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3768B - 恒流电路和使用恒流电路的发光二级管驱动器件 - Google Patents

恒流电路和使用恒流电路的发光二级管驱动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3768B
CN103003768B CN201180035003.3A CN201180035003A CN103003768B CN 103003768 B CN103003768 B CN 103003768B CN 201180035003 A CN201180035003 A CN 201180035003A CN 103003768 B CN103003768 B CN 1030037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stor
current
voltage
constant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50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03768A (zh
Inventor
野田一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03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37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037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37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F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VARIABLES
    • G05F3/00Non-retroactive 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variables by using an uncontrolled element, or an uncontrolled combination of elements, such element or such combination having self-regulating properties
    • G05F3/02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 G05F3/08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 G05F3/10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using uncontrolled devices with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 G05F3/16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using uncontrolled devices with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05F3/20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using uncontrolled devices with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diode- transistor combinations
    • G05F3/24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using uncontrolled devices with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diode- transistor combinations wherein the transistors are of the field-effect type onl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 Of Electrical Variables (AREA)
  • Amplifiers (AREA)
  • Led Devices (AREA)

Abstract

恒流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具有拦截导弹已经通过的栅极和源极的栅极和源极,并且具有连接到负载的漏极;调压电路部分,控制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电压,恒定电流产生电路部分,向第一晶体管提供恒定电流;以及检测电路部分,通过在调压电路部分和恒定电流产生电路部分之间的连接部分处的电压和预定参考电压之间进行电压比较,在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至少一个工作在线性区域中时,确定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至少一个是否不能输出与所述第一恒定电流成比例的电流。

Description

恒流电路和使用恒流电路的发光二级管驱动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恒流电路,更具体地,涉及用于驱动例如发光二级管(LED)的恒流电路以及使用恒流电路的发光二级管驱动器件。
背景技术
通常,使用恒定电流来驱动显示设备的发光二级管(LED)以降低LED的亮度的分散。当根据发光二级管的应用而调整亮度时,改变恒流电路的电流设置。但是,发光二级管的电压降依赖于驱动电流而变换。由于此特征,输出端处的电压(即在恒流电路的输出端处的电压)可能极大地变化。
通常,在恒流电路中,MOS晶体管的漏极电极被用作输出端。但是,在此情况下,存在问题:当输出端处的电压极大地改变时,由于MOS晶体管的沟道长度调制效应,输出电流可能改变,因此,发光二级管的亮度可能改变。
为了解决此问题,存在图9所示的恒流电路。
在图9中,NMOS晶体管M111、M112、M141和M142构成低电压级联型电流镜电路。此外,输出电流iout被提供给连接到输出端OUT的外部负载110。通过将电流iref乘以基于NMOS晶体管M111和NMOs晶体管M112之间的晶体管尺寸比率确定的比率获得输出电流iout。误差放大电路OP102控制NMOS晶体管M116以便电阻器R111和NMOS晶体管M116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电压等于参考电压Vref。在此情况下,当电阻器R111的电阻值是r111时,通过公式iref2=Vref/r111获得流经电阻器R111的电流iref2。电流iref2被PMOS晶体管M115和M114反射(reflect)以变为电流iref1,PMOS晶体管M115和M114构成电流镜电路。
构成向外部负载110提供电流的输出电路的NMOS晶体管M111、M112、M141和M142形成级联型电流镜电路。因此,无论输出端OUT处的电压如何,NMOS晶体管M112的漏极电压变得等于NMOS晶体管M111的漏极电压。结果,在输出端OUT处的电压改变对输出电流iout具有小的影响。
但是,在用于向输出端OUT提供电流的输出晶体管由串联的NMOS晶体管M112和M142构成的情况下,即使当输出电路由低电压级联型电流镜电路构成时,输出端OUT处的电压也可能增加。输出晶体管需要该电压以工作在其中可以维持恒定电流准确性的饱和区域中。
例如,当NMOS晶体管M111、M112、M141和M142是相同的导电型晶体管并且具有相同的晶体管尺寸并且阈值电压、栅极-源极电压和过驱动电压分别由Vthn、Vgs2和Vov表示时,获得以下公式(a)。
Vds1=Vbias-Vgs2    (a)
当偏压电压Vbias被设置为Vbias=Vgs2+Vov以便NMOS晶体管M112可以工作在线性区域和饱和区域之间的边界处时,以上公式(a)改变为以下公式(b)。
Vds1=Vov    (b)
类似于NMOS晶体管M112,当NMOS晶体管M142也工作在线性区域和饱和区域之间的边界处时,NMOS晶体管M142的漏极-源极电压Vds2由以下公式(c)表示。
Vds2=Vov    (c)
因此,输出端OUT处的最小电压Vomin由以下公式(d)表示。
Vomin=Vds1+Vds2=2×Vov    (d)
在通常的CMOS处理中,最小电压Vomin在从0.6V到1.0V的范围内。当输出端OUT处的电压高时,恒流电路的输出晶体管消耗的功耗变大。此外,为了输出大电流来驱动发光二级管,需要使用具有非常大尺寸的输出晶体管。由于此特征,当使用串联的两个MOS晶体管来构成输出晶体管时,芯片面积可能极大地增加。
此外,NMOS晶体管M142的漏极-源极电压依赖于输出端OUT处的电压而极大地变化。另一方面,NMOS晶体管M141的漏极-源极电压变动等于值(Vthn+Vov)-Vov=Vthn。但是,NMOS晶体管M141的漏极-源极电压不同于NMOS晶体管M142的漏极-源极电压。即,NMOS晶体管M111的漏极-源极电压不同于NMOS晶体管M112的漏极-源极电压。因此,在输出电流iout中可能产生系统错误。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如图10所示,存在其中即使当外部负载改变时输出电流也不改变并且即使当输出端处的电压低时恒流电路也稳定地工作在饱和区域中的恒流电路(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其中该外部负载连接到该恒流电路的输出端。
在此情况下,当适当地调整可变电阻器R时,不使用级联型电流镜电路,NMOS晶体管NT1的漏极-源极电压等于NMOS晶体管NT2的漏极-源极电。压。因此,可以准确地输出恒定电流而不产生系统错误。
