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38809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38809B
CN103038809B CN201180032663.6A CN201180032663A CN103038809B CN 103038809 B CN103038809 B CN 103038809B CN 201180032663 A CN201180032663 A CN 201180032663A CN 103038809 B CN103038809 B CN 1030388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ential
light emitting
emitting pixel
current potential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266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38809A (zh
Inventor
戎野浩平
加藤敏行
濑川泰生
小野晋也
井泽洋介
大迫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Display Design And Development Contract Society
Original Assignee
Joled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led Inc filed Critical Joled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038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8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38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88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2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pixel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current through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25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pixel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voltage across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04Matrix technologies
    • G09G2300/0408Integration of the drivers onto the display substrat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26Layout of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3Compensation electrodes or other additional electrodes in matrix displays related to distortions or compensation signals, e.g. for modifying TFT threshold voltage in column driv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23Compensation for problems related to R-C delay and attenuation in electrodes of matrix panels, e.g. in gate electrodes or on-substrate video signal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33Improving the luminance or brightness uniformity across the scree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9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by monitoring one or more pixels in the display panel, e.g. by monitoring a fixed reference pixe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4Maintain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43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the effects of age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 G09G2320/064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by time modulation of the brightness of the illumination sour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12Test circuits or failure detection circuits included in a display system, as permanent part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具备:电源供给单元,其输出高电位侧输出电位和低电位侧输出电位的至少一方;显示单元,其呈矩阵状配置有多个发光像素(111),从电源供给单元接受电源供给;监视用布线(10A),其一端与该显示单元内的至少一个发光像素(111M)连接,沿着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发光像素(111)的列方向而配置,用于传输施加于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电位;以及电压调整单元,其与监视用布线(10A)的另一端连接,调整从电源供给单元输出的高电位侧输出电位和低电位侧输出电位的至少一方,以使得高电位侧电位与低电位侧电位之间的电位差成为预定的电位差。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了以有机EL为代表的电流驱动型发光元件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尤其涉及功耗降低效果优异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有机EL(电致发光)元件的辉度(brightness)依赖于供给到元件的驱动电流,元件的发光辉度与驱动电流成比例地变大。因此,由有机EL元件构成的显示器的功耗由显示辉度的平均值来决定。即,与液晶显示器不同,有机EL显示器的功耗会根据显示图像而较大地变动。
例如,在有机EL显示器中,在显示全白图像的情况下需要最大的功耗,但在一般的自然图像的情况下,相对于全白时为20~40%左右的功耗就足够了。
但是,电源电路设计和电池容量是假定显示器的功耗最大的情况而设计的,所以必须考虑相对于一般的自然图像为3~4倍的功耗,这妨碍了设备的低功耗化和小型化。
因此,以往提出了如下的技术:通过检测图像数据的峰值,根据该检测数据调整有机EL元件的阴极电压,使电源电压减少,从而能够几乎不降低显示辉度地抑制功耗(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0651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有机EL元件是电流驱动元件,所以在电源布线中流动电流,会产生与布线电阻成比例的电压降。因此,供给到显示器的电源电压被设定为增加了用于补偿电压降的电压降裕量(margin)。关于用于补偿电压下降量的电压降裕量,也是与上述的电源电路设计和电池容量同样地假定显示器的功耗最大的情况而设定的,所以相对于一般的自然图像会消耗无用的电力。
在假定移动设备用途的小型显示器中,由于面板电流小,所以补偿电压下降量的电压降裕量与由发光像素消耗的电压相比,小到可以忽视的程度。但是,当电流随着面板的大型化而增加时,电源布线所产生的电压降无法忽视。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现有技术中,虽然能够降低各发光像素的功耗,但不能降低用于补偿电压下降量的电压降裕量,作为面向家庭的30英寸以上的大型显示装置的功耗降低效果是不够的。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耗降低效果优异的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电源供给单元,其输出高电位侧输出电位和低电位侧输出电位的至少一方;显示单元,其呈矩阵状配置有多个发光像素,从所述电源供给单元接受电源供给;检测线,其一端与所述显示单元内的至少一个发光像素连接,沿着呈矩阵状配置的所述多个发光像素的行方向或列方向而配置,用于传输施加于所述发光像素的高电位侧电位或低电位侧电位;以及电压调整单元,其与所述检测线的另一端连接,用于调整从所述电源供给单元输出的所述高电位侧输出电位和所述低电位侧输出电位的至少一方,以使得所述高电位侧电位与基准电位之间的电位差、所述低电位侧电位与基准电位之间的电位差、以及所述高电位侧电位与所述低电位侧电位之间的电位差中的任意一方成为预定的电位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功耗降低效果优异的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意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有机EL显示单元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监视用发光像素的具体结构的一例的电路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可变电压源的具体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显示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所需电压换算表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电压裕量换算表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第N帧~第N+2帧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显示装置的动作的定时图。
图9是示意表示显示于有机EL显示单元的图像的图。
图10是以往的显示装置中的有机EL显示单元的布线布局图。
图11是具有监视用布线的有机EL显示单元的布线布局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有机EL显示单元的布线布局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第一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单元的布线布局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第二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单元的布线布局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第三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单元的布线布局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第四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单元的布线布局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单元的布线布局图。
图18是用于比较有机EL显示单元的监视用布线的布线方向的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可变电压源的具体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2是表示所需电压换算表的一例的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24是表示实施方式3涉及的可变电压源的具体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25是表示第N帧~第N+2帧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显示装置的动作的定时图。
图2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2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另一例的框图。
图28A是示意表示显示于实施方式4涉及的有机EL显示单元的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28B是表示x-x’线上的第一电源布线的电压下降量的曲线图。
图29A是示意表示显示于实施方式4涉及的有机EL显示单元的图像的另一例的图。
图29B是表示x-x’线上的第一电源布线的电压下降量的曲线图。
图3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3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6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32是示意表示实施方式6涉及的有机EL显示单元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3A是连接于高电位侧监视用布线的发光像素的电路结构图。
图33B是连接于低电位侧监视用布线的发光像素的电路结构图。
图3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7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3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7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电位分布和检测点配置的图。
图3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8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37A是连接于高电位侧监视用布线的发光像素的电路结构图。
图37B是连接于低电位侧监视用布线的发光像素的电路结构图。
图3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9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39是表示实施方式9涉及的可变电压源的具体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40A是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的显示面板的结构概略图。
图40B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的显示面板的外周附近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0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4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0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电位分布和检测点配置的图。
图43是表示与图像数据的色阶对应的、通常的发光像素的发光辉度和具有监视用布线的发光像素的发光辉度的曲线图。
图44是示意表示发生了线缺陷的图像的图。
图45是一并表示驱动晶体管的电流-电压特性和有机EL元件的电流-电压特性的曲线图。
图46是内置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薄型平板TV的外观图。
标号说明
10A、10B、10C、10D、10E、10F、190、190A、190B、191、191A、191B、192、192A、193、193A、290、391、392、393、394、395:监视用布线
50、100、200、300A、300B、400、500、600、700、800、900:显示装置
110、310、510、610、910:有机EL显示单元
111、111M、111M1、111M2、111M3、111MA、111MB:发光像素
112:第一电源布线
113:第二电源布线
120:数据线驱动电路
121:有机EL元件
122:数据线
123:扫描线
124:开关晶体管
125:驱动晶体管
126:保持电容
130:写入扫描驱动电路
140:控制电路
150:峰信号检测电路
160、165、260:信号处理电路
170:电位差检测电路
170A:高电位侧电位差检测电路
170B:低电位侧电位差检测电路
171:像素间电位差计算电路
175:电压裕量设定单元
175A:高电位侧电压裕量设定单元
175B:低电位侧电压裕量设定单元
180、280:可变电压源
180A:高电位侧可变电压源
180B:低电位侧可变电压源
181、281:比较电路
182:PWM电路
183:驱动电路
184:输出端子
185:输出检测单元
186:误差放大器
370、370A、370B、470:电位比较电路
M1、M2、M3:检测点
R1h、R1v:第一电源布线电阻
R2h、R2v:第二电源布线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电源供给单元,其输出高电位侧输出电位和低电位侧输出电位的至少一方;显示单元,其呈矩阵状配置有多个发光像素,从所述电源供给单元接受电源供给;检测线,其一端与所述显示单元内的至少一个发光像素连接,沿着呈矩阵状配置的所述多个发光像素的行方向或列方向而配置,用于传输施加于所述发光像素的高电位侧电位或低电位侧电位;以及电压调整单元,其与所述检测线的另一端连接,用于调整从所述电源供给单元输出的所述高电位侧输出电位和所述低电位侧输出电位的至少一方,以使得所述高电位侧电位与基准电位之间的电位差、所述低电位侧电位与基准电位之间的电位差、以及所述高电位侧电位与所述低电位侧电位之间的电位差中的任意一方成为预定的电位差。
由此,通过按照从电源供给单元到至少一个发光像素所产生的电压下降量来调整电源供给单元的高电位侧输出电位和电源供给单元的低电位侧输出电位的至少一方,能够削减功耗。另外,用于检测发光像素的电位的检测线沿着发光像素的行方向或列方向而配置,因此,能够不对多个发光像素的矩阵状配置加以改变而进行发光像素的电位检测。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的一种方式可以为,所述显示装置具备多条所述检测线,所述多条检测线包括用于分别对施加于3个以上的所述发光像素的高电位侧电位进行传输的3条以上的高电位检测线、和用于分别对施加于3个以上的所述发光像素的低电位侧电位进行传输的3条以上的低电位检测线的至少一方,所述高电位检测线和所述低电位检测线的至少一方被配置成相邻的检测线彼此的间隔相互相同。
由此,能够更恰当地调整电源供给单元的高电位侧输出电位和电源供给单元的低电位侧输出电位的至少一方,即使在使显示单元大型化了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削减功耗。另外,由于配置成检测线的间隔相等,因此能够使显示单元的布线布局具有周期性,提高制造效率。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的一种方式可以为,所述多个发光像素分别具备:具有源电极和漏电极的驱动元件;和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发光元件,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及漏电极的一方连接,向所述源电极及所述漏电极的另一方和所述第二电极的一方施加所述高电位侧电位,向所述源电极及所述漏电极的另一方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另一方施加所述低电位侧电位。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的一种方式可以为,还具备:第一电源线,其将在所述行方向和所述列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相互相邻的发光像素所具有的所述驱动元件的所述源电极及所述漏电极的另一方彼此电连接;和第二电源线,其将在所述行方向和所述列方向上相互相邻的发光像素所具有的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二电极彼此电连接,所述多个发光像素经由所述第一电源线和所述第二电源线接受来自所述电源供给单元的电源供给。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的一种方式可以为,所述检测线与所述第一电源线形成于同一层。
由此,检测线通过与第一电源线相同的工序来形成,因此显示面板的制造工艺不会复杂化。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的一种方式可以为,还具备多条控制线,所述多条控制线与所述检测线形成于同一层,沿着所述行方向和所述列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而配置,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像素,所述检测线和与该检测线相邻的所述控制线之间的间隔被配置成与相邻的所述控制线彼此的间隔相同。
由此,控制线被配置成行方向、列方向、或格子状,因此能够例如将配置在列方向上的控制线中的数列转用为检测线。因此,发光像素的像素间距和/或布线宽度的规则性的图案不会由于配置了连接有检测线的发光像素而改变,因而显示上的不协调感消失,不容易视觉识别到边界。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的一种方式可以为,所述检测线是通过与所述控制线相同的工序形成的。
由此,显示面板的制造工艺不会复杂化。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的一种方式可以为,在形成有所述第一电源线的层和形成有所述第二电源线的层之间形成有绝缘层,所述检测线的一端经由形成于所述绝缘层的接触部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
由此,在如检测第二电源线的电位、且当在与配置有第二电源线的层相同的层设置检测线时发光像素的规则性混乱(错乱)而会视觉识别到边界的情况下,将用于检测第二电源线的电位的检测线布线在与配置有第二电源线的层不同的层即配置有第一电源线的层。也即是,上述检测线与第一电源线形成在同一层。第二电源线的电位的检测点和上述检测线通过形成于绝缘层的接触部电连接。由此,上述检测线布线在与配置有第二电源线的层不同的层,因此,发光像素的规则性不会混乱,不容易视觉识别到边界。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的一种方式可以为,还具备多条辅助电极线,所述多条辅助电极线与所述第二电源线电连接,沿着所述行方向或所述列方向而配置,所述检测线与所述辅助电极线形成于同一层,在所述检测线与所述第一电源线之间形成有绝缘层。
由此,通过在与辅助电极线相同的层配置了检测线,不需要另外设置检测线用的层,显示面板的制造工艺不会复杂化。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的一种方式可以为,所述检测线与所述第一电极形成于同一层。
由此,通过在与辅助电极线及第一电极相同的层配置了检测线,不需要另外设置检测线用的层,显示面板的制造工艺不会复杂化。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的一种方式可以为,所述检测线和与该检测线相邻的所述辅助电极线之间的间隔被配置成与相邻的所述辅助电极线彼此之间的间隔相同。
由此,辅助电极线被配置在行方向或列方向上,因此能将例如配置在列方向的辅助电极线中的数列转用为检测线。因此,发光像素的像素间距和/或布线宽度的规则性的图案不会由于配置了连接有辅助电极线的发光像素而改变,因而显示上的不协调感消失,不容易视觉识别到边界。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的一种方式可以为,所述检测线是通过与所述辅助电极线相同的工序形成的。
