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12063A - 一种制备丙二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备丙二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12063A
CN103012063A CN2011102900881A CN201110290088A CN103012063A CN 103012063 A CN103012063 A CN 103012063A CN 2011102900881 A CN2011102900881 A CN 2011102900881A CN 201110290088 A CN201110290088 A CN 201110290088A CN 103012063 A CN103012063 A CN 1030120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ts
acid
propylene oxide
solvent
metal oxy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9008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12063B (zh
Inventor
史春风
林民
朱斌
汝迎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Priority to CN20111029008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120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12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120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120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120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丙二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水解反应条件下,将环氧丙烷、水与催化剂混合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说催化剂含有多金属含氧酸和/或多金属含氧酸盐以及钛硅分子筛,该方法具有高的环氧丙烷转化率和丙二醇选择性。

Description

一种制备丙二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环氧丙烷水合制备丙二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丙二醇(PG),别名丙烯甘醇或1,2-丙二醇,是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的重要原料,其中不饱和聚酯大量用于表面涂料和增强塑料。丙二醇的粘性和吸湿性好,并且无毒,因而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工业中广泛用作吸湿剂、抗冻剂、润滑剂和溶剂。在食品工业中,丙二醇和脂肪酸反应生成丙二醇脂肪酸酯,主要用作食品乳化剂;丙二醇也是调味品和色素的优良溶剂。丙二醇在医药工业中常用作制造各类软膏、油膏的溶剂、软化剂和赋形剂等,由于其与各类香料具有较好互溶性,因而也用作化妆品的溶剂和软化剂等。丙二醇还用作烟草增湿剂、防霉剂,食品加工设备润滑油和食品标记油墨的溶剂。
现有技术中,丙二醇主要是通过丙烯衍生物的再转化来生产,通常是在180-220℃和15-25Bar条件下进行,反应的同时必须采用大量的水以抑制聚乙二醇的产生。
CN1768027A公开了一种制备丙二醇的方法,该方法经过丙烯氧化物与二氧化碳先接触生成碳酸亚丙酯的中间物。
CN1678598A公开了丙二醇的连续制备方法,包括三个步骤:一是丙烯与双氧水反应得到环氧丙烷及丙二醇,二是环氧丙烷与水反应得到丙二醇,三是分离得到丙二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工艺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环境友好的制备丙二醇的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发现,在环氧丙烷水解反应过程中引入多金属含氧酸和/或多金属含氧酸盐结合钛硅分子筛作为催化剂可以大大提高的环氧丙烷的转化率与丙二醇的选择性,并基于此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丙二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水解反应条件下,将环氧丙烷、水与催化剂混合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说催化剂含有多金属含氧酸和/或多金属含氧酸盐以及钛硅分子筛。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为绿色合成工艺,反应条件温和,过程环境友好,简单易控制,且无特殊设备要求,利于工业化生产和应用。从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比较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方法中,环氧丙烷的转化率可达到85%(实施例1),而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只使用TS-1作为催化剂的对比例2中环氧丙烷转化率仅为14%,不使用催化剂的对比例1中的环氧丙烷则基本不转化;此外,从实施例1-17的结果可以看出,说明本发明的方法催化活性高,且丙二醇选择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丙二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水解反应条件下,将环氧丙烷、水与催化剂混合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说催化剂含有多金属含氧酸和/或多金属含氧酸盐以及钛硅分子筛。