但是,NMOS晶体管NT2的漏极电压仅可以在从NMOS晶体管NT2工作在饱和区域中的电压到NMOS晶体管NT2的栅极-源极电压的范围内调整。即,可以输出恒定电流而不产生系统错误的输出端OUT处的电压Vo的范围表示为Vov2≦Vo≦Vthn+Vov2,其中Vthn和Vov2分别表示NMOS晶体管NT2的阈值电压和过驱动电压。因此,存在问题:可能大大限制输出端OUT处的电压Vo的可变范围。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存在如图11所示的恒流电路(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
在图11中,可以通过电平移动(level-shifting)并将输出端电压反馈到电流镜电路来扩展其中可以维持生产电力的准确性的输出端电压范围。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申请No.09-319323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申请No.2008-227213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其中提供给发光二级管的阳极端的电压降低并且恒流电路不能生产预定电流的状态下,需要检测此状态并调整提供给发光二级管的阳极端的电压。
但是,在图11所示的恒流电路中,检测输出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域的最小电压。因此,在恒流电路变得不能输出预定电流之前调整提供给发光二级管的阳极端的电压。因此,效率差。
考虑到以上情况做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可以提供恒流电路和使用该恒流电路的发光二级管驱动器件,其可以实质上扩展输出高度准确的输出电流的输出端处的操作电压范围,并且还提高效率。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了产生预定的恒定电流并将该预定的恒定电流提供给负载的恒流电路。该恒流电路包括:由MOS晶体管构成的第一晶体管,使得根据输入到该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的控制信号的电流流动;由MOS晶体管构成的第二晶体管,具有与第一晶体管相同的导电类型,该第二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分别对应于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连接到负载,所述第二晶体管向该负载提供电流,该电流是根据输入到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的控制信号;以及调压电路部分,根据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电压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电压。所述恒流电路还包括:恒定电流产生电路部分,由经由所述调压电路部分向所述第一晶体管提供预定的第一恒定电流的第一电流源构成;电平移动电路部分,对所述调压电路部分和所述恒定电流产生电路部分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电压进行电平移动,并且向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输出电平移动过的电压;以及检测电路部分,在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至少一个工作在线性区域中时,确定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至少一个是否不能输出与所述第一恒定电流成比例的电流。此外,所述检测电路部分通过在所述调压电路部分和所述恒定电流产生电路部分之间的连接部分处的电压和预定参考电压之间进行电压比较来进行确定。
具体地,所述检测电路部分产生具有与所述第一恒定电流相同的电流值的第四恒定电流,将所述第四恒定电流提供给具有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相同的导电类型的第六晶体管,并将所述第六晶体管的输入端的电压设置为参考电压。通过对所述第六晶体管的输入端的电压进行电平移动而获得所述电压,所述第四恒定电流被输入到所述输入端,并且将电平移动过的电压输入到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
此外,所述电平移动电路部分包括:第三晶体管,由MOS晶体管构成,并且具有连接到所述调压电路部分和所述恒定电流产生电路部分之间的连接部分的栅极,以及第二恒流源,向所述第三晶体管提供预定的第二恒定电流。第三晶体管和第二恒流源形成源极跟随器电路,并且所述第三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恒流源之间的连接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以便所述电平移动电路部分将所述调压电路部分和所述恒定电流产生电路部分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电压电平移动达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源极电压。
在此情况下,检测电路部分包括:由MOS晶体管构成的所述第六晶体管,其使得根据输入到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的控制信号的电流流动;第四电流源,向所述第六晶体管提供预定的第四恒定电流;电平移动电路,对所述第六晶体管和所述第四电流源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电压进行电平移动,并向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输出电平移动过的电压;以及电压比较电路,在参考电压和所述调压电路部分和所述恒定电流产生电路部分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电压之间进行电压比较。此外,所述参考电压是所述第六晶体管和所述第四电流源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电压,并产生和输出指示电压比较的结果的信号。
具体地,所述电平移动电路包括:第七晶体管,具有连接到所述第六晶体管和所述第四电流源之间的连接部分的栅极,并且由具有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相同的导电类型的MOS晶体管构成;以及第五恒流源,向所述第七晶体管提供预定的第五恒定电流。此外,所述第七晶体管和所述第五恒流源形成源极跟随器电路。所述第七晶体管和所述第五恒流源之间的连接部分连接到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以便所述电平移动电路将所述第七晶体管和所述第五恒流源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电压电平移动达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源极电压。
此外,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电流放大倍数可以小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电流放大倍数。
此外,所述第七晶体管的阈值可以大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阈值。
此外,所述第五恒流源产生具有大于所述第二恒定电流的电流值的电流值的第五恒定电流。
此外,所述调压电路部分包括:第四晶体管,连接在所述恒定电流产生电路部分和所述第一晶体管之间,并且由MOS晶体管构成;第五晶体管,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的端子,具有连接到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的栅极,并且由具有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相同的导电类型的MOS晶体管构成;以及第三恒流源,向所述第五晶体管的另一端子提供预定的第三恒定电流。所述第四晶体管和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连接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三恒流源和所述第五晶体管之间的连接部分。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操作被控制为使得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电压等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电压。
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一恒定电流和所述第三恒定电流以相同的方式设置以便所述第一恒定电流和所述第三恒定电流之间的电流比率的值等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率和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率之间的比率的值。
此外,所述第四晶体管具有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相同的导电类型和相同的尺寸。