由此,检测线通过与辅助电极线相同的工序形成,因此显示面板的制造工艺不会复杂化。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的一种方式可以为,所述检测线被配置成所述显示单元内的至少一个发光像素与在所述显示单元的周缘部配置的供电部之间的距离成为最短。
由此,由检测线产生的线缺陷变短,不容易引人注意。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的一种方式可以为,所述检测线形成于与形成有所述发光元件、所述第一电源线以及所述第二电源线的层不同的预定的层,在该预定的层中,所述检测线的布线面积比检测线以外的电布线的布线面积大。
由此,通过将检测线配置在与形成有发光元件、第一电源线以及所述第二电源线的层不同的预定的层,发光像素的像素间距和/或布线宽度、或者像素电路元件的面积和/或布线宽度的规则性的图案不会改变,因此,显示上的不协调感消失,不容易视觉识别到边界。另外,检测线布局的自由度变高,也可以例如将高电位侧检测线和低电位侧检测线配置在相同的层。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的一种方式可以为,所述发光元件是有机EL元件。
由此,由于功耗降低,所以能够抑制发热,因此能够抑制有机EL元件的劣化。
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以下,在全部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要素标记相同的标号,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具备:电源供给单元,其输出高电位侧输出电位和低电位侧输出电位;显示单元,其呈矩阵状配置有多个发光像素,从该电源供给单元接受电源供给;检测线,其一端与该显示单元内的至少一个发光像素连接,沿着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发光像素的行方向或列方向而配置,用于传输施加于发光像素的高电位侧电位或低电位侧电位;以及电压调整单元,其与该检测线的另一端连接,用于调整从电源供给单元输出的高电位侧输出电位和低电位侧输出电位的至少一方,以使得施加于发光像素的高电位侧电位与低电位侧电位之间的电位差成为预定的电位差。
由此,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能实现优异功耗降低效果。
以下,使用附图来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50包括有机EL显示单元110、数据线驱动电路120、写入扫描驱动电路130、控制电路140、信号处理电路165、电位差检测电路170、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可变电压源180以及监视用布线190。
图2是示意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结构的立体图。此外,图中上方是显示面侧。
如图2所示,有机EL显示单元110具有多个发光像素111、第一电源布线112以及第二电源布线113。
发光像素111与第一电源布线112和第二电源布线113连接,其以与在该发光像素111中流动的像素电流ipix相应的辉度进行发光。多个发光像素111中预先确定的至少一个发光像素在检测点M1连接于监视用布线190。以下,将直接连接于监视用布线190的发光像素111记为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配置在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央附近。中央附近是指包含中央及其周边部。
第一电源布线112是形成为网状的第一电源线,被施加与由可变电压源180输出的高电位侧电位对应的电位。另一方面,第二电源布线113是呈整面膜状地形成于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第二电源线,从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周缘部被施加与由可变电压源180输出的低电位侧电位对应的电位。在图2中,为了表示第一电源布线112和第二电源布线113的电阻成分,将第一电源布线112和第二电源布线113示意图示为网状。第二电源布线113例如是接地线,也可以在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周缘部与显示装置50的共用接地电位连接(接地)。
在第一电源布线112存在水平方向的第一电源布线电阻R1h和垂直方向的第一电源布线电阻R1v。在第二电源布线113存在水平方向的第二电源布线电阻R2h和垂直方向的第二电源布线电阻R2v。虽未图示,但发光像素111与写入扫描驱动电路130及数据线驱动电路120连接,还与用于对使发光像素111发光和光猝灭的定时进行控制的扫描线、和用于供给与发光像素111的发光辉度对应的信号电压的数据线连接。
图3是表示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的具体结构的一例的电路图。
图3所示的发光像素111包括驱动元件和发光元件,驱动元件包括源电极和漏电极,发光元件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连接于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一方,向源电极及漏电极的另一方和第二电极的一方施加高电位侧电位,向源电极及漏电极的另一方和第二电极的另一方施加低电位侧电位。具体来说,发光像素111具有有机EL元件121、数据线122、扫描线123、开关晶体管124、驱动晶体管125以及保持电容126。该发光像素111例如呈矩阵状配置于有机EL显示单元110。
有机EL元件121是本发明的发光元件,阳极连接于驱动晶体管125的漏极,阴极连接于第二电源布线113,以与在阳极与阴极之间流动的电流值相应的辉度进行发光。该有机EL元件121的阴极侧的电极构成在多个发光像素111共用地设置的共用电极的一部分,该共用电极与可变电压源180电连接,使得从其周缘部施加电位。也即是,共通电极作为有机EL显示单元110中的第二电源布线113发挥作用。另外,阴极侧的电极使用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透明导电性材料形成。有机EL元件121的阳极侧的电极是本发明的第一电极,有机EL元件121的阴极侧的电极是本发明的第二电极。
数据线122与数据线驱动电路120以及开关晶体管124的源极和漏极的一方连接,通过数据线驱动电路120被施加与图像数据对应的信号电压。
扫描线123与写入扫描驱动电路130以及开关晶体管124的栅极连接,按照通过写入扫描驱动电路130施加的电压来使开关晶体管124导通和截止。
开关晶体管124是源极和漏极的一方连接于数据线122、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方连接于驱动晶体管125的栅极和保持电容126的一端的例如P型薄膜晶体管(TFT)。
驱动晶体管125是本发明的驱动元件,是源极连接于第一电源布线112、漏极连接于有机EL元件121的阳极、栅极连接于保持电容126的一端和开关晶体管124的源极及漏极的另一方的例如是P型TFT。由此,驱动晶体管125向有机EL元件121供给与保持在保持电容126的电压相应的电流。另外,在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中,驱动晶体管125的源极与监视用布线190连接。
保持电容126的一端与开关晶体管124的源极和漏极的另一方连接,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电源布线112,保持开关晶体管124截止时的第一电源布线112的电位与驱动晶体管125的栅极的电位之间的电位差。也即是,保持与信号电压对应的电压。
数据线驱动电路120经由数据线122向发光像素111输出与图像数据对应的信号电压。
写入扫描驱动电路130通过向多条扫描线123输出扫描信号,依次对多个发光像素111进行扫描。具体来说,以行为单位使开关晶体管124导通以及截止。由此,向通过写入扫描驱动电路130选择出的行的多个发光像素111施加输出到多条数据线122的信号电压。由此,发光像素111以与图像数据相应的辉度进行发光。
控制电路140分别向数据线驱动电路120和写入扫描驱动电路130指示驱动定时。
信号处理电路165向数据线驱动电路120输出与所输入的图像数据对应的信号电压。
电位差检测电路170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本发明的电压测定单元,针对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测定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电位。具体来说,电位差检测电路170经由监视用布线190测定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电位。也即是,测定检测点M1的电位。进一步,高电位侧电位差检测电路170测定可变电压源180的高电位侧输出电位,并测定所测定出的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电位与可变电压源180的高电位侧输出电位之间的电位差ΔV。然后,向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输出所测定出的电位差ΔV。
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本发明的电压调整单元,根据峰色阶的(VEL+VTFT)电压和由电位差检测电路170检测到的电位差ΔV来调整可变电压源180,以使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的电位为预定的电位。具体来说,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根据由电位差检测电路170检测到的电位差求出电压裕量Vdrop。然后,合计峰色阶的(VEL+VTFT)电压和电压裕量Vdrop,将合计结果的VEL+VTFT+Vdrop作为第一基准电压Vref1A的电压而输出到可变电压源180。
可变电压源180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本发明的电源供给单元,向有机EL显示单元110输出高电位侧电位和低电位侧电位。该可变电压源180根据从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输出的第一基准电压Vref1A,输出使得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电位成为预定的电位(VEL+VTFT)的输出电压Vout。
监视用布线190是沿着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矩阵的行方向或列方向而配置的、用于传输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电位的检测线,其一端连接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另一端连接于电位差检测电路170。
接着,简单地说明该可变电压源180的详细结构。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可变电压源的具体结构的一例的框图。在图4中还示出了连接于可变电压源的有机EL显示单元110和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
图4所示的可变电压源180具有比较电路181、PWM(PulseWidth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电路182、驱动电路183、开关元件SW、二极管D、电感器L、电容器C以及输出端子184,将输入电压Vin转换为与第一基准电压Vref1相应的输出电压Vout,从输出端子184输出输出电压Vout。虽未图示,但在输入输入电压Vin的输入端子的前级插入有AC-DC转换器,例如能够进行从AC100V向DC20V的转换即可。
比较电路181具有输出检测单元185和误差放大器186,向PWM电路182输出与输出电压Vout和第一基准电压Vref1的差分相应的电压。
输出检测单元185具有插入在输出端子184与接地电位之间的2个电阻R1和R2,按照电阻R1和R2的电阻比对输出电压Vout进行分压,将分压后的输出电压Vout输出到误差放大器186。
误差放大器186对由输出检测单元185分压后的Vout和从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输出的第一基准电压Vref1A进行比较,将与该比较结果相应的电压输出到PWM电路182。具体来说,误差放大器186具有运算放大器187、电阻R3以及电阻R4。运算放大器187的反相输入端子经由电阻R3连接于输出检测单元185,同相输入端子连接于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输出端子与PWM电路182连接。另外,运算放大器187的输出端子经由电阻R4与反相输入端子连接。由此,误差放大器186将与从输出检测单元185输入的电压和从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输入的第一基准电压Vref1A之间的电位差相应的电压输出到PWM电路182。换言之,将与输出电压Vout和第一基准电压Vref1A之间的电位差相应的电压输出到PWM电路182。
PWM电路182按照从比较电路181输出的电压将占空比(duty)不同的脉冲波形输出到驱动电路183。具体来说,PWM电路182在从比较电路181输出的电压大的情况下输出作用时间(onduty)长的脉冲波形,在所输出的电压小的情况下输出作用时间短的脉冲波形。换言之,在输出电压Vout与第一基准电压Vref1A之间的电位差大的情况下,输出作用时间长的脉冲波形,在输出电压Vout与第一基准电压Vref1A之间的电位差小的情况下,输出作用时间短的脉冲波形。脉冲波形作用的期间是指脉冲波形有效(active)的期间。
驱动电路183在从PWM电路182输出的脉冲波形有效的期间使开关元件SW导通,在从PWM电路182输出的脉冲波形无效的期间使开关元件SW截止(断开)。
开关元件SW根据驱动电路183而进行导通和截止。仅在开关元件SW导通的期间,输入电压Vin经由电感器L和电容器C而作为输出电压Vout被输出到输出端子184。由此,输出电压Vout从0V逐渐接近20V(Vin)。此时,向电感器L和电容器C进行充电。由于在电感器L的两端施加了电压(被充电),所以输出电压Vout成为相应地比输入电压Vin低(比输入电压Vin低施加到电感器L的电压量)的电位。
随着输出电压Vout接近第一基准电压Vref1A,输入到PWM电路182的电压变小,PWM电路182输出的脉冲信号的作用时间变短。
于是,开关元件SW导通的时间也变短,输出电压Vout慢慢收敛于第一基准电压Vref1A。
最终,在电压以Vout=Vref1A附近的电位稍稍变动的同时,输出电压Vout的电位得以确定。
这样,可变电压源180生成使得成为从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输出的第一基准电压Vref1A的输出电压Vout,并将其供给到有机EL显示单元110。
接着,使用图5~图7来说明上述的显示装置50的动作。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00的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从存储器读出预先设定的与峰色阶对应的(VEL+VTFT)电压(S10)。具体来说,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使用表示与各颜色的峰色阶对应的VTFT+VEL的所需电压的所需电压换算表来决定与各颜色的色阶对应的VTFT+VEL。
图6是表示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参照的所需电压换算表的一例的图。如图6所示,在所需电压换算表中存储有与峰色阶(255色阶)对应的VTFT+VEL的所需电压。例如,R的峰色阶的所需电压变为11.2V,G的峰色阶的所需电压变为12.2V,B的峰色阶的所需电压变为8.4V。各颜色的峰色阶的所需电压中最大的电压是G的12.2V。因此,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将VTFT+VEL决定为12.2V。
另一方面,电位差检测电路170经由监视用布线190检测检测点M1的电位(步骤S14)。
接着,电位差检测电路170检测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端子184的电位与检测点M1的电位之间的电位差ΔV(步骤S15)。然后,将检测到的电位差ΔV输出到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至此的步骤S10~S15相当于本发明的电位测定处理。
接着,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根据从电位差检测电路170输出的电位差信号来决定与电位差检测电路170检测到的电位差ΔV对应的电压裕量Vdrop(步骤S16)。具体来说,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具有表示与电位差ΔV对应的电压裕量Vdrop的电压裕量换算表。
图7是表示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参照的电压裕量换算表的一例的图。如图7所示,在电压裕量换算表中存储有与电位差ΔV对应的电压裕量Vdrop。例如,在电位差ΔV为3.4V的情况下,电压裕量Vdrop为3.4V。因此,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将电压裕量Vdrop决定为3.4V。
如电压裕量换算表所示那样,电位差ΔV和电压裕量Vdrop为递增函数的关系。另外,电压裕量Vdrop越大,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压Vout越高。也即是,电位差ΔV和输出电压Vout为递增函数的关系。
接着,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决定在下一帧期间使可变电压源180输出的输出电压Vout(步骤S17)。具体来说,将在下一帧期间使可变电压源180输出的输出电压Vout为通过决定有机EL元件121和驱动晶体管125所需的电压(步骤S13)而决定的VTFT+VEL、和通过决定与电位差ΔV对应的电压裕量(步骤S15)而决定的电压裕量Vdrop的合计值即VTFT+VEL+Vdrop。
最后,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通过在下一帧期间的最初使第一基准电压Vref1A为VTFT+VEL+Vdrop来调整可变电压源180(步骤S18)。由此,在下一帧期间,可变电压源180作为Vout=VTFT+VEL+Vdrop供给到有机EL显示单元110。步骤S16~步骤S18相当于本发明的电压调整处理。
这样,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50包括:可变电压源180,其输出高电位侧电位和低电位侧电位;电位差检测电路170,其针对有机EL显示单元110中的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测定施加于该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电位和可变电压源180的高电位侧输出电压Vout;以及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其调整可变电压源180,以使由电位差检测电路170测定出的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电位成为预定的电位(VTFT+VEL)。另外,电位差检测电路170还测定可变电压源180的高电位侧输出电压Vout,检测所测定出的高电位侧输出电压Vout与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电位之间的电位差,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按照由电位差检测电路170检测到的电位差来调整可变电压源。
由此,显示装置50通过检测由水平方向的第一电源布线电阻R1h和垂直方向的第一电源布线电阻R1v产生的电压降,并将该电压降的程度反馈给可变电压源180,能够减少多余的电压,削减功耗。
另外,显示装置50通过在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央附近配置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从而在有机EL显示单元110大型化了的情况下,也能够简便地调整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压Vout。
另外,通过削减功耗,能够抑制有机EL元件121的发热,因此能够防止有机EL元件121的劣化。
接着,使用图8和图9对在上述的显示装置50中在第N帧以前和第N+1帧以后输入的图像数据变化的情况下的显示图案的转变进行说明。
最初,对假定为在第N帧和第N+1帧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说明。
首先,在第N帧以前,与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对应的图像数据为使得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看起来为白的峰色阶(R:G:B=255:255:255)。另一方面,与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以外对应的图像数据为使得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以外看起来为灰的灰色阶(R:G:B=50:50:50)。
另外,在第N+1帧以后,与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对应的图像数据与第N帧同样地为峰色阶(R:G:B=255:255:255)。另一方面,与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以外对应的图像数据为使得看起来为比第N帧亮的灰的灰色阶(R:G:B=150:150:150)。
接着,对在第N帧和第N+1帧输入了如上所述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的显示装置5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第N帧~第N+2帧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显示装置50的动作的定时图。
在图8中,示出了由电位差检测电路170检测到的电位差ΔV、从可变电压源180输出的输出电压Vout、以及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的像素辉度。另外,在各帧期间的最后设置有消隐期间。
图9是示意表示显示于有机EL显示单元的图像的图。
在时间t=T10时,信号处理电路165输入第N帧的图像数据。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使用所需电压换算表将G的峰色阶的所需电压12.2V设定为(VTFT+VEL)电压。
另一方面,此时电位差检测电路170经由监视用布线190检测检测点M1的电位,并检测与从可变电压源180输出的输出电压Vout之间的电位差ΔV。例如,在时间t=T10时检测出ΔV=1V。然后,使用电压裕量换算表将第N+1帧的电压裕量Vdrop决定为1V。
时间t=T10~T11是第N帧的消隐期间,在该期间中,在有机EL显示单元110显示与时间t=T10相同的图像。
图9的(a)是示意表示在时间t=T10~T11中显示于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图像的图。在该期间,显示于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图像对应于第N帧的图像数据,中心部为白,中心部以外为灰色。
在时间t=T11时,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使第一基准电压Vref1A的电压为上述(VTFT+VEL)电压和电压裕量Vdrop的合计VTFT+VEL+Vdrop(例如13.2V)。