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催化剂中,钛硅分子筛与多金属含氧酸和/或多金属含氧酸盐的重量比的可选范围较宽,为了获得较高的环氧丙烷转化率和丙二醇选择性,优选情况下,所述多金属含氧酸和/或多金属含氧酸盐与钛硅分子筛的重量比可以为1∶0.05-50,更优选情况下,所述多金属含氧酸和/或多金属含氧酸盐与钛硅分子筛的重量比为1∶0.1-10。需要明确的是,本发明中的多金属含氧酸和/或多金属含氧酸盐的重量是指:可能存在的多金属含氧酸和可能存在的多金属含氧酸盐的重量之和。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本发明中所述多金属含氧酸可以为常用的各种多金属含氧酸(包括还原态多金属含氧酸),所述多金属含氧酸盐可以为常用的各种多金属含氧酸盐(包括还原态多金属含氧酸盐),例如所述多金属含氧酸可以为杂多酸和/或同多酸,所述多金属含氧酸盐可以为杂多酸盐和/或同多酸盐。
所述同多酸的概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是指由相同的酸酐组成的一类酸,也可以认为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种简单含氧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酸。在过渡金属中易形成同多酸的有Mo、W、V、Cr等元素。同多酸中的氢离子被金属离子取代可生成相应的同多酸盐。
所述杂多酸的概念也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一般是指由杂原子(如P、Si、Fe、Co等)和多原子(如Mo、W、V、Nb、Ta等)按一定的结构通过氧原子配位桥联组成的一类含氧多酸。杂多酸中的氢离子被金属离子取代可生成相应的杂多酸盐。
本发明中,所述同多酸(盐)包括还原型的同多酸(盐),即同多蓝。所述杂多酸(盐)包括还原型的杂多酸(盐),即杂多蓝,杂多蓝是一大类低价态的过渡金属杂多酸(盐)的总称。杂多蓝通常由杂多酸或杂多酸盐还原得到,例如磷钼杂多酸用氯化亚锡还原得蓝色的磷钼蓝,又例如[SiW11O39]8-可还原为[SiW12O40]6-蓝色化合物,其中的钨为+5和+6价的混合价态,P3+、Fe3+和Cr3+还可取代一个钨原子的位置。其它的杂多蓝也可以通过还原其相应的酸或盐得到,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研究过程中,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当所述多金属含氧酸和/或金属含氧酸盐中的金属元素选自第IVB族、第VB族、第VIB族和第VIIB族金属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时,环氧丙烷的转化率可以进一步提高;进一步优选情况下,所述多金属含氧酸和/或金属含氧酸盐中的金属元素选自第VB族、第VIB族金属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地,所述多金属含氧酸和/或金属含氧酸盐中的金属元素为钛、锆、铪、钒、铌、钽、铬、钼、钨、锰、锝、铼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钼、钨、钒、铬、钽和铌中的一种或多种;特别优选地,所述多金属含氧酸为磷钨杂多酸、磷钼杂多酸、磷钒杂多酸、钼钒杂多酸、钼钨杂多酸、钨硅杂多酸、金属元素钼形成的同多酸、金属元素钨形成的同多酸和金属元素钒形成的同多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同多酸具体可以为H4V2O7、H6V4O13、H7V5O16、H6V10O28、H6Mo7O24、H4Mo8O26和H10Mo12O41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多金属含氧酸盐可以为与上述的多金属含氧酸对应的,氢离子被金属离子取代的盐及其还原产物,例如,所述多金属含氧酸盐可以为上述的多金属含氧酸对应的铵、碱金属、碱土金属盐中的一种或多种,如铵盐、钠盐、钾盐、钙盐、镁盐等,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此外,还包括还原型的,与所述多金属含氧酸(盐)相应的杂多蓝,如磷钨杂多蓝、磷钼杂多蓝、磷钒杂多蓝、钼钒杂多蓝、钼钨杂多蓝和钨硅杂多蓝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对所述多金属含氧酸和/或多金属含氧酸盐的结构无特殊要求,可以是各种结构的,如可以为Keggin、Dawson、Silverton、Waugh、Anderson等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本发明中所述钛硅分子筛可以为MFI结构的钛硅分子筛(如TS-1)、MEL结构的钛硅分子筛(如TS-2)、BEA结构的钛硅分子筛(如Ti-Beta)、MWW结构的钛硅分子筛(如Ti-MCM-22)、二维六方结构的钛硅分子筛(如Ti-MCM-41、Ti-SBA-15)、MOR结构的钛硅分子筛(如Ti-MOR)、TUN结构的钛硅分子筛(如Ti-TUN)和其他结构的钛硅分子筛(如Ti-ZSM-48)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情况下,所述钛硅分子筛为MFI结构的钛硅分子筛、MEL结构的钛硅分子筛和BEA结构的钛硅分子筛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MFI结构的钛硅分子筛。更优选地,所述钛硅分子筛为空心结构晶粒的MFI结构钛硅分子筛,该空心结构的空腔部分的径向长度为5-300纳米,且所述钛硅分子筛在25℃、P/P0=0.10、吸附时间为1小时的条件下测得的苯吸附量为至少70毫克/克,该钛硅分子筛的低温氮吸附的吸附等温线和脱附等温线之间存在滞后环。
