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57499A - 车辆保险杠装置及其溃缩盒 - Google Patents

车辆保险杠装置及其溃缩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57499A
CN103057499A CN2012104010198A CN201210401019A CN103057499A CN 103057499 A CN103057499 A CN 103057499A CN 2012104010198 A CN2012104010198 A CN 2012104010198A CN 201210401019 A CN201210401019 A CN 201210401019A CN 103057499 A CN103057499 A CN 1030574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mper
spoiler
tension member
maintaining part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010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57499B (zh
Inventor
金子孝信
北恭一
大林环
松井恭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Keikinzoku Co Ltd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Aisin Keikinzok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Aisin Keikinzok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57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74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574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74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2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 B60R19/26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comprising yieldable mounting means
    • B60R19/3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comprising yieldable mounting means destroyed upon impact, e.g. one-shot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2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 B60R2019/247Fastening of bumpers' side e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车辆保险杠装置,包括:保险杠加强构件(30、130),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形成为具有中空横截面并且包括车辆内侧部分,所述车辆内侧部分形成为具有包括开口(A)的开口横截面;以及溃缩盒(21、22、122、222),所述溃缩盒支承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以将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安装至车身的侧部构件(11、12),所述溃缩盒包括布置在车辆外侧部分处的连接部(21c3、22c3、122c3、222c3)和保持部(21c4、22c4、122c4、222c4),所述连接部封闭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的所述开口以限制所述开口扩张,所述保持部从所述连接部朝车辆的外侧突出以保持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

Description

车辆保险杠装置及其溃缩盒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车辆保险杠装置以及车辆保险杠装置的溃缩盒(crush box)。
背景技术
JP2009-83529A(其将被称作参考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已知的车辆保险杠装置。在参考文献1中公开的车辆保险杠装置中,形成为细长形状的保险杠加强构件(保险杠加强件)通过溃缩盒安装至车身的侧部构件并由溃缩盒支承。保险杠加强构件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即,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溃缩盒例如因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即,车辆前后方向上)的负荷而溃缩并因此吸收由该负荷产生的冲击能量。
在参考文献1中公开的车辆保险杠装置中,保险杠加强构件具有中空截面。另外,保险杠加强构件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内侧部分(车辆内侧部分)形成为具有包括开口的开口截面。用于限制保险杠加强构件的开口扩张的加强构件设置在保险杠加强构件的(附接溃缩盒的)附接部处,以便封闭开口。根据参考文献1的车辆保险杠装置的这种构造,减轻了保险杠加强构件的重量并且提高了保险杠加强构件的强度(耐负荷)。然而,作为与保险杠加强构件和溃缩盒分离的部件的该加强构件需要附加地应用到参考文献1的车辆保险杠装置。因此,由附加分离部件所产生的重量和成本增加在参考文献1的车辆保险杠装置中是不可避免的。