在时间t=T11~T16,在有机EL显示单元110依次显示与第N+1帧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图9(b)~图9(f))。此时,从可变电压源180输出的输出电压Vout总为在时间t=T11设定为第一基准电压Vref1A的电压的VTFT+VEL+Vdrop。但是,在第N+1帧中,与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以外对应的图像数据是使得看起来为比第N帧亮的灰的灰色阶。由此,从可变电压源180向有机EL显示单元110供给的电流量在时间t=T11~T16中逐渐增加,随着该电流量的增加,第一电源布线112的电压降逐渐变大。由此,作为显示为亮的区域的发光像素111的、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的发光像素111的电源电压不足。换言之,和与第N+1帧的图像数据R:G:B=255:255:255对应的图像相比,辉度下降。也即是,在时间t=T11~T16,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的发光像素111的发光辉度逐渐下降。
接着,在时间t=T16时,信号处理电路165输入第N+1帧的图像数据。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使用所需电压换算表将G的峰色阶的所需电压12.2V继续设定为(VTFT+VEL)电压。
另一方面,此时电位差检测电路170经由监视用布线190检测检测点M1的电位,并检测与从可变电压源180输出的输出电压Vout之间的电位差ΔV。例如,在时间t=T16时,检测出ΔV=3V。然后,使用电压裕量换算表将第N+1帧的电压裕量Vdrop决定为3V。
接着,在时间t=T17时,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使第一基准电压Vref1A的电压为上述(VTFT+VEL)电压和电压裕量Vdrop的合计VTFT+VEL+Vdrop(例如15.2V)。由此,在时间t=T17以后,检测点M1的电位成为作为预定的电位的VTFT+VEL。
这样,虽然显示装置50的辉度在第N+1帧中暂时下降,但为非常短的期间,对于用户来说几乎没有影响。
接着,对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有机EL显示单元110中的监视用布线190的布线布局进行说明。
首先,示出未配置监视用布线的以往的显示装置中的各布线的布线布局。
图10是以往的显示装置中的有机EL显示单元的布线布局图。在图10中描绘出从有机EL显示单元的上面观察到的透视图。在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发光像素111之间,按像素列配置有数据线122,按像素行配置有扫描线123,按像素列且按像素行而配置有第一电源布线112和基准电位线。在图3所示的发光像素的电路图中,虽然未配置基准电位线,但有时另外配置有用于对保持电容126的电极等提供基准电位的基准电位线。在此,设为作为像素电路而配置有以基准电位线为代表的控制线的情况来进行说明。
在图2的示意图中,第一电源布线112在同一平面上配置成格子状,但在图10的布线布局图中,第一电源布线112在第一层沿着行方向配置为第一金属,在与第一层不同的第二层沿着列方向配置为第二金属。第一电源布线112的行方向布线和列方向布线通过贯穿层间的绝缘膜的接触插塞(contactplug)进行电连接。
基准电位线也与第一电源布线112同样地其行方向布线和列方向布线配置在不同的层,两布线通过接触插塞进行电连接。
第一电源布线112和基准电位线通过上述两层构造的配置实现了图2所示的格子状的配置。
图11是插入了监视用布线的有机EL显示单元的布线布局图。如图11的布线布局所描绘的那样,为了检测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电位,从检测点M1向附图下方新配置有监视用布线。因此,在设置有监视用布线的位置,在空间状况方面,像素电路(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及其相邻的(附图下方的)发光像素)与其他部分相比,不得不采用不规则的形状。由此,认为是像素电容变为比标准条件少、晶体管的尺寸变小、寄生电容增加等不良影响。因此,能预测到会出现沿着监视用布线在有机EL显示单元产生暗线或者亮线的不良。
特别是,在监视用布线不沿着像素排列的情况下,例如在像素沿行列配置、而监视用布线为倾斜布线等的情况下,像素排列的周期性显著地错乱,因此导致显示上的不良被进一步强调。
作为由上述的监视用布线造成的显示上的不良的具体原因,认为是:由于(1)平面构造改变、(2)光学距离改变(膜厚等改变)、(3)像素电路的电特性改变而使辉度产生偏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克服上述具体原因而配置有监视用布线。以下,对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的监视用布线的布线布局进行说明。
图1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有机EL显示单元的布线布局图。在图12中描绘出的布线布局中,在区域A1切掉配置在列方向上的基准电位线的一部分而转用为监视用布线10A。从作为其切离点的区域A1开始,附图上侧被作为基准电位线来使用,附图下侧被作为监视用布线10A来使用。监视用布线10A在区域A1与相邻的第一电源布线112连接。进一步,监视用布线10A必须与检测对象的第一电源布线112以外切离,因此除去了区域B1和区域C1中的接触以使得与其他基准电位线不短路(短接)。也即是,监视用布线10A与第一电源布线112形成在同一层,监视用布线10A与相邻的基准电位线之间的间隔被配置成与相邻的基准电位线彼此之间的间隔相同。通过该配置结构,能测定区域A1中的第一电源布线112的电位,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电位被传输到电位差检测电路170。
另外,基准电位线通过上述的两层构造而二维配置成格子状,因此,即使例如将配置在列方向上的基准电位线中的数列转用为监视用布线,也能经由配置在行方向上的基准电位线向监视用发光像素供给基准电位。因此,由将基准电位线的一部分转用为监视用布线10A而导致的对显示品质的影响小。
根据该布线布局,发光像素的像素间距(pitch,节距)和/或布线宽度的规则性的图案不会由于配置了监视用发光像素而改变,因此,显示上的不协调感消失,不容易视觉识别到边界。另外,监视用布线10A是通过与基准电位线相同的工序来形成的,上述规则性的图案得到维持,因此,显示面板的制造工艺也不会复杂化。另外,在设计上,由于是从已有的布线进行的转用,所以不需要重新配置监视用布线,能够使设计变更简略化及简单化。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第一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单元的布线布局图。图13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布线布局是将存在于几乎所有的像素电路中的电源布线的一部分转用为监视用布线10B的布局。在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发光像素111之间,按像素列配置有数据线122,按像素行配置有扫描线123,按像素列且按像素行配置有第一电源布线112。
在如图13的布线布局那样在二维布线的行方向和列方向上第一电源布线112的布线层不同的情况下,在所转用的监视用布线10B上,在区域B2和区域C2除去接触以使得行方向和列方向的布线彼此不短路(短接)即可。也即是,监视用布线10B与第一电源布线112形成在同一层。根据该布线布局,不存在第一电源布线112的明确的切离点。通过该配置结构,能测定区域A2中的第一电源布线112的电位,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电位被传输到电位差检测电路170。
根据该布线布局,发光像素的像素间距和/或布线宽度的规则性的图案不会由于配置了监视用发光像素而改变,因此,显示上的不协调感消失,不容易视觉识别到边界。另外,监视用布线10B是通过与第一电源布线112相同的工序形成的,上述规则性的图案得以维持,由此,显示面板的制造工艺也不会复杂化。另外,在设计上由于是从已有的布线进行的转用,所以不需要重新配置监视线,能够使设计变更简略化及简单化。另外,电源线存在于几乎所有的像素电路中,因此能够不依赖于电路结构而实现上述布线布局。
图1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第二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单元的布线布局图。图14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布线布局是用于检测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的低电位侧电位的布局,将二维配置在单层内的低电位侧电源布线的一部分转用为监视用布线10C。在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发光像素111(R像素、G像素、B像素)之间,辅助电极线被配置成格子状。辅助电极线与第二电源布线113电连接。在此,第二电源布线113是呈整面膜形成的透明电极(阴极)。辅助电极线具有增强作为以ITO等为代表的电极材料而由电阻率高的材料构成的第二电源布线113的电位的功能。另外,如图14所示的剖视图那样,本变形例涉及的有机EL显示单元为由驱动晶体管、开关晶体管以及保持电容等构成的驱动电路层和构成有机EL元件的发光层的层叠构造,例示了向作为阴极的透明电极侧出射的所谓的顶部发射型构造。驱动电路层和发光层隔着作为绝缘层的平坦化膜而层叠,通过形成在该绝缘层内的接触插塞进行电连接。另外,第一电源布线112形成在驱动电路层内。
在上述构造中将在二维布线的行方向和列方向上布线层为同层的布线转用为监视用布线10C的情况下,例如比检测点靠附图上侧的辅助电极线和比检测点靠附图下侧的辅助电极线预先在区域A3相切离。另外,预先做成在区域B3和区域C3中切离了行方向或者列方向的连接位置的状态,使得转用为监视用布线10C的部分和原本的辅助电极线不短路。也即是,监视用布线10C与辅助电极线形成在同一层,监视用布线10C和与监视用布线10C相邻的辅助电极线之间的间隔被配置成与相邻的辅助电极线彼此间的间隔相同。另外,虽然未图示,但在作为第一电极的阳极与监视用布线10C之间形成有作为绝缘层的平坦化膜,监视用布线10C与该阳极形成在同一层。通过该配置结构,能测定区域A3中的第二电源布线113的电位,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的低电位侧电位被传输到电位差检测电路170。
根据该布线布局,发光像素的像素间距和/或布线宽度的规则性的图案不会由于配置了监视用发光像素而改变,因此,显示上的不协调感消失,不容易视觉识别到边界。另外,监视用布线10C是通过与辅助电极线相同的工序形成的,上述规则性的图案得以维持,由此显示面板的制造工艺也不会复杂化。另外,在设计上由于是从已有的布线进行的转用,所以不需要重新配置监视线,能够使设计变更简略化及简单化。
在整个面共用地配置有透明电极的情况下,即使辅助电极线是一维布线,也可以应用本布线布局。这是由于透明电极在未布线辅助电极线的方向上也发挥供给电源的作用的缘故。
图1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第三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单元的布线布局图。图15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布线布局是用于检测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的高电位侧电位的布局,将与配置于驱动电路层的电源布线连接的监视用布线10D配置在相同的驱动电路层。如图15所示的剖视图那样,本变形例涉及的有机EL显示单元为由驱动晶体管、开关晶体管以及保持电容等构成的驱动电路层和构成有机EL元件的发光层的层叠构造,例示了向作为阴极的透明电极侧出射的所谓的顶部发射型构造。驱动电路层和发光层隔着作为绝缘层的平坦化膜而层叠,通过形成在该绝缘层内的接触插塞进行电连接。另外,第一电源布线112形成在驱动电路层内。
在上述构造中,将第一电源布线112和监视用布线10D配置在相同的驱动电路层。监视用布线10D在驱动电路层内在检测点M1与第一电源布线112连接。此时,监视用布线10D和第一电源布线112是同层,膜厚也大致相同。于是,其上方的作为反射电极的阳极的平坦度或距对向基板的距离在监视用布线10D上的像素和第一电源布线112上的像素中大致不变。也即是,反射电极距对向基板面的距离可视为在所有发光像素中大致相等,因此不容易发生由光路长度的差异造成的发光波长的偏差,不容易视觉识别到由于配置有监视用布线10D而产生的边界。通过该配置结构,能测定检测点M1的第一电源布线112的电位,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电位被传输到电位差检测电路170。
根据该布线布局,由于配置了监视用发光像素而对发光像素的光学距离产生影响不会改变,因此,显示上的不协调感消失,不容易视觉识别到边界。
图1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第四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单元的布线布局图。图16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布线布局是用于检测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的低电位侧电位的布局,将与作为第二电源布线113的透明电极连接的监视用布线10E配置在与第二电源布线113不同层的驱动电路层。配置有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发光像素111(R像素、G像素、B像素)。第二电源布线113是呈整面膜形成的透明阴极。另外,如图16所示的剖视图那样,本变形例涉及的有机EL显示单元为由驱动晶体管、开关晶体管以及保持电容等构成的驱动电路层和构成有机EL元件的发光层的层叠构造,例示了向作为阴极的透明电极侧出射的所谓的顶部发射型构造。驱动电路层和发光层隔着作为绝缘层的平坦化膜而层叠,通过形成在该绝缘层内的接触插塞进行电连接。另外,第一电源布线112形成在驱动电路层内。
在上述构造中,在透明电极侧未设置如图14所示的辅助电极线的情况下(也即是仅为透明电极的情况下),当向发光层引出监视用布线时,规则性明显地混乱,会视觉识别到边界。
因而,在本变形例涉及的布线布局中,将用于检测低电位侧(透明电极侧)电位的监视用布线10E布线在作为比发光层靠下的层的驱动电路层。也即是,监视用布线10E与第一电源布线112形成在同一层。发光层的检测点和监视用布线10E通过触插塞进行电连接。在该情况下,切掉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的作为第一电极的阳极的一部分而使透明电极(阴极)和反射电极(阳极)直接接触。并且,将接触了的反射电极(阳极)的一部分经由设于平坦化膜内的接触插塞与配置于驱动电路层的监视用布线10E连接。也即是,监视用布线10E的一端经由接触插塞以及反射电极与透明电极(阴极)连接。于是,监视用布线10E布线在反射电极的下层,因此监视用布线10E不会直接映入眼帘,所以与在透明电极上直接配置监视用布线的情况相比,边界变得更不显眼。
图1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单元的布线布局图。图17所示的本发明的布线布局是用于检测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的高电位侧电位的布局,在与配置有像素电路元件的布线层不同的层中配置与第一电源布线112连接的监视用布线10E。如图17所示的剖视图那样,本变形例涉及的有机EL显示单元为由驱动晶体管、开关晶体管以及保持电容等构成的驱动电路层和构成有机EL元件的发光层的层叠构造,例示了向作为阴极的透明电极侧出射的所谓的顶部发射型构造。另外,在驱动电路层与发光层之间形成有配置了监视用布线10F的检测线层。驱动电路层和检测线层隔着作为绝缘层的平坦化膜A而层叠,检测线层和发光层隔着作为绝缘层的平坦化膜B而层叠,通过形成在该平坦化膜内的接触插塞进行电连接。另外,第一电源布线112形成在驱动电路层内。也即是,监视用布线10F形成在与包含透明电极和反射电极的发光层及形成有第一电源布线112的层不同的检测线层,在该检测线层中,监视用布线10F的布线面积比监视用布线10F以外的电布线的布线面积大。
在上述构造中,监视用布线10F通过接触插塞在检测点与第一电源布线112连接。此时,监视用布线10F和第一电源布线112形成在不同的层。这样,通过增加检测线专用的层,能够检测任意位置的电位。由此,监视用布线的布线布局的自由度变高,例如也能够将高电位侧监视布线和低电位侧监视布线配置在相同的层。
另外,当在配置有电路元件的驱动电路层追加检测线时,与监视布线的面积相应地,像素电容会变小、布线宽度会变细,因此,容易引起电压下降量的增加等,显示品质稍许下降。越增加检测线,上述情况就越显著。相对于此,通过如本变形例这样具备检测线专用的层,能够完全不会对配置在驱动电路层内的像素电路造成影响地配置检测线。
根据该布线布局,通过将监视用布线10F配置在与发光层及驱动电路层不同的层,发光像素的像素间距和/或布线宽度、或者像素电路元件的面积和/或布线宽度的规则性的图案不会改变,因此,显示上的不协调感消失,不容易视觉识别到边界。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1及其第一~第五变形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布线布局,能够不对以往的矩阵状的发光像素配置加以变更而配置用于检测发光像素的电位的监视用布线。
因此,像素间距不会由于监视用布线而改变,配置有监视用布线的部分的发光像素的边界部不会成为线缺陷而被视觉识别到,因此能够实现在维持显示品质的同时功耗降低效果优异的显示装置。
即使在由于配置监视用布线而发光像素的边界部成为线缺陷并能被视觉识别到的情况下,也希望在有机EL显示单元使监视用布线的布线长度最短。
图18是对比较有机EL显示单元中的监视用布线的布线方向进行比较的图。对于检测点,当如左图所示那样沿纵向配置监视用布线时,有时检测线会变长、相应地线缺陷也容易变醒目。因此,如右图那样,当沿横向配置监视用布线时,则线缺陷变短,不容易变醒目。也即是,为了使线缺陷不容易变醒目,优选沿着行方向或列方向(沿着像素排列)配置监视用布线以使得从检测点到周边的供电部成为最短距离。
(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显示装置相比,不同点在于,向可变电压源输入的基准电压不仅依赖于由电位差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位差ΔV的变化而进行变化,还依赖于从所输入的图像数据按每帧检测到的峰信号而进行变化。以下,省略与实施方式1的相同点的说明,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另外,对与实施方式1重复的附图,使用实施方式1中应用的附图。
以下,使用附图来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
图1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19所示的显示装置100包括有机EL显示单元110、数据线驱动电路120、写入扫描驱动电路130、控制电路140、峰信号检测电路150、信号处理电路160、电位差检测电路170、可变电压源180以及监视用布线190。
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图2和图3中所示的结构是同样的。
峰信号检测电路150检测输入到显示装置100的图像数据的峰值,向信号处理电路160输出表示检测到的峰值的峰信号。具体来说,峰信号检测电路150检测图像数据中最高色阶的数据来作为峰值。高色阶的数据对应于在有机EL显示单元110中显示为亮的图像。
信号处理电路160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本发明的电压调整单元,根据从峰信号检测电路150输出的峰信号和由电位差检测电路170检测到的电位差ΔV来调整可变电压源180,以使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的电位为预定的电位。具体来说,信号处理电路160在以从峰信号检测电路150输出的峰信号使发光像素111发光的情况下,决定有机EL元件121和驱动晶体管125所需的电压。另外,信号处理电路160根据由电位差检测电路170检测到的电位差求出电压裕量。然后,合计所决定的有机EL元件121所需的电压VEL、驱动晶体管125所需的电压VTFT以及电压裕量Vdrop,将合计结果的VEL+VTFT+Vdrop作为第一基准电压Vref1的电压输出到可变电压源180。
另外,信号处理电路160向数据线驱动电路120输出与经由峰信号检测电路150输入的图像数据对应的信号电压。
电位差检测电路170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本发明的电压测定单元,针对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测定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电位。具体来说,电位差检测电路170经由监视用布线190测定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电位。也即是,测定检测点M1的电位。进一步,电位差检测电路170测定可变电压源180的高电位侧输出电位,并测定所测定出的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电位与可变电压源180的高电位侧输出电位之间的电位差ΔV。然后,将测定出的电位差ΔV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160。
可变电压源180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本发明的电源供给单元,将高电位侧电位和低电位侧电位输出到有机EL显示单元110。该可变电压源180根据从信号处理电路160输出的第一基准电压Vref1,输出使得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电位成为预定的电压(VEL+VTFT)的输出电压Vout。
监视用布线190是一端连接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另一端连接于电位差检测电路170、沿着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矩阵的行方向或列方向而配置的用于传输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电位的检测线。
接着,简单说明该可变电压源180的详细结构。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可变电压源的具体结构的一例的框图。在图20中还示出了连接于可变电压源的有机EL显示单元110和信号处理电路160。
图20所示的可变电压源180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可变电压源180是同样的。
误差放大器186对由输出检测单元185分压后的Vout和从信号处理电路160输出的第一基准电压Vref1进行比较,将与该比较结果相应的电压输出到PWM电路182。具体来说,误差放大器186具有运算放大器187、电阻R3以及电阻R4。运算放大器187的反相输入端子经由电阻R3连接于输出检测单元185,同相输入端子连接于信号处理电路160,输出端子与PWM电路182连接。另外,运算放大器187的输出端子经由电阻R4与反相输入端子连接。由此,误差放大器186将与从输出检测单元185输入的电压和从信号处理电路160输入的第一基准电压Vref1之间的电位差相应的电压输出到PWM电路182。换言之,将与输出电压Vout和第一基准电压Vref1之间的电位差相应的电压输出到PWM电路182。
PWM电路182按照从比较电路181输出的电压而将占空比(duty)不同的脉冲波形输出到驱动电路183。具体来说,PWM电路182在从比较电路181输出的电压大的情况下输出作用时间(onduty)长的脉冲波形,在所输出的电压小的情况下输出作用时间短的脉冲波形。换言之,在输出电压Vout与第一基准电压Vref1之间的电位差大的情况下,输出作用时间长的脉冲波形,在输出电压Vout与第一基准电压Vref1之间的电位差小的情况下,输出作用时间短的脉冲波形。脉冲波形作用的期间是脉冲波形有效的期间。
随着输出电压Vout接近第一基准电压Vref1,输入到PWM电路182的电压变小,PWM电路182输出的脉冲信号的作用时间变短。
于是,开关元件SW导通的时间也变短,输出电压Vout慢慢收敛于第一基准电压Vref1。
最终,在电压以Vout=Vref1附近的电位稍稍变动的同时,输出电压Vout的电位得以确定。
这样,可变电压源180生成使得成为从信号处理电路160输出的第一基准电压Vref1的输出电压Vout,并将其供给到有机EL显示单元110。
接着,使用图21、图22以及图7说明上述的显示装置100的动作。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00的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峰信号检测电路150取得输入到显示装置100的1帧期间的图像数据(步骤S11)。例如,峰信号检测电路150具有缓冲器,在该缓冲器中存储1帧期间的图像数据。