此外,所述调压电路部分可以包括:第四晶体管,连接在所述恒定电流产生电路部分和所述第一晶体管之间,并且由MOS晶体管构成;电压产生电路,产生通过向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电压添加预定电压而获得的电压;第五晶体管,具有被输入了由所述电压产生电路产生的电压的端子,具有连接到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的栅极,并且有具有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相同的导电类型的MOS晶体管构成;以及第三恒流源,向所述第五晶体管的另一端子提供预定的第三恒定电流。此外,所述第四晶体管和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连接部分可以连接到定义在所述第三恒流源和所述第五晶体管之间的连接部分。而且,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操作可以被控制为使得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电压比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电压大了预定电压。
此外,所述调压电路部分可以包括:第四晶体管,连接在所述恒定电流产生电路部分和所述第一晶体管之间,并且由MOS晶体管构成;第五晶体管,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的端子,具有连接到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的栅极,并且由具有与第四晶体管相同的导电类型的MOS晶体管组成;以及第三恒流源,向所述第五晶体管的另一端子提供预定的第三恒定电流。此外,定义在所述第四晶体管和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连接部分可以连接到所述第三恒流源和所述第五晶体管之间的连接部分。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操作可以被控制为使得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电压比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电压大了预定电压。
此外,所述调压电路部分可以包括:比较电路,进行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电压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电压之间的电压比较,并且产生并输出指示所述电压比较的结果的信号;以及调压电路,基于指示所述电压比较的结果的信号,根据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电压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电压。此外,所述比较电路可以由误差放大电路构成,该误差放大电路具有分别被输入了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电压的输入端。所述调压电路可以具有被输入了来自所述误差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的栅极,并且可以由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串联连接的、并且由MOS晶体管构成的第四晶体管构成。
在此情况下,所述第四晶体管可以是具有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相同的导电类型的晶体管,并且所述误差放大电路可以控制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操作以便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电压等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电压。
此外,所述第四晶体管可以是具有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相同的导电类型的晶体管,并且所述误差放大电路提供预定的输入偏移电压以便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电压比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电压大了预定电压。
此外,所述调压电路还可以包括连接在连接部分和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电容器。所述连接部分被定义在所述第四晶体管和所述恒定电流产生电路部分之间。
此外,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调压电路部分、所述恒定电流产生电路部分、所述电平移动电路部分和所述检测电路部分可以集成为单个IC。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的发光二级管驱动器件包括以上的恒流电路的任意一个,其产生预定的恒定电流并且向发光二级管提供产生的电流。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具有确定在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中的至少一个在线性区域内运行的同时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中的至少一个是否不能输出与第一恒电流成正比的电流的检测电路部分,能够实质上扩展在其中输出高精度输出电流的输出端处的电压范围,极大地提高效率,并获得更大的通用性。
而且,能够极大地降低芯片面积并输出高精度恒电流而不依赖于作为到负载的连接部分处的电压的端部电压。而且,能够在不降低恒电流输出精度的情况下降低端部电压以及极大地降低电力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恒流电路的示例配置的框图;
图2是例示图1的恒流电路1的例子的图;
图3是例示图1的恒流源2的例子的图;
图4例示图1的恒流电路1中的操作例子的特性图;
图5是例示图1的恒流电路1的市场电流的特性的图;
图6是例示图1的恒流电路1的另一例子的图;
图7是例示图1的恒流电路1的另一例子的图;
图8是例示图1的恒流电路1的另一例子的图;
图9是传统的恒流电路的例子的电路图;
图10是传统的恒流电路的另一例子的电路图;以及
图11是传统的恒流电路的另一例子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描述
1:恒流电路
2,11,15-17:恒流源
3:电平移动电路
4:调压电路
5:检测电路
10:外部负载
21:偏移电压产生电路
OP1,27:误差放大电路
M1,M2,M13-M17:NMOS晶体管
M21:PMOS晶体管
C11:电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考附图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
第一实施例
图1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恒流电路的示例配置的框图。
图1的恒流电路1产生预定的恒定电流并经由输出端OUT将该恒定电流提供给诸如发光二级管的外部负载10。此外,恒流电路1包括NMOS晶体管M1和M2、产生并输出预定恒定电流的恒流源2、电平移动电路3、调压电路4和检测电路5。在图1中,外部负载10是发光二级管。当恒流电路1构成发光二级管驱动器件时,发光二级管的阳极和阴极分别连接到电源电压Vdd2和输出端OUT。
外部负载10连接在电源电压Vdd2和输出端OUT之间。NMOS晶体管M2的漏极连接到输出端OUT。NMOS晶体管M1和M2的源极分别连接到地电压。NMOS晶体管M1和M2的栅极彼此连接,并且NMOS晶体管M1和M2的连接部分的电压由如所示的电平移动电路3控制。从使用电源电压Vdd1作为电压源的恒流源2提供的电流经由调压电路4输入到NMOS晶体管M1的漏极中。
调压电路4根据NMOS晶体管M2的漏极电压调整NMOS晶体管M1的漏极电压,以便NMOS晶体管M1的漏极电压等于NMOS晶体管M2的漏极电压。此外,电平移动电路3控制NMOS晶体管M1和M2的栅极电压以便将恒流源2和调压电路4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电压电平移动(改变)预定电压。即,电平移动电路3向NMOS晶体管M1和M2的栅极输出电压,通过将恒流源2和调压电路4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电压电平移动(改变)预定电压而获得该电压。
检测电路5检测在NMOS晶体管M1和M2的至少一个工作在线性区域中时NMOS晶体管M1和M2的至少一个变得不能输出与来自恒流源2的恒定电流i1成比例的电流的状态。
图2例示恒流电路1的示例电路。
在图2中,电平移动电路3由NMOS晶体管M13和提供预定恒定电流i2的恒流源11构成。调压电路4由M14和M15以及提供预定恒定电流i3的恒流源15构成。此外,检测电路5由NMOS晶体管M16和M17、误差放大电路OP1以及分别提供预定恒定电流i4和i5的恒流源16和17构成。
恒流源2和NMOS晶体管M14串联连接在电源电压Vdd1和NMOS晶体管M1的漏极之间。恒流源2和NMOS晶体管M14之间的连接部分连接到NMOS晶体管M13的栅极。