由此,存在对于可以减轻重量并且可以在无需附加部件的情况下确保强度的车辆保险杠装置以及车辆保险杠装置的溃缩盒的需求。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车辆保险杠装置包括:保险杠加强构件,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形成为具有中空横截面并且包括车辆内侧部分,所述车辆内侧部分形成为具有包括开口的开口横截面;以及溃缩盒,所述溃缩盒支承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以将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安装至车身的侧部构件,所述溃缩盒包括布置在车辆外侧部分处的连接部以及保持部,所述连接部封闭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的所述开口以限制所述开口扩张,所述保持部从所述连接部朝车辆的外侧突出以保持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
在根据本公开的车辆保险杠装置中,保险杠加强构件构造成包括车辆内侧部分,该车辆内侧部分具有包括开口的开口截面,因此其重量被减轻了。另外,溃缩盒包括连接部,该连接部封闭该开口以由此限制该开口扩张。因而,保险杠加强构件可以大致形成为具有封闭的截面;因此,可以提高保险杠加强构件的强度。溃缩盒还包括保持保险杠加强构件的保持部。因此,例如,即使在小的重叠冲击或偏置碰撞发生时负荷施加至保险杠加强构件的情况下,可以使保险杠加强构件的变形最小化并且根据本公开的车辆保险杠装置可以通过最小的质量获得期望的性能。此外,根据本公开的车辆保险杠装置,上述效果可以通过包括在溃缩盒中的连接部和保持部来获得。因而,无需不同于保险杠加强构件和溃缩盒的单独构件(附加部件);因此,可以限制发生由附加部件引起的问题(例如,重量增加、成本上升等)。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包括上表面部和下表面部,并且,所述保持部包括从所述连接部的上端突出的第一保持部以及从所述连接部的下端突出的第二保持部。所述第一保持部布置成邻近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的所述上表面部。所述第二保持部布置成邻近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的所述下表面部。
根据前述构造,可以有效地保持保险杠加强构件被溃缩盒的第一和第二保持部夹持在中间。因此,即使在负荷施加至保险杠加强构件的情况下,保险杠加强构件和溃缩盒也可以在负荷的作用下适当地变形(即,例如,在负荷施加至保险杠加强构件的情况下,保险杠加强构件和溃缩盒可以适当地吸收由施加至保险杠加强构件的负荷引起的冲击能量)。
仍然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包括限制部,所述限制部限制所述保持部变形而扩张。
根据前述构造,例如,在负荷施加至保险杠加强构件并由此使其变形的情况下,保险杠加强构件的限制部可以限制溃缩盒的保持部变形而扩张。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所述限制部限制所述保持部,使得所述保持部被夹持在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的所述上表面部和所述下表面部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限制部之间。
根据前述构造,例如,在小的重叠冲击或偏置碰撞发生时负荷施加至保险杠加强构件的情况下,保险杠加强构件和溃缩盒可以变形。此时,保险杠加强构件的限制部可以限制溃缩盒的保持部变形而扩张。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溃缩盒,所述溃缩盒布置在车身的侧部构件与保险杠加强构件之间,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形成为具有中空横截面并且包括车辆内侧部分,所述车辆内侧部分形成为具有包括开口的开口横截面;所述溃缩盒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封闭所述开口以限制所述开口扩张;以及保持部,所述保持部从所述连接部向车辆的外侧突出以保持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
根据溃缩盒的前述构造,连接部封闭保险杠加强构件的开口,由此限制开口扩张。因此,保险杠加强构件可以大致形成为具有封闭的截面;由此,可以提高保险杠加强构件的强度。此外,根据溃缩盒的前述构造,保持部保持保险杠加强构件。因而,例如,即使在小的重叠冲击或偏置碰撞发生时负荷施加至保险杠加强构件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使保险杠加强构件的变形最小化。另外,根据本公开的车辆保险杠装置可以通过最小的质量获得期望的性能。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所述保持部包括从所述连接部的上端突出的第一保持部以及从所述连接部的下端突出的第二保持部。所述第一保持部布置成邻近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的上表面部。所述第二保持部布置成邻近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的下表面部。
根据前述构造,可以有效地保持保险杠加强构件被溃缩盒的第一和第二保持部夹持在中间。因此,即使在负荷施加至保险杠加强构件的情况下,保险杠加强构件和溃缩盒也可以在负荷的作用下适当地变形(即,例如,在负荷施加至保险杠加强构件的情况下,保险杠加强构件和溃缩盒可以适当地吸收由施加至保险杠加强构件的负荷引起的冲击能量)。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所述保持部布置在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的限制部和平坦表面部之间,从而由所述平坦表面部和所述限制部支承。所述限制部布置在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处,以限制所述保持部变形而扩张。
根据前述构造,例如,在小的重叠冲击或偏置碰撞发生时负荷施加至保险杠加强构件的情况下,保险杠加强构件和溃缩盒可以变形。此时,保险杠加强构件的限制部可以限制溃缩盒的保持部变形而扩张。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做出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前述以及另外的特征和特性将变得更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文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保险杠装置的主视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示出的溃缩盒和保险杠加强构件的俯视平面图;
图3是图1中示出的溃缩盒和保险杠加强构件的后视图;
图4是图1中示出的溃缩盒和保险杠加强构件的后视立体图;
图5是图1至4中示出的溃缩盒中的一个溃缩盒(设置在图2中右侧的溃缩盒)的主视图;
图6是图5中示出的溃缩盒的右侧视图;