在本发明中,所述钛硅分子筛可以通过商购得到,也可以制备得到,制备所述钛硅分子筛的方法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如文献(Zeolites,1992,Vol.12第943-950页)中所描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并且为了使反应体系均一,所述接触一般在溶剂中进行,且所述溶剂的用量可以在很宽泛的范围内变化,优选地,所述环氧丙烷与溶剂的重量比为1∶0.1-100,优选为1∶0.5-50,进一步优选为1∶0.6-40。
溶剂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使反应液呈均相。在这个基本前提下,溶剂自身的空间位阻不能太大,这样才能够保证反应高效的进行,而在溶剂的选择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一般可以根据上述原则进行选择。但也不能局限于上述要求,具体的选择还需依据具体的反应体系进行。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在本反应体系内,在满足前述要求的溶剂中,均能够实现本发明,但是环氧丙烷的转化率仍然受限。本发明的发明人进一步发现,以酮、酸和腈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溶剂时反应效果较好,进一步优选为C3-C8的酮、C1-C3的酸、和C2-C8的腈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C3-C8的酮可以为丙酮和丁酮等有机酮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C1-C3的酸可以为甲酸、乙酸、丙酸等有机酸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C2-C8的腈可以为乙腈、丙腈、丙烯腈和苯乙腈等腈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所述溶剂为乙酸、乙腈和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另外,由于环氧丙烷与水部分混溶,在20℃时环氧丙烷在水中溶解度即达40.5%(重量)。所以,水可以既是反应原料,又可以作为本发明方法的溶剂。
本发明对所述水解反应的条件无特殊要求,可以为常规的以钛硅分子筛作为催化剂的体系的反应条件,接触的温度可以为10-160℃,优选为20-120℃,进一步优选为30-90℃;压力可以为0.1-2MPa,优选为0.1-1.5MPa,进一步优选为0.1-1.5MPa;时间可以为0.1-10h,优选为0.5-5h,进一步优选为1-3h。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其中较好的实施方式为在温度为30-80℃和压力为0.1-1.5MPa的条件下,将环氧丙烷、水、溶剂和催化剂混合接触反应,其中环氧丙烷与水的摩尔比为1∶(0.2-5),环氧丙烷和催化剂的质量比为(0.1-50)∶1,溶剂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20-500)∶1,催化剂中钛硅分子筛与多金属含氧酸或其盐的重量比0.1-10∶1。
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意外的是在反应体系中引入少量过氧化氢时,环氧丙烷转化率和目的产物丙二醇的选择性会进一步提高,引入过氧化氢的量满足过氧化氢与环氧丙烷的摩尔比为(0.0001-0.1)∶1。
所述过氧化氢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以各种形式存在的过氧化氢。从进一步提高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安全性的角度出发,优选使用以水溶液形式存在的过氧化氢。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所述过氧化氢以水溶液形式提供时,所述过氧化氢水溶液的浓度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浓度,例如:20-80重量%。浓度满足上述要求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可以采用常规方法配制,也可以商购得到,例如:可以为能够商购得到的30重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50重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或70重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其浓度为30重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内容。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如无特殊说明,反应是在通用型高压反应釜中进行的,所用到的试剂均为市售的化学纯试剂。所用的钛硅分子筛(TS-1)催化剂是按文献(Zeolites,1992,Vol.12第943-950页)中所描述的方法制备,氧化钛含量为2.5重量%。
实施例中所用的空心钛硅分子筛HTS系中国专利CN1301599A所述钛硅分子筛的工业产品(湖南建长石化股份公司制造,经X-射线衍射分析为MFI结构的钛硅分子筛,该分子筛的低温氮吸附的吸附等温线和脱附等温线之间存在滞后环,晶粒为空心晶粒且空腔部分的径向长度为15-180纳米;该分子筛样品在25℃,P/P0=0.10,吸附时间1小时的条件下测得的苯吸附量为78毫克/克),氧化钛含量为2.5重量%。
本发明所用的多金属含氧酸和多金属含氧酸盐均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本发明中采用气相色谱进行体系中各组成的分析,通过校正归一法进行定量,均可参照现有技术进行,在此基础上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和产物的选择性等评价指标。
在对比例和实施例中:
Figure BSA00000582771800061
Figure BSA00000582771800062
对比例1