此外,NMOS晶体管M13和恒流源11串联连接在电源电压Vdd1和地电压之间。NMOS晶体管M13和恒流源11之间的连接部分连接到NMOS晶体管M1和M2的每个栅极。此外,恒流源15和NMOS晶体管M15串联连接在电源电压Vdd1和NMOS晶体管M2的漏极之间。NMOS晶体管M14的栅极连接到NMOS晶体管M15的栅极,NMOS晶体管M14和M15的栅极之间的连接部分连接到NMOS晶体管M15的漏极。
恒流源16和NMOS晶体管M16串联连接在电源电压Vdd1和地电压之间。恒流源16和NMOS晶体管M16之间的连接部分连接到NMOS晶体管M17的栅极和误差放大电路OP1的反相输入端。此外,NMOS晶体管M17和恒流源17串联连接在电源电压Vdd1和地电压之间。NMOS晶体管M17和恒流源17之间的连接部分连接到NMOS晶体管M16的栅极。误差放大电路OP1的非反相输入端连接到恒流源2和NMOS晶体管M14之间的连接部分。
此外,NMOS晶体管M1和M2分别指代第一和第二晶体管。恒流源2和电平移动电路3分别指代第一恒流源和电平移动电路部分。调压电路4和检测电路5分别指代调压电路部分和检测电路部分。此外,NMOS晶体管M13、M14、M15、M16和M17分别指代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和第七晶体管。恒流源11、15、16和17分别指代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恒流源。此外,误差放大电路OP1指代电压比较电路。恒流电路1可以集成为单个集成电路(IC)。
在这样的配置中,NMOS晶体管M13和恒流电路11形成源极跟随器电路,并且电压被输出到NMOS晶体管M1和M2的栅极,通过将NMOS晶体管M14的漏极电压(即恒流电路2和NMOS晶体管M14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电压)电平移动NMOS晶体管M13的栅极-源极电压而获得该电压。
在以下,NMOS晶体管M1、M2、M13、M14和M15的栅极-源极电压分别由Vgs1、Vgs2、Vgs3、Vgs4和Vgs5表示。此外,NMOS晶体管M1和M2的漏极-源极电压分别由Vds1和Vds2表示。
因为NMOS晶体管M15的源极电压等于NMOS晶体管M2的漏极电压,所以在以下公式(1)中给出NMOS晶体管M15的栅极电压Vg15。
Vg15=Vds2+Vgs15    (1)
因为NMOS晶体管M14和M15的栅极相互连接,所以NMOS晶体管M1的漏极电压等于从NMOS晶体管M15的栅极电压Vg15减去NMOS晶体管M14的栅极-源极电压Vgs14而获得的电压。因此,从以上公式(1)获得以下公式(2)
Vd1=Vg5-Vgs14
=(Vds2+Vgs15)-Vgs14    (2)
当假设NMOS晶体管M14和M15的导电类型彼此相同并且NMOS晶体管M14和M15的阈值电压(阈值)彼此系统并且NMOS晶体管M14和M15的电流放大率β分别由β14和β15表示时,恒定电流i1和i3分别由以下公式(3)和(4)给出。
i1=β14×(Vgs14-Vthn)2    (3)
i3=β15×(Vgs15-Vthn)2    (4)
基于以上,满足以下公式(5)。
i1/i3=β14/β15×(Vgs14-Vthn)2/(Vgs15-Vthn)2    (5)
根据公式(5),通过满足以下公式(6),由于公式(2),满足Vd1=Vd2。
i1/β14=i3/β15    (6)
因此,通过设置NMOS晶体管M14和M15的晶体管尺寸以及恒定电流i1和i3以便满足公式(6),NMOS晶体管M1的栅极电压、漏极电压和源极电压分别等于NMOS晶体管M2的栅极电压、漏极电压和源极电压。因此,NMOS晶体管M2可以准确地输出根据NMOS晶体管M1和M2之间的晶体管尺寸比率确定的电流而不遭受λ特性的影响。
此外,关于NMOS晶体管M14的漏极电压Vd14,满足公式Vd14=Vgs1+Vgs13。当NMOS晶体管M14的漏极-源极电压由Vds14表示时,满足公式Vd1+Vds14=Vd14=Vgs1+Vgs13。此外,根据Vd1=Vd2,获得以下公式(7)。
Vds14=Vgs1+Vgs13=Vd2    (7)
当NMOS晶体管M14的过驱动电压由Vov14表示时,为了NMOS晶体管M14工作在饱和区域,需要满足Vds≧Vov14。因此,根据公式(7),获得公式Vgs1+Vgs13-Vd2≧Vov14。
在此情况下,当假设NMOS晶体管M1和M14的导电类型相同并且NMOS晶体管M1和M14具有相同的尺寸并且NMOS晶体管M1的阈值电压和过驱动电压分别由Vthn和Vov1表示时,获得Vthn+Vov1+Vgs13-Vd2≧Vov14。
因为Vov1=Vov14,所以获得Vthn+Vgs13-Vd2≧0,即Vthn+Vgs13≧Vd2。
此外,当NMOS晶体管M13的阈值电压和过驱动电压分别由Vthn和Vov13表示时,获得Vthn+(Vov1+Vgs13)≧Vd2,此外,获得以下公式(8)。
Vds2=Vd2≦Vthn×2+Vov13    (8)
阈值电压Vthn是基于制造工艺确定的参数,并且过驱动电压Vov13可以基于NMOS晶体管M13的晶体管尺寸以及流经NMOS晶体管M13的电流i2任意设置。因此,可以符合NMOS晶体管M2的漏极电压Vd2的改变而确定该电路的操作电压。
接下来,考虑是的NMOS晶体管M2工作在饱和区域的最小漏极电压。
当NMOS晶体管M2的阈值电压和过驱动电压分别由Vthn和Vov2表示时,在以下公式(9)中描述用于NMOS晶体管M2工作在饱和区域中的条件。
Vds2≧Vgs2-Vthn=Vov2    (9)
基于此公式(9),在输出端OUT处的电压Vo的最小电压是Vov2。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最小电压可以减小一半。
例如,当假设Vthn=0.8V,Vov2=0.3V并且Vov13=0.3V时,根据以上公式(8),其中NMOS晶体管M11的漏极电压等于NMOS晶体管M12的漏极电压的控制条件是Vds2≦1.9V。此外,根据以上公式(9),其中NMOS晶体管M3工作在饱和区域中的条件是Vds2≧0.3V。
即,输出电路准确性可以维持在以下范围(10)中。
0.3V≦Vds2≦1.9V    (10)
在此情况下,当输出端OUT处的电压Vo降低到小于0.3V并且NMOS晶体管M2进入线性区域,由于从公式(2)到公式(6)导出的关系Vd1=Vd2,NMOS晶体管M1还进入线性区域。此外,因为NMOS晶体管M1的栅极电压被控制为使得恒定电流i1流经NMOS晶体管M1,所以当NMOS晶体管M1进入线性区域中时,NMOS晶体管M1的栅极电压Vg1增加,并且NMOS晶体管M3的栅极电压也增加。在此情况下,根据公式(7),显然NMOS晶体管M14工作在饱和区域中。因此,在此情况下,如果NMOS晶体管M13工作在饱和区域中并且恒流源2输出预定恒定电流i1,则NMOS晶体管M1和M2可以输出各自的预定电流。
如图3所示,恒流源2由PMOS晶体管M21构成。因为预定偏压电压Vb1被输入到PMOS晶体管M21的栅极,所以PMOS晶体管M21输出与来自漏极的预定参考电流对应的恒定电流i1。
当PMOS晶体管M21的栅极-源极电压、漏极-源极电压、阈值电压和过驱动电压分别由Vgs21、Vds21、Vthp和Vov21表示时,用于PMOS晶体管M21工作在饱和区域中的条件表示在以下公式(11)中
Vds21≧Vgs21-Vthp=Vov21    (11)
当假设恒流电路1的电源电压由Vdd1表示并且NMOS晶体管M13的栅极电压由Vg13表示时,根据公式(11),要满足以下公式(12)。
Vdd1+Vov21≧Vg13=Vgs13+Vgs1    (12)
接下来,描述包括在检测电路5中的NMOS晶体管M16和M17和恒流源16和17的操作。
假设NMOS晶体管M16的导电类型与NMOS晶体管M1的类型相同并且NMOS晶体管M16的电流放大率β与NMOS晶体管M1的电流放大率相同。此外,假设恒流源16输出与恒定电流i1相同的电流并且由具有与图3的PMOS晶体管M21相同的导电类型和相同的电流放大率β的PMOS晶体管构成。
当NMOS晶体管M16的栅极-源极电压和NMOS晶体管M17的栅极-源极电压分别由Vgs16和Vgs17表示时,NMOS晶体管M17的栅极电压Vg17表示如下:
Vg17=Vgs17+Vgs16
因为恒流源16输出与恒定电流i1相同的电流并且由具有与图3的PMOS晶体管M21相同的导电类型和相同的电流放大率β的PMOS晶体管构成,用于构成恒流源16的PMOS晶体管操作在饱和区域中的条件表示在以下公式(13)中。
Vdd1+Vov21≧Vg17=Vgs17+Vgs16    (13)
根据公式(12)和(13),通过满足以下公式(14),恒流源2可以输出预定恒定电流i1。
Vdd1+Vov21≧Vgs17+Vgs16≧Vgs13+Vgs1    (14)
此外,当NMOS晶体管M13的漏极-源极电压Vds13满足以下公式(15)时,NMOS晶体管M13可以工作在饱和区域中。
Vds13=Vdd1-Vgs1≧Vgg13-Vthn    (15)
因此,当满足以上公式(14)和(15)时,NMOS晶体管M1和M2可以输出各自的预定电流。
例如,在恒流电路1驱动用于由锂离子电池驱动的移动设备的显示器的发光二级管时,电源电压Vdd1对应于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电压。因此,通常,基于锂离子电池的放电曲线,优选假设3.2V≦Vdd1≦4.4V并且对于以上公式(14)和(15)的考虑,确定Vdd1=3.2V。
如上所述,Vthn=0.8V。当假设Vov21=-0.3V并且Vov16=0.3V时,以上公式(14)的第一和第二项表示如下:
Vdd1+Vov21=3.2V-0.3V=2.9V≧Vgs17+Vgs16
因为Vgs16=(0.8V+0.3V)=1.1V,所以获得以下关系。
Vdd1+Vov21=3.2V-0.3V=2.9V≧Vgs17+1.1V
因此,以上公式(14)变为以下公式(16)。
2.9V≧Vgs17+1.1V≧Vgs13+Vgs1    (16)
在NMOS晶体管M17中,阈值电压和过驱动电压分别由Vthn7和Vov17表示。
在此情况下,可以例如通过改变制造工艺或者应用背向偏压效果容易地将NMOS晶体管M17的阈值电压Vthn17设置为大于Vthn。当假设Vthn=1.0V并且Vov17=0.3V时,获得Vgs17=Vthn17+Vov17=1.0V+0.3V=1.3V。因此,以上公式(16)表示在以下公式(17)中。