接着,峰信号检测电路150检测所取得的图像数据的峰值(步骤S12),将表示检测到的峰值的峰信号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160。具体来说,峰信号检测电路150按颜色检测图像数据的峰值。例如,图像数据分别对于红(R)、绿(G)、蓝(B)用0~255(越大辉度越高)的256色阶来表示。在此,当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一部分图像数据为R:G:B=177:124:135、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另一部分图像数据为R:G:B=24:177:50、又一部分图像数据为R:G:B=10:70:176时,峰信号检测电路150检测177作为R的峰值,检测177作为G的峰值,检测176作为B的峰值,并将表示检测到的各颜色的峰值的峰信号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160。
接着,信号处理电路160决定以从峰信号检测电路150输出的峰值使有机EL元件121发光时的驱动晶体管125所需的电压VTFT和有机EL元件121所需的电压VEL(步骤S13)。具体来说,信号处理电路160使用表示与各颜色的色阶对应的VTFT+VEL的所需电压的所需电压换算表来决定与各颜色的色阶对应的VTFT+VEL。
图22是表示信号处理电路160具有的所需电压换算表的一例的图。
如图22所示,在所需电压换算表中存储有与各颜色的色阶对应的VTFT+VEL的所需电压。例如,与R的峰值177对应的所需电压为8.5V,与G的峰值177对应的所需电压为9.9V,与B的峰值176对应的所需电压为6.7V。与各颜色的峰值对应的所需电压中最大的电压是与G的峰值对应的9.9V。因此,信号处理电路160将VTFT+VEL决定为9.9V。
另一方面,电位差检测电路170经由监视用布线190检测检测点M1的电位(步骤S14)。
接着,电位差检测电路170检测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端子184的电位与检测点M1的电位之间的电位差ΔV(步骤S15)。然后,将检测到的电位差ΔV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160。至此的步骤S11~S15相当于本发明的电位测定处理。
接着,信号处理电路160根据从电位差检测电路170输出的电位差信号来决定与电位差检测电路170检测到的电位差ΔV对应的电压裕量Vdrop(步骤S16)。具体来说,信号处理电路160具有表示与电位差ΔV对应的电压裕量Vdrop的电压裕量换算表。
如图7所示,在电压裕量换算表中存储有与电位差ΔV对应的电压裕量Vdrop。例如,在电位差ΔV为3.4V时,电压裕量Vdrop是3.4V。因此,信号处理电路160将电压裕量Vdrop决定为3.4V。
如电压裕量换算表所示那样,电位差ΔV和电压裕量Vdrop为递增函数的关系。另外,电压裕量Vdrop越大,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压Vout越高。也即是,电位差ΔV和输出电压Vout为递增函数的关系。
接着,信号处理电路160决定在下一帧期间使可变电压源180输出的输出电压Vout(步骤S17)。具体来说,使在下一帧期间使可变电压源180输出的输出电压Vout为通过决定有机EL元件121和驱动晶体管125所需的电压(步骤S13)而决定的VTFT+VEL与通过决定与电位差ΔV对应的电压裕量(步骤S15)而决定的电压裕量Vdrop的合计值即VTFT+VEL+Vdrop。
最后,信号处理电路160通过在下一帧期间的最初使第一基准电压Vref1为VTFT+VEL+Vdrop来调整可变电压源180(步骤S18)。由此,在下一帧期间,可变电压源180作为Vout=VTFT+VEL+Vdrop供给到有机EL显示单元110。步骤S16~步骤S18相当于本发明的电压调整处理。
这样,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100包括:输出高电位侧电位和低电位侧电位的可变电压源180;电位差检测电路170,其针对有机EL显示单元110中的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测定施加于该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电位、和可变电压源180的高电位侧输出电压Vout;信号处理电路160,其调整可变电压源180,以使由电位差检测电路170测定出的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电位为预定的电位(VTFT+VEL)。另外,电位差检测电路170还测定可变电压源180的高电位侧输出电压Vout,并检测所测定出的高电位侧输出电压Vout与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电位之间的电位差,信号处理电路160按照由电位差检测电路170检测到的电位差来调整可变电压源180。
由此,显示装置100通过检测由水平方向的第一电源布线电阻R1h和垂直方向的第一电源布线电阻R1v产生的电压降,并将该电压降的程度反馈到可变电压源180,能够减少多余的电压,削减功耗。
另外,显示装置100通过在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央附近配置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从而在有机EL显示单元110大型化了的情况下也能够简便地调整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压Vout。
另外,通过削减功耗,能够抑制有机EL元件121的发热,因此能够防止有机EL元件121的劣化。
接着,使用图8和图9来说明在上述的显示装置100中在第N帧以前和第N+1帧以后所输入的图像数据改变的情况下的显示图案的转变。
最初,对假定为在第N帧和第N+1帧所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说明。
首先,在第N帧以前,与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对应的图像数据为使得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看起来为白的峰色阶(R:G:B=255:255:255)。另一方面,与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以外对应的图像数据为使得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以外看起来为灰的灰色阶(R:G:B=50:50:50)。
另外,在第N+1帧以后,与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对应的图像数据与第N帧同样地为峰色阶(R:G:B=255:255:255)。另一方面,与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以外对应的图像数据为使得看起来是比第N帧亮的灰的灰色阶(R:G:B=150:150:150)。
接着,说明在第N帧和第N+1帧输入了如上所述的图像数据时的显示装置100的动作。
在图8中示出了由电位差检测电路170检测到的电位差ΔV、从可变电压源180输出的输出电压Vout、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的像素辉度。另外,在各帧期间的最后设置有消隐期间。
在时间t=T10,峰信号检测电路150检测第N帧的图像数据的峰值。信号处理电路160根据由峰信号检测电路150检测到的峰值来决定VTFT+VEL。在此,第N帧的图像数据的峰值是R:G:B=255:255:255,所以信号处理电路160使用所需电压换算表而将第N+1帧的所需电压VTFT+VEL决定为例如12.2V。
另一方面,此时电位差检测电路170经由监视用布线190检测检测点M1的电位,并检测与从可变电压源180输出的输出电压Vout之间的电位差ΔV。例如,在时间t=T10,检测出ΔV=1V。然后,使用电压裕量换算表而将第N+1帧的电压裕量Vdrop决定为1V。
时间t=T10~T11是第N帧的消隐期间,在该期间中,在有机EL显示单元110显示与时间t=T10相同的图像。
图9的(a)是示意表示在时间t=T10~T11中显示于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图像的图。在该期间中,显示于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图像与第N帧的图像数据对应,中心部为白,中心部以外为灰。
在时间t=T11,信号处理电路160使第一基准电压Vref1的电压为所决定的所需电压VTFT+VEL与电压裕量Vdrop的合计VTFT+VEL+Vdrop(例如13.2V)。
在时间t=T11~T16,在有机EL显示单元110依次显示与第N+1帧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图9的(b)~图9的(f))。此时,从可变电压源180输出的输出电压Vout总为在时间t=T11设定为第一基准电压Vref1的电压的VTFT+VEL+Vdrop。但是,在第N+1帧中,与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以外对应的图像数据是使得看起来为比第N帧亮的灰的灰色阶。因此,从可变电压源180向有机EL显示单元110供给的电流量在时间t=T11~T16中逐渐增加,随着该电流量的增加,第一电源布线112的电压降逐渐变大。由此,作为显示为亮的区域的发光像素111的、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的发光像素111的电源电压不足。换言之,同与第N+1帧的图像数据R:G:B=255:255:255对应的图像相比,辉度下降。也即是,在时间t=T11~T16,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的发光像素111的发光辉度逐渐降低。
接着,在时间t=T16,峰信号检测电路150检测第N+1帧的图像数据的峰值。在此检测的第N+1帧的图像数据的峰值是R:G:B=255:255:255,因此,信号处理电路160将第N+2帧的所需电压VTFT+VEL决定为例如12.2V。
另一方面,此时电位差检测电路170经由监视用布线190检测检测点M1的电位,检测与从可变电压源180输出的输出电压Vout之间的电位差ΔV。例如,在时间t=T16,检测出ΔV=3V。然后,使用电压裕量换算表将第N+1帧的电压裕量Vdrop决定为3V。
接着,在时间t=T17,信号处理电路160使第一基准电压Vref1的电压为所决定的所需电压VTFT+VEL和电压裕量Vdrop的合计VTFT+VEL+Vdrop(例如15.2V)。由此,在时间t=T17以后,检测点M1的电位成为作为预定电位的VTFT+VEL。
这样,虽然显示装置100的辉度在第N+1帧暂时降低,但为非常短的期间,对用户来说几乎没有影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机EL显示单元110中的监视用布线的布局也能应用实施方式1及其第一~第五变形例中说明过的布线布局。
根据上述布线布局,能够不对以往的矩阵状的发光像配置加以变更而配置用于检测发光像素的电位的监视用布线。
因此,像素间距不会由于监视用布线而改变,配置有监视用布线的部分的发光像素的边界部不会成为线缺陷而被视觉识别到,因此能够实现在维持显示品质的同时耗降低效果优异的显示装置。
(实施方式3)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与实施方式2涉及的显示装置100相比,不同点在于,不具备电位差检测电路170,检测点M1的电位被输入到可变电压源。另外,不同点在于,信号处理电路使输出到可变电压源的电压为所需电压VTFT+VEL。由此,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能按照电压下降量实时地调整可变电压源的输出电压Vout,因此与实施方式1相比,能够防止像素辉度的暂时性的下降。
图2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23所示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200与图19所示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显示装置100相比,不同点在于,不具备电位差检测电路170,具备监视用布线290来取代监视用布线190,具备信号处理电路260来取代信号处理电路160,具备可变电压源280来取代可变电压源180。
信号处理电路260根据从峰信号检测电路150输出的峰信号来决定输出到可变电压源280的第二基准电压Vref2的电压。具体来说,信号处理电路260使用所需电压换算表来决定有机EL元件121所需的电压VEL与驱动晶体管125所需的电压VTFT的合计VTFT+VEL。然后,将所决定的VTFT+VEL作为第二基准电压Vref2的电压。
这样,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200的信号处理电路260向可变电压源280输出的第二基准电压Vref2与实施方式2涉及的显示装置100的信号处理电路160向可变电压源180输出的第一基准电压Vref1不同,是仅与图像数据对应地决定的电压。也即是,第二基准电压Vref2不依赖于可变电压源280的输出电压Vout与检测点M1的电位之间的电位差ΔV。
可变电压源280经由监视用布线290测定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电位。也即是,测定检测点M1的电位。然后,按照所测定的检测点M1的电位和从信号处理电路260输出的第二基准电压Vref2来调整输出电压Vout。
监视用布线290的一端连接于检测点M1,另一端连接于可变电压源280,将检测点M1的电位传输到可变电压源280。
图24是表示实施方式3涉及的可变电压源280的具体结构的一例的框图。在该图中还示出了连接于可变电压源的有机EL显示单元110和信号处理电路260。
图24所示的可变电压源280与图20所示的可变电压源180的结构大致相同,但不同点在于,具备用于比较检测点M1的电位和第二基准电压Vref2的比较电路281来取代比较电路181。
在此,当将可变电压源280的输出电位设为Vout,将从可变电压源280的输出端子184到检测点M1的电压下降量设为ΔV时,检测点M1的电位为Vout-ΔV。也即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比较电路281比较Vref2和Vout-ΔV。如上所述,由于Vref2=VTFT+VEL,所以可以说是比较电路281比较VTFT+VEL和Vout-ΔV。
另一方面,在实施方式2中,比较电路181比较Vref1和Vout。如上所述,由于Vref1=VTFT+VEL+ΔV,所以在实施方式2中,可以说是比较电路181比较VTFT+VEL+ΔV和Vout。
因此,比较电路281和比较电路181的比较对象不同,但比较结果相同。也即是,在实施方式2和实施方式3中,当从可变电压源280的输出端子184到检测点M1的电压下降量相等时,比较电路181向PWM电路输出的电压与比较电路281向PWM电路输出的电压相同。其结果,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压Vout与可变电压源280的输出电压Vout相等。另外,在实施方式3中,电位差ΔV和输出电压Vout也为递增函数的关系。
如以上这样构成的显示装置200与实施方式2涉及的显示装置100相比,能够按照输出端子184与检测点M1之间的电位差ΔV实时地调整输出电压Vout。其原因是,在实施方式2涉及的显示装置100中,从信号处理电路160仅在各帧期间的最初进行了该帧中的第一基准电压Vref1的变更。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200中,通过不经由信号处理电路260而向可变电压源280的比较电路181直接输入依赖于ΔV的电压、也即是Vout-ΔV,能够不依赖于信号处理电路260的控制地调整Vout。
接着,说明在这样构成的显示装置200中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在第N帧以前和第N+1帧以后所输入的图像数据改变的情况下的显示装置200的动作。输入的图像数据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为:第N帧以前的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为R:G:B=255:255:255,中心部以外为R:G:B=50:50:50,第N+1帧以后的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为R:G:B=255:255:255,中心部以外为R:G:B=150:150:150。
图25是表示第N帧~第N+2帧中的显示装置200的动作的定时图。
在时间t=T20,峰信号检测电路150检测第N帧的图像数据的峰值。信号处理电路260根据由峰信号检测电路150检测到的峰值来求出VTFT+VEL。在此,由于第N帧的图像数据的峰值是R:G:B=255:255:255,所以信号处理电路160使用所需电压换算表而将第N+1帧的所需电压VTFT+VEL决定为例如12.2V。
另一方面,输出检测单元185经由监视用布线290总是检测检测点M1的电位。
接着,在时间t=T21,信号处理电路260使第二基准电压Vref2的电压为所决定的所需电压VTFT+TEL(例如12.2V)。
在时间t=T21~T22,在有机EL显示单元110依次显示与第N+1帧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此时,从可变电压源280向有机EL显示单元110供给的电流量如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那样逐渐增加。因此,随着电流量的增加,第一电源布线112的电压降逐渐变大。也即是,检测点M1的电位逐渐下降。换言之,输出电压Vout与检测点M1的电位之间的电位差ΔV逐渐增大。
在此,误差放大器186实时地输出与VTFT+VEL和Vout-ΔV之间的电位差相应的电压,因此按照电位差ΔV的增大而输出使Vout上升的电压。
因此,可变电压源280按照电位差ΔV的增大而实时地使Vout上升。
由此,消除作为显示为亮的区域的发光像素111的、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的发光像素111的电源电压的不足。也即是,消除像素辉度的下降。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200中,信号处理电路160、可变电压源280的误差放大器186、PWM电路182以及驱动电路183检测由输出检测单元185测定出的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电位与预定的电位之间的电位差,按照检测到的电位差来调整开关元件SW。由此,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200与实施方式2涉及的显示装置100相比,能够按照电压下降量实时地调整可变电压源280的输出电压Vout,因此与实施方式1相比,能够防止像素辉度的暂时性的下降。
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机EL显示单元110是本发明的显示单元,输出检测单元185是本发明的电压测定单元,在图24中用单点划线包围的信号处理电路160、可变电压源280的误差放大器186、PWM电路182以及驱动电路183是本发明的电压调整单元,在图24中用双点划线包围的开关元件SW、二极管D、电感器L以及电容器C是本发明的电源供给单元。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机EL显示单元110中的监视用布线的布局也能应用实施方式1及其第一~第五变形例中说明过的布线布局。
根据上述布线布局,能够不对以往的矩阵状的发光像配置加以变更而配置用于检测发光像素的电位的监视用布线。
因此,像素间距不会由于监视用布线而改变,配置有监视用布线的部分的发光像素的边界部不会成为线缺陷而被视觉识别到,因此能够实现在维持显示品质的同时功耗降低效果优异的显示装置。
(实施方式4)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与实施方式2涉及的显示装置100相比,不同点在于,针对两个以上的发光像素111分别测定高电位侧电位,并检测所测定的多个电位各自与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压之间的电位差,按照该检测结果中最大的电位差来调整可变电压源180。
由此,能够更恰当地调整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压Vout。因而,即使在使有机EL显示单元大型化了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削减功耗。
图2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26所示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300A与图19所示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显示装置100大致相同,但与显示装置100相比,不同点在于,还具备电位比较电路370A,并具备有机EL显示单元310来取代有机EL显示单元110,具备监视用布线391~395来取代监视用布线190。
有机EL显示单元310与有机EL显示单元110大致相同,但与有机EL显示单元110相比,不同点在于,配置有与检测点M1~M5一对一对应设置、用于测定对应的检测点的电位的监视用布线391~395。
检测点M1~M5优选在有机EL显示单元310内均等地设置,如图26所示,例如优选为有机EL显示单元310的中心和将有机EL显示单元310四等分后的各区域的中心。在该图中,图示了5个检测点M1~M5,但检测点是多个即可,既可以是2个,也可以是3个。
监视用布线391~395分别与对应的检测点M1~M5和电位比较电路370A连接,传输对应的检测点M1~M5的电位。由此,电位比较电路370A能够经由监视用布线391~395测定检测点M1~M5的电位。
电位比较电路370A经由监视用布线391~395测定检测点M1~M5的电位。换言之,测定施加于多个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电位。进一步,选择所测定出的检测点M1~M5的电位中最小的电位,将选择出的电位输出到电位差检测电路170。
电位差检测电路170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检测所输入的电位与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压Vout之间的电位差ΔV,并将检测到的电位差ΔV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160。
由此,信号处理电路160根据由电位比较电路370A选择出的电位来调整可变电压源180。其结果,可变电压源180向有机EL显示单元310供给使得在多个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的任意一个中都不产生辉度下降的输出电压Vout。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300A中,电位比较电路370A针对有机EL显示单元310内的多个发光像素111分别测定施加的高电位侧电位,并选择所测定的多个发光像素111的电位中最小的电位。然后,电位差检测电路170检测由电位比较电路370A选择出的最小的电位与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压Vout之间的电位差ΔV。然后,信号处理电路160按照检测到的电位差ΔV来调整可变电压源180。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300A中,可变电压源180是本发明的电源供给单元,有机EL显示单元310是本发明的显示单元,电位比较电路370A的一部分是本发明的电压测定单元,电位比较电路370A的另一部分、电位差检测电路170以及信号处理电路160是本发明的电压调整单元。
另外,在显示装置300A中分别设置有电位比较电路370A和电位差检测电路170,但也可以具备用于对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压Vout和检测点M1~M5各自的电位进行比较的比较电路来取代电位比较电路370A和电位差检测电路170。
图2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另一例的框图。
图27所示的显示装置300B与图26所示的显示装置100大致相同,但不同点在于,还具备电位比较电路370B来取代电位比较电路370A和电位差检测电路170。
电位比较电路370B通过对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压Vout和检测点M1~M5各自的电位进行比较,检测与检测点M1~M5对应的多个电位差。然后,选择检测到的电位差中最大的电位差,将作为该最大的电位差的电位差ΔV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160。
信号处理电路160与显示装置300A的信号处理电路160同样地调整可变电压源180。