将环氧丙烷、水和溶剂丙酮按照环氧丙烷与水的摩尔比为1∶2,环氧丙烷与溶剂丙酮的重量比为1∶5,在温度为60℃压力为0.5MPa下进行反应。
反应2小时后,环氧丙烷的转化率为0.6%;丙二醇选择性为11%。
对比例2
将环氧丙烷、水、溶剂丙酮和TS-1按照环氧丙烷与水的摩尔比为1∶2,溶剂丙酮与TS-1质量比为20∶1,环氧丙烷与TS-1的质量比为20∶1,在温度为60℃、压力为0.5MPa下进行反应。
反应0.5小时的结果如下:环氧丙烷转化率为14%;丙二醇选择性为73%。
对比例3
将环氧丙烷、水、溶剂丙酮和磷钨杂多酸H3PW12O40按照环氧丙烷与水的摩尔比为1∶2,溶剂丙酮与磷钨杂多酸的质量比为120∶1,环氧丙烷与磷钨杂多酸的质量比为40∶1,在温度为60℃、压力为0.5MPa下进行反应。
反应0.5小时的结果如下:环氧丙烷转化率为23%;丙二醇选择性为45%。
实施例1
将环氧丙烷、水、溶剂丙酮和催化剂(TS-1与磷钨杂多酸H3PW12O40的质量比为10∶1)按照环氧丙烷与水的摩尔比为1∶2,丙酮与催化剂质量比为20∶1,环氧丙烷与催化剂质量比为20∶1,在温度为60℃、压力为0.5MPa下进行反应。
反应0.5小时的结果如下:环氧丙烷转化率为85%;丙二醇选择性为93%。
实施例2
将环氧丙烷、水、溶剂丁酮和催化剂(TS-1与磷钨杂多酸H3PW12O40的质量比为0.1∶1)按照环氧丙烷与水的摩尔比为1∶2,溶剂丁酮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20∶1,环氧丙烷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40∶1,在温度为60℃压力为1.5MPa下进行反应。
反应0.5小时的结果如下:环氧丙烷转化率为93%;丙二醇选择性为82%。
实施例3
将环氧丙烷、水、溶剂丙酮和催化剂(TS-1与钼钨杂多蓝H5MoW12O40的质量比为5∶1)按照环氧丙烷与水的摩尔比为1∶5,溶剂丙酮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200∶1,环氧丙烷与催化剂质量比为80∶1,在温度为60℃、压力为1.0MPa下进行反应。
反应1小时的结果如下:环氧丙烷转化率为72%;丙二醇选择性为91%。
实施例4
将环氧丙烷、水、溶剂甲酸和催化剂(TS-1与磷钼杂多酸H3PMo12O40的质量比为1∶1)按照环氧丙烷与水的摩尔比为1∶4,溶剂甲酸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80∶1,环氧丙烷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2∶1,在温度为40℃、压力为0.5MPa下进行反应。
反应0.5小时的结果如下:环氧丙烷转化率为83%;丙二醇选择性为81%。
实施例5
将环氧丙烷、水、溶剂水和催化剂(TS-1与同钒多酸H4V2O7的质量比为0.2∶1)按照环氧丙烷与水的摩尔比为1∶3,溶剂水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80∶1,环氧丙烷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5∶1,在温度为90℃、压力为1.0MPa下进行反应。
反应0.5小时的结果如下:环氧丙烷转化率为89%;丙二醇选择性为98%。
实施例6
将环氧丙烷、水、溶剂丙烯腈和催化剂(TS-1与磷钼酸铵(NH4)3PMo12O40的质量比为2∶1)按照环氧丙烷与水的摩尔比为5∶1,溶剂丙烯腈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1,环氧丙烷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1,在温度为40℃、压力为0.5MPa下进行反应。
反应1小时的结果如下:环氧丙烷转化率为19%;丙二醇选择性为95%。
实施例7
将环氧丙烷、水、溶剂丙酮和催化剂(TS-1与同钼多酸H4Mo8O26的质量比为0.05∶1)按照环氧丙烷与水的摩尔比为3∶1,溶剂丙酮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80∶1,环氧丙烷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1,在温度为30℃、压力为0.5Pa下进行反应。
反应2小时的结果如下:环氧丙烷转化率为26%;丙二醇选择性为90%。
实施例8
将环氧丙烷、水、溶剂乙腈和催化剂(TS-1与同钨多酸铵(NH4)4W8O26的质量比为0.1∶1)按照环氧丙烷与水的摩尔比为2∶1,溶剂乙腈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40∶1,环氧丙烷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60∶1,在温度为80℃、压力为1.5MPa下进行反应。
反应0.5小时的结果如下:环氧丙烷转化率为48%;丙二醇选择性为95%。
实施例9
将环氧丙烷、水和催化剂(TS-1与钨硅杂多酸H4SiW12O40的质量比为0.3∶1)按照环氧丙烷与水的摩尔比为1∶1,环氧丙烷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1,在温度为50℃、压力为1.0MPa下进行反应。
反应0.5小时的结果如下:环氧丙烷转化率为80%;丙二醇选择性为94%。
实施例10
将环氧丙烷、水、溶剂丙酮和催化剂(TS-1与磷钨杂多酸H3PW12O40的质量比为8∶1)按照环氧丙烷与水的摩尔比为1∶4,丙酮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50∶1,环氧丙烷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20∶1,在温度为60℃、压力为0.6MPa下进行反应。
反应2小时的结果如下:环氧丙烷转化率为97%,丙二醇选择性为95%。
实施例11
与实施例1的方法相同,不同的是,TS-1由等重量的HTS代替。
反应0.5小时的结果如下:环氧丙烷转化率为93%;丙二醇选择性为96%。
实施例12
与实施例1的方法相同,不同的是,TS-1由等重量的Ti-MCM-41(为按现有技术:Corma等,Chem.Commun.,1994,147-148中所描述的方法制备,氧化钛含量为3%)代替。
反应0.5小时的结果如下:环氧丙烷转化率为73%;丙二醇选择性为92%。
实施例13