2.9V≧Vgs17+1.1V=2.4V≧Vgs13+Vgs1    (17)
此外,如上所述,因为Vov13=0.3V,所以Vgs13=Vthn+Vov13=0.8V+0.3V=1.1V。因此,以上公式(17)表示为2.9V≧Vgs17+1.1V=2.4V≧1.1V+Vgs1。当从公式的每项减去1.1V时,获得以下公式(18),其示出公式(18)的第一项和第二项之间的正确的量值关系。
1.8V≧1.3V≧Vgs1    (18)
接下来,描述检测电路5的操作。
电压Vg13和电压Vg17被输入到误差放大电路OP1的输入端。电压Vg13是恒流源2和NMOS晶体管M14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电压,并且Vg17是恒流源16和NMOS晶体管M16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电压。当电压Vg13小于电压Vg17时,误差放大电路OP1输出低电平信号Dout,并且当电压Vg13大于电压Vg17时,误差放大电路OP1输出高电平信号Dout。
即,当恒流电路1的输出端OUT处的电压Vo充分高并且预定电流正从输出端OUT输出时,误差放大电路OP1输出低电平信号Dout。另一方面,当恒流电路1的输出端OUT处的电压Vo降低时,误差放大电路OP1输出高电平信号Dout。NMOS晶体管M1和M2工作在各自的线性区域中。电压Vg13变得等于或大于电压Vg17。由于此特征,例如,通过使用信号Dout,可能变得能够增加构成外部负载10的发光二级管的阳极的电压,以便恒流电路1输出预定电流。
通常,电压从升压型切换转换器、电荷泵等外部地提供到发光二级管的阳极。因此,通过根据信号Dout的信号电平调整那些升压比,发光二级管的阳极电压可以增加。
在此,当电压Vg13小于电压Vg17时,根据以上公式(18),电压Vgs1的最大电压是1.3V。在此情况下,获得Vds13=Vdd1-Vgs1=3.2V-1.3V=1.9V和Vgs13-Vthn=Vov13=0.3V to0.7V。因此,以上公式(15)表示为Vds13=1.9V≧Vgs13-Vthn=0.3V to0.7V,这示出量值关系是正确的。
图4例示当使用以上参数时的模拟结果。横轴表示在图4的部分(a)到(c)的每个中的输出端OUT处的电压Vo。
如图4中所示,当电压Vg13大于电压Vg17时,检测电路5的输出信号Dout从低电平(L)转换为高电平(H)。这时,输出端OUT处的电压Vo是0.05V,并且恒流电路1输出具有预定电流值的输出电流iout。
因此,根据公式(10),可以维持恒流电路1的输出电流准确性的条件表示在以下公式(19)中。
0.05V≦Vds2≦1.9V    (19)
另一方面,在图10所示的传统例子2中,当假设Vthn=0.8V并且Vov=0.3V时,可以维持恒流电路的输出电流准确性的条件是Vo≦1.1V,并且输出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域中的最小端电压是Vo≧0.3V。即,在满足公式(20)的范围内可以维持输出电流准确性。
0.3V≦Vds2≦1.1V    (20)
以相同的方式,在图11所示的传统例子3中,可以维持恒流电路的输出电流准确性的条件表示在以下公式(21)中。
0.3V≦Vds2≦1.9V    (21)
图5例示考虑公式(19)到(21)的条件的输出电流的特性例子。
如从图5显然,在传统例子2和3中,可以维持输出电流准确性的电压Vds2的最小值是0.3V。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此实施例,可以维持输出电流准确性的电压Vds2的最小值极大地降低到0.05V。
此外,在NMOS晶体管M17中,电流放大率β由β17表示,过驱动电压Vov17表示如下:
Vov17=(2×i5/β17)1/2
因为i5和β17可以任意设置,当假设Vthn17=0.8V并且Vov17=0.5V时,表示为Vgs17=Vthn17+Vov17=0.8V+0.5V=1.3V。因此,公式(16)表示为以下公式(22)。
2.9V≧Vgs17+1.1V=2.4V≧Vgs13+Vgs1    (22)
类似于公式(17),可以从公式(22)导出公式(18)。因此,可以获得类似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恒流电路包括检测电路5,该检测电路5检测在NMOS晶体管M1和M2的至少一个工作在线性区域时NMOS晶体管M1和M2的至少一个变得不能输出与来自恒流源2的恒定电流i1成比例的电流的状态。通过具有此配置,可以变得能够实质上扩展输出高度准确的输出电流的在输出端处的操作电压范围并且还极大地提高效率。
此外,可以变得能够去除对应于现有技术中的级联元件的图9的NMOS晶体管M41和M42.由于此特征,可以变得能够极大地减小芯片面积并且输出高度准确的输出电流而不由于输出端OUT处的电压改变而产生系统错误。此外,可以变得能够通过将输出端OUT处的最小电压减小一半而降低输出晶体管消耗的功耗,实质上扩展可以输出高度准确的输出电流的输出端处的电压范围,并且获得大得多的通用性。
此外,在图2中,可以去除恒流源15和NMOS晶体管M15并且可以使用误差放大电路27。在此情况下,如图6所示,误差放大电路27的输出端连接到NMOS晶体管M14的栅极,并且误差放大电路27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到NMOS晶体管M14和NMOS晶体管M1之间的连接部分,并且误差放大电路27的非反相输入端连接到输出端OUT。
通过这样做,误差放大电路27扩展NMOS晶体管M14的栅极电压以便NMOS晶体管M1的漏极电压Vd1等于NMOS晶体管M2的漏极电压Vd2。因此,获得状态Vd1=Vd2。
在此情况下,当NMOS晶体管M1的栅极电压、漏极电压和源极电压分别等于NMOS晶体管M2的栅极电压、漏极电压和源极电压时,NMOS晶体管M2可以变得能够准确地输出基于NMOS晶体管M1和M2之间的晶体管尺寸比率确定的电流而不遭受λ特性的影响。如上所述,由于误差放大电路27提供的负反馈控制,可以变得能够将NMOS晶体管M2的漏极电压准确地设置为等于NMOS晶体管M1的漏极电压。
此外,在图2中,在该电路的操作开始之后或者在恒定电流i1的电流值改变之后,由于NMOS晶体管M13的栅极电压的突然改变,在输出电流iout中可能发生超量(overshoot)或不足(undershoot)。因此,可以防止超量和不足的出现。为此,如图7所示,可以在NMOS晶体管M14的漏极和栅极之间添加电容器C11通过这样做,可以获得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效果,并且还可以防止输出电流iout中发生过量和不足。因此,可以变得能够防止故障而不向外部负载10提供过量电流。
此外,在图7中,例示了基于图2的电路配置的情况。但是,图7所示的修改也可以应用于图6的电路配置。
此外,在图2中,由于制造的偏差等,可能存在NMOS晶体管M1的漏极电压被控制为小于NMOS晶体管M2的漏极电压、NMOS晶体管M2的漏极电压降低、使得NMOS晶体管M1工作在线性区域中的情况。因此,极大地增加NMOS晶体管M1的栅极电压以便使恒定电流i1流到NMOS晶体管M1。在此情况下,如果NMOS晶体管M2的漏极电压大于NMOS晶体管M1的漏极电压并且NMOS晶体管M2工作在饱和区域中,则可能发生示出比设置的电流值大的输出电流的错误操作。
为了防止这样的错误操作,如图8所示,可以提供偏移电压产生电路21,其向NMOS晶体管M15的源极提供电压,通过向NMOD晶体管M2的漏极电压添加预定的偏移电压Vof而获得该电压。通过这样做,可以在NMOS晶体管M14和M15的栅极和源极之间提供偏移电压Vof。因此,NMOS晶体管M1的漏极电压被控制为比NMOS晶体管M2的漏极电压大了偏移电压Vof。
此外,参考图8,描述其中提供偏移电压产生电路21的情况。但是,不提供偏移电压产生电路21,例如通过改变NMOS晶体管M14和M15的晶体管尺寸,可以改变NMOS晶体管M14和M15的特性,使得产生偏移电压Vof。
通过这样做,可以获得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效果,并且还可以防止由于制造的偏差而输出比设置的电流值大的输出电流的错误操作的发生。
此外,在图8中,例示了基于图2的电路配置的情况。但是,通过向图6中的误差放大电路27提供输入偏移电压,可以获得与图8中获得的相同的效果。此外,图8所示的恒流电路也可以应用于具有图7所示的配置的恒流电路。在此情况下,可以在图8的恒流电路中的NMOS晶体管M14的漏极和栅极之间提供电容器C11。
此外,在以上描述中,电源电压Vdd1可以等于或者不同于电源电压Vdd2。此外,恒流电路1可以与产生电源电压Vdd1的电源电路和产生电源电压Vdd2的电源电路的至少一个一起集成为单个IC。在此情况下,外部负载10可以与恒流电路1一起集成为单个IC。
此外,在以上描述中,描述了在输出晶体管中使用NMOS晶体管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配置。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在输出晶体管中使用PMOS晶体管的情况。
本申请是基于2010年6月2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0-147982并要求该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Claims (19)

1.一种恒流电路,产生预定的恒定电流并将该预定的恒定电流提供给负载,该恒流电路包括:
由MOS晶体管构成的第一晶体管,使得根据输入到该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的控制信号的电流流动;