图7是图5中示出的溃缩盒的俯视平面图;
图8是图5中示出的溃缩盒的主视立体图;
图9是主要示出图1至8中示出的溃缩盒与保险杠加强构件之间的关系的水平截面视图;
图10是主要示出图1至8中示出的溃缩盒与保险杠加强构件之间的关系的竖向截面图;
图11是根据本文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示例的图1至4中示出的溃缩盒中的另一个溃缩盒(图2中左侧的溃缩盒)的主视图;
图12是图11中示出的溃缩盒的右侧视图;
图13是图11中示出的溃缩盒的俯视平面图;
图14是图11中示出的溃缩盒的主视立体图;以及
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文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保险杠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竖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的图示来说明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至10中的每一个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保险杠装置。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保险杠装置设置在车辆的前侧处。车辆保险杠装置构造成使得呈细长形状的保险杠加强构件30通过溃缩盒21、22(设置成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平面对称的一对)安装并支承于车辆的车身侧部构件11、12(设置成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平面对称的一对)。保险杠加强构件30和溃缩盒21、22由铝合金制成。另外,车身的侧部构件11、12设置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侧向侧部处。与车身的其它部分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刚度相比,侧部构件11、12中的每一个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具有相对较高的刚度。
溃缩盒21、22因车辆前后方向上的负荷而溃缩并因此吸收由负荷引起的冲击能量。溃缩盒21、22分别设置在侧部构件11、12的前侧处而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溃缩盒21、22包括各自形成为管状的主体部21a、22a、车身附接部21b、22b和保险杠附接部21c、22c。主体部21a、22a设置在溃缩盒21、22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相应的中间部分处。车身附接部21b、22b设置在主体部21a、22a的相应的后侧(第一端部)处并且固定地附接至主体部21a、22a的相应的后侧。保险杠附接部21c、22c设置在主体部21a、22a的相应的前侧(第二端部)处并且固定地附接至主体部21a、22a的相应的前侧。
主体部21a、22a形成为具有多边形形状(六边形形状)的竖向截面。分别在主体部21a、22a的多个期望位置处设置多个加强筋22a1、22a1。车身附接部21b、22b通过焊接固定至主体部21a、22a的相应后端部并且附接至侧部构件11、12的相应前端部(见图1)。保险杠附接部21c、22c通过焊接固定至主体部21a、22a的相应前端部。另外,保险杠附接部21c、22c分别通过成对使用的三个螺栓31和三个螺母21c1以及成对使用的三个螺栓32和三个螺母22c1附接至保险杠加强构件30(见图2至4)。
螺母21c1、22c1通过焊接固定至保险杠附接部21c、22c的相应后表面。螺栓31、32通过形成在保险杠加强构件30中的螺栓插入孔33、34与螺母21c1、22c1螺纹连接;由此,溃缩盒21、22成整体地连接至保险杠加强构件30。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可以配装至固定钩的固定螺母21c2、22c2通过焊接固定至保险杠附接部21c、22c(见图9和10)并且被插入形成在保险杠加强构件30中的插入孔35、36中(见图1、9和10)。
保险杠加强构件30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设置并且由布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一对对称的溃缩盒21、22支承。保险杠加强构件30由竖向截面具有中空部的挤出件(即,具有封闭截面的挤出件)形成,并且在挤出件的左侧端部处和右侧端部(该左侧端部和右侧端部包括构造成用以附接至溃缩盒21、22的附接部)处的预定部位形成有切口部N(见图3和4)。挤出件的右侧端部和左侧端部经过压制而被加工为预定形状(即,保险杠加强构件30由挤出件形成为具有朝向车辆的向后方向弯曲的右侧端部和左侧端部以及大致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直线地延伸的中间部分)。因此,保险杠加强构件30由挤出件形成为朝向右侧端部和左侧端部厚度逐渐减小并且在中间部分厚度大致均匀。
如上所述,切口部N形成在保险杠加强构件30的左侧端部和右侧端部的预定部位。因此,保险杠加强构件30构造为构造成用以附接至溃缩盒21、22的附接部具有中空截面(见图3、4、9和10)。另外,保险杠加强构件30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端(充当车辆内侧部分的内侧部分)形成为在构造为用以附接至溃缩盒21、22的附接部处具有包括开口A的开口截面。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保险杠加强构件30由具有与所述封闭截面相对应的竖向截面的挤出件形成。可替代地,保险杠加强构件30可以由具有包括沿挤出件的整个长度开口的开口A的竖向截面(开口截面)的挤出件形成。此外,保险杠加强构件30例如可以通过挤压成形来形成。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连接部21c3、22c3(见图3、4)分别形成在附接部21c、22c处(即,连接部21c3、22c3设置在保险杠附接部21c、22c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车辆外侧部分处)。连接部21c3、22c3封闭保险杠加强构件30的开口A,以由此限制开口A扩张。保持部21c4、21c4(见图1至4)形成在连接部21c3的上端和下端处而从连接部21c的上端和下端朝向车辆的向前方向(朝向车辆前后方向上的车辆外侧)突出。另外,保持部22c4、22c4(见图1至4)形成在连接部22c3的上端和下端处而从连接部22c3的上端和下端朝向车辆的向前方向(朝向车辆前后方向上的车辆外侧)突出。