在显示装置300B中,可变电压源180是本发明的电源供给单元,有机EL显示单元310是本发明的显示单元,电位比较电路370B的一部分是本发明的电压测定单元,电位比较电路370B的另一部分和信号处理电路160是本发明的电压调整单元。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300A和300B向有机EL显示单元310供给使得在多个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的任意一个中都不产生辉度下降的输出电压Vout。也即是,通过使输出电压Vout为更合适的值,进一步降低功耗,并且抑制发光像素111的辉度下降。以下,使用图28A~图28B来对其效果进行说明。
图28A是示意表示显示于有机EL显示单元310的图像的一例的图,图28B是表示显示图28A所示的图像的情况下的x-x’线上的第一电源布线112的电压下降量的曲线图。另外,图29A是示意表示显示于有机EL显示单元310的图像的另一例的图,图29B是表示显示图29A所示的图像的情况下的x-x’线上的第一电源布线112的电压下降量的曲线图。
如图28A所示,在有机EL显示单元310的所有的发光像素111以相同的辉度发光时,第一电源布线112的电压下降量成为如图28B所示那样。
因此,只要调查画面中心的检测点M1的电位,就可知道电压降的最坏情况(worstcase)。因而,通过对VTFT+VEL加上与检测点M1的电压下降量ΔV对应的电压裕量Vdrop,能够使有机EL显示单元310内的所有发光像素111以准确的辉度进行发光。
另一方面,如图29A所示,在将画面沿上下方向2等分且沿横向2等分后的区域、也即是将画面四等分后的区域的中心部的发光像素111以相同辉度发光且其他发光像素111光猝灭的情况下,第一电源布线112的电压下降量成为如图29B所示那样。
因此,在仅测定画面中心的检测点M1的电位的情况下,需要将对检测到的电位加上某偏压(offset)电位而得到的电压设定为电压裕量。例如,预先设定电压裕量换算表以使得将对画面中心的电压下降量(0.2V)总是追加了1.3V的偏压后的电压设定为电压裕量Vdrop,则能够使有机EL显示单元310内的所有发光像素111以准确的辉度发光。在此,以正确的辉度发光是指发光像素111的驱动晶体管125工作在饱和区域。
但是,在该情况下,由于作为电压裕量Vdrop总是需要1.3V,所以会导致功耗降低效果变差。例如,在实际的电压下降量是0.1V的图像的情况下,也是作为电压裕量而具有0.1+1.3=1.4V,因此,与之相应地输出电压Vout会变高,功耗的降低效果变差。
因此,通过构成为不仅测定画面中心的检测点M1、还测定如图29A所示那样将画面四等分的各个部分的中心和整个画面的中心这5个位置的检测点M1~M5的电位,能够提高检测电压下降量的精度。因此,能够减少追加的偏压量,提高功耗降低效果。
例如,在图29A和图29B中,在检测点M2~M5的电位是1.3V的情况下,当将追加了0.2V的偏压后的电压设定为电压裕量时,则能够使有机EL显示单元310内的所有发光像素111以准确的辉度发光。
在该情况下,在实际的电压下降量为0.1V的图像的情况下,被设定为电压裕量Vdrop的值为0.1+0.2=0.3V,因此与仅测定画面中心的检测点M1的电位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降低1.1V的电源电压。
如以上那样,显示装置300A和300B与显示装置100和200相比,检测点多,能够按照所测定的多个电压下降量的最大值来调整输出电压Vout。因此,即使在使有机EL显示单元310大型化了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削减功耗。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机EL显示单元110中的监视用布线的布局也能应用实施方式1及其第一~第五变形例中已说明的布线布局。
根据上述布线布局,能够不对以往的矩阵状的发光像配置加以变更而配置用于检测发光像素的电位的监视用布线。
因此,像素间距不会由于监视用布线而改变,配置有监视用布线的部分的发光像素的边界部不会成为线缺陷而被视觉识别到,因此能够实现在维持显示品质的同时功耗降低效果优异的显示装置。
(实施方式5)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与实施方式4涉及的显示装置300A和300B同样地,针对2个以上的发光像素111分别测定高电位侧电位,并检测所测定的多个电位各自与可变电压源的输出电压之间的电位差。然后,按照该检测结果中最大的电位差来调整可变电压源,使得可变电压源的输出电压变化。但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与显示装置300A和300B相比,不同点在于,由电位比较电路选择出的电位被输入到可变电压源而不是被输入到信号处理电路。
由此,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能够按照电压下降量实时地调整可变电压源的输出电压Vout,因此与实施方式3涉及的显示装置300A和300B相比,能够防止像素辉度的暂时性的下降。
图3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30所示的显示装置400具有与实施方式4涉及的显示装置300A大致相同的结构,但不同点在于,具备可变电压源280来取代可变电压源180,并具备信号处理电路260来取代信号处理电路160,不具备电位差检测电路170,由电位比较电路370A选择出的电位被输入到可变电压源280。
由此,可变电压源280按照由电位比较电路370A选择出的最低电压来实时地使输出电压Vout上升。
因此,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400与显示装置300A和300B相比,能够消除像素辉度的暂时性的下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机EL显示单元110中的监视用布线的布局也能应用实施方式1及其第一~第五变形例中已说明的布线布局。
根据上述布线布局,能够不对以往的矩阵状的发光像配置加以变更而配置用于检测发光像素的电位的监视用布线。
因此,像素间距不会由于监视用布线而改变,配置有监视用布线的部分的发光像素的边界部不会成为线缺陷而被视觉识别到,因此能够实现在维持显示品质的同时功耗降低效果优异的显示装置。
(实施方式6)
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如下的显示装置:通过监视一个发光像素的高电位侧电位或低电位侧电位,将该高电位侧电位与基准电位之间的电位差或该低电位侧电位与基准电位之间的电位差调整为预定的电位差。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如下的显示装置:通过监视一个发光像素的高电位侧电位和与该发光像素不同的发光像素的低电位侧电位,将该高电位侧电位与基准电位A之间的电位差调整为预定的电位差,另外,将该低电位侧电位与基准电位B之间的电位差调整为预定的电位差。
以下,使用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
图3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6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31所示的显示装置500包括有机EL显示单元510、数据线驱动电路120、写入扫描驱动电路130、控制电路140、信号处理电路165、高电位侧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低电位侧电位差检测电路170B、高电位侧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A、低电位侧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B、高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A、低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B、监视用布线190A以及监视用布线190B。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500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显示装置50相比,不同点在于,具备高电位侧和低电位侧这两个电位差检测电路、两条监视用布线、两个可变电压源。以下,省略与实施方式1的相同点的说明,仅说明不同点。
图32是示意表示实施方式6涉及的有机EL显示单元510的结构的立体图。图中上方是显示面侧。如图32所示,有机EL显示单元510具有多个发光像素111、第一电源布线112以及第二电源布线113。多个发光像素111中预先确定的至少一个发光像素在高电位侧检测点MA连接于监视用布线190A。另外,多个发光像素111中预先确定的至少一个发光像素在低电位侧检测点MB连接于监视用布线190B。以后,将直接连接于监视用布线190A的发光像素111记为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A,将直接连接于监视用布线190B的发光像素111记为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B
第一电源布线112与配置成矩阵状的发光像素111对应地形成为网状,与配置在有机EL显示单元510的周边部的高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A电连接。通过从高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A输出高电位侧电源电位,向第一电源布线112施加与从高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A输出的高电位侧电源电位对应的电位。另一方面,第二电源布线113呈整面膜状形成于有机EL显示单元510,与配置在有机EL显示单元510的周边部的低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B连接。通过从低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B输出低电位侧电源电位,向第二电源布线113施加与从低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B输出的低电位侧电源电位对应的电位。
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A和111MB按照第一电源布线112和第二电源布线113的布线方法、第一电源布线电阻R1h和R1v的值、以及第二电源布线电阻R2h和R2v的值来决定其最佳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高电位侧检测点MA和低电位侧检测点MB配置在不同的发光像素中。由此,能够实现检测点的最佳化。例如,通过在具有高电位侧的电压降大的倾向的发光区域中配置发光像素111MA,在具有低电位侧的电压降(上升)大的倾向的发光区域中配置发光像素111MB,从而不需要在不必要的位置配置检测点,能够减少检测点的总数。
构成了第二电源布线113具有的共用电极的一部分的有机EL元件121的阴电极使用了表面电阻高的透明电极(例如ITO),因此存在第二电源布线113的电压上升量比第一电源布线112的电压下降量大的情况。因此,通过按照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的低电位侧电位进行调整,能够更适当地调整电源供给单元的输出电位,能够进一步削减功耗。
图33A和图33B是表示发光像素111的具体结构的一例的电路图。具体来说,图33A是连接于高电位侧监视用布线190A的发光像素111MA的电路结构图,图33B是连接于低电位侧监视用布线190B的发光像素111MB的电路结构图。对于发光像素111MA,在驱动元件的源电极和漏电极中的另一方上连接有监视用布线190A,对于发光像素111MB,在发光元件的第二电极上连接有监视用布线190B。具体来说,发光像素111、111MA以及111MB分别具有有机EL元件121、数据线122、扫描线123、开关晶体管124、驱动晶体管125、保持电容126。另外,发光像素111MA在有机EL显示单元510中被配置至少1个,发光像素111MB也在有机EL显示单元510中被配置至少1个。
以下,参照图32、图33A以及图33B对图31中所示的各构成要素的功能进行说明。
高电位侧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本发明的电压检测单元,针对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A测定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A的高电位侧电位。具体来说,高电位侧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经由监视用布线190A测定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A的高电位侧电位。进一步,高电位侧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测定高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A的输出电位,并测定所测定出的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A的高电位侧电位和基准电位A之间的电位差、与高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A的输出电位之间的电位差ΔVH。然后,将测定出的电位差ΔVH输出到高电位侧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A。
低电位侧电位差检测电路170B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本发明的电压检测单元,针对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B测定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B的低电位侧的电位。具体来说,低电位侧电位差检测电路170B经由监视用布线190B测定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B的低电位侧电位。进一步,低电位侧电位差检测电路170B测定低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B的输出电位,并测定所测定出的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B的低电位侧电位和基准电位B之间的电位差、与低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B的输出电位之间的电位差ΔVL。然后,将测定出的电位差ΔVL输出到低电位侧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B。
高电位侧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A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本发明的高电位侧电压调整单元,根据峰色阶的(VEL+VTFT)电压和由高电位侧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检测到的电位差ΔVH来调整高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A,以使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A的电位与基准电位A之间的电位差为预定的电压。具体来说,高电位侧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A根据由高电位侧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检测到的电位差来求出电压裕量VHdrop。然后,合计峰色阶的(VEL+VTFT)电压和电压裕量VHdrop,将合计结果的VEL+VTFT+VHdrop的比基准电位A高的电压量作为第一高电位侧基准电压VHref1输出到高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A。
另外,低电位侧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B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本发明的低电位侧电压调整单元,根据峰色阶的(VEL+VTFT)电压和由低电位侧电位差检测电路170B检测到的电位差ΔVL来调整低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B,以使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B的电位与基准电位B之间的电位差为预定的电压。具体来说,低电位侧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B基于由低电位侧电位差检测电路170B检测到的电位差求出电压裕量VLdrop。然后,合计峰色阶的(VEL+VTFT)电压和电压裕量VLdrop,将合计结果的VEL+VTFT+VLdrop的比基准电位B低的电压量作为第一低电位侧基准电压VLref1输出到低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B。
高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A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本发明的电源供给单元,将高电位侧电位输出到有机EL显示单元310。该高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A根据从高电位侧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A输出的第一高电位侧基准电压VHref1,输出使得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A的高电位侧电位与基准电位A之间的电位差成为预定的电压(VEL+VTFT-基准电位A)的高电位侧输出电压VHout。基准电位A是在显示装置100中成为基准的电位即可。
低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B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本发明的电源供给单元,将低电位侧电位输出到有机EL显示单元310。该低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B根据从低电位侧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B输出的第一低电位侧基准电压VLref1,输出使得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B的低电位侧电位与基准电位B之间的电位差成为预定的电压(基准电位B-VEL-VTFT)的低电位侧输出电压VLout。
监视用布线190A是一端连接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A、另一端连接于高电位侧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沿着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矩阵的行方向或列方向而配置的用于将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A的高电位侧电位传输到高电位侧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的高电位侧检测线。
监视用布线190B是一端连接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B、另一端连接于低电位侧电位差检测电路170B、沿着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矩阵的行方向或列方向而配置的用于将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B的低电位侧的电位传输到低电位侧电位差检测电路170B的低电位侧检测线。
另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高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A和低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B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高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的结构是同样的,在低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B中低电位侧输出电压VLout为负的情况下,通过在图20中变更开关元件SW、二极管D、电感器L以及电容器C的配置,从而构成低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B的电路。
另外,对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500的动作流程是:在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显示装置50的动作流程的图5中,在高电位侧和低电位侧并行地执行步骤S14~步骤S18的动作。
根据本实施方式,显示装置500通过检测由高电位侧的第一电源布线电阻R1h和第一电源布线电阻R1v产生的电压下降、以及由低电位侧的第二电源布线电阻R2h和第二电源布线电阻R2v产生的电压上升,并将该电压下降和电压上升的程度分别反馈到高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A和低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B,能够减少多余的电压,削减功耗。
另外,通过削减功耗,能够抑制有机EL元件121的发热,因此能够防止有机EL元件121的劣化。
进而,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500与根据监视发光像素的高电位侧电位与基准电位之间的电位差来调整电源供给单元的输出电压的情况相比,能够进行将与低电位侧电源线的布线电阻成比例的电压上升也加以考虑的电压裕量的设定,因此在低电位侧电源线的电压分布的变化剧烈的显示方式中,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削减功耗。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如下的显示装置:通过监视一个发光像素的高电位侧电位和与该发光像素不同的发光像素的低电位侧电位,将该高电位侧电位与基准电位之间的电位差调整为预定的电位差,另外,将该低电位侧电位与基准电位之间的电位差调整为预定的电位差。但也可以是被检测高电位侧电位的发光像素和被检测低电位侧电位的发光像素是同一发光像素。在该情况下,高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A将该高电位侧电位与基准电位之间的电位差调整为预定的电位差,低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B将该低电位侧电位与基准电位之间的电位差调整为预定的电位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监视一个发光像素的高电位侧电位或低电位侧电位而将该高电位侧电位与基准电位之间的电位差、或该低电位侧电位与基准电位之间的电位差调整为预定的电位差的显示装置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在该情况下,在图31的显示装置500中,用于调整高电位侧电位的四个构成要素是监视用布线190A、高电位侧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高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A以及高电位侧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A,用于调整低电位侧电位的四个构成要素是监视用布线190B、低电位侧电位差检测电路170B、低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B以及低电位侧电压裕量设定单元175B,但也可以没有用于调整高电位侧电位的四个构成要素或用于调整低电位侧电位的四个构成要素。并且,发光像素111MA或发光像素111MB配置在有机EL显示单元51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机EL显示单元510中的监视用布线的布局也能应用实施方式1及其第一~第五变形例中已说明的布线布局。
根据上述布线布局,能够不对以往的矩阵状的发光像配置加以变更而配置用于检测发光像素的电位的监视用布线。
因此,像素间距不会由于监视用布线而改变,配置有监视用布线的部分的发光像素的边界部不会成为线缺陷而被视觉识别到,因此能够实现在维持显示品质的同时功耗降低效果优异的显示装置。