由MOS晶体管构成的第二晶体管,具有与第一晶体管相同的导电类型,该第二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分别对应于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连接到负载,所述第二晶体管向该负载提供电流,该电流是根据输入到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的控制信号;
调压电路部分,根据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电压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电压;
恒定电流产生电路部分,由经由所述调压电路部分向所述第一晶体管提供预定的第一恒定电流的第一电流源构成;
电平移动电路部分,对所述调压电路部分和所述恒定电流产生电路部分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电压进行电平移动,并且向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输出被电平移动过的电压;以及
检测电路部分,在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至少一个工作在线性区域中时,确定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至少一个是否不能输出与所述第一恒定电流成比例的电流,
其中,所述检测电路部分通过在所述调压电路部分和所述恒定电流产生电路部分之间的连接部分处的电压和预定参考电压之间进行电压比较来进行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恒流电路,
其中所述检测电路部分产生具有与所述第一恒定电流相同的电流值的第四恒定电流,将所述第四恒定电流提供给具有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相同的导电类型的第六晶体管,并将所述第六晶体管的输入端的电压设置为参考电压,通过对所述第六晶体管的输入端的电压进行电平移动而获得所述电压,所述第四恒定电流被输入到所述输入端,并且将被电平移动过的电压输入到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恒流电路,
其中所述电平移动电路部分包括:
第三晶体管,由MOS晶体管构成,并且具有连接到所述调压电路部分和所述恒定电流产生电路部分之间的连接部分的栅极,以及
第二恒流源,向所述第三晶体管提供预定的第二恒定电流,以及
所述第三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恒流源形成源极跟随器电路,并且所述第三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恒流源之间的连接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以便所述电平移动电路部分将所述调压电路部分和所述恒定电流产生电路部分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电压电平移动达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源极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恒流电路,
其中所述检测电路部分包括:
由MOS晶体管构成的所述第六晶体管,其使得根据输入到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的控制信号的电流流动,
第四电流源,向所述第六晶体管提供预定的第四恒定电流,
电平移动电路,对所述第六晶体管和所述第四电流源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电压进行电平移动,并向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输出电平移动过的电压,以及
电压比较电路,在参考电压和所述调压电路部分与所述恒定电流产生电路部分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电压之间进行电压比较,并产生和输出指示电压比较的结果的信号,所述参考电压是所述第六晶体管和所述第四电流源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恒流电路,
其中所述电平移动电路包括:
第七晶体管,具有连接到所述第六晶体管和所述第四电流源之间的连接部分的栅极,并且由具有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相同的导电类型的MOS晶体管构成,以及
第五恒流源,向所述第七晶体管提供预定的第五恒定电流,以及
所述第七晶体管和所述第五恒流源形成源极跟随器电路,并且所述第七晶体管和所述第五恒流源之间的连接部分连接到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以便所述电平移动电路将所述第七晶体管和所述第五恒流源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电压电平移动达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源极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恒流电路,
其中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电流放大倍数小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电流放大倍数。
7.根据权利要求5的恒流电路,
其中所述第七晶体管的阈值大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5到7的任意一项的恒流电路,
其中所述第五恒流源产生具有大于所述第二恒定电流的电流值的电流值的第五恒定电流。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恒流电路,
其中所述调压电路部分包括:
第四晶体管,连接在所述恒定电流产生电路部分和所述第一晶体管之间,并且由MOS晶体管构成,
第五晶体管,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的端子,具有连接到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的栅极,并且由具有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相同的导电类型的MOS晶体管构成,以及
第三恒流源,向所述第五晶体管的另一端子提供预定的第三恒定电流,以及
所述第四晶体管和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连接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三恒流源和所述第五晶体管之间的连接部分,并且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操作被控制为使得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电压等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电压。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恒流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恒定电流和所述第三恒定电流以相同的方式设置以便所述第一恒定电流和所述第三恒定电流之间的电流比率的值等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率和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率之间的比率的值。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恒流电路,
其中所述第四晶体管具有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相同的导电类型和相同的尺寸。
12.根据权利要求8的恒流电路,
其中所述调压电路部分包括:
第四晶体管,连接在所述恒定电流产生电路部分和所述第一晶体管之间,并且由MOS晶体管构成,
电压产生电路,产生通过向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电压添加预定电压而获得的电压,
第五晶体管,具有被输入了由所述电压产生电路产生的电压的端子,具有连接到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的栅极,并且有具有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相同的导电类型的MOS晶体管构成,以及
第三恒流源,向所述第五晶体管的另一端子提供预定的第三恒定电流,以及
所述第四晶体管和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连接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三恒流源和所述第五晶体管之间的连接部分,并且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操作被控制为使得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电压比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电压大了预定电压。
13.根据权利要求8的恒流电路,
其中所述调压电路部分包括:
第四晶体管,连接在所述恒定电流产生电路部分和所述第一晶体管之间,并且由MOS晶体管构成,