保险杠加强构件30由保持部21c4、21c4和保持部22c4、22c4保持成被夹持在保持部21c4、21c4(夹持部)之间以及保持部22c4、22c4(夹持部)之间。如图3中所示,保险杠加强构件30包括定位在开口A的下侧处的下凸缘部30a、30b以及定位在开口A的上侧处的上凸缘部30c、30d。下凸缘部30a通过两个螺栓31和两个螺母21c1固定至溃缩盒21的保险杠附接部21c的连接部21c3的下部。下凸缘部30b通过两个螺栓32和两个螺母22c1固定至溃缩盒22的保险杠附接部22c的连接部22c3的下部。上凸缘部30c通过螺栓31和螺母21c1固定至溃缩盒21的保险杠附接部21c的连接部21c3的上部。上凸缘部30d通过螺栓32和螺母22c1固定至溃缩盒22的保险杠附接部22c的连接部22c3的上部。由此,溃缩盒21、22与保险杠加强构件30结合。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的车辆保险杠装置的前述构造,保险杠加强构件30构造成使得附接部被构造为用以附接至具有中空截面的溃缩盒21、22。另外,保险杠加强构件30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端(内侧部分)形成为具有包括开口A的开口截面。因此,可以减轻保险杠加强构件30的重量。另外,溃缩盒21、22分别包括连接部21c3、22c3,连接部21c3、22c3封闭保险杠加强构件30的开口A以由此限制开口A以免扩张。因而,保险杠加强构件30可以大致形成为具有封闭截面,从而提高保险杠加强构件30的强度。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的车辆保险杠装置的前述构造,溃缩盒21、22包括保持部21c4、21c4和保持部22c4、22c4,保持部21c4、21c4和保持部22c4、22c4以将保险杠加强构件30夹持在保持部21c4、21c4之间以及保持部22c4、22c4之间的方式保持保险杠加强构件30。因而,可以限制保险杠加强构件30由于例如小的重叠冲击或偏置碰撞而变形。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保险杠装置可以通过最小的质量获得期望的性能。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保险杠装置,上述效果可以通过包括在溃缩盒21中的连接部21c3和保持部21c4、21c4以及包括在溃缩盒22中的连接部22c3和保持部22c4、22c4来获得。因而,与保险杠加强构件30和溃缩盒21、22不同的单独构件(附加部件)并非是为了获得前述效果而必需的;因此,可以限制发生由附加部件引起的问题(例如,重量增加、成本上升等)。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如上所述,保险杠附接部21c、22c通过焊接固定至溃缩盒21、22中的主体部21a、22a的相应的前端部。可替代地,如图11至14中所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示例,溃缩盒122可以构造成使得保险杠附接部122c与主体部122a的前端部一体地形成而从主体部122a的前端部延伸。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该变型示例,车身附接部122b通过焊接固定至主体部122a的后端部。可替代地,车身附接部122b可以与主体部122a一体地形成而从主体部122a的后端部延伸。因而,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示例的车辆保险杠装置,可以使溃缩盒122的成本降到最低程度。
在图11至14中示出的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示例的溃缩盒122是可以作为设置在图2中左侧的溃缩盒22的替代物来应用的溃缩盒。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示例的溃缩盒122处未设置有固定螺母。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示例的溃缩盒122的其它特征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溃缩盒22的特征大致相同,因而在文中将省略对这些特征的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示例中,几百中的相同的数字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数字指示相同的部分。另外,通过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示例获得的效果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基本上相同,因而文中省略对其的说明。
以下,将参照图15描述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溃缩盒222与设置在图2中的左侧处的溃缩盒22相对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溃缩盒222包括主体部222a和保险杠附接部222c(定位在主体部222a的前侧而与主体部222a一体地形成)。保险杠附接部222c设置有连接部222c3和保持部222c4、222c4(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设置在保险杠附接部222c处的连接部222c3封闭保险杠加强构件130的开口A,从而限制开口A扩张。保持部222c4、222c4设置在连接部222c3的上端和下端处而从该上端和下端朝向车辆的向前方向(朝向车辆前后方向上的车辆外侧)突出。因而,保险杠加强构件130由保持部(夹持部)222c4、222c4保持成被夹持在保持部222c4、222c4之间。具体地,定位在连接部222c3上侧的保持部222c4(第一保持部)设置成与保险杠加强构件130的上表面部130A(与平坦表面部相对应)接触或相邻。定位在连接部222c3下侧的保持部222c4(第二保持部)设置成与保险杠加强构件130的下表面部130B(与平坦表面部相对应)接触或相邻。由此,保险杠加强构件130由保持部222c4、222c4保持成被夹持在保持部222c4、222c4之间。在此,在保险杠加强构件130设置在保持部222c4、222c4之间的状态下,可以在位于连接部222c3上侧的保持部222c4与上表面部130A之间(或者在位于连接部222c3下侧的保持部222c4与下表面部130B之间)形成间隙。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保险杠加强构件130包括定位在开口A下侧和上侧处的下凸缘部130b和上凸缘部130d。保险杠加强构件130的下凸缘部130b和上凸缘部130d通过螺栓132和螺母222c1固定地附接至溃缩盒222的连接部222c3。由此,溃缩盒222与保险杠加强构件130结合。另外,螺栓132通过形成在保险杠加强构件130中的螺栓插入孔134与螺母222c1螺纹连接;由此,保险杠加强构件130与溃缩盒222相互连接。