(实施方式7)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如下的显示装置:通过监视多个发光像素的高电位侧电位,将根据所监视的多个高电位侧电位所确定的高电位侧电位与基准电位之间的电位差调整为预定的电位差。
以下,使用附图来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
图3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7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34所示的显示装置600包括有机EL显示单元610、数据线驱动电路120、写入扫描驱动电路130、控制电路140、峰信号检测电路150、信号处理电路160、高电位侧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高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A、监视用布线191、192、193以及电位比较电路470。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600与实施方式2涉及的显示装置100相比,不同点在于,具备多条监视用布线和电位比较电路470。以下,省略与实施方式2的相同点的说明,仅说明不同点。
有机EL显示单元610与有机EL显示单元110大致相同,但与有机EL显示单元110相比,配置有与检测点M1~M3一对一地对应设置的用于测定对应的检测点的电位的监视用布线191~193。
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1~111M3按照第一电源布线112的布线方法、第一电源布线电阻R1h和R1v的值来决定其最佳位置。
监视用布线191~193是沿着有机EL显示单元610的矩阵的行方向或列方向而配置的检测线,分别与对应的检测点M1~M3和电位比较电路470连接,用于将对应的检测点M1~M3的电位传输到电位比较电路470。由此,电位比较电路470能够经由监视用布线191~193测定检测点M1~M3的电位。
电位比较电路470经由监视用布线191~193测定检测点M1~M3的电位。换言之,测定施加于多个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1~111M3的高电位侧电位。进一步,选择所测定出的检测点M1~M3的电位中最小的电位,将选择出的电位输出到高电位侧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
信号处理电路160根据由电位比较电路470选择出的电位与基准电位之间的电位差来调整高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A。其结果,高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A向有机EL显示单元610供给使得在多个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1~111M3的任意一个中都不产生辉度下降的输出电压Vout。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600中,电位比较电路470针对有机EL显示单元610内的多个发光像素111分别测定施加的高电位侧电位,并选择所测定的多个高电位侧电位中最小的电位。然后,高电位侧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检测由电位比较电路470选择出的最小的电位和基准电位之间的电位差、与高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A的输出电压Vout之间的电位差ΔV。然后,按照信号处理电路160检测到的电位差ΔV来调整高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A。
由此,能够更适当地调整高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A的输出电压Vout。因此,即使在使有机EL显示单元大型化了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削减功耗。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600中,高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A是本发明的电源供给单元,有机EL显示单元610是本发明的显示单元,电位比较电路470的一部分是本发明的电压检测单元,电位比较电路470的另一部分、高电位侧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以及信号处理电路160是本发明的电压调整单元。
另外,在显示装置600中分别设置有电位比较电路470和高电位侧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但也可以具备用于对高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A的输出电压Vout和检测点M1~M3各自的电位进行比较的电位比较电路来取代电位比较电路470和高电位侧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
接着,说明由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600获得的效果。
图3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7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电位分布和检测点配置的图。在图35的左图中示出了施加15V作为高电位侧电源输出、另外在低电位侧施加作为接地电位的0V的情况下的电位分布。由于假定为第一电源布线电阻R1h和第一电源布线电阻R1v之比是1:10,所以高电位侧的电位分布在显示面板的垂直方向上为剧烈的电位变化。另一方面,虽然假定为第二电源布线电阻R2h与第二电源布线电阻R2v之比是10:1,但低电位侧的电位分布在整个显示面板上为较小的电位变化。也即是,低电位侧的电位分布具有在面内大致均匀的倾向。
在存在这样的倾向的情况下,考虑:例如仅测定具有极端的分布的高电位侧的电位分布,低电位侧的电压下降(上升)量根据高电位侧的电位分布来进行设定。在图35的例子中,由高电位侧的电位分布所检测到的最大电压下降量是3V(15V-12V),相对于此,总是将该检测下降量(3V)的一半量(1.5V)视为低电位侧的电压下降(上升)量。
在具有图35所表示的特性的显示面板中,如上所述那样即使不测定低电位侧的电压下降(上升)量,也不会产生大的错误,作为结果,具有在削减低电位侧检测点的同时能获得省电效果的优点。即,即使不针对所设定的发光像素111M1~111M3分别测定高电位侧电位和低电位侧电位,而只要针对发光像素111M1~M3分别仅测定高电位侧电位即可,能够将检测点削减为6点→3点。由此,必须将监视用布线的配置加以考虑的显示面板内的设计变得容易,另外,能够避免由追加监视用布线导致的画质劣化。
进而,由于在低电位侧不存在监视用布线,所以在如从低电位侧射出光的面板方式的情况下,也具有由监视用布线引起的线缺陷不容易被视觉识别到的优点。
在图35中图示了3个检测点M1~M3,但检测点是多个即可,按照电源布线的布线方法、布线电阻值来决定其最佳位置和个数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机EL显示单元610中的监视用布线的布局也能应用实施方式1及其第一~第五变形例中已说明的布线布局。
根据上述布线布局,能够不对以往的矩阵状的发光像配置加以变更而配置用于检测发光像素的电位的监视用布线。
因此,像素间距不会由于监视用布线而改变,配置有监视用布线的部分的发光像素的边界部不会成为线缺陷而被视觉识别到,因此能够实现在维持显示品质的同时功耗降低效果优异的显示装置。
另外,优选监视用布线191~193被配置成相邻的监视用布线彼此之间的间隔相互相同。由此,由于被配置成监视用布线的间隔相等,所以能够使有机EL显示单元610的布线布局具有周期性,提高制造效率。
(实施方式8)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具备:电源供给单元,其输出高电位侧输出电位和低电位侧输出电位;显示单元,其呈矩阵状配置有多个发光像素,从该电源供给单元接受电源供给;检测线,其一端连接于该显示单元内的第一发光像素或第二发光像素,沿着上述矩阵的行方向或列方向而配置,用于传输施加于发光像素的高电位侧电位或低电位侧电位;以及信号处理电路,其调整从电源供给单元输出的高电位侧输出电位和低电位侧输出电位的至少一方,使得第一发光像素的高电位侧施加电位与第二发光像素的低电位侧施加电位之间的电位差变为预定的电位差。
由此,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能实现优异的功耗降低效果。
以下,使用附图来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
图3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8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36所示的显示装置700包括有机EL显示单元510、数据线驱动电路120、写入扫描驱动电路130、控制电路140、峰信号检测电路150、信号处理电路160、电位差检测电路170、可变电压源180、监视用布线190A以及监视用布线190B。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700与实施方式2涉及的显示装置100相比,不同点在于,通过配置在不同的发光像素中的2条监视用布线来分别测定高电位侧电位和低电位侧电位。以下,省略与实施方式2的相同点的说明,仅说明不同点。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有机EL显示单元510的结构与图32中所示的实施方式6涉及的有机EL显示单元510的结构相同。
图37A是连接于高电位侧监视用布线190A的发光像素111MA的电路结构图,图37B是连接于低电位侧监视用布线190B的发光像素111MB的电路结构图。配置成矩阵状的发光像素分别包含驱动元件和发光元件,驱动元件包含源电极和漏电极,发光元件包含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连接于驱动元件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一方,向源电极及漏电极的另一方和第二电极的一方施加高电位侧电位,向源电极及漏电极的另一方和第二电极的另一方施加低电位侧电位。具体来说,在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A中,在驱动元件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另一方上连接监视用布线190A,在监视用发光像素111B中,在发光元件的第二电极上连接有监视用布线190B。发光像素111MA和111MB分别在有机EL显示单元110中配置至少1个。另外,在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A中,驱动晶体管125的源电极与监视用布线190A连接。另一方面,在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B中,有机EL元件121的阴电极是发光像素111MB的阴极,与监视用布线190B连接。
信号处理电路160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本发明的电压调整单元,根据从峰信号检测电路150输出的峰信号和由电位差检测电路170检测到的电位差ΔV来调整可变电压源180,以使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A的高电位侧电位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B的低电位侧电位之间的电位差即像素间电位差为预定的电位差。具体来说,信号处理电路160在以从峰信号检测电路150输出的峰信号使发光像素111发光的情况下,决定有机EL元件121和驱动晶体管125所需的电压。另外,信号处理电路160根据由电位差检测电路170检测到的电位差求出电压裕量。然后,合计所决定的有机EL元件121所需的电压VEL、驱动晶体管125所需的电压VTFT以及电压裕量Vdrop,将合计结果的VEL+VTFT+Vdrop作为第一基准电压Vref1的电压输出到可变电压源180。
电位差检测电路170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本发明的电压检测单元,测定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A的高电位侧电位和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B的低电位侧电位。具体来说,电位差检测电路170经由监视用布线190A测定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A的高电位侧电位,经由监视用布线190B测定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B的低电位侧电位。然后,电位差检测电路170计算所测定的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A的高电位侧电位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B的低电位侧电位之间的电位差即像素间电位差。进一步,电位差检测电路170测定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压,并测定该输出电压与计算出的像素间电位差之间的电位差ΔV。然后,将所测定的电位差ΔV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160。
可变电压源180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本发明的电源供给单元,将高电位侧电位和低电位侧电位的至少一方输出到有机EL显示单元110。该高电位侧可变电压源180根据从信号处理电路160输出的第一基准电压Vref1,输出使得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A和111MB检测到的像素间电位差成为预定的电压(VEL+VTFT)的输出电压Vout。
监视用布线190A是一端连接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A、另一端连接于电位差检测电路170、沿着有机EL显示单元510的矩阵的行方向或列方向而配置的用于将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A的高电位侧电位传输到电位差检测电路170的高电位侧检测线。
监视用布线190B是一端连接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B、另一端连接于电位差检测电路170、沿着有机EL显示单元510的矩阵的行方向或列方向而配置的用于将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B的低电位侧电位传输到电位差检测电路170的低电位侧检测线。
接着,根据图21来说明上述的显示装置700的动作。
首先,峰信号检测电路150取得输入到显示装置700的1帧期间的图像数据(步骤S11)。
接着,峰信号检测电路150检测所取得的图像数据的峰值(步骤S12),将表示检测到的峰值的峰信号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160。
接着,信号处理电路160决定以从峰信号检测电路150输出的峰值使有机EL元件121发光的情况下的驱动晶体管125所需的电压VTFT和有机EL元件121所需的电压VEL(步骤S13)。
另一方面,电位差检测电路170经由监视用布线190A检测检测点MA的电位,经由监视用布线190B检测检测点MB的电位,并计算检测点MA的电位与MB的电位之间的电位差即像素间电位差(步骤S14)。
接着,电位差检测电路170检测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端子184的输出电压与上述像素间电位差之间的电位差ΔV(步骤S15)。然后,将检测到的电位差ΔV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160。至此的步骤S11~S15相当于本发明的电位测定处理。
接着,信号处理电路160根据从电位差检测电路170输出的电位差信号来决定与电位差检测电路170检测到的电位差ΔV对应的电压裕量Vdrop(步骤S16)。
接着,信号处理电路160决定在下一帧期间使可变电压源180输出的输出电压Vout(步骤S17)。具体来说,使在下一帧期间使可变电压源180输出的输出电压Vout为通过决定有机EL元件121和驱动晶体管125所需的电压(步骤S13)而决定的VTFT+VEL与通过决定与电位差ΔV对应的电压裕量(步骤S15)而决定的电压裕量Vdrop的合计值即VTFT+VEL+Vdrop。
最后,信号处理电路160通过在下一帧期间的最初使第一基准电压Vref1为VTFT+VEL+Vdrop来调整可变电压源180(步骤S18)。由此,在下一帧期间,可变电压源180作为Vout=VTFT+VEL+Vdrop供给到有机EL显示单元110。步骤S16~步骤S18相当于本发明的电压调整处理。
这样,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700包括:输出高电位侧电位和低电位侧电位的至少一方的可变电压源180;根据施加于不同的两个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A和111MB的电位来计算像素间电位差、并测定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压Vout的电位差检测电路170;以及调整可变电压源180以使上述像素间电位差为预定的电压(VTFT+VEL)的信号处理电路160。另外,电位差检测电路170还检测所测定的高电位侧输出电压Vout与上述像素间电位差之间的电位差,信号处理电路160按照由电位差检测电路170检测到的电位差来调整可变电压源180。
由此,显示装置700通过检测由水平方向的第一电源布线电阻R1h和垂直方向的第一电源布线电阻R1v产生的电压下降、以及由水平方向的第二电源布线电阻R2h和垂直方向的第二电源布线电阻R2v产生的电压上升,并将该电压下降和电压上升的程度反馈到可变电压源180,能够减少多余的电压,削减功耗。
进而,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700与从同一监视用发光像素检测施加于发光像素的高电位侧电位和低电位侧电位的情况相比,在高电位侧电源线的布线电阻分布和低电位侧电源线的布线电阻分布不同的显示方式中,能够更有效地削减功耗。
另外,通过削减功耗,能够抑制有机EL元件121的发热,因此能够防止有机EL元件121的劣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机EL显示单元510中的监视用布线的布局也能应用实施方式1及其第一~第五变形例中已说明的布线布局。
根据上述布线布局,能够不对以往的矩阵状的发光像配置加以变更而配置用于检测发光像素的电位的监视用布线。
因此,像素间距不会由于监视用布线而改变,配置有监视用布线的部分的发光像素的边界部不会成为线缺陷而被视觉识别到,因此能够实现在维持显示品质的同时功耗降低效果优异的显示装置。
(实施方式9)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与实施方式8涉及的显示装置700大致相同,但不同点在于,不具备电位差检测电路170,具备用于计算检测点MA与检测点MB之间的电位差的像素间电位差计算电路,计算出的像素间电位差被输入到可变电压源。另外,不同点在于,信号处理电路使输出到可变电压源的电压为所需电压VTFT+VEL。由此,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能够按照电压下降量实时地调整可变电压源的输出电压Vout,因此与实施方式7相比,能够防止像素辉度的暂时性的下降。
图3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38所示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800与图36所示的实施方式8涉及的显示装置700相比,不同点在于,不具备电位差检测电路170,具备用于计算检测点MA与检测点MB之间的电位差的像素间电位差计算电路171,具备信号处理电路260来取代信号处理电路160,具备可变电压源280来取代可变电压源180。以下,省略与实施方式8的相同点的说明,仅说明不同点。
信号处理电路260根据从峰信号检测电路150输出的峰信号来决定输出到可变电压源280的第二基准电压Vref2的电压。具体来说,信号处理电路260使用所需电压换算表来决定有机EL元件121所需的电压VEL与驱动晶体管125所需的电压VTFT的合计VTFT+VEL。然后,将所决定的VTFT+VEL作为第二基准电压Vref2的电压。
这样,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800的信号处理电路260向可变电压源280输出的第二基准电压Vref2与实施方式8涉及的显示装置700的信号处理电路160向可变电压源180输出的第一基准电压Vref1不同,是仅与图像数据对应地决定的电压。也即是,第二基准电压Vref2不依赖于可变电压源280的输出电压Vout与上述像素间电位差之间的电位差ΔV。
像素间电位差计算电路171经由监视用布线190A测定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A的高电位侧电位,另外,经由监视用布线190B测定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B的低电位侧电位。然后,计算所测定的检测点MA的电位与检测点MB的电位之间的电位差即像素间电位差。
可变电压源280从像素间电位差计算电路171输入上述像素间电位差。然后,按照所输入的像素间电位差和从信号处理电路260输出的第二基准电压Vref2来调整输出电压Vout。
监视用布线190A是一端连接于检测点MA、另一端连接于像素间电位差计算电路171、沿着有机EL显示单元510的矩阵的行方向或列方向而配置的用于将检测点MA的电位传输到像素间电位差计算电路171的高电位侧检测线。
监视用布线190B是一端连接于检测点MB、另一端连接于像素间电位差计算电路171、沿着有机EL显示单元510的矩阵的行方向或列方向而配置的用于将检测点MB的电位传输到像素间电位差计算电路171的低电位侧检测线。
图39是表示实施方式9涉及的可变电压源280的具体结构的一例的框图。在图39中还示出了连接于可变电压源的有机EL显示单元510和信号处理电路260。
图39所示的可变电压源280与图20所示的可变电压源180的结构大致相同,但不同点在于,具备用于对从像素间电位差计算电路171输出的像素间电位差和第二基准电压Vref2进行比较的比较电路281来取代比较电路181。
在此,当将可变电压源280的输出电位设为Vout,将从可变电压源280的输出端子184到检测点MA和MB的电压下降量设为ΔV时,检测点MA和MB的像素间电位差为Vout-ΔV。也即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比较电路281比较Vref2和Vout-ΔV。如上所述,由于Vref2=VTFT+VEL,所以可以说是比较电路281比较VTFT+VEL和Vout-ΔV。
另一方面,在实施方式8中,比较电路181比较Vref1和Vout。如上所述,由于Vref1=VTFT+VEL+ΔV,所以在实施方式8中,可以说是比较电路181比较VTFT+VEL+ΔV和Vout。
因此,比较电路281和比较电路181的比较对象不同,但比较结果相同。也即是,在实施方式8和实施方式9中,当从可变电压源280的输出端子184到检测点MA和MB的电压下降量相等时,比较电路181向PWM电路输出的电压与比较电路281向PWM电路输出的电压相同。其结果,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压Vout与可变电压源280的输出电压Vout相等。另外,在实施方式9中,电位差ΔV和输出电压Vout也为递增函数的关系。
如以上这样构成的显示装置800与实施方式8涉及的显示装置700相比,能够按照输出端子184与检测点MA和MB之间的电位差ΔV实时地调整输出电压Vout。其原因是,在实施方式8涉及的显示装置700中,从信号处理电路160仅在各帧期间的最初进行了该帧中的第一基准电压Vref1的变更。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200中,通过不经由信号处理电路260而向可变电压源280的比较电路181直接输入依赖于ΔV的电压、也即是Vout-ΔV,能够不依赖于信号处理电路260的控制地调整Vout。
因此,可变电压源280按照电位差ΔV的增大而实时地使Vout上升。