第五晶体管,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的端子,具有连接到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的栅极,并且由具有与第四晶体管相同的导电类型的MOS晶体管组成,以及
第三恒流源,向所述第五晶体管的另一端子提供预定的第三恒定电流,以及
所述第四晶体管和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连接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三恒流源和所述第五晶体管之间的连接部分,并且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操作被控制为使得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电压比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电压大了预定电压。
14.根据权利要求8的恒流电路,
其中所述调压电路部分包括:
比较电路,进行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电压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电压之间的电压比较,并且产生并输出指示所述电压比较的结果的信号,以及
调压电路,基于指示所述电压比较的结果的信号,根据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电压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电压,以及
所述比较电路由误差放大电路构成,该误差放大电路具有分别被输入了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电压的输入端,并且所述调压电路包括被输入了来自所述误差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的栅极,并且由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串联连接的、并且由MOS晶体管构成的第四晶体管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恒流电路,
其中所述第四晶体管是具有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相同的导电类型的晶体管,并且所述误差放大电路控制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操作以便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电压等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电压。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恒流电路,
其中所述第四晶体管是具有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相同的导电类型的晶体管,并且所述误差放大电路提供预定的输入偏移电压以便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电压比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电压大了预定电压。
17.根据权利要求9的恒流电路,
其中所述调压电路还包括:
连接在连接部分和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电容器,所述连接部分在所述第四晶体管和所述恒定电流产生电路部分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的恒流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调压电路部分、所述恒定电流产生电路部分、所述电平移动电路部分和所述检测电路部分集成为单个IC。
19.一种发光二级管驱动器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的恒流电路,其产生预定的恒定电流并且向发光二级管提供产生的电流。
CN201180035003.3A 2010-06-29 2011-06-16 恒流电路和使用恒流电路的发光二级管驱动器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037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47982A JP5499944B2 (ja) 2010-06-29 2010-06-29 定電流回路及び定電流回路を使用した発光ダイオード駆動装置
JP2010-147982 2010-06-29
PCT/JP2011/064328 WO2012002235A1 (en) 2010-06-29 2011-06-16 Constant current circuit and light emitting diode driv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3768A CN103003768A (zh) 2013-03-27
CN103003768B true CN103003768B (zh) 2014-09-10

Family

ID=45401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500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03768B (zh) 2010-06-29 2011-06-16 恒流电路和使用恒流电路的发光二级管驱动器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223334B2 (zh)
JP (1) JP5499944B2 (zh)
KR (1) KR101365164B1 (zh)
CN (1) CN103003768B (zh)
WO (1) WO20120022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99944B2 (ja) 2010-06-29 2014-05-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電流回路及び定電流回路を使用した発光ダイオード駆動装置
US10660180B2 (en) * 2014-10-23 2020-05-19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Light source driver
JP6741945B2 (ja) * 2016-09-13 2020-08-19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電池制御回路
CN108322215A (zh) * 2017-01-16 2018-07-24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缓冲电路及模数转换器
KR20200040598A (ko) 2018-10-10 2020-04-2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데이터 드라이버 ic와 그를 포함한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JP2020126396A (ja) * 2019-02-04 2020-08-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定電圧電源回路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半導体装置
US10838444B1 (en) 2019-07-25 2020-11-17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Adaptive constant current engine
CN111010763B (zh) * 2019-11-29 2021-06-25 广州市雅江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led恒流驱动装置的调光方法
CN110996441B (zh) * 2019-11-29 2021-06-25 广州市雅江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led驱动装置的调光方法
CN111601430B (zh) * 2020-06-15 2022-09-09 深圳市美矽微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led驱动控制方法及装置
GB202114713D0 (en) * 2021-10-14 2021-12-01 Ams Ag High-side driver circuit
KR20230065504A (ko) * 2021-11-05 2023-05-12 주식회사 엘엑스세미콘 전류공급회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35366A (ja) * 2003-10-09 2005-05-26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カレントミラー回路
US7012378B1 (en) * 2004-02-06 2006-03-14 Next Sierra Programmable current source and methods of use