此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保险杠加强构件130包括限制保持部222c4、222c4变形而扩张的限制部130e、130f。具体地,限制部130f定位成与保险杠加强构件130的上表面部130A大致平行并且布置成与设置在连接部222c3的上侧处的保持部222c4接触或相邻。限制部130e定位成与保险杠加强构件130的下表面部130B大致平行并且布置成与设置在连接部222c3的下侧处的保持部222c4接触或相邻。由此,布置在连接部222c3的上侧处的保持部222c4被夹持在限制部130f与上表面部130A之间,而布置在连接部222c3的下侧处的保持部222c4被夹持在限制部130e与下表面部130B之间。在此,在保持部222c4夹持在限制部130f与上表面部130A之间(保持部222c4夹持在限制部130e与下表面部130B之间)的状态下,可以在限制部130f与保持部222c4之间(在限制部130e与保持部222c4之间)形成间隙,或者可以在上表面部130A与保持部222c4之间(在下表面部130B与保持部222c4之间)形成间隙。因此,例如,在小的重叠冲击或偏置碰撞时负荷施加至保险杠加强构件130的情况下,保险杠加强构件130和溃缩盒222可以被变形。此时,保险杠加强构件130的限制部130e、130f可以限制溃缩盒222的保持部222c4、222c4变形而扩张。另外,可以有效地保持保险杠加强构件130被溃缩盒222的保持部222c4、222c4所夹持。因此,例如,在负荷施加至保险杠加强构件130的情况下,保险杠加强构件130和溃缩盒222可以在负荷的作用下适当地变形(即,例如,在负荷施加至保险杠加强构件130的情况下,保险杠加强构件130和溃缩盒222可以适当地吸收由施加至保险杠加强构件130的负荷引起的冲击能量)。
根据前述实施方式,车辆保险杠装置设置在车辆的前侧处。可替代地,根据前述实施方式的车辆保险杠装置可以设置在车辆的后侧处或可以经过适当地改型而设置在车辆的后侧处。

Claims (7)

1.一种车辆保险杠装置,包括:
保险杠加强构件(30、130),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30、130)形成为具有中空横截面并且包括车辆内侧部分,所述车辆内侧部分形成为具有包括开口(A)的开口横截面;以及
溃缩盒(21、22、122、222),所述溃缩盒(21、22、122、222)支承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30、130)以将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30、130)安装至车身的侧部构件(11、12),
所述溃缩盒(21、22、122、222)包括:
布置在车辆外侧部分处的连接部(21c3、22c3、122c3、222c3),所述连接部(21c3、22c3、122c3、222c3)封闭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30、130)的所述开口(A)以限制所述开口(A)扩张;以及
保持部(21c4、22c4、122c4、222c4),所述保持部(21c4、22c4、122c4、222c4)从所述连接部(21c3、22c3、122c3、222c3)朝车辆的外侧突出以保持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30、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保险杠装置,其中,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130)包括上表面部(130A)和下表面部(130B),并且
其中,所述保持部(222c4)包括从所述连接部(222c3)的上端突出的第一保持部(222c4)以及从所述连接部(222c3)的下端突出的第二保持部(222c4),所述第一保持部(222c4)布置成邻近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130)的所述上表面部(130A),所述第二保持部(222c4)布置成邻近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130)的所述下表面部(130B)。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保险杠装置,其中,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130)包括限制部(130e、130f),所述限制部(130e、130f)限制所述保持部(222c4)变形而扩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保险杠装置,其中,所述限制部(130e、130f)限制所述保持部(222c4),使得所述保持部(222c4)被夹持在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130)的所述上表面部(130A)和所述下表面部(130B)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限制部(130e、130f)之间。
5.一种溃缩盒(21、22、122、222),所述溃缩盒(21、22、122、222)布置在车身的侧部构件(11、12)与保险杠加强构件(30、130)之间,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30、130)形成为具有中空横截面并且包括车辆内侧部分,所述车辆内侧部分形成为具有包括开口(A)的开口横截面;
所述溃缩盒(21、22、122、222)包括:
连接部(21c3、22c3、122c3、222c3),所述连接部(21c3、22c3、122c3、222c3)闭合所述开口(A)以限制所述开口(A)扩张;以及
保持部(21c4、22c4、122c4、222c4),所述保持部(21c4、22c4、122c4、222c4)从所述连接部(21c3、22c3、122c3、222c3)向车辆的外侧突出以保持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30、1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溃缩盒(222)。其中,所述保持部(222c4)包括从所述连接部(222c3)的上端突出的第一保持部(222c4)以及从所述连接部(222c3)的下端突出的第二保持部(222c4),所述第一保持部(222c4)布置成邻近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130)的上表面部(130A),所述第二保持部(222c4)布置成邻近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130)的下表面部(130B)。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溃缩盒(222),其中,所述保持部(222c4)布置在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130)的限制部(130e、130f)和平坦表面部(130A、130B)之间,从而由所述平坦表面部(130A、130B)和所述限制部(130e、130f)支承,并且