由此,消除作为显示为亮的区域的发光像素111的、有机EL显示单元510的中心部的发光像素111的电源电压的不足。也即是,消除像素辉度的下降。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800中,信号处理电路260、可变电压源280的误差放大器186、PWM电路182以及驱动电路183检测由输出检测单元185测定出的来自像素间电位差计算电路171的像素间电位差与预定的电位之间的电位差,按照检测到的电位差来调整开关元件SW。由此,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800与实施方式8涉及的显示装置700相比,能够按照电压下降量实时地调整可变电压源280的输出电压Vout,因此与实施方式8相比,能够防止像素辉度的暂时性的下降。
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机EL显示单元510是本发明的显示单元,像素间电位差计算电路171和输出检测单元185是本发明的电压检测单元,在图39中用单点划线包围的信号处理电路260、可变电压源280的误差放大器186、PWM电路182以及驱动电路183是本发明的电压调整单元,在图39中用双点划线包围的开关元件SW、二极管D、电感器L以及电容器C是本发明的电源供给单元。
在实施方式1~9中,根据施加于发光像素的电压与从可变电压源输出的电压之间的电位差而调整了来自可变电压源的输出电压。在该情况下,从可变电压源到发光像素的电流路径包含了显示区域外的布线路径和配置有发光像素的显示区域内的布线路径。也即是,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9中,通过检测施加于发光像素的电压与从可变电压源输出的电压之间的电位差,按照显示区域内和显示区域外这双方的电压下降量来调整了来自可变电压源的输出电压。相对于此,通过检测施加于发光像素的电压与显示区域外的布线路径上的电压之间的电位差,能够按照仅是显示区域内的电压下降量来调整来自可变电压源的输出电压。以下,例示实施方式6~9涉及的显示装置,使用图40A和图40B对此进行说明。
图40A是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的显示面板的结构概略图。另外,图40B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的显示面板的外周附近的结构的立体图。在图40A中,在呈矩阵状配置有多个发光像素111的显示面板的外周部配置有写入扫描驱动电路和数据线驱动电路等的驱动器、高电位侧电源线、低电位侧电源线、以及作为与外部设备进行电连接的接口的柔性垫片(flexiblepad)。可变电压源经由高电位侧电源线和柔性垫片、以及低电位侧电源线和柔性垫片而与显示面板连接。如图40B所示,显示区域外也存在电阻成分,该电阻成分是由上述柔性垫片、高电位侧电源线以及低电位侧电源线产生的。
在前述的实施方式6和7中,例如检测发光像素MA的电压与高电位侧可变电压源的输出点ZA的电压之间的电位差,但也可以是以调整与仅是显示区域内的电压下降量相应的来自可变电压源的输出电压为目的而检测发光像素MA的电压与显示面板和高电位侧电源线的连接点YA的电压之间的电位差。由此,能够按照仅是显示区域内的电压下降来调整可变电压源的输出电压。另外,对于低电位侧,也可以检测发光像素MB的电压与显示面板和低电位侧电源线的连接点YB的电压之间的电位差。
另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8和9中,检测检测点MA的电位和检测点MB的电位的像素间电位差、以及可变电压源的高电位侧输出点ZA的电压和低电位侧输出点ZB之间的电源电位差,根据该像素间电位差与该电源电位差之间的电位差ΔV来调整可变电压源的输出电压。相对于此,也可以以调整与仅是显示区域内的电压下降量相应的来自可变电压源的输出电压为目的,检测检测点MA和MB的像素间电位差与电流路径上电位差之间的电位差,所示电流路径上电位差是显示面板与高电位侧电源线的连接点YA及低电位侧电源线的连接点YB之间的电位差。由此,能够按照仅是显示区域内的电压下降量来调整可变电压源的输出电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机EL显示单元510中的监视用布线的布局也能应用实施方式1及其第一~第五变形例中已说明的布线布局。
根据上述布线布局,能够不对以往的矩阵状的发光像配置加以变更而配置用于检测发光像素的电位的监视用布线。
因此,像素间距不会由于监视用布线而改变,配置有监视用布线的部分的发光像素的边界部不会成为线缺陷而被视觉识别到,因此能够实现在维持显示品质的同时功耗降低效果优异的显示装置。
(实施方式10)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如下的显示装置:通过监视多个发光像素的高电位侧电位,将根据所监视的多个高电位侧电位所确定的高电位侧电位与低电位侧电位之间的电位差调整为预定的电位差。
以下,使用附图来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
图4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0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图41所示的显示装置900包括有机EL显示单元910、数据线驱动电路120、写入扫描驱动电路130、控制电路140、峰信号检测电路150、信号处理电路160、电位差检测电路170、可变电压源180、监视用布线191A、191B、192A及193A以及电位比较电路370。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900与实施方式8涉及的显示装置700相比,不同点在于,具备用于检测发光像素的高电位侧电位的多条监视用布线和电位比较电路370。以下,省略与实施方式8的相同点的说明,仅说明不同点。
有机EL显示单元910与有机EL显示单元510大致相同,但与有机EL显示单元510相比,不同点在于,配置有用于分别测定检测点M1A、M2、M3的高电位侧电位的监视用布线191A~193A、和用于测定检测点M1B的低电位侧电位的监视用布线191B。检测点M1A和M1B是例如同一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1中的高电位侧和低电位侧的电位测定点。
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1~111M3按照第一电源布线112的布线方法和第二电源布线113的布线方法、第一电源布线电阻R1h及R1v和第二电源布线电阻R2h及R2v的值来决定其最佳位置。
监视用布线191A、191B、192A以及193A是沿着有机EL显示单元510的矩阵的行方向或列方向而配置的检测线,分别与对应的检测点M1A、M1B、M2、M3和电位比较电路370连接,用于将对应的检测点的电位传输到电位比较电路370。
电位比较电路370经由监视用布线191A、191B、192A及193A测定对应的上述检测点的电位。换言之,测定施加于多个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1~111M3的高电位侧电位和施加于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1的低电位侧电位。进一步,选择所测定的检测点M1A、M2、M3的高电位侧电位中最小的电位,将所选择的电位输出到电位差检测电路170。在所测定的低电位侧电位存在多个的情况下,选择这些电位中最大的电位,并将所选择的电位输出到电位差检测电路170。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测定的低电位侧电位是1个,所以将该电位直接输出到电位差检测电路170。
电位差检测电路170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本发明的电压检测单元,从电位比较电路370输入所测定的检测点M1A、M2、M3的高电位侧电位中最小的电位以及检测点M1B的低电位侧电位。然后,电位差检测电路170计算所测定的检测点M1A、M2、M3的高电位侧电位中最小的电位与检测点M1B的低电位侧电位之间的像素间电位差。进而,电位差检测电路170测定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压,并测定该输出电压与计算出的像素间电位差之间的电位差ΔV。然后,将所测定的电位差ΔV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160。
信号处理电路160根据上述电位差ΔV来调整可变电压源180。其结果,可变电压源180向有机EL显示单元910供给使得在多个监视用发光像素111M1~111M3的任意一个中都不产生辉度下降的输出电压Vout。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900中,通过电位比较电路370分别对有机EL显示单元910内的多个发光像素111测定所施加的高电位侧电位,并选择所测定的多个高电位侧电位中最小的电位。另外,通过电位比较电路370分别对有机EL显示单元910内的多个发光像素111测定所施加的低电位侧电位,并选择所测定的多个低电位侧电位中最大的电位。然后,电位差检测电路170检测由电位比较电路370选择出的高电位侧的最小的电位和低电位侧的最大的电位之间的像素间电位差、与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压Vout之间的电位差ΔV。然后,通过信号处理电路160按照上述电位差ΔV来调整可变电压源180。
由此,能够更恰当地调整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压Vout。因此,即使在使有机EL显示单元大型化了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削减功耗。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900中,可变电压源180是本发明的电源供给单元,有机EL显示单元910是本发明的显示单元,电位比较电路370的一部分是本发明的电压检测单元,电位比较电路370的另一部分、电位差检测电路170以及信号处理电路160是本发明的电压调整单元。
另外,在显示装置900中分别设置有电位比较电路370和电位差检测电路170,但也可以具备用于对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压Vout和检测点M1A、M2、M3各自的电位进行比较的比较电路来取代电位比较电路370和电位差检测电路170。
接着,说明由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900获得的效果。
图4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0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电位分布和检测点配置的图。在图42的左图中示出了施加15V作为高电位侧电源输出、另外在低电位侧施加作为接地电位的0V的情况下的电位分布。由于假定为第一电源布线电阻R1h和第一电源布线电阻R1v之比是1:10,所以高电位侧的电位分布在显示面板的垂直方向上为剧烈的电位变化。另一方面,虽然假定为第二电源布线电阻R2h与第二电源布线电阻R2v之比是10:1,但低电位侧的电位分布在整个显示面板上为较小的电位变化。也即是,低电位侧的电位分布具有在面内大致均匀的倾向。另外,假设使发光像素进行饱和工作所需的电压是10V。
在这样的倾向下,考虑:例如通过检测仅是配置在显示面板的中央的发光像素A0的高电位侧与低电位侧的电位差来调整可变电压源的输出电压的情况。
在图42的左图中,高电位侧与低电位侧的电位差最小的部位为靠近显示面板的上下端的位置,在这些位置中,该电位差大致为10.5V(12V-1.5V)。因此,原本能削减的电压是0.5V(10.5V-所需电压10V)。
但是,在仅为检测点位于显示面板的中心点的发光像素A0的情况下,测定的像素间电位差被检测为12.5V(14V-1.5V),其结果,会导致误检测为能削减的电压是2.5V(12.5V-所需电压10V)。
为了防止上述误检测,当将检测高电位侧电位的发光像素设为图42的右图所表示的发光像素A0~A2这三个位置、将检测低电位侧电位的发光像素设为发光像素A0这1个位置、并对这些共计4个位置配置检测点时,则可获知最小的像素间电位差,因此能够防止误检测。
另外,在利用以往的方法实施上述的没有误检测的准确的削减电压的检测的情况下,必须在相同的发光像素检测高电位侧电位和低电位侧电位,因此,需要针对发光像素A0~A2分别测定高电位侧电位和低电位侧电位,需要进行共计6个点的测定。
相对于此,在本发明实施方式10涉及的显示装置900中,检测高电位侧电位的多个发光像素中的一个发光像素和检测低电位侧电位的发光像素是不同的发光像素,因此理想上具有仅设置4个位置的检测点即可的优点。
因此,通过在高电位侧和低电位侧监视不同的发光像素的电位,能够避免由误检测引起的必要以上的电源电压的降低,能够以较少的检测点提高省电控制的精度。
在图42中,作为高电位侧电位测定点,图示了3个检测点,但该检测点是多个即可,只要按照电源布线的布线方法、布线电阻值来决定最佳位置以及个数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机EL显示单元910中的监视用布线的布局也能应用实施方式1及其第一~第五变形例中已说明的布线布局。
根据上述布线布局,能够不对以往的矩阵状的发光像配置加以变更而配置用于检测发光像素的电位的监视用布线。
因此,像素间距不会由于监视用布线而改变,配置有监视用布线的部分的发光像素的边界部不会成为线缺陷而被视觉识别到,因此能够实现在维持显示品质的同时功耗降低效果优异的显示装置。
另外,监视用布线191A~193A优选被配置成相邻的监视用布线彼此之间的间隔相互相同。由此,配置成监视用布线的间隔相等,因此能够使有机EL显示单元910的布线布局具有周期性,提高制造效率。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但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超出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对实施方式1~10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想到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变形例、内置有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的各种设备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例如,也可以补偿有机EL显示单元内配置有监视用布线的发光像素的发光辉度的下降。
图43是表示与图像数据的色阶对应的通常的发光像素的发光辉度和具有监视用布线的发光像素的发光辉度的曲线图。通常的发光像素是有机EL显示单元的发光像素中配置有监视用布线的发光像素以外的发光像素。
从图43中可以明确,在图像数据的色阶相同的情况下,具有监视用布线的发光像素的辉度比通常的发光像素的辉度低。其原因是,由于设置有监视用布线,发光像素的保持电容126的电容值会减少。因此,即使输入使得以相同的辉度使有机EL显示单元的整个面均匀地发光的图像数据,实际上显示于有机EL显示单元的图像也会成为如具有监视用布线的发光像素的辉度比其他发光像素的辉度低的图像。也即是,会产生线缺陷。图44是示意表示产生了线缺陷的图像的图。
为了防止线缺陷,显示装置也可以修正从数据线驱动电路120向有机EL显示单元供给的信号电压。具体来说,由于具有监视用布线的发光像素的位置在设计时就已经知道了,所以只要将提供给该位置的像素的信号电压预先设定成提高与辉度下降相应的量即可。由此,能够防止由设置监视用布线而产生的线缺陷。
另外,信号处理电路为具有表示与各颜色的色阶对应的VTFT+VEL的所需电压的所需电压换算表,但也可以具有驱动晶体管125的电流-电压特性和有机EL元件121的电流-电压特性来取代所需电压换算表,使用两个电流-电压特性来决定VTFT+VEL。
图45是一并表示驱动晶体管的电流-电压特性和有机EL元件的电流-电压特性的曲线图。横轴将相对于驱动晶体管的源极电位下降的方向作为正方向。
在图45中示出与两个不同的色阶对应的驱动晶体管的电流-电压特性和有机EL元件的电流-电压特性,用Vsig1表示与低色阶对应的驱动晶体管的电流-电压特性,用Vsig2表示与高色阶对应的驱动晶体管的电流-电压特性。
为了消除由驱动晶体管的漏极-源极电压的变动所引起的显示不良的影响,需要使驱动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域。另一方面,有机EL元件的发光辉度根据驱动电流来决定。因此,为了与图像数据的色阶对应地使有机EL元件准确地发光,从驱动晶体管的源极与有机EL元件的阴极之间的电压减去与有机EL元件的驱动电流对应的有机EL元件的驱动电压(VEL),使减去而得到的剩余电压为能够使驱动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域的电压即可。另外,为了降低功耗,优选驱动晶体管的驱动电压(VTFT)较低。
因此,在图45中,根据在表示驱动晶体管的线性区域和饱和区域的边界的线上经过驱动晶体管的电流-电压特性与有机EL元件的电流-电压特性交叉的点的特性而求出的VTFT+VEL能够与图像数据的色阶对应而使有机EL元件准确地发光,且能够实现功耗最低。
这样,也可以使用图45所示的曲线图对与各颜色的色阶对应的VTFT+VEL的所需电压进行换算。
由此,能够进一步削减功耗。
另外,在实施方式2、4~8及10中,信号处理电路也可以不按每帧改变第一基准电压Vref1而按多个帧(例如3帧)改变第一基准电压Vref1。
由此,由于第一基准电压Vref1的电位变动,所以能够降低由可变电压源180产生的功耗。
另外,信号处理电路也可以在多帧测定从电位差检测电路或电位比较电路输出的电位差,并将测定出的电位差平均化,按照平均化后的电位差来调整可变电压源。具体来说,在图21所示的流程图中,也可以在多帧执行检测点的电位的检测处理(步骤S14)和电位差的检测处理(步骤S15),在电压裕量的决定处理(步骤S16)中将通过电位差的检测处理(步骤S15)检测到的多帧的电位差平均化,并与平均化后的电位差对应地决定电压裕量。
另外,信号处理电路也可以考虑有机EL元件121的历时劣化裕量(容限)来决定第一基准电压Vref1和第二基准电压Vref2。例如,当将有机EL元件121的历时劣化裕量设为Vad时,信号处理电路160也可以使第一基准电压Vref1的电压为VTFT+VEL+Vdrop+Vad,信号处理电路260也可以使第二基准电压Vref2的电压为VTFT+VEL+Vad。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开关晶体管124和驱动晶体管125记载为P型晶体管,但也可以用N型晶体管构成这些晶体管。
另外,开关晶体管124和驱动晶体管125设为了TFT,但也可以是除此之外的场效应晶体管。
另外,包含在上述实施方式1~10涉及的显示装置中的处理单元典型地作为集成电路即LSI来实现。此外,也可以将包含在上述显示装置中的处理单元的一部分集成在与有机EL显示单元相同的基板上。另外,也可以用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进行实现。另外,也可以利用能在LSI制造后进行编程的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能重构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或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
另外,也可以通过CPU等的处理器执行程序来实现包含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0涉及的显示装置中的数据线驱动电路、写入扫描驱动电路、控制电路、峰信号检测电路、信号处理电路以及电位差检测电路的功能的一部分。另外,本发明也可以作为包含通过显示装置具备的各处理单元实现的特征性的步骤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来加以实现。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以实施方式1~10涉及的显示装置是有源矩阵型有机EL显示装置的情况为例进行了叙述,但既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有源矩阵型以外的有机EL显示装置,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采用电流驱动型的发光元件的有机EL显示装置以外的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装置。
另外,例如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能内置在如图46所示的薄型平板TV中。通过内置本发明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能够实现可进行反映了图像信号的高精度的图像显示的薄型平板TV。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特别是对有源型有机EL平板显示器是有用的。

Claims (12)

1.一种显示装置,具备:
电源供给单元,其输出高电位侧输出电位和低电位侧输出电位的至少一方;
显示单元,其呈矩阵状配置有多个发光像素,从所述电源供给单元接受电源供给;
检测线,其一端与所述显示单元内的至少一个发光像素连接,沿着呈矩阵状配置的所述多个发光像素的行方向或列方向而配置,用于传输施加于所述发光像素的高电位侧电位或低电位侧电位;以及
电压调整单元,其与所述检测线的另一端连接,用于调整从所述电源供给单元输出的所述高电位侧输出电位和所述低电位侧输出电位的至少一方,以使得所述高电位侧电位与基准电位之间的电位差、所述低电位侧电位与基准电位之间的电位差、以及所述高电位侧电位与所述低电位侧电位之间的电位差中的任意一方成为预定的电位差,
所述多个发光像素分别具备:
具有源电极和漏电极的驱动元件;和
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发光元件,
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及漏电极的一方连接,向所述源电极及所述漏电极的另一方和所述第二电极的一方施加所述高电位侧电位,向所述源电极及所述漏电极的另一方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另一方施加所述低电位侧电位,
所述显示装置还具备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
所述第一电源线将在所述行方向和所述列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相互相邻的发光像素所具有的所述驱动元件的所述源电极及所述漏电极的另一方彼此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源线将在所述行方向和所述列方向上相互相邻的发光像素所具有的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二电极彼此电连接,
所述多个发光像素经由所述第一电源线和所述第二电源线接受来自所述电源供给单元的电源供给,
所述检测线与所述第一电源线形成于同一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
还具备多条控制线,所述多条控制线与所述检测线形成于同一层,沿着所述行方向和所述列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而配置,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像素,
所述检测线和与该检测线相邻的所述控制线之间的间隔被配置成与相邻的所述控制线彼此的间隔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
所述检测线是通过与所述控制线相同的工序形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
在形成有所述第一电源线的层和形成有所述第二电源线的层之间形成有绝缘层,
所述检测线的一端经由形成于所述绝缘层的接触部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
5.一种显示装置,具备:
电源供给单元,其输出高电位侧输出电位和低电位侧输出电位的至少一方;
显示单元,其呈矩阵状配置有多个发光像素,从所述电源供给单元接受电源供给;
检测线,其一端与所述显示单元内的至少一个发光像素连接,沿着呈矩阵状配置的所述多个发光像素的行方向或列方向而配置,用于传输施加于所述发光像素的高电位侧电位或低电位侧电位;以及
电压调整单元,其与所述检测线的另一端连接,用于调整从所述电源供给单元输出的所述高电位侧输出电位和所述低电位侧输出电位的至少一方,以使得所述高电位侧电位与基准电位之间的电位差、所述低电位侧电位与基准电位之间的电位差、以及所述高电位侧电位与所述低电位侧电位之间的电位差中的任意一方成为预定的电位差,
所述多个发光像素分别具备:
具有源电极和漏电极的驱动元件;和
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发光元件,
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及漏电极的一方连接,向所述源电极及所述漏电极的另一方和所述第二电极的一方施加所述高电位侧电位,向所述源电极及所述漏电极的另一方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另一方施加所述低电位侧电位,
所述显示装置还具备第一电源线、第二电源线以及多条辅助电极线,