与实施例1的方法相同,不同的是,TS-1由等重量的Ti-Beta(为按现有技术:Takashi Tatsumi等,J.Chem.Soc.,Chem.Commun.1997,677-678中所描述的方法制备,氧化钛含量为2.6%)代替。
反应2小时的结果如下:环氧丙烷转化率为79%,丙二醇选择性为90%。
实施例14
与实施例1的方法相同,不同的是,磷钨杂多酸H3PW12O40的加入量不变,TS-1与磷钨杂多酸的重量比为1000∶1。
反应2小时的结果如下:环氧丙烷转化率为37%,丙二醇选择性为86%。
实施例15
与实施例1的方法相同,不同的是,用等重量的乙酸代替丙酮作为溶剂。
反应0.5小时的结果如下:环氧丙烷转化率为96%;丙二醇选择性为97%。
实施例16
与实施例1的方法相同,不同的是,体系中引入与环氧丙烷的摩尔比为0.001∶1的30%过氧化氢水溶液(以过氧化氢计)。
反应0.5小时的结果如下:环氧丙烷转化率为92%;丙二醇选择性为94%。
实施例17
与实施例11的方法相同,不同的是,体系中引入与环氧丙烷的摩尔比为0.01∶1的30%过氧化氢水溶液(以过氧化氢计)。
反应0.5小时的结果如下:环氧丙烷转化率为96%;丙二醇选择性为98%。
从实施例和对比例可以看出:本发明方法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

Claims (16)

1.一种制备丙二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水解反应条件下,将环氧丙烷、水与催化剂混合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说催化剂含有多金属含氧酸和/或多金属含氧酸盐以及钛硅分子筛。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说的多金属含氧酸和/或多金属含氧酸盐与钛硅分子筛的重量比为1∶0.05-50。
3.按照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说的多金属含氧酸和/或多金属含氧酸盐与钛硅分子筛的重量比为1∶0.1-10。
4.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说的多金属含氧酸为杂多酸和/或同多酸,所说的多金属含氧酸盐为杂多蓝和/或同多盐。
5.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说的多金属含氧酸中,金属元素选自第IVB族、第VB族、第VIB族和第VIIB族金属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6.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说的多金属含氧酸中,金属元素选自第VB族、第VIB族金属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7.按照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所说的多金属含氧酸中,金属元素为钼、钨、钒、铬、钽和铌中的一种或多种。
8.按照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所说多金属含氧酸为磷钨杂多酸、磷钼杂多酸、磷钒杂多酸、钼钒杂多酸、钼钨杂多酸、钨硅杂多酸、金属元素钼形成的同多酸、金属元素钨形成的同多酸和金属元素钒形成的同多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9.按照权利要求1、2或3的方法,其中,所说钛硅分子筛为MFI结构的钛硅分子筛、MEL结构的钛硅分子筛、BEA结构的钛硅分子筛、MWW结构的钛硅分子筛、MOR结构的钛硅分子筛、TUN结构的钛硅分子筛和二维六方结构的钛硅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
10.按照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所说钛硅分子筛为MFI结构的钛硅分子筛,其晶粒为空心结构,该空心结构的空腔部分的径向长度为5-300纳米,且所述钛硅分子筛在25℃、P/P0=0.10、吸附时间为1小时的条件下测得的苯吸附量为至少70毫克/克,该钛硅分子筛的低温氮吸附的吸附等温线和脱附等温线之间存在滞后环。
11.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说混合接触在溶剂中进行,所述环氧丙烷与溶剂的重量比为1∶0.1-100。
12.按照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所说溶剂为C3-C8的酮、C1-C3的酸和C2-C8的腈中的一种或多种。
13.按照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所说溶剂选自丙酮、丁酮、甲酸、乙酸、丙酸、乙腈、丙腈、丙烯腈和苯乙腈中的一种或几种。
14.按照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所说溶剂选自乙酸、乙腈和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15.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反应体系中引入与环氧丙烷的摩尔比为(0.0001-0.1)∶1的过氧化氢。
16.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温度为30-80℃和压力为0.1-1.5MPa的条件下,将环氧丙烷、水、溶剂和催化剂混合接触,其中环氧丙烷与水的摩尔比为1∶(0.2-5),环氧丙烷和催化剂的质量比为(0.1-50)∶1,溶剂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20-500)∶1,催化剂中钛硅分子筛与多金属含氧酸和/或多金属含氧酸盐的重量比0.1-10∶1。