其中,所述限制部(130e、130f)布置在所述保险杠加强构件(130)处,以限制所述保持部(222c4)变形而扩张。
CN201210401019.8A 2011-10-21 2012-10-19 车辆保险杠装置及其溃缩盒 Active CN1030574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31568 2011-10-21
JP2011231568A JP5852403B2 (ja) 2011-10-21 2011-10-21 車両用バンパ装置及び該車両用バンパ装置に適用されるクラッシュボック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7499A true CN103057499A (zh) 2013-04-24
CN103057499B CN103057499B (zh) 2016-04-20

Family

ID=48051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01019.8A Active CN103057499B (zh) 2011-10-21 2012-10-19 车辆保险杠装置及其溃缩盒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44986B2 (zh)
JP (1) JP5852403B2 (zh)
CN (1) CN103057499B (zh)
DE (1) DE102012109998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7466A (zh) * 2013-08-19 2015-03-18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保险杠加强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6809153A (zh) * 2015-11-30 2017-06-09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机动车辆的保险杠单元
CN107640113A (zh) * 2017-09-22 2018-01-30 天津盛相电子有限公司 汽车安全减震保险杠连接支架
CN108327669A (zh) * 2016-12-21 2018-07-2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能量吸收结构
CN109591564A (zh) * 2017-09-29 2019-04-09 爱信轻金属株式会社 冲击吸收部件以及使用该冲击吸收部件的冲击吸收构造体
CN110834673A (zh) * 2018-08-15 2020-02-25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车身总成、具有该车身总成的车辆和该车身总成具有的门槛梁加强组件
CN113320493A (zh) * 2020-02-28 2021-08-3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载荷吸收构件及车辆载荷吸收构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20804B2 (en) * 2011-03-25 2014-09-02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end section structure
JP5837446B2 (ja) 2012-03-14 2015-12-2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クラッシュボックス及びバンパー装置
US9316048B2 (en) * 2013-02-18 2016-04-19 Ciw Enterprises, Inc. Door protector
JP5924308B2 (ja) * 2013-06-03 2016-05-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5926875B2 (ja) * 2013-06-06 2016-05-25 豊田鉄工株式会社 クラッシュボックス
JP5907121B2 (ja) * 2013-06-11 2016-04-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6008811B2 (ja) * 2013-09-17 2016-10-19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バンパービーム
FR3021921B1 (fr) * 2014-06-09 2017-08-18 Plastic Omnium Cie Insert metallique pour moyen de remorquage de vehicule
KR101664847B1 (ko) * 2014-10-28 2016-10-12 한화첨단소재 주식회사 충돌성능을 만족하는 크래쉬박스 조립체
DE102015105625A1 (de) * 2015-04-13 2016-10-13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Stoßfänger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9522644B2 (en) 2015-04-13 2016-12-20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Bumper arrangement for a motor vehicle
WO2016176319A1 (en) 2015-04-30 2016-11-03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Energy absorption member for automobile
USD803113S1 (en) 2015-04-30 2017-11-21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Energy absorption member