所述第一电源线将在所述行方向和所述列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相互相邻的发光像素所具有的所述驱动元件的所述源电极及所述漏电极的另一方彼此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源线将在所述行方向和所述列方向上相互相邻的发光像素所具有的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二电极彼此电连接,
所述多条辅助电极线与所述第二电源线电连接,沿着所述行方向或所述列方向而配置,
所述多个发光像素经由所述第一电源线和所述第二电源线接受来自所述电源供给单元的电源供给,
所述检测线与所述辅助电极线形成于同一层,在所述检测线与所述第一电源线之间形成有绝缘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
所述检测线与所述第一电极形成于同一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
所述检测线和与该检测线相邻的所述辅助电极线之间的间隔被配置成与相邻的所述辅助电极线彼此之间的间隔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
所述检测线是通过与所述辅助电极线相同的工序形成的。
9.一种显示装置,具备:
电源供给单元,其输出高电位侧输出电位和低电位侧输出电位的至少一方;
显示单元,其呈矩阵状配置有多个发光像素,从所述电源供给单元接受电源供给;
检测线,其一端与所述显示单元内的至少一个发光像素连接,沿着呈矩阵状配置的所述多个发光像素的行方向或列方向而配置,用于传输施加于所述发光像素的高电位侧电位或低电位侧电位;以及
电压调整单元,其与所述检测线的另一端连接,用于调整从所述电源供给单元输出的所述高电位侧输出电位和所述低电位侧输出电位的至少一方,以使得所述高电位侧电位与基准电位之间的电位差、所述低电位侧电位与基准电位之间的电位差、以及所述高电位侧电位与所述低电位侧电位之间的电位差中的任意一方成为预定的电位差,
所述多个发光像素分别具备:
具有源电极和漏电极的驱动元件;和
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发光元件,
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及漏电极的一方连接,向所述源电极及所述漏电极的另一方和所述第二电极的一方施加所述高电位侧电位,向所述源电极及所述漏电极的另一方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另一方施加所述低电位侧电位,
所述显示装置还具备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
所述第一电源线将在所述行方向和所述列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相互相邻的发光像素所具有的所述驱动元件的所述源电极及所述漏电极的另一方彼此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源线将在所述行方向和所述列方向上相互相邻的发光像素所具有的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二电极彼此电连接,
所述多个发光像素经由所述第一电源线和所述第二电源线接受来自所述电源供给单元的电源供给,
所述检测线形成于与形成有所述发光元件、所述第一电源线以及所述第二电源线的层不同的预定的层,在该预定的层中,所述检测线的布线面积比检测线以外的电布线的布线面积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5或者9所述的显示装置,
所述发光元件是有机EL元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5或者9所述的显示装置,
所述显示装置具备多条所述检测线,
所述多条检测线包括用于分别对施加于3个以上的所述发光像素的高电位侧电位进行传输的3条以上的高电位检测线、和用于分别对施加于3个以上的所述发光像素的低电位侧电位进行传输的3条以上的低电位检测线的至少一方,
所述高电位检测线和所述低电位检测线的至少一方被配置成相邻的检测线彼此的间隔相互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5或者9所述的显示装置,
所述检测线被配置成所述显示单元内的至少一个发光像素与在所述显示单元的周缘部配置的供电部之间的距离成为最短。
CN201180032663.6A 2011-07-12 2011-07-12 显示装置 Active CN1030388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03979 WO2013008271A1 (ja) 2011-07-12 2011-07-12 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8809A CN103038809A (zh) 2013-04-10
CN103038809B true CN103038809B (zh) 2016-01-06

Family

ID=47505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2663.6A Active CN103038809B (zh) 2011-07-12 2011-07-12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105231B2 (zh)
EP (1) EP2733691B1 (zh)
JP (1) JP5738888B2 (zh)
KR (1) KR101836543B1 (zh)
CN (1) CN103038809B (zh)
WO (1) WO20130082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01991A1 (ja) * 2010-07-02 2012-01-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02971779B (zh) 2011-06-16 2016-01-27 株式会社日本有机雷特显示器 显示装置
CN103229225B (zh) 2011-10-05 2016-06-01 株式会社日本有机雷特显示器 显示装置
KR102074719B1 (ko) * 2013-10-08 2020-02-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171466B1 (ko) * 2014-06-27 2020-11-0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KR102370379B1 (ko) * 2014-08-13 2022-03-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231774B1 (ko) 2014-09-24 2021-03-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원 전압의 변동을 보상하는 표시 장치
KR20170009477A (ko) * 2015-07-17 2017-01-25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구동신호 제어회로 및 구동장치
JP6568755B2 (ja) * 2015-09-11 2019-08-2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KR102456607B1 (ko) * 2015-12-11 2022-10-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영상 표시 방법 및 영상 표시 장치
US10043855B1 (en) * 2017-05-31 2018-08-07 National Technology & Engineering Solutions Of Sandia, Llc Compensating for parasitic voltage drops in circuit arrays
US20190088231A1 (en) * 2017-09-15 2019-03-21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Display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20190088201A1 (en) * 2017-09-15 2019-03-21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Display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KR102379191B1 (ko) * 2017-09-25 2022-03-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JP6894601B2 (ja) * 2017-10-17 2021-06-30 株式会社Joled 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KR102365205B1 (ko) * 2017-10-18 2022-02-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감마 기준 전압 설정 방법
CN108648690B (zh) * 2018-04-26 2020-04-17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370432A (zh) * 2018-12-26 2020-07-0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CN110136671B (zh) * 2019-05-27 2024-03-12 深圳市雪貂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lvds接口lcd自适应应用装置
JP2021076828A (ja) * 2019-11-12 2021-05-20 株式会社Joled 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CN111028754A (zh) 2019-12-06 2020-04-17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3823219B (zh) 2020-06-19 2022-06-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改善显示屏的显示效果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KR20220060045A (ko) 2020-11-02 2022-05-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구동하는 방법
JP2022149555A (ja) * 2021-03-25 2022-10-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モジュール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KR20230033142A (ko) * 2021-08-30 2023-03-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40871A1 (fr) * 1997-03-12 1998-09-1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ircuit pixel, afficheur, et equipement electronique a dispositif photoemetteur commande par courant
JP2006065148A (ja) * 2004-08-30 2006-03-09 Sony Corp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2006251602A (ja) * 2005-03-14 2006-09-21 Seiko Epson Corp 駆動回路、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1295464A (zh) * 2007-04-24 2008-10-29 三星Sdi株式会社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1515435A (zh) * 2008-02-19 2009-08-2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05283B2 (ja) 1998-05-01 2002-07-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前記装置の制御方法
TW554637B (en) * 2000-05-12 2003-09-2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Display device and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3995504B2 (ja) 2002-03-22 2007-10-2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3687648B2 (ja) 2002-12-05 2005-08-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源供給方法及び電源回路
JP2004246250A (ja) 2003-02-17 2004-09-02 Toshiba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WO2004100118A1 (ja) 2003-05-07 2004-11-18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El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US8194006B2 (en) * 2004-08-23 2012-06-0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driving method of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monitoring elements
US7570242B2 (en) 2004-10-08 2009-08-04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Data driving apparatus in a current driving type display device
JP2006220851A (ja) * 2005-02-09 2006-08-24 Tohoku Pioneer Corp 発光表示パネルの駆動装置および駆動方法
WO2007037269A1 (ja) 2005-09-27 2007-04-05 Casio Computer Co., Ltd.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JP2007121430A (ja) 2005-10-25 2007-05-17 Hitachi Displays Ltd 平板型画像表示装置
US8421718B2 (en) 2007-05-21 2013-04-16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2008299019A (ja) 2007-05-30 2008-12-11 Sony Corp カソード電位制御装置、自発光表示装置、電子機器及びカソード電位制御方法
KR100896046B1 (ko) * 2007-07-24 2009-05-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GB2453373A (en) 2007-10-05 2009-04-08 Cambridge Display Tech Ltd Voltage controlled display driver for an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JP2009198691A (ja) * 2008-02-20 2009-09-03 Eastman Kodak Co 有機el表示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294376A (ja) 2008-06-04 2009-12-17 Hitachi Displays Ltd 画像表示装置
CN101960509B (zh) 2008-07-04 2015-04-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101517207B1 (ko) 2008-11-06 2015-05-04 페어차일드코리아반도체 주식회사 제어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led 발광 장치
JP2010199501A (ja) 2009-02-27 2010-09-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Led装置と、そのled装置を用いた映像装置
KR101056281B1 (ko) 2009-08-03 2011-08-11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TWI416467B (zh) 2009-09-08 2013-11-21 Au Optronics Corp 主動式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及其像素電路與資料電流寫入方法
JP5146521B2 (ja) * 2009-12-28 2013-02-2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画素駆動装置、発光装置及びその駆動制御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KR101615393B1 (ko) 2010-01-13 2016-04-25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제이올레드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US8767812B2 (en) 2010-04-15 2014-07-01 Ikanos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requency domain realization of non-integer fractionally spaced time domain equalization
CN102971779B (zh) 2011-06-16 2016-01-27 株式会社日本有机雷特显示器 显示装置
WO2012172607A1 (ja) 2011-06-16 2012-12-2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WO2012176241A1 (ja) 2011-06-23 2012-12-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WO2013008272A1 (ja) 2011-07-12 2013-01-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40871A1 (fr) * 1997-03-12 1998-09-1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ircuit pixel, afficheur, et equipement electronique a dispositif photoemetteur commande par courant
JP2006065148A (ja) * 2004-08-30 2006-03-09 Sony Corp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2006251602A (ja) * 2005-03-14 2006-09-21 Seiko Epson Corp 駆動回路、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1295464A (zh) * 2007-04-24 2008-10-29 三星Sdi株式会社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1515435A (zh) * 2008-02-19 2009-08-2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8809A (zh) 2013-04-10
EP2733691B1 (en) 2017-09-20
KR20140045257A (ko) 2014-04-16
JPWO2013008271A1 (ja) 2015-02-23
EP2733691A4 (en) 2014-11-26
JP5738888B2 (ja) 2015-06-24
KR101836543B1 (ko) 2018-03-08
WO2013008271A1 (ja) 2013-01-17
US20130162622A1 (en) 2013-06-27
US9105231B2 (en) 2015-08-11
EP2733691A1 (en) 2014-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38809B (zh) 显示装置
CN102971779B (zh) 显示装置
CN102203845B (zh) 显示装置以及其驱动方法
CN102971780B (zh) 显示装置
CN102959610B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2959611B (zh) 显示装置
CN101261807B (zh) 显示装置
CN103021331B (zh)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3383835B (zh) 一种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2971782B (zh)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02971781B (zh) 显示装置
CN107680550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2150196B (zh) 显示面板装置以及其控制方法
US10032410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performing a sensing for an external compensation
CN10864869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782301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CN108510942B (zh) 有源矩阵显示器和用于其中的阈值电压补偿的方法
CN105453164A (zh) 显示器的亮度偏差补偿设备以及补偿方法
US11455959B2 (en) Display device
EP3163565B1 (en) Display panel,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04464614A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170316747A1 (en) Display apparatus
KR100744402B1 (ko) 데이터 구동 장치
JP2010008907A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ックス型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ANPAN ORGANIC RATE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43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430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JOLED Inc.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1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Japan Display Design and Development Contract Societ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JOLED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