CN201110290088.1A 2011-09-28 2011-09-28 一种制备丙二醇的方法 Active CN1030120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90088.1A CN103012063B (zh) 2011-09-28 2011-09-28 一种制备丙二醇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90088.1A CN103012063B (zh) 2011-09-28 2011-09-28 一种制备丙二醇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12063A true CN103012063A (zh) 2013-04-03
CN103012063B CN103012063B (zh) 2014-12-03

Family

ID=47961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90088.1A Active CN103012063B (zh) 2011-09-28 2011-09-28 一种制备丙二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12063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57460A (zh) * 2013-10-29 2015-04-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丙二醇的方法
CN105439815A (zh) * 2014-08-21 2016-03-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丙二醇的方法
CN106146252A (zh) * 2015-04-01 2016-11-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制备丙二醇和碳酸丙烯酯的方法
CN104876797B (zh) * 2014-02-28 2017-03-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丙二醇的制备方法
CN108658728A (zh) * 2017-03-30 2018-10-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钛硅铝分子筛在制备丙二醇中的应用
CN113058643A (zh) * 2021-03-29 2021-07-02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改性ts-1分子筛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773169A (zh) * 2021-09-14 2021-12-10 湖南长岭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二元醇的合成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76330A (en) * 1978-08-16 1984-10-09 Mobil Oil Corporation Conversion of ethers using a zeolite catalyst
CN1035493A (zh) * 1987-12-30 1989-09-13 无比石油公司 烯烃的水合方法
JPH0446133A (ja) * 1990-06-12 1992-02-17 Daicel Chem Ind Ltd シクロヘキサン―1,2―ジオールの製造方法
WO1999011592A1 (en) * 1997-09-04 1999-03-11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1,4-butenediol from epoxybutene
CN1237481A (zh) * 1998-05-28 1999-12-08 抚顺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 环氧乙烷水合制备乙二醇的催化剂及过程
CN1850755A (zh) * 2006-05-26 2006-10-25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二元醇的制备方法
CN1955152A (zh) * 2005-10-28 2007-05-02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连续制备1,2-丙二醇的方法
US7342141B2 (en) * 2006-02-22 2008-03-11 Shell Oil Company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lkanediol
CN101528649A (zh) * 2006-09-07 2009-09-09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制备亚烷基二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76330A (en) * 1978-08-16 1984-10-09 Mobil Oil Corporation Conversion of ethers using a zeolite catalyst
CN1035493A (zh) * 1987-12-30 1989-09-13 无比石油公司 烯烃的水合方法
JPH0446133A (ja) * 1990-06-12 1992-02-17 Daicel Chem Ind Ltd シクロヘキサン―1,2―ジオールの製造方法
WO1999011592A1 (en) * 1997-09-04 1999-03-11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1,4-butenediol from epoxybutene
CN1237481A (zh) * 1998-05-28 1999-12-08 抚顺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 环氧乙烷水合制备乙二醇的催化剂及过程
CN1955152A (zh) * 2005-10-28 2007-05-02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连续制备1,2-丙二醇的方法