JP6681761B2 (ja) * 2016-03-25 2020-04-1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クラッシュボックス
US10611325B2 (en) * 2017-11-21 2020-04-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umper with pedestrian safety features
EP3786000A1 (en) * 2019-08-26 2021-03-03 Volvo Car Corporation A connection device for connecting a vehicle crash absorbing member to a vehicle body component
JP2022036771A (ja) * 2020-08-24 2022-03-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バンパ装置
KR102492993B1 (ko) * 2020-11-18 2023-01-30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차량용 사이드멤버
CN115195871B (zh) * 2022-07-20 2024-01-09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平台化前机舱结构及车辆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29752A1 (en) * 2006-03-02 2007-09-05 Wagon Automotive GmbH Crash box
CN101152855A (zh) * 2006-09-27 2008-04-0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保险杠结构
CN100396532C (zh) * 2004-03-19 2008-06-25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汽车的前部车身结构
US7533913B2 (en) * 2006-11-21 2009-05-19 Hyundai Motor Company Front structure for car body
JP2009234377A (ja) * 2008-03-26 2009-10-15 Suzuki Motor Corp 車両のクラッシュボックス及び車体前部構造
CN1951729B (zh) * 2005-10-21 2010-09-08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机动车保险杠
CN102371957A (zh) * 2010-07-30 2012-03-14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保险杠加强件和用于车辆的保险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59701A1 (de) * 1999-12-10 2001-06-21 Daimler Chrysler Ag Vorrichtung zur Stoßenergieaufnahme bei Kraftfahrzeugen
US6598923B2 (en) * 2000-11-22 2003-07-29 Alcoa Inc. Joint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king a joint structure
US6814381B1 (en) * 2001-02-21 2004-11-09 Alcan Technology & Management Ltd. Vehicle with bumper and deformation element
JP4080255B2 (ja) * 2002-06-17 2008-04-23 株式会社アステア バンパ補強材の製造方法
JP4377154B2 (ja) * 2003-05-15 2009-12-02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バンパ装置
JP2006176093A (ja) 2004-12-24 2006-07-06 Aisin Seiki Co Ltd バンパ及び車両の衝撃吸収構造
JP4471904B2 (ja) 2005-08-01 2010-06-02 豊田鉄工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バンパービーム
SE527962C2 (sv) * 2005-09-23 2006-07-25 Gestamp Hardtech Ab Stötfångarbalksinfästning
DE102006013274B4 (de) * 2006-03-21 2008-08-07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Stoßfängeranordnung
WO2008097834A1 (en) * 2007-02-02 2008-08-14 Netshape Energy Management, Llc Energy absorber with crush boxes and back straps
SE531022C2 (sv) * 2007-05-30 2008-11-18 Gestamp Hardtech Ab Stötfångarbalk
JP5236916B2 (ja) 2007-09-27 2013-07-1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バンパ装置
DE102009004827B4 (de) * 2009-01-13 2017-02-02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Stoßfänger
DE102009005606B9 (de) * 2009-01-21 2013-01-24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Stoßfänge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09006609B4 (de) * 2009-01-29 2017-05-18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Stoßfänge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96532C (zh) * 2004-03-19 2008-06-25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汽车的前部车身结构
