12、13、模具主体;12A、13A、成形模;12H、平面部分;12K、成形面;12K1、12K2、13K3、通孔;12a、13a、加热冷却室;14、冲击吸收垫;14A、冲击吸收垫上表面;14T1、第1突条;14T2、第2突条;15、车底板;16、地毯;17、脚;18T1、18T2、19T1、19T2、20T1、20T2、突条;M1、第1槽部;M2、第2槽部;M3~M8、槽部;S、发泡性树脂颗粒。

Claims (6)

1.一种发泡成形体,其通过对填充于发泡成形用模具内的发泡性树脂颗粒进行加热而成形,其中,
该发泡成形体在表面具有多个第1突条和多个第2突条,该多个第1突条排列于一方向,该多个第2突条排列于另一方向,并且配置为与上述第1突条相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成形体,其中,
上述多个第1突条以恒定间隔排列,且上述多个第2突条以恒定间隔排列。
3.一种发泡成形体,其通过对填充于发泡成形用模具内的发泡性树脂颗粒进行加热而成形,其中,
该发泡成形体在表面具有多个第1突条和多个第2突条,该多个第1突条排列于一方向,该多个第2突条排列于另一方向,并且配置为与上述第1突条相交叉,上述第1突条和上述第2突条的各自的截面形状形成为随着朝向顶端侧去变窄的顶端变窄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泡成形体,其中,
上述多个第1突条以恒定间隔排列,且上述多个第2突条以恒定间隔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发泡成形体,其中,
上述顶端变窄的形状在第1突条和第2突条的截面上具有平滑地连续的轮廓。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发泡成形体,其中,
上述顶端变窄的形状在第1突条和第2突条的截面上具有呈锐角的轮廓。
CN201180042171.5A 2010-08-31 2011-08-31 发泡成形体 Active CN1030797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94443 2010-08-31
JP2010-194373 2010-08-31
JP2010194373A JP5508994B2 (ja) 2010-08-31 2010-08-31 発泡成形体
JP2010194443A JP5508996B2 (ja) 2010-08-31 2010-08-31 発泡成形体
PCT/JP2011/069694 WO2012029822A1 (ja) 2010-08-31 2011-08-31 発泡成形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79790A true CN103079790A (zh) 2013-05-01
CN103079790B CN103079790B (zh) 2015-11-25