US7342141B2 (en) * 2006-02-22 2008-03-11 Shell Oil Company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lkanediol
CN1850755A (zh) * 2006-05-26 2006-10-25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二元醇的制备方法
CN101528649A (zh) * 2006-09-07 2009-09-09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制备亚烷基二醇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丹,等: "环氧丙烷水解制1, 2-丙二醇", 《四川化工与腐蚀控制》, vol. 4, no. 1, 28 February 2001 (2001-02-28), pages 28 - 29 *
刘绚艳,等: "HTS-1分子筛表面酸催化的探针反应研究", 《催化学报》, vol. 31, no. 1, 30 January 2010 (2010-01-30), pages 72 - 77 *
李应成,等: "环氧乙烷催化水合制乙二醇研究进展", 《工业催化》, vol. 10, no. 2, 30 March 2002 (2002-03-30), pages 38 - 45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57460A (zh) * 2013-10-29 2015-04-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丙二醇的方法
CN104557460B (zh) * 2013-10-29 2018-02-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丙二醇的方法
CN104876797B (zh) * 2014-02-28 2017-03-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丙二醇的制备方法
CN105439815A (zh) * 2014-08-21 2016-03-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丙二醇的方法
CN105439815B (zh) * 2014-08-21 2017-12-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丙二醇的方法
CN106146252A (zh) * 2015-04-01 2016-11-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制备丙二醇和碳酸丙烯酯的方法
CN106146252B (zh) * 2015-04-01 2019-01-0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制备丙二醇和碳酸丙烯酯的方法
CN108658728A (zh) * 2017-03-30 2018-10-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钛硅铝分子筛在制备丙二醇中的应用
CN113058643A (zh) * 2021-03-29 2021-07-02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改性ts-1分子筛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773169A (zh) * 2021-09-14 2021-12-10 湖南长岭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二元醇的合成方法
CN113773169B (zh) * 2021-09-14 2024-04-30 湖南长炼新材料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二元醇的合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12063B (zh) 2014-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2063B (zh) 一种制备丙二醇的方法
CN102757301B (zh) 一种苯酚氧化的方法
CN103012077A (zh) 一种催化环氧丙烷醇解制备丙二醇单甲醚的方法
CN103012078B (zh) 一种催化氧化丙烯制备丙二醇单甲醚的方法
CN103012366B (zh) 一种噻吩类硫化物氧化的方法
CN103012064B (zh) 一种由丙烯制备丙二醇的方法
CN102863368B (zh) 一种叔丁醇氧化的方法
CN105664961B (zh) 丙烯酸催化剂
CN102850198B (zh) 一种环己醇氧化的方法
CN102766037B (zh) 一种由环己烯制备己二酸的方法
CN103130614B (zh) 一种环己烯氧化制备1,2-环己二醇的方法
CN102206149A (zh) 一种催化氧化环烷制备相应二酸的方法
CN102850205B (zh) 一种生产1,2-环己二醇和己二酸的方法
CN103012133B (zh) 一种催化氧化苯乙酮的方法
CN102757408B (zh) 一种氯丙烯氧化的方法
CN102850207B (zh) 一种苯乙烯氧化的方法
CN103012119B (zh) 一种苄基甲醚氧化的方法
CN102757304B (zh) 一种环己烷氧化的方法
CN105523894A (zh) 一种环己烯氧化的方法
CN103130749B (zh) 一种环己烯氧化制备环氧环己烷的方法
CN103012127A (zh) 一种苯酚和二甲酯进行酯交换的方法
CN105582964B (zh) 一种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757327B (zh) 一种氧化丙酮制备二丙酮醇的方法
CN102757333B (zh) 一种氧化环己醇制备己二酸的方法
CN103288631A (zh) 一种苯甲酸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