CN1951729B (zh) * 2005-10-21 2010-09-08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机动车保险杠
EP1829752A1 (en) * 2006-03-02 2007-09-05 Wagon Automotive GmbH Crash box
CN101152855A (zh) * 2006-09-27 2008-04-0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保险杠结构
US7533913B2 (en) * 2006-11-21 2009-05-19 Hyundai Motor Company Front structure for car body
JP2009234377A (ja) * 2008-03-26 2009-10-15 Suzuki Motor Corp 車両のクラッシュボックス及び車体前部構造
CN102371957A (zh) * 2010-07-30 2012-03-14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保险杠加强件和用于车辆的保险杠装置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7466A (zh) * 2013-08-19 2015-03-18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保险杠加强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6809153A (zh) * 2015-11-30 2017-06-09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机动车辆的保险杠单元
CN106809153B (zh) * 2015-11-30 2022-02-18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机动车辆的保险杠单元
CN108327669A (zh) * 2016-12-21 2018-07-2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能量吸收结构
CN107640113A (zh) * 2017-09-22 2018-01-30 天津盛相电子有限公司 汽车安全减震保险杠连接支架
CN107640113B (zh) * 2017-09-22 2023-09-19 天津盛相电子有限公司 汽车安全减震保险杠连接支架
CN109591564A (zh) * 2017-09-29 2019-04-09 爱信轻金属株式会社 冲击吸收部件以及使用该冲击吸收部件的冲击吸收构造体
CN110834673A (zh) * 2018-08-15 2020-02-25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车身总成、具有该车身总成的车辆和该车身总成具有的门槛梁加强组件
CN110834673B (zh) * 2018-08-15 2022-03-04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车身总成、车辆、门槛梁加强组件
CN113320493A (zh) * 2020-02-28 2021-08-3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载荷吸收构件及车辆载荷吸收构造
CN113320493B (zh) * 2020-02-28 2023-12-0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载荷吸收构件及车辆载荷吸收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52403B2 (ja) 2016-02-03
JP2013086743A (ja) 2013-05-13
DE102012109998A1 (de) 2013-04-25
US8844986B2 (en) 2014-09-30
CN103057499B (zh) 2016-04-20
US20130099514A1 (en) 2013-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7499A (zh) 车辆保险杠装置及其溃缩盒
RU2572450C1 (ru) Задняя часть автомобиля
CN103085739B (zh) 保险杠加强装置
CN102180134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保险杠组件、包括该组件的机动车辆的端部部分和机动车辆
US9834086B2 (en) Radiator support structure
US9352785B2 (en) Subframe configured to detach upon impact
US20140319860A1 (en) Bumper arrangment and method for its production
CN204623376U (zh) 保险杠加强装置
US8662566B1 (en) Multi extension front bumper beam
US20150151699A1 (en) Shock absorbing member
EP3094543B1 (en) Vehicle and chassis therefor
CN104724013A (zh) 车辆的前部结构设备
WO2016148635A1 (en) Progressive crash box member and its arrangement
CN106335557A (zh) 机动车和用于机动车的底部模块
CN103231739A (zh) 用于车辆的车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US8757687B2 (en) Crush box and vehicle bumper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201833975U (zh) 汽车蓄电池支架
US20170158245A1 (en) Front pillar for a vehicle body
CN102514625A (zh) 一种汽车前纵梁
CN110475705A (zh) 机动车辆车身结构
JP6517603B2 (ja) 衝撃吸収部材
JP6370690B2 (ja) 車両用バンパ装置
JP6400941B2 (ja) 車両の緩衝構造
JP2018114814A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メンバ
JP2017065337A (ja) バンパ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