US7215170B1 (en) * 2003-09-16 2007-05-08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 Low voltage logic circuit with set and/or reset functionality
CN101267705A (zh) * 2007-03-14 2008-09-17 株式会社理光 恒流电路及使用恒流电路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
CN101303778A (zh) * 2008-06-30 2008-11-12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硬币电导率测量仪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19323A (ja) 1996-05-28 1997-12-12 Toshiba Microelectron Corp 定電流駆動回路
JP2006109349A (ja) 2004-10-08 2006-04-20 Ricoh Co Ltd 定電流回路及びその定電流回路を使用したシステム電源装置
US7202711B2 (en) * 2005-09-07 2007-04-10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Technique for determining a load current
JP4805699B2 (ja) 2006-03-14 2011-11-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半導体装置
JP2007249523A (ja) 2006-03-15 2007-09-27 Ricoh Co Ltd 定電圧回路
TWM302832U (en) * 2006-06-02 2006-12-11 Princeton Technology Corp Current mirror and light emitting device with the current mirror
JP2008017616A (ja) 2006-07-05 2008-01-24 Toshiba Microelectronics Corp チャージポンプ型dc−dcコンバータ
JP2008067188A (ja) 2006-09-08 2008-03-21 Ricoh Co Ltd 差動増幅回路及びその差動増幅回路を使用した充電制御装置
JP5168910B2 (ja) * 2007-01-18 2013-03-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電流回路及び定電流回路を使用した発光ダイオード駆動装置
JP5059515B2 (ja) 2007-08-07 2012-10-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検出回路及びその検出回路を使用した電子機器
JP5657853B2 (ja) * 2007-10-02 2015-01-21 ピーエスフォー ルクスコ エスエイアールエルPS4 Luxco S.a.r.l. 定電流源回路
JP4408935B2 (ja) * 2008-02-07 2010-02-03 日本テキサス・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ドライバ回路
JP2009193432A (ja) * 2008-02-15 2009-08-27 Sharp Corp 定電流回路検査装置、集積回路および定電流回路検査方法
JP5458739B2 (ja) 2009-08-19 2014-04-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保護回路、静電保護回路の動作制御方法、静電保護回路を使用したスイッチングレギュレータ及びスイッチングレギュレータの静電保護方法
JP5499944B2 (ja) 2010-06-29 2014-05-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電流回路及び定電流回路を使用した発光ダイオード駆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15170B1 (en) * 2003-09-16 2007-05-08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 Low voltage logic circuit with set and/or reset functionality
JP2005135366A (ja) * 2003-10-09 2005-05-26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カレントミラー回路
US7012378B1 (en) * 2004-02-06 2006-03-14 Next Sierra Programmable current source and methods of use
CN101267705A (zh) * 2007-03-14 2008-09-17 株式会社理光 恒流电路及使用恒流电路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
CN101303778A (zh) * 2008-06-30 2008-11-12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硬币电导率测量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99944B2 (ja) 2014-05-21
US20130088157A1 (en) 2013-04-11
KR20130028943A (ko) 2013-03-20
JP2012014264A (ja) 2012-01-19
KR101365164B1 (ko) 2014-02-20
WO2012002235A1 (en) 2012-01-05
US9223334B2 (en) 2015-12-29
CN103003768A (zh) 2013-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3768B (zh) 恒流电路和使用恒流电路的发光二级管驱动器件
CN101267705B (zh) 恒流电路及使用恒流电路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
CN101226412B (zh) 恒流电路及使用恒流电路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
US6388433B2 (en) Linear regulator with low overshooting in transient state
CN100414825C (zh) 开关式电源电路以及随其配备的电子装置
US7218086B1 (en) Switching regulator with programmable output levels using a single input pin
CN100565417C (zh) 恒电流电路和使用了它的电源装置及发光装置
US20050213354A1 (en) High efficiency power converter
CN201197211Y (zh) Led驱动电路的输出电流补偿电路
CN103176495A (zh) 降压电源电路
CN107548202A (zh) 电压电流变换电路及负载驱动电路
CN109842301B (zh) 一种电流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3440011B (zh) 具有压差补偿的线性恒流源电路
CN101364797B (zh) 一种有源电压箝制栅极驱动电路
CN115842396B (zh) 一种充电器的输出电压自动校准电路及方法
CN103457465A (zh) 一种具有外部可调限流功能的恒流/恒压dc-dc转换系统
CN106300965A (zh) 一种基于负载供电的升压电源ldo供电系统
EP2197244B1 (en) Current source and current source arrangement
CN211698756U (zh) 一种适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单片机电源电路
CN111077937A (zh) 一种适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单片机电源电路
CN105549675B (zh) 一种温度调节放大电路
CN115993864A (zh) 基于反馈控制的带隙基准电路及基准建立信号的检测方法
CN117742438A (zh) 一种应用于高电源电压的低功耗ldo电路
CN114189148A (zh) 功率转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RICOH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RICOH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31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311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Ricoh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Ricoh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

Termination date: 201606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