Family

ID=45772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2171.5A Active CN103079790B (zh) 2010-08-31 2011-08-31 发泡成形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20130157014A1 (zh)
CN (1) CN103079790B (zh)
DE (1) DE112011102871T5 (zh)
WO (1) WO201202982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1998A (zh) * 2013-10-07 2015-04-15 托尔斯滕·米歇尔 模具
CN115071038A (zh) * 2022-05-06 2022-09-2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一种用于夹心复合材料的泡沫芯材的成型工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9233A (zh) * 2013-03-15 2015-12-30 赫尔曼米勒有限公司 具有纹理化表面的颗粒泡沫部件
US20140367998A1 (en) * 2013-06-17 2014-12-1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Load floor for a vehicle
JP6153555B2 (ja) 2015-03-18 2017-06-28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スピー 座席芯材、シート部および座席
US20210095469A1 (en) * 2019-09-27 2021-04-01 OX Engineered Products Foam panel with drainage plan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27796A (ja) * 2001-10-26 2003-05-08 Hitachi Chem Co Ltd 衝撃吸収性自動車用フロアスペーサ
US20040224130A1 (en) * 2003-04-09 2004-11-11 Melucci Thomas A. Customizable universal elastomeric mat
DE202004013549U1 (de) * 2004-08-27 2006-01-05 Carcoustics Tech Center Gmbh Bodenverkleidung für den Innenraum von Kraftfahrzeug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94261A (en) * 1924-01-03 1926-07-27 Greater New York Exp House Inc Floor covering
US1948327A (en) * 1930-12-19 1934-02-20 Wingfoot Corp Mat
US2341818A (en) * 1940-04-25 1944-02-15 Mishawaka Rubber & Woolen Mfg Porous rubber cleansing article
US2546394A (en) * 1947-08-20 1951-03-27 Waterloo Foundry Company Footrest
US3222697A (en) * 1955-07-05 1965-12-14 Mobay Chemical Corp Profiled polyurethane foam articles of manufacture
GB804094A (en) * 1955-08-03 1958-11-05 Dunlop Rubber Co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upholstery
US3163687A (en) * 1959-01-09 1964-12-29 American Urethane Inc Molding elastic polymeric foams
US3076159A (en) * 1961-09-29 1963-01-29 Hewlett Packard Co Waveguide coupling apparatus
US3370117A (en) 1965-09-16 1968-02-20 Reeves Bros Inc Crushed polyurethane foam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DE2115599A1 (en) * 1971-03-31 1972-10-12 Birk R Moulded foam profiles prodn - using shaping shell in mould with edges sprung against mould walls
US3711362A (en) * 1971-08-17 1973-01-16 J Ballard Method for forming wedge shaped edge
DE2609373C3 (de) * 1976-03-06 1981-12-10 Phoenix Ag, 2100 Hamburg Form zum Herstellen von Formkörpern aus Integralschaum
US4192638A (en) * 1976-05-17 1980-03-11 Gerard Lezier Molding device having heat transfer chambers insulated from each other for molding expandable thermoplastic resin particles
JPS5436254U (zh) * 1977-08-17 1979-03-09
CA1202736A (en) * 1983-01-31 1986-04-01 Jeffrey D. Swenson Membrane covered cushion having indented pattern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GB2172547B (en) * 1985-03-19 1989-02-01 Mitsubishi Metal Corp Heat insulating material and heat-insulated conduit
DE4302987A1 (de) 1992-12-17 1994-08-04 Gefinex Jackon Gmbh Trittschalldämmung
JP3507699B2 (ja) 1998-06-01 2004-03-15 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式会社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予備発泡粒子の製造方法
JP2000006741A (ja) * 1998-06-24 2000-01-11 Bridgestone Corp 衝撃吸収材
US6342288B1 (en) 1998-06-24 2002-01-29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Shock absorbing material
JP4121874B2 (ja) * 2002-03-13 2008-07-23 日世株式会社 生分解性成形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成形型
US10960580B2 (en) * 2016-02-29 2021-03-30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Molded foam,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olded foam, mol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old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27796A (ja) * 2001-10-26 2003-05-08 Hitachi Chem Co Ltd 衝撃吸収性自動車用フロアスペーサ
US20040224130A1 (en) * 2003-04-09 2004-11-11 Melucci Thomas A. Customizable universal elastomeric mat
DE202004013549U1 (de) * 2004-08-27 2006-01-05 Carcoustics Tech Center Gmbh Bodenverkleidung für den Innenraum von Kraftfahrzeugen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1998A (zh) * 2013-10-07 2015-04-15 托尔斯滕·米歇尔 模具
CN104511998B (zh) * 2013-10-07 2017-04-12 托尔斯滕·米歇尔 模具
CN115071038A (zh) * 2022-05-06 2022-09-2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一种用于夹心复合材料的泡沫芯材的成型工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29822A1 (ja) 2012-03-08
US20170182687A1 (en) 2017-06-29
CN103079790B (zh) 2015-11-25
US10543628B2 (en) 2020-01-28
DE112011102871T5 (de) 2013-06-06
US20130157014A1 (en) 2013-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79790A (zh) 发泡成形体
US20110315311A1 (en) Vehicle interior panel and producing method thereof
CN102756443B (zh) 用于制造物品的部件的制造方法和设备
KR20080004524A (ko) 폼 시트 부재, 이의 제조를 위한 주형 및 이 주형의 제조방법
JPWO2016079816A1 (ja) 座席用表皮材、座席用表皮材の製造方法、及びエンボスロール
ITTO20070076U1 (it) "dispositivo per fabbricare articoli a partire da particelle di materiale espanso"
CN101500776A (zh) 内饰用面板及注射成形方法
CN102179919A (zh) 一种汽车备胎盖板的制造方法
US7900994B2 (en) Pad for absorbing impact on leg portions and floor spacer for vehicle
CN110352024A (zh) 车辆用坐垫芯材
EP1722650B1 (en) Touch fastener products
CN103079789B (zh) 发泡成形用模具和使用该发泡成形用模具成形的发泡成形体
KR100975481B1 (ko) 차량용 플로어 스페이서 및 차량의 실내 구조
CN102642503B (zh) 一种汽车衣帽架及其制造方法
JP5508995B2 (ja) 発泡成形用金型及びこれを用いて成形される発泡成形体
JP5504103B2 (ja) 発泡成形用金型及びこれを用いて成形される発泡成形体
JP5508996B2 (ja) 発泡成形体
JP5508994B2 (ja) 発泡成形体
JP5651503B2 (ja) 発泡成形体
US10315550B2 (en) Access floor of a motor vehicle
CN219820430U (zh) 具有多模腔的成型模具
JP5894899B2 (ja) 発泡成形体
JP3201933U (ja) インテリア用の皮質層を有する柔軟フォームの金型
JP5104243B2 (ja) 型内発泡成形装置
KR20140028283A (ko) 에어포켓셀 